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

2023-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慢》读后感

我可以停下来——米兰·昆德拉《慢》小感

浙江省新昌中学越新文学社张晗

在看昆德拉的《慢》之前就时常被告诫道:不可以停下来。

师说:一旦停下脚步,就会有你无法想象的敌人和对手赶超上来;友说:只有紧绷在弦上才能保证发射的那一瞬间产生强大的动力;父母说:只有不停止,才能保持相对的平稳,才会不跌倒。

老师们偶尔会说我是个痴子,因为他们认为我不懂得把握时光,一直给自己放着长假;朋友们偶尔会觉得我是个另类,当大伙都在为人生打拼,听着时间滴滴答答地在教室后墙上游走的时候,我还有闲情雅致在操场的跑道上遛遛我的人生;父母们偶尔会觉得我不争气,一直在路上拖拖沓沓,不懂得把握机会。

我只是笑笑,不否认,却也不觉得羞愧。

我记得弗朗索瓦·里卡尔说《慢》是一部用“最直接、最不花哨”的语言写成的。现在想想其实我也是属于慢调子的享乐主义者,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即使是站在大家都不认同的最不正经的舞台也无妨。我愿意停下来,去剖析自己的过去,去发现自己的丑陋并感到羞愧。

看完《慢》后我就更加确定,偶尔我是可以停下来的。

很多时候,人们相信,那些步履匆匆的人,是为了把握金钱与时间甚至是生命。而我更愿意相信,那些缓慢的交通工具,是为了方便人们看风景。

早些年的时候,是喜欢打车的。喜欢那样快速直接地到达目的地,顾客与车主不需要过多的交谈,目的地,价格,钱,谢谢。车门一关,便是最终的风景。可后来心境变了,想停下来多看看,便渐渐喜欢上了公交车。我总认为慢吞吞的工具是诗意的,就好像有句话说得很漂亮:我们不一定要作诗,但心中不能没有诗意和诗境。

所以很是羡慕古时候那样的日子,悠悠长长,缱绻不知终曲在何处。

关于对慢的解读和生活步调行走的真谛,木村拓哉在《悠长假期》里说过一句话: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充个电,之后才能重新上路。我只是单纯地喜欢放慢脚步,为了遇见更多的人和风景。张悦然在给《蒂凡尼的早餐》作序时说过,最好的年华才能和烟云相配。

看《慢》的时候,虽然沉醉于昆德拉的文字中,但仍旧会有一种透过书本看社会照镜子的感觉:

那是一幕幕荒诞滑稽的剪影。舞台上有着迫不及待地要涌上的一批批手舞足蹈乐此不疲的舞蹈家们:乐于作秀的政客贝尔克、自我陶醉的捷克学者、虚荣可怜的文森特……他们都迷失于自己自鸣得意的泥淖中。就好像蓬特万对于舞蹈家的定义:专门指在公众生活中有裸露癖的人。

很精确。那样赤裸裸地表现自己,必然自信,却也让我相信这是一种悲喜交加的真实。这样的袒露,这样迫不及待地参与了公众生活,用这样的方式生存,未免残忍了。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是勇气及自我魅力的展现,但我却觉得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加剧了人性中对自我经历神圣化的欲求。

有本很喜欢的插画漫画《天才大笨猫》,出自彼得·克林顿。书中那只天才小猫,为了可以继续肆意享受午后在台阶上晒太阳的日子,宁可伪装成一个没有智慧的笨猫。

所以更觉应当慢得有必要,不需要过分地表现自己,当只天才大笨猫没啥不好。

想成为一个时间的旅客,只是单纯地看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极尽奢侈,但是却妖娆得美好,因为我拥有猫的灵魂。其实猫本身便是随心所欲的动物,它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事物而永远停下来。

我想也许我真的是朋友们眼里的异类,我的行为和想法都过于理想化,所以才会痴想自己能够拥有一只猫的灵魂。但我是一直相信的:(心得体会 )年少时候囫囵吞枣吃下的没有细细品味过的时光才是最美的。我不想在无知的时候尝到自认为很甜美的糖果,也不要在不成熟的时候让青春流逝,我很愿意为了眼前的美景慢慢来。不用那样着急地去成为一个舞蹈家,在每个年龄段做应该做的事情。慢慢沉淀自己,慢慢寻找自己。

也许真的是梦,却也飘渺得美好。

在这个匆忙而喧闹的世界里,还有多少人,在慢慢地走路,独自陶醉一番?恐怕是所剩无几了吧。

余杰在《铁屋中的呐喊》中,通过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慢》描述说:“现代人,为何失去了从容不追的生活乐趣?外部生活是那么可怕,工具也是那么可怕,人的内部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已经受到严重损害。……昆德拉解释了现代人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的本质:是用‘忙’的借口来回避生命的本真状态。这样,人被锁定在‘现在’之中,‘过去’和‘将来’都被抽空了,‘回忆’和‘眺望’也都消失了。昆德拉对‘缓慢’的发现,希望能警醒现代人重新审视生活观,重新建构一座轻与重名副其实的天平。现代人认为重要的东西:汽车、别墅、权势、金钱,真的比宁静的心灵、自由的空间、温馨的情感和从容的境界更重要吗?”

