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现状,探究出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第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提供了较大助力,随着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的完善与进步,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明确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规定了建筑业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体现出了对环境更加友好的发展方式,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的改革转变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导言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高污染及高能耗现象仍较常见,对于这一现状,就要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通过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应用,有效处理环境污染及其高能耗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保护,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第一,强调组织协调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于组织协调非常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参与人员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施工作业班组和队伍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在施工中,由于任务不同造成的冲突和矛盾屡见不鲜。为了避免施工作业队伍之间的矛盾影响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就需要通过工程管理对施工作业进行协调。施工作业的协调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工艺、施工项目特点、施工进度和资源配置,确实作业任务的轻重缓急,确保工程施工整体处于可控状态。第二,强调管理程序化。管理程序化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最显著的特点,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约束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开展。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对施工作业的程度进行合理设计,可以大大提高质量控制效果,并且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使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朝着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施工管理程序化可以避免管理工作发生疏漏,造成工程质量控制力度不足,给工程建设造成风险。程序化管理还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进度,避免工程建设问题处理流程不清,责任不明导致的工程建设滞后问题。第三,强调管理目标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强调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管理工作开展前,需要制定管理目标,然后根据管理目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于目标控制非常重视。管理目标的制定包括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通过对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完成工程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因素复杂,通常会导致管理目标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加强过程管理,通过有效的纠偏手段,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3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加强建筑行业的环保理念

施工团队的绿色施建意识也是影响到我国绿色建造的一大主要因素,应该在建筑领域广泛普及环保意识,增加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行业起步晚,发展较慢的基本国情,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引导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科学的规划、先进的理念以及环保的材料等,同时,建设团队自身应该改变局限的利益思考思维,绿色施工虽然前期突入较大,但是长远观察来看,后期对于建筑的维护费用会大大降低,国家政策实施与从业人员的落实离不开关系,要构建全面绿色建筑施工体系,需要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有参与感与认同感,只有他们主动参与到改革队伍中来,才能使得行业标准得到改变,绿色建筑成为主流,发挥出环保优势。

3.2对建筑工程施工土地资源消耗进行控制

一项建筑工程项目,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不仅包括项目本身用地,同时还包括一些临时建筑,如办公用地、工棚、预制场地等。因此,在工程项目规划阶段,必须对临时建筑合理布局,妥善安排相关场地,在保证能够满足各项工作使用需要基础上,尽可能增加临时建筑结构紧密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一般来说,建筑项目中临时建筑利用率应该达到90%以上。对于建筑工程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该能够适应周边环境,具有美观、经济等特点。另外,需要充分考虑到污染控制问题,落实防污措施,避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尽管作为临时建设项目,但在选址中也需要做好相应规划,尤其是存在交错的多个项目,保证选址的合理性,避免多次拆迁、搭设。

3.3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管理

做好建筑施工的材料管理工作,是顺利建设建筑工程的关键内容。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单位更加关心性价比问题。而贯彻绿色施工理念,建筑施工企业要使用环保效果较为突出的施工材料。例如,植草路面砖是一种多色多孔铺装材料,使用的原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暴雨影响的作用,加快排除雨水的速度,避免环境污染。它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材料。再如,生物乳胶漆的环保效果突出,颜色的选择也有很多,制作流程相对比较简单,可以发挥出一定的装饰效果。而利用这种漆料,可以反复开展涂刷工作,还可以使用清洁剂处理,避免产生霉菌、如果使用传统建筑工程材料,则可能出现许多有害物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基于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并使用具备生物特性的材料,保护自然环境。通过进一步强化施工材料管控力度,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消除环境污染因素,顺利达成绿色节能的建设目标。

3.4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备大多老旧,不止体现在设备方面,也体现在能源使用方面。世界上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的使用贯穿人们的生活,比如我国西部地区的风力发电,為我国的节约能源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筑行业也可以进行能源改革,从以前的单方面依赖电能过渡到对新能源的辅助使用上来。我国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对于太阳能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可以考虑将太阳能引入到建筑工程中来,太阳能作为清洁、安全、环保的能源,投入于工程建设中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运行中所需要的成本,但是目前太阳能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在阳光不充足的情况下,太阳能的使用效率会大大降低,这也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同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环保技术,整合国外的先进设备进行引入并创新,实现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的本土化推广。

