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服务部工作计划

2023-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着一些工作任务和目标,特别是对于营销工作而言,有年度工作任务,季度工作任务,月度工作任务,每周工作任务,甚至每日工作任务。在进行工作任务之前,我们就要提前做好计划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it服务部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it服务部工作计划

IT行业服务营销分析

摘要:IT行业经历了PC制造的低利润时期,在21世纪迎来了“服务经济”的浪潮,以IBM为首的国际IT巨头纷纷向服务转型,外包传统业务,确立新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服务成为IT企业新的利润点,服务营销成为IT行业的重要战略。中国的IT企业在服务营销方面还远落后于众多国际企业,本文从IT服务的基本流程、服务营销战略的组织和实施入手,分析了领先企业的服务战略,并结合中国IT行业的特点为我国的IT企业服务营销提出建议。

关键字:IT行业 服务营销 本土企业 营销战略

1 行业环境分析

1.1本文IT行业的解释

本文所讲的IT行业主要是指以开发、生产、销售计算机硬件及外围设备和软件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计算机服务的企业的集合。这些企业包括生产、销售硬件产品和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软件产品的传统IT企业和由传统IT企业成功转型而来的,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新型IT企业。IT服务就是产业价值链条“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服务咨询”中的重要一极,就是为客户提供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服务和企业流程再造、战略外包的增值服务的过程。

1.2IT行业背景分析

IT技术、互联网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促成了信息化流程改造、电子商务等众多的IT服务需求。同时IT行业在经历了产品经济时代的同质化竞争之后,整个行业的价值链开始重新排序、分拆,产品向解决方案转化,服务变得和技术同等重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建立产品设计开发,分销渠道、市场研究和咨询服务将独立成为服务部门和行业,企业通过软硬件打包的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新的获利模式。IT服务已经大大超越制造环节,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针对服务的营销战略成为众多IT企业的战略重点。

2IT业服务营销

2.1IT服务的分类

IT行业的特殊性质使其服务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往往是制造商参与服务提供,以硬件为载体、软件为驱动的增值过程。我把IT服务分为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其中增值服务分为技术整合、外包等传统的信息化流程和更高层次的集战略、流程和技术支持为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基本服务为售前咨询服务、简单的售后服务等,主要以硬件的销售为主体,往往是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增值服务是IT服务真正的利润源泉,为客户提供硬件之外的一种价值模式和运营流程,基于信息技术的价值链。

2.2IT服务的流程

客户的需求成为IT服务的核心驱动力,对不同的客户实行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反映迅速的服务。对于基本服务需求可以通过上门服务、在线技术支持、 24小时快速反应、客户体验改善计划等与客户互动活动来实现。对于服务的重点增值服务,可以分步骤进行。首先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不同行业和规模的客户需要的不同的服务;其次是对企业进行诊断和咨询,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资源能力、以及业务组合结构等等;最后再针对第二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解决方案实施。

2.3IT服务营销的组织与实施

2.3.1寻找适合自己的利润模式

服务经济时代的IT企业不可能在价值链所有环节都取得优势,必须将业务集中到优势环节有选择性地进入其他环节。

2.3.2分析顾客的需求

市场转变根本的动力在于用户应用,而且IT用户经历了多年的应用积累,对IT产品和技术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加之行业竞争激烈,用户在产品的采购和应用方面有了更多地选择空间。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和厂商在主导着市场方向,用户需求成为服务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战略标尺。

2.3.3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

在价值链和用户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服务营销战略,不同类型的企业战略各异,而且需要不同的软硬件和企业整体的运营构架甚至企业文化来支撑。

3中国IT企业服务营销的现状分析与预测

按照全球IT产业发展规律,向IT服务转型,寻求单纯硬件之外的增值服务已经是必然趋势,而国内IT服务市场不成熟,本土企业相对于国际巨头显得实力不足。如何发展民族产业,缩小与国际企业的差距以至在IT服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应该是我们当前最关注的问题。

3.1发挥本土优势。

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自己的特点,其组织构架,运营流程、供应链等有其特殊性,本土IT服务企业往往能提供规模适度、方便快捷的解决方案。国内的名牌IT企业联想早在几年前就认识到服务的战略方向,并通过收购汉普咨询公司进入管理咨询,收购中望和智软公司进军电信和保险系统集成市场。

3.2利用电子政务的特殊优势。

政府的特殊性使本土企业在政务的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我国企业占据电子政务市场的绝对份额,已经成功的关键项目如辽宁一号工程、北京市科委网上审批、广东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长城公司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融入物流观念的烟草业综合管理系统等。政府机关对IT服务的需求量较大且技术含量不太高,我们应该进一步利用这个优势,并以之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专业化领域的服务水平。

3.3专业化突破。

IT服务市场面临着多元化的诱惑,同时存在更大的风险,国内大多IT服务企业都依附于金融或电信等行业而很少有跨行业的运营经验,因此针对部分行业或者部分领域加强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形成竞争优势还是比较现实可行的,具备一定实力基础才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运作。

3..4加强合作。

传统IT厂商和软件商、咨询公司的合作,提高在各个行业的服务能力。传统IT厂商在硬件分销上具有了良好的渠道和品牌优势,和软件咨询公司的和强强联合和业务互补能够迅速提高IT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最近联想和亚信的合作,走本土化IT服务的道路充分体现了本土企业在IT服务领域的整合。

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对IT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私营企业蓬勃发展,加之汽车、钢铁等行业对资源优化和流程管理的需求等为IT服务的发展作出了充分的铺垫。中国IT市场已经出现了三个趋势:客户正在寻求更细分、更专业的服务以满足业务需求,尤其是私营企业业务;在系统整合服务的高端,金融管理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将达到高峰;全球化将驱动更多的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业务扩展至国际市场。因此我国的IT服务市场将会朝着行业细分化、服务专业品牌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大卫·C·莫厄里、理查德·R·纳尔逊,《领先之源——七个行业的分析》,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7月;

2. Bryan Foss, Merlln Stone著,郭蓓、刘学忠译,《IBM方法》,华夏出版社,2003年9月;

3. 曹圣明,“模式的力量”,《数字商业时代》,2003年7月5日,第54—80页;

4. 冬村,“普华终结IBM十年转型路”,《数字商业时代》,2003年11月5日,第41—47页;

