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检查总结报告

2022-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期检查总结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中期检查总结报告

云南省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报告(摘要)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云南进一步提高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有力促进了全省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好《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1.全面学习宣传《教育规划纲要》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传达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作为主要内容,2010年7月22日集体调研了教育工作,专题研究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举办时代知识前沿讲座等,宣讲《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省级副厅以上、州(市)副处以上、县级副科以上干部参加了专题学习。每年召开云南省教育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等,落实推进年度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了由百名专家学者和省教育厅领导干部组成的宣讲团,赴全省各地各校开展300场专题报告。同时,各地各校抽调领导干部、理论骨干等组成宣讲组,分层次分领域分对象进行深入学习和广泛宣讲,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宣传到基层。

2.建立组织领导和教育咨询机制

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党政群20多个部门组成的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2013年,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云南省委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等8个专项小组,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小组,进一步强化了对教育改革的组织领导,健全了改革工作的高位推进、上下联动的机制。建立省级部门横向协调机制,规划和启动了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民族地区薄弱高中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两个全覆盖”等一批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并根据在校生规模对省教育厅所属高校事业编制实现动态调整。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成立了云南省教育咨询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题调研和理论研讨,对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

3.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首先是在省《教育规划纲要》中全面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2011年5月,云南省《教育规划纲要》正式印发。2011年5月24至2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我省《教育规划纲要》进行总体部署,并提出云南教育未来10年将与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一致,实现“两基本,力争一进入”和“三共同”发展目标。其次是层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在云南《教育规划纲要》编制的同时启动编制“十二五”规划,并于2012年正式印发。各州(市)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制定了当地教育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促进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等,将《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落实到基层。再次是省部合作共同推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加快云南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印发了《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推进计划(2012—2017年)》,在多个方面加强合作、高位推进。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31 137所,在学学生总规模达1 351.57万人,有教职工60.20万人,比2009年的53.92万人增加6.28万人,专任教师51.82万人,比2009年的45.95万人增加5.87万人。对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部分已提前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普职比大体相当目标试点难度极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距离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一是完善学前教育体系。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云南省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文件;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等,大力推进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积极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实施民办示范幼儿园奖补政策;引进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评审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实施省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制度;建立贫困幼儿学前教育生活补助制度;开展边远地区巡回支教试点项目,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办园格局。

二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通过设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省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园,把《指南》所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落到实处,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通过新增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通过开展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等级评价工作,在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了优质园的培养和建设。

三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2011年至今,全省共获得中央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四大类七个重点”项目资金21.4亿元,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资金4.8亿元。从2011年起,省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亿元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14年,省级投入1亿元学前教育项目资金用于扩大资源、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园资助、民办幼儿园奖补等。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中央资金9.33亿元,省级投入1.12亿元。

四是推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在编制总量内,通过优化调整,保障幼儿教师编制所需,采取灵活的用人方式,确保幼儿园建成后有合格的教师。昆明市设立幼儿特岗教师计划,2012—2013年共招聘329名幼儿特岗教师;富宁县招聘幼儿专任教师93名;景洪市为市幼儿园世纪金源分园增加编制51名。2011年至今,国家和省级共安排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经费6 140万元,完成“国培”计划10 954人次,完成1 100名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和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省级培训,建设幼儿园名师工作室20个。

五是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学前班工作的指导意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云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提高了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2014年7月起施行的《云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收费项目和标准做出了规范,保障了受教育者和幼儿园双方的合法权益。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清理整治内容、相关处理意见,强调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各地规范办园行为。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幼儿园6 540所,其中,公办园2 256所,民办园4 284所;在园(班)幼儿129.40万人,其中,公办园在园人数61.12万人,民办园在园人数68.28万人;教职工81 455人,专任教师49 018人,专任教师与园(班)幼儿比为1︰26.40;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占比73.51%;生均图书5.96册;生均园舍建筑面积5.11平方米;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2.1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3.82%,超额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55%”的目标任务。与2009年相比,全省幼儿园增加903所,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38所;在园(班)幼儿增加37.23万人,教职工增加41 133人,专任教师增加23 679人。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确保“到2020年,全省95%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的实现;全面实施五位一体的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实施“两个全覆盖”和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覆盖,将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纳入“改薄”范围,2014年已下达“改薄”专项资金共41.12亿元;开展了新一轮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制定下发《云南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出台《云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逐步缓解择校热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使“择校热”得到有效缓解。修订完善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增强了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操作性、评价的客观性,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小学300元/生·年、初中500元/生·年,提高到了2014年的小学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2013年开始,对民办学校也给予公用经费补助。2015年底,昆明五华区等9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认定。

二是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首批共有30名中小学教师获评正高级教师。免费师范生教育有所突破,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以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教师也纳入项目范围,在昆明、红河、昭通、怒江等地推广实施。全省所有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教职工获准享受每人每月500元的乡镇工作岗位补贴,昭通绥江、盐津、镇雄等6县继续实施偏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补贴制度,开远市设立农村教师终身任教奖励基金并对一师一校教师每月增加100元补贴,留住优秀教师的机制得到强化。“云南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进展顺利,统筹实施“云岭教学名师”工程,完成了700人特殊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工作。

三是治理教育“择校热”现象。我省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全省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贯彻意见,对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办学行为、维护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12年起,全省统一从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公费学位招生总数中划出一定比例(不低于招生总数的30%),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生志愿择优招生的“定向择优”录取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优质高中的“择校热”现象。

四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法的通知》《关于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和《关于规范全省中小学假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定严禁以单一的升学率指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关于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要求,除周六可组织义务教育九年级、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在校内进行教学活动外,学校及教师不得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严禁在职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严禁在职教师举办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班和补习班,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

五是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全力解决农转城子女就学问题。出台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意见》《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同城同教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云南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通过校舍新建、改扩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机构等途径,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大幅度增加学位,保障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有学上。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接受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2014年,云南申请国家资金2.5亿元,省级财政计划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将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较多的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和大理5个州(市)作为全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工作试点地区,安排2亿元试点资金。

六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010年初,成立了云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全省聘请了20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首席专家,遴选了360名省级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专业人员,组建了全省范围内的教育监测评估调研联盟。研发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工具,监测数据录入后达2万多条,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形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总报告、咨询报告、学生报告、教师报告、校长报告共计10万余字。印发《云南省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强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督导评估,建立云南省现代学校评估体系和评价机制,形成推进义务教育质量螺旋上升的发展格局。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小学教学点3 308个、完全小学12 413所、普通初中1 682所。与2009年相比,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8.29%提高到99.68%,小学辍学率从0.76%降低到0.23%,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从87.6%提高到8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03.12%提高到106.3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8.43%提高到93.3%。

3.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一是普通高中特色化学校创建任务圆满完成。下发了《云南省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力争用3~5年的时间创建30~50所高中特色化发展实验学校。通过两年努力,全省共创建50所(其中,2013和2014年各创建25所)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实验学校,共安排1 000万元创建经费,创建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二是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我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坚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要求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课程。200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学分管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部达到合格及以上,且综合素质评价合格方能毕业。

三是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从2012年起,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全省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5.6亿元,实施30个项目,主要用于配备普通高中课程必修内容要求的基本实验设备和完成普通高中课程必修内容的教学任务需配备的计算机和相关设备,包含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实验室、计算机教室,满足基本办学需要。开展了一级高完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有效提高了一级高完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是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近年来,部分普通高中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采取违规手段和办法争抢生源的情况较为突出。为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行为,印发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按照严格招生宣传、招生范围、招生行为、学籍管理、责任追究等规定,认真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学校招生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五是完善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2002年至今,我省高中学校学费和住宿费一直执行《云南省计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适当提高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级中学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云计收费〔2002〕749号)标准,其中学费标准为:一级一等学校每生每学期700元、一级二等600元、一级三等500元、二级400元、三级300元;普通高中择校生收费标准为:一级一等学校每生每年8 000元、一级二等7 000元、一级三等6 000元、二级5 000元、三级4 000元;住校生普通住宿标准为每生每学期30~80元。全省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情况差异较大,昆明市和昭通市投入经费最多,分别为3 976.65万元和3 143.90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5%,资助标准为一等2 000元/人·年,二等1 000元/人·年。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中465所,其中公办普通高完中学校数为393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0.1%。招生数27.45万人,在校学生78.28万人,毕业生24.07万人,普通高中校均规模为1 683人,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为1∶15.20。其中,一级普通高完中133所,招生14.20万人,在校学生42.39万人,毕业生13.84万人。与2009年相比,普通高中在校生增加了17.13万人,招生数增加了5.4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了21.5个百分点。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一是现代职教体系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成立了27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发挥行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指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着力开展34个职教集团组建和管理工作。

二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底,全省13个职教园区共完成投资182.66亿元,完成征地29 000亩,竣工建筑面积634万平方米,8个职教园区已投入使用,入驻职业院校58所,入驻学生26.19万人。2010—2014年,国家投入我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75个,资金7.68亿元,加上各地配套3.96亿元,学校配套0.89亿元,基础建设资金达到13.71亿元。其中,获得国家专项资金1.8亿元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省财政投入6 000万元用于33所学校购置专业设备和实训设备,投入8 960万元用于改善18所学校和红河州职教园区办学条件,投入1 042万元用于12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投入180万元加强云南大学等5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13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亿元,针对目前我省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投资和重点建设。

三是职业学校师资水平明显提升。从2010年开始,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每年培训教师都在1 500人次以上,送到企业培训每年不低于150名教师,送出国培训每年不低于10名教师。统筹实施“云岭教学名师(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职特聘教师计划等,首批认定中等职业学校17名“云岭教学名师”;实施中职特聘教师计划,每年特聘1 000名至2 000名能工巧匠,实现校园与职场的有机对接。

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单独考试招生改革试点;实施“知识+技能”和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直接免试入学等考试招生办法;在部分本科院校中开展了高职本科、中高职一体化改革试点等,目前中高职一体化在校生达4.7万人,改革创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职业学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技能等级的愿望,为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相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和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桥积累了经验。

五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制定了《云南省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2010—2014年,省级财政投入2 500万元专项资金,以9 000多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载体,引导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工作,大力开展城市所需各类工种技能培训工作,使在乡农民留得住、进城农民能就业。2010—2015年,全省受培训的农民达到2 300万人次。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15所,在校生59.79万人,生师比22.69︰1,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在校生比为1︰0.76,固定资产总值84.59亿元;高职院校37所,在校生人数22.86万人,生师比为16.5︰1,固定资产总值94.57亿元;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 274所,2010—2015年共培训农民2 429.62万人次。

5.稳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高校特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印发了《关于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遴选了6所试点院校,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高位推进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工作,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于2015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所零起点新建的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已完成党政班子配备,3所特色学院建设加快推进。起草了《关于加强云南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从2012年开始每年遴选2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特色骨干专业建设。创新性组织完成了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评审会,启动实施高职高专院校特色发展评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本科院校审核评估,继续开展高等教育分类评估改革工作。

二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加快。2012年至2014年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全省已下达中央资金2.5亿元。云南大学等4所高校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云南大学被纳入中西部高等学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项目,云南师范大学新增为省部共建高校。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5亿元,专项用于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

三是高校内涵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14年11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科研创新平台遴选立项高校重点实验室25个、工程中心9个。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意见》。实施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试点,立项资助博士生30名,资助经费60万元。实施联合培养研究生,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展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省内高校充分与国内知名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为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一大批决策咨询报告。启动实施了省级2期“质量工程”。全省高校总体债务减少,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进入科学有序的提速发展轨道。

四是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我省27所高职高专院校首次开展高职对口中职考试招生改革,共录取对口考生697人。11所高职院校继续实施单独考试招生,共录取单招考生约5 700余人。

