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绿色食品申报

2022-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司绿色食品申报

披露绿色信息能降低绿色公司债的融资成本吗

【摘要】构建多维度绿色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以2016~2019年上半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的93只绿色公司债为样本, 实证检验绿色信息披露质量对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的影响, 并关注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 披露高质量的绿色信息能够降低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 且在国有企业中效果更加明显。 现阶段, 投资者除了通过公开披露的绿色信息评估绿色债券风险, 还会分析产权性质背后的政府关联在实现绿色效益时的积极作用, 国有产权性质会降低投资者因发债公司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而要求的风险补偿。

【关键词】绿色信息;融资成本;公司债;产权性质

一、 引言

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寻求一条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绿色发展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推动了金融业的绿色革命。 绿色债券是我国发行时间较短的一种绿色金融产品, 但它突出的发行成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据气候债券协议组织(CBI)统计, 2016年我国创下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发行记录, 2017年实现绿色债券发行数量翻倍, 成为世界第二大绿色债券来源国。 早期的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以金融机构为主, 其将募集的资金投向绿色项目的行为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间接投资, 降低了债券的融资效率, 因而鼓励具有绿色项目的公司直接发行绿色债券对于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3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 此后绿色公司债的发行量明显上升。 但作为一种新兴融资工具, 投资者类型还較为单一, 如何针对绿色债券特征和绿色债券投资者特征降低绿色公司债的融资成本是发债公司关注的重点, 也是影响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比于普通公司债, 绿色公司债的本质在于追求绿色效益, 因此在衡量绿色公司债风险时会特别关注发债公司是否具备实现绿色效益的实力、募投的绿色项目能否取得预期绿色成果。 而相关信息的获取离不开发债公司的自主披露, 面对较高的披露成本, 如何提升公司的披露意愿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也是完善绿色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就目前来看, 我国绿色债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从制度上看, 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和可量化的披露指标, 也没有强制披露要求; 从实施上看, 我国绿色信息披露水平整体较低, 且披露内容和方式存在不足[1] ; 从监管上看, 绿色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还不到位[2] , 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资质管理制度不完善[3] 。

我国自2017年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以证监会公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为代表, 一系列相关政策开始将绿色信息披露从自愿性向强制性过渡。 对发债主体来说, 披露绿色信息除了响应政策, 还能得到切实的益处吗?绿色债券市场是否存在对于披露高质量绿色信息的融资奖励, 从而使公司产生自主披露的内在动力呢?在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下, 发债公司产权性质是否会影响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与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为探讨上述问题, 本文将构建多维度绿色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绿色信息披露质量对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的影响, 并关注发债公司产权性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二、文献回顾

(一)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

已有文献研究发现, 发行人的财务状况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说明相比于财务状况, 绿色债券投资者可能更关注发行人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践行情况; 发行人评级、绿色认证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间也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这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尚不完善有关[4] 。 也有学者研究发现, 绿色债券拥有的高信息透明度优势可以降低投资者对于风险的预期[5] 。 这是因为及时有效的绿色信息披露能够缓解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树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形象, 提高绿色声誉, 优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降低债券的风险溢价, 进而降低融资成本[6] 。

(二)信息披露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降低公司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提高债券信用度与市场认可度, 从而降低融资成本[7, 8] 。 不仅是会计信息, 非会计信息的不确定、不对称也会影响公司债券的融资成本[9] 。 以往研究发现:企业披露社会责任类报告能够提高信息透明度, 缓解与资本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10] , 从而降低债券的融资成本; 信息披露角度越全面、披露内容越丰富, 相应的融资成本越低[11,12] ,这一背景下信息披露通过影响公司债务的评级来影响公司债务融资成本[13] 。

有关环境信息披露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债券投资者具有分辨公司环境绩效好坏的能力, 他们认为环境绩效好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是一种绩效展示, 因此其会降低对风险补偿的要求; 相反, 环境绩效差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则被理解为一种辩解, 投资者就会要求较高的风险补偿[14] 。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较为随意, 存在隐瞒负面信息的情况, 因此环境信息并不能在债务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15] , 且公司自主披露环境信息的行为未能在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获得充分奖励, 环境信息披露并不能显著影响企业融资成本[16] 。

(三)产权性质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

大量文献研究发现, 发债公司的产权性质长期影响着公司的债务融资, 国有企业往往具有更低的债务融资成本。 一方面, 国有企业具有相对较低的经营风险, 它们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资源[17] , 从而降低了投资者对于风险的估计。 另一方面, 国有企业具有相对较低的财务风险, 其在完成自身经济目标的同时, 也分担了一些社会责任[18] , 作为回报, 政府会以增加投资、财政补贴等形式向面临财务困境的国有企业提供帮助, 以降低其债务违约的可能性[19,20] 。 同时, 由于商业银行大多拥有国家背景, 与国有企业存在天然的联系, 它们会以更为优惠的条件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21-23] , 这些都增强了投资者对于国有企业债务履约的信心, 从而降低了其要求的风险补偿。

综上所述, 现有研究只提出了披露绿色信息影响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可能性, 缺乏严密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而构建绿色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探究绿色信息披露质量对于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的影响, 有助于从融资成本角度揭示公司基于自身经济目标披露高质量绿色信息的动因。 此外, 发债公司产权性质很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因为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而要求的风险补偿大小。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拟实证探究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与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 检验发债公司产权性质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上述研究有助于了解在绿色债券市场竞争中, 公司产权性质背后的政府关联是否会影响公开披露信息在降低融资成本中的作用。

三、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绿色信息披露质量对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的影响

绿色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收益周期长、风险高、经济收益被公益性挤占等特性, 使得普通投资者缺乏对相关产业投资的热情, 导致发展初期商业性金融资本不足[24] 。 社会责任投资理论认为, 社会责任投资者可以接受较少的经济收益, 而在和自己价值观相符的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等成效中获得投资满足感。 伴随国家对环境要求的提高, 企业受到的环境约束增强, 潜在的环境风险增大, 绿色债券市场上还可能存在将非环保产品或项目进行绿色包装的“漂绿”行为[25] , 这也提升了社会责任投资者对于绿色信息的重视程度, 但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为获取绿色信息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 外部投资者会面临信息不对称, 当他们怀疑公司隐藏信息时就会认为这些信息是负面的[10] , 进而索取更高的风险补偿, 因此公司应尽可能地提高信息透明度, 以降低融资成本[14,26,27] 。 由此看来, 发债公司披露的绿色信息越充分, 投资者就可以越全面地评估公司的环保实力和意识, 以及其募投项目的环境风险与经营风险。 这就降低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 进而降低了其对于潜在风险的预期。 相反, 面对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绿色债券, 投资者会提高预期回报率来弥补潜在风险, 使得公司的融资成本变高。

信息披露理论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 认为环境绩效较好的公司会主动披露环境信息, 向外界传递积极信号, 并希望借此得到社会奖励[28] 。 也确有部分投资者认为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具有较高价值, 可以体现公司良好的内部管理水平, 应当算作公司的无形资产[29] 。 这使得环境信息的披露不再是面对外界信息需求者压力下的被动行为, 而是追求正向经济后果的主动行为[30] 。 具体来看:一方面, 环境信息披露可以树立环境友好的企业形象, 展示企业较高的环境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6] ; 另一方面, 环境信息披露可以加深投资者对于募投项目的了解和认同, 增强投资者对于项目效益的信心, 进而降低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 使得公司的融资成本变低。 据此, 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假设1:绿色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绿色公司债的融资成本越低。

(二)产权性质对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与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关系的影响