5. 林默,“包裹的服务Vs变化的需求”,《数字商业时代》,2003年11月5日,第48—51页;

作者:刘晓宇 张华峰

第2篇:论IT行业服务营销

【摘 要】传统消费观念关注产品的重点基本是质量、技术、外观等因素,而对于产品的服务却没有太多注意力。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观念的不断改变,人们对于产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计算机领域,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服务贯穿于购买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基于此,在进行计算机营销活动时必须将服务最为一项重要的营销手段,重新定义IT服务,让IT营销更具竞争力。

【关键词】IT 营销 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需求理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迎合顾客的需求。IT行业亦是如此,在计算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了相关营销人员的难题。随着人们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服务营销手段振兴IT行业成了一种可行性措施,因此IT行业的营销服务甚至复杂于销售本身。

1 IT服务定义

IT服务是指顾客在购买计算机产品的同时所获得的额外全部附加服务。如果把IT服务形象的当作一种特殊产品看待时,IT行业服务就是专门针对计算机产品所存在的计算机产品支持服务体系以及完全独立的培训、咨询、系统维护、多厂商软件支持、运行支持等纯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系统。

从服务包括的内容来看IT服务主要有硬件设备服务、应用软件服务、系统软服务、集成服务;据服务对象分类IT服务包括依据业务关键程度、客户运行环境、系统配置不同等进行针对性量体裁衣的专业系统服务以及依据服务器、台式机、外设、工作站等不同功能产品所推出的产品服务;从服务发生的时间来划分主要有购前服务、售中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根据服务执行方式来划分划分主要包括被动式服务和主动式服务。

2 IT行业服务的组织实施

2.1 寻找合适的模式

服务在当今IT市场占据了较大比例,顾客十分看重服务,因此必须抓住这一特点进行营销战略的展开。受限于自身的缺陷,IT行业的缺点以及优点同样明显。在进行行业拓展时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不能妄想一开始就在整个供应链上获得全方位突破,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自身优势选择性突破,等到时机成熟在逐渐蔓延至其他环节,科学合理的进行营销服务。

2.2 客观分析顾客的需求

根据需求理论,市场运行的根本动力在于顾客的需求。从IT行业来看,计算机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顾客对IT行业相当了解,再加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导致用户在选购计算机时有了众多参看标准,选择性也更多。IT行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顾客的需求,尤其是在技术类似的情况下多服务的要求,从而针对性做出规划,提升行业竞争力。

2.3 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

根据供应链基础上分析的营销模式以及对顾客需求的充分把握,结合多方面因素制定具体的营销战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企业的战略具有较大的差异,IT行业中包含对不同产品的营销,由于计算机产品的多样性,针对不同产品也需要制定不同的服务战略,从而保证服务战略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3 IT行业服务营销策略

3.1 针对IT服务行业特点展开服务营销

IT服务的他点与其他行业服务基本类似,主要包括无形性以及可变性。通过充分分析这些特点对于IT服务营销的有利影响并通过合理的方法加以运用,对IT行业的服务营销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IT产品的服务是无形的,用户对服务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可联系性、响应时间、服务态度、服务能力等。因此必须针对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方面进行优化,对于设备设施、管理能力、备品备件、人员素质等这些顾客感受不到的因素也要加以控制。最好的方法通过用户的感受增加用户对整体服务的印象分,从而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IT行业的服务具有很强的可变性,主要依赖于服务人员、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种类等,不同因素都会导致不同的服务结果。IT行业应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规范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以及服务效率,保证用户对IT服务行业的一致好评,避免老鼠屎员工的出现。

3.2 发挥本土优势

外来IT企业虽然在体系构建上由于国内品牌,且外来品牌积累多年的经验帮助他们在进行IT服务时做的面面俱到。相对来说国内IT行业在这方面确实与外来IT企业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对于国外品牌来说,这些只是优势,而且并非不可超越。由于属于主场作战,中国IT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化特点,借助本土供应链优势,制定科学有效的服务系统,及时快速的向用户提供服务。

3.3 利用电子政务的优势

由于政府的原因使得本土IT企业在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国企业在电子政务市场占据的份额首屈一指。政务机关对于IT的服务需求量极大且都是中档服务,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因此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国内IT行业应该充分把握住这个机会,并以此作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从而在整体上提高IT行业在服务营销方面的竞争力。

3.4 寻求专业化突破

当前IT服务行业的市场面临多元化诱惑又具有较大风险的状况,国内众多IT服务行业都在衣服与其他稳定行业的基础上展开业務,形成定向合作,一般情况下IT在服务业不会轻易跨行业运营。这是缺陷同时也是机会,IT企业可以针对部分领域提升服务能力,以此加强专业化水平,从而形成一些领域的竞争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将竞争优势逐渐多元化,从而提升整体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时代,对IT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IT行业大多数企业技术相当,国内IT行业硬件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因此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提高IT服务营销来实现。针对外来品牌的压制,国内IT行业应该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以强势环节攻击国外品牌的死穴,以此获得国内IT市场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邓府. T 行业服务营销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2,10:51

[2]朱大军.用服务理论全面认识IT服务[J]. 商业研究.2013,7:67~69

[3]刘晓宇. IT 行业服务:“稳定”压倒一切[J]. 业界风信.2011,4:211

作者:李顺利  黄海燕

第3篇:IT服务管理体系实践之服务级别管理

摘 要:服务级别管理在IT服务管理流程中扮演一个核心角色,它与服务支持流程和其他服务交付流程都有密切关联,是IT部门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业务对IT服务需求的展现,也是 IT规划的目标表达。

关键词:服务;服务级别协议;服务目录;可用率

一、引 言

在ISO20000体系中,服务级别管理、服务报告、可用性管理和服务连续性管理组成了服务交付过程。服务交付过程关注管理控制,以提高质量、稳定性、可用性、持续性,完善IT财务管理结构和成本为目标。

服务级别管理在IT服务管理流程中扮演一个核心角色,它与服务支持流程和其他服务交付流程都有密切关联,是IT部门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业务对IT服务需求的展现,也是 IT规划的目标表达。业界有人形象地把服务级别管理比做测量服务水平的温度计。

