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美术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研究生美术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邵阳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其中邵阳县的蓝印花布、隆回的滩头年画、宝庆的竹刻、花瑶的挑花等均已得到大家的重视,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形式上的分析阶段,没有对邵阳民间美术进行深入挖掘开发,这对邵阳民间美术的发展而言是有局限的。

第一篇:研究生美术论文

民间美术融入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 要】美术教育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传承性,使得民间美术走进小学课堂成为必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多角度地将民间美术融入美术课堂,创新特色教学策略,使民间美术与教学更好地融合。

【关键词】民间美术 美术教学 融入 策略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作、取材于民间生活、具有丰富民俗文化传统的艺术形式。

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拓展往往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结合。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创新,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推动民间美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美术教学求新求变的内核。

一、民间美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一)辅:民间美术可以使美术教学更加多元化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会欣赏民间玩具、民间建筑、传统纹样、皮影、年画、剪纸、蜡染等,运用描绘、拓印、拼贴、雕刻等手段创作艺术形象,学会制作简单的纸印版画、剪纸雕刻等。这些都属于民间美术范畴。

教师将民间美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给美术教学带来更丰富的素材资源,使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逐步向更加多样的特色美术课堂转化,结合本土地域条件,打造多元化特色美术形式,让学生创作出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这也符合当今教学改革求新求变的趋势。

(二)承:小学美术教学有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

传统的民间美术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民间艺术正随着传承的断代而逐渐消亡,变成史书记载的历史。因此,民间美术的传承需要美术教育,而青少年美术教育将是文化传承的关键。

当代学生长期受动漫的影响,接触最多的是西方的文化输出和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民间美术接触甚少。即使在小学美术课本中,涉及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知识也占比不多。创新美术教学策略,让小学生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既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让学生主动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

(三)升:融入民间美术有助于提升学生艺术审美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民间美术内容丰富,直观易懂,是朴素现实的美术教材,也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想象。它原始的质朴美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审美启蒙。小学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的巧妙融合,以更具新时代特点的民族风格与学生“对话”,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美术教学的创新表达,不仅贴合新时代的审美趣味,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民间艺术的精神内涵,提升审美水平,增强文化自信。

二、民间美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与传统的美术课相比,融入民族元素的美术教学把重点落在“融入”二字上,是将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将国粹和新潮巧妙融合,创新特色美术的教学策略。

(一)整合常规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整合小学美术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利用民间美术素材见缝插针、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民间美术丰富的艺术形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利用美术欣赏课,感知中国民间美术的魅力

一直以来,我们的美术教学都存在重书本知识传授而忽略对学生民族性、文化性的培养。小学美术教材中单纯的美术欣赏课很少,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增加民间美术欣赏课,或在美术课中加大欣赏环节的比重,有针对性地渗透民间美术文化。例如,三年级“风筝”一课在向学生展示形形色色的风筝时,适当增加中国民间风筝的起源、演变,以及风筝的军事用途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美术手工课,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制作

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特色及民族风格,在艺术内容和操作技艺中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剪纸、布艺、编织、陶瓷、雕刻等都属于民间工艺美术的范畴。例如,四年级的“穿穿编编”是利用纸条的穿编来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教师可由此拓展“中国结的穿编”,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编织工艺的发展史,学做简单的中国结,感受中国结的美好寓意和表达形式,深入了解中国结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

3.利用绘画设计课,提高学生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设计学习中,注意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造型的关系,从美术作品中体会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并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转化、传达,在学习中激发学生设计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生活、樂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例如,四年级的“适合纹样”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纹样设计的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的民间年画、版画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对称、夸张、颜色、图案、内容等方面拉近自身与民间美术间的距离,从而大胆创作纹样。

