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习中期总结报告

2023-0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大学生涯中,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然经历的阶段,这对于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非常重要,而一份优秀的实习总结能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实习收获。那么,优秀的实习总结该如何撰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实习中期总结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教师实习中期总结报告

云南省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报告(摘要)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云南进一步提高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有力促进了全省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好《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1.全面学习宣传《教育规划纲要》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传达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作为主要内容,2010年7月22日集体调研了教育工作,专题研究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举办时代知识前沿讲座等,宣讲《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省级副厅以上、州(市)副处以上、县级副科以上干部参加了专题学习。每年召开云南省教育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等,落实推进年度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了由百名专家学者和省教育厅领导干部组成的宣讲团,赴全省各地各校开展300场专题报告。同时,各地各校抽调领导干部、理论骨干等组成宣讲组,分层次分领域分对象进行深入学习和广泛宣讲,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宣传到基层。

2.建立组织领导和教育咨询机制

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党政群20多个部门组成的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2013年,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云南省委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等8个专项小组,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小组,进一步强化了对教育改革的组织领导,健全了改革工作的高位推进、上下联动的机制。建立省级部门横向协调机制,规划和启动了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民族地区薄弱高中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两个全覆盖”等一批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并根据在校生规模对省教育厅所属高校事业编制实现动态调整。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成立了云南省教育咨询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题调研和理论研讨,对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

3.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首先是在省《教育规划纲要》中全面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2011年5月,云南省《教育规划纲要》正式印发。2011年5月24至2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我省《教育规划纲要》进行总体部署,并提出云南教育未来10年将与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一致,实现“两基本,力争一进入”和“三共同”发展目标。其次是层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在云南《教育规划纲要》编制的同时启动编制“十二五”规划,并于2012年正式印发。各州(市)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制定了当地教育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促进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等,将《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落实到基层。再次是省部合作共同推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加快云南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印发了《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推进计划(2012—2017年)》,在多个方面加强合作、高位推进。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31 137所,在学学生总规模达1 351.57万人,有教职工60.20万人,比2009年的53.92万人增加6.28万人,专任教师51.82万人,比2009年的45.95万人增加5.87万人。对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部分已提前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普职比大体相当目标试点难度极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距离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一是完善学前教育体系。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云南省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文件;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等,大力推进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积极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实施民办示范幼儿园奖补政策;引进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评审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实施省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制度;建立贫困幼儿学前教育生活补助制度;开展边远地区巡回支教试点项目,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办园格局。

二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通过设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省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园,把《指南》所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落到实处,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通过新增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通过开展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等级评价工作,在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了优质园的培养和建设。

三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2011年至今,全省共获得中央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四大类七个重点”项目资金21.4亿元,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资金4.8亿元。从2011年起,省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亿元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14年,省级投入1亿元学前教育项目资金用于扩大资源、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园资助、民办幼儿园奖补等。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中央资金9.33亿元,省级投入1.12亿元。

四是推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在编制总量内,通过优化调整,保障幼儿教师编制所需,采取灵活的用人方式,确保幼儿园建成后有合格的教师。昆明市设立幼儿特岗教师计划,2012—2013年共招聘329名幼儿特岗教师;富宁县招聘幼儿专任教师93名;景洪市为市幼儿园世纪金源分园增加编制51名。2011年至今,国家和省级共安排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经费6 140万元,完成“国培”计划10 954人次,完成1 100名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和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省级培训,建设幼儿园名师工作室20个。

五是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学前班工作的指导意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云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提高了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2014年7月起施行的《云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收费项目和标准做出了规范,保障了受教育者和幼儿园双方的合法权益。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清理整治内容、相关处理意见,强调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各地规范办园行为。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幼儿园6 540所,其中,公办园2 256所,民办园4 284所;在园(班)幼儿129.40万人,其中,公办园在园人数61.12万人,民办园在园人数68.28万人;教职工81 455人,专任教师49 018人,专任教师与园(班)幼儿比为1︰26.40;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占比73.51%;生均图书5.96册;生均园舍建筑面积5.11平方米;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2.1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3.82%,超额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55%”的目标任务。与2009年相比,全省幼儿园增加903所,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38所;在园(班)幼儿增加37.23万人,教职工增加41 133人,专任教师增加23 679人。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确保“到2020年,全省95%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的实现;全面实施五位一体的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实施“两个全覆盖”和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覆盖,将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纳入“改薄”范围,2014年已下达“改薄”专项资金共41.12亿元;开展了新一轮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制定下发《云南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出台《云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逐步缓解择校热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使“择校热”得到有效缓解。修订完善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增强了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操作性、评价的客观性,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小学300元/生·年、初中500元/生·年,提高到了2014年的小学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2013年开始,对民办学校也给予公用经费补助。2015年底,昆明五华区等9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认定。

二是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首批共有30名中小学教师获评正高级教师。免费师范生教育有所突破,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以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教师也纳入项目范围,在昆明、红河、昭通、怒江等地推广实施。全省所有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教职工获准享受每人每月500元的乡镇工作岗位补贴,昭通绥江、盐津、镇雄等6县继续实施偏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补贴制度,开远市设立农村教师终身任教奖励基金并对一师一校教师每月增加100元补贴,留住优秀教师的机制得到强化。“云南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进展顺利,统筹实施“云岭教学名师”工程,完成了700人特殊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工作。

三是治理教育“择校热”现象。我省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全省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贯彻意见,对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办学行为、维护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12年起,全省统一从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公费学位招生总数中划出一定比例(不低于招生总数的30%),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生志愿择优招生的“定向择优”录取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优质高中的“择校热”现象。

四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法的通知》《关于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和《关于规范全省中小学假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定严禁以单一的升学率指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关于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要求,除周六可组织义务教育九年级、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在校内进行教学活动外,学校及教师不得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严禁在职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严禁在职教师举办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班和补习班,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

五是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全力解决农转城子女就学问题。出台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意见》《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同城同教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云南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通过校舍新建、改扩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机构等途径,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大幅度增加学位,保障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有学上。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接受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2014年,云南申请国家资金2.5亿元,省级财政计划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将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较多的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和大理5个州(市)作为全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工作试点地区,安排2亿元试点资金。

六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010年初,成立了云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全省聘请了20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首席专家,遴选了360名省级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专业人员,组建了全省范围内的教育监测评估调研联盟。研发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工具,监测数据录入后达2万多条,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形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总报告、咨询报告、学生报告、教师报告、校长报告共计10万余字。印发《云南省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强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督导评估,建立云南省现代学校评估体系和评价机制,形成推进义务教育质量螺旋上升的发展格局。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小学教学点3 308个、完全小学12 413所、普通初中1 682所。与2009年相比,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8.29%提高到99.68%,小学辍学率从0.76%降低到0.23%,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从87.6%提高到8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03.12%提高到106.3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8.43%提高到93.3%。

3.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一是普通高中特色化学校创建任务圆满完成。下发了《云南省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力争用3~5年的时间创建30~50所高中特色化发展实验学校。通过两年努力,全省共创建50所(其中,2013和2014年各创建25所)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实验学校,共安排1 000万元创建经费,创建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二是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我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坚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要求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课程。200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学分管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部达到合格及以上,且综合素质评价合格方能毕业。

三是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从2012年起,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全省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5.6亿元,实施30个项目,主要用于配备普通高中课程必修内容要求的基本实验设备和完成普通高中课程必修内容的教学任务需配备的计算机和相关设备,包含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实验室、计算机教室,满足基本办学需要。开展了一级高完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有效提高了一级高完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是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近年来,部分普通高中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采取违规手段和办法争抢生源的情况较为突出。为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行为,印发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按照严格招生宣传、招生范围、招生行为、学籍管理、责任追究等规定,认真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学校招生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五是完善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2002年至今,我省高中学校学费和住宿费一直执行《云南省计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适当提高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级中学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云计收费〔2002〕749号)标准,其中学费标准为:一级一等学校每生每学期700元、一级二等600元、一级三等500元、二级400元、三级300元;普通高中择校生收费标准为:一级一等学校每生每年8 000元、一级二等7 000元、一级三等6 000元、二级5 000元、三级4 000元;住校生普通住宿标准为每生每学期30~80元。全省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情况差异较大,昆明市和昭通市投入经费最多,分别为3 976.65万元和3 143.90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5%,资助标准为一等2 000元/人·年,二等1 000元/人·年。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中465所,其中公办普通高完中学校数为393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0.1%。招生数27.45万人,在校学生78.28万人,毕业生24.07万人,普通高中校均规模为1 683人,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为1∶15.20。其中,一级普通高完中133所,招生14.20万人,在校学生42.39万人,毕业生13.84万人。与2009年相比,普通高中在校生增加了17.13万人,招生数增加了5.4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了21.5个百分点。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一是现代职教体系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成立了27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发挥行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指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着力开展34个职教集团组建和管理工作。

二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底,全省13个职教园区共完成投资182.66亿元,完成征地29 000亩,竣工建筑面积634万平方米,8个职教园区已投入使用,入驻职业院校58所,入驻学生26.19万人。2010—2014年,国家投入我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75个,资金7.68亿元,加上各地配套3.96亿元,学校配套0.89亿元,基础建设资金达到13.71亿元。其中,获得国家专项资金1.8亿元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省财政投入6 000万元用于33所学校购置专业设备和实训设备,投入8 960万元用于改善18所学校和红河州职教园区办学条件,投入1 042万元用于12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投入180万元加强云南大学等5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13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亿元,针对目前我省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投资和重点建设。

三是职业学校师资水平明显提升。从2010年开始,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每年培训教师都在1 500人次以上,送到企业培训每年不低于150名教师,送出国培训每年不低于10名教师。统筹实施“云岭教学名师(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职特聘教师计划等,首批认定中等职业学校17名“云岭教学名师”;实施中职特聘教师计划,每年特聘1 000名至2 000名能工巧匠,实现校园与职场的有机对接。