中国人民大学在实践服务级别管理时,充分考虑了自身的组织机构性质、业务职能以及服务管理模式,抓住用户需求、服务目录和服务级别协议三个核心。通过服务级别管理建立一个管理框架来约束我们和用户,鼓励双方达成都对服务质量负有责任的共识,加强理解,使资源和服务合理配置,使我们的校园IT服务有沟通、有定义、有评估、有承诺。

二、服务级别管理

1.服务级别管理概念

ITIL对于服务级别管理给出的定义为:服务级别管理是对IT服务的供应进行谈判、定义、评价、管理以及以可接受的成本改进IT服务的质量的流程。服务级别管理试图在服务的供应与需求、客户关系和IT服务成本之间找到某个合适的平衡点。

服务级别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包含六个活动,经过规划、实施、执行和控制,使服务质量得到螺旋式上升。服务级别管理的六个活动:

(1)识别——识别客户的需求以及在IT部门内进行宣传。

(2)定义——提供满足需要的服务并在服务级别需求和服务说明书中定义。该项活动的结果是产生服务质量计划。

(3)签约——签订协议和合同,包括签订运营级别协议和支持合同)以支持服务级别协议。撰写或修订服务目录。

(4)监控——监控服务级别。

(5)报告——撰写服务级别报告。对照服务级别协议,定期地向客户和IT部门报告实际的服务级别。

(6)评审——审查服务以找出改进服务的机会。必要时制定一份服务改进方案。这可能产生的结果是新的或修订后的服务级别协议。

服务级别管理包含如下主要内容:IT服务提供商和客户、服务级别需求(SLR)、服务说明书、服务目录、服务级别协议(SLA)、服务改进方案(SIP)、服务质量计划(SQP)、运营级别协议和支持合同(UC)。

2.服务级别管理中的服务目录

服务目录以用户的语言对服务进行描述,定义了服务的全部种类以及服务目标,同时对相关服务级别做出概要说明。服务目录是公开且,方便查阅的,是服务信息的唯一来源。

我们的服务目录中包含: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目标和使用者五项内容。

服务时间是指某个服务提供响应的时间。是7×24还是5×8,是否还要扣除一个周期内的法定假期。服务时间与工作时间不相同,这就意味着运行、管理和服务的成本增加,要在服务计划中充分考虑。

服务目标包括可用率、稳定度和可靠度三个指标。可用率=(约定服务时间-约定服务时间内的中断服务时间)/约定服务时间×100。ZZ这里的约定服务时间要考虑前面提到的服务时间。如果服务时间是每周5×8小时,那么发生在5×8小时之外的服务中断是不计算在内的。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是外界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的服务中断,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导致的服务中断等多种情况。其实可用率的计算非常复杂,特别是对于比较复杂的业务系统而言。有专业人士还特别设计了可用率模型进行计算。

可靠度主要是指每次服务中断后的恢复时限。我们为事件进行了分类,依据事件的紧急度和影响度定义了事件处理的优先级。每个优先级定义了最大解决时限。同时,为每个业务系统定义了可靠度。可靠度与可用率这两个指标可以很好地约束服务提供者,衡量其服务水平。

稳定度主要是指每年服务中断次数的最高限。

定义服务目标需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服务成本,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力求实际可行。同时,服务目标在质量手册已经明确阐述,这里所指的服务目标,主要说明一些关键服务的关键指标。

3.服务级别管理中的服务级别协议SLA

ISO20000体系为IT服务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共同语言,一个可以指导和改进的标准——服务级别协议。它使服务可量化、可控制、可评论、可管理、可改进。服务不再模糊,看不见触不到,不再仅仅依赖感性指标,服务也可以进行有形的管理与控制,避免了交流、管理甚至法律上的问题。

服务级别协议是服务级别管理流程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级别管理成功的信息基础。它是 IT 服务提供商与其客户之间针对所要提供的一项或多项服务而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规定了服务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和双方具体的责任,是有效的衡量考核工具。

服务级别协议的内容、结构以及其定义的服务目标是以用户需求为依据,从用户的角度来衡量。服务级别协议不可以太过复杂,但必须包括如下内容:服务概述、有效期限、服务时间、SLA变更控制机制、关键流程描述、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服务目标以及沟通渠道。其中也必须包含或指明服务目录的内容。

服务级别协议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协议,二是级别。协议代表的是互惠互利达成一致,同时具有法律约束作用;级别代表着服务有量化指标,既可以让用户衡量服务目标是否达成,又可以指导服务支持团队依据级别合理配置资源、控制成本,避免服务溢出和服务纠纷。

现实中,由于我们的组织机构性质,业务职能的要求,我们(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与用户(全校师生)之间虽然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但不是商业意义上甲方和乙方关系。我们无法和近三万名用户一一签订服务级别协议,我们也无法根据服务级别协议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同时,我们又希望汲取服务级别协议的精华内容,向用户郑重承诺我们的服务。因此,我们的服务级别协议严格地说就是服务级别承诺。我们希望让服务级别承诺像一面镜子,让用户和我们自己都能够清楚地看到服务,衡量服务指标,考察服务能力。

服务级别协议的实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方面是用户的理解认可,另一方面是对服务级别协议的监控测量。用户不能像购买商品一样,按照经济能力和个人喜好选取商品的档次和种类。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用户对服务的需求是最高限的。因此,如何能够让用户理解服务是有限的,同时又让用户能够理解在有限服务条件下的服务承诺,需要大量需求调研和深入沟通。

服务级别协议的监控和测量需要实时进行。谁作为监控和测量的主体?我们?用户?第三方?监控和测量的规范、手段和方法又是什么?测量的精准度如何要求?如何定义可用率?一个复杂系统的部分可用时我们如何计算可用率?这些都是我们还在探讨的问题。但是,有了服务级别协议,服务不再是雾里看花,不再是一个黑盒子,它已经让我们的服务管理前进了一大步。

三、流程及关联

1.流程和角色

服务级别管理流程是一个双方流程,是我们用户开展有效合作、达成内容和质量的共识。从调研用户需求开始,依据财务成本、人力和资源配置以及管理模式,确定服务内容、服务级别协议以及第三方服务支持。

从流程上看,很简单,重要的是过程以及流程中输入输出的内容。流程中的角色很简单,服务级别专责指的是业务职能科室,服务级别管理经理指的是业务相关的主管领导。服务级别经理是确保流程有效地运作并提供预期效益的重要角色,其职责包括:负责制作和更新服务目录、更新现有的服务改进方案、与有关方面协商谈判,并负责维护服务级别协议和服务支持合同、评审IT系统运维绩效。