慢是记忆,把光阴分成互不相连的不同板块,使时间具备了形态;是文火细炖,既吊足鲜味又使骨酥肉烂,卫生又富有营养。

记得某个寒假的清晨,刚起床便拎着卡机去大街上游荡,想要去挥霍一下我年轻的生命。半路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同学,手里捧着大叠的辅导资料。他成绩极优,却很少笑,也很少见他和朋友在一起。和他打招呼之时我脱口而出:买那么多资料一定会浪费很多休息时间。他却带着极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反问:像你这样在街上瞎逛不是更暴殄天物?

一下语塞,无话可说。

慢慢来,慢慢走,挥霍时光又如何呢?

在繁忙的时候给自己放个

长假,停下来也是有必要的。偶尔放个假,充充电,调整下生活,这样的生命轨迹才真是圆满极了。

我对老师说,对手和敌人毕竟是人生旅途的过客,我愿意慢慢走,去寻找一起看风景的人;我对朋友说,泰戈尔说:弓在箭欲射之前,低声对它说,你的自由,是我给的。这样经过地狱的磨练才拥有的创造天堂的力量过于作茧自缚,我可无福消受;

我对父母说,我能停下来,必然不会跌倒。

我是可以停下来的,当一只慵懒的肥猫,晒晒太阳,捋捋自己的毛,太阳下山之后,我便继续上路,继续流浪。

就算是肥猫一只也要提醒朋友们,如果你正在飞速奔跑,请对自己说一次:我是可以停下来的;如果你是一只忙碌的燕,但也请别忘了回家的路,不要错过千山万水,不要像法国电影《云上的日子》里的一句台词所说:人们走得太快了,把灵魂都弄丢了。

你,弄丢过自己的灵魂吗?

(指导教师:何文魁)

教师点评

在网上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我用一眼记住,用一生怀念”。作者用自己清新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对生活的一个理念:用慢的灵魂去过日子,享受当下的美景。很多沿途的景色就不会因为匆匆过去而忽略。

慢悠悠的心情应该就是这样,当人生大巴前行时,也许只能看一眼那些匆匆的美景,却因为你这一眼,而永世不忘。

生活中的我们,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偶尔停下来,偶尔看看沿途风景,享受当下的美景和别致的风情。偶尔遛遛自己略显疲惫的心,放飞心情。

(何文魁)

第2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及其哲学背景

我们可以从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看到,“存在”是其不厌其烦谈论的话题,建立在“存在”上的小说观,是昆德拉小说创作的基础,转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而存在这个形而上的终极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想理解昆德拉的小说,必须首先了解其小说深深植根的哲学背景。

存在是什么?自从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后,存在之谜,不知困扰着多少人为它走向了凄壮的祭坛。亚里斯多德说:“那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那个现在仍然要问的问题,那个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那个是我们永远不得安宁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而这也是在问:本体是什么?”然而这只是阐释了存在的终极意义,并没有解决存在的解释问题。古希腊人说:“认识你自己。”但那时的“自我”更多的是众神旨意的化身;到了中世纪,自我则成了上帝的法则,在神性*光辉的照耀下,西方人获得了强烈的自我感,虽然这其中不乏蒙昧;文艺复兴兴起后,上帝从人们心中隐去,于是迪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将自我的理性*意志作为人类存在的合法前提;这似乎使我们听到了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所提出的“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海德格尔说:“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这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产生的种种异化,导致了哲学家开始了对“存在”的重新思考,即对“存在”进行寻根。于是存在主义者萨特又提出“在”是第一位的,“存在先于本质”。

米兰昆德拉立足于前人踏出的存在主义之路,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昆德拉不是从存在的本体论,而是从人类存在的现实境况出发来看待和思考存在的。在他看来,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如果一个小说家,不能揭示人类存在的现实,那么他是不堪的至少是不深刻的。小说的写作目的,就是抓住自我对存在的深思。小说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存在不是既成的东西,它是“人类可能性*的领域,使人可能成为的一切,使人可能做的一切”。对于现实世界,米兰昆德拉基本上持一种悲观态度,他认为生活就是一个陷阱,人们未经请求就被生下来,封闭在从未选择的躯壳里,直至老死,一体化的世界则杜绝了人们逃遁的可能性*。

基于这样的创作观,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人物,更像是一个个为了解释存在而存在的“实验性*编码”,小说的情节,场景,论述,均是围绕“存在”这一主题展开,所有的文字,只是在小说家指挥棒下作出的对主题词演奏的音符,使昆德拉的小说始终以一种严肃而又戏虐的面貌出现,构成了其小说的独特的个人风格。

存在之轻与存在之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小说中最为读者熟悉,为作家赢得声誉最多的一部小说,80年代在中国出版至今,一直被翻译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直到前几年才有了现在的这个书名,虽然只是一个语序的变化,却使得书名和主题更为贴近。然而即使是改动后的译名,仍然弱化了原名的玄意。昆德拉在一次访谈中说:“许多朋友劝我放弃《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TheUnbearable Lightness ofBeing》)这个书名,难道我就不能至少删去“存在”(Being)一词吗?译者在碰到这个词时,都倾向于用更朴实些的表达予以替换:‘生存’(existence),‘生活’(life),‘状况’(condition)等等。“存在并非一个具体物,因此,昆德拉认为,哈姆雷特说的”tobe or not tobe”绝非“活着,还是死去”的问题,而是一个形而上的追问。所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要探讨的实质上是“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

