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入门

2022-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菜鸟入门篇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菜鸟入门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解读——入门篇

1、什么是公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的职位分为哪几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之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目前的公务员考试主要是针对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进行公开招录,专业技术类职位更多是采用其他方式招录。

3、公务员职务如何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之规定,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4、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如何划分?

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5、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从概念上说,我国公务员统一都叫国家公务员,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具体来分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是指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招考条件相对比较苛刻、严格。地方国家公务员相比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要求相对稍低,并具有比较强的地域性。

中央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在地位上完全平等。福利待遇方面按照所在地区和所属部门的不同有一定差别。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解读——考试篇

1、 什么是公务员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该录用考试即被称为“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又分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即俗称的“中央国考”和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属于职位性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参加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

2、 什么是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

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可以简要概括为“凡进必考”, 即凡是进入公务员队伍就要通过考试,该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面旗帜。它所体现的精神实质,既是制度设计的目标,也是制度实施的原则。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和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1994年至2004年,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共制定考试录用的法规和政策文件24个,形成了公务员管理环节中体系最完善、操作性最强的单项法规体系。《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后,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正在抓紧制定新的考试录用配套法规。

另外,不仅仅在录用程序上严格遵守“凡进必考”制度,在公务员的晋升和提拔上也有相应的考试制度。“凡进必考”和“凡晋必考”逐渐结合,公务员考试录用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减少考试录用运行成本,遏制用人腐败提供了有力保障。

3、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考试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从考试科目来说,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确定通知,除了对一些技能有特殊要求的大部分不要求专业科目考试。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例如,北京、上海、广东考的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江苏省今年的考试共分三类,A类笔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三科;B类和C类笔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科。除此之外,给省市的招警考试还会增加一门《公安基础知识》科目的考试。因此,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地进行复习。

从考试时间来说,从2002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的时间已经基本固定: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中旬,考试时间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周末。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时间差异很大,而且每年招考时间会有一些变动,一些省份一年还有春、秋季两次考试。另外,各个省市无论从考试时间和命题趋势上都越来越相似,联考趋势

也越来越明显。比如今年4月25日,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公务员考试首度实行“联考”,考试时间统一,考试题目均由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命题。2009年上半年的公务员联考有七个省(市、自治区)参加,其中3个省市公务员招考笔试试题相同,2009年下半年六省联考中有5省(市、自治区)相同,且题型设置、分布顺序等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相同,只是适当地减少了题量。

除了省级考试,各个城市也会有一些零散的考试。考生应密切关注各类新闻媒体有关招录公务员的信息。不过,目前全国各省市公务员录用工作的趋势是逐步实现全省统一考试,各个地市或单位不单独组织考试。

此外,政府还会组织一些选调优秀毕业生到基层的考试,有些部门还会单独招考。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告于2009年10月13日发布,报名时间确定为10月15日至24日,公共科目笔试将于2009年11月29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4、公务员考试由谁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另外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由国务院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由省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负责组织。

5、什么是招考公告?有什么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公务员,应当发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应当载明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报考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以及其他报考须知事项。”

制定和发布招考公告,是报名前的首要工作。用人部门关于考试录用的主要信息,都是通过招考公告告知社会公众的。

公务员录用招考公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招考范围、招考对象和条件;

(2)录用单位、职位与计划(名额)

(3)考试录用的方法和程序;

(4)报名时间、地点及报名时应审查的证件;

(5)笔试的科目、时间和地点;

(6)面试办法;

(7)笔试、面试成绩公布办法;

(8)录用的程序和方法;

(9)其他须向考生说明的事宜。

公务员招考公告一般选择知名度高、读者面广、权威性严肃性强的报纸发布并同时兼顾地域性。

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具有法规性质,一经发布,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违背其内容行事,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变或调整其内容时,须由发布公告的部门于报名前在原公布公告报纸上声名更正。

6、 什么是考试大纲?有什么作用?

考试大纲是关于考试科目、题型设置及知识点要求的指导性文件,目的是为便于报考者了解、准备和参加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2) 作答要求

(3)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测试内容和题型介绍

(4) 申论考试的测试内容和介绍

考试大纲是考生复习备考的最权威依据,考生应当依照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安排复习计划,有针对性的备考。

7、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什么?

国家公务员考试包括公共科目笔试和面试及专业科目笔试。

(1)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范围包括:常识判断,涵盖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片段阅读);数量关系(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判断推理(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以及资料分析(文字资料分析、表格资料分析、统计图形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基本为140道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时间短、题量大,这就要求考生不仅做题速度要快,还要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申论》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考查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和行政管理等理论知识以公务员身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试题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从2010年开始,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2)面试和专业科目笔试

主管部门将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笔试的人选名单,并在主管部门网站上统一公布。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的职位中,面试人选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为3:

1、4:1和5:1三种。

招考职位上通过公共科目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达不到计划录用人数与面试人选的比例时,将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职位将在主管部门网站上统一公布。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通过笔试之后,还要参加面试,只有面试顺利通关才算是最后的成功者。面试主要是通过考官与应试者直接交谈的方式考查应试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计划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等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且通过观察来了解应试者举止、仪表与气质等素养。

面试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结构化面试,另一种是无领导小组讨论。

8、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中央机关综合管理省级直属机

2010 类职位

105/55分

2009 构 职位(总分数/行测分数) 市(地)级以下直属县(区)级直属机构90 /50分 县(区)级直属机构 100/55分 95 /50分 中央机关综合管理省级直属机市(地)级以

类职位

105/55分 构 下直属90 /50分

县(区)级直属机构

90 /50分

市(地)级以下直属

95 /50分

专利审查员

105/60分

只考一科

65/60分

中央垂直系统A类 130/65分

中央垂直系统B类 65分 100/55分 95 /50分 市(地)级以下直属中央机关综合管理省级直属机2008 类职位 105/55分 2007 类职位 110/60分 2006 管理类职位115/60分 2005 中央国家机关 120/60分 2004 构 100/55分 95 /50分 构 105/55分 理系统 105/55分 中央垂直管理系统 115/60分 中央机关综合管理省级直属机中央、国家机关综合中央垂直管中央A类 135/65分

中央B类 65分

9、 哪里有权威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

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招考信息会在国家权威官方网站发布,考生需要及时登录网站,了解相关信息。

另外,中公教育网站也将在第一时间发布有关考试的各种政策信息及权威解读,欢迎广大考生及时关注。

第2篇:菜鸟宾得单反入门使用教程

宾得数码机身

1.机身设置,请参考M,K,A系列的设置方式,都是一样的。

2.镜头上机。你可以先把转接环装在机身上,再拧上镜头。也可以先把接环装在镜头屁股上,再上机身,这个都可以,你随意就行。

3.A/M开关的设定。A/M开关是takumar从super时代开始就有的一个设计,可以控制光圈是自动还是实时。A代表AUTO,即为光圈全开测光,快门动作时收缩光圈。M代表MAN,即为实时光圈收缩,光圈环动作,叶片也会对应收缩。

由于AUTO这一项,只能在胶片机身上由联动装置对光圈顶针工作才能起作用。所以在数码机身上,我们都应该选择MAN。由于镜头型号不同和生产批次不同,有的镜头上,拨杆遮掉M,代表M档。但是有的镜头上,露出M,才是M档,这个你可以通过收缩光圈环来判断。

4.具体的对焦方式,以及细节,和K.M.A镜头一样使用,不做复述

备注:因为是实时光圈,所以当你把光圈缩小了以后,取景器内会变暗,这是因为进光量减少的关系。一般来说,光圈收缩至F8左右的时候,取景器内开始会变暗了,再往后缩小,因为进光少的缘故,合焦提示不一定能出现。

》》》关于使用中的一些技巧和细节《《《

再来说一下,K,M镜头在使用中的技巧。按照上面设置的12345的步骤结束之后,我们都是提倡使用M档进行拍摄。很多人刚刚接触单反的人可能会比较排斥M档,认为太繁琐,简直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我觉得M档才是大家玩摄影的最终归宿。AV,TV,P等等这些档位,程序会自动干预你的操作,以电脑预设的参数来辅助你拍摄。也许在初期你会觉得这样很方便。但是如果你想要进行自己的创作拍摄,想要拍出自己脑中所构思的画面。那么使用M档进行各种参数组合,才是王道! 回到使用上来,在使用M档的时候,

1. 我们应该先对环境光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比如说正午12点,阳光强烈,那么你肯定得适当的收缩光圈,这样才能避免因为光圈过大而虚焦或者由于进光过多而快门爆表。如果是黄昏时分,那么就应该适当把光圈开大,以此来增加进光量,保持安全快门,来或者清晰的出片。

2. 在设定好光圈以后,我们选定大概要拍摄的区域,然后举起相机准备拍摄,在对焦之前,请顺手按一下宾得机身上的那个绿色的按钮,简称绿键。这个绿键是宾得一项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在不同档位自定义不同的操作功能。在M档的时候,按绿键,可以使机身收缩一次镜头的预设光圈,从而获得准确的曝光值,然后将机身的快门自动进行调整。按绿键测光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请千万不能忘记。 3.在获得了准确的快门值之后,进行对焦的操作。转动对焦环进行操作,不管你是由远到近,还是由近到远,这个都没有影响,按照你个人习惯来就可以。但是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我的建议是对焦的速度稍微慢一些,这样能更加精准的对焦(熟悉以后可以快速估算拍摄)。老镜头的对焦行程一般都比较长,而且手感阻尼非常的舒适,在这一方面,宾得是绝对的数一数二的。我用过的最舒适的对焦环,就是宾得takumar 百微,整个对焦行程长达540°,超一流的阻尼设定,拍微距简直是太舒服了!跑题了。。。。。。。。。 4. 宾得机身,对于老镜头支持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合焦提示了。不管你是哪家的镜头,只要你能装上宾得机身,都能获得合焦红点提示。当你的取景器内的物体开始渐渐清晰起来的时候,就应该适当放缓对焦速度,直到合焦红点出现。

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合焦红点出现就是合焦了,然后按下快门,接下来在电脑上发现其实片子是糊的。这是因为红点出现的一瞬间,是提示你合焦点的出现。事实上由于反应跟不上,往往我们的对焦环可能就会转过头了。真正提示你合焦,可以按下快门的图标,在取景器下方的参数栏内,有一个绿色的六边形图标!这个六边形图标,会伴随着合焦红点的出现而出现,只有当这个六边形常亮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合焦了。这个时候你按下快门,才是正确的! 》》》》》陷阱对焦《《《《《

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宾得的陷阱对焦,不管是在说明书上偶然翻到,还是在论坛里听别人提起。那么我再来解释一下宾得的陷阱对焦。

陷阱对焦,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当焦点物体一旦进入合焦平面的一瞬间,快门进行动作。这是宾得非常实用的一个功能,不是常常有人抱怨老镜头无法抓拍么?那你不妨试一试陷阱对焦。

具体的操作步骤,其实很简单:

1.机身菜单MENU,应该也是在C栏,里面有一项叫做“陷阱对焦”,选择打开即可。

2.至关重要的一步,把机身的侧面的对焦模式,改为“AF”!是AF!

3.关机后,正常开机,选择你需要的模式档位。如果是K,M镜头,就先测光。然后,

食指把快门按钮按到底不要松开,左手转动对焦环对焦,等到取景器内合焦的一瞬间,机身快门会自动工作。

重点就是:快门按到底不松开!不合焦,快门是不会做任何动作的。

接下来谈一谈陷阱对焦个人使用的一些心得: 首先,得保证安全快门。最好能保证在1/100秒以上,而且越快越好。抓拍是一瞬间的事情,快门越快,越不容易糊片。所以当光线差的时候,就别用陷阱对焦了,这是在自虐。

可以适当的增加景深,以保证抓拍的清晰度,景深太浅,容易导致你要拍的物体一半清晰一半模糊。

可以提前设置你的焦点的位置。比如说,你打算拍运动员冲过终点线的瞬间,那你可以预先找一个终点线位置的其他物体来对焦,保持大概的位置,然后按下快门,等着运动员进入合焦平面即可。

尽量熟悉你手中的镜头,这样你对合焦的距离会有一种手感,在陷阱对焦的时候,就不用慢吞吞的转动对焦环了。

宾得入门指南参考:

1。宾得数码相机机身摇晃的时候会发出一些声音,那是防抖机构。

2。宾得的P档是多功能的,双拨轮相机的话,一个是切换到AV一个是切换到TV。单拨轮相机的话需要多按一个键来切换。 3。宾得的P档带MTF程序线,测光的时候优先考虑镜头的MTF值。

4。ISO开不到100的话,首先查看是否开了ISO扩展,然后关掉一些高光补偿之类的功能。

5。快门按下后,如果照片出现迟缓的话,关掉畸变和色差矫正即可。

6。如果使用外闪,且高速同步的话,建议关掉自动曝光补偿。

7。入门机如果使用自动档,光线不足的时候闪光灯会自动弹起。如果你坚持要用自动档又不想让它弹起的话,一是设置闪光灯不闪光,二是换一块山寨的热靴盖。

8。没有对焦辅助灯的相机,如果打开内闪,光线不足的时候闪光灯会变成对焦辅助灯。如果不想闪光,对好焦后记得收起内闪,不然按下快门它自然就要正常闪光。

9。如果用内闪引闪外闪且不需要内闪补光,可以把内闪设置成不闪光,不过内闪依然会闪一下,但非常微弱。

10。几乎所有DA镜头都可以AF/MF实时切换,方法是等AF停止后,转动对焦环即可,不需要切换机身上的按扭。FA和DAL镜头则不可以。

11。DA21可以装两种口径的滤镜,43和49口径。前者装在遮光罩后面,后者则必须去掉遮光罩。

12。DA15需要使用超薄偏振镜,普通偏振镜容易出现暗角。

13。5饼干的镜头口径都是一样的,49mm。3公主除了小公主外,也是一样的,49mm。所以滤镜不用买很多。

14。如果要关闭机身屏幕,按INFO键即可(KX以后的机型适用)。

15。如果要查看变焦镜头当前的准确焦距数值,按INFO键即可。(KX以前的机型适用)。

16。绿键的功能比较多,一般可以当复位键来处理,当你做了什么操作觉得不合适想回到初始状态时(比如曝光、曝光补偿、闪光补偿等),按绿键即可。

17。点测光的位置只有一个,中间那点,而且不可调整。

18。宾得所有镜头都有SMC镀膜,SMC最大的特点是抗炫光,最需要抗炫光的一般是小清新,你懂的。

19。部分DA镜头有SP镀膜,防水防油耐擦拭,这样的镜头不用UV也问题不大。

20。大部分宾得的数码相机,中间9个对焦点都是十字对焦点,只有最左和最右的两个是一字。 留在宾得的理由之一——超强的MTF程序线优先自动档 MTF程序线优先这个功能是P家独有的,而这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却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连很多P家的用户都不知道,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我们知道,所有的镜头都有一个MTF曲线,用来表示这个镜头的成像质量。而宾得镜头里的一个触点中,记录着这个镜头的MTF曲线数据。因此镜头只要上到机身上,相机就可以读取这个镜头的MTF数据。我们也知道,所有的单反都有P档,也就是自动档。宾得高端相机(K

