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采用

2022-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采用

对县支行会计核算业务审计应采用非现场方式

长期以来,受固有惯性思维的影响,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内审部门对县(市)支行的审计监督主要运用现场审计方式,对非现场审计方式运用甚少。随着县(市)支行会计核算业务向市(州)中心支行的集中(会计集中核算已完成,国库会计数据集中正在试点之中),对会计核算业务的现场审计已难以满足审计监督的需要,非现场审计方式应成为内审部门的现实选择。

一、县(市)支行会计集中核算对现场审计产生的不利影响

根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需要,无论是履职审计、离任审计或是财务会计专项审计,会计核算业务都应是审计监督的重中之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受原始会计核算资料与审计现场分离、会计制度和核算组织形式的制约等因素影响,使得内审部门对该项业务的现场审计困难重重,大多不得不将重点放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审计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一)会计核算资料与被审计单位的脱节,使内审部门实施现场审计流于形式

会计集中核算后,县(市)支行的会计凭证、对账回单、各类清单和报表等原始会计资料都上交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集中保管。事后监督中心对上交的原始会计资料没有以支行为单位而是按照业务分类装订,极不便于借阅。內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业务现场审计时,一般只查看被审计单位各类在用的会计事项登记簿、印押证管理、岗位职责及会计人员现场操作流程。由此造成两方面脱节:一方面,不符合现场审计抽查样本量每年应不少于三个月的要求,审计分析缺乏资料和依据,增大了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无法利用原始会计资料对会计人员交接、重要事项审批、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内外账务核对、同城票据交换、账务处理和计息计算等业务进行核查和比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场审计只能流于形式,业务风险无从查证。

(二)会计档案管理规定的约束,使内审部门实施现场审计成本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规定:应严格会计档案查阅管理,查阅会计档案必须按规定办理查阅审批手续。查阅人可以阅览、复制和摘录会计档案,但严禁将会计档案借出本行。开展现场审计时,如要保证审计效果,必须将支行上交的原始会计资料进行复制或摘录,并调送到审计现场,将大大增加审计成本。据统计,常德市中支7个支行仅2007年就上交事后监督中心各类会计业务凭证(含各种附件)约96,000张、账表(含各金融机构报表、对账单、发出和接收业务清单及余额表等)约20,500张。按抽查样本量每年不少于三个月的标准,一个支行最少需复制或摘录的原始会计凭证和账表分别约为3,430张和730张,成本之大可想而知。

(三)会计集中核算组织形式的制约,使内审部门实施现场审计工作量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基本会计制度》规定,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设置营业网点办理柜台业务;成立核算中心集中处理全辖会计核算事项;成立事后监督中心监督会计核算结果。开展现场审计时,日常会计核算监督资料需向事后监督中心调阅,而会计营业部门负责集中核算系统日常运行管理,数据和账务参数设置等必须由营业部门提供,若涉及固定资产和财务费用等还要会计财务部门配合。内审部门要实施全面、有效的审计,必须多头取证,回旋于县(市)支行审计现场与中心支行事后监督、营业室和会计财务部门之间,审计工作量大大增加,极易引发审计人员疲惫心理,势必造成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和质量不高。

二、对县(市)支行会计核算业务审计采用非现场方式的有利性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第二十三条规定:内审部门对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和行属企事业单位可以进行非现场审计和现场审计。会计集中核算在给现场审计带来不便的同时,为实行非现场审计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有利于就地取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一是有利于提高审计实效。实行非现场审计时,审计组可指定被审计单位派人将由支行保管的相关登记簿报送至中支,然后与已上交的原始会计资料和数据进行核查和比对,既节约了审计人员和资料往返于中支与支行之间所需的时间,又利于排除各种干扰;二是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实行非现场审计既能节约众多审计人员外出、资料复制等各种费用开支,又可根据需要及时将中支相关会计业务骨干吸纳为审计组成员,有效实现人、财、物等资源合理整合和最优化配置。

(二)有利于沟通交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一是有利于问题及时处理。开展现场审计时,审计人员如因对相关业务知识不熟悉、档案资料不全而被审计单位又不配合,难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实行非现场审计,审计地点转移到中支机关,审计人员如遇到难点问题,可及时与中支会计集中核算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进行交流和探讨,达到解疑释惑,有效解决审计出现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准确查证问题。由于主管部门的及时和有效配合,审计人员获取审计依据更为全面,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充分性、相关性和合法性更为充分,对违规事实的查证和定性更为准确。三是有利于促进协作。对会计集中核算业务的非现场审计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更能促进不同科室和不同业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了审计协作化水平,使各种潜在的审计信息和人力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利用。

