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举措

2022-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举措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及其宏观影响

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义与现状

银行理财业务主要分为通道业务和代客理财业务。通道业务从本质上看属于非信贷融资业务,对银行来说,凡是能够使其规避监管,转换表内外资产的途径、平台都是通道业务,包括券商、保险、信托、PE、投行等各种现存或者将来会出现的非商业银行金融参与者都可以成为“通道”。通道业务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腾出规模,使得银行能够继续发放贷款或者保证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当局的要求。二是进入信贷资金限制进入的行业,如房地产开发、政府融资平台等。

代客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从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定义看,“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上半年)》显示,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在规模、投资方向、收益率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共有45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68961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6.28万亿元,较2016年年初增加2.78万亿元,增幅为11.83%。其中,开放式产品存续余额11.26万亿元,增长0.94万亿元,增幅为9.11%。2016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累计发行理财产品97636只,累计募集资金83.98万亿元。其中,开放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59.85万亿元;封闭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24.13万亿元。

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资产结构保持稳定,全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6年6月底,理财资金投资资产以债券、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三大类资产为主,共占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74.70%。其中,16.03万亿元理财资金以各种形式支持了实体经济,投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

银行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2016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共有10.8万只产品发生兑付(其中有8.73万只产品终止到期),累计兑付客户收益4723.8亿元,封闭式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率平均为3.98%。同时,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理财业务收益950.3亿元。

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低风险等级为主。2016年上半年,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募集資金总量为69.42万亿元,占全市场募集资金总量的82.67%;而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量为0.26万亿元,仅占0.31%。

可见,凭借广泛的渠道网络、完善的账户体系和最具信任度的品牌,银行理财仍将是资产管理领域的中坚力量。同时,银行理财也将积极转型,从中短期看,银行理财依托在销售端的优势,需优化大类资产的审慎配置,强化作为大型资产管理机构的专业优势。从长期来看,将通过改变产品设计、收费模式和逐渐打破刚性兑付,真正回归“代客理财”的本源。通过非标产品向标准化、净值型产品转型,提高产品透明度和流动性。此外,随着理财规模的稳定增加、产品类型的丰富和团队的专业化程度提升,银行已有能力安排一定的中长期投资,未来有潜力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一类重要的中长期资产管理机构。

银行理财业务的宏观影响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银行理财业务,从另一个方面看,也是一个金融脱媒的过程,资金离开了传统的信用创造渠道,进入新的流转环境。

为了便于说明银行理财业务的信用创造功能,可以用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来解释。具体地,从简单的传统银行体系出发,假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忽略银行权益资本,且没有新的资金流入。如表1所示,通过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存款10000元对应的是贷款8000元和准备金2000元。

然后,假设银行体系的总负债金额没有变化,但是2000元的存款被取出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用该理财产品筹集来的资金用来购买债券、非标等金融资产。这样,存款从10000元降低到8000元,而且由于存款的减少,贷款与准备金也降低到贷款6400元和准备金存款1600元,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没有变化。实际上,企业通过贷款和非标、债券发行与贷款的方式综合获得了8400元的融资(见表2)。

但是,企业通过债券、资产证券化和非标等方式获得融资之后,资金依然要回归银行体系之中,所以从表3可见,通过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存款从8000元恢复到10000元,贷款从6400元恢复到8000元,再加上理财资金2000元,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从10000元扩大至12000元。这样,通过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在没有新货币发行的条件下,银行体系依然实现了显著的信用扩张。

能够实现信用扩张的原因是,银行理财业务是一种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金融脱媒现象,一方面企业期待降低融资成本,希望通過除信贷以外的融资渠道获取低成本资金,另一方面,居民也希望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获取比存款更高的收益,而这些诉求都可以通过银行理财业务实现。通过银行理财业务,资金可以通过脱离传统银行体系,实现一次不消耗存款准备金的信用创造过程,从而使得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得以扩张。

从上文可以看到,利率市场化是银行理财业务核心原因,这又可以分解为两个驱动因素,一个驱动因素是企业希望降低融资成本,另一个驱动因素是居民希望提高投资收益。长久以来,银行理财业务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动机,一方面,企业有扩大投资的需求,但是银行信贷渠道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央行的推动下,债券市场特别是信用债市场发展迅速,给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标的,这都带动了银行开展银行理财业务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向纵深推进,银行负债端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居民存款越来越希望获取高收益,而定期存款收益率远远难以满足居民的预期,如果银行不能跟进居民的需求,存款就会流向同业的理财产品,这种趋势迫使银行选择必须要发展好理财业务。

银行理财业务对货币政策有四方面影响。一是理财类产品使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大打折扣。信贷类理财产品实际是存款的搬家,但表外业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并不需要向央行交纳法定存款准备金,这实际上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范围,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高达16.5%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规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一个有效的渠道。虽然根据银监会《银行理财业务征求意见稿》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规定风险准备金的提取、划转、使用和支付等政策和程序,但较低的风险准备金率依然给予商业银行以套利空间。

二是影响央行信贷政策的有效性。银行理财业务掩盖了银行信贷真实投向,既对冲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也规避了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窗口指导。从而增加央行信贷政策制定执行的难度。

三是各家银行理财产品利率相互攀比。一方面加大了储户存款的转移,使货币供给层次结构和流通速度均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步伐,这将对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利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是尽管银行理财产品会影响到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效率,但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益处。主要原因是原先没有资产业务,银行的负债端是存款,资产端是贷款及债券等自营资金投资,由于存贷款利差较大,所以银行在自营投资上往往采用买入并持有到期的策略,对货币政策并不敏感,传导效率也相应较低。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银行负债端成本明显上升,银行在资产端的压力会相应增大,在金融资产投资上会更加追求高收益,因此对货币政策也更敏感,结果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会增加。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银行理财业务是引发金融市场上“资产荒”的一个重要因素。表4比较了有理财业务的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和无理财业务的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表的左边来自表3,表的右边假设了同等资产负债规模下无理财业务时的信用创造情况,可见在有理财业务条件下,12000元的负债需10000元的资产(包括贷款和金融资产)与之对应,而在无理财业务条件下只需9600元的资产(仅为贷款)与之对应。

可见,在有理财业务的银行体系中,对资产数量要求更高,如果经济内部能够提供的资产较少,就不可避免出现“资产荒”。在“资产荒”下,银行理财将会面临负债端成本难降,而资产端风险高企的“双重挤压”。在资产端收益率快速下降、负债成本较为刚性的情况下,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和客户,银行理财产品不得不压缩利差,拉长久期或者选择更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从而使得风险集中于銀行体系。

银行理财业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还有刚性兑付。所谓刚性兑付,是指金融产品到期后,产品发行者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预期收益,而当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发行方或销售方需要兜底处理。目前,大多数银行的理财产品存在刚性兑付的问题。

一是导致资源错配、资金价格扭曲,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刚性兑付环境下,投资者一味追求高收益,资产收益难以反映其背后真实的风险水平。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在刚性兑付的潜在压力下,被迫进行滚雪球式的信用扩张,产生金融空转,提高了资金价格。

二是拉高无风险收益率。在刚性兑付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成了一种高收益但低风险的类债券,拉高了金融产品的无风险收益率。资金因此从资本市场大量流向银行理财市场,抑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是变相放大全社会杠杆比例,提高金融系统风险。刚性兑付加强了投资者的逐利心理,促使他们一味追求高收益而无视风险,将原本分摊到投资者身上的风险转移到少数金融机构身上,加大了风险的集中度。此外,以表外业务之名,行表内业务之实,实际上是将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回迁至表内,系统性风险被空前提升。

四是刚性兑付不利于培养理性投资者。刚性兑付对投资者形成过度保护,不利于资产管理市场长远的健康发展。但同时也需要意识到,投资者的理性判断需要依赖高度透明的信息,而目前仍有大量理财和投资产品以资金池的形式存在,使得理财机构难以清晰提供每一个投资标的信息及存续期项目运作的财务报表。

五是刚性兑付成为我国金融市场深化创新以及资产管理业务良性发展的掣肘。金融机构的本质作用是风险的处置与定价。在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中,风险始终集中在银行体系内部。而在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中,金融风险通过专业化的资产配置与财富管理,风险得以分散到投资者之间。所谓的“理财刚性兑付”就是影子银行或银行的影子,金融结构没有真正发生变化。

对金融统计的影响

银行理财业务对金融统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理财业务影响到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范围,另一方面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结构的统计。

社会融资规模反映的是实体经济从整个金融系统获得的融资总量。具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以及其他资金来源(例如保险、小额借贷、产业基金等)。

由于在设计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时,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小,所以尚未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当中,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对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是有所缺失的。同时须考虑到,银行理财产品可能是信托贷款的资金来源,也可能是用于购买债券。因此,如果将社会融资规模与银行理财产品资金简单相加,那么实际规模可能会被夸大。

