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类专业排名

2022-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土建类专业排名

高职土建类专业群建设探讨

[摘 要]专业群建设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一个或几个重点专业为龙头,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基地建设、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土建 专业 专业群 高职院校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群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长期积累和积淀的过程,通过不断强化专业群建设,学校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就有可靠的保证。学院自1952年建校即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之后逐步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市政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基础工程技术等专业,2005年被教育部、建设部列为建设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6年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基地被列为中央、省财政支持奖励的实训基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列为省第二批高职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列为省第三批高职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制图”被评为2004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被评为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主参编土建类教材40余部,其中主编6部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土建类专业有较强的优势。

(一)专业群的概念

专业群指由若干个相近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专业群所涵盖的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其范围可以用是否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实践性教学加以界定。专业群具有如下特征:

1.专业群内的专业往往是围绕某一行业设置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工程对象和相近的技术领域。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各专业可以在一个体系中完成实训任务,在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上也必然有大量的设备是共用的,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实训项目是共同的,这对高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专业群内的专业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依托某一学科基础较强的专业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学科基础。因此必然有相同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相应师资队伍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共同的,必然形成师资队伍专业团队,形成某类专业建设的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

(二)专业群建设的作用

1.形成专业群体优势,增强市场适应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淘汰老专业,开设新专业。专业群集聚了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可以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础,不断调整专业方向或往相近相关的专业渐进拓展。由于专业演变的连续性,因此容易形成强势专业,保证教学质量。

2.形成实践教学优势,降低实训建设成本。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根本区别。实践教学是否到位,关系到高职办学的成败。高职教育的实训建设投资巨大,并且需要不断地更新、维护维修。如果专业分散,为各专业配备必要的实训设施会因设备使用率不高或专业的萎缩及淘汰而引起实训设施的闲置和浪费,学校缺乏足够资金,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然而,进行专业群建设,专业相对集中,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相关实训室,进行系列化建设,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体系。由于专业的相关性,实训设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建设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由于实训设施的完善性、先进性,可以大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形成师资队伍优势,增强专业竞争力。高职教育对师资有其特殊的要求,高职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其发展的瓶颈。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在于专业教师的数量、结构和“双师”素质。进行专业群建设,学校可以集聚起相近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形成专业师资的数量优势、结构优势和“双师”优势。由于相近相关专业教师的相互兼容性,在专业教学上可以灵活调用,既能降低专业教师的储备率,提高教师的使用率,节约办学成本,又能满足专业教学上的需要;由于专业群内教师相对集中,数量相对丰富,有利于对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进行控制,合理配置,整体优化;由于专业群各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和专业实训体系的相对完整性,结合产学研,利于建成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实训师资队伍,提高“双师”比例和“双师素质”,从而增强各专业的竞争优势。

(三)专业群建设的内容

专业群建设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1.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因此,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模块”式的模式构建,“平台”是根据专业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模块”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或专门化方向)而设置,由体现专业(专门化方向)特色的课程组成。每一个模块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后,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形成,在专业群的基础上,必然形成师资队伍集群,形成某类专业建设的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同样,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是提高专业群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和根本所在。选好专业带头人特别是选好专业群内核心专业的带头人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专业带头人通常是指在某一行业领域内对专业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本行业领先地位的技术人才。

教师团队建设的另一项任务是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亦即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加教师职称;是既有讲师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以上专业职称;主持过应用型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实训基地建设应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按专业群分类组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应为专业群内各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企业的职工培训基地,本地区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基地,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基地。

4.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库,是为了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凸显专业的示范与辐射效应。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核心专业,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可以考虑与相关院校、按专业群分类,共同研制开发教学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专业群建设的途径

1.合理构建专业框架。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基础与核心,能否从市场实际出发,构建起一个合理的专业框架,这对于高职学院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专业群建设不能脱离高职学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具体条件。专业群建设并不等同于专业框架建设,高职院校的决策层,需要从战略高度考虑专业框架的构建,即要从学院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办学基础条件出发,结合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寻找、确定若干个行业,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判断所依托的对象,做到近期与远期结合。这样,才能有利于逐步建立起若干个专业群,成为学院整体专业框架的支柱。

2.逐步拓展专业群体。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要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院拓展新专业的可能性,逐个推出新的专业方向或相近相关的新专业。专业群建设是市场需求变化与高职学院内在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3.重视实训配套建设。专业群的优势之一是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投入,就专业群内的相关相近专业建成一个较完整、较先进、较稳定的实训体系,以满足群内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所以在进行专业群建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实训体系的配套建设。如果只推出系列专业,而没有系列实验、实训室与之相配套,专业群的优势也就不再存在,也就失去了专业群建设的实际价值。专业群和实训体系互为依存、相互彰显,缺一不可,两者最好同步进行。