7、K20D、K10D)可以设置P档程序线,其中有一个选项就是MTF程序线优先。只要将它选上,你的P档就是MTF程序线最优档。也就是说,你的P档不再是普通的P档了,而是被MTF曲线附体了。相机后面的你,也立刻升级为半个大师了。此时无论你的构图如何,你的画质绝对是最好的。MTF程序线优先的P档,会根据镜头的MTF数据,结合拍摄环境的情况,给出一个最优的曝光数值。除非你一定需要特定的景深和快门,一般不需要去调节它。P档给出的数值是非常完美的。此时,除非是最专业的摄影师,普通的人根本无法和你PK。因为通常只有高手能牢记MTF的数据,而每个镜头的MTF数据又各不相同,即便是高手也记不全。如果使用MTF程序线优先,你就不用担心了,MTF数据已经附身在相机上了。你需要考虑的就是构图,只要不是特别需要,光圈和快门你根本不用操心。就算是菜鸟,也能出好片的。我妈自从把她的K20D设置成了MTF程序线后,她顿时从一个连光圈都不会调的外行,升级到了中级用户,她的出片连我爸(5D2用户,C家没有MTF的功能)都自愧不如。因此,手里有K

7、K20D、K10D的P家用户们,在你抱怨相机之前,请你把P档调成MTF程序线后再试试。如果你已经换门,却从来都不知道这个功能,那我只能表示深深地遗憾,或许换门让你得到了不少,但是你失去的却更加珍贵。

宾得测光实用

全局测光应该不关对焦点在哪里,都是目前77区的亮度和/77,按这个值来确定曝光度的嘛~

最精确的测光是中心对焦点

同时注意白加黑减

1-当你选择平均测光(全局测光)和自己设置对焦点模式的时候,就可类似的点测联动,不过这个测光精准度不能称之为点测,所以宾得也没这么叫。(中央测光和重点测光时即使在机身选择了“对焦和测光联动”是无效的)

2-光线复杂反差大就需要点测光,先半按快门对焦和测光,然后测光锁定,再构图,再选择对焦点对焦,最后曝光

3-设置半按快门AF与AE同时锁定时,松开快门也即刻解锁AF和AE,所以AE-L键也需时常用到

第一种方法是在实际拍摄距离对拍摄对象测光;第二种方法是把相机凑近拍摄主体测光并用AEL锁定测光值,退回到拍摄距离拍摄;第三种方法是对明亮的天空测光然后用AEL锁定测光值拍摄。 再说raw 拍摄raw格式的话,机身上的所有设置除了iso、快门、光圈、焦距之外,其它设定一律对raw文件不起作用,因为上述的色彩空间、锐化值、白平衡、对比度、降噪等的所有操作必须在转换raw时才指定,一切都由你自己控制。 引用:照相机如何实现白平衡,大体有三种办法。 第

一、手动设定色温。直接告诉照相机,现在光源的色温数据,比如用闪光灯拍摄时可以直接设定色温为5500K,照相机按这个色温做白平衡补偿。 第

二、自定义白平衡。拍张白纸,告诉照相机这是白纸,照相机就按这个白纸计算对光源应该做出多少白平衡补偿。 第

三、自动白平衡。什么也不告诉照相机,让照相机自己猜,猜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对照相机来说,自动白平衡比自定义白平衡的算法多一步,就是要自动找出白色的部分,自定义白平衡已经知道白色是哪一部分了。找白色的思想简单说,就是对照片分析,首先去掉照片中最亮和最暗的部分,再去掉饱和度高的部分,然后对剩下的部分统计平均,再对R、G、B的分量分别补偿。所以E-510的说明书上说,如果照片中没有白色的部分,自动白平衡可能不准确。 对用RAW拍片来说,拍摄时可以大胆放心使用自动白平衡,后期能根据需要精确、仔细地重新调整白平衡,并且不会影响画质。

宾得af微调

宾得k30都有此功能,真实在。

这样修正跑焦非常简单,最好是上三脚架,Av模式之下,调整至‘镜头的最大光圈’(必须是测试最大光圈的跑焦才具意义)。

1、先用LV的对焦拍一张某景物的图片,因为这种‘对比度对焦’属于基本上不跑焦的,可作为‘测试跑焦情况的标准’图。

2、用AF.S的对焦也拍一张,用LCD查阅照片。若与LV拍的那图一样清晰,也就是没有跑焦,不用做[AF微调]。若否,>

3、从[MENU]键进入 > C > [AF微调]。向+(或者-)的方向,分别测试+

3、+

7、+10的调整量,在LCD查阅图片时,留意一下其中哪‘两调整量之间’的图片清晰度最接近LV所拍的图片。那么,就可以肯定当中有一个属于最正确的[AF微调]量处于该两个调整量之间。再进一步测试,就可以找到最正确的调整量了。如果,这端(+)的3次测试均觉得未清晰,就用同样的归纳法去测试(-)的那端。跑焦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在诸如:相机的电池电力衰减、不同距离、不同光线强度、不同的光线色彩等情况下,相机能够采用[AF微调]随时矫正的话,跑焦已不再是什么的问题了。我的K-x只能用比较麻烦的工模修正跑焦,难就难在它的LCD像素太低,根本分辨不清初每张不同调节量的图片之间有什么的差别,必须在电脑的屏幕来观察, ...

■最佳光圈的使用与不用

大多数变焦镜头F8-F11是最佳光圈,用这些光圈拍摄的照片像质最好。光圈过大和过小都无法达到最好像质。拍摄的时候使用最佳光圈,照片清晰度最高,但不可只注重镜头的成像质量,还要顾及画面各部分所需要的图像质量,因为光圈不同,画面景深也不同。

使用最佳光圈的情况

1.拍摄大场景风光的时候,摄影点离景物比较远,没有前景,只有中后景,又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景物与相机的距离可以看做基本一样。

2.焦点以外的景物不需要太清晰,但也不要太模糊的时候,可以用最佳光圈。

3.只要主体清晰,其余清晰与否都不重要的时候。一般在拍摄民俗时常常会有这种情况。

不适宜使用最佳光圈的情况 1.前后景物都要求清晰的时候。如前景是垂柳,后景是民居,垂柳离相机不超过两米,用38mm镜头焦距拍摄,使用中等光圈并不能保障有足够的景深,所以我 使用了最小光圈F

22、0.4秒速度拍摄。这样的照片,如果使用大中画幅照相机拍摄,光圈还得用更小的。 2.主体以外需要虚化的时候,主要用于拍摄人像,此时为了突出主体,往往将前后景物虚化掉,这就要使用大一点的光圈。拍摄人像常用口径F1.4的镜头,最 佳光圈可能是F5.6。不过,F5.6光圈还是小了一点,用F3.5以上的大光圈,背景虚化效果才更好。

光圈是摄影创作最重要的摄影元素之一,除了控制进光量来满足曝光需要外,也是获得特定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⒈大光圈和成像质量的对立统一。一般情况下,大光圈时成像质量相对较差,不过新一代镜头最大光圈时的成像质量已大为改善,充分利用大光圈的成像特点可获得 与众不同的图像。由于此时景深小,便于清晰反映某一特定区域而其他部位相对虚化,突出主体。照度较差时,如手持相机拍摄,采用大光圈可使用高速快门,防止 机震影响成像清晰度。一些摄影者很少使用最大光圈,通常只用f5.6、f4,要充分发挥大光圈的特点,则要敢于使用最大光圈,如大口径标准镜头光圈完全可 用f1.

8、f1.4等最大光圈,中长焦镜头则应敢于使用最大光圈f2.8,此时配合摄距、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越远,大光圈形成的虚化背 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亦然)等,可将大光圈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或许最大光圈拍摄的成像质量没有中等光圈来得好,但这方面损失和所得到的艺术效果相比较仍 然值得。

⒉虚化背景。虚化背景时通常选择大光圈或 *自动曝光锁定

AEL是复杂光线条件取得正确曝光的理想工具,无论是拍摄拍人像,还是拍摄风景都非常实用。*自动曝光锁定AEL(Automatic-ExposureLock),又称测光锁定ML(MeteringLock),是在复杂的光照条件下或主体只占画面很小一部分时,将相机移向景物的合适部位测光(如人的面部,或反光率接近18%的区域等)或代测其他物体,然后将曝光值锁定后重新取景、构图拍摄,这样即使在非常特殊的光线条件下也能够获得准确的曝光。*例如我们要拍摄一个MM,她站的地方环境光线很复杂,有路灯照射,旁边又有大型霓虹灯,我们可以跑到她前面将镜头对准她的脸部按下AEL锁,然后再后退,对焦、构图、按快门拍摄,如此就能等到人物脸部的正常曝光值。*经验告诉我们,人物照以人物的眼睛为曝光锁定为好,雪景中有人物则以人物为曝光锁定为好,没有人物以灰色板或自己的手背为曝光锁定为好, 蓝天白云以天色为曝光锁定为好,湖面绿柳以树的明暗处的亮处或以水面的反光处为曝光锁定为好,日出日落则以太阳旁边的云彩天空为曝光锁定为好,但切记最好别把镜头直接对准太阳,以免因光线太强而烧坏相机的测光糸统。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自己的艺术审美观和经验,反复实践对比,灵活应用,在此抛出引玉之砖,也希望大家在业余摄影艺术创作中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同时愉快身心。*不同相机采用的自动曝光锁定方式不同,了解相机自动曝光锁定的具体方式对拍摄而言至关重要,否则就不可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常见的自动曝光锁定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当半按快门按钮启动测光后,按住专用的AEL钮,直到完全按下快门钮释放快门为止。二是只要按一下专用的AEL钮,测光结果即被锁定,拍摄后自动取消锁定并恢复到正常的测光状态,如在快门释放之前要取消所锁定的曝光,只要重按AEL钮即可。三是半按快门按钮启动测光后,持续按住快门按钮不松,直到完全按下快门钮释放快门为止。很显然,这是最方便的自动曝光锁定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相机所采用。*自动曝光锁定非常重要。如果拍摄者不善于使用它,再好的相机在曝光方面只能当做傻瓜相机使用,很难保证拍摄的成功率。

快门速度和光圈的最佳组合

快门速度和光圈的最佳组合对于一种胶卷,有着相当多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可在达到同样合适的曝光最。例如,将某一书门速度调快一档,这时胶卷上所接受的曝光量则为原快门速度时的一 半,为了保持总的曝光量不变,就必须相应地将光圈开大一级。当然,也能用另一种方法来取得总的曝光量不变,那就是将快门速度调慢一档,而将光圈缩小一级。除了获得合适的曝光最外,由于外面三条原因,你则必须用某一种具体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

1、为了使相机的受震减轻,一个通用的快门速度是1/125秒。而1/250秒这一较高的快门速度则可以用来拍摄相当清晰的照片。使用望远镜头,必须配以较高的快门速度,然而此时你又必须使光圈较正常的开大一些才能获得合适的曝光量。要记住,当按下快门钮时,即使是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也要尽可能地使你手中的相机保持平稳。

2、抓住动作。1/125秒的快门速度能抓住人的步行动作。当然,当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时,是有可能抓住如跑动着的人等稍快一些的动作的。使用较 高的快门速度时,必须用较大的光圈,以保持获得相同的曝光量。例如某一胶卷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时的指南是1/125秒、f/11,那么获得同样曝光量的快 门速度和光圈的另外组合可以是1/250秒、f/8或者1/500秒、f/5.6。

3、景深的控制。在保持正确的曝光量的同时,通过使用或大或小的光圈配以适当的快门速度能增加或减少清晰程度或景深。下面是拍摄照片时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最佳组合的准则。选择光圈(f值)镜头孔径准 则50mm f/2镜头最大孔径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照明。具有最小的景深。就结像技师来讲是该镜头最差的一档f/2较最大孔径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景深浅,有助于使背景离开焦点,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f/2.8较最大孔径小二至三级具有该镜头最佳的结像质量。比上述较大的孔径具有稍大的景深。 提供有限的清晰聚焦的范围,以便当照明情况较最佳状态稍差时获得合适的曝光量,例如多云的天气或者在阴影处。f/4和f/5.6较最小孔径大二级具有中等(适度)的景深。适用于户外日光下拍摄。具有极好的结像质量。f/8较最小孔径大一级具有很大的景深。适合于户外日光照明条件下拍摄。具有极好的结像质量。f/11最小孔径具有最大的景深,清晰度损失极轻微(应归于光学原因)。当最大景深显得重要的时候,这种由于孔径小而产生增大景深的好处,在价值上显然超过其几乎察觉不出的清晰度损失的缺点。 K-30用了半年的一些感受以及机身设置半年前,从Kx升级到了K30,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尽量客观的来说一下。

1、外观和操作上,比起Kx来要好不少,握持比较舒服。其实一开始也没太适应,嫌大。现在回头去摸摸老几Km按键,不如K30了,K30的按键有个突起的槽,比较容易按准。屏幕当然也要亮许多,不知是不是太鲜艳了,色彩比电脑上还要好不少,现在我在屏幕亮度上调到了-5档,这样看起来差不多,还省电。

2、双拨轮,中端的操控。快门、光圈、ISO 3个曝光参数一可以随意控制两个,让最后一个自动,很实用。我一般用Av,后拨轮调光圈,快门自动,前拨轮设置一下改成调ISO,平时是自动ISO,高感好,100-1600无问题,转前拨轮就可以调整到一个固定的ISO,而按一下绿键又能回到自动ISO,比按上下键调整方便多了。

3、自定义影像,用的最多是鲜明、人像、自然 这三种模式。感觉本身K30的饱和度要比别的机子高,所以我一般不改饱和度了,

★人像模式饱和度-1。

★色相,在鲜明和风景两种模式上,我设置了+1,可以褪黄加一些绿。

★由于宾得出片普遍要欠曝,影调这项我一般要+1或+2,当然用曝光补偿调整也一样,只是曝光补偿会改曝光参数,而这一项不影响快门光圈和ISO。 ★对比度,普遍是+1+2。

★清晰度,+1+2。这样设置的直出JPG就比较好看了,如果用RAW出片,这些设置都是浮云,RAW不带这些设置的,色彩和清晰度都可以在电脑软件上调。

4、拍片预览1秒,也就看看直方图,确认曝光是否正常。另外一个快速放大可以设置成4倍,这样转一下后拨轮,就可以放大到4倍,看一看焦点是否对准。快速放大也能减少后拨轮的机械消耗 。

