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创新活动总结

2022-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德育创新活动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德育创新活动总结

创新活动文化,提高德育实效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另一张“课程表”;育德,则是这张“课程表”中蕴含的“课程标准”的内核。因此,依托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一、仪式育德——精心设计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校要按照《国旗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坚持利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的讲话”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组织规范化

一次成功的升旗仪式是学校严密组织、各部门协调动作的结果。全学期升旗仪式由大队部统筹安排,各中队轮流主持,各部门分工合作,实行中队辅导员责任制,使升旗仪式规范、庄严。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上,学生不仅会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更展现了各班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自律能力。

2.内容多样化

针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每周提前有针对性地设计“国旗下的讲话”。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出一名升旗手主讲。由学生自己撰写讲稿,登台讲演,既给了他们展示才干的机会,显示了榜样的力量,又达到了自我教育的效果,也为教师提供了有关学生“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宣传育德——精心安排广播节目

“红领巾广播站”是学校的宣传窗口。作为校园文化媒体,它方便灵活,教育面广,宣传力度大,对加强少先队的思想教育,活跃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很有帮助。“红领巾广播站”应设置多种节目,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播放。“红领巾小记者”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直接管理下正常运行,做到采、编、播一条龙。小记者们走入社会、走进社区,体验生活,及时把同学们和老百姓关心的话题、问题、社会动向等写成稿件,通过广播站反映给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节目按时高质量播出,在激励先进、展示才艺、沟通友谊、传递真情等方面都起到其他宣传工具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竞赛育德——扎实开展创先评优活动

评先评优活动能起到价值导向和行为激励作用。“流动红旗”“四好少年”评比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的崇美、尚德、自律品质的有效途径。比如我校围绕“勤学、守纪、卫生、文明”开展的四个主题,在全校各班级中开展争夺四面“流动红旗”,争当“四好少年”的竞赛,每天由红领巾监督岗的学生进行评分登记,每周公布一次,在升旗仪式上现场授旗。期末的优秀班集体评比则以流动红旗的获得次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开展此类竞赛活动,不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加快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主人翁责任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养成教育活动育德——抓实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行为,需要全体教师和管理者,甚至全社会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活動引领的养成教育模式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在活动中的道德体验,不断内化道德认识,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1.养成教育月

养成教育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有耐性。例如,每学期开学初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第一月可设为“养成教育月”。开学初,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走出教室,在校园里欣赏、浏览,回顾在校园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可以展示养成的好习惯: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经过一段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不断鼓励,即能见效。

2.天天好晨会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着眼、小处入手。如果学校紧紧抓住每天晨会十分钟,对学生进行系列的教育,使德育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这种长流水不断线的教育方式,必定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低年级学生可以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晨会活动,中高年级则由学生自己选取材料,编写晨会内容,可总结班级工作,可提出希望要求,也可发布新闻,或讲述学生自己的喜怒哀乐。“天天好晨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在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中,强化其奋发向上的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主题教育活动育德——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即围绕活动的某一个主题,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教育实践。有效依托学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成长规律紧密结合,积极主动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性的宝贵途径。

1.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可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推进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像 “文明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校园小法庭”活动、教师节的“我为老师做贺卡”活动、中秋节“为台湾亲人送祝福”、国庆节“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节水日“节水手抄报”评比……这些活动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很强。其共同特点是各类活动中突出德育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参与者在活动中,通过动脑动手,亲身体验,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道德建设的载体,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例如,学校组织了环境污染情况调查、英模报告会、慰问农民工、造访福利院、学做小导游、手拉手同进步、为灾区义卖捐款等一系列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贴近学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它让学生自己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正确全面透视社会,分辨是非,不断提高自身的批判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逐渐实现学校德育对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六、第二课堂育德——创新校园课外活动文化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科学开展第二课堂,既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学生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我校每个学年都举行盛大的“四节”活动:阳光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四节”突破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活动的“瓶颈”,创新活动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参与比赛或展示。每个项目同时设集体奖和个人奖,活动中人人有项目,个个忙比赛。人人都成为集体中的积极一员,在酣畅淋漓的活动中,学生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以及自控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在悄然形成。

活动增加体验,活动滋养感情,活动丰富人性,活动培育真人。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责编 张敬亚)

作者:张永红

第2篇:全国“讲\比”活动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11月29日,由中国科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科技部和国资委联合召开的2009-2010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出席大会并讲话。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出席大会。大会由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主持。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讲、比”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同志,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企业代表,科技标兵、优秀组织者代表等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发表讲话。他指出,“讲、比”活动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创举。二十多年来,“讲、比”活动有效地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科技人才、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创新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充分展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协作共赢的团队精神和奋力攀登的创新精神。

韩启德强调,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韩启德指出,要努力坚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革完善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和资源分配机制,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推动形成公平公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尊重和发挥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要努力把科技工作者作为先进生产力开拓者的作用发挥出来,用一流的创新成果引领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服务,在促进形成健康和谐学术氛围的同时,推动在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

要努力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大力支持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企业欢迎、社会认可、有真才实学、能解决问题的企业科技工作队伍,为企业技术创新多做贡献。

要努力把劳动者科学素质对企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发挥出来,充分挖掘和调动企业员工的聪明才智,不断扩大“讲、比”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培育和推广新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帮助企业员工增强科学意识、安全意识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意识。

要努力把企业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出来,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依靠企业科技工作者开展工作,努力为企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帮助企业科技工作者获取最新信息,把握科技前沿动态。及时了解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推动解决企业科技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组织他们围绕企业发展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韩启德最后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3篇:教师职业主题探究实践活动的德育创新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浙江 杭州 310000)

[摘 要] 学校德育急于寻求全员德育新路径,在潜移默化中明辨真德育,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德育行为的自我监控。笔者以教师的职业探究为例,运用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寻求学校德育新模式,通过“真实+优势”的开题指导,“恰当+小锦囊”的研究计划制定,“合作+沟通”的实施研究,“提炼+微课”的报告撰写以及“整合+拓展”的成果交流等策略,为全员德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学校德育更加真实化,实现学生德育的自我建构。

[关键词]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德育;实施路径

很多学校的德育依然存在着脱离儿童的生活,忽视儿童的德育体验的现象,甚至由于评价手段的单一,导致德育走向量化的道路。为此,笔者以为,学校德育迫切需要寻求一些新的突破,探寻一些新的方法,关注儿童的德育体验,让德育的功能实现最大化。

一、学校德育寻求新突破

要改变当前一些不良的德育实施状况,首先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1.如何構建全员德育新路径

当前,小学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的转变。而,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科教师受学科本位的影响,只注重自身的学科素养的修炼与传递,对学科所承担的德育功能意识缺失。即使关注到学科的德育功能,由于缺乏巧妙的手段和技巧,很难将德育融进自身的学科中。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路径,实现学科与德育的融合,让全体教师有法可依地挖掘自身学科的资源去落实德育。

2.如何去伪求真明辨真德育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抽象空洞,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方式以简单灌输为主,途径单一,缺乏情感体验;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缺乏有效的整合模式,以致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显得苍白、空洞。”[1] 学校德育要用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将学生的德育认知与行为相结合,使学生德育认知的获得是主动的、潜移默化的。

3.德育评价如何实现个体化

德育评价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生德育素养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德育评价主体单一,形式单一,很难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很难有效关注学生内在的成长。为此,我们思考,要有一种评价方式,能够关注学生的德育过程性评价,不是让教师知道去哪带着学生去那,学生始终是被考核、被量化的对象,而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去哪,怎样去那,从而实现学生德育行为的自我监控,达到个体内在的自我调整。