3.5改进施工方式

施工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施工设备的完善,施工单位应该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以及维修保养,选用耗能低、污染小、噪音小的设备;淘汰老旧的大型施工设备;同时严格分离施工区与非施工区、施工地与居住地的范围界限,避免因为施工给周围居民带来安全性或者舒适性的困扰;科学管理施工流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范对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传播,施工现场应该全方位进行及时喷水;水资源的高效率利用,根据用水总量合理设计供水管道,利用雨水采集、地下水使用、节水装置、循环用水的方式减少对市政自来水的使用;优先选择节能电线以及节能灯具,采用声控、音控、时控的方式减少对电能消耗。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念是当前建筑业发展中关键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破坏等诸多问题,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综合效益,必须重视绿色施工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土地资源、能源消耗等进行控制,尽可能降低施工污染,落实可回收资源的重复利用。此外,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绿色施工管理,控制污染、浪费,为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施小晔.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居舍,2020(27):165-166.

[2]邓秀英.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索[J].城市建筑,2020,17(24):48-50.

[3]许绪响.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应用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0,34(05):999-1000.

[4]邵静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9):153.

作者:黄金永

第二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地向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转化。相比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而言,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更能符合当下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想协调的理念,能够有效地节约现有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贯彻绿色施工的概念。不断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也能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但是想要更好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弊端,提出新的解决措施,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施工管理;弊端;发展措施;绿色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传统的建筑工程中没有重视施工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造成了许多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且对建筑施工成本的管理也不到位,使得我国建筑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建筑行业也不能更好地发展。相比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情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提出毋庸置疑是符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够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各大建筑行业要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推动节约建筑施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的消耗大。目前,我国面临着资源与能源短缺的严峻挑战,必须要减少对资源与能源的浪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筑行业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施工管理有利于合理规划建筑施工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实施绿色施工管理,不仅能够节约建筑能源,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或者施工后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有利于建筑公司优胜劣汰,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近些年,我国建筑公司在不断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使得建筑市场竞争力日益变大。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利于推动各大建筑公司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此同时,在不断地竞争过程中能使得落后的建筑公司被淘汰,或者迫使建筑公司转型升级,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可信度,能够给建筑公司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所以建筑公司不断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以及绿色施工管理,能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获得更高的企业效益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打下基础,从而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各大建筑公司都看到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也有心想去贯彻落实,加强企业管理。但是却很少有建筑企业知道应该从何处入手加强施工管理,因此,建筑公司想要加强企业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首先应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

1.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质量是永远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管理首先要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偷工减料,盲目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保证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权限和能力,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严肃认真处理。

2.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管理

一方面建筑过程中应该合理估计建筑材料的运用,不要造成材料的浪费,也不要因为材料不足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要学会选取新型节能材料,让建筑工程向绿色建筑工程转变。新型节能材料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对建筑工程的进度进行管理

建筑工程的进度会影响建筑企业投入的成本以及工期,所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建筑工程进度的管理。在施工前,要对建筑工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算和估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建筑工程完成后,也要进行监督和审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4.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对安全进行管理,近年来建筑场也成为事故多发地。当前国家正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施工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同时也要定期巡查、检查施工設备的安全性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机率。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弊端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的部分公司已经开始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影响施工管理的进一步加强,也不利于未来建筑企业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这些弊端,正是受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观念的影响。所以要想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力其绿色施工管理,就要首先深入研究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弊端。

1.施工管理成本高

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应该充分估计到某一工程所需要的成本,对于每一阶段材料的运用也要做好充分预算。传统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到位,要么就是对材料的预算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要么是对材料的预算过少,使得建筑成品偷工减料,质量得不到保障还要重新施工,增加材料的运用;除此之外,还有对材料的选用,没有选用节能高效的材料,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这都是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弊端。