4.借助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师应当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或美术课程设置,为学生布置一些探究、实践性的作业,如让他们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对某个民间美术作品的起源、发展、内涵进行专题分析。或者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去本地文化馆和美术馆参观,小组成员共同编写观后报告,用PPT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深化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的认识,同时能够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深挖民间美术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民间美术对美术教学而言,无疑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发掘民间美术资源,开发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小学美术教材的不足,丰富学生对中国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也使我们多样性的本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学校多年来坚持重点打造民间美术课程基地,民间美术校本化研究成果显著。《民间布艺》《走进年画》《版印童真》《民间剪纸》等校本教材的开发,更加促进了“融入民间美术”的教学实践的深入性与系统性。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民间美术资源的发掘,加大资金和硬件投入,为美术教师发掘资源提供便利条件,力求以教师的成长带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化发展,加快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

(三)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民间美术教学空间

在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中,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融合方式和融合途径。因此,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文化交流。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戏剧节”“艺术节”等活动,就非常适于结合民间美术教学。例如,“戏剧节”可结合中国传统的皮影、京剧等,指导学生制作道具、设计服饰、拍摄小视频、创作绘画,学生从中感悟“国风”之美;在“艺术节”里开展剪纸、泥塑、版画、布艺、绘画等系列优秀民族美术作品展出活动,使学生从自己身边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此外,学校还定期邀请本地知名的民间艺术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讲座,组织民间美术手工比赛等。这些都可以结合教材里的绘画课、手工课及其他可渗透民间美术教学的课程开展,使美术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空间更加广泛,也丰富了校园文化。

(四)运用多种教育资源,搭建民间美术共育平台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民间美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其原有内涵被进一步丰富,所以美术教师也应当与时俱进,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民间美术的研究平台。

例如,学校与市艺术中心、兄弟学校等成立建设联盟,共同建设民间美术活动基地平台;利用“互联网+”开发优质数字资源,建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民间美术网络平台;联手市民俗馆、市“民间美术研究所”搭建民间美术校外实践平台,拓宽学生的美育路径;利用学生美术评价平台,探索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多层面、多方位、动态化的评价机制。

三、民间美術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成效与价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进一步推进了课程中主题的深入发展,也让民间美术重新焕发光彩。

(一)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了中华传统艺术,弘扬了民族文化

学校利用民间美术特有的民俗性,以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在创作中领悟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使美术教育和本土文化有效融合,使民族精神得以弘扬。通过民间美术校本教材的课堂实施,让我们的学生从小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民间美术教育彰显了学生个性,还原了童心、童趣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民间美术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学校的剪纸、布艺、泥塑等社团深受学生青睐,这足以说明原生态的民间美术是最本源、最朴素的儿童活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们可以通过民间美术表现他们绚烂的内心世界,抒发他们对美的渴望。学校很多班级都设置了展示墙,将学生的民间美术作品张贴在里面,既美化了教室,丰富了教室文化,也激发了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提升了本土民间美术的使用价值,真正意义上回归了学生的生活,还原了童心、童趣。

(三)民间美术教育丰富了学校课程,使学校课程落到实处

一直以来,很多学校在民间美术校本课程方面难以找到适合的载体,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贯彻落实。而本校超前谋划,积极主动地开展民间美术校本课程,通过“民间美术与生活”“民间美术与情感”“民间美术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四)民间美术教育提升了学校文化影响力,升华了办学品位

民间美术教育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魄和精神。一所有文化的学校才是有生命力的学校。本校将民间美术教育上升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将民间美术教育贯穿于学校课堂教学、艺术活动之中,并大力创设民间美术教育环境,巧妙利用校园的楼梯、走廊、教室等场所展示民间美术作品,从视觉上形成一定的文化冲击力。同时,我校努力构建富有活力的课程文化,将民间美术文化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使民间美术成为彰显学校内涵的特色文化,学校的美誉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办学品位也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周婕.从自由到限制的小学低段美术教学的改革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4).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郏云

第二篇:浅谈中国民间美术发展之美术研究

摘要:中国美术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民间美术形式富含深意,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发展、发扬、应用。