从货币供应量结构的统计角度看。居民购买理财产品使得储蓄存款转化为企业存款,从而货币供应量数据出现一定的偏差。这可以解释为何近期M1和M2出现了明显的背离,M1的增速远超M2的增速的现象。根据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定义,M1包含现金与企业活期存款,M2包括现金、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那么增速的差距只能从企业活期存款增速的角度来解释。有些专家认为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宁可活期资金沉淀,也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已进入“流动性陷阱”,但是这种解释难以说明为什么企业非要使用活期存款这种收益率最低的资产。如果从银行理财产品的角度看,可能有助于解释这一现象:因为银行理财产品使得存款从居民转移到了企业手里,居民的存款全部计入M2,而企业的活期存款部分计入M1,定期存款计入M2,所以存款转移后,M1的占比是一定会增大的。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银行理财业务及其信用创造功能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及金融统计都形成了一定挑战。对此,决策部门应积极应对,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科學的宏观政策。

一是强化调查统计,密切跟踪银行理财业务的运行机制。银行理财业务是正在演进中的新事物,对此的调查与统计仍处于初级阶段,有些理财产品是规避金融监管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数据和信息的可得性方面存在较大难度,目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已经着手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备案登记和统计,应加强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交流,将这块统计数据利用好。

二是深入研究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目前大量的研究侧重于理财业务的监管政策梳理及理财业务的发展规划,其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统计的影响研究正处于起步状态。许多重要命题依然悬而未决,例如,目前由于数据不足,只能定性分析,难以量化银行理财业务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统计的实际影响。

三是完善分析框架,不断创新应对银行理财业务带来的挑战。银行理财业务给货币当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分析框架应随之不断创新。货币政策不应只关注传统融资方式,更应全面地分析金融体系和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及其信用功能。例如,目前可以考虑改进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将银行理财产品中对标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部分纳入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社会融资的情况。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金融市场月度资讯

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资本市场年度蓝图待展

2月10日,一年一度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市场监管的优化、完善等工作正式跨入“新年”。在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下,以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为今年证券期货监管的总体思路。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分类改革,持续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2月1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撰文指出,2017年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国有企业效益实现稳定增长。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激发企业活力。

国家统计局解读近期房价数据,1月一二线城市房价进一步趋稳

2月22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了2017年1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认为,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市场变化明显,房价持续趋稳回落。

商务部部长两会前“剧透”,第三批自贸区挂牌只待“发令枪”

2月22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目前7个第三批自贸区试点方案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第三批自贸区筹备工作已接近尾声,随时准备按中央要求如期挂牌运行。

企业所得税法迎来首次修正,公益捐赠可凭发票税前扣除

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企业所得税法的决定。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张天犁表示,企业的公益捐赠可凭基金会、公益组织会出具的发票进行税前扣除。

刘士余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资本市场稳中求进是基本原则

2月26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须把投资者权益保护好,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将会受到追究。刘士余同时强调,资本市场的监管、发展,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发改委就分享经济发展征意见,或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2月28日,据国家发改委消息,发改委就《分享经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旨在进一步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征求意见稿提出将鼓励创新监管模式,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先试。

美元指数延续承压走势,特朗普演讲前市场保持谨慎

2月28日,美元指数在周一交易时段继续承压,快速跌破101的关键支撑位。因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以及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国会演讲前,外汇市场继续保持谨慎。

作者:吴立雪

第2篇: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讨

编者按:2011年在“控通胀”的目标下,货币政策全面收紧,与此同时存款增长动力不足,银行流动性困境凸显。在既定的贷存比和贷款规模无法突破之下,商业银行息差盈利渠道无法发挥更大作用,而依靠理财收入来提高银行利润水平不约而同成为各家银行的共识。这一方面使得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和理财收入大幅增长,理财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景象;另一方面银行在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不断突破监管红线,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从2011年底至今,央行已经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趋松的态势已经显现,在此环境下,银行的理财业务何去何从呢?本期我们特别选择来自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中国农业银行和渣打银行的三篇文章来深入探讨此问题,抛砖引玉,共谋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的发展。

第3篇: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理性思考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述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概况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出现较晚,从起步到现在近20年,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缓慢到迅猛的发展过程。发展历程中的主要标志有1995年招商银行尝试发行的“一卡通”业务,这是国内最早的个人理财产品,“一卡通”尝试的是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业务集中管理、代理收付功能一体的理财业务功能。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在广州分行挂出“私人理财中心”,这是国内最早的私人银行部。1998年工商银行在上海等五地试办个人理财业务,这是最早开办个人理财业务的国有银行。随后1999年建设银行在北京等十地建立了理财中心,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为外币理财业务创造了政策通道,2001年农业银行推出了“金钥匙”的金融超市业务。但这段期间理财业务整体表现为品种单一(主要以外汇理财产品为主),规模小,发展缓慢,未形成同业竞争等特点。直到2004年11月,光大银行推出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首个人民币理财产品之后,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人民币理财产品。2005年底,随着银监会对获得衍生品业务许可证的银行允许发行股票类挂钩产品和商品挂钩产品规定后,使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从此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项目融资、权益挂钩、、新股申购、QDII等新类型的产品不断涌现。至此,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从初创期过渡到了快速启动期,产品种类增加,2005~2007年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理财产品中心统计资料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达8190 亿元人民币,该段期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每年都翻倍增长。进入2008年,由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理财市场经历了无增长甚至负增长之后,开始理性回归。2008年发行量4456款,总金额3.7万亿人民币;2009年6024款,总金额5万亿人民币;2010年13628款,总金额4.64万亿元。由此可见,2009~2010年理财产品发行增速大为放缓。而进入2011年后,理财市场再度步入快速发展,2011年发行量达到23889款,4.59万亿元,2012年到9月末,理财产品余额已达到6.73万亿元。

伴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问题也暴露明显,对此银监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加强了监管,在2011年1月,银监会就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对银行和信托公司理财合作业务做出进一步规范。同年9月末,银监会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理财产品期限和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作出了详细明确的要求,随后10月9日,银监会正式颁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并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上银监会的有关规定表明国家监管部门已嗅到隐患问题,并从制度上细化了管理,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到风险管理、营销都做了制度安排。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积极意义 具体如下:(1)从银行角度来看,可帮助银行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利润来源多渠道。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区间下限和允许存款基准利率上浮,使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传统存贷利差来实现收益更加艰难。而理财业务作为银行中间业务,其收益实现不靠利差,而是通过收取手续费来实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由单一传统的存贷业务经营向综合业务经营模式转化,实现业务的多元和利润来源的多渠道,增加收益,增强竞争力。(2)从个人投资者角度来看,可分散投资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居民收入在增加,有余钱的人群也不断扩大,居民的投资意识和现代理财观念也不断增强。加之受2008年以来国内经济调控的影响,投资者的保值增值、规避风险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借机经营理财业务不仅可以拓宽自身利润来源渠道,增加收益,还可以帮助个人闲置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规避风险的要求,以实现投资者投资收益的最大化,社会资源分配的最优。(3)从融资结构来看,有利于优化一国融资结构,实现多元化融资结构市场。在我国,受金融制度的影响,金融市场融资形式较单一,目前依然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较低,并且由于国内金融产品量少品种单一,使两种融资形式之间转换也不易实现。而理财产品恰有接触市场广,利用投资工具多的特点,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可以使目前单一的储蓄产品转变成资本市场的投资品,使间接融资中的储蓄资金转化成直接融资的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市场资金,进而促进我国融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风险隐患

(一)违规操作风险 违规操作风险是由业务不合规交易而产生,在如今银行理财产品复杂化、规模化经营下,看似轻微的违规,也有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著名的巴林银行事件就是典型,一个200多年的老牌银行在一名交易员的违规操作下毁于一旦。在我国随着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因违规操作而给银行带来名誉损失事件频繁发生,如2012发生的恒生银行理财业务违规事件、平安银行违规事件、华夏银行违规事件等。这些事件虽然暂时没有给银行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但社会后期负面影响较大。如果对其不重视,任其发展,对银行职员不加以严格规范操作管理,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二)信息披露风险 理财业务信息披露风险首先表现在商业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上。2005年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说明书上揭示风险时应当醒目、充分、清晰、准确标示,要求商业银行提供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2008年银监会又特别强调,无法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不得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出现“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的字样等规定。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说明书时多用复杂高深的专业术语,并且没有任何专用词注解,让投资者难懂。在标注收益率时,在没有给出清晰、明确的预期收益率计算依据和公式的情况下,直接给出某水平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或“预期收益率”等字样。在强调风险担当时也只强调要求投资者自担风险的条款,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甚少。这些说明书上的含糊标注使投资者难以理解或误解,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其次,信息披露风险表现在理财产品营销过程中。相当多的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在产品出售服务中只强调收益的宣传,而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不揭示或不完全揭示。使投资者误认为理财产品是无风险且收益高于储蓄存款利率的高收益投资产品,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在当前理财业务高速发展时期,各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风险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营销宣传形式已普遍存在。而且,由于营销宣传信息披露模糊,最终被投诉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不仅给银行带来实际经济损失,也会带来商业银行名誉损失。再次,信息披露风险还表现在财务信息报告不及时、不全面。作为投资者既然把资金委托给银行经营,就有向银行要求提供理财财务信息服务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投资者的资金投向、投资产品的风险情况、投资产品收益的计算、理财对账单、财务监督、理财提示等财务统计分析报告的提供非常少,使投资者不能对自己的投资产品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投资结构。如果商业银行不加强财务统计分析报告的服务,随着投资者理性认识的增强,分析能力的提高,对提供服务的更高要求,银行面临着失去客户信赖的风险。

