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mba排名

2023-0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美国mba排名

美国JD/MBA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摘要:JD/MBA作为美国高校发展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成功培养了大量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商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一些典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体现出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些共同特点:培养方案既强调跨学科培养的复合性,又注重独立学科培养的完整性;教学安排上非常重视案例研讨等实践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法商复合性问题的现实解决能力;培养目标上明确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着力提升其毕业生就业质量。美国的JD/MBA项目培养经验对于我国高校当前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JD/MBA项目;法商复合型人才;就业质量

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需要大量既懂经营管理又有法律意识的复合型人才。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在教育部质量工程“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上,开始举办法商管理MBA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探索和深化法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法”和“商”的结合是一种自然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将“法学”和“商学”的元素有机融合,打破学科彼此界限,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采用跨学科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复合型应用能力。

C ·P ·斯诺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著名的“斯诺命题”,认为高等教育的过细的专业化设置会导致青年学生被动接受“学科文化”分裂,难以形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1]MBA教育是美国开创的商科主流教育模式,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复合性,尤其是在80年代后开始强调跨学科人才培养,一些著名美国商学院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开始招收管理学与法学、教育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双学位,尤其是法律博士(Juris Doctor,JD)和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的联合双学位项目(JD/ MBA),成为培养法商复合型人才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因此,了解美国JD/MBA教育项目并总结其经验对我国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JD/MBA联合培养项目产生的背景

哈佛大学1908年成立商学院,并招收了第一批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MBA)。1910年,哈佛商学院的第一批MBA硕士毕业。随后,美国各高校纷纷设立管理学院,MBA学位教育成为美国商科教育的主导方式。二战结束后,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权和经营权的明显分离,加上消费水平增长、市场兴旺等因素,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剧增。这虽然有助于MBA教育的蓬勃发展,却也暴露了培养过程中的诸多弱点,尤其是传统教育模式和产业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之间依然存在明显的鸿沟。1984年《哈佛商业周刊》针对MBA管理教育的严厉批评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2],促使美国各商学院走向各自探索的道路,不斷推动美国商科教育的持续创新。这一时期,美国MBA教育在内涵、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上都做了新的阐释和改变,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加强培养管理类的复合型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MBA教育又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化改革,跨学科培养的趋势日益增强,一些院校开始探索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教育融合,来培养跨学科的科研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而JD/MBA无疑是其中发展最有特点也是最具吸引力的联合培养项目之一。[3]JD/MBA项目最早在弗吉尼亚大学有过5年的试验期,虽然这一项目最终夭折,但此次试验证实了法学和管理学跨学科研究学习是具有实操性的。[4]1971年,哈佛商学院启动了JD/MBA联合培养项目,美国西北大学也于1999年开展该项目以培养法商复合型人才。迄今为止,美国JD/MBA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已有40多年的历史。[5]

二、美国JD/MBA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按照教学方法,美国高校MBA的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以案例教学为主、以理论讲授教学为主以及理论讲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三种。其中,哈佛大学商学院是案例教学的典型代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是理论讲授教学的代表,斯坦福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则是综合模式的代表。本文分别选取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为例,介绍不同教育模式下JD/MBA联合培养项目的基本情况。

·比较教育·美国JD/MBA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哈佛大学JD/MBA项目。哈佛大学MBA教育以案例教学模式而著称,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有写作、实践、阅读等课程。哈佛大学JD/MBA项目由商学院和法学院联合举办,为期4年。[6]前两年在两个学院分开进行专项学习,侧重课堂知识学习;另两年为综合学习期,在两个学院交叉学习,设有案例研讨课与其他实践课程。哈佛大学商学院注重案例教学,每两年举行一次联合课程案例研讨会,并占有2个法学学分。哈佛商学院在1920年就成立了案例开发中心,课程案例使用比例占总课程的80%以上。学生要完成哈佛大学商学院的JD/MBA联合培养项目,要在法学院修读不少于52个学分的课程,其中课堂学习不少于36个学分。同时,学生需完成商学院不少于18个学分的课程,每学期约有4.5到7.5个学分的学习。在哈佛大学JD/MBA项目中,法学课程安排有民事诉讼法、合同法、刑法、国际法、比较法、立法和监管、财产法、侵权法和解决问题研讨会等;商科课程包含金融学、财务报告和控制、领导和组织行为、营销、技术和运营管理、政府和国际经济法等。哈佛大学通过JD/MBA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严谨、集中的课堂知识,获得法律和管理的实践性专业知识,加深学生对今后职业生涯中法律和商业原则的认识。

2.芝加哥大学JD/MBA项目。芝加哥大学MBA教育以理论讲授教学为主,JD/MBA联合培养项目为期4年,培养形式较为自由,学校会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量身定制。课程设置上,法学课程除了有合同法、侵权法、财产法、刑法和民事诉讼法5门核心课程外,还设有劳动法、高新知识产权法、不动产法、反垄断法、小微企业法、法律与经济、破产法等7个大方向共27门课程。商科课程又分为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学、战略与咨询、不动产业务、文娱传媒、高新产业和企业家精神等7个大方向共16门课程。通过芝加哥大学的JD/MBA学习项目,学生在法学院和布斯商学院学习双学科课程,促进学生法商复合型应用能力方面的职业发展。