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中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不够规范, 信息披露水平整体较低, 投资者有理由怀疑发债公司在披露过程中存在只披露有利信息而隐瞒负面信息的行为, 进而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 产权理论认为, 非国有企业的产权所有者会以利润激励为目标进行公司决策, 提升公司效益; 但国有企业决策不会单一地考虑经济效益[31,32] , 它还需要承担一系列社会责任[33] , 国有企业管理层也会更加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 以提高自己政治晋升的业绩[12] 。 在这种情况下, 相较于非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在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时, 会受到更多的约束与激励, 更有可能取得较高的环保绩效, 因而发生并隐瞒负面环境事件的可能性更小。 因此, 面對相同的绿色信息披露质量, 投资者会降低对于国有企业发行绿色公司债的风险预期, 进而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

绿色金融普遍存在着公益性与盈利性的权衡问题[34] 。 绿色项目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 经营周期普遍较长, 其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大量资金的投入。 这就使得绿色项目短期内难以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公司资金的流动性也随之降低, 从而使公司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发债公司往往通过披露绿色信息来证明自身的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环境风险管理能力, 以期降低投资者对债券的风险评估。 资源观认为, 企业之间的差异源于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 企业的独特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35] 。 国有企业与政府和国有银行之间存在天然联系, 政府为其提供隐性担保, 因此拥有独特的财政补贴资源和更加优惠的信贷资源[20,22] ; 当银行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存在政治关联时, 还会对绿色金融产生促进作用[36] , 并在产品竞争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研发技术资源和生产营销资源[17] 。 这些独特资源带来的整合优势, 是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环境风险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其相比非国有企业拥有更低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绿色信息披露质量相同的情况下, 投资者对于国有企业募投项目的风险评估更低, 国有企业也因此拥有更低的融资成本。 据此, 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相比非国有企业, 当发债公司为国有企业时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与绿色公司债的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

四、 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计

1. 信用利差。 本文选取信用利差(Spread)作为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的代理变量。 信用利差是债券到期收益率剔除无风险利率后的部分, 可以体现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 即发行人的融资成本。 绿债一级市场采取平价发行方式, 到期收益率即票面利率, 国债利率是制定公司债利率的基准。 参考以往研究[19, 37] , 本文的信用利差为债券发行时票面利率与同期国债利率之差。

2. 绿色信息披露質量。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评价绿色信息披露质量(GIDQ)。 接下来将探究投资者是否会因为发债主体的高质量绿色信息披露而降低对债券风险的估计, 而发债公司是否具有相应的绿色行为、是否会披露以及披露程度都将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评估, 据此构建绿色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规定 “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 考虑到可理解性较主观且难以量化, 因此没有将其纳入评价体系, 最终构建了包含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绿色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对于相关性的衡量, 本文将绿色信息分为公司环境信息和债券绿色信息两个部分, 分别对发行主体的节能环保情况、所发行债券的绿色属性以及计划与执行情况进行度量。 在衡量公司环境信息时, 主要根据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政策, 参考已有研究对于公司环境信息的分类[38, 39] , 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良了指标体系, 最终将公司环境信息分为环境理念与现状、环境投资与治理、环保成果与绩效三大类, 共设计了9个细分指标。 在衡量债券绿色信息时, 本文认为除了目标债券本身的绿色信息, 该公司往期发行的绿色债券的跟踪评价情况也会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因此将债券绿色信息分为目标债券绿色信息、公司发行的往期债券绿色信息两类, 根据《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等文件, 共设计了6个细分指标。 赋值方式为:若定性与定量结合披露则对该指标赋值2分, 若定性披露则赋值1分, 若未披露相关信息则赋值0分。

对于可靠性的衡量, 本文分为公司环境信息可靠性和债券绿色信息可靠性两部分。 在衡量公司环境信息可靠性时, 关注了发债公司是否单独提供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环境报告, 公司对其所披露的环境信息是否做出可靠性保证, 公司的环境信息产生过程是否明确或有独立认证机构认证; 在衡量债券绿色信息可靠性时, 关注了公司对其所发行的绿色债券是否公开提供独立的债券招募说明书, 公司对其往期发行的绿色债券是否提供独立的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若存在相关信息的披露则赋值1分, 否则赋值0分。

对于可比性的衡量, 本文从横向、纵向可比来确定披露的绿色信息是否具有可比性, 若提供与往年同类指标的对比信息, 则赋值1分, 否则赋值0分; 若提供和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对比信息, 则赋值1分, 否则赋值0分。

对于发债公司自身未披露相关信息, 但其母公司有披露的情况, 则将其母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按上述标准评分, 分数减半后作为发债公司的评分结果。 具体绿色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本文构建的绿色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总分为37分。 将目标债券所得分数除以总分37分即可得到目标债券绿色信息披露质量指数GIDQ, 以此指数作为样本债券绿色信息披露质量的代理变量, 该指数越高, 披露质量越好。

3. 产权性质。 本文设置虚拟变量衡量发债公司的产权性质(State)。 发债公司为国有企业, 赋值为1; 为非国有企业, 赋值为0。

4. 控制变量。 参考相关研究, 本文选取了以下几个控制变量:①债券发行规模(LnAmount)。 债券的发行规模较大意味着发行人有较高的资金需求, 面临着较大的融资难度, 会影响投资者对债券风险的评估, 进而影响债券的融资成本。 ②债券发行期限(LnTerm)。 债券的发行期限越长, 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风险就越大, 通常会有更高的融资成本。 ③债券信用评级(BR)。 债券的信用安全程度越高, 风险越小, 融资成本越低。 ④年度变量(Year)。 债券发行定价易受各年宏观经济形势、通货膨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上述变量定义及说明见表2。

(二)模型设计

其中, Spread代表信用利差, GIDQ代表绿色信息披露质量指数, LnAmount代表债券发行规模, LnTerm代表债券发行期限, BR代表债券信用评级, Year代表年度变量。 基于调节效应检验的计量要求, 模型(2)中的GIDQ'、State'分别为绿色信息披露质量指数和产权性质中心化处理后的指标, 以中心化处理后的指标构建交乘项GIDQ'×State'加入模型, 以检验产权性质对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与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由于我国绿色公司债的发行元年为2016年, 可获得的样本债券数量有限, 因此本文选取2016~2019年上半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的93只绿色公司债作为研究样本。

绿色债券发行数据来自于中国金融信息网绿色金融板块及Wind数据库。 绿色信息披露数据手工收集于各发债公司官网主页, 以及巨潮资讯网中发布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债券招募说明书、非公开发行债券内幕消息报告书、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五、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型统计结果。 由表3可知, 绿色信息披露质量(GIDQ)的最大值为0.8108, 最小值为0, 平均值为0.2871, 表明尽管少数公司完成了较高质量的绿色信息披露, 但整体披露质量不高, 个体间差异较大, 存在未披露绿色信息的绿色债券; 绿色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位数仅为0.2432, 说明大部分绿色公司债的绿色信息披露情况一般, 绿色公司债发行市场整体的绿色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 信用利差(Spread)的最大值为4.9300, 最小值为-2.5500, 标准差为1.4778, 表明绿色公司债的融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

(二)实证结果分析

表4第1列报告了绿色信息披露质量对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影响的实证结果。 可见模型(1)中绿色信息披露质量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支持假设1, 即绿色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绿色公司债的融资成本越低, 说明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绿色公司债的融资成本。

表4第2列报告了在产权性质调节下绿色信息披露质量对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影响的实证结果。 可见模型(2)中绿色信息披露质量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与产权性质交乘项的回归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支持假设2, 即相比于非国有企业, 当发债公司为国有企业时, 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与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实证结果是否具有稳健性, 采用目标债券发行时票面利率与相同期限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之差作为衡量债券信用利差的替代方法再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与前文一致, 表明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在所选样本中, 存在同一家公司在相同年份发行不止一只绿色公司债的情况, 考虑到几只债券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 参考以往文献, 每家公司经随机剔除后只保留一只债券, 回归结果与前文一致, 表明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六、 结论与启示