五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深入推进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簇拥中国梦·喜迎国庆节”等大型系列活动。2009年起,连续5年开展云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评选,先后评选出近100项优秀成果。2011年起,每年举办云南省高校文化节,云南高校文化节已成为云南省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品牌活动。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高校71所,其中成人高校2所,普通高校69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1所,专科院校38所,总校数比2009年增加了8所。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86.94万人,比2009年增加27.17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61.46万人,比2009年增加22.1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9年的17.57%提高到30.2%。专任教师达到3.70万人。2015年全省高校占地6.07万亩,比2009年增加1.06万亩,目前已基本建成了昆明呈贡高校新区和12个区域性职教园区并投入使用;2015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6.53亿元,比2009年增加28.05亿元,增长77.39%。

6.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一是依托云南开放大学构建云南终身教育体系。2012年12月,云南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形成了以总部、分校及教学点为支撑的办学体系,初步构建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支撑云南终身教育的平台和体系。与全省16个州(市)、25所省内外高校、18个行业、33家企业分别建设地方、大学、行业、企业等四大支持联盟,基本形成了“一行两委”(学分银行,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和学习成果认证专家委员会)的学分银行组织构架;建立了学分银行、彩云学府和各办学单位“三位一体”、各司其职、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制定了一系列云南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和认证标准,探索高职学院间的学习成果衔接与互认。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办、教育部门主管、学校办学”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二是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4年,正式启动和实施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有机衔接的“专本衔接”改革试点,4个试点本科专业共计招生464人。坚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双模式建设路径。已经有20所二级学院挂牌运行,其中4所为行业二级学院,进一步扩大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步伐。正积极推进云南老年开放大学、汉语东南亚语教育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等建设。

三是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加强对成人教育办学过程管理和规章制度管理,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委托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站点、网络高等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进行监督管理,对省外高校函授站点实行年报年检制度和函授站年度抽查制度。云南省高等学校成人教育专业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正式上线,有效实现了对全省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分布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加大了对人才需求的预测、预警力度,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截至2015年,全省有成人高校2所,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校48所;成人高等学校招生69 148人,比2009年增加7 851人,增长12.81%;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210 820人,比2009年增加37 156人,增长21.40%;毕业生58 113人,比2009年增加9 776人,增长20.22%。“十一五”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累计招生46.93万人,成人中专累计招生1.69万人。

7.协调发展民族教育

一是扎实开展民族教育工作。2013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制定了《云南省民族学校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对民族中小学的认定管理工作。在中小学校中全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全省范围建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1 221所。自2012年起,省级财政共计投入5 000多万元用于教材采购,免费提供民族团结教材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

二是稳步推进双语教育、民文教材建设和民族教师培训。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全省范围内建立了14个民族18个语种的双语教学试点学校32所。目前,全省共编译审定民文教材615本,免费发行到民族地区双语学校使用。从2010至2015年,省民族宗教委投入经费106万元,分4批次组织边疆民族地区基层一线骨干教师200余人到北京进行开阔视野学习培训。同时,省级培训结合各地自办培训,自2010年至今,培训双语教师5 300多人次,参培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招生制度。出台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意见》,在云南民族大学建立“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全省25所高校的2 900多名民族预科教育统一集中到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首次实现了我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

四是民族教育支援工作成效明显。开展好沪滇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云南省扶贫办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为期5年的教师培训项目。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订了教育对口支援合作协议。自2012年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以来,已经向我省89个“三区”县(市)派出教师4 391人次,下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支教经费4 494万元,为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各类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省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要求,从2006年10月至今,组织符合条件的5 000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3 500多人报考了硕士生,1 500多人报考博士生。2014年起,迪庆州、怒江州两州农村户籍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前两年除享受国家现行优惠政策外,每个学生每年再增加2 500元生活资助。

五是全面落实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学生生活补助政策。从2010年起,在全面落实中央提高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将提高补助范围扩大到云南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2010至2015年,累计投入补助资金9 300余万元,受益学生37万余人次。制定《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综合保险和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助学工作专项方案》,从2014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 180万元,对人口较少民族在读普通高中学生给予每生每年1 000元的助学补助,对人口较少民族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大专生每生每年给予2 000元的助学补助,2014年有8 000余名学生受益。

六是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各族共享。从2011年起,由省民族宗教委每年出资200余万元,在云南农业大学举办特有民族本科班,对学生给予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着力破解云南省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滞后的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中高级实用人才培养断代问题,2011至2015年已累计投入补助经费714万元,受益学生达840人次。继续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民族中专举办特有民族大专班、中专班,2010至2015年,每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00人,累计投入补助经费1 200余万元,对学生给予免学费、补助生活费,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技能脱贫致富能力。继续在云南师大附中、云南民族中学举办高中民族班,每年招收除昆明市外的15个州(市)少数民族学生250人,对贫困学生给予生活补助,2010至2015年,累计投入补助经费500余万元,受益学生1 000余人次,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省城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继续对22所省定民族高中学校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2010至2015年,投入补助经费6 000余万元,受益学生20余万人次。

截至2015年底,我省正式挂牌的民族中小学496所,省定民族中小学41所,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4 000多所,民族中专6所,民族大学1所。少数民族人口在学学生数达323.44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35.11%(上述数据均不含其他类教育),少数民族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97%。

8.公平发展特殊教育

一是出台了《云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特殊教育体系构建工程、特殊教育质量提高工程、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残疾学生资助工程等五大工程,要求到2016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省适龄视力、听力、智力3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以上。

二是加大对特殊教育投入。2009年,云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8 238万元,到2013年增长到22 835万元。省政府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5 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购置仪器设备、教师专业化培训等工作。同时,2011至2012年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工程,全省下达中央资金1.36亿元;2014年还争取到中央特殊教育补助资金2 500万元,重点用于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和推动“医教结合”区域实验,支持特殊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实验,力争到2016年建成10个县级“医教结合”实验区和20所“医教结合”实验学校。2014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2013年的小学560元/生·年、初中760元/生·年,统一提高到4 000元/生·年,争取在三年内达到每年6 000元。

三是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建设。以普通中小学为依托,设立随班就读基地学校,推进资源教室建设,2014年,全省已部署建设随班就读资源教室120个。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为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和家庭提供专业的咨询、评估、指导和康复训练等服务,2014年,已立项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6个。加强特殊学校职业教育和实训基地建设,2014年支持特殊学校建立实训基地17个。2013年,昆明学院首个特殊教育专业招生,实现我省特殊高等教育零的突破;2014年,云南开放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在华夏中专成立,设有4个专业。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了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逐步向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延伸的格局,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家庭社区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

四是强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省政府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纳入师范生免费教育计划,为特教教师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将高校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就业纳入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为从根本上解决特殊教育学校转岗教师比例大、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对所有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了年人均不少于72学时的全员培训,累计培训教师999人,占全省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的86.4%,有效地提升了特殊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截至2015年12月,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60所,比2009年增加34所。特殊教育在校生23 314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6 862人,随班就读的16 452人。特殊教育教职工1 639人,比2009年增加847人,专任教师1 424人,比2009年增长了793人。全省残疾儿童入学率93.43%。

三、深入推进体制改革

1.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一是加强合作培养人才。云南省教育厅与德宏州芒市市委、市政府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在读研究生担任芒市各部门见习局长(主任)和乡(镇)见习乡(镇)长,搭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服务社会的平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2009年,云南大学成为继北大、清华、中科大等之后首批10所与中科院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高校依据学科领域和学位授权类别,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选择相近领域的人员担任导师,与本校导师一起培养研究生,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部分高校从其他科研机构聘任相当职称人员到本校担任兼职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验、论文撰写。

二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8年起,我省系统实施省级质量工程,省级财政累计投入建设经费超过5亿元,覆盖了专业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能力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目前,已有省级教学名师320名,精品教材182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8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16项,本科实践能力提升项目35个,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1个,东南亚、南亚人才培养基地4个。建立了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发布就业情况白皮书,引导高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云南省远程教育网上,为农村学校提供人教版小学1~3年数字教育资源的链接下载,使农村学校能够使用播放设备开出开齐课程,进行多媒体学科教学。同时,利用该网提供中央电教馆10T教学资源,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教学版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班班通”学校、试点县学校使用。部分州(市)通过引进现有资源和本地资源建设,实现州(市)教学资源共享使用。一些县(市、区)扩大区域同步课堂覆盖,将优质资源传送到边远农村学校。

四是开展校外活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截至2014年底,我省共建有县(市、区)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22个,633个乡村学校少年宫,5个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初步形成了青少年校外教育体系,形成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并重、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沟通的育人新空间。

2.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一是完善初高中考试招生制度。从科学合理制定“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实施方案、合理布局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支持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印发了《云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以学生户籍地和居住地相结合、免试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的制度。

二是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2010年起,我省启动高职院校单独自主招生改革,2010年有2所高职院校实施,到2014年扩大到11所。2014年出台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单独考试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在27所院校试点高职对口中职招生改革,实行“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

三是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在流入地升学考试工作。制定印发了《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明确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期间,就地参加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2014年共有7 652名高考报名考生接受了随迁子女资格审查,除去明确属于非随迁子女外,共有4 270名考生接受了随迁子女审核,其中有3 235名考生报考不受限,278名考生限报省属院校,443名考生限报三本及高职专科,314名考生限报高职专科院校,在保护随迁子女在我省升学考试权利的同时,切实维护了我省考生合法权益。

3.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一是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2011年,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五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将“中等专业学校设立审批”行政许可项目下放至州(市)教育主管部门。2013年,取消了“举办国际教育展审批”“省级重点学科审批”等4项行政审批项目。2014年,共取消5项行政审批项目。

二是完善高校治理结构。2014年,成立了云南省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及其专家咨询组,全省67所普通高校章程核准工作在2015年内已完成。2011年和2014年分别印发了《云南省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云南省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并明确提出要按照相应标准选好配强高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和校长。制定了《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和《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指导各高校成立校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和年度报告制度。2013年5月制定并实施《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增强了省教育厅在专业设置工作中的指导、咨询、服务功能,淡化行政管理职能,扩大了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同时,立项开展高等学校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并着手开展专业年检及专业评估工作。2011年起,我省率先启动了《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质量报告》以及《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发展研究》的编撰工作,并实施每年发布一个报告一份研究的工作制度。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一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政策不断完善。2012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出台地方性民办教育条例的省份之一。修订了省级民办教育机构申办审批相关规程。逐步清理民办教育歧视性政策。2015年起将民办高校本科学费标准由“一校一费”的管理方式改革为分学科制定统一最高学费标准政府指导价,学费标准与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形成正比关系。

二是各级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2009年起省财政持续安排每年2 000万元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到2014年共安排1.2亿元、共扶持了1 400所民办学校,2015年的专项资金预算提高到1亿元。省级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充分发挥,昆明、曲靖、红河等8个州(市)对应设立了民办教育专项资金近5 000万元。建立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公平资助机制,2013年起基本实现全省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免费教科书的全覆盖,2013年支出4 925万元、2014年支出5 475万元,惠及全省220所民办中小学校13.6万中小学生。与此同时,各州(市)也陆续制定推进本地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刚性措施。

三是嵩明和安宁两个省级民办职教园区基本建成。嵩明园区签约入驻民办院校已达12所,其中8所已正式招生,专任教师4 800余名,在校生规模5万多人;安宁园区入驻民办院校6所,开设专业达242个,专任教师2 800余名,在校学生近5万人。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民办学校4 617所,比2009年增加1 858所,总增长67.34%,年均增长8.96%;民办学校在校生118.09万人,比2009年增加52.12万人,总增长79.00%,年均增长10.19%;固定资产总值123.01亿元,比2009年增加67.1亿元,总增长120.01%,年均增长14.04%。2015年底全省民办学校总数及其在校生总数已分别占全省学校总数及其在校生总数的21.36%和12.48%,分别比2009年增加8.82个和5.37个百分点。