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专业群建设,利于形成师资合力,发挥专业优势。但专业群的开发,需要有一定数量和素质的师资去支撑。另外,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本身就是专业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这样一支师资队伍的存在,专业群和实训体系的所有优势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要进行专业群建设,首先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按照专业的合理布局,调整师资的知识、能力结构,在专业群的范围内形成整体合力。

(五)学院土建专业群及其建设

学院的土建专业群是指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公路桥梁工程等各类土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与管理职业群相对应的,有共同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联基础的相近专业。

1.设置原则。

(1)有共同的行业基础或行业背景。从校外来说,是依托于土建工程各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形成的一类相近专业;从校内来说,是一所水利水电类工科学院,长期依托水利水电行业办学,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长期办学积淀的物质基础、社会关系基础和文化基础为专业群的设置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有共同的课程内容。专业群由于是面对土建工程中大致相近的职业,如中小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工程造价编制人员、测量人员、监理人员、运行管理人员等,因此它们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反映在课程上就是不少的专业群有共同的基础课程平台或有共同的核心课程,或有共同的实验实训课程。

(3)有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基础。由于专业群有共同的技术、技能基础,有共同的课程,在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上也必然有大量的设备是共用的,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实训项目是共同的,这对专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4)有共同的师资队伍。专业群的行业背景一致,理论和技术技能基础相同,需要的实验实训设施相近,相应地,师资队伍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共同的。这样,在专业群的基础上,必然形成师资队伍专业群落,形成土建类专业建设的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

(5)有核心专业。在依托行业的专业集群中,湖北省教改试点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处于核心的地位。这些专业的办学历史长,积累的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影响大。核心专业成为凝聚专业群的核心。

2.设置方式。

以核心专业为骨干,以核心课程群、核心技能群为基础,以专业方向适应该行业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方式来设置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它是培养社会所需的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人才的有效办法。以专业群为基础,可以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或一个专业基础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也可以设计或增设相近的专业,以适应市场的细化需要,如电气、机电、电子类典型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管理。此外,专业群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平台,它为学生提供了共同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迁移能力。

在专业设置中,以行业为背景,以所面向的就业职业群为标准,结合学院办学条件和优势进行设置,见表1。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04).

[2]李志宏.王伟,李津石.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3]蔡克勇.我国新办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交通高教研究,2003,(1).

[4]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14).

[5]任君庆.课程开发与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5,(1).

作者:钟汉华

第2篇: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探究

摘 要:法律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知识普遍欠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是存在缺陷。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探索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学生 法律素质 培养 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为适应这一要求,高校教育必须大力提升学生法律素质。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土建类专业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的必要性

(一)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思想在建筑行业贯彻落实的需要。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②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行法治,极为重要的标志就是国民的法律素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建筑业相关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建立了以《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及《注册建筑师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主体,大量部门规章为辅助和补充的建筑法律规范体系,在建筑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建筑行业良性、高效且有序的发展。由此可见,法律是调节和管理建筑行业的基本手段,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主题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土建类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有利于造就一支既熟悉建筑理论知识,又熟悉业内法律常识的专业队伍,是实现依法治国重要思想的重要保障。

(二)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是开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基本法律知识和建筑法律法规知识的储备缺一不可。因此,要促进土建类专业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顺应职场发展需求,法律素质的培养必不可少!考虑到目前在校学生多为九零后的年轻人,而五年、十年之后,他们将成为建筑行业的骨干力量这一情况,加强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具有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学生自觉的知法、守法、用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是解决学生执业过程中遇到各类法律问题的需要。由于现阶段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仍然存在很多法律问题,土建类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地方保护、行业封锁、招投标活动弄虚作假、“阴阳合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违法转包工程、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㈢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他们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此外,在择业阶段,所有大学生都会遇到用人单位招聘时会对不同院校、不同性别、不同相貌甚至血型和星座的学生进行差别对待,这一行为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平等竞争权。如果不具备基本的行业内法律知识,没有较高的法律素质,不但会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严重的还会使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给社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土建类专业学生不但要学法、懂法、守法,更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培养自身法律素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明辨是非,远离违法犯罪。

