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022-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凉山彝族头饰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摘 要: 头饰是彝族文化的载体,是研究彝族文化的宝贵的实物佐证。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人民在美学、宗教、政治、哲学与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折射出了彝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特征,表达其民族的思想意识及文化内涵,是尚黑、崇武、自然崇拜等信念的物化。本文通过分析彝族头饰的风格特点,挖掘彝族头饰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积淀,解读彝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征。

关键词: 凉山彝族头饰 风格特点 文化内涵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奇葩,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蕴含着彝族人民在文化结构中深层的心理积淀,是窥见彝族历史、生活的画卷。彝族在服饰上有“重头”的传统,彝族格言就有“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头饰”和“彝人饰头,藏人饰腰,汉人饰脚”之说,可见彝族人对头饰十分看重,是一个典型的“重头”的民族。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它地处大凉山、小凉山和安宁河流域,山高势险,历史上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因此保留了较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头饰风格,在彝族头饰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凉山彝族头饰为出发点,挖掘彝族头饰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积淀。

一、凉山彝族头饰的风格特点

凉山彝族头饰的基本特点为男子发梳锥髻,头扎英雄结;女子戴头帕,婚后戴帽。除这些整体外部特征外,凉山彝族各支系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一样,审美心理差异,图腾信仰不同,头饰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形制、风格和地域特征的头饰。凉山彝族头饰一般以依诺、圣乍、所地三个方言区来划分。

1.依诺式

又称美姑式,主要流行在凉山州东北部的美姑、雷波、甘洛、峨边、马边、昭觉等县的依诺方言地区(俗称大裤脚地区)。

依诺男子前额上留一缕两三寸长的头发,梳为锥髻其余剪掉,称之为“子尔”或“予莫”,俗称为“天菩萨”,这是大小凉山地区彝族男子的传统发式,视为能主凶吉祸福的天神所在。它象征着男子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除父母长辈之外,严禁他人触摸,女性、小孩(解放前还包括低于自己等级的人)更不可触及,否则便是对他的最大侮辱,并将灾祸临头。

依诺男子头饰为包头,用长达数丈的黑布缠绕而成,另在左侧或右侧缠成尖锥状斜插在额前,称为英雄结。英雄结根据年龄的不同,形状也有所区分,青年男子的英雄结细如竹竿,长20—30厘米;老年男子的英雄结如竹笋盘于额中。各地区缠法相同,均从左到右,死后相反。

依诺未婚女子头戴由黑棉布叠裹而成的多层长方型瓦片状头帕,头帕一般长为34厘米,宽25厘米,厚度为7厘米左右,头帕上用手工刺绣出精美的图案。穿戴瓦盖头帕时,首先用红绳将黑色瓦盖头帕固定在头部,然后将缠有红毛线的发辫缠系在黑色瓦盖头帕上,再将瓦盖头帕两侧的垂饰红色珊瑚珠串挂于脖颈,将珊瑚珠串的两端分别缠系在发辫上。依诺妇女生育后换成荷叶状软帽,荷叶帽顶及帽背饰有圆形、角形银片或线条纹。依诺地区还有一种红缨帽,据说这是彝族人模仿清朝官员的红缨官帽仿制,用生长在水边的水竹编织而成,顶部装饰着散开的红缨须,远远望去,像是燃烧的火焰,十分美观。

2.圣乍式

又称喜德式,主要流行在凉山州中西部的喜德、木里、德昌、盐边、石棉、越西、冕宁、西昌、盐源、九龙、泸定和甘洛、昭觉等县的圣乍方言地区(俗称中裤脚地区)。

该地区男子的头饰和依诺式男子类似,也是头梳锥髻戴英雄结。圣乍未婚和已婚未育女子头戴长方形的挑花头帕,但各地头帕又略有区别。在北部越西、喜德等地翻翘出一条红里露外,称作为“翻摩翅”,而西部盐源等地方头帕四角向两耳、额前、脑后对压,四角遮耳掩额角。圣乍妇女生育后换八角形夹层帕,帽顶贴一银牌,中老年妇女则戴夹层荷叶帽。

3.所地式

又称布托式,主要流行在凉山州南部的布托、金阳、普格、宁南、会理、会东、德昌、西昌、昭觉、盐源、米易等县的所地地区方言区(俗称小裤脚地区)。

所地男子不饰英雄结,多以青布缠头成交叉状的包头,部分地区用红线缠绕包头,形成网状。所地青年女子都戴黑头帕,帕内内衬一条弧形塞草支撑的硬布带,布的两端夹发辫内,将发辫盘于布带上,再戴上锁花边的青布帕。高耸于头顶的头帕展开于双耳两侧,如鸟翼展翅,盛装时头帕上还要装饰火镰形的银花,使之更显端庄而华贵。所地生育后的妇女戴竹架圆顶大盘的“罗锅帽”,其状一口大锅,其高度可达20厘米,其外部用黑色棉布缠裹,上面圆顶直径可达到23厘米,高高顶在头上,非常醒目。

二、彝族头饰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彝族头饰变化多样,风格各异,在这形形色色的头饰中,不难看出千百年来彝族在宗教、哲学、美学、风俗习惯方面特有的传统,是尚黑、崇武、多神崇拜等信念的物化,解剖头饰这一符号,对于我们了解彝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征,了解彝族的生存方式及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英雄崇拜和战争崇拜心理的体现

崇武是彝族的重要民族性格,彝族人以骁勇善战、英勇不屈而著称,崇尚战争,认为战争能让民族强盛,血脉得以传承,在这一点上和西方古代英勇善战的斯巴达人有一点类似。直至现在,彝族地区仍有抢婚的习俗。抢婚在某种意义上实际上是对战争的模仿,体现了在和平状态下对战争的崇拜。在战争中只有体魄强健者才能赢得胜利,因此生活在高寒地区的马边彝族有一个传统:婴儿出生后马上用冷水洗浴,这既是人生的洗礼,又是对新生命身体素质的一种考验。在冷水洗浴的考验中,健康强壮的新生儿存活下来,而不能经过考验的病弱新生儿则被淘汰。这一习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彝族对英雄和武力的崇拜。

崇拜英雄、崇拜战争的心理在头饰上体现为男子的英雄结。英雄结本来是古代彝族部落首领们用来记战功和给军队首领头上戴的一种标志,其含义是勇往直前。英雄结产生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时代。当时的彝族部落首领们采用缠“英雄结”记战功的方法来鼓励军队勇敢杀敌。军事指挥员和战斗员头上缠一根英雄结,每打一次胜仗或打死一个敌人就在“英雄结”上绕缠一圈。如此一来,立战功多的人其英雄结就长,立战功少的人其英雄结也就短。把战功公开地记在立功者的头上的办法,不仅能够鼓励军队英勇作战,积极争取多立功,而且谁是战斗英雄,并立了多少次战功,人们看其英雄结上所缠的圈层数就一目了然。后来英雄结逐步演变成了彝民族的一种尚勇标志,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尚武、尚勇的民族精神和气质。

2.等级制度和尚黑观念的体现

凉山彝族直到解放前还处于奴隶社会,彝族奴隶社会实行等级森严的家支制度。凉山贵族被称为“黑彝”,他们称自己为“黑骨头”,以黑为贵。黑彝家支极为重视自己血统的“纯洁”,把自己的血统看得“高贵”,不与白彝通婚,若黑彝阶层与白彝阶层的人通婚,就会被剥夺黑彝身份,甚至被驱逐出家支。在等级森严、贫富悬殊的奴隶社会中,彝族服饰无论在质料、款式和色彩上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出了其家支等级制度的特点,尊卑贵贱,一目了然,头饰也不例外。现在凉山彝族传统社会在头饰的款式上,依诺地区黑彝女子的头帕层数明显比白彝女子多;而圣乍地区的黑彝女子头帕素净无花饰,白彝女子则花俏艳丽。婚嫁时,黑彝女子的套头必须是黑色的薄呢,上插白色羽毛,表示高贵;白彝女子的头套则是由彩色绸缎制成。生育后戴帽,黑彝女子的帽盘也要大于白彝女子。

从男子的头饰来看,凉山彝族男子的“英雄结”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身份的尊卑贵贱。英雄结除了普通的样式以外,还有三种不同于一般的髻式,一种叫臣髻,用头巾挽出一粗短的海螺髻,盘于额上,支向前方,是头人的标志;一种叫毕髻,也是用头巾缠绕成螺状,立于额上,但髻尖下垂,是祭司毕摩的髻式;一种是用细竹棍裹在头巾中,缠成细如中指,长约60厘米的髻,斜插在额前。这几种髻式都代表了身份高贵的人,是过去奴隶制等级的产物,到今天在凉山地区依然可见。

如此看来,凉山彝族头饰上体现了社会等级森严的家支制度和尚黑的传统,以黑为美,以黑为贵,将血统和精神的“黑”体现为物质的“黑”,不管是在男子头饰还是在女子的头饰上面,都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3.伦常次序和婚育状况的体现

彝族的头饰还体现了年龄特点和伦常次序。例如彝族男性在不同年龄段其“英雄结”构造与形状是不一样的。青年人和中年人戴的头帕上的“英雄结”20—30厘米,下部约有手拇指粗,呈现下粗上细形状,多数人的“英雄结”是用红、黄、绿色丝线缠绕头帕布捆扎而成的,少数人为了使“英雄结”刚劲有力,在头帕布内还装进一根细竹枝,有极少数人还在“英雄结”的顶端用彩色丝线挂吊结须。中青年人的这种“英雄结”光彩夺目,奋发向上,充分体现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锋芒。老年男性的“英雄结”的结构与形状要比中、青年人的“英雄结”简单得多,是直接用头帕布的前端搓束一个长15厘米左右的尖锥体贯于额中,斜指苍天,具有雅典、大方、庄重之美。中青年男子和老年男子的“英雄结”不但形状结构不一样,而且不能互相交换。凡是满了六十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就再也不能在头帕上装饰中、青年人的“英雄结”了,否则就是老不正经的表现,而且会遭到人们的讥笑。

彝族女性的头饰也随其身份、年龄的不同在其一生中要变换好几次,从头饰即可见女性的年龄身份。彝族女性幼小时蓄发梳单辫于脑后,八九岁时将单辫盘在头顶,辫尾缀红色棉线。到少女时举行“换童裙”仪式,除换裙以外还要戴头帕,将少女的单辫梳成双辫并交叉盘在头帕上。彝族女性的头饰除体现出年龄特征以外,还可以看出明显的婚育标志。彝族未婚与已婚女性都戴方形头帕,但已婚妇女头帕层数明显较多。