尼采认为,我们的世界是“永恒轮回”的。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由无数次的重复。我们的生活是能够被预演的,有朝一日,我们的生活会按照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前者中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如果世界果真如此,我们就会向耶稣一样被钉在永恒色*十字架上,无法承受的重负将会沉沉的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然而,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恰恰是轮回的不存在,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

托马斯正是这一问题的代询人。他是一个离异多年的外科医生,拥有众多的情人,生活风流而快活。然而特里莎的闯入打破了他的自由,托马斯一直在爱恋特里莎和追求自由之间徘徊选择。特雷莎之于他,既非情人,也非妻子,而是一个“被放在树脂深覆的篮子里,顺水漂到他的床第之岸的婴儿。离婚以后的托马斯是愉快自在的,婚姻对他来说是一种责任的束缚,阻碍了他体会生命的快感,在无数的”性*友谊“中,他获得了美好的生命之轻。特雷莎无疑是这种生活的终结者,她紧紧握住托马斯的手使他感到了久违的生命的责任并体会到了其中的美好,可是他又不愿意放弃多年来的“自由”。对于托马斯来说,独居还是与特雷莎结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问题,而是关涉到他对存在的可能性*的理解。一向轻松的他在六个偶然事件的推动下,选择了“非如此不可”。

七年之后特雷莎的出走,将托马斯重又置于自由之身,使其身上的重负突然间释放,甚至感到悲伤过后的美好,托马斯嗅到了温馨的生命之轻。可是,随之而来的沉重却将他彻底击倒,他已经学会了感受别人的痛苦,他终于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虚无缥缈的生命了,读后感《转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 他回到了布拉格,追回了特雷莎,也追回了存在的重量。

如果说托马斯不断地在轻与重之间游走抉择,特雷莎也尝试着去接受托马斯的存在哲学。当她无法忍受托马斯有一次在肉体上的背叛,她开始了向轻的试探,和一个工程师发生了关系,可是这次行为只给她带来了更深的痛苦,更重的负担,认真是特雷莎的行为方式,认真让她陷入痛苦的绝境,虽然她努力从行为到精神上向自己的爱人托马斯靠近,然而她最终还是失败了,她永远背负沉重的负担,而这沉重恰恰也是对托马斯的一种吸引。

轻重选择的对立与两难,构成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存在境况,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在这个哲学命题上找到印证,它与善恶无关,究竟是选择青海是选择重,昆德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与了阐释。在一个极限悖缪的时代,轻与重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追求意义,选择承担,并不一定就能收到预期的沉重感,反而常常导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是,这轻松之中不也包含着生命的沉重吗?

灵与肉的冲突

肉体与灵魂,使人类得以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人类总是理想化地希望自己的灵肉统一,以把握一个更为真实可感的自我,然而,昆德拉却以一个特定的性*爱情境,揭示出灵与肉的分离,使人类再次陷入对自我的无把握之中。

托马斯与特里莎彼此相爱,可是看待灵与肉的态度却不一样:托马斯认为,爱情与性*是互不相干的,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却会引起同眠共枕的欲望。在他看来,使爱从属于性*,是造物主最稀奇古怪的主意。灵与肉在托马斯身上自觉的分离着,他一边深爱着特丽莎,一边又和不同的女人做*爱,他在爱情上是忠贞的,在行为上却是放荡的。

特雷莎则要求灵与肉绝对的统一。特雷莎有一个外表美丽而内心粗俗的母亲,她一直在向特雷莎灌输一个观念,特雷莎你与其他人没有区别,你和其他人的身体都是一样的,你没有什么好隐藏的。特雷莎的母亲在光天化日之下裸露着在房间里行走,这令特雷莎感到羞愧和恼怒。特雷莎的一生,就是在于这种观念抗争,她认为人与人是不一样的,灵魂决定了这种个性*,否定了肉体的差异,也就否定了灵魂的差异。她带着这种抗争,来到了托马斯身边,寻求救赎,她向他表明她是独一无二的,可是托马斯却把它混入了其他的女人,对她们的身体施以同样的爱抚,把她又扔回了原来的世界。特雷莎的“嫉妒”成为她沉重的痛苦,直到死才得以摆脱,而这种痛苦正源于特雷莎对灵与肉绝对的要求。

灵与肉的冲突显示了人类对把握自我的无能为力,作为人存在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突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悖论,即人不愿再灵肉分离中生活,却只能以灵肉的妥协与调和谋得现实的安适。昆德拉借此对现代社会所导致的人行分裂和异化进行了批判。

政治与媚俗

“媚俗”(Kithcs)是昆德拉作品中的响词,在一次与作家埃尔格雷勃里的谈话中,昆德拉将“Kithcs”阐释为“已讲过一千次的美”,“意味着故作多情的集体谎言”,在昆德拉的笔下,媚俗已并非对每一类任何某个特定情景的描绘,也并非仅仅限于艺术,它已成了政治,社会,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成了人类共同生存状态的一个指称。

