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务虚会汇报

2022-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是与上级进行沟通,还是与上游客户进行交流,汇报是必不可少的。汇报是否能简明扼要的抓住重点,关系到工作效率,也关系到个人晋升以及与客户合作的成败。那么,你懂得如何写好一个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组织工作务虚会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组织工作务虚会汇报

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工作汇报

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于2019年组织实施,经各设区市教育局遴选推荐和省教育厅复核,共有42个工作室被确定为首批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2021年又新增148个工作室为第二批江苏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工作室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缩短了地域差距,把网络教研、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和个人空间有机融合,促进了互联网环境下教科研方式的转变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目前已涌现了不少网络教研和资源的优秀成果。

常州市举行第二批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启动大会

4月19日下午,第二批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常州)启动大会在常州市教科院举行,旨在进一步明确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的目标定位和具体任务。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厉浩、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曹鹏,常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胡鹏,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潘小福,常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信息处处长水虎远、人教处处长潘莉出席大会。大会由常州市教科院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徐展主持,11位第二批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工作室核心成员代表参加大会。

首先,潘小福发表致辞。他提出,网络名师工作室是信息化骨干教师的高地,应会聚一批有志于数字化学习研究的有识之士;工作室应创新教研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前沿信息技术等丰富教研形式;工作室活动应是区域教研的重要补充,要加强与学科教研的联系。

曹鹏从特征、标准、组织管理、职责、任务、考核等角度详细解读了网络名师工作室的相关要求,给出关于建设优秀工作室的五点建议,同时展示了第一批省网络名师工作室丰富多样的活动,希望工作室能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汇聚优秀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作用。

第二批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启动适逢常州市成功申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的好时机。如何抓住实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如何为实验区建设贡献工作室的智慧与力量?对此,徐展给与会的工作室领衔人、核心成员代表做了“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常州)建设”情况汇报和第二批常州市教育信息化项目申报动员。

常州二中教师朱丽锋作为工作室领衔人代表发言。朱老师回顾了自己对信息化教学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深刻感受到信息化对教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朱老师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确立了自己工作室的努力方向,希望通过和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为常州的教育信息化贡献一份力量。

胡鹏指出,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们要对信息化大形势有深度把握,敢于在大变局中有所作为,希望大家能聚力于全市信息化的建设,聚力于常州实验区的建设,聚力于共同体的建设,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最后,厉浩介绍了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项目从启动到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的发展历程,对常州市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表示了肯定。希望第二批省网络名师工作室能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积极开展示范研究,发挥好引领作用。

相信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第二批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常州)的领衔人和成员们定会把握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常州)建设的历史机遇,凝心聚力,迈开大步,为教育信息化贡献“常州经验”。

连云港市举办第二批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

授牌暨交流展示活动

4月29日,第二批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连云港片区)授牌暨交流展示活动在连云港市建宁小学举行。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杨菲菲、主任葛海燕,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厉浩、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曹鹏,连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宏伟等出席活动,第二批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核心教师和学员教师共计300余人参与活动。

在授牌仪式上,杨菲菲代表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对连云港市第二批获批的11个省网络名师工作室表示祝贺,对工作室以后的管理、发展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各工作室聚焦教师专业发展,打造教师发展平台,做大做优各个工作室。厉浩随后做了讲话。连云港市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崔恺代表连云港市教育局做了表态发言。工作室领衔人、学员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

活动中,学员教师万菁和龚将进行了信息技术融合课堂展示。人工智能“小飞机器人”、平板等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加入,让万菁老师的课堂妙趣横生,参会教师赞不绝口。授牌儀式结束后,各网络名师工作室进行了交流。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连云港市持续、深度做好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管理、发展和辐射筑牢基础,为连云港市打造教师组团式发展新样态提供了坚实的保证。?荩黄爱勤网络名师工作室开展“专递课堂”研讨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切实研究、实践“专递课堂”在平衡共同体学校教学资源、提升区域教学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近日,黄爱勤网络名师工作室走进淮安市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共同体学校——盱眙县天泉湖中心小学,开展主题为“智学专递 共生共长”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省、市、县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曹鹏、淮安市电教馆馆长杨佚、盱眙县教师发展管理中心信息部主任傅维春、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校长黄爱勤以及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发展共同体部分骨干教师和黄爱勤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采取两校连线“专递课堂”、三校联动“网络教研”、同步互动“网络直播”的形式,设置三个实体会场,同时借助“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开设网络直播,吸引了众多教师参与网络观摩与互动。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智学专递”课堂教学观摩。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教师李兆刚和天泉湖镇古城小学教师景海洋共同执教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一课。本课从两边学生互相打招呼而产生想相互认识的需求开始引入课堂,主会场的李兆刚通过设置两边学生不同观察视角产生不同描述的差异分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位教师通过巧妙“引学”和多次互动突破知识的难点。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教师龚晓青和天泉湖镇古城小学教师张秀梅共同执教六年级语文《学弈》一课,两位教师通过空间交互、资源共享的方式共同带领学生领略古文独有的魅力。

活动的第二环节是专家讲座。杨佚高度评价此次活动的开展,并鼓励所有教师走在时代前列,通过研究和实践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曹鹏做了题为《应用信息技术,打造“看得见”的智慧课堂》的讲座。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评(议)课和智学课堂研讨微讲座。盱眙县实验初级中学附属小学教师戚善迪和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教师邰玉涛分别就上午两节示范课进行精彩点评。

本次活动的另一重要议题是探索“智学课堂”在共同体学校的生根发芽,探索“专递课堂”在解决资源共享、多维互动、城乡交流等方面的落脚点和突破点。来自黄爱勤网络名师工作室和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发展共同体的6位教师分别就“智学课堂”的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及评价方面的思考做

海安市开展第一期教育技术逐月行

暨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现场交流研讨活动

3月30日,海安市第一期教育技术逐月行暨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现场交流研讨活动在城东镇西场初中举办。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网络名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曹鹏,南通市教育技术中心电教科科长陈小银、服务科科长张志强,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金贵、副主任丁庆富以及电教部全体人员,海安市各区镇电教教研员、各中小学分管电教工作的负责人等1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在康永宏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名师讲座栏目中进行了直播,工作室核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了线下活动,部分外市成员通过网络直播和点播的形式线上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互联网+项目化教学”公开课观摩、说课、评课和“展示与讲座”两个环节组成。

上午,参会人员分组观摩了“当‘机’立断”“致敬戍边英雄主题网站制作”“倡导低碳生活”“课本剧”“京剧表演形式探究”“自制测力计”等十节“互联网+项目化教学”的公开课,涵盖语文、英语、政治、信息、音乐等多个学科。公开课观摩后,分成三大组进行说课、评课。

下午的“展示与讲座”由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电教部主任康永宏主持,并作《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专题报告。曹鹏、陈小银、丁庆富和西场初中校长戴世芳、副校长王生龙分别做了《以项目化教学为引领,做学生“看得见”的信息化创新研究》《基于“互联网+项目化学习”的5G通信应用与研究》《基于“互联网+项目化教学”的思考》《激活教育智慧·浸润智慧人生》《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几点思考》专题讲座。

一天的研讨收获满满,教育技术逐月行暨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现场交流研讨活动的开展,既是对海安全市电教管理工作和信息化探索研究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又是对全市教育工作的推动和促进。海安市将以此为契机,创新举措,开拓进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项目化学习”研究,引领教师探索培养创新、创造型人才的高效方法和途径,全力推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共享,全面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

华燕网络名师工作室举办启动仪式

暨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为充分发挥名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落实教师成长工程,4月14日,华燕网络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暨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在无锡市五爱小学蓉湖校区举行。

工作室的首次成员见面会别具一格。前期,工作室的各个成员就以“行走在春天里”为话题,录制了一份别样的自我介绍小视频,并简要地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对工作室的期许与展望。优美的场景,暖心的话语,如春风拂面,刻画出每一个工作室成员的教育理想,互通成员之间的教育情怀,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工作室领衔人华燕首先向成员们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作为江苏省第二批、目前无锡市仅有的小学语文学科网络名师工作室,探究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怎样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工作室的重要目标。华燕对工作室建设思路与设想作简要介绍,努力将工作室建成具有向心力的梯度发展的专业共同体。

工作室还特聘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无锡市五爱小学校长、国家级骨干教师、无锡市名校长许敏峰,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梁溪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小学语文专家魏星为工作室学科导师,聘请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支持部主任、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库成员张吉为工作室信息技术顾问,聘请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闵慧为工作室日常学科导师,特聘POCO摄影网南通站站长、资深风光摄影师袁裕雷为工作室特约摄影。他们是工作室最坚实的后盾,华燕在活动现场为导师们颁发了聘用证书。许敏峰对工作室的成立表达了热烈的祝贺,也和成员们分享回顾了华老师在自身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长故事,并期待工作室成员们能不断拔节生长。