(三)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一是有利于部门间了解审计信息。在开展现场审计项目时,反映审计成果的审计报告往往只在上下级审计部门、主要领导和被审计单位之间传送,对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审计建议的落实主要通过被审计单位来完成,实际效果难以保证。在非现场审计过程中,通过与内审部门之间沟通交流的不断增多,可使各部门间能及时和准确地掌握被审计单位业务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二是有利于促进审计成果利用。通过非现场审计交流,可为被审计单位提出更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解决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检查监督和督导整改,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使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利用。

(四)有利于内部监督,提高廉洁从审意识。一是有利于监督审计行为。通过实行非现场审计,可消除空间距离影响,使内审和纪检监察部门对审计人员的监督更为直接和有效,同时减少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过多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产生徇私舞弊或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可能性。二是有利于减少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或负担。无需被审计单位解决审计人员的餐宿、交通和办公等实际问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被审计单位日常工作的影响和接待开支。

三、实行会计核算业务非现场审计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一)审前准备环节。由于非现场审计大大减少了与被审计单位的日常接触,审前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审计程序中占有重要位置。审计组应在广泛搜集资料,准确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制度建设、内控制度执行和业务量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审计方案。相对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确立审计事项时应更加详细全面,提前向被审计单位下发审计通知书、资料调阅清单、进点会谈提纲和审计公告等,并送至相关部门,便于其充分作好准备工作,避免重复劳动,尽力减轻配合负担。如:指定被审计单位明确审计联络员,专门负责资料传送和业务联系等事宜;确定被审计单位参加会谈人员范围,尽量解决因非现场审计而造成的沟通不畅和信息来源减少等弊端。

(二)资料交接环节。非现场审计中,审计资料一经送至内审部门,内审部门就应负有对所有资料的保管及保密责任,确保资料完好和完整。审计组必须指派专人接收、清点和专柜保管调阅的各种资料,编制一式两份的交接清单,由交接双方签字认可,各执一份作为资料交接的证据,分清责任。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应按要求提供完整的资料,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非现场与现场审计结合环节。在运用非现场审计方式开展会计核算业务专项审计时,由于原始会计资料与实物资产、业务人员现场操作情况等分属两地,限制了对档案资料所反映的数据进行核实所需采用的实物盘查、账务核对和现场观察等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必须与现场检查相结合,指派少数审计人员进行实地察看,通过穿行测试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盘查实物、核查账务和重要事项审批事项等来补充非现场审计的缺陷,综合非现场审计和实地检查情况,进行分析、质询和评价,并召集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到中支说明或核实审计情况,进行事实确认,最后下发审计结论,以免造成审计结论的失实和审计评价的失当。在开展综合审计项目时,应以现场审计为主,非现场审计为辅,并成立两个审计小组。由非现场审计组对会计集中核算业务开展审计,并相互及时沟通信息,保证审计结论的全面和完整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

作者:姚典清

第2篇:采用PPP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今年以来,财政部力推PPP模式,引起各级政府学习PPP的热潮,但是,如何真正做好一个PPP项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PP模式自从作为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引入到我国以来,已经有不少项目的实践经验,但是,此次财政部力推的PPP模式,并非以前的项目融资而是一种管理模式,融资只是PPP项目过程中一个环节。在管理模式下,成功使用PPP模式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正确理解PPP 要想成功采用PPP模式,首先要正确认识PPP的内涵和特点。如果不能正确认识PPP,很难能够达到采用PPP的目标要求。

1、PPP是一个管理模式而非融资模式

任何一个PPP项目的实施,都会有一个SPV(特殊目的载体)的执行机构,一般来说,SPV是由政府公共部门和若干家企业共同组成。一个PPP项目的资金来源全部由SPV来筹集,一方面是SPV的自有资金,另一方面是由以SPV为主体的融资。因此,在PPP项目中,融资是企业的事情而非政府。PPP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其管理模式包含与此相符的诸多具体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和管理过程,可以在不排除、并适当满足私人部门的投资营利目标的同时,为社会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融资只是PPP的一部分内容,而非PPP全部。英国在最早采用PPP时,除了缺少资金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政府项目超预算和超工期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才决定采用PPP模式。