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单独考试招生改革试点;实施“知识+技能”和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直接免试入学等考试招生办法;在部分本科院校中开展了高职本科、中高职一体化改革试点等,目前中高职一体化在校生达4.7万人,改革创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职业学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技能等级的愿望,为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相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和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桥积累了经验。

五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制定了《云南省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2010—2014年,省级财政投入2 500万元专项资金,以9 000多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载体,引导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工作,大力开展城市所需各类工种技能培训工作,使在乡农民留得住、进城农民能就业。2010—2015年,全省受培训的农民达到2 300万人次。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15所,在校生59.79万人,生师比22.69︰1,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在校生比为1︰0.76,固定资产总值84.59亿元;高职院校37所,在校生人数22.86万人,生师比为16.5︰1,固定资产总值94.57亿元;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 274所,2010—2015年共培训农民2 429.62万人次。

5.稳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高校特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印发了《关于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遴选了6所试点院校,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高位推进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工作,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于2015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所零起点新建的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已完成党政班子配备,3所特色学院建设加快推进。起草了《关于加强云南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从2012年开始每年遴选2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特色骨干专业建设。创新性组织完成了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评审会,启动实施高职高专院校特色发展评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本科院校审核评估,继续开展高等教育分类评估改革工作。

二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加快。2012年至2014年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全省已下达中央资金2.5亿元。云南大学等4所高校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云南大学被纳入中西部高等学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项目,云南师范大学新增为省部共建高校。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5亿元,专项用于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

三是高校内涵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14年11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科研创新平台遴选立项高校重点实验室25个、工程中心9个。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意见》。实施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试点,立项资助博士生30名,资助经费60万元。实施联合培养研究生,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展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省内高校充分与国内知名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为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一大批决策咨询报告。启动实施了省级2期“质量工程”。全省高校总体债务减少,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进入科学有序的提速发展轨道。

四是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我省27所高职高专院校首次开展高职对口中职考试招生改革,共录取对口考生697人。11所高职院校继续实施单独考试招生,共录取单招考生约5 700余人。

五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深入推进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簇拥中国梦·喜迎国庆节”等大型系列活动。2009年起,连续5年开展云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评选,先后评选出近100项优秀成果。2011年起,每年举办云南省高校文化节,云南高校文化节已成为云南省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品牌活动。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高校71所,其中成人高校2所,普通高校69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1所,专科院校38所,总校数比2009年增加了8所。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86.94万人,比2009年增加27.17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61.46万人,比2009年增加22.1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9年的17.57%提高到30.2%。专任教师达到3.70万人。2015年全省高校占地6.07万亩,比2009年增加1.06万亩,目前已基本建成了昆明呈贡高校新区和12个区域性职教园区并投入使用;2015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6.53亿元,比2009年增加28.05亿元,增长77.39%。

6.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一是依托云南开放大学构建云南终身教育体系。2012年12月,云南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形成了以总部、分校及教学点为支撑的办学体系,初步构建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支撑云南终身教育的平台和体系。与全省16个州(市)、25所省内外高校、18个行业、33家企业分别建设地方、大学、行业、企业等四大支持联盟,基本形成了“一行两委”(学分银行,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和学习成果认证专家委员会)的学分银行组织构架;建立了学分银行、彩云学府和各办学单位“三位一体”、各司其职、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制定了一系列云南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和认证标准,探索高职学院间的学习成果衔接与互认。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办、教育部门主管、学校办学”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二是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4年,正式启动和实施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有机衔接的“专本衔接”改革试点,4个试点本科专业共计招生464人。坚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双模式建设路径。已经有20所二级学院挂牌运行,其中4所为行业二级学院,进一步扩大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步伐。正积极推进云南老年开放大学、汉语东南亚语教育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等建设。

三是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加强对成人教育办学过程管理和规章制度管理,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委托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站点、网络高等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进行监督管理,对省外高校函授站点实行年报年检制度和函授站年度抽查制度。云南省高等学校成人教育专业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正式上线,有效实现了对全省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分布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加大了对人才需求的预测、预警力度,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截至2015年,全省有成人高校2所,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校48所;成人高等学校招生69 148人,比2009年增加7 851人,增长12.81%;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210 820人,比2009年增加37 156人,增长21.40%;毕业生58 113人,比2009年增加9 776人,增长20.22%。“十一五”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累计招生46.93万人,成人中专累计招生1.69万人。

7.协调发展民族教育

一是扎实开展民族教育工作。2013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制定了《云南省民族学校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对民族中小学的认定管理工作。在中小学校中全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全省范围建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1 221所。自2012年起,省级财政共计投入5 000多万元用于教材采购,免费提供民族团结教材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

二是稳步推进双语教育、民文教材建设和民族教师培训。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全省范围内建立了14个民族18个语种的双语教学试点学校32所。目前,全省共编译审定民文教材615本,免费发行到民族地区双语学校使用。从2010至2015年,省民族宗教委投入经费106万元,分4批次组织边疆民族地区基层一线骨干教师200余人到北京进行开阔视野学习培训。同时,省级培训结合各地自办培训,自2010年至今,培训双语教师5 300多人次,参培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招生制度。出台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意见》,在云南民族大学建立“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全省25所高校的2 900多名民族预科教育统一集中到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首次实现了我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

四是民族教育支援工作成效明显。开展好沪滇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云南省扶贫办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为期5年的教师培训项目。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订了教育对口支援合作协议。自2012年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以来,已经向我省89个“三区”县(市)派出教师4 391人次,下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支教经费4 494万元,为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各类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省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要求,从2006年10月至今,组织符合条件的5 000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3 500多人报考了硕士生,1 500多人报考博士生。2014年起,迪庆州、怒江州两州农村户籍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前两年除享受国家现行优惠政策外,每个学生每年再增加2 500元生活资助。

五是全面落实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学生生活补助政策。从2010年起,在全面落实中央提高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将提高补助范围扩大到云南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2010至2015年,累计投入补助资金9 300余万元,受益学生37万余人次。制定《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综合保险和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助学工作专项方案》,从2014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 180万元,对人口较少民族在读普通高中学生给予每生每年1 000元的助学补助,对人口较少民族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大专生每生每年给予2 000元的助学补助,2014年有8 000余名学生受益。

六是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各族共享。从2011年起,由省民族宗教委每年出资200余万元,在云南农业大学举办特有民族本科班,对学生给予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着力破解云南省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滞后的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中高级实用人才培养断代问题,2011至2015年已累计投入补助经费714万元,受益学生达840人次。继续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民族中专举办特有民族大专班、中专班,2010至2015年,每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00人,累计投入补助经费1 200余万元,对学生给予免学费、补助生活费,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技能脱贫致富能力。继续在云南师大附中、云南民族中学举办高中民族班,每年招收除昆明市外的15个州(市)少数民族学生250人,对贫困学生给予生活补助,2010至2015年,累计投入补助经费500余万元,受益学生1 000余人次,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省城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继续对22所省定民族高中学校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2010至2015年,投入补助经费6 000余万元,受益学生20余万人次。

截至2015年底,我省正式挂牌的民族中小学496所,省定民族中小学41所,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4 000多所,民族中专6所,民族大学1所。少数民族人口在学学生数达323.44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35.11%(上述数据均不含其他类教育),少数民族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97%。

8.公平发展特殊教育

一是出台了《云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特殊教育体系构建工程、特殊教育质量提高工程、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残疾学生资助工程等五大工程,要求到2016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省适龄视力、听力、智力3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以上。

二是加大对特殊教育投入。2009年,云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8 238万元,到2013年增长到22 835万元。省政府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5 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购置仪器设备、教师专业化培训等工作。同时,2011至2012年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工程,全省下达中央资金1.36亿元;2014年还争取到中央特殊教育补助资金2 500万元,重点用于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和推动“医教结合”区域实验,支持特殊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实验,力争到2016年建成10个县级“医教结合”实验区和20所“医教结合”实验学校。2014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2013年的小学560元/生·年、初中760元/生·年,统一提高到4 000元/生·年,争取在三年内达到每年6 000元。

三是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建设。以普通中小学为依托,设立随班就读基地学校,推进资源教室建设,2014年,全省已部署建设随班就读资源教室120个。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为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和家庭提供专业的咨询、评估、指导和康复训练等服务,2014年,已立项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6个。加强特殊学校职业教育和实训基地建设,2014年支持特殊学校建立实训基地17个。2013年,昆明学院首个特殊教育专业招生,实现我省特殊高等教育零的突破;2014年,云南开放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在华夏中专成立,设有4个专业。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了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逐步向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延伸的格局,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家庭社区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

四是强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省政府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纳入师范生免费教育计划,为特教教师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将高校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就业纳入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为从根本上解决特殊教育学校转岗教师比例大、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对所有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了年人均不少于72学时的全员培训,累计培训教师999人,占全省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的86.4%,有效地提升了特殊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截至2015年12月,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60所,比2009年增加34所。特殊教育在校生23 314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6 862人,随班就读的16 452人。特殊教育教职工1 639人,比2009年增加847人,专任教师1 424人,比2009年增长了793人。全省残疾儿童入学率93.43%。

三、深入推进体制改革

1.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一是加强合作培养人才。云南省教育厅与德宏州芒市市委、市政府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在读研究生担任芒市各部门见习局长(主任)和乡(镇)见习乡(镇)长,搭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服务社会的平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2009年,云南大学成为继北大、清华、中科大等之后首批10所与中科院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高校依据学科领域和学位授权类别,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选择相近领域的人员担任导师,与本校导师一起培养研究生,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部分高校从其他科研机构聘任相当职称人员到本校担任兼职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验、论文撰写。

