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应用研究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责任会计起于西方, 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 它把社会责任和会计学相结合, 借鉴会计的方法系统反映和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非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社会资产与社会负债, 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记录与核算企业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 向政府及公众提供企业对社会的全面影响;其最终的目的是追求社会整体效益, 实现对社会净贡献最大化。可以说, 社会责任会计是与经济学、生态环境学、伦理学、计量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会计学科新分支, 实质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责任, 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1 我国企业规范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1.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从宏观来看,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传统会计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必须面对会计目标、会计方法、会计报告、会计监督等方面的挑战。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 会计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兼顾企业局部利益与社会全局利益, 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传统会计报告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这要求新的报告体系应在原有的会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增加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资源利用和慈善捐助等方面的内容, 也就是说企业要长期发展, 必须促使经济、环境、社会三者和谐发展。

1.2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从社会视角看,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许多企业得到很大发展, 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为市场繁荣、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巨大贡献, 并通过税收等形式间接履行社会责任。但是, 频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如湖南衡阳煤矿瓦斯爆炸) 、环境污染问题 (如紫金矿业的重大污染事故) 、劳资纠纷 (如拖欠农民工工资) 、食品安全 (如问题奶粉、染色馒头) 等折射出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究其原因, 一个字, “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在利润至上的引导下, 一些企业误入歧途, 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惜以污染环境、制假售假获取短期利益, 甚至偷税漏税触犯法律。因此, 要在全社会中大力宣传社会责任的理念, 倡导企业追求利润必须取之有道。比如企业除了遵纪守法外, 还要善待员工,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等。

1.3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从主观层面看, 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当前评价企业名誉已不局限在资产规模和收入状况, 更侧重于企业文化和道德水准、社会和环境责任、技术创新能力, 节能环保力度和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我国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提升企业形象, 就必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加大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力度, 争取与国际接轨。当企业以社会责任会计来计量记录其履行社会责任所引起的社会资产与社会负债, 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时, 所得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能清晰反映出其对社区的贡献, 对环境的保护, 对员工的关爱, 对消费者的忠诚, 对公益事业的支持, 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因此, 我们的企业应转变传统的经营与盈利模式, 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兼顾企业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效益, 积极推广社会责任会计的应用范围。

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

以加多宝集团 (王老吉) 为例, 说明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和产生的社会绩效。

作为中国饮料行业领军品牌, 加多宝一直都努力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汲取精髓, 生产出最符合现代健康标准的优质产品, 帮助人们拥有健康体魄, 并将蕴含着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 覆盖全国, 走向世界, 为中国创造一个世界级的品牌。不仅如此, 加多宝还积极支持中国的慈善, 多次获得“中华慈善奖”和“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荣誉称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企业变成一个享誉海内外的民族企业, 加多宝的成功与其矢志不渝的参与公益事业的决心是紧密相关的, 或者说加多宝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产生了良好的口碑效应, 为其成功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正好验证了一句话:一个经营业绩良好的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而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还能竭尽全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通过这个事例可以证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力度和企业绩效 (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 成正比关系。

3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存在问题

3.1 社会责任相关法规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立法还没有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研究, 与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的法规还没有正式出台, 所以今后立法机关可以考虑在现行的会计法律中加入具体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条文, 国务院和财政部在制定相关会计条例和准则时应该明确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3.2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众所周知, 长久以来企业都是不停的围绕利润转圈, 而忽视对员工、社区、环境、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3.3 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还没有确立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科学的计量方法以及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披露信息也过于主观不够专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与传统会计核算不一样, 后者更侧重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 只有确立了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才能进一步确立核算的科目、计量的方法。而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 绝大多数是文字性描述, 而没有通过具体精确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这反映了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披露水平较低。

4 解决社会责任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完善社会责任的法规建设

为了体现公平原则, 国家必须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用法律规定来衡量, 并对企业给社会造成的“外部经济” (如节能环保) 进行奖励以鼓励其发展, 对给社会造成“外部不经济” (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的企业进行惩罚。目前, 社会责任相关法规覆盖面较窄, 尽可能使法律涵盖所涉及的社会问题, 法律条文要明确具体, 可操作性强, 必须尽快地制定出产品安全、生产安全、职工保障、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才能使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与社会会计信息揭示不断走向规范化。

4.2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应大力宣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其意义, 以提高企业对推广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目前有些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对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 应鼓励企业在运用社会责任会计过程中, 通过实践工作中社会责任会计所发挥的作用, 提高大家的认识, 为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营造良好的氛围。

4.3 合理确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计量方法、以及会计报告的披露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传统会计的资产负债等六大要素, 把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对象分为社会资产、社会负债、社会所有者权益、社会收益、社会成本、社会绩效。其次, 划分具体的核算内容:企业对员工的贡献;对消费者的贡献;对环境的贡献;对所在社区的贡献;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等。在其计量方法选择上, 应与我国国情结合, 计量单位上实行多元化, 计量方法上实行灵活法, 也可辅以文字说明。报告应以会计基础型披露方法为主, 对于可以确认和进行数据计量的, 则应尽量选用定量指标加以反映, 因为定量指标的客观性和可比性都比较强;再者企业的财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处理经验, 善于从中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对于确实无法进行定量反映的, 才选用文字表述的定性方法进行披露。因此, 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内容也可以多维化。

综上所述,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将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我们也应该加快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探索, 促使其在我国循序渐进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颇为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而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还存在诸多问题且有待解决, 本文就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参考文献

[1] 余毅: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财会通讯 (综合) .2011.01

[2] 雷振华, 周颖:谈社会责任会计主体、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财会月刊 (综合) .2002.07

上一篇:基于职业素质的基层电视台记者剪辑意识下一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