为了从融资成本角度探究公司自主披露高质量绿色信息的内在动力, 本文基于社会责任投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披露理论、产权理论和资源观理论进行机理分析, 并依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构建了包含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在内的多维度绿色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以2016~2019年上半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的93只绿色公司债为样本, 探讨了绿色信息披露质量对于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的影响, 并关注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①绿色公司债发行市场整体的绿色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 个体间披露质量差异较大, 存在完全不披露绿色信息的情况; 披露内容不够充分, 存在倾向于披露定性信息而定量信息披露不足的现象; 顶层设计不完善, 缺乏统一、全面、详实的绿色信息披露标准指引。 ②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降低绿色公司债的融资成本。 由此表明高质量的绿色信息披露可以体现发债公司良好的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较高的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增强投资者对于绿色公司债券的信心, 绿色债券市场中存在对于高质量绿色信息披露的融资奖励效应。 ③在国有企业中,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对绿色公司债融资成本的降低效果更加明显。 现阶段投资者除了通过公开披露的绿色信息评估债券风险, 还会分析产权性质背后的政府关联在实现绿色效益时的积极作用, 国有性质会降低投资者因发债公司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而要求的风险补偿。

据此本文得到以下启示:①发债公司具备自主披露高质量绿色信息的内在经济动力, 应提高绿色信息披露意识和专业水平, 积极完善自身的信息披露体系和披露方式, 做到信息披露的真实与及时, 提高公司绿色声誉, 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绿色债券的信心, 从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 ②政府应加快绿色信息披露体系的顶层设计, 加强宏观引导。 建立统一且详细的绿色信息披露指南, 为企业披露绿色信息提供指引, 力求披露内容标准化; 在官方平台建立绿色信息披露板块, 组织统一披露, 力求披露流程规范化; 加强披露信息的横向、纵向可比性, 为投资者找寻和对比相关信息提供便利; 提高信息披露要求, 加强监管力度, 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可靠, 提升绿色债券的公信力, 共同助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长效发展。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 1 ] 陈志峰.我国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的完善路径分析[ J].环境保护,2019(1):50 ~ 53.

[ 2 ] 李日强,王峰娟.绿色债券的发行要点与发展建议[ J].财务与会计,2017(9):19 ~ 21.

[ 3 ] 甘远勇,王峰娟.我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问题探析[ J].财务与会计,2018(2):55 ~ 56.

[ 4 ] 高晓燕,纪文鹏.绿色债券的发行人特性与发行信用利差[ J].财经科学,2018(11):26 ~ 36.

[ 5 ] 王瑶,徐楠.中国绿色债券发展及中外标准比较研究[ J].金融论坛,2016(2):29 ~ 38.

[ 6 ] 桂荷发,郭苑.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金融与经济,2018(6):73 ~ 77.

[ 7 ] 朱焱,孙淑伟.货币政策、信息环境与公司债利差[ J].证券市场报导,2016(3):24 ~ 31.

[ 8 ] 陶雄华,曹松威.会计信息质量、政治关联与公司债融资成本——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3):89 ~ 96.

[ 9 ] 周宏,林晚发,李国平.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 J].统计研究,2014(5):66 ~ 72.

[10] Dhaliwal. D..Voluntary Non-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The Initi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1):59 ~ 100.

[11] 肖虹,肖明芳.企業社会责任的公司债券市场定价[ J].现代管理科学,2014(2):30 ~ 32.

[12] 周宏,建蕾,李国平.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券信用利差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J].会计研究,2016(5):18 ~ 25.

[13] Attig N., El Ghoul S., et 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redit Ratings[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3(4):679 ~ 694.

[14] 武恒光,王守海.债券市场参与者关注公司环境信息吗?——来自中国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会计研究,2016(9):68 ~ 74.

[15] 高红贵.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基于“生态社会经济人”假设视角[ J].会计研究,2010(12):29 ~ 33.

[16] 张淑惠,史玄玄,文雷.环境信息披露能提升企业价值吗?——来自中国沪市的经验证据[ 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166 ~ 173.

[17] 陈素云.行业环境、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 J].广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6):55 ~ 63.

[18] 林毅夫,李志赟.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J].经济研究,2004(2):17 ~ 27.

[19] 方红星,施继坤,张广宝.产权性质、信息质量与公司债定价——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J].金融研究,2013(4):170 ~ 182.

[20] 刘坤,戴文涛.企业违规、产权性质与贷款融资[ J].财经问题研究,2017(6):50 ~ 56.

[21] Fan J. P. H., Titman S., Twite G..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Debt Maturity Choices[ J].Journal of Financial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12(1):23 ~ 56.

[22] 姚圣.政治关联、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财贸研究,2011(4):78 ~ 85.

[23] 赵振洋,王丽琼,杨建平.宏观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6):64 ~ 78.

[24] 苏任刚,赵湘莲,程慧.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路径分析[ J].财会月刊,2019(11):153 ~ 158.

[25] 张辰旭.绿色债券监管标准的比较研究[ 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9):37 ~ 44.

[26] 李志军,王善平.货币政策、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债务融资[ J].会计研究,2011(10):56 ~ 62+97.

[27] Shroff N., Sun A. X., White H. D., Zhang W.. Voluntary Disclosure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Evidence from the 2005 SecuritiesOffering Reform[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3(5):1299 ~ 1345.

[28] Peter M. Clarkson, Yue Li, Gordon D. Richardson, Vasvari F. P.. Re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 Empirical Analysis[ J].Accounting,Organization and Society,2008(33):303 ~ 327.

[29] Latridis G. 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Quality: Evidence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alue Relevance[ J].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13(3):55 ~ 75.

[30] 吴红军,刘啟仁,吴世农.公司环保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 J].世界经济,2017(5):124 ~ 147.

[31] 龙斧,王今朝.整体主义方法论下的企业效率效益决定及差异性衡量——一评“国有企业效率效益必然低下”[ 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5):22 ~ 32.

[32] 李兆辰,杨梦俊,郑世林.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 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2):160 ~ 173.

[33] 谭雪.行业竞争、产权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分析[ J].产业经济研究,2017(3):15 ~ 28.

[34] 李晓西.绿色金融盈利性与公益性关系分析[ J].金融论坛,2017(5):3 ~ 11.

[35] 程昶志.資源观战略理论与我国中小企业竞争战略[ 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20 ~ 23.

[36] 章维慧,黄洪斌,张同建等.政治关联视角下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履行效应研究[ J].财会月刊,2017(12):39 ~ 45.

[37] 钟辉勇,钟宁桦,朱小能.城投债的担保可信吗?——来自债券评级和发行定价的证据[ J].金融研究,2016(4):66 ~ 82.

[38] 李强,冯波.高管激励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基于政府和市场调节作用的视角[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2):93 ~ 104.

[39] 蔡佳楠,李志青,蒋平.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对银行信贷影响的实证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1):121 ~ 124.