关键词:民间美术;代表;发展

一、中国的民间美术的特点

作品制作用材有大多普遍。如布料、针线、泥土、木、纸、笔等但却对制作技巧和思维构思有独到的要求。作品展现着匠人独到夸张的想象以及作者淳朴清新的思想状态。中国的民间美术以民间神情、吉祥寓意表达着积极乐观;包含浪漫主义色彩;有感情、有文化、有思想。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

中国的民间美术的种类具不可胜举的多样化特点,既可实用又有可以用于收藏,欣赏。可以应用于道具、玩具、家居装饰、烹饪器皿等日常生活和工作,表演。

三、中国民间美术的代表

1.年画。年画:相传年画开始于中国古代的“门神画”,具有神情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到清间才正式应用于新年,后人统称称为“年画”。年画颜色明亮,寓意丰富,深受民间喜爱。

2.剪纸。剪纸:剪纸由于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一般会用到刻刀和剪刀,因作品由两种工具是由其中一個创作出来的。所以它的代词为刻画、窗花。剪纸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美术形式,因工具简单、普遍,创作材料低廉,实物样式生动,具有直观性而广受民间百姓的喜爱及应用。

3.刺绣。刺绣:提起刺绣大家一定不陌生,具体是以绣针穿彩线,按照先前设计好的图稿纹饰进行行针绘线。绣品大多数应用于生活,“四大名绣”的声誉如雷贯耳。刺绣是中国传统美术形式之一,应用于日常生活,它的存在与生活如影随形,还可用于家居陈设。

四、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

关于民间美术的艺术还有很多,现今当代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鄙陋的错误见解是片面且荒诞的。这种错误理解观念会使艺术活力受到损害,艺术传承受到限制。民间美术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绝对不能割舍的艺术文明。我们要积极的找到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并且用镂刻不停的积极态度面对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端正对民间美术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拓展民间美术的发展方向。言而简之,不一定现代的就是好的,我们传统的工艺和匠者的精神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不一定国外文明就是好的,而属于我们传统民

的手艺就是默默无闻的。真正的艺术精髓正是源于生活,源于偶然的践行,源于民间。在发展艺术本源的同时不能割舍的是我们民族的智慧,中国的文明同样是国外借鉴学习的标榜,是我们国人的骄傲。

结束语:中国民间美术有一股浓浓不散的中国情,有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有一股涓涓流淌的温暖,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我想中国民间美术都会溶于中国艺术人的血脉,中国民间美术始终为世界艺术独树一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付馨莹 那海峰

第三篇:邵阳民间美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研究

摘 要:邵阳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其中邵阳县的蓝印花布、隆回的滩头年画、宝庆的竹刻、花瑶的挑花等均已得到大家的重视,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形式上的分析阶段,没有对邵阳民间美术进行深入挖掘开发,这对邵阳民间美术的发展而言是有局限的。文章将民间美术引进地方美术课堂,形成新的美术教学特色,要想开发民间美术课程,增强人们的传统文化认同感,需大胆聘用民间艺人走进课堂,通过艺人的示范与讲解这种直观教学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同时在教师的引领下,持续不断地完善邵阳民间美术课程的资源,从而推动邵阳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不断往前发展。此外,要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要充分挖掘地方美术院校和中小学美术课堂这一平台的优势,在教学中把地方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完美结合起来,学习民间美术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邵阳;民间美术;课程资源

一、邵阳民间美术的现状

邵阳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底蕴厚实,是傩巫文化和楚湘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在这历史长河中,埋藏着非常丰富的民间美术宝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品类有蓝印花布、滩头年画、宝庆竹刻、农民画、花瑶挑花、窗花剪纸、羽毛画、凿花等等。但随着社会历史、经济的发展,这些自发传承的民间美术已濒临消失的境地。1980年普查,邵阳地区的民间美术品种有103种之多。2001年再次摸底,全市只搜寻到26种,很多项目都后继无人,濒临失传,亟待抢救、保护。