(三)产品设计风险 首先,各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普遍向投资者承诺了高额的收益率,然而此举动在当前市场因素波动密集情况下,加大了商业银行预期设计高收益产品的收益实现风险。如果对投资者承诺的收益不能实现,必定会影响投资者对该银行理财产品的继续投资,理财产品失去了吸引力,商业银行实现收益就不可持续。其次,在产品设计中普遍存在为了确保商业银行自身的收益,如在产品条款中大多附有“超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部分的收益作为银行的投资管理费”条款。一个充分考虑投资者收益的理财产品,才能长久吸引客户,赢得客户信赖,银行才能在理财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该条款表明,在出现高收益时只有银行享有更多收益,投资者不能共享,反而出现风险时意味着投资者只有自担风险。随着投资者理性思考的增强,必定会认识到产品设计在收益分配上的不公平,进而放弃投资举动。再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上并未充分考虑不同收入群的投资理财需要,缺乏多档多种类理财产品,并且普遍存在先设计后销售,而不是先客户需求调查后设计。一个在理财市场上站住脚的商业银行不仅考虑短期行为,而更重要的是从长远出发不断潜心研究客户的真正需求,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持续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保证自我可持续发展。因此银行设计出充分考虑投资者利益的产品至关重要,只有不断设计推出收益分配优越、高回报率产品的银行,才能不断赢得投资者的兴趣,银行在竞争激烈的理财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最后,为了笼络客户,产品设计上目前普遍存在保本保息的承诺。但在金融产品价格越来越受市场导向影响的今天,加之市场因素变化变幻莫测,如果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价格承诺与联系的金融产品同向变化,那银行不受损失,但市场价格与承诺价格反方向变动银行则受损。因此在产品设计中隐含的价格风险是最难对付的风险隐患。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理性建议

(一)加强内控管理是根本 分析上述操作风险以及信息披露不透明风险的根源,首先就在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内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失给违规经营提供了滋生土壤,而执行制度不力又造成了违规经营的蔓延。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理财业务的同时充分认识到管理松懈而导致的风险损失,应及时跟进建设配套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加强执行监管。一方面,可以杜绝或减少违规经营行为,避免和降低违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信息揭示度,规范银行职员的营销宣传工作,完善财务信息统计报告制度,正确引导投资者投资行为。

(二)加快培养理财专业队伍是关键 无论是科学的产品设计,还是优质的营销服务,还是合规经营,都需要一个专业理财团队来支撑。目前,我国无论在高素质的客户经理还是一般理财知识的理财员工方面都严重短缺,导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匮乏,非理性营销宣传服务普遍存在。所以面对发展理财业务的好时机,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时,一定要注重人的培养建设。一方面,做好一般理财知识团队的建设:可以通过采用理财资格认证考试的方式,严把从业人员入市门槛,坚固第一道风险防线;可以通过银行内部理财相关岗位资格考试确定产品销售人员岗位资格,为理财服务不同岗位寻找最合适的职员,提供优质理财服务;还应该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对不同岗位职员进行跟进业务培训,对重点要点和新业务知识培训,做到职员“与时俱进”,保证业务服务的可持续性;而把进行理财职业道德培养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提高职员整体道德水平,提升道德风险防范意识,使职员主动降低违规经营和逐利营销宣传行为。另一方面,培养高端理财专业人员,包括培养高素质客户经理和产品设计开发人员。拥有高素质高质量的理财团队,是确保银行高质量理财服务、创新产品、为投资者提供科学高收益理财产品和维护客户信任度的关键,也是个体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推动力。因此银行对一般理财知识的理财员工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高端理财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通过派出国外学习,参加国际资格认证考试等形式选拔和培养优秀高端理财人士。

(三)加强市场风险防范是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化建设的推进,市场导向作用越来越强劲,理财产品受市场因素变化的影响也日益明显。理财产品是对金融产品的组合投资,组合投资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不是任何组合都是有效的,金融产品有效组合的关键在于产品设计前要注重对市场进行认真充分的研究和趋势分析,结合市场因素的新变化,合理预期金融产品价格走势,然后选择合理最优的理财产品组合,力争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吴雪、温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

[2]严霖:《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现代商业》2010年第7期。

[3]刘晓刚:《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记坛》2011年第8期。

[4]文琼偲:《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海南金融》2011年第5期。

(编辑 向玉章)

作者:斯琴塔娜

第4篇: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理性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理性思考

作者:斯琴塔娜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8期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述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概况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出现较晚,从起步到现在近20年,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缓慢到迅猛的发展过程。发展历程中的主要标志有1995年招商银行尝试发行的“一卡通”业务,这是国内最早的个人理财产品,“一卡通”尝试的是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业务集中管理、代理收付功能一体的理财业务功能。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在广州分行挂出“私人理财中心”,这是国内最早的私人银行部。1998年工商银行在上海等五地试办个人理财业务,这是最早开办个人理财业务的国有银行。随后1999年建设银行在北京等十地建立了理财中心,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为外币理财业务创造了政策通道,2001年农业银行推出了“金钥匙”的金融超市业务。但这段期间理财业务整体表现为品种单一(主要以外汇理财产品为主),规模小,发展缓慢,未形成同业竞争等特点。直到2004年11月,光大银行推出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首个人民币理财产品之后,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人民币理财产品。2005年底,随着银监会对获得衍生品业务许可证的银行允许发行股票类挂钩产品和商品挂钩产品规定后,使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从此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项目融资、权益挂钩、、新股申购、QDII等新类型的产品不断涌现。至此,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从初创期过渡到了快速启动期,产品种类增加,2005~2007年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理财产品中心统计资料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达8190 亿元人民币,该段期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每年都翻倍增长。进入2008年,由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理财市场经历了无增长甚至负增长之后,开始理性回归。2008年发行量4456款,总金额3.7万亿人民币;2009年6024款,总金额5万亿人民币;2010年13628款,总金额4.64万亿元。由此可见,2009~2010年理财产品发行增速大为放缓。而进入2011年后,理财市场再度步入快速发展,2011年发行量达到23889款,4.59万亿元,2012年到9月末,理财产品余额已达到6.73万亿元。

伴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问题也暴露明显,对此银监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加强了监管,在2011年1月,银监会就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对银行和信托公司理财合作业务做出进一步规范。同年9月末,银监会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理财产品期限和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作出了详细明确的要求,随后10月9日,银监会正式颁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并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上银监会的有关规定表明国家监管部门已嗅到隐患问题,并从制度上细化了管理,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到风险管理、营销都做了制度安排。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积极意义 具体如下:(1)从银行角度来看,可帮助银行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利润来源多渠道。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区间下限和允许存款基准利率上浮,使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传统存贷利差来实现收益更加艰难。而理财业务作为银行中间业务,其收益实现不靠利差,而是通过收取手续费来实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由单一传统的存贷业务经营向综合业务经营模式转化,实现业务的多元和利润来源的多渠道,增加收益,增强竞争力。(2)从个人投资者角度来看,可分散投资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居民收入在增加,有余钱的人群也不断扩大,居民的投资意识和现代理财观念也不断增强。加之受2008年以来国内经济调控的影响,投资者的保值增值、规避风险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借机经营理财业务不仅可以拓宽自身利润来源渠道,增加收益,还可以帮助个人闲置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规避风险的要求,以实现投资者投资收益的最大化,社会资源分配的最优。(3)从融资结构来看,有利于优化一国融资结构,实现多元化融资结构市场。在我国,受金融制度的影响,金融市场融资形式较单一,目前依然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较低,并且由于国内金融产品量少品种单一,使两种融资形式之间转换也不易实现。而理财产品恰有接触市场广,利用投资工具多的特点,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可以使目前单一的储蓄产品转变成资本市场的投资品,使间接融资中的储蓄资金转化成直接融资的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市场资金,进而促进我国融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风险隐患