作者:张晨 刘聃 陈小雪

第2篇:中国上市公司的绿色先锋

在金融危机阴云下世界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时刻,一场绿色革命在全球悄然兴起。为实现中国节能减排的承诺,赢得新挑战下的生存发展机遇,一些中国上市公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些探索已经在中国的绿色经济之路上留下了足迹,点燃了绿色中国未来的希望

金融服务业:撬动低碳经济的杠杆

在这次绿色变革中,中国金融业上市公司,不仅仅将自身使命局限于监管部门的要求,更主动利用变革的契机,革新指导思想与业务流程,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工商银行:绿色信贷的创新。公司积极倡导绿色金融,大力推行绿色信贷,支持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投放。进一步创新了绿色信贷管理模式和调控手段,明确“扶优限劣、有保有压”的总体信贷原则,严控产能过剩和潜在过剩行业信贷风险,实行环保政策的“一票否决制”。公司积极推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大力提倡绿色办公,积极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努力减少碳足迹,以绿色金融服务和绿色办公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公司努力推动与环保机构、公益组织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社区环保公益,以自身行动践行绿色理念,推动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关爱地球和环境,努力创造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中国平安:低碳100行动出发。即将启动的中国平安低碳100行动计划,是其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树立行业领先标杆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中国平安连续向客户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服务承诺,得到了广大客户积极、正面的反馈。此次正式推出绿色金融行动计划,则是平安对社会环境责任的庄严承诺。这100项低碳计划包括66项日常办公、14项采购环节、12项业务环节以及结合业务自身特点推出的8项绿色金融项目。此举意味着中国平安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早期的慈善捐助,到主动、系统的社区投资,逐渐发展到目前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在社会价值链中的位置,通过具体业务和商业模式,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兴业银行:可持续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的探索。 公司深刻思考利益相关方与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履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的公司治理新理念,从源头上夯实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董事会的战略引导和推动下,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已经融入其经营管理理念中,并落实到管理体系、业务流程、金融工具、产品创新、报告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创新活动中。在这种“绿色”公司治理理念的指引下,兴业银行董事会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纳入银行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可持续金融创新。

中信银行:授信核准的绿色机制。 从2008年11月起,中信银行进一步强化了对“两高”行业的授信风险管理,对钢铁、铁合金、铝冶炼、铜冶炼、铅锌冶炼、电石、炼焦、造纸、水泥等“两高一剩”行业实行授信核准制,要求各分行暂停在权限内对上述行业客户新增授信。如确需新增授信,一律上报总行审批。授信核准制有效控制了“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投放。为防范个别地方环评部门审批行为不规范给银行带来的授信风险,中信银行对省级(不含)以下环评机构审批同意的“两高”行业的项目,原则上不给予授信;确需授信的要求上报总行审批。中信银行充分利用环保部门提供的环境信息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切实防范“两高”企业及项目因环保要求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

民生银行:严格绿色信贷管理。民生银行出台《2009年度授信政策指导意见》,继续贯彻加大节能减排授信政策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及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授信和信贷准入,提高对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产品的信贷支持力度。践行绿色运营,努力减少自身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节俭办行”以及节能减排六点温馨倡议,开展“建设节约型银行,推行电子账单”等活动。

冶金与采掘业:承载节能减排的重任

作为毫无争议的能耗大户,冶金与采掘业各上市公司纷纷革新技术,强化流程管理,积极迎接低碳时代的竞争挑战,谋求低碳发展之路。

宝钢股份:动态的能源环保管控体系。宝钢股份制定高碳行业的低碳发展路线,迎接“低碳经济”时代的竞争挑战。2009年,公司把节能减排作为四项年度重点经营目标之一进行强化管理,实现全年耗能实绩比年度计划目标下降3%。公司各钢铁生产单元全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与2008年相比污染物排放量综合减少17.46%。公司建立动态的能源环保管控体系,以节能减排专项审计为抓手开展能源环保管理自诊断,建立以“关键能效因子”和“能耗源”梯级管理为特征的能源效率管理网络,落实上海市和宝山区的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编制《迎世博环保心动方案》,促进公司能源环保管理水平、装备技术及绩效指标的持续改进,在重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研制的同时,公司不忘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堪称世界上最美丽的钢铁企业。

中色股份:2.5亿投资推动节能减排。公司成立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委员会,该机构是公司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本企业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研究决策企业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重大问题,同时,结合公司各部门特点制定并颁布实施《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暨节能减排管理办法》,明确各级领导、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分工、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环境事故的调查处理等工作机制。截至2009年12月底,中色股份各企业共投入资金25524.3多万元用于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济南钢铁:“废物是错置的资源”。公司一直致力于把握绿色经济机遇,调整盈利模式,不断探索追求与社会和谐、与环境友好的治理模式。公司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是全国环境友好企业,公司信奉“废物是错置的资源”,实行节能减排和双增双节,通过改造,新上干法熄焦和余热发电,每年自发电30万千瓦以上,同时积极进行综合治理,节能降耗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成为全国示范企业。

山东黄金:发展方式的绿色转身。公司积极推广电机变频、新能源利用、节电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实现资源由高耗向高效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氰化流程集中规划,推行尾砂充填采矿法,推广尾砂制砖等成型工艺;新城金矿、焦家金矿积极发展太阳能、地源热等低碳经济,取得了良好效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提升山东黄金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实现三年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继续整合现有生产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高和促进项目建设标准和速度,全员全面开展创新活动和科技攻关,把“深海转强”分解落到实处,从内在和表象上向现代矿业企业转型。

贵研铂业:促进环境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公司生产的环境及功能材料是用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护的一类贵金属功能材料,主要包括对气相、液相和固相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和治理的材料。公司生产的汽车尾气净化剂,在汽车尾气净化方面取得良好作用。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工艺技术,强化核心共性技术的升级,进一步降低催化剂生产成本,提高净化剂的净化效率和使用寿命。公司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注重履行企业环境保护职责。公司严格按照环评批复要求高标准建设各类污染物治理设施,保证了各类污染物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在新建项目中,加大对环保的投入,部分项目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海亮股份:设立“能源环保部”。2008年度,海亮集团和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获得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最高级别绿色等级。2009年度,海亮股份获得了诸暨市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和诸暨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奖。公司有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有专门负责环保的组织机构——能源环保部,有专业的环保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环保人员,主要负责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及污染治理。公司在生产经营中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近年来没有发生污染事故,也没有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而受到处罚。

中国神华 :把产业由“黑”变“绿”。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是中国神华为应对气候变化、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神华努力在“煤”上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把产业由“黑”变“绿”,将中国神华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2009年,公司通过开展矿区生态治理、排放物治理与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攻关和推广等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作,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利用率,保护水资源,促进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公司珠海横琴风力发电项目运营良好,同时公司运营并建设着多家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努力降低“碳”在能源中的比例,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2009年,公司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均提前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煤炭业务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近5%。公司将持续为社会提供清洁绿色的能源,推进公司向低碳经济的产业升级。

冀东水泥:让水泥产业成为工业城市的“清道夫”。公司作为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成员单位、河北省“双三十”节能减排承诺单位,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方面,公司本部主要实施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低压电机节电改造、电气自动化改造和MCC控制系统改造、生产线窑尾密封改造、电收尘设备改造为高效布袋收尘器等重点技改项目,有效降低老生产线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2009年,公司实现纯低温余热发电8.2亿度。公司与冶金、电力、化工、煤炭等行业形成循环经济链条,综合利用石灰石废石、砂岩尾矿、铁矿石尾矿、钢渣、矿渣等十几种工业废渣。2009年公司废渣利用总量达1200万吨,真正使水泥企业成为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使水泥产业成为工业城市的“清道夫”。

建筑与房地产业:绿色转型改变生活

作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户以及能源和物资消耗最大的部门之一,工程建筑与房地产业实现低碳转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材国际:技术革新实现低碳发展。公司战略紧扣国家循环经济和节能利废产业政策,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开展和完善、全干法电石渣制水泥、城市垃圾焚烧、污泥处理、采用低品位原料节约资源的技术等应用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工作,完成相关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与装备开发,推动水泥窑处理废弃物技术等技术创新与市场的融合。2009年,公司共开展研发项目60余项,其中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重大技术装备研发项目,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火炬计划项目和自主创新项目10项,水泥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中期评估。