彝族年轻女性生小孩后,要将帕换帽,圣乍、依诺地区换成荷叶形帽,所地地区则换成竹架青布圆帽。荷叶帽是用黑布缝织而成的,为里外两层。中年妇女带的荷叶帽,在帽顶后部正中镶嵌一条精致的箭状带,箭头朝上,并且在帽顶上镶嵌一颗精致美观的圆形银牌,箭头与银牌相连接。按照彝族的传统,女子结婚怀孕时,其母亲为她做好荷叶帽,并且让女子将荷叶帽带去备用,在生第一个孩子那天就把荷叶帽戴上。从此以后,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再戴头帕了。而未生育过的彝族年轻女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戴头帕,而不能戴荷叶帽,否则就有失体统。不但未生育过的中青年人不能戴荷叶帽,而且岁数较大的女性也不能再戴头帕。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如果一个女人终生不孕,失去生育能力,那么在她50岁以后,就由一位与她有亲戚关系的彝族老年妇女缝织一个荷叶帽,选择一个吉祥日子送给她戴。

4.自然崇拜心理的体现

凉山彝族头饰还体现了彝族人自然崇拜的独特的文化生态。自然崇拜是彝族原始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远古时代产生以来,一直存在于彝族社会之中,并影响着该民族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它是“万物有灵”的集中体现,即把自然物和自然力当作具有生命、意志与伟大能力的对象加以崇拜。在彝族人眼里,传统中自然界中的风雨云雷变化、日月星辰更替、鸟兽花木水火、江河运行奔流都是神灵,是崇拜的对象,并将崇拜的对象用抽象的写意和直观的写实手法反映在服饰上,彝族服饰中出现的火纹、花纹、漩涡纹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彝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雄鸡的美丽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他们认为雄鸡是最有智慧的禽鸟,是光明和正义的象征,能战胜邪恶势力,驱魔避邪。因此他们在服饰上绣大量的鸡冠纹,以表达对鸡的崇拜。在凉山彝族背带中幼儿都戴有鸡冠帽,父母通过给孩子戴上鸡冠帽的方式,以祈求孩子平安幸福和将来美好。

头饰是彝族文化的载体,是研究彝族文化的宝贵的实物佐证,直观地反映了彝族的民族心理和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彝族头饰作为一种物化的精神产品,蕴含其民族的社会特点、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民俗特征,折射出彝族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特征。彝族头饰作为彝族文化的载体,它所潜藏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并进一步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1999.

[2]龙倮贵.试析彝族服饰类型及其审美艺术特色.1999.

[3]杨甫旺,渠昆云.彝族服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初论.1999,(3).

[4]范例.彝族服饰图纹类型、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5]孙法鑫.彝族服饰艺术的文化内蕴初探.1996,(6).

该论文为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青年)《凉山彝族发型发饰研究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08SB053。

作者:王永清

第2篇:论明代青花香炉人物纹的美学特点和文化内涵

摘 要:明代青花香炉纹饰的题材从明早期普遍的繁缛精致的吉祥纹样再到明中后期具有高雅含义的人物故事纹样的盛行,这一转变与时代环境、技术发展、社会审美转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章通过研究明代青花香炉人物纹饰的题材、构图、笔法和釉色特点等方面,探索其美学特点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明代青花香炉;人物纹;装饰美学

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6SJD76006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关于明青花香炉人物纹样

明代香炉尤其以瓷质香炉的釉色、装饰手法的多样而在香炉文化发展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明代瓷香炉种类繁多,其中青花香炉装饰特点鲜明,在青花香炉的装饰题材中,从明早中期对元青花外来纹饰元素的继承与新晋外来纹饰元素的运用,到本土传统题材图案大增,再到人物题材纹饰的普及,使明代瓷质香炉有了更加深刻、独特的面貌与品格。

(一)明代青花香炉纹饰总体风貌

明早期的青花香炉出土数量极少,大多为青釉香炉。青花装饰题材也多为花草纹、弦纹及宗教题材纹饰。明代中期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青花香炉甚多,青花香炉的纹饰题材范围广泛,其纹饰多以折枝花卉纹等花草纹为主纹,回纹、卷草纹、弦纹、云气纹等纹为辅纹。明代中晚期是青花炉人物纹样大量问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花炉纹样大量出现八仙纹、八宝纹、八卦纹以及众多的人物纹,其中多为圣贤、高士等立意深远的故事图。

(二)明代青花香炉人物纹分类

明代中晚期青花香炉的人物纹样不仅在数量上猛增,其题材的范围也很广泛,其中包括诗意图、高士图、神话故事、宗教人物、圣贤故事等。成化年间的历史人物纹、宗教人物纹丰富了青花香炉纹饰的题材;嘉靖、万历年间的人物纹饰更为繁多,历史人物题材得到了更多应用与发展。此外,具有吉祥寓意、可以体现风土人情的人物纹饰独树一帜,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民间审美意趣。万历年间官窑民窑并兴,文人画流行开来,进入中期以后,人物纹饰题材明显增多,技法和制作工艺都有所提高。随着工艺美术受文人画影响进一步加深,明代中晚期的青花炉尤其以圣贤故事、高士主题为题材的人物纹著称。如明弘治年间青花访友图筒式炉(图1)、明万历年间的青花爱鹅图贴足炉(图2)等。因受宗教之风影响,明代中晚期宗教人物纹饰盛行,如明代天启时期罗汉图钵式炉(图3)。

二、明代青花香炉人物纹的美学特点

明代青花香炉人物纹不仅内容繁多,绘制技巧高超,而且其在继承前朝人物纹饰精髓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明早期青花香炉人物纹较少出现。明成化的纹饰风格清雅。弘治年间继承了成化年间纹饰风格的特征,正德年间更进一步发展了人物纹饰的题材,纹饰风格由清雅向素实浑厚发展。嘉靖官窑画工精湛简练,构图随意,画法生动,青料清明淡雅。天启、崇祯年间,人物更重写意,线条流畅细腻,青花色泽明艳,装饰日趋简化,人物纹饰多继承传统的装饰风格,画法新奇。

(一)青花香炉人物纹的时代性特点

青花香炉人物纹的沛然兴起,与青花颜料的变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明代早期青花绘制使用颜料为本土料,青料发色浓郁,青中带黑,烧成后容易晕散,另外本土料烧成后会伴随“咬胎”现象,导致人物的造型和神韵都很难表现,所以并不适宜绘制人物题材的纹饰,这也是人物纹饰较少出现的原因。“苏麻泥青”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这种海外钴料呈色明艳,青料绘彩烧成后不再容易晕散,更易绘制人物的神态与动势,它的出现为人物纹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人物纹饰从此开始发展起来。明代青花香炉中人物纹种类的进一步丰富,也反映了艺术的时代性影响。早在元代,青花瓷就已经出现了人物故事装饰纹,但其题材大多为历史、神话及元曲故事等,明代青花瓷器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很多种类,所以同步更新的也包括明早中期的青花香炉人物题材。

(二)明代青花香炉的装饰美与意韵美

明青花香炉的主要装饰手法还是以绘制为主,其题材丰富异常,大多为植物花果纹,比如莲花、宝相花、梅兰竹松等,动物纹也常被用在青花香炉的装饰题材中。另外,水波火焰纹及与宗教有关的梵文、八卦纹也风靡一时。人物纹的盛行,更提高了明青花香炉的立意与品位。首先,在青花香炉人物纹的装饰技法上,人物纹绘制最讲究形神具备,明中期的青花香炉人物纹人物形态修长。姿态如仙人般飘逸,因为色彩是简单的青白分明的配置,表现人物时就不能完全依赖丰富的色彩。需要格外重视用笔法来传达人物的神韵,青花香炉人物纹样的技艺美就在于有时甚至仅仅两三笔就能充分传达人物的神态。可见工匠炉火纯青的绘瓷技法。明代中期分水技法的出现,为人物纹的“意备”打下了基础,使得最终烧成的人物纹呈现细腻的层次变化。其次,在青花香炉人物题材纹饰的构图上,明中晚期青花炉人物图皆以小品呈现,构图透气简洁,白底蓝花净丽青翠,更显清晰分明。白地空间的疏密大小不光影响视觉效果的获取,也影响装饰图案的美感表现,而明代青花香炉非常注意青花与白地面积比例的把控。此外,主体为中,辅纹呈带状被安置在外围,层次感增强,画面动而不乱,人物的动与纹饰的静相得益彰。如鼎式炉和奁式炉就多使用多层图案装饰,各个部分以弦纹作隔断,增加层次。最后,在青花香炉人物紋样的色彩配置上,唯一主调的青与白,明朗清晰,对比中又有统一。青即蓝,蓝的分类各有风韵,而青花的青,清新明快又神秘典雅,尤其在沾青绘于白瓷之上时,笔锋的起承转合会酿成类似山水画中浓墨之处的积淀,浓淡相宜,变幻莫测。

三、明代青花香炉人物纹的文化内涵

明代青花香炉人物纹样繁多且广泛,但无论人物纹样的主题为何,它都是有内在意义的,或者象征吉祥,或者追求高洁,又或者有某种寄托。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明代的世俗艺术大行其道,影响了一众文人将艺术创作转变得更具有生活气息。另一方面,工匠多把文人视为尊崇对象,所以多有模仿文人画主题的青花纹样流通于市,所以它是各种因素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结果。

(一)纹必有意

在青花香炉人物纹饰中,所有的人物纹都表达了积极、正面的含义。如婴戏纹,在唐末时期出现并发展,到明代后期,婴戏纹开始以青花绘制的方式展现在瓷炉、瓷瓶、瓷碗等载体上。婴戏纹多用来表达吉祥、多子的愿望。明代帝王百姓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在祈福祭祀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香炉上大量出现佛教人物、八仙纹、八宝纹、八卦纹等宗教寓意纹饰,以此起到传播教义、教化百姓的作用。在众多青花香炉人物纹饰中最值得一提的即为明代中晚期的圣贤与高士为题材的人物纹样。在明代的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的思想认知、感情及立场逐渐向民众靠近,大量圣贤高士装饰纹样都具有鲜明的文人风范,此类纹样表达了民众对于文人的向往和高洁品质的推崇。

