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三乡的由来

2023-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梅州三乡的由来

梅州市三乡

论梅州市“三乡”美称的由来

世界客都——中国梅州,古称嘉应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既是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也是全球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其在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誉。

一、文化之乡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一般认为这个民系始于宋朝。据载:至南宋时候,寄居在福建汀、漳、宁化一带的客人,大量徙入梅州,到宋神宗时主户为5820户,客户为6548户,由此客家民系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壮大。客家民系是高文化层次的民系,客家人祖居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中原,为客家祖先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梅州的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迁”而来,大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长久以来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历来文风鼎盛,崇文重教,英才辈出。

文化之乡的“文化”代表了客家文化的最高境界,包括精神、思想、居住、建筑、服饰、饮食、语言、文艺、教育、信仰、习俗等方面,其中最被推崇的当属教育:一是倡办教育;二是送子上学堂;三是英才辈出。

(一)倡办教育历史悠久。梅城最早的教育当追溯到900年前。北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谏议大夫刘元城谪居梅州,在梅城聚士讲学。后人以“元城路”纪念之。明代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知县刘彬在周溪建濂溪书院,濂溪书院乃现在教育学院之前身。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知县林欲昂在梅城下市新码头建锦江书院。自清顺治至光绪五年(1879)止,梅城境内共有书院9间,分别为先贤书院、立诚书院、周溪书院、培风书院、义学书院、东山书院、培南书院、梅东书院、崇实书院,其中以东山书院最为称著。光绪年间,梅城第一所新式小学于道前街创办;黄遵宪等人设立嘉应新学会议所,大力倡办新学;梁春在附城“耕耘小筑”创办女校;女诗人叶璧华创办懿德女校。

此外,梅州地区其它各县均在较早时期广泛办学兴学,书院、学宫、学校等教育机构遍地开花。

(二)送子上学蔚然成风。客家文化心态,自古以来重文教,薄农工。嘉应为广东丘陵地区,资源不丰,土地不沃,耕地缺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为摆脱困境,人们尤其重视选择读书求知的仕途之路,作为向外开拓、创造业绩、谋求生存的重要手段。于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强烈意识牢牢支配着每代人的头脑。连流行的童谣都唱到:“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没老婆。”为人父母者也非常具有远识,把缴子读书作为自己的天职,再穷也要勒紧裤带,咬紧牙关送子上学。“喉咙省出缴子读,只盼孩儿美名扬”。当地还流行“有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的俗语。只

有苦读书才能得真知,满肚文墨,才能登科及第,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这就是“十年寒窗”的真正动力。

据史志记载,嘉应地区南宋时即塾学遍布,明清时科甲兴盛,蜚声海内外。据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教育普查情况,梅县学校总数、学生人数名列两千多个县中的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升学率稳居全省前列。

(三)文风鼎盛、英才辈出。梅州虽然在农业耕耘上土地贫瘠,却在播种文化方面有无穷无尽的沃土。正是这块沃土上培育出大批杰出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梅州院试》载:“自宋以来,代产伟人”,如“五科五解”、“一腹三翰院”、“一科五解”。据载:自唐末至清光绪,考取进士105人,举人681人,廪生、贡生、秀才3900余人。清乾隆年间,嘉应州官王之正在署前树立“人文秀区”牌坊,以志本地人文之盛。清中叶以来,造就了叶剑英、宋湘、丁日昌、丘逢甲、黄遵宪、张弼士等一大批名人贤士;辛亥革命以来,梅州孕育了25名两院院士、1名元帅、474名将军、252名大学校长(书记)。伟大文学家郭沫若,1965年来梅州时,亦赋诗称赞梅州“人物由来第一流”。

客家文风经久不衰,代代发扬光大,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还创造出极具客家特色的“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客家谚语”,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作出重大贡献。此外,梅州还具有丰富的客家文物、独特的客家民居、浓郁的客家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共同为“文化之乡”的美誉添彩加墨。

二、华侨之乡

梅州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何谓“侨乡”?国内权威专家指出,构成侨乡的“硬件”必须有华侨、归侨、侨眷人数较多;与海外亲友在经济、文化、思想教育诸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侨汇、侨资多,侨资企业较发达;华侨素有捐资办学传统,原乡教育水平较高。以上述条件衡量,侨乡梅州名副其实。目前,梅州旅外侨胞3366442人,约占全国侨胞总数的十分之一,相当于梅州现有485万人口的69%。

