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绘画模块教学计划

2023-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制定绘画模块教学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制定绘画模块教学计划

上学期高一美术(鉴赏、绘画)模块教学计划

周次

课题

教学内容

学习行式

作业布置

1

课题一

美术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

听课、阅读、讨论、

美术课程标准 》提出: “美术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 你是如何理解的?你打算以什么实际行动上好美术课?

2-3

课题二

中国艺术的精神

听课、阅读、讨论、

1)自选或自定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学习,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学习体会。

范文网【】

4-6

课题三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听课、阅读、讨论、写生

1)漫谈“你所喜爱的作品”它属于哪个画种,它吸引你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用油画棒工具绘画校园景物的图片

7-9

课题四

西方抽象绘画的鉴赏体验

讲授、讨论、交流、评述、体验

1)从音乐中领会尝试绘画创作。

3)作品观摩并交流学习体会。

11

课题五

高一美术理论基础知识检测

检测

检测

12

课题六

六面体素描画法

体验

课堂素描写生

13

圆球体素描画法

体验

课堂素描写生

14

课题七

梨的素描画法

体验

课堂素描写生

15

饮料盒的素描画法

体验

课堂素描写生

16-17

课题八

饮料盒、梨的组合素描画法

体验

课堂素描写生

18

期末总结

个人总结

第2篇:高中美术新课程模块教学探究(抽象艺术和绘画)

本文由qq25342424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高中美术新课程模块教学探究 广州第十一中学 高中美术新课程共分为 5 个内容系列和 9 个学习模块,即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 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系列。每一系列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相对完整的学习 内容,并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与灵活多样性。每一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学生在模 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美术知识点, 而是在一种美术门类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 知识框架。

一、美术鉴赏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快捷方式 本课程“美术鉴赏”内容有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 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实用性美术作品。 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 能使学生初步感受 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能激活 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由于一些教师本身对抽象艺术就有抵触心理, 认为这类作品是故弄 玄虚,舞文弄墨,在教学中常一掠而过。其实只要我们细致分析这些作品,就会发现其值得 借鉴的东西很多。为此本人在《西方现代艺术》这一课上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怎样让学生读懂抽象主义作品,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我先展示了蒙克的《呐喊》、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哭泣的女人》、康定斯基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等,引导学生回 顾、分析上一课中表现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因为那些作品虽然夸张、变形,但学生在视觉 上还能接受,基本能感受到画面气氛。通过对表现主义的认识理解,让学生逐步走进抽象艺 术世界, 并消除对抽象艺术的抗拒心理。 而这种抗拒心理主要来自视觉形象的含糊性和主题 内容的隐晦性。如康定斯基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只用了不同颜色的水平线与垂直线构 成画面,学生无法理解。我利用美术与音乐的通感让学生先欣赏一段爵士音乐,然后我交代 了爵士音乐的来历和形式特点, 讲述了画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 让学生试图把音乐 中的旋律、节奏与绘画中的色彩对比、线条交错、点与面的结合联系起来加以想象,眼前是 否浮现出繁华的纽约百老汇街?学生开始领悟作品的艺术语言(点、线、面、色)的具体含 意了。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些作品,今后能自己解读抽象艺术作品,培养艺术思维 方式,我让学生进行一次艺术创作的实践。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 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舒曼的《梦幻曲》、中国民间经 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梁祝》等。这些乐曲或让人抒情、欢心,或让人兴奋、感慨,或让 人伤感、烦躁。它们虽然没有视觉形象,但能通过旋律、节奏表现人的情绪,抒发各种感情, 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美术作品也同样可以用特有的艺术语言──点、线、面、形体、色彩 等基本元素来表达思想感情。 我要求学生从所有欣赏的音乐中选一首感受最深刻的, 用抽象 的绘画手法表现音乐中的情绪。结果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既痛快又有趣。我让学生把自己的 作业拿出来互相观摩, 并去猜测和感受其它同学的画所表现的情绪和感情, 结果百分之八十 的画面效果与表现的情绪都吻合。

二、绘画学习是走入美术鉴赏世界的敲门砖 “绘画美学思想”是高中美术鉴赏的突破口。绘画实践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 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绘画实践,能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表 现形式的分析和理解,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高中阶段的绘画有别于专业学习,强调的是主观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是随意的、自我 表现的。因此我以漫画创作为课题,选了几米的漫画作品为范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几米的创 作思维非常超脱、大胆、浪漫,很富时代感,构图和色彩非常生动,选择他的作品让学生赏 析,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启发他们的艺术创作思维。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由学生来主持课堂。我先召集了几位美术成绩优秀的学 生,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并帮助他们备好这一课。整节课的程序是这样的:第一位学生讲解漫 画的概念,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漫画。第二位学生介绍几米的漫画和他的人生背景,引出漫 画与心理的联系。 第三位学生组织同学欣赏并讨论几米的作品。 第四位学生组织一次心理测 试,