(一)违规操作风险 违规操作风险是由业务不合规交易而产生,在如今银行理财产品复杂化、规模化经营下,看似轻微的违规,也有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著名的巴林银行事件就是典型,一个200多年的老牌银行在一名交易员的违规操作下毁于一旦。在我国随着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因违规操作而给银行带来名誉损失事件频繁发生,如2012发生的恒生银行理财业务违规事件、平安银行违规事件、华夏银行违规事件等。这些事件虽然暂时没有给银行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但社会后期负面影响较大。如果对其不重视,任其发展,对银行职员不加以严格规范操作管理,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二)信息披露风险 理财业务信息披露风险首先表现在商业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上。2005年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说明书上揭示风险时应当醒目、充分、清晰、准确标示,要求商业银行提供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2008年银监会又特别强调,无法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不得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出现“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的字样等规定。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说明书时多用复杂高深的专业术语,并且没有任何专用词注解,让投资者难懂。在标注收益率时,在没有给出清晰、明确的预期收益率计算依据和公式的情况下,直接给出某水平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或“预期收益率”等字样。在强调风险担当时也只强调要求投资者自担风险的条款,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甚少。这些说明书上的含糊标注使投资者难以理解或误解,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其次,信息披露风险表现在理财产品营销过程中。相当多的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在产品出售服务中只强调收益的宣传,而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不揭示或不完全揭示。使投资者误认为理财产

品是无风险且收益高于储蓄存款利率的高收益投资产品,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在当前理财业务高速发展时期,各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风险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营销宣传形式已普遍存在。而且,由于营销宣传信息披露模糊,最终被投诉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不仅给银行带来实际经济损失,也会带来商业银行名誉损失。再次,信息披露风险还表现在财务信息报告不及时、不全面。作为投资者既然把资金委托给银行经营,就有向银行要求提供理财财务信息服务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投资者的资金投向、投资产品的风险情况、投资产品收益的计算、理财对账单、财务监督、理财提示等财务统计分析报告的提供非常少,使投资者不能对自己的投资产品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投资结构。如果商业银行不加强财务统计分析报告的服务,随着投资者理性认识的增强,分析能力的提高,对提供服务的更高要求,银行面临着失去客户信赖的风险。

(三)产品设计风险 首先,各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普遍向投资者承诺了高额的收益率,然而此举动在当前市场因素波动密集情况下,加大了商业银行预期设计高收益产品的收益实现风险。如果对投资者承诺的收益不能实现,必定会影响投资者对该银行理财产品的继续投资,理财产品失去了吸引力,商业银行实现收益就不可持续。其次,在产品设计中普遍存在为了确保商业银行自身的收益,如在产品条款中大多附有“超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部分的收益作为银行的投资管理费”条款。一个充分考虑投资者收益的理财产品,才能长久吸引客户,赢得客户信赖,银行才能在理财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该条款表明,在出现高收益时只有银行享有更多收益,投资者不能共享,反而出现风险时意味着投资者只有自担风险。随着投资者理性思考的增强,必定会认识到产品设计在收益分配上的不公平,进而放弃投资举动。再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上并未充分考虑不同收入群的投资理财需要,缺乏多档多种类理财产品,并且普遍存在先设计后销售,而不是先客户需求调查后设计。一个在理财市场上站住脚的商业银行不仅考虑短期行为,而更重要的是从长远出发不断潜心研究客户的真正需求,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持续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保证自我可持续发展。因此银行设计出充分考虑投资者利益的产品至关重要,只有不断设计推出收益分配优越、高回报率产品的银行,才能不断赢得投资者的兴趣,银行在竞争激烈的理财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最后,为了笼络客户,产品设计上目前普遍存在保本保息的承诺。但在金融产品价格越来越受市场导向影响的今天,加之市场因素变化变幻莫测,如果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价格承诺与联系的金融产品同向变化,那银行不受损失,但市场价格与承诺价格反方向变动银行则受损。因此在产品设计中隐含的价格风险是最难对付的风险隐患。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理性建议

(一)加强内控管理是根本 分析上述操作风险以及信息披露不透明风险的根源,首先就在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内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失给违规经营提供了滋生土壤,而执行制度不力又造成了违规经营的蔓延。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理财业务的同时充分认识到管理松懈而导致的风险损失,应及时跟进建设配套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加强执行监管。一方面,可以杜绝或减少违规经营行为,避免和降低违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信息揭示度,规范银行职员的营销宣传工作,完善财务信息统计报告制度,正确引导投资者投资行为。

(二)加快培养理财专业队伍是关键 无论是科学的产品设计,还是优质的营销服务,还是合规经营,都需要一个专业理财团队来支撑。目前,我国无论在高素质的客户经理还是一般理财知识的理财员工方面都严重短缺,导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匮乏,非理性营销宣传服务普遍存在。所以面对发展理财业务的好时机,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时,一定要注重人的培养建设。一方面,做好一般理财知识团队的建设:可以通过采用理财资格认证考试的方式,严把从业人员入市门槛,坚固第一道风险防线;可以通过银行内部理财相关岗位资格考试确定产品销售人员岗位资格,为理财服务不同岗位寻找最合适的职员,提供优质理财服务;还应该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对不同岗位职员进行跟进业务培训,对重点要点和新业务知识培训,做到职员“与时俱进”,保证业务服务的可持续性;而把进行理财职业道德培养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提高职员整体道德水平,提升道德风险防范意识,使职员主动降低违规经营和逐利营销宣传行为。另一方面,培养高端理财专业人员,包括培养高素质客户经理和产品设计开发人员。拥有高素质高质量的理财团队,是确保银行高质量理财服务、创新产品、为投资者提供科学高收益理财产品和维护客户信任度的关键,也是个体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推动力。因此银行对一般理财知识的理财员工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高端理财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通过派出国外学习,参加国际资格认证考试等形式选拔和培养优秀高端理财人士。

(三)加强市场风险防范是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化建设的推进,市场导向作用越来越强劲,理财产品受市场因素变化的影响也日益明显。理财产品是对金融产品的组合投资,组合投资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不是任何组合都是有效的,金融产品有效组合的关键在于产品设计前要注重对市场进行认真充分的研究和趋势分析,结合市场因素的新变化,合理预期金融产品价格走势,然后选择合理最优的理财产品组合,力争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参考文献:

[1]吴雪、温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

[2]严霖:《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现代商业》2010年第7期。

[3]刘晓刚:《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记坛》2011年第8期。

[4]文琼偲:《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海南金融》2011年第5期。(编辑 向玉章)

第5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作者:张 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年第4期 字数:2970 字体: 【大 中 小】

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每年的平均利润率已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率12%~15%。早在九十年代末期,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就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2003年以来,外汇理财产品受到商业银行的大力推广,品种创新层出不穷。2004年9月银监会正式批准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一时间各行相继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金融产品创新的热点。除了各种理财产品以外,各商业银行还纷纷推出综合理财品牌,成立个人理财中心,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个人理财服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近几年来已有了长足发展,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给客户提供的投资理财服务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不能与外资银行相抗衡,个人理财理念及业务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业务品种单一,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近年来,尽管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品种不断增加,同时也出现了为不同客户“度身订制”的差别化理财产品。但是,多数个人理财品种内容相近、投资品种有限、收益和投资期限相近,创新品种也相对较少,而且不少理财品种对客户条件有较多限制,因而缺乏广泛的适应性。另外,在个人理财品种的创新方面,国外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也远远优于内资商业银行。例如,外资银行一般每隔

一、两个月左右就会推出一个新的理财产品,而内资银行通常在一年中只能推出一到两个理财新品,创新周期比外资银行要长得多。

2、银行理财人员专业技能较低,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必须全面了解个人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金融分业经营使国内商业银行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一个对各项存款存期如何搭配非常精通的银行理财专家可能对股票债券运作非常陌生,更不用说对多家保险公司推出的上千险种如何熟悉。复合型理财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理财服务。

3、营销能力低下,服务意识欠缺。一个合格的市场营销员,需要全面掌握理财业务品种,根据不同客户的特征和需求灵活运用,而现在许多银行的营业网点普遍存在分工过细、职责分明、专人专职的现象,这极大地限制了理财员能力的发挥。个人理财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业务,这就要求银行一线员工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营销技巧,双管齐下,才能打动客户的心,才能向市场要效益,向客户要效益。

4、个人理财业务门槛相对偏高。外资银行理财业务的“门槛”一般在5万美元到10万美元不等,尽管国内银行的理财业务水平不能与外资银行相提并论,但是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门槛”却大多在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如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私人理财中心设定的“进门价”是100万元人民币,比花旗银行“贵宾理财”10万美元的门槛还要高出10多万元人民币。

二、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几点建议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刚刚起步,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障碍,但发展空间很大,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也成为银行竞争最激烈的焦点之一。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以便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

1、加快金融创新,丰富个人理财产品。产品是银行占领市场、维系客户和创造收入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积极开发和引进新品种。而新产品的出现要以市场细分为出发点,体现以客户为中心,每个产品的推出都应关注每一个重要的市场细分,明确哪里存在服务需求,确信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适合于这个市场细分,并可以使客户的效益获取程度达到最高。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合适的创新方式有:(1)改进型,即银行在现有金融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包装或组合,使之在结构、功能、形式等各方面拥有新的特点,使产品内容完善;(2)组合型创新,即银行将现有产品加以组合与变动,实行“套餐式服务”;(3)模仿型创新,即银行模仿其他银行推出的新产品,特别是国外的理财产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银行的开发成本。