5、机内的几种校正。

防抖,大部分时间是关着,我觉得自己不抖是关键,开着他也就是一种负补偿,有时会适得其反。

水平修正,开启,拍风景拉直水平线是很必要的,以前Kx老是要电脑上旋转,K30这种处理可以少做不少。水平仪不用开。

★高亮、阴影修正,这个在高反差场景开启,能够加强暗部亮部细节,比如背景亮前景暗的时候,开着阴影校正,可以把前景照的亮一些。但开了这个,你可能拍不出黑黑的剪影了。开了这两个,照片亮暗部反差降低,看起来有可能感觉锐度降低了。 镜头色差修正,这个默认就开启的,就开着吧。

像差校正,能够修正畸变,对于DA头有效,试了试FA头和副厂头都无效,修正也是对JP

摄影的基本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

一、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二、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4)直角三角形式构图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底边为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这种构图大都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该对着三角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给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边灵活多变,很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灵便性还表现在底边长竖边短或底边短竖边长均可选用,只要三个角中有一个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这种形式构图。

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边灵活多变,很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灵便性还表现在底边长竖边短或底边短竖边长均可选用,只要三个角中有一个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这种形式构图。 (7)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它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因为十字最能使人联想到教会的十字架,医疗部门的红十字等,从而产生神秘感。

十字形构图不宜使横竖线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两线交叉点也不宜把两条线等分,特别是竖线,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长为好。因为两线长短一样,而且以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了省略和动势,会减弱其表现力。

十字形构图的场景,并不都是简单的两条横竖线的交叉,而是相仿于十字形的场景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如正面人像,头与上身可视为垂直竖线,左右肩膀连起来可视为横线;建筑物的高与横的结构等。也可以这样讲,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

很多人会疑惑 到底什么情况用什么构图呢 我想说这需要多练 练多了就有感觉了 呵呵(好吧我承认这是废话)

四、光圈、快门、对焦、景深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

1、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

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例如: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

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光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漆漆的。

2、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

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

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160减至130),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3、对焦的重要性

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

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 影响景深的三大要素是:

(1)光圈:在镜头焦距及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离:在镜头焦距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越接近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小,越远离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大。

(3)焦距:在距离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即短焦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小。

光圈 快门 景深 焦距 曝光 这是我们摄影中最常用的词 以上内容看不懂 请多看几遍 还是不懂就去看看摄影笔记 网上搜搜 这方面说的更加详细

练习

16、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

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集会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抓拍时最好使用ISO400的胶卷。如果希望得到忠实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滤镜矫正色温。曝光不能有过。

参考: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

17、朝阳、夕阳、夜景

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

18、白色物体

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5~1.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练习

19、逆光(透射光)的运用

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 要 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 建 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 曝光补偿量有+0.5、+1.0、+1.

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侧光的运用

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 要 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 建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如利用强侧光可塑造男人的刚毅和弱侧光可营造女人的温柔等.使用遮光罩。

练习

21、林中点光与泻光的运用

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和湖海的水面等. 要 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 建 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中间值进行最后的曝光。 练习

22、极端曝光的应用

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阴影淡的)或低调表现(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摄体材. 要 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 建 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

23、光的轨迹

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 要 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 曝光要适当. 建 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或F5.6, 曝光为30秒至2分钟(可用B门)。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

24、有灯光照明的物体

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 要 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使用曝光补偿+0.5—1.5EV。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长时间曝光时注意倒易失律问题。使用广角镜头。

光线的运用和对影调的影像

户外日光是人们最常使用的光照条件,尤其是阳光普照的晴天,更是摄影者喜欢的黄金时光。充足的光线把万物照射得色彩缤纷,如果选择好拍摄角度,可以拍出立体感强、色彩饱和的照片。特别是对于使用镜头解像力弱的照相机的业余摄影者来说,这种照明能使你有机会拍到清晰度高、层次丰富的图晴日阳光的光线特点

晴日阳光的光照极强。这样的光线使摄影者采用慢速胶片并以较高的快门速度和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时,仍能获得较高的清晰度和颗粒细腻、适应高倍放大的底片。 若采用常用的 IS0100 胶片则可使用更高的快门速度,甚至可使用 1 / 4000 秒的速度来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 比如奔驰中的火车,奔跑中的运动员等等。 同样,采用 f / 22 、 f / 36 等极小的光圈进行拍摄时也能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小光圈能获得很长的景深,如果是 24 毫米的广角镜头采用 f / 22 光圈,甚至不必对焦就能拍摄,这对于抓拍很有用处。

晴日阳光还能拍摄到反差很好的照片。由于光照强硬,使得物形、物体的边缘线均能得到最佳的表现。 在一天中特定的时刻进行拍摄时,太阳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只要想办法改变我们的拍摄角度和被摄者的位置,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在太阳光下拍到顺、逆、侧等光位的照片。

顺光

阳光从摄影者背后射向被摄体称为顺光。顺光照射的景物往往给人以平板的感觉,拍成照片后立体感和空间感不强,画面反差小,缺乏影调层次。如果景物的色彩相近,照片的反差就更糟。拍彩照时,顺光能不加修饰地表现被摄物的本来面貌,色彩较朴实,饱和度和透明度也较好。顺光对于拍摄人像有一定的长处,尤其是拍老年人,顺光可用来掩饰脸部皱纹、斑疮,对人物起美化作用。还有,在翻拍资料时,顺光是最合适的。如果拍摄的资料画面不太平整,在顺光下能得到最佳效果。由于一天中太阳高度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早、中、晚每个不同时辰顺光的高低角度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也会对拍摄产生影响。 我们大致将各种高度的顺光分成平射顺光、斜射顺光两类,这两类在一天中上午、下午各一次,情况大致相同。 1 .平射顺光

一般我们把太阳光线与地平线之间夹角小于 45 °的顺光称为“平射顺光”。 这是就平原地带而言的,如果在山区,拍摄者由山下往山上仰拍或由山上往山下俯拍,此时的光线情况又应作具体分析。顺光最典型的特点如画面易平板、反差小等在平射顺光中体现得最突出。因为这种光线会使拍摄者、被摄体与太阳基本平射顺光上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此时太阳的位置很低,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射向景物,太阳光线被大气层中的尘埃、水气等微粒散射比中午要多得多,所以,此时的阳光相对而言要柔和些。如果拍摄青年女性或者可爱的儿童,这种正面顺光会使图片显得明快而温和。但是,由于平射顺光光线几乎是直接照射到被摄者脸上, 因而不宜拍摄正面照,否则会产生眯眼的不良效果。平射顺光拍摄要注意影子的影响。在拍摄人像时拍摄者的影子很容易投到被摄者身上。初学摄影者往往不注意顾及整个环境,在通过取景器取景拍摄时视线总落在画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如人的脸部。因此,初学者在拍摄平射顺光人像照时,尤其应注意自己的影子是否落在被摄者的身上并及时调整。有些大胆创新的摄影者故意利用自己的影子或用一些道具来挡住投射到被摄者的一部分光线,甚至挡掉脸上的一部分光,以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初学摄影者也可以在学好基本功的基础上不囿于传统,大胆创新,进行反向思维,以激发创作灵感。影子的妙用还可以推而广之,用在风光、小品等门类的摄影中。在平原和海滨等开阔地带,拍摄者既可以把一些建筑物、篱笆等的阴影拍入画面,也可以把自己的影子拍入画面来活跃画面,这样还能弥补顺光下画面反差小的缺陷。在彩色摄影中,由于光线通过大气的路径最长,七色光中的蓝色光被空气中微粒反射得最多,因此,此时太阳光的色温较低,拍出的照片往往呈暖色。

2 .斜射顺光

阳光从摄影者背后与水平线呈 45 ° -75 °的角度照射被摄体称斜射顺光。用这种光线拍摄的人物照片光线呆板,虽然由于太阳位子变高,人物不易出现眯眼,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人的鼻子底下开始出现不悦目的阴影。尤其当太阳角度较高,而被摄人物的眼窝较深,颧骨较高时,这种阴影就更为严重了。这种光照拍摄风光片也不理想。拍黑白片,整个画面呈中间灰色调,白的不够白,黑的成为灰黑,景物的质感得不到很好的表现。拍彩色照, 除了质感表现不佳外,整个图片偏灰,此现象因具体拍摄对象而异,据笔者经验一般偏灰蓝色。因此,一般不宜选择这种条件拍摄。为了弥补上述两种顺光条件下光感平淡、反差不足的缺陷,在彩色摄影中可以通过不同景物、人物的色彩反差来丰富画面。例如,运用被摄物体本身的颜色差别,或者选择一些与画面的色彩基调成补色的景物作为前景来拉开画面的色彩反差。

顶光

中午,阳光垂直地照射到地面,这种光线即为顶光。此时的光线照度是一天中最强的,光线的方向性很强。因为太阳穿过大气层的距离最短,光线的散射最微弱,光线在底片上留下的反差也最强。在这种光照条件下拍人像,眼窝、鼻下或脸颊会出现难看的黑影,造成脸部变形,一般难以拍出悦目的令人满意的人物照。如果非得在这个时候拍摄,那么可以用闪光灯补光,但要注意闪光灯的光量须较强;或者适当靠近人物,以使顶光下呈现的脸部黑影变淡或消失;或者采用一块反光率较高的揉皱了的锡箔纸制成的反光板,也能起到弥补的作用。另外,也可以改变被摄人物的姿势,由站立、正坐变为躺、仰靠等等,同时避免阳光直射人物眼睛,以防眯眼。同样,在顶光下拍摄塑像、产品广告等其他可倾斜、倒置的物体,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需要的话,还可以用一个支撑的架子来固定被摄物。以顶光拍摄风光时,环顾四周,景物的受光情况一致,而且,地平线附近的天空也是一样的蓝色,所以,不管朝哪个方向,以拍摄蓝天为背景的风光较为理想。不足的是,景物的阴影仅仅在景物的底部,所以,如果你拍摄的地点是处在丘陵地带,那么广阔的远景照片会显得很平淡,因为几乎每座山丘都是均匀受光,缺乏立体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一个生动的前景来活跃画面,如从树林里向远处拍摄。如果你在树冠下拍摄,树的枝叶或躯干在顶光下一般呈现为剪影,把它拍入画面,既能拉开画面的透视层次又能增强影调对比。

侧光

阳光从侧面射向被摄体,称为侧光。侧光照射被摄体,在另一侧产生具有明显方向性的投影,它能较好地表现被摄体的肌理和立体感,纵深感强,造型效果好。所以,侧光摄影的影调层次比正面光丰富得多。被摄体的某些部位受阳光直射,而另外部分则靠天空或四周景物的散射和反射光照明。无论是拍风光、人物、静物,侧光照明都是富有表现力的。如果是在较暗的环境中如树林里、窗户自然光照明的室内拍摄,侧光摄影的明暗反差则很大。此时,如想获得丰富的影调层次,可以采用反光板或利用周围环境淡色物体的反光来给被摄体加补助光。晴日侧光可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分为前侧光、正侧光和后侧光;另一种则是以一天之中太阳高低变化将其分为平射侧光和斜射侧光。前侧光、正侧光和后侧光是在一定的太阳光位置下调整照相机与被摄体及光源之间的平面夹角而产生的不同光照效果。

1 .前侧光

前侧光一般是指阳光、被摄体和照相机三者之间的平面夹角在 45 °左右。这种光线尤适用于新闻摄影。日光直射,画面一目了然,又有一定的反差,能反映出被摄体的基本面貌,且容易表现出物体粗糙或光滑等质感。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还未能很好地把握光线造型的情况下,用前侧光拍片的成功可能性会更大一些。用前侧光拍摄风光片效果也不错。拍出的画面蓝天、大海的色彩纯度仅次于顺光。它还能将景物的线条明显地勾画出来,景物的纵深感也要比正面光强。

1. 废话

买数码单反,对于本来不是玩摄影的人而言,就是给孩子拍照片。然后慢慢发现单反的好处,再拍些别的东西。我以血泪教训得到的经验来说,如果能买得起,就早买。在孩子出生前买,这样有时间上手学习学习。单反最有用的时候就是孩子小的时候。家里光线当然比较暗,而小孩子的主要活动就是睡觉,更是要关窗拉帘的,光线更加不好。另外小孩子眼睛没有发育完全,不适合开闪光灯。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标头)闪亮登场,那么还是可以拍出孩子艳若桃花色如春晓的粉嫩小脸蛋的。否则靠傻瓜相机照片一定会糊。接下来孩子会走了,用傻瓜相机拍一个没有2秒钟在同一个地方的孩子,而不开闪光灯,是不现实的。如果靠过量繁殖的方法,大概拍上500张,能有一张孩子表情还可以(正脸),而且不是那么模糊的。但是如果有单反和标头,那么出片率迅速提高到10张就有一张可以保存的。虽说照照片不花钱,但是总得找硬盘之类的保存吧。而且一般做家长的,照废了的照片基本不肯删。

接下来废话数码单反和镜头的选择,当然这都是一家之言。

数码单反有若干家(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帕斯,喷尼克斯),基本都是日货,所以除了咬紧牙关根本不买,总是要买日货的。各家同档次的相机其实差别不是很大。我觉得,如果本来有某家的非数码单反,攒了些镜头,那么就接着买这家的数码单反好了,这样不用重复镜头投资。否则就是看哪家便宜(赶上折扣),就买哪家。

各家的数码单反都基本分三档:入门级别,准专业级别,专业级别。要是买单反的目的就是给孩子拍照片,以前也不是摄影发烧友,那么专业级别的就不要考虑了。数码相机不像镜头,数码相机是贬值的,而镜头则很保值。所以可以先买一个入门级别的数码单反,慢慢配上镜头,然后如果将来觉得自己可以在摄影方面有所发展 再升级相机。但是准专业级别的当然比入门级别的多若干好处,如果觉得这些好处可以justify多花的钱的话,那么买准专业级别的当然也不会后悔。佳能30D是准专业级别的。

再废话镜头。最先上的,是一个小变焦头,我用的就是30D的套头,很多人都瞧不上。但我从傻瓜相机突然飞跃到数码单反,即使是这个套头,也让我异常惊喜。然后上的,就要是个标头(定焦小光圈)。在光线不好的室内给孩子拍照片必不可少 —— 园心听了这话,立马把手里抹布们接二连三的往我身上扔,看看还剩一块抹布,顺手又扔小e身上了。接下来是长焦。我买的是小小白。

2. 摄影基本原理

有的人,一看数字/辅助线就头疼,一听专业名词就发晕,那么也不能不给孩子拍照片,但是可以略过本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直接看第四节。当然如果什么原理都不懂,那么赶上运气好孩子也配合,大概100张里能有一张值得放到网上供亲朋好友满怀喜悦的赞叹,大概2000张里能有一张值得打印出来,镶相框里挂墙上。但如果懂原理的话,加上锻炼,出片率可以大大提高。总而言之,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不花钱(请专业人员拍)要不花时间(自己努力学习),没有什么捷径。

摄影,说白了就是把光线的作用记录下来。那么关键就是两点,第一,记录什么部分的光线(构图),第二,记录什么样的光线(光圈+快门+焦距)。关于构图,请参见第四节。本节主要说这个第二部分。