课堂展示环节将研讨活动推向高潮。由华燕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教师赵林萌执教了三年级语文《蜜蜂》一课,整节课贯彻了梁溪区“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教育理念,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先读一读、找一找、圈一圈,再来概括文本,继而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知识习得和能力提升前后勾连起来。生动有趣的课堂获得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评课教师也纷纷为课堂创设语文学科认知情境的教学设计点赞。

最后,魏星以“统编教材呼吁大任务教学”为主题进行专题讲座,他表示语文核心素养落地吁求大任务教学,应在课堂上不断超越传递,走向探索探究之路,而大任务教学设计则要聚焦核心知识、设置实践情境,努力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情境。

华燕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将携手相助、同心相伴,在名师的引领下,相互学习、交流、碰撞,通过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促使更多教师共同进步。

无锡市召开江苏省网络名师

工作室建设培训会

焦卉网络名师工作室举办

启动仪式暨第一次研修活动

4月15日,焦卉网络名师工作室启动儀式暨第一次研修活动在泰州医药高新区实验小学举行。活动采取线上培训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泰州医药高新区科教局局长马扬光和江苏省特级教师、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泰州医药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长焦卉以及全体研修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启动仪式由泰州医药高新区实验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孙倩霞主持,马扬光和焦卉为工作室揭牌。

当天上午,工作室核心成员孙倩霞、泰兴市黄桥小学教育集团十桥校区校长殷明星针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还邀请了泰兴市襟江小学教育集团济川校区校长伏红波作点评。

下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就上午的两节课,与工作室领衔人焦卉一起进行了研讨交流。焦卉以“打造深度学习的课堂”为主题,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为例,对全体成员进行了《“小虫子”三步走——一次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专题讲座,为教师们今后的研修指明了方向。此外,焦卉还向全体成员说明工作室管理机制、培育方案,对核心成员专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工作室全体成员将在焦卉的带领下,以课堂为主阵地,扎扎实实推进“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语文教学活动。

仇大成网络名师工作室开展

“基于计算思维的STEM

校本课程实践”研修活动

为深入推进江苏省STEM教育试验区工作,促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近日,仇大成网络名师工作室组织部分学校骨干教师走进无锡市机关幼儿园、无锡市育红小学等学校,开展“基于计算思维的STEM校本课程实践”研修活动。

参研教师首先观摩了无锡市机关幼儿园“阳光花房”。园长杨嘉敏详细介绍了幼儿园种植项目的建设、组织实施情况,袁婧娴和周德君老师重点演示智能化种植的方式方法。随后参与研修活动的教师一行来到育红小学公益校区观摩学习了“行知小先生农场实践基地”和“果儿课程”校本课程,展示。育紅小学校长姚洁从农场的设计,到农场建设,再到农场课程,全面介绍了STEM校本课程的开展情况。观摩结束后,无锡市育红小学罗玉军老师作题为《基于计算思维的STEM校本课程实践》的讲座。

本次网络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是基于线下的校际联谊研修活动,得到了顾军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大力帮助。网络名师工作室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形成多人参与的学习研修共同体,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了专题微讲座。

黄爱勤网络名师工作室立足微课应用和“智学课堂”实践,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前提下思考的是让更多学校得以共享研究成果,让更多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此次活动开创了共同体学校教研的新样态,让更多教师得以感受教育信息化对教学的非凡影响。相信在上级部门持续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工作室和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立足“智学”、放眼未来的教师一定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汤蓉网络名师工作室、常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

联合举办“编程计算”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为深入研究教科版新教材,探讨信息技术新课程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发展,4月2日,汤蓉网络名师工作室、常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在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联合举办了“编程计算”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来自全省40多所学校的近80名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汤蓉网络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教师蔡国主持,并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

本次研讨活动共有开幕仪式、课堂观摩、评课研讨、专家讲座四个环节。

开幕仪式简朴而正式,主要由主持人蔡国简明扼要地介绍本次活动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在课堂观摩环节,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教师高萍、南通市天星湖中学教师陶育平、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于伟和江苏省泰州中学教师李卉针对“周而复始的循环”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教师徐星和印清对“可以复用的代码”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这六位教师都是汤蓉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课堂观摩结束后,在工作室领衔人汤蓉老师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和教师直奔主题,针对六堂观摩课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次活动还邀请河海大学副教授童晶和北郊高级中学教师蔡国分别做了《零基础趣味学Python》《关于普通高中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

一天的研讨活动环节紧凑,干货满满,广大与会教师和观看网络直播的教师大有收获,纷纷期待下一次的研讨活动。

第2篇:中国美术馆自评工作汇报

各位专家:

文化部开展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是在新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形势下,着眼于美术馆的专业性建设,特别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美术馆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这次评估工作势必进一步推动全国美术馆的发展与建设,也向我们这样有比较悠久办馆历史的国家馆提出了新的课题。按照评估工作的要求,全馆进一步分析了我们馆的历史优势、这些年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把评估作为谋划未来和思考建设的契机。在这里,我简要向各位专家做中国美术馆的自评工作汇报。

一、综合管理

中国美术馆是在中国美术界和全社会拥有极高认知度的国家美术馆。1958年中国美术馆馆舍的兴建,是新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标志;1963年开馆,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明确了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美术博物馆的性质。经过几代美术馆人的努力,特别是在中国美术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美术馆成为展示中国美术时代成果,满足人民群众艺术欣赏和审美需求,收藏和保存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优秀作品的重镇。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美术馆和中国美术一样,步入复苏和建设的新时期,一方面,通过举办大量老艺术家进入创作鼎盛时期的展览和反映中青一代艺术家的积极探索,为全社会的思想解放与美术界的艺术创新营造了学术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优秀艺术展览,为拓宽社会审美视野和中国美术借鉴吸收外来经验提供了直接的支持。对传统、当代、国际三个方面美术成果的关照,成为中国美术馆工作的基本视野。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方针指引下,国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美术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属性。在文化部的正确领导和文化部艺术司的支持下,中国美术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践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把工作重心调整到为公众服务的平台上,以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方向,以着力建设现代形态美术馆、提高专业水平为目标,办馆宗旨与方针更加明确,探索了一系列改革与机制更新,在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

中国美术馆现有在职正式员工131人,在岗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35人,占27.6%,大学文化程度77人,占60.6%。近5年加快招聘、引进专业人才,加大人员业务培训,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质有较明显改变。后勤管理与服务委托专业物业公司承担,有200余员工在岗上班。我馆在新一轮的机构调整中,为加强艺术品收藏,将收藏职能从原典藏部中抽取出来,单独建制;为加强公共服务与社会联系,设立了公共关系部;为加强信息传播与办公信息化,成立了信息与传播部;为加强艺术品修复,组建了艺术品修复中心筹备组。目前,共有18个处级职能部门。全馆事业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文化部专项补助、本馆事业收入,及部分项目社会赞助。近五年来,在项目经费补助上得到了较大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美术馆实行“开门办馆”方针,援请美术界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艺术委员会、收藏评鉴委员会、策展委员会、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在各项业务工作中获得有力支持。

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即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近些年根据工作的拓宽和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分工负责、重大项目通力协作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效率总体比较高,体现了综合管理、综合服务的特征与水平。

二、建巩与环境

中国美术馆现有主楼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共8000平方米左右,办公区面积3500平方米左右,馆内藏品库房实际使用面积1700平方米,馆外租用北京中外运公司海关监管库设立临时周转库房,总面积达1400平方米。

2002年,国家投资1.4亿元对中国美术馆主体建筑改造和内外装修,近几年,馆内也不断投入,进行前后广场、公共电梯、中控系统等修缮改造,展览、库藏条件及服务设施得到提升和完善,能够基本满足美术馆各方面功能的需要。例如,在安全保障方面,有驻馆武警部队全日制警卫,馆区安装有各类摄像头186个,展区、画库和围墙四周设有红外线监控报警系统,中控室实施24小时值班监视。安全保卫制度和岗位管理一向完备严格,与中央、北京市及东城区警卫、安保系统业务合作密切,确保中央领导来馆参观、重大活动和展区、库房安全无恙。馆内恒温恒湿设备比较先进,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和空调变频装置,基本保证展厅内温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的要求。展览设备配置比较完善,展具、灯具备量充足。由于中国美术馆的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加上我馆注重环境美化,不断完善展览服务条件和公共服务措施,使中国美术馆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建筑造型和优良的参观环境成为美术界和广大观众喜欢的美术文化家园。

三、藏品资源及利用

中国美术馆以收藏中国近现代至当代优秀美术作品,特别是名家名作为重点,同时收藏富有艺术特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民间美术作品,兼及收藏世界各国优秀艺术作品,藏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与中国文化特色,目前藏品总量达10万余件。