2、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理财通才。首先,制定系统的理财顾问培训计划,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的员工作为理财候选人,同证券、保险等行业系统建立联合培训机制。其次,必须对理财候选人员进行轮岗,使其能独立进行业务操作,从而使理财候选人掌握全面的投资知识,并运用投资经验进行专业理财服务。关于这点可以借鉴国外银行个人客户经理必须具有注册理财规划师资格的做法。

3、加强品牌营销,提高服务质量。个性化、高科技已成为当今银行个人业务的两大发展方向,而个性化的最终体现,就在于个人理财业务。因为商业银行之间有着很强的模仿力,所以现在各商业银行要在产品创新上取胜。在目前这种情况并不是长久之计,只能获得暂时的利益。只有在消费者和市场中确立了自己良好的个人理财品牌形象,才能在各式理财服务中脱颖而出,提高自身品牌的附加值。

个人理财品牌的形成基础是创新、积累,以及文化和服务。在创新、积累上,商业银行应通过不断更新观念,采取各种新措施,推出各项新业务,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理财品牌。同时,个人理财品牌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个人理财服务的要求不仅仅是一种使用价值,而是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格调、一种心理满足。同样是资源的投入,同样是业务宣传和营销,一旦从品牌的角度出发,市场的格局就清晰了,整体的观念就显现了,就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领跑者。个人理财面对的是广大个人客户,因此,个人理财品牌将进一步体现出个性化、情感化、人文化的发展趋势,体现银行服务的准确定位、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个人业务仅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手段,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无差别的大众化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因此,商业银行应逐步对高低端客户服务实行分流。低端客户主要使用电话、网络、自助设备等自助服务,而高端客户则主要通过客户经理实行“一对一”服务。个人客户经理以其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及人性化特点,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服务手段。

4、适当降低个人理财业务服务门槛。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国内个人理财市场还处于较为低迷的状况,这并不表明大家不需要理财服务,而是与银行对个人金融产品的服务范围狭窄以及百姓对金融机构的认同度和对服务的满意度有关。目前,我国民间拥有的金融资本已超过11万亿元,要开掘个人理财服务这座巨大的“金矿”,国内商业银行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适当降低个人理财的服务门槛,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服务,这才是自己的优势所在。

第6篇: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探讨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摘 要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理财业务以其领域广、批量多、风险小、个性化、收入稳定、附加值高等特点,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发展要求。个人理财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相互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个人理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人投资者在多个投资市场中,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组合。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个人理财业务。但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个人理财的概念问题,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策略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目 录

一、个人理财的基本概念„„„„„„„„„„„„„„„„„„„„„„„4

(一)个人理财的内涵„„„„„„„„„„„„„„„„„„„„„„„4

(二)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4

(三)个人理财业务的对象„„„„„„„„„„„„„„„„„„„„„4

二、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4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4

(二)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5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6

(一)理财法制环境不完善„„„„„„„„„„„„„„„„„„„„„6

(二)专业人才的匮乏„„„„„„„„„„„„„„„„„„„„„„„6

(三)客观技术条件落后„„„„„„„„„„„„„„„„„„„„„„6

(四)鼓励产品创新的机制不健全„„„„„„„„„„„„„„„„„„7

(五)缺乏正确的理财意识„„„„„„„„„„„„„„„„„„„„„7

四、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7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7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7

(三)改善技术条件„„„„„„„„„„„„„„„„„„„„„„„„8

(四)加快创新„„„„„„„„„„„„„„„„„„„„„„„„„„8

(五)培养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9

五、结论„„„„„„„„„„„„„„„„„„„„„„„„„„„„„„9 参考文献„„„„„„„„„„„„„„„„„„„„„„„„„„„„„ 10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一、理财的基本概念

(一)个人理财的内涵

理财是指理财专业人士通过收集客户家庭状况、财务状况和职业生涯目标等资料,与客户共同界定其理财目标及优先顺序,明确客户的风险属性,分析和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为客户量身订制合适的理财方案并及时执行、监控和调整,最终满足客户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的综合金融服务。相对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世人对于个人理财的观感,中国理财标准委员会对于理财的实质特别突出了几点:理财是综合性金融服务,而不是金融产品推销;理财是由专业理财人士提供的金融服务,而不是客户自己理财;理财是针对客户一生的长期规划,而不是针对客户某个阶段的规划;理财本身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

(二)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

按方式不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理财顾问服务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荐等专业化服务。理财服务——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介绍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分为是人银行业务——人及其家庭提供的理财业务和理财规划——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三)个人理财业务的对象

个人理财业务的服务对象是“特定的个人”,即包括具有金融理财需求的自然人、有自然人组成的家庭和以家庭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个体工商户、私人企业或个人独资公司。在国外,零售银行除了发展个人金融,也纷纷把小企业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甚至是主要服务对象。按照服务对象的资产条件也可分为低端服务对象、中断服务对象和高端服务对象。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二、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财富集中化的趋势也已十分明显。这些拥有富裕资产和稳定高收入的个人群体,也开始重视个人资产在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增值,但由于他们的精力有限、理财专业知识不多、时间非常宝贵或者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在拥有的财富上,这时他们非常需要具有专业的理财知识的专业人士为其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满足个人需求的资产管理服务,这就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拓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如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步入了品牌化、标准化、个性化、系统化服务的新阶段。

以中国银行为例:

银行通过设立理财中心、理财室和理财窗口,建立和完善服务网络,包括各种基金、货币理财计划、私人银行、保险超市、外汇期权买卖;

通过严格选择和强化培训,建立优秀的客户经理队伍;中国银行“九管齐下”加强“双基”建设

通过信息整合和软件系统开发,提供较强的信息和技术支持;中国银行科学构建信息预警平台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通过产品、渠道、流程的创新和整合,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近日,中行网银在原有个人网银“查询版”和“理财版”的基础上,追求差异化服务,推出了个人网上银行“贵宾版”专属服务。

从而逐步形成不断完善的理财服务体系,使客户特别是高中端客户,在商业银行得到便捷、高效、遵规、综合性、全方位、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二)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银行业务向综合理财业务转变。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范畴单一,仅包括储蓄业务和十分有限的托收代理业务。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个人金融需求的多样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逐步拓宽,品种逐步丰富,由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多元化的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发展,并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除向客户提供传统的银行业务外,通过与券商、保险公司、--------------------------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国内银行已经逐步向着为客户提供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甚至黄金买卖等金融服务、各类支付结算业务以及理财规划服务等金融产品综合服务平台的方向转变,客户可以从银行获得一揽子金融服务。

2、银行理财服务开始向网络化转变。网上银行的出现,使传统银行经历了一场技术革命,也给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网上银行大力开展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和清单业务,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资金余额查询、账户转移等基本服务,同时还将互联网作为有效的营销渠道,交叉出售理财产品和理财咨询等服务,如存款产品、消费信贷、保险、股票交易、资金托管等高级业务。

3、银行由传统的利差收入为主转变为服务收入为主。当前世界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可占到总收入的40%左右,成为银行业的支柱业务。21世纪,我国商业银行已转移经营战略,从经营单一金融产品到经营众多金融产品,从管理货币为主到管理信息为主,从赚取存贷利差收入为主到赚取服务收入为主,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更多地发挥中介服务的作用。例如建设银行2009年手续费及佣金净入较2008年增长22.8%至384.5亿元,占经营收入比重上升至14.3%。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法制环境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下,我国出现了大量关于金融、银行、保险、证券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涉及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却至今才列上记事日程。当前银监会所出台的三部规章,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其只是行政规章,也叫部门规章,是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的用以约束规范所属单位开展具体业务时一种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都不是法律,更不是民商法,它不可以用来调整两个平等的民事法律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二)专业人才的匮乏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专业理财师匮乏已成为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目前,国内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高手”更属凤毛麟角。现在,我国各商业银行一般把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一线员工称为客户经理,这些客户经理虽然--------------------------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都是筛选出来的,其综合素质要高于营业网点的一般柜员,但离客户和社会的期望及西方金融策划师的距离相差很远。众所周知,理财离不开人来打理,没有高素质的理财人员,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谈何容易。

(三)客观技术备件的落后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要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发达的金融网络为依托,尤其是个人理财等附加值比较高的中间业务,更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支持,且附加值越高,对技术的要求就越高。而我国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相应的硬件设备比较落后、陈旧,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像国外发达国家银行开展得红红火火的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家庭银行等业务在我国目前都难顺利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方便、快捷、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四)鼓励产品创新的机制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体制的、技术的等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创新的意识、能力不强,金融创新几乎是一片空白,近几年来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所起步,但总的来说,金融创新的层次较低,范围较窄,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运用效果差,尤其是中间业务方面的创新更是非常落后,这是导致个人理财产品同质性大的重要原因。