3.斯坦福大学JD/MBA项目。斯坦福大学MBA教育采用的是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其JD/MBA项目学制三年,要求学生前两年在法学院和商学院分别进行一年专项学习,最后一年进行联合培养课程学习。课程设置方面,要求学生在项目期间修习164个学分,其中商学院课程占84个学分,法学院课程占80个学分。通过JD/MBA复合型人才培养,斯坦福大学旨在培养两类学生:一类是热衷于法律或公共事业等职业,希望能获得普通业务经理水平技能的学生;一类是热衷于企业管理,希望能够具有律师的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学生。

4.西北大学JD/MBA项目。西北大学MBA教育非常注重管理实践,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来检验课程所学。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最早开始推出的JD/MBA双硕士学位是四年制的,从1999年开始,形成了三年制的快速学习项目。学生第一年和第三年在法学院学习,完成85个学分和一系列团队协作、应用技能等方面的必修内容;项目第二年,学生将在商学院完成16学分的商科学习。课程安排上,法学的必修课程有合同法、侵权法、刑法、财产法、宪法、民事诉讼法、传播与法律论证等;商学必修课程有组织领导学、决策会计学、商业策略、金融学、销售管理、商务分析、微观经济分析和运营管理等。第一年的暑期学生会在法学院进行半日制课程学习,第二年的暑期学生被要求完成一个暑期实习。西北大学的JD/MBA项目旨在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管理和法律基础,帮助学生处理许多法律和商务交叉的事件,因此为学生提供很多实践性学习机会。例如,学生可以给芝加哥地区的小型企业提供法律和战略建议,暑期课程也安排他们到芝加哥地区的内部法律部门去实习。

三、美国JD/MBA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评析

尽管美国各高校的JD/MBA项目培养模式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这些高校在JD/MBA项目的实践中仍表现出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些共同特点。

1.就培养方案而言,学分要求高,既强调跨学科培养的复合性,又注重独立学科培养的完整性。首先,美国高校JD/MBA项目的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至少需要三年,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甚至需要四年时间,其项目特色就是法学和管理学的跨学科融合,因此在学分上非常强调复合型课程的设置和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每学期都有学分保证学生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和交流。其次,由于JD/MBA是法律博士(JD)和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在掌握MBA管理学内容的同时,对于法学课程的学习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法学知识体系,达到法律博士(JD)的水平。比如,哈佛大学的法学必修学分要求不少于52分,斯坦福大学和西北大学对于法学的学习比重要求也非常高。可以看出,美国高校的JD/MBA项目不仅仅要求学生在商业应用中具备法律意识,而且还需要掌握法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实际应用能力,只有形成管理學和法学两个学科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实现彼此之间的跨学科融合,达到法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2.就教学安排而言,非常重视案例研讨等实践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法商复合性问题的现实解决能力。一方面,通过比较美国各高校的JD/MBA项目,可以发现,虽然各高校在教学方法上有的侧重案例研讨,有的侧重理论讲授,但是都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课下案例互动研讨、社会实习实践等教学方式有着明确的要求,并且学生需要通过必要的考察评价才能获得相应的必修学分。另一方面,JD/MBA项目的教学安排是由法学院和商学院共同制定的,首先是要求学生分别用一年的时间投入到商学院或法学院的学习中,这样可以保证两个学科各自专业学习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增强学生对管理学和法学的系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学科融合后的深度理解和学科创新。然后,在最后一年(或两年)的时间里由两个学院共同制定学科融合的教学安排,真正实现学生在学科独立学习基础上法商复合性、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学科融合阶段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最为有效的培养手段就是通过法商复合型案例的研讨以及实习实践等社会参与方式,提升学生对法商复合性问题的现实解决能力。

3.就培养目标而言,明确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着力提升其毕业生就业质量。第一,比较美国高校JD/MBA项目的培养目标,无不强调学生今后需对法律和商业规则应该有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JD/MBA项目能够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与帮助,尤其是涉及法律的商务问题。第二,美国JD/MBA项目都偏向培养学生具有更坚实的法学和管理学的综合素养。课程设置的起点就偏向于系统知识的夯实与巩固,而将商务领域作为应用实践的发展方向,其培养目标十分注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帮助学生提升适应复杂职业环境的就业能力。项目的课程安排上,首先保证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管理学和法学各自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后一至两年的综合实践学习,达到两门学科的融会贯通,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法律与商务交叉的复杂问题。总的来说,美国JD/MBA项目虽然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但由于发放两个学位,对人才的单门学科基础要求还是很高的。同时,商学院和法学院的办学交流频繁,双方专家交流合作定制课程安排,为学生量身定制了高质量的跨学科教育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能够给学生最好的指导、授课,使其能够应对日益复杂的法商综合性事件,培养出法学与管理学交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四、美国JD/MBA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提出培养具有“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特质的法商复合型人才,并于2010年率先启动了法商管理MBA专业学位的培养。随后,国内法学院校掀起一阵“法商结合”热。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的驱动:一方面,近十年来我国法学院校数量急剧增加,各高校之间的法学教育竞争激烈,法学院校都在努力寻找创新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因此,对于MBA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挑战。可以看出,“法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方向,同时也满足市场经济规范化、法治化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美国JD/MBA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对我国法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1.完善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定位,形成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第一,我国法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借鉴JD/MBA,适当调整学习周期及课程设置,力争在学分分配上有更加合理且均衡的安排,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跨学科知识。第二,国内高校的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对于学校究竟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进行思考:是偏重法学知识,兼具管理学常识?还是精于管理,仅僅掌握法学基础?抑或是兼具法学和管理学二者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实际应用能力?只有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才能因地制宜,定制出更完整的管理学和法学知识结构体系,推出有重点的双学科课程学习要求,最终实现有针对性的跨学科融合,达到培养法商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2.增强办学单位交流合作,实现法商有机结合。第一,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增强法学院和商学院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学生定制具有学科交叉性的课程安排。美国JD/MBA项目的发展依赖于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和办学单位的高度合作,而当前我国的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多是由法学院或商学院独立办学,只是在办学过程中引入交叉学科的教师。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的培养模式——前两年分别在商学院和法学院学习基础知识,最后一年(或两年)进行交叉的课程学习——真正实现学科的融合。第二,以美国JD/MBA模式为参照,有关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可以探讨我国研究生阶段双学位教育创新模式的可行性,以培养法商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发当前MBA和法律硕士两个独立专业学位的联合培养项目,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交汇融合,提升学生对法商复合性问题的现实解决能力。