目前,在繁多的邵阳民间美术中,邵阳县的蓝印花布、隆回的滩头年画、宝庆的竹刻、花瑶的挑花等均已得到大家的重视,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形式上的分析阶段,没有对邵阳民间美术进行深入挖掘开发,这对邵阳民间美术的发展而言是有局限的。例如比较有名的邵阳县的蓝印花布这一传统艺术,明清时期创下的辉煌不再,现在竟面临失传的危机,年轻人鲜有对传统艺术感兴趣者,而老一辈艺人又纷纷离去,历经岁月沧桑,流传下来的精美雕版也极少了。而其他邵阳民间美术所遇的境况也基本相似,希望社会投入更多的关注,急需一批年轻人去做好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二、邵阳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如今,全国各地的许多民间美术已濒临消失,迫切需要对这些民间美术进行传承和保护,否则这些艺术未来只能在博物馆看到了。邵阳的民间美术也同样如此。尽管政府和民间组织在保护民间美术方面做了一定努力,但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其实,要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最好的方法就是想方设法去发展它。如果我们在地方美术课程体系中融入本地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在美术课堂增加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本地民间美术,也能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既能给地方美术教学提供新的教学资源,也能让学校办出地方美术教学特色,真正做到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这可能是发展民间美术的理想途径之一。

三、邵阳民间美术融入地方美术课堂的可行性

当前,邵阳民间美术课程所占比例极少,形式简单,缺乏多样性。对地方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的较好方式是让民间美术走进校园、进入美术课堂。要想开发民间美术课程,增强人们的传统文化认同感,需大胆聘用民间艺人走进课堂,通过艺人的示范与讲解这种直观教学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同时在教师的引领下,持续不断地完善邵阳民间美术课程的资源,从而推动邵阳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不断往前发展。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要充分挖掘地方美术院校和中小学美术课堂这一平台的优势,在教学中把地方美術的传承和发展完美结合起来,学习民间美术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四、邵阳民间美术运用于地方美术课堂的研究方法与学术价值

与邵阳民间美术有关的研究较多,国内主要有以下学者的研究:2015年由唐文林、王艳萍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邵阳工艺美术》是第一部全面研究和介绍邵阳民间工艺美术的书籍。其他对邵阳民间美术研究的专著有:冯骥才的《中国木版年画:滩头卷》、张之一著《滩头年画研究》等。诸多学术刊物上也常有对邵阳民间美术进行论述的文章,这些学术文章对邵阳民间美术都有深入研究。这些成果也让笔者的教学研究更加方便,有了很多可学习借鉴的资料。

邵阳民间美术在国际上也久负盛名,其中比较突出的有邵阳翻簧竹刻、邵阳蓝印花布、滩头年画等。1915年9月7日,在美国旧金山,邵阳翻簧竹刻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材质夺得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奖章,从这以后邵阳翻簧竹刻名扬四海,得到了世人的更多关注。其后,邵阳民间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品展览,屡屡获奖。可见,邵阳民间美术在国际上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一)研究方法

第一,定期到民间美术发源地考察,向一些邵阳民间美术艺人请教学习,积累第一手资料并整理成系统材料。

第二,把邵阳民间美术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及时发现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问题缘由,进行修正并再次实践检验。

第三,经过教学实践,从中选取有价值的教学案例,整理成文,进行公开发表,希望获得更多的社会反响,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方法。

(二)学术价值

一是理论创新。独具见解的研究视角,通过对邵阳民间美术的研究,把适合美术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利用好,这样便于建立起比较认知结构的体系,这在理论研究上具有创新意义。