二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8年起,我省系统实施省级质量工程,省级财政累计投入建设经费超过5亿元,覆盖了专业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能力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目前,已有省级教学名师320名,精品教材182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8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16项,本科实践能力提升项目35个,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1个,东南亚、南亚人才培养基地4个。建立了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发布就业情况白皮书,引导高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云南省远程教育网上,为农村学校提供人教版小学1~3年数字教育资源的链接下载,使农村学校能够使用播放设备开出开齐课程,进行多媒体学科教学。同时,利用该网提供中央电教馆10T教学资源,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教学版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班班通”学校、试点县学校使用。部分州(市)通过引进现有资源和本地资源建设,实现州(市)教学资源共享使用。一些县(市、区)扩大区域同步课堂覆盖,将优质资源传送到边远农村学校。

四是开展校外活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截至2014年底,我省共建有县(市、区)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22个,633个乡村学校少年宫,5个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初步形成了青少年校外教育体系,形成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并重、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沟通的育人新空间。

2.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一是完善初高中考试招生制度。从科学合理制定“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实施方案、合理布局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支持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印发了《云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以学生户籍地和居住地相结合、免试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的制度。

二是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2010年起,我省启动高职院校单独自主招生改革,2010年有2所高职院校实施,到2014年扩大到11所。2014年出台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单独考试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在27所院校试点高职对口中职招生改革,实行“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

三是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在流入地升学考试工作。制定印发了《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明确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期间,就地参加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2014年共有7 652名高考报名考生接受了随迁子女资格审查,除去明确属于非随迁子女外,共有4 270名考生接受了随迁子女审核,其中有3 235名考生报考不受限,278名考生限报省属院校,443名考生限报三本及高职专科,314名考生限报高职专科院校,在保护随迁子女在我省升学考试权利的同时,切实维护了我省考生合法权益。

3.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一是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2011年,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五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将“中等专业学校设立审批”行政许可项目下放至州(市)教育主管部门。2013年,取消了“举办国际教育展审批”“省级重点学科审批”等4项行政审批项目。2014年,共取消5项行政审批项目。

二是完善高校治理结构。2014年,成立了云南省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及其专家咨询组,全省67所普通高校章程核准工作在2015年内已完成。2011年和2014年分别印发了《云南省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云南省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并明确提出要按照相应标准选好配强高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和校长。制定了《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和《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指导各高校成立校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和年度报告制度。2013年5月制定并实施《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增强了省教育厅在专业设置工作中的指导、咨询、服务功能,淡化行政管理职能,扩大了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同时,立项开展高等学校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并着手开展专业年检及专业评估工作。2011年起,我省率先启动了《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质量报告》以及《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发展研究》的编撰工作,并实施每年发布一个报告一份研究的工作制度。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一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政策不断完善。2012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出台地方性民办教育条例的省份之一。修订了省级民办教育机构申办审批相关规程。逐步清理民办教育歧视性政策。2015年起将民办高校本科学费标准由“一校一费”的管理方式改革为分学科制定统一最高学费标准政府指导价,学费标准与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形成正比关系。

二是各级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2009年起省财政持续安排每年2 000万元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到2014年共安排1.2亿元、共扶持了1 400所民办学校,2015年的专项资金预算提高到1亿元。省级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充分发挥,昆明、曲靖、红河等8个州(市)对应设立了民办教育专项资金近5 000万元。建立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公平资助机制,2013年起基本实现全省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免费教科书的全覆盖,2013年支出4 925万元、2014年支出5 475万元,惠及全省220所民办中小学校13.6万中小学生。与此同时,各州(市)也陆续制定推进本地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刚性措施。

三是嵩明和安宁两个省级民办职教园区基本建成。嵩明园区签约入驻民办院校已达12所,其中8所已正式招生,专任教师4 800余名,在校生规模5万多人;安宁园区入驻民办院校6所,开设专业达242个,专任教师2 800余名,在校学生近5万人。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民办学校4 617所,比2009年增加1 858所,总增长67.34%,年均增长8.96%;民办学校在校生118.09万人,比2009年增加52.12万人,总增长79.00%,年均增长10.19%;固定资产总值123.01亿元,比2009年增加67.1亿元,总增长120.01%,年均增长14.04%。2015年底全省民办学校总数及其在校生总数已分别占全省学校总数及其在校生总数的21.36%和12.48%,分别比2009年增加8.82个和5.37个百分点。

5.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加大省级政府教育综合统筹。2012年10月,基于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探索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对云南省情、教情的准确把握,提出了“六个统筹”的工作理念,成为我省推进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编制了《云南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印发。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覆盖、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两个全覆盖”等教育民生工程,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精神,全面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清理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加强督导检查,基本建立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正在推进。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专项督导制度、督导整改制度、督导评估结果公示制度等,进一步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6.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一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面。2011年,红河学院到越南太原大学办学,成为云南首家获教育部批准在境外开设本科专业的高校,2013年教育部批准云南财经大学实施本科学历境外教育项目。

二是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不断扩展。目前我省与欧美、东南亚、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学校及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等机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组织了云南教育美国行、东盟行、南亚行、北美行、港澳行、台湾行等参访活动,并成功在境外举办多次云南教育展。相继在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意大利、老挝等国家设立了云南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处,开展教育高层互访、捐赠教学仪器设备、对外教师培训等活动。

三是高校教师国际交流力度得到加强。2010—2014年,我省公派留学项目共投入经费3 600多万元,派出764人。投入支持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教师资助经费4 050万元,帮助学校聘请外籍专家教师628人。

四是汉语国际推广有力推进。目前我省在东南亚、南亚、非洲和美国合作建成了4所孔子学院、6所孔子课堂。2013年国家汉办批准云南师范大学成为我国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汉语师资的4个基地之一。积极主办汉语夏令营活动,成功承办多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四、落实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持续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三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师德教育活动。分期分批举办了德育工作者培训班、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校园文化建设研修班,邀请国家级和省级知名专家担纲授课,共计培训德育工作者3 800余人。加强师德考核和激励机制,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师德建设领导责任制和重大师德问题责任追究制,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的教师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二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特岗计划实施以来,我省共为广大农村学校及教学点招聘特岗教师50 800余名(其中2009年至2014年招聘特岗教师35 500余名),占全省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的14.4%。2012年,出台了《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十二五”规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逐步形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格局。2010—2014年,投入资金3.44亿元,实施“国培计划”、省级培训项目和省级国际合作项目,共计培训31.7万名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占全省同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实施“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云岭教学名师”等项目,培养、造就了一批教师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并发挥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绩效工资政策实施后,各州(市)又实施了同城待遇政策,即同州(市)同类人员的待遇相同,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2014年,我省协同推进乡镇工作岗位补贴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两项政策,全省已有111个县(市、区)启动实施,符合条件的教师应享尽享,每人每月增加补助500元以上。在玉溪、大理、临沧3个州(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进一步放宽基层教师申报职称条件,推进中专学校教师、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修订工作。2011—2014年,云南省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共批复下达周转宿舍项目956个,17 968套,建设规模629 196平方米,批复下达中央投资9亿元。

2.加大保障经费投入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云南省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10年的441.32亿,增长到2013年的905.62亿,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9.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达到20.54%。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都实现了较大增长。

二是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全省民办学校招聘了大批教师,解决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缓解了政府财政负担,仅教师工资,全省民办学校每年分担各级财政支出达9亿多元。2010年以来,民办高校累计培养毕业生8.5万人,按生均公用经费计算,民办高校年均分担财政教育经费约14亿元。在保证省属公办高校的财政生均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实施意见》,对我省研究生财政拨款、奖助学金和收费政策进行了明确规范,保障研究生经费投入。

三是落实学校学生人均经费。自2012年起,我省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稳定在本科12 000元/生·学年、专科6 000元/生·学年。2011—2014年4年间,省财政投入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148.7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省高校教学和科研事业发展。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在经费安排上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向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优先确保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教学需要,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并加大对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的支持力度。

四是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建立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制度,资助面约占全省幼儿园(从2013年起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总数的10%,资助标准为300元/生·年。2011—2014年,全省共安排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经费1.26亿元。2011年,建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5%,下达2012年、2013年、2014年普通高中助学金共计93 024.64万元。2010年至2014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资金共发放52.44亿元,资助学生307万人次。2014年发放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资金10.39亿元,比2009年的6.75亿元增加了3.64亿元,资助学生数也从50万人次增加到58万人次。2014年我省本专科学生奖助学金为54 046万元,研究生奖助学金为11 900万元;2014年我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到我省边境县及藏区县基层单位就业学费代偿总金额917万元,代偿715名学生;2014年我省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总金额1 840万元,奖助3 679名学生。

3.加快信息化进程

一是推进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印发了《云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统筹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截至2014年12月,我省有10 879所学校(含教学点3 931所)接入网络,占中小学总数的57.56%。全部班级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学校有2 832所(其中教学点1 244所),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时占全部课时比例达50%的学校有2 189所,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时占全部课时比例达30%的学校有2 877所。开通学校空间的学校有370所,开通学生空间的学校有80所,开通教师空间的学校有463所,开通家长空间的学校有57所。

二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我省实施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4 078个项目点正按照项目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开设课程和进行学科教学,该项目的实施为教学点配齐了学科“教师”,实现教学过程模式、方法的根本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开通了云南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教育学校提供课程资源和培训课程,展演职业教育资源,为2.1万名高中学生提供网络选修课程,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免费提供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启动了全省教育科研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

三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启动了云南省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组织完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安装、部署和设备采购、实施等工作,并组织开展了两个系统的使用培训工作,完成700多万名学生、56万多名教师学籍信息和人员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另外,“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云南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管理平台”也完成了系统部署工作。实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组织实施省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投入3 150万元,建设13个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全省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4.推进依法治教

