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书体会

2022-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孟子读书体会

孟子读书体会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

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篇二:《孟子》心得体会 《孟子》心得体会 王海英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心得体会

英篇三: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公孙丑上》读书笔记

政治与行政学院

王新

1230020187 关于“仁政”、“王道”和“霸道”的思考

《孟子?公孙丑上》主要涉及“仁政”、人格修养以及人性等问题。这几个话题还是继续《孟子?梁惠王》篇的问题。简言之,即何为好的政治,何为好的人格及关于人性的假设。首先,本篇开篇孟子与其学生公孙丑讨论什么样的政治是好的政治。需要明确的是,儒家意义上的理想政治是“王道”政治而非“霸道”政治。而“王道”政治的一个层面就是“仁政”。在《孟子?梁惠王》中,孟子强调“仁政”就是保民养民重民,甚至在某种层面上表现为“民贵君轻”的思想。而关于“仁政”的问题,在此篇中又得到深化。

开篇,公孙丑问孟子一个问题:“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①孟子借用曾申之例回答道:“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②公孙丑又问道:“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③孟子回答道:“以齐王,由反手也。”④

思考:此处,通过之上公孙丑与孟子关于齐国制霸问题的对话,可反映出孟子与公孙丑对齐国制霸不同的态度。公孙丑认为齐国制霸依赖于管仲与晏子所提供的制霸之术,是值得效法的。然而,孟子却用曾申之例来反驳公孙丑的这一观点,其认为管仲制霸之术是不切合儒家所期望的方式。再者,齐国实力本身就远超于其余各国,其凭借自己的实力称霸于天下是轻而易举的。管仲与晏子只不过①

②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

③ 同上

是利用了这一大好形势罢了。而在历史上对管仲与晏子的评价绝非如孟子所评价的这般低下。更多的评价基本上的观点与公孙丑的评价相类似。那么,如何认识二者评判标准的不同,这就成了该问题的关键。 孟子与公孙丑在此问题上评价的着眼点不同。从对此讨论的分析中可得出,公孙丑注重的是其政权的所能最终达到的结果,即制霸天下的目的,而较少关注达到此目的的手段,此观点亦是当时社会的普遍观点。更甚,公孙丑此处的分析切入点与当代美国保守主义政治学家萨缪尔?p?亨廷顿相类似。亨氏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反复阐述其政治秩序论,主张淡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着重对优良政治秩序获得渠道的分析。纵观全书,其对政治组织、革命及政党等的分析皆指向于优良政治秩序这一目的。而将意识形态差异淡化,强调政治统治效果的观点颇有目的论的考量。⑤而孟子更多地强调制霸于天下的手段的正当性。目的是一方面,更多地是注重实现该目的的手段。而手段问题就是孟子思想当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即“王道”政治与“霸道”政治的问题。 随后,孟子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提及了这一观点。公孙丑随后问孟子:“若是,则弟子之感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是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答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基,不如待时。’”⑥ 思考:这段对话是孟子对公孙丑所提文王值不值得效法问题的回答。文王是儒家学说中“王道”政治的重要人物。然而,在公孙丑的观点是,文王具有及其高尚的德性,到百岁之时仍未能将其仁德遍施天下。而齐国在管仲和晏子的管理下能够形成霸权。这样就会使孟子对管仲与晏子的看法自相矛盾。而孟子在此处的答复较为切要,也重申了文王之制是值得效法的。孟子在此处对文王之德行无法推行的原因分析颇具现代政治分析的韵味。孟子在此处的分析主要基于惯性政⑤ 观点详加:萨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译者序言,第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治的分析,认为文王之制推行困难是因为商之民众已适应商的统治之法,若改变惯有的其政治思维及行事方式,需要较长时间的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突破现有的政治与社会运行范式。突破的方法可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凭借自身实力与地位完成对政治架构及社会形态的塑造;二是运用某种强力手段将当前政治架构与社会形态完全打破,然后在政治与社会的重建谋求主导地位。⑦而这种强力的手段在周人看来,就是自下而上的革商运动。然而,之上多提及两种形式的突破,对于一个远离政治中心且力量孱弱的部落来说,无疑是困难的。在回答完之上的问题之后,孟子又对齐国之政做出了如下之评价。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倍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⑧ 思考:首先,孟子敏锐地观察到,齐国之世与文王之时已有极大之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齐国在其内部拥有较为完善的社会物资提取能力及能够进行有效的社会人员的管控。⑨此点在“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⑩。因此,齐国是有实力能够推行其政治的。基于此,孟子强调,齐国具备推行“王道”之政治的物质条件;其次,孟子开出推行“王道”政治诱人的结果,即“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由此可见,孟子认为在所有政治类型中,“王道”政治所能达到的效果最佳。而较为明确评判的标准就是民众对此政治的反映。孟子将民众的渴求形容为“犹解倒悬也”。还有一条隐线,孟子在下文中提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⑦