3.注重法商复合型应用能力培养,帮助学生适应复杂职业环境。第一,我国高校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当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美国的管理学和法学教育中都十分重视案例教学法,哈佛商学院在MBA教育发展的初期,就是借鉴当时法学教育常用的案例教学法,[7]最终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管理学全案例教学模式,这一方法能够很好地再现管理情景,非常适合法商复合型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第二,我国高校应该从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角度出发,在培养过程中强化对MBA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借鉴美国JD/MBA培养项目,加强高校和实务界之间的协同合作,给学生更多接触真实或模拟管理环境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尝试去解决企业、公共部门或非盈利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锻炼学生的法商复合型的管理实战能力。同时,高校应在师资配置和资源安排上进行适当调整,考虑MBA专业学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学科人才需求,提升法商管理MBA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海良.“斯诺命题” 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0(10):10-15.

[2] 陈炳富,邱琼.哈佛管理教育的改革及其启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57-60.

[3] 刘芳.美国MBA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5-9.

[4] John Warren Kindt.An Analysis of Legal Education and Business Educ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J.D./MBA program[J].Journal of Legal Education,1982(31):512-530.

[5] Lynn Wood,Justin Osofsky.Crossing the Charles:The Experiences,Networks,and Career Paths of Harvard JD/MBA Alumni[J].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05(8):1-64.

[6]傅利平,张志刚,刘一方.哈佛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65-68.

[7]葛建华,慕凤丽.“法商结合”在案例教学实践中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7):67-70.

(责任编辑陈志萍)

作者:王霆

第2篇:基于U.S.News排名的美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特点及启示

[摘要]论文选取2017年在美国U.S.News排名前十的档案学院校,从培养理念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及专业实践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信息科学视野下的美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采用“信息科学大背景+档案学专门化”的教育模式,具备创新精神和奉献社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观,以及紧密结合信息社会需求的研究生职业素养观。借鉴美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经验,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应兼顾信息科学与档案学核心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增进跨学科教师合作;注重开展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研究生树立职业规划理念;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档案学研究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服务价值观。

[关键词]U.S.News排名美国高校档案学信息科学研究生教育

[分类号]G270

U.S. News Rankings of America’s Top Archives Graduate Education: Features and Enlightenment

——Research on Archives Postgraduates Tra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Li Peirong,Cui Xu,Li Shansha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Xi’an,Shanxi,710127)

1引言

當前,层出不穷的新兴信息科学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和档案学科的建设,我国档案学教育正处在转型时期。如何培养符合档案事业发展需求的档案专门人才,这是本文所思考的重点和撰写初衷。笔者分析研究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U.S.News)提出的2017年排名前十的档案学院校[1],为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建设提供借鉴。

2基于U.S. News排名的美国顶尖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笔者访问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官网,获取到2017年美国排名前十的档案学院校(见表1),同时访问院校官方网站[2-11],剖析其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2.1培养理念与目标

培养理念及目标充分展现学院建设所秉承的价值观,是学科建设的“初心”。美国院校通常用使命(Mission)和愿景(Vision)来表达学院的培养理念及目标。见表1和表2。

这些院校强调信息及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实践是应对世界变革的最佳选择。它们期望培养出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新型信息专业人才,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用信息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这样的培养理念和目标没有局限于档案学及图书情报学科领域,而是立足于信息科学教育的大背景,将档案学置于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中,将档案学与信息科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它反映院校对于专业的定位和理解,是培养理念和目标的具体体现。美国十所院校的必修课程(见表3)兼顾理论与方法技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对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以及项目管理的实操能力。“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信息”“信息观点”等课程加深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同;“信息检索”“信息组织”等课程实践性较强,旨在提升通过信息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信息职业管理”“信息职业人员的研究与评估”等课程则指导就业,强化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这十所院校的课程要求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并统筹规划职业生涯,向优秀的新型信息专门人才转型。