(二)世俗审美

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同样,明代艺术的内容也包含市井生活,它们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俗画。世俗化的影响,打破了香炉装饰题材的局限性,加上青花香炉工艺的精进,成本的降低,使得香炉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和贴近生活理想的人物纹饰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明晚期社会动荡,民众寻求更加现实的理想。这些因素多在明代众多富有浓郁生活气息,蕴含生活理想的青花香炉人物纹饰中有所体现。

(三)文人风范

《明史》中说:“古之为士者,以登仕为荣,以罢职为辱。今之为士者,以溷迹无闻为福。”较之以往,明代的文人阶层发生了质的转变:文人的政治属性慢慢抽离,文人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变为远离官场的布衣、隐士。明代的艺术创作、鉴赏、品评,也不再如唐宋时由士夫官僚阶层主导,而转由文人阶层主导。明代青瓷工匠在绘制时多参考受人尊崇的文人画,又因明代印刷术的进步,为青瓷工匠临摹文人画作提供了充分的渠道和模本。所以此时多出现立意高远、形象生动的人物故事为主题的画面。青花香炉人物纹饰的创作,难以脱离文人这一群体。他们在构图、笔墨、技法等创作方面,不仅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更影响了青花人物纹样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明代青花香炉人物纹的盛行,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审美潮流的影响都紧密相关。人物纹的产生使明代青花香炉有了新颖的面貌、率意的性格和精美的表现手法,使明代香炉艺术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并影响着后世相关艺术的发展,在工艺美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当代艺术工作者应研究其中的精髓,将其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传承和保护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好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张浦生.青花瓷器鉴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5.

[4]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南炳文,汤纲.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张道一.设计在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7]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8]赵名璟.明代青花瓷质香炉综述[J].南方文物,1993(4).

[9]高阿申.宋元明瓷炉简论[J].收藏家,1998(4).

[10]赵琳.元明工艺美术風格流变[D].复旦大学,2011.

[11]施茜.元代青花的造型与纹饰[D].苏州大学,2005.

[12]苏西亚.论元青花瓷器装饰中的莲纹[D].中央民族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吕冰,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李俊邑,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吕冰 李俊邑

第3篇:城市社区文化三维探析:内涵特点、结构功能和建设路径

摘 要:城市社区文化是在特定城市社区地域范围内,根据城市发展和自身城市社区的需求,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的共同感与认同感为目标,在长期自我重塑与调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现象的总和。城市社区文化作为增强社区认同和归属的重要载体,有着纵向上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横向上的各类社区平行文化的结构,发挥着塑造、整合、丰富和持续的功能。因此,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上,要协调好多种文化建设主体间的关系,同时利用社区文化的特性来优化改造策略。

关 键 词: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文化;居委会;社区居民

收稿日期:2015-08-18

作者简介:龚翔荣(1978—),男,江西吉安人,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城市社区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CZH058;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善治视角下的社区治理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在基层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改革以来,我国的基层管理体制从原先的“单位制”过渡到“街居制”,再走向“城市社区制”。[1]这期间总结出了诸多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如“上海模式”“江汉模式”“沈阳模式”“盐田模式”等。[2]然而,在管理与行政视野中对于“城市社区”概念的界定有别于传统社会学,即“‘城市社区’在社会学分析中指的是以邻里关系为主体的自然城市社区,转变为今天的国家政治实践中指的是城市基层行政辖区,可以指街道辖区或居委会辖区,”[3]其成为了国家治理的单元。[4]城市社区追求的是刚性地域界限下的秩序整合,表现为形成初有赖行政权力划分的外生性和形成后具有独立的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性双重特征。[5]在外生的秩序整合需求下如何构建一种内生的共同体意识,进而塑造城市社区内的认同,以及引导城市社区的合作信任,都成为目前城市社区发展的核心,而城市社区文化的塑造自然成为核心中的关键所在。但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由于对城市社区文化的本质认识不清,导致其建设路径不够明确。笔者认为,只有对城市社区文化进行重塑,才能将城市社区打造成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社会共同体;也只有对城市社区文化进行重塑,才能够使这一共同体成为城市社区长久发展的支点。

一、城市社区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在传统单位制瓦解的背景下,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城市人生活的基本空间,对城市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日益增强。[6]从这一点上看,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既是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重要切入点。城市社区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不仅兼具文化本身的一般特性,而且具有自身的特色。

⒈城市社区文化是一种以地域为依托的特殊文化现象。任何文化都植根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地域性给不同的文化带来了特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不论何种社区都拥有与其他社区不同的文化标记和行为系统。同样,人们在共同地域中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并逐步形成共同的社会心理、语言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等,由此形成特定的社区文化。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村社区的文化现象都是依托地域而展开的,乡村社区文化往往以熟人为集聚,在传统地缘与血缘中夹杂着同质文化的融合;而城市社区则通常以陌生人为集聚,因此在特定地域上呈现出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形成有别于乡村社区文化的特殊现象。

⒉城市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高度的自我塑造性。我国的城市社区多是以居民住户容量划分行政区划而建立的,本身内部的纽带相对薄弱,甚至存在多元文化的对立,因而城市社区文化强调的是文化有意识地创造与融合,若任由其简单地自发形成,势必产生剧烈震荡甚至最终瓦解,从而丧失成为共同体的可能。在其形成过程中是根据城市发展和自身城市社区的需要来决定文化特定方向的,同时需要特定的组织、群体乃至个人在塑造过程中承担文化整合与重塑职责。城市社区居委会作为城市社区文化整合和重塑的核心,在城市政府、城市社区内的民间组织及居民的参与和协助下,共同为他们所确定的特定文化方向而努力。

⒊城市社区文化的目标在于加强该共同体成员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一个城市社区中,人们的关系相对稳定,文化基础相同,风俗习惯接近,人们作为城市社区的家庭成员,共同承担义务,共同享受文明。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城市社区形成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稳定的粘合剂和城市社区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也是城市社区文化的基本特征。城市社区文化的建立是城市社区居民长期经营、共同取舍的结果。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起具有本城市社区特色的城市社区文化。这种城市社区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条纽带,将整个城市社区的居民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城市社区文化进步。

⒋城市社区文化的内容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文化形式。正如文化内涵所昭示的一样,文化包含着外显的行为模式和内隐的价值理念,同样城市社区文化不仅包括在城市社区中从事城市社区活动、采取的行为方式以及围绕这些所修建的物质设施,还包括行为规范和制度规约,深层次上的共同态度和价值理念。因而,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应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不应仅仅局限于有形文化的建设,而忽略无形文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城市社区文化是在特定城市社区地域范围内,根据城市发展和自身城市社区的需求,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的共同感与认同感为目标,在长期自我重塑与调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二、城市社区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相对于整个城市社区文化系统来说,城市社区文化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城市社区的文化结构随着城市社区的复杂性、多元性和渗透性等特征的增强,文化结构日益呈现复杂化的倾向,其决不是简单的文化类型的叠加,而是多种文化融合并形成新的文化的结果。因此,结合文化结构的一般理论并根据城市社区文化的自身特点,从理论层面上可以将文化结构划分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从纵向层面上看,城市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7]这四个层面的文化由里及表、由表及里地互相影响。可以说,精神文化作为核心实质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社区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制度和行为文化则是中介,通过它们固化城市社区精神内核,并规范和制约着文化的内容和范围;物质文化则是外在表现,呈现着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有形现象。从横向层面上看,城市社区文化包括城市社区政治文化、城市社区慈善文化、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城市社区邻里文化、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城市社区文体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类别是随着城市社区的发展要求而生成的,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互相影响和变化的。(如下图)

城市社区文化的结构模型

城市社区文化的功能是指城市社区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心理行为所起到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这种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从个体层面上讲,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塑造功能。城市社区居民的各种行动不仅受一定观念的指导,而且受一定规范的约束,城市社区文化为城市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提供了导向。城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其所倡导的积极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能有效地影响和规范城市社区居民的行为,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城市社区居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排斥错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有效抑制城市社区居民价值观念的碰撞所引发的矛盾、冲突,纠正部分人的行为偏差,保持城市社区的良好秩序。[8]城市社区文化的塑造功能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是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模式。通过表扬和认可来强化这些观念和行为的正当性,最终内嵌到个人观念和行为中;二是利用惩罚机制消弭不良观念和行为。同时文化还会反映在制度层面,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来制止不希望产生的行为和观念,并逐步为城市社区成员共有。

⒉从群体层面上讲,城市社区文化具有整合功能。城市社区说到底是由陌生人构成的地域共同体,城市社区文化则在城市社区成员之间发挥着“黏合剂”作用,为社区提供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得城市社区中原子化的个人、家庭、邻里、组织能够被整合起来,最终服务于城市社区的稳定和发展的总目标。由于城市社区成员分隔在不同的城市单元中,利益追求点也被分隔在不同城市单元中,因此在城市社区中缺乏必要的目标认同和利益认同,然而通过地域混合,城市社区逐步成为城市社区成员公共场域,因此通过培育共同的城市社区文化,有利于增强城市社区成员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实现整合。城市社区文化为城市社区成员建立共同的“精神家园”提供精神支持的同时,也强化了人们的城市社区意识。以城市社区文化为基础和源头的城市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增强,必然产生出强大的城市社区凝聚力,有利于城市社区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促进城市社区的繁荣和发展。

⒊从形式层面上讲,城市社区文化具有丰富功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仅丰富和升华了文化的精神层面,同时也提升和促进了城市社区文化的物质层面。城市社区文化通过唱歌、跳舞、绘画、书法、戏剧等有形娱乐节目丰富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满足了居民的精神需求,使城市社区居民在紧张劳动后的休息和娱乐中,能够得到健康享受。同时,良好的城市社区文化能有效改善城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在纵向上,良好的城市社区的精神文化能够为社区提供强的凝聚力,通过有效的制度文化建立好社区的良好秩序,并形成预期的行为规范;在横向上,良好的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激发了城市社区居民锻炼身体的愿望,改善了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整洁了城市社区卫生环境,各种文化形成的合力改善了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⒋从实质层面上讲,城市社区文化具有持续功能。城市社区文化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信仰体系和生活方式,同样还表现为一种文化力。因此,城市社区文化才能保证城市社区文化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并具有良好的传承性。

