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委托书

2023-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失物招领委托书

航空失物招领委托书

委托书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失物招领处:

我于2015年7月31日晚搭乘CA1525号航班从北京去青岛,在T3航站楼过安检时忘了拿我的三星笔记本电脑(红色的三星迷你尺寸笔记本电脑,黑色外套),丢失当晚已于贵处联系,留了我的电话 。本人现在在青岛开会,不能亲自去你处办理我在机场丢失的笔记本,兹委托 (身份证号: )前往贵处办理领取笔记本的事宜,委托时限自2015年8月3日至2015年8月31日,请予以协助办理。 为盼

委托人: 2015年8月3日

附护照复印件一份

第2篇:失物招领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垃圾,课文里却称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些问题是学习课文的线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课题理解。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练读生字,巩固字音。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

◆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a、学习任务:

◆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b、合作方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

c、汇报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讨论、朗读。)

◆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

一、第

二、第三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

◆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d、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出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启发学生通过比较形近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记忆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

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学写生字

1、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认识,观察,说说怎么写漂亮。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b、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c、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3篇:失物招领

1、10月25日149班杜一鸣同学拾到人民币若干元,望失主速到教务教研综合办公室认领,同时望全体同学学习杜一鸣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

2、本大周有丢失饭卡的同学,速到教务教研综合办公室认领。

值周 2012.10.26

第4篇:《失物招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专”三个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字、词、句、段)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对照课后生字条,把生字圈起来,并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2.揭题。刚才这叫“失物招领”。(出示,练读,板书课题,提醒学生写字的时候就要工工整整,认认真真,提笔就是练字时。注意读准“失”的字音,)谁知道什么叫“失物”?那么借给别人的东西叫不叫“失物”?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

标出自然段,把课前圈起来的本课生字和觉得难读的字,再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错的字互相指导。

3.全班交流:

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1)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同桌指导读;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 去掉拼音:自己练读;单独读;男女接读。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齐读

(3) 交流识字的方法:

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认识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吧?(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习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适时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过渡:生字我们已经读熟练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得更加流利。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是知道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可以是知道了一件事,也可以是理解了一个词语,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练习(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有准备说话。

3.尝试结合1-4自然段的课文内容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过渡:同学们刚才讨论的这样热烈,一定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中,走进一年级一班的故事。

师导入:故事告诉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参观。 2.课件出示(学生接读):

“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⑴ 来到植物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你能再说几个“很 很 ”的的词语吗?谁还能用“很 很 ”说一句话?

⑵ 来到植物园同学们又听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来说听得可——(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做事情比较专心的时候?

(3)练习用“专心”说一句话。

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做事专心的好孩子。假如你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来到植物园看到了这样很多很多的花草树木,又聆听了张爷爷的详尽介绍,你会有怎样的感受?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读出我们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1。你们瞧,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们连吃饭都觉得格外香呢!同学们一边吃还会交谈些什么呢?

师:是啊,这真是一次愉快的活动!让我们再来高兴地读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学生进行评价。)

4.师:可是,就在同学们排好队,准备回家的时候,唐老师却说了这样一番话,师读(课件第四自然段),同学们觉得我刚才在读这几句的时候,口气怎样?表情怎样?这就是——严肃。你能用“严肃”说一句话吗?谁还想学学唐老师的样子对同学们严肃的说说这一番话?多个学生练读。

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多种方式展示)(可以让学生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寓情于景的进行,严肃的语气会更容易表现。)

5.练习(任选一题):

☆ 用“准备”说句话。

☆☆ 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五、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选择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⑴ 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⑵ 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⑶ 描:在书上描一描。

⑷ 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六、实践活动,课外延伸

课间休息时,请同学们做“环境小卫士”,观察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七、板书设计:

失物招领

很大很大 很多很多 专心 严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才”、“级”、“队”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1.师:孩子们,上节课的生字宝宝还记得它们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师:生字宝宝大家都认识了,那老师考考你们,这里有四组双胞胎生字和它们组成的词语,你能正确地读出它们吗?

(大屏幕出示课本“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⑴ 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⑵ 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⑶ 同学齐读词语。

过渡:生字、词语都难不倒你们,那你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5-8自然段吧。

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同桌进行讨,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一年级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学生说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点出。

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做一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对老师说丢了东西的困惑。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四十双眼睛什么样子?四十双小手在做什么?那么四十张小嘴会说什么?