2.3师资队伍建设

美国高校教师在聘任类型上大致可分为三类:终身教职(Tenure)、终身轨教职(Tenure Track/Tenure Line)和非终身教职(Non- Tenure Track/Non- Tenure Line)[13]。终身教职和终身轨教职(正在追求终身教职)的教师是学院的核心教师,本文只研究院校核心师资队伍,不考虑非终身教职教师,10所院校核心教师情况如表4所示。

美国终身教职的选拔评审程序非常严格,博士需要至少10年的学术研究经验才可能从助理教授升至副教授,最后升职成为教授[14]。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下,美国的教师水平保持在世界一流水平。从表4看出,这些院校核心教师数量众多,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所占比例较大,学院各学科专业的师资基础强大。这些来自信息学科、图书情报学科及计算机学科的核心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同时他们组成若干个科研小组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项目研究,提升了各自研究方向的科研实力。雄厚丰富的师资力量是这些院校在排名上位居前十的重要原因之一。

2.4专业实践与就业

美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采取多种方法,以提高研究生信息岗位从业能力[15]。在专业实习方面,各院校通过开展实习项目、设置实习课程、提供实习场所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就业指导方面,学院重视培养职业规划理念,并提供求职培训辅导。学院官方网站大都设置有“Career”专栏,发布研究生专业实习及实践内容,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此外,有的院校还搭建学生求职平台、提供职业规划咨询辅导、推送招聘信息、举办就业相关的活动等。通过以上方式,使研究生避免理论与实践的断层,实现从学生向信息工作者的身份转变。

3信息科学视野下的美国顶尖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特点及启示

3.1特点

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笔者总结出美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特点:

(1)“信息科学大背景+档案学专门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對美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教育模式(见图1)。美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为“信息科学大背景+档案学专门化”。首先,在人才建设方面,培养同时具备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通用型信息人才。信息职业存在着众多共通之处,只有不局限于本专业领域,着眼于整个信息学科,才能培养出拥有多元化思维和研究方法的通用型信息人才,这是档案学教育应遵循的规律。其次,在课程建设方面,紧扣信息学科,兼顾档案学课程及实践,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问题。再者,侧重信息科学知识背景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们的研究项目更紧扣未来档案实践领域的发展潮流,即数字档案的保存与开发研究。以“信息科学大背景+档案学专门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使研究生的择业范围更广,不仅仅限于档案管理和研究工作,毕业生可以胜任信息领域的诸多岗位。

(2)创新精神和奉献社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观

从表2所列的美国档案学院系建设使命(Mission)和愿景(Vision)可以看出,它们秉持着注重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服务奉献社会意识的人才培养观。如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学院提出“培养能领导信息行业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思想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教育研究学院提出“以个人责任和社会正义原则为指导,以关怀精神服务于社会”等,这些都说明档案学研究生教育要树立勇于创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人才培养观,培养真正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3)紧密结合信息社会需求的研究生职业素养观

研究生教育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因此美国档案学的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创立实习实践项目、设立网站“Career”专栏、开设基于Capstone经验的实习必修课程、提供固定实习场所,到帮助研究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这一切都是在帮助研究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素养观,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使研究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够快速适应信息岗位的需求,成为信息行业的专家和领导者。

3.2对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1)兼顾信息科学与档案学核心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目前,科学研究已转向数据分析的研究范式,档案学研究对于网络资源归档的关注、海量数字档案的分析与挖掘已成为未来档案领域的新课题,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应适应这一变革需要,在信息科学大背景下,培养能处理各类型信息、数据,胜任数字档案管理的专门人才[16]。档案学本就属于信息科学体系[17],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讲授档案学专业核心知识外,还应开设更多与之相关的信息科学课程,比如信息技术类课程、图书情报学科课程等,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数字资源归档与保存等问题,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和范围。

(2)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增进跨学科教师合作

美国档案学专业教师队伍不但人数众多,而且学科背景多元,开展档案学与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较为普遍,因此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质量一流。相比较而言,我国独立的信息管理学院教师总体人数与美国学院相当,但专职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师人数偏少,学科背景较单一,缺乏教学团队建设。为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国内档案学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第一,拓展我国档案学教育的视野,引进国外的档案学教育界高端人才到国内开展教学,或派遣教师去国外培训进修,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18];第二,开展跨学院、跨学科的合作研究项目[19],借助不同专业学科,尤其是计算机学科的优势,通过协同研究,提高档案学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第三,引进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使教师队伍多元化,促进档案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3)注重开展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研究生树立职业规划理念

美国档案学教育对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的要求极高,学生不仅要完成学位论文,还必须参加相关的实习课程或实习项目,旨在培养学生信息职业技能,为毕业后迈入工作岗位做充足的准备。但我国档案学教育对于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要求较低,甚至没有要求。实习对于研究生来讲不是必修的项目,只需要完成课程和学位论文就可以达到硕士学位的要求,这样会缺乏对信息职业的了解,缺少档案实践工作经验。我国档案学教育应借鉴美国院校,同时面向专业与就业层面[20],主动为研究生实习、社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确保研究生有机会体验信息职业,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提升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职业规划的理念。

(4)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档案学研究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服务价值观

应加强对档案学研究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学校和院系应当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网上互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职业价值观。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价监督体系,对档案学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准进行定期评价,在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及奖学金的评定中作为一项考评指标,引导研究生成为具有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4结论

本文的核心在于档案学研究生教育要实现从档案学到信息科学的视野拓展,档案学研究生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和社会奉献精神的培养等,美国顶尖档案学院系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在转型中遇到的现实阻碍还有很多,比如档案实践领域对档案学教育的影响、社会环境对档案学科发展的影响问题等,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12]Best Archives and Preservation Programs Ranked in 2017[EB/OL].[2018-2-20].https://www.usnews.com/best-graduate-schools/top-library-information-science-programs/library-preservation-rankings.