二、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困境

(一)课程设置有失偏颇

大学里重专业课,轻基础课,厚此薄彼的现象大家已司空见惯。土建类专业学生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专注法律素质培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少的可怜,甚至在大部分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只是简单作为普通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以高职院校为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普法的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共计48学时。而整门课程中除去道德理论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仅占总课时数的四分之一,约12学时,且内容为宪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及行政法此类基础法学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建筑专业类法律法规。受课时少、内容多的限制,法律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课堂案例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环节都不能充分进行,使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根本达不到培养土建类学生专业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专业法律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土建类学生的法律教育,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条件要求极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法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建筑类相关学科知识,但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土建类学科从事建筑及房地产法学研究的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许多高校受人员编制限制,又鉴于法律基础课程课时有限,很少引进主修建筑及房地产法律法规的专职教师。承担法律课程的部门通常是思想政治教学部,这一教学部门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思想道德修養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内大多数主讲教师的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专业使之完全可以胜任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理论课的教授,但是土建类专业法律法规课程由不是主修法律专业的德育老师兼任,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些老师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法律培训,更不具备建筑行业基本知识,教学水平也存在差异,对于学生提出的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根本无力给出正确科学的解答。

(三)专业教材匮乏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目前我国尚没有一本

作者简介:金秋平(1982-),男,天津人,法学硕士,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理论与教育实践。

完整收录土建类专业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的相关教材。现阶段在全国高校中通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教材中法律基础部分提纲挈领的涵盖了我国宪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等基本法律知识,同一些省市级编写的普法教学参考书、高校自编教材以及几所高校联合编写的普法类参考书目一样,有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缺乏土建类专业特色。而对于土建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掌握与执业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更为重要,这些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需要。

三、加强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建议

(一)优化课程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各级教育、房地产及建筑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作用及其必要性,对有效的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进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高校应自上而下的更新教育理念,重视专业技术类课程教学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把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作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针对目前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时偏少的现状,开设土建类专业法律课程,同时增加基础课中土建类专业法律知识教学的学时。

(二)优化教学团队师资结构

一支法律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建筑类专业法律教育的基本保障。高校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着力打造一支建筑学与法学知识兼备的师资团队。要优化现有教学团队师资结构,首先,应大力引进同时具备建筑学与法学交叉学科知识储备的人才,改变教师学历结构。其次,应大力引进青年教师,改变现有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最后,应建立师资的培训机制,对在岗的非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老师们进行土建类相关法律知识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类法律知识进修培训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可见,引进既掌握法学知识又熟悉建筑学的复合型青年教师,培养跨学科的法律人才,是今后土建类专业普法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大势所趋。

(三)编纂土建类专业学生专用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教材

优秀教材与教学大纲的编纂是土建类专业开展法律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要编写土建类专业学生需要的特色法律教育教材,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教委及房地产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多方开展建筑类院校土建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研讨会,聘请建筑学、法律、管理学等各方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制定培养目标,就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组织经验丰富的建筑学与法学专家共同编写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全国通用教材,将与各专业相关的法学知识、法律法规融入到建筑类各专业中去,使建筑学和法学融为一体。

结束语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这就需要高校向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依法治国”思想在建筑行业和教育行业贯彻落实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让土建类专业学生拥有系统的专业法律知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土建类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4.10.24

[2] 李晓燕 建筑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为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04

[3] 韩益凤 陈玉祥 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浅析 载于《前沿》2011年第24期

[4] 莫敏 李建光 法治在何處——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法治建设思考 载于《梧州学院学报》2013.04

注释:

①2014年10月2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②莫敏 李建光 法治在何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法治建设思考 载于《梧州学院学报》2013.04

③李晓燕 建筑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为例 2009.04

作者:金秋平

第3篇: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整体优化研究

摘要:力学系列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而传统教学体系已很难适应新时期下学时减少而要求更高的教学需要。在力学系列课程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新教学体系。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该新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整体优化;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重庆大学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力学等力学系列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均已建设成为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高质量力学系列课程的建设为实现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起着支撑作用。该系列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决定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随着时代发展,高等教育正经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单一的知识教育向知识能力全面教育的转变,如何尽快适应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土建类专业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力学系列课程建设主要在各门课程范围内独立进行,片面强调单门课程的重要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原有力学课程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力学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交流,课程体系难以形成有机整体。由于历史原因,任课教师归属不同的教研室或教学小组,教学各自独立,彼此缺乏交流,致使各门力学课程一直难以整合、优化。

(2)课程内容重叠较多。传统的力学教学体系过于强调各门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力学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叠。如理论力学和大学物理中的汇交力系、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内容重