基于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笔者以为,运用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突破上述三个层面的局限,有效深化学校的德育。所谓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組的形式针对某一主题展开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实践性学习活动。[2] 下面,笔者将以教师的职业研究为例,具体阐述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深化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

二、学校德育探寻新途径

学校德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和学生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3] 德育的内化主要靠“做”,靠“行动”,靠主体体验,这是开展主题式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校园中的人和物就是德育的资源。我校开设的《走进职业世界》的校本课程,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安排的主题是走进校园中的职业。

1.开题指导:真实+优势

在开题指导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把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用简单的词语写一写。起初,学生很随意地出现了“崇高”“伟大”“和蔼可亲”等空洞而正规化的评价。在教师与学生深入的交流之后,学生逐渐呈现出了一些内心的真实想法。

那么教师究竟是一份怎样的职业呢?学生对此也充满了好奇。经过自由组队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各小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爱心小队关注到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似乎很轻松,于是他们决定把主题定为:考试学科与考查学科教师的比较研究;太阳小队队员对教师充满崇拜,他们很想知道全能的教师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于是他们把主题定为:教师工作中的困难研究;阳光小队对教师一天都要做什么工作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商议的主题是:跟踪采访教师一天;微笑小队的队长是一位研究意识很强的学生,他们选定的主题是: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雄鹰小队另辟蹊径,他们小队有一位学霸,博览群书,于是他们确定研究主题为:教师职业演变研究。

2.制定研究计划:恰当+小锦囊

如何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走进职业世界》课程的第一单元,学生走进了身边人的职业,在了解身边人的职业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并且尝试使用,比如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等等。小队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方法菜单,结合自己主题的特点,分别确定了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爱心小队将对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教师进行对比,于是他们选择对比研究法;太阳小队想了解教师工作中的困难,最终他们商议决定采用访谈法;阳光小队要研究教师一天的工作,他们觉得观察法比较好,在教师的建议下,他们采用视频的方式跟踪采访;微笑小队觉得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的选题,他们商议之后决定采用问卷调查法;雄鹰小队针对教师职业演变,采取了文献法。

虽然在第一单元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研究方法,但真正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各小队采用的研究方法又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想到了一个妙招,提供学生小锦囊,为学生示例比较研究法、确定比较的对象、设计比较的维度、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比较的角度)、得出结论等方法及过程。

有了这些小锦囊,学生比较明确每种研究方法的步骤,照此步骤分步去实施。爱心小队针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制作了对比研究量表(见表1);太阳小队列出了访谈提纲;阳光小队设计了观察的脚本;微笑小队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自行完成了调查问卷的设计。

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教师对比研究量表

3.实施研究:合作+沟通

学生兴致勃勃地拿着自己的问卷、访谈提纲等进行了调查。然而不久,问题逐步显现。爱心小队因为找到自己的科任数学、科学、体育教师,教师们都很配合他们的调查,第一个完成了对比研究量表;太阳小队调查的面希望广一些,所以去寻找学校的领导、其他年级的教师等等,但最终挫败而回。反馈的信息是教师很忙,没有时间接受他们的访谈;微笑小队发出去的问卷最终回收不到五分之一;阳光小队的问题是他们每天在上课,没有时间跟踪采访老师;雄鹰小队学霸最先发怒,小队成员不配合,最终都他一个人在完成任务等等。学生情绪低落,觉得研究做不下去了。

针对小队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开展了一次中期指导,各小队抛出问题,全班同学互相支招。最终太阳小队选择改变自己的方式,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用更加诚恳的方式邀请教师做访谈;微笑小队发动全体队员的力量,用一对一盯梢法,每個成员负责一到两个办公室,发放问卷后及时回收;阳光小队重新编制自己的脚本,一是选择一位教师进行跟踪,并与教师事先约定时间。二是抓几个重点场景进行拍摄,不再全天每时每刻;雄鹰小队重新进行了分工,明确每位成员的任务,人人有事做。经过这样的调整,虽然中间还出过一些小差错,但最终各小队都顺利完成了调查。

4.撰写报告:提炼+微课

学生完成调查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提炼,对数据的运用教师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以及抓住突出的显著的特征。比如微笑小队的报告中就选取了5个代表性问题做成了柱形图、饼图的形式直观呈现统计数据。

撰写报告是一个技术活,为使学生明晰报告需要呈现几大板块和如何让报告更吸引人,教师制作了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的微课。运用微课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只要有电脑的地方随时随处都可以,而且受众的范围更广,多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使用。

5.成果交流:整合+拓展

学生在真实的调查中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急于向大家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让学生的成果获得最大的效能,不仅能向大家展示他们研究的能力,在情感方面也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各学科教师的商议,我们发现,在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刚好有一课《园丁赞歌》的学习内容,与我们教师职业的研究主题不谋而合。通过研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笔者也为研究性学习运用于品德课的教学找到了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學与建议中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于是,笔者决定进行一次课程的整合。指导学生通过研究,能够对教师压力、不同学科教师差异、教师工作状况等方面认识教师职业;通过小队展示,了解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教师职业的感悟,尝试用不同方式感恩教师。

【案例】

问题1:您一天的的累计工作时间?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教师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下的只有7人,占5.3%;8~10小时86人,占65.6%;10小时以上的38人,占29%。说明绝大多数老师一天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具体见图1.1。

问题2:一天工作结束时,您总是觉得?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选择虽然累,但心里满足,有83人,占63.4%;选择疲惫不堪的有46人,占35.1%;选择心里很轻松的只有2人,仅占1.5%。具体见图1.2。

……

三、学校德育走向新体验

1.构建全员德育新路径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学校德育的新途径,其明确的操作步骤为全员德育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德育资源,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融汇知识实现德育内化。具体实施路径见图2。

如教师的职业探究中,调查了解教师初印象(即研究的初始目标定位),结合初印象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各小队制定研究计划并实施,在收集资料撰写报告和成果汇报过程中与初印象形成冲击,建立新的教师形象定位,达到德育的内化;再如学校厕所文化的主题探究,先确定理想的厕所文化有哪些要素,结合这些要素选定研究的主题,制定计划、实施,在交流汇报中明晰现实与理想厕所文化间的差异与成因等,从而影响自身的德育行为。

2.学校德育更加真实化

通过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观察、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及对得到的材料加以分析和思考,为学校的德育提供了稳定的保障措施,解决学校德育工作浅表化、形式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辨别真伪的思维能力,使学校德育不再虚无和飘渺,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3.实现德育自我建构

在教师职业探究中,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主题式的探究性学习让受教育者道德实现“自我建构”,从根本上解决德育导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黎莉.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2]杨培禾,曹温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09.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95.