[2]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Information[EB/OL].[2018-2-20].https://www.si.umich.edu/.

[3]Upcoming Events|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School of Information[EB/OL].[2018- 2- 20].https://www.ischool.utexas. edu/.

[4]M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rchive Management & Simmons College[EB/OL].[2018- 2- 20].https://www. simmons.edu/academics/graduate- programs/library- and- information-science-archives-management-ms.

[5]Information & Library Science-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EB/OL].[2018-2-20].https://www.unc. edu/school/information-library-science/.

[6]Academics & ISchool[EB/OL].[2018-2-20].https://ischool.umd.edu/programs.

[7]UCLA GSEIS[EB/OL].[2018-2-20].https://gseis.ucla. edu/.

[8]Graduate Schoo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EB/OL].[2018-2-20].http://www.ischool.pitt.edu.

[9]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The iSchool at Illinois[EB/OL].[2018-2-20]. http://ischool.illinois.edu/.

[10]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EB/OL].[2018-2-20]. http://uwm.edu/informationstudies/.

[11]iSchool at UW-Madison - The Information School[EB/ OL].[2018-2-20].https://ischool.wisc.edu/.

[13]贾永堂.坚守还是弱化终身教职制度——美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动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89-95.

[14]温静怡.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综述[J].煤炭高等教育,2017(3):25-29.

[15]肖秋会,伍黎丹,李珍.iSchool联盟高校的档案学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2018(1):77-83.

[16]张垒.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檔案学通讯,2011(6):43-46.

[17]冯桂珍,吴建华.论信息科学及其学科体系——兼论档案学在信息科学中的地位[J].档案学通讯,2004(2):21-25.

[18]罗宝勇,沈宸.我国档案教育国际化视野拓展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7(5):7-9.

[19]王小云,陈闽芳.用跨界思维打造档案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以福建师范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J].档案学通讯,2018(2):73-76.

[20]张莹.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以武汉大学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档案学教育为例[J].档案管理,2011(5):76-78.

作者:李佩蓉 崔旭 李姗姗

第3篇:美国国防MBA和英国国防管理硕士MDA教学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摘 要]MBA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具有相当规模,但国防MBA教育才刚刚迈步。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国防MBA教育和英国国防管理硕士MDA教育的课程体系及其特点为:包含经济学、统计学、战略等与管理相关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可按人、财、装备、信息来对大部分课程进行归类;还包含运营管理、应用项目等综合性课程,此类课程的开设时间主要是在课程学习的后期。我国开展国防MBA教育,设计国防MBA课程体系的几点启示:借助成熟的 MBA教育为军队和国防领域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是发展趋势;国防MBA教育有其独特性,应紧密结合军队和国防领域的实际开设相关课程;国防MBA教育的课程体系可按照人、财、物、信息分类体系来进行总体设计。

[关键词]MBA 课程体系 国防 比较研究 启示

[

MBA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具有相当规模,但国防MBA教育才刚刚迈步。我校于2009年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拥有了MBA专业学位授予权,也是军队唯一的一所能够培养MBA专业人才的院校。军队可被视作一个大的企业,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的诸多理论方法来改进军队的许多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军事经济效益已被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所认同,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国防MBA是军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军事变革的进一步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对MBA人才的需求也来越旺盛,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需要的MBA专业人才是军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客观要求。

国防MBA课程体系是国防MBA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军队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尽管许多工作类似,工作方法可以通用,但毕竟存在一定差异,对MBA 人才的具体需求不完全一样,因此,军队院校培养MBA人才不能完全照搬地方MBA的做法,必须结合军队的现实需求,从军队现代化建设对MBA人才的具体需求着手,分析建立适合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MBA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要设计好MBA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美国国防MBA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美国国防MBA教育任务主要由美国著名军校——海军研究生院承担。以国防MBA教学过程中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为例进行分析,为我军国防MBA教学的课程体系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是美国军方培养MBA管理人才的主要培训机构之一,其商务与公共政策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 Public Policy)的研究生课程获得了美国商学院协会(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的认证。[1]其国防MBA教育计划的核心课程如表1所示。[2]

从上述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在国防MBA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情况分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包含经济学、统计学、战略等与管理相关的重要基础性课程。

(二)可按人、财、装备、信息来对大部分课程进行归类。

(三)还包含运营管理、应用项目等综合性课程,此类课程的开设时间主要是在课程学习的后期。

二、英国国防管理硕士MDA教学课程体系分析

英国国防MBA教育任务主要由克兰菲尔德大学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承担。在英国,国防MBA教育改名为国防管理硕士(MDA-Master of Defense Administration)。1986年克兰菲尔德大学英国军事科学学院受英国国防部的委托,在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的基础上,开辟了针对国防管理领域的MDA学位系列,主要面向英国军队招生,皇家军事科学学院的MDA学位得到了MBA协会(AMBA)、人力资源学会(CIPD)和市场学学会(CIM)三个教育认证机构的确认。[3]