复;理论力学中质点的振动,材料力学课程中的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压杆稳定与结构力学课程中的结构动力学、几何组成分析、结构的稳定分析等内容之间既重复又缺乏联系。又如材料力学课程中杆件内力分析与结构力学课程中的静定结构内力分析重复。课程之间内容重叠导致课时浪费,学生对重复内容似懂非懂,学习困难,积极性不高,易产生厌学情绪。这直接影响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得该系列课程不及格率高,对后续课程的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3)“学”与“用”严重脱节。现有的力学体系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工程背景和工程意识,致使学生应用力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书中的例题、习题大多是理想结构,与工程实例联系不紧密,“学”与“用”严重脱节。

(4)重视定量分析,缺乏定性分析。现有力学教学体系过于重视定量分析和数值计算,而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视不够,以致学生平时练习过于注重数值计算,而忽略对问题的总体把握。

二、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整体优化改革

学校自2005年以来,以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为基础,以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 “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精品课程群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大土建类工程专业力学系列课程创新与精品化建设”,重庆市一般教改项目 “大土木学科力学系列课程教材建设”为依托,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力学素质为核心,开展了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的整体优化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明确了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整体优化改革要求

为准确把握新时期下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整体优化改革的要求,笔者对用人单位、已毕业学生、在校研究生、在校本科生开展了大量调研。用人单位强调,毕业生对力学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发展后劲,希望学校增加力学基础课程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权重,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定性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受访研究生普遍认为,本科力学课程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质量和科研能力。

(二)建立了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新体系

在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土木工程专业规范” “理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和“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笔者首先开展了对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内容的分析和梳理,理清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了每门课程独立的知识点和基本要求,并删除了不必要的重叠内容。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如结构位移计算的“单位荷载法”,在材料力学课程能量原理和结构力学虚功原理中都有介绍,这势必造成内容重复,影响学习效率,整合后,已将该内容并入结构力学课程中集中讲解。又如,理论力学课程中“单自由度质点系的振动”这一知识点,已融入结构力学课程“结构动力计算”中讲解。在优化整合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弹性地基梁”“开口薄壁杆件”等。此外,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参照行业规范,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如材料力学“轴心受压钢压杆的稳定计算”中,将柱子曲线由传统教材的3根改为与新规范吻合的4根,使教学内容与最新的建筑行业规范统一,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对于给水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及勘查技术与工程等其他专业,过去开设的力学课程主要有理论力学(3)、材料力学(3)、结构力学(3)等。讲授内容是将静力学部分、杆件基本变形和压杆稳定、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解超静定结构的简单方法等进行组合,这样,知识之间缺乏融会贯通,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力学知识的要求,我们将该类专业力学课程优化为工程力学和结构力学两门。工程力学整合了原来的理论力学(3)和材料力学(3)两门课程,具有起点高和体系新颖的特点。例如对于“力系的简化与平衡”部分,采用的是从空间到平面、从一般到特殊的形式,同时删除了大学物理课程已学习过的内容,避免一开始就产生“课程内容重复、起点低”的错觉。优化后的力学课程

教学内容起点高,既提升了学生学习力学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又如,传统材料力学课程按照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划分章节,分别介绍各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应力与强度条件、变形与刚度条件等,而新开设的工程力学课程将同类内容集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也利于精简学时。工程力学课程新旧体系部分内容对照见表1。

对于结构力学课程,既要按照该课程的“基本要求”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又要根据各专业的具体需要介绍相应结构及其受力特点。例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微观力学计算要求较低,而对从宏观把握力学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要求较高;对于给水排水专业的学生则要介绍水工结构的型式及其受力特点;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则要介绍各结构的受力特点与材料选用之间的关系。

(三)编写出版了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精品教材

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新教学体系在2007级和2008级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对新教学体系作了完善,并精心组织骨干教师重新编写、出版了新教学体系下的《工程力学》[1]《材料力学》[2]《结构力学》[3]《理论力学》[4]《水力学》[5]《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6]等力学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着重突出了在有限学时内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经典内容,又能了解基础力学的工程应用以及最新进展。新系列教材具有如下突出特点:起点高,例如编写“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时,采用从空间到平面、从一般到特殊的形式;引入最新科研成果,满足行业规范;行业特色鲜明,系列教材主要适用于土建类本科专业的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其内容具有实际土木工程背景,强调力学与土木工程的联系;体系新颖,例如工程力学教材将同类内容集中编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减少篇幅、精简学时;示例丰富,与实际工程结合紧密。该系列教材中,部分教材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部分教材已列入学校校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他教材正在申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三、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学校从2007级开始,开展了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绩如下。

