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有感

2023-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师学习有感

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有感

摘 要:本文分析了201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功大赛的情况,从中获得一些体会和感悟,同时发现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求符合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专业发展

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

2007年9月份我来到丹阳五中,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在三年的成长期内,我一直循着“有效教学”的理念,认真备课,虚心向老教师请教,逐渐站稳讲台。2010—2013年,我先后多次获得丹阳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镇江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镇江市首届教坛新秀称号。正是基于我在历史学科上的优异表现,2013年3月份经学校推荐,我参加丹阳市初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功竞赛并获得第一名,从此开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下缘分。2013年5月份,我代表丹阳市参加镇江市初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功竞赛,再次斩获高中组第一名并获得参加2013年江苏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功竞赛的资格。

2013年5月28日上午,丹阳市首届高、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市教师发展中心隆重举行。开班仪式由市教师发展中心综合研训处狄留芬主任主持。市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王先进代表教师发展中心表示祝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培训班同时聘请丹阳六中赵守拙老师为培训班兼职教师,并聘请我和徐闽老师担任本期培训班的正、副班长,以协助培训班班主任侯建成老师完成相关培训任务。

2013年7月2日我参加丹阳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员培训,镇江市一中教科室主任、特级教师王生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题》的讲座,丹阳市第五中学教科室副主任、特级教师丁双六教授做了《青年教师教科研成长例谈》讲座,镇江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赵春生主任参加培训活动,并做重要讲话。培训活动中,我开设了《丹阳石头“会说话”》示范课。

2013年7月份我参加在扬州举行的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课标培训,聆听了南通大学张建平教授《综合实践活动不同课型的有效教学》;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严建国老师的《漫谈“问卷调查”》;拿到了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万伟博士的《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一书。这些理论和实践都让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参加省综合实践基本功竞赛做了很好铺垫。

当我获得参赛资格之后,我深深明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首先,由于我在历史学科上优异的表现才获得学校的推荐。其次,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陌生领域,我敢于探索,有计划地进行赛前准备,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二、细节决定成败,常思常戒

在镇江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赵春声老师和地理特级教师侯建成老师的指导下,我首先熟悉了省基本功竞赛的流程和各个项目的权重,共有理论考试(分值25%)、教学设计(分值20%)、课件制作(分值10%)、课堂教学(分值20%)、粉笔字(分值5%),即兴演讲(分值10%)、才艺展示(分值10%)七大环节。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分值设置,我重点准备理论知识、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在理论知识的准备中,我重点突破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理念和课型。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以“光盘行动”为模拟课题,立足选题指导课和方法指导课的课型,实战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的书写,课件的制作。在行程安排上我和赵春声老师12月1日下午出发乘坐大巴于晚上7点半入住赣榆国际大酒店。提前入住让我们避开了雾霾的干扰,赢得平稳的心态和良好的状态。

三、赛出自信,博出精彩,收获友谊

由于天气关系,原定于1号中午开始的比赛一直被推迟。下午赛事组委会召开了发布会,会后选手熟悉场地和比赛顺序和规则,并进行了抽签,我是甲组T号,教学、演讲、才艺分别是11号、3号、25号。

在熟悉试场的时候,选手间开始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在了解中我探知来参赛的绝非等闲之辈,很多人都有后援团,也带来大量的助赛设备。

两天半的比赛日程,对于我们任何一位选手而言都是紧张而激烈的。为了充分利用好比赛的空闲时间,那三个晚上我都只睡了五个小时。

第一天晚上一个半小时的理论考试(分值25%),七道大题,时间很紧。我快速浏览题目后,根据分值和难易程度,调整了自己的答题顺序,铃声一响我刚好写完。晚上9点回到宾馆后,我根据镇江市教研员的建议,对第二天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和规划。