2、PPP具有多样性

早期人们习惯于将PPP与BOT、PFI、TOT、BOOT等形式并列看为项目融资形式,而这处看法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是利用和民营部门合作来完成公共部门的任务,因此说,PPP是他们诸多形式的总称。说PPP具有多样还不止这些,目前世界各国以及多边金融国际机构对PPP的分类都不尽相同。如英国将PPP分为两大类别,一是由政府付费也就是他们所说的纳税人付费的项目称为PFI,另一类是由使用者付费的项目,称为特许经营。世界银行将PPP分为五类,而亚洲发展银行分类更多。事实上,采用什么样的PPP形式是根据不同政策需求决定的,不同的政策需要不同的PPP形式。例如:对于新建的基础设施一般采用BOT的形式,而已经建设成的基础设施更多采用TOT的形式。因此说,不同的政策要求可以选择适合政策目标的PPP形式。

3、PPP具有复杂性 一个PPP项目涉及多方利益,首先是政府公共部门,它代表公众追求的是公平;其次是民营部门,它追求的高效率和高收益;再次是公众希望得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何将三者的利益协调一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除此之外,还要涉及一个未来

二、三十年的运营过程,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例如物价、汇率、经济周期、各种调控等都会对项目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据英国专家介绍了,一个PPP合同有上万页之多,可见一个PPP项目所涉及的问题之多了。基于PPP的复杂性,我们就有必要在一个项目采用PPP模式之前,做相当认真的准备工作,这个工作可能是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较长时间,如果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而急忙上马的话,后面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4、PPP具有长期性

一个PPP项目一般需要

二、三十年或更长时间,如果仅仅有

三、五年的话可能实现不了采用PPP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近几年所采用的BT就是这个情况,一般仅有三到五年时间让政府回购,对政府而言,没有实现当初采用PPP所在达到的结果,相反会更加加剧了财政负担导致政府债务的一个主要来源。试想如果将BT项目延长到

二、三十年,并将管理维护也由民营部门负责,民营部门一定会将项目质量建设的非常好,因为这将影响到后面几十年的维护成本,而每年政府在该项目的支出也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少财政支出压力。当然这种由财政完全支付的项目应当受到本地财政收支预算的约束,不能一味采用这种方式上项目,一旦规模过大,超过财政承受的能力,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更大的风险。

二、准确把握风险分配原则

PPP的风险分配原则是让最有能力承担风险的一方承担风险。PPP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分配原则而不是一般的分配原则,因为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而不是竞争。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曾说:竞争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破坏性的,即便是建设的时候,也没有合作有利。经济学中博弈论囚徒困境的模型也告诉我们,合作有利于竞争,如何都选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终结果是对双方不利的,而只有考虑对方的利益的时候才能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因此,合作有利于竞争。可以,如何实现这种合作而不是竞争呢,博弈论同样告诉我们,纳什均衡的结果是对双方不利的,也就是说,虽然说分配原则上是让最有能力承担风险的一方来承担,如何来实现这个分配目标呢?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合同来约束,如果没有合同的约束,没有任何一方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一般人都会认为政府承担风险的能力会更强,其实不是这样,政府可能对部分风险有较强的承担能力,而对另外的风险民营部门承担能力会更强些。例如市场风险或运营风险一般由民营部门来承担会更好些,民营部门对市场的敏感性要比政府高得多,民营部门会根据市场微小的变化来调整运营的策略,而政府在这方面就会弱很多,主要是政府对市场的敏感度不够。相反政府对政策所导致的风险承担能力会大大高于民营部门。例如某个领域收费项目年限的调整政策的变化,如果让民营部门承担就不尽合理,而政府承担就会有更多的应对办法。总之,风险分配是一个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不能合理分担风险,PPP项目会遇到诸多问题甚至导致失败。

三、合理确定利益调整机制

盈利而不暴利是PPP项目的收益的一个基本原则。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则呢?企业盈利是正常的,企业经理人是为股东服务,为股东获得利益最大化,而PPP项目是一个长期而稳定的收益的项目,为了让PPP项目正常运营,政府不可能让PPP项目处于亏损状态,众所周知,你不可能让一个亏损的企业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确保企业不亏损的同时,也不会让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因为这是公共产品或服务,他涉及公众利益,如果是超额利润,必然让公众承担了更多的成本。事实上,这也是在国外PPP饱受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去我们研究PPP时,经常说的是利益分享,而现在提出了利益调节机制而不再是分享。因为,基于前面的原因,政府不应当分享项目的利润,而应当调节项目的利润。如何实现这个原则呢?一般也通过合同约束,在合同中规定,当利润低的时候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如果收益高的时候政府会通过价格或其它方式降低经营的收益,让经营者总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收益。这样既不让经营者因亏损运营不下去,也不会因产生超额的利润而让公众承担更高的成本。例如北京四号线,通过对铁轨的租用,来调整PPP公司利润空间。