在城市社区中,城市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的主体,实现城市社区发展不仅要靠城市社区居民的数量,关键还在于城市社区居民的素质。通过城市社区文化的教化和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来陶冶和塑造城市社区成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使之成为有益于城市社区发展的人才。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城市社区居民民主管理、自我服务技能,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社区“人”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优化城市社区人际关系,使之在感情上、心理上对城市社区形成认同感、归属感。所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社区文化氛围,形成城市社区特色文化,可以为城市社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在城市社区发展中,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持续功能体现在提升城市社区竞争力。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带动一批与城市社区文化有关的特色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如娱乐业、旅游业、餐饮业、服装业等。虽然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受城市社区经济、政治发展程度的决定和制约,但反过来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社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就是城市社区发展的“文化力”。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如前所述,城市社区是陌生人的集聚地,且城市社区的形成依赖于政府行政性的划分,因而城市社区的形成迥异于乡村社区,这也决定了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不能走乡村文化的自然形成路径,需要进行自我塑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路径上也必然表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体间的协调。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乃至社会管理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必然需要机构的主导。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介入的主体是多元的,纵向上应包括“城市社区——小区——楼栋——家庭”四个层级,横向上应包括“政府——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三个方面,而在城市社区层面还应包括城市社区党委、城市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的议事协商组织等。但众多组织的角色分配和协调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在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理念下,明确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自身依据城市社区需要进行的有意识的建构活动。在主体层面上应以城市社区为主导,政府负责指导和监督,不应过多干涉城市社区的内部问题,而社会组织则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协同者,分担着不同领域的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

第二,在城市社区内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基于城市社区整体而言的,因此,城市社区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样才能把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同时,在城市社区层面上,城市社区党委和城市社区居委会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城市社区中组织力最强的机构,而小区、楼栋和家庭等都是自发的松散组织,缺乏组织性且自治意识较弱。因此,在纵向主体上,城市社区应成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与领导者,小区、楼栋和家庭等主体应是在城市社区主导下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第三,城市社区层面的城市社区党委、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等组织主体间的协调。城市社区党委始终是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城市社区模范带头作用。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作为城市社区内的最高自治机构,负责整个城市社区的建设工作,通过听取城市社区居委会、服务站的工作计划和总结来评议和监督其工作。城市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负责落实和执行城市社区的各项事务。因此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上,城市社区党委应发挥领导核心角色,把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总方向,发动和激励城市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作为城市社区的最高决策者决定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事务,并约束全体城市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城市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向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

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第一,锁定城市社区的价值、精神与理念内核。精神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凸显不同城市社区文化的根本所在,因此提炼自身社区内在的价值、精神和理念内核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确定了精神文化的内核,才能统领社区文化的走向,同时使其它层面的文化得以反映,这也是区隔不同社区文化的关键。由于城市社区文化形成于“陌生人”的集聚,具有自我塑造的特点,因此城市社区的精神文化塑造并不意味着自我生长的漫长演化,也不意味着社区的核心层文化可以任由设计,而应是两个路径的结合,即依赖社区自身发展特点,广泛寻找社区内在沉淀的价值,着力整合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导向,透视社区未来发展趋势,寻找合适的价值内核。同时,从过去依存的文化特点中寻找最能够表达和涵盖整个社区的文化特征,经社区内部进行充分讨论和整合而形成向心力。每个社区都应根据城市发展和城市社区的需要找到适合城市社区自身的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内核和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通过对精神文化的确定,最终能够使得城市社区文化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从而形成自身的城市社区特色。第二,依据城市社区价值内核甄别现有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违背城市社区价值内核的各层次文化进行调整。一旦社区的精神文化内核予以确定,其他层面的文化应与其保持一致,因为精神文化需要外显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来传递,如果彼此出现断层或冲突,势必让精神文化发生阻滞。但事实上,在新的精神文化确立之前,早已存在着前期的不同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有的也许能够与新的精神文化保持一致,有的则可能背道而驰。因此,不能简单地全盘革除或者全盘接纳,必须通过有意识地甄别来修正和调整现有的文化,做到保持文化的一致性。这一甄别过程以往在实践过程中容易被忽略,从而导致精神层面的社区文化与外显的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断层。因为原有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反映的也许是另一层面的城市社区价值内核,甚至与现在的价值内核相冲突,所以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将会导致所追求的价值内核丧失。这一甄别过程应是贯穿始终的,持续于整个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和甄别,最终沉淀出与社区核心层文化一致的外显文化,这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第三,营造符合价值内核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上述的甄别过程势必将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碎片化,从而难以保证文化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建设主体应主动利用城市社区价值内核营造出合适的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从而使社区文化更加丰富和立体,并通过制度、行为和物质等文化的强化使精神文化保持更为持久。由此,通过制度构造出有形的约束机制,通过行为倡导某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在物质上显现出一种形象,反过来固化和充实精神文化内核。通过人为的文化设计和调整,能够保证不同层面文化保持一贯性,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核心价值文化的巩固,形成一种自外向内的文化整合过程。换言之,社区文化的接受者往往通过接受某一种形式的文化形态、一种制度要求或者行为规范,从而慢慢在态度上和心里上认同该文化的内核,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特征。第四,将原有的文化现象和新的文化现象进行系统整合。这一过程是要将新建立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文化现象和原有的文化现象进行整合,达到无缝隙连接,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符合城市社区发展需要的城市社区文化。任何一种城市社区文化的再塑造过程都需要面对如何整合过去原有的文化现象,成功的社区文化建设不是要彻底消弭过去的社区文化的影响力,而是在于有效整合,使其融入到新文化中或者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因此,需要进行接纳性融合,以最终确立新社区文化的地位,使新社区文化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并获得更多的社区成员认可。

【参考文献】

[1]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06).

[2]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黎熙元,陈福平,童晓频.社区的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再整合[M].商务印书馆,2011.

[4]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04).

[5]龚翔荣.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纵横路径探究[J].理论与改革,2012,(05).

[6]Chavis D M,Wandersman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A catalyst for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0,(01).

[7]袁德.社区文化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8]张健,任剑.论城市社区文化的功能与发展[J].学术交流,2001,(01).

(责任编辑:刘亚峰)

作者:龚翔荣

第4篇:打造特色节庆产业 丰富草原文化内涵

西乌旗位于北京正北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腹地,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草原风貌的旗县。这里草原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鲜明,被世人誉为摔跤健将摇篮,民族服饰之都,蒙古长调长乡,游牧文化之源,北方华丽草原。

近年来,西乌旗立足资源优势,挖掘民族文化,大力推出“多彩西乌珠穆沁―草原民俗风情节”。这个节庆活动中,主要有蒙古族男儿三艺的赛事,即摔跤、赛马、射剑;草原文化与国际文化、国际体育互动的中国铁木真国际草原山地车挑战赛暨草原马拉松极限挑战赛,冬季的国际雪联中国巡回赛西乌旗站比赛等赛事;民族风情的表演,如蒙古族女士技艺赛、草原乌兰牧骑汇演、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整个活动每年6月28日至12月28日,长达6个月。

西乌旗在多彩西乌珠穆沁―草原民俗风情节活动中先后创造了三个民族文化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04年7月,2048名摔跤手参加了摔跤比赛,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摔跤比赛纪录;2005年7月, 800蒙古马阿吉乃大赛暨蒙古族马文化艺术节,创造了参赛马匹最多的世界纪录;2010年8月,又成功举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1024人射箭大赛”,创造了参赛选手最多的民族弓射箭赛纪录。从此,西乌旗将蒙古族“男儿三艺”的文化提上了世界纪录,也成为国内外游客集中体验蒙古族文化的区域。

今后我们更好地进一步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节庆活动中群众的参与度,进一步加强与民族节庆专委会的联系,进一步与学者专家学习探讨民族活动的新做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把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看草原,西乌旗有集内蒙古九大类草原的景色;看文化,西乌旗有蒙古族“男儿三艺”世界纪录诞生的地方;就区域,西乌旗是离北京最近的草原,从首都机场起航到锡林浩特机场再转乘旅游大巴只需三个小时您即可踏上这片神奇的地方。我相信,西乌旗是草原类型景区旅游的最佳选择。黄山下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西乌回来不看草原。西乌是一生值得一去的地方,也是一生不仅仅去一次的地方,欢迎各位来旅游观光,指导工作。

(作者系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常委、常务副旗长)

第5篇: 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对地表所存民居的了解,必将使民居的文化弘扬并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第6篇:四合院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提起四合院, 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北京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老北京的主要建筑形式,始于12世纪,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所,它既有突出的特点也有丰富的文化

第7篇: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四合院历来被视之为北京的代表性建筑形式之一,但到底什么是北京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和看法。

有些人认为,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在北京地区的、有四座房屋围合、中轴对称的住宅建筑。再详细一点说,只有那些被四座建筑围合成的住宅院落,才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其它由两座建筑、三座建筑围合而成的住宅,都不能算是四合院,至少不算是规则的北京四合院。 也有些人对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做出了更加“完整”的解释,其标准是:大门开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王公贵族的府、宅开在中轴线上);进大门是照壁,向左转是第一进院;中轴线向右转过垂花门,可到达宽敞的正院;正院的北面有正房,正房两端有耳房,正院东西两边有比正房低矮的厢房;垂花门以南应当有倒座房。如果规格再高一些的四合院,甚至还要有“抄手回廊”。

还有些人认为,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应当是由一个家族共同居住、设有公共厨卫设施、可供多代人一起生活,且对外界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典型的四合院内应有海棠树、石榴树、金鱼缸等特定的植物、摆设,室内外的家什、装修应具有北京传统文化特色。

上述观点自然各有其道理,但在笔者看来,这些定义有些太宽泛、太模式化了。 如果按第一种说法,那么四合院就不只是北京有了。由四座房屋围合的四合院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甚至国外也有。如山西的某些大院就是一些围合得十分严密的四合院;南方的客家土楼也有方型的。显然,这样定义北京的四合院是不合适的。 如果按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所阐述的标准,那么北京的四合院恐怕就为数不多了。且不说从历史资料考证北京的四合院从来就不止一种类型,仅从北京近30年来进行的住宅调查资料分析,就可以看出符合这种标准的四合院实在不多。

1983年北京市规划部门编制《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时,曾对城区旧平房的建筑质量进行过一些分析,其结论是:按建筑面积计算,质量较好的四合院只占当时所有平房的15.4%。