5.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加大省级政府教育综合统筹。2012年10月,基于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探索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对云南省情、教情的准确把握,提出了“六个统筹”的工作理念,成为我省推进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编制了《云南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印发。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覆盖、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两个全覆盖”等教育民生工程,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精神,全面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清理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加强督导检查,基本建立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正在推进。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专项督导制度、督导整改制度、督导评估结果公示制度等,进一步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6.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一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面。2011年,红河学院到越南太原大学办学,成为云南首家获教育部批准在境外开设本科专业的高校,2013年教育部批准云南财经大学实施本科学历境外教育项目。

二是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不断扩展。目前我省与欧美、东南亚、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学校及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等机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组织了云南教育美国行、东盟行、南亚行、北美行、港澳行、台湾行等参访活动,并成功在境外举办多次云南教育展。相继在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意大利、老挝等国家设立了云南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处,开展教育高层互访、捐赠教学仪器设备、对外教师培训等活动。

三是高校教师国际交流力度得到加强。2010—2014年,我省公派留学项目共投入经费3 600多万元,派出764人。投入支持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教师资助经费4 050万元,帮助学校聘请外籍专家教师628人。

四是汉语国际推广有力推进。目前我省在东南亚、南亚、非洲和美国合作建成了4所孔子学院、6所孔子课堂。2013年国家汉办批准云南师范大学成为我国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汉语师资的4个基地之一。积极主办汉语夏令营活动,成功承办多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四、落实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持续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三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师德教育活动。分期分批举办了德育工作者培训班、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校园文化建设研修班,邀请国家级和省级知名专家担纲授课,共计培训德育工作者3 800余人。加强师德考核和激励机制,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师德建设领导责任制和重大师德问题责任追究制,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的教师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二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特岗计划实施以来,我省共为广大农村学校及教学点招聘特岗教师50 800余名(其中2009年至2014年招聘特岗教师35 500余名),占全省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的14.4%。2012年,出台了《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十二五”规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逐步形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格局。2010—2014年,投入资金3.44亿元,实施“国培计划”、省级培训项目和省级国际合作项目,共计培训31.7万名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占全省同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实施“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云岭教学名师”等项目,培养、造就了一批教师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并发挥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绩效工资政策实施后,各州(市)又实施了同城待遇政策,即同州(市)同类人员的待遇相同,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2014年,我省协同推进乡镇工作岗位补贴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两项政策,全省已有111个县(市、区)启动实施,符合条件的教师应享尽享,每人每月增加补助500元以上。在玉溪、大理、临沧3个州(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进一步放宽基层教师申报职称条件,推进中专学校教师、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修订工作。2011—2014年,云南省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共批复下达周转宿舍项目956个,17 968套,建设规模629 196平方米,批复下达中央投资9亿元。

2.加大保障经费投入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云南省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10年的441.32亿,增长到2013年的905.62亿,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9.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达到20.54%。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都实现了较大增长。

二是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全省民办学校招聘了大批教师,解决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缓解了政府财政负担,仅教师工资,全省民办学校每年分担各级财政支出达9亿多元。2010年以来,民办高校累计培养毕业生8.5万人,按生均公用经费计算,民办高校年均分担财政教育经费约14亿元。在保证省属公办高校的财政生均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实施意见》,对我省研究生财政拨款、奖助学金和收费政策进行了明确规范,保障研究生经费投入。

三是落实学校学生人均经费。自2012年起,我省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稳定在本科12 000元/生·学年、专科6 000元/生·学年。2011—2014年4年间,省财政投入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148.7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省高校教学和科研事业发展。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在经费安排上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向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优先确保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教学需要,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并加大对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的支持力度。

四是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建立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制度,资助面约占全省幼儿园(从2013年起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总数的10%,资助标准为300元/生·年。2011—2014年,全省共安排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经费1.26亿元。2011年,建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5%,下达2012年、2013年、2014年普通高中助学金共计93 024.64万元。2010年至2014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资金共发放52.44亿元,资助学生307万人次。2014年发放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资金10.39亿元,比2009年的6.75亿元增加了3.64亿元,资助学生数也从50万人次增加到58万人次。2014年我省本专科学生奖助学金为54 046万元,研究生奖助学金为11 900万元;2014年我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到我省边境县及藏区县基层单位就业学费代偿总金额917万元,代偿715名学生;2014年我省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总金额1 840万元,奖助3 679名学生。

3.加快信息化进程

一是推进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印发了《云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统筹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截至2014年12月,我省有10 879所学校(含教学点3 931所)接入网络,占中小学总数的57.56%。全部班级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学校有2 832所(其中教学点1 244所),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时占全部课时比例达50%的学校有2 189所,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时占全部课时比例达30%的学校有2 877所。开通学校空间的学校有370所,开通学生空间的学校有80所,开通教师空间的学校有463所,开通家长空间的学校有57所。

二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我省实施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4 078个项目点正按照项目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开设课程和进行学科教学,该项目的实施为教学点配齐了学科“教师”,实现教学过程模式、方法的根本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开通了云南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教育学校提供课程资源和培训课程,展演职业教育资源,为2.1万名高中学生提供网络选修课程,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免费提供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启动了全省教育科研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

三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启动了云南省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组织完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安装、部署和设备采购、实施等工作,并组织开展了两个系统的使用培训工作,完成700多万名学生、56万多名教师学籍信息和人员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另外,“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云南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管理平台”也完成了系统部署工作。实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组织实施省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投入3 150万元,建设13个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全省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4.推进依法治教

一是制定促进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2011年3月,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教育立法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教育立法工作目标。2011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实施《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3部地方性教育法规。省人民政府制定废止了《云南省基础教育分级管理暂行规定》。截至2014年,我省现有地方性教育法规8部,省政府教育规章9件,省教育厅规范性文件废止40件,修改21件,继续有效48件,初步构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教育立法体系,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完善信息公开工作考评制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重点推进教育经费预算、教育招生政策、教育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重要改革事项等方面信息公开,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印发《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组织实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按照全国和云南省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普法对象,突出“保护”和“发展”这两条主线,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是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2013年,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和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建立了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全省14 407所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建立了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2010—2014年,全省有40个县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建立了专项督导制度,对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安全、学位授予单位论文作假处理情况等进行专项督导。

5.重大项目改革试点

一是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1)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D级危房改造共投入资金176.38亿元,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1 426.67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还剩余D级危房263.5万平方米。

(2)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及“全面改薄”工程。2010至2013年,全省共投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资金117.98亿元。2014年,统筹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覆盖,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覆盖范围从85个县扩大到129个县,共下达资金41.3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4亿元,省级资金10.54亿元,州(市)配套资金10.39亿元。

(3)实施农村初中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农村初中工程共下达中央资金13.04亿元,共实施项目学校254所,建筑面积83.2万平方米。

(4)实施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共下达中央资金9亿元,批复项目956个,建设周转宿舍17 968套,建筑面积62.92万平方米,预计解决17 984名教师的住宿问题。

(5)实施学前教育建设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学前教育建设共投入资金33.87亿元,发改系统下达的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共下达中央资金6.5亿元,实施项目371个,新增建筑面积52.18万平方米,通过财政部下达的校舍改建类项目、增加巡回支教点项目等,极大地改善了我省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6)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个全覆盖”。在国家确定85个试点县的基础上,用省级财政补贴方式将44个非国家试点县纳入全省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补助标准不变、同步实施试点,实现全省534.9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在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方面,决定在国家原补助省内250多万学生的基础上,对未享受到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将“一补”范围扩大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寄宿学生。

(7)统筹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对1 356个一师一校教学点按技术方案一配置设备,对2 722个教学点按技术方案二配备设备;开展国家级骨干教师、省州“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和县三级教学点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学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8)统筹实施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计划。自2014年起,对凡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院校的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由省级财政每年奖励新生4 000名,每人每年5 000元学费奖励,帮助更多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9)统筹设立1 000万元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自 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省政府设立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1 000万元,奖励标准为博士生每生每年20 000元、硕士生每生每年10 000元。同时,提高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贷款年度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

(10)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六项计划”。推行“走下去”基层服务计划。截至2014年底,到县及以下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57.5%,9.5万名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4 512名毕业生通过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特岗教师”和“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就业;推行“走出去”就业计划。从2013年起,云南省对出省就业的云南籍毕业生给予补助,对出省就业创业比例达10%以上的高校给予奖励。2014年共有10 696名云南籍高校毕业生到省外、国外就业;推行“走进去”支持校园招聘计划。从2013年起,省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对高校开展的校园招聘活动给予补助;推行创业促就业计划。全省高校就业指导课全部列入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列入选修课程,创业课不少于36学时,不低于2个学分;推行质量提升计划。建立了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发布就业情况白皮书,引导高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就业帮扶计划。积极建立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实行“一对一”实名动态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少数民族、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困扰、地震灾区等毕业生特殊群体的温馨关注和重点帮扶。

二是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了“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探索政府举办和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以政府为主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体制 推进高校特色发展”“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改革” “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 “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 “探索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等一系列改革项目。

第2篇:“地震遗产挖掘\赈灾经验总结”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场“以生命的名义”展开的大营救和“以爱的名义”展开的大援助立刻同时进行。“大义”、“大爱”在灾区学校弥漫、升华,润泽了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灵。众多灾区学校因势利导,推行感恩教育。一年多来,灾区学校感恩教育持续开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灾难过去的一年多的时日里,我们有必要对这场大灾之后、大爱之下的感恩教育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以促进灾区学校感恩教育有序、高效推进。同时为其他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灾区学校感恩教育开展情况

我们对近20所灾区学校的感恩教育进行广泛考察,并编制《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和《学生感恩教育调查问卷》,对重灾区8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58份。通过考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对灾区学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情况形成如下基本认识:

(一)灾区学校对感恩教育重视程度普遍较高

灾区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展感恩教育态度积极。大多数学校都制定有感恩教育方案,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

在“你认为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必要性”问题中,有92.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问到“你认为学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时,有54.8%的学生认为重视,34.8%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视。可见。重灾区学校对感恩教育重视程度普遍较高,这显然有利于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以北川中学为例,学校十分重视感恩教育。校长刘亚春坚信,北川中学在灾后重建中要给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学生就必须学会感恩。学校注意将感恩教育与日常教学管理相结合,与规范学生行为、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据调研观察,北川中学校园环境、学生课堂表现和精神风貌均反映出感恩教育的确富有成效。

(二)灾区学校感恩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灾区学校感恩教育主要涉及对国家、地方政府、援建单位及人员、爱心人士、志愿者、教师、父母等的感恩,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内容。在形式上也具有多样化特点,包括给关爱自己与班集体的社会人士写信,节假日发感谢短信,在升旗仪式上演讲。举办主题班会,参观工厂,听讲座,建立感恩活动记录卡,开展亲子运动会,学生自创格言等。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感恩教育活动的感受表现为,有30.9%的认为丰富多彩。42.6%的认为比较丰富。对最喜欢的感恩教育活动内容,59.8%的最喜欢公益劳动,19.2%的认同爱心书信,18.8%的认同爱心故事。77.4%的学生最喜欢感恩教育活动形式是爱心传递活动,17.4%的最喜欢主题班会,3.0%的最喜欢爱心报告。由此看来,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