2.流程执行准则

(1)建立服务级别协议SLA的准则

1)与用户充分沟通需求,将用户需求明确为具体的服务范围、服务级别目标、工作内容等,特别要关注用户的关键服务需求,以服务目录为基础建立SLA,并在SLA中明确关键服务。

2)在制定SLA前,应与具体承担的内部团队沟通,以及和第三方供应商沟通确定UC承诺水平,以确保SLA在技术、资源投入等方面合理可行,避免无法实现或超出能力的服务承诺。

3)SLA必须涵盖安全要求。

(2)服务级别协议SLA监控评审准则

1)根据服务级别目标监控和SLA实现情况,分析服务级别达标信息和趋势信息,尽早规避可能破坏服务级别承诺的情况发生;对发现破坏服务级别承诺的情况,应报告和评审不符合服务级别协议的原因。

2)记录服务级别管理流程中所发现的改进措施,并纳入到服务改进计划中。

3)组织定期评审SLA,以确保SLA持续有效。

(3)服务级别管理关联关系

从图2可以看出,服务级别管理流程几乎和所有其他流程都存在着关联关系,是其他流程执行的基础。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等服务支持流程是达成服务级别协议要求的保障,服务级别管理则是检验这些流程实施成效的手段。

1)和变更管理的关联

服务级别管理程序在定期回顾SLA过程中可能会产生SLA的变更需求,需提交变更请求通过变更管理程序进行变更。变更后的SLA应反馈给服务级别管理程序。任何对服务实施的变更和相关的SLA都应该由变更管理进行控制。

2)和业务关系管理的关联

用户需求应作为定义服务级别需求和服务级别目标的基础。通过服务级别管理制定的SLA、SC需反馈到业务关系管理,此外SLA监控和回顾过程中提交的服务改进建议,需同时反馈到业务关系管理。

3)和其他管理流程(如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容量管理、可用性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持续性管理)的关联

在确定SLA的过程中,各流程经理可针对SLA的指标提出不同的专业意见,服务级别经理应综合考虑各意见,以确保制定的SLA合理和可行。SLA应得到内部各管理流程的支持,分解SLA指标为各管理流程的指标。此外,各流程的管理报告作为监控和分析SLA是否达到承诺的依据。

特别要说明:服务持续性管理主要涉及在灾难发生后快速地恢复IT服务,并监控措施和程序的执行。在灾难期间与客户达成的特殊或临时协议以及协议所产生的成本都要在服务级别管理中进行。同时,灾难期间对服务和SLA作出的变更也需要修改持续性措施和程序。

四、效益和效率

服务级别管理从大的方面讲,可以与用户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对协商、监控、汇报等一系列活动进行动态连续的管理,有效地保持并改进服务的质量,将服务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成本上。具体地讲,服务级别管理的实施可以产生如下效益:

(1)有限的IT服务在服务级别协议和服务目录中被恰当地设计和描述,调整并符合用户的期望。

(2)服务能力、水平和绩效可以用指标来测量,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找平衡点,使服务成本可计划、可控制,资源配置更有效。

(3)明确IT部门与用户的权利和职责,减少误会和沟通障碍,获得更好的客户关系和满意度。

一些关键绩效指标可以反映服务管理级别管理的效率。例如:服务目录中包括的服务项目数、服务级别协议中包含的第三方支持合同数、服务级别协议中得到监控的服务项目、定期评审的项目、客户满意度、有关事故、问题和变更的统计数据等。

五、结束语

服务在各个领域中一直都是模糊的,往往依赖人类的感觉去评判服务质量,难以用具体的标准或指标去度量。服务级别管理不仅可以使服务内容清晰,服务水平测量,还实现了服务资源和成本合理配置,服务质量循环提升的管理过程。

对一个组织而言,需要利用 IT 服务来支持业务的发展,而 IT 服务则需要服务级别管理来保证其服务有效,因此,服务级别管理的实施非常必要。

我们常常片面地认为,服务级别管理是针对大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的,他们的服务涉及面比较广而且比较复杂,服务级别管理能降低服务风险,满足业务需求,提高成本效益。其实不尽然。任何组织,只要它需要给用户提供服务,需要对员工、企业资源、财务进行管理, 服务级别管理都能实施,并通过定义 IT 服务的级别,建立服务水平监督体系,来保证服务达到规定的水平,满足提供优质服务的需求。

清晰的流程目标以及流程内的任务、权限和职责;与用户的沟通和内部支持团队的沟通培训;测度和监控SLA和改进服务的成本计划是保证服务级别管理流程成功实践的关键因素。

服务级别管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ISO/IEC20000-2: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rvice management[M].

[2]Jan van Bon主编,章斌译.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基础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Gad J Selig著,中治研(北京)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译.实施IT治理[M].2011.

[4]左天祖.ITIL白皮书[M].

(编辑:隗爽)

作者:杨建国,葛泓

第4篇:It运维服务工作总结

至2010年10月底,0000000000000000000有限公司在0000000000000000公司的运维又届满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为期一年的运维工作当中,xxxx的业务飞速发展,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知识有了显著的提升。我们的队伍在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上也有了本质的提高。

一、 细致缜密的完成计划中的日常运维工作: 严把质量;服务至上;严格要求;技术领先。

1. 承接运维工作初始信息技术部的各位领导就对我们的运维工作给予厚望,并提出了认真完善服务水平的方针。我们在服务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一要求,以对保障xxxx的发展,对用户负责的精神,把“严把质量,服务至上”的原则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本运维期过程中的客户满意度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多次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2. 对于在工作中信息技术部提出的新要求、新方案,我们及时相应配合,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对于提出的要求科学性的分析研究,及时提出完整周密的解决方案,并拟请用户试行或测试后实施。有力的保障了运维工作的及时有效性。

3. 对于提高服务业务技术水平上,按照信息技术部的统一规划,按时完成一系列的既定培训计划。按照“技术领先”的原则,通过技术上的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和解决故障的效率;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机制和培训,健全了xxxx信息外包人员安全机制;通过保密制度的培训使运维人员能够树立自觉维护xxxx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客户服务意识的培训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二、 吸收先进经验,保质保量的完成运维的各项任务: 运维期内主机、服务器、网络和桌面均没有发生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对于一些潜在的威胁也都在得到信息技术部门的批示下,审慎周密的完成了整改工作。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劳动效率和运维工作质量:

1.运用先进的运维工具提高劳动效率。通过监控软件随时保持信息的及时性、可控性,一旦发生问题可以迅速定位和修复。

2.经过信息技术部指导,我们在运维工作中大量了采用WEB2.0技术。使我们在高效完成运维工作的情况下,为xxxx节约了大量的费用投入。

3.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和收集,对于有利于运维工作的成功方案及时整理并提交信息技术部。经过5年来的维护工作存储了大量的知识库信息。

三、 适应任务需要,及时解决运维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1. 在运维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及时与信息技术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对应处理。在节假日安排主要人员进行值班和备勤,保障24小时均能及时相应。 2. 在运维工作过程中,积极协助新增设备的各项实施工作,获得了信息技术部的肯定;在到货、验收、集成方案和安装调试过程中提供全程保障;对于数据的迁移、备份,各人按照自己的职责,在制定详尽的计划后、经过信息技术部的批准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3. 在配合一些公司的重大活动、事件时,为应对信息技术部人员不足的情况。我们一方面做好运维工作的情况下,另一方面派出部分或全部人员协助信息技术部的各项工作,以弥补其人力不足的状况;

4. 对于机房的升级改造过程中积极配合,全程派员监理施工过程,及时出具各种施工方案和设计资料。施工完成后及时完善各类图表的变更、标识。

5. 配合行政部门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对于资产管理系统派出专门人员参与学习,并对备份、升级方案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办公室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倡议积极响应,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能源和材料的浪费;多次配合办公室进行资产统计、巡检、登记工作。

四、 认真完成运维工作中的汇报、总结和知识积累工作: 1. 《知识库》通过连续2年的整理已经形成了成体系的完整运维知识全集,方便了各类人员通过权限管理可以随时查找所需的运维信息,为提高运维工作效率提供了基础保障。

2. 日常报告:共提交《运维日报》309份、《运维周报》52份、《机房温度周报》52份、《运维月报》12份、《运维半年报》一份、《运维年报》一份、《桌面工作记录单》1914份、《磁带存取记录表》12份;

3. 工作报告:《变更报告》70份、《故障报告》5份、《数据安全保密措施报告》、《节日值班表》2份、《加班表》1份。另:《磁盘空间使用报告》等不定期报告;

4. 图表:《电路电源拓扑图》、《机房及机架布局图》、《网络拓扑图》、《san环境拓扑图》、《电话配线架对应图》、《ip及工位、电话统计图》、《外包人员信息系统登记表》等。

5. 其他报告:《外包人员信息安全管理建议》、《文件服务器使用管理建议》等。

通过以上的工作和措施,我公司顺利的完成了本期xxxx的运维工作任务,从根本上满足了设备运维的各项要求。任务的圆满完成,有赖于信息技术部正确的领导和大力协助;仰仗于xxxx健康发展的大好形势;得益于双方长期形成的信任与默契。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此向各位领导申请续约新的一年的运维合约。并且,在新的维护其中间维持上一年的全部合同条款,维持原来的运维价格不变。在新的运维期内,我们将保持冷静的头脑,继续发扬自身优势,多方弥补存在的不足,提高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在信息部的指导下,与各部门的同仁团结协作,大力配合,携手共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运维任务。希望在新的运维期内能够更好的配合信息技术部的工作完成xxxx的各项要求和任务。

望各位领导批准。

00000000000000000000公司 xxxxxxxxxxxxxxx运维项目组

刘杨-luya@sohu.com

2010.9.30

第5篇:IT运维服务工作规范

为了规范化管理我公司对用户提供的系统维护服务,特制定以下维护服务工作规范:

一、 维护服务内容与范围

“维护服务”是由本公司承担的为合同用户提供的定期维护服务。服务内容与范围仅限于本公司与用户签订的维护服务商务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内容与范围之内。

二、 任务接受与任务交接 1. 任务接受

“任务接受”是指由公司指派专人承担(指派任务前,公司会提前征求本人意见)某项维护服务工作。凡承担该项维护服务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 2. 任务交接

“任务交接”是指接受某项维护服务任务的责任人因某种原因临时或长期不能承担此项任务,则该责任人应当提前30日向公司提出“任务交接申请报告”(见附件四),在公司与用户协商并批准该项文件后,该项任务责任人将与公司指定的接任人完成任务交接工作。“任务交接”工作规程为:

1) 提交“任务交接申请报告”(必须提前30日); 2) 接到批准通知后,向接任人及用户交接工作;

3) 在交接工作完成后,提交由公司主管、用户以及接任人三方签字确认的“任务交接报告”(见附件五); 4) “任务交接报告”的内容包括:

  维护服务任务可以由接任人承担的确认;

对接任人进行涉及该项维护任务的专项技术培训的内容与结果的确认;   本规范规定的全部维护服务技术文档;

接任人、公司、用户项目负责人及用户项目部门主管的签字。

三、 维护服务工作规程

1. 在执行维护服务工作前,必须熟悉该项维护服务合同中规定的

维护服务内容与范围的条款;

2. 根据维护服务合同中关于维护服务的条款制定维护服务计划,并以书面文件形式提交公司与用户确认,待双方确认后执行; 3. 在执行维护服务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文档。

四、 维护服务技术文档 1. 维护服务技术文档包括: 1) 维护服务授权表(见附件一);

2) 维护服务过程报告(编制内容及说明见附件二); 3) 维护服务计划; 4) 月度维护服务总结报告;

5) 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内容见附件三); 6) 维护工作验收报告。 2. 关于维护服务技术文档的说明

1) “维护服务过程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

 维护过程的纪录文件,包括文字描述、检查过程记录、相关图表(程序、表单等的屏幕拷贝)、会议纪要、技术分析与结论;  故障处理的技术解决方案。

2) “维护服务计划”必须以公司与用户正式签订的维护服务合同规定的服务内容与条款为依据,以表格形式编制维护计划,内容包括:  维护服务内容以及专业技术培训内容;     维护服务的时间安排;

计划投入的资源(包括公司在该项目上的协作方); 计划编制人以及计划审批人(公司与用户); 计划附件:

 维护服务合同规定的服务内容与条款;  计划变更说明。

3) “月度维护服务总结报告”内容:

 月度维护服务工作的总结,主要包括技术总结以及双方维护管理工作改善的建议;  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价。

4) “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该表主要用于提出此项要求的用户。如果用户没有在合同中专门指定此项要求,则我公司项目责任人应在“维护工作验收报告”中包含“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

5) “维护工作验收报告”是对于当年维护服务工作的总结报告,该报告必须包括项目维护服务管理总结和技术总结两部分内容,“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和“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必须作为该文件的附件。 3. 维护服务技术文档提交时间

1) 维护服务授权表提交时间为:每次用户现场维护服务工作完成时; 2) 维护服务过程报告提交时间为:同上;

3) 月度维护服务总结报告提交时间为:当月结束后的第一周; 4) 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提交时间为:下一季度的第一周;

5) 维护工作验收报告提交时间为:合同期结束前30日或合同规定的项目验收期前30日。

五、 其它 1. 本规范自下发之日起生效; 2. 公司拥有本规范的解释权;

3. 公司将根据本规范执行情况以及用户的要求,对规范进行不定期补充或修改。

六、 附件

1. 维护服务授权表 2. 维护服务过程报告

3. 月度/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 4. 任务交接申请/交接报告

XXX有限公司2xxx年x月

第6篇:IT运维服务工作规范

为了规范化管理我公司对用户提供的系统维护服务,特制定以下维护服务工作规范:

一、 维护服务内容与范围

“维护服务”是由本公司承担的为合同用户提供的定期维护服务。服务内容与范围仅限于本公司与用户签订的维护服务商务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内容与范围之内。

二、 任务接受与任务交接

1. 任务接受

“任务接受”是指由公司指派专人承担(指派任务前,公司会提前征求本人意见)某项维护服务工作。凡承担该项维护服务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

2. 任务交接

“任务交接”是指接受某项维护服务任务的责任人因某种原因临时或长期不能承担此项任务,则该责任人应当提前30日向公司提出“任务交接申请报告”(见附件四),在公司与用户协商并批准该项文件后,该项任务责任人将与公司指定的接任人完成任务交接工作。“任务交接”工作规程为:

1) 提交“任务交接申请报告”(必须提前30日);

2) 接到批准通知后,向接任人及用户交接工作;

3) 在交接工作完成后,提交由公司主管、用户以及接任人三方

签字确认的“任务交接报告”(见附件五);

4) “任务交接报告”的内容包括:

 维护服务任务可以由接任人承担的确认; 对接任人进行涉及该项维护任务的专项技术培训的内

容与结果的确认;

 本规范规定的全部维护服务技术文档; 接任人、公司、用户项目负责人及用户项目部门主管的

签字。

三、 维护服务工作规程

1. 在执行维护服务工作前,必须熟悉该项维护服务合同中规定的

维护服务内容与范围的条款;

2. 根据维护服务合同中关于维护服务的条款制定维护服务计划,并

以书面文件形式提交公司与用户确认,待双方确认后执行;

3. 在执行维护服务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文档。

四、 维护服务技术文档

1. 维护服务技术文档包括:

1) 维护服务授权表(见附件一);

2) 维护服务过程报告(编制内容及说明见附件二);

3) 维护服务计划;

4) 月度维护服务总结报告;

5) 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内容见附件三);

6) 维护工作验收报告。

2. 关于维护服务技术文档的说明

1) “维护服务过程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

 维护过程的纪录文件,包括文字描述、检查过程记录、相关

图表(程序、表单等的屏幕拷贝)、会议纪要、技术分析与结论;

 故障处理的技术解决方案。

2) “维护服务计划”必须以公司与用户正式签订的维护服

务合同规定的服务内容与条款为依据,以表格形式编制维护计划,内容包括:

 维护服务内容以及专业技术培训内容;

 维护服务的时间安排; 计划投入的资源(包括公司在该项目上的协作方); 计划编制人以及计划审批人(公司与用户); 计划附件:

 维护服务合同规定的服务内容与条款;

 计划变更说明。

3) “月度维护服务总结报告”内容:

 月度维护服务工作的总结,主要包括技术总结以及双方维护

管理工作改善的建议;

 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价。

4) “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该表主要用于提出此项

要求的用户。如果用户没有在合同中专门指定此项要求,则我公司项目责任人应在“维护工作验收报告”中包含“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

5) “维护工作验收报告”是对于当年维护服务工作的总结报

告,该报告必须包括项目维护服务管理总结和技术总结两部分内容,“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和“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必须作为该文件的附件。

3. 维护服务技术文档提交时间

1) 维护服务授权表提交时间为:每次用户现场维护服务工作完成

时;

2) 维护服务过程报告提交时间为:同上;

3) 月度维护服务总结报告提交时间为:当月结束后的第一周;

4) 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提交时间为:下一季度的第一

周;

5) 维护工作验收报告提交时间为:合同期结束前30日或合同

规定的项目验收期前30日。

五、 其它

1. 本规范自下发之日起生效;

2. 公司拥有本规范的解释权;

3. 公司将根据本规范执行情况以及用户的要求,对规范进行不定期

补充或修改。

六、 附件

1. 维护服务授权表

2. 维护服务过程报告

3. 月度/季度/维护工作任务完成记录汇总表

4. 任务交接申请/交接报告

XXX有限公司

2xxx年x月

第7篇:IT服务外包合同

委托方(甲方):

服务方(乙方):

甲双同意将该公司所有计算机交由乙方定期维护,在本合同期内,甲方承担维护及更换零配件所需的费用,乙方承担甲方公司计算机及网络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

一、合同期间计算机日常维护与保养服务内容:

1.修复合同范围内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故障。

2.提供常用软件安装及维护,如XP,win7, Office200

3、PhotoShop、QQ、FlashGet等。

3.当有需要时,提供电脑硬件升级方案。经甲方同意后,免费实施(购买相关硬件所需费用由甲方承担)。

4.对运行在关键岗位上的计算机定期进行一次软件和硬件系统检测,以便提早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

5.局域网不通,内部计算机无法互访,广域网不通,无法连接到互连网。 6,以下故障不在乙方维护范围之类,但乙方可以为甲方提供免费技术支持: 甲方人员从网上下载的专业或非专业类软件,破解版软件,注册软件使用中引起的故障。