让大家亲身体会到画和人的心理的密切关系, 并要求同学们创作一幅以自己的形象为题 材的漫画,像几米那样把自己的希望、寄托、梦幻、欢乐、惆怅、疑惑、愤慨、某种潜意识 表达出来,并让同学们互相评价。这项实践活动给了学生一次畅所欲言、尽情发挥的机会, 使学生在兴奋之余体验了音乐创作那幽雅的忘我的境界。 最后, 我把学生们的作业编成一本 《高中同学日记》,并存放到他们课室的计算机里,让他们能常常打开观看,感受自己学习 成功的喜悦, 激发他们今后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后来好些学生还满怀兴致地把他们的任课教 师也画到《高中同学日记》里,充分体现了“以情带技”。 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我体会到,评价教学效果不能仅仅看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什么、学 了多少, 还要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教学活动能否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能否培养他们 的高尚情操和艺术思维。

第3篇:高中美术新课程模块教学探究(抽象艺术和绘画)[宝典]

高中美术新课程模块教学探究(抽象艺术和绘画)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高中美术新课程模块教学探究 广州第十一中学 高中美术新课程共分为 5 个内容系列和 9 个学习模块,即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 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系列。每一系列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相对完整的学习 内容,并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与灵活多样性。每一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学生在模 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美术知识点, 而是在一种美术门类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 知识框架。

一、美术鉴赏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快捷方式 本课程“美术鉴赏”内容有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 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实用性美术作品。 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 能使学生初步感受 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能激活 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由于一些教师本身对抽象艺术就有抵触心理, 认为这类作品是故弄 玄虚,舞文弄墨,在教学中常一掠而过。其实只要我们细致分析这些作品,就会发现其值得 借鉴的东西很多。为此本人在《西方现代艺术》这一课上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怎样让学生读懂抽象主义作品,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我先展示了蒙克的《呐喊》、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哭泣的女人》、康定斯基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等,引导学生回 顾、分析上一课中表现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因为那些作品虽然夸张、变形,但学生在视觉 上还能接受,基本能感受到画面气氛。通过对表现主义的认识理解,让学生逐步走进抽象艺 术世界, 并消除对抽象艺术的抗拒心理。 而这种抗拒心理主要来自视觉形象的含糊性和主题 内容的隐晦性。如康定斯基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只用了不同颜色的水平线与垂直线构 成画面,学生无法理解。我利用美术与音乐的通感让学生先欣赏一段爵士音乐,然后我交代 了爵士音乐的来历和形式特点, 讲述了画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 让学生试图把音乐 中的旋律、节奏与绘画中的色彩对比、线条交错、点与面的结合联系起来加以想象,眼前是 否浮现出繁华的纽约百老汇街?学生开始领悟作品的艺术语言(点、线、面、色)的具体含 意了。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些作品,今后能自己解读抽象艺术作品,培养艺术思维 方式,我让学生进行一次艺术创作的实践。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 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舒曼的《梦幻曲》、中国民间经 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梁祝》等。这些乐曲或让人抒情、欢心,或让人兴奋、感慨,或让 人伤感、烦躁。它们虽然没有视觉形象,但能通过旋律、节奏表现人的情绪,抒发各种感情, 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美术作品也同样可以用特有的艺术语言──点、线、面、形体、色彩 等基本元素来表达思想感情。 我要求学生从所有欣赏的音乐中选一首感受最深刻的, 用抽象 的绘画手法表现音乐中的情绪。结果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既痛快又有趣。我让学生把自己的 作业拿出来互相观摩, 并去猜测和感受其它同学的画所表现的情绪和感情, 结果百分之八十 的画面效果与表现的情绪都吻合。

二、绘画学习是走入美术鉴赏世界的敲门砖 “绘画美学思想”是高中美术鉴赏的突破口。绘画实践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 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绘画实践,能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表 现形式的分析和理解,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高中阶段的绘画有别于专业学习,强调的是主观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是随意的、自我 表现的。因此我以漫画创作为课题,选了几米的漫画作品为范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几米的创 作思维非常超脱、大胆、浪漫,很富时代感,构图和色彩非常生动,选择他的作品让学生赏 析,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启发他们的艺术创作思维。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由学生来主持课堂。我先召集了几位美术成绩优秀的学 生,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并帮助他们备好这一课。整节课的程序是这样的:第一位学生讲解漫 画的概念,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漫画。第二位学生介绍几米的漫画和他的人生背景,引出漫 画与心理的联系。 第三位学生组织同学欣赏并讨论几米的作品。 第四位学生组织一次心理测 试, 让大家亲身体会到画和人的心理的密切关系, 并要求同学们创作一幅以自己的形象为题 材的漫画,像几米那样把自己的希望、寄托、梦幻、欢乐、惆怅、疑惑、愤慨、某种潜意识 表达出来,并让同学们互相评价。这项实践活动给了学生一次畅所欲言、尽情发挥的机会, 使学生在兴奋之余体验了音乐创作那幽雅的忘我的境界。 最后, 我把学生们的作业编成一本 《高中同学日记》,并存放到他们课室的计算机里,让他们能常常打开观看,感受自己学习 成功的喜悦, 激发他们今后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后来好些学生还满怀兴致地把他们的任课教 师也画到《高中同学日记》里,充分体现了“以情带技”。 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我体会到,评价教学效果不能仅仅看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什么、学 了多少, 还要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教学活动能否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能否培养他们 的高尚情操和艺术思维。

上一篇: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翻译下一篇:乌龟短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