2.1 光圈

先说光圈(Aperture)。这个是精华,也是最难的。理解好这个了,别的术语就都好说了。光圈是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 公式1

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为什么光圈是这些乱七八糟貌似没有规律的值呢?因为光圈F值同镜头直径成反比(参见公式1),而光线进入量同光圈的面积成正比(光线进入量基本等于光圈的面积,乘以进光的时间),这个很好理解。注意了,圆的面积是2 PI R^2(二派R方)。那么,光圈的F值的倒数(和直径成正比)的平方(和面积成正比),就同进光量成正比。

(1/1)^2 = 1

(1/1.4)^2 = 0.5

(1/2)^2 = 0.25 (1/2.8)^2 = 0.127

(1/4)^2 = 0.0625

„„

所以,上一级的进光量是下一级的一倍。

买镜头的时候,光圈的F值越小,说明进光量越大,那么在进光时间短的情况下,就越容易拍出不模糊的照片。比如说,孩子在屋子里乱跑(在照片上产生不可见的位移的限制是1/10秒,换言之,快门时间要在1/10秒以内)。这时有两个镜头,一个的光圈是1.4,一个是5.6。1.4的镜头的镜头的进光量是5.6的镜头的16倍。那么,获得相同的曝光量,1.4的镜头需要的时间就是5.6的镜头的16分之一。就是说,如果1.4的镜头可以在1/16秒之内曝光完毕,但是5.6的镜头就需要1秒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在跑),1.4的镜头就可以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而5.6的照片一定要不是黑的(曝光不足)要不是模糊的(曝光时间过长)。

另外一点,镜头的光圈值都是最小F值。所以,F1.4的镜头可以产生F5.6的大光圈,但是F5.6的就不能产生F1.4的小光圈。注意,光圈的大小指的是光圈F值的大小,所以大光圈事实上是进光量小。

非单反相机(我的理解就是镜头不能换的相机),由于镜头面积有限,很难做到大光圈。所以用傻瓜相机在室内拍孩子,除非用闪光灯,基本上照片都是糊的。而单反相机的镜头当中,变焦镜头由于变焦的限制(具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小E!!!快来呀),光圈也不会做到很大。所以,小光圈要定焦镜头(就是焦距不能变的)才能做到。比如说佳能50mm F1.4,就是光圈最小1.4,焦距固定50mm的镜头。

2.2 焦距

一个镜头的成像距离,是由镜头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决定的。我们通常所说的60mm, 18mm, 200mm,说的就是镜头中心到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叫焦距。一个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这个镜头的成像距离,亦即这个镜头能正确聚焦的最小距离,从这个距离往上,都是可以对准的。

所谓变焦是指焦距可变,直观一点说,就是镜头本身可以伸长伸短,镜头通过拉近拉远可以放大或者缩小被摄物体,同时改变成像角度。跟能在哪里 Focus关系不是很大。除非螺一定需要万人迷占据画面的巨大比例,或者万人迷总是往螺前面凑超过最小成像距离(这个各个镜头不同,要查一下),否则不一定需要跟着万人迷满屋子跑。偶尔也可以拍一些万人迷的小人像儿嘛~~

【以上焦距部分乃是拷贝小e的原文,请e徒们早晚背诵各一次】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物体距离成像面(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焦距越大(镜头中心距离成像面的距离越大),(请自己画辅助线两条)物体在成像面上成的像也越大。换言之,拍东西的时候,把焦距拉长,那么那个东西在照片上就变大;把焦距拉短,东西就变小。

我闲得,自己列公式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傻瓜机有5倍光学变焦,那么最大焦距与最小焦距的比值应该是:(a + b)*5/(5a + b)。这里b是物体的高度,a是成像面的高度。一般而言,成像面的高度远远小于b,那么这里就可以把a当0看。所以基本上就是,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5倍。

除了一些特别贵的镜头(比如U忽悠的一镜走天下,两千多块),一般成像好的变焦镜头,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3倍。比如佳能经典的70mm - 200mm的小白,小小白,大白 —— 同学们,我语重心长的说,就算对于摄影啥也不懂,也要把这些昵称记牢。这样说起来就会显得很内行的样子。傻瓜相机会配两千块钱的镜头么?不会。所以,号称5倍10倍变焦的傻瓜相机,不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好 —— 虽然有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不好。。。

用定焦头拍照片,没有办法改变人在照片上的成像大小,所以孩子要是跑远了,照出来就小;孩子要是离得近,那么照出来的就大。即使这样,定焦头因为光圈大,室内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加不容易模糊,所以如果嫌孩子占画面的比例不够大,后期把照片裁小就可以了。

【小e的话:】另外,我一直推荐定焦的原因是,相对而言,变焦容易带来色差,相差(技术部分咱就跳过了啊),由于拉近拉远也容易带来机械磨损(当然俺这是旧时代的老眼光了,现在的技术,很大的程度上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咱们业余玩儿的人,从资金投入上来说,当然定焦不必多买,买个一支两支就足够了。

2.3 景深

镜头对某物体对焦时,以物体为中心,从前方到后方的一定距离属于景深。就是说,不光这个物体清楚,它前前后后距离内还能有一些是清晰的。光圈愈大则景深愈长。

这个景深有什么用呢?景深越浅,那么背景和前景(如果有前景的话,比如人物前面好不好居然有个垃圾筒)就越模糊。这就是著名的“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的F值)越小,景深越浅,效果就看起来越讨好 —— 可以把孩子身后乱七八糟的玩具呀被子呀大人呀,都模糊了。所以,用50mm F1.4的定焦头的自动档,在室内拍照片(这是相机一般会自动选择用小光圈),都应该可以做到人物清晰背景模糊。

更加详细的关于景深的解释,可以看Depth of Field。

2.4 快门速度,曝光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曝光(exposure)是同光圈相连的两个概念。

快门速度的单位就是秒。除了拍星星(那个需要好多秒),平常说的就是几分之一秒。比如1/60秒之类的。

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就是: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跟光圈一样,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档」)的差异。例如1/8跟1/15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档」、1/125与1/250也有「一档」的差距。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

咱们平时看到某些镜头就有IS(image stabilizer)(防抖)功能的。为什么要防抖呢?手持相机拍摄时,手会有抖动,如果曝光时间太长(快门速度慢),就会因这种抖动导致拍出的图像不清楚,IS功能就是补偿这种抖动,使手持拍摄时可以用更低的快门速度。举例,某人用某个焦段的镜头拍照时,最低只能用1/60秒,低于这个速度,就会因手抖而导致拍出的照片不清楚,而开启IS功能后所谓“快门速度降低三档”就意味着它可以用1/8秒的曝光时间手持拍摄而能保证照片基本清晰。

这个快门速度同快门时滞是不同的概念。快门时滞指的是,按下快门之后,具体成像要过一点点时间。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给孩子拍照片,孩子在,比如说,扭头当中。用傻瓜相机拍,自己看着是孩子脸朝自己的时候按下去的快门,结果照片上就是孩子的脸已经侧过去了。感觉就是相机的反应慢。

2.5 ISO

ISO的概念十分简单,指的是成像的质量。ISO值越高,颗粒越大,质量越差。有人问了,既然这样干嘛不把ISO干脆就都设得值低低的,质量高高的?

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事实的含义非常深刻。这个吧,世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所有的好,也都是相对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好”的标准就是人眼睛看着觉得好。如果不是要把照片放大做成42寸的照片挂墙上,那么只要人眼睛看不到的颗粒,就无关紧要。而且,要想ISO低,那么无非就是:光圈值小,快门速度大。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室内。所以,在室内的时候,光圈有限,那么可以适度的把ISO的标准降低一些,这样好歹能拍出不模糊的照片。

2.6 白平衡

3. 摄影技巧入门

掌握光圈,焦距,景深,快门,ISO,这几个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拍照片。知道那些基本原理,在练习的时候就不是盲目的乱试,而会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在练习之前,说一说相机配的镜头。

首先,需要一个短焦(甚至广角)变焦镜头,用来拍身边的人物。这个在出去玩的时候比较有用。我用的就是30D的套头EF-S 18-55mm f/3.5-5.6。

其次,需要一个定焦镜头。佳能的定焦头比较普遍的有两个,一个是50mm F1.8,80块钱;一个是50mm F1.4,300块钱。性能价格比最高的,莫过于那个80块钱的定焦头。虽然便宜,但室内成像效果好过大多数变焦头(不论几千块的),因为光圈的值实在小。

第三,需要一个长焦头。我买的是 Canon EF 70-200mm f/4L USM,500块钱,人称小小白的那个。在孩子小的时候,长焦头没有什么用处。即使出去玩,也没什么时间拍照。当孩子大一些,2,3岁开始跑了,长焦头就大大的有用。

3.1 基础练习

练习工具:单反相机1台,任何一个镜头一个(可以用套头或者别的短焦镜头,或者定焦头,但是最好别用长焦。)。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入门

? 随着数码的不断普及,数码相机(DC)已不再是罕有的物体。而数字化的今天,对人们在原来的拍摄技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初级用户反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图片暗淡,欠缺活力、噪点多、景深浅(特别在微距模式下)、偏色等。但摄影本来就是心灵与光线沟通的桥梁,要掌握传统拍摄技艺并非易事。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简述一下数码相机在拍摄中必需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讲述一些拍摄前后的事项。

??

1、 浏览说明书

?

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买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当然,在摸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惊喜,但这会花费的不少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的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说后再操作的话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简要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

?

2、 合理选用图像格式

?

我们都很清楚,数码照片的质量与象素(分辨率)有关,象素越高图像质量就会越好。而经实际情况的推算,2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大约与 1200

? dpi的扫描仪拥有同等的数字影像撷取能力,而 6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则可视为与2400

? dpi的扫瞄器同级。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扫描仪进行相片数字化,那么数码相机只要 200万 ~ 300

? 万象素就可轻易地胜过35mm相机了。不过,如果输出

? 4"x6",约A6大小,使用200~300万象素足可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于电脑72dpi的显示器,要求就更低了,分辨率为1024X768,才约为80万象素,任何一台二百万级别的DC都可以游刃有余。因为数码相机储存空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如:只用于PC的,对于本人的

? SONY DSC-S75一般使用1280X960;

? 如应用于印刷,一般采用1600X1200;拍生活照时当然用2048X1536。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压缩标准也采用STANDARD,这可比FINE的压缩标准存多一半的图片呢!

?

3、 构图与思考

?

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

?

另外,我们要善于运用二维的眼光观察。因为摄影只有二维空间,它通过透视关系(即光和影的造型效果为参照物)来表现空间感,不同于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三维人眼。不过,现时的数码相机绝大部份都有直观LCD取景屏,而且其视野率均在90%以上,有些接近100%,如S75就达99%。可以直截了当地观察到空间感和距离感是否足够,可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LCD的分辨率都比较低,清晰度一般不能令人满意,但笔都对S75还是挺满意的。可也不能迷信于它,因为在实际上使用中发现:在LCD中显示曝光轻微过度,在电脑的显示器中显示曝光量度刚好。这也是有部份用户总是拍出暗淡图片之因。

? 而且LCD耗电量也一直让"色友"们头痛,因此有不少"色友"在拍摄中还是习惯于使用光学取景器,就考虑到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只有80%-90%,而在拍摄近特写还要记得它可是旁轴的呀!当然,想拍出壮观的画面还得闭上一只眼睛,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搭一个"镜框",把眼前的景象想象成一幅印在书里或挂在墙上的画„„

? 总之,相机是拍摄的结束,之前的过程才是关键。

?

4、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

?

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

?

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DC一般会自动提升ISO值,如:SONY

? DSC-F505V在室内一般达282左右,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影中,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感光度胶卷或者通过"提速增感"来改变拍摄时的感光度,但是数码相机就不能这样做,它只能通过提高CCD的灵敏度以及电路的增益来提高CCD的反应速度,即牺牲滤波性能和分辨率指标为代价,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噪声的问题,并最终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一点和传统的高感度胶卷的粗颗粒十分类似。所以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想获得好的成像质量应尽可能地选择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 ?

? 再次,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数码相机的广角一般较大,达F2.0左右。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

? 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

?

5、正确用光、与光线对话

?

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红色,象征着浪漫;阴暗的天空呈现出灰色的冷色调,象征着忧郁;树荫中撤下一束阳光,透射出欢乐、愉悦的情绪„„。

?

分辨光的强度

?

硬调光通常是由单一光源发出的,比如:太阳、聚光灯、闪光灯或单只灯泡。在这种照明下,被摄体反差较大,细节和质地被突出。你可以运用这种光线获得纪实效果。

? 与此相反,漫射光线产生的光质较软。室内间接的照明,户外的树阴和阴天时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肖像和静谧的户外风景都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

讲究用光角度

?

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摄体的质感会相应地被强化或削弱,被摄体的形状就会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的基调是愉快的还是忧郁的,也会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相机上方或后方(通常称之为正面光)投射过来的光线会降低被摄体的层次感,原因是正面光不利于营造高光和阴影。较好的选择是让光源偏于一侧,同被摄体成大约45°角的侧光,就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形状和细节。

?

? 当光线从被摄体身后射来,正对着相机时就会产生逆光。拍摄对象在逆光中显得富于戏剧性。在拍摄肖像时,逆光在人物的头发边际产生漂亮的轮廓光。反差大的逆光可以产生剪影的效果。

?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

?

在传统摄影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也不容易掌握的色温问题,在数码相机中已不复存在,因为数码相机可以通过白平衡来调整解决,而无需考虑光源色温与底片的关系了。这又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点。而数码相机比起传统感光材料,尤其是新的染料型感光材料,数码相机在曝光宽容度指标上并无优势,所以拍摄时的准确曝光仍是数码相机获得良好影像质量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数码相机对光线的要求更高,在室内拍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室内拍摄时若不可外另照明时,就应尽量使用闪光灯。

?

6、 几个误区

?

习惯使用UV滤镜

?

对于传统的摄影师,UV镜是必备之一。但由于DC光灵敏度区间向长光波端偏移,就是说对红光及红外光敏感而对蓝紫光(尤其是紫外光)并不敏感。所以在数码相机上加用UV镜将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学性能不好的UV镜还会对成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就,UV就不必了。

?

三脚架已是昨日黄花

?

别以为除了专业的摄影师或那些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三脚架对于数码相机没有武之地。因为要拍摄清晰的图像,拍照时必须绝对握稳照相机,即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模糊不清的图像,而且对于这种结果我们往往束手无策,无法通过后期制作来消除这种影响。

?

当然,用普通胶卷相机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数码相机的光灵敏度低,并需要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存在快门延时的毛病,如:S75的快门延时近0.1S,比用快速胶卷的胶卷相机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在光线较弱时,更是如此。为了稳住相机,拍摄时应尽量夹紧胳膊肘,并应放置到人的最稳定部位--额头上,并轻轻地按下快门。但最好的办法是将相机装在一个三脚架上,或者将它放在一张桌子、柜台或其它不会移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拍摄特写或微距摄影时,使用三脚架会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

漠视后期处理

?