二是实践创新。邵阳民间美术资源丰富,有诸多可以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比如滩头年画、宝庆竹刻、蓝印花布、花瑶挑花等。这些邵阳民间美术单纯、朴实、健康与向上的思想情感,通过归纳总结,提取其中适合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部分进行整理,经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一些具有邵阳民间美术特色的精品课程,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五、邵阳民间美术运用于地方美术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中国民间美术的容量和艺术表现是独一无二的。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产生了特色各异的民间美术,通过对邵阳民间美术的研究,把适合课堂教学的美术理论进行总结,并运用于邵阳地方美术教育之中,这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

(二)实践意义

首先需要我们深入民间去挖掘民间美术的资源,不断向老艺人请教,学习并做好记录,整理成各个特色教学案例,或者把优秀的民间艺人和匠人请到学校来现场示范或讲课,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感染力度会更强,有利于建立好民间美术的传承的稳定传播平台,这也是老艺人喜欢看到的,把民间艺术学习上升为系统的理论,通过一些故事启发与美术技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再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完善民间美术教学课程,使之成为科学的教材,能够普及并永久地传承发展下去。这也对保护和传承邵阳民间美术起到一个良性推动。

六、邵阳民间美术运用于地方美术课堂教学的总结

邵阳民间美术资源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品类有蓝印花布、滩头年画、宝庆竹刻、农民画、花瑶挑花、窗花剪纸、羽毛画、凿花等等,发展与传承好邵阳民间美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在邵阳本土开展民间美术进课堂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仅能很好地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也能对民间美术的传承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更是加强课堂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对青少年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文化自信,而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积累,我们今天提倡工匠精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肯定,所以民间美术进课堂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何滢.湖南滩头木版年画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3]夏兴旺.民间美术对油画艺术创作启示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2(11):60-61.

[4]苏新平.版画技法(上):传统版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谢雱.中学美术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宋志江

第四篇:将民间美术带入幼儿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

摘要:民间美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最淳朴、最原始的民族审美理念,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加强融入到幼儿美术教育课堂当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为幼儿美术教育带来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有效地提升幼儿美术教学效率和质量。该文则是对将民间美术带入幼儿美术活动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民间美术;幼儿美术课堂;教学实践

幼儿处于对世界探索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由于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的局限,对美术的感知力不强。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则是启迪幼儿的智慧,激活幼儿的学习天赋,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当中最常见的形式,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将民间美术融入到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当中,加强美术教育和民间美术之间的有机结合、有效衔接,让幼儿从多个维度感知民间美术的无穷魅力。但是就当前美术课堂教学渗透民间美术的实际情况而言,存在众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出发,致力于解决当前阻碍民间美术与幼儿美术活动相互融合的因素。

一、民间美术带入幼儿美术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在不同阶段的绘画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涂鸦期是幼儿美术学习的初期阶段,又被称之为“乱画期”,这一阶段的美术学习主要是让幼儿觉得新奇、好玩,提升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加幼儿对线形色的感知。而在3-4岁阶段,幼儿的形象思维在不断地发展,对事物形成初步的反应和记忆,逐渐构建了空间观念。民间美术的形式和风格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将其带入美术活动,进入到幼儿的视野当中,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挖掘和开发幼儿的创作潜力。

(二)有助于实现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在幼儿美术教育阶段,引入民间美术,真正地做到了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出发、从幼儿出发。通过将民间美术与幼儿美术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强化新时代的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形式的了解,提升保护、传承民间美术的意识。另外,民间美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健全幼儿的人格,引导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由此可见,在幼儿美术活动当中融入民间美术具是非常必要的,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将民间美术带入幼儿美术活动的策略

(一)在美术鉴赏活动当中带入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瑰宝、是结晶、是灵魂、是精髓。学前教育工作者在美术鉴赏活动当中带入民间美术是提升幼儿审美水平、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强化幼儿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举措。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一方面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实物给幼儿展示民间美术,再辅以故事讲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幼儿的面前,刺激幼儿的听觉、视觉,带给幼儿强烈的感官刺激和直观的学习体验。通过将民间美术与美术鉴赏活动进行结合,让幼儿更深切地感知民间美术的魅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体验民间美术创作