(五)缺乏正确的理财意识 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服务要求高,要求理财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理财师需要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证券、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优秀理财人员,一些理财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所从事业务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也不了解,对所推介产品的风险特性认识不足,造成了销售行为的不规范。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中缺乏主动的营销意识,大多是被动的等待客户来办理各种业务。这种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理念需要转变,理财人员或客户经理应主动发现潜在目标客户,为客户制定合适的理财方案。一些银行的理财人员在理财协议及相关文件一旦签署后,就觉得任务完成,服务终止了,对客户的后续服务没有跟上,导致客户的流失。

四、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从银行业监管规章方面看,为适应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的需要,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监管规章。在国有银行改革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的出台,有助于加强对国有商--------------------------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业银行改善公司治理的指导和监管。在银行业对外开放方面,适时修订了外资银行管理规则,改善外资银行经营和监管法制环境。在银行业务监管方面,银行业监管部门结合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风险管控要求,从信贷业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信息系统、金融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相关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和指导。同时,银行业监管部门着手对自身的监管行为进行规范,使银行业监管行为步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

首先要明确客户经理的准入门槛,选拔素质高、可塑性强的人员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中。其次要通过严格的、多方位的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理财服务。第三,要明确客户经理职责,制定客户经理工作目标,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和客户经理职业规划结合起来;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客户经理考核体系,将客户经理个人职责、工作成绩与考核奖惩紧密联系起来。第四,要引进国际经验和通行服务标准与理念,以综合化、全能化、个性化、网络化、信息化、柔性化发展为目标,建立和完善金融理财执业人员自律性的行业标准、职业道德。要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规范中国银行业个人理财的发展。第五,建立分品种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和人员队伍。按照产品功能和服务品种设立专业化、集中式运营队伍,集中服务于高端和功能客户群,建立以品种为单位进行管理与经营的考核体系。集中商业银行专家队伍,建立服务与营销的“直销”式的服务模式,使有限的服务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出市场功效。

(三)改善技术条件

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更好地拓展商业银行人理财业务,我们必须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建设重点放在以下3方面:一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银行业一方面应加快全国性金融网络的建设,协调各银行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应着手兴建银行内部网络;同时应积极建立国际间金融互联网;二是应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的集成。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是指金融企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把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业务操作、处理、管理、控制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使金融企业能籍此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经营管理上的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银行可有效地管理已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特别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定制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四)加快创新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1.逐渐完成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2.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包含产品扩张策略(包括广度和深度)、产品差异策略(含不同人群客户细分,不同生命阶段的差异化服务),; 3.加强引导,转变客户理财的观念:从管理层到业务层转变观念,让客户明白,让个性化的个人理财理念深入人心。遵从个人理财原则,从人生阶段原则,理性分析原则,风险保障原则出发,制定合理的财务解决方案; 4.提高理财人员素质:通过各种途径,通过内部培养和择优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理财人员基础水平,和专业素养,实现理财人员的标准化专业化,提高客户认知度,稳定客户。

5.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拓展个人理财新渠道:包括完善电话银行服务、增强自助银行服务、发挥网上银行的优势; 6.推进管理创新,以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包括大力加强个人业务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业务管理方式和考核模式; 7.加快个人理财服务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包括理财中心的建设、专业理财人才的培养、提供个性化理财服务、服务品牌的建设

(五)培养投资者正确的理财观念

拥有正确的理财观念是提高我们投资理财能力的前提,赚多少花多少的月光族就是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才使得自身陷入负翁的窘境。花钱多少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适量进行,在保证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把盈余或者固定的资产进行再次投资利用来获得更多的收益才是正确的理财观念。让自己的资产循环滚动利用,拥有多次持续性收入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占据积极有利的地位,必须在新环境中加速创新机制、完善体制,在宏观政策上,应加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环境,支持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努力培育业务环境,在微观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等相关工作,提升我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中的竞争力,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更趋合理、完善。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参考文献:

1、李洪川.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企业经贸,2010(6).

2、刘舒畅.浅谈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J].银行分析,2010(11).

3、孙喜禄,陈 豪.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海南金融,2010(9).

4、王甲贵.浅谈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视线,2010(13).

5、张琳娜,赵剑锋,张靖琳,吴丹,黄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 展策略[J]. 财经视点,2010(6).

6、金玉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金融视线,2010(6).

7、唐立楠.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J]. 消费导刊·财经纵横,2010(13).

8、陈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报,2009(1).

9、魏峥.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10、古菲娅·帕拉提.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现状分析[J].研学练笔,2008(5).

11、孙 玲.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对策[J].保险与金融,2008(1)

12、李宁,谢晓雪,郭家琪.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J]. 管理科学报,2008(3).

13、李鹏.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的评价[J],金融论坛,2008,(7).

14、 田军,李鹏.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浅析[J],价格月刊,2007(2).

15、王旭.全面开放后中外银行理财业务竞争力比较[J],时代金融,2007,(7). --------------------------精品

文档-------

第7篇:基于金融资产管理的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103-0

1摘 要 针对金融资产管理剖析了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它不仅是银行业务拓展经营范围,而且也是市场的需要,更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本文根据如何完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体系提出了一些必要措施。同时,在我国发展银行理财业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金融 资产管理 理财业务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日益活跃,银行中的理财产品的创新和新型服务的发展速度也日益加快,如今,银行理财业务在国内外的商业银行的重要阵地中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但这种状况也仅仅是个初级水平,那如何根据实际的理论经验来促进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呢?

一、金融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及个人理财现状

经营业务内容:金融机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以单一客户的资产管理业务和通过发起的管理各类型的投资基金方式两种组成。其中,针对单一客户的资产管理业务中也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通过发起和管理各类型的投资基金方式中也包括信托单位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产品方式。经营业务定位:目前在国际上,主要的金融机构已经形成了一些大资产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否将金融资产管理业务形成一个经营实体,它都已经作为一个整合的业务品牌在经济市场上进行营销。

金融危机的压力促进了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金融理财产品五花八门。现代理财业务不仅是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也时投资组合管理的银行特性化服务方式。它也将是银行提高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其中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要和拓展经营范围,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个人理财就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的理财业务实现保值或者增值的一种过程。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即银行根据客户的个人或企业的资产状况以及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一些适合客户的专业性的投资建议,引导客户科学地投资或购买债券保险储蓄等一些金融产品中,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而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外是非常流行的一种金融服务。把金融服务于销售类产品并驾齐驱,市场经济发展,从而从客观上博取更多的客源。目前前景非常广阔,消费者已经意识到了金融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银行已经把这项业务的发展作为竞争客户和业务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1.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状况,有限的约束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

现我国金融业目前还处于分业经营的状态中,与金融有关的机构如银行、证券、保险这三大市场也是相互的割裂,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收到束缚,所导致了只能在较为低级的层面上操作个人理财业务中的个性化服务。因此目前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也还只在

咨询、建议或者投资购买方案设计的层次上无法有新的突破,还不能完全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2.缺乏组织机构以及运行的保障

个人理财业务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新型综合室业务中所体现的,所以它的顺利发展完全依赖于业务整合。而在目前国内的形式,银行组织机构设置中,个人理财业务工作是归于银行的业务部。由于个人理财业务非常的广,几乎是全面包括,而其中包括的各种业务又不能在一个部门进行管理于实施,造成了业务的分割,无法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3.系统支持的缺口

建立并且能灵活运用库户资料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础,客户却不是一账户为基础的客户资料库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银行可以通过剖析客户资料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挑选优质客户,确定目标群体,以此为基础提供系统科学优质化的理财建议,实施理财服务,从而实现为客户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4.行业紧缺高素质理财规划人员

由于这项业务是一项较专业且综合性的业务,相对于理财规划的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专业,不仅需要全面了解个人银行理财业务产品的各项功能,还必须要掌握证券业、保险业等相关专业性知识,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公关交际和组织能力。目前,培养高素质的理财规划管理人员是我国金融业严重需解决的困难之一。

5.个人理财业务层次较低

个人理财主要目标实际上是在合理且安全的管理基础上,有足够的可用资金。但是在目前的国内现况,客户主要关心于资产的增值和投资收益,而在安全问题和财务自由上,减少了关注。由于社会金融投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增值和收益目前还处于中等层次上

面,客户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可观的原因往往却难以达到。因此,客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根本是其服务方式的演进。需要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的,针对不同的客户而进行的银行产品与服务。合理科学结合,并加以改造,使其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化理财产品。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资产的管理,打破分业是打破现有状况的最重要手段。

三、措施

个人理财业务是为客户提供新型综合的服务,所以业务整合直接决定着他的发展。银行理财业务是服务方式的转变,要促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其人员本身就要提高这种服务意识。提高理财规划人员的个人专业素质是银行理财业务进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金飞雪.试论金融资产管理发展银行理财业务.财政金

融.2010(02).

[2]曾庆山.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69.

[3]刘旭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中国金

融.2005(24):03.