英国MDA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训练学生的战略管理和业务管理技能,提高国防管理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发展政策制定、国防管理业务研究、装备采办、预算和合同管理、资源规划和管理等国防管理领域的多种工作。[3]MDA专业教学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两类,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英国国防管理硕士MDA的课程设置情况分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包含管理学、经济学、战略等与管理相关的重要基础性课程。

(二)可按人、财、装备、信息来对大部分课程进行大致归类。

(三)还包含商业管理挑战、国防项目管理、风险和合作安全管理、灾难管理等等综合性课程。

(四)非常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专门开设了“学习学”这门课。

三、美国国防MBA教育和英国国防管理硕士MDA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一)二者的相同点

1.二者都包括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经济学课程和战略管理课程。

2.二者的大多数专业课程都分布在人力资源、财务、装备采办、后勤物流、信息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可按人、财、物、信息来归类。

3.二者都突出在国防领域的应用,许多MBA课程结合国防需求被改造成更加贴近军队实际的课程,如国防经济学、经济分析与防卫资源分配、国防资源战略管理、国防采办与后勤保障、国防项目管理等。

4.二者都包含一些综合性的课程,如商业管理、项目管理等。

(二)二者的不同点

1.美国国防MBA课程体系更加强调决策、统计等数理分析方面的课程。

2.英国国防管理硕士更加突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对我国国防MBA教育及其课程体系设计的启示

美国和英国都是世界军事强国,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都是世界著名军校,其国防MBA教育已经开展多年,其课程体系方案对于我校开展国防MBA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借助成熟的 MBA教育为军队和国防领域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是发展趋势。

(二)国防MBA教育有其独特性,应紧密结合军队和国防领域的实际开设相关课程。

(三)国防MBA教育的课程体系可按照人、财、物、信息分类体系来进行总体设计。

国防MBA教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如何培养出军队真正需要的MBA管理人才是国防MBA教育的中心任务。高素质国防MBA管理人才的培养与诸多因素有关,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开展国防MBA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军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开展其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培养方案的制订。

[ 参 考 文 献 ]

[1] 范玉芳,王芸.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管理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98-100.

[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编译).美国海军研究生院2008年学术目录[M].内部资料,2008:51-54.

[3] 郑绍钰,谢文勇.英国国防管理硕士(MDA)教育[J].继续教育,2006(10):60-61.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廖良才

第4篇:2013年美国大学MBA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排名

[导读] 2013年美国大学MBA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排名已经公布,下面就是成都留学

(http://chengdu.huahengedu.com/)第一时间为您整理的相关排名。

2013年美国大学MBA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排名已经公布,下面就是成都留学

(http://chengdu.huahengedu.com/)第一时间为您整理的相关排名。

1.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Wharton)

2.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Booth)

3.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

4.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 (Fuqua)

5.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

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美国加州大学安娜堡分校(Ross)

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Haas)

10.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学 (Marshall)

11.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Kenan-Flagler)

11.University of Virginia弗吉尼亚大学 (Darden)

13.Cornell University康乃尔大学 (Johnson)

14.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15.Emory University 埃默里大学(Goizueta)

15.Marquette University马凯特大学

15.Santa Clara University圣塔克拉拉大学 (Leavey)

15.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McCombs)

19.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 (Foster)

19.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Olin)

21.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南卫理公会大学 (Cox)

21. Thunderbird School of Global Management雷鸟商学院

23.Seattle University西雅图大学 (Albers)

23.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马里兰大学 - 伯克分校(Smith)

23.Xavier University (Williams)泽维尔大学-威廉姆斯商学院

26.Baylor University (Hankamer)贝勒大学-汉卡默商学院

更多关于美国留学的详细信息请关注(成都华恒留学)http://chengdu.huahengedu.com/

第5篇:2018美国大学排名:美国留学PR专业大学排名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美国PR专业大学排名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公共关系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用于指导各类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以它特有的价值和作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美国PR专业大学排名是怎样的?

★美国公共关系PR专业研究方向

Financial public relations(财经公关) Consumer public relations(消费者公关) Crisis communication(危机沟通) Internal communications(内部沟通) Government relations(政府关系) Food-centric relations(食品关系) Media Relations(传媒关系)

★美国PR专业申请背景

专业背景:公共关系是可以跨专业申请的,无前提课程要求,对于本科背景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文科传媒类背景、商科类背景尤佳

T:100+ (西北:min 106, USC: recommended min 114)

写作能力:Writing Sample (USC, Auburn),托福对写作有要求(BU min 25, UGA min 20)

口语能力:托福对口语有要求(BU min 25, UGA min 20, UFL min 26),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面试(多数学校都有)

实习/工作经历:虽然没有特殊要求,但文书里要有至少2~3个相关实习或工作经历

个别学校特殊要求:Georgetown应届生不能申请

★美国公共关系PR专业课程设置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公共关系研究和评估

Introduction to 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 策略公共关系导论

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 Management 策略公共关系管理

Case Studies in 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案例研讨

Specialized Writing for 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文稿写作