2.工程质量管控不足

建筑行业应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不能盲目追求节约成本而不管工程质量。传统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并不会考虑工程的高质量,甚至会为了尽早完成工程而缩短工时或者偷工减料。使得前些年我国很多建筑工程被称为“豆腐渣工程”,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弊端。

3.管理理念缺乏创新

传统建筑观念根深蒂固,深深地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不少建筑单位不敢进行创新,在建筑过程中喜欢利用以往的经验来评估工程所需要的成本以及时间等等。而且在建筑工程中也是按照以往的步骤,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傳统的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已经不符合当下时代要求了。所以这也就成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弊端。

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宣传绿色施工理念

首先应该让建筑企业树立绿色施工的理念,只有建筑企业有绿色施工的理念以后,才能逐级传达给基层建筑工人。绿色施工并不是简单地在施工过程中保护环境,而且从选材到施工、再到完工,都贯彻绿色理念,在建筑选材上面,建筑企业应该选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且采取措施解决或者降低这种污染;建筑工程竣工以后,更是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后期护理工作。

其次,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也要树立绿色施工理念。管理人员在建筑选材过程中,必须遵守符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在施工现场做好监督管理,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和约束。施工过程中禁止浪费建筑材料和乱丢废弃物,做到管理有度、管理有方。

最后,基层建筑工人也要树立绿色施工的理念。一个建筑工程最后的竣工,其实大部分是基层建筑工人完成的,他们在施工现场不停工作。向基层建筑工人宣传绿色建筑理念,使他们不再用传统简单粗暴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周围环境。而要让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有环保意识,明白建筑施工不是独立存在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学会搞好生态建设。

2.提高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创新施工管理理念,良好的施工管理观念能够带动多方面的发展,对施工行为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想要进行创新,首先应该创新管理理念,不再受传统施工管理理念的约束。建筑企业要加强施工管理,改革机构与部门职能,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创新企业施工技术。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源源不断地动力,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核心。任何企业想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必须靠雄厚的技术储备。同样,建筑企业想要加强施工管理,也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从而更有效地加强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最后,无论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还是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都要重视对建筑工程的创新管理,从施工成本、施工材料、施工进度与安全等方面着手进行创新,结合实际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汲取优点,与现代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结合,不断加强建筑施工管理。

综上所述,时代要求建筑企业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以建筑企业应该研究并且突破加强施工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与困难,找到解决措施推动建筑企业发展。这样的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贯彻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让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结束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企业越来越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施工管理以及绿色施工管理。但是要想有效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建筑行业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找到有利于推动二者发展的有效措施。总之,绿色施工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措施与方法,更是符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战略。所以建筑企业应该加大研发力度,落实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兴平.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 砖瓦 8(2021):156-157.

[2]林文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措施[J].今日财富,2021(8):68-69.

[3]施小晔.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居舍,2020(27):165-166.

作者:陈太平

第三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现状,探究出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是一项具有系统性以及复杂性的工作,其涉及到施工的多个环节和领域,如果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容易对施工造成误导,进而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充分重视施工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其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实现建筑企业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设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障了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才能够从根本上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管理主要是从对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监督来实现的,而对建筑工程的规划环节却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然而,在建筑施工工程规划过程中,一些设计会对建筑物的美观以及建筑物的创新进行考虑,对于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以及地区环境差异适应性等因素,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甚至会出现一些工程建筑设计人员设计的工程比较复杂,给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的情况。因此,基于上述原因,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进行监督,针对其中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及时纠正,避免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质量安全问题,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对隐藏的质量问题缺乏关注

当建筑工程项目竣工之后,接下来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和验收[3]。通常情况下,质量检查和验收人员主要关注的是建筑物外层的质量问题,但是对于那些不容易发现的内部质量问题,验收工作人员却对此缺乏相应的关注。例如,建筑工程施工中下料的长度问题、建筑钢材的焊接质量问题、钢筋之间的间距问题以及管线的耐久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很难被工作人员发现,再加上一些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比较低,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对于那些表面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但是内部质量比较差劲的建筑施工工程,这些施工管理人员却很难发现,然而,这些隐藏的质量问题直接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发生一些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就需要与建筑施工相关的各个单位对这些问题进行关注,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对这些隐藏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与检查。