据1988年规划部门利用遥感手段调查统计的资料,城区当时共有较好的四合院805个,其用地约为115公顷,占旧城总用地的1.8%。如果除去旧城总用地中文物保护单位的用地,好四合院的用地只占旧城总用地的2.1%。[3] 1996年,规划部门按照用地面积对南锣鼓巷、西四北、东四北这三个四合院保护区进行了一次统计。其中,应保护的四合院面积(包括规则的、不规则的及需要抢修复建的四合院)约占三个保护区总面积的30%;而好四合院(规则四合院)的面积只占三个保护区总面积12.6%。如果四合院保护区的情况尚且如此,其它地区的好四合院就更少了。

笔者认为,北京的四合院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特定历史阶段的居住建筑,既不能仅仅从某种固定的形态上去定义它,也不能仅仅从某种固定的形式和氛围上去衡量它。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论述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时,曾经总结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我想,梁先生这句话对于北京的传统四合院也是十分适用的。

四合院的形成是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据有关专家分析、推论,最早的四合院可能是在单栋建筑的基础上,逐步增建栅栏、围墙形成院落,尔后又在院落的东西两侧增建仓房、马厩、厕所等,继而又将这些附属建筑迁至外院,正院两侧渐渐形成厢房。这大概就是“规则四合院”的形成历史。

当然,在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所从事的行业不同,他们所需要的住宅形式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四合院的发展演变中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既有王公大臣们住的王府官邸,也有贫苦百姓住的破烂杂院;既有富商巨贾们的大宅门,也有小商贩、手艺人的小铺面、小门脸。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文化修养、生活方式与兴趣爱好,他们所住、所用的房间、院落、家什、摆设也必然不相同。因此,任何时代都会有豪华的、典型的四合院与破烂的、寒酸的三合院、双合院、排房院共存,而不同阶层的人则分别在这些规则的、不规则的四合院中演绎着不同色彩的人生。

在笔者看来,逐步形成、演变的北京四合院,实际上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及其政治制度的产物,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阶层人群的文化与生活。在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以王公大臣和富商巨贾们为主体的富人阶层始终是少数人群,而贫苦百姓和那些仅仅解决了温饱的小康之家,才是北京人口中的大多数。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推论,在历史上那种前后几进院落,有着海棠、鱼缸、石榴树、天棚、肥狗、胖丫头的规则四合院也一定不会是太多;而那些相对简单甚至简陋的、属于不规则四合院的民居,至少在数量上应是北京四合院的主体。事实上,有关专家据清乾隆图等史料分析推断,无论哪个朝代、哪个时期,各种规模的规则四合院,从来也没有达到过北京四合院总量的50%。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很多人研究四合院就把它固化在北京城内,其实整个中国的建筑传统就是一个四合院的文化。如果你去参观山西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你就会发现,即使是中国历史上的商人也都遵从着那种建立在儒家哲学基础上的人文哲学。到了苏州园林中,人们在惊叹步移景异的如画如梦的鬼斧神工之中去体验中国历代文化经营所创造出的建筑哲学。曾陪一位国外建筑师访问苏州园林后,得出的结论让我们惊愕,他说:真正伟大的建筑不是产自建筑师之手,而是由哲学家、思想家、学者创造的。就像眼前看到的这片园林,它实质上是一个家,或者是一个书斋,或者是一个古代的办公室,它又像一个园林,而这种园林又能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家来看待,那么人身在其中会忘却这个家有几个客厅、卧室,或者说它们的大小、高度,让它们领略的是园中的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园林看待,而隐没在景色之中的房屋,房屋中的陈设,又是主人精神和灵魂的最佳写照。中国的画坛巨奖齐白石曾说,事物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没有技巧的技巧,或者说金庸的武侠的小说中写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这是最佳的档次和境界。

中国现代化了,但老的房子被拆了,北京越来越象纽约、香港、东京,但人们不知道为什么却那么思念那庭院中的生活,过去的四合院可以让平民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个道理,现在世界上的富人趋同,中国和美国的有钱人都穿amani,都用路易威登,但独特的文化往往又是我们所说的穷人传承下来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外喜欢北京的胡同游,丽江古城成为人类的香格里拉的道理。

普通百姓是这样,而过去的四合院大的可容纳皇宫贵族,其实细细想来,我们的故宫就是一个大四合院。我们的北京就是由众多四合院以胡同为金丝串起来的一个文明古都。因此有人说四合院的文化实质是胡同文化。

中国古老的四合院不仅从建筑上,而且还从文化、哲学和精神层面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现代意义。

而现在的四合院却真成了象牙塔内的宝贝,能住在那里的人,拥有的不仅仅是财富……我们在幸福村做了几套洋四合院,或叫新四合院,在现代化的都市中心,在国外建筑师的想象之中去追寻那样一种感觉,那样一种中西文化碰撞、融合、升华的情怀。 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特别喜爱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宫殿、庙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

不过,只要人们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会想到北京四合院,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国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这样。

譬如山西、陕西一带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个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纵长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为东西长而南北窄的横长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

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

而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并不独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将庭院称为“天井”,可见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难免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成语。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 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

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

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 后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确切地说,过去老北京人把所喜欢饲养和赏玩的种种动物多称为“玩物”,而很少用时下最流行的“宠物”一词。

说起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宠物实在是不少, 大致分起来有四类,一是鸟类、二是虫类、三是鱼类、四是兽类。饲养宠物既是老北京人的一种嗜好,也是四合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玩赏宠物之中得到的是一份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使四合院里的生活更富情趣。 先说那鸟类宠物,老北京经常饲养的鸟儿和飞禽就有十几种。什么画眉、百灵、黄雀、玉鸟、鹦鹉、八哥、相思鸟、文鸟、鸽子等,仅鹦鹉按体型就分为大、中、小三类,最常见的是虎皮鹦鹉、小五彩鹦鹉、葵花鹦鹉等。而鸣叫最婉转动听的当属黄鸟,也叫黄莺。虽然体型较小,但叫起来却清脆悦耳,还能模仿山喜鹊、红子、蛐蛐的叫声。因它比较容易喂养,所以在四合院里养的人较多。八哥以学舌巧语见常,多被上了几岁年纪的老人所青睐,屋檐下放上一只八哥,逢人便叫,时不常学两句人语,别有乐子。

四合院里的人养鸟儿,图的就是一乐,每天一大早,人还没起床,那鸟就先叫早儿了,一声声清脆的叫声,使小小的四合院里充满了生机,于是人们起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遛鸟。其实遛鸟不单独是给鸟儿“放风”,主要在驯鸟儿,教给它一些小技艺,以做观赏、娱乐。喜欢养鸟的人特别注重对鸟笼子的选择,什么水磨细竹笼、紫漆笼、柳条笼,有的双手各提一只,有的双手各提两只,或上下轻悠、或左右慢摆,自得悠闲。不少人还经常聚在一起比比“放份儿”:就是比谁的鸟儿漂亮、鸟儿笼子独具匠心、鸟叫的声音好听、玩儿的花活多。

在鸟类宠物中,四合院里饲养比较多的还有鸽子。过去走在京城的街头,时常会听到鸽哨声,仰首望一眼蔚蓝的天空下,会见到鸽群随风掠过,与古树、红墙、胡同、老院子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和谐、安详的画面,实为北京城的一景。养鸽子与养其他鸟不同,养其他鸟是以观赏、鸣叫为乐,而养鸽子以放飞为趣。老北京人习惯上把养鸽子叫做“玩鸽子”,其讲究很多。

先说这鸽子的种类,多达三四十种,最著名的就有点儿、环儿、黑儿、翅儿四类。点儿鸽是一体通白,只在头上有一小块黑或紫颜色。环儿鸽则是在颈项上有一圈儿其他毛色。黑儿鸽是从头到尾大半身子都是黑色。而翅儿鸽是翅膀上颜色比较特别。鸽子的好坏除了毛色之外,还要看飞翔时的耐力和翻跟头的功夫。有的鸽子能在空中翻一连串儿的跟头,有的从数百里外放飞,用不了多久就能飞回来,这是真正的好鸽子。四合院里的人养鸽子没有贵贱之分,鸽友们常凑在一起切磋技艺,并经常结伴到数十里地的地方放飞,看谁的鸽子先飞回来。

北京人喜欢养鸟除了图个乐儿外,还有养心健身的“作用”。过去有句话:”养鸟遛鸟,遛的是鸟,练的是人,心变宽了,体变壮了,日子过得就豁亮。”所以无论是文人墨客、梨园名伶、还是车夫、工人,都有养鸟的嗜好,使鸟儿和飞禽动物成为四合院里饲养最多的宠物。 说起玩虫儿, 也是老北京人的一个乐儿,而且不分地位高低,都有玩趣。虫的种类不少,蝈蝈儿、蛐蛐儿、金钟、咂嘴、油葫芦等,其中最受青睐的是蝈蝈儿和蛐蛐儿。

先说这饲养蝈蝈儿,可是四合院里不少人的爱好。过去麦收之后,胡同里就开始出现卖蝈蝈儿的。小贩们多是把蝈蝈儿装在秫秸或麦秸编的笼子里。笼子的样子很花哨儿,有圆的、方的、八角的、三角的,远远地就能听见蝈蝈儿清脆的叫声,吸引许多四合院里的人前来购买。《燕京岁时记》中就有“京师五月以后,则有聒聒儿(蝈蝈儿)沿街叫卖,每只不过一二文”的记述。这些蝈蝈儿多来自河北易县、涞水一带,一是个儿大,二是叫声清脆悦耳。而四合院里的人买蝈蝈儿时绝少买一只,大都买双个儿,一则是老北京人有成双成对的习惯,双为吉利数,二则是两只可以相互戏逗,叫得更欢。买回来的蝈蝈笼子大都挂在屋檐、门楣、窗前或院子的葡萄架或海棠树上。从此蝈蝈儿的鸣叫就成了四合院里最动听的声音,一直能叫到立冬。

北京人养蝈蝈儿有不少的讲究,一是要选上品的蝈蝈儿,讲究全须全尾儿、叫声悦耳;二是颜色正、品相好,一般多选黑、绿、青三种;三是要善动爱跳,越是活泼爱闹的蝈蝈儿,越有人缘儿。按季节说又有夏秋之分,“立秋”前为夏蝈蝈儿,“立秋”后为秋蝈蝈儿,善养者能养到隆冬时节。过去四合院里一些有钱或有身份的人,为了买到一只上品的蝈蝈儿,会不远百里跑到河北、山东甚至东北花高价购买。而蝈蝈儿笼子也有讲究,上等的蝈蝈儿笼子是由葫芦做成的,外面有刻花、雕花和烫花,图案多为古朴的吉祥物,如松鹤延年、福禄寿喜、梅兰竹菊等,古朴典雅,不失为一件艺术品。