一是,对建筑环境与设备等9个本科专业,从2009级开始按照新的教学体系进行了实践。实践表明,虽然增加了“空间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应用”等教学内容,但从考试情况看,近几届工程力学课程在学时不变、考试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不及格率明显降低。

二是,将市级重点教改项目改革成果用于教学实践,在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讲授了更多、更新、更深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的力学知识面更宽、更牢固,学生应用所学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

三是,近3年来,学院陈朝晖教授牵头的教改团队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教材建设为辅助,转变了建筑学专业学生对力学课程的认识,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是,工程力学和结构力学课程均出版了网络教材,除供学校网络学院的学生学习外,还通过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在校学生预习和复习。网络教学实践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深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

四、结语

为了与工程发展状况及实用性相适应,在学时不断压缩的情况下,保持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深入探索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之间的联系,删除重复部分,将原本各自独立建设的课程为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分解,去粗存精,通过贯通、融合和相互渗透,最终达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打破原有各自为政的独立模块式教学体系,建立了既精简学时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新教学体系,并编写出版了新体系下的系列教材,以适应现今教学改革的趋势和要求。

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整体优化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需要通过多届本科教学的实践进行检验。后续课题组将在新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系列教材的修订和补充,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德华,程光均.工程力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

[2]刘德华,黄超.材料力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文国治.结构力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4]肖明葵.理论力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5]肖明葵.水力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6]文国治,李正良.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

Research on the whole optimization in mechanics series courses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HUANG Chao, LIU Dehua, CHENG Guangjun,WEN Guozhi, TAN Zhouling, XIAO Mingkui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编辑 梁远华)

作者:黄超 刘德华 程光均 文国治 谭周玲 肖明葵

第4篇:土建类专业介绍

土建类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土建类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素质”的原则,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类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及监理等部门的相关技术或管理工作;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工程师等。

土建类包括土木工程专业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分为建筑工程方向和交通土建工程方向。

建筑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工程测量、画法几何与土建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与设计、地基及基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与组织、建筑经济与管理等。

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施工监控、养护、维修加固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工程测量、画法几何与土建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道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工程经济学、交通工程学、城市道路设计等。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从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城市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防灾与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地质、画法几何与土建制图、土力学、弹性力学、岩体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交通规划、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地铁与轻轨、隧道工程、爆破工程、地下工程监测与评价、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第5篇:化学类专业排名

无机化学(86)

排名 学校名称 1 2 3 4 5 6 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山大学

等级 学校名称

名 A+ 7 山东大学 A+ 8 东北师范大学 A+ 9 兰州大学 A+ 10 复旦大学 A 11 厦门大学 A 12 浙江大学

等排级 名

学校名称

等级 A A A A A

A 13 郑州大学 A 14 清华大学 A 15 武汉大学 A 16 同济大学 A 17 苏州大学 A

B+等(26个):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宁波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暨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B等(25个):广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湖北大学、中北大学、沈阳化工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江苏大学、西南大学

C等(18个):名单略

分析化学(97)

排名 学校名称 1 2 3 4 5 6 7 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浙江大学 吉林大学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等级 A A A A A

级 名 级 名

A+ 8 西南大学 A+ 9 东北大学 A+ 11 兰州大学 A 12 南开大学 A 13 华东师范大学 A 14 复旦大学

A 15 山东大学 A 16 西北师范大学 A 18 陕西师范大学 A 19 中南大学 A

A+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B+等(29个):西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B等(29个):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暨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延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C等(20个):名单略

有机化学(106)

排名 学校名称 1 2 3 4 5 6 7 兰州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清华大学

排等级 学校名称

名 A+ 8 吉林大学 A+ 9 山东大学 A+ 10 南京大学 A+ 11 中山大学 A+ 12 复旦大学 A 13 武汉大学 A 14 厦门大学

等级 学校名称

名 A 15 徐州师范大学 A 16 华中师范大学 A 17 天津大学 A 18 郑州大学 A 19 苏州大学 A 20 湖南师范大学 A 21 云南大学

等级 A A A A A A A

B+等(32个):华东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B等(31个):新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大连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C等(22个):名单略

物理化学(103)