(三)对工程施工的配套设施缺乏足够的重视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项目工程,不仅包括项目建筑工程本身,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的配套设施也是项目工程建设的重要方面[4]。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的监督主要集中在工程的土建内容方面,而对建筑工程当中的供水、供电、供暖以及防火等设备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很容易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查,但是,在以后的运用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的问题,例如,比较常见的问题有房屋墙体的隔音效果不好,电线由于超负荷工作而出现老化现象,除此之外还会出现由于水压比较小而导致的供水不足以及由于外窗的密封性不好从而导致漏雨现象等等,这些都会给住户正常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验收的过程中,除了对房屋的土建部分进行关注外,还需要对房屋建筑的相关配套设计进行检查。

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在平行检验方面要加大力度

平行检验主要是管理部门对工程的一些部位进行独立检测或是进行相关的质量判断等等。在这方面,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检验、判断,同时应用一些先进的设备、手段,来确保检验的高质量、高水平。工作中为了是检验更加准确,可以惊醒复核检验。

(二)管理人员要做好充分准备

管理人员在工作之前,一定要把工程图纸阅读理解一遍,弄清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图,并且要提前到施工现场进行了解,必须保证对于施工现场以及流程心中有数,切不可模棱两可,马马虎虎。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的与施工单位一块商讨,做好一切准备。

(三)签字验收要把好关

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在进行工程验收时,都要保持隐蔽性,管理部门一经发现质量隐患要立即向施工單位反映,并要求其做出整改,在这方面,首先要让施工单位进行检查,自检合格后再由管理部门核定,核定完成后双方签订相关协议。与此同时,要求管理部门发现问题时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当施工单位处理好问题后进行复检,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

(四)施工中成本管理的研究

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粗略的计算出费用变化幅度的大小以及变化的原因,成本管理通常是由检测成本的偏差、分析原因、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三个过程来完成的。

成本控制是在不影响建筑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消耗,在进行施工前对成本的消耗做出的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是施工企业以及业主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很可能即将出现的在成本方面的消耗的控制,并且控制要在施工前开始,另外要求这种控制必须保证不能影响到建筑项目的工期、建筑项目的完成质量,同时该种控制可以将某种建筑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之前预算的范圍之内。想知道一个建筑施工项目是否能够获利,大多数情况下,应该看成本是高还是低,另外,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以及要求上来看,一个工程的项目成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有计划的、预算的以及实际的。在工程当中,进行成本控制的起点是确立好该建筑项目的标准成本,同时这也是对于一个项目的管理的起点中的一个。一个建筑施工项目,一旦采取有效方案,制定可行可靠措施,完全可以将成本的支出降到最低,取得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最完美效果。

三、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因此,针对施工管理的现状,建筑企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施工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2013

[2]李建强.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搜建筑工程质量[J]科技资讯,2014

[3]唐勇.探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措施[J].四川水泥,2014,12:93-94.

[4]胡丽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江西建材,2016,10:283.

[5]王宇.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门窗,2016,05:120+132

作者:张丽 王倩

第四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1)

摘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开展,有效的推动了城市建设,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由于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难度较大,需要依赖于科学的施工管理方式,才能实现高效的现场施工,就目前来看,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在管理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工程施工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要求,对建筑领域自身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阻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状分析;施工管理;影响因素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1.1缺乏协调管理

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已经拥有了相对固定的体系,在项目建设环节,需要多个班组的参与,不同的班组负责各自的施工内容,分工明确,各班组之间存在一些交叉工序,相互之间的施工内容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协调,进一步明确各班组的职责,通过有效的协调管理,保证现场施工更加有序,工程的品质和进度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实际上,许多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都不重视协调管理,主要关注生产进度,班组之间经常会出现矛盾,一些班组为了自己施工方便,甚至故意的破坏其它施工内容,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1.2施工噪音过大