(一)客家大本营梅州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客家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此话一点不假。单说梅州。梅州各个县级均有人出国,有的县乡华侨侨户占三分之一左右。如华城的黄埔乡有59 0户3170人,其中侨属205户,1138人,归侨262人,港澳台胞17户712人,在外华侨1832人,分布在美、苏、英、法、日、泰、马来西业、印尼、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 。几乎村村都有“南风窗”,户户皆连海外亲。海外华侨有崇敬怀念祖先和热爱家乡的优良传统。

(二)在我国,不少客家人聚居的地区都有华侨。梅州市的各县都是华侨之乡,这些地方的大多数村庄都有华侨。华侨心系故土 ,造福桑梓。华侨对梅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梅州能有今天欣欣向荣的局面是与梅州客

家华侨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像德龙大桥、剑英大桥、秀兰大桥、金利来大桥、剑英体育馆、金利来大街、宪梓大道、滨江公园翰荣亭、梅州市科学馆全是旅外客家人捐资建的。梅州从一个落后的小山城变成一个现代化城市,这是华侨爱国的桑梓情的体现和成就,功不可灭。广大客家华侨素有爱家爱国的优良传统。各级政府部分要重视侨务工作,发挥梅州华侨之乡的优势,引进华侨资金建设家乡。

三、足球之乡

梅州是中国的足球之乡,足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二十世纪

三、四十年代拥有与世界球王贝利齐名的一代球王李惠堂,当时有“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之说。上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对外工作会议上说:“梅县是‘足球之乡’,请外国友人去那里参观。”1964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为全国开展足球运动的10个重点市县之一。1979年,梅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地区之一。从1951年至2003年53年间,梅县足球队参加国内各种比赛239次,其中获得冠军123次、亚军62次、季军32次。

(一)足球人才层出不穷。梅州辉煌的足球运动史上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建国以来已为国家和13省市输送了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270多名。其中国家级教练、国家队运动员就有44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梅州籍球员曾占据广东足球队半壁江山,我市籍球员张小文、郭亿军、谢育新曾经参加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现在中超球队踢球的运动员有李建华、吴伟安、黄隆、朱家伟、饶伟辉、高志林、刘彬彬、李炽、赵宇豪;在广东日之泉球队的有李伟军、潘佳、史亮、刘盛、黄龙;在广东海印女足的有张琳、张佳丽、曾颖茵、曾秀兰、朱伟玲、李映静、何娟容。

(二)足球事业蓬勃发展。历年来,梅州各级党委政府将抓好足球项目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遗余力地抓好绿茵工程,使足球之乡人才辈出。一是通过抓好青少年足球工作,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基本巩固了以市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以县级业余体校为重点,以传统项目学校为骨干,基层训练网点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上世纪八十年代,梅州青少年足球成绩名列全国前茅,曾经2次(198

5、1987)夺得全国“幼苗杯”冠军,1次(1984)夺得全国“萌芽杯”冠军;数次获得“幼苗杯”、“萌芽杯”、“希望杯”等赛事的亚、季军。二是通过尽力多举办、参与赛事,促进足球项目的普及和提高。因势利导,加强扶持和指导,使社会自由组队的足球赛每年坚持,形成制度,形成特色。

目前,梅州市和梅县各有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专业青年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全市有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1间,大小足球场170多个,业余足球队2000多支。

(三)“全民足球”氛围浓厚。梅州足球文化氛围相当浓厚,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足球运动热情度高。一是全市范围内普遍拥有较多设施完善的足球运动场

地。梅州市首个国际标准体育场——梅县体育场已建成一座新颖、高规格,拥有2万个座位的大型足球场,为我市承办高水平的大型足球赛事提供了良好平台。全市加大力度推进校园足球场地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以梅州城区为例,龙坪小学、作新小学、鸿都小学、客都小学、人民小学、城北镇中心小学、乐育中学、嘉应中学等相继建成人工草球场,舒适安全的场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快乐踢球”。二是足球活动蓬勃开展。足球是梅州各地机关、厂矿、学校、社区、农村开展最为普及的一个体育项目。校园足球文化已成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重要工作,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生参与足球活动人数逐年增多。各系统各单位节假日举办的足球赛事连续不断。各行各业积极参与足球赛事,如企业积极赞助足球赛事、外出乡贤纷纷出资兴建足球场等,均提高了群众参与足球活动的热情。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