中国美术馆的收藏目标是继故宫博物院收藏保存中国古典美术精华之后,建立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序列。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从战争、动荡走向发展、建设的历史巨变,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迁中,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条件下,在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是百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重要视觉文献,具有不同于西方美术发展逻辑的中国文化现代性意义。一方面借助历史的优势,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相当可观,不乏名家经典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例如20世纪前半叶的几大名家、新中国的现实主义创作、80年代一批有影响的作品以及历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但另一方面,由于较长时间里政府经费投入量和持续性不足,也使收藏捉襟见肘,导致藏品有许多缺链。我们迫切地感到,作为国家美术馆,应该尽全力抢救式地收藏历经沧桑已难能可贵的历史作品,特别是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财富,应该着力收藏为中国美术做出创造性贡献的重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注重收藏反映当代美术多样发展的优秀作品,构成中国美术不断发展的现代面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美术资源已通过不同渠道流向社会,因此,加大收藏工作力度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近些年,我们一方面运用每年500万元以上的常规收藏经费,在来馆举办的各项展览中选择收藏优秀作品,另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

承担落实由文化部、财政部设立的“20世纪国家美术收藏奖励和捐赠计划”。在老一辈和著名艺术家无私奉献精神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专家委员会论证收藏项目,把关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从2005年开始,至今实施了近50个捐赠收藏项目,包括张仃、华君武、李平凡、刘迅、王琦、力群、武必端、赵延年、汪刃峰、赵望云、唐一禾、莫朴、吴作人、滑田友、李瑞年、苏天赐、朱德群、刘岘、吴冠中、靳尚谊、杨之光、苏高礼、乔十光、蔡亮、庞均、林岗、庞涛等一大批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在这些项目的实施中,我们感念艺术家的奉献,认真举办捐赠作品展、学术研讨会、新闻传播、出版捐赠作品集等一系列活动,弘扬捐赠者的崇高境界,在艺术界和整个社会产生了良好和强烈的反响。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入藏国家美术馆,极大地加重了馆藏作品的份量,增添了国家艺术财富总汇,也更为清晰地呈现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发展史的主线。

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以来,即开始收藏民间美术。1980年以来,不断加大力度形成民间美术收藏的重点和特色。2005年以来,在民间美术收藏上,先后接受了王树村、马正荣等收藏的民间艺术品,并通过研究带动收藏,多方寻访,充实了5000余件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民间美术作品。目前,馆内设有民间美术部,专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与此同时,还增加了书法、陶瓷和摄影的收藏。在德国著名艺术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现代艺术品117件的基础上,近些年来也注重通过各种方式收藏外国美术作品。明年春节期间,我们将以建馆以来接受捐赠收藏的主要作品构成大型展览,向社会宣传艺术家的奉献精神,让捐赠藏品供广大群众欣赏。

利用藏品形成固定陈列,是美术界和我们的长期愿望,但是,由于现有展览空间面积的局限,以及不断增长的各种展览的需求,我们在不能举办长期固定藏品陈列的情形下,调整做法,采取以研究性专题相对长期展览的方式,经常性地举办不同类别的藏品展,以不断提供观众对美术馆藏品丰富性的认识。近些年来,使国家美术资源为社会共享,正在成为我们愈发明确的理念,并且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大规模地在各种大型主题展、专题展、国际交流展中运用藏品,使许多以往较少展示的藏品得以与公众见面。例如,在2008年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2009年举办的“新中国美术60年”等大型展览中,馆藏作品就发挥了主干性的作用。此外,还先后运用藏品策划主办了“四大家”、“农民·农民”、“明清绘画精选——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藏品联展”、“长风万里西部情——中国美术馆藏精品展”、“天边的彩云——中国美术馆藏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美术作品展”等专题展,不少展览巡回各地展出,让全国各地的观众有机会欣赏国家美术藏品。几年来,调动藏品总量数千件,充分发挥了藏品的作用,得到了美术界和观众的好评。

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库房基本条件良好,几年来加强了数字化建设,形成了藏品数据库,为研究藏品和策划展览提供了方便,也在美术馆网站上便于观众欣赏,出版了多种捐赠作品集和藏品集,目前,正在积极加快数字美术馆的建设步伐。

四、展览与社会影响

展览是美术馆的主业,美术馆通过举办展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功能。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举办过数千个美术展览,见证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其影响自不待言。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加大自主策划的力度,改变一味被动接展的状况,如何加强精品意识,使文化服务内容的创新与文化服务手段形式的创新相得益彰,如何把好申办展览资格审查关,普遍提升展览质量。经过几年的调整,现已形成三方面齐头并重的格局:一是根据国家重大文化活动安排和着眼美术发展形势,自主策划了一大批思想性强、主题鲜明的大型展览和学术展览。在展览内容上也从美术扩展到书法、篆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二是与美术院校、美协、画院系统合作,共同策划组织专题展和学术展,并注重接纳和支持全国各地大型美术展览来馆展出,体现美术全局视野。三是依靠展览资格审查委员会,认真把好申办展览质量关。现在,自主策划和合作策划的展览在时间、规模上超过展览总量的50%。与此同时,科学安排展期,形成常年好戏连台、精品纷呈的局面;极大地加强了展览展示设计和平面设计,重点展览重点投入,使观众入馆常进常新,获得新颖的艺术体验;在重要展览举办时召开学术研讨会,使美术馆成为学术智慧交汇碰撞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在策划和组织展览中,我们坚定地按照党的文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用优秀的展览项目引导美术界的创作思想,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使美术馆的展览成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主流的组成部分。例如“新中国美术60年”、“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情境书法大展”等展览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为中央领导了解美术发展状况、关心美术家和支持美术事业提供了观赏与调研的平台。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踏访次数最多的文化单位。江泽民、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同志及文化部领导来馆参观,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美术馆的建设。例如,李长春同志在参观“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之后,对国家十部委作出了推动动漫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在参观“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之后,指出“中国美术馆举办‘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很有意义”,并发表了“做德艺双馨,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家”的重要讲话。

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中国美术馆承担执行了大量对外交流任务项目,同时还积极与世界各国著名美术馆建立了业务关系,引进了大量优秀外国艺术展,也在世界多个国家举办藏品展、专题展,推动了美术领域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近年来,在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澳文化年、中意文化年、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等期间,我馆策划了几十个有特色、有质量的展览,2009年我馆在海外举办的展览就多达17个。

此外,我馆还发起和举办了首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和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美术馆合作举办了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和上海美术馆等合作举办了“国际现当代美术馆年会”。

五、公共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教育是美术馆体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重要指标。中国美术馆在全国美术馆界较早组建专门职能的公共教育部,现有正式员工7人,并长年吸收实习生和组织志愿者参与工作。

由于中国美术馆的活动内容丰富,面向社会的受众面大,我们必须思考“泛教育”与“精教育”、普及性

与专门性的关系问题,力求首先做好公共教育的基本服务,在此基础上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层次。

第一、基本服务。包括常年开设的专家学者讲座。根据大型美术展览主题和美术发展趋势,邀请艺术家、美术及文化界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深化公众对展览和美术状况的了解,提供观众与策展人、艺术家、学者的对话现场;在重要展览中提供语音导览、志愿者讲解。目前培训有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工作效果出色。例如在举办墨西哥壁画“三杰”展览期间,墨西哥文化部长来馆参观,随机点名的志愿者能够用英语为其讲解,其在异国他乡看到中国志愿者能用国际语言讲解自己国家艺术,十分感动。

第二、专门项目。这方面主要针对三类观众。一是少年儿童教育。通过连续举办“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儿童美术夏令营”、“亲子家庭美术体验”等活动,形成儿童美术教育的固定项目,开发了一批教材,并开展儿童美术创作评奖等活动。我馆与北京城郊20多个少年宫、中国儿童中心、各区县教研中心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受益儿童达数万人次。二是大学生审美教育。与北京40多所高校建立了联系,包括组织“十万大学生走进中国美术馆”,运用馆藏作品组成20世纪中国画、油画两个展览,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把校园展厅打造成高雅艺术空间,并辅以讲座,收到了强烈反响。三是社会特殊群体。如邀请农民工参观展览、组织农民工子弟参加美术活动,组织汶川大地震灾区儿童美术活动等。事实证明,公共教育既要有“面”——在数量上形成覆盖规模,还要有“点”——根据中国实际实施专门教育,体现美术馆的社会关怀意识。