四、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是成功实施PPP的基础,如果一个PPP项目没有很好的监督就很难达到采用PPP所想达到的结果。而实现有效监督最好的办法是公开透明,可以说公开透明是监管的基础。监督可分这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监督;三是质量监督;三是成本监督。为什么说要公开透明呢?因为公共投资项目本来是政府职能,由预算资金来实现,而采用PPP模式是让民营部门来建设并运营,而民营部门的是不会向社会公开的,所以公众难以了解自己所享受到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是多少,这也是PPP项目在国外饱受质疑的另一原因。因此,为了加强监督,有必要让经营者公开运营成本,特别经营者提出需要提高价格时,更应该让其公开经营成本后再讨论是否提高其产品价格。监督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公开招标,特别要实行真正意义上招标。对于收费年限和投资回报率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达到最有效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谈判达到所要的结果。

第3篇:企业筹建期税收核算会计核算

企业筹建期发生开办费的税收处理与会

计处理

开办费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筹建期是指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税法中的关于长期待摊费用的规定如下: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

(一)项和第

(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

(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

(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

(一)项和第

(二)项规定外,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第六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

(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

(三)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七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

(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由于贵公司在2012年5月之前没有实现销售(营业)收入,2010年、2011依上述规定计算可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零,即业务招待费在税法上不允许列支扣除。

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果企业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账务处理规定如下:1901长期待摊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四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

三、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摊销时,借记“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然后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计入管理费用。

但是新《企业会计准则》按照颁布的会计科目表及核算内容,长期待摊费用的内容有所变化,开办费的处理也与以前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

1801长期待摊费用规定: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6602管理费用:

三、管理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可见使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发生的开办费用不再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核算而是直接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进行归集。这与税法规定基本一致。但是鉴于现实操作中的困难,税法给予了一定的选择余地,企业以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未摊销完毕的可以在剩余年限继续摊销。企业要根据自身使用的会计制度来确定开办费的处理办法

第4篇:零售企业会计核算

题目:关于大型零售业相关情况的调查

一、商业企业的实物流程

商业企业中的大型零售业是商品实物流转的过程,商品流转是指通过买卖行为,把工农业产品由生产领域送达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零售企业是指从批发企业或生产部门购进商品,销售给个人消费,或销售给企事业单位等用于生产和非生产消费的商业企业。商业零售企业处于商品流转的最终环节,如百货商店、超级商场等。为了更深一步了解大型零售业的实物流转过程、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商业企业的会计信息,我们对秦皇岛市奥体中心的广源超市进行了参观考察,学到了很多知识。如零售业的实物流转包括若干环节,从订货、运输、收货、上货、销售、退货到盘点等等多个环节,最终完成整个实物流转的过程。

(一)订货和运输

在商品购销过程中,零售企业首先是跟供货商订货,订货是指零售企业直接向供货商要货,或者简单说是采购,传统的订货是以手工方式为主进行,大量的信息通过电子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差错率高,而且效率低下,然而现在大部分零售企业的采购工作仍是通过手工来完成,原因是某些供货商的管理水平无法达到超市的要求,有时候更有突发性的需求,也需要超市的采购主管下达手工的订单,超市采购需要参考的依据有商品的历史进价、历史采购批量、当前库存以及在途商品量等数据,超市采购应当对采购数量与价格等敏感数值给予严格的限制。对商品库存进行动态的调整,而不同的商品订货方式也不同,例如:一般超市针对生鲜、冷藏商品都要勤进快销,提高此类商品的周转率,所以此类商品进销频繁,因为这类商品本身保质期短,不可能保持过多的库存量。所以超市要根据不同商品特点配置不同的订货规则。

下订单之后就是商品运输问题,商品的交接货方式通常是根据商品的特点和运输条件,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的。通常采用的商品购销交接货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送货制、提货制和发货制。一般超市都实行送货制,送货制是指供货单位将商品送到购货单位的仓库或指定的地点。送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和商品损耗,一般由供货单位负担。

但超市要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合理的交接货及运输方式,以使商品达到最小的损耗,保证商品质量,例如:像广源超市的生鲜组和休闲组类的产品就实行日配制度,即每天送货商都要把商品送到超市仓库,因为这类产品保质期很短,容易腐烂变质等,所以要随上随买。