责任编辑 邓 振

作者:朱玲敏

第4篇:德育创新活动总结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今年的三月,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德育实践活动月。艺术学院紧紧抓住“拥抱绿色春天,共建两型校园”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创建两型校园,贯彻文化管理理念,让同学们意识到,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增强节约资源意识、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院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品质得到提升。为此我系特举办了“环保地盘,创意飞扬”系列活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环境保护与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活动,不但增加了同学们对“环保”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认识环境的中,知道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同时,也向同学们开放一个动手动脑展现自己的创想的舞台。而作为一个全校性的,又有积极的环保意识的活动。希望每个班级共同参与,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校园。艺术学院在三月德育月所开展的创新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德育实践教育文明已经深深烙进了我们艺术学院每一位学子的心田,并且为德育实践教育之花在校园内的盛开做出了我们的努力。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组织,制定活动方案

为使各项活动能够得到有效有序的开展,把“环保地盘,创意飞扬”的主题活动真正贯彻到同学的心中,安排专人负责,根据我系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力求通过精心组织,迅速落实工作任务,使德育创新活动在全系全面展开。为了搞好这次德育活动

月的活动,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达到活动预期的效果,系领导十分重视,多次对活动的安排提出要求和宝贵意见。

二.准备充分,组织有力:

为了保证本次“环保地盘,创意飞扬”活动顺利进行,尽力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部门充分准备,从三月初开始策划、宣传、收集作品。与此同时,为了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特别邀请学生会宣传部打板宣传和新闻部拍照。

三.作品精致,竞争激烈:

1. “环保地盘,创意飞扬” 之“变废为宝,秀我风采”

三月,是个播种希望的季节,一切的美好都在这个月发生。三月德育活动月是我们充满意义与挑战的一个月,“变废为宝”服装设计大赛便是我们回到学校接到的第一份任务,对于这个活动,意义重大,同时具有挑战。我们积极的向同学们介绍此活动的意义,努力的宣传,我们希望一件件不起眼的废品能在

同学们的“魔法”中变成漂亮而时尚的服装。

这次活动是和体育部一起合办的,我们一起分配了任务。我们的初赛是以交设计稿为形式进行的,大一,大二的同学都积极踊跃的参加,收集上来的设计稿数不胜数,最后在收集后统一由老师和同学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确定了30名 进入复赛的名单。当复赛结束,紧接着,我们开始准备着筹划决赛晚会,通知进入复赛的选手开始动手制作服装。因为南院礼堂的条件限制,布置场地,音响,话筒等的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但经过负责老师与大家的商量,想办法,这些困难都逐一得到很好解决。在3月28日,下午4点,“变废为宝”服装设计大赛在南院礼堂拉开帷幕,一位位参赛选手以t台秀的形式为台上的观众带来了视觉的惊喜,废报纸变成了一件件美丽的礼服,破旧的蚊帐变成了高贵,典雅的婚纱,模特们在台上尽情的展示着他们的风采,设计师们向所有的

观众解说着自己的灵感,创作。台上的观众一阵阵的尖叫,呼喊着这些奇迹,这些不可思议。

在活动的最后,所有的模特们同台展示,秀出自己的风采,负责此次活动的杨老师也在台上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也在惊呼参赛者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感谢同学们付出了许多的时间来积极参加这次的活动。

最终,我们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来了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与四名优胜奖,在众多的参与者里他们能拿到奖,是非常不容易的。喻晓琴书记为他们颁发了证书与奖品。并说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这次活动意义是重大了,给了我们更多的经验,去学习细心的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努力的向更好的人学习,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下次去完善、做的更好。同参赛选手来说这次比赛给他们带来了重大的意义,也挑战了他们自己的风格和能力,学习到了更多,要自

信、大胆的去做,坚持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多多练习动手能力,要细心沉着的去做。同时也让所有人,不管是参赛者或是观众,都让大家从中了解到了一件件,一样样也许从不起眼,或是废品的东西也可以变的很美,很实用,很宝贵。让大家知道要增强环保意识,让所有的人在实践中参与,在实践中学习,变废为宝不但节约了资源,更加保护了环境!

2. “环保地盘,创意飞扬” 之“创意制作,绝处“缝”生”

艺术学院于2010年3月举办了”创意制作,”活动,本次活动是针对全系在校学生,并更好的将两型,和谐校园理念融入到行动中。

同时本次活动也是为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同时也为提高了同学的动手能力,并为了提倡“创意制作,绝处“缝”生”这个主题,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传统的节约理念,并合理利用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旧物品,再次制作出能够使

用的物品。提倡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提高广大同学的节约意识,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特举办了这次活动。

这次“创意制作,绝处“缝”生”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和受到系里老师的好评并得到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同学们也都能够按照活动要求积极的参与其中,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和学生会成员的大力帮助下,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并将部分优秀作品上交到院里展出和评选。在全院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节约的意识,还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

通过此次“创意制作,绝处“缝”生”主题活动,相信广大的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节约与合理利用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和谐美好的校园也是需要我们共同来构建的,我们的小小行动它不仅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更让我们的校园

生活更加丰富与多元化。此次活动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宣传两型校园的建设同时,更加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陶冶性情,增添艺术品味。让节约的意识深入到广大同学们的心中,并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建设两型校园的行列中来,根据活动要求,利用了一些废弃的物品,通过自己的双手缝制作出可以再次利用的新物品,合理的利用了资源,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广大师生阐释了资源节约的理念。让我们的生活中都更具乐趣。

同学们此次“创意制作,绝处“缝”生”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的创意,为建设两型校园贡献我们力量,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有了节约,环保的意识,在以后的生活中才会更加关注我们的社会与校园,为构建和谐,两型校园奠定了基础。

3. “环保地盘,创意飞扬” 之“艺术实践,爱心传递”

“艺术实践,爱心传递”活动以学生

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大力加强活动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着力培育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有学院特色的文化管理,构建和谐的校园,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调动了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创建两型校园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弘扬“爱众亲仁,博学笃行”校训精神为核心的爱心文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内涵,凸现艺术学院的特色。在“艺术实践,爱心传递”活动进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制作作品的优秀人才以及极多的社会爱心份子。本次活动的时间定在3月28日星期天,地点在淘淘街麦子小铺,有便于同学们的参与和部门组织上的协调。同时,部门成员也按照统一要求,认真组织,落实人

员和经费,积极配合,共同搞好本次活动。

本次“艺术实践,爱心传递”义卖活动共收集作品31份,不仅仅是各专业与各专业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是各班级与各班级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激烈,不仅仅是个人的,也不仅仅的班级的,而是各专业的;得奖的荣耀,不仅仅是个人的,也不仅仅的班级的,而是各专业的。最终,环艺0936班王雪的设计——“手工玫瑰花”以高质量、高价格卖出,荣获本次义卖活动的一等奖。视传0934班陶莲的手工艺品幸福十字绣荣获二等奖;电艺0935班邓芳容和环艺0931班肖秋萍共同制作的“百变宝盒” 荣获二等奖。环艺0931班舒波的“易拉罐椅子”、环艺0936班蒋光荣的“diy拖鞋”、艺设0932班韩瑶和黄璜的“无“线”遐想”均荣获三等奖。视传0934班钟双的“卡通小猪”、艺设0932班肖月琴的“梦想·回忆风铃”、环艺0931班刘振的“可爱钱包”、环艺

0932班余玲、刘欢、刘芳婷、李丽君的“转笔刀下的花环”均获得优胜奖。

通过本次义卖活动,提高了学院全体师生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教育知识,增强学院校园内部的绿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凸现艺术学院的特色。本次义卖活动的作品虽然没有全部已卖出去,但是总体来说还算好,并且共获得义卖款额102元。这次“艺术实践,爱心传递”义卖活动总体来说:效果是好的,达到了预期目的。

本次艺术学院“环保地盘,创意飞扬”创新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其中有领导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当然也有部门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秉承 “您的满意,我的责任”的宗旨,齐心协力,服务同学,为配合学院的工作而努力。

第5篇:德育创新活动总结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今年的三月,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德育实践活动月。艺术学院紧紧抓住“拥抱绿色春天,共建两型校园”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创建两型校园,贯彻文化管理理念,让同学们意识到,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增强节约资源意识、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院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品质得到提升。为此我系特举办了“环保地盘,创意飞扬”系列活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活动,不但增加了同学们对“环保”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认识环境的中,知道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同时,也向同学们开放一个动手动脑展现自己的创想的舞台。而作

一.建立组织,制定活动方案

为使各项活动能够得到有效有序的开展,把“环保地盘,创意飞扬”的主题活动真正贯彻到同学的心中,安排专人负责,根据我系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力求通过精心组织,迅速落实工作任务,使德育创新活动在全系全面展开。为了搞好这次德育活动月的活动,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达到活动预期的效果,系领导十分重视,多次对活动的安排提出要求和宝贵意见。