第三,作为国家美术馆,我们应该不断提升公共教育的内涵,在学术层面上,探索“美术馆教育”这一国际性学术课题。几年来与联合国开发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歌德(中国)学院等机构合作,举办了不同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深化了公共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拟建立高层次的“中国美术馆论坛”和全国美术馆教育协调与培训中心,和各美术馆一起经常交流,着眼于方兴未艾的美术馆人才需求,进一步推动中国在美术馆教育方面的发展。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我馆通过展讯、电话查询、展览资料、网站等形式,基本满足观众的需求。除此之外,这些年加大了与媒体的联系,与首都及全国百余家大众媒体、专业媒体建立了固定关系,每年举办媒体工作表彰总结会,评选中国美术馆好新闻。在公共关系中注重建立媒体关系,一方面使美术馆的展览和学术活动得到深入的报道,成为美术馆活动的社会延伸,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媒体特别是大众媒体提高美术报道和传播的水平,并使美术馆的功能和工作特性得到社会更大的认知。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大众媒体对美术馆活动的报道给予了突出的重视,引起了公众对美术馆工作的关注,这对建构严肃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的社会意义具有积极的作用。

经过努力,我馆年观众量逐步增加,在继续成为美术界交流的中心之外,成为观众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家园。年观众总量上升到90~100万左右,2008年观众总量达108万人。目前正在准备实施全面免费开放。

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建设

作为一个老馆和大馆,中国美术馆现在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点上,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优势与不足、挑战与机遇。目前突出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主要有:现有编制数为80年代所定,20余年未曾增加编制,按编制数自然减员招聘新员工数量有限,而事业发展很快,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因此员工数量和素质还不能达到高标准的规范,美术馆功能得不到全面充分地体现,需要抓紧向国家申请编制,扩大队伍;现有库房已越发不能满足增长的收藏数量需求,也影响了对藏品的深度研究和进一步科学分类,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现有公共服务空间不足,需要扩大观众休闲阅览区;要进一步加强美术史和艺术博物馆学研究,使中国美术馆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不断提升等等。

为了切实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中央已决定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兴建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的国家美术馆。新馆设计在概念性设计方案招标中,得到国内国际著名建筑设计机构107家的积极响应,经资质评审,选定了20家进入第一轮设计,目前,项目任务书已制定完毕。在调研国内外已有美术类博物馆建筑功能和多年来听取美术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国家美术馆将重在实现艺术博物馆的功能,除高标准的藏品库和完善的学术研究与公共服务区之外,突出两大主题:一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长期固定陈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同时设立重要美术现象、重要艺术家专室,大规模陈列馆藏作品。二是前瞻美术的未来发展,为多种型态的视觉艺术提供充分展示条件。在此基础上,设立三大收藏展示区,即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和国际艺术,通过以中国美术为主体、兼顾国际艺术的展示格局,彰显中国美术在21世纪的文化影响力。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作好软件建设。以新馆建设为契机,以这次评估为新的起点,中国美术馆正在迎向一个深化改革、加快调整、全面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美术馆再次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们工作的长期关心和支持!欢迎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作者:范迪安

第3篇:关于我国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汇报(摘要)

我受国务院昀委托,眈数育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作如下汇报。

一、关于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状况

在发生了今年春夏之交的半重事件之后,如何正确地估计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状况,这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也是确定今后工作方针和任务的重要依据。总的说,应当充分肯定四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充分认识教育工作中的失误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公以来,仍小平同志对教育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党和国家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上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根本指导思想,提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城时战略地位,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保证。

在有十一化人口、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难点。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记片和园义务教育法》,在全国范围内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到1988年,我国小学适龄儿亲人宁不达们门分之九十七点一五,在校学生巩问率达到自分之九十六点九除城市外,已有1326个县通过省汲人民政目背及初等教育的检查验收,约占全国总县数的百分之六十六点八,在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地区符及小学教育。前几年困扰中小学教育的几个突出问题,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从1981年到1988年,全国修缮改建校岔2.6亿平方米,总投入达319.2亿元、大多数地区教师的待遇有改善,少数地区有了明显改善,这些地方中小学教帅队值基本稳定,一度严重外流的状况得到缓解。中小学生中途辍学藁延的势头有所控制,

十年来,经过调整和改革,各种类刑的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很快。到1988年,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总数占全国高中阶段学生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百分之七点六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二点七,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状况,为我国各条战线输送了大量适用人才。

高等教育的发展迅速.1988年,全国只通高等学校已达1075所,在校本专科学生270.1万入(包括普通高筝学校函授、夜大学学生63.5万人)。在学研究生11.3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0.8倍、1.5倍和9.4倍.连同成人高等学校在内,我国高等致育的总规模已近40万人。十年来,普通高筝学校共向北会输送毕业生321.6万人,超过建国后前30年的总和,到1998年,我闲依靠自己的力量,已培养硕|11018人、博t:2956人高筝学校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科学研究.

函授、夜校、广播电视、自学考试等《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的发展。对提高亿万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起了积极作用,受到社会的欢迎。

在农村,实行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础教育、职业技长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教、科、农结合的试点取得了明显效果、“燎原计划”已在786个县、28711个乡的范围内开始实施。原来单纯面向升学的农村教育体制已开始问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转变,为找到符个找国因情的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子,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在充分肯定我国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较、我国教育任总体上还比较落后、敏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有的问题比较严重。我们在工.作中也有尖误。当前比较突出的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轻视德育的倾向比较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管埋松驰、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程度不同地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情况比较严重。在事业发展方面,教育结构不够,合理、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教益不够病:教师待遇偏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程度不同地脱离实际,教育质纸不高: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经济和杜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遂步解决敏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整个教育事业纳入长期、稳定、协调发银的轨道。

二、关于坚持教育的杜会主义方向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纳”,实现个国工作而点的转移,教育工作转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能不看到,在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史时期甲。个个教育阵地、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将长期存在,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今年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y乱.刻贮汇明了这一点。青年学生的思想历来是社会思潮的晴雨表,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始终是这场斗争的市要坊所i们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坚持把培养枇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力向,始终放在判介作的第一位。如果模糊教育的阶级属性,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干部、教职员工,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艰等的条件下做了大量工作,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广大教师表示不满和忧虑,许多同志还有所抵制,在力乱和!i节命暴乱中,绝大多数学校的领导班子经受了严峻考验,表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足,前个时明,“中央个别领导人放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淡化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消极对待反对资产阶级|田心的斗pt.使斗争几次夭折,这使得学校工作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我们对国际反动势力“相平演變”的图谋和国内阶级斗争的状况认识和臀慟不足,对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办好社会主义敏育缺乏经啦,未能妨终如一地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首要位置,学校德育受到削弱。国家教委对于这方的的问题正在认真反思,吸取教训,把端正办学方向这一根本大计落到实处,

近几个月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教委会同各地党委和政府采取了.糸列滑施,认肖肃彻执行中央(1989)4号文件精神。对广大青年学生,我们本着热情爱护、严格要求的力针,进行正面教价机州导。对于一般地参加了游行、罢课、绝食、声援活动的师生,不予追究,目前,学校局势比较稳定,总口趋协是向'上的。当然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是长期积累造成的,一些深层的问题更不是靠短期工作可以奏效、不您定内素仍然存在,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工作。我们拟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职工队伍政治思想建设:高等学校原则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权长负己制,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保证中央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强党的建设和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要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中小学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上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德育工作和教帅的思收治工作的领导,并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

(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过程中去,努力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逐步形成大中小学相衔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杜会教育相配合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杜会主义德育新格局。

要着力解决高等学校某些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业务方向不明确,教学内容反映时代特点和中国家际不够,甚至偏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

(三)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更多地参尔川众实践。

(四)完善政策导向,加强学校管理,在招生、毕业生分配、职务评聘、工资肾级和出国留学等方面,要逐步体现和完善政治思想品德的考核评定标准,坚持德才兼备的正确导向,各级各类学校要健个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学校管理,加强学校民主建设,同时要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使华生生动活泼、健康地發展。

(五)拟订有关法规,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全社会都应关心、支持和密切配介党政饰导人要亲自过问学校工作和思想战线的工作,协调新闻出版、思想理论、广播能视和文化等部门,为青少年提供十富而健康的精神食粮,优化育人环境。对于毒害青少年身心的违法犯罪活动,应坚持依么制裁。

三、关于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问题

今后十年内,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规模、速度上,应当避免大起大落,努力做到持续稳定协调发果住结构选择上,应当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位置;同时,有计划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地区发展布局上,应当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出发,区别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各民族之间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性教育发展战略..在欠施步骤上,要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采取分阶段推进的方针。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居本方针是: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应当以积极进取的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同义务教自法》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当前要注意把保证教育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政府、社会、家长要通力合作,采取法律、行政和思想教育等多种措施,努力制止学生的辍学和新文育继续产生,对雇佣亲I者依法制裁。

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积极发展、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方针,充分调动冬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兴办职业技术学校和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全村会兴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特别在农村地区,要把发展基础教育同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农业的振火、以及整个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高等教育的重点是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在层次结构上。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公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本科教育规模,适当发展专科教育。在学科结构上。适当调减基础学科的规模,逐步发展杜会需求量较多的应用学科、在专业结构上,要减少专业种类、进一步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增强适应性。

