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接待绩效

2022-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前台接待绩效

前台文员绩效考核

职员级绩效考核表

A无故推迟一天扣1分,如有特殊情况,必须书面征得上级领导批准方可B出现简单差错每处扣0.5分;严重差错扣1-5分,指差错导致多处改动且影响较大,此项扣分标准由绩效组共同讨论;查实属伪造数据每处扣5-20分,另外视情节将受到公司行政处理. 所属中心所属部门考核期间:人力资源中心行政部职位前台文员被考核者: 目标数据实际得分备 注考核要求/计算方法项目序号考核指标评分办法权重值来源完成根据每半年调查报告计算实际满意度。185%20行政管理满意度(%)HR中心达成率每降5%,扣1分达成目标率(%)=(实际满意度÷目标满意度)×100%含属前台工作职1.未被投诉:当月奖励2分2前台投诉次数每月不得超过2次≤215前台被投诉次数行政主管责内的各类投诉2.比指标每超过一次扣2分1.比指标每多一次奖励1分,最多奖励2分不含要求投放内

3按实际次数

1

5电子屏内容更新次数行政主管2.比指标每少一次扣2分,出现错误每次扣212容分1.比指标每少一个问题点奖励0.5分,最多不A.业7S成员检查前台卫生及广际次数7S推行员超过3分

1520

4按实

绩指场清洁卫生问题点数量2.比指标每多一个问题点扣0.5分标KPI(70%)1.会议准备全部及时:当月奖励3分5按会议室使用申请表上的要求执行行政主管会议准备不及时次数

0202.会议准备不及时每次扣2分每周1上交会议室申请表,每月1日上交会议使用会议室申请/使用登记表6100%5行政主管见A登记表上交来往信函(传真、报

7100%5纸、快递)登记并及时送到信函收取/发放及时

紧性收件人手中(在无特殊情况下,最迟不能超过当行政主管见A天)行政主8按实际完成情况100A.考核得分信息直接隔级考核标准

100%5急广播完成情况未按时播放每一次扣3分管

A.小计

B综合得分项目序号考核项目权重评分范围评分方法自评来源领导领导综合素质考评!A1B.综合素质考核(30%)考核得分(以直接领导和隔级领导相加的平均分为准):100计本岗位考核得分为(A×70%+B×30%):

被考核人:

直接领导: 隔级领导: 总监/副总经理:1.结果应用:绩效奖金=绩效奖金基数×【(个人岗位得分×70%+中心得分×30%)】÷100×1.1。 2.当月结束后,被考核人进行自评并于次月的第二天将此表上交到直接主管处,逾期一天另扣1说明分。3.待收集数据或考核数据待验证等情况采用不奖不扣,不奖不扣的指标不享有1.1的系数。以上考核指标根据上级部门指标变动而动,原则上1年必须修订一次,特殊情况另定(试运期、部门指标调整、极不合理等)。具体参照《绩效管理办法》

第2篇:前台文员工作绩效考核

_______月份前台文员工作绩效考核 被考核人姓名 人力资源部考核签名: 职位: 财务部考核签名: 部门: 得考核 考核内容 权重 评分标准 考核结果 考核方面分 部门 办公用品库存、收、发台账要清楚准确,不清楚准确但能及时更正的每次扣2分,不清楚且差错财 办公用品 办公用品收存、发轻微的每次扣5分,不清楚且差错较重的视严重 务 20 管理放无差错 程度每次扣10-20分;每月7日前向财务部门提部 供相关报表,每延迟一天扣1分(法定假日顺延)。 文件、传真等资料是否及时送达给相关人员,不资料是否能及能及时送达但不影响工作的扣2分;影响工作扣 文件传递 10 时传递 5分。 不能做到礼貌待客的每次扣10分,受到投诉的每次扣20分;电话接转有标准流程,电话响三礼貌待客、电话接声以上接听的每

10分,接听电话应答语言要轻柔,粗暴应答的每形象 次扣10分,且受到投诉的每次扣20分。 能否及时引导应聘人员。未及时引导应聘人员但未致应聘人员流失的每次扣2分,导致应聘人员招聘工作 引导应聘人员 10 流失的每次扣5分 会务通知未能及时但没有影响的每次扣2分,影人 会务通知、会议室会务安排 15 响轻微的每次扣5分,严重影响的每次扣10分; 力 布置 会议室未按要求及时布置的每次扣5分。 资 递送报纸、倒茶送源 未及时为相关部门或人员提供各类前台服务且水、工作服发放、部 前台服务 无影响的每次扣2分,有影响的每次扣5分,故10 办公用品易耗品意推脱的每次扣10分 发放等前台服务 周边部门满意度 每受周边部门投诉一次扣4分,同事不团结,语合作意识 10 团队合作 言攻击、侮辱他人每次扣10, 5 考核期内受到处分的违纪违章为0

