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圣报告心得体会

2023-03-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应当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大圣报告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李大圣报告心得体会

聆听李大圣教授报告有感

龙旭东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李大圣教授《有效课堂教学八个观点》的讲座,说句实话,一开始我对这个讲座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此前听过太多枯燥无味或是脱离学生和教师生活实际的讲座,只能占用教师可怜的休息时间。但是这样的想法在报告开场后的短短几分钟就荡然无存了,我无法不被她睿智的语言、富有深刻哲理的真实故事所吸引,甚至是打动,她周身所洋溢的文学色彩、浪漫情怀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我想为师当如李教授。

说到她报告中的文学色彩,我想这样来概括:在每个故事和案例的导入中她总能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让你从一开始就听进去;在对每个故事思想内涵的揭示中又可以说是“语不惊人誓不休”,至少总是让我找到未曾触及的概念,或是对已有的东西又有了崭新的感悟;在她的故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那样的精彩,可以说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即使是故事与故事、内容与内容的过渡都是那样的自然,那样恰到好处的精彩,真是“嫁与春风不用媒”……

当然一次好的、真正吸引人的报告不光是在于报告者的语言,语言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性,即使再华丽也是苍白无力的,它只有付诸于思想中才能展示出真正意义上的魅力。这次报告中李教授说了这样一句话:“施肥不如换种,如果你认为自己适

1 合当老师那么就干下去,如果不适合那么不如离开教师队伍,这同样是对教师职责的负责。”在以往我所听到的任何一次报告中,台上的所有专家都告诫我们要坚守岗位,在坚守中改革、在迷惘中改革,实际上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做法是没有益处的,因为它忽略了教师本身的情感,在任何职业中有所建树的人除了有他的专业技能作为基础外,更重要的则是热情,有了这种热情,才有对一份职业长久的坚守,并且在坚守中释放能量、顺应时代去改革,否则再有理想的人也会在不热爱的职业中变得了无生趣,没有希望,于人于己于这份工作都是不利的。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不合理消耗。所以,我想听过这次报告后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反思自己,反思我们是应该为自己施肥,还是换掉自己的种子呢。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职业负责。

另外,我觉得这样的观点,同样可以作为我们的一种学生观,用其去看待学生、劝慰家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不只学习一条出路,或者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毛主席也曾经说过:“鸡子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可能会孵出小鸡来,但是如果换了石子,光照和温度再适合也不可能会孵出小鸡来”。学生的内因是主要因素,而我们出于各种目的或是迫于各种压力忽略了这一点,说得严重些是不屑于这一点。但是,这种违背规律的做

2 法只会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疲惫不堪,无所建树,还会处处树敌,举步维艰。

“施肥不如换种”,带着这样的观点去面对教师职业和我们的学生才不会使自己走入绝境,才会更宽容的生活和看待周遭的一切。

通过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我今后要走的路不会越来越窄,而会更宽阔。

2013年1月28日

上一篇:局机构改革情况汇报下一篇:开学典礼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