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图像,只有极少数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实上,用普通的胶卷相机拍摄也是如此。

? 当然,数字图像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进行后期加工,但有人会认为这已失去"保真"的真实含义了。其实它仍是在摄影创作的基础上,经创意构思,运用各种数码技术手段,将摄影素材优化或组合,从而化平淡为神奇的重新创作的艺术作品。

?

只要适当利用图像编辑工具,诸如:PHOTOSHOP等等,你就可以让那些并不出众的照片变得颇具水准。你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图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覆盖住一些小的缺陷(比如反射光造成的热点),甚至将几张照片或图像进行合成(见图)。能够进行照片编辑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主要优点之一。

?

7、知识在运用中体现价值--运用在于实践

?

不一定是"工多艺熟",但要想"艺熟"就必需要"工多",数字摄影也不例外。所以,尽可能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多拍一些照片。拍摄时,注意记录拍摄时所用的相机设置和光线条件,然后研究结果,看看哪种条件下哪种设置最佳。专业摄影师在拍照时对同一图像总要拍摄好几次,每次改变一下拍摄角度或曝光时间等设置,我们也应该这么做。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有LCD显示屏,你可以利用它轻松地观察并删除你不喜欢的图像,所以不必担心会因"滥拍"而造成存储量不足,尽管放心地去拍摄多种曝光的图像吧,这样,最终至少会有一张好照片。

微距摄影入门指南

以前胶片相机拍摄微距,要么使用微距镜头,要么使用大长焦镜头,两者价格都不菲,而对数码相机来说,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请跟我来。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

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厨房菜板上被切开的菜、家中的小饰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 ? 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 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很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拍摄,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因为DC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导 读

对数码相机来说,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请跟我来。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

以前胶片相机拍摄微距,要么使用微距镜头,要么使用大长焦镜头,两者价格都不菲,而对数码相机来说,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请跟我来。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

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厨房菜板上被切开的菜、家中的小饰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 ? 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 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很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拍摄,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因为DC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的。? ? 如果拍摄对象是怕惊扰且行动迅捷的小昆虫,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获取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门速度就可以相应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会造成画面较粗糙,颗粒感加强,因为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阶ISO还能获得足够精细的画面(像Canon 300D在ISO800下还可以获得通透的片子来),否则不建议使用。三是使用闪光灯,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蝗虫照片,只有通过小光圈才能获得,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降低,而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长明灯光,闪光灯是唯一选择,而且行动要快。为了避免直射过曝,请在闪光灯上加柔光罩。? ? 1.遥控或快门线的使用有助于获得清晰的照片,或者使用相机的定时自拍功能。? ? 2.测光与聚焦模式尽可能不用点测,因为在点测时反而测焦不准。一般的消费类DC手动聚焦功能较弱,而在被摄物较小不易准确聚焦时,可以在同距离处手持手表之类的大一点的物件来辅助对焦。? ? 3.使用液晶屏取景,因为拍微距本身就要与被摄物离得很近,再使用取景器取景不仅姿势不雅,关键是不易端稳相机。而使用液晶屏取景,可以让拍摄者很从容地构图,并方便看到最终的浅景深效果。? ? 4.注意背景。尽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体间的接缝处,有时一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效果。? ? 5.巧妙搭配不同摄影器材。同事中有人成功使用E20P配标头反接,这时反接的标头就成了一个放大镜,可以获得更好的微距效果,尽管成像中带有黑圈,使用大分辨率做裁剪就可以了。? ? 6.适当尝试逆光效果.特别是边缘薄且透的植物花、叶之类,逆光下会表现出特别的美感。? ? 7.旅游景点中,像风蚀的石刻、锈迹斑斑的门锁之类,在微距拍摄中会表现出强烈的质感。 随身必备物品:? ? 黑布:方便人工布置背景,突出主体摄影。? ? 白布、白卡纸(有一定硬度)、小夹子:一是可以方便补光,二是可以挡风,以防花草在风中摇摆。? ? 水、小喷壶:拍花草时特有用,喷洒点水会使照片特灵光,简单一点的解决方法就是带矿泉水,口含水喷一下最方便了。

“虚化背景“的拍摄方法

在室外进行器物摄影,经常会遇到主体物虽好,但背景却过于杂乱无章,严重妨碍画面结构整体美感的情况。设法让杂乱的背景虚化,使之成为“虚化背景“,以虚托实,虚实相衬,将会产生良好的画面效果。

背景影像的虚实,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背景器物距离主体物的远近等。镜头焦距越长,光圈开得越大,背景器物距离主体物越远,背景影像就越虚化;反之,背景影像的虚化程度就比较小,甚至不虚化。因此对主体物的主要部位对焦应该非常精确,调焦工作可以通过三脚架的前脚作轻微的前后移动来进行,这种调焦方法,既方便又准确,不妨一试。

生活人像的拍摄

?? 人,是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的创造者,因而是民俗摄影所反映的主要对象之一。

?? 生活人像摄影,是区别影室人像而提出的。主要表现的是各民族各种人物及其活动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民俗生活主题。但也十分强调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在人物摄影创作中,要表现好人物的形象,必须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就要抓好人物的神态、姿态、皮肤质感等。一幅好的生活人像作品,不是就人照人,一般地表现民族的人物,而是表现出比真实的人看起来更美、更生动、更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气质,为此,在实践中应注意掌握以下要领:

1 . 要注意脸部表情的处理

通过人物的脸部表情及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其精神风貌,是拍摄生活人像时应掌握的一条重要原则。

这就要特别注意拍摄的瞬间,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被摄人物的生动神态,运用自己的摄影技巧熟练地拍摄下来。人物典型神态的流露,往往只在一瞬,抓住了这一瞬间,就抓住了最能代表人物理学性格的神态。世界上没有绝对相似的人,人各有特征,精神面貌各有差异。由于民族、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而形成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性格各有不同。满脸皱纹的老人与朝气蓬勃和年轻人是不同的,城镇职业女性与饱经风霜的农妇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年龄段同一性别的人,由于民族、地区的差异其外部特征和内在性格也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作者在拍摄前对被摄对象的外表特征要有认真的观察和分析。找出能代表其性格的外部神态,并加以突出的表现。外貌最重要的部位是脸,人的神态主要由脸部表达出来,尤其是拍摄近景的胸像和特写的头像时,对脸部表情更要仔细。

2 . 要注意皮肤的处理

皮肤是人体外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精神面貌和画面的影调有重要影响。皮肤丰润、影调明朗,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悦的神情和开朗的性格;皮肤憔悴,影调低沉,表现了人物忧郁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的孤僻。所以,拍摄中要注意把人物的皮肤和年轻人的皮肤当然不同,但都要把皮肤的质感体现出来。

在生活人像摄影中,拍摄角度的稍微变化,对人物面部形象的表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拍摄角度的变化一般可分为:正面、九分面、八分面、七分面、六分面、侧面等几种;在高度方面又分为俯拍、平拍、仰拍三种。正面和九分面可清楚的表现出被摄者的五官,看到人物正面的形象;八分面和七分面可表现出被摄者的眼睛、鼻子及侧面的某些特征,能表现出人物的头型,头上的装饰品等;六分面和侧面可突出的表现被摄者的侧面轮廓,清楚地描绘出额头、鼻子和口部的线条及型式样。这里,关键的是作者要根据被摄者的脸部特征,选择合适的角度,尽可能地表现出脸型上的美的部分。

拍摄生活人像,选用全适的镜头也很重要。通常应使用标准镜头,距离两米开外拍摄人物理学,因为距离太近会产生透视变形效果。例如用低角度拍摄,人物腿部变长,头部变小;而用高角度近摄,人物理学头部很大,身躯变小。因此,人物摄影不宜选用广角镜头,以使用 50mm 标准镜头和 80mm 或 75mm 中焦镜头,拍摄人物脸部特写,应选用 135mm 的中长焦镜头。

3 . 要注意手的运作的处理

手的动作,能表现出人物理学的心理状态。劳动时,手的动作和人的精神面貌是一致的;唱歌跳舞时,手的动作和脸部表情是和谐的;讲话时,许多人也常常用手势表达思想感情。所以,作者一定要注意被摄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手的不同动作。身体的姿态对表现人物的情绪起着重要作用。在表现身体姿态时,要生动活泼,自然大方,避免呆板。总之,各种姿态都要有助于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4 . 生活人像摄影用光

生活人像摄影的用光,基本是以自然光为主,有时辅以闪光灯拍摄。

A 正面光。正面光也就是顺光,可使被摄人物受光面大,获得明朗的平调效果,但明暗反差不大,缺乏立体感。所以在利用自然光的正面光拍摄时,可稍偏一点照射角度,这样既可以取得与正面光拍摄的相同效果。又能使脸部产生一点阴影,从而鲜明有力的表现出人物的立体感。

B 侧光和侧逆光。侧光和侧逆光能使被摄人物理学受光面较小,造成较大的明暗反差,影调对比较为强烈,能表现出人物的立体感。但人物的脸部黑影较明显,可使用反光工具反光,使阴影部分得到必要的辅助光。反射光要高于照相机的位置,使光线从上往下反射,免得出现下明上暗的反常现象。同时还应注意反射光不要过强。采用侧光和侧逆光时,照相机镜头应尽可能加用遮光罩或用其它方法遮挡,以避免光线射入镜头而产生雾翳现象。

C 逆光。逆光拍摄人物照,成败的关键在于光线的处理。比如,在逆光下,倘若能使人物头顶被阳光照射形成一束光环,背景衬以深色的建筑物或树丛、山坡、画面就会十分悦目。但按正常感光,人物脸部会发黑,此时如有一块反光板反射部分光至人物脸部,或者以闪光灯作为辅助光源,便能降低反差,使人物脸部不致过黑。但是闪光灯射出的光线比较强烈,照射到人物脸部容易使人物面部显得生硬。因此,使用时在灯前罩一层薄的白布,可以使灯光变得柔和。这样拍出的照片就比较理想了。

D 散射光。用散射光拍摄人物,即有受光照射的效果,又有明暗反差不太强烈的柔和影调,也不必用反光工具辅助照明,很适宜拍摄人物照。在黄昏或黎明,阳光不太强烈,可利用云彩作衬托,能拍出别有情趣的人物作品。但这种光线会使人物形成半剪影状态,不能区分人体的细部。阴天的散射光,由于没有明显的方向性,拍出的人像反差低,效果一般较平淡。

在室内拍摄人物照,可根据窗户进光的多少,进行不同处理。若室内只有一扇窗户进光,可采用顺光或侧光拍摄。顺光能获得平调的画面效果,缺乏层次,特别是当人物和背景的亮度接近时,会使人物和背景有重迭在一起的感觉。侧光较易表现人物的立体感,但照片的反差大些,需要辅助光。室内若有相对的两扇窗户进光时,对人物造型较为有利。一面窗户的光线为主光,另一面窗户的光作辅助光或背景光。这样可以获得丰富的影调。如受条件限制人物的方向、位置不便随意变动时,就要避免或遮挡不利于造型的光线,加强有利于造型的光线。

5 . 生活人像的影调

人物摄影的影调,是指照片上的黑白密度。影调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不同的影调也可以表现人物皮肤的不同质感。照片的影调,可通过光线处理和洗制条件来控制。常见的人物照,按影调的明暗淡浓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A 高调。画面大部分是明亮的淡影调,黑色影调只占少部分,这类照片属于高调,也叫明调。它能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拍这类照片时,应尽量减少人物身上的阴影,或使阴影部分减淡,服装和背景也要选择浅的颜色,这样会产生较好的高调效果。高调人物照,靠淡影调的细微变化来表现形象,但也可以有少量较深的影调用以表现人物某些部分。

B 低调。低调也叫暗调。其特点是和高调人物照相反,画面上大部分都是较深的调子,尽量避免和少用亮调子。它给人以深沉、庄重的感觉。服饰和背景通常以深色为主。一般采用侧进光或侧光,使被摄者面部阴影大一些,依照被摄者面部的亮度曝光,使亮面再现为中等明暗的调子。个别是的低调人像也可以用顺光拍摄,但曝光量要少,以便将面部再现为暗调。

C 中间调。中间调是相对高调和低调而言的,其画面上明暗影调分布比较正常,是人物摄影中常见的一种。这类照片给人的感觉既不偏于明快,也不偏于凝重。画面上允许有大面积的淡调子,也允许有一定面积的深调子,有较丰富的中间层次。

此外,在谈论人物摄影的影调时,除了以上明暗不同外,还有影调的软硬之分。实践中,许多人物摄影作品就是用柔和、朦胧的软调拍摄的,自然也有与软调相反的、反差大的硬调作品。所以,不妨对这两种调子也分别做一研究。

D 柔调。柔调人物照的特点是画面的影调配置比较朦胧,而且多半是用中等明暗的调子。(在黑白照片上是灰影调;在彩色照片上是中等明暗的色调)去描绘被摄者的形象。亮调子较少,深暗的调子更是少用或不用。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比较轻盈、明快,有一种清淡、愉悦的感受。这种柔调人物照的拍摄技巧是,尽量运用散射的柔和光线,而且光比要小,要避免画面中出现明显的深色调子。要瞄准中间影调的部位测光,并根据它的反射亮度曝光。同时,拍摄过程中常常在照相机镜头上加用柔光镜。柔光镜不仅可以使画面的调子柔化,也能使影调进一步变浅。

E 硬调。硬调人物照的特点与柔调人物照恰恰相反,它主要是运用明暗两极的影调(比如黑白照片上的黑调子和白调子)构成影像,光比大,而中间调子很少。这种影调处理方法常常用来表现被摄者处在明亮的光线之下,或者采用日光拍摄时表现一种暑热的感觉。在曝光技巧上,要分别测量被摄者脸部亮面和阴影的亮度,然后折衷曝光。或者根据脸部亮面与阴影的综合亮度曝光。硬调人物照虽然有以上造型效果,但由于它对于被摄者皮肤的质感表现不充分,所以除了特殊需要时,一般不采用。

以上调子各有特点,画面效果各有不同。在拍摄中要根据不同民族的人物特点及作者的表现意图,采用不同影调借以烘托人物,表现出人物的外表与内在素质的关系,通过外表的拍摄来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从而拍出更多更好的民族生活的人像作品。

民俗环境的拍摄

民俗环境,是经过人们劳动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在各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只要认真观察,善于取舍,到处都有反是非曲直当地民俗特色的景色可以拍摄。如锦绣的梯田,广阔的田野,茂密的山林,古朴的建筑等等可以表现无究。一般村寨小景也可以创作出动人的作品。

1 . 自然环境

用高角度拍摄能展示自然环境的大场面壮观景象。这类作品要求景深大,线条和影调分明,气势磅礴,透视效果好,深远感强烈。若平视或仰视拍摄,则难以表现好大地的气象万千。拍摄自然环境时,不应使自己的眼睛只看到田野和植物的色调或面积的大小变化,更要注意山川、河流、林带、道路、田埂等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对构图的影响。这些景物可加强画面的线条变化,层次与深度,能用以渲染气氛,突出主题,增强艺术魅力。