万科:绿色建筑元年。2010年是万科的“绿色建筑”元年,公司将持续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2010年的绿色战略实施目标是:2010年新开工公寓类项目,基本实现100%全装修;工业化住宅开工面积100万平米;全部新项目达到万科住宅性能标准,其中100万平米达到国家绿色三星标准;确保世博会万科馆的成功运作,使其成为万科推广绿色理念的重要平台和实施绿色战略的制高点。

2009年,万科完成集团绿色产品实施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及性能分级标准实施计划。编制并发布了《万科住宅产品性能标准(控制项)》,按此标准,万科住宅产品在建筑节能、室内舒适度、室内隔声等方面将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完成《万科绿色三星项目实施手册(征求意见稿)》和万科建筑研究中心基地零碳、零排技术系统规划。

葛洲坝:输出绿色工程。公司主动承担东道国法律要求的义务,坚持资源配置国际化,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保护当地环境,建造绿色工程。对外承包工程各项目部严格遵照执行项目所在国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法令,在每一个施工现场,采取各种措施,制定“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和保护环境”的控制目标,在节能减排、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公司承建的印尼阿萨汉项目部被当地政府评为环保工程。

冠城大通:以低碳经济方式发展双主业。公司努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减少住宅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无论是在勘察设计环节,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倡导增强节约资源意识,始终把有效利用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公司多个项目在土建、电气、水暖通风空调各部分都切实做到节能先行。外墙采用全工厂化作业,装饰与保温复合在一起,不但保温节能效果超过65%的节能标准,更使现场施工无污染。2009年公司在原有环保工作的基础上,引进EHS机制(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促进内外部环境安全相关信息流通。公司将继续探索低碳经济方式发展双主业。

浦东建设:优化工艺流程促减排。公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加大科研、环保投入,从而有效减轻企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近年来,公司多项研究课题获得国家专利和国家级、上海市级工法,在世博配套重大工程中运用的多项新工法也得到业主认可和好评。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及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公司从资金、制度、应急措施等方面较好地实践着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建设。公司在科研、环保方面的积极投入、有效运作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2009年末,公司及两家控股子公司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公司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中国中铁:提前完成减排任务。公司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在每一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创造更为美好的地球物理环境尽己之责、出己之力。不断引进和创新先进、高效的施工生产工艺,优化施工生产流程,坚持项目管理精细化,大力开展节能减排,2009年公司提前完成国家“十一五”末减排20%的目标。积极制订措施监督总包单位的能耗控制和环境保护工作,鼓励和引导施工单位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公司按照《职安环境管理手册》中制定的方针和目标,进行监视、测量和考核,公司产品均按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2009年,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节能减排监测、统计、考核奖惩三大体系建设。

制造业:绿色制造、制造绿色

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国际绿色壁垒,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了由被动应战到主动求变的转身,它们的承诺是:以绿色“装备”中国的未来。

中国南车:“绿色装备世界”。公司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责任,一方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满足国家、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要求;同时研发制造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高效的新产品提供给客户,为轨道交通运输提供节约型的绿色装备产品。同时,公司利用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大力发展符合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要求的延伸产品,在风电设备、电动汽车、燃气机等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以“绿色装备世界”的责任感和实际行动,为社会提供了更多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

上海电气:守护中国的绿色未来。作为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以绿色制造、制造绿色的积极姿态,聚焦低碳经济,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新能源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探索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立足高新技术创新,聚焦新能源产业,只为建设一个可以让更多人拥有的美丽城市生活,守护中国许给人类的绿色未来。

上海电气目前已具有全球最大的火力发电设备生产能力。绿色制造、制造绿色是上海电气的承诺,也是上海电气的行动:在广东佛山,用户正在期待着公司大容量高效率发电厂早日完工,以便尽早关闭高煤耗的小机组;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公司为客户提供了大量具备能量回馈系统的节能电梯;在广东和浙江,公司的核电设备将为人们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多清洁低碳能源。

美的电器:变频科技服务绿色生活。在经营活动中,美的坚定推行生态设计、坚持清洁生产,为社会提供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在产品设计、安全生产、环保生产、节能降耗等多个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早在2000年小天鹅变频洗衣机便通过国家级鉴定,单位容量洗涤耗电0.012度,用电量仅为普通洗衣机的一半,仅为当时国家标准的1/3,成为国内变频节能洗衣机的先驱。2009年9月,美的推出4HZ的低频变频空调占据了中国变频空调市场的制高点。2010年,美的冰箱在本轮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全部为一级能效产品,24小时耗电量仅0.29度的下乡产品多达6个型号,代表了中国节能冰箱技术的最前端。

马应龙药业:环境保护资金预算机制。公司建立了详细而成熟的环境保护资金预算机制,并积极通过行业协作、企业生产链及其延伸、社区互动等多种方式,促进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保护。坚持“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原则,通过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推进清洁生产,实施了全过程污染控制和持续改进。

青岛啤酒 :“好心有好报”的环境观。公司奉行“ 好心有好报” 的环境观,相信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青啤编制了《青岛啤酒环保手册》。该手册将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制度流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循环经济各项指标和内部最佳实践交流等方面内容传播到全公司,成为公司环保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公司长期以来遵循3R 原则,全力打造循环经济的经营方式。积极采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减少用水量。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积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致力于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五粮液 :循环经济探路者。2009年,公司一般环境污染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特大污染事故均为零,“三废”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中央、省级媒体的多次报道中和各级领导视察后均盛赞五粮液公司无害化、效益化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公司从1995年就开始提出“三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污染治理要讲究经济效益”等先进利废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龙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无害化、资源化、效益化处理工业“三废”。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公司“三废”治理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形成了从粮食购进酿酒,到废弃酒糟最后生产白碳黑的完整循环生产产业链。公司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得到了专业部门的首肯,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天坛生物:加快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公司组织建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制定《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对全公司各科室进行节能减排绩效考核,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公司对生产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均按北京市有关规定,定期分类,由具有专业处理资质的厂家进行处理,并填报相应的消纳记录。公司已建设中水系统,供应厂区的绿化及清洁用水。在2009年加大了对中水的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在生产上采用了多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例如:污水节能循环水泵的使用、锅炉连续排污热力回收系统、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采暖系统气候补偿自控系统等等,这些技术改造项目都遵循着“节能、环保”的原则,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降低了能耗,保护了环境。

水电气供应业:节能降耗的新使命

循环经济作为中国较早实现集约型发展路线的选择之一,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低碳时代背景下,循环经济被赋予新的内容。

申能股份:领先科技铺就低碳路。2009年,公司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实施了多项节能降耗措施,如开展电厂锅炉少油点火应用、大功率高压变频应用和空预器密封改造等节能技术改造,促进机组能耗指标进一步下降。全年公司系统发电企业供电煤耗实现301克/千瓦时,创历年最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供电煤耗仅282克/千瓦时,达世界领先水平。公司按照上海市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等工程,前后共投入约6亿元用于脱硫工程改造。目前公司吴泾第二发电厂脱硝示范工程项目已获得上海市发改委核准,外高桥第三发电厂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临港燃机电厂正在研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技术开发路线。

广州控股:积极推动绿色项目。公司对电除尘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保证电除尘器平均除尘效率达到99.2%,烟尘平均排放浓度约为26.3mg/N.m3,,远低于200mg/N.m3的国家排放标准,有效地减少了烟尘对大气的污染,响应国家建筑节能政策,开展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利用粉煤灰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变废为宝,解决燃煤电厂粉煤灰排放及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电厂安全稳定运行,促进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中国电力:减排增收两相宜。公司本着“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态度,大胆创新、更新设计理念,尤其在电气化铁路设计中积极采用AT供电方式、单相接线方式等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选节能型、无油化的节能设备,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电压水平、电能损失及变压器损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公司在项目开发建设立项之初便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全面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在此过程中,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得到创新和完善,盈利模式的进一步转变,也使得公司的盈利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新能源:低碳时代的经济增长点