⑧ 观点参见:【美】乔治?s?米格代尔,强社会和弱国家【m】,前言第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孟子?公孙丑上》

⑨ 此两个层面亦是米格代尔的观点,其衡量“强社会”的标准就是基于这两个层面。其认为一个“强国家”是能够进行有效的社会物资提取与社会人员的管控。若对此两点进行分析,进行有效的并且社会物资提取与社会人员的管控离不开良好运转且具有较大权威的政治组织。而政治组织的运转离不开良好政治秩序。故此观点与亨廷顿的政治秩序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也。”11这段话力图表明一个原理,即“王道”政治优于“霸道”政治的一个优势在于其能塑造较为稳定且向心的政治心理。毫无疑问,稳定且向心的政治心理有助于民众形成自下而上的普遍服从。这种民众在政治心理上普遍服从对统治阶层无疑是有利的。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权存在的合法性理由更加充分。孟子此处的论述,将古时解释政权合法性的理由从“受命于天”慢慢向民意相悖转化。虽然这种转化仍不完全,但从一定层面上推进了解释政权存在合理性的解释;其二,这种基于民众主观服从的政治互动机制,从某些层面上来说能够增加政权的凝聚性。孟子在前一段举例对比周时文王推行自身德行之难与齐时推行之易,意在强调时事之不同,齐时明显优于周时,即所谓“故事半古之倍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12 此处就有一问题,孟子的观点所依靠的基础是什么?结合孟子此处对公孙丑论述的命题及结论,孟子对此命题的阐述可能建构在这一事实之上,即齐国的国力优于文王时期且社会现实亦优于文王时期,故其施行“仁政”比文王时期更容易,亦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片面地说,我认为孟子此处对齐国可能施行“仁政”的论证基于其独到的政治分析。从其对人性的分析就可看出,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由此可大致推断,孟子学说相对于儒家学说的内向化并非产生于其政治现象的把握和分析,而是其他面向上的问题。 人之四端及其延伸 随后,孟子提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13 思考:此处,孟子依旧对其语境下的“仁政”进行释义,以“不忍人之心”作为仁政兴起的起点。关于“不忍人之心”,孟子随后描述道,“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在《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列举了个极好的例子。孟子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11 1214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 13 同上

