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舞蹈编导教学中选用音乐的技巧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舞蹈艺术作为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也需要不断对其创作内容、方法进行创新,以适应当下人们对舞蹈文化的需求。而音乐是舞蹈作品的艺术表达,音乐选择是否合适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舞蹈作品效果的好坏,在舞蹈编导教学中,为了让舞蹈作品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要求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掌握舞蹈编导技巧,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音乐、影视作品等资源,让学生对舞蹈创作的能力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应用,从而实现舞蹈编导能力的培养。

一、舞蹈编导教学中选用音乐技巧的必要性分析

(一)为舞蹈编导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音乐与舞蹈都是人们情感抒发的重要载体,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利用音乐创造的不同意境,学生可以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相关动作的创作,通过音乐与舞蹈相互交融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舞蹈编导的过程中,需要身心得以充分的放松,而音乐本身具有调节身心的作用,当轻松柔和的音乐响起,学生会随着音乐尽情的舞蹈[1]。同时在舞蹈编导教学中掌握音乐选用的技巧,可以为学生舞蹈创作创造一定的氛围,比如常见的即兴表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舞蹈作品创作的效果

舞蹈作为一种肌体语言表达的艺术,在音乐的伴奏下显得舞蹈表演更加饱满、丰富。在实际的舞蹈编导教学中,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考虑学生的舞蹈学习情况和舞蹈学习兴趣,这样才能针对性地开展舞蹈编导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灵感和对舞蹈的审美能力,针对不同的舞蹈,选择不同节奏感的音乐,比如对于节奏感要求比较强的舞蹈,可以选择节奏快的音乐,为了满足学生创作动作幅度比较大的舞蹈,可以选择节奏变化比较复杂的音乐,而且音色变化需要婉转,并逐渐提升学生舞蹈动作的难度。

(三)渲染舞蹈作品表达的情感

对于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需要将个人情感传达出来,舞蹈艺术创作也是如此,在舞蹈编导教学过程中,对于音乐的选择还需要考虑音乐对情感抒发的作用[2]。众所周知,舞蹈是语言动作的表达,为了实现舞蹈的情感表达,需要根据不同节奏舞蹈创作的需求选择不同格调的音乐,目的是在音乐的渲染下,对舞蹈的内涵有深入的理解,这样在舞蹈创作中才能将个人情感更好融入其中。

二、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如何实现对音乐技巧的选用

为了满足人们对音乐听觉上的需求,可以通过一些音乐的旋律来表达,而舞蹈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可以通过一些优美动作体现,在进行舞蹈艺术创作的时候,需要将二者融为一体,共同来满足人们对舞蹈艺术的需求。同时在开展舞蹈编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借助不同类型的音乐对舞蹈作品进行创新,比如将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个性化的舞蹈作品,也可以根据舞蹈艺术创作的需求对音乐进行修改,采用一定的编导技巧将音乐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舞蹈编导教学中选用音乐技巧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借助传统音乐作品,实现舞蹈创作技巧的突破

由于传统的音乐作品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色彩和自身独特的时代背景,在应用这些音乐作品进行舞蹈创作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借助这些音乐实现舞蹈编导技巧方面的突破,呈现出个性化的舞蹈艺术作品。

比如选用《黄河颂》这首曲进行舞蹈编导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主题进行舞蹈创作,由于这首曲主要是通过黄河的壮丽景观来传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进行舞蹈编创的时候,可以借助黄河的景观形象为背景,并以双人舞的形式传达母亲河的养育之情,突显出对黄河的感恩之情[3]。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合理地选用音乐,使其创作的舞蹈内容更加丰富,促使其将情感融入其中,使舞蹈作品可以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二)借助影视音乐为舞蹈编导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

舞蹈编导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舞蹈创作提供良好的空间,在具体的舞蹈编导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开展舞蹈编导教学活动,按照音乐背景设置相关的主题,并安排相应的故事情节,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舞蹈创作教学活动,其中借助影视音乐开展情境教学,一定程度可以提高舞蹈编导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本节课上课时候,播放一首音乐,让学生对音乐中的情绪有一定的感知,然后可以借助《白毛女》这部影视作品为舞蹈编导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素材,让学生对该影视的主题、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该影视作品背景音乐传达出悲伤的情感,让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能够准确地将故事人物的形象塑造出来。

同时,电影音乐涉及多种音乐语言,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来表现音乐节奏、力度,目的是推动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舞蹈编导教学中,也可以借助影视音乐的作用,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融入到影视作品中,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丰富舞蹈创作的内容。比如可以借助电影《花样年华》中的主题曲,当播放音乐的时候,学生脑海中会自然地呈现电影中的相关片段,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可以将其转化为作品素材。

(三)借助抒情音乐稳定情绪,对作品背景深入理解

音乐的应用一定程度可以影响学生舞蹈编导的效果,不同的音乐格调引导学生创作不同的舞蹈形象,其中抒情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创作状态,一定程度可以激起学生舞蹈编创的灵感。在具体的舞蹈编导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抒情类的音乐,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即兴发挥创造有利的条件[4]。

众所周知,舞蹈创作技巧的运用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肌体放松,可以将抒情的音乐应用其中,让学生在情绪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创作,这样才能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

比如,在舞蹈编导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并对作品进行一定的理解、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音乐对作品的背景进行想象。同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需要情绪与音乐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运用舞蹈的形式充分地将音乐的情感呈现出来,从而为创编出更多的优秀舞蹈作品打下基础。

三、结语

音乐作为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可以将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很好表达出来,在舞蹈编导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不仅可以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而且一定程度可以提高学生的编导能力。本文主要对舞蹈编导教学中音乐选用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音乐选用的可行性策略,一定程度可以提高学生的编导能力。同时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兴趣、接受能力,使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能够在兴趣驱动下结合舞蹈创作技巧创作舞蹈作品。

摘要:音乐与舞蹈动作是舞蹈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为舞蹈作品创造良好的意境,能够淋漓尽致的将舞蹈作品的主题传达出来。而在实际的舞蹈编导教学中,学生不能有效地对音乐进行选择,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编导能力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音乐选择的技巧,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寻找舞蹈创作的灵感,将舞蹈艺术的魅力展现出来。本文主要对舞蹈编导教学中掌握选用音乐技巧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有效地选用音乐技巧。

关键词:舞蹈编导教学,音乐,技巧

参考文献

[1] 赵宇楠.谈音乐在舞蹈编导技法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8,1(1):252.

[2] 朱秋涛.音乐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应用[J].画音时尚.2017,1(1):257.

[3] 王雪.舞蹈编导教学中有关音乐的选择与运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7,26(8):180.

[4] 回邵宁.音乐在舞蹈编导技法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创新教育,2018,1(1):32.

上一篇:论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评估鉴定与加固修复下一篇: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