二.准备充分,组织有力:

为了保证本次“环保地盘,创意飞扬”活动顺利进行,尽力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部门充分准备,从三月初开始策划、宣传、收集作品。与此同时,为了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特别邀请学生会宣传部打板宣传和新闻部拍照。

三.作品精致,竞争激烈:

1. “环保地盘,创意飞扬” 之“变废为宝,秀我风采”

三月,是个播种希望的季节,一切的美好都在这个月发生。三月德育活动月是我们充满意义与挑战的一个月,“变废为宝”服装设计大赛便是我们回到学校接到的第一份任务,对于这个活动,意义重大,同时具有挑战。我们积极的向同学们介绍此活动的意义,努力的宣传,我们希望一件件不起眼的废品能在同学们的“魔法”中变成漂亮而时尚的服装。

这次活动是和体育部一起合办的,我们一起分配了任务。我们的初赛是以交设计稿为形式进行的,大一,大二的同学都积极踊跃的参加,收集上来的设计稿数不胜数,最后在收集后统一由老师和同学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确定了30名 进入复赛的名单。当复赛结束,紧接着,我们开始准备着筹划决赛晚会,通知进入复赛的选手开始动手制作服装。因为南院礼堂的条件限制,布置场地,音响,话筒等的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但经过负责老师与大家的商量,想办法,这些困难都逐一得到很好解决。在3月28日,下午4点,“变废为宝”服装设计大赛在南院礼堂拉开帷幕,一位位参赛选手以t台秀的形式为台上的观众带来了视觉的惊喜,废报纸变成了一件件美丽的礼服,破旧的蚊帐变成了高贵,典雅的婚纱,模特们在台上尽情的展示着他们的风采,设计师们向所有的观众解说着自己的灵感,创作。台上的观众一阵阵的尖叫,呼喊着这些奇迹,这些不可思议。

在活动的最后,所有的模特们同台展示,秀出自己的风采,负责此次活动的杨老师也在台上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也在惊呼参赛者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感谢同学们付出了许多的时间来积极参加这次的活动。

最终,我们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来了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与四名优胜奖,在众多的参与者里他们能拿到奖,是非常不容易的。喻晓琴书记为他们颁发了证书与奖品。并说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这次活动意义是重大了,给了我们更多的经验,去学习细心的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努力的向更好的人学习,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下次去完善、做的更好。同参赛选手来说这次比赛给他们带来了重大的意义,也挑战了他们自己的风格和能力,学习到了更多,要自信、大胆的去做,坚持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多多练习动手能力,要细心沉着的去做。同时也让所有人,不管是参赛者或是观众,都让大家从中了解到了一件件,一样样也许从不起眼,或是废品的东西也可以变的很美,很实用,很宝贵。让大家知道要增强环保意识,让所有的人在实践中参与,在实践中学习,变废为宝不但节约了资源,更加保护了环境!

2. “环保地盘,创意飞扬” 之“创意制作,绝处“缝”生”

艺术学院于2010年3月举办了“创意制作,”活动,本次活动是针对全系在校学生,并更好的将两型,和谐校园理念融入到行动中。

同时本次活动也是为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同时也为提高了同学的动手能力,并为了提倡“创意制作,绝处“缝”生”这个主题,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传统的节约理念,并合理利用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旧物品,再次制作出能够使用的物品。提倡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提高广大同学的节约意识,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特举办了这次活动。这次“创意制作,绝处“缝”生”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和受到系里老师的好评并得到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同学们也都能够按照活动要求积极的参与其中,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和学生会成员的大力帮助下,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并将部分优秀作品上交到院里展出和评选。在全院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节约的意识,还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

通过此次“创意制作,绝处“缝”生”主题活动,相信广大的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节约与合理利用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和谐美好的校园也是需要我们共同来构建的,我们的小小行动它不仅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更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与多元化。此次活动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宣传两型校园的建设同时,更加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陶冶性情,增添艺术品味。让节约的意识深入到广大同学们的心中,并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建设两型校园的行列中来,根据活动要求,利用了一些废弃的物品,通过自己的双手缝制作出可以再次利用的新物品,合理的利用了资源,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广大师生阐释了资源节约的理念。让我们的生活中都更具乐趣。

同学们此次“创意制作,绝处“缝”生”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的创意,为建设两型校园贡献我们力量,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有了节约,环保的意识,在以后的生活中才会更加关注我们的社会与校园,为构建和谐,两型校园奠定了基础。

3. “环保地盘,创意飞扬” 之“艺术实践,爱心传递”

“艺术实践,爱心传递”活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大力加强活动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着力培育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有学院特色的文化管理,构建和谐的校园,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调动了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创建两型校园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弘扬“爱众亲仁,博学笃行”校训精神为核心的爱心文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内涵,凸现艺术学院的特色。在“艺术实践,爱心传递”活动进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制作作品的优秀人才以及极多的社会爱心份子。本次活动的时间定在3月28日星期天,地点在淘淘街麦子小铺,有便于同学们的参与和部门组织上的协调。同时,部门成员也按照统一要求,认真组织,落实人员和经费,积极配合,共同搞好本次活动。

本次“艺术实践,爱心传递”义卖活动共收集作品31份,不仅仅是各专业与各专业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是各班级与各班级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激烈,不仅仅是个人的,也不仅仅的班级的,而是各专业的;得奖的荣耀,不仅仅是个人的,也不仅仅的班级的,而是各专业的。最终,环艺0936班王雪的设计——“手工玫瑰花”以高质量、高价格卖出,荣获本次义卖活动的一等奖。视传0934班陶莲的手工艺品幸福十字绣荣获二等奖;电艺0935班邓芳容和环艺0931班肖秋萍共同制作的“百变宝盒” 荣获二等奖。环艺0931班舒波的“易拉罐椅子”、环艺0936班蒋光荣的“diy拖鞋”、艺设0932班韩瑶和黄璜的“无“线”遐想”均荣获三等奖。视传0934班钟双的“卡通小猪”、艺设0932班肖月琴的“梦想·回忆风铃”、环艺0931班刘振的“可爱钱包”、环艺0932班余玲、刘欢、刘芳婷、李丽君的“转笔刀下的花环”均获得优胜奖。

通过本次义卖活动,提高了学院全体师生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教育知识,增强学院校园内部的绿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凸现艺术学院的特色。本次义卖活动的作品虽然没有全部已卖出去,但是总体来说还算好,并且共获得义卖款额102元。这次“艺术实践,爱心传递”义卖活动总体来说:效果是好的,达到了预期目的。

本次艺术学院“环保地盘,创意飞扬”创新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其中有领导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当然也有部门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秉承 “您的满意,我的责任”的宗旨,齐心协力,服务同学,为配合学院的工作而努力。

第6篇:德育创新活动成果总结报告

恩平市鳌峰中学

“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

成果总结

一、背景分析

我校是城区内一所普通初级中学,自2010年9月份开始实行全寄宿管理,现有寄宿生1160多人,分22个教学班,学生生源是经过我市两间重点初中选拔后剩下的城区地段生。由于学生素质一般,多数家长又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因此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

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礼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当前的教育更多的着眼于“眼前利益”——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终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培养学生与社会接轨的一门课程来考虑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过去,学校在礼仪教育方面也作过探索,但做法都是零散的,未能形成系统化,效果较差。2010年12月起,我校开设了德育教育校本课程——“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我们每年都从七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目的是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而顺利地打开局面,发展事业,推动自身的发展。

二、实施理念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教育是为学生生存、发展和创造做好准备。

三个原则: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在教育学生学习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的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两结合”原则。两结合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实施目标