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5对牛羊有“不忍人之心”,转到对人百姓“有不忍人之心”,就产生了孟子意义上的“仁政”。而二者的转换就是孟子所谓的“推恩”,此点后面再加以解释。此处,孟子从某些层面上将“仁政”等同于“不忍人之政”,其所能达到的效果是治天下可运于掌上,此点与孟子在《孟子?梁惠王》所提观点一脉相承。稍有不同的是,孟子在此处向内追溯“仁政”的来源,而《孟子?梁惠王》一章多侧重阐述“不忍人之政”的核心及大致措施。而要使这条自内而外架构的“不忍人之政”设想的链条保持连贯,还缺少对“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路径地阐释。而这个路径就是孟子意义上有关“仁心”的“推恩”。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6 思考:在此处,孟子将“不忍人之心”归结为人之四端,即“仁义礼智”并将此四端分别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一一对应。孟子认为此四端是界定人性优劣的根本指标,亦是判断君主良善与否的重要条件。而此四点亦是孟子“仁政”发微的重要条件。一个君主若不具备此四端要求之品德,即被认为是“贼君”,而“贼君”就意味着其统治的合法性将无法确保,人人皆可诛之。从这个层面而论,孟子将君主置于一个十字路口下,而选择的核心是君主自我道德的抉择。再将此观点推而广之,孟子所以为四端之拥有者绝非仅仅是君主一个角色,有另一部分人亦符合此四端之要求,而这类人即“君子”。在之上引用《孟子?梁惠王》中论述“不忍人之心”的篇章中,孟子提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7“君15 16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公孙丑上》篇四:《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在这十几周的学习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还有标新立异的独特思想感染着。我收获最大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要轻易被外界蛊惑。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所大学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只有兼容并包思想才会繁荣,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于此。

这门课开阔了我的思维空间,让我有了一种要读点什么的欲望。我急需一种与别人思想共鸣的感受,于是我选择了《孟子》这部经典,从中得到了久违的畅快。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溯本回源;从逐物迷方与纷纭杂乱中回归宁静。我们需要从属于自己文明的厚重中寻找内心的坚定笃实,而不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而可能数典忘 祖。如何去寻找这份历史的深刻静谧?古人早已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营养又美味的心灵鸡汤国学。《孟子》在国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本书历经千年,历久弥新。它并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一部人臣与君主,人臣与人臣的枯燥对话记载录,它其中所蕴含的小由为人之道,大至政治理念的一体化的内容仍值得我们深思。时间并没有湮没它的光辉,直到今日,它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仍值得后人探索解读。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十分善于用比喻或者是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一些原本很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传神。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而且,《孟子》一书的语言精练流畅,同时又浅显易懂。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驳斥墨家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在思想方面,《孟子》具有民本思想。他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例如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夫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反对霸政他提倡以德服人,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因此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孟子还主张“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其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见孟子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教育上,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 但又认为人善性, 是无法从外在培养, 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深造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教亦多术。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在为人上,孟子提出了“养吾浩然之气”的哲学理念,这里的“气”的意思并非是具象化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其中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 立正常命运的方法。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养浩然之气”的原则,而有了“浩然之气”, 则就可以面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逆境,才能 够“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所担待。 同时他对于朋友,人臣,国君阐述个人修养的 内涵时用了不同的内容,对朋友侧重自处之道,自修之心;对人臣则讲述处理事情的原则方法;对君王则侧重用人及政治方向的策略,这足以说明孟夫子本人的灵活而并非是所谓只有古板呆滞的面孔。而在大的政治方向上,主要是向国君进言,孟子在向梁惠王进谏时,抓住各种时机向他说明实行王道的好处,既施行仁政,以达到 “内圣而外王” 的形势,其中的 “时” 与“势”论述精辟,鞭辟入里。在对待百姓的大的方针上“不违农时”与“使民以时”。这几个字已经可以概括爱惜民力与基层健康发展的方针内容,安居乐业只要到“时”做该做的就可以了,而在当今中国,这正是我党基层方针的基本内涵;然后“申以孝悌”,以孝仁忠 信教育百姓,使整个国家在文化上发展起来,百姓能够较好得担当起公民责任,努力奉献社会,那么政治经济就会在这个良性基础上进一步又快又好发展,反过来又会继续促进教育方向的改革,形成一个正面循环,在这个层面上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教育原因之所在;而对于君主而言“与民同乐”“,爱民如子”,那么百姓就会“民乐王之乐,忧王之忧”,上下一心,则就可以达到“势”上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对于现在中国而言,党的执理念就是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难处,维护群众利益”,从而老百姓也积极拥护党的政策,支持党的决策,时刻代表群众最根本利益,紧紧依靠群众,这正是共产党活力长久之所在,精神永恒之所在。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读后感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英文名称:mencius)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当然,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书中并未加以解释。但从《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关于仁政的某些观点。你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食,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民为贵,社稷次这二,君为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到底,仁政也是两个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结论:仁者无敌。