(二)收货、上货和销售

货物到达后,收货人员根据司机的随货箱单清点收货,收货人员签收送货箱单,并填写相关所需单据,将标有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批号)、货物状态等有关的收货资料交定单处理人员,收货过程中收货员如果发现质量不合格、包装毁损等问题要拒绝签收,若收货员没有发现类似问题,使商品上货销售发现质量等问题,收货员要负一定的责任。例如:广源超市的进货验收制度。该制度明确规定商品进店检查验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食品标签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

定》,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和“三无” 商品进店。收货商品进入仓库后,就是库存管理和货品存放以及上货销售。上货要按照有关规定上货,例如:上货要注意堆头,排面,端架上的物品摆放顺序及摆放规则。商品的销售则由超市员工与供货商派来的员工组成,他们都要服从超市的管理,在超市里的工作主要是促销商品,其次还要随时关注货架物品的摆放、卫生等问题。

(三)退货及盘点

超市退货包括超市向供应商退货和顾客向超市退货两方面,各种退货及换残产品入库都须有相应单据,如运输公司不能提供相应单据,仓库人员有权拒收货物。退货产品有良品及不良品的区别,如良品退货,货物必须保持完好状态,否则仓库拒绝收货;不良品收货则必须与相应单据相符,并且有配套的纸箱,配件齐全。顾客因为商品质量问题要求退货,超市必须有退货管理办法,制定合理的退货政策,尽量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

超市商品必须定期盘点,保证数量和质量,盘点流程为所有的货物每个月必须大盘一次。针对每天出库的产品进行盘点,并对其他产品的一部分进行循环盘点,以保证货物数量的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赠品不盘。针对每次盘点,接单人员打印盘点表,交给盘点人员。至少两名盘点人员进行盘点,将盘点数量填写在空白处,盘点后由二人共同签字确认数量。将盘点表交于报表人员,报表人员将盘点数量输入盘点表,进行数量的匹配,如有数量的差异,需重新打印差异单,进行二次盘点,二次盘点后无差异存档。如有差异,需进行核查,如发现有收发货错误的,需及时联系供货商,是否能挽回损失,无法挽回的损失,按照事故处理程序办理。例如:广源超市的盘点程序是货位号的编制、库房卡片的制作、条码板的制作、控制单的制作、然后就是整理商品,盘点完后,条码板回收,如无问题进行切盘。

二、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食品质量标准主要是:有营养价值,有较好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烹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以致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一定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超市作为生活消费品的集中地一定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对食品保质期、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储存环境等严加管理,防止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从源头上杜绝生产危害身体健康的食品,零售企业制定各种检验措施,对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拒绝采购,进场。例如:超市中的生鲜类产品,在调查中发现生鲜类产品保质期都很短,储存条件也比较苛刻,为避免食品发生过期变质等问题而给消费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超市等零售企业一定要做好食品的保鲜、保质工作,创造良好的储存条件,勤进快销,保证生鲜类产品的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例如: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广源超市制定了食品质量责任制度,实行食品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加强员工的责任心;食品质量自检制度,每日对各类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安全检查,尤其是蔬菜、生肉等生鲜类产品以及现场加工的食品;质量承诺制度,对各类商品都要保质保量,对消费者负责,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放心。同时,还对散装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加工间原材料、用具携入携出以及散装食品卫生制定了几项规定。为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广源超

市还制定了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保证决不销售有毒有害、包装破损、掺假掺杂、国家明令淘汰的等十类不合格食品,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三、零售企业会计核算

零售企业例如像广源这样的大型超市,商品的销售量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定,销售单价则由企业财会部门根据商品进货成本、毛利率以及其他同类企业的销售价格制定。大型零售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通常适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这是在建立实物负责制的基础上按售价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的方法,首先是建立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实行实物负责制度。实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其次是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数量。再次是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最后就是定期实地盘点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必须加强商品的实地盘点制度,通过实地盘点,对库存商品的数量及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实物和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

售价金额核算法主要适用于零售企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把大量按各种不同品种开设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归并为按实物负责人来分户的少量的明细账,从而简化了核算工作。例如:为严把商品进货关,有效控制商品全过程流转管理,广源超市特建立了商品购销台账制度。

四、心得体会

通过两周对广源超市的参观考察,我了解了很多关于零售企业的知识,例如:零售企业尤其是大型超市的实物流转过程、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零售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等等。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大型零售业基本都有非常完善的内部制度,例如:进货验收制度、食品质量责任制度、食品质量自检制度、质量承诺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但是,没有一个企业是十全十美的,广源超市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

