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溺爱型教养方式的负面影响

1.1 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记得刚任教的时候, 笔者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成绩优异,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住过校, 到学校由于对于环境的不适应, 加上自理生活能力较差, 在班上很少有同学愿意和她成为朋友, 在寝室里, 大家都喜欢用异样的眼光对这个孩子, 时间久了, 这个学生与寝室的关系越来越僵。后来经了解这个学生, 生活在一个不错的家庭中成长, 父母宠爱有加, 生活都是父母在照料。到了现在, 由于班上, 大多数的孩子是来自乡村地区的, 她们从小就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刚开始, 同学们都会帮他、教他, 但是后来发现他太多事情不会, 就慢慢疏远了她可见:在溺爱型家庭成长的孩子随即给个性发展带的负面影响是:孤僻, 沟通能力较差。

1.2 自我意识较弱

在幼儿心理学中提过,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状态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换句话说, 我们可以理解成为, 自己对自己的客观认识, 它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三方面的内容。人只有对自己的有了正确的认识, 才能采取一定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定的自律。还是以刚才的学生为例, 那个学生经过谈话, 已了解了她所生活的环境给她带给她的影响, 与这位学生交谈的过程中, 可以明显感觉到那个学生, 她并没有认为自己有错, 她认为她的同学小心眼, 不会享受生活在家, 家人从来都顺从她的意识, 从小到大, 除了表哥、表姐之外, 她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自己的朋友, 但是她说, 她觉得没什么, 因为, 她提到, 如果和同龄中的小朋友一起玩, 如果被欺负了, 岂不是我吃了亏, 与其这样, 我还不如, 就在家呆着, 我所做的事情没有错误, 没有朋友也没关系,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样的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教育出来的除了学生个性较为孤僻, 还有不太容易合群, 还容易推卸责任, 自私自利, 自我中心意识较强。

1.3 占有欲较强

溺爱型家庭出生孩子有较强的占有欲, 为何这样说, 我们还是以一个案例为主, 这是笔者去外地在幼儿园培训时遇到的事情, 在培训时, 我们被安在了一个幼儿园里当了几天的幼儿园老师, 这里的孩子聪明可爱, 但是据我观察, 笔者一直在看一个孩子, 每次在玩玩具的时候, 她一定不会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的孩子耍, 其他的小孩子在分享自己的玩具时, 她在里面就只玩那个玩具, 其他小朋友想耍的时候, 她并不但不给, 还会产生一定的攻击性行为, 以证明这是自己的东西, 在这样的情况下, 笔者了解过, 这个孩子的父母从小都很娇惯她, 这个女孩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 家里的人对她的爱会比较多, 只要是孩子要的东西, 基本上都满足。据了解, 这个孩子不仅是玩具, 连学校公共课上用的蜡笔等学习用具, 也习惯性的占为己有。那么, 是什么原因让溺爱型家庭对于孩子个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呢?

2 溺爱型家庭对于孩子个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主要的原因

2.1 生活的压力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实像这个小女孩的行为我们在生活中, 也会经常见,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加, 城市里的家庭部分是421家庭, 即四个老人, 夫妻二人, 加上一个孩子, 当孩子出生后, 我们可以想象, 当家长的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 加上, 现在的部分的名气较大的幼儿园, 小学在入学时, 为了保证自己的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入学之前都会进行一些所谓的入学考试, 考试优异的孩子, 才能如愿的进入到自己想读的学校, 迫于这样的压力, 很多的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输在起跑线上, 只要是孩子要的东西, 家长习惯性的满足, 因此, 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在现在社会比以前多了, 而给予孩子物质基础的同时, 孩子个性的发展最容易被忽视, 所以这个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2 老人的过分疼爱

现在由于年轻人工作比较繁忙, 家里的孩子大多数是由父母帮着照顾, 我们都知道, 老人对于自己外孙或者孙子 (女) , 那更是疼爱有加, 孩子在家吃的东西现成的, 包括要拿个东西, 都要叫老人去完成, 只要是孩子开口, 能满足的, 都是一一满足, 随叫随到。溺爱家庭的孩子在外玩耍时, 如果摔跤了, 绝对马上跑上前去将其扶起来, 本来孩子刚开始不哭的, 结果老人去扶起来, 就哭了, 老人再安慰两句, 哭得更伤心, 见到这样的情景, 有的会用手会轻打地板, 骂地板, 孩子见此情况, 破涕为笑, 因为他们被受关注的心理得以满足。

3 缓解溺爱型教养方式的对策

3.1 进行榜样教育

现在社会的给年轻一代带来的压力确实比较重, 但是不能一味的被社会的一些现象所牵制住, 我们要学会顺应自然的规律, 从小培养孩子沟通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 从小事开始培养, 孩子在做的同时, 大人在旁边也做相同的事情, 带动孩子的积极性, 当孩子遇到疑难问题, 在旁观察, 给予一定的鼓励, 而不是帮助去完成其任务, 更不能亲自去做。

3.2 培养生活抗压和抗挫折能力

刚我们提及了, 很多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比较弱, 当他们遇到疑难问题或者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 先缓缓办, 好好想想问题的根源, 找到根源后, 再采用适当的方法去解决, 学会与人沟通, 学会思考, 慢慢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他们在思想上彻底的断奶。

总之, 一个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和家庭教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不管作为家长还是教育者, 都需要学会用耐心, 用适当的方法去教育下一代。

摘要:一个民主型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 可以是独立自信, 善于沟通的孩子, 而溺爱型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大部分是自私自利、有畏难情绪的孩子, 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个被“高度重视”的家庭,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小就过的“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这种溺爱型教育出来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 作为父母, 应该选择一个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 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溺爱型,教养方式,个性发展,负面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 邹玉龙.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1) .

[2] 史献平.幼儿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 杭梅.幼儿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高频脉冲电渗流技术在靖边油田的应用下一篇:浅谈企业信息系统维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