Creating Media for 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媒体制作

Seminar in Mass Communication Law 大众传播法研讨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isis Management 批判思考和危机管理

★2017 USNEWS美国最佳历史学专业排名

1、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1、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Maxwell)

3、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Kennedy)

4、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Wilson)

4、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

4、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rice)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4、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Evans)

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8、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8、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11、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Wagner)

公共关系专业在美国大学里一般是设置在传媒学院下,因为他是传媒下的一个方向,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有这个专业的开设,前200名的学校当中,拥有公共关系专业的学校不超过30所。

申请美国大学除了考虑学校排名,还要考虑学术水平、专业侧重、课程设置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确定这所学校所提供的教育能使你达到自己确定的学业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来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学校,这样成功申请美国留学的机会就更大。

★美国PR专业就业前景乐观

在美国,公共关系专业就业是非常良好的。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预计在2008-2018年,公共关系人才需求增长24%,远超过美国所有行业的需求增长的平均水平。截止 2015年43月,公共关系行业平均年薪达到$73,000,从Public Relations Specialist年薪$47,000到Customer Service Locally年薪$111,000不等;比美国所有行业平均年薪高出12%。可见在美国公关人才持续收到追捧,行业就业形势乐观。

但就相对于美国本土的学生来说,国际学生的就业形势明显更为困难。除了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工作签证的问题,这主要与国际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化背景有关。公关行业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果留学之前本身没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和美国文化的积累,在留学的一两年内满足这些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对于美国本土企业的来说,如果不能用英语自由的表达你所有的想法,融入他们的工作环境当中,他们显然也不会考虑你的申请。

因此对于想留在美国就业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让自己具备较强的英语水平,熟悉美国风俗、社会文化。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实习经验对就业十分重要。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在美国纽约、芝加哥、华盛顿、三藩市、迈阿密这些大型公关公司聚集的地区就读也可能增加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而且全球贸易和跨文化传播的加强也产生了对公关人才的特殊要求,尤其是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市场的企业,增加了对国际学生的需求,可见国际学生在美国的就业机会也在不断扩大。

而在中国,公共关系就业方面,根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最新调查显示,即使经历金融危机,2008中国公关服务市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整个行业年营业额超过140 亿元人民币。据调查,媒体/公关/广告公司的招聘意向持续上涨,计划增加人手的受访者比例从2009年第四季度的 17%增长到了21%。

在现阶段公共关系人才需求加大的同时,业内缺乏具备相当专业素质的人才,因此具备专业公关知识和本地文化优势的海归在国内就业拥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跨国和国内大型公关公司的聚集地,也为留美的公关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所以说,去美国留学公共关系专业,无论在美国或是回国就业前景都是良好的,大家可以选择。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美国PR专业大学排名就为您介绍到这里。更多问题可以咨询明德立人留学机构。

第6篇:美国圣母大学2018年排名排名排名情况

WWW.SLL.CN

圣母大学2018年排名

全美:全国性大学排名第18名,最具价值院校排名第20名,高中顾问排名第15名。会计学第6名,管理学第11名,市场营销第12名。本科工科课程第40名。

世界:综合实力排名第181名。其中,艺术人文第80名,生物学与生化学第371名,化学第112名,工程第302名,物理学第129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第185名,社会科学与公共健康第333名,空间科学第141名。

院校概况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传统价值观念的捍卫者

圣母大学是罗马天主教徒高等教育的圣杯,学校理事会的多数成员是天主教信徒和教职员工,圣母仍然致力于成为“一个保存天主教文化的社区”。据立思辰留学360了解,总统和其他几位高层管理者都是全会圣十字的教士。每个宿舍都有自己的教堂,但不强制参加。有近82%的学生是天主教徒。

坚定的信念与无限的宽容

1879年,一场大火将圣母大学整个校园付之一炬。事后,圣母大学的创建人Edward Sorin无比的镇定:“当我还是个年轻人的时候,我建了这所学校以纪念我们的圣母。可能是我把它建的太小了,圣母用一把火来提醒我。所以,当明天灰烬散去,砖瓦已凉之时,我们会立刻重建它,把它建的更大,更好!”这所天主教大学始终秉承互相尊重的原则,欢迎和接纳了无数拥有不同信仰,来自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学生。时至今日,圣母大学已然成为了美国最出色的20所大学之一。

第7篇:美国MBA文书写作

在美国MBA文书中,大多数的商学院都要求提供一份个人简历,因为个人简历能直观地表现出一个人的成长经理和取得的成就,给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那么,美国MBA简历需要有多长?