(三)灾区学校感恩教育初见成效

1 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

大多数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具备了积极的感恩价值取向。对“你怎样看待爱心活动”,有74.3%的学生回答为等自己长大了要回报献出爱心的人们;94.3%的学生想过怎样感谢、报答爱心人士。对“你认为现在表达感谢的最好方式是什么”,20.0%的认为是懂事、听话。做好孩子;42.6%的认为是勤奋学习,取得好成绩;22.6%的认为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同学。一位高一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回首五月。我们感激,感激好心人士的援助。我们懂得,懂得了‘多难兴邦’。我们学会,学会了更加坚强。展望明天,我们会努力,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2 学生的感恩之情得到激发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的感恩之情得到激发,并做出积极的情感回应。对待别人的帮助。90.4%的学生认为应该将点滴小事都记住,并想法回报他人;67.0%的学生对到学校的志愿者很满意。例如。“你对给予爱心捐赠的人表示感激。最想说什么话?”以下这些学生的回答,反映出他们内心的真挚情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继续努力,不辜负他们。”“祝愿好人一生平安和幸福!有你们我的生活更美丽。”“我会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谢谢。我们会将帮助转化为学习动力,带着感恩走好每一步!”“传承你们的关怀,去关心别人。”“谢谢你们!是你们的爱温暖了我们灾区人的心,用爱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谢谢你们!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报,我就以帮助别人的行动来报答你的捐赠。”“你们都是多么伟大,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你对我们的恩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谢谢你对我的帮助,爱心捐款或许在你的眼中平凡无奇,但在我心中却是那样的伟大。仿佛那不是钱,而是一颗颗火热的中国心”……

3 学生的感恩行为得到恰当体现

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出恰当的感恩行为表达。对于“当你收到别人捐赠、资助的钱时,你最可能怎么做”这一问题,41.7%的回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的必需开销”:28.7%的回答“将其中的一部分转赠给有困难的同学”;26.5%的回答“将它存起来”;只有1.7%的回答“购买喜爱的玩具或零食”。接受调查的教师也反映,开展感恩活动以后,教师能够感受到孩子对教师的感恩和理解之情。从下面这些学生写给不同方面爱心人士的书信,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的感恩之心和恰当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倍感绝望时,你们毅然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重拾起生活的勇气……你们都是不计回报地付出着。每当看到你们认真工作的样子,我便觉得无限感动。如果没有你们,或许我还是那个在路边哭泣的小孩……你们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给支教老师的一封信)

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心一直被感动着——被总理憔悴的面容和强忍的泪水,被军人忘我的精神和殊死的拼搏,被捐款的市民,被献血的大学生,被勇敢的志愿者……爱不曾走远,你们捐款捅物给我们灾区人民,你们总是默默无闻,不留名的捐赠,使我感到爱就在身边。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用我们的行动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谢谢你们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帮助我们。(给江苏人民的信)

你们在远方。我们之间虽然阻隔着千山万水。但那份博爱,那份真情紧紧地把我们包围。(给爱心天使的信)

你们的情、你们的爱汇集在中华连绵流淌的爱河中。你们是人民的好儿子,是国家的好儿子,你们不仅给了我们生的希望,而且给了我们坚强活下去的信念!我们灾区的人民感谢你们。灾区的人民永远爱你们,你们永远都是人民的好儿子!(给解放军的信)

二、灾区学校感恩教育的初步经验与认识

“5·12”汶川大地震摧毁无数家园,却凝聚博大的爱,塑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精神”。沐浴大爱,广大重灾区学校积极回应,广泛开展感恩教育。虽然还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但它所带来的宝贵尝试、经验分享与教育启示,意义深远,弥足珍贵。

(一)灾后学校感恩教育的界定和定位

关于感恩教育的界定,有很多说法。例如,感恩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是以人性换人性的人性教育。说得都对,但却不能贴切地表达我们在地震灾区所看到的感恩教育。我们是在“灾后教育重建”的意义上开展和研究感恩教育。其中,“心理抚慰”、“公民社会”、“社会责任”等概念都应是与之相关的核心概念。基于此,我们认为,“5·12”地震灾区的感恩教育是对说教式德育的现实改造,是利用学生生活中受惠于他人的切身事件,引发其对良性人际关系的感知、体验和行为互动,是学生的生命实践。

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爱”、身边的“善”。通过对这种“爱”与“善”的感知、体验来温暖心灵、认知社会。在人与人高度相互依赖的当今社会中,这种“爱”和“善”的实质是“社会关系之善”。灾后学校还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精神、平等意识的培养,使其在做优秀学生的基础上进而做优秀的公民,以此来回报社会。

(二)灾后学校感恩教育、的意义

开展感恩教育是灾后教育重建中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平复其心理的创伤,鼓舞生活的勇气,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师生、同学等社会关系;从而有利于灾区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更好重建。另一方面,调研发现,在灾区个别学生中存在等待依赖心理较强、缺少责任心、浪费等负面现象。出现这些现象有学生心理、学校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亟须通过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多种教育途径加以纠正。

开展感恩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施恩还是感恩,双方在“施”与“报”之间形成了对帮助、施救的认同感,在共同的认识与追求中获得了精神的满足,和谐融洽的关系也就随之确立。和谐社会需要社会成员用感恩的心对待社会中的人或事,这是维系社会成员和谐互助的桥梁与纽带。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感受幸福、明确社会责任,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

开展感恩教育促进完美道德人格的生成。以一份感恩之心来对待社会对“我”的帮助,同时“我”也积极投入到对他人的帮助之中,对于自我来说,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社会而言,便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而“在没有生活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情况下,人却活得很自在,很洋洋得意,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事情”。感恩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获得他人恩惠后应该有发自内心的感谢之情,因而是一种人类应有的真实情感的体现:感恩教育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自己合目的性与情感性相统一的完美道德人格追求上的一种道德教育形式。而寻找并体验美好的生活,追求更高的善和美好。这正是道德教育必须守护的目的。

(三)灾后学校感恩教育的特点

平等性。感恩教育是平等心灵的沟通、感化和情感升华。灾区开展的感恩教育尤其应坚持平等性特点。切忌把救援、帮助等施恩行为解读为居高临下的“赏赐”,也不能以“强行要求”的姿态进行说教,必须避免对受教育者造成心理伤害。受到他人救助尤其是巨大救助的人,往往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亏欠感。认为自己欠了他人和社会一份很沉重的情感。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开展感恩教育,表达出自己的感谢之情和回报之意,有利于减轻受救助者的心理压力。对于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学生尤其必要。

阶段性。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不同阶段,感恩教育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伴随着灾难的远去和生活的正常化。感恩的内容从直接的较低的层次向更高的层次提升,从自我推向他人,从人际之间推向整个社会,从依赖上升到自立,从感谢上升到回报,使感恩者成为具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感恩教育也应该适应这一发展过程。在相应阶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四)灾后学校感恩教育的内容与实施方法

感恩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四个递升的层次。首先是感谢他人,对他人以及社会的“善”心存感念;其次是自立、自强,使自己的状况得以改善,使帮助过自己的人看到“善果”;再次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培育社会责任感;最后上升为“亲社会”的情感,做良善的公民。

感恩教育的实施方法有四点值得注意。一是搭建感恩教育生活实践平台,使感恩教育找到现实的生长点;二是落实感恩行动,激发感恩情感,培育感恩意识;三是增强施恩者与报恩者间的有效互动;四是实现感恩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三、灾区学校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感恩教育的长期性,建立长效机制

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种常态教育而不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教育,应作为常规问题长期进行,要建立长效机制,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相结合。要结合学生成长需要和身心特点,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常抓不懈。

(二)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贴近实际的感恩教育活动

学校感恩教育可以团体活动为手段,还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小型活动为载体,通过较自然的方式进行。如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用读报时间讲自己感恩的故事,由小见大,让学生将感恩内化。还应加强社会、家庭、学校的联系合作,培育有利于学生感恩的文化氛围。还可以借鉴欧美感恩教育实践的有益经验,如中小学生必须参加一个公益社团,由被服务对象打分,合格者方可毕业等。

(三)教师和家长率先垂范,进行动态管理

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心怀感恩,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通过言传身教,通过身边的小事和古今中外的历史典故来激发学生感恩成才。同时要建立“学生一家长一教师”的联系机制,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

(四)促进感恩教育课程化

开发和利用感恩教育资源,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系统,建立学校感恩教育的课程实施计划。如编制感恩教育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加强感恩教育的课堂教学环节;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硬性落实和考核,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恩体验等。

(五)建立感恩评价机制

把感恩作为学生品德评价的重要指标。列入常规教育评价体系中。通过树立典型、评价导向,形成崇尚感恩的良好风气。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一曲人间大爱铸就的民族史诗,其间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至深、具有生动教育价值的事件,为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面对救灾现场的英雄人物、面对无私奉献的援建人员、面对远道而来的支教老师、面对寄来善款的未曾谋面的同胞……学生切身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的社会关系”,体会到民族之爱、同胞之爱、社会之爱,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全省中小学校尤其是灾区学校应该因势利导,利用好这一有利的教育时机,通过科学、适当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升华和

内化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附:“地震资产挖掘,赈灾经验总结”研究成果案例

“零伤亡”的奇迹绝非偶然——安县桑枣中学安全教育案例

课题组

桑枣中学是四川省绵阳市安县一所普通初级中学。2008年5月12日,全校31个教学班的2200多名师生用了1分36秒,紧急疏散到操场上。全校师生,无一伤亡。在8.0级大地震中创造“零伤亡”的记录是奇迹,也是灾前预防教育的成功案例。

2008年5月30日,“以生命的名义”四川省抗震救灾大型特别节目晚会如期举行。晚会在全球有很高的收视率,新加坡、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都收看了这个节目,并对其作了极高的评价,特别是BBC对“5.12”四川安县桑枣中学事迹所给予的评价:桑枣中学的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安全教育的典范。

一所普通中学校,何以成为典范、创造奇迹?是偶然?还是必然?让我们把视角再次投向灾前的桑枣中学,看学校是如何抓好安全教育的。

一、桑枣中学正视现代学校的安全问题,有强烈的安全隐患意识

现代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以往,很容易因拥挤而造成踩踏事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桑枣中学也面l临着这些相同的问题,难能可贵的是,桑枣中学敢于直面现代学校存在的安全问题,有强烈的安全隐患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真正践行“以人为本”思想,下面两件事可窥见其一斑:

(一)正视学校现实的安全问题,坚持开展疏散演练

到2004年春季,桑枣中学在校生人数达到2265人,共30个教学班,班均学生数为75.5人。商学校占地面积25.5亩,1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不到8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不足8平方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初级中学16.44平方米的生均占地面积标准;生均建筑面积3.5平方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初级中学8平方米的生均建筑面积标准。由于学校人口密度太大,极易造成拥挤和踩踏事故,安全压力空前巨大。尤其是住着近1100名女生的2号公寓,出口仅有两个,每个出口仅2.5米宽,非常狭小,若遇紧急情况,很难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安全有序地撤离。

学校结合本校存在人多,校园面积小,’学生住宿楼和教学楼出口少、出口小等安全隐患的实际。从2005年秋季起,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正是由于学校长期坚持安全教育。组织每学期1—2次的学生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才使得全校2200多名师生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仅用了1分36秒时间全部撤到安全地带,创下了大震无一人罹难的奇迹。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平安行动先进学校”,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授予“全国紧急避险和救护培训示范基地”。桑枣中学的奇迹也直接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修订,据此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对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救援的演练增加了规定。

(二)居安思危,加固实验大楼

震前的桑枣中学有两栋学生教学楼。一栋是1985年修成的实验教学楼,一栋是2001年修成的综合楼。实验教学楼于1983年下半年动工,四层高,花了16万元。当时学校没钱,造价仅100元/平方米的楼房建筑质量相当差,墙壁、楼板都是空心的,填充物不是水泥。而是竹条之类的东西。

1995年,叶志平任校长后,多次组织召开行政会。研究维修实验教学楼的对策,最后决定用3年时间对这栋楼进行大修,以避免出现安全问题。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年暑假,花了40万元才将造价16万元的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的加固。

