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种子贮藏管理技术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按照生产方式不同, 水稻种子可分为常规水稻种子、杂交水稻种子等。与常规水稻种子相比, 杂交水稻种子更易受环境温度、湿度、虫害等的影响, 不耐贮藏, 因此须重视贮藏管理工作, 营造良好的贮藏环境。许多种子管理员以为水稻种子只要入库就安全了, 但是种子从入库到种植都在不停地进行生理代谢活动, 因此, 在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低温、干燥、密闭的环境, 以保持种子的生活力。实践证明, 科学的贮藏管理可延长水稻种子寿命, 保持其旺盛的生活力, 为水稻壮苗、早发和高产提供先决条件[1]。水稻种子的贮藏管理主要包括贮藏前的准备、种子入库的分批与堆放、贮藏过程中的管理等。

1 贮藏前的准备

杂交水稻种子的稃壳没有完全包裹种子, 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空气温度、湿度及虫害的影响, 所以杂交水稻种子要选择低温、干燥、密闭的仓库贮藏。仓库位置的选择、种子的质量、降温防潮排湿设施的配备都对贮藏效果有很大影响, 种子入库前, 须对仓库环境和种子质量进行仔细检测。

1.1 仓库准备工作

种子入库前, 要精心选择仓库位置, 选择低温、干燥的环境, 防止蛀虫、微生物滋生, 仓内空气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65%以下。选定仓库后, 要对仓库进行彻底清扫、检查和消毒。1) 彻底清除仓库里的异物、垃圾等, 保持仓内环境整洁, 同时对存放在仓内的工具进行清洁, 剔刮屋内墙壁、门框、门窗、角落里的虫卵、虫窝, 防止害虫滋生。2) 对仓库的降温、防潮、防鼠、防雀能力及门窗的密封性等进行彻底检查, 确保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不会遭受虫、鼠、鸟害。3) 选择适宜的药物对仓库进行彻底消毒, 起到防霉、杀虫的功效。仓库消毒之后, 需要打开门窗通风, 清除药物残留。空仓消毒可用80%敌敌畏乳油2 g对水1 kg配成0.2%的稀释液进行喷雾, 或用56%磷化铝3 g/m3在上、中、下层均匀布点进行熏蒸。施药后密闭门窗120~168 h, 然后通风24 h, 清扫药物残渣, 方可入库[2]。

1.2 水稻种子入库标准

入库前应检验种子质量, 确保入库种子的安全贮藏。杂交水稻种子入库的标准:1) 杂交水稻种子含水量是影响种子安全贮藏的关键因素, 水分必须控制在12%及以下;2) 种子发芽率必须达到95.0%以上才能入库贮藏;3) 种子纯度不能低于99.99%, 否则没有贮藏价值;4) 种子净度必须达到98.0%才能入库贮藏。

2 分批入库和堆放

入库种子应分批贮藏和堆放, 将不同批次、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分开贮藏, 可避免种子堆 (批) 因发热不均匀而造成整体代谢加强, 丧失活力, 保证种子贮藏期的安全和播种品质。种子堆放需做到:不同品种的种子分开堆放, 不同等级的种子分开堆放, 干、湿种子分开堆放, 新、陈种子分开堆放, 有、无病虫的种子分开堆放等。包装袋上应配有卡片或标签, 标明种子名称、产地、收获日期、入库时间等, 方便查阅区分, 做到有序堆放。此外, 种子应用编织袋装好, 统一每袋重量, 实垛堆放, 整齐排列, 每垛堆放高度不超过15袋。种子堆放应与仓库的门窗通道平行, 便于通风散热;每垛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有利于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散热、散湿, 也便于仓库管理员定期检查。

3 贮藏过程中的管理

水稻种子入库贮藏期间, 需要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水稻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仍然保持缓慢的生理代谢活动, 种子会因环境温度、湿度的高低发生变化, 温度、湿度过高都会影响种子质量, 需要管理员定期检查。贮藏仓库的温、湿度要受所在地区大气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 管理员应根据气候变化, 细心观察仓库内温度、湿度变化, 定期检查水稻种子的温度和水分变化情况, 严防种子发芽或发霉。一般来说, 气温0℃以上, 每月检查2次;0℃以下, 每月检查1次即可。