第8篇: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问题探析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内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个人理财市场需求日渐突显的情况下,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个人理财服务和专有品牌,如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和理财产品“稳得利”、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等。其中,部分

地区的一些国内银行已经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办法,掌握了有效的市场营销宣传手段,并组建起了拥有相关业务技能的个人客户经理队伍,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的步伐加速,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将越发强烈,外资银行以巨大的国际化品牌优势正一步步逼近我国的银行业,而遭到冲击最大的就是包括个人理财业务在内的一系列中间业务。下面就各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金融机构

理财品牌

管理机构

客户进入门槛

目前全国理财中心数量分布

中国银行

中银理财

/

50万人民币/同等外币/交易量达要求/尊贵人士

超过100家理财中心

工商银行

理财金账户

个人金融业务部理财处

20万人民币

2200家理财中心

农业银行

金钥匙理财

个人业务部理财处

不详

300家左右的金融超市

金融机构

理财品牌

管理机构

客户进入门槛

目前全国理财中心数量分布

建设银行

乐当家

个人银行部理财处

50万人民币/交易量达要求

200家理财中心2000家左右的理财网点

交通银行

交银理财

私人金融业务部私人银行处

50万人民币的账户总资产/规定交易量

重大城市建设统一的理财中心

招商银行

金葵花理财

个人银行部

账户总资产日均50万人民币/季度

67个"金葵花"理财中心、228个"金葵花"贵宾室、250个"金葵花"贵宾窗口

个人理财业务正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国内金融界新的竞争焦点。各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券商以及其它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自身的优势,向这一领域渗透,推出形式各异的个人理财业务。而银行以其良好的社会信誉、专业化的理财团队、先进的科技支持及雄厚的资金实力的优势赢得客户,并占据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地位,成为个人理财服务的主渠道。其中,招商银行根据市场细分理论,借鉴国内外银行业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成功经验,形成和采取了有招行特色的矩阵式市场细分的经营策略,凭借“一卡通”、“一网通”,在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和功能齐备的高科技理财手段上较有优势;交通银行采取按照客户的职业、年龄(如生命周期)等基本属性来划分客户群的方法,依据不同的客户群体来归集整合理财产品,从而体现了差别化服务和以客户为本、替客户着想的基本思想;建设银行则根据"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对包括个人银行、电子银行、银行卡、中间业务在内的全行个人银行产品进行了整理从而推出了6款理财产品套餐,使不同层次的客户拥有个性化的选择。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已意识到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纷纷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但其采取的策略各不相同、客户定位也各不相同。银行一般理财工作的主要业务还只是为客户提供投资渠道、办理消费贷款、资信证明、预约国债等,和国外那种全权委托投资管理还有很大的距离。总体来讲,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缓慢,还处于初级阶段。

2、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分析

(1)认识不到位

银行从客户贡献度来确定战略重点和分配资源,这无疑是银行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的明智选择。但银行要由经营产品向经营服务、品牌、文化方面发展,就不能对低端客户"一放了之"、"一弃了之"。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总体上高收入客户占有比例比较低。帕累托的80/20法则深入人心,大部分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就是对20%的客户营销,但谁又能保证得了今天那80%的客户不会是明天那20%的客户。

(2)理财产品缺乏新意、服务不到位

前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品种较多,但业务范围窄,导致理财产品缺乏新意。这些理财产品的理财功能总结起来大致有:代理业务—为客户代缴各项费用,代理保险,代为兑换债券,每月向客户提供银行交易清单;信息服务—定期提供股市行情、普通的金融产品信息资料等简单的免费咨询业务;个人信贷业务—大多数银行的理财中心主要经营消费信贷和按揭贷款等个人信贷业务

。尽管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品牌,也纷纷建立理财中心,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缺少个性化服务。

(3)宣传不到位

每有理财产品新推出,经常会忽略了对内部人员的宣传,造成只有具体负责销售的几个部门了解该理财产品的情况,其他部门则知之甚少,而且理财人员缺乏主动营销意识,“坐、等、靠”思想严重。广告宣传做得不深不透,宣传的方式还停留在红布条、橱窗广告、告示牌、印刷材料等传统介质上。

(4)人员不到位

基层一线人员普遍缺少理财专业知识,在销售新理财产品时又缺乏对这些人员的宣传培训,造成一线人员在宣传营销时只能简单根据宣传材料照本宣科,而理财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各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大至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与否,小到日常生活的衣食支出,无不囊括在内,所以根本谈不上具有销售理财产品所需要的为客户测算具体的收益水平及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能力。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1、宏观环境层面

(1)投资理财的主流产品市场发展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分业经营的制约,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作为金融市场的三大分市场,银行、保险、证券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客户资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同时,由于理财机构不能替客户直接投资,导致个人理财业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进行操作,个人理财业务最为核心的部分无法实现。银行也不能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更不能代客实际操作。因为除了存贷业务,银行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产品,既谈不上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也不可能培养出自己的专业人才;其次是监管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中介机制不健全,评估分析行业不成熟,导致理财机构无法向客户推荐具有针对性或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实施理财服务。中介行为的不规范、不成熟还造成理财活动中“小道消息”盛行,商家片面宣传成风,使投资者难以获得预期的回报,严重影响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第三是缺乏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保障,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是一种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新型综合性业务。而目前在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设置中,个人理财业务工作都归在个人银行业务部。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而上述业务当前又是分别由个人银行部、中间业务部、房贷部等多个部门管理,造成前台业务分块分割,无法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后是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及系统支持,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规划建议比较单一而且个人理财差别化服务不足,多数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的基础上的,客户信息极为有限,因此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导致理财业务的开展始终无法确定目标群体。此外,各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之间的有关客户信息资料库还不能相互间形成共享,有时甚至还产生相互封锁,客观上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2)金融宏观环境

金融宏观环境主要体现在监管环境,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推出以来,以风险资本为核心的经营和监管理念在国际金融业得以确立。2004年国家监管部门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到2006年底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届时资本金不足将停止商业银行机构和业务的市场准入。把资本充足率确立为中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核心指标,并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的监管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要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探讨经营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的转变,提高资产盈利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建立稳定有效的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实现资本监管下的业务持续发展。资本补充不是目的,而是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核心是化“被动的资本约束机制”为“主动的资本激励机制”,通过业务与盈利模式转变,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银行的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

(3)市场竞争环境

竞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进行业务转型和收入结构优化的动力。随着2005~2006年中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的即将结束,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外资银行业务的逐渐开放,将使银行业的竞争更趋激烈。外资银行的挑战,使中资银行面临的不仅是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在产品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有更明确的市场定位、更好的产品、更强的综合服务能力来应对挑战。

2、商业银行层面

(1)经营思路上重“批发”轻“零售”

目前,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处于规模发展阶段,很多商业银行员工还认为零售银行业务,包括个人理财业务对银行的利润和规模的贡献不大。相比发展公司金融业务,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在银行内部思路还不统一,这成为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最大瓶颈。目前,个人居民储蓄存款远远超过企业存款,居民有财可理,理财意愿也不断增强,作为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正当其时,但内部经营思路的差异不解决,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必然受到滞绊。这要求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强内部营销,统一思路,加快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2)人力资源机制、培训体制造成理财人员缺乏、人员素质难以迅速提升

国有商业银行多年发展,积累了一批优秀的公司金融业务人才,许多总分支行的行领导都是公司金融业务方面的专家,相对而言,零售业务人才相对匮乏,对个人理财业务熟悉的人才就更少了,总分支行都存在这个问题,支行层面的理财师队伍建设问题更是一个瓶颈。人才缺乏的主要依靠两条途径解决,一是招聘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培训,提升现有人员素质,将现有人员转化为符合要求的理财人员。

(3)由于对理财服务认知的差异,理财服务策略还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服务策略还有待检讨。例如,有些银行侧重提供贵宾理财优惠服务(登机贵宾通道、免费赠送礼品等),对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方面还存在欠缺。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从长期发展来看,还是需要在客户需求分析、销售机会挖掘、投资理财产品提供方面多做工作,做好财富管理服务,这样才能实现投入产出的合理化,保证业务长足发展。

(4)理财服务技能有待提高

理财服务首重个性化服务,根据客户的理财偏好、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实际的财务状况进行理财规划,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并跟踪客户的整个理财过程,及时反馈指导,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内地商业银行在理财服务技巧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客户细分策略、数据库营销的技巧、专业理财知识、量体裁衣的产品设计方面与境外同业差距较大,人性化的服务还是不够,对客户的研究也不太充分,虽然各行在这几个方面都非常努力去改进,但整体服务技能提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这有一个过程。

(5)理财产品还不够丰富

目前,各行都在产品创新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内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增长速度很快,例如代理基金、外汇期权等产品,受到客户欢迎,成为重要的理财产品,但现阶段可以利用的金融工具和投资品种还是不够丰富,为客户做资产优化建议时显得捉襟见肘。就以基金为例,香港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全球基金产品,种类非常丰富,而我国大陆地区基金产品少,且投资主体为国内股票市场,客户选择余地并不大。