新能源承载了全人类实现美好未来的希望,中国作为未来全球能源消耗的最大国家,新能源发展的成败关系民族未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新能源之路已经初具雏形。

天威保变: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公司一直以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形式作为公司主业之一,在传统变压器产业的发展基础上,全力打造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日常经营中,公司非常重视节能降耗工作,积极开展“搞好清洁生产、抓质量、降成本、增效益”活动,全面实施建设“节约型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此,公司通过采取宏观管理和引导激励的有效措施,组建了节能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形成齐抓共管的节能管理体系。同时,制定一系列节能管理措施和技改措施,狠抓制度落实和奖惩兑现,为节能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赣粤高速:进军新能源主业。公司正式进军能源领域,携手中核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行业巨头,力图探索更环保、更具创造性价值的转型之路,同时完成主业多元化的战略。2009年8月30日,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就共同投资开发江西万安烟家山核电厂项目达成合作意向。2009年10月28日,公司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就共同出资组建江西彭泽核电项目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公司一直秉承“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的建设理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精细化管理,维护沿线生态环境,要求施工单位做到“不扰一户居民,不污一寸山水”。围绕节约目标建立健全公司有关管理制度,从细微之处倡导节约意识。

宝新能源:打造全国独有生态园林式电厂。公司坚持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高效清洁能源的发展道路,为落后山区企业发展探明了一条新的科学发展道路。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认为:“宝丽华依据本地优势,实行错位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的路子。”公司积极进军可再生能源,图谋风电领域的更大发展。在国家出台有关政策之前,公司便积极介入风电领域。2009年,公司陆丰甲湖湾(陆上)风电场正式进入商业运营。在工厂建设方面,公司倾力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园林式电厂,严控污染物排放,多项指标远优于国家标准,SO2总排放量、氮氧化物生成量、机组除尘效率等指标更是低至国家指标的10%至20%左右。

安凯客车:电动客车商业化先锋。公司在新能源领域通过和国内一流新能源研发团队合作,研制开发出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多款新能源客车,不仅排放量较同类车减少22%至25%,且耗油量更低。公司开发的11米和8米纯电动客车是中国第一批获得国家发改委产品公告的纯电动汽车,也是国内电动客车商业化最早、最成功的企业。这些领先优势的取得,“安全、科技、精典”的品牌价值理念,安凯客车“使用时间更长,品质更优,排放更低”,成了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佳体现。

作者:郭洪业

第3篇:中资食品上市公司50强

食品板块恐怕是股票市场中与普通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板块。也是长期以来诞生牛股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统计了A股市场和H股市场105家以食品为主业中资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对这些公司的收入规模、净利润以及盈利能力进行排名,并试图从中寻找出最具投资潜力的标的。

营业收入50强合计突破6000亿元

按照营业收入规模排名,前50强中资食品上市公司中,有16家H股上市公司,有35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青岛啤酒属于同时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的“A+H”公司。

数据显示,105家中资食品上市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6704.77亿元,其中营业收入前10名的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3766.43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56.18%;营业收入11-50名的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2414.99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36.02%;其余55家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523.36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7.8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食品上市公司营收规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2012年营业收入排名50强中,营收规模突破500亿元的公司仅有中国粮油控股和康师傅控股两家,营收规模在200亿元-500亿元的公司有伊利股份、双汇发展等10家。营收规模在100-200亿元的公司有洋河股份、光明乳业等5家。营收规模在50-100亿元的公司有顺鑫农业、东凌粮油等8家,营收规模在30-50亿元的公司有西王糖业、古井贡酒等12家;高金食品、洽洽食品等13家公司营收规模低于30亿元。

这一数据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食品企业的营收规模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特征,营收规模在100-200亿元的公司数量甚至还少于200-300亿元的公司数量。通过对比,我们认为20亿元是食品上市公司的一道门槛。在这一门槛之上的公司数量开始明显减少,迈过这一门槛的公司意味着将跻身大型中资食品企业的行列,往往对应着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而300亿元则是食品巨无霸公司的一道门槛,目前仅有5家公司营收规模在300亿元之上。

酒类上榜最多 乳制品集中度高

从营业收入50强食品上市公司来看,酒类仍然是细分行业的上榜大户。其中,白酒企业87家,分别为五粮液、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金种子酒和沱牌舍得;红酒企业1家,为张裕A;啤酒企业4家,分别为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重庆啤酒。此外,顺鑫农业也有约40%的营业收入来自白酒。

食品50强上市公司中,也集中了乳制品行业的多家企业。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作为行业两大巨头牢牢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而行业第3名光明乳业的营收规模仅相当于伊利股份的三分之一,豆奶龙头维维股份仅相当于伊利股份的七分之一。可以看出,乳制品行业表现出很高的市场集中度。

糖酒冷暖不一 肉制品分化显著

从105家食品上市公司2012年的净利润来看,白酒企业依旧是盈利大户。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四家白酒企业占据了净利润榜单的前4名。前10名中,还包括1家啤酒企业青岛啤酒和1家红酒企业张裕A。

糖、酒一直被认为两大相关行业,每年召开的糖酒会也是行业的盛会。然而,与酒类企业的高盈利相反,受累于白糖价格的下跌,糖类企业2012年的利润普遍不理想。在营收50强食品上市公司中,净利润最低的五家企业中有4家都是糖业企业,分别为西王糖业、大成糖业、南宁糖业和中粮屯河。其中,中粮屯河以7.37亿元的亏损额在50家企业中排名垫底。

此外,肉制品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双汇发展以28.85亿元的净利润排名50家企业中的第5位,而雨润食品则亏损4.91亿元排名倒数第2。

从净资产收益率看,酒类企业依旧是盈利能力最强的板块。扣除重组的*ST广夏外,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20家企业中,酒类企业占据11席,超过了半壁江山。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两家企业是香港生力啤和洋河股份,均超过了50%。白糖企业由于大面积亏损,净资产收益率大都为负值。

从2012年的财务数据看,白酒无疑是食品企业中经营状况最佳的子行业。但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塑化剂事件以及政策因素的双重影响,白酒销售增速开始放缓,这种负面效应在今年开始逐步显现出来,白酒上市公司股价也出现大幅回落。

食品行业整体具备投资机会

食品行业属于大众消费品,也是一个诞生长期牛股的行业。从贵州茅台到伊利股份,股价几十倍的成长不禁让投资者垂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食品行业仍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有数据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银河证券分析师董俊峰认为,在未来的10年左右,我国城市化率至少达到55—60%。如果按此水平重新计算食品市场增长空间,同时再考虑到人口基数的增长,未来市场容量增长空间巨大。

董俊峰同时表示,居民收入的增长影响消费习惯。收入水平提高将推动需求结构的升级,曾经是奢侈品的某些食品饮料例如高端啤酒、乳品和葡萄酒等正逐渐转化为日常生活必需品,随着农民现金收入稳步提高,未来县乡市场将成为行业发展亮点。同时,消费观念的改变。营养、健康的消费观念日益被居民特别是高收入城镇居民所接受,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食品饮料的消费。

尽管受白酒股调整影响,今年上半年食品行业没有跑赢市场。但我们仍然认为,食品行业整体具备投资机会。展望未来五至十年,新一届政府变革经济增长模式,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是大概率事件,大众消费品尤其是和居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食品行业,具有比较确定性的投资价值。而白酒股经过大幅调整之后,在下半年也会面临估值修复的行情。