超市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的设置及运用、商品采购及销售的核算与传统的商业零售会计相比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立适合超市经营特点的会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要重构超市进销的会计核算体系,超市使用的物流管理软件和会计软件还需进一步开发才能更好应用,因此应在有关一级科目下进行二级科目的开发设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使一个会计科目能够反映多种会计信息。会计核算方面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法”,同时反映售价信息,改变了以往传统零售业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这一方面简化了核算手续,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体现了实物负责制,有利于加强超市经营管理。

第5篇: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总则

一、为加强财务管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提高企业效益,根据有关会计法规和公司实际,特制定如下制度。

二、公司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相互协作。

三、公司各生产经营部门必须相互衔接,各负其责。

四、必须做到钱账分管,账物分管,手续齐全。

五、经手每项业务必须签字,签字就是“牵制”。

六、公司财务制度分为核算制度、管理制度、稽核制度、牵制制度、清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六个模块。

第一篇会计核算制度

总则

一、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有关规定,制订本核算制度,规范公司的财务工作。

二、公司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会计。

三、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四、公司适用权责发生制,采用借贷记账法,使用记账凭证,记账文字为中文。

五、公司对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和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六、董事会直接管理财务,并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七、财务部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配比原则、重要性原则、审慎性原则等基本原则,并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完整。

第二章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公司设财务部,负责会计核算工作。

二、设会计一名,负责公司财务核算工作;

三、设出纳一名,负责公司的现金核算及协助会计做好其他工作。

四、会计科目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科目,二级科目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第三章资产的核算

第一节 流动资产的核算

第一条现金核算

一、现金的使用范围:

1.员工工资.津贴及各种奖金.

2.个人劳务报酬.

3.招待费等应酬性支出.

4.车辆路桥费.油费.

5.差旅费.

6.结算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7.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二、设立现金日记账,逐日逐笔记录现金的收支情况。

三、出纳每天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款相符。

第二条银行存款核算

一、现金支付以外的所有款项均通过银行转帐结算。

二、设立银行存款日记账,逐日逐笔记录银行的收支情况。

三、月底与银行对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第三条存货核算

一、货是指企业在日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原材料、库存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二、存货核算的主要内容:

⑴确定存货的数量与金额,即存货入账金额的确定;

⑵市价变动对存货价值的影响;

⑶分配库存存货成本与已耗或已售存货的成本。

三、存货数量的确定采用永续盘存制,设立存货明细账,逐日逐笔记录存货的收发情况,并定时结出其结存数量。

四、存货价值的确定采用实际成本入账。按存货取得来源不同具体如下:

1.购入的存货,安买价加运输、装卸、保险、包装、仓储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作为实际成本。

2.自制的存货,按制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实际成本。

3.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5.盘盈的存货,以同类存货的价值为实际成本。

6.接受捐赠的存货。按照捐赠实物的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等凭证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或者按照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7.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而取得的存货,按照应收债权的帐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8.以非货币性资金换入的存货,按照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五、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采用计划成本下的先进先出法。

六、存货的发出一律以领料单的形式出现,在领料单上须注明用途、数量、金额、领用部门等,以满足不同的核算要求。

七、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

八、存货的盘点分为年中和年终盘,务必做到账、卡、物三者相符。在盘点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损毁、变质等情况,应及时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条投资核算

一、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经营上的各种目的,在其主要的经营业务之外,将它本身的资产投放于证券或其他单位的行为。

二、按照投资的时间、目的、性质不同,将投资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三、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初试投资成本入账,即以实际支付、按应收债权的帐面价值、按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等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四、长期投资在期末时按照帐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第五条其他流动资产

一、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为货物发出、履行劳务、交付工程并已取得索取价款的凭证时。应收账款按照往来客户等设置名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坏账损失的计提方法采用直接冲销法。

二、其他应收款应按借款单位(人)设立名细账,核算其增加或减少。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帐面价值转为应收账款。

三、预付账款应按预付单位(人)设立名细账,核算其增加或减少。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帐面价值转为应收账款。

四、待摊费用应在规定的会计期间摊销完毕。

第二节 固定资产核算

一、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使用期限在2年以上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也列作固定资产。

二、按公司实际情况,将固定资产划分为生产设备、仪器仪表、办公设备、制冷设备、办公家具、运输设备六类,预计残值率统一为10%。

三、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为:生产设备为10年,仪器仪表5年,办公设备5年,制冷设备5年,办公家具3年,运输设备8年。