(大屏幕出示句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⑴ 师:孩子们,答案就是课文的第6自然段,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丢”了什么东西? 文中的失物到底是什么呢?读后进行交流。

⑵ 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师:孩子们,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师: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让我们通过朗读读出我们的感受。

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7自然段。 ⑵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师: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当你领回了“失物”走向果皮箱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难过、后悔、羞愧)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很高兴、很欣慰)那就通过朗读读出我们的感受。

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象,感悟读文。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师:孩子们,你们太棒了。不但会动脑认生字,还会动脑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下面让我们来动动小手,写几个字吧!

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师:在校园里、街道上、自己的家里或家附近有没有象书上所写的“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2.生活中,争做环保小卫士。

六、板书:

失物招领

乱扔垃圾 改正错误

爱护环境

nián jí tóng xué [cān guān] wéi gōng rén zhuān

zhǔn bèi pái duì gāng cái gè zì

第5篇:12 失物招领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课题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有没有丢过心爱的东西,丢了东西之后会怎样呢?(心里着急)今天那也有同学丢东西了,这次他们丢掉的东西可不一般。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练读生字,巩固字音。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 ◆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A、学习任务:

◆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B、合作方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

C、汇报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讨论、朗读。) ◆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

一、第

二、第三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

◆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D、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出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启发学生通过比较形近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记忆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认识,观察,说说怎么写漂亮。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B、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C、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 老师 学生 严肃 睁大眼睛 举起塑料袋 脸红了 会心的微笑 领会

爱护环境卫生

课后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们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以后教学也要这样抓住重点。

第6篇:配套失物招领教案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二册第12课《失物招领》第二课时 作 者:许少云 单 位:萧山区汇宇小学 撰稿时间:2010年1月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本篇课文的线索。教师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应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能看课文相关插图,并选择字词说课文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应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带有感叹号、问号的句子)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坏处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激趣读文。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出示课题齐读。我们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字词。出示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带领大家去植物园参观。看图(出示课文插图)。能干的孩子能看着图画,选其中的字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自己准备一下,再说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说得好!(自由说、指名说)

3、小朋友真聪明,能讲故事内容了,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这个故事,好好地读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

1、2自然段。

(1)同学们读读课文第

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第

1、2自然段)

(2)指名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并随时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 (3)指导学习第1段:

a、指名学生说。(预设:我读懂了第一段,第一段告诉我们,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参观。)

b、小朋友们回想一下,我们去游玩的时候,高兴吗?说说你当时的心情。(指名说) c、我想,你们也一定体会到书中的小朋友们去植物园参观的心情了。来,代他们把高兴劲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评价、齐读) (4)指导学习第2段:

a、同学们来到了植物园,你看(多媒体出示画面),植物园里好看吗?说说同学们来到植物园看到了什么。学生读句子: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看图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b、指导读好句子: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

c、出示句子: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d、植物园很大,同学们听得很专心。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导读第2段,读好“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可专心了”等词语。

2、学习课文第

3、4自然段。

a、出示句子: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草地上吃自己带的午饭。学生读句子,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同学们在一起 2 团结友爱。

b、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要求:读得欢快些,读出同学们之间的友爱之情。 正准备回家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请同学们读第4自然段。 a、请把唐老师说的话用“——”划下来再读一读。

b、出示唐老师的话: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c、思考:从唐老师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d、指导学生朗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预设:唐老师说话时的语气怎样?平时,老师在什么情况下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老师示范读、齐读)

3、学习第

5、6自然段。

(1)引读: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四十双小手„„四十张小嘴一齐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

(2)提示学生:句末是感叹号,学生们都摸过口袋,坚信自己没丢东西,所以回答的口气很坚决。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3)大家都说没丢东西,那唐老师说的“失物”到底是什么?板书:失物 a、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失物”一词的后面板画各种垃圾,并画出他们的表情,想一想,垃圾会说些什么?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4、分小组学习课文第

7、8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估计学生要提出的问题有: a、什么是“失物”?

b、孩子们丢失了什么?他们认领了自己丢失的物品吗? c、“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

3 d、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2)教师引领学生间互相解决简单的问题。其中第四个问题估计学生能说出来,但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语言,教师设计了填空题:因为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

看到

看到

所以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3)教师引领学生探讨乱扔垃圾的坏处。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同学自觉领回失物,并送到果皮箱,我们为他们高兴。

课件出示填空题:因为我们看到

看到

看到

所以我们感到高兴。

(4)指导学生用高兴喜悦的心情齐读第8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渗透思想教育。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努力与学生生活相连,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并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发现、自主感悟、交流讨论。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还没有学会提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善待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种种问题,并逐渐学会提问,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较浓的问题意识。

本课文章比较长,教师花了许多时间在学生的朗读上,学生从“不会朗读”到“能朗读”到“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的事,旨在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思想教育渗透其中。

上一篇:tkda型提升机教案下一篇:省咸阳市中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