1、让学生认识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从而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4、培养学生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完善个人素养。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实施过程和成效

(一)广泛宣传,制定《恩平市鳌峰中学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进课堂实施方案》。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礼仪教育宣传,让全体老师全面领会“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进课堂”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各班级根据方案积极开展工作。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礼仪的相关知识。学校高度重视,每周每班都安排一节课,精选上课老师。授课内容为“进校礼仪”、“校园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青少年社交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内容,并将平时的讲课内容汇编成校本课程。

(三)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学校老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抽烟的改掉抽烟的习惯、改掉随手丢烟头的不良习惯,平时谈吐讲文明礼仪,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五)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传统礼仪教育及现代交往艺术相关影视教材,由政教处、团委定期出宣传板报,定期举办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讲座和报告会,请新黄埔青少年军校朱校长到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讲座,向学生讲解、示范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行为规范;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宣传股的同志到我校上文明法制课,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请市教育局关工委的同志到学校作文明礼仪教育的巡回演出,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通俗节目感受到文明礼仪教育就在身边。

(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福利院、旅游景点等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

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七)学科渗透。除每周一节礼仪课外,各科教学继续渗透文明交际礼仪知识教育。

五、基本经验

(一)学生“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校本工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需要统筹安排、周密安排,合理部署,政教、团委、教导、后勤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工作。

(二)在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把礼仪教育同学校一日常规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教师礼仪、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从内部因素入手,师生通力协作,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对学生的礼仪从到校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卫生礼仪、保护公共财物礼仪、离校礼仪、待客礼仪、活动礼仪、家庭礼仪、同学间礼仪、进办公室礼仪、其他礼仪等提出明确要求。

(三)在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的同时,要开展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政教处根据德育工作计划,开展系列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普及性参与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受教育,规范文明行为,使条教的礼仪教育生动化、形象化,学生易接受,教育效果更持久。如开展的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让他们牢记文明礼仪就在他们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让他们意识到礼仪不是抽象的概念,他存在于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开展“问好”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最起码的基本规范礼仪。学生养成了不管是在校内外,见到同学、老师、领导、来宾(统称客人),都主动问好的文明习惯。通过制定

文明礼仪知识学习计划,开展“美在文明,爱在礼仪”——自我成长活动 ,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现象的思考,逐步在心中形成一种文明礼仪的认识观。并通过对生活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校园礼仪等的学习实践,把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积淀成为学生的人格文明。“用眼看礼仪”摄影比赛,不仅丰富了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同学关注文明礼仪,提高对美的观察能力和摄影水平。“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比赛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展示与延伸,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最尴尬的” 采访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不文明现象的表里有更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锻炼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礼仪之星”评选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规范学生的礼仪,努力提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全体学生行为规范的考核及“礼仪之星”的评选,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家校互动是最好的教育平台,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家长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我校一直坚持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定期进行面访、电话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班主任和家长经常交流教育经验和方法。

六、成果评价

通过一年多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教育活动,讲文明、懂礼仪在我校蔚然成风,学校纪律井然有序,突破了寄宿学校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困难,学生习惯养成困难,学生之间容易发生矛盾等的难题。培养了学生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礼貌谦让随处可见。学生上下课自动站排、

不打闹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上下楼梯井然有序,受到领导和家长好评。学生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养成了把纸屑、果皮、包装袋放到垃圾桶和随手拾废物的好习惯,学生衣着整洁、大方、得体,能自觉爱护校园环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管理,形成了“自主合作、勤学苦练”的浓厚学风和“文明、勤奋、活泼、向上”的优良校风。学生在各种德育主题比赛如演讲、征文比赛中都获得了好成绩,多人次获得市表彰,我校也多次被评为恩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七、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礼仪教育不是一校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站在重视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个高度来思考礼仪教育问题。礼仪教育是我校在如何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接轨方面作出的尝试,目的是实现学而有用。我们希望以此打破当前教育的“新八股”问题。

第7篇:德育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进、落实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和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精神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为先的德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二、组织机构

成立德育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兴卫

组员:王金标、彭新建、史献云、徐红涛及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

(一)、实现德育观念的创新(改进育人观念和管理模式)

1、以育人为本,由高大空远走向近小亲实。 德育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通过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选择策划组织适合学生身心特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以文化、艺术、体育、科技为载体的校园德育实践活动。

2、德育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于社会环境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在增大,因此,提倡德育开放,即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向未来开放、帮助学生“在社会大泳池中学会游泳”,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

3、重视学生品德心理的研究,以“情”育人。 认真地研究学生品德心理的矛盾性和多面性,因势利导,以“情”育人,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4、注重班级建设和学生自我教育 学校实行班级赏识奖励制度和综合评价制度。德育工作坚持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让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评估、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目标。

(二)实现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创新

1、 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感染熏陶、昭示启迪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环境影响、文化熏陶的隐性育人过程。因此,必须努力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构筑良好的德育环境,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习惯等施加综合影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营造积

极育人环境。

2、探索道德教育新模式。

1)、探索道德教育新模式,促进学校三风建设。 中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我们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积极探索新时期养成教育模式,促进学校的三风建设。我们结合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开展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活动 。充分利用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升旗仪式等阵地,采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征文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探索运用“叙述,评议,辨析”德育模式。 “叙述,评议,辨析”德育模式能创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教育氛围,为学校德育创新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针对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活动,让学生展开陈述个人观点,进行评议,明确是非 。

3)、在德育工作中,探索运用自我教育模式 在学生中继续开展观看爱国、励志等优秀影片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

我们组织学生参加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如“红烛颂歌”

主题演讲,“做文明人让我懂得了什么”“帮妈妈做家务”社会体验活动,评选“十佳文明学生”等并在活动中强化道德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要广泛开展思想道德评价,形成舆论氛围。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思想道德评价对调节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热某些突出问题以主题班会等形式通过讨论使广大学生明确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克制什么;什么是善美,什么是丑恶。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四、各月德育创新活动主题:

八月份:

入学教育周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纪律意识。

九月份:

1.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活动。

2.“红烛颂歌”活动,教育学生尊敬师长。

3.开学第一课收视活动。

十月份:

1.“唱红歌、颂祖国”活动。

2.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帮妈妈做家务”社会体验活动。

2.“拒绝冷漠,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 十二月份:

1.“如何利用网络”讨论活动。

2.电视新闻知识大赛。

2012年

元月份:

德育工作总结

二月份:

1.“我眼中的新时代青年”征文大赛。

2.“吸烟的危害”知识宣传活动。

三月份:

1.“献出一份爱”社会体验活动。

2.开展“我爱我班”“我爱我校”的演讲活动。 四月份: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努力成就未来”励志教育活动

五月份:

开展“青春的我最美”才艺展示活动 六月份: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规

划自己人生。

七月份:

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付店镇初级中学

2011.9

第8篇: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的有效手段,我校在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做了多种尝试,其中德育创新活动是我们探索出来的一种新途径,同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青少年时期就已基本定型,要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正确引导,树立正面形象,而不是靠采取高压手段来束缚他们的思想,禁锢他们的思维。为此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创新活动。使同学们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深得学生和家长欢迎。

首先,政教处结合团中央在全国开展的“永远的丰碑”的英雄人物事迹学习活动,把革命先烈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件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同时学校广播台每天播出学生的读后感,“学英雄,比自己”。使学生真正在思想上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同时做一个有理想、守纪律的文明中学生。

我们湖北省是革命老区,特别是黄冈市更有光荣的革命史:红安被称为“将军县”,红安、麻城更是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诞生的地方,为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历史,热爱家乡,我们学校还