应该说,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是,为什么“仁政”说并未能让历代统治者真正去实现“仁政”,更多的时候,老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关键是“仁政”说只是提出了或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未从制度层面解决封建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这个方面说,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

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

从中国历史上看,真正能实行仁政的君王有几个?汉朝有汉高祖、汉文帝、景帝而已。就连汉武帝我看都还算不上是好皇帝,虽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时期尚可称得上是仁政,则天和玄宗时虽然出现了盛世,但那是因为祖宗给他们打下基础,他们在不少方面都还算不上仁政,就连个人生活作风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别说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没有能称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连太祖和神宗都说着吧,他们的积分也还不够。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其他民族是严防死守,倍加歧视。也许只有世祖还有点仁政的意思,还算干了点人事。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个劲的加强封建统治,杀人如麻,哪里还有仁政的意思。特别是这老东西当他读到《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候,认为这哪里是臣子说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说“倘此老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将孟子从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乐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诛十族、厂卫特务机构等基本上空前绝后了。)其后的皇帝们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这两朝来看也算不是实行了仁政。鞑子皇帝是异族入主,对汉人是很不信任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制造了一个的文字狱就是明证。当然这两个老头在位时多少干了些人事。

可以说,“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代统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没树立起来,这与每个皇帝的素质和封建制度密切相关。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杂曲里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仁义是孔孟之道的核心,几千年来,一直主宰着中国读书人的思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读书好的,出来做官,所以官场上也不肯公开声明逐利,标榜求名还算清高。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也实事求是起来。知道“逐利”是人的本性,回避不掉,也用不着回避。不过,做任何事情都 要有个尺寸。过去呢,把仁义强调到绝对,现在呢,把利益强调到绝对。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看到的社会现象,满脑子糊涂起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所列举的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等等为自己的时代作出贡献的人们无疑都接受过生活,精神上的考验。我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对世间万物而言,是个永恒不变的定律。又如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那坎坷的取经之路要是没有了妖魔的阻拦,一步登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困扰,安心的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但可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又怎能领悟“佛”中能超脱世尘的感悟?那《西游记》便成了一个无趣的故事。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则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也是在外界的压迫下日渐成熟,如果人在安乐中生存,那他就会失去对外界的抵抗,对生活真谛的领悟,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蛙一样,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第2篇:孟子读书心得体会

李学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最近,我就有幸品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第3篇:《孟子》读书心得体会

孟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集大成的思想著作《孟子》更是一直被人拜读,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孟子》读书心得体会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篇一:《孟子》读书心得体会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篇二:《孟子》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几周,我完成了《孟子》这本书。

其书共分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离娄章句上,离娄章句下,万章章句下,万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尽心章句上,尽心章句下。

其实,我对那些古文是一窍不通。但是后来,我发现家里实在是没有什么书了,只能读它了。它里面有原文、译文和注释,这也带个我了不少便利。一开始,我是按照原文、注释和译文来读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这个顺序读书,自然更是“一头雾水”了。我是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因此,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直到几天后,我无意中先看了译文,又看了注释,最后才看了原文,这样我一下子就可以读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终于成功了。

于是,在后面的阅读中,我是严格按照先译文,后原文,再注释的顺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无穷。篇三:《孟子》读书心得体会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第4篇:《孟子》读书心得

我认为在读这本《孟子》之前应该要做的就是先了解有关孟子的大小事。了解孟子,应该可以把孟子思想摸透。本着以前老师教过的印象,再加上网上细查一下,我可以知道,孟子生于战国时代并是孔子思想的接班人。孟子医生都执着地宣扬着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他不但向大家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更积极地致力于游说各国君主实行“仁政”。孟子为了实现梦想,也和孔子一样,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途。

