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推进, 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问题、员工人身安全问题等等倍受人们关注。目前, 我们国家颁布的《公司法》中明确要求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在当今社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必将会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有利影响。但是众所周知, 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付出相当代价,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 要想其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只靠法律制度和政府号召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进行考虑, 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关联关系, 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文献综述

外国学者对两者之间关联性的研究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Moskowitz (1972) 在经过研究分析后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就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Heinze (1976) 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东权益回报率、每股收益、利润率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正相关。Preston在对美国七十家大型企业四十年间的社会责任 (财富企业社会名誉调查来代表) 与财务绩效 (总资产利润、净资产利润和投资利润来代表) 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 二者之间关系密切。Nelson和David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然后通过线性回归, 认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较好的企业拥有更好的财务业绩。

2 理论基础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普遍认为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企业股东、雇佣员工、供应商、政府部门、债权人、顾客及公众。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 其为企业提供资源并承担一定风险, 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 需要了解与其利益相关的信息资源, 进而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对其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这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理论, 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理论将企业看作是所有利益相关者获取收益的实体来源, 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利润最大化。

多方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高, 社会责任所呈现的内涵就会愈加宽泛, 对企业也会形成一种刚性约束。在此背景下, 企业会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会考虑将其规划企业发展战略, 在实现共赢的同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2.2 信誉资本理论

信誉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具有极大的价值创造力, 良好的企业信誉是助推其发展前进的强大动力。信誉理论最早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 经过百年发展演绎, 如今相关理论已经日臻成熟, 利益相关者通过企业信誉审视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质上也是一种投资, 这种投资会提升企业的信誉度, 进而促使企业价值有所增加, 取得较好的财务绩效, 这就是信誉资本理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了解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后, 会增加对企业行为的认同感,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企业认可度, 也使企业信誉有所增强。在此基础上, 向社会公众释放出企业值得信赖的正向信号, 进而促使人们对企业产品进行关注和购买, 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 企业美誉度也可为其在融资、招工、政府支持等方面带来好处。

3 影响分析

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充分发挥内部资源的优势性, 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造成的影响, 通过为社会做贡献以获取公众的认可和肯定, 吸引优质资源, 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还可以增加外部有效性, 在融资方面获得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赖, 在招聘员工时吸引到优秀人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会形成企业资源的独特性, 而这正是满足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如果企业能够采取措施预防竞争对手模仿其战略决策, 体现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战略决策将产生超额价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是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过程, 通过这些行为增加他们对企业的信任, 有利于创造出较好的发展环境, 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再者, 从投入产出方面来看,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会发生成本支出, 无论是产品的更新改良、员工工作条件的改善, 还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公益慈善活动的参与, 都会消耗企业资源, 虽然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耗费了一定的成本, 但值得注意的是, 产出是大于投入的, 这些支出能够为企业带来相当的收益, 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将对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4 建议措施

4.1 加快政府立法进程

目前, 我国已经颁布了关于劳动、环境、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到位, 社会责任的实质涵义也未上升至法律高度, 总所周知, 法律法规是重要的制度保障, 一方面促使企业明确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也可以令相关监督部门有法可依。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出台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条例和办法, 将管理方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可以有效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并以法的形式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4.2 完善相关披露制度

现今社会,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政府部门进行补贴发送等都与企业的信息发布息息相关,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会产生企业虽然承担了社会责任, 但是利益相关者并没有完全了解的局面, 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建立各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会在网站公开社会责任报告, 但这一行为是自愿而非强制, 而且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并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审核检验, 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后, 应当在一定的时间段将相关信息对外披露, 使外界了解其履行情况, 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3 加大企业履行力度

理念决定行动, 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基本上决定其承担行为, 企业应当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待问题, 必须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是利人利己的双赢行为, 不仅是为实现财务绩效的提升, 也是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将社会责任的承担纳入企业文化, 作为企业价值观的一部分。在各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中, 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企业实现蓝海战略的重要举措, 企业应当做到诚信守法、注重环保、节能减排、依法纳税, 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 为投资者创造可靠的投资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在供应链环节,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

结束语

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作出判断决策, 理论分析和研究结果也证明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企业应当在充分把握经济、政治、技术因素的前提下, 加强创新意识, 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 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和谐繁荣。

摘要:企业是典型的以营利为目标而存在的经济组织, 因此财务绩效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探索, 分析研究社会责任的履行对财务绩效存在的积极影响, 以此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文娜.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性研究[J].财会学习, 2018 (1) .

[2] 齐殿伟, 诺敏.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 2013 (11) .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论述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独特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