特意聘请了“老区精神报告团”来我校做专场报告。王绍华同志的精彩演讲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他用生动、详实的事例介绍了红军和新四军在黄冈市的斗争史,其中许多激烈、悲惨的场面让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报告会后,许多同学纷纷写心得、谈体会、缅怀革命先烈,学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在学习革命先烈的活动中,我们还积极组织同学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不是把学习放在口头上。学校组织各班成立了“德育创新活动小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还结合学校《铺路石》文学社的刊物,谈理想、谈人生,开展“怎样做个合格的中学生”的大讨论,各班学生踊跃投稿,政教处抓住这样一个有利时机,在全校组织了一次“我为三中添光彩”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先在班上小环境里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再结合全班同学的想法,每班派一名优秀学生到学校参加比赛。学校评选了

一、

二、三等奖,使全校学生都能以“今天我为三中添光彩,明天三中以我为自豪”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一种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公益性活动,做“环保小卫士”,学校建立了长效的环保机制,有专人负责校园文明用语,清洁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说脏话、乱丢乱扔的同学进行集中教育,用正面典型做引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同时,政教处、团委在全校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由

于有竞争、有压力,各班学生都自觉维护本班荣誉,不说脏话,不乱丢乱扔,无形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有益的熏陶。

要想在校园中对学生坚持不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体,为此学校专门投资两万多元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播放优秀文学作品。同时,结合“全国校园文学社五十佳”的《铺路石》文学社的社刊,定期刊登一些优秀学生的典型事例和优秀作文,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洗理,在行动上有榜样可学,争做一个文明、合格的中学生。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用某一种固定的手段来完成,我们结合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的研究”开展了系列德育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校形成了一种文明、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深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好评。但这只是刚起步,我们决心继续努力,把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第9篇:学校德育创新总结

编辑:书村网 发布时间: 2013-02-28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根据学校确立的三个德育理念,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道德建设工作:

(一)“礼仪教育”正行为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周的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文明礼貌读本》、《礼仪三字经》,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文明,鞭鞑丑恶”的演讲;三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

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宁可绕道百步远,也不践踏半寸草”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

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

学校在校门口设立礼仪岗,全校各班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入校师生、来宾互致问候,让大家一进校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定期评选“礼仪之星”

学期末,学校把思想品德优秀、文明守纪的典型学生评为“礼仪之星”,而且照片上墙,张榜公布,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

一开始,我校一些新生很不适应这些要求和做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习,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见到老师和外来人员,都能主动地问候:“老师好”、“领导好”、“来宾好”;食堂就餐秩序井然;公交车上都能主动让座。xx年,山东教育专家来我校验收首批教学示范学校时,对学生的文明礼仪给予了高度评价,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文明行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二)“法制教育”明纲纪

如果说礼仪教育是引导学生“内省”。那么,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外束”。我校根据目前社会上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也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关精神,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1、上好法律启蒙课。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学好三部法,走好第一步”活动,即学习《新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小竞赛、小表演、小故事等方式在各班开展法制教育,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2、定期举行普法知识讲座、专题报告会。我们每年都请市法院、普法办的同志来校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学生知法、守法。

3、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增加实践体验。每个学期,学校都要举行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法、知法、用法的积极性。

4、主题班会“法律就在身边”。每学期,学校统一布置以法制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为内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并要求各班写出书面文字,在全校进行评比、展览。 这些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的意识,而且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遵纪守法变成自觉的行动。

(三)“五星级管理”激上进

为科学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营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设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注了人文教育理念、实行星级评定。xx年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五星级管理”及《班级量化细则》实施方案。两个方案的实施,在学校教育教学,特别是对学生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星级管理”是指把班级管理工作分成“学风班风、劳动卫生、文明习惯”三大项,每项下设几个小项,三项满分各为100分,按“星级管理”的条款实行班级量化评定,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根据量化分评出星级等级,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等,量化分居全校前十二名的班级即“星级管理”优秀班级,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星级管理”方案出台后,班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三星班级由试行之初的十多个变成为现在的三十多个,“昨日星光寥落,今朝繁星满天”,“星级管理”使班级管理真正上“星级”,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在班级“星级管理”实施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校星”评比活动,在各班评选“五星”。“五星”包括爱校之星、爱卫之星、守纪之星、学习之星和进步之星。“校星”按比例从“五星”学生中产生。每月一评的“五星”及“校星”评比使班上少部分全面发展的学生荣登“校星”宝座,大多数某方面突出的学生跻身“五星”行列,一部分潜能生因学习或纪律方面有较大进步而成为众人瞩目的“进步之星”。

星级管理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本教育理念,立足学生的现实成长,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给每个班、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班级在这个舞台上上演越来越精彩的剧目。

(四)“德育科研”导方向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大量新的课题亟待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因此,搞好德育科研,强化德育工作,是学校建设的重头戏。学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了促使我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更上一步台阶,形成团结、文明、自强、进取的良好校风,我校组成了由校长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团队、班主任、德育研究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在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导航,多管齐下,注重实效”的理念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

1、培育德育教研骨干力量,提高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关键作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为此,我校首先聘请了一批有经验的班主任担任“德育研究员”,组织教师学习德育文献,明确德育工作要求,交流德育工作经验,树立人人抓德育的意识。其次要求教师做到爱事业、爱学生、研究学习,以身立教,为

学生做出表率。再次要求教师自觉地投入到德育实施中,通过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实践等形式,细心工作,保证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2、开展德育课题研讨会,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学校组织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报》、《德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专著,吸收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大家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德育科研水平。同时定期组织德育课题研讨会,推广德育科研的新成果,把握德育科研的新动向,抢占德育科研的最前沿。

3、开展经验交流会并组织观摩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德育工作如何做到理论上创新,工作中出成果,这是我校每一个德育研究员和班主任经常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大家遵循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方针,校内交流和校外交流相结合。对内,德育研究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对外,或请教育专家来指导,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或走出去,开拓视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4、学期初与教师签订“师德目标责任书”;每学期开展一次“三会一卷一信箱”活动(“三会”即家长、教师、学生座谈会;“一卷”即面向学生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提出师德问卷;“一信箱”即校长信箱);定期开展师德教育专题报告和理论讲座,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一年一次);凡在师德方面有不良行为的一经查实,在评优树先、竞聘上岗中一票否决。因此,一实小以教风正、师德好而倍受社会、家长赞誉。

近二年来,我校已有60名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地市

一、二等奖。

(五)“德育实践”增活力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刻骨铭心”。 长期以来,人们的头脑中有了一个定势,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挂在嘴上的”“飘在空中的”,为适应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第四次全国少代会提出“让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的思想,通过认真学习与深刻思考,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把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德育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参与活动对象的角色体验性是思想教育的特色;德育工作要摒弃零打碎敲,没有深度,匆匆走过场的活动方式。于是我们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依据思想教育活动的要求,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性,开创“红+绿”体验教育实践基地,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德育活动,包括校内、家庭和社会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承担不同角色,自觉履行角色义务,使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步。

“红+绿”体验教育实践基地,下设“手拉手”活动站,“我能行”活动站,“小主人”管理站,面向全体,注重孩子的自主创造,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着眼激发他们内在的成长潜力。

1、学校先后创设了“红领巾交通岗”、“爱国教育基地”、“艺术科教基地”,特别是“校园电视台”的创立,主持人、编辑、记者全都由学生担任,期期节目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2、“小主人”自我管理,学校成立了“红领巾一日常规检查团”,下设三支队伍“文明、卫生、纪律”,成员全是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学生自己安排,一改过去领导、老师的空泛说教,取而代之让孩子们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

3、“红、绿领巾手拉手”,实现了对1—6年级学生的分层管理,

一、二年级戴绿领巾,

三、

四、

五、六戴红领巾,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阶梯。

4、学校艺术节:每年的六.一是学校艺术节 ,今年已举办了十一届,年年有特色,届届有提高,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创、二胡、独唱、舞蹈、相声形式多样。孩子们畅徉在艺术的殿堂里。