排名 学校名称 1 2 3 4 5 6 7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

学校名称

等排级 名

学校名称

等级 A A A A A A

级 名

A+ 8 清华大学 A+ 9 南京大学 A+ 10 大连理工大学 A+ 11 武汉大学 A+ 12 北京师范大学 A 13 山东大学 A 14 辽宁师范大学

A 15 北京理工大学 A 16 福州大学 A 17 华东师范大学 A 18 天津大学 A 19 中山大学 A 20 湖南大学 A

B+等(31个):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B等(31个):河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宁波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南大学、青海民族学院、黑龙江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烟台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辽宁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温州大学、贵州大学

C等(21个):名单略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73)

排名 学校名称 1 2 3 4 5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等排级 名

学校名称

等排级 名

学校名称

等级

A+ 6 南京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四川大学 A 9 上海交通大学 A 10 华南理工大学

A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A 12 北京化工大学 A 13 清华大学 A 14 武汉大学 A

A A A

B+等(22个):兰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北大学

B等(22个):东南大学、华侨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C等(15个):名单略

化学工程(55)

等排

学校名称 等级

级 名

中国石油大1 天津大学 A+ 5 北京化工大学 A 9 A

2 清华大学 A+ 6 大连理工大学 A 10 四川大学 A 3 华东理工大学 A 7 华南理工大学 A 11 中南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8 南京工业大学 A

B+等(16个):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贵州大学

B等(17个):郑州大学、重庆大学、烟台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昌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侨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山东大学

C等(11个):名单略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排名 等排级 名

化学工艺(97)

排等排等排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等级 名 级 名 级 名

中国石油大1 A+ 8 浙江大学 A 15 湖南大学 A 学

华东理工大2 A+ 9 清华大学 A 16 中南大学 A 学

北京化工大3 A+ 10 四川大学 A 17 郑州大学 A 学

太原理工大4 A+ 11 南京工业大学 A 18 西北大学 A 学

5 天津大学 A 12 广西大学 A 19 武汉科技大学 A 大连理工大6 A 13 河北工业大学 A

华南理工大7 A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B+等(29个):南京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山东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江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桂林工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

B等(29个):河北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济南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新疆大学、贵州大学、四川理工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北理工大学、燕山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 C等(20个):名单略

生物化工(61)

排等排等排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等级 名 级 名 级 名

1 华东理工大学 A+ 5 大连理工大学 A 9 西北大学 A 2 浙江大学 A+ 6 北京化工大学 A 10 四川大学 A 3 天津大学 A+ 7 南京工业大学 A 11 中南大学 A

华南理工大4 清华大学 A 8 浙江工业大学 A 12 A

B+等(18个):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华侨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工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广西工学院

B等(18个):东北农业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东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石河子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州大学、烟台大学、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C等(13个):名单略

应用化学(190)

等排

学校名称 等级

级 名

A 27 湖南大学 A A 28 武汉大学 A

中国矿业大3 华东理工大学 A+ 16 广东工业大学 A 29 A

4 天津大学 A+ 17 中南大学 A 30 山西大学 A 5 清华大学 A+ 18 南京大学 A 31 贵州大学 A 6 华南理工大学 A+ 19 南京工业大学 A 32 南开大学 A

哈尔滨工程7 北京化工大学 A+ 20 北京工业大学 A 33 A

大学

浙江工业大8 上海交通大学 A+ 21 陕西科技大学 A 34 A

9 中国石油大学 A+ 22 燕山大学 A 35 新疆大学 A 10 南京理工大学 A 23 青岛科技大学 A 36 中北大学 A 11 四川大学 A 24 浙江理工大学 A 37 黑龙江大学 A

湖南科技大12 吉林大学 A 25 苏州大学 A 38 A

13 浙江大学 A 26 西南石油大学 A

B+等(57个):合肥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山东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鞍山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广西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大学、上海电力学院、长江大学、湘潭大学、福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渤海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B等(57个):华东交通大学、西北大学、海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上海水产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吉首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排等学校名称 名 级 1 北京理工大学 A+ 2 大连理工大学 A+

学校名称 名

14 北京大学 15 江南大学 五邑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侨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济南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 C等(38个):名单略

工业催化(43)

等排

学校名称 等级

级 名

北京化工大1 天津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7 A

2 大连理工大学 A+ 5 中国石油大学 A 8 南昌大学 A 3 华东理工大学 A 6 浙江工业大学 A

B+等(13个):南京工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B等(13个):长春工业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汕头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烟台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 C等(9个):名单略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排名 等排级 名