再说那蛐蛐儿,也叫蟋蟀或促织,旧时每至秋天斗蛐蛐儿便成为四合院里普遍玩乐的习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儿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过去养蛐蛐儿大多斗而不赌,斗的就是一份乐趣,即使挂点儿“饷儿”也不过是一包烟、半斤“杂拌儿糖”而已,极少有大赌的。蛐蛐儿虽小,但讲究也多。同样是斗蛐蛐儿,在四合院里也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不过是几个小孩子蹲在自家的院子里或门道里斗蛐蛐儿取乐。装的器具无非是搪瓷瓦罐、玻璃瓶,所有的蛐蛐儿也不是什么上等货色,多是自己逮来的棺材板儿、老米嘴儿。中等是一些文人在家中斗蛐蛐儿,以娱乐为主,以蛐蛐儿会友。上等的是达官贵人,多在四合院中设案,请些贵友贵客聚会,以博雅趣,但斗时多挂赌局。

北京人玩的蛐蛐儿多是产自山东德州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和黑牙青麻头,也有北京西北郊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黑龙潭的“虾头青”和石景山福寿岭的“青麻头”。养蛐蛐儿的乐趣在于它们的厮斗与鸣唱。蛐蛐儿斗时讲究用夹、钩、闪、躲墩、抱、箍、咬、掐、滚等“招数”。养蛐蛐儿需要盆,斗蛐蛐儿也需要盆,且极讲究。四合院里的普通百姓多用木笼、竹笼饲养,斗的时候多用澄泥盆或陶罐。蛐蛐儿的一般拼斗并不引人入胜,而好的蛐蛐儿则不然,其称谓也美:翅震大将军、红须元帅、巨无霸、无敌王、花斑豹等等。中秋前后,是四合院里斗蛐蛐儿的高潮,两只小小蛐蛐儿的拼斗,能引来十几人围观和喝彩。得胜的蛐蛐儿震翅鸣叫,主人顿觉脸面增光。若平分秋色,数战未决胜负,主人则拱手言和。小小的蛐蛐儿为四合院里带来无限的乐趣。

再说说鱼类宠物, 北京人饲养金鱼已有数百年之久。因“鱼”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之意,所以被视为吉利之物。养鱼既是一种乐趣,更能养性逸情。夏日里以“天棚、鱼缸、石榴树”为四合院里最和谐的景致。从王公贵族、朝中大小官员直到平民百姓都喜欢在自家庭院中摆上鱼盆,居室内摆上鱼缸,饲养的金鱼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以至数百条。用北京人的话说:养鱼练的是慢功,要的就是磨性子的过程,以此养心逸致。

北京人常养的金鱼分“草鱼”和“龙睛鱼”两大类。“草鱼”就是小贩们沿街叫卖的小金鱼,体型较小,也就一寸至五寸之间,价格较为便宜,多是普通人家买上几条放在圆形的小鱼缸里以做观赏。饲养“龙睛鱼”的主儿,多是比较讲究的人。“龙睛鱼”的种类很多,按颜色分有红龙睛、花红龙睛、墨龙睛、蓝龙睛、紫龙睛等。多用直径三尺以上的木盆饲养,一般将鱼盆放在四合院的天棚下或过道旁,鱼盆由特制的架子支着,有的盆里还放些水草。养鱼有三件事必做:换水、捞鱼虫、喂鱼。换水前要将水晒上三五天,然后将鱼盆里的鱼用抄子抄到另外一个鱼盆里,再将鱼盆的水放干净,特别是要把鱼的粪便和污物清干净,然后放上晒好的水,再把鱼儿倒进来。捞鱼虫就是每天到附近的池塘、苇沟里捞鱼食儿。讲究的养鱼人很少给鱼儿喂干食儿,多喂活食儿,这样鱼才喜欢吃,长得快,看着鲜灵。喂鱼是养鱼人最惬意的时候,撒一把鱼食儿,看着鱼儿觅食,别有情趣。

在兽类宠物中, 老北京人过去饲养较多的是猫和狗。关于四合院里的猫,不再多说,《四合院》版上曾发表过一篇《老北京四合院的猫》,把北京人养猫的故事描写的一清二楚。这里单说那养狗。过去北京人养狗绝没有今天这样多,狗更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宠。即使养狗也绝对享受不了今天这样的“待遇”,做一次美容就得六七百,更没人把它以“儿子”相称。那时养狗多是看家护院,或外出时做个伴儿,充当一下"保镖"的角色。

今天北京人所养狗的种类几乎包括了世界各地的名犬,一只较为名贵的狗价格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这是过去老北京人想都不敢想的。旧时四合院里多养些小京叭、小柴狗,只有大户人家才饲养大狼狗什么的。狗的数量要远远少于猫的数量,所以在介绍老北京的各种书籍里,很少有谈养狗的。早年间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狗食多是主人剩下的饭菜,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不饱就到外面打野食儿,根本不知道“狗粮”为何物。而狗窝多设在四合院的门道里,为的是有个动静好支应几声。而将狗放在主人居住的屋里饲养或当成家里的一员实在是太少了。此外老北京人饲养的宠物还有鹰、龟、猴、鸡、鹅、隼等,但数量不是很多,只有对它们特别喜好的人,才会饲养。

综上所述,要想给北京传统四合院归纳一个精辟的概念的确很难,但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及其政治制度的产物,规则的和各种不规则的四合院,都有着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都是北京传统四合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8篇:谈北京四合院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房屋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居住建筑除了满足人们这风避雨的需要之外,也逐渐被赋予了文化内涵。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存需要与审美意识,也有着不同的择居方式。但可称之为贯穿整个历史、遍布全国各地的建筑布局,就只有四合院了。

提起四合院, 人们首先想到还是北京的四合院。这大约要从元代谈起,元代大都(即现在的北京)的城市规划是十分严谨的,当时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称赞大都的城市地面规划整齐,街道有如棋盘。这棋盘式格局的形成,是由于整个城市是由若干大街、小街、胡同切割而成的,而且街道的宽度亦有严格规定:大街宽24步(约37.2米),小街宽12步,胡同宽6步。街道和胡同都是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胡同两侧便是民居,所以北京的四合院十分规整。另外,北京四合院内的布署也十分讲究,除具备四合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在建筑结构与装饰上,都融合了经济文化,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民居形式。能全面体现中国人传统的居住观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人们往往把北京的四合院作为中国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

北京四合院的组成部分有大门、影壁、屏门、垂花门、廊、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房、厅房、后罩房、群房、园林、围墙及更道。最简单的一进院可仅由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房、大门及围墙组成,这种格局是因为宅基地较小。有些更小的院落甚至只是三合院(即仅有三面房屋),但无论大小,每一宅院总是四面合围,自成独立体系的——一个宅院住一户,并非现在的大杂院。

四合院除了由上述各部分组成外,其选址和院内各单体建筑的布局都要按风水理论设计。总之,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所,它既有突出的特点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宗族观念。

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宗族、等级、阶级等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家庭的伦理道德和宗法观念在四合院中有充分的体现,早在周代,住宅建筑的功能就与礼制融为一体。北京的四合院,包括较大规模的由多个四合院组套而成的王府,甚至故宫,都是礼制的反映,是礼制最充分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出,四合院内外宅的划分体现了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四合院的那种“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交以义的人生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故宫的朝廷于前,宫寝为后,文左武右的规划布局也正合天地之道,阴阳之理。从这一点上来看,四合院不愧是封建社会的缩影。中国古代的家庭是封闭式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四合院也是封闭式的,无论府邸宅第多么深邃,多么广阔,仅只有一个正门,惟以此正门为出入孔道。其开角门、后门、旁门者,全都是因为特殊情况,不属正规。住宅里的设施一应齐备,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从仓库、厕所、厨房,到寝室、起居等等,应有尽有。院门从来都是紧闭,形成一个安全、舒适、宁静的小天地。因此,走街串巷的行贩,要扯着桑子吆喝,手里击着响器,目的就是要深宅大院里的人不用出门就知道自己卖的是什么。封闭式的家庭观念,造就了封闭式的住宅,而反过来封闭式的住宅,又起到了维护这种观念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封建家庭关系在结构上是将家庭成员一分为二,即家长与家属。尽管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家庭的结构、规模各有差异,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家庭都有一位家长,这是普遍存在的。其目的都是为了要保持、巩固、发展祖宗家业, 培育、造就出扬名显亲、光宗耀祖的子孙后代。

二、社会等级——精制的脸面“四合院的大门 ”

在中国历史上,对门是非常重视的。从大门的形式便可看出户主的等级和社

会 地位,因为历代的典章制度对门是有严格规定的。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在民 国以前无论是样式、大、小、颜色或装饰都有严格规定,民国以后才取消。

四合院的大门分为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多种。大门开在倒座房的偏东部位,一般占一间房的宽度,但房顶比左右房略高,大门两侧的墙壁也向外突出一些,以便装饰。大门的地面是被垫高的,这样进入四合院便有步步登高的感觉。当然,大门的高度或台阶的层数也要按规定设置,所以旧房子从大门就能估计出院主人的地位。

广亮大门一般是贵族住宅的大门。它的大门安装在屋脊正下方,即大门的通道里外各占一半。门为两扇,门下是门槛,门槛可以抽出,为的是方便车辆出入。一般不吊顶或只在门扇内侧做天花吊顶(称为半吊顶)。门扇内外两侧的墙面俗称邱门,分为软心和硬心两种。门扇外设抱鼓石一对(雕成鼓形),抱鼓石是从古代仪仗的形式中发展而来的一种装饰物,一般百姓的大门只放长方形门墩一对。无论抱鼓石或门墩都雕有精美图案进行装饰。比广亮大门更讲究的是金柱大门,即门框和门扇安放在金柱的位置。一间房屋屋脊下的柱子叫中柱,位于最外侧的柱子称为檐柱,在中柱与檐柱之间的柱子是金柱。金柱大门的门扇就位于外侧金柱的位置,所以大门的外过道浅而内过道深。金柱大门的其他方面与广亮大门相同,但多数是吊顶的。尤其是门扇外侧的吊顶、檐檩、额枋之间的垫板上常绘有非常精致的彩画。