“我的作品上墙了!”“我又学会了一种新本领!”“老师说我真棒!”“今年的艺术节我的节目没能选上,明年一定会成功,因为我有经验了”„„听着孩子们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看着他们在各个岗位忙碌的身影,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红+绿”体验活动基地已成了孩子们培养自主、自理、自护、自学能力的磁场。

(六)“美化环境”造氛围

我校教学楼色彩的基调是红色,为了使学校整体的色彩和谐协调,我们以“绿”为主,美化校园。整个校园,满目青翠。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校园环境,体现了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氛围,使人心情舒畅,心灵也随之净化。信步走进实小,看到的是内蕴深厚的早教家教宣传栏,务实醒目的校史校训、格言、警句、办学理念。温馨怡人的自然文化,飞扬个性的文化长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听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抑扬顿挫,嘹亮的歌声起承转合,美术室里挥毫泼墨,微机室里点击世界,舞蹈室里广袖曼舞,音乐室乐声轻扬,运动场上投掷跳跃,处处呈现着浓郁温暖的文化氛围。

(七)“八个一活动”创品牌

我们知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可能只通过一个短时的、一个层面的活动就能达到目的。因此,我们认为贴近学生生活、分层施教、螺旋上升式的活动,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淀。 我校从xx年开始,分层、分步实施“八个一”,即:读一本敬老的书、写一篇敬老的文章、讲一个敬老的故事、画一幅敬老的画、唱一个敬老的歌、办一期敬老的黑板报、开一个敬老的主题班会,干一件敬老的实事。针对

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篇二:中学创新德育工作总结(1) ××中学“创新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根据教育局深入开展“德育创新年”的要求,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坚持把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来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由于重视了德育工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机制。 抓好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为了真正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本学期我们仍非常重视构建德育管理体系,实行校长、党支部书记负总责的多层次德育管理模式,即党支部──德育处、团支部、少先大队──班主任、中队一条线。这样,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明确了自己的德育工作责任和工作细则。在教师中实行德育目标责任制,把德育工作作为教师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与教师的评优、晋升挂钩。同时,学校领导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班子成员形成了“团结、奋斗、创新、务实”的领导作风。特别是德育领导小组大胆开拓,勇于改革,精心策划,真抓实干,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素质明显提

高。

二、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根据教育局每月一个德育主题要求,我校依据现状,创新德育活动,以主题活动加强行动德育,每月推出一个德育主题,围绕主题德育开展一系列活动,将德育有机融入到活动中,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1、三月份以 “争做三德好少年”活动主题,全月开展3项7次大型活动,分别是:⑴开展了“雷锋精神照我行”活动,全校700多名师生走进社区、走向市场开展了一场春季卫生环境整治活动;⑵组织300多名师生参加了农场爱卫会举办的爱国卫生活动;⑶组织全校师生对校园周边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⑷组织700多名学生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⑸在学生中开展帮同学做一件好事活动;⑹开展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好事、与爸爸、妈妈谈心活动;⑺每天弯一次腰,捡拾一片垃圾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体验助人为乐的精神实质,为提高个人品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四月份活动主题为“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围绕主题全月开展六次大型活动,参与师生达 3800人次。⑴组织500多名师生参加了农场组织的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⑵由学校、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共同组织了一场法制宣传讲座,对800多名师生进行了道路安全、传染病预防、反邪教、去极端化等知识的宣传教育,现场发放了宣传手册;⑶学校邀请农场义务消防队,在校园为全校师生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消防设备的使用讲座,本次讲座有效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了基本的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⑷开展了一次紧急逃生演练活动,中学生在1′09″,小学生在1′28″之内撤离到安全地带;⑸学校邀请农场司法所,在三坪垦区法院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一场模拟法庭活动,法庭组成全部来自八年级学生。法庭模拟垦区内发生的一起中学生抢劫案的庭审现场,学校组织了近300名师生参加了庭审活动。本次活动不仅具有案例本身的教育意义,更激发了学生学法的兴趣,同学们在旁听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平常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对将来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的目的;⑹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爱我家园,美化环境大型春游实践活动。

3、五月份活动主题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全月开展体验活动4次,参与师生达3000人次。⑴举办了一场弟子规诵读大赛,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与, 通过诵读弟子规,有利于树立远大目标,培养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享有快乐的经典人生。使学生知礼仪、知廉耻、知谦虚、知恭敬、知忠厚的人,这样,在我们继承传统,发扬中华美德中,才能体现其价值。⑵传承好家风征文比赛。全校共收到作品90多篇,评选出30多篇具有代表性的好家风家教进行宣传教育。⑶举办传承好家风演讲比赛,10名优秀代表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好家风对自己的熏陶。⑷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4—8年级近300名学生参加了观看,通过15名演讲者立志学好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人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六月份德育主题为“崇尚道德,恪守诚信”。围绕这一主题我校开展了⑴国旗下讲话,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大力倡议诚信行动,从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使学生懂得崇德守信是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基石。⑵德育处组织召开了“恪守诚信”主题班会 。通过开展诚信活动,学校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将继续开展下去,争取更佳的教育效果,让学生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明理诚信的环境中,为他们人格完善作出巨大的贡献。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要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德育工

作者队伍。为了抓好德育工作队伍,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局师德考核21条的规定,在绩效考核中加大了师德考核的比重。本学期,学校在师德师风方面实行目标责任制,从上到下层层签订了师德建设目标责任书,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旨在培养锻炼一批良好师表风范的教师队伍,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五、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网络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社区每周

六、周日开放电影播放室,共我们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社区的图书室、创作室、体育训练室、平时全部向学生开放。在假期里学校与社区共同举办法制讲堂和优秀学生经验介绍报告会,这些活动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通过这一系列的行的德育,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校的校容校貌大为改观,师生的精神状态奋发向上。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思想稳定,学生普遍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篇三:德育创新活动成果总结报告

恩平市鳌峰中学

“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

成果总结

一、背景分析

我校是城区内一所普通初级中学,自2010年9月份开始实行全寄宿管理,现有寄宿生1160多人,分22个教学班,学生生源是经过我市两间重点初中选拔后剩下的城区地段生。由于学生素质一般,多数家长又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因此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

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礼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当前的教育更多的着眼于“眼前利益”——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终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培养学生与社会接轨的一门课程来考虑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过去,学校在礼仪教育方面也作过探索,但做法都是零散的,未能形成系统化,效果较差。2010年12月起,我校开设了德育教育校本课程——“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我们每年都从七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目的是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而顺利地打开局面,发展事业,推动自身的发展。

二、实施理念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教育是为学生生存、发展和创造做好准备。

三个原则: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在教育学生学习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的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两结合”原则。两结合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实施目标

1、让学生认识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从而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4、培养学生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完善个人素养。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实施过程和成效

(一)广泛宣传,制定《恩平市鳌峰中学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进课堂实施方案》。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礼仪教育宣传,让全体老师全面领会“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进课堂”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各班级根据方案积极开展工作。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礼仪的相关知识。学校高度重视,每周每班都安排一节课,精选上课老师。授课内容为“进校礼仪”、“校园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青少年社交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内容,并将平时的讲课内容汇编成校本课程。

(三)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学校老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抽烟的改掉抽烟的习惯、改掉随手丢烟头的不良习惯,平时谈吐讲文明礼仪,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五)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传统礼仪教育及现代交往艺术相关影视教材,由政教处、团委定期出宣传板报,定期举办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讲座和报告会,请新黄埔青少年军校朱校长到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讲座,向学生讲解、示范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行为规范;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宣传股的同志到我校上文明法制课,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请市教育局关工委的同志到学校作文明礼仪教育的巡回演出,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通俗节目感受到文明礼仪教育就在身边。