西方批评家普遍认为,媚俗之于昆德拉,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道德概念,而是一个审美范畴。昆德拉认为媚俗起源于“无条件认可生存”的美学理想。媚俗的人,指定人类生存中一个基本不能接受的范围,并排斥来自这个范围内的一切比如大粪(shit),这个每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理现象,却被很多人有意地回避,人们避免谈论它以及和它有关的一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六章《伟大的进军》就是一篇讨伐媚俗的檄文,它的理论首先是从“粪便”开始的,昆德拉举了斯大林之子雅可夫的例子,雅可夫在二战期间被德国人俘虏,和一群英国军官关在一起,共用一个厕所。英国人不满他将厕所搞得又臭又乱,诉诸于集中营的德国军官。然而,德国长官拒绝讨论粪便的问题,雅可夫备感羞辱,以扑向电网的自戕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在昆德拉看来,人对粪便的厌恶正是一种基本的媚俗。媚俗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情景,它无处不在,不同的媚俗有着不同的内在含义和批判向度,若果说美学媚俗意指英和伤感类作品的低级艺术情趣,那么政治媚俗则只对既定秩序和既定思想的盲从,文化媚俗则指对多数的,流动的,大众的价值观念的认同,人类学媚俗则指人类在无条件的认同生命存在的前提下表现出的乐观盲从和拒绝思考的态度。“媚俗是存在于忘却间的中途停歇站”,因为媚俗,生命在本真与非本真之间徘徊不定,人的自由存在成了值得怀疑的东西,事物失去最初的一面,流向难以把握的虚空。

政治,是昆德拉小说中人物的基本生存背景。政治媚俗,则又是昆德拉批判的一个重点,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政治迫害使他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昆德拉说:“政治并不产生媚俗,但它需要媚俗。任何政治运动都以媚俗,以迷惑他人的愿望为基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美国参议院对孩子的微笑与布拉格广场检阅台上当权者面对游行者的挥手都是媚俗。“媚俗是所有政客的美学理想,也是所有政客党派和政治活动的美学理想。”

托马斯和其情人萨宾娜都是媚俗的自觉抵制者。托马斯,一个用外科手术的思维来对待人生的一生,他的生存目的就是要反抗从众。对于托马斯来说,真正的困难不是抵制那个“非如此不可”,托马斯逃离了第一次婚姻,逃离处于专制统治下的祖国,都说明了这一点,真正难的是抵抗本身,在媚俗的集权统治王国里,左右的答案都是预先给定的,对任何问题都有效。心灵的专政即是最高统治,所以昆德拉又说,媚俗的死敌是“爱提问题的人”,一个问题就像一把刀,会划破舞台的布景,让我们看到藏在背后的东西。同时,媚俗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个陷阱,对媚俗的抵抗也可能成为媚俗的一部分。对于托马斯来说,当在呼吁当局释放政治犯的生命上千字也称为“非如此不可”的事情的时候,抵抗本身也成了一种媚俗;对于萨宾娜来说,当她的绘画被宣传为反共作品时,她便深深感到了西方世界对她处于深重集权灾难中的祖国的怜悯,然而这种怜悯也是一种媚俗,一场西方建立在“博爱”基础上的政治秀。于是,在众人“同情”的目光中,萨宾娜愤然离场。

而一直爱慕者萨宾娜的法国教授弗兰茨,则是昆德拉所要批判的媚俗的集中代表。弗兰茨是一个乐观的梦想家,20岁时就确立了哲学教授生涯,但它并不满足于学者的窒息生活,他“渴望与人们交往,肩并肩地步行,渴望与他们一起呼叫”,他充满激*情,喜欢旅行,也爱同众人一起上街游行。“我们都需要有人望着我们”,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声援柬埔寨的“伟大进军”。弗兰茨活在他人的目光里,她急于向情人,向公众,向内心中的另一个自我显示生存的意义,期待获得外界的赞许。他的价值认同,不是建立在对价值本身的追求上,而是为他人而活,最后当他在曼谷街头一场无谓而偶然的斗殴中死去时,他的死不但没有产生悲剧意义,反而具有了某种讽刺的意味,是一个媚俗者的终结。在弗兰茨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有限性*,人的自我失落与价值的扭曲,而这一切,正是人的媚俗可能性*的一种反映。

和许多小说家不同,昆德拉的小说直指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托马斯,特里莎,萨宾娜以及弗兰茨都只是以不同方式存在的个体,昆德拉只提出问题,不回答问题,在无法重演的过去和无法预定的未来,我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光亮。

第3篇:转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

[转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及其哲学背景

我们可以从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看到,“存在”是其不厌其烦谈论的话题,建立在“存在”上的小说观,是昆德拉小说创作的基础,转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而存在这个形而上的终极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想理解昆德拉的小说,必须首先了解其小说深深植根的哲学背景。

存在是什么?自从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后,存在之谜,不知困扰着多少人为它走向了凄壮的祭坛。亚里斯多德说:“那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那个现在仍然要问的问题,那个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那个是我们永远不得安宁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而这也是在问:本体是什么?”然而这只是阐释了存在的终极意义,并没有解决存在的解释问题。古希腊人说:“认识你自己。”但那时的“自我”更多的是众神旨意的化身;到了中世纪,自我则成了上帝的法则,在神性*光辉的照耀下,西方人获得了强烈的自我感,虽然这其中不乏蒙昧;文艺复兴兴起后,上帝从人们心中隐去,于是迪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将自我的理性*意志作为人类存在的合法前提;这似乎使我们听到了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所提出的“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海德格尔说:“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这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产生的种种异化,导致了哲学家开始了对“存在”