采光方法运用得当,是拍好自然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多用侧光和顶逆光,在画面上的造型效果较佳,可达到立体感强,层次多,景物轮廓明朗,线条清晰。在同一景物中,若改用顺光,整个画面会变得平板、单调,景物层次少,画面上的深度效果也出不来。全用大逆光也不行,被摄景物在画面上占的面积过大时,容易形成漆黑一团。

此外,对云、雨、雾、霞等自然条件的得体运用,也是拍摄自然环境时营造画面气氛的重要手段。有人说阴雨天气无法拍摄好自然环境照片,但大量实践表明,阴雨天却是表现的有利时机。阴雨天,由于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才能到达地面,从用光的角度说,此时的光线等于加了枚柔光镜,比烈日当空的“顶光“要柔和得多。拍摄时用彩色胶卷比较适宜。这样,只要注意纳入一点暖调色彩,如红橙色的花卉或衣服,使前景中的色彩和雾蒙蒙的背景形成色彩反差,拍成的作品同样十分悦目。通过天气的变化加强对大自然气氛的刻画,或造成悬念,产生联想,或构成特有的意境,使画面形象具有诗情画意。一幅反映自然环境的照片,如果缺少云、霞、或雾气来活跃画面,就象炒菜缺少调料一样平淡无味。云、雾、霞就是摄影的调料,而掌握拍摄时机和角度,抓取瞬间,就是摄影艺术的火候。

2 . 村寨小景

拍好村寨小景,也是民俗摄影中常遇到的题材,大场面虽然能表现自然辽阔壮丽的景色,但村寨小景也同样富于诗意,在美的欣赏中给人以启迪,使各族人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陶冶思想情操。拍好村寨小景,应选取有特色,有情趣,多层次的景物,特别要注意周围景物的特征,认真观察阴雨晴雾的变化,寻找最好的角度和理想的光线效果,以相应的景物作陪衬,当即立断地按动快门。选择的拍摄对象,如民居、田间、古建筑、池塘、溪流、椰林等等。村寨小景的拍摄并非靠单纯的摄影技巧取胜,而其更包含着作者对民俗生活的热爱,是在深刻的感受中产生的美的结晶。

3 . 畜牧活动

民族地区畜牧活动的拍摄,也是民俗摄影的内容之一。在民俗摄影和其它摄影艺术形式中,表现放牧的镜头较多。但如何拍摄的更有民俗风韵、更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拍摄草原放牧情况,平视拍摄就很难表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气势,只有采取高角度拍摄,才能使视野开阔,深远感强,畜群的层次多,才能使构图有变化。这通常要将拍摄点选在畜群附近的高地上,居高临下拍摄。选择背景亦应尽量寻找有代表性特征的山包、树木、河流等地形,或独特树种、地貌等。形象特点突出,使人一看就大体知道是哪一地区、民族的景象。

拍畜牧情景,很多人只注意反映畜群的活动场面,这是需要的。但都拍这种场面,就难免给人千篇一律之感。我们还应从放牧生活中去挖掘那些有情趣的细节,有特点的镜头,如放牧人的动作、情感,个别牲畜的活动,人与畜的感情交流情节,借助云朵、霞光、炊烟等活跃画面。拍羊群、马群、骆驼群,多采用逆光,侧逆光,将被摄体勾勒出生动的轮廓光,再衬以灿烂的云霞,浓郁的树丛,盛开的鲜花等,就会赋予主体形象以美的感染力。

??民间竞技的拍摄

民间竞技,包括各民族的文化体育活动,传统技艺比赛项目,不仅有一定的竞争性,还有浓重的实用性、表演性和娱乐性。我国各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独有的民间竞技活动。尽管种类繁多,内容与形式千差万别,但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相通的,可掌握的。只要把握住它们有规律性,就拿到了拍摄成功的钥匙。

竞技性摄影的主要特征是大动态摄影。多数项目是在激烈的运动中进行的。被摄者动作的速度、力量、难度、造型和生动的表情等等,都在“动“中表现出来的。而各种“动“的瞬间,往往又是最紧张、最精彩的画面。这就要求摄影者要在暂短的时间内取景、抓拍,否则就会错过机会。同时摄影教者要在暂短的时间内取景、抓拍,否则就会错过机会。同时摄影者还需要熟悉所要拍摄项目的活动规律、比赛规则,充分运用能显示动感的各种摄影技法,虚实结合的进行拍摄。下面就民间竞技摄影的有关问题做一简要探讨。

在动态摄影中,有时适当地使用滤色镜可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例如,用黑白片拍摄运动场全景,如果此时天空晴朗并且有白云浮动,可以使用黄色滤色镜使兰天变暗,白云突出,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开阔、明朗。相反,若不使用滤色镜则会显得比较平淡,失去光彩。

在室外进行的竞技拍摄,一般使用 ASA100 ( GB21 °)的胶卷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而在室内拍摄,这种胶卷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室内照明的亮度要比室外暗得多,而竞技摄影所需快门速度通常要 1/300 秒以上的快速,要使胶卷准确曝光就必须开大光圈,有时光圈开到最大仍达不到准确曝光的要求。这时应使用感光度在 ASA400 ( GB27 °)以上的胶卷,才能达到要求,才能把较快的动作清晰地拍摄下来。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光线补偿,那就例外了。

有些情况下的竞技摄影还应使用遮光罩,以防止杂光进入镜头。在拍摄大场面的照片时,应当用三角架固定照相机,这样拍出的照片即使放得很大,也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有计划有重点地拍摄

一个大型的民族竞技活动,往往时间长,内容多,如何在即定的时间内拍下所需要的照片,而避免在拍摄过程中的盲目性,事先需要有一个拍摄计划。首先利用各种途径了解竞技活动的程序。然后确定自己的拍摄项目(一般和重点要有所区分),排列出拍摄表,依次拍摄。

拍摄中要以有民族特色的项目为重点。各民族的竞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例如,同样是摔跤,蒙古族与朝鲜族不仅跤服不同,而且比赛的方式也不一样。朝鲜式摔跤,开赛前双方先抱好,而蒙古族的摔跤,开赛前对手是分开的。蒙古族摔跤手进入场地时的动作很有特色,又有舞蹈的美感,还有虎视眈眈的竞争气氛,很有拍摄价值。有些少数民族的运动会,不仅经赛项目别有特点,奖品也是很独特的。有奖励马的,奖励牛的,还有奖励骆驼的,摄影者若将这种独特的奖品作为前景,透过栓在场地上披红戴彩的黄牛,拍摄场地中央龙争虎斗的比赛场面,肯定会使画面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趣。

突出和强化“动“感

拍摄各民族的竞技或表演活动,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地记录那些花花绿绿的场面,要让人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而这类照片的美感又突出表现在动感方面,动中有力,动中有情,动中有美,如何表现“动“感呢?必须针对不同竞技项目“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技巧进行拍摄。

A 用高速拍摄凝固运动瞬间。这种拍摄要特别注意动热的表现,以较快的快门速度固定住优美的动作。陈扬坤拍摄的《激浪高歌同心曲》,趣味中心是龙舟上的指挥者,你看他高扬手臂,挥动指挥棒,动作潇洒,富有力量感。被高速拍摄凝固的运动员划浆的手臂,全都是一种姿式,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协力同心共争先的赛龙舟主题。高速拍摄不仅固定住了优美的动作,而且又将激起的水花凝固在空中,增加了竞争的气势和画面的动感。

B 用慢速拍摄虚化动体。同样是拍摄龙舟比赛,黄雄飞选择了慢速拍摄,其作品《龙的传人》也取得了成功。作者以特写镜头,选取了几位奋力挥浆的运动员,用三分之一秒左右的快门速度抓取运动员迅速挥浆的动作,使画面上形成有规律的运动虚像,动感很强,也很有力度。

C 用追随拍摄强化动体。追随拍摄,是作者手持照相机紧随被摄目标等速移动的同时按动快门,与战士打活动靶时的射击动作很相似。这样,由于焦点随着动体移动其影像清晰,而画面中的静体则变为虚像。这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画面,动感更为强烈。追随拍摄的方法有很多,实践中应根据目标的不同运动方向采用不同的追随方法拍摄。横向追随。这种方法适于表殃横向运动的民族况技活动,如赛马、赛骆驼等。竖向追随。这种方法适于表现上下运动的民族竞技活动,如跳板运动。竖向追随的方法并不比横向追随复杂,只是相机是向上或向下移动中拍摄。斜向追随。这种方法适于表现倾斜运动的民族技活动。如荡秋千运动。身着彩裙的姑娘踏着秋千飞向高空,背景的人群、树木呈斜向虚线,给人以秋千生风,人飞天空的感觉。纵向追随。这种方法是用镜头正面迎着动体,并随着动体的前进或后退移动焦点,同时按动快门。变焦镜头纵向追随最为方便。如果只有定焦镜头,通过移动机身也可达到变焦效果。纵向变焦会使静止的物体在画面上变为四射的线条,给人以浓重的“爆炸感“。 追随拍摄的方法还有几种,如旋转追随。俯角追随等等。每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能拍出方向性动感很强的作品。值得初学者注意的是,追随拍摄的速度一般都在六十分之一秒左右,所以一般的“傻瓜“相机是拍不出追随效果的。

夜晚拍摄民俗运动

我国有些民族的民俗活动是在夜幕降临后才开始的,如彝族的“火把节“,许多民族的“灯会“等。“火把节“的夜晚,每家门口都竖有火把,村口有公立的大火把,广场上人们燃起篝火和火把集会。拍摄这种活动的大场面,应尽量选择制高点,将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拍摄,为使场面轮廓清晰,可采用两次曝光的方法:天未完全黑时,以低于正常曝光 2-3 档的曝光组合拍下草场垛子的轮廓,等火把点燃后再以火的亮度正常曝光。在篝火场地拍摄时,要尽量拍出火光映照下的欢快气氛。有时要用闪光灯作辅助光拍摄,闪光灯应尽量加检红色,以使辅助光和火光色温相近,保持一定的现场感。

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中,灯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汉族在内的农历“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我国最为广泛的灯会活动,还有满族的“放河灯“,有着 800 多年放灯历史的四川自贡市灯会及其它现代灯会等等。已成为广大摄影受好者十分喜欢的民俗摄影题材。为便于叙述,下面以流传较为广泛的“正有十五闹花灯“为主研究一下夜间拍摄要领。正月十五前后,我国许多民族的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形态各异的花灯。公园里更是热闹。拍摄这种传统灯会,要体现传统特点。如花灯上常常设置一些灯迹,可拍下亮闪闪的花灯及猜谜人的情态。拍闹花灯,要体现“闹“的特点。传统灯会常常伴有歌队跳跃其间,他们身着传统艳丽的服装,手举各种花灯,摇来摆去,拍摄时应选一个较高的位置,用三角架固定相机,以尽量小的光圈和较长一些的曝光时间拍摄。

对较大场面的展示,可用广角镜头拍摄。拍摄时,用各种花灯本身的亮度进行曝光,一般无须加用其它辅助灯光。在取景构图时,须仔细选择真拍摄角度,利用各种灯的亮度使画面的明暗、轻重取得平衡。有时还可以借助彩虹镜、星光镜等进行拍摄,这些滤光镜能使色彩缤纷的灯更加迷人。现代灯会多用电照明,亮度较高,所以不必用太大的光圈。曝光用光圈 F8 和 F11 ,速度 1/15 或 1/8 秒即可。拍摄灯会中的人物活动,要解决好人物曝光和背景曝光的平衡问题,不能让人物淹没在黑暗之中。拍观灯人,一是靠现场彩灯的光,二是靠辅助光,但不能太强,若人物离彩灯较近,可以不用辅助光。拍摄灯会最好不用“傻瓜“相机。因为它的光圈和速度是电脑控制,无法手动操作。其它的相机基本上都适合灯会拍摄。在灯会上拍摄,一般都使用彩色胶卷,这样能反映出灯会的缤纷色彩。可用 21 °日光型彩色胶卷,不必用灯光型彩色胶卷。因为,日光型彩卷表现低色温的灯光,画面色调呈暖调,有些偏红,有助于渲染灯会的热烈气氛,也为闪光灯补光提供了方便,因为闪光灯的色温与日光型彩色胶卷所适应的色温相符。

第3篇:菜鸟网赚入门教程

看看网赚菜菜鸟咋入门

幼儿班:菜菜鸟 你不得不知的网赚知识

欢迎来到幼儿班!这里我们假定你对网赚一无所知。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网赚行业的菜菜鸟,你必须对网赚有一点了解!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现在网赚的手段有很多,但是每个网赚都是为了钱(废话)。如果你啥都不知道,那就先上网来查询吧……(有同学举手)

啥。。。。。啥。。。。。

你连上网都不会!?晕倒。。。。。。。

小提示:

你可以使用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网赚”不过注

更多精彩网赚内容请到

http://urlshort.cn/6ih

意,有很多是骗人的,不过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先。等你升入学前班老师再教你!o(∩_∩)o…哈哈 学前班: 菜鸟你不得不知的网赚教程内幕

恭喜你来到学前班,同时你也从菜菜鸟变成了菜鸟!幼儿班学习了什么是网赚,不要以为那不重要,其实对你入行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你元应该去找个教程来学一下了。教程有很多,去网上搜一下,让人眼花缭乱!价格也很丰富,几十的,几百的,几千的,包赚钱的,都有。。。。。

在这里我还是我还是给大家推荐几十的,因为费用几百甚至几千,可能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成本,而包日赚多少的那些就不要看了,百分百骗人!我当时是选了的是77元的gg网赚教程,里面包含gg网赚教程网赚视频教程,网络赚钱培训教

更多精彩网赚内容请到

程,网赚工具,网赚seo教程这一套网赚新手必学的网赚教程。为了让学习不枯燥,我还是推介这个,它里面涵盖了我们学前班的菜鸟们所必备的所有知识,而且形式也多,实例也多。还是不错的!

小提示:

我学的这个教程在(GG网赚网)可以找到的。他一套里面包含了gg网赚教程网赚视频教程,网络赚钱培训教程,网赚工具,网赚seo教程的,77元一套。看准哦!o(∩_∩)o…哈哈

高小班 小鸟你迫不及待要马上行动了

恭喜你来到了高小班,同时你也已经变成了一

更多精彩网赚内容请到

只小鸟了,还要恭喜你的是你现在已经和我一个班了。你已经学完了整套教程毕业了,你也可能已经拥有了一个流量不菲的网站了,但你还不能飘飘然,你还不会飞啊,你还是个小鸟。要不然我为什么要叫高小班呢!干网赚也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还是要勤奋扎实啊,这样我们就会继续升学

小提示:

做网赚也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还要勤奋扎实啊,这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o(∩_∩)o…哈哈

大学班 大鸟你要抓住机会哦

对不起,我也还没升到大学,还没有变成大鸟。其中的感觉我还没有,说不定你还升快过我呢!但是如果你还对网赚不了解,那就赶紧上手吧,千万

更多精彩网赚内容请到

不要犹豫,中国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机会是不会再等人了!