3、客户层面

(1)传统怕“露富”心理影响理财行为的深入进行

国人在财富方面,传统上比较低调,不愿意透露个人财产,担心没了隐私。理财经理不充分了解客户财务,也就无法提供全面的财务建议,只能局限在办理具体产品交易、提供信息、优先优惠服务等方面,令理财难以深入。而银行短期内又很难树立品牌形象,树立诚信、专业形象,消除客户担心。

(2)对理财服务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

部分客户认为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就是委托资产管理,关心回报率。有些客户认为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只提供建议,用处不大,在投资理财时完全相信自己。有些客户认为理财服务还是外资银行好,不信任国内银行。

(3)理财积极性还需要提高

相当一部分客户的财富没有得到合理安排,财富没有得到充分打理,自己不会理财,但又担心风险,不放心交给别人,所以大量资金存放在银行储蓄以及国债上,对理财抱着消极的态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个人理财服务体系的功能。将现代投资观念、理财策略等方面完全溶入银行的经营理念,通过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提供差异化理财服务。通过完善个人理财服务体系,可以帮助银行进行业务流程的整合、提供客户与银行客户经理交互的平台、统一客户联系、优化销售渠道;帮助银行发展客户关系、充分收集客户的需求、支持产品的创新;帮助银行在丰富客户信息和掌握客户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客户视图和客户智能管理。银行客户经理则可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的价值贡献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客户市场的细分,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提供差异化的理财服务。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利用自己的网点和员工及媒体和中介机构加强宣传和引导,并将宣传重点放在客户的实用价值上,以吸引目标客户去尝试使用。

2、创新服务,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应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根据客户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风险偏好,设计一个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对低端客户主要使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自助服务,而对高端客户则主要通过客户经理实行"一对一"服务。个人客户经理制应凭借其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及人性化的特点,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个性化服务手段,使个人理财服务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3、加强金融机构之间跨行业的合作,丰富理财业务内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全球一体化、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速,混业经营将是必然趋势,为此商业银行应该与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加强跨行业的合作,从现阶段互相业务代理发展到更广泛的行业间接触,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使居民的货币资产以储蓄为纽带,在储蓄、支付和消费环节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合理流动,并从这些业务办理进程中得到综合的效益,逐渐聚集起核心个人客户群体。

4、培养和选拔专业的理财客户经理,提高理财人员的素质。目前,商业银行应该优选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理财服务。

5、增强理财产品透明度、借助科学手段理财。理财新产品的出台,既要兼顾银行自身的利益,也要照顾到客户的利益,银行作为代理机构,直接与客户打交道,所以要增加产品在理财得益上的透明度,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操作性、风险度。银行自身不但要尽快开展个人理财规划的分析软件,还要建立个性化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改变目前的传统手工实用操作的现状,通过网络和动态分析,掌握有理财意愿的客户群,从而为这些客户提供及时细致的全面服务。

综上所述,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不仅对发现优质客户、留住存款大户、提升银行知名度与提高银行经营效益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这项业务将被打造成银行的知名品牌,成为未来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核心产品。虽然目前个人理财业务作为国内金融机构的一个新兴业务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大多停留在概念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阻力,但大力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已是大势所趋,只有认真的面对机遇与挑战,才能在未来的这一业务领域中获得丰厚利润的回报和自身发展的契机。

第9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调查

彭鑫黄华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各种金融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广泛的资金信用等专业优势,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要求,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可以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两大类。理财顾问服务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理财顾问服务活动中,客户接受商业银行和理财人员提供理财顾问服务后,自行管理和运用资金,并获取和承担由此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获取或承担。

目前,外汇理财产品和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础产品。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进程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萌芽期

与发达国家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史相比,中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非常短暂。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中国个人理财业务的萌芽阶段,当时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但大多数的居民还没有理财意识和概念。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形成期

21世纪初到2005年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形成时期,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为外币理财业务创造了政策通道,其后几年外汇理财产品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总体规模不大,没有形成竞争市场。外汇理财业务只是银行对理财业务的最初探索,而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始于2004年。2004年11月,光大银行推出了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阳光理财B计划”,开创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2005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办法和文件,以上事件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进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理财产品、理财环境、理财观念和意识以及理财师专业队伍的建设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规模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到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了687款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扩展期

从2006年开始,伴随着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变化,个人理财业务进入了大幅扩展时期。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了1089款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了3062款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8190亿元人民币。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超过6000款,发行规模为37000亿元人民币。这一时期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爆炸式扩展时期。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现象。而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扩展期转变为了稳定。在这一时期,投资者的理财观念也愈发成熟,把目光更多地转向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不足之处

据近期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以下问题:

(一)银行理财产品多为重复性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

目前国内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虽然名目众多,但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把握市场脉搏能力相对较弱,尚未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团队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个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因此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

(二)缺乏具备理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能型金融人才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服务要求高,要求理财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理财师需要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证券、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理财代理、咨询服务。因此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业务营销的高级人才的培养,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够,对客户的了解不够,披露的信息不充分

部分商业银行在编写有关产品介绍和宣传材料时,风险提示不够,只是简单的列示,如 “本理财计划有投资风险,您只能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之类的话语,而不对客户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到进行详细的阐释。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了并不适合的理财产品,造成了客户的损失,从而引起客户的不满,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旧不到位,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无法定期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缺乏相应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分析,因此,当理财产品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时,投资者就会存在不满情绪,投诉等情况经常出现。

(四)科技支撑力度不足

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迅技术为中心的金融电子化是理财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但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以宣传图表、资料、计算器等简单工具为主,缺少专门为客户设计的电脑软件,以及提供必要的查询和市场资讯服务,更谈不上为客户做理财分析、调查、量身定做理财目标和计划等。因此今后如何发挥科技优势,如何利用高科技来为客户实现差别化服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必须克服的问题。

三、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个人理财服务的实践,我国应从了解客户、注重理财品种、产品风险提示、信息披露、培养全能型金融人才、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市场。

(一)了解客户,突出个性化服务

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建立客户适合度评估机制,依据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投资预期等资料对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做好客户分类,明确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群,向目标客户提供与其风险等级适当的产品;以市场细分为出发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使客户的效益获取程度达到最高,这也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的十分关键的环节。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内部组织模式。内部组织体系应包括:客户经理对贵宾客户“一对一”的服务模式;为贵宾客户提供的“一站式”的服务流程;全行系统提供的标准化贵宾服务。由个人理财中心、各级大堂经理、网点的贵宾专柜以及客户服务热线构成服务机构属于前台服务界面,保证零售贵宾客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享有同质化贵宾服务,后台各部门应前台需求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定位于为银行树立一个新型服务窗口,具备个人理财指导和建议、账务的查询处理、信息咨询、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客户投诉、沟通回访、采集信息、产品营销、了解市场需求等功能。客户经理要对贵宾客户做定期的回访,过生日和过节要打电话问候或赠予礼品,有新的理财产品要及时打电话通知并给予讲解,根据爱好和投资取向来提出建议。

(二)加大创新力度,打造核心理财品牌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创新业务。这方面银行应是有潜力可挖的一是加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近几年中资银行在零售产品的整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重点仍是把信用卡构建成银行零售业务各子系统融会贯通,集存贷汇、消费、缴费、理财于一身的理财产品。二是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重点是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条件具备时创新更多的投资型理财品种。三是拓展“网络理财”。在品牌建设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对自身核心理财品牌的塑造,取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全部理财业务均冠以“金葵花”之名,经过持续不断的培养,更使客户自然而然低产生一种信任感,这种品牌形象是难以被同业复制的。

(三)完善风险管理,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

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应既包括商业银行在提供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主要风,也包括理财计划或产品包含的相关交易工具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银行进行有关投资操作和资产管理中面临的其他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方式和所开展的理财业务特点,制定具体而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体系。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及时向客户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如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给客户提供投资信息等。

(四)提高个人理财业务人员专业化水平,培养全能型金融人才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要重视和培养理财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相应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银行要对现有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加强培训,鼓励员工学习进修,提高员工的从业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的理财队伍。随着金融全球化及混业经营全球化的冲击,对我国今后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外,有关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因此组建一支专业的、全能的个人理财专家队伍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满足我国对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顺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在国外客户经理是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业务经营模

式,是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大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这样的人才。因此,银行管理层要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的学习和研究,统一认识,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客户经理,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

(五)增加科技投入,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

各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计算机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建设。理财业务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有一个个人理财系统的IT平台,IT平台就是要具有客户信息维护、客户需求分析、批量处理个性化需求、日常服务维护、协助产品营销、客户理财规划等诸多功能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IT平台是客户和银行的互动窗口和建立学习型关系的支撑,从而成为维护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基础。

(六)营造正确的监管引导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监管部门应该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办法和文件的相关规定加强理财业务管理,从而为理财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将走上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

上一篇:大学实验室工作计划下一篇:重大隐患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