第二天进行教学设计(分值20%)与课件制作(分值10%)、课堂教学(分值20%)、粉笔字(分值5%),即兴演讲(分值10%)四个环节的考核,我印象深刻的项目是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我下午13点半进入机房,16点55分结束,17点05分到教室进行课堂教学。一共有两个素材包“健康问题”和“幸福指数”,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内容丰富。凭借第一感觉我果断选择主题“幸福中学生”,确立课型为方法论指导——问卷调查的设计。我用了2个小时进行PPT制作,1个小时进行教学设计的编排。最后半小时我按照教学设计流程逐一熟悉教学设计:活动背景、活动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从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方面体现过程与方法,并着眼于课堂细节,注重了过渡语的衔接。PPT的制作,图文并茂,色彩和谐,简洁大方。面对专家进行教学展示时,我拿出平时历史教学中培养出的功底,自我感觉良好。走下讲台,我就暗示自己:不错,继续努力。

吃过晚饭,我们开始粉笔字测试,每人一块小黑板,几只粉笔,一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10分钟内书写完毕,可能是由于紧张的情绪,粉笔断了几次,最后时刻幸运地纠正了一个错别字。在赛后的交流中我才得知很多选手都是自带优质粉笔,很遗憾,自己还是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全面准备。

在即兴演讲环节,我是3号,我抽到的是“我的教育观”,原以为即兴演讲是自己的长处,所以并未像其他选手一样准备很多素材。再则,由于组委会没有给我们准备笔和纸,使得我在匆忙之中走上讲台,脑海之中一片空白。凭借自己不错的应变能力,我把我的教育观的升华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相联系,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信奉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念入手,阐述自身教育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确,由于准备不充分,5分钟我只用了3分半钟。走下舞台我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看了其他选手的演讲展示,我觉察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盲目自信,没有准备素材、纸和笔;面对大赛和专家还是有紧张的情绪,导致发挥受到限制。

第三天,才艺展示,经过两天的激烈赛程,才艺展示更像是选手们的汇报演出,很多选手的展示别出心裁,有绘画和书法;相声和小品、二人转、朗诵、舞蹈、弹唱等,更有创意者把茶艺也搬上舞台,都是有备而来。在才艺展示中,我以“情”动人,以父爱为主题,配乐朗诵和歌唱展示。

四、感悟、感动、感谢

通过这场比赛,我看到了自己与其他选手的差距,更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也发现了自己教学的瓶颈。

首先,缺乏思考力。在理论考试的开放性试题上,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展示中,在即兴演讲乃至综合才艺的编排上,我都有些忐忑乃至不安,总觉得自己的思考力不够,没有灵感,没有创新。单纯的知识记忆,在真正考试来临时便忘得一干二净了。由此联想到我的历史教学,也要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思考力从哪里来?阅读和思考教育理论书籍,关注课程改革的动态发展,提高对周围的人和事等对象的敏感度,联系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形成自己的评价,有机会就多练笔,坚持把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

思考力不是靠短暂的突击集训就能达到的,需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进行点滴的积累。同样,基本功的提高也是如此。

其次,课程理念没有与时俱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新课改的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来的。

最后,教学基本功差强人意。教师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基本功竞赛中,选手完全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比拼,这完全是靠平时教学的历练。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教学基本功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新形势需要教师练就新的教学基本功。如,解读教材的基本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功等。

12月4日当最后一个比赛项目结束之后,我似乎对成绩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是觉得有一种解脱的感觉,比赛结果出来后,我马上打电话给朱满华副校长、侯特、史主任和历史教研组同事,分享喜讯。我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一路走来,首先候特引领我走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在他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候特不仅给了我课程理念的指导,还充分给予我展示的机会。为了我能更好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帮我争取在扬州的培训学习机会;多次对我进行基本功竞赛各个项目的培训和指导。在他的关心指导下我增加自信,熟悉课程,为成绩的取得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让我感动的是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支持。为了保证我的备赛时间,备课组的同事主动承担起我的教学任务,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去。高二年级部的领导朱满华副校长和史主任帮我安排好班级管理工作,并一再叮嘱不要有后顾之忧,放开手去比赛。

压力生成动力、动力使我充实、充实让我收获。我很感谢人生中有这样一次的机会,在大赛中能够品味这种紧张与快乐交集,压力与幸福并存这段丰盈的人生经历。一路走来,要感谢省教育厅能够组织这样公平公正的比赛,感谢省中小学教研室、连云港市教科研中心、海头中学的周密组织,感谢大赛组委会的辛勤付出,感谢我所在学校——丹阳市第五中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大家的鼓励让我坚持不懈地走到最后。