民间美术的内容比较广泛,形式多样化,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合理地选择民间美术的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动手、实践当中,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当中。比如,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以蔚县剪纸为切入点,让幼儿在创作的过程当中爱上民间美术、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剪纸是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作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在国内外享有极大的声誉。在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有效指导之下,幼儿首先可以从简单的模仿着手,然后再自由发挥,进行自主创作。通过这一游戏活动,点燃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学习热情,提升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当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

积极地环境使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加强对幼儿园环境的利用,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环境的创建当中,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比如在室内环境创设方面,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幼儿收集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陈列、展览,可以是幼儿自己创作的剪纸,也可以是年画等作品。在室外环境创设方面,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地将走廊外壁利用起来,加入民间美术元素,使得幼儿园的整个环境充满强烈的艺术气息、文化气息,充分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陶冶幼儿的情操,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将民间美术融入到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当中,主要可以从在美术鉴赏活动当中带入民间美术;开展实践活动,体验民间美术创作;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当中融入民間美术元素等方面着手,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提升幼儿的美术综合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改革、优化。

参考文献

[1]郭彦峰.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融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5):79-80.

[2]林芳.民间艺术与幼儿美术活动融合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68-169.

[3]王文哲.将民间美术带入幼儿美术课堂的意义与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82-83.

作者:张惠

第五篇: 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师的成长研究

摘要:本文围绕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师的成长研究展开讨论,为乡村美术教学融合民间美术,以及促进乡村美术教师成长提供参考依据。民间美术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主要是民间美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使人们日常生活更加富有色彩,增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美术情感。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学有效的融合,需要乡村美术教师合理借鉴民间美术,丰富乡村美术教学内容,并有效促进乡村美术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乡村美术

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师成长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以某乡村美术教师成长为例,采用历史数据研究、档案材料分析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找出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师成长之间蕴含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优势,为加快乡村美术教师成长提供学术支持。

1寻找贫困山区上美术课的突破口

本文研究的乡村美术教师,在我国广东偏远地区,自然环境较差,并且经济条件有限,该地区所有的乡村学校,均由该名老师负责美术教学任务。

该名乡村美术教师在幼年时期表现出学习美术知识的渴望,从小开始学习美术知识。在参加工作后,第一份工作与美术教学没有任何关系,主要作为其它学科的代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日常的学习。该名教师在乡村学校未能得到施展美术特长的机会,主要是乡村学校缺乏美术教学的投入,无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美术知识的条件。但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该名教师仍坚持美术学习,学校的操场成为教师绘画的画板,或者使用铅笔和粉笔,进行风景画、速写等,在他的带领下,许多学生喜欢上美术知识,并要求该名教师讲解美术知识。由于改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展现出的绘画能力,学校和家庭均支持该名教师在画面方面进行深造,并给予足够的条件,将该名教师送入到当地的美术学院进行学习。完成学业后返回到乡村,成为一名乡村美术教师。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美术教材中,会涉及到许多的学习工具,由于该地区经济条件较为落后,许多学生家庭并不富裕,在学习美术知识时,根本无法花费更多的钱用于购买美术工具,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只能使用一支铅笔。在美术教学中,塑料纸、泡沫板等均为基础的美术工具,但是乡村学生根本没有能力购买。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绘画工具,改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挑选不需要美术工具的内容进行讲解。即便学生缺乏基础的美术工具,但是学生会展現出学习美术知识的欲望,而长时间的缺乏基础的美术工具,学生会由于贫困产生自卑感,学生在学习中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该名教师发现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后,使用自己工资为学生购买美术工具,但是该名教师的力量有限,无法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该名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根据美术教材内容,会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泥塑创作,但是遭到许多教师的反对,认为泥塑创作会破坏教师的环境,并且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此外该名教师聘请民间艺人讲解美术知识,被民间艺人认为该名教师存在偷师的情况。

