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肿瘤患者常采用放化疗治疗, 采用由我国19世纪末期从国外引进入内的PICC置管术, 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痛苦[1]。应用过程中会有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穿刺出血等不良并发症发生, 尤以合并糖尿病患者为重[2]。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 该院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52例患者总结相应护理体会,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选取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52例, 男28例 (53.85%) , 女24例 (46.15%) , 肿瘤患病时间6~35个月, 平均患病时间 (15.2±1.3) 个月, 糖尿病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 (3.6±0.9) 年, 年龄29~69岁, 平均 (43.3±3.1) 岁。对照组53例, 男29例 (54.72%) , 女24例 (45.28%) , 患病时间5~37个月, 平均患病时间 (16.7±1.9) 个月, 糖尿病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 (4.1±1.1) 年, 年龄28~68岁, 平均 (44.6±3.2) 岁。两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相对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选择易穿刺成功的血管行PICC穿刺, PICC置管后记录穿刺时间, 定期更换辅料, 密切观察穿刺后情况, 认真记录其不良反应, 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1.2.2 实验组

总结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原因, 制定相应护理方案: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并检测血糖至平稳。穿刺时选择肉眼可见静脉, 若患者血管可见性差, 可在超声指导下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尽量选择粗而直的血管, 穿刺前热敷, 嘱做握拳动作并尽量放松[3]。穿刺之前, 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有关PICC的相关知识, 对患者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仔细分析, 若功能异常者, 可准备明胶海绵填充止血, 备好加压绷带, 确保操作顺利完成。规范消毒穿刺点, 穿刺后采用3M敷料将PICC管道固定好, 换药2次/周。嘱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宜清淡,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在换药的过程中向患者讲述导管维护注意事项并护理操作轻柔, 需定期观察其堵塞、滑脱、折叠情况, 并及时处理。

1.3 评价指标

血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感染、PICC留置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 (0~100分) 、PICC导管的维护效果 (0~100分) 以及PICC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0~100分) 等。其中分值越高评价及效果越好, 对日常生活影响越大。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百分比 (%) 表现, 数据相比采取χ2校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照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血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评分对照

两组患者的PICC留置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分、PICC导管的维护效果评分以及PICC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对于肿瘤伴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而言, 控制血糖为之后处置的重中之重, 预防并发症, 包括选择合适的导管、导管尖端位置准确、外体固定牢固、护理维护方式正确, 做到以上几点, 则不易产生PICC置管不良反应[4]。肘上、肘下固定方式是不同的, 肘上为L或U形固定, 肘下为S或C形固定, 透明敷料下缘亦固定完善, 将置管时间、维护时间、置管护士姓名贴于敷料上部, 并将导管采用思乐扣与皮肤紧密贴合, 使其不易发生移位。6 h后应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并保护好体外导管, 避免因衣物穿脱牵拉。因PICC导管价格昂贵, 患者常产生害怕自己出现不良反应导致导管被拔除浪费的不良心理, 所以护理人员更要加强巡视, 对患者细微照顾, 观察置管处皮肤静脉情况, 缓和其不良的情绪, 正确疏导并且讲解出现静脉炎后的处理方式及预后[5]。

综上所述, 肿瘤伴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前控制血糖平稳, 置管后予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 提高满意度, 临床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后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肿瘤伴糖尿病患者53例设对照组, 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 总结护理体会。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同类患者52例设实验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感染、PICC留置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PICC导管的维护效果以及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血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PICC留置时间、护理、导管维护效果以及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肿瘤伴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前控制血糖平稳, 置管后予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 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肿瘤伴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 周宗远, 刘霞.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回顾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8) :1170-1171.

[2] 杨云英, 朱翠, 侯春风.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5 (9) :56-57.

[3] 朴日红, 白雪, 张宏, 等.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分析及护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4 (7) :44.

[4] 葛晓艳.糖尿病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调查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3 (1) :12.

[5] 张爱萍.PICC管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J].重庆医学, 2008, 37 (7) :1631.

上一篇:汽车轮毂涂料的研制与应用下一篇:应用己酮可可碱护理指导对糖尿病足病变皮肤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