生活中,令我们喜欢的东西很多。但决不能因为贪恋沿途的风景而耽搁了赶路,我们必须努力向前走,前方是一条不断延伸的曲线,而不是一个凝固不动的原点。实际上,成功只惠顾那些去争取的人,而永远不会垂青那些袖手坐等的人。当你坐着瞻前顾后,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不妨果断地站起来,因此才不会在下一个机遇来到的时候,猝不及防,束手无策,甚至失之交臂。

作者:杭辉军

第2篇:观湖南省“国培送教下乡”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有感

2012年10月19日,湖南省‘国培’送教下乡,在怀化麻阳隆重举行。在为期三天的学习与交流中,笔者观察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体会到了他们的优秀教学方式,高超的教学水平,先进的教学理念。让我反思,为什么同样的学生,到了专家老师的班上就变得活跃、聪明了呢?我在教学中缺少的到底是什么呢?以下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领悟,希望得到各位专家老师对我的指导。

一、对《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的评议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选自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篇文章。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作者运用诗歌的形式,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介绍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本文执教黄老师,在紧紧抓住诗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了很大的创新,让我们听课的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体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学习。

⒈阅读课文标题,学生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黄老师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的导入部分,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标题,然后提出疑问。学生积极发言,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呢?”“植物媽妈的办法好不好?”等,黄老师把学生的疑问一一记录下来。通过这一教学方法,不但让老师了解了孩子们的学习需求,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成了教与学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⒉围绕疑问,设计教学流程,引领自主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黄老师要求学生带着前面提出的疑问,默读课文找到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默读课文的能力,又明确了默读文章的目的。使孩子们带着目的去阅读文章,让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的知识,比老师单纯性的讲授更能让孩子们接受。这样,不仅使孩子们掌握了知识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阅读。

⒊巧学知识,妙用方法,让能力不断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黄老师根据这一要求,设置出了更为巧妙的教学方法:

(1)对于个别字词,黄老师没有直接去教授。而是让学生先读一读,再让其他同学评一评,最后教师才进行指导。不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在阅读文章上,黄老师让学生齐读,然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如果你是小苍耳,你就要离开妈妈了,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一提问,让学生站在苍耳的角度看问题。认真思考让学生深有同感,从而有了阅读文章时的情感。

(3)在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句子和文章的感情时,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这样就提升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4)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教学方法。黄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具有本班特色的教学方法。其中就有学习的“四步法”。即:读一读、说一说、再读一读、问一问。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很快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也能通过这个教学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运用实践,积极探索,深入认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黄老师在学生的座位中事先放好了苍耳,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这样提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当孩子们从座位中发现苍耳的时候都迫不及待的进行观察。这时,黄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如:“同学们,哪里是苍耳的铠甲?它长什么样子啊?你能形容一下苍耳吗?”等等,通过引导,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说话中来,让语文学能有所用。

反思教学历程,商榷策略选择,共辟教学蹊径

教学本是一种缺憾艺术,没有缺憾的课堂不是一节真实的课堂。就黄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中,也有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1)如何处理课堂生成问题。

当老师问,“同学们,想象一下苍耳离开妈妈,他们到哪里安家?”有学生回答“马路上”也有学生回答“家里。”黄老师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没有进行很好的答复。那么,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些适当的延伸呢?所以,在面对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解决方式。

(2)如何让小组式教学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我们发现,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按小组坐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小组发挥其更好的作用呢?是不是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小组成为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团体?让他们做到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呢?可惜,在黄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没有发现她很好的利用小组的优势。

(3)如何对学生积极评价。

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在老师的计划范围内时,老师应该怎样进行评价呢?我们发现,黄老师似乎没有等学生发言完毕,就用如:“再好好想一想”的方式打断。那么,语文教学不如其他,只要言之有理,我们就应该以予肯定。因此我希望,黄老师能够不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二、关注课堂生成,注重语言文字,评罗湘其老师执教的散文《珍珠鸟》