3.1 防潮除湿

种子入库前应该进行晾晒, 降低水分含量。若入库种子的含水量较低, 容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而且杂交水稻的稃壳没有完全包裹种子, 更要注意防潮、防虫。在种子贮藏过程中, 应保持门窗紧闭, 尤其是雨天。管理员须时时检查仓库门窗是否关闭严实, 屋顶有无漏雨, 墙壁是否存在渗水现象。如有上述情况, 需要立即处理, 切勿让种子接触水分, 如有受潮, 及时晾晒, 与干燥种子分离, 避免影响干燥种子。受潮的种子易出现结块、霉变、发芽等情况, 使种子质量严重下降。在湿气重的季节, 不宜开窗通风, 有条件的仓库可以安装排湿降温设备, 把仓库温度控制在15℃以下, 有利于种子保存。

3.2 注意通风

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通风, 适宜通风有利于仓内水稻种子降温、散湿, 保持种子干燥, 抑制微生物和蛀虫滋生。仓库通风与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考虑到仓内温、湿度与外界温、湿度的相对变化情况, 当外界温、湿度低于仓库内温、湿度, 就可以开窗通风;当仓库内、外的温度、湿度相当, 也可通风;如果外界温、湿度高于仓内温、湿度, 则不宜通风。通风应选在天气晴朗的白天进行, 雨天、雾天和夜晚都不宜开窗通风。

3.3 杀虫防霉

仓虫和霉变是威胁杂交水稻种子贮藏质量的最大隐患之一, 因此, 在种子贮藏期间, 应定期检测种子质量。种子检测一般采用筛检法, 即取一定数量的种子, 通过特定工具把虫子筛除, 分析活虫种类和数量, 再决定采取何种防治措施。根据气温、种温来确定检测周期, 一般4—10月气温升高, 每月筛检2次;11月至次年3月, 每月筛检1次[3]。如果发现仓虫, 应采用药剂防治, 可选用磷化铝熏蒸杀虫剂, 也可将药片用袋装好, 放在通风处或者塞入狭缝中。杀虫用药时, 仓库需封闭, 施药后5~8 d才能打开门窗通风散气。

总之, 种子贮藏过程中, 应坚持防御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仓库管理员须定期检查水稻种子情况, 保持仓内清洁, 一旦发现虫害和霉变, 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 否则将降低种子的质量, 影响播种发芽效果。实践证明, 科学的贮藏管理可延长水稻种子寿命, 使杂交水稻种子贮存3年以上, 发芽率仍保持在90%以上。

杂交水稻种子的贮藏过程是影响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杂交水稻种子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需要科学地贮藏管理, 以免降低种子质量, 影响播种发芽效果。为保证种子质量, 从种子入库前的仓库准备工作、挑选优质种子开始, 到种子入库时的分批堆放, 再到贮藏过程中的防潮除湿、通风密闭、杀虫防霉, 每一步都必须做到位, 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种子营造一个干燥、低温、密闭、无虫害的贮藏环境, 才能保证种子质量, 优质种子是水稻获取高产、优产的重要前提。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科学贮藏管理种子可延长水稻种子寿命、保持种子活力, 是水稻获取高产、优产的前提, 值得引起重视。从入库前的仓库准备工作、种子入库检测、分批入库与堆放、贮藏过程中的防潮除湿、通风密闭、杀虫防霉等方面介绍杂交水稻种子贮藏管理技术, 为种子营造一个干燥、低温、密闭、无虫害的贮藏环境, 保证种子质量。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贮藏管理

参考文献

[1] 耿月明, 王菁, 王世才, 等.水稻种子适宜贮藏方式探讨[J].中国种业, 2014 (10) :45-47.

[2] 李忠明.常规水稻种子贮藏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7) :65-66.

[3] 蔡华辉.水稻杂交种子安全贮藏管理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 2010 (9) :62-63.

上一篇:浅析我国现代油画中风景意境下一篇:电力企业优质服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