四、公司采用平均年限法,按月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从下月计提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下月起不提折旧。

五、固定资产在取得时,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⑴购置的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部门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⑵自建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⑶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双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⑷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按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加上由于改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作为入账价值。⑸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抵债而取得,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有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⑹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按换出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有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⑺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资产在市场上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⑻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捐赠方提供的有关凭证或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作为入账价值。

六、固定资产的管理由财务部和行政部共同负责,财务设立固定资产明细账,行政部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定期对账。

七、每年年终,由财务部牵头,组织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编制盘点表。

八、公司在固定资产的购建、出售、清理、报废和内部转移等,都要进行会计处理。

九、公司在期末根据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第四章负债核算

一、负债,是公司由于过去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能以货币计量、并将以资产、劳务费或新的债务予以偿付的现时义务。

二、负债按时间段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一年以下为流动负债,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各项负债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带利息的负债按照确定的利率按期计提利息,计入损益。

三、应付账款是指公司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而发生的负债,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并按供应商名称设置明细账用以核算增减情况。

四、应付工资核算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财务部设置应付工资明细账,按照职工类别分设账页,按照工资的组成内容分设专栏,根据工资单或工资汇总表进行登记。月末将本月工资进行分配,分别进入费用等帐户。

五、其他应付款核算公司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按单位或个人设立明细账。

六、应交税金核算公司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公司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并根据规定设置进项税金等专栏进行明细核算。所得税的核算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核算

一、实收资本是指按照公司章程,投资者向公司投入的各项财产物资,应按实际投资数额入账。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以实际收到或者存入公司开户银行的金额作为入账价值。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事先有约定汇率的,按约定汇率折合成人民币作为入账价值;没有约定汇率的,以收到投资额当天的外汇汇率折合成人民币作为入账价值。

二、实收资本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变动,并将因增资或减资而使股份发生变化的情况,在有关明细账及备查簿中登记。

三、资本公积核算公司取得的资本公积并设置以下明细科目:资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

四、公司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产,按实际金额或确定的价值与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的入账价值。公司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按确定的价值,作为资本公积的入账价值。资本公积按形成的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五、盈余公积核算公司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盈余公积设置以下明细科目: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并按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六、本年利核算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年终转入利润分配。

七、利润分配核算公司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以及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结存余额。公司设置以下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其他转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应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未分配利润。

第六章成本核算

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生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为生产而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的总和。其核算对象为物化劳动消耗和各种费用。

三、生产成本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

四、生产成本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设立以下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五、直接材料费用按照消耗定额进行分配,先按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消耗量,再乘以材料单价,计算各该产品的实际材料费用。

六、燃料及动力在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根据仪表所示耗用动力的数量及动力的单价计算;在没有仪表的情况下,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

七、直接工资按车间、部门分别编制工资结算单进行核算。

八、制造费用以实际发生总额直接进入生产成本,按工资、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保费等明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第七章损益核算

一、营业务收入核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取得的报酬,公司在商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权利的凭证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并开具发票结算。

二、不同结算方式下收入的确认按以下规定办理:

1.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下,在发出商品并办妥托收手续后,作为收入的实现;

2.采用支票、汇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结算方式下,商品一经发出或劳务费一经提供即可确认实现;

3.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在企业发出商品或取得汇票后即可确认收入实现:

4.在交款提货方式下,货款已收到,发票帐单和提货单交与买方后,即可确认收入实现;

5.在委托代销结算方式下,在代销单位售出商品,并收到代销单位销售商品的清单后确认收入实现

三、营业费用核算公司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销售机构的员工工资、福利费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四、管理费用核算公司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工资、折旧费、修理费、低耗摊销、办公费、旅差费、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招待费、坏账准备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五、财务费用核算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等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六、营业外收、支核算公司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和支出。

七、所得税核算公司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企业所得税。

八、以前损益调整核算公司本发生的调整以前损益的事项。

第八章财务报告

一、公司的报表分为月、季、年报,含资产负债表和速益表。

二、编制报表时,遵循以下原则:

1.财务报告的计量、口径一致,信息可比;

2.内容完整、准确、力求简明扼要;

第九章档案管理

一、 公司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期限妥善保管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会计报告类、其他类会计档案。

二、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年、10年、15年、25年5类。

三、会计档案不得外借,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四、销毁到期的会计档案前应先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销毁时间等内容并报单位负责人批准。

第十章附则

一、本办法由财务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二、本办法从公司成立之日起实施。

第6篇: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总则

一、为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等会计工作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提高企业效益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会计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特制定如下制度。