地震当天,这栋实验楼上有近800名师生。“如果没有这些加固措施,这栋楼在地震中肯定倒塌",2008年5月28日,国家地震局官员对该楼考察后如是说。

“我敢说,正是因为这几次的加固才为娃娃们逃生赢取了一点宝贵时间。”叶志平说。叶校长强烈的安全隐患意识,防微杜渐,避免了很多安全问题的爆发。

二、桑枣中学把安全教育制度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它包括教学、教务管理方面的制度,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等一系列涉及学校各个领域的相关制度,其中安全教育制度已成为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可是,很多学校并未对安全教育制度的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非常可贵的是。桑枣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并且把它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

近年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逐年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了《后勤服务中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考评制度》等47项安全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本校本教材——《安全工作必读》。桑枣中学的安全规章制度涉及面宽、条款非常细,分门别类,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都有具体规定,因此,学校师生都形成了共同遵守这些安全规则的习惯。

三、桑枣中学长期坚持不懈狠抓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

(一)健全管理机构,确保各机构职责的落实

桑枣中学为了抓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专门建立了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学校安全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学校设置了很多具体的安全工作小组,如学校保卫组、教职工安全值班组、学生干部安全队伍、防御自然灾害小组、学校夜间巡逻保卫工作小组及食品安全卫生与食堂管理小组等。

将学校划分为8个安全责任区,落实给各安全工作小组,做到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确保平安。桑枣中学还把学校安全工作细分为39项具体任务。分派到每个人头上,落实“一岗双责”、人人抓安全的有效体制。

(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发现的安全隐患

校长、分管副校长定期在开学前、期中、期末组织专人对本校各种建筑、设备设施和食品卫生进行彻底检查。分管副校长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逐个分析研究,落实整改时间、经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便及时排除。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基本上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

各班每月坚持开展安全自查工作,让学生自己发现身边不安全的隐患,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认真落实安全教育的课程

近年来,学校自编了《安全工作必读》、《安县桑枣中学安全教育常识》、《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宣传》等安全教育资料,内容涉及日常安全防范知识的方方面面。要求教师在上安全教育课前,参阅以上资料认真备课。

2004年秋季以来,学校把安全教育课纳入学校的统一课程,规定每周星期二的第一节晚自习为全校各年级各班的安全教育课。初一、初二、初三各个

年级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侧重点都不一样,学校教导处负责对安全教育课进行教学评价。

为了上好安全教育课,学校还培养专职的安全课教师。经常派教师到外校、外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以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

四、桑枣中学安全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学校安全文化

桑枣中学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后。已逐步养成安全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自觉的、长期的、稳定的,而不是暂时的、偶然的,从而让学生形成了安全的价值观,逐步形成了一种校本化的安全文化。这种文化已日益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发展。

(一)教师们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

教师们逐步改变了过去在教学中只注重安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基本生存技能训练的现象,树立起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提供多方位教育的观念。还坚持把安全教育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各学科的安全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近几年来,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安全,通过学生的习作、日记、周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例如,初一学生进入初中的变化,初二学生的思想变化,初三学生的理想。并安排班会或组织其他活动进行及时调整。

(二)学生们更加重视安全教育活动

学生们在每期2—3次的疏散演练的时候,不再嬉笑打闹,当作做游戏,而是非常认真地对待。他们明白,轻视安全就意味着轻视生命。每周的安全教育,他们都十分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工工整整地记笔记。他们十分清楚安全教育是受益终身的教育,有安全知识才能守护生命。

(三)建立了卫生保健工作指导服务站

学校在2007年4月19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加强了与镇卫生院的协作,建立了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指导服务站,预防学校传染病、地方病、多发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学校师生创造卫生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保护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开展“警校共建”,确保学生安全

为让学校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桑枣中学与当地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了“警校共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警校共建领导小组。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将“警校共建”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学校和各职能部门定期召开有关会议,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力争将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由此可见,桑枣中学创造的奇迹绝非偶然,而是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抓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必然结果。“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这是桑枣中学安全工作的出发点,是对学校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它经历了责任约束、制度规范、知识引领、文化熏陶这四个阶段,从而构建出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个完整体系,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我们看到,安全贵在坚持、落实。

学校的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已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必须将安全教育制度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有了安全教育制度作保障,有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灾难时我们才可以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才能守护更多的宝贵生命,才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北川中学的新生之路——“多难兴邦”的一个注脚

课题组

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绵阳长虹培训中心,在北川中学高三(1)班的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难而后兴”是中华民族经历国殇的历史必然回馈,也是北川中学感恩、自强的新生之路。北川中学的新生,是对“多难兴邦”的具体注脚,更是对国家、社会和自己的应有交代。

大 爱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北川中学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师生死亡和失踪千余人。此时的北川中学,“除了一口气,还有一个校牌,什么都没有”。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困难,学校得到了全社会爱如潮水、情深似海的关心和帮助。

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川中学旧址或长虹培训中心,看望师生,温总理更是七次来到北川中学,给学生上课,和师生共度除夕,和残疾学生亲切交谈,勉励大家“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也先后来学校看望师生。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关怀,带给全校师生莫大的精神抚慰。

政府先后拨付救灾应急资金、抚慰金近亿元,世界各地、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有多家单位争相表示捐建新北川中学的意愿。电脑、电子白板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功能齐备的康复中心,各种奖学金、慰问金……企业、个人、方方面面的大量捐款捐物汇成爱的河流。最多的一天。学校接待了90多个记者,主持了15个捐赠仪式。

最终由中国侨联发起“援建北川中学计划”,用来自港澳台同胞、海内外侨胞的捐款来新建北川中学。

来自中科院、复旦大学的志愿者长期开展心理援助:四川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学生长期开展课外辅导;首都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高校帮助开设了科技活动课和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特长班,为更多学子铺平成才的道路。绵阳市教育局从市直属中学抽调36位优秀教师前来长期支教,绵阳市教科所也加盟指导学校科研和课堂教学团队。

感恩

亲历大灾与大爱。全校师生内心都受到强烈震动,北川中学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感恩教育。通过“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做到“五个学会”,懂得“真感恩”:学会孝敬。不让父母(亲人)为自己担心;学会节约,不浪费粮食和水电;学会关爱,自觉帮助身边不如自己的人:学会珍惜,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会奋斗,立志成才回报社会。

感恩镜头

学校广播里播放《感恩的心》、《说句心里话》、《母亲》、《父亲》等感恩主题歌。

学生会自-发组织20多名学生到绵阳龙门救老院打扫卫生,写对联,和老人聊天,表演节目。

高三(1)班54名同学做贺卡、做纸鹤、做小船。把一串串相思汇聚在小小的贺卡和纸鹤上,寄给在地震以后关爱他们的人。

寒假。学校与长虹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了“我们是一家人”感恩活动。

2008年9月10日下午5:50,36个同学手持班主任、英语教师何海平的遗像照毕业像。然后三三两两的学生抱着老师的相框开始分组留念。

感恩格言

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怀着感恩的心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高三(1)班学生

我们将记住为我们成长付出心血的人们。我们将学会帮助身边每一个人。

——北川中学学生宣言

我们幸存的师生会更加坚强地活下去,我们要记住帮助我们的人,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校长刘亚春

自 强

开展感恩教育不仅要培养师生受人恩惠的感怀感念之情。更要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回报社会的愿望。2008年5月19日,北川中学508名高三学生,在

集体清唱的国歌声中复课。一年多以来,学校师生在长虹培训中心,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明白,“面对灾难。我们必须学会坚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各方的关爱。”“在战胜灾难中超越自我,在自立自强、拼搏奋斗中赢得尊重。”这是师生从大地震中悟出的感言。

自强镜头

地震发生后,北川中学共有残疾学生100余人,其中42名截肢。他们坚强地战胜伤痛,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在主动接受帮助的同时,努力学习今后生存所需的文化知识。

上坡处,一个女孩坐在轮椅上前行。李老师走上前想推她上去,女生笑着说:“谢谢老师!让我自己来,今后的路总要我自己走啊!”

学生会、校团委成立起志愿者服务团,班级或寝室成立“1+3”帮扶小组,接送残疾同学上课,替他们打饭,帮助他们参加文体活动、融入校园生活。

自强格言

我要考大学,虽然残疾了,但我不是废人!

——袁孝伟

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你还是要走下去!这就是生活——过去种种美好的生活都已过去,要想再次拥有幸福就得自己奋斗!为生活为自己,要奋斗不止!——邓阳秋

新 生

有如凤凰之涅架,经历了地震灾难的浴火考验,北川中学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自立自强。传承学校六十五年“正德惟和,实干创新”的办学思想,走上一条新生之路。

师生新风貌

人是万物的尺度,师生的新生是学校新生的根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在板房教学区长期开设“心灵花园”和“安心屋”,190多名教师接受了心理康复服务。学校努力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现实困难,有效改善了教师身心状态。目前,教师的心理创伤和负面情绪已基本消除。“以校为家”的理念在每个教师心里确立并表现在工作中。“要对得起社会的爱心,对得起这样好的硬件设施”成为老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们重新站在讲台上,克服种种困难。在更加忙碌的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践行着为人师者的责任和奉献。

学生已成为北川中学一张张流动的“名片”,他们的言行是长虹培训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200多亩的校园,没有一位清洁工,只有4个垃圾桶,却没有一点纸屑、口痰和剩饭,任何时候不需要突击大扫除;每当有接待任务,他们总是身着干净整洁的校服,在升旗台上载歌载舞;面对领导询问和记者采访,彬彬有礼,谈吐自然;在企业家和爱心人士赞助时,总是相互谦让。让比自己更需要得到帮助的同学首先获得温暖;每天都会遇到几十位残疾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去学习、就餐……课余时间,学生们踊跃参加唱羌歌、跳羌舞等艺体培训活动。北川学子的脸上透着阳光和自信,身上洋溢着青春和奋进的气息,更加懂得了生命、责任和感恩的意义。

德育常态化

学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利用丰富的德育资源,组织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使德育工作常态化并真正得到落实。例如,观看《隐形的翅膀》、《雷锋》等电影并写作观后感;举行“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快乐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自发组织“小手牵大手,共建文明社区”、“自力更生,共创新家”活动,传递“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等靠要”等良好品德,推动家庭和社区的灾后重建。

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是德育工作常态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委员会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定期和学校各部门进行联系。上传下达,推动了校园精神重建。例如,2008年12月,当学生中出现浪费苗头时,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通过大面积的调查访问,撰写调查报告,开展了“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发出倡议:“灾后,我们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帮助,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希望每位同学珍惜这些捐赠的物品和善款,合理安排生活,不浪费,不攀比,养成生活俭朴的好习惯。”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良倾向得到遏制,学生精神面貌大大改观。

教学出成果

学校构建“团队管理模式”。整合外援力量。对恢复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绵阳市教育局从直属学校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六个特色团队,分别负责帮助初一到高三的一个年级。每个团队都与原学校资源共享,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更带来了新的教学组织方式、管理理念以及很多宝贵经验,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非比往昔的情况下。2008年高考全校593人参考,本科上线113人。2009年432人参考,本科上线140人。这是全体学生不畏艰难、追求理想的成果,是全体教师兢兢业业、坚守岗位的回报。

校园新面貌

长虹培训中心里,一排排板房蓝顶白墙,水泥地面干干净净,宣传栏上有安全自救知识、同学们的感言以及许多自强励志的名言警句,教室里的同学或在专心聆听,或在积极思考,或在热烈讨论,教室外的小树,虽不是高大挺拔,却在努力生长……这是目前北川中学的临时校园,也会是所有北川师生终身难忘的心灵家园。

新建中的北川中学位于北川县城新址永昌镇,投资近两亿元,建筑面积达7.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25亩,抗震强度为8级,可供5200名学生学习和寄宿。新校园将融合羌族特色,宿舍、食堂、教室均设计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等便利设施。新的北川中学将成为北川学子安心学习的乐园,成为爱心铸就、人民放心的现代校园。

“今天,是一个传奇,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特殊经历。明天,是一个梦想,是一个羊角花盛开的温馨校园。”新生的路还漫长,我们并肩牵手,一路前行。

千里之外的坚守——对汶川县漩口中学异地复课的反思

课题组

2009年10月12日,“地震遗产挖掘、赈灾经验总结”课题组一行在四川省教科所周林研究员带领下,专程前往汶川县映秀镇水磨中学。在山西长治学习生活了一年的漩口中学师生。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汶川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回到了家乡,他们将暂时借住在水磨中学。继续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课题组在水磨中学专访了漩口中学的张舜华校长、诸育林副校长和办公室徐康志主任,并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刚刚过去的省外异地复课经历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也引发了他们对特殊时期特定环境里教育的深度思考。我们把它们记下来,因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漩口中学始建于1957年,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学校。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紫坪铺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漩口中学经历了多次搬迁,直到2006年,才正式在映秀镇安定下来,有了美丽的、宽敞的校园,琅琅的读书声天天在这里回响,无数学子在这里憧憬着美好的明天。2008年5月12日,灾难突然来临,天崩地裂,山河破碎。处于震中的漩口中学所承受的灾难令人难以想象,1000多名师生该往何处去。未来的梦将如何延续?