一是制定促进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2011年3月,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教育立法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教育立法工作目标。2011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实施《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3部地方性教育法规。省人民政府制定废止了《云南省基础教育分级管理暂行规定》。截至2014年,我省现有地方性教育法规8部,省政府教育规章9件,省教育厅规范性文件废止40件,修改21件,继续有效48件,初步构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教育立法体系,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完善信息公开工作考评制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重点推进教育经费预算、教育招生政策、教育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重要改革事项等方面信息公开,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印发《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组织实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按照全国和云南省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普法对象,突出“保护”和“发展”这两条主线,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是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2013年,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和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建立了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全省14 407所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建立了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2010—2014年,全省有40个县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建立了专项督导制度,对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安全、学位授予单位论文作假处理情况等进行专项督导。

5.重大项目改革试点

一是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1)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D级危房改造共投入资金176.38亿元,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1 426.67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还剩余D级危房263.5万平方米。

(2)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及“全面改薄”工程。2010至2013年,全省共投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资金117.98亿元。2014年,统筹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覆盖,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覆盖范围从85个县扩大到129个县,共下达资金41.3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4亿元,省级资金10.54亿元,州(市)配套资金10.39亿元。

(3)实施农村初中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农村初中工程共下达中央资金13.04亿元,共实施项目学校254所,建筑面积83.2万平方米。

(4)实施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共下达中央资金9亿元,批复项目956个,建设周转宿舍17 968套,建筑面积62.92万平方米,预计解决17 984名教师的住宿问题。

(5)实施学前教育建设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学前教育建设共投入资金33.87亿元,发改系统下达的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共下达中央资金6.5亿元,实施项目371个,新增建筑面积52.18万平方米,通过财政部下达的校舍改建类项目、增加巡回支教点项目等,极大地改善了我省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6)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个全覆盖”。在国家确定85个试点县的基础上,用省级财政补贴方式将44个非国家试点县纳入全省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补助标准不变、同步实施试点,实现全省534.9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在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方面,决定在国家原补助省内250多万学生的基础上,对未享受到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将“一补”范围扩大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寄宿学生。

(7)统筹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对1 356个一师一校教学点按技术方案一配置设备,对2 722个教学点按技术方案二配备设备;开展国家级骨干教师、省州“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和县三级教学点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学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8)统筹实施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计划。自2014年起,对凡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院校的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由省级财政每年奖励新生4 000名,每人每年5 000元学费奖励,帮助更多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9)统筹设立1 000万元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自 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省政府设立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1 000万元,奖励标准为博士生每生每年20 000元、硕士生每生每年10 000元。同时,提高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贷款年度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

(10)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六项计划”。推行“走下去”基层服务计划。截至2014年底,到县及以下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57.5%,9.5万名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4 512名毕业生通过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特岗教师”和“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就业;推行“走出去”就业计划。从2013年起,云南省对出省就业的云南籍毕业生给予补助,对出省就业创业比例达10%以上的高校给予奖励。2014年共有10 696名云南籍高校毕业生到省外、国外就业;推行“走进去”支持校园招聘计划。从2013年起,省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对高校开展的校园招聘活动给予补助;推行创业促就业计划。全省高校就业指导课全部列入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列入选修课程,创业课不少于36学时,不低于2个学分;推行质量提升计划。建立了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发布就业情况白皮书,引导高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就业帮扶计划。积极建立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实行“一对一”实名动态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少数民族、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困扰、地震灾区等毕业生特殊群体的温馨关注和重点帮扶。

二是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了“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探索政府举办和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以政府为主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体制 推进高校特色发展”“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改革” “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 “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 “探索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等一系列改革项目。

第2篇:实习中期报告

一、 实习时间(起止时间)

2014年9月2日——2014年11月20日.

二、 指导教师

实习指导老师:卢坤 三 、 实习目的:

实习,是师范生重要的一课,付出了便有收获。我很荣幸运地在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安排下参加了这次教育实习,通过近三个月的实习,让我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迈进了一步,同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这对我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帮助是巨大的。

时光荏苒,在临汾第一小学近两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在这近两个月的实习中我感受颇多,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太阳底下最光荣事业的崇高和艰辛。在实习学校有关领导和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时刻牢记校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在整个实习阶段,我从一个只会“纸上谈教”的大学生到一个能在课堂上“讲课自如”的准老师;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一个对平行班有一定处理能力的班主任,这一切无不见证着我所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所得到的收获。

四、实习内容

(1)教学方面:

首先,在我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里所没有经历过,没有学过的东西,以前总认为自己的有很强的亲和力,做每件事都很自信。但在一次讲课中,我用讲授法并结合实际的事例给学生上新课,刚开始学生还听得津津有味的,可到后面有部分学生已经听得有气无力了。学生何以如此呢?仔细分析了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同时,我还深刻体会到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的重要性。一个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围绕着"学生能否学得更好,能否真正掌握方法"的主题,而不是从怎么上好我的一堂课出发。可见,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正确的教学理念… 当然,课堂也应该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自己认真总结过后,不断的改进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认识到本班学生对讨论活动比较感兴趣,在之后的上课之中,就改进了教学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相关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我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其次,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作为一名教师,我在考虑问题时,做到了细心全面,并且要切合实际的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的眼神、表情、语速等等都很恰当。

最后,认真总结老师及学生给我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的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的提到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学习,多多向人请教,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

因为年龄的原因和刚刚开始工作的热情,我每天都能保持一份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我的学生,他们的困难我也是最上心的去解决去帮助他们,但是由于是刚入行,肯定会因为经验不足或是其他原因而使得日常的工作疏于集中,但是我却在很努力地使自己成长起来,能够分担老师们的一些工作。在实习这段时间我虽然了解了怎样做老师,但是没能掌握怎样做个好老师,因为好老师的概念在每个老师的心里也是不同的,我会尽我所能,在课堂上照顾到每一个同学,要让我的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与温暖。

在卢老师的悉心认真指导下,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与合作伙伴一同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尝试。尽管,有的时候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但也获取了很多的教学经验。而我想,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更多还有教学的理念,以及他们带给我的种种思考。

(2)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负责,认真到位,事事留心。从早晨的卫生监督,仪表检查,作业上交,早读到课间纪律,课间操,课堂纪律,午休管理,眼保健操,自习课等等,每样事物都负责到底,细致监督。当然,在监督他们的同时不忘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目标,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知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时刻应该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笑容,一个课余诚恳的交谈,有时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你爱的奉献会得到爱的回报,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样的学生有多少,真正能感悟到你老师的爱的学生,绝对孺子可教也。常有的是你对他的宽容增加了他的放纵,淡薄了纪律的约束,这在实习中我也是有所体会的。今天我们面对的不是几个学生,没有严明的纪律,如何有良好的班风?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惩罚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当然,惩罚特别要慎重,我认为当我们惩罚学生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要一错百错,全盘否定;②惩罚的目的是警示学生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是为惩罚而惩罚学生,而是为教育学生而惩罚学生,换句话说,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必须依靠活动来实现,活动可以产生凝聚力,密切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发挥主体的积极性,这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健康的竞争心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我班,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和我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小记者的报名与舞蹈班训练与我都亲身参与当中,开动员大会,一起与学生训练。告诉他们不用把名次的好坏,放在第一位,只要我们尽力了就行了。心理学等理论告诉我们:在竞赛活动中,一个人的目标期望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只有中等水平的期望值才能使参赛者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讲,活动的目的不是拿名次,而是看我们如何对待竞争,是否有参与意识,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是否能做到问心无愧。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同学们易于接受也能很快转化为行动。抓住“活动”这个最佳的教育时机,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五 实习体会

现在,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了解了教师的伟大,教师工作的神圣,他真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成长。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这才是教师工作最伟大的意义所在!

11级计算机三班

张康康

第3篇:实习报告-中期

实习报告(二)

在学习测试基础时,就应该意识到一说到基础就是最重要的东西,记得以前在工地干活的时候,地基花的时间往往是最长的,打好了地基才能建起高楼,才能看得更远。基础都很简单,所以听不懂很困难。对,这个时候是你最困的时候,听讲一般有一个原则:听不懂不做笔记,听得懂就做笔记吧,不然你就睡着了。

java对测试班来说是伤!首先你要明白的是,如果你想学开发,在一门编程语言上的理解是:这门语言的语法、特点及思想。如果你是学测试,理解就应该是:我们学编程语言是从语言上看到程序的本质。我们都知道: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对,我们是透过语言去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为什么我们在大学时要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软件工程》等课程。这些都是这个行业的基石课程。越底层越有价值,因为语言千变万化,数据结构和算法思想是不变的,有人会问:做测试学开发语言有什么用。在后面学习测试脚本编写也是一种语言。那个时候你就会:哦,原来是这样。。。。

只要你是计算机行业,数据库就跑不了是必考点。因为什么都要用到数据库,那怎么学好数据库。这个真没有什么方法。可能你学了没一个星期就全忘没了。那就对了,很正常,因为数据库暂时用得少,但真的很重要。不用担心说我数据没学好,同英语一样,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三五年,十几年才能玩转的东西。那么、对测试来说,数据库只用把查询和常用函数学好就够用了。

我们会学到QC、QTP、LoadRunner等自动化测试工具。这都是对工具的使用,动手能力。意义在哪里?学好自动化测试工具,是你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保证。所以,少年!加油吧!

