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法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水城县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的实践研究

摘要:学习困难一直是各国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于各个学段及各个学科的现象。边远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学校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使得农村学校的学困生数量更多,形成的原因也更为复杂,转化也更有难度。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三所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三所学校分别为水城县花戛中学(位于水城县花戛苗族布依族族彝族乡)、野钟中学(位于水城县野钟乡)、金盆中学(位于金盆苗族彝族乡)。分析了水城县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其形成原因包括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针对水城县农村初中化学困生形成原因结合直观化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及最近理论等相关教学理论,提出相应的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体系。该转化体系包括课堂、课外及家庭三个部分。课堂部分的转化方法有直观化教学、分层教学、问题导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课外部分包括设立课外学习小组和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家庭部分包括家庭教育培训和跟踪访谈。本文最后采用实验教学法进行实证研究,以笔者所任教的金盆中学四个化学班为实践对象,其中两个班班级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级为对照班。实验班根据笔者所提出的教学转化策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对照班则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结束后,以化学学困生考试成绩以及化学学困生学习兴趣水平、学习策略水、知识掌握水平来评价学困生转化的效果。本研究表明:通过转化策略体系的实施,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化学学困生学习兴趣水平、学习策略水、知识掌握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体系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

1.1.2 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现状

1.1.3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目标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化学学困生转化的的理论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直观教学

2.1.2 建构主义理论

2.1.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学习困难学生

2.2.2 化学学习困难学生

3 农村初中化学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概况

3.2 学困生成因问卷统计与分析

3.2.1 学困生成因调查问卷的维度设计

3.2.2 学生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3 学困生成因分析

3.3.1 认知因素

3.3.2 家庭因素

3.3.3 教学因素

3.3.4 人际交往因素

3.3.5 学科因素

4 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研究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思路

4.3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4.3.1 课堂转化策略

4.3.2 课外转化策略

4.3.3 家庭转化策略

4.4 实践对象

4.5 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整体研究

4.5.1 学习现状调查

4.5.2 学习现状分析(前测)

4.5.3 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教学实践案列

4.6 整体转化效果评价与分析

4.6.1 学生成绩

4.6.2 学习现状分析(后测)

4.7 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个体案例

4.7.1 个案一

4.7.2 个案二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与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智慧社区论文提纲下一篇:流域水生态环境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