的重新思考,即对“存在”进行寻根。于是存在主义者萨特又提出“在”是第一位的,“存在先于本质”。

米兰昆德拉立足于前人踏出的存在主义之路,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昆德拉不是从存在的本体论,而是从人类存在的现实境况出发来看待和思考存在的。在他看来,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如果一个小说家,不能揭示人类存在的现实,那么他是不堪的至少是不深刻的。小说的写作目的,就是抓住自我对存在的深思。小说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存在不是既成的东西,它是“人类可能性*的领域,使人可能成为的一切,使人可能做的一切”。对于现实世界,米兰昆德拉基本上持一种悲观态度,他认为生活就是一个陷阱,人们未经请求就被生下来,封闭在从未选择的躯壳里,直至老死,一体化的世界则杜绝了人们逃遁的可能性*。

基于这样的创作观,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人物,更像是一个个为了解释存在而存在的“实验性*编码”,小说的情节,场景,论述,均是围绕“存在”这一主题展开,所有的文字,只是在小说家指挥棒下作出的对主题词演奏的音符,使昆德拉的小说始终以一种严肃而又戏虐的面貌出现,构成了其小说的独特的个人风格。

存在之轻与存在之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小说中最为读者熟悉,为作家赢得声誉最多的一部小说,80年代在中国出版至今,一直被翻译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直到前几年才有了现在的这个书名,虽然只是一个语序的变化,却使得书名和主题更为贴近。然而即使是改动后的译名,仍然弱化了原名的玄意。昆德拉在一次访谈中说:“许多朋友劝我放弃《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这个书名,难道我就不能至少删去“存在”(being)一词吗?译者在碰到这个词时,都倾向于用更朴实些的表达予以替换:‘生存’ (existence),‘生活’(life),‘状况’(condition)等等。“存在并非一个具体物,因此,昆德拉认为,哈姆雷特说的”to be or not to be”绝非“活着,还是死去”的问题,而是一个形而上的追问。所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要探讨的实质上是“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

尼采认为,我们的世界是“永恒轮回”的。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由无数次的重复。我们的生活是能够被预演的,有朝一日,我们的生活会按照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前者中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如果世界果真如此,我们就会向耶稣一样被钉在永恒色*十字架上,无法承受的重负将会沉沉的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然而,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恰恰是轮回的不存在,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

托马斯正是这一问题的代询人。他是一个离异多年的外科医生,拥有众多的情人,生活风流而快活。然而特里莎的闯入打破了他的自由,托马斯一直在爱恋特里莎和追求自由之间徘徊选择。特雷莎之于他,既非情人,也非妻子,而是一个“被放在树脂深覆的篮子里,顺水漂到他的床第之岸的婴儿。离婚以后的托马斯是愉快自在的,婚姻对他来说是一种责任的束缚,阻碍了他体会生命的快感,在无数的”性*友谊“中,他获得了美好的生命之轻。特雷莎无疑是这种生活的终结者,她紧紧握住托马斯的手使他感到了久违的生命的责任并体会到了其中的美好,可是他又不愿意放弃多年来的“自由”。对于托马斯来说,独居还是与特雷莎结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问题,而是关涉到他对存在的可能性*的理解。一向轻松的他在六个偶然事件的推动下,选择了“非如此不可”。

七年之后特雷莎的出走,将托马斯重又置于自由之身,使其身上的重负突然间释放,甚至感到悲伤过后的美好,托马斯嗅到了温馨的生命之轻。可是,随之而来的沉重却将他彻底击倒,他已经学会了感受别人的痛苦,他终于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虚无缥缈的生命了,读后感《转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他回到了布拉格,追回了特雷莎,也追回了存在的重量。

如果说托马斯不断地在轻与重之间游走抉择,特雷莎也尝试着去接受托马斯的存在哲学。当她无法忍受托马斯有一次在肉体上的背叛,她开始了向轻的试探,和一个工程师发生了关系,可是这次行为只给她带来了更深的痛苦,更重的负担,认真是特雷莎的行为方式,认真让她陷入痛苦的绝境,虽然她努力从行为到精神上向自己的爱人托马斯靠近,然而她最终还是失败了,她永远背负沉重的负担,而这沉重恰恰也是对托马斯的一种吸引。

轻重选择的对立与两难,构成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存在境况,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在这个哲学命题上找到印证,它与善恶无关,究竟是选择青海是选择重,昆德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与了阐释。在一个极限悖缪的时代,轻与重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追求意义,选择承担,并不一定就能收到预期的沉重感,反而常常导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是,这轻松之中不也包含着生命的沉重吗?