施工噪音大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特点,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建筑领域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工程机械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周边居民往往不堪其扰,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这种情况也有损于企业形象。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大力的号召建筑领域的绿色化生产,但是建筑噪音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管理人员没有就噪音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工程机械随意使用,而且在夜间施工环节,也使用大功率设备,巨大的噪音严重的威胁到了周边居民的健康,引发多种消极影响。

1.3安全管理力度不足

风险性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建筑现场,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包括环境风险、人员风险、设备风险等, 工作人员时刻受到这些风险因素的威胁,所以,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管控,利用环境的优化和施工行为的规范,给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实际上,许多管理人员在现场管理中,都不注重安全管理,风险意识较差,对现场的管控力度不足,环境中的风险因素没有及时的消除,比如裸露的线路、随意存放的物料等等,而且,由于安全管理的缺失,现场施工人员也经常会出现不规范的施工行为,进一步的增加了施工隐患,人员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强化策略

2.1加强协调管理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部门以及班组之间的协调问题非常关键,有效的协调管理,有助于建筑工程建设效果的整体性提升,是实现高效施工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开展中,管理人员要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上,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对各班组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对工序进行合理的搭配,保证各班组之间的有效的衔接,实现循环施工,在提升建筑建设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另外,对于已经完成的施工内容,后续班组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保护,不能对其它班组的成果产生任何破坏,班组负责人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讲解教育,避免出现成品破坏的问题,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几率控制在最低。

2.2注重噪音控制

由于工程机械的运行,会产生巨大的噪音,比如打桩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情况也会加剧居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引发的冲突,给项目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在绿色理念下,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对噪音的有效控制,这也是绿色生产的重要体现形式,只有实现低噪音施工,才能缓解企业与居民的矛盾,工作人员也会因此获得一个更加优质的工作环境。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机械的使用频率进行控制,对于一些可以人力完成的内容,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机械设备来完成,企业方面也加强设备维护和革新,及时的更换老旧设备,对高噪音设备进行优化,而且要尽量的避免夜间施工,建筑现场施工的时间,要尽量的避开人们的休息时间。建筑现场避免大声喧哗,各班组配置对讲机,对于大声呼叫的人员要给予处罚。

2.3强化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性,在管理工作开展中,管理人员要保证现场施工管理的全面性,不能只关注某一个管理指标。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实,首先,管理人员要对现场风险进行管控,合理的规划现场用电线路,尽可能的避开人员密集区域,如果线路穿越道路,需要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而且要加设套管。物流的存放区域必须要进行合理规划,不能随意堆放,更不能存放在消防通道中。其次,管理人员要规范人员的施工行为,完善管理制度,尤其需要重点关注从事危险操作的人员,比如架子工、电焊工等,要密切关注他们的行为,及时的制止危险操作,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给工作人员创造一个优质的工作环境,全面消除施工隐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施工风险较大,而且影响因素众多,不仅施工过程复杂,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非常大。近年来,由于建筑领域的持续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更大,在这种形势下,原有的施工管理模式中突显出了许多的问题,导致了施工品质不佳,企业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作为建筑项目中的核心工作,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得到及时解决,企业要根据当前的建筑生产需求,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施工管理,充分的發挥出管理工作的作用,促进项目建设指标的提高,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打造优质的建筑工程项目,助力于我国建筑领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剑.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研究——以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三、四期工程-A栋研发楼为例[J].居舍,2019(36):145-146.

[2]温智倩,刘海栋.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与分析[C]. 《施工技术》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施工技术》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编辑部,2019:585-586.

[3]杨宗庆.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关键点分析——以“建发富力·玺院智能化工程”项目为例[J].居业,2019(12):173-174.

[4]杨贺龙,谭炳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散装水泥,2019(06):52-53.

[5]姜广明.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853-855.

[6]晏剑明. 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进度管理[C].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92-93.