《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五单元,是冯骥才先生的佳作。本文情感浓郁,细腻的描绘,朴素而不失文采的写作,恰似一颗饱满的珍珠。这篇散文通过人与鸟相亲相伴地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显示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罗老师在对本文的执教中,在紧抓文章情感的同时,关注课堂生成,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教学。

⒈ 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具有可视性,直觉性,用图片导人可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所学课文的内容,尤其是对于难以理解的课文,运用图片导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生动形象,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罗老师在导入部分,就运用了图片巧妙的进行导入,让人眼前一亮。只见她出示了一张珍珠鸟的图片。当学生们,看到这张美丽的图片时,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有同学惊呼“哇,好漂亮啊。”罗老师抓住机会,问:“你觉得它哪里漂亮?”引导学生说一说。然后,进一步提问:“仔细观察,你能说说珍珠鸟长得什么样子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⒉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学“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面对罗老师的提问,课堂顿时安静,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境况下,罗老师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耐心地引导学生。如罗老师问:“你们看,珍珠鸟的嘴巴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中有人答“红色的”老师积极评价。“很好,他说的太好了。”老师再次提问“那么,珍珠鸟的脑袋是怎样的?谁来形容一下?”有部分学生举手……。通过罗老师积极的主动的交流和引导,学生完成了从开始的不敢说话到敢说话,到会说话,最后到乐于说话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罗老师优秀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去学习的。

⒊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老师提出疑问,学生在书本上找到答案进行解疑。而罗老师更加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如何去运用语言。在教学中,罗老师问:“从文中你能看出珍珠鸟的哪些特点?”其中特别强调“你可以用书本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罗老师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对文章有一定的掌握,又要求学生对语言有一定的组织及运用能力。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罗老师能够进行很好的引导。如一个学生回答“胆子小”,罗老师就问“谁的胆子小?”学生回答“珍珠鸟”,罗老师再问“那你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学生回答“珍珠鸟的胆子小。”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能够提升语言的组织能力,从而学会运用语言。

⒋认真评价,注重语言文字的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如:在讲解“跟着又逃到画框上去了”这一句时,罗老师问:“旧版教材是‘跟着又飞到画框上去了’而我们这却是飞。说一说‘飞’与‘逃’哪个更好?”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更锻炼了学生对文字的运用。同时,罗老师能够认真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对学字词的读音加以纠正。如学生在读画框(kuàng)时,有学生读成了画框(kuāng)等,罗老师能够及时的加以纠正。

⒌注重学生朗读,抓住文章情感。

(1)朗读分层次,从词到句然后到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2)》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罗老师在对学生的朗读上毫不松懈。如:在讲解“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这一句时,她先教学生读“小脑袋(dai)”这个词,然后再将“小脑袋”带入一句话里去读,再读整段文章。就这样,罗老师把每一段中难掌握的句子先拿出来读,再把句子中容易搞错的词拿来读。她通过示范教朗读,从词到句然后到段。逐步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个别学生试读,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的技巧。

(2)注重文章的情感,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罗老师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而朗读正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在这个环节中,罗老师主要采用师生引读的方法,把珍珠鸟的淘气、胆小、体型小的特点,通过范读让学生去体会。如:在朗读“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这一句时,罗老师告诉同学们“轻声的读,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我们太大声会吓坏它的。”“要读出你们对珍珠鸟的喜爱”等。通过学生反复读,教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感情。

⒍关注学生,关注临时生成问题

传统的教学一切都是预设好的。如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环节、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教师都是预设好的。这种教学形式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罗老师能够关注学生,关注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学习。如由于地域的差异而造成学生素质的差异。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学进度无法按照她所预想的发展时,罗老师不是以进度为主,而是放弃原本的教学进度,关注学生,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她能够做到不仅关注老师教给了学生什么,更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罗老师很在乎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她能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⒎共同探讨,不断完善教学

罗老师近乎完美的课堂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一堂精彩的教学课。罗老师的课堂教学魅力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学习。当然,我们今天对于一堂课的反复探讨,只为明天教学的更大成功。所以,在这一堂如此精彩,近乎完美的课堂中,我们也发现了以下问题值得去共同探讨。