在乡村学校开展美术教学时,曾参加过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参加活动时,需要教师勇于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并将民间文化和生态自然融合到教学中,以此增强乡村教学的民间文化价值。该名教师发现在美术教学中,自己从前尝试的内容,与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内容产生相互连接的关系,该名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乡村美术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研究中使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得以有效的融合。

以讲解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巧救小昆虫》知识为例,本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小动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初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并能够创作简单的连环画,让学生在创作连环画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热爱科学的精神。该名教师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会向学生出示与蝴蝶有关的谜语,让学生在回答谜语时,在脑海中形成蝴蝶的画面,增强学生对蝴蝶的印象。然后教师将自己制作的连环画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真观察在连环画中蝴蝶的外形、颜色等发生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连环画具有动态特点。学生按照教师制作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使连环画中的蝴蝶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学生在创作连环画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想象连环画最后的结局,使连环画的绘制内容更加完整。学生在创作连环画期间,会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的蝴蝶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连环画中,同时教师结合当地的民间艺术,将富有当地特点的色彩与连环画创作相互融合,使学生创作出的连环画具有当地的民间美术特点。

2民间美术课程的发展意义

该名教师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相互融合,使该名教师认识到,只有融合民间美术,才能成为促进乡村美术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融合过程中,该名教师充分利用泥塑、草编等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美术学习。在当地随处可见的泥塑、草编等材料,成为该名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工具。此外该名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会认真观察事物是否可以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在一次美术写生时,该名教师发现一块树皮的外形和机理,很适合制作成一个雕塑,该名教师将树皮拿回家中,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雕刻,最终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该名教师在雕刻过程中,会充分利用树皮原有的机理和外形,使雕刻出的动物更加真实。该名教师将雕刻的动物拿到课堂上展示,向学生介绍如何发现的树皮,并根据树皮的外形和机理,如何在雕刻中运用美术知识。学生在观察教师雕刻的动物时,会让学生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并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增强学生愿意学习美术的想法。

该名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会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美术知识,从而形成独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会体现出民间美术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能传承和发扬民间美术。

为使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学有效的融合,该名教师会参加民间美美术活动,了解广州民间艺术榄雕文化,在学习中展示出强烈的喜爱之情,并将所学应用在在美术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民间美术知识。当地民间美术体现出丰富的艺术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色彩,该名教师在融合民间美术知识时,会给予足够的尊重,将民间美术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美术知识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习到有利于提高美术水平的知识。此外该名教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当地民间美术蕴含的美术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和调整乡村美术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可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并不断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以讲解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高山、大海、江河》知识为例,该名教师将当地的自然环境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采用民间美术的方法,将自己理解的高山、大海以及江河,通过美术的方式展现出来。此外该名教师向学生展示采用民间美术方式绘制出的高山、大海以及江河的风景画,让学生采用临摹的方式,不断感受苗族文化对高山、大海以及江河呈现出的气势磅礴的状态,有效增强学生对苗族文化的崇敬之情。

3借助民间美术促进乡村美术教师快速成长

该名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灵活融入民间美术,使乡村美术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方面避免学生由于缺乏美术学习工具造成的苦恼,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美术创作,借助自然条件,锻炼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另一方面该名教师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有效的融合,形成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以民间美术角度学习美术知识,有效引导学生形成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的意识,并且在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时,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快速发展。

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相互融合,使该名教师成长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在缺少条件的情况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乡村美术教学中积极融入民间美术,创造出全新的教学模式。该名教师在创新的模式中进行教学时,会更加看重学生美术兴趣以及美术知识应用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可以发自内心的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中会感受到乐趣,使学生在获得开拓视野的机会,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学习丰富的想象,通过想象构建美术空间,在空间中学生可以快速成长。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成长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该名教师的成长经历,应成为更多乡村教师学习的榜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美术教师成长过程中,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有效的融合,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民间美术的视角,有效锻炼学生应用美术知识的能力,在锻炼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作者: 叶纹颜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