一、异地复课。漩口中学在千里之外

大灾有大爱。5月19日,幸存下来的漩口中学师生,分别被安置到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医学院。坚强的漩中人重新站了起来,奇迹般地走上了异地复课的历程。2008年6月,山西潞宝集团董事长韩长安主动提议,在山西建一所新学校,让漩口中学的师生能在这里复课。经公司与汶川县教育行政部门正式签署协议后,山西潞宝集团投资上千万元,对山西省长治市一所废弃已久的学校进行改造,整修校舍,添加必要的教学设备,还提供1000多位师生在山西的基本生活保障,包括食宿、医疗和往返交通。县教育局希望不打乱原来班级,学校整体搬迁到这里。由原学校老师为学生们上课。2008年7月2日和12日,学校师生1000多人分两批乘坐专列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新学校。这是震后四川灾区采取全建制跨省搬迁异地办学转移人数最多的一次迁移,也是全国唯一一所成建制跨省搬迁的灾区学校。

二、异地复课首先要聚合师生的心灵

四川省教科所周林主任在调查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复课?什么是异地复课?他说。复课绝不等同于开课,而涉及到教育的全部。

亲身经历了大灾的张舜华校长,在杏坛已耕耘了二十余年,现在对教育最深的感悟是,教育的要义在于心与心的碰撞,这印证了周林主任的判断。张校长说:“真正意义上的上课是师生间的心灵感应,是两种心灵的碰撞和感悟。”他说,教育分为硬件和软件,而软件则是一种心理。因此,对于2009年5月19日学校师生分散到成都三所高校的复课。他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课,因为学生和老师都缺少相应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准备。在他心目中,这只是集中学生和老师。以免他们分散。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灾难之后的复课首先应该是师生心灵的聚合与慰籍。

三、异地复课的要领是“保安全、守秩序、树形象”

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魂,历经多次搬迁的漩口中学2006年终于在映秀镇稳定下来,学校制定了“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办学思路。异地复课以后,这样的办学思路还行得通吗?特殊时期、特定环境里的学校,应当制定怎样的办学思路?张舜华校长说:“在山西。我们把学校的目标和模式都做了调整,整个学校从办学思路上做了一个大转弯。在外地第一要保安全,第二要保证秩序,第三要保外表形象。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到教学。这是过渡期间必须要做到的。”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漩口中学在异地他乡一年实现了平稳过渡,保证了师生安全,维护了四川教育的良好形象。同时,教学质量保持稳定,2008、2009两年高考,该校学生正常发挥,考出了应有的水平,成绩在原有基础上还略有提高。

四、异地复课。更加激发不灭的教育情怀

漩口中学副校长诸育林对一年的异地复课充满了欣慰与自豪。他说:“一年的异地复课,学校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学工作也保持了原有水平。我们对得起家长,对得起政府,对得起父老乡亲。”

成绩的背后,是漩口中学领导干部和教师所做出的巨大努力甚至牺牲。在与我们交谈的近三个小时里,学校领导一直非常平静,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向我们就个人问题道一声苦,说一声累。我们感到。这是一种教育人在大灾后积聚的更加浓郁的教育情怀。

坚守阵地,谋求发展,是这种情怀的具体体现。学校除了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外,还在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的特色发展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而这一切。都是在异地复课时期完成的,也烙下了特定的历史印痕。

(一)强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校在地震前就提出了“阳光少年赢在好习惯”的教育理念,好习惯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行为和日常的行为习惯。学校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身处异地、缺少家庭呵护的学生在此时更应该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与学校在特定时期的办学思想也保持了高度一致。校长们反映,不少学生养成了良好习惯,回到家乡后仍显示出了积极的效果。

(二)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加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学校成立了礼仪队、合唱团、舞蹈队,充分发挥了藏羌孩子的歌舞特长,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也增进了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加强了相互的沟通与交流。据校长们反映,学生们带有浓郁民族风味的演出在当地受到了普遍欢迎。山西电视台全程转播了学校举行的“5·12”周年活动实况,学校演出团还受邀参加山西台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在传播藏羌文化的同时,学校也即时组织学生感受山西的文化,积极汲取山西文化的精华。通过努力,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山西的威风锣鼓,并在潞宝公司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学校威风锣鼓队。

(三)在艰难前行中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

异地复课时间是有限的,而学校的发展却是永恒的。学校领导班子没有放松对学校蓝图的规划,积极寻求发展的突破口。在与我们交谈中,校长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们,学校未来要争取成为藏区特色示范学校,阳光少年合唱和山西的威风锣鼓将成为学校两大特色亮点。这样一种规划,与这一段复课的历史分不开。这也许是一种意外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收获。

五、异地复课。并非尽善尽美

漩口中学异地复课是一种我国赈灾历史上“民间志愿,政府牵线”的创新模式,它所彰显的大爱和带来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它所具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却是难以预料的。

作为一校之长,张舜华校长对此的感受颇为深刻,他的结论是:“学校不适宜长期异地办学”。概括起来,他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学校脱离了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领导,许多具体问题特别是政策性非常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请示和指导。

(二)学校离乡背井,造成了师生心理上的孤独感。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割舍不下的亲情。尤其是教师,按规定,不能带家属,觉得非常孤独。张校长说:“作为学校管理者这是一大麻烦。如果双方都有工作,则必须要割舍。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比较反对的。遇到这么大的灾难,人能生存下来就是最大的幸事,但不能不要父母,不要孩子。教师是社会的,有相应的复杂关系,有家庭,有亲情,不能长时间一家人分在几处。对刚刚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教师来说。精神压力是非常大的。这样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解。工作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有时还可能产生负面效应,老师的情绪还可能影响学生。”

(三)异地复课地域跨度太大造成诸种不适应。由于四川和山西的气候、饮食习惯和其他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给师生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适应,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和学习,并且耗费了学校很多精力。

(四)受人援助,在感动和感谢的同时,容易产生亏欠感和人格尊严上的自卑情绪。

漩口中学的师生已经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新的旅程。离开漩口中学的时候,我们再次看到。由国家人力资源部、教育部联合给学校颁发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奖牌熠熠生辉,我们坚信。漩口中学一定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辉煌。

(责任编辑:王真东)

作者:课题组

第3篇:七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总结暨自查报告

XXXXXXXX七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

工作总结暨自查报告

2016年至今,XXXXXXXX根据全国“七五”普法规划和XXXX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有序开展普法工作。为做好全省“七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的各项迎检工作,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广泛进行动员部署,做好“七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根据《“七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评分标准(XXXX)》要求,我局已于9月5日前,将评分标准涉及的佐证台账资料,以电子版形式报送至县依法治县办。同时,认真开展自查,评估中期成果,查找差距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实施整改。现将2016年以来普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我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福州市XXXX以及我县的七五普法规划,按照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XXXX法治建设的要求,深入开展XXXX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XXXX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切实服务XXXX事业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我局成立了XXXXXXXX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主要领导担当、成员由分管副局长担任,负责监督、指导、协调等各项工作。综合管理科作为牵头单位,多名同志具体负责。

三、扎实开展各项任务

(一)切实抓好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健全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每年组织专题法治讲座,重点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每年组织本部门执法人员进行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工作人员日常学法、法治培训、依法决策、依法履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法等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实行领导干部述法制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考核述职中围绕法治学习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履职情况等进行述法。深入学习宣传与广大干部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学法统一考试。

(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把普法纳入本单位工作总体布局中,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向社会积极开展普法。健全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在XXXX执法实践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加强“谁执法谁普法”经验交流,做好XXXX行政执法案例整编工作。开展多种多样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管理对象的“法律六进”活动,结合XXXX部门负责执行的重点法律法规,制作发放形象生动的法治宣传资料。

(三)深入开展宪法、XXXX法律法规等主题宣传。我局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宪法活动,努力提高全体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大任务,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基本观点、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运用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导法治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加大对XXXX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做好新修订的《XXXX法》、《XXXX行政许可实施办法》、《XXXX行业管理若干规定》以及废止了《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等XXXX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工作,同时继续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XXXX灾害防御条例》、《XXXX设施和XXXX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福州市XXXX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规定》等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学习宣传,各项制度均落到实处。认真组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结合法规规章颁布实施日、“3.23” 世界XXXX日、“5·12”防灾减灾日、 “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重大事件等时间节点,切实加强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积极开展宪法、

民法总则以及XXXX法等各项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活动。

(四)进一步推进新媒体普法,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充分利用XXXX影视、LED、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全媒体开展普法,采用动画或漫画、海报、图解、微网页等形式,制作推出了一批面向公众的法律法规宣传产品,进一步扩大XXXX法治宣传教育社会覆盖面和渗透力。

(五)切实做好普法工作保障。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纳入部门单位经费预算,切实予以保障。积极参加法治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大型普法活动情。及时报送普法工作总结、计划和工作动态等。

(六)我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普法创新工作,但是该项工作开展不时特别扎实,是以后普法宣传工作比较需要加强的地方。

XXXXXXXX 2018年9月10日

第4篇:2010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总结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

2011-12-1

2 项目实施整体情况

我院2010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共计3项,于2010年3月申报, 2010年7月立项(昆理工大校教字〔2010〕29号),之后各项目组按计划开始项目研究工作。学校目前已下拨经费1万元/项,由教学副院长主管,院教务办负责各项日常事务,学院领导及相关部门在组织申报、项目指导评审、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按照昆理工大教务实字〔2011〕081号“关于做好2010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的工作安排及要求,各项目组按时提交了中期检查材料的纸质及电子文档于学院,包括:中期检查报告、开题报告、原始记录、阶段性总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等。经学院专家组对项目组中期检查材料的评审一致认为:目前各项目组均按计划如期完成,可以继续开展研究工作。

 各项目实施情况简介

项目的基本介绍及实施的基本情况:

项目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步:小零件热浸镀锌自动送料装置的三维设计与建模。

第二步:装置中非标准件工程图的绘制。

第三步:装置中各部件的制作与装配,并且在制作中修改原设计的不足。第四步:对原设计进行修改与补充。

第五步:论文与专利的撰写与发表。

目前我们的实施情况是由前一组完成了第一步以及第五步的部分内容,我们完成了第二步内容,第三步内容完成了一部分,正在进行中。

项目创新点:

动力的传动部分:

将原先的传动路线:电动机→联轴器→减速器→联轴器→齿轮

改为:调速电机→联轴器→齿轮

阶段成果:

1. 工程图绘制完毕。

2. 部分零件加工完毕。

101067422-基于电磁信号的智能车路径检测定位设计(负责人:刘雪扬-导师:张文

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已完成资料搜集、项目研究方案、实验方案、项目组人员分工等项目启动前期工作。购置了相关资料以及学习模块进行学习;项目组各成员积极学习与项目相关的知识;指导老师经常到实验室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帮助我们进行项目的研究。

现在项目进入磁定位技术的测试分析与智能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建立阶段,基本完成了硬件系统的制作。后期将进行论文的写作,并对磁定位技术进一步研究。

项目创新点:

将磁定位技术进行改进,使得磁定位更加精确,使智能车行驶更加稳定、快捷。 阶段成果:

参加第六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荣获华南赛区三等奖; 撰写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一份,已向学校提出申请。

101067423-微泡浮选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负责人:刘源-导师:李浙昆)

项目创新点:

1.考虑到浮选柱是大滞后、非线性的时变系统,剔除传统PID的控制方法,采用了先进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

2.使用光电编码器提出了液位的半闭环控制,大大的节约了经费。

3.考虑到实验室的测控环境和NI公司昂贵的数据采集卡限制,自行开发了无线测试控制上位机系统,该套系统不止可以应用到测量浮选柱液位控制系统中,而且还可以

应用到其他的测试控制系统中。

阶段成果:

1.通过前期的研究分析,进行了微泡浮选液位控制系统的搭建。

2.通过MATLAB对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仿真,分析得出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策略控制效果更好。

3.通过研究分析,综合考虑,选定了隔膜压力传感器作为液位传感器。

4. 通过对多种执行元件的分析对比,选用了蠕动泵作为执行元件。

6.完成了实验测控制上位机的软硬件设计。

论文等学术成果:

1.通过前期对浮选柱液位测控系统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The Study of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of Mineral Pulp Level”被IEEE-CYBER 2011国际会议录用(EI检索),并在会上做项目陈述。

2.利用国家大学提供的优良平台,学习机构参数化建模与仿真,在中文核心期刊“农机化研究”发表论文1篇。

3.已经完成论文“浮选柱矿浆液位自动测试与控制系统设计”,并投稿学校学报。

第5篇:中期检查报告

一、前期工作简述:

1、开题及布置任务;

2、资料查找及方法学习;

3、阶段性任务及成果:

以水电站正常蓄水位为103米方案为例开展水资源规划设计分析计算研究,其内容包括:

(1)兴利计算(包括试算和确定死水位、研制调度图、绘制防破坏线、分析和计算多年平均电能等);

(2)防洪调度计算(包括确定下游标准洪水、设计标准洪水、校核标准洪水的调洪演算)。

4、指导老师每周答疑。

二、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尚存在的问题:经济计算及优化调度

解决方案:

1、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2、加强计算机编程学习及应用;

3、多和同学及指导老师交流和学习。

三、后期工作安排:

1、完成后期毕业设计任务——经济计算、优化调度及补充计算;

2、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毕业设计任务书进行修改和完善;

3、进行毕业答辩的准备工作。

第6篇:项目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项目研究进展报告

一、项目研究进展

1、完成了酵母泥原料的预处理

啤酒经发酵后回收的酵母,含有麦芽壳、酒花沉淀与析出蛋白质沉淀等物质,同时在酿造过程中,由于一些酒花及代谢产物吸附在酵母上,酵母呈淡咖啡色,带有苦味与令人不愉快的酵母味,对成品有不良影响。因此,在提取之前,酵母泥必须先经过洗涤、除杂、脱苦等处理。将废弃啤酒酵母泥用蒸馏水进行淘洗离心,至离心上清液基本无色为止,经处理后,啤酒酵母呈乳白色,色泽好,无苦味用玻璃称量皿称取一定质量的淘洗干净的酵母泥置于恒温烤箱中70℃烘烤干燥至恒重,计算含水量。预处理工艺过程如下:啤酒废酵母→2-6℃水洗3-4次→沉淀酵母→加2倍体积5%酒石酸→离心→干净啤酒酵母。经处理后的啤酒酵母呈乳白色,色泽好,口尝无苦味。

2、采用不同方法酵母细胞壁的破壁

提取核酸的原理:酵母菌外层是厚达1.2μm的细胞壁,其化学成分是葡聚糖(30-40%)和甘露聚糖(30%),此外,脂类8.5-13.5%,蛋白质6-8%,还含有几丁质,酵母菌的葡聚糖,分子是为240000道尔顿,是一种分枝聚合物,葡聚糖与甘露糖之间由蛋白质维系起来。近10%的甘露聚糖的侧链通过磷酸二酯键与磷酸边接,所有这些连接方式都使得酵母提取物首要的也是关键的是如何破坏细胞壁。本研究采用浓盐法、溶胀法和稀碱法。浓盐法:用高浓度盐溶液处理,同时加热,以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解放出来。食盐起到自溶促进剂,以及防腐与脱臭的作用。冷冻溶胀法:通过冷冻和加热引起细胞壁破坏的物理方法。它既不产生污染,又适合工业化生产。具体操作步骤是取适量啤酒酵母泥,投入预先搅动的等量沸水中,保持温度84℃,迅速加入液氮或碎冰,降温至25℃以下,啤酒酵母的细胞壁不能经受剧烈的迅速热胀冷缩而破碎,使细胞内的核酸游离出来。当温度降至25℃以下,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90%以上的酵母细胞已破坏完全,能适用下一步核酸的提取分离。稀碱法:啤酒酵母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组成,加入NaOH溶液溶解多糖以破坏细胞壁,增加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溶出。具体操作步骤是取啤酒酵母泥适量,加入8倍体积的1%NaOH溶液,于20℃以下反应1.5h,然后用6mol/L的HCL中和,核酸溶于水中。此方法中要注意碱的浓度和用量,8倍体积1%的氢氧化钠已足以使细胞壁大部分溶解,方便下一步的核酸提取,无需过浓和过量的碱,否则不仅为后面的中和、提取带来大的工作量,而且反应过强,会引起核蛋白严重水解变

性,影响提取效果。

3、啤酒废酵母中RNA的提取与测定

RNA提取的方法:预处理后的湿酵母泥→加水调成菌悬液→盐析→自来水冷却→离心分离(4000rpm,15min)→上清液→加盐酸调pH2.0-2.5→4℃冷沉过夜→RNA沉淀→pH2.0-2.5酒精洗涤两次→粗RNA。

RNA的测定方法(紫外分光法):核酸类含有双键的物质在260 nm 处具有最大紫外吸收。把离心后的上清液稀释到合适的浓度, 测定其在260 nm 处的紫外吸收值,计算上清液中的核酸量。核酸含量(mg) =(A260/0.024)×上清

液体积×稀释倍数×10-3,其中0.024 是浓度为1μg/ mL 的RNA 溶液的OD值。

二、阶段性成果

1、完成了酵母泥中核酸提取工艺的研究,啤酒废酵母→蒸馏水洗2 次→沉淀酵母→加2 倍体积5 %酒石酸→离心水洗2 次→离心→干净啤酒酵母→沉淀→加水调成菌悬液→盐析→自来水冷却→离心分离(4000rpm,15min)→上清液→加盐酸调pH2.0-2.5→4℃冷沉过夜→RNA沉淀→

pH2.0-2.5酒精洗涤两次→粗RNA。

2、利用浓盐法从酵母提取RNA,最优工艺条件为:盐浓度为10%,提取时间为4小时,酵母浓度为10%,冷沉温度4℃,提取温度95℃,抽提液pH2至2.5,将RNA沉淀用pH2至2.5的乙醇洗涤。

三、存在问题

1、酵母泥细胞壁破壁的方法有很多:浓盐法、冷冻溶胀破碎、稀碱法、超声波破碎、和高压均质法,但本实验只是对浓盐法破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应通过几种破壁方法比较以获得最佳的提取方案。

2、还需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RNA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

3、还要考虑RNA提取的纯度问题。

SRP课程组成员:张雪培、刘红丽、蓝尉冰、胡明亮、赵鑫

二〇〇八年六月三十日

第7篇:教学中期检查自查报告

中期教学检查自查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了我系《XXX》课程的教学工作,所教授班级有XXXXXXXXXXXX,一共涉及五个教学班级,课程合理安排在周一至周五,单日课时量未超标。

一、教学运行情况 1.教学大纲期初公布

本学期期初,就向学生公布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让学生对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有总体上的把握。

2.加强过程管理

本学期对学生的过程管理有了新的变化,平时成绩的组成依靠学生自己一个学期的努力才能得到,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起评分为零,主要依靠课堂的主动发言、参与讨论、参加实践、两次中期测验组成。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点名册公开公正的看到自己本学期得到了多少平时成绩,做到让大家一目了然。

(1)严格考勤制度

本学期通过抽点、全班点名、纪律委员点名等方式做到严格考勤,缺勤一次扣平时成绩20分,迟到一次扣平时成绩5分。

(2)严格学风管理

本学期针对平时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加大管理力度,对于上课玩手机、听音乐、睡觉的同学,一次扣平时成绩20分,所以现在的班级几乎没有同学玩手机和睡觉,学风状况良好。

(3)注重教学互动

本学期引入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一般都交给学生去讨论回答,课堂主动发言解析案例的学生日益增多,一方面这是学生的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我发现本学期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

(4)将中期测验成果纳入考评

本学期我准备了两次中期测验,目前已经举行了一次,还有一次将放在第十六周举行,中期测验选用题目灵活,难度大,比较考验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中期测验的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学生的支持,经过回访,发现学生更认同这样灵活的考核方式。

二、教风情况 1.听课情况

本学期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听课任务,听课完成情况主要有:XXX老师的《XXX》、XX老师的《XXX》,通过听课,学习到了其他老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受益颇多。

2.基本工作履行情况

本学期严格按教学大纲进度完成教学内容,主要采取的是案例教学的方法和课堂讨论的方法,给学生安排实践内容,较好的完成了预期工作。每次布置的作业都能及时批改,并随时在点名册上做好登记。

本学期从未出现停课调课情况。 三.学风情况

本学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 学风情况较好。其中共向学生布置作业15次(每个教学班3次,共15次),亲自批改作业1470次;学生全部完成课外实践1次,效果非常好;2013级XX专业1-4班能做到出勤率100%,每次点名都是全勤;2011级XX专业出勤率做到了92%;2013级XX1-2班出勤率基本维持在94%左右,2013级XX专业3-4班出勤率97%。学生课堂基本上无玩手机现象。

第8篇:课题研究中期检查报告(样本)

《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检查、指导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现就我校省级一般资助性课题《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个汇报。

一、问题提出背景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才素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教师。“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教师专业地位的改善和教师的专业发展。1994年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从此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2004年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语文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专业发展更是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真正价值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并最终影响学生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重视语文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情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不但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语文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且专业发展进程慢、差、费,农村初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尤甚。像我县(安仁县),就属典型的“老、边、穷、农”县,我们在对全县一些乡镇学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研中,发现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十分突出,困难急需解决,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培训层级不高。我县绝大多数教师只参加过校、县、市级培训。其中参加过县级培训的占89.1%,市级为25.5%,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只有1.8%,而参加过省级培训的为零。这充分说明我县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闭塞,外出学习,开阔视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机会太少。

2、培训内容存在弱项。主要是以学科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为主:它们分别占60%和58.2%。而教育政策法规培训、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培训就相对薄弱了些。培训内容的木桶效应已经成为了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3、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只有14.5%的教师认为效果很好,83.6%的教师认为效果一般,还有1.8%的教师认为效果不好。这表明我们在培训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还需非常重视培训效果并努力提高培训效益。