门框和门扇按装在外檐柱的大门称为蛮子门。级别比广亮大门底,但总体上与广亮大门、金柱大门是一致的。由于门的位置靠外,所以气势不如前面两种,但门内侧的空间与一间房相等,因而比较实用。

级别再底一些的是如意门。如意门是在蛮子门的基础上将门两侧的木结构部分以砖墙代替,砖墙的高度一般到门框,上面仍留有木质构件,或饰以精美的砖雕。以上几种大门都占据一开间的宽度,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可称为屋宇式大门。若大门的宽度占不到一整个开间则称为窄大门,这种门的前面只留门框和两个门扇,两侧的木结构或砖结构部件都省略了,门内侧的过道也较窄。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若经济不太宽裕则建小门楼。这是在院墙上开一大门,然后在上部加以装饰,基本上是做一个屋顶的造型,例如元宝脊、清水脊、鞍子脊等。改造后的平安大街两侧建了一些类似小门楼的临街院门。

不论什么大门,四合院的主人总是要尽力美化的,因为大门是脸面,它代表了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严格的等级制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它在北京四合院中的遗迹却依然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四合院就是一部由砖石写就的史书,可以读出许多东西来。

三、堪舆 对建筑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关系的认识在古代称为“堪舆之学”,亦称“风水”之学。是应天地之道,合阴阳之理。它虽然有迷信色彩,但它是“探讨、解释自然现象与规律和人类生存空间关系的一门古代实用学术”,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巫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不失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住宅装修中有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图案就是“步步锦”,这种图案的基本线条是横线和竖线,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周围嵌以简单的雕饰。将这种装修花纹冠以“步步锦”的美称,反映出人们渴望不断进取,一步步走上锦绣前程的美好愿望。以八角或六角几何图形为基调的装修棂条图案,称为“龟锦纹”或“龟背锦”。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用龟背纹作装修图案,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墀头是硬山房山墙腿子的总称,其上部由冰盘檐、戗檐等部件组成,这是重点装饰的部位之一,常饰以精美的雕刻。砖雕的题材有鹤鹿同春、子孙万代、玩器博古、文房四宝、富贵牡丹、梅兰竹菊、麒麟卧松等等。戗檐下依次设盘头、枭混、炉口等线脚及荷叶墩,这组雕花盘部常用一个花蓝垫花作为结束。吉祥的装饰图案,在北京的四合院中比比皆是,而且形式更加多样,寓意更加丰富,人们用寿字或桃子图案寓意长寿,用罄的图形寓意喜庆或庆祝,用梅、兰、竹、菊图案借喻清高和超凡脱俗,用牡丹、玉兰表现高雅富贵„„等等。装饰物在四合院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其丰富、强烈的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的祈求与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它也是幸福、长寿、富贵、志向的化身。而整个四合院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更加显示出智慧、朴素和民风习俗的美。北京四合院的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夕阳西下,一抹残淡的阳光柔和的洒在京城幽深的小胡同里。精致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钹,槐荫下扯闲篇儿的老人,追逐顽戏的孩子,还有那远处传来渐近的略带沙哑的吆喝声„,使我们陶醉于静谧与惬意之中。这小小的四合院在封建社会是以家族的伦理道德、宗法观念、等级礼制、堪舆风水、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向往和艺术美学为蓝图建筑起来的!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北京四合院的建筑装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它反映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成就。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很多人研究四合院就把它固化在北京城内,其实整个中国的建筑传统就是一个四合院的文化。如果你去参观山西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你就会发现,即使是中国历史上的商人也都遵从着那种建立在儒家哲学基础上的人文哲学。到了苏州园林中,人们在惊叹步移景异的如画如梦的鬼斧神工之中去体验中国历代文化经营所创造出的建筑哲学。曾陪一位国外建筑师访问苏州园林后,得出的结论让我们惊愕,他说:真正伟大的建筑不是产自建筑师之手,而是由哲学家、思想家、学者创造的。就像眼前看到的这片园林,它实质上是一个家,或者是一个书斋,或者是一个古代的办公室,它又像一个园林,而这种园林又能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家来看待,那么人身在其中会忘却这个家有几个客厅、卧室,或者说它们的大小、高度,让它们领略的是园中的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园林看待,而隐没在景色之中的房屋,房屋中的陈设,又是主人精神和灵魂的最佳写照。中国的画坛巨奖齐白石曾说,事物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没有技巧的技巧,或者说金庸的武侠的小说中写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这是最佳的档次和境界。

中国现代化了,但老的房子被拆了,北京越来越象纽约、香港、东京,但人们不知道为什么却那么思念那庭院中的生活,过去的四合院可以让平民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个道理,现在世界上的富人趋同,中国和美国的有钱人都穿amani,都用路易威登,但独特的文化往往又是我们所说的穷人传承下来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外喜欢北京的胡同游,丽江古城成为人类的香格里拉的道理。

普通百姓是这样,而过去的四合院大的可容纳皇宫贵族,其实细细想来,我们的故宫就是一个大四合院。我们的北京就是由众多四合院以胡同为金丝串起来的一个文明古都。因此有人说四合院的文化实质是胡同文化。

中国古老的四合院不仅从建筑上,而且还从文化、哲学和精神层面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现代意义。

而现在的四合院却真成了象牙塔内的宝贝,能住在那里的人,拥有的不仅仅是财富……我们在幸福村做了几套洋四合院,或叫新四合院,在现代化的都市中心,在国外建筑师的想象之中去追寻那样一种感觉,那样一种中西文化碰撞、融合、升华的情怀。

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特别喜爱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宫殿、庙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

不过,只要人们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会想到北京四合院,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国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这样。

譬如山西、陕西一带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个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纵长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为东西长而南北窄的横长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

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

而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并不独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将庭院称为“天井”,可见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难免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成语。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

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

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

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 后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确切地说,过去老北京人把所喜欢饲养和赏玩的种种动物多称为“玩物”,而很少用时下最流行的“宠物”一词。

说起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宠物实在是不少, 大致分起来有四类,一是鸟类、二是虫类、三是鱼类、四是兽类。饲养宠物既是老北京人的一种嗜好,也是四合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玩赏宠物之中得到的是一份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使四合院里的生活更富情趣。

先说那鸟类宠物,老北京经常饲养的鸟儿和飞禽就有十几种。什么画眉、百灵、黄雀、玉鸟、鹦鹉、八哥、相思鸟、文鸟、鸽子等,仅鹦鹉按体型就分为大、中、小三类,最常见的是虎皮鹦鹉、小五彩鹦鹉、葵花鹦鹉等。而鸣叫最婉转动听的当属黄鸟,也叫黄莺。虽然体型较小,但叫起来却清脆悦耳,还能模仿山喜鹊、红子、蛐蛐的叫声。因它比较容易喂养,所以在四合院里养的人较多。八哥以学舌巧语见常,多被上了几岁年纪的老人所青睐,屋檐下放上一只八哥,逢人便叫,时不常学两句人语,别有乐子。

四合院里的人养鸟儿,图的就是一乐,每天一大早,人还没起床,那鸟就先叫早儿了,一声声清脆的叫声,使小小的四合院里充满了生机,于是人们起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遛鸟。其实遛鸟不单独是给鸟儿“放风”,主要在驯鸟儿,教给它一些小技艺,以做观赏、娱乐。喜欢养鸟的人特别注重对鸟笼子的选择,什么水磨细竹笼、紫漆笼、柳条笼,有的双手各提一只,有的双手各提两只,或上下轻悠、或左右慢摆,自得悠闲。不少人还经常聚在一起比比“放份儿”:就是比谁的鸟儿漂亮、鸟儿笼子独具匠心、鸟叫的声音好听、玩儿的花活多。

在鸟类宠物中,四合院里饲养比较多的还有鸽子。过去走在京城的街头,时常会听到鸽哨声,仰首望一眼蔚蓝的天空下,会见到鸽群随风掠过,与古树、红墙、胡同、老院子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和谐、安详的画面,实为北京城的一景。养鸽子与养其他鸟不同,养其他鸟是以观赏、鸣叫为乐,而养鸽子以放飞为趣。老北京人习惯上把养鸽子叫做“玩鸽子”,其讲究很多。

先说这鸽子的种类,多达三四十种,最著名的就有点儿、环儿、黑儿、翅儿四类。点儿鸽是一体通白,只在头上有一小块黑或紫颜色。环儿鸽则是在颈项上有一圈儿其他毛色。黑儿鸽是从头到尾大半身子都是黑色。而翅儿鸽是翅膀上颜色比较特别。鸽子的好坏除了毛色之外,还要看飞翔时的耐力和翻跟头的功夫。有的鸽子能在空中翻一连串儿的跟头,有的从数百里外放飞,用不了多久就能飞回来,这是真正的好鸽子。四合院里的人养鸽子没有贵贱之分,鸽友们常凑在一起切磋技艺,并经常结伴到数十里地的地方放飞,看谁的鸽子先飞回来。

北京人喜欢养鸟除了图个乐儿外,还有养心健身的“作用”。过去有句话:”养鸟遛鸟,遛的是鸟,练的是人,心变宽了,体变壮了,日子过得就豁亮。”所以无论是文人墨客、梨园名伶、还是车夫、工人,都有养鸟的嗜好,使鸟儿和飞禽动物成为四合院里饲养最多的宠物。

说起玩虫儿, 也是老北京人的一个乐儿,而且不分地位高低,都有玩趣。虫的种类不少,蝈蝈儿、蛐蛐儿、金钟、咂嘴、油葫芦等,其中最受青睐的是蝈蝈儿和蛐蛐儿。

先说这饲养蝈蝈儿,可是四合院里不少人的爱好。过去麦收之后,胡同里就开始出现卖蝈蝈儿的。小贩们多是把蝈蝈儿装在秫秸或麦秸编的笼子里。笼子的样子很花哨儿,有圆的、方的、八角的、三角的,远远地就能听见蝈蝈儿清脆的叫声,吸引许多四合院里的人前来购买。《燕京岁时记》中就有“京师五月以后,则有聒聒儿(蝈蝈儿)沿街叫卖,每只不过一二文”的记述。这些蝈蝈儿多来自河北易县、涞水一带,一是个儿大,二是叫声清脆悦耳。而四合院里的人买蝈蝈儿时绝少买一只,大都买双个儿,一则是老北京人有成双成对的习惯,双为吉利数,二则是两只可以相互戏逗,叫得更欢。买回来的蝈蝈笼子大都挂在屋檐、门楣、窗前或院子的葡萄架或海棠树上。从此蝈蝈儿的鸣叫就成了四合院里最动听的声音,一直能叫到立冬。