作者:张鹏恩

第五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摘要:对于现代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要想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十分有必要,而施工项目管理就是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实际建筑施工当中应用项目管理,才能够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高效率性。尤其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建筑是由多个工程项目单元组合而成的,单一地对每一个工程项目展开管理,一定程度上必然会降低管理效率,此时就只有通过实施项目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甚至还能够有效地为建筑施工企业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最终实现经济利益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在工程立项后,我们对于招标、设计、规划、施工等各项过程的管理称为建筑工程管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让我们的建筑工程能够高效迅速的完成。但是,由于工程管理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较短,相应的深入研究还比较缺乏,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当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如下:

1.1 不完善的管理体制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仍然没有完整的、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得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都会遇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而且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还会为了降低建筑成本而减少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数量,有些施工单位甚至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出现了不健全的问题。比如:建筑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门的规划图纸进行施工,但由于施工难易程度的不同,有时施工单位便简化施工难度,使得施工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异性,所以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在制度管理上不能有效的统一。

1.2 不科学的管理形式

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目前的行业模式,然而这种模式行为的运行效果却并不理想。除去一些专业性较强和较为特殊的施工环节,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绝大多数的任务是由劳务队用自供材料和自有装备来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劳务队伍中,绝大多数的建筑劳务工作者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也无法达到要求,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对日常施工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资源的需求来满足对劳务队伍的管理需求,而且这种管理的效果还常常较为一般。大量的资源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被牵制或者浪费,自然管理水平也就无法得到提高。

1.3 较低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专业技术带头人的缺乏,人才资源尤其是各种懂技术、会经营、懂法律、懂外语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资源严重缺乏,那种按国际项目管理程序、模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会项目管理软件的高级管理人才缺位,一些设计、监理、承包单位水平总体不高,竞争力不强,无法适应建筑行业全球化的发展。

1.4 安全管理问题突出

建筑工程施工多是露天高空作业,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种,每年都有较大的事故发生率。建筑工程因事故而导致的年均死亡人数仅次于开矿的危险,居各行业第二位。既让我们的施工者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机械伤害等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究其原因是人为失误与环境危险两者的相互影响。

1.5 忽视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逐步改善,适应新形势下质量管理的模式还没有完整的建立起来。封闭管理让监督体系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建立有效地制约机制。再者,市场准入机制还存在漏洞,部分地区部门对市场准入管理较为松懈,施工企业出现了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乱象。

1.6 核算重视程度不高

众多企业在中标后,只是一味的强调工程方案和施工速度,大多数只是做到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却没有更多的关注本该引起重视的工程核算,这也就导致了工程在核算上会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

2 如何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科学优化

2.1 完善施工管理的体制与制度

施工单位若想真正确保施工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首先就需要在工作中对相关的体制与制度进行完善处理。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规定对施工工程进行严格把控,尤其需要严格管理施工进度、施工的质量及施工成本。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现行的相关规定来对工程项目进行审核,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施工项目就不得开工,且在施工工程验收的时候需要找专业程度较高的质量监督部门来进行最终验收处理。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当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实行责任制,要明确相关人员自身的责任,这样一来,一旦施工管理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有专人负责,避免出现互相推诿、无人问责。

2.2 做好安全管理

在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施工单位需要不断对管理人员等开展安全教育,让其从根本意识上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还要通过安全技能培训等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能力。施工单位还需要在施工管理中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對于不按照安全要求工作的管理人员进行适当处罚。

2.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建筑行业要不断的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技能,以此来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工作需求。

2.4 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工作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施工管理人员还需要在具体工作中针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中所用的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对施工材料的具体用量及材料成本进行控制,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分不同的批次采购符合相关标准且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管理人员需要尽量选择一些能耗消耗较低的新型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成本更为合理。

3结语

建筑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效科学化的施工管理,因此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管理工作。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管理意识匮乏等,需要管理人员对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不断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敬东.试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措施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182-185.

[2]王晓芳.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2016,(16):273-275.

[3]郭伟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31):136-138.

(作者单位: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作者: 田阳 赵帅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论文下一篇:健康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