(1)是否关注到学生的差异问题。罗老师是一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但是我们也发现,她在这堂课中对于学生的差异性没有考虑得十分到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导入部分的师生互动环节时,学生们普遍不愿意开口。虽然,罗老师凭借其较强的引导能力,让学生完美的完成了互动。但是,这样就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计划。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如此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

(2)在教学时间的掌控上应当准确。我不得不说罗老师在授课最后,要求学生带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罗老师授课的一大创新,这也是整堂课中的又一个亮点。但是,此时的下课铃已经响起。那么,在面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的冲突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取舍?我们是不是应该戛然而止?因为随着下课铃的响起,本堂课已经结束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麻阳县陶伊小学)

作者:黄芬

第3篇:教师参观学习有感

20年前,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就想,孩子心灵的空地,多么需要播种耕耘啊!于是,我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校园里的天空纯净美丽,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似乎也是无忧无虑。但这样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工作的新鲜感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每天要批改的作业无休无止,课堂上猫捉老鼠的游戏没完没了,自己千篇一律的说教,学生一成不变的保证,这样的生活让我找不到自己。朋友聚会,我惊讶别人生活的丰富,而我却被小事淹没。朋友们的高谈阔论让我无言以对,微薄的工资使我囊中羞涩。我怀疑自己的选择,苦苦思索我的价值在哪里?

XX年恰逢xx教育整合,我来到了xx高中,认识了任教地理的xxx老师。相处的两年中,我亲眼目睹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每天早晨,当我踏入校园时,她已经吃过早饭去教室了;当我吃过早饭时,却见她已将自己的电脑打开,开始了一天平凡又伟大的工作。课间,当我们为工作的琐碎牢骚满腹时,她却抽出时间帮孩子们解疑答难、交流谈心。寒冷的冬天,当我们缩手缩脚时,她却埋头在教案和学生的练习本里。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要知道,她的儿子也才

13、4岁,正是需要妈妈关爱的时候。而她一狠心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只是利用课余时间看望孩子。不论学校布置了什么任务,她永远是第一个完成,我们总是笑着称她“老黄牛”。可“老黄牛”终究不是铁打的,满负荷的工作让她劳累过度,她病倒了。看着她每天一大把一大把地往肚里吞药,我们都于心不忍,建议她休假,可她却说:“学生怎么办?我等放假再去治也不迟。”

放假归来,我看着她仍然站在开学第一天的升旗队伍里,尽管她的脸上写着虚弱,但她不屈的意志还是那么坚强。那一刻,我心中盘桓已久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那是因为她对讲台对学生爱得太深啊!为了这份爱,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我们的教师可以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教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有欢笑,也有泪水。但因为有了一个光荣的称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此,肩上多了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这份爱与责任,在最关键的时刻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不是吗?深藏记忆中的汶川大地震又一次让我们想起那些舍生忘死保护学生的老师!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在生死抉择的一瞬间,我们的教师用血肉之躯挡住垮塌的钢筋水泥块,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学生。他们用生命托起了祖国的太阳,他们用青春热血浇灌出最绚美的花朵。

如果说,他们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震撼,那么,我身边的许多老师带给我的是深深的感动。

xxx老师因为长期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的辛劳,使她的嗓子严重嘶哑。长久的伏案工作又让她患上痔疮,医生多次叫她动手术,可她怕耽误学生的学习,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工作。

数学组的xxx老师身在医院,心在学校。软磨硬缠硬是逼着医生同意她出院,带着瓶瓶罐罐的一堆药驻扎在学校。校长让她在家修养一个星期,可她却说:“一点小毛病不算什么,我能坚持。”

年轻的xxx、xxx老师挺着即将临产的肚子,硬是坚持到学期结束,她们表示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困难给学校和他人增加麻烦。尤其是信息教师钱小莉,由于怀孕连续在公交车上晕倒三次,也没向学校叹过一次苦,喊过一次屈。

在我们的临江校园,这样的老师很多很多,她们的故事宛如平常一段歌,但它却奏响了教育工作者生命的最强音,抒写了春风化雨、霞蒸日出的诗篇,唱响了一曲曲动人的《爱的奉献》!