这才是我想说的,在别人眼中,可能学习标兵光鲜亮丽。其实和所以人一样,我也只是为家中谈了6年二货而努力着。因为每一个在你一无所有时还在身边的人都值得去珍惜。每天5点半起床,那时“蔡林记”水还没烧开、公交都还是第一班,如果你这时起床,能看到这个城市最美丽的一群人!我们为了各种原因来到这里,为更好的工作、为家人、为更好的生活。恭喜你,你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我不是达内的托)。我记得高考作文写过一段话:我们总是把宽容留给陌生人,却把脾气给了自己人;用20年刻了的伤痕,再用20年擦去,回头发现,又开始了自己与下一代的20.。。。直至一把黄土,不亏不欠!来学习的人有80后的,有90后的。那对80后:有些人会想,我当年怎么不来学,现在都奔三的人了,唉。。。。。。错,没有什么经历是无用的。现在和当年的心态没法比。对90后,我只想说:如果你有朋友了,恭喜你,女人让男人成熟。稳重和责任是你的动力;如果你没有朋友,恭喜你,可以大胆有拼,无所畏惧。野心是你的动力,一无所有,何谈失去。即来之,则安之。

创新从写吐开始,没有熟练哪来好的想法。所有学习过程中没说自己不知道这样写是为什么,我为什么想不到,为什么一点想法都没有,为什么 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那就对了,你想到才怪了。写得多才能明白别人的想法,明白别人的想法才能有自己的思考。人生如戏,只是选择了随机模式,随机到了中国,才升到25级就卡在结婚,车,房的转职任务中。不拼命,待何时?愿大家都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对于学习java我个人认为要有以下几个态度:

1.学java切忌浮躁 欲速则不达,初学者请不要被新技术迷惑,先把基础学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学习,不要想着一步登天。我们要如水底磐石切不可做那水上浮萍,浮躁的人永远学不到什么东西。软件开发之路是充满荆棘与挑战之路,也是充满希望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梦想像《天龙八部》中虚竹一样被无崖子醍醐灌顶而轻松获得一甲子功力,是很不现实的。每天仰天大叫"天神啊,请赐给我一本葵花宝典吧", 殊不知即使你获得了葵花宝典,除了受自宫其身之苦外,你也不一定成得了"东方不败",倒是成"西方失败"的几率高一点。 "不走弯路,就是捷径",佛经说的不无道理。

2.要有自我约束力

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来蚊虫冬又冷,背起书包待明年。总有一些理由不学习。这样下去,我们的java之树永远长不大。古人云:“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很有道理。在四川大足佛教石刻艺术中,有一组大型佛雕《牧牛图》,描绘了一个牧童和牛由斗争、对抗到逐渐融合、协调,最后合而为一的故事。佛祖说:“人的心魔难伏,就像牛一样,私心杂念太多太多;修行者就要像牧童,修炼他们,驯服他们,以完美自己的人生。”我们学java也一样,要能够驯服那些影响我们学习的大牛、小牛,抵制各种诱惑,集中精力,专心学习。

3.课前稍作预习

我个人的经验和理解,课前的预习对于我们学习java尤为重要。我们课前的预习相当于第一遍的学习,而这是为第二天的学习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这样学习更有效,更容易吸收课堂所学,这样既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也让我们发现了这个章节的难点和不懂点,上课时。在这里培训每天的理论知识量并不少,要是不预习我们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不知其所云!

4. “三敲代码”学习法

这个词最初来自我们项目团队一个同学滑稽的演讲,班上流传的“笑柄”,但他是正确的,这是程序员都值得推荐学习的方法,为什么说是“三敲代码”呢?敲代码也并不是一味的盲敲代码。课前预习就是将课本上的实例代码敲一遍,先不管是否理解这些代码的意思,有时候结果是很重要的,能让你豁然开朗。第二遍敲代码是课后的敲代码,老师布置的或书上的作业,虽然课后我们还是没能吸收消化当天知识,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代码,但一定得有自己的思路,否则只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第三遍就是敲真正属于自己的代码。这是完全依靠自己所学,自主的思维,来巩固自己当日所学进行查漏补缺,那么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5.理解+总结=记忆

认真理解和善于总结是学好java的诀窍之一。学习,就必须讲求记忆,记忆知识,就必须讲求方法。得道者事半功倍,失道者事倍功半。Java有很多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有的人常常感叹自己的记忆力不好,羡慕那些博闻强记的人。殊不知那些人无不是善于总结和整理自己的感官印象,才记得牢固而准确,这便是理解。列夫•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必须转化为自己机能的一部分,达到“唯吾是从”。理解,必许透过现象认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开动脑筋是其中的关键。 6.要善于积累

积累非常重要。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我们课堂上老师都会讲很多的实例,这些实例都是每个知识点的真实体现,我们都要即时的消化和理解。这样日积月累,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技术也逐步上升。 有的同学认为,课堂上听不懂关系不大,课后自己看书也能认识,或者把一些问题全部留在自习课上向老师请教,„„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这样想势必上课不求甚解,积极思考不足,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和老师的课下时间,也变相加重自己课下的学业负担。正确的态度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力求当堂消化。 针对课堂思路卡壳问题,我个人理解是:千万不要在课堂上寻找卡壳的原因,要求自己跳过去,听下面的内容,课下再请教老师,共同分析导致自己卡壳的原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

第4篇:中期实习总结

不知不觉,实习已经有四个多月了。只觉得时间过的好快,天天月月年年在日夜轮换中一瞥而过,如白驹过隙,除了一道残影,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

听同学们说起实习的种种,而我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是实习工作太繁重让人无暇他顾,还是沉浸于护理事业的快乐中已经无法自拔而忘乎所以?其中有烦恼也有快乐,如果非要我做一个结论我想是后者多一点。

记得第一个科室是口腔肾移植,说实话我学了三年护理还从来没听过这个科室,后来才明白,每个医院根据实际情况科室划分都是不一样的。初来乍到,新人一个,虽然在学校各种理论操作没少学,但是实际工作中还是完全不同的,开始几天我们组四个人只能在那看着老师自己忙得不亦乐乎,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也什么都不敢做,做什么也都是错的。只得在老师闲暇之余向她们请教,一点点做起,先做那些最简单不会错的,然后再做各种复杂的操作,先前以为最简单的打针在这是绝对禁止我们做的。慢慢的才有了一些感觉,但还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什么错,毕竟人命关天啊。

说来也奇怪,别的职业理论跟实际是分开的,要么联系也不是很大。但是护理不一样,理论和实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但是工作中理论有时又完全没用,所以一些在学校学习很好的同学在医院反而无所适从,我们新来的就更加茫然,更加难以适应。

但我们但会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还是慢慢适应了。慢慢的可以做一些小的操作了,偶尔大的操作成功后,获得的那一点点小成功带来的巨大喜悦可以让我们兴奋好一阵子。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做一名白衣天使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喜悦是短暂的,幸福像女人的大姨妈,来得快去的也快。护理操作不是电脑程序,写对就行。他要求每一次都要准确无误的在病人身上完成。我们靠运气和激情换来的几次成功很快就被惯性的失败所包围。后面有一个科室主要是老人,给他们打针不仅他们痛苦,我们更痛苦。我们组的几个人自信心完全被磨没了。然后我们终于明白学无止境这句话的道理,在护理上一次的成功几乎毫无意义,没人能保证万无一失,你唯有抱着巨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待病人才能让自己不那么愧疚,即使这样,医疗事故仍是不绝于耳,其中有些医护人员其实已经做了最大努力,但是意外仍不可避免。因为人还是无法和死神对抗。但我们一点要无愧于心。几乎所有科室的老师都会这么对我们说,是衷心的告诫,也有那么一丝无奈。

精神考验结束,紧接着来的就是肉体考验——夜班。每一个护士跟夜班都有不得不说的故事。每一个护士都有一个夜班情节。各位带教老师嘴上不说,但是谁都看得出来,如果可以说不的话,她们是绝不愿意上夜班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刚开始上夜班时几乎是带着一种兴奋的好奇的好像是小孩去参观动物园的好奇心情去上夜班的。不是我们不知道夜班。但是仍然遏制不住那种心情。但是上了几次以后,就没人再怀有那种心情了,原因大家都知道。也不在乞求夜班有什么大事发生,满足一下我们开开眼界的愿望,只求夜班不出事,能够平平安安度过,就很开心了。我清楚地记得一次夜班中,我和老师正在打盹,突然就听到一个病人呼叫,老师当时几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了过去给他做CPR,而我还没判断出发生什么情况,夜班护士的责任就是这样,你必须时刻保持那种警惕,一念之间就是生离死别,我们离专业护士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之后夜班几乎成为了每个人的噩梦。没人想去上夜班,但又不得不去。后来就是麻木,有时候麻木也挺好,反正都要去的,不如放下恐惧好好做,这样出了事起码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内疚一辈子。

一个月后我们转到了神经外科,由于我们已经轻车熟路,很多操作都可以做了,但还是不熟练,于是在这个可是我遭到了魔鬼训练,我的老师非常严格,我的每一项操作她都会仔细观察指导,恶有任何不规范的地方都会被她指出来无情的批判。我的自信心被完全的摧残。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魔鬼的训练持续半个月以后,我的操作水平果然有了质的提高,

感觉自信心比以前更加强大。做各种操作不会再有力不从心之感。病人在我手中也有了更多的安全感,我们的专业才是给病人最好的礼物。

每个科室的的护理查房也是我们头疼的事,刚开始听说要做护理查房,打击觉得没什么,很简单啊,在学校就做过,按部就班来就行了。可是做完拿给护士长看后,只说了六个字——这是护理查房?临床的护理产房和课堂上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 照着老师的意见改了又改还是不能让人人满意。最后老师们网开一面,勉强过了关。第二次护理查房老师直接帮我们改了几遍,总算有了几个亮点。开来不仅操作有待提高,理论也要跟上来。在这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第三个科室是慢性病科室,病人大部分是上课年纪的,基本上自理能力都有缺陷,虽然有护工帮忙,但是在对他们操作时还是要比正常人困难,比搽洗身体,正常人在配合我们很快就可以做好,但是老年人行动不便,在护工的配合下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做好。和他们交流也是一种困难,他们听不到,你也听不明白,有段时间我很讨厌和他们解释操作,但是老师说,老年人更需要我们和他们交流,因为他们一个人住医院,家人不在,他们其实跟孤独的,我们和他们说话,不仅为了工作也可以缓解他们的寂寞感,给他们以心理安慰。