综合方面 一次或当月累计请假超过两天以上超出部分一 天扣4分 主动承担并完成紧急任务的,积极完成领导安排的非本职范围内工作的,公司发生意外情况能积 20 加分项 极参与紧急避险的,合理化建议能够被采纳的,每次加2分。自费学习并取得技能证书加20分 综和 合计 120 得分 备注:以上考核项有提到一次的按次数计算,项目内不够扣分的从其它项目拉分

被评人签名: 审核:

第3篇:前台文员试用期绩效考核

前台文员试用期工作绩效考核

考核日期:

考核标准

1. 工作勤奋且求上进; 2. 认真遵守并执行《前台守则》 ; 3. 工作积极,效率高; 4. 具有责任心,能按时按质顺利完成任务; 5. 理解能力强,工作能无偏差完成; 6. 熟练掌握 Word、Excel 技能,中文打字速度在 80 字/分钟以上; 7. 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能与同事通力合作、和睦相处。

员工绩效考核量化评分表

对被考核人及其工作绩效的量化评价:

1、量化标准在员工转正考核、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年度考核、其他临时考核时均适用;

2、请您在考核项目相应分数后的“ [] ”内划“√” ;

3、各级别(职位)共10个考核标准,满分100分,请您评价完毕后将最后得分填写在后面的“得分栏”中。

项目

评分标准 □工作热情高,精益求精,积极主动,上进心强 □对工作有兴趣和积极性,能认真执行,力求上进 □工作积极性一般,偶尔懒惰和逃避工作倾向 □对工作没有热情和积极性,漠视工作不负责任 □工作方法很得要领 □工作方法较得当,易于接受 □工作方法尚可,能简化,可以接受 □工作方法不得要领,欠佳 □工作积极效率很高,几乎没有错误 □工作积极效率佳,错误很少 □工作效率可,错误少尚正常 □工作效率较差,粗心,常延误工作,需督促 □特别标准,整洁完美 □罕有错误整洁美观 □有一些错误,尚属整洁 □错误较多,不够整洁 □工作极勤奋且能求改进 □工作尚称勤奋切能求改进 □工作尚勤止于本份工作不求改进 □有懒惰迹象,工作敷衍 □具有积极责任心,能彻底达成工作,可放心交付 □具有责任心,能顺利完成任务,可交付工作 □尚有责任心,能如期完成任务,有时需督促 □责任心不强,需经常督促,亦不能如期完成工作 □在本位外,尤能欣然与别人合作 □愿意协助他人,分担自己能够履行的工作 □一般能够协调合作 □无法与他人很好协调,影响工作进行 □能很好的服从指挥贯彻命令 □服从性佳,循规蹈矩 □服从性尚佳,尚能遵纪守法 □服从性较差,有本位现象,常需强迫工作 □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并能举一反三 □理解能力很强,工作能够无偏差的完成 □理解力尚可,工作完成尚无理解上的差错 □理解力较差,工作经常出现差错 □知识丰富,技能娴熟,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知识技能在工作要求之上,能圆满完成工作 □知识技能一般,基本符合工作要求,但有待提高 □知识技能不足,经常影响工作 10 8 6 4 10 8 6 4 10 8 6 4 10 8 6 4 10 8 6 4 10 8 6 4 10 8 6 4 10 8 6 4 10 8

6 4 10 8 6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作态度

工作方法

工作效率

工作品质

勤奋程度

责任感

协作性

服从性

理解力

专业知识技能

量化评价得分:________

评价人:________

部门

用人部门对被考核人的评价意见: A: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评价等次: (请在相应栏前划勾) □杰出(O) □很好(V) □好(G) □需要改进(I) □不令人满意(U)

主管签字: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年____月___日

总经理(上级领导)最终审核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 日 字:____________________ 期:______年_____月____ 日

员工发展与绩效改进

一、发展需要――为培养员工晋升能力或改善现有工作绩效,有哪些教育计划、人格 改进、特殊训练或业务/部门的经验可以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行动计划――基于上述发展需要所计划有哪些具体行动?何时去做?谁来负责完 成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先前行动计划――员工前期发展计划中,已达成哪些具体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员工潜能 1、员工的兴趣与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何事迹显示员工能够担负更多职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复核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4篇:前台接待

1:;来电客户信息的详细统计

2:做好当日的前台接待和前台来客时的标准化

3:熟悉公司产品,人员和联系方式

4:面对笑容,保持开朗心态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

5:保持身体的清洁健康和干净

形象

1:保持开朗的心态,化淡妆

2:着装安公司的统一规定

工具

当日线索统计表、笔。保持前台接待的干净、整洁

客户接待

客户进店后要再第一时间内问候客户(面对微笑,使用甜美的语言)。询问客户前来的目的,并进行分类和服务,当客户再次从前台离开时也应用礼貌的语言:“感谢您的光临,请慢走”或“请慢走,欢迎您再次光临” 最后做好登记接待的信息