我感谢这些老师,他们让我明白了:爱是以高尚的人格示范学生,用父母般的情怀关心学生,将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感谢讲台生活,它使我懂得了怎样做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终于明白了教师的内涵是奉献,用热心、爱心和耐心来奉献自己,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我知道,我选择了教师,选择了奉献爱的事业,我无怨无悔!也许在投身教育的求索道路上,青春会过早的被皱纹和白发所占领;也许,在追逐梦想的人生旅途中,健康会过早的被病痛折磨;也许,会一辈子清贫,但我的心中将永远跳动着幸福的火焰。“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我将穷尽毕生的精力,与我的同事们一起,用爱书写未来的辉煌。

谢谢!

第4篇:学习最美教师有感

因为爱,才强大

-----------学习“最美教师”有感衢江区职业中专 李娜

衢江四小三位老师因为寻找迟到学生,救起三条生命,事迹轰动三衢大地,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让我深深体会了最美的教育,是由最美的老师做出的。 三位老师因为心中有爱,执着的去找孩子,点名、打电话、调课、开车一路寻找、贴纸条、询问店长、充话费,直到打通电话,转危为安。如果不是三位教师的心中这份爱,怎么会在报端,再看到那两张稚嫩阳光的笑脸。

三个“最美老师”所在学校的校长马建红老师说:“我们学校没有大楼,我们也不是大师,但我们不可以没有大爱。”大爱便是人性的集中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小爱不少,也容易,比如爱自己,爱孩子,爱父母,爱爱人„„可是能够把爱扩散开去,无私地再多想一点,多走一步去爱别人,爱别人的孩子,爱别人的父母„„这就不简单了,比如衢江区四小的这三位老师,比如夏肖艳店长,比如常山舍身救人的老人占祖亿„„他们都是用爱用人性去温暖别人的最美的人。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教师更多了一份责任,“不是家长,胜似家长”,只有心中有爱,才能真正的去感受学生的需要,内心的想法。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个多样的群体,多是初中班级的落后生,老师放弃的对象,大多数学生都不够自信,常常一副破罐破摔的样子,如何让他们感到温暖,如何让他们从心里接受教师的爱。从叛逆到懂事,这个过程中,如果心中不是有爱的支撑,是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份膜拜,如何能不停的在多从角色中转换,课堂上的教师;生活中的家长;心灵上的朋友;“最美教师”的报道,给了我更多坚持的理由,有了这份坚持,让周围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爱。让教师,不再是职业称呼,而是一份爱的代言。

最后还是引用一下白岩松的话:有的时候对一种行为的赞美,就是对另外一种行为的批判。希望社会营造出越来越好的环境,让每个人心中的爱都能够被激荡出来。

第5篇:学习最美教师有感

最美教师,美在责任

责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担负起自己职责,做精,做细每一件小事,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学习她们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尽心,对工作的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教师的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是琐碎中体现。自己的工作与最美教师对比,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心中应该时刻装着患者,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

最美教师,美在细节

细节成就了最美教师的大爱。细细地品味她们救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无论哪个细节出现脱节,救人就可能成为无法挽回的遗憾。作为一名江医人,尤其作为一名窗口药学人员,每天面对的几百上千的患者,需要调配上千的处方量,工作不可谓不繁杂,责任不可谓不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更加细致,耐心,诚心,真心,细心才可以圆满不出错地完成繁重的处方调配任务。

最美教师,美在团结

学最美教师还要学习她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同事之间,部门之间都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团结才能体现出集体的智慧,才会更具战斗力。看了最美教师的事迹,我们要把学习的心得体会付诸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更好地改进工作作风,端正服务态度。学最美教师最需要的是感动之后的行动。

正如衢江四小的校长所说的“我们没有大楼,我们没有大师,但是我们有大爱”。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也要带着仁爱之心努力工作,坚持“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将责任和奉献精神化为自觉行动,坚守平凡岗位,将自己的专业所学服务于广大患者,为江医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发挥自己该有的作用。