还有一个头痛的事我之前提到过就是给他们打针,老年人血管萎缩,很难找准位置又容易刺破。所以给他们打针是最考验技术的。我记得给一个老婆婆打针,我和老师轮流上阵,总共打了七八针成功。我当时看着都不忍心了,但是没办法,还是那句话,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剩下的事真的要看造化了。

第四个科室是心内,三个月过去了,我们也懵懂无知的新人稍微有了一点感觉,做事情也不那么生涩了,接待新入院的病人也不会害羞了,

老师护士长都很和蔼,夜班也都可以平安度过。虽然操作一样,但是每到一个科室都会学习新的知识,这也让我们应接不暇,熟练之余并没有轻松,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东西要学。

有时候看到出了医疗事故,家属来医院闹事,病人打护士等,真的觉得很不值得。大部分护士都在勤勤恳恳,尽心尽力的为病人的健康服务,但是任然有很多人不理解,对医护这一职业存在很多误解。

不过没关系,我们仍然会义无返顾的用最好的态度继续做下去,别人懈怠最多就是发发火,我们一旦懈怠就是人命关天。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永远只有一个选择。

第5篇:桩基检测实习中期总结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实习任务:基桩检测资料员 实习内容: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3个月实习的深入,深刻的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尤其是使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我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熟悉规范

从来公司第一天,我的指导老师就给我说:“书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对于建筑行业,规范就是最基本的准则。”在学校也接触过一些规范,那时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但现在是关系到以后工作。刚接触感觉好熟悉,与课本紧密联系,尤其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与地基基础课本知识相似。

(二)、熟悉工作流程

将近1个月的时间,我都在规范与经理的安排中度过,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什么,我的指导老师也在慢慢的为我指路,我开始熟悉工作流程:

1)在进行桩基检测前,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向检测单位提供施工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基基础设计文件和地基基础的施工记录等资料。

2)检测单位要根据上述提供的资料,及甲方要求的工期,选用适合的设备、人员后进行检测,检测时要做记录。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记录的标准也不一样。例如: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时间是每隔

10、

10、

10、

15、15min,以后每隔半小时测读沉降量,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0.1mm时,才可加下一级荷载。

3)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要把检测记录以及提供资料交到我们手里,然后综合所有资料,出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编写由:注意事项、委托书、工程概况、检测方法简介、检测设备、检测结论以及检测数据曲线分析。

4)检测报告须在工地验槽前交到甲方手中。

(三)、实习概况

我是以一名资料员的身份参加这份工作,实习主要是内容是分析桩基检测桩身是否合格,即桩身是否完整,能否达到设计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满足该如何处理桩身出现的问题等。

简要介绍桩基检测的方法:单桩竖向抗压(抗拔)静载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高应变及低应变法等。

现在看来分析这些是比较轻松的,怎么与人相处却成了关键所在: 回顾刚来到公司实习,那时候只是想把所学到的东西与实践相结合,一直处于学校的状态来做自己的工作,至于怎么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没有想过, 想着这些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可当我跟着指导老师第一次出差时,看到他处理事情是那么得心应手,而且在专业检测方面是那么有威望,此时的我才觉得原来我要学习东西是那么多,而且都是那么重要。

从这之后,我开始和同事之间慢慢交流,用心去学习,觉得她们都是那么热情,也让我更快的掌握了专业知识。

(四)、实习心得

这次的实习带给我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不管

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要真诚待人,勤学好问,讲求条理,而且要多交流。”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是学得不深刻的。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实习,在桩基检测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感谢前辈们对我的教诲,感谢在这期间帮助过我的人。

第6篇:实习中期自我总结

实习生实习情况中期小结

实习已经临近中期,我们实习生已基本熟悉体育教育教学环节、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训练、班级管理和老师的其它相关工作,自身觉角色得到初步转变,大部分实习生已基本具备做老师的气质、形象和自信,能较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并能以一个老师形象出现在师生面前,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总结:

一、教案方面 :一开始,我们实习生的教案是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和不具操作性,通过几次修改和精心设计后,实习生的教案内容基本清楚明了、格式基本规范、组织教法与要求基本符合教学实际,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存在动作说明不清楚、没有图示、组织教法不具体和抄袭教案中部分内容的问题和情况,有待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

二、上课方面:通过精心准备、认真实施,大部分实习生能独立完成上课,但存在口令不正确不响亮、调队不灵活不到位、组织不严密、示范不准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基本功不够扎实、自信度不够和经验不足所致。

三、课外体育活动方面:每个实习生都已参与课间操和运动队的组织与训练,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组织编排和裁判工作,并基本掌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训练和运动会的组织编排和裁判工作的方法。但组织与训练的技巧和经验上有待日后改进和积累。

四、班主任工作方面: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协助原班主任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工作,少部分实习生能基本独立担任班主任工作,深入到学生当中去,真正进入了即教书双育人的教师角色。但缺少与学校相关领导、学生及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对学校的工作安排和指示不明确,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希望加强。

五、出勤与考勤方面:从实行分组考勤集中汇报的考勤制度以来,除个别实习生没有按实习队制度和要求出勤外,其他实习生的出勤基本到位,但由于时间仓促,带队老师经验不足,学生工作时间不统一,导致集中和考勤存在一定难度,需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管理。

六、日常行为方面:大部分实习生,能严格要求自己,着装整洁,面容清新,讲究卫生,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实习学校的师生面前;但还极少数实习生没有提高认识,行为有点散慢,离真正的人民教师的状态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努力改进。

七、个人感悟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体会到做老师的艰和乐趣,从而提高了社会责任感,也体会到了读书时的种种不应该现象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在这里希望实习生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铭记在心。

八、今后的努力方向:严格按要求办事,做到令行禁止;多学多练,逐步提高;及时总结分析个人情况,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实施,即要认真上好课又要搞好班主任工作,还要搞好与实习学校领导、教职工及实习生内部的关系,以保证圆满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应有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协调上下级关系的能力和水平。篇二:实习中期小结

毕业实习中期小结 8 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还记得两年前在父亲的陪同下,拎着大包小包到处找地方的那张稚气未脱的脸蛋。那天乘坐校车进这个学校的瞬间,就对自己说“这就是接下来三年我要奋斗的地方了。没想到时间悄无声息地过了两年,现在我已然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三了,更让我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是,我已经参与顶岗实习了,并且已经快过了一半的时间了。

人们常说,大学是个象牙塔。确实,学校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角色的转化过程中,人们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 对于这次的顶岗实习其实也是充满波折的,原本是安排去金华的。刚开始还挺害怕的,从小就在家附近生活,忽然要去一个陌生环境生活,总归是有点害怕的。但当我有了充分的准备去接受新环境时,事实却有了大转弯,我可以继续在嘉兴这个我所熟悉的地方实习。现在很幸运地在学校的实验室顶岗实习,在这里我将度过将近两个月的日子。

其实11月15号前的那个晚上还是很担心的,毕竟实习和学生这两个角色是不一样,学生只要按时上下课,完成老师完成的作业,下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寝室度过的,有很多自己的休息时间。而实习呢,除按时上下班外,还要做好本职工作,除了休息日外其余的时间都是要在工作的。不可能说,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而且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算是很幸福的了,我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他们却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也许对他们来说搞好和工作单位其他同事的关系,短时间内适应一个新环境是一个难点。而我并不需要经历这一步。

实验室这个词,这个环境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自大一开始我们的大部分在校时间都是在是实验室度过的。以前对于实验室并不是很熟悉,并不是清楚地知道烧杯放哪了,量筒放哪了,移液管放哪了,那个药品在哪里。以前因为不熟悉实验室,老是抱怨实验室的那股味道难闻,怪。可是在这个学期的两个月的综合实训中,之前的那种问题荡然无存了,实验室的摆放对我来说并不是问题,实验室的环境变得很熟悉,主要还是因为实验室投入使用的时候,我们班参与了整理这环节,对它的熟悉自然也比其他人多几分。 11月15日早上8点到实验室时,一起的三个同学心里都很忐忑不安,因为以前一直在这里做着自己的实验,现在在这里实习,我们需要干些什么活呢?后来老师来后只是让我们把凯式定氮的消化管洗干净,让我们用一台我们从为接触过的新仪器测两个样品的蛋白质含量,说有不懂的问另外一名老师,之后就走了。我们三个就老老实实地洗消化管,洗地相当认真,按老师说地,要洗地不挂水珠,9根管洗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完全不挂水珠为止。我想这大概是我们洗涤玻璃仪器最认真的一次了,因为我们洗了整整一上午。下午的时候,我们打电话问懂那台仪器操作方法的老师教一下我们,可老师说那几天都很忙的,要再过一个礼拜才有空,就这样这个事就没了下文。那天下午后来也没事干,也没有老师过来管我们,我们就自己想点事做做,把实验室那些玻璃仪器收拾一下,没想到越收拾越觉得实验室太乱了,就干脆来了个大整理。就那样过了实习的第一天。

第二天的时候也是8点到那里,也不知道干些什么,就在那里等着,后来又一个班级过来坐实验,我们就帮他们配试剂,指导他们什么放在哪里,他们有不

懂的也教一下他们。下午的时候,安装微波消解仪的技术人员过来,我们也在边上有需要帮忙的也帮一下,下午完成了安装,说第二天进行测试。

第三天过去因为事先知道要拿我们课题培养的桑叶做测试,到了就早早地和一起的同学开始准备,每个样取了2g,做三个平行。那一天都围着微波消解仪转,参加了那个培训,算是大概的把那台仪器的基本步骤学会了。不过那也有一个难点,那台仪器都是英文的,这可把我们难住了,我还好点,另外三个男同胞可傻了眼了。后来回寝室后我把那台仪器的操作说明书仔细地看了遍,大概知道了,放几根管怎么放,相应的功率是多少,不过时间怎么设在上面却找不到,只能慢慢通过后面的实验摸索了。

后来几天陶老师让我们准备了几个班级实验课要用的试剂及仪器,准备的内容还挺多的,准备了一下午。那天下午,我们回去的路上都说,没想到啊!原来上一次实验课,老师要准备那么多,以前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不容易啊!