我们根据食品上市公司2012年净利润增长情况以及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遴选出最具成长潜力的10家公司,供投资者参考。

其中,重点关注贝因美、承德露露和青青稞酒。

贝因美主营婴幼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速60-110%。公司公告从13年7月10日起, 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品项标准出厂价下调5-20%,并表示其通过费用控制,调整营销策略,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消化,调价不会对13年业绩产生显著影响,且有利于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招商证券认为,公司今年的成长具备基础和持续性,全年业绩仍会超出市场预期。

承德露露是中国最大10家饮料企业之一。公司主打产品为露露牌杏仁露,在杏仁露这一细分行业里市场份额在90%以上,属于绝对龙头地位。公司产品过硬的品质,使得公司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环境下能够独善其身。东北证券认为,我国的植物蛋白饮料依然是朝阳行业,未来5-10 年仍将保持年均15%--20%左右的高速增长。随着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居民对健康需求的越发重视,植物蛋白饮料占比将稳步提高。

青青稞酒主营青稞酒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含互助、天佑德、八大作坊、永庆和等系列。三公消费对公司高端产品及团购渠道影响较大,对此,公司积极转变营销渠道,团购由原来以政府及军队为重点转变为积极开拓企业商务需求。民生证券表示,公司未来三年有望实现高速成长, 到2015年有望达到25-30亿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随白酒板块展开调整,投资机会也逐步到来。

第4篇:初次申报绿色食品申报材料清单

1.《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 新版; 2.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

; 3.申请人对原料来源质量控制体系:

1)自有基地:自由基地证明材料、基地图; 2)公司+基地+农户: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基地管理制度; 3)外购原料:合同、发票复印件、绿色食品证书复印件、标准化基地证明材料; 4.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

; 6.国家强制要求办理的相关证书复印件(QS 证书、采矿许可证、屠宰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等); 7.产品执行标准; 8.企业质量管理手册 ; 9.申请产品预包装式样; 10.提供生产中所用农药、商品肥、兽药、消毒剂、渔用药、食品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产品标签复印件。

对于不同类型的申请企业,依据产品质量控制关键点和生产中投入品的使用情况,还应分别提交以下材料:

1.矿泉水申请企业,提供采矿许可证;

2.对于野生采集的申请企业,提供当地 ZF 为防止过渡采摘、水土流失而制定的许可采集管理制度;

3.对于屠宰企业,提供屠宰许可证复印件;

4.从国外引进农作物及蔬菜种子的,提供由国外生产商出具的非转基因种子证明文件原件及所用种衣剂种类和有效成份的证明材料;

5.生产中使用商品预混料的,提供预混料产品标签原件及生产商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使用自产预混料(不对外销售),且养殖方式为集中饲养的,提供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使用自产预混料(不对外销售),但养殖管理方式为“公司 +农户”的,提供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预混料批准文号及审批意见表复印件;

6.外购绿色食品原料的,提供有效期为一年的购销合同和有效期为三年的供货协议,并提供绿色食品证书复印件及批次购买原料发票复印件;

7.企业存在同时生产加工主原料相同和加工工艺相同(相近)的同类多系列产品或平行生产(同一产品同时存在绿色食品生产与非绿色食品生产)的,提供从原料基地、收购、加工、包装、贮运、仓储、产品标识等环节的区别管理体系;

8.原料(饲料)及辅料(包括添加剂)是绿色食品或达到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5篇:绿色食品申报

绿色食品认证

一、绿色食品的概念及分类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其特点有三个:第一,绿色食品是产生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二,绿色食品实行的是“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监控;第三,绿色食品标志受到法律的保护。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的产品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形,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洁、良好生态环境中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的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①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②农作物种植、畜禽饲料,不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③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④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包装贮运标准。

目前,绿色食品的分类可以分成农业产品、林产品、畜产品、渔业产品、加工食品、饲料和饲料七大类,产品可以分成53类。

表9-2绿色食品的分类及其产品分类编号

大类名称 产品分类号 产品名称 大类名称 产品分类号 产品名称 农业产品 01 粮食作物 加工食品 27 糕点 02 油料作物 28 饼干 03 糖料作物 29 方便主食品 04 蔬菜 30 乳制品

05 食用菌及山菜 31 消毒液体奶

06 杂类农产品 32 酸奶 林产品 07 果类 33 乳饮料 08 林产饮料品 34 代乳品 09 林产调味品 35 罐头

畜产品 10 人工锔养动物 36 调味品 11 肉类 37 加工盐 12 人工饲养动物下水及 副产品 38 其他加工食品

渔业产品 13 海水.淡水养殖.动.植物苗(种)类 饮料 39 酒类 14 海水动物产品 40 非酒精饮料 15 海水植物产品 41 冷冻饮品 16 淡水动物产品 42 茶叶 17 水生动物冷冻品 43 咖啡 加工食品 18 粮食加工品 44 可可 19 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 45 其他饮料 饲料 46 配合饲料 20 肉加工品 47 混合饲料 21 蛋制品 48 浓缩饲料 22 水产加工品 49 蛋白质饲料 23 糖 50 矿物质饲料 24 加工糖 51 含钙磷饲料 25 糖果 52 预混合饲料 26 蜜饯果脯 53 其他饮料

二、申报绿色食品企业的条件及程序

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第五条中规定:“凡具有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 人均可作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申请人”。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对标志申请人条件具体 做了如下规定:

1.申请人必须要能控制产品生产过程,落实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2.申报企业要具有一定规模,能承担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费;

3.乡、镇以下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企业作为申请人,必须要有生产基地,并直接组织生产;乡、镇以上的经营、服务企业必须要有隶属于本企业,稳定的生产基地;

4.申报加工产品企业的生产经营须一年以上。

“国家对申报绿色食品标志的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以“食”字或“健”字登记的保健食品,均可申报绿色食品标志。经国家公告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如紫苏、菊花、白果、陈皮、红花等,可申报绿色食品标志。药品、香烟不可申报绿色食品标志。

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暂不受理厥菜、方便面、火腿肠、叶菜类酱菜的申报。为了推动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1992年11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中心,为绿色食品的具体管理部门。并先后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开展绿色食品的质量检验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的审核工作。在受理的几千个产品品种中,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审定,到2000年底,全国有5大类1000多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使绿色食品开发数量迅速增加。根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第六条的规定,申请在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程序是:

第一、申请人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一式两份(含附报材料),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绿色食品管理部门;

第二、省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委托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对该项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进行环境评价。

第三、省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初审合格的材料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第四、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会同权威的环境保护机构,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核。合格的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机构对其申报产品进行抽样、并依据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当年不再受理其申请;

第五、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质量和卫生检测合格的产品进行综合审查(含实地核查),并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签订“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协议”,由农业部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及编号,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备案,同时公告于众。对卫生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当年不再受理其申请。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如材料合格,将书面通知省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并委托对申报产品进行抽样。省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委托接到中心的委托抽样单后,将委派2名或2名以上绿色食品标志专职管理售货员赴申报企业进行抽样,并将抽样品送绿色食品定点食品监测中心。依据技术监测报告,得出终审结果。终审合格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书面通知申报企业前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办理领证手续,并交纳标志服务费,原则上每个产品1万元(系列产品优惠)。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人员对所辖区域内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将企业种植、养殖、加工等规程执行情况向中心汇报。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每年年初下达抽检任务,指定定点的食品监测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对企业使用标志的产品及其原料产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者取消其标志使用权,并公告于众。所有消费者对绿色食品都有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了解市场中绿色食品的真假,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可直接向中心举报。

有机食品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①原料必须来自于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②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运、运输标准; ③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畅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标准。