第6篇: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介绍

物业管理

专业名称:物业管理

专业代码:560702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物业管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物业管理能力和熟练服务技能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现代物业管理与服务。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物业管理法规、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房屋维修与预算,、物业统计、物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物业管理实务、客户心理学、房地产市场营销、职能建筑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物业设备维护管理实训、物业智能化管理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住宅小区、商业大厦、写字楼等物业管理部门。

其他:本专业可获取劳动部物业管理员(师)中级职业技术证书。

建筑设计技术

专业名称:建筑设计技术

专业代码: 56010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技术管埋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民用建筑设计、建筑效果图及建筑图纸的设计绘图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建筑绘画、建筑初步、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物埋、建筑设备、建筑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绘画写生、建筑构造设计、建筑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毕业综合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中小建筑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及管理工作。

城镇规划

专业名称:城镇规划

专业代码:560201

专业核心能力: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城镇道路交通规划、建筑设计、城镇工程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城镇建设管理、风景写生、社会实践、课题设计、实训中心实训、毕业综合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的设计与管理工作。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专业名称: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60302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工程力学、水力水文学、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岩体力学、钢筋混凝土、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建筑施工、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工程计量与计价、地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结构测试与检验、地下室结构设计、地质认识实习、挡土结构设计实践、工程测量实习、施工技术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现场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工程造价

专业名称:工程造价

专业代码: 560502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基本理论和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建筑经济、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原理、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合同管理;工程造价实训、工程量清单报价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建筑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园林绿化工程造价。

就业面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招标、工程造价咨询中介,工程造价主管部门。

工程监理

专业名称:工程监理

专业代码: 560504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工程制图与建筑构造、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力学与结构、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投资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工程建设法规与监理合同管理、课程设计、工种操作训练、毕业综合实践、岗位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建筑工程监理、道路与桥梁工程监理、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市政工程监理、铁路工程监理、水运工程监理等。

就业面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工作。

市政工程技术

专业名称:市政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 56060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市政工程专业的设计、施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市政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市政工程施工组织及预算的编制,工程设计等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工程测量、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道路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学、水力和水力学、建筑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城市道路工程、城市管道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与概预算、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岗位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以及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市政、交通、路桥工程的施工、管理、养护、运营等工作。

园林工程技术

专业名称:园林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60106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园林的基木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园林设计、园林施工技术、园林绿化维护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园林施工技术与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园林设计、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工程,园林史、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风景写生、树木花卉认识实习、园林测绘、课题设计、实训中心实训、毕业综合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园林设计施工单位的设计、施工与相关单位的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与监察

专业名称:城市管理与监察

专业代码:560202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依法行政和城市管埋的基本理论与监管技能,从事城市管埋、监察和综合执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城市管理法律规章知识与综合执法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行政诉讼制度、民法概论、公共行政学、城市管理与运行实务、公务员制度与行为规范、城市建设管埋法学、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学、城市规划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城市生态与环境、行政执法旁听见习、执法礼仪、城市规划管埋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区、县、街道、规划、市容、环保、园林绿化、市政等部门的执法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 56030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组织、高层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种操作训练、课程设计、工程实践、岗位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土建施工领域技术与管理工作。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专业名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60404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变配电技术,智能化技术基本技能,能从事建筑电气工程的强弱电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智能化楼宇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电机拖动、电气控制、供电与照明、弱电技术、楼宇设备安装与调试、综合布线与网络工、消防、电气工程预算、可编程控制器、

楼宇智能化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施工、认识实习、技能操作实习、毕业专业实践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现代化楼宇及物业管理小区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管理、维护等工作。 建筑工程管理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管理

专业代码: 56050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建设工程投标策划、投标报价、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建设工程投标策划、投标报价。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建筑经济、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测量、建设法规、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预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成本分析、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施工认识实习、预算大作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综合实训、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清单报价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施工企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介部门。

建筑经济管理

专业名称:建筑经济管理

专业代码: 560503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建筑物流管理、建筑人力资源管理、建筑统计、建筑会计、建筑工程预算能力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物流、人力资源、统计、会计、预算等综合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建筑经济、经济法规、施工企业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建筑统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报价、预算大作业、统计综合练习、物资管理大作业、预算综合练习、工程量清单报价综合练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工作。

第7篇:水利土建类专业顶岗实习报告要求

附二:顶岗实习报告要求

一、目的、任务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毕业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已成为产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到施工单位顶岗工作,通过实际工作掌握处理工程信息、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工作方法,在工程师和实践教师指导下,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择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顶岗实习的基本程序