第二天过去后,因为知道那天有班级过来上实验课,刚到不就就讨论,怎么他们还不来啊?别让我们白准备了啊,也让我们有点事做啊。就是这样,我们已经实习到了今天。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不知所措,但慢慢地我们找到了感觉。除了准备实验课要用的仪器、试剂外,我们也经常整理药品室,定期地打扫各个实验室。

在实习大概快要过两周的时候,老师终于有空了,我们终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那台全自动凯式定氮仪完成了两个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这台仪器同样也有一个难题,那就是纯英文的,一起的两个男生感慨说,后悔没把英语学好,干脆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他们两个给我打下手。不过总归是第一次接触到新仪器,也不懂。那台消解仪我们按说明设好了程序,让它运行,却发现温度怎么都升不上去,运行了一上午,温度还是没动静,又不敢找老师问,怕老师说。后来我干脆自己在那乱按一通,不过结果是,我乱按一通后温度升啦!原因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把我们设好的程序传达到仪器,这样它自然不会按我们的意愿运行了。而那台凯式定氮的问题还好点,基本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看得懂就会做。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还做了关于高岭土、黄土比例如何配比的实验,刚开始的时候探索高龄土的硬度,发现800℃时还可以,但达到900℃时硬度完全可以了,不会碎,但体积变小了好多。后来按老师说的,我们去找了些黄土掺进去,经过多次实验发现黄土:高岭土在900℃灼烧后的硬度及吸水量是最好的。此外,我们也用微波消解,利用原子分光光度仪测定了,草木灰中k、ca、mg、cu、fe、mn、zn等金属含量,刚开始时不懂仪器如何使用,找了相关的老师,自己也学习了一些,现在基本学会了。还参加了waters高效液相仪的培训,因为之前高效液相方面涉及的比较少,所以对这台仪器使用的一些地方还是有点不懂的,但基本的操作还是会点的。

顶岗实习已经过去一半了,发现老师真的很不容易,他们要传授知识给我们前提是他们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我们每上一次课,虽然只是45分钟可老师却要准备很多,除了授课的内容外,还有实验的仪器等等。同时,我也发现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而且是主动学习,有兴趣地学习。真希望还能在学校学习更多的知识。篇三:实习中期小结

实习中期小结

时间过得真的是非常快,实习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数着手指,离实习结束的日子清晰的显示出来,不想知道这样的结果,不想离开我的学生。可是,时间的脚步不会因为我的不舍而减缓,它依然不停的转动,这么快就迎来了我们的实习中期总结大会。今天是一个反思的日子。

早上是语文早读,今天老师没有来,学生的早读情况与往常一样,愿意读的还是那些同学,不读的,讲话的也还是那些同学。于是对其中一位学生说,你是要上语文培优班的,不好好早读,你还读什么啊?他对我说,老师天天读这些,读老读去都是一样的,都不想读了。我知道,他是对我说出了心里话,我也可以理解他,因为自己早读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绪,到底早读要怎样的形式呢?我要怎样做这些同学的工作呢? 第一天课,全校停电了,李老师要去检查情况,于是叫我帮他看一下我们班,很多学生都没事做,于是趁机聊天。点了几个学生的名,发现没有什么用。于是有些生气,想出检查他们的预习作业,一个个检查,登记没有做的同学,并全班点名让他们下课后去安老师那里自动报告。这时,他们才有一些害怕,纷纷把作业补上来,并跟我说。老师我现在补可不可以?我想,从实习以来,我一直没有对他们凶过,他们有时做错事我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导致他们不大听我的话。我想,今天的教训,以后遇到情况,该惩罚的,该批评的,我不会再觉得对他们不好意思了,因为,有些学生是你逼着他们,他们才会去学习的。还有,记得星期一,我一定要收到魏瑞的作文,无论用什么方法,我要让他知道,我不会放弃的!加油! 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我上的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由于全校停电,导致我的课件用不了了,其实这时我就可以考虑不用电脑了,可是我仍然用了,导致教学受到了限制,一次教训,以后再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如果我不能用电脑了,我要如何上好这节课。谈谈这节课,经过上次的教训,这次教案我写的比较详细,包括过度语,对学生的评价,我都事先准备了,于是,上起

课来比较流畅。可是,问题还是存在的,说说安老师给我的建议吧,先说说教学设计方面: 1.在理解父亲: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这句话的时候,可在深刻一些,让学生理解其实广场就是成功的目标。

2.两个实例的天空,要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上去填,不要空着。 在课堂调控方面; 1.让学生自由朗读准备让他们的结束的时候,可用连续拍掌的形式让他们静下来,其实这也可以用到四人小组的讨论上。 2.关注面要广,课堂上还是要看到全部学生,每个角落每个位置都要看到。 这些问题是我下节课要改进的。另外通过这节课,我的一点感触就是,每安排一个环节的时候,都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今天在上课之前,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上课积极发言,积极思考,发言和有问题要举手不要私自讲话。我觉得这很有用。还有一点,我觉得自己表达的流畅度还有待提高,以后要多练习说话,多绕口令。

第四节课把上一节课没讲完的课继续上完,接着评讲一下练习。最后是作业评比,单元测试卷,黄冈小状元,预习。希望这次的评比,能够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把作业做好,希望下次星期能够看到他们的进步。另外从这件事上我学到安老师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说话要算话,答应的事情的及时去做,否则以后你的话就是空话了。

晚上的中期总结大会,我的收获是: 1.在面试前要多看专业的书籍以及有关文学的书籍:班级管理的具体事例,教学遇到的问题怎么处理?你是怎样备课的?宋朝文学有哪些流派,做一个文学评论,你读过哪些书,谈一谈,。。。。

2.熟悉小学语文课本教材,学会说课。 3.下星期要跟老师讨论一下班干部问题,明确每一位班干部的职责,还有选出同学管理班上的纪律以及课前准备。 4.处理学生的打架问题,首先要让他们冷静下来,分开他们,然后温情原因,一个一个说,最后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都有做错的地方,以后你在这样做,老师会怎么做。对于那些老爱打架的学生,不要一味压迫他们说你不应该这么做,而是幽默一些,说你这是在学什么什么拳法。。。

5.循环日记,让家庭参与进来。 6.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不好,一定要在接下来的时间反复训练。篇四:实习中期小结

实习中期小结

时间过得真的是非常快,实习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数着手指,离实习结束的日子清晰的显示出来,不想知道这样的结果,不想离开我的学生。可是,时间的脚步不会因为我的不舍而减缓,它依然不停的转动,这么快就迎来了我们的实习中期总结大会。今天是一个反思的日子。

早上是语文早读,今天老师没有来,学生的早读情况与往常一样,愿意读的还是那些同学,不读的,讲话的也还是那些同学。于是对其中一位学生说,你是要上语文培优班的,不好好早读,你还读什么啊?他对我说,老师天天读这些,读老读去都是一样的,都不想读了。我知道,他是对我说出了心里话,我也可以理解他,因为自己早读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绪,到底早读要怎样的形式呢?我要怎样做这些同学的工作呢?

第一天课,全校停电了,李老师要去检查情况,于是叫我帮他看一下我们班,很多学生都没事做,于是趁机聊天。点了几个学生的名,发现没有什么用。于是有些生气,想出检查他们的预习作业,一个个检查,登记没有做的同学,并全班点名让他们下课后去安老师那里自动报告。这时,他们才有一些害怕,纷纷把作业补上来,并跟我说。老师我现在补可不可以?我想,从实习以来,我一直没有对他们凶过,他们有时做错事我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导致他们不大听我的话。我想,今天的教训,以后遇到情况,该惩罚的,该批评的,我不会再觉得对他们不好意思了,因为,有些学生是你逼着他们,他们才会去学习的。还有,记得星期一,我一定要收到魏瑞的作文,无论用什么方法,我要让他知道,我不会放弃的!加油!

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我上的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由于全校停电,导致我的课件用不了了,其实这时我就可以考虑不用电脑了,可是我仍然用了,导致教学受到了限制,一次教训,以后再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如果我不能用电脑了,我要如何上好这节课。谈谈这节课,经过上次的教训,这次教案我写的比较详细,包括过度语,对学生的评价,我都事先准备了,于是,上

起课来比较流畅。可是,问题还是存在的,说说安老师给我的建议吧,先说说教学设计方面:

1.在理解父亲: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这句话的时候,可在深刻一些,让学生理解其实广场就是成功的目标。

2.两个实例的天空,要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上去填,不要空着。 在课堂调控方面; 1.让学生自由朗读准备让他们的结束的时候,可用连续拍掌的形式让他们静下来,其实这也可以用到四人小组的讨论上。 2.关注面要广,课堂上还是要看到全部学生,每个角落每个位置都要看到。

这些问题是我下节课要改进的。另外通过这节课,我的一点感触就是,每安排一个环节的时候,都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今天在上课之前,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上课积极发言,积极思考,发言和有问题要举手不要私自讲话。我觉得这很有用。还有一点,我觉得自己表达的流畅度还有待提高,以后要多练习说话,多绕口令。

第四节课把上一节课没讲完的课继续上完,接着评讲一下练习。最后是作业评比,单元测试卷,黄冈小状元,预习。希望这次的评比,能够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把作业做好,希望下次星期能够看到他们的进步。另外从这件事上我学到安老师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说话要算话,答应的事情的及时去做,否则以后你的话就是空话了。