成人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要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开展岗位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作为重点并逐步作到规范化、制度化。成人学历教育的规模要根据学用一致、保证质量的原则加以控制。各级政府特别是农村的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坚持标准,力争在本世纪末打除青壮年文盲。

在治理整顿期间,教育工作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调整内部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来,着眼于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关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

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今后改革的方向是:在发挥中央主管部门规划指导作用的同时,加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决策权和统筹权,以及中心城市和县对于中等以下教育的统筹管理权,让学校在国家法规指导下享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加快立法进程,改革计划体制,加强和完养宏观管理体系。

我国的办学体制应以国家办学为主体,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包括公民个人办学,并欢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在大陆捐资助学:由于法规不完善和监督不严,一度出现的滥发文凭、乱办学等混乱现象,已经引起注意,并且正在逐步解决

在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面,从1986年开始改变统包统配制度,实行在国家计划范围内学校与用人部门供需见面。与此同时,在少数学校进行了适当定向、双向选择的改革试点。实践证明,实行“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了教育改革和用人制度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需要说明的是,“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是为了扩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计划范围内的选择余地,并不是不负责学生的就业。对于实行“双向选择”分配的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积极指导学生择业: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自己的择业取向,到基层、到农村、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去工作:冈家在治理整顿期间要采取人才保护政策,按毕业生人数下达增干指标,保持一定的人才储备,总之,对于合格毕业生,只要服从国家需要,国家将负责分配他们适当的工作。

在教学改革方面,各地作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但是总结推广工作没有跟进。从总体上说,教学改革仍然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克服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实际、脱离工农、脱离生产劳动的倾向、中小学要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和校外实践活动、高等学校要适当增加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学生的比例,加强生产实习和社公实践、希望社会各方面尤其是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支持学校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五、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中绝大多数人忠诚社公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辛勒劳动,作出了贡献。经过多年的考验,证明这支队伍在总体上是好的,是可信赖的,过去是、今后仍然是发展和改革教育的依靠力量。

近十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是:

重视发展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培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在“七·五”期间国家安排了专款、用}发展师范教育、各级地方政府也普遍增加师范教育经费,努力改善师范院校办学条件1979年至1988年,个川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和中等师范学校为中小学培养了280多万名毕业生,充实和加强了教师队伍,问期全国有240万名在职教师参加了门播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院(校)、函授、夜大学的进修学习,促进$教帅业务水将的提高。

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改善工作条件。教师几次调整了工资,特别是对中小学教师,国家给予了特殊政策,包括实行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制度、班主任津贴制度,把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提高百分之十。允许各地根据财力情况实行超课时酬金制度,等等。

建立表彰和奖励教师制度。仅今年全国就有30万名教师受到各级政府和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从仑会的长彰,其中约有2萬名优秀教师受到国家教委、人事部和全国教育共会的表彰。

必须指出,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要求还很不适问在中小学教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学历末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部分青年教师在政治和业务上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教帅队伍古黄不接的问题相当突出。全国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国民经济12个行业的平均水平,民办教师待遇更低,为了解决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我们拟从以卜几方面采取措施:

加强师资培养,大力办好师范教育。要制订特殊政策,如增加师范专业奖学金、免收学杂费等,吸州优秀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鼓励各类大专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除师范院校外,有条件的综合大学等其他科类院校也应承担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要十分重视校长的选拔和政治业务培训,努力使校长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专家。

实行符合教育工作特点的教师工资制,逐步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达到在国民经济12个行业中居较高水中。教师工资水平不搞全国“一刀切”,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情况,在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基础上,提高本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工资总额包干的前提下,允许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内部工资制度改革试点。

改革教育系统劳动、人事制度。学校在定任务、定规模的基础上,定编定员,精简人员,使师生比例趋向合理。社会各方面要积极协助安置学校转移下来的人员:

六、关于教育经费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教育在社会北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一项根本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有了较大增长。1988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拨款达到331.02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34倍,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五点八,超过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社会各界和群众集资办学、捐资助学的资金逐年增加。1988年财政预算外教育资金收入达到127.22亿元。但我国教育经费仍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除了“人头费”以外,各级各类学校实际用于教学的公用经费所占比例逐年下降。1988年比1980年,中学公用经费所占比例由百分之三十三点一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三点五,小学公用经费所占比例由百分之二十二点一下降到百分之十四点九,教育事业的发展依然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况。解决教育经费问题、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初步想法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本着优先保证教育发展的原则,逐步提高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在治理整顿期间,对教育必须采取保的方针,教育经费不能压缩,还应适当增加。

要通过征收用于教育的税和附加费,鼓励厂矿企业、社会力量和群众集资办学,适当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校产和开展勤工俭学,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加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投入。

国务院要制订多渠道集资的有关法规,以法律形式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与增长。同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七、关于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关于控制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是,也出现了片面追求数量,盲日追求高层次,学校及专业重复设置等种种问题,这既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也造成了结构性浪费。为此,拟采取以下两项揩施:

(1)严格按计划招生。近几年,年度招生计划一再突破。1988年计划招生64万人,实际超招10万人,一些学校超负荷运转状态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成为诱发学校不安定因素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反复研究,下决心将今年原定招生64万人调减了3万多人。这次调减,虽然曾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反响,但从长远看,有利于高等教育稳步、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

(2)严格控制增设新的高等学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前几年增加过快,在1984年和1985年.每年增加100所新校,平均近4天就新增一所高等学校。因此,近几年内,要抓紧进行普通高校的调整、整顿工作。对于达不到国家规定设置标准的学校要充实、加强,有的要进行撤并。要把社会各方面兴办高等学校的积极性引导到充实、加强现有高等学校方面来。从现在开始,全国高等学校总数不再增加,国家教委原则上不再批准增设新的高等学校。对高等学校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升格,原则上也不再批准,鼓励各学校、各专业在所在层次上办出特色和水平。

(二)关于中小学勤工俭学和高等学校社会服务问题。

中小学勤工俭学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百分之七十以上中小学恢复和发展了勤工俭学活动,使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能适当参加劳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也有少量收入,有利办学条件的改善。今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小学勤工俭学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策界限,教师经商的问题已经解决。此外,一些学校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向学生乱收费用,今年各地普遍进行了检查纠正,情况有较大好转。对少数重点学校降低录取分数线招收自费中小学生的问题,也正在进行整顿。

1980年以来,高等学校通过校办工厂、科技服务、兴办科技企业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高校在保证教育质量和科研工作的前提下,挖掘潜力开展社会服务,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和生产的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也有利于增加学校收益,改善办学条件。但有些学校脱离学校的中心任务,一味追求经济收益,严重冲击了教学和基础研究。

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应区别不同情况,本着“兴利除弊”的原则进行整顿。今后高等学校在社会服务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和治理整顿的有关方针政策。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把保证和促进教学与科研工作放在首位。那种纯粹以赚钱为目的,以降低教育质量为代价的错误做法,必须坚决制止。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坚持有计划、有组织,人员要合理分工。教师从事“第二职业”要加强管理。在收益分配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

(三)关于出国留学生工作问题。

自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共派出公派留学人员(包括国家公派和单位公派)6万多人,其中“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4万多人,研究生约2万人,大学生1千多人。同期自费出国的留学人员2万多人。到目前为止,已学成回国的近3万人,其中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派遣出国留学人员,对于吸收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缩小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出国留学生工作中,也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有必要认真改进这方面工作。

我國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仍将继续,并且逐步扩大。我们将按照“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的方针,继续派遣出国留学人员。今后,在国家公费留学人员中,要增加选派在第一线工作、政治和业务优秀的访问学者,博士生的培养应基本立足于国内;在学科结构上以应用学科为主,要加强政治和业务考察,保证派遣.入员的质量。对于自费留学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对于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时,也要相应地改善国内培养的博士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在平息反革命暴乱之后,我国政府明确表示,对一些留学人员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参加过游行、集会,.有过一些过激言行等一般活动,一律不予追究。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公派留学人员要回国服务,这是国际'惯例。中美双方也确认中国公派留学人员学成后应回国服务两年。在对一些公派留学生回国服务的实际问题上,我们采取了通情达理的态度。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美国总统否决了美国参、众两院《1989年紧急放宽中国移民法案》后,美国政府又决定通过采取行政手段.实施国会通过的法案中对在美的中国学生内全部措施。我们对美方违背中美教育交流协议,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举动,将不得不被迫在适当时候作出必要的反应。我们希望美国政府以中美关系为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美教育交流协议得到切实执行,使中美两国的教育交流重新得到健康发展。

(本文是李铁映同志1989年12月23日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所作汇报摘要)