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七)学科渗透。除每周一节礼仪课外,各科教学继续渗透文明交际礼仪知识教育。

五、基本经验

(一)学生“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校本工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需要统筹安排、周密安排,合理部署,政教、团委、教导、后勤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工作。

(二)在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把礼仪教育同学校一日常规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教师礼仪、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从内部因素入手,师生通力协作,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对学生的礼仪从到校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卫生礼仪、保护公共财物礼仪、离校礼仪、待客礼仪、活动礼仪、家庭礼仪、同学间礼仪、进办公室礼仪、其他礼仪等提出明确要求。

(三)在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的同时,要开展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政教处根据德育工作计划,开展系列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普及性参与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受教育,规范文明行为,使条教的礼仪教育生动化、形象化,学生易接受,教育效果更持久。如开展的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让他们牢记文明礼仪就在他们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让他们意识到礼仪不是抽象的概念,他存在于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开展“问好”主题教育,让学生懂得最起码的基本规范礼仪。学生养成了不管是在校内外,见到同学、老师、领导、来宾(统称客人),都主动问好的文明习惯。通过制定

文明礼仪知识学习计划,开展“美在文明,爱在礼仪”——自我成长活动 ,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现象的思考,逐步在心中形成一种文明礼仪的认识观。并通过对生活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校园礼仪等的学习实践,把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积淀成为学生的人格文明。“用眼看礼仪”摄影比赛,不仅丰富了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同学关注文明礼仪,提高对美的观察能力和摄影水平。“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比赛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展示与延伸,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最尴尬的” 采访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不文明现象的表里有更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锻炼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礼仪之星”评选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规范学生的礼仪,努力提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全体学生行为规范的考核及“礼仪之星”的评选,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家校互动是最好的教育平台,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家长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我校一直坚持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定期进行面访、电话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班主任和家长经常交流教育经验和方法。

六、成果评价

通过一年多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教育活动,讲文明、懂礼仪在我校蔚然成风,学校纪律井然有序,突破了寄宿学校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困难,学生习惯养成困难,学生之间容易发生矛盾等的难题。培养了学生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礼貌谦让随处可见。学生上下课自动站排、篇四:xx高中2012年创新德育工作总结 xx高中2012年创新德育工作总结

——创新德育工作 彰显德育特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亟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在创新中求加强,在创新中求适应,在创新中求发展。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抓住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大胆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彰显学校德育特色。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教学班72个,学生54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中、高级教师200名,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等省级名师30人,教育功臣校长等市级名师10人,名师总数50名,骨干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 80%。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创新组织机构,实现全员育人 1.实行网络管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建立“一组五线”的育人组织机构,“一组”即以校长为组长,法制副校长(外聘)、关工委代表(外聘)、家委会代表(外聘)等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五线”:

一是政教处、班主任组成的管理育人线,

二是由教导处、教研组、任课教师组成的教书育人线, 三是由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组成的活动育人线, 1 四是总务处、财务室组成的服务育人线,

五是由办公室、值周领导和教师、学生组成的活动考核线。 这“五线”职责分明,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德育工作组织网络化。 2.强化管理措施,严格落实德育首要地位。

坚持做到“四个第一”和“四个落实”。

四个第一,即:

学校会议,德育安排排第一; 工作考评,德育指标排第一;

评先晋级,德育考评排第一;

财务支出,德育经费排第一。

“四个落实”,即决策落实、责任落实、目标落实,制度落实。 3.积极开展“一题四训”,建立高素质德育队伍 。 一题即《创新德育工作》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由德育副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与,旨在以教科研促进德育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四训”:

一是班主任培训,确定了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工作要点,认真贯彻班主任工作条例,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是学生干部培训,举办学生会干部培训班,对各班的班干部进行上岗培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是全体教师培训,充分利用教研组、理论学习会、师德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

四是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积极开展咨询辅导,做好心理调适工作。

(二)创新德育途径,提高德育实效。 2 实行“开放教育”。2012年以来,我校充分利用“开放日”这一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家长朋友、社会各界开放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传播学校、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管理观,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吸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改进学校的管理。一年来,我校共举行大型“开放日”活动5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不含学生),收到反馈问卷500余份,其中,德育建议200多条。“开放日”活动,在增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缩短与家长、社会距离的同时,为我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完善德育预警机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试行 “渗透教育”。在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开设综合课、心理健康课、法制课的同时,我校按照《渗透教育十项规定》,试行了“渗透教育”,制定了《xx高中渗透教育基本要求》,对渗透教育提出了“四有”要求,以“有意”为前提,“有序”为基础,“有机”为关键,达到“有效”的目标。以学科成立渗透教研组,定期开展渗透教学观摩课和示范课等教研活动,一年来,我校有5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渗透能手”,两名教师被评为“市级能手”,一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渗透能手”,有3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开展“圆满教育”。2012年以来,我校着重强调德育活动的“圆满性”,力图使德育活动成为获取德育知识、培养德育素质、确立德育观念的载体,实现智性美德与德性美德的统一。主要体现在我校细化完善活动考评制度,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体验、追求、展示等内容列入考评范围,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2012年,学校将德育处《找寻学生亮点,实现圆满蜕变》确定为校级课题,全校学生自发开展了“抗震救灾献爱心”活动,“援西南助伙伴”“扶危救困”活动,为地震灾区、西南旱区、积极捐款捐物。 3 升华“榜样教育”。我校围绕工作目标,强化激励机制,培养和树立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色的先进典型。2012年以来,我校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创先争优”活动,大规模地开展模范教师、德育班级体、模范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奋进之星、环保之星评选活动,并与相关媒体合作制作学校形象宣传片,在学校网站播出,典型的树立,使全体师生学有榜样,超有目标,使学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推行“共建教育”。我校结合学生的特点,主动与公安机关、街道居委会、学生家长积极联系,相互沟通,主动聘任了法制教育副校长、国防教育副校长,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担任我们的校外教育辅导员。引进校园协警,设立“共建办公室”,“警校联系点”,确保学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管、社会有人问”,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德育氛围。。 深化“熏陶教育”。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文化。在原有基础设施上,铺设学晨路,硬化操场,改造遮阳罩、绿化带。在醒目处书写固定标语,在楼道走廊悬挂名人画像和警句格言,开辟阅报栏、橱窗栏,安装安全监控系统、电子白板、电子屏幕,建成“班班通”网络,形成了“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的文化氛围,师生随时随地受到和谐环境的感染,优美环境的熏陶,营造出娱乐身心、陶冶性情、潜移品性、培养情操、塑造灵魂的文化氛围。

(三)活化德育内容,形成特色化示范格局

分层次重点养成。近年来,我校根据年龄结构、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对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采取了分层次进行重点养成的措施。制定了《各年级分层次教育内容》和《xx高中 4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xx高中养成教育考核标准》、《班级养成教育考核细则》等20多种养成制度,对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按照知、情、意、行的养成规律,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期末对班级进行评估考核,对学生进行思想鉴定和行为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装入档案,作为评选“模范班集体”、“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

狠抓崇尚科学教育。学校将崇尚科学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七抓一活动”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七抓”即一抓机构,二抓制度,三抓计划安排,四抓课堂教学,五抓过程检查,六抓科学素质评价,七抓激励表彰。“一活动”即科学科技活动。

三、取得成绩: 2012年至今,在全校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先后荣获 “课改先进学校”“平安校园”“家庭教育指导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

今后,在各级部门的领导、帮助下,我校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养成教育、崇尚科学教育为突破口,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