4、教师学习问题不少。一是学习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自学为主,只有30.9%的教师参加过小组学习和进修学习,25.5%的教师参加过集体学习,专题性的业务理论学习则更少;二是学习时间不多,以学期为单位,大多数教师在20天以下,只有21.8%的教师超过了20天;三是学习资源比较匮乏,教师们手中的教育专著、教育杂志、学科专业类书籍稀少;四是学习内容偏窄,主要是以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技巧为主,注重教学基本功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的只占了43.6%和 21.8%,注重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法规学习的就更少了,只有5.5%。

5、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思索较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明白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面对调研题目,不知如何下手;还有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用当年自己的老师教自己的方法再来教自己的学生,对课堂教学模式很少有过思考和探索,更谈不上创新;也有部分教师虽然能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归纳,但只是归结草胚,没有理性的升华,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且绝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满意,认为自己的课堂效果好的不到20%,其中认为自己作文教学效果好的只有1.8%。因此,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的探讨任务艰巨,启动艰难。

6、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较多。一是对学校教学设备设施不齐不足、课时量与授课内容相冲突不知如何是好;二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不好,兴趣不浓、积累不多,理解能力较差不知所措;三是实施新课改后,对教材不知怎样理解才算把握准确,对教学资料不知如何处理才算恰当;四是对语文课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模式去上才最有效,心中一片盲然;五是对某些学校教学太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行为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矛盾不知如何是从。六是对常规教学与教学研究不知道如何有机融合,不知道“抓手”是什么。这种种困惑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7、语文教师的专业意识不强,专业情感欠缺。在座谈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都不愿当语文教师,哪怕自己是学语文专业的,因为语文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工作辛苦,且常常费力不讨好,致使他们的心理疲倦和职业倦怠感严重。

由此可见,我们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的。

二、国内外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研究,是沿着“教师群体专业化—教师个人被动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脉络发展的。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国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就开始了,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教师特征研究、教师信念研究、教师认知研究的视角或范式转换,主要涉及教师专业特征、教师专业化标准、教师成长阶段、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内容。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

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虽研究的时间不长,但发展迅猛,成果喜人。至今可搜索到的有关“教师专业化”或“教师专业发展”的论文几千篇,专著十余种。尽管如此,局限却不容忽视:一是成果多且杂,缺乏有效的整合,难以产生“教育生产力”。二是大多数研究者来自重点师范大学和大城市的研究机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名师”的研究上,对面广量大的普通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关注不够,关于他们的专业发展论文和专著也少,本土化研究范型亟待强化。虽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受研究惯性的影响,我国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仍十分薄弱,很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三、课题内涵界定

本课题探索的对象是郴州市安仁县乡镇初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区域是以农村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本课题将通过探讨适合我县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来研究适合全县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策略;通过反复实践,提升全县初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精神,促进全县初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这一课题的内涵界定属于探索和实践课题。

四、研究意义价值

我们研究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在于:

1、理论价值: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在我国农村还只是起步阶段,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理念化、行为本土化、管理科学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尚有许多盲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能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素材、参考数据和新的研究视角,可以拓展和深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应用价值:不断变革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我国正经历一场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受区域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对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的评价普遍偏低。要让他们真正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就必须寻求促进他们专业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我们研究该课题,旨在通过对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寻找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途径和实施策略,尽快提高农村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尽快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五、研究目标与理论依据

1、研究目标:

①通过对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提升他们的专业精神、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实现我县初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②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提高农村初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③通过对全县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探讨出一套适合我县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④有效推进新课改,以现代教学理论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实践。

2、理论依据:

①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关注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以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扩张个人知识及技能为发展方向,强调个体主动发展的专业能力。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当前学术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有三种: 一是“理智取向”理论,核心是:什么样的知识对教学是必须的;二是“实践-反思取向”理论,核心是:教师实际知道些什么;三是“生态取向”理论,其常用术语不是“知识”、“实践”或“反思”,而是“文化”(culture)、“社群”(community)、“合作”(collaboration)与“背景”(context)。这三种理论代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其中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单独揭示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实质,而应将三种理论统一起来,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重视给教师有用的知识,培养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

②终身教育理论:1970年,保罗•朗格朗出版了《终身教育导论》专著。书中对“终身教育”作了系统论述,这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最基本、最权威、最新的理论依据。终身教育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迅速变迁、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个人必须不断充实和完善、构建和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教师职业本身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③行动学习理论:“行动学习法”是雷格•列文(英)创建的,它是一种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学习。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之上,是一个计划、实施、总结、反思进而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循环学习过程。它以学习共同体为专业知识创造、转化、共享的保障,强调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

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而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论的缺失更是成为了制约他们专业发展的瓶颈。广大教师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特别是开展本课题研究,必须要有先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作为支撑。

⑤语文教育理论:语文教师要获得较好的专业发展,必须要用科学的语文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必须掌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必须掌握语文科的性质和语文学习理论、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学评价理论和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六、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①理论研究:结合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县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通过探讨我县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组织管理方式、培训内容体系,构建一套适合全县农村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②实践研究:采用“校本研修”形式,走教师成长内培之路,通过探讨我县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研究出一套适合全县农村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七、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调查分析、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之于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①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经验交流、随堂听课等方式,了解我县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现状,进而研究确定适合我县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②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研究国内外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思路,进而分析论证我们所确定的我县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最后构建一套从理论的角度上适合我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③行动研究法:按初步构建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程序,去研究基地进行实际检验。课题组成员做到边研究、边修正、边总结,不断完善模式,最后达到在课堂教学中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④经验总结法: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上升为规律与理论。

八、实施步骤

本课题将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分步分段推进,反复实践,不断深化课题研究的策略进行研究,为期2年( 2008年10月——2011年3月)。

①准备阶段(2008.10——2009.3):课题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研究和领导组织,调研论证,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

②课题具体研究阶段(2009.4——2010.8):按课题分工,明确职责和研究要求,全面付诸实践,及时反馈,随时调整,经常总结,形成随时记录,个案分析和阶段报告。

③总结评估阶段(2010.9——2011.3):总结整理,反馈校正,为最终课题成果的形成做好全面准备;召开研究成果汇报会,申请结题。

九、研究基础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本课题研究,由主抓教研工作的副校长周邦清同志亲自担任本课题的主持工作。周邦清同志,中学高级教师,12年高中教育,12年教学研究。曾参与5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8篇,获奖20多篇,是市级优秀教研员,县优秀知识分子。参与课题研究的阳爱华和谭诗科两位同志,一位是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一位是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书记,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管理能力,是具有开拓精神的专家型领导。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都具备中教一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不但有这方面的研究兴趣,而且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都是学校的中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承担“十五”期间的县市省级课题研究,都顺利结题了。作为教师培训基地的进修学校,我们还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师培训资源和实践经验。

另外,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还提供了五个保障条件:一是组织保障,建立以阳爱华校长、谭诗科书记为组长的组织领导保障;二是学术保障,建立以主抓教研的周邦清副校长为组长的专家支持保障;三是经费保障,课题资助经费和学校自筹经费,将确保研究经费的落实。县教育局对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将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四是时间保障,学校将给研究者提供必要的研究时间保障;五是将给研究者必要的交通及其它工具和信息设备的支持保障。

因此,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刻苦钻研,课题研究一定会创造出佳绩。

十、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

我校的《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这一课题在省继续教育中心专家指导下,在课题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了下列工作:

1、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我县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并写出了详尽的调查报告。

2、撰写了课题申报立项书,并向县教育局作了汇报,在省继续教育中心“十一五”规划课题办公室获准立项,批准文号为XJK08JJZB032,属于一般资助课题。

3、学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针对性培训,对内组织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中小学教师怎样做课题”、“中小学教育科研”等与课题相关的业务学习专题讲座。对外,抓住一切学习的好机会,力争让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培训。2010年5月26日课题组派研究人员谭仨玉参加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现场研讨会”。培训回来后又召开了学习汇报会。通过对课题组成员的内学外培,增强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目标,掌握了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水平。

4、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对研究人员进行了任务分工。

5、拟定好了课题研究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做好了开题论证工作,并建立了课题研究档案。

6、按课题实施方案和计划,课题组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每月月初有个课题研究布置会,月末有个研究工作小结会。自研究以来,课题组除了在校内召开了14次课题研究会议外,还举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课题研讨会。第一次是课题开题论证之前2009年5月4日在清溪中学召开的课题调研会。主要是调查了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搜集了相关研究素材,探讨了研究思路,为后来的课题论证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题开题后,2009年10月28日我校与关王中心小学联合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教学研讨会,听了两堂观摩课,共同探讨了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问题,为后面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课题组研究构建出了小学语文“四读法”课堂教学模式和初中语文古诗课型之“一诗四读法”课堂教学模式。为检验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2009年12月3日和2010年9月28日课题组分别在城关二小和清溪中学组织召开了两次大型的课题研讨现场会。研究人员谭仨玉和李瑛各上了一堂研讨课,请专人录制了课堂教学光盘。课后课题组成员与实验学校教师积极讨论,认真分析研讨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反思修改不够完善的地方。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反思、修正和提升,及时向省课题组指导中心汇报研究动态,请求指导。

7、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该课题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①初步构建了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学科分班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模式、“专家诊断”式培训模式、课题驱动模式、互助团队培训模式、校本培训能级模式、骨干教师动态培训模式。运用这些培训模式,我校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班有十三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培训班的班主任和辅导教师都被评为优秀。②探讨研究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学习“四步走”模式:引着学、领着学、逼着学、争着学。运用这种学习模式,教研室组织全校教师每年要进行八次集体专题性的业务学习,由教研室选定专题和主讲人。主讲人备好课后,教研室要认真审稿,严格把关讲座质量,这样引领教师学习。除了集体学习,教研室还规定教师每周的自学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并要有学习笔记。期末要检查,检查结果与考核评优挂钩,这样逼着教师学,慢慢地教师就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了,从被逼着学转向了自己争着学,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③探讨出了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即初中语文古诗课型之“一诗四读法”课堂教学模式和小学语文“四读法”课堂教学模式。这些理论模式正在被实验学校实践运用,通过实践来检验四种模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④通过一年多的研究,课题组已取得了一些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获奖论文有:周邦清的《杂谈琐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曹盛花的《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均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二等奖;周邦清、李瑛、何花合撰的《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调研报告》荣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谭仨玉的《开拓进取,谱写教师专业发展新篇章》在2010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段中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理论学习初探》荣获省一等奖;李瑛的《一诗四读法课堂教学模式》发表在《教师》杂志上;周英俊的《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初探》发表于《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杂志上。

十一、前段研究工作的反思及后段研究工作的部署 前段研究工作是认真扎实的: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实践,开展活动,专家指导,全员参与,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研究人员及实验学校的老师在课题的带动下,逐步走上专业发展之路,在课题的研究中成长着自己。但是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研究人员的理论修养还必须加强;总结归纳反思提高工作还必须加强;实验学校老师参与意识还必须加强。

后段研究工作要更认真扎实,具体完成以下六项工作:

1、做好迎接课题中期检查准备,撰写好中期检查报告;

2、收集归纳分析整理好各阶段的研究素材,为最终课题成果的形成做好全面准备;

3、撰写好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4、收集整理编辑经验论文和研究成果;

5、召开研究成果汇报会,邀请专家现场结题;

6、在全县区域内推广应用研究成果。

最后,恳请课题组各位专家对我们初步探讨出的四种理论模式多提宝贵建议,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多加指导。我们一定会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扎实地研究,力争按期如质完成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顺利结题。

安仁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组

何花 执笔

2010年9月14日

上一篇:汽车油改气方案下一篇: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