二、本制度是公司的会计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公司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相互协作。

三、公司内实行各级、各类会计人员的统一管理在会计核算上实行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核算方法统一会计报告格式。凡属统一范围内的具体规定均由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计划财务部制定及解释公司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无条件地执行本制度的规定。

四、公司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会计。

五、公司以人民币元为记账本位币。

六、公司适用权责发生制、采用借贷记账法、使用记账凭证记账文字为中文。

七、公司各管理部门必须相互衔接各负其责。

八、必须做到钱账分管、账物分管、手续齐全。

九、经手每项业务必须签字。

十、公司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十一、董事会直接管理财务并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十二、财务部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配比原则、重要性原则、审慎性原则等基本原则并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完整。

第一章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科目的设置

根据《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公司必须设置单独的会计机构,为此会计机构应配备相应的若干名专职会计人员。

1、公司设财务部负责会计核算工作

2、设会计一名负责公司财务核算工作

3、设出纳一名负责公司的现金核算及协助会计做好其他工作

4、会计科目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科目二级科目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第二章 资 产 的 核 算

第一节 流动资产的核算

一、“库存现金”核算

(一)、现金的使用范围 1. 员工工资.津贴及各种奖金. 2. 个人劳务报酬. 3. 招待费等应酬性支出. 4. 车辆路桥费.油费. 5. 差旅费. 6. 结算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7. 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二)、公司有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公司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 1

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三)、出纳每天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款相符。

二、“银行存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公司可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公司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三、“应收票据”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因提供劳务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科目可按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公司应当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商业汇票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商业汇票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在备查簿中应予注销。

四、“应收账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企业因提供劳务应收取的款项。本科目可按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应当分别按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五、“预付账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本科目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六、“应收股利”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本科目可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七、“其他应收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本科目可按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八、“坏账准备”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本科目可按应收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按期末余额的3-5计提。

第二节 非流动产核算

一、 “固定资产”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本科目本科目可按固定资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 “累计折旧”核算 本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本科目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 “在建工程”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比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处理。本科目可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等进行明细核算。

四、 “无形资产”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本科目可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五、 “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

耗也通过本科目核算。公司如有盘盈固定资产的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本科目可按盘盈、盘亏的资产种类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第三章 负债核算

第一节 短期负债

一、“短期借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本科目可按借款种类、贷款人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二、“应付账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因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本科目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预收账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本科目可按购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四、“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公司如按相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本科目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进行明细核算。

五、“应交税费”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六、“应付利息”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七、“应付股利”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本科目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八、“其他应付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本科目可按其他应付款的项目和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第二节 长期负债

一、“长期借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本科目可按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分别“本金”、“利息调整”等进行明细核算。

二、“应付债券”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拆后形成的负债成份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长期应付款”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

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等。本科目可按长期应付款的种类和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四、“预计负债”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确认的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亏损性合同等预计负债。本科目可按形成预计负债的交易或事项进行明细核算。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核算

一、“股本”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本科目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二、“资本公积”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三、“盈余公积”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本科目应当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四、“本年利润”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五、“利润分配”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第五章 成本核算

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设置主营业务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二、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已经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表现的成本费用的总和。其核算对象为物化劳动消耗和各种费用。

三、主营业务成本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为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

第六章 损益核算

一、“ 主营业务收入”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确认的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二、“其他业务收入”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三、“投资收益”核算 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本科目可按投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四、“营业外收入”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本科目可按营业外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五、“主营业务成本”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确认、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七、“管理费用”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为组织和管理公司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 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 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 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 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排污费等。本科目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八、“财务费用”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为提供劳务所需资金。本科目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九、“营业外支出”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本科目可按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十、“所得税费用”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十一、“以前损益调整”核算 本科目核算本公司本发生的调整以前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损益的事项。

第七章 会计核算办法

一、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设置三类记账凭证即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 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付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根据其附有的原始凭证的经济性质和内容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必须序时、连续编号记账凭证的日期一般应为原始凭证的日期。

2、凭证的填制及审核

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必须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申请人、审批人的签字续必须齐全且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保护公司利益不受侵害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记帐凭证记帐凭证采用收、付、转三种格式按月汇总摘要与原始凭证内容相符且简洁明了

二、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的种类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及其他辅助性账薄。

2、记账方法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记账凭证的经济性质将经济业务进行入账。

甘肃陇运三力运输集团庆城县有限公司

第7篇:

上一篇:医务人员廉洁表态发言下一篇:自我介绍小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