灵与肉的冲突

肉体与灵魂,使人类得以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人类总是理想化地希望自己的灵肉统一,以把握一个更为真实可感的自我,然而,昆德拉却以一个特定的性*爱情境,揭示出灵与肉的分离,使人类再次陷入对自我的无把握之中。

托马斯与特里莎彼此相爱,可是看待灵与肉的态度却不一样:托马斯认为,爱情与性*是互不相干的,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却会引起同眠共枕的欲望。在他看来,使爱从属于性*,是造物主最稀奇古怪的主意。灵与肉在托马斯身上自觉的分离着,他一边深爱着特丽莎,一边又和不同的女人做*爱,他在爱情上是忠贞的,在行为上却是放荡的。

特雷莎则要求灵与肉绝对的统一。特雷莎有一个外表美丽而内心粗俗的母亲,她一直在向特雷莎灌输一个观念,特雷莎你与其他人没有区别,你和其他人的身体都是一样的,你没有什么好隐藏的。特雷莎的母亲在光天化日之下裸露着在房间里行走,这令特雷莎感到羞愧和恼怒。特雷莎的一生,就是在于这种观念抗争,她认为人与人是不一样的,灵魂决定了这种个性*,否定了肉体的差异,也就否定了灵魂的差异。她带着这种抗争,来到了托马斯身边,寻求救赎,她向他表明她是独一无二的,可是托马斯却把它混入了其他的女人,对她们的身体施以同样的爱抚,把她又扔回了原来的世界。特雷莎的“嫉妒”成为她沉重的痛苦,直到死才得以摆脱,而这种痛苦正源于特雷莎对灵与肉绝对的要求。

灵与肉的冲突显示了人类对把握自我的无能为力,作为人存在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突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悖论,即人不愿再灵肉分离中生活,却只能以灵肉的妥协与调和谋得现实的安适。昆德拉借此对现代社会所导致的人行分裂和异化进行了批判。

政治与媚俗

“媚俗”(kithcs)是昆德拉作品中的响词,在一次与作家埃尔格雷勃里的谈话中,昆德拉将“kithcs”阐释为“已讲过一千次的美”,“意味着故作多情的集体谎言”,在昆德拉的笔下,媚俗已并非对每一类任何某个特定情景的描绘,也并非仅仅限于艺术,它已成了政治,社会,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成了人类共同生存状态的一个指称。

政治,是昆德拉小说中人物的基本生存背景。政治媚俗,则又是昆德拉批判的一个重点,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政治迫害使他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昆德拉说:

“政治并不产生媚俗,但它需要媚俗。任何政治运动都以媚俗,以迷惑他人的愿望为基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美国参议院对孩子的微笑与布拉格广场检阅台上当权者面对游行者的挥手都是媚俗。“媚俗是所有政客的美学理想,也是所有政客党派和政治活动的美学理想。”

托马斯和其情人萨宾娜都是媚俗的自觉抵制者。托马斯,一个用外科手术的思维来对待人生的一生,他的生存目的就是要反抗从众。对于托马斯来说,真正的困难不是抵制那个“非如此不可”,托马斯逃离了第一次婚姻,逃离处于专制统治下的祖国,都说明了这一点,真正难的是抵抗本身,在媚俗的集权统治王国里,左右的答案都是预先给定的,对任何问题都有效。心灵的专政即是最高统治,所以昆德拉又说,媚俗的死敌是“爱提问题的人”,一个问题就像一把刀,会划破舞台的布景,让我们看到藏在背后的东西。同时,媚俗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个陷阱,对媚俗的抵抗也可能成为媚俗的一部分。对于托马斯来说,当在呼吁当局释放政治犯的生命上千字也称为“非如此不可”的事情的时候,抵抗本身也成了一种媚俗;对于萨宾娜来说,当她的绘画被宣传为反共作品时,她便深深感到了西方世界对她处于深重集权灾难中的祖国的怜悯,然而这种怜悯也是一种媚俗,一场西方建立在“博爱”基础上的政治秀。于是,在众人“同情”的目光中,萨宾娜愤然离场。

而一直爱慕者萨宾娜的法国教授弗兰茨,则是昆德拉所要批判的媚俗的集中代表。弗兰茨是一个乐观的梦想家,20岁时就确立了哲学教授生涯,但它并不满足于学者的窒息生活,他“渴望与人们交往,肩并肩地步行,渴望与他们一起呼叫”,他充满激*情,喜欢旅行,也爱同众人一起上街游行。“我们都需要有人望着我们”,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声援柬埔寨的“伟大进军”。弗兰茨活在他人的目光里,她急于向情人,向公众,向内心中的另一个自我显示生存的意义,期待获得外界的赞许。他的价值认同,不是建立在对价值本身的追求上,而是为他人而活,最后当他在曼谷街头一场无谓而偶然的斗殴中死去时,他的死不但没有产生悲剧意义,反而具有了某种讽刺的意味,是一个媚俗者的终结。在弗兰茨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有限性*,人的自我失落与价值的扭曲,而这一切,正是人的媚俗可能性*的一种反映。

和许多小说家不同,昆德拉的小说直指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托马斯,特里莎,萨宾娜以及弗兰茨都只是以不同方式存在的个体,昆德拉只提出问题,不回答问题,在无法重演的过去和无法预定的未来,我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光亮。

第4篇:《我爱米兰》教学反思

《我爱米兰》是小学第六册人音版第七课的内容,记得课堂上有位同学说得很好,课后令我感动好久,她说:“我觉得,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我和同学就像这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我们相亲相爱在一起。”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同学们是真切感受到了“爱”。最后,我由康乃馨的花语,引出另一种也被人们用来比喻老师的花——“米兰”,并用鲜红大大的字体出示“米兰”的花语:有爱,生命就会开花!

学生聆听完《我爱米兰》,屏幕上出现一首小诗:

老师啊,

您是慈祥的化身,

您是奉献的写真

您,把一本本作业谱成一个个动听的音符,

任风霜染白了双鬓

老师,您辛苦了!