作者:李铁映

第4篇:务虚会工作汇报

一、 工作回顾

2011年,龙尚社区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心帮助下,以加快推动转型、创新、跨越发展为主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发展村级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我村已全面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实现村级可支配收入502万元,同比增长了23%;人均收入达到14043元,同比增长了17.2%;生产总值达到16834万元以上,同比增长了18.6%;税收入库221万元,同比增长了11%。新增私营企业4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0人,新增注册资本410万元。

一年来,我村共投入资金280万元,着重在环境提升、美化、绿化、亮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守住青山绿水,保护生态资源。成功创建龙尚湖森林公园和升级、市级绿化新村各一个;新建村民健身休闲广场一个;铺设道路32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76盏;改造厕所260户;新增沼气农户50户;创建低收入项目区和经济专业合作社各一个;新增设施高效农业面积78亩,带动了一批村民增收,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二、工作中的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以下几点:

1、对照古泉标杆村,我村的经济总量、村级收入、农民收入、整体环境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村级经济发展滞后,缺少造血功能。

2、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3、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缓慢。

4、班子整体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5、非生产性开支过高,必须压缩。

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工作计划

深入开展“三争一创”活动,紧扣“三争一创”主题,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认真对照我村选树的标杆古泉社区,对标找差,奋力追赶,逐步缩小和标杆村的差距。

1、经济目标。紧紧围绕发展这条主线,加强横向纵向联系,寻求商机的最大化,努力拓展增收渠道。2012年实现村级可支配收入必成指标580万元,争取指标600万元以上。生产总值180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16000元以上,入库税收300万元以上。

2、 创建计划

(1) 守住青山,扩大连片造林面积,创建市级绿化新村2个。

(2) 加大环境提升力度,保护生态资源,创建区级生态村。

(3) 全面完成改水改厕任务,创建区级卫生示范村。

(4) 加大民生基础设施投入,创建省级康居示范村。

3、 为民办实事

(1) 建尚庄村民健身广场一座

(2) 安装三个自然村太阳能路灯120盏

(3) 危房改造4户

(4) 新增沼气农户50户

(5) 完成1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建设

(6) 完成2个自然村的道路户户通建设

(7) 完成上级下达的四项目标任务

第5篇:统计工作务虚会汇报

今年以来,统计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切实抓好网上直报、经济普查、企业星级评定、统计站建设等工作。

一、今年来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了统计"一套表"网上直报工作。今年以来,我县上下高度重视网上直报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网上直报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年初起草下发了《关于继续做好统计报表网上直报工作的通知》,阐明了网上直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网上直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对原有直报制度进行了充实更新。做到统一报送时间、统一报表式样、统一落款署名、统一报送方式等,并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加强账户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三是加强了对网上直报工作考核力度。重点从直报质量、直报时间上对乡镇和企业进行分专业考核,年终兑现奖惩。目前,我县四上企业网上直报工作开展顺利。

(二)下大力抓了第三次经济普查前期各项工作。经济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积极认真对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加以领会学习,对普查方案进行细致研究,对普查工作早研究,早谋划,争取工作主动。第一,认真抓好普查"四落实"工作。一是成立了**县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等办事机构,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县经济普查的通知》文件(鄄政发[2013]18号);二是抽调了人员。三是落实了普查启动经费,同时通过政府采购办,购置了微机、打印机、大型复印机、办公铁橱、办公折叠椅等办公设备。第二,认真开展了临时码清理工作。4月11日,全市临时码清理工作会议后,我县高度重视,及时向分管县长作了专题汇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做法,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召开局党组会进行专题研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全体人员会议进行传达学习;二是精心部署,全面推开。4月15日,我们召开了全县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专业人员会议,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一方面强调解决临时码重要性;另一方面下发了临时码单位清单和从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拷贝来的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清单;三是详细安排了清理方法和措施,即,不存在的清除一批,存在的转一批,同时新增一批,总体做到增减平衡。第三,率先开展了经济普查调查摸底工作。在解决临时码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解决临时码问题需要摸清基本单位底数,分清类别,因此,我们决定率先开展调查摸底工作,采取地毯排查,逐一登记造册。一是各乡镇办事处均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了工作组,对辖区内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采取地毯式排查,将排查出来的单位按照二普登记表,逐一登记造册;二是分类梳理。我们把排查出来的所有经济体分为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三大类,分类列出清单。根据清单继而再分出哪些是四上的,哪些是四下的,哪些有正式机构代码,哪些使用的是临时代码,哪些已达到限上规模但仍未申报等;三是搞好比对。我们将排查出来的清单,与名录库比,与工商、国地税单位名单比,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四是按照市局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基本单位清查工作。根据市局统一安排部署,重新进行安排,进一步加以完善,按照统一表格,统一要求,分乡镇、分类别、分专业地毯排查,逐个登记,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分普查区,并按照经济体实际坐落位置画好普查区地图,同时认真做好查遗补漏和纠错工作。第四,认真抓了普查单位核查库的建立和审核工作。在单位清查的基础上,结合省局反馈的工商、质检、国地税、编办、民政等部门资料,注意核实比对,几个部门的数据汇总起来,从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行政区划代码、行业代码、各部门证照号码、邮政编码等到单位详细地址都要一一对应,工作量大,要求严,时间紧。我们正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组织人手修正完善,逐步生成单位不重不漏、内容详实、指标完整的第三次经济普查核查库,为我县经济普查工作夯实基础。

(三)认真开展了企业星级评定工作。自企业星级评定工作开展以来,我县高度重视,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二是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培训部署;三是分专业进行督导检查。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对企业星级升级工作进行了规范,严格评定标准,组成专门班子,逐企业进行查看验收,截至目前,我县新增五星企业16家,共计达到27家,其中新增工业企业12家,商贸企业4家;新增四星级企业2家,共计达到28家,其中,新增工业企业2家;新增三星级企业2家,共计达到48家,其中,新增工业企业2家;新增二星、一星企业47家,新增星级企业共计达到190家。

(四)狠抓了乡镇统计站完善工作。我们始终把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今年年初,我县进行了县乡干部调整,乡镇统计站人员有了很大变化,有三个乡镇的统计站站长调整为乡镇党委委员、副乡镇长和副科级干部,有四个乡镇统计站业务骨干被调整到其他站室重用,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一是及时对乡镇统计站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重新任命了统计站站长,重新抽调了新招考的大学毕业生及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统计站;二是对全县统计站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三是对去年的档案资料未及时归档整理的乡镇,及时进行了归档;四是认真抓了文明乡镇统计站建设等工作。

(五)以我们积极开展了法规教育等工作。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基层排忧解难办实事,根据县委安排部署,我们积极开展了为企业基层排忧解难办实事集中活动,一是组织企业和基层统计有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二是组织企业和基层统计无证人员参加岗位培训;三是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统计台账;四是举办了企业基层统计人员法制教育培训班。受到了企业基层的高度评价,同时,对统计工作的有力开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继续抓了名录库更新维护和企业"三查"工作。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长效机制,一是县、乡、村分别明确专人负责,制定了名录库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配备了专用微机和专用名录库资料橱。二是实行定期维护。每季度对名录库系统进行更新,确保名录库能够准确记录辖区内基本单位信息。企业"三查"工作,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按照市局安排部署,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同志为成员;二是分组进行了实地走访排查,重点看"四上"企业是否注销和存在,是否达到规模,上报统计数据是否真实,企业三证是否齐全等。通过排查,共剔除注销或不存在企业53家,其中,工业企业39家,商贸企业14家。

(七)认真做好科学发展考核指标和其他统计指标的统计上报工作。在科学发展观考核中,统计局范围的考核指标共有18个,关系到统计局九个专业和县里十多个职能部门,数据的收集、整合、审核、上报和整体衡量关系到全县经济发展位次的排列,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需要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因此,统计工作的横向纵向协作成了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八)着力抓了1%人口抽样工作。统计局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繁忙工作之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抽出专人抓了1%人口抽样工作。经过1%人口抽样调查的调查摸底和审核验收,从全县的常住人口、人口的出生、死亡率到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进行了调查。目前1%人口抽样工作已顺利完成上报。

二、2014年统计工作重点和计划目标

(一)继续做好网上直报等日常统计工作。我们将着重在直报质量和时间上下功夫,加强调度和沟通,确保直报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认真做好"四上"企业申报工作。积极与经信局、民营办等单位搞好协调配合,搞好宣传发动,同时,加大对申报企业审核力度,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认真做好"四上"企业申报工作。

(三)继续做好"四上"企业星级评定工作。着重做好"四上"企业验收工作,并对验收不合格、不达标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全面做好迎接上级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四)继续下大力抓好基层统计建设和名录库管理工作。积极抓好乡镇统计站建设的同时,努力做好部门和"四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认真做好名录库维护和更新工作。