小提示:

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中!o(∩_∩)o…哈哈

最后,祝大家在网络的天地里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子!

网络赚钱的机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虽然现在网赚有关的陷阱也比较多,但是机会还是远远大于陷阱的,那么如何才能够在网络上轻松赚钱呢?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希望广大的新手们在网络里面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第一阶段赚钱法则:新手网赚

对于刚刚进入网赚世界的新手们来说,不要着急一口就吃个胖子,首先要从最基础的网赚方法做起,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尝试做点击广告赚钱,刷IP流量赚钱,有的聪明一点的利用美元和人民币的差价选择做国外的点击的广告,这样能够赚的更多一点,另外还可以参加一些调查网赚,不过做调查网赚也要注意方法的,比如注册用户的年龄,收入和所在的城市以及爱好等等,如果选择的比较到位,那么受到的调查项目就会多一点,这样你就能够赚的更多哦!还有就是在论坛发帖子,卖论坛账号,比如A5,19楼等网站高权重的签名都是很值钱的!

第二阶段:入门级网络赚钱

此时的你已经对网赚非常的熟悉了,也知道写软文的重要性了,如果文笔稍好一点就可以自己写博客赚钱,也可以帮某些人写宣传的软文来赚钱,如果会写文学类的文章也是可以投稿到相关的网站或者杂志社的,甚至现在很多小说写手还能够每年赚到一百多万的!

更多精彩网赚内容请到

这个阶段因为你已经对网站很熟悉,此时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赚QQ群,来拉下线赚钱了,通过团队的方法来推广网站,也可以在网络上代理软件赚钱,买卖程序赚钱,这些在这个阶段的网赚中都是比较常见的!

第三阶段:靠技术做网赚

这个阶段你可能会觉得为什么不去做一个网站来赚钱呢?这种赚钱的方法会更先进,来钱的速度也会更快啊,如果自己有建站方面的技术,肯定会蠢蠢欲动很快就会建成网站的,再加上自己有运营的能力,赚钱那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技术还可以到猪八戒或者其他的威客网站上获取任务赚钱,而且这上面的任务的价格多的有好几万,少的有几块钱,就看你的能力了,如果能力越高,一个月赚上一万元也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阶段:已经成为网赚高手了

通过竞价赚钱,比如百度竞价或者谷歌竞价的方法来给自己的网站赚钱,通过自己网站的高流量来代理或者卖别人的产品,一定要是利润超高的产品哦,要不然是很容易亏钱的!另外一种赚钱方法就是开网店,或者自己做网上商城,同时还提供给别人代理网店的机会,让别人开网店的时候你能够提供一件代发,这样就能够让别人给你赚钱了,这就是高手进行网赚的方法!

第五阶段:那就是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此时的你已经站在网赚之巅,会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所以你觉得需要不断的学习,让知识来充实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网赚事业稳定,否则很容易被别人拖下来的!所以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是网赚成功稳定的必要前提,目前好的学习地方就是A5,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够进步一点点!

更多精彩网赚内容请到

第4篇:海员入门职业篇

走近海员了解海员关注海员

600年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带领的船队,把中国人民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望带给世界各国„„ 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人会挨饿”。

海员,是个古老的职业,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过去,海上探险、海上贸易造就了海员,海员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海员,更是个永恒的职业,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海员将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未来,创造人类美好的明天。

海员,具有宽广的胸怀、坚韧不拨的毅力、活泼开朗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

海员,识气象、辨星相、驾驭机械、操控仪器、迎送日与月、迎顶风与浪,驾船行大洋。 海员,是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崇高职业,

海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航运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海员系指在该公约所适用的船舶上以任何资格受雇或从业或工作的任何人员”。 ----引自2006年通过的《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

一、海员职业篇 1.职业特点

驾驶海船,漂洋过海,海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业特点与其它职业具有共性,但更有许多不同点。

驾驶与管理船舶需有专业知识,这决定了海员职业的技术性; 驾驶与管理船舶的过程中每个海员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互不替代,这决定了海员职业的独立性;

驾驶与管理船舶是个系统工作,需要海员协同工作,这决定海员职业的团队性;

海员远离陆地,以船为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驾驶船舶,在各种海况的大海上长期航行,这决定了海员职业的艰苦性、风险性。

这些特点,确定了海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海员职业对从业人员具有相当高的职业素养要求。

2.海员职务

船舶上有多种不同的工作岗位,岗位不同,工作内容与要求也就不同,要有适任的海员来完成岗位工作。

海员职业按职务层次划分,分为高级海员和普通海员二类。

高级海员从事船舶驾驶、管理等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待遇高;普通海员从事一般技术性工作,培养周期短,见效快。

按专业性质划分,分航海技术专业(又称船舶驾驶)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又称船舶轮机)二个专业职务。航海技术专业负责船舶航行和甲板机械的维修保养,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从事船舶主机等机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航海技术(船舶驾驶)专业海员职业可分:船长、驾驶员(大副、二副、三副)、值班水手。 “船长”是船舶的指挥官和负责人,全面负责船舶的安全航行和营运。 “大副”、“二副”、“三副”分别负责船舶驾驶工作、甲板部日常工作、货物装卸工作、救生及消防工作。

“值班水手”在值班驾驶员、水手长的领导下,履行值班职责或参加维修保养工作。 轮机工程专业海员职业可分:轮机长、轮机员(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值班机工。 “轮机长”是船舶的技术总管,负责保证船舶的所有机械设备、主机系统的正常运作。 “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负责船舶机舱人员的日常管理,特别是负责主机、辅机操作与运行、机舱设备的保养和保管、船上其它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值班机工”在大管轮和机工长的领导下,履行轮机值班职责,参加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考虑到船舶航行时海员工作的特点,一般工作时间被划分为四小时一班,即:0400—0800、0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2400、2400—0400,由当值驾驶员、轮机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分别按时轮流工作。

3.职业知识

不同岗位的海员工作,需有不同内容、层次的专业知识来支撑。

航海技术类职业应掌握:航海学、船舶货运、远洋运输业务、海洋气象、船舶通信、航海仪器、水手工艺、航运法规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课程知识。 轮机工程类职业应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轮机工程材料、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控制、轮机维护与修理、轮机自动化等知识。

近几年来,应用于船舶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航运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以及船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海员必须具有更高的学科知识,如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网络知识等。

4.职业素质

对以上专业知识的掌握,仅说明从业人员驾驶与管理船舶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但驾驶船舶、运输人员与货物是个复杂的工作,需要海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惟有如此,作为海员的条件才能充分。对海员综合素质的要求,目的是为了能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保证旅客及货物快捷、经济地运达。

海员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海员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出色的应变能力、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合适的人际交往能力、敏锐的观察力。

古有名言:行车走船三分险。海难事故难以避免,可是,抛开暴风雨、台风、海啸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们发现在海难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人为因素。

据统计,在海难事故和污染损害事故中,约有80%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触礁、失火、爆炸事故中人为因素的比例高达90%,碰撞事故中人为因素的比例更达到95%。人为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从泰坦尼克号、多纳·帕斯号到我国的“大舜”号以及2006年2月发生的红海沉船事故,都有海员综合素质不高的因素。造成海难事故的人为因素往往是:不适当的时机出航、船舶不适航情况下出海、客与货超载或装载不当、船员安全与事故意识不强、不正确的船舶操纵、处置火灾以及其他事故应急方案的不当等。

5.体面工作

2006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ILO第94届大会中通过了《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该公约对海员的工作环境条件、医疗、福利、社会保障、工资、休假、起居条件等做出了规定,保障海员能够体面工作。我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为海员体面工作提供了许多保障。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为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维护船员的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和保护水域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绝大多数的海船都能满足国际公约的要求,海员的工资待遇也远高过陆上其他工种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第5篇:智能小车制作入门篇

最近接触了很多机器人爱好者,很多人都对机器人技术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也在计划如何动手制作自己的第一个机器人。但是似乎很多的人都摸不到门路,只能是站在大门外满怀兴趣的向内观望,观望了一阵兴趣渐失只好叹口气走开„„

很多初学者可能都是看了一些视频或是现场的比赛,勾起了儿时的美好回忆,兴起了自己动手制作机器人的念头,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嵌入式开发的业内人士,甚至没有听说过单片机、步进电机这些名词,看着别人满地乱跑的各种机器人,颇有无处下手的感觉。有的人一上来就准备做一个可以双足行走的人形机器人,可以平稳行走,可以靠摄像头来读取环境信息,可以语音识别,最好还可以变形„„ :—(

我的意见是:新手最好还是老老实实的从小车开始吧。人形机器人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不是一个人玩的起来的,而且资金上的投入也是不可计量的。一个人形机器人的成型产品最少要卖到几千块——要知道,你在开发过程中是不可能没有错误投入的。机器人小车技术上门槛较低,资金投入也少,市场上的各种产品和零配件的支持也较多,虽然简单,但可以实现的功能可一点也不少。

我在这里凭自己的经验介绍一些自己动手制作机器人小车的基础知识,如果你是曾经自己动手做过的高手,那么你可以绕行,我这里介绍的都是为未入门者准备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动手经验。

那么现在我们开始,首先是理论部分——小车的控制结构。

[一]小车的整体控制系统

小车是怎么来控制的?为什么小车判断出障碍物后可以自动的绕开?

理论:控制工程——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包括对自动控制系统提出要求(即规定指标)、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过程。它是在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有反馈环节,通过反馈系统是系统的精确度提高,响应时间缩短,适合于对系统的响应时间,稳定性要求高的系统。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没有反馈环节,系统的稳定性不高,响应时间相对来说很长,精确度不高,使用于对系统稳定性精确度要求不高的简单的系统。

一般稍微复杂一点的机器人小车都是闭环控制,也就是说它有一个反馈机制,会根据自己配备的各种传感器来读取环境信息,并且根据这些环境信息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决定好后将行动指令发给执行系统,使机器人做出合适的动作。当然也有的机器人小车是开环控制,我就见过一个机器人小车配了一支笔,将机器人放在纸上,机器人一转,刷的一下在纸上画出一个圈来,当然由于摩擦力和机械误差等原因,画出来的圆圈可能不闭合,也可能不圆。不过人家阿Q都说了:“孙子才画的圆呢„„”

有点迷糊?没关系,其实简单一点说就是这样:机器人可以分为三部分——传感器部分、控制器部分、执行器部分。

传感器部分:机器人用来读取各种外部信号的传感器,以及控制机器人行动的各种开关。好比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

控制器部分:接收传感器部分传递过来的信号,并根据事前写入的决策系统(软件程序),来决定机器人对外部信号的反应,将控制信号发给执行器部分。好比人的大脑。

执行器部分:驱动机器人做出各种行为,包括发出各种信号(点亮发光二极管、发出声音)的部分,并且可以根据控制器部分的信号调整自己的状态。对机器人小车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轮子。这部分就好比人的四肢一样。

好的,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机器人小车的避障行为控制:机器人正在行走过程中(人在路上走),忽然接收到装在机器人前部的传感器发来的一个“左前方有障碍物”的信号(人眼发现左前方有一根电线杆),我们事先写在机器人控制芯片中的程序算法要求机器人发现左前方有障碍物就往右边转(人发现左前方有电线杆就应该往右躲——什么,你还要继续往前走?你牛!那我就等着听响了,哦,原来你只是想去看上面的小广告„„),控制芯片对机器人的驱动器——或是轮子,或是双足——发出向右转的指令(人大脑发出向右转的指令,通俗点说就是“拐了拐了”),此时机器人的执行器部分应该立

即响应控制器的指令,改变自己的状态,使机器人的前进方向改变,避开障碍物(恭喜你,躲开了电线杆)。

怎么样,是不是有了点机器“人”的意思?

那么这三部分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很简单:电!其实机器人小车就是一个电子作品,传感器将外部的光信号、声音信号、温度信号等全部转换为控制部分可以接受的电信号,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也是各种电信号,通过执行部分转变为电机输出的扭矩、声音、光信号等等。

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个部分。

[二]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是机器人的眼睛,想要小车完成不同的任务就要配备各种不同的传感器。

现在市场上林林总总的传感器数不胜数,一般个人机器人爱好者经常使用的有碰撞检测传感器(碰撞开关)、红外测障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光敏电阻、电子温度计、电子指南针等等。

一般机器人用的传感器返回的信号分两种:一种返回值很简单,只有两个状态:“有”或者“没有”;“是”或者“不是”;“0”或者“1”。我一般习惯把这种量称为“状态量”。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状态,只是简简单单的“是”或“否”。比如“机器人左边有没有障碍物”,“有没有声音信号”等。还有一种返回值返回的是一个已知范围内任意值,比如一只光敏电阻返回的信号就可能是0~5V范围内的任意电压信号。我一般把这种量称为“强度量”。它所反映的是一个有效范围内的强度。比如“机器人左边的障碍物有多远”,“现在的声音信号有多强”等。

“状态量”反映的信息较简单,相应的传感器也较简单,成本较低。而“强度量”反映的信息则较丰富,相应的传感器的成本就会比较高,同时给控制上也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用的传感器:

碰撞开关:电路常开,碰到障碍物后连通,可以用来检测机器人是否发生碰撞。

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将光的变化转换为电的变化)。可以用来检测光线强度。

红外测障传感器:红外测障传感器利用红外线遇到障碍物会反射的原理,来检测某一方向上是否有障碍物的存在。

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利用红外信号遇到障碍物距离的不同反射的强度也不同的原理,进行障碍物远近的检测。红外测距传感器具有一对红外信号发射与接收二极管,发射管发射特定频率的红外信号,接收管接收这种频率的红外信号。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输距离和传输时间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检测不同远近的反射面对超声波反射回去的时间不同来检测障碍物的距离。

对于传感器,很多人觉得只要看看文档,知道怎么用了就行。但我的建议是:不但要知道怎么用,还要知道其检测原理。只有深刻的理解了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才能具有更好的发散性思维。我举一个例子:当初在学校开展机器人灭火比赛,我们用了厂家提供的地面灰度传感器依靠可见光反射来检测地面白线,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后来有同学仔细研究了当时电机上配备的光电编码器,发现其原理就是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表明上反射率不同检测高速旋转的电机上黑白相间的码盘来测出电机的旋转速度,动手将光电编码器上的红外检测模块拆下来装在机器人底部,用来检测地面白线,检测效果一下子好了很多。

购买途径:当地的电子市场,或是网上购买(现在很多机器人商家都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提供,其实原理和适用范围都差不多,很多都可以互换通用)。购买时需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电压范围和有效范围。