④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定。

第6篇:绿色食品申报材料

1、《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和《加工产品调查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商标注册证复印件(有必要的应提供续展证明、商标转让证明、商标使用许可证明等)

4、QS证书、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定点屠宰许可证、饲料生产许可证等其他国家强制要求办理的资质证书复印件(适用时)

5、工厂所在地行政区域图(市、县或乡的行政图,标明加工厂位置)

6、加工厂区平面布局图(包括厂区各建筑物、设备和周围土地利用情况)

7、加工厂所使用证明文件(如为委托加工,提供委托加工合同书、委托加工厂的营业执照、QS证书)

8、质量管理手册

(1)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简介;

(2)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管理方针和目标; (3)管理组织机构图及其相关岗位的责任和权限; (4)可追溯体系; (5)内部检查体系; (6)文件和记录管理体系。

9、生产加工管理规程,需申请人盖章

(1)加工规程,技术参数;

(2)产品的包装材料、方法和储藏、运输环节规程; (3)污水、废弃物的处理规程;

(4)防止绿色食品与非绿色食品交叉污染的规程(存在平行生产的企业须提交);

(5)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及仓储设施的维护、清洁规程; (6)加工厂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 (7)生产批次号的管理规程。

10、配料固定来源和购销证明

(1)对于购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原料的申请人需提供基地证书复印件,购销合同和发票复印件;

(2)对于购买绿色食品产品或其副产品的申请人需提供有效期内的证书复印件,购销合同和发票复印件;

(3)对于购买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原料含量在2%~10%的原料(食盐大于等于5%)的,申请人需提供购销合同和发票复印件,绿色食品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检测报告; (4)对于购买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原料含量小于2%的原料(食盐小于5%)的申请人需提供固定来源的证明文件。

11、生产加工记录(能反映产品生产过程和投入品使用情况)

12、预包装食品标签设计样张(非预包装食品不必提供)

13、加工水监测报告

14、产品检验报告

第7篇:如何申报绿色食品标志

发表时间: 2012-07-26 文章来源:

绿色食品标志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企业如需在其生产的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必须按以下程序提出申报:

1、申请人向所在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提交正式的书面申请,并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一式两份)、《企业生产情况调查表》。

2、各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将依据企业的申请,委派至少两名绿色食品标志专职管理人员赴申请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合格,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将委托定点的环境监测机构对申报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

3、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的标志专职管理人员将结合考察情况及环境监测和评价的结果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初审合格的材料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4、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上述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申报企业和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合格者,由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对申报产品进行抽样,并由定点的食品监测机构依据绿色食品标准进行检测。不合格者,当年不再受理其申请。

5、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检测合格的产品进行终审。

6、终审合格的申请企业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签定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不合格者,当年不再受理其申请。

7、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上述合格的产品进行编号,并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

8、申报企业对环境监测结果或产品检测结果有异议,可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仲裁检测申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定点监测机构对其重新检测,并依据有关规定做出裁决。

第8篇:绿色食品申报材料清单

申请人向所在省绿办提出认证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文件,每份文件一式两份:

1.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

2. 《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

3. 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4. 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

5. 公司对“基地 +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

6. 产品执行标准

7. 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

8.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需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 9.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10. 企业质量管理手册

11. 预包装产品,提供产品包装标签设计样。

12. 提供生产中所用农药、商品肥、兽药、消毒剂、渔用药、食品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产品标签复印件;

对于不同类型的申请企业,依据产品质量控制关键点和生产中投入品的使用情况,还应分别提交以下材料:

1. 矿泉水申请企业,提供卫生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及专家评审意见复印件;

2. 对于野生采集的申请企业,提供当地政府为防止过渡采摘、水土流失而制定的许可采集管理制度;

3. 对于屠宰企业,提供屠宰许可证复印件;

4. 从国外引进农作物及蔬菜种子的,提供由国外生产商出具的非转基因种子证明文件原件及所用种衣剂种类和有效成份的证明材料;

5. 生产中使用商品预混料的,提供预混料产品标签原件及生产商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使用自产预混料(不对外销售),且养殖方式为集中饲养的,提供生产许

可证复印件;使用自产预混料(不对外销售),但养殖管理方式为“公司 +农户”的,提供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预混料批准文号及审批意见表复印件;

6. 外购绿色食品原料的,提供有效期为一年的购销合同和有效期为三年的供货协议,并提供绿色食品证书复印件及批次购买原料发票复印件;

7. 企业存在同时生产加工主原料相同和加工工艺相同(相近)的同类多系列产品或平行生产(同一产品同时存在绿色食品生产与非绿色食品生产)的,提供从原料基地、收购、加工、包装、贮运、仓储、产品标识等环节的区别管理体系;

8. 原料(饲料)及辅料(包括添加剂)是绿色食品或达到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9篇:绿色食品申报程序(整理)

文件四:

绿色食品申报程序

为规范绿色食品申报工作,依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制定本程序。凡具有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国内企业均可按本程序申报绿色食品标志。境外企业另行规定。 1.申请人条件

1.1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企业应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条件;生产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工企业须生产经营一年以上。

1 1.2非企业法人、无法控制产品质量的单位、团体、组织及有可能影响认证公正性的都不能作为申请人。 2. 认证申请

2.1 申请人向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省绿办)领取《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及有关资料,或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网站(网址:)下载。

2.2 申请人填写并向所在省绿办递交《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及以下材料: (1)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2)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 (3)公司对“基地+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 (4)产品执行标准

(5)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 (6)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7)企业质量管理手册

(8)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通过体系认证的,附证书复印件) 3. 受理及文审

省绿办收到上述申请材料后,进行登记、编号, 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认证材料的审查工作,并向申请人发出《文审意见通知单》。

4. 现场检查、产品抽样

2 4.1省绿办应在《文审意见通知单》中明确现场检查计划,并在计划得到申请人确认后委派2名或2名以上检查员进行现场检查。 4.2现场检查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工作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省绿办递交现场检查评估报告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及有关调查资料。

4.3 现场检查合格,需要抽样检测的产品安排产品抽样: 5. 环境监测

5.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由检查员在现场检查时同步完成。

5.2 根据《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经调查确认,必要进行环境监测的,省绿办自收到调查报告2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绿色食品定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环境监测。

5.3定点环境监测机构收到通知单后,40个工作日内出具环境监测报告,连同填写的《绿色食品环境监测情况表》,报送省绿办。 6. 产品检测

绿色食品定点产品监测机构自收到样品、产品执行标准、《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单》、检测费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出具产品检测报告,连同填写的《绿色食品产品检测情况表》,报送省绿办。 7. 认证审核

7.1省绿办收到检查员现场检查评估报告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签署审查意见,并将认证申请材料、检查员现

3 场检查评估报告、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及《省绿办绿色食品认证情况表》等材料报送中心认证处。

7.2 中心认证处组织审查人员及有关专家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核,2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核结论。

7.3审核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的,中心认证处将认证材料、认证审核意见报送绿色食品评审委员会。 8. 认证评审

8.1 绿色食品评审委员会自收到认证材料、认证处审核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全面评审,并做出认证终审结论。 8.2 认证终审结论分为两种情况: (1)认证合格 (2)认证不合格

8.3 结论为“认证合格”,执行第 9条。

8.4 结论为“认证不合格”,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在做出终审结论 2个工作日内,将《认证结论通知单》发送申请人,并抄送省绿办。本生产周期不再受理其申请。 9. 颁证

9.1 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将办证的有关文件寄送“认证合格”申请人,并抄送省绿办。申请人在60个工作日内与中心签定《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9.2 中心主任签发证书。

上一篇:银行后台柜员工作总结下一篇:安全责任大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