(五)认真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各项工作。积极搞好三经普的正式入户普查登记工作,完成普查数据的审核、检查、验收和汇总,做好三经普事后质量抽查和数据评估、主要数据的发布、普查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六)进一步加强机关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和维护好统计部门文明机关形象。

第6篇:2021镇工作务虚会汇报

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干群齐心,以脱贫攻坚为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立足镇情,狠抓落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奋力开创建设大美X新局面。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一、X年工作的特色和成效。

党建工作有特色。一是开展X大精神专题学习,成立了全县首个新时代传习中心,教育引导全行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推动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二是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基层组织有力量。两委换届中选举产生村两委会成员X名,X名村书记,X名村书记兼任村主任,占X.X%,新进人员X名,占X.X%,退伍军人X名,女性委员X名,占X%。有党员X人,占X%。文化结构:大专以上学历有X名,占总数的X.X%,高中中专学历有X名,占总数的X%,初中学历有X名,占总数的X%;三是提升党组织的硬实力。分层次、分批次对全镇X个村党支部党建阵地进行标准化建设,投入资金X万元,对陈楼等X个村党建活动阵地进行标准化打造。四是党建与各项工作紧密相结合。通过开展以脱贫攻坚为载体的主题党日活动、举办纪念建党X周年表彰大会、开展村支部记集中培训活动、讲好“X、X”的典型故事等,不断激发全镇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助力抓好扶贫等中心工作。

(二)环境治理有亮点。

以环境整治会抓手,开展全区域X个自然村的环境治理。着力打造了陈小寨村古楸生态示范园亮点,全镇清淤开挖大小中沟X余条,新建公厕X座,户改厕新增X户,集镇污水管网治理X户,各个村庄路相通水相连,X个行政村村容面貌焕然一新。

(三)招商引资有成效。

立足镇域优势,不断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开放型经济升级,掀起了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新热潮。目前,安徽省塔克文体有限公司总投资X万元,年销售额X万元;大山电子投资X万元,年产值X万元;成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总投资X万元,年产值X万元;嘉泰木艺有限公司总投资X万元,年产值X万元

(四)经济发展有潜力。

以X文化、X故里、花园小镇打造等为依托,积极推动镇村旅游项目,突出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化物流等新业态。着力打造了陈小寨村、谷河村两个“一村一品”示范点,计划拆迁收储土地X亩,以塔克文体有限公司、嘉泰木艺有限公司、天筑龙兴一品小区项目、新百购物中心、小香葱生产为龙头,制定“南果北菜中企业”的发展战略,持续激发镇村经济发展新潜力、新动能。

(五)文明创建有示范。

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良好风尚,陈小寨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红黑榜”、“好人榜”、“乡贤榜”悬挂在每个村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到每个村落,有力推动了镇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

(六)幸福指数有提升。

一是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全镇稳定脱贫X户X人,贫困人群生活得到充分保障,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二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绿化、亮化”提升、沟塘清淤全域治理,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三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改善生活条件,全面硬化村庄道路,村庄自来水全面畅通,解决出行难、吃水难的问题,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四是扎实开展“冬防冬治”活动,各村派人轮流值班执勤,始终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确保“保一方平安,过一个好年”,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二、X年工作打算。

(一)党建再提质。提高党建工作管理水平,系统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参加培训活动,从理论知识、工作程序、管理方法等方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zhi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同时引导党员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立足岗位,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大精神为主线,增强党员宗旨意识、党性意识、规矩意识,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

(二)作风再强化。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适应新时代,担负新使命,开创新局面,始终抓住作风建设这个根本。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抓作风建设。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新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重整行装再出发,做到要求更高、力度更大、工作更实、效果更好,把全镇作风建设再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三)配套再完善。

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农村路网建设,继续推动X集“X故里”建设项目、做好“天筑龙兴一品”项目后续与外延工作,实施农贸市场二期工程、实施X镇公交换乘站项目建设、实施医养院建设项目、实施集镇绿化、亮化工程项目、集镇特色商业街项目、污水处理厂项目。

(四)产业再聚集。

统筹推进规模养殖、特色农产品、花卉苗木、绿色瓜果蔬菜、生态农业旅游等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继续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示范点建设,实现X个行政村全覆盖,包括瓜蒌、黄桃、小香葱、延秋辣椒、黑枸杞、甜玉米、金丝贡菊、大棚西瓜等特色;存栏X只羊皖松养殖场初步规模形成,黄桃加工厂、葱油加工厂、瓜蒌加工厂等已完成选址。

第7篇:工作务虚会文体站汇报材料

2012年文体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宣传阵地职能,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人民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村级文体广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在镇党委、政府和各村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完善镇、村级文化大院(广场)的基础设施配置,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与村级“第一书记”和下派干部相结合,新建文体广场2处(**村、***村),市级统筹健身工程的*处文体广场体育器材已发放到村,*处农村健身工程及一处社区健身工程的体育器材也将在年底发放到位,

2、进一步加大镇综合文化站及村文化大院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投入,利用已有资源,与党员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我镇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十三处农家书屋图书、配套移动影库两部及光碟一套,已分别发放至各农家书屋,并对管理员进行市、区级业务培训。

(二)社会文体活动的开展方面

1、整理《各村2012年开展文体活动计划表》,结合各村实际一年的文体活动开展,文体站对各村进行评价,评选文化先进村、先进个人。

2、督促各村组织村级文艺演出团队,着重指导、参与了**村、**村、**村、***村、***村等村有民间文艺团体的文艺活动,做到以点带面、以示范带动全员,结合各村文体活动的开展,深入各村文艺团队,进一步贴近群众,指导、创作各类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从而实现村村有文艺队,人人都参与进来。

3、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一月,镇团拜会及安装彩灯一座,灯箱四组;二月,镇锣鼓扮玩比赛,正月十五十三支队伍、一千五百人的锣鼓扮玩进城展演活动;三月,做好区党史办交办的《红色里程-历届党代会史料专辑》资料挖掘、整理及上报工作,共整理1971年至1987年期间参加党代会代表55人,资料照片65张;五月,协助镇团委开展区青少年元宝枫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参与镇举办的“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暨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揭牌仪式;七月,组织参加去经典诵读比赛获二等奖;八月,参与区、镇组织的“庆八一”慰问部队文艺演出、篮球比赛等活动,组织锣鼓队参加区锣鼓比赛获一等奖;九月,组织我镇十余个精彩节目进城参加农村文化艺术节展演,协助建委做好“***镇摄影大赛”的组织及颁奖仪式各项工作,参与组织“***镇首届桂花节暨***村“旅游特色村”揭牌仪式”活动;十月,在***村开展“庆国庆、体彩进社区文艺汇演”活动,参与“***镇便民服务中心揭牌仪式”,组织镇机关干部参加区教体局举办的“国民体质检测”活动,与工会、团委共同组织***镇“喜迎十八大”登山健身比赛活动;十一月,参与组织“***镇建镇两周年庆典仪式”活动。

4、积极动员各村文化骨干,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及业务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有助于带动更多文化人才成为骨干,更好的投入到我镇的各项文化活动中来。今年九月我镇被省文化厅评为“山东基层文化辅导优秀示范点”,并派专人到省文化厅进行基层文化辅导点业务培训。

5、积极配合区进行“每月每村一场电影”的放映工作,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

(三)继续做好文化市场及市、区级文化保护单位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今年我镇共有10处文物古迹获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镇党委、政府对我镇市级文保单位“**县委旧址”进行专人负责制,积极向上争取,确保专项资金、专项投入、定期整修,确保其完整性、安全性。

(四)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及保护工作对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认真普查、及时上报、加强保护,确保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延续下去。

经镇党委、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我镇文体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尽管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我们始终坚信,在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正确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文化、体育阵地为中心唱响主旋律,使我镇文化、体育工作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二、2013年工作打算

2013年我镇文体工作将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文化、体育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服务发展为主题,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全面加强文体阵地、文体队伍、文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集聚诸力,加强文体阵地建设

一是在镇党委、政府和各村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完善镇、村级文化大院(广场)的基础设施配置,精心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全面推进群众体育健身工程,统筹推进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向上积极争取体育健身器材,查漏补缺,做好省级扶贫健身工程(15个村)体育器材的落实工作,力争2013年做到村村都有文体广场、健身场地,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

二是拟在镇政府驻地建一处大型文体健身活动中心,配有健身路径、乒乓球台、塑胶灯光篮球场等设施,以镇驻地为中心,辐射周边各村,营造良好的文化体育活动氛围。

三是紧紧围绕十八大会议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完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搞好农家书屋建设,拟建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一处,力争我镇2013年村级文化书屋覆盖率达到70%,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开展文化活动必须的设施和设备,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实效,组织群众文体活动