礼仪

礼仪就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礼”——礼貌、礼节;“仪”——仪表、仪态、仪式。

礼仪——人们在交往中,在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规范和程序。

礼仪的内容: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仪貌、服饰等

仪态—站相、坐相、走姿等

外显的仪式—开展活动的方式、规范、程序

语言—交谈、演讲文明礼貌,急粗俗

行为—举手投足、一举一动都守规矩

礼仪的目的和作用

.树立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化解矛盾,调适人际关系

.增强自信心,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气质。

.广结人缘,广交朋友

.知书达理,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营造和谐气氛,构建和谐社会

化妆的原则

1:美化的原则

2:自然的原则

3:协调的原则

(1) 妆面协调

(2) 全身协调

(3) 身份协调

(4) 场合协调

化妆的程序

1. 准备阶段

(1) 洁肤

(2) 束发

(3) 修眉

(4) 护肤

2. 施妆阶段

(1) 抹粉底

(2) 画阴影

(3) 画眉毛

(4) 画眼线

(5) 染卷睫毛

(6) 上胭脂

(7) 扑干粉

(8) 涂口红

3. 检查阶段

4. 卸妆阶段

(1) 局部重点卸妆

(2) 整体卸妆

(3) 净面护肤

服装

1. 服饰是一种符号的集合

每一个历史时代的人们总会有同一时代的共同特征

2. 服饰是一种社会符号

3. 服饰是一种审美符号

衣着美丽整齐,使人看了有赏心悦目之感,个人的服装可以衬托出这个人的气质。

4. 服饰是一种感情符号

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传递出行为主体的情感信息。我们总是能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上大致读出他的情感倾向。

5. 服饰是一种个性符号

服饰具有越来越强烈的个性特点。一个人所穿的服饰往往能够传示性格、爱好和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信息。

服饰的色彩与搭配

1. 色彩的感觉

人们看到红、橙、黄时会产生热感、兴奋感;而看到绿、蓝、紫等颜色会产生冷感、沉静感。

2:色彩和特征

(暖)红色;热情、奔放、喜庆、欢乐、吉祥、勇敢、革命

(暖)橙色:活泼、兴奋、温情、疑惑、富丽

(中)黄色:光明、愉快、和平、稳重、权威

(冷)绿色:和平、清爽、宁静、温柔、平安、朝气

(较冷)蓝色:开朗、健康、活泼、高尚、宁静、深远、梦幻

(较冷)紫色:高贵、典雅、端庄、委婉、脱俗、不安

(中)白色:纯洁、明快、高尚、坦荡、朴实、冷酷

(冷)黑色:庄重、肃穆、神秘、深沉稳重、黑暗、哀伤

(中)灰色:平易、大方、淳朴、谦逊、平凡、朴实、失意

服饰穿着TPO原则

服饰的穿着原则是时间(Time)、地点(Place)、情况对象(Occasion)三者兼顾。简称T、P、O原则。

“T”,时间原则,应考虑时代性、四季性、早晚性。

“P”,地点原则,指要考虑空间环境。

“O”,情况对象,场合原则,穿着打扮应顾及活动场所的气氛、规格。

整理外表9原则:

(1) 外表决定了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2) 外表会显现出你的个性

(3) 整理外表的目的在让对方看出你是哪一类型的人

(4) 对方常依你的外表决定是否与你交往

(5) 外表对你魅力的影响甚大

(6) 站姿、走姿、坐姿是否正确。决定你让人看来顺不顺眼。不论何种姿势。基本要领

是脊椎挺直

(7) 走路时,脚尖要挺直,不可往上跷

(8) 小腹往后收,看起来精神

(9) 好好整理你的外表,会使你的优点更突出

标准的站姿

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眼正视,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60°(男)、张开30°(女),身体重心落于两腿正中。两眼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服,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整个身体庄重挺拔。

不同情况下的站姿

(1)

(2)

(3)

(4)

(5) 在升国旗、奏国歌、接受奖品、接受接见、听悼词等庄严的仪式场合,应“肃立” 演讲时,销售时可双手支撑讲台,两腿轮流放松 主持文娱活动时,双腿并拢或“丁字步 迎候宾客时,双腿可平分站立 礼仪小姐的站立,要更趋艺术化

站姿练习要领:平、直、高

平:头平、肩平、眼平

直:腰直、腿直、背直

高:重心上拔、身体挺拔

标准的坐姿

上身正直稍向前倾,头、肩平正,;两臂贴身下垂,两手可随意扑放在大腿上

在不同情况下的坐姿

(1) 谈话、谈判、会谈时,场合严肃,适合正襟危坐

(2) 倾听他人教导、指示、指点时,应坐在椅座的前半部,身体稍向前倾

(3) 女士落座时,应把裙子向腿下拢好,以免不雅

(4) 在比较轻松、随便的场合,可以坐的比较舒服、自由

坐姿练习要领:轻、平、直

轻:落座、起身要轻

直:上身正直;