甲方自行购买的其它专业性软件。

7,乙方可定期对甲方相关人员提供相关培训。

8,甲方应保持同乙方的联络及对乙方工作人员上门维修时的接待,回答乙方关于设备故障的有关问题。为甲方技术人员提供工作场所和必要设施(如电源和照明灯等),甲方并妥善保存计算机内重要资料。

二、有关服务要求:

1、每周一至周五9:00—18:00(不包括节、假日)为乙方履行本合同的标准时间,乙方技术人员将在接到甲方报修电话后2小时之内到达。如有重要事件(如服务器及整个网络不通等影响超市系统运营的情况)需在30分钟内到达。技术人员应甲方要求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进行维修工作时,乙方也应尽力支持。

3、乙方承诺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任何有关甲方的资料绝对保密。

三、收费与付款

收费方式为预付款。每月______________,每三个月结算一次.全同签订后

即付首三个月服务费用.

四、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五、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协议期限为______年_____月___ 日

至 ____年_____ 月______ 日。本协议到期前,甲、乙双方若有一方要终

止本合同,须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对方。

甲方(签章): 年月日乙方(签章): 年月日

第8篇:IT运维服务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原来在企业中默默无闻的IT运维逐渐崛起,为广大信息系统集成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福音。文章对IT运维服务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IT运维服务;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文章对IT运维服务现状进行了介绍,对IT运维服务的优势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促进IT运维服务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了探讨。

二、IT运维服务现状分析

1.不同企业IT运维方式大不相同。由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计算机应用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大不相同,比如银行系统,由于计算机普及应用较早,地域分布较广,计算机应用及运维发展较快;而某些大型企业,由于管理者偏重主营产品,忽视在IT基础设施及应用系统上的投入,因而IT运维服务处于较低水平。

2.同一个企业IT运维方式也存在差别。同一企业,如果规模较大,二级单位较多,由于管理方式差别,运维模式也有较大不同。比如有些企业维护人员多,有些少,有些企业采用传统方式运维,有些企业则重视应

用先进的管理系统等,这些原因造成同一企业内部的差别。

三、IT运维服务的优势

目前,云计算和虚拟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新定义着IT系统构建方式和IT能力交付方式。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下,市场上的虚拟化技术迅速由概念层面转换到应用层面。在当前的中国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步尝试服务器虚拟化的道路。由于很多企业只是热衷于虚拟机的部署,而没有系统地考虑虚拟机的管理问题,因此很多企业在部署了大量的虚拟机之后,遇到了严重的管理问题——系统构架越来越庞大、业务运行负担不断增加、作业流程越来越难以监控。

其次,由于早期采用服务器虚拟化的用户主要是大型企业,但如今中小企业在升级或者部署新的服务器时,不少都将虚拟化列为必选的设计范畴。随着中小企业开始大规模加入到服务器虚拟化的行列中,由于缺乏规范的IT管理规范,部署在虚拟服务器上的技术将会影响现有的基础架构管理工具和日常运营流程。很多IT运维的新问题接踵而至。

在虚拟化环境下如何提高机房管理的安全性、高效性,成为各企业日益突出的工作重心,而KVM集中远程控制解决方案无疑是一套有效的管理手段。KVM技术是虚拟化技术演变过程中的最新动向,该技术使得服务器在不同用户之间的分享变得更为轻松和高效,并利用Linux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为Linux和Windows运作负载提供企业级的,同时兼具成本效益的虚拟机管理平台。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不仅成为了虚拟化的先行者,还尝试了KVM管理技术。为了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决定将工作负荷从物理服务器转换至虚拟机。作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手机银行系统大胆地使用了虚拟化平台。这套手机银行系统是全国农信系统的一个共享平台,由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承建,服务于全国农信系统的各个成员单位。通过在IBMB1adeCenter平台上采用RedHat企业虚拟化解决方案,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向全国31个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支付与清算服务,支持他们的快速成长。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运行保障部总经理助理姚春杨表示:“使用包括KVM技术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彻底解决了我们以前开发、测试等多套环境在一套系统下使用所造成的互相干扰情况,既提高了项目开发速度和质量,同时又降低了项目管理难度,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且灵活性大增。

四、促进IT运维服务发展的有利条件 1.标准出台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信息化基础建设初级阶段的完成,使企业对IT运维服务的需求急剧提升,旨在保证企业IT系统稳定运行,助其发挥极大效益的IT运维服务迎来了发展机遇。不过,由于整个市场缺乏统一标准与规范,用户无法明确传递服务需求,也不能清晰衡量定义服务价值和质量,再加上服务商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极大制约了我国的IT服务产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出台IT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势在必行。

2009年4月23日,为规范和引导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京成立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

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技术运维、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信息技术治理、软件即服务(SaaS)、软件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标准需求,研究并建立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制定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相关标准。

据悉,此次标准制定工作在借鉴ISO20000、ITIL等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同时,还结合了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表示,在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出台后,他们可能会借鉴我国的标准。这是国际对我国即将出台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高度认同。

2.IT运维服务标准或打头阵

在系统集成资质十周年大会上,《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白皮书》(第一版)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IT服务标准进入了标准出台前的准备阶段,信息技术服务业标准缺乏的局面将逐步改善。 据悉,用户呼声最高,进展颇为顺利的IT运维服务标准或有可能率先推广认证。此次IT运维服务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神州数码集成服务SBU作为运维专业组组长单位,组织相关国内龙头企业及产学研用多方编写制定。该标准围绕用户和服务商在运维服务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从IT运维服务组织准入条件和相应能力,交付管理、服务响应、数据中心规范、桌面及外围设备规范等方面着手展开。用户可参照标准选择和评价服务商的IT运维服务能力及水平,明确服务内容和价值,确保服务满足自身IT运维服务需求。

五、加强企业IT运维服务的措施 1.着力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以强大的运维技术团队为支撑,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具有表现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为业务部门和人员量身定制电子政务工具、展示或传播业务信息、提高业务效果和工作效率,让业务人员切身感受到应用电子政务给业务工作带来的便捷和效率的提高。

2.建立电子政务培训机制

建立电子政务培训机制,加速信息与业务融合过程的技能培训,对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和效果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和个性化的引导,提高业务人员对电子政务应用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业务人员更有效地驾驭信息系统,变被动使用为主动应用,对促进信息与业务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3.构建电子政务考核体系