紧密结合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贴近实际的文体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镇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为经济建设服务,当好政府喉舌。不断创新群众文体活动内容。结合节日庆典,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注重引导驻地村、企、事业单位等积极组织各类文体宣传活动。积极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村活动,以文化活动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宣传计划生育等。全年力争组织重大文化、体育活动不少于10次;继续做好“每月每村一场电影”的放映工作,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

(三)密切配合,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四)立足长远,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文化工作人员、农村文艺社团、协会的培训教育,使广大文艺工作者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比较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五)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物的普查和保护工作。

深入各村各户挖掘线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继续做好文化市场及市、区级文化保护单位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多方筹措资金,拟升级改造刘家台村县委旧址。

(六)尽心尽职,完成政府突击任务

认真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突击任务,积极配合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重大活动,做好宣传工作,尽心尽职,热情服务。

第8篇:林业部门务虚会工作汇报材料

2013年,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区林业局具体指导下,林业站以建设生态旅游镇为总抓手,强化措施,大力推进荒山造林和环境绿化步伐,突出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全面提升林业建设整体水平,确保森林生态资源持续稳定增长,全镇林业生产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镇共完成荒山造林3100亩

,新建设经济林面积1800亩,森林抚育完成7100亩,育苗500亩,义务植树完成25万余株,镇域内*沂路东西两线绿化带得到进一步补植和完善,道路景观得到新的提升。

今年林业站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森林防火工作。镇林业站一直把防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根据全镇森林分布特点和防火形势要求,防火期内一是设立了3处防火值班点,两处瞭望哨,实行全天候值班备勤,保持通讯畅通;二是完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防火值班食宿条件,对灭火机具和扑火器材及时进行维修、更新,确保防火需要和扑火效能;三是狠抓护林员管理和扑火队伍建设,加强扑火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防火期内要求护林防火队伍全部到岗到位,确保山有人管,火有人救,责有人担;四是加大巡查力度,利用防火车组织人员,统一服装,及时查处违规用火行为,既起到及时发现火情及时处置的作用,震慑了违规用火者,又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镇防火形势总体稳定,基本未出现大的火情。

二、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

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今年镇林业站早动手、早准备,提前踏勘地形,安排造林地点,一是入汛后,紧紧抓住雨季雨量丰沛的有利时机,在刘家台、下庄、朱东、朱北、北*山、王家庄等村组织专业队迅速开展荒山造林活动,完成造林面积3100亩。二是做好*沂路东西两线道路绿化工作,对郑家庄村南和上庄、下庄沿线林带进行补植,通过浇水、扶正、整修树盘等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道路景观得到有效提升。

三、突出抓好特色经济林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

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建设有机农业镇、生态旅游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坚持公司化运作为主,积极落实资本进山、项目进山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引进的山东山里阿哥、*泉、龙烨、得茂实等一批农业发展公司,新建蓝莓、高钙果、大榛子、板栗、黄桃等经济林示范基地和特色园区1500余亩,目前全镇经济林示范基地面积已达5000余亩,为*山镇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建设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广大群众发家致富拓宽了新的门路。

四、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先后引进成立的恒生、枫叶、鸿康、金吉特、*泉等公司和专业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流转土地,建设花卉苗木基地,南邢、青杨杭、郑家庄、朱南、上庄、谢家店、五老峪等村新建苗木基地800亩,目前全镇苗木基地面积已达2000余亩,

五、其他工作

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查防工作,降低虫口率,基本未发现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病虫害危害症状;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涉林单位积极提供服务和咨询;在查处林木案件、维护林木秩序,为有关单位办理相关手续以及包村和镇中心工作等方面也做了一定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

2014年,林业站总的思路是以发展生态旅游为总抓手,以造林绿化为基础,以“两防”(防火、防病虫害)为保障,以特色园区和苗圃基地建设为重点,创新举措,借助外力,突出特色,重点推进,进一步增加绿量,提升档次,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时刻绷紧防火弦,毫不松懈做好防火工作,火是森林的大敌。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抓队伍建设,二是抓好防火设施建设。

二、以招商引资为契机,继续吸引项目进山,资金进山,人才进山,技术进山,努力为*泉、山里阿哥、枫和以及其他公司、合作社等单位提供服务和咨询,帮助办理相关手续,搞好特色园区建设和山林流转工作。

三、重点做好*沂路东西两线道路绿化工作,形成绿化带、节点绿化、苗圃园区三位一体的道路景观格局,打造生态绿道,改造提升道路景观水平,在继续完善提高*沂东线道路绿化和景观基础上,全力协助*沂路西线北邢、青杨杭、南中、南东、王家庄等沿线各村做好苗圃基地和特色园区建设。

四、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完成荒山工程造林工作,努力把*沂路东西两线第一山脊线内荒山列入上级规划,做好补绿工作,适时做好生态路网绿化工作。

五、完成上级和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第9篇:人社局经济工作务虚会汇报材料

2019年,人社局以“稳就业、强社保、聚人才、保稳定、助脱贫”为主线,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突破。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目标完成情况

2019年,我局共承担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8项,焦作市定目标19项,均已超额完成目标。重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2019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71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6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856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亿元,其中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6500万元,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693人,创业培训430人,返乡农民工创业辅导426人,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274人。

2019年,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1.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3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27万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36.8万人。

(二)做好人事人才工作,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一是打造“阳光招聘”的品牌,2019年共组织招聘选拔考试3批次,目前已完成2批次,1批次正在进行。通过严密组织,层层选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二是积极搭建就业沟通桥梁,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行动日”等大型招聘会,我市企业及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工作。三是积极为我市各行各业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2019年,共引进本科生274人,引进硕士及副高级职称22人,引进博士及正高级职称5人,引进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个。

(三)做好社会保险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待遇。

一是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上线工作。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克服种种困难,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了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上线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待遇核算工作,目前,已完成820人的待遇核算发放。三是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大众应保尽保。四是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四)做好劳动维权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落实各项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查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案件,2019年受理案件165起,追回被拖欠工资475万元,涉及农民工2241人。二是开展打击非法用工检查,全面排查各类企业、建筑工地劳动合同制度落实情况。三是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2019年共办理劳动争议案件188起,促进我市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五)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行业扶贫方面:2019年,通过技能培训、创业贷款扶持、公益岗安置等,我市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2849人,就业率100%;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848人,培训率99.68%;未脱贫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劳动力664人,就业率和培训率均实现了100%。

结对帮扶嵩县分包乡镇情况:我市坚持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活动,帮助嵩县贫困劳动力提升技能,帮助他们来**求职工作;加强对嵩县资源的宣传,大力宣传旅游资源和山货资源,通过鼓励**各界到嵩县旅游或找准山货代理,进一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二、2019年亮点工作

(一)我市创业扶持工作全市领先

今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连续4年贷款发放量位列焦作六县四区之首,被市人社局授予“焦作市扶持创业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亿元,完成全年市定目标4700万元的33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六分之一,通过创业扶持,带动了3600多人就业,拉动了民间投资3亿多元,服务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居焦作首位

今年我市新增10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目前共有见习基地50家,提供见习岗位46种,需求各类见习生304名。全年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210人,累计补贴就业见习资金3090000元,居焦作市各县区首位。

三、2020年工作谋划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继续坚持“稳就业”的工作方针,通过积极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整合政府部门之间资源合力,加快推进我市就业创业工作发展,确保2020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以上,技能培训3000人以上。

(二)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统筹做好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筹备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深化岗位管理、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提高专技人才的管理服务水平。同时,积极为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场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

(三)加大社会保险扩面清欠力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强化扩面征缴,重点紧盯已参保企业中未参保人员和未参保企业。做好“河南省社会保障系统”社保经办新系统上线相关工作,做好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等改革性工作。

(四)做好劳动维权工作,确保大局稳定

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专项检查等活动,加大监察执法力度,规范我市用工秩序。进一步加大劳动人事仲裁办案力度,坚持“预防为主、调裁结合”,提高办案质量,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五)扎实开展行业扶贫工作,积极对接对口帮扶项目

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工作。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实现技能培训全覆盖。通过创业扶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新增贫困到龄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手续办理和已领取待遇贫困人员的待遇发放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四、争先进位计划及拟打造亮点

(一)争创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先进

2020年计划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以上,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000人以上,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保稳定的基础上,增强我市就业创业活力。一是落实农民工创业项目建设,通过下乡调研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建立我市的创业项目库。积极挖掘适合我市发展的返乡创业项目,持续给予免费培训、创业资金扶持等各项帮扶,引导其向着省级示范园区、示范项目方向发展。二是以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先进单位为目标,对照省厅创建标准,逐一落实各项指标。

(二)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争取荣获“焦作市扶持创业”5连冠。加强创业就业“互联网+”建设,进一步防控风险,再接再厉,力争2020年使我市的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量连续五年居焦作六县四区之首,再获“焦作市扶持创业先进单位”荣誉。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1月2日

上一篇:学校自评报告表下一篇:集体健身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