孩子们情绪高涨,动情地高声诵读!这一声声诵读,掀起的是一朵朵爱的浪花,洋溢的是学生对老师浓浓的爱!

教后反思:

“爱”是一种艺术,课堂上的师爱,不仅需要真城、责任心,更需要教师的智慧、经验和精心的设计。

这节课,激发学生的“生爱师”情感经过了层层的铺垫:先通过了煽情小故事、深夜备课画面先来表达“师爱生”,然后通过学生交流发生在身边的师生之间的小事来切身感受“师爱生”,通过大量的“师爱生”事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无私而伟大的爱,从而激发出学生对老师的敬意与感谢,接着通过新授歌曲的激情朗诵与歌唱,通过简洁的手势以及歌曲延绵起伏的旋律,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学生对老师无限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再通过学生送教师康乃馨之事、欣赏《我爱米兰》这两个环节,在领悟康乃馨、米兰花语的含义中,去领悟师爱像母爱一样的博大与无私。最后通过大声朗诵一首歌颂老师的小诗,使学生情感达到最高潮。

上完这堂课,让我最大的感触,最纯真的莫过于孩子的心!在上课时,我时时被孩子真挚的语言所感动。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的情感是相同的,你用一份真情,换来的一定是更多份孩子们的真情!我想教师启迪的应该不仅仅是学生的智慧,还应该包括人类的高尚情操。所以,虽然我们只是一名从事教育的普通工作者,但我们也有丰富的情感,即便没有达到卓越教师的这一境界,但我们仍可以学着用我们的真情,引领学生们走进爱的课堂。相信当我们付出全身心的爱,用“爱”的艺术,一定也能构筑出学生心中最美的课堂。

在充满爱的课堂里,任何奇迹都可能发生!爱的课堂让我充满感动,让我充满无尽的期待!

第5篇:阳江色色米兰婚纱影城

广东色色婚纱摄影有限公司旗下的 “色色婚纱摄影”连锁机构,是中国婚纱摄影行业一颗闪亮的明珠。从1990年第一家“色色婚纱艺术影楼”,多年来色色摄影人不断领先,与时俱进,秉持“亲切、专业、创意、领先”的经营理念,以新人为尊,以品牌细节为重,为每一对新人提供贴心的细节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市场磨练和自身成长,色色婚纱摄影已经发展为拥有二十八家直营影楼、三十多家加盟影楼的庞大婚纱影楼连锁系统。分支机构遍布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玉林、北海、江门等全国大中城市。

(色色婚纱阳江总店)色色米兰婚纱影城位于阳江市中心繁华路段,店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堂煌装修,内设两层,约1000平方米,有高档而豪华的旋转楼梯和透明立体的玻璃衣柜。一楼是金碧辉煌的大堂,大堂后面设有VIP看版房。二楼设有VIP贵宾厅,里面陈列着来自国内以及世界各地的最新款式的婚纱礼服,另设3个别具风格的大影室。

阳江米兰色色在本地婚纱行业中排列首位,是阳江市面积最大,价格最优,质量和效果令客人最为满意的婚纱影楼。我们的服务宗旨是“做到让每一位进入色色消费的客人得到100%的满意!” 理念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6篇:《我爱米兰》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歌曲《我爱米兰》

教材分析:《我爱米兰》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花之歌”中的一首歌曲,它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通俗歌曲,后来改编成童声合唱的。它用借喻的手法赞颂了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曲调流畅感人、情真意切。歌曲用主副歌形式写成,主歌是旋律相似的两个乐句,以较平稳的音调赞颂了老师窗前的米兰花默默向人间播洒花香,用青春装点祖国的高尚品质。副歌部分从“啊,米兰”处开始,逐渐推向高潮。曲调逐渐上行,层层推进,又逐渐回落,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敬爱和衷心的感激之情,听来感人肺腑。加上合唱的低声部,使歌曲更加丰满动听。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我爱米兰》体会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把对老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在唱歌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避免喊唱。

3、知识与技能:学习用明亮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米兰》。 教学重难点:

1、唱准主歌中旋律相似的两个乐句。

2、体会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并唱出学生对老师的爱。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创设情境,和孩子们相互熟悉。老师把准备好的一些老照片分发给学生。“孩子们,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大家可以叫我×老师,这些照片是老师特意为你们挑的,让你们分享一下老师的喜悦。在这里我也祝愿所有的老师们青春永驻,也希望孩子们天天快乐,健康成长……”“谢谢老师!”孩子们看到这些不同表情的照片,都乐了。

(评析:几张照片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睛,拉近了老师和孩子们的距离,照片虽然有些发黄,但孩子们的笑容却如往常一样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二、谈话导入新课: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这些照片是我和我的学生们,这些可爱的孩子现在有的上初中,有的上高中,还有的都已经上大学了,也有的工作了。毕业前他们对我说:“老师,我们希望能和最喜欢的老师合影,可以吗?我很幸运是他们最喜欢的老师之一,所以有了这些珍贵的照片。每到节假日,这些学生们都会给老师寄来一张张贺卡,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和大家分享”(出示一张带有米兰花的卡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张贺卡上是什么花吗?