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课件他被世人的推崇与支持,虽然他生在战国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是我非常佩服的。回头看看现今的社会,许多人经历一点挫折就马上放弃,工作一换再换,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再看看自己,有时候也没有坚定、稳重的心去完成一件事。有时候觉得累、觉得烦,就开始浑浑噩噩的混时间,我们实在应该向孟子多多学习,有着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不受乱世影响,仍然坚持自己完成自己的梦想。

其中的几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例如:“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是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令命也。”一个人充分时间他内心的要求,就会了解他的本性。了解他的本性,也就会了解天了。保存内心的原状,养育他的本性,就是侍奉天的正确方法。短命与长寿都不改变态度,修养自己来等待任务,就是建立使命的正确方法。我很喜欢这一篇,一般人如果想要了解自己的本性,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充分实践自己的心。既然要实践自己内心的要求,就会有所谓的“心之四端”。分別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心是不断在发出要求的状态,那我们就会知道人的本性是“向善”的,而这种向善本性的根源就是“天“,另外一中说法就是,天给了人向善之性,所以人生之道自然就是“泽善固执“了。

很喜欢解读孟子所说的话,光看文字无法理解它其中的含意,一定要反复思考,一遍又一遍的解读,才能明白其中的精髓,实在很有趣。

第5篇:孟子-读书笔记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

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第6篇:孟子读书笔记(通用)

孟子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孟子读书笔记1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孟子读书笔记2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解放,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孟子读书笔记3

不忍人之心,什么意思?以前我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之后,我才懂得了什么叫“不忍人之心“。若大家有兴趣,不妨听我一一道来。

《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聪,小顺,铁蛋和孟子哥哥。孟子哥哥本是一位无工作的青年,后来遇到了一位老道爷爷,那位奇怪的老道爷爷偏说孟子哥哥是转世的孟子,经过一系列的酸甜苦辣后,孟子哥哥将成为下一任总统但奇怪的是,他在听完老道爷爷的一席话后,毅然决定:不当总统了!

这本书只要体现了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著名观点“仁政”。仁政是指施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让我想到有一次和奶奶一起看“第一时间”里的一件让人为之动容的事情。

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人们出去上班的上班,买菜的买菜,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与祥和的。可谁又会注意到,三楼的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宝宝正趴在阳台上呢!也不知怎么的,小宝宝的身体开始倾斜。一开始,他的一只小脚离开了阳台,渐渐地他的一条腿腾空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的半个身子都离开了阳台。多么令人胆战心惊呀,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最后,那个小宝宝的身体以趴着的姿势往下坠。天哪,很快就要掉到地上了!有的居民正要快速地赶往这里,也有的居民眼睛睁的老大,很想去救那个小宝宝,但腿脚都如灌了铅一般,脑子瞬间短路。一秒,两秒,三秒,“嗖——”一个身影如飞箭一般窜过人群,那小宝宝正好落入一位年轻妇女的怀里,一个小生命免于升天!原来,那小宝宝的爸爸上班去了,妈妈又去买菜,便把小宝宝放在了阳台旁的推车里。而小宝宝又阴差阳错地爬上了阳台,这才导致了刚才这一幕的发生。不过,这小宝宝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的福,有位善良的阿姨看到了,勇敢地接住了他。记者采访那位阿姨是,她正在病房,因接那个小宝宝而手臂骨折了。但她仍然笑着说:“我的手臂虽然骨折了但挽回了一个小生命,我觉得很值得!”于是,记者又问她,你为什么能如此处变不惊地去救那个与你非亲非故的小宝宝呢?那位阿姨轻松地说道:“其实我当时也没想什么,就是想着一定要接住他,”那位阿姨并没有讲太多话,但她的话却是足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其实,当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看到了,一定会去救他。那不是为了得到他父母的报酬,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更不是为了不想听到“见死不救”的谴责。这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之心。

我们要坚信: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读书笔记4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孟子读书笔记5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书中有的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是有时侯也会迫于本性的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与义两者不可兼得时,就应舍生而取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因此我们就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