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管理机制,通过行政管理手段为电子政务与业务融合提供必要的机制保障。考核电子政务信息数据录入不真实、不准确的问题,促进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考核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提高和加强信息安全意识。

4.形成螺旋上升发展态势 通过电子政务工作人员贴身服务机制,运维工程师与业务人员密切接触,深入了解业务实际工作流程,并将其整理转化为新的业务需求,为下一阶段的规模性开发建设积累经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企业对于IT运维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应该在IT运维服务下更多的功夫才行,不要错过这个商机。

参考文献

[1]章斌.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基础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刘向晖译.IT管理框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王仰富,刘继承.中国企业的IT治理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IT外包服务内容

一、服务内容

1、 计算机桌面服务

中域通为客户提供各种软件类和硬件类的桌面服务。

软件类:各平台操作系统、各类应用软件、各类数据库系统、各类网络终端的安装配置维护服务。

硬件类:各类办公设备(或IT相关设备)运维、设备维修(二级维修)、IMAC(办公设备安装/迁移/升级/变更)、耗材采购/更换等服务。

2、计算机机房、网络、服务器、存储维护服务

机房服务:

机房设备运行有效性保持;记录机房设备运行参数指标;发现和报告设备安全隐患,及时加以处理;数据周期性备份;例行运行设备的性能调整、诊断和保养。

网络服务:

网络建设实施--网络规划的详细设计、布线和网线优化、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网络设备新增或升级。 网络日常维护--包括网络故障检测和维修、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设备运行保障。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部署、安装DNS服务、划分IP地址、设置VLAN等。

服务器、存储维护服务:

针对IBM、HP、SUN、DELL等系列高中低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技术支持服务、备件支持服务、设备维修服务和全面的系统服务,保证客户高端服务设备的连续正常运行。

3、数据库维护服务

全面的数据库管理服务,包括数据库设计、建模、安装、升级和管理及调优服务。

服务范围包含系统安装、性能优化、健康检查、IT监理、设计规划、系统护航ITIL管理、容量管理、过程改进、实战培训、故障处理、数据拯救等,以领先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全面的解决方案,凭借客户数据中心机房服务项目上有着多年丰富的经验,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确保客户的数据库环境在可用性和性能方面一直保持最高达水平(主要针对Oracle、SQL server Access、MySQL、DB2)。

4、IT运营管理服务

提供包括IT资产管理、供应商服务管理、系统及数据备份、信息安全管理、IT管理制度/流程标准化协助、IT培训与咨询等IT运营管理服务。

5、IT基础架构建设服务

综合布线:为用户提供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系统认证、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共网络设计、建设,虚拟专用网络设计、建设,各类型网络接入,以及在建设中的设备评估、测试和购买。

安防监控系统:为客户安防监控系统提供从生产、到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的一条龙服务。

其他弱点工程:如防盗报警系统、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系统、有限电视、视频会议系统、门禁IC卡、可视对讲系统、集团电话、接地、防雷工程、光纤布线及测试工程。

二、服务方式

1、驻场服务

服务方式:驻场服务

工作时间:以客户的工作时间为准

响应时间:根据客户的具体需要制定相应级别

服务标准:统一工作服装、专业维修工具、标准服务流程、标准服务单填写 巡检预保养:定期巡检预保养并提交巡检报告等,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故障分析:定期分析故障发生情况,提交故障分析报告,并制定降低故障发生率的方案 服务满意度:保证服务满意度大于90%

驻场服务适用于以下客户

● 有一定数量的IT设备,不想雇用IT工程师,并迫切希望降低运营成本的公司。

● 有少量的计算机人员,专注于公司内部的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工作,难以应付日常的各种繁杂事务,希望外包能让公司IT部门更专注核心业务的。

● 希望用外包的方式来获取更好的服务,又不想出现故障时,工程师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响应的公司。 ● 希望对IT事件管理标准化、流程化、又不想重新花费时间自己再去摸索制定流程的公司

2、上门服务

服务方式:响应式服务 工作时间:正常工作时间

响应时间:接到服务请求后,一般故障4小时内到达现场

服务标准:统一工作服装、专业维修工具、标准服务流程、标准服务单填写 巡检预保养:定期巡检预保养并提交巡检报告等,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故障分析:定期分析故障发生情况,提交故障分析报告,并制定降低故障发生率的方案 服务满意度:保证服务满意度大于90%

上门服务适用于以下客户

● IT设备数量较少,不想雇用IT工程师,希望通过外包节省部分成本的公司

● IT人员专注于公司内部的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工作,希望通过外包处理IT基础架构层面的各种繁杂事务工作。

●希望用外包的方式来享受更专业的服务。

●希望对IT事件管理标准化、流程化、又不想重新花费时间自己再去摸索制定流程的公司

3、巡检预保养服务

巡检预保养可以有效的防范用户端设备的故障,真正为客户带来效率,实现IT故障防患于未然。

服务内容:

◆硬件

机箱除尘、风扇清洁、键盘清洁、电源清洁、内存插槽清洁、网络及模块检测、硬盘检测、网络设备稳定性测试;

◆软件

IT基础架构改造方案、服务器日志分析、启动服务检查、启动项检查、安全补丁更新、病毒木马查杀、垃圾文件清理、磁盘碎片整理、内存优化、浏览器安全设置、防火墙配置。

4、定制服务

定制服务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来为客户特殊定制的一种服务方式。

定制服务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定制

服务时间

如:轮班、夜班

服务方式

多点驻场、单点驻场、半驻场、上门

服务内容

桌面系统Mac、windows、Linux,服务器系统Linux、Unix、Windows、AIX,基础架构方案、项目工程等

三、客户收益

◆最终用户收益

享受一流品质的IT服务;

享受更方便更快捷的IT及办公设备的专业支持,减少使用IT及办公设备的烦恼;

◆IT部门收益

从日常繁琐的客户端应用维护支持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于本行业核心IT应用支持; 提高最终用户的满意度;

可以随时掌控IT运维支出和人力成本;

◆公司总体收益

压缩总体拥有成本;

降低IT风险;

使IT投资效益最大化;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更清晰了解企业IT资产及运营成本质量;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