留学美国文书写作

简历的长度:

有的商学院对简历的长度有明确的规定:一页。有的没有明确的规定,那怎么办?到底是写一页呢,还是两页,三页?答案是:只写一页,除非学校另有规定。理由如下:

1)一页对于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已经是足够的了;

2) 一页简历也是商业界求知过程中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3)超过一页的简历可能重点不突出,行文冗长,内容杂乱,不容易吸引招生委员们的“眼球”,这一点在将来的求职过程中尤为重要。

简历在MBA 录取的过程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但是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否有面试的机会,是否能通过面试前的一轮又一轮的简历挑选就取决于简历是否写的很精彩,很专业。

难道简历永远都是一页的吗?不一定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可放在简历中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关于技术工作的简历,这个时候可以考虑一份两页的简历,我也见过成功的例子。但是,在申请 MBA 这个问题上,答案很明确:一份一页纸的个人简历。

第8篇:美国MBA申请分析[推荐]

美国MBA申请分析

美国商学院众多,其中著名院校在世界范围内闻名遐迩,申请美国MBA的学生需要规划好美国MBA申请时间,美国商学院的申请因美国大学排名和声誉差距,使得申请的要求与时间差别也比较大。

留学美国商学院录取标准

美国MBA留学申请的学生必须具备本科或本科以上学位。当然也有部分学校可以接收具备大专学位的申请人,仅限于极个别院校,一般要求具备较好的工作经验。成绩不要太低,最少也得GPA>3.0。参加TOEFL和GMAT考试。TOEFL是衡量申请人英语运用熟练程度的考试,如果想去好的商学院,最好按TOEFL>100分来备考。GMAT是商科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也是MBA申请必备的考试之一,同理,想去好的商学院,最好按GMAT>700.如果低于这些标准,也不是不可能,就从其他方面再凸显个人优势了。

美国MBA申请时间

美国留学中介表示,每年申请美国商学院的人都很多,而商学院大多会分轮次来录取学生。一般第一轮次结束的较早,大概在11月份就结束了,此批次的申请人都是背景实力雄厚的牛人,建议实力不强的申请人要避开第一轮次,以免和最优秀的群体PK失利而被学校直接拒绝,可以考虑申请第二轮次,该轮次的申请截止一般是在1月份左右,要打起精气神全力冲击。至于第三轮的,都是学校本年的招生计划没有完成,给了依然对本校保留热切希望和梦想的人,或许有机会捡漏被录取。

第9篇:美国留学MBA Essay

官方网站:

美国留学MBA Essay范文

以下为大家介绍了美国留学MBA Essay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马过河国际教育全国免费电话咨询:4008-123-267!留学交流群 :108088544。

What are your expectations of the MBA program? What contribution do you think you will make? How will your personal distinctiveness enrich our learning environment?

First of all, I expect that I will be presented with a challeng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n your highly respected MBA program. Your MBA program offers a solid course curriculum that will allow me to build on my previous extensive business experience to give me the skills that are required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world.

Although my business experience is important, it is not enough in the competitive business environment today to have only practical experience. I believe that through your MBA program, I can learn the theories behind successful business strategies as well as learn about other organization’s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read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se studies.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a wide variety of case studies will allow me to learn how to approach certain business situations as well as to learn how to avoid some business mistakes that others have made in the past.

In addition to learning in a classroom situation from my professors, I know that I will learn much more than that by gaining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living in a foreign country.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by living and experiencing life in another country will make me a more complete business person by giving me the chance to look at the business world from another country’s perspectiv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s essential to being successful in business as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twined and interdependent.

I will also expect to learn much valuable information from my classmates as we work our way through the MBA program together and become friends. Learning from the most elite students from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eveloping lasting friendships with them will be another very attractive benefit of studying in your MBA program.

My contribution to this established MBA program will be that of an experienced businessperson in the most populous and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My previous experience working in multi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s given me a very useful working knowledge and first-hand knowledge of the methods of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I have experience with both large and small businesses in China, both as an assistant engineer and a higher level manager. I have worked with some of the world’s largest companies in China, which gives me a unique perspective and the ability to contribute not only the Chinese viewpoint but also a multinational viewpoint to classroom discussions. These diverse working experiences have given me a very broad-based, cross-functional knowledge of how to do business in China.

官方网站:

My unique experiences in working as an assistant engineer in the computer center of Jin Jiang Industrial Co., Ltd. have given me a solid foundation in actual working knowledge of computer software and computer systems. As a sales representative for nearly four years with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y 3M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hina, I learned to analyze buying behavior and develop a full marketing plan for our products. I also managed a distribution network, which involved inventory planning, marketing channel studies, incentive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of new business partners.

With Xerox China Co., Ltd., I performed the duties of a high-level sales consultant. This position involved analyzing major potential clients' needs and developing an XES (Xerox Engineering System) solution to fit the clien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budgetary needs. I also worked for three years with China Hewlett-Packard Co., Ltd. My position as a Supplies 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 with the Consumer Business Unit required me to use my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all aspects of the marketing value chain,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market dynamics and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annual marketing plans for the entire business unit. My current position as a Business Director for AsiaEC.com, Inc., has allowed me to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developing the business of an e-commerce start up company involved with IT/office equipment and office consumable products.

As you can see from my extensive and unique business experience in China, I have much to contribute to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your MBA program. I believe that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can be greatly enhanced by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from the students, particularly in an MBA program such as yours that involves the best stud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 am eager to thoroughly involve myself at the proper times to add my real-life experiences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business world of China to giv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o classroom discussions. I also believe that I can learn to develop a better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a sense of future business trends while adding my own experiences to your MBA program.

通过上面对美国留学MBA Essay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一篇:钢构拆除施工方案下一篇: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