平:头、肩平正

标准的走姿

一、咨询接待:

1.接听客户咨询电话,应熟练地使用规范用语,热情、礼貌地接听电话咨询,科学、耐心、有针对性地回答客户的有关培训的相关问题,包括培训的最新安排、培训/报考费用、培训时间等。

2.接待客户来访,应主动、热情、礼貌周到,耐心解答客户有关培训的各类问题,遇到疑难问题,应协调-教师一同解决,保证客户的满意度。

3.做好咨询登记表的记录,要求能够完整反映客户的个人信息及培训要求,为后期客户跟踪及公司市场宣传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4.培养与提高业务能力,善于观察,区分对待,灵活应变。对初次来访的客户,应发给其相关的最新培训资料,并对培训课程进行概要介绍。对待犹豫态度的客户咨询,应明确培训中心的优势,包括师资力量、硬件环境、培训时间安排、培训价格、高比例的通过率、证书的含金量等,树立客户“培训放心、价格称心、考试安心、拿证舒心”的企业形象。

5.协助客户填写报名资料,核验手续是否齐全,填写是否完整,遇到特殊情况应提出书面申请,按照逐级申请的程序进行申报,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5篇:前台接待

岗位职责:

1、及时、准确接听/转接电话,如需要,记录留言并及时转达;

2、接待来访客人并及时准确通知被访人员;

3、收发公司邮件、报刊、传真和物品,并做好登记管理以及转递工作;

4、负责快件收发、机票及火车票的准确预定;

5、负责前台区域的环境维护,保证设备安全及正常运转(包括复印机、空调及打卡机等);

6、协助公司员工的复印、传真等工作;

7、完成上级主管交办的其它工作

任职资格:

1、女,形象好,气质佳,年龄20—24岁,身高1.65以上;

2、大专及以上学历,1年相关工作经验,文秘、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3、较强的服务意识,熟练使用电脑办公软件;

4、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负有责任心,性格活泼开朗,具有亲和力;

5、普通话准确,英语口语流利;

6、具备一定商务礼仪知识。

薪资待遇

底薪+饭补+交通补助++五险一金月薪: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双休 按照国家法定节假日休假

第6篇:前台接待流程

前台客户接待流程

一.电话接待

当前台固话响起时,礼貌接听:“您好,共想空间。”(不直呼全名,干脆果断):

1. 询人:一般不轻易给出公司内部人员电话,尤其是部门主管及以上人员。——“您这边方便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吗?我让他/她稍后给您回复。”

2. 询事:要了解对方所咨询事情的目的,明白轻重缓急,不轻易泄露公司重要信息,譬如(公司签单情况、人员名单花名册、目前在谈项目等等)

3. 广告、传销等骚扰电话,在明白性质的前提下礼貌拒接:“您好,本公司目前不需要此类服务,谢谢。”若无法权衡是否是骚扰电话,可礼貌委婉:“您好,本公司相关负责人员不在,您这边方便留下联系方式和姓名,我稍后帮您询问,如有需要会跟您联系。”

二.现场接待

1. 若能提前预知客户来访,在客户来访之前先把公司内部所有灯以及门口围墙的两盏灯打开;

2. 无论是否是客户,但凡陌生人来公司(客户或者游客),需要起身礼貌微笑询问:“您好,请问您找哪位?”

A. 若是游客或者路人,想了解咱们公司,可礼貌介绍公司情况(公装,哪些优秀成功案例,前台需要大致了解,不要客户一问三不知,显得不那么专业);若只是简单观望,切忌让陌生人自己在公司内部游走,离开前台视线范围;

B. 若是客户,带其去相对安静的洽谈区入座。一定要等客户入座之后,再去找相应的设计师或者客户要找的人;若客户需要联系的人不在公司,需要电话联系互通信息,并跟客户转接——“您先休息一下,***马上就到”等等;

3. 安排客户就座,联系上相对应的同事之后,去茶水间倒水,倒水之前可事先询问客户是白开水、茶还是咖啡,倒水的时候注意杯子是否干净无污渍,倒完水之后记得把杯子周边(杯把手、杯子外部周边)的水渍擦拭干净;

4. 在客户洽谈后15-30分钟内可加水; 5. 客户洽谈结束,微笑礼貌告别:“请慢走。”;

6. 客户离开公司后,将水杯拿去清洗(不在客户视线范围内),整理洽谈台面,方便接下来的接待洽谈。

上一篇:保洁人员应急预案下一篇:建材设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