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3-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机械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效的使用农业机械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的产出率, 促进农业增产, 增加农民收入, 有效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合理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因此, 农业机械化程度越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也就越大。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实行农业机械化必须将市场作为导向, 注重节约农业生产的成本,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 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实行农业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单位机械的作业量, 减少单位作业量中的机械损耗, 还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优化配置各生产要素, 对机械进行合理的配置能够有效地避免机械地重复购置、机械技术状态不佳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增加的成本。实行农业机械化可以突破农业家庭经营规模的界限, 进行规模生产, 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合理的交易, 从而能够有效地扩大单位机械装备的生产规模, 能够有效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二)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实行农业机械化能够将农业生产的各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 实行规模生产, 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从而能够为高效率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奠定基础。实行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地改善相对恶劣的生产条件, 有效地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效率, 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三)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实行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地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劳动

生产率, 从而获取较好的规模效益, 增加农民土地收入。与此同时, 实行农业机械化, 减少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的数量, 增加了农民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 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方便。

二、加强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

由于实行农业机械化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因此, 应该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 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 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

由于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 必须受到重视, 推进农村农业机械化进程。因此,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 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补贴资金, 大力支持农机大户购置大型农业机械, 加强对农户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并且, 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 充分调动农户的购买机械的积极性, 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 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

现代农业机械化具有效率高、效益高、消耗低、科学技术含量高的特点, 应用科学技术含量高的农业机械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 增加作业量。因此,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应该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改造传统农业机械, 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 对农业机械进行专业化配置, 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的科学技术含量, 将农业机械改造成为节能型农业机械, 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农业机械的损耗, 而且还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 增加农业机械的作业量, 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促进农业机械化

根据价值规律,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不断增多会使劳动力价格下降, 使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就会变得相对昂贵, 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并且, 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不仅会影响到农业机械化的实行, 而且还会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地快速发展。因此, 合理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 将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制造、服务等行业中, 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所以, 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成为人力资本资源, 能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增加收益的同时, 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的条件。

总结

本文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分析和研究, 从中深刻地认识到实行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农业生产的作业面,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且, 合理应用农业机械作业能够有效地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优化农作物品质, 提高产量, 节约劳动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所以, 实行农业机械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怎样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渠道以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等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三农”问题关注程度不断增加, 农业机械化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 本文就针对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 白人朴.我国“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发展趋势及促进政策建议[J].中国农机化, 2006.1

[2] 代庆国.如何做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2004.4

[3] 王德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5.10

[4] 王福林.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出增长中贡献的测算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 1998.9

上一篇:内控视域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完善之路下一篇: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