江医药剂科门诊药房王晓峰

2012.2 .24

第6篇:学习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当阳市双莲小学

黄昌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我校召开一系列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的活动。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学习他们忠于职守、献身使命的崇高思想,潜心育人、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执着追求,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思想境界,切实增强人民教师责任感、使命感。学习他们扎根山区,无私奉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重,以教育事业为重,勇于战胜经费缺、待遇低、教学条件差等各种逆境和挑战,在艰难条件下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人民教师的优秀品质,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和榜样。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要比他好得多,更应该努力工作。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应当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具有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高尚品格,始终把对学生的关爱放在首位,勤勤恳恳工作,在本职岗位践行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追求,努力争创一流业绩。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的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教师每天辛勤的工作,迎着清晨的薄雾,送走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的余辉,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的寄托,责任的支撑是做不到的。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就成了教师书写不平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让爱与责任同行,已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无声的诺言。我们应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教师的伟大正在于爱与责任感。“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爱”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职业是爱的职业。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点点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组成。是责任,促使我们完成每一天、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的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我们要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给孩子以真心,让他们的生活焕发出光彩。

第7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有感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我们最近学习了教育部出台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师德规范有了不少的改变,内容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六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针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谈谈自身的一些体会。

我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自觉遵守的。规范的内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对教师寄予的厚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德育为首,教育为本。我认为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根,育人才是教育之本。学生面前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是德育工作者,你没有理由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坐视不管,因为教育好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素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技巧,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时制宜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说教,更不能采取强迫的手段。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形象、言行举止无疑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纪律、规范,如教师自己先做到,其本身就有很强的说服力量。常听有些教师曾遇到这样一些尴尬事:自己头发比较长,要求学生剪短一点时,就显得有些力道不足;要求学生

1不准迟到,若自己上课经常迟到,就显得苍白无力……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如果一个教师出口成“脏”,乱扔纸屑,随地吐痰,试想学生会不会有样学样,还会听你的话吗?如果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如能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相信当你在要求学生时,一定是理直气壮的,而不是力不从心的。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正应了“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老话。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也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无德无以为师。“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教师有这么一句行话: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态度。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

自我修养!让我们具备良好的师德,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周志娟

2014年5月27日

第8篇:参加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学习有感

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高度重视,我通过网络在线培训的方式参加了王建民教授主讲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学习。通过16节课的学习以及对选修课程的学习环节,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教师发展在线的宗旨是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并学会总结和学会善于总结,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向真正内行的同行教授们学习教学的能力水平和技巧,对于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非常有益处的。此次学习我的最大感悟是在教学中应坚持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选对教材、善用资源、利用技术”,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具体谈谈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真诚对待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意大利教育家亚米契斯在其著作《爱的教育》中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成为高校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主观因素。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角色,但同时教师也必须先理清教学理念。王建明教授在第一节课上就提到,教师应该首先在理念上树立积极的教学态度,以积极、明快的形象去感染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培养学生成为“自信、主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未来的社会栋梁。他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使用在激励学生发挥无限潜能上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就要懂得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并且他总结出培养学生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三种实力: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我非常赞同王教授的观点,因为在教师的角色来说,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还应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学习者,后者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教学理念的植入也加强了我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即是真诚对待学生,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和激励学生,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二、选对教材:一本体系健全、内容全面的适用教材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视和谨慎,因为一本教材的选择得当与否,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是否顺利。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现在国内外的各类版本非常多,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往往令人很伤脑筋。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与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不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从人力资源的获取、选拔、配置、培养、薪酬、福利等方面说明组织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过程,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侧重阐述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与组织战略的紧密相关性,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组织战略的高度去研究的。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王教授所编著的教材比较实用,他的思路清晰,对基础概念的阐述界定清楚,并且他理清了这门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概念与模型,并提出一些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技术。另外他还提到了赵曙明、彭剑锋等国内学者的一些编著教材等,这些都有助于我提高对教材选择的甄别性。总之,一本好的教材能使师生教学过程配合更好。