出示花名——米兰。

米兰花其貌不扬,既没有牡丹的尊贵,也没有玫瑰的娇艳,她的花黄色,状似米粒,其香如兰,因而得名——米兰。” 师:作曲家曹俊山写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我爱米兰》。 (揭示课题《我爱米兰》)

为什么这么多艳丽娇美的花儿他不爱唯独爱米兰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学生们一脸困惑)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这首歌曲。

(评析: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使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简单的谈话,几张普通的卡片,课前设疑等一系列手段都为开始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孩子们学习新歌的积极性。)

三、学习新歌

1、完整的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歌曲。

2、带着丰富的感情朗读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出示教学挂图及歌词)

师范读: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小小的黄花开在绿叶间……(歌颂、赞美的语气,高潮部分略显激动)

生:在老师的示范下跟念。

(评析:教师在充满激情的音乐配合下,有感情地朗读,用自己的声情并茂去感染学生,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随后,教师又启发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3、复听,请随歌曲的旋律打节奏,可以试着轻声跟唱,想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听完后,师引导学生用表情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学会体会音乐表达的内在情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

5、教师小结:是啊,米兰,不鲜艳,不名贵,但静静散发幽香;老师,平凡、朴实,但一直默默奉献着。米兰和老师的品质是一样的。说到这里你们的疑问解开了吗?作者为什么独爱米兰?

6、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自己身边的老师。(为新歌的学习作一个情感上的铺垫)

(评析:一节音乐课,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曲,或是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还是大自然的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还应该让孩子们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通过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到应该学习的知识,关键还要让孩子通过音乐学习,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老师、对亲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7、学唱歌曲第一段,采取随录音轻声跟唱。

8、师:歌曲的第一段最后四小节,仔细听一下与前面有何不同?(播放歌曲)大家有什么感觉?(生:好像有回声)噢,大家听得可真仔细,小耳朵可灵了,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唱唱回声。采用不同方法训练(学生唱,老师做回声;老师唱,学生做回声;男生唱,女生做回声;女生唱,男生做回声。)把回声加进歌曲唱一唱,生随伴奏轻声演唱。

9、同样方法自学第二段。(提醒孩子们注意第二段最后一句中的休止符)

10、师:大家唱的真好听,如果在演唱时再加一些感情的处理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分组讨论,找出方法,然后汇报并示范演唱)

第一组:我们组觉得应该改变一下演唱的力度,前10个小节用较弱的力度演唱,后面几个小节要唱的稍强一点,唱得更抒情些。

汇报演唱一遍。

师:很好,第一组的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大家给他们一点掌声。 第二组:我们组的同学觉得应该把前10个小节唱的跳跃一点,后面的部分要唱得更深情些,在有回声的部分要唱的俏皮些。

汇报演唱一遍。

……

师:哎呀,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太了不起了,第二组同学的演唱让老师真的很感动。谢谢你们!

(评析: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小主人翁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是孩子的,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事实证明,老师不需要说的太多,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11、师:刚才各组运用不同地演唱方法和表现手法,把对老师的深厚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大家优美的歌声让老师想起了自己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和尊敬的老师!下面让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我们尊敬的老师们都在干些什么?

12、观看录像(先前拍摄的几段DV): 镜头一:老师办公桌前小山一样的作业本,老师伏案批改;

镜头二:老师时而津津有味的给学生们讲课,时而帮助个别同学解决疑难困惑;

镜头三:老师带孩子们尽情游戏,快乐洒满校园; ……

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老师就象我们的父母亲,关心照顾着我们,此刻,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吗?(当孩子们看见电视机里和自己每天在一起的老师时,内心非常激动、兴奋,感动异常,有的居然掉下了眼泪。)

(播放《爱的奉献》,烘托整堂课的高潮气氛,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让他们被音乐感动,被老师的那份真情所感动……)

生:老师您辛苦了! 生:老师,我爱您!

生:老师我将来要向您一样也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生:老师,以后我要努力,认真地学习,来报答您。

……

13、师:让我们用我们最深情的歌声来表达对老师的敬爱。

(这一次孩子们唱得更加投入了,表情很认真,看来他们真的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了!)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用深情的歌声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明天我们更加要努力地学习,不断进取,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敬爱的老师。让我们一起大声对老师说一句:谢谢您,亲爱的老师!

(评析:下课了,这些老照片还在黑板上挂着,孩子们依就兴致盎然,指手画脚的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快乐的笑容,这节课虽然没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但这些陈年旧照却焕发出了新的魅力,就像一坛陈年老酒一样,愈发更香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孩子们意犹未尽时愉快的结束了。虽然没有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但这节课却上得实实在在,使朴素的课堂焕发出闪光的灵感。当音乐响起,孩子们真的体会到老师的含辛茹苦与无私奉献,整堂课也随之推向高潮,令人感动。 “爱”是一种艺术,不仅需要真城、责任心,更需要教师的智慧、经验和精心的设计。这节课,让我最大的感触,最纯真的莫过于孩子的心灵!在上课时,我时时被孩子们真挚的语言所感动。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的情感是相同的,你用一份真情,换来的一定是孩子们的真心!我想作为老师启迪的应该不仅仅是学生的智慧,还有人类的高尚情操。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也要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和养护,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效途径。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情,引领学生们走进爱的课堂。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美妙悦耳的歌声定会飞得更远,唱得更响。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