晚上的中期总结大会,我的收获是: 1.在面试前要多看专业的书籍以及有关文学的书籍:班级管理的具体事例,教学遇到的问题怎么处理?你是怎样备课的?宋朝文学有哪些流派,做一个文学评论,你读过哪些书,谈一谈,。。。。 2.熟悉小学语文课本教材,学会说课。 3.下星期要跟老师讨论一下班干部问题,明确每一位班干部的职责,还有选出同学管理班上的纪律以及课前准备。 4.处理学生的打架问题,首先要让他们冷静下来,分开他们,然后温情原因,一个一个说,最后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都有做错的地方,以后你在这样做,老师会怎么做。对于那些老爱打架的学生,不要一味压迫他们说你不应该这么做,而是幽默一些,说你这是在学什么什么拳法。。。

5.循环日记,让家庭参与进来。 6.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不好,一定要在接下来的时间反复训练。篇五:实习中期小结内容

实习中期小结内容:

(一) 听课节数及篇目名称(注明教材版本、年级)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 七年级1班、2班,共2课时

《敬业与乐业》人教版 九年级2班 共1课时 《紫藤萝瀑布》人教版 七年级2班、3班、4班,共7课时

《行道树》人教版 七年级3班、4班,共2课时

《第一次真好》人教版 七年级3班、4班,共2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 高一1班,共1课时 《鸿门宴》人教版 高一4班,共1课时

《廉颇蔺相如转》人教版 高一4班 共1课时

《桃花源记》人教版 八年级3班 共1课时 《我的信念》人教版 七年级3班、4班,共2课时

《<论语>十则》人教版 七年级2班、3班 共2课时

作文课:《这就是我》人教版(讲评)七年级4班,共1课时

作文课:《漫游语文世界》人教版(布置)七年级3班共1课时

(二)讲课课时、篇目名称、课型、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反应(简明扼要)

《理想》2课时

指导教师评价:声音洪亮,教态好,重点把握得当,4班学生表现好所以在4班发挥也比3班好。

学生反应:两班都积极配合,发言踊跃,四班比三班效果好。

《白兔和月亮》1课时

指导教师评价:教态好,声音洪亮,切入好。

学生反应:积极配合,发言踊跃,朗读有感情,两班均比第一次上课表现好,但在复述课文上还应该加强。

《落难的王子》1课时

指导教师评价: 教态好,声音洪亮,课程安排丰富,精彩

学生反应:发言积极,分角色朗读新颖,学生反应积极活跃,朗读比以前更好,能复述课文。

《漫游语文世界》1课时(作文) 指导教师评价:教态好,从身边事联系,激发学生思维,声音洪亮。

学生反应:对于作文有一定讨厌情绪,但课堂发言积极,愿意动脑思索,对于问题把握好。

(三)班务工作:

整理汇总学生学籍档案;安排学生座位表;组织学生办黑板报;每天跟早操早读;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每天等学生都走完检查教室卫生及桌椅摆放,锁门;督促各科作业的按时收;在教师为学生张贴有用资料;发汇总乙肝疫苗注射信息;汇总学生体检资料,并随学生,安排其有序体检;整理汇总月考座次表级考试安排;处理学生间纠纷(打架,经济纠纷等);给中午不回家的学生做一定心理及作业辅导;开2次班会。

参加了实习学校活动:

初一新生迎新大会

参加每周升旗仪式

每天组织学生上早操

组织安排学生体检

班会安排:

《我爱我班》

1.主持人2名上台演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宣布班会开始

2.故事中的哲理(2名学生为大家分别讲述《小水滴的故事》和《大眼的故事》,学生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

3.游戏“心有灵犀”

4.我为我班出谋划策(课堂讨论) 5.班主任总结 结束半会 效果:可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正式的班会,学生反映很积极,课堂表现很好,但在讨论方面还有些欠缺。对于主题班会的意义,学生都能很好把握,很好体会。 《正确处理学生间的关系》

1. 开门见山,批评最近同学间有矛盾的学生

2.摆事例,讲明同学间关系处理不好的危害,引起警示 (2004年马加爵杀人事件) 效果:气氛有点过于沉重,但达到的语气的效果,学生对于事例也很感兴趣,都有比较深的体会,班级里不和谐的现象明显减少。

(四) 目前最大感受

很累,每天不仅要批改作业,还要跟班,不仅要天天备课还要处理很多班

级事务„„可以说真想把一分钟的时间当两分钟用,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原来当老师是这样的累,每次坐车回来时都差点睡着在车上。

但是也很开心,越来越喜欢这些淘气的孩子,喜欢他们围着自己老师老师的

叫着,那个时候很有成就感。上台讲课时,看着他们由不主动发言到都举起小手,一点点的进步着,很开心很满足。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份职业,也越来越喜欢这里的孩子们。

第7篇:顶岗支教实习工作中期总结

“崇德尚学,求实创新”是我们赣南师范学院校训,作为一名赣南师范学院的学生,这八个字也常被提起,但对其真正的含义却没有认真的思考领会过,而顶岗实习指教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和平台,让我们在通往“人民教师”的路上锻炼自己,提高自我,去领悟这八个字的真理。

不知不觉四月份已悄然离去,但在这两个月半中留给我们的却是受用一生的财富和一段难忘的记忆。回顾过去的两个多月,对我的实习生活可以做以下总结:

一、教学技能教学方面

1. 教态从开始的紧张扭捏道现在的自然轻松。记得刚来新城中学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和那里的学生差不多,也许是因为自己穿着一贯的学院风吧。连续几次被学校的值日老师逮住,说我没带校卡。几次的尴尬经历也使我增加了几分紧张感。所以每次上课时,总会有那么不自然的紧张,担心自己讲不好,毕竟初二的课程不比小学那么容易教;也担心自己不能够在他们面前树立威信,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影响。不过,我始终坚信事在人为,只要有恒心和信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慢慢地我也开始适应中学教学的节奏,也开始爱上了和这帮孩子待在一起。我有如此的进步,我首先得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桥平老师,是他在我遇到教学困难的时候教我如何去正确应付,并一步步耐心的帮助我提高。从听他讲课中,我学会了如何去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以及一节课中如何去像同学们传播知识。在平时,也是他及时的帮我纠正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个学生在办公室问我有关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一时我也忘了,回答不上。这时,李桥平老师在旁边,他给我一点提示,让我完美的向那学生解答了那题。事后,李老师建议我要多去查阅有关初中语文的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面对问题才能处理得得心应手。感谢李老师,对我实习工作的指导,让我在工作中一步步成长。所以,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期,现在的我对我的课堂也充满自信。

2. 课堂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现在的我能够很好的掌控课堂,能够及时的应对多种课堂突发事件,采用“因人而宜”的管理手段,就是通过与指导老师和班主任老师交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遇到问题不再是简单的问为什么,例如,为什么不认真听课,为什么不按时完成作业,为什么上课捣乱。而是有耐心的跟学生谈心,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将心比心,用自己认真的态度去感动学生,感化学生,直到改变学生。做到“德高为师”。所以,我现在在班上也是一个较受欢迎的老师,学生们也爱上我的语文课。 3. 备课更有针对性。从原来单纯的备课本教材,到备学生,备自己。由于这里学生基础差,所以备课时要考虑到他们是否能够快速直接的消化吸收课堂知识。另外,备课事先也要考虑到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才不至于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如何分配教学时间能够得到最好的收益,考虑到这些课前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博览群书,充实自我,做到“学博为范”。还可以通过有经验教师的听评课检验自己的备课成果,来督促自己前进。记得刚来新城中学实习时,心里一直不安。首先,因为自己是一个专科生,本身自己的知识面就不够,了解的东西也不多,面对即将成为一个初中老师心里还一直没有底。其次,对于自己的年纪还有些担心不能够好好管住他们。所以,面对一切的一切都是个挑战。然而,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选择不断的去听年级老师的课,希望可以从他们的课堂上学习。这不,当我刚来新城中学的第二天,学校领导就通知我要来听我的课。当时给我那是晴天霹雳啊!我刚来都还没有适应初二(1)班这个班级,怎么能够给领导一个满意的课堂呢?记得当时要上的是《与朱元思书》这篇文言文。还好我对文言文比较擅长,我那天也在熬夜准备第二天的公开课,在网上看了几遍关于那篇课文的公开课,心里慢慢地有了个底,也学会了怎样去备关于文言文的课程。所以那天的公开课让领导很满意,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也放手让我去教了。面对领导的肯定以及那次成功使我对初中课堂更有信心了。

二、人际关系方面

在大学里虽然也有人际圈,也要打交道,但那些都很简单,并且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而实习不单单要搞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学校领导老师之间的关系。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们,新城中学的领导、老师给予了我们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很大帮助。对于一个刚接触社会的我,怎样去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我要学的一个方面,不管在工作上亦或是生活上我都应该去好好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实习老师。对于这方面,我依旧得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桥平老师,他不仅在工作上给予我帮助,在生活上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记得有次在全校语文老师的酒会上,面对一大群我可以天天看见却又不认识的语文老师,是他带我一一认识了他们,从他们的交谈中我也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该有的快乐。我也下决心向老师们学习,学习怎样去为人师表,怎样去德高为师。

三、纪律方面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纪律来要求自己是不会有显著的进步的。针对顶岗实习后半期可能产生的倦怠松懈的心里,我给自己下了一个既定的目标,就是能够带领初二(1)班的小伙伴们保持平行班第一的成绩。我知道这将是任重而到远的,但作为年轻人就该不断地给自己确立目标,不断的为之努力,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我坚信,有远大的目标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才能体会实习的意义,去做一名符合“德高为师,学博为范”的人民教师。

实习道路艰辛但不漫长,无论经历什么我都要勇敢的去承担坚强的走下去,因为我知道这一路上有一座叫做“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的灯塔在指引我们。

大余县新城中学顶岗实习支教学生 2012级语文教育一班 游彬 2014年4月28日

上一篇:2019年语文高考复习下一篇:作业设计改革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