1、参加顶岗实习的资格: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是施工一线的专业技术岗位,不能跨专业毕业实践,毕业生所在系负责顶岗实习的审批和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管理。

2、顶岗实习的基本程序:顶岗实习实行院内指导教师和生产单位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办法。学生离校前,由学生所在系安排院内指导教师完成以下工作:①结合专业制订顶岗实习基本要求。对顶岗实习岗位、现场指导教师的资格、顶岗实习内容的限选范围及提交成果提出具体要求。②编制顶岗实习委托书。说明顶岗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连同顶岗实习基本要求发送到生产单位。③在接到委托单位的回执后,按学生顶岗实习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内容,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对顶岗实习的内容提交成果等做出明确的规定。④顶岗实习结束后,由现场指导教师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客观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其能力水平、顶岗实习总结成果给出评价意见。最后,单位签署意见后寄到毕业生所在系。⑤顶岗实习的学生原则上回校参加毕业答辩。顶岗实习成绩参照《毕业设计与毕业答辩成果评定办法》评定。对因故不能返校参加毕业答辩的学生,毕业生所在系可委托生产单位组织答辩委员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答辩。成绩按百分制评定。⑥对在生产单位参加答辩的同学,所在系在上报顶岗实习成绩登记表时,应同时上报毕业答辩委托书、毕业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顶岗实习鉴定表、毕业答辩成果。⑦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提出推荐优秀成绩的意见,由院答辩委员会审定。对不及格的学生,参照学校毕业设计有关规定处理。

三、顶岗实习的基本要求

1、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是专业技术岗位,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

2、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限定在施工管理、工程建设建立、概预算与招投标等方面。

3、顶岗实习应提交的成果:(1)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单位:全套设计图纸、 顶岗实习总结40页以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招投标程序、标书、报价书等。(2)施工管理岗位:全套施工图纸、 顶岗实习总结40页以上(不含表格),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体布置、工程概预算等。(3)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积极搜集上述要求的工程资料,对因故(保密、安全等原因)不能搜集到的工程资料,学生要出具顶岗实习单位的证明,说明原因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8篇:中国大学电气类专业排名

A 1清华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B 4浙江大学 5上海交通大学 6哈尔滨工业大学 7天津大学 8东南大学 9重庆大学 10湖南大学

C 11沈阳工业大学 12西南交通大学 13华南理工大学 14武汉大学 15海军工程大学 16东北大学

D 17山东大学 18四川大学 19哈尔滨工程大学 20大庆石油学院 21广西大学 22贵州工业大学 23青岛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排名

A 华北电力大学 清华大学

B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C 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D 上海电力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大学、三峡大学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排名

A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清华大学

重庆大学 B 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 C 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排名

A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山东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C 武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燕山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沈阳

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西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 D 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工学院、郑州大学、安

徽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贵州

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广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排名

A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B 华中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C 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 D 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侨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北

大学、东南大学

电机与电器专业排名

A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B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清华大学 C 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 D 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昌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扬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同济大学

第9篇:国内药学类专业10强大学排名

药学专业(高考药学类7大专业介绍及就业分析)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下面的文章将盘点中国内地药学类专业10强高校: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PKU),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

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 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 育。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一体,是中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捐资创办,1919年10月开办八年制医学本科,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

中国药科大学(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系创建于于1936年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1952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成立华东药学院;1956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86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坐落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辽宁省省会沈阳。学校创办于1931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其前身是中央苏区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药科,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综合性药科高等学府;学校是省部共建高校,与中国药科大学并称为中国的“南药”与“北药”。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始建于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

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复旦”二字选自 《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 校。

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 联盟”(c9联盟)的成员大学。该校学术交流活跃,涵盖了文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 湾四大校区。

第二军医大学(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直属的一所为军队培养医学专门人才及卫生管理干部的全国重点医科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

一,是“2110工程”和总后“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第二军医大学创建于1949年9月,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0年改称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正式定名为第二军医大学。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成长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浙大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大学、首批9所“985工程”大学,中国大学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

四川大学(SichuanUniversity),简称川大,是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首批入选“2016计划”、“珠峰计划”、“卓越计划”、“111计划”的高校之一,是国家32所副部级

大学之一,教育部批准建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研究生自主划线的34所名牌大学之一,“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哈尔滨医科大学创建于1926年,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承担“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院校。

截至2016年底,学校在籍学生为1625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生761人、硕士生4092人,普通教育学生为7163人,留学生为223人。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6计划”、“卓越医

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Universitas21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

上一篇:人大建议办理汇报下一篇:物业安保消防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