终极开发:图像识别 依靠一只摄像头,根据摄像头返回的视频信号,计算出各个不同物体距自己的距离以及其运动速度等等。如果你可以迈入这一步,那么,有一门叫做“机器视觉”的学科的大门也就向你敞开了。

[三]控制器部分

适合机器人的控制芯片有很多:单片机、DSP、甚至我们计算机上所用的CPU,都可以。不过我们这里主要介绍的针对机器人小车的技术,所以把其他的先放一放,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到物美价廉的单片机上来。 首先还是理论课,不要抱怨,我的信条是:不懂理论的开发者永远只能是一个拼装师。

单片机: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小芯片有大智慧

单片机是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控制芯片,现在就在我们身边的许多的电器中都有单片机的身影。想自己动手制作机器人的话,相应的单片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系统的单片机知识我这里不想多说,想要对单片机系统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还是要找一本比较好的单片机教材一页一页的看下去,网上的任何“技巧”“快速入门”(包括本文)都只能算是水果、零食之类,闲暇无事时可以拿来开开胃,真正想要吃饱吃好,还是要用大饼卷馒头就着米饭吃才行。

我这里只提一些基础的入门概念,给真正的入门者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块我们刚刚从商家手里拿到的单片机芯片,还是一块空白,什么也做不了。如同一个刚出世的孩子,我们开发人员要做的,就是教会单片机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单片机配备上各种各样的扩展工具,使单片机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数字化。

单片机开发涉及两方面:硬件、软件。

单片机不同于其他电器,拿过插销直接插在电源上就可以使用,一块空白的单片机想要使用,还需要一些其他的电路来支持。一般来说,最基本的电路就是单片机最小系统:

所谓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就是指可以让单片机工作起来的最基本的电路,在所有的单片机系统中,你都可以找到类似的电路。至于它的原理,我这里就不累述了,找本书看去吧。

我再介绍一些做机器人需要的扩展电路:

程序下载电路:单片机最终需要程序来控制,一般都是在PC上编写好程序,通过下载线来下载到单片机中执行。下载需要一个电路来支持,以前的通常做法是连接到PC的串口,不过现在有很多通过USB下载程序的电路。

以上两个电路就是机器人开发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单片机电路,其他也许还需要一些电机驱动、A/D转换、开关选择等电路。

也许你有些迷糊,可以有一点感到棘手了,这些电路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单片机的新手来说可能有些头大,没关系,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单片机开发系统出售,价格极为低廉,如果不想在底层电路上多花精力的话,到一些电子商务网站上搜索一下“单片机开发板”,一百多就可以买到功能十分齐全,赠送软件+教程还有技术支持服务的适用开发板了(当然,你如果自己动手的话,成本会更低)。

软件:说白了就是你自己给单片机开发的智能程序,让机器人可以具有最简单的智能。不要看到“智能”这两个字就觉得多么高深,看到前面有电线杆知道要拐,这,就是智能。 不同的单片机需要不同的开发环境,这个要在购买的时候就弄清楚,很多单片机公司都有自己配套的开发软件,很多都是可以在公司网站上免费下载。一般来说,国外的很多芯片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上都有非常丰富和适用的资料,抱本英汉词典,将网站上的资料浏览一下,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十分简单。

以前一说起单片机开发就会想起汇编语言,那时候的芯片成本很高,芯片的运算开销和存储开销都要精打细算,高效率的汇编语言是单片机的最佳选择。而现在随着芯片成本的降低,开销问题已经不再是制约单片机程序开发的瓶颈,所以很多类C或Basic语言的开发环境都已经出现。只要有一定的程序开发基础,对单片机的各种引脚足够熟悉,那么相信写出一个简单的智能程序将是很容易的事。

购买途径:电子市场或是网购。现在单片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价格上无需考虑太多,关键是要选择一款合适的,资料较多,容易上手的就可以。就机器人开发来说,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有程序下载线,可以方便的将程序从PC上下载到单片机上;集成了A/D转换;有PWM输出(便于控制电机)。

终极开发:单片机终究能力有限,想要做一些运算量较大的应用时(例如音频视频的处理),就需要一些更高端的芯片,比如DSP等,或者干脆把你的电脑机箱加上几个轮子,让你的电脑跑起来吧!

相关名词:C51,PIC,AVR,PWM„„啥意思?自己搜去!

[四]执行器部分

对于机器人小车来说,最基本的执行器部分就是轮子。要有轮子,小车才能被称为小车。这部分可能也是各位爱好者最发愁的部分,传感器和控制器到处都有的卖,而一般适合机器人小车上用的轮子,机械结构,车体等部分却很难寻觅。找人订做成本极高,现在很多朋友都用玩具小车来进行改装。其实现在已经开始有机器人小车底盘出售,不过在电子市场很难见到,多数都要在网上一些教育机器人公司的网店里邮购。

机器人常用的电机分为三种:普通的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

直流电机:输出或输入为直流电能的旋转电机,称为直流电机,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

伺服电机:伺服电动机又称执行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这三种电机一般来说成本是 直流<步进<伺服,控制精度是直流<步进<伺服(当然也有不一般的时候,并不是说伺服电机就一定比步进电机便宜)。

初学者对单片机控制电机不太熟悉,起步可以先用单片机输出的PWM信号来控制直流电机,更进一步可以试着控制步进电机,以求更高的控制精度。对于小车的运动驱动来说,一般可以选用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而伺服电机一般用在机械臂上,用来得到精确的旋转角度。

一般单片机要通过驱动电路来控制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有专门的模块来负责驱动电机,单片机只需要为这样的模块提供一定频率的脉冲和控制信号就可以了。网上相关的资料很多,大家需要的话可以去自己找一下。

关于小车究竟如何利用电机来驱动,这里有一篇文章已经详细的介绍了:http:///JiChu/JiXie/2008-12-20/12297826693774.html

我就不多废话了,记住一句话: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购买途径:电子市场、五金商店、网购、旧家电。

终极开发:当你可以自如的控制机器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类人机器人将不再遥远。

其他的常用驱动装置还有机械臂机械手等,装在小车上去抓取东西。可以自己利用伺服电机开发(初学者最好绕行),也可以选择市面上的成型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都有完整的文档,仔细阅读,使用起来都是很方便的。 [后记]

最后再介绍一点电子电路开发的东西吧,提起电路,可能很多朋友首先想起来的就是墨绿色的印刷电路板,现在很多电子市场都有人可以根据你的电路图为你加工印刷电路板。不过在设计阶段,很多东西都会改来改去,每次都去重新制作电路板效率和成本都是大问题,一般在电路开发中,有一种专门的实验板(也叫面包板),适合在开发阶段使用。 [img][/img]

以上就是我写的一点经验之谈,没有写什么具体的技术,只是将新手可能会感到迷茫的一些问题列出来,就像我在前面说的,这篇小文章只能算是一点小点心,真正想要成为机器人高手,还是需要埋头啃一些专业书籍。学习没有捷径,如果你走了捷径,那只能说明你比别人少看了风景。

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想让一些对机器人有兴趣而又不知如何着手的朋友知道制作机器人需要些什么东西,需要哪些知识准备,不入大家法眼,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机器人开发的行列中,当然了,我们的作品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科技价值,也不会填补什么技术空白,不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什么砖加什么瓦,纯粹只是自娱自乐。不过我想,当更多的人——尤其是学生,以制作机器人作为一种娱乐项目的时候,应该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吧,呵呵。

智能寻迹小车

在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出现了集光、机、电于一体的简易智能小车题目。笔者通过论证、比较、实验之后,制作出了简易小车的寻迹电路系统。整个系统基于普通玩具小车的机械结构,并利用了小车的底盘、前后轮电机及其自动复原装置,能够平稳跟踪路面黑色轨迹运行。

总体方案

整个电路系统分为检测、控制、驱动三个模块。首先利用光电对管对路面信号进行检测,经过比较器处理之后,送给软件控制模块进行实时控制,输出相应的信号给驱动芯片驱动电机转动,从而控制整个小车的运动。系统方案方框图如图1所示。

传感检测单元

小车循迹原理

该智能小车在画有黑线的白纸 “路面”上行驶,由于黑线和白纸对光线的反射系数不同,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弱来判断“道路”—黑线。笔者在该模块中利用了简单、应用也比较普遍的检测方法——红外探测法。

红外探测法,即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理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性质的特点。在小车行驶过程中不断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地面时发生漫发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则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信号。

传感器的选择

市场上用于红外探测法的器件较多,可以利用反射式传感器外接简单电路自制探头,也可以使用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的集成式红外探头。ST系列集成红外探头价格便宜、体积小、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用途广泛,所以该系统中最终选择了ST168反射传感器作为红外光的发射和接收器件,其内部结构和外接电路均较为简单,如图2所示:

ST168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光电晶体管组成,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方式。ST168的检测距离很小,一般为8~15毫米,因为8毫米以下是它的检测盲区,而大于15毫米则很容易受干扰。笔者经过多次测试、比较,发现把传感器安装在距离检测物表面10毫米时,检测效果最好。

R1限制发射二极管的电流,发射管的电流和发射功率成正比,但受其极限输入正向电流50mA的影响,用R1=150的电阻作为限流电阻,Vcc=5V作为电源电压,测试发现发射功率完全能满足检测需要;可变电阻R2可限制接收电路的电流,一方面保护接收红外管;另一方面可调节检测电路的灵敏度。因为传感器输出端得到的是模拟电压信号,所以在输出端增加了比较器,先将ST168输出电压与2.5V进行比较,再送给单片机处理和控制。

传感器的安装

正确选择检测方法和传感器件是决定循迹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且正确的器件安装方法也是循迹电路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简单、方便、可靠等角度出发,同时在底盘装设4个红外探测头,进行两级方向纠正控制,将大大提高其循迹的可靠性,具体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

图中循迹传感器全部在一条直线上。其中X1与Y1为第一级方向控制传感器,X2与Y2为第二级方向控制传感器,并且黑线同一边的两个传感器之间的宽度不得大于黑线的宽度。小车前进时,始终保持(如图3中所示的行走轨迹黑线)在X1和Y1这两个第一级传感器之间,当小车偏离黑线时,第一级传感器就能检测到黑线,把检测的信号送给小车的处理、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对小车轨迹予以纠正。第二级方向探测器实际是第一级的后备保护,它的存在是考虑到小车由于惯性过大会依旧偏离轨道,再次对小车的运动进行纠正,从而提高了小车循迹的可靠性。

软件控制单元

单片机选型及程序流程

此部分是整个小车运行的核心部件,起着控制小车所有运行状态的作用。控制方法有很多,大部分都采用单片机控制。由于51单片机具有价格低廉是使用简单的特点,这里选择了ATMEL公司的AT89S51作为控制核心部件,其程序控制方框图如图4所示。

小车进入循迹模式后,即开始不停地扫描与探测器连接的单片机I/O口,一旦检测到某个I/O口有信号变化,程序就进入判断程序,把相应的信号发送给电动机从而纠正小车的状态。

车速的控制

车速调节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步进电机代替小车上原有的直流电机;二是在原有直流电机的基础上,采用PWM调速法进行调速。考虑到机械装置不便于修改等因素,这里选择后者,利用单片机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脉宽及其占空比的大小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小车的速度。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合适的脉宽和占空比,基本能保证小车在所需要的速度范围内平稳前行。

电机驱动单元

从单片机输出的信号功率很弱,即使在没有其它外在负载时也无法带动电机,所以在实际电路中我们加入了电机驱动芯片提高输入电机信号的功率,从而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电机转动。根据驱动功率大小以及连接电路的简化要求选择L298N,其外形、管脚分布如图5所示。

从图中可以知道,一块L298N芯片能够驱动两个电机转动,它的使能端可以外接高低电平,也可以利用单片机进行软件控制,极大地满足各种复杂电路需要。另外,L298N的驱动功率较大,能够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输出不同的电压和功率,解决了负载能力不够这个问题。

结语

此方案选择的器件比较简单,实际中也很容易实现。经过多次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弧度范围内,小车能够沿着黑线轨迹行进,达到了预期目标。不足之处,由于小车采用直流电机,其速度控制不够精确和稳定,不能实现急转和大弧度的拐弯。

第6篇:初中英语作文入门议论篇

初中英语作文入门

议论篇

Happy Life

I often feel happy.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make me happy. For example,when I get presents I feel happy. It can make me feel that the people around me are friendly to me. When I help others I feel happy. Because 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myself. I’m happy every day. This kind of feeling is good for me. It can make me feel that the world is so beautiful. In the future,I want to be a happy girl. Do you have the same feeling as me?

Smoking Is Harmful

Smoking is bad for health. It also pollutes the air. It does great harm to smokers and to others as well. According to newspapers,smokers are easy to get caner,especially lung cancer. So I will anvise all the smokers to give up smoking as quickly as possible. I hope everyone will be happier and healthier.

Water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humans. 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The water suitable for drinking is becoming less and less. But some people don’t seem to care about this. They waste a lot

of water. They pour dirty water into rivers and pollute them. They throw rubbish into them,too. Many rivers and lakes are seriously polluted. We must do something to stop the pollution. We must protect the water as well as find ways to reuse it. If we don’t ,the last drop of water will be a teardrop.

Watching TV

Many people like watching TV. TV brings the outside world into people’s homes. People say the world is smaller than before because of TV. What is going on in other countries?How do people live in places far away? What sports do people play in other countries?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answers to these and other kinds of questions, just turn on the TV. Of course people can also learn through reading books or listening to the radio,but many say they learn more by watching TV. Why? Because they can listen to and watch it.

TV opens our eyes to the outside world,at the same time also helps to open our minds. TV often gives us new ideas. We learn newer and better ways of doing things.

Population Problem

Yesterday evening Wang Feng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at home. He was very interested in the world’s population problem. He talked about what he thought of with his parents.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growing fast. How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growth is a big problem. Everyone should know that our farmland is becoming less and less. If we don’t control the population,many people will die of hunger. Laws have been made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but in some places it is hard to carry out. So we must do something to slow it down.

Protect Environment

Taking care of our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It is well-known that man,as well as living things,can’t live without water or air. However,many factories pour waste water directly into the rivers or lakes. They also give out a lot of smoke directly into the air. Some people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 So our environment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Polluted water or air is harmful to us all.

It is our duty to keep our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 We shouldn’t throw about waste things. We must plant many trees,flowers and grass. If everyone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the world will become more beautiful.

Keep Healthy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keep healthy in our everyday life. Here are some advice for you to follow.

First you should have a healthy diet. It’s necessary to eat enough fish and vegetables. Because they contain all kinds of vitamin you need ever day. Do not eat too much fat,such asbutter or anything too fatty. Too many sweets can do harm to your teeth. So you had better not eat too many sweets or chocolates and keep off coffee.

Good habits can help you keep fit. Doing regular exercise is certainly a good way to keep healthy. After a day’s work,an eight-hour sleep is needed. And avoid working or studying too hard. Remember smoking can damage your health. So never smoke.

上一篇:先进班级体事迹材料下一篇:复旦大学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