北京人养蝈蝈儿有不少的讲究,一是要选上品的蝈蝈儿,讲究全须全尾儿、叫声悦耳;二是颜色正、品相好,一般多选黑、绿、青三种;三是要善动爱跳,越是活泼爱闹的蝈蝈儿,越有人缘儿。按季节说又有夏秋之分,“立秋”前为夏蝈蝈儿,“立秋”后为秋蝈蝈儿,善养者能养到隆冬时节。过去四合院里一些有钱或有身份的人,为了买到一只上品的蝈蝈儿,会不远百里跑到河北、山东甚至东北花高价购买。而蝈蝈儿笼子也有讲究,上等的蝈蝈儿笼子是由葫芦做成的,外面有刻花、雕花和烫花,图案多为古朴的吉祥物,如松鹤延年、福禄寿喜、梅兰竹菊等,古朴典雅,不失为一件艺术品。

再说那蛐蛐儿,也叫蟋蟀或促织,旧时每至秋天斗蛐蛐儿便成为四合院里普遍玩乐的习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儿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过去养蛐蛐儿大多斗而不赌,斗的就是一份乐趣,即使挂点儿“饷儿”也不过是一包烟、半斤“杂拌儿糖”而已,极少有大赌的。蛐蛐儿虽小,但讲究也多。同样是斗蛐蛐儿,在四合院里也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不过是几个小孩子蹲在自家的院子里或门道里斗蛐蛐儿取乐。装的器具无非是搪瓷瓦罐、玻璃瓶,所有的蛐蛐儿也不是什么上等货色,多是自己逮来的棺材板儿、老米嘴儿。中等是一些文人在家中斗蛐蛐儿,以娱乐为主,以蛐蛐儿会友。上等的是达官贵人,多在四合院中设案,请些贵友贵客聚会,以博雅趣,但斗时多挂赌局。

北京人玩的蛐蛐儿多是产自山东德州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和黑牙青麻头,也有北京西北郊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黑龙潭的“虾头青”和石景山福寿岭的“青麻头”。养蛐蛐儿的乐趣在于它们的厮斗与鸣唱。蛐蛐儿斗时讲究用夹、钩、闪、躲墩、抱、箍、咬、掐、滚等“招数”。养蛐蛐儿需要盆,斗蛐蛐儿也需要盆,且极讲究。四合院里的普通百姓多用木笼、竹笼饲养,斗的时候多用澄泥盆或陶罐。蛐蛐儿的一般拼斗并不引人入胜,而好的蛐蛐儿则不然,其称谓也美:翅震大将军、红须元帅、巨无霸、无敌王、花斑豹等等。中秋前后,是四合院里斗蛐蛐儿的高潮,两只小小蛐蛐儿的拼斗,能引来十几人围观和喝彩。得胜的蛐蛐儿震翅鸣叫,主人顿觉脸面增光。若平分秋色,数战未决胜负,主人则拱手言和。小小的蛐蛐儿为四合院里带来无限的乐趣。

再说说鱼类宠物, 北京人饲养金鱼已有数百年之久。因“鱼”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之意,所以被视为吉利之物。养鱼既是一种乐趣,更能养性逸情。夏日里以“天棚、鱼缸、石榴树”为四合院里最和谐的景致。从王公贵族、朝中大小官员直到平民百姓都喜欢在自家庭院中摆上鱼盆,居室内摆上鱼缸,饲养的金鱼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以至数百条。用北京人的话说:养鱼练的是慢功,要的就是磨性子的过程,以此养心逸致。

北京人常养的金鱼分“草鱼”和“龙睛鱼”两大类。“草鱼”就是小贩们沿街叫卖的小金鱼,体型较小,也就一寸至五寸之间,价格较为便宜,多是普通人家买上几条放在圆形的小鱼缸里以做观赏。饲养“龙睛鱼”的主儿,多是比较讲究的人。“龙睛鱼”的种类很多,按颜色分有红龙睛、花红龙睛、墨龙睛、蓝龙睛、紫龙睛等。多用直径三尺以上的木盆饲养,一般将鱼盆放在四合院的天棚下或过道旁,鱼盆由特制的架子支着,有的盆里还放些水草。养鱼有三件事必做:换水、捞鱼虫、喂鱼。换水前要将水晒上三五天,然后将鱼盆里的鱼用抄子抄到另外一个鱼盆里,再将鱼盆的水放干净,特别是要把鱼的粪便和污物清干净,然后放上晒好的水,再把鱼儿倒进来。捞鱼虫就是每天到附近的池塘、苇沟里捞鱼食儿。讲究的养鱼人很少给鱼儿喂干食儿,多喂活食儿,这样鱼才喜欢吃,长得快,看着鲜灵。喂鱼是养鱼人最惬意的时候,撒一把鱼食儿,看着鱼儿觅食,别有情趣。

在兽类宠物中, 老北京人过去饲养较多的是猫和狗。关于四合院里的猫,不再多说,《四合院》版上曾发表过一篇《老北京四合院的猫》,把北京人养猫的故事描写的一清二楚。这里单说那养狗。过去北京人养狗绝没有今天这样多,狗更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宠。即使养狗也绝对享受不了今天这样的“待遇”,做一次美容就得六七百,更没人把它以“儿子”相称。那时养狗多是看家护院,或外出时做个伴儿,充当一下"保镖"的角色。

今天北京人所养狗的种类几乎包括了世界各地的名犬,一只较为名贵的狗价格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这是过去老北京人想都不敢想的。旧时四合院里多养些小京叭、小柴狗,只有大户人家才饲养大狼狗什么的。狗的数量要远远少于猫的数量,所以在介绍老北京的各种书籍里,很少有谈养狗的。早年间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狗食多是主人剩下的饭菜,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不饱就到外面打野食儿,根本不知道“狗粮”为何物。而狗窝多设在四合院的门道里,为的是有个动静好支应几声。而将狗放在主人居住的屋里饲养或当成家里的一员实在是太少了。

此外老北京人饲养的宠物还有鹰、龟、猴、鸡、鹅、隼等,但数量不是很多,只有对它们特别喜好的人,才会饲养。

第9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主要内容及作用

借鉴传统文化,推进时代文化建设提纲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主要内容及作用;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有些人大脑子里并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要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来说一说文化的定义。有人把这个定义从两方面解释:

1、老百姓的理解 老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书读得多,这人就有文 化。

2、权威的解释 对文化的一个诠释,需要去看一些比较权威的书,比如《辞 海》、《辞源》,它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这跟老百姓的理解不同,它将“文化”提升到了“生存”的问题上。文化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战争年代,也有战争年代的文化。比如,游击战文化、阵地战文化、正规战文化、海陆空三军的战争文化。五四时期,有人又提出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把中国文化批得一文不值。一切都唯西方是举,只知有西,不知有东,已经成为时尚、成为潮流。

刘梦溪教授认为从广义角度看, 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从狭义的角度看,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又是修养境界。

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他认为, 《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 决不停止” ,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 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 但从总体上讲,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

2、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3、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绕这个问题各家各派提出了不少的观点,但至今并未统一定论。因此,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我们准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 。罗国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它是中国的,这是从它同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意义上来说的;第二,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1840年以前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第三,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只能是一些基本的特点

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根本原因。

2、重和谐与统一

中国的文化形态中以人伦关系为中心的人和主义价值观和行为追求,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中华民族突出的持征。强烈的和谐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1993年第三届“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国际讨论会纪要称“源远流长的和谐意识是中国社会自秦以来高度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重实际、追求稳定

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几千年来,以农为主,重农抑商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积极推行的政策。农业文明简单重复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际,追求稳定的特点。

黄河与长江孕育的华夏大地,土壤肥沃,四季分明,为早期先民们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尽管古代的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但人口与土地的比例适中,若无大的自然灾害或遇到兵荒马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先民们也大体可以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的悠哉悠哉,因为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条件除了土地肥沃、四季有序、风调雨顺外,只要勤于耕作即

可。这是一种简单而又重复,朴素而又实际的生产方式,长期这种生产方式下的中华民族便毫无疑问形成了重实际而玄想,重稳定而轻变动的文化品格。老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理想,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仁政规划,陶渊明“愉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优美田园风光,都是农业文明中先民生活理想的写照。以农业为根基的中国,农业生产的节奏与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节奏息息相通。

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春秋战国时期,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更是破壳而出,独立地发展起来,并以此确定了它们在仕文化中的统治地位。仕文化的活动领域和研究对象集中在人文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而把鬼神生死之类的宗教问题置之度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义、锄头。

★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①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②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③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④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⑤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⑥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⑧小说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⑨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⑩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 下面有著作)

★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 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学★:《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

★传统节日★:元宵节(吃汤圆)、寒食节(只吃冷的)、清明节(扫墓)、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鬼节(农历7月15) 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登山)、腊八节(大年三

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守岁)、春节(元日)为代表。

★中国戏剧★: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 | 京戏脸谱中国传统文化之昆曲

★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

★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算命、禅宗、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

★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

★中华武术★:太极拳、咏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嵋、崆峒、昆仑、点苍、华山、青城、嵩山。

★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天涯海角、中原、巴陵文化……

★民风民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年画、鞭炮、饺子。

★衣冠服饰★:汉服(汉族)、唐装(汉族盘领袍)、苗服(苗族)、维服(维吾尔族)、绣花鞋、虎头鞋、伪唐装(满族马褂)、旗袍(满族)、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丝绸。中国传统服饰 汉服

★四大雅戏★:花鸟虫鱼、牡丹、梅花、桂花、莲花、鸟笼、盆景、鲤鱼

★动物植物★:龙、凤、狼、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

★器物随身★: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壶、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裹脚布。

★饮食厨艺★: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徽)、饺子、团圆饭、年夜饭、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翅、熊掌...★传说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嫦娥飞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神妖鬼怪★:神仙、妖怪、鬼怪、幽冥;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作用在中国从来没有消失过,而是在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人为的拔高它或贬低它都是不可取的。继续挖掘传统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理论,才是发扬时代文化的关键。

上一篇:低碳考试题目下一篇: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