三、善用资源:善于利用资源学习国内外教学方法是教学技能提高的重要条件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化资源非常丰富,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培养自己获取信息资源的强大能力,才能够胜任现代的教学要求。毕竟这已经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就能把握的课堂了。时代在进步,信息在不断繁衍,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和信息绝大多数来源于网络,对于教师来说,如果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和课堂教授,那是绝不可能上好一门课的。教师要学会善用资源,首先培养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对所较课程前沿知识更新的敏感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和案例库,通过不断地学习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利用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渠道去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据王教授介绍,像新浪网站上有一个“新浪公开课”的栏目,里面有多所知名国内外高校的教学视频,内容非常丰富,还介绍了许多国外教学的资源网站,对我受益匪浅。再者,善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尝试教学技能的更新和提升。在本次学习中,王教授非常详细地给我们讲了哈佛大学如何讲授同类管理课程的方式,如采用剧场圆形的形式布置教室和展开课堂讨论,主要还是采用“黑板+粉笔”的方式进行教学,学校重视将科研和培训活动融合开展,这对教育的促进作何和强化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国外知名高校的教学方式是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借鉴的,也可以通过许多视频资料进行学习。

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依靠信息资源的获取,以及对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先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学习而实现。善用资源非常重要!

四、利用技术:利用管理技术和案例教学方法去加深课堂教学的深度

在管理学中提到的技术其实和方法的含义是异曲同工的,他不像工科中提到的技术那么复杂,在管理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讲授需要运用到的一些技术,其实也是方法。比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与技术中,对人力资源预测技术就提到两种,定性预测技术和定量预测技术。教师应对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技术深入理解、熟练掌握,并将之运用到课堂中,才能够将知识传授到位。切忌自己不懂,乱说一通!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将课堂更多地回归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此类管理课程的教学是非常灵活的,学生们平均每天需要花费4个小时的时间在自由开放的圆形剧场风格的教室中互相讨论,并形成报告展示。他们的案例库是时时更新的,教授与助手通过调研自行编写案例,并会邀请案例的主人公到课堂现场参与问题的跟踪、后续解决方案的解释等,这样的教学是我国高校案例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他们有大量的教学经费投入在案例教学中。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无法利用案例教学方法,相反我们应有针对性的借鉴他们的优秀做法,将我们的教学课堂盘活。工商企业案例非常多,我们在讲授此类管理课程时,应建立起自己的案例库,并不断更行案例内容,通过各方面资源的展示,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发言的时间;可以通过模拟现场、身临其境、辩论等各种形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我本人的教学经历中,我多次运用辩论的方法让学生团队开展互相学习,也通过学习团队的建立,使课堂的活跃度大大提高。在此次学习中,王教授通过几个案例教学的示范讲授又让我得到了新的教学启发,在今后教学的道路上,应坚持案例教学的使用,并不断完善和拓宽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将一门课讲活,学生也才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和提升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也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此次网络在线学习中的心得体会,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老师的信息素质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以上是本人在本次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不断落实,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

参加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本人通过参加这次高等学校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收获很多体会深刻。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我们高校教师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我认为网络学习优点突出,是时代的需要。

一、网络学习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影响教育的规模,一般来说,教育受经济的影响是从二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教育设施上,教育技术和设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从教育的规模上,麦克风和音响可以让几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课。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网络学习可看做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内扩大劳动规模的典型形式,劳动力因素(教师)被网络所替代,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是多余的,相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或设备维护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二、网络学习可以自我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 网络学习不是让学生,而是让课堂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这种学习方式下是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网上自由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

三、网络学习能按需进进行学习

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教师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

网络学习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传统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面对面讲课,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然而,好的教师是极少的,如果教师缺乏能动性或素质不高,传统教育的优势将消失。远程式学习中,每门课程一般由优秀教师主持(现在多数采用课程主编与主讲教师合一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能把握好课程的精髓。学员在选择课程的同时也选择了教师。

四、网络学习专业性较强,环境安静容易接受。 这次听了《基础会计》这门课后,自感受益匪浅。该课程能准确把握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符合职业岗位素质与技能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学目标准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正确,教材把握准确,分析透彻,内容处理恰当;教法选择恰当,手段先进,富有启发性和实效性,学法指导恰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改思路科学;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容量适当,结构合理,各环节时间分配合理,层次清楚,各环节衔接过渡自然;几位老师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准确、精炼,教态自然大方,

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

感染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有较好的教学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 该课程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运用了案例教学法。首先,案例教学能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其次,案例教学能够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会计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今后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最后,案例教学重视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求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一篇:第四期简报下一篇:强势和弱势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