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依法治校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实施依法治校

中学依法治校的实施路径

“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是兴国、兴邦之本,因此把教育管理及其办学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实行依法治校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早在2003年7月17日,教育部就颁布了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03〕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于2013年1月16日又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学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教育的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依法治校的含义

我国的教育法学,大致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纵观这一段发展历史,很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都对依法治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发表了诸多相关的论述,出版了相当数量的书籍和论文。那么,究竟何为“依法治校”呢?

1.依照宪法和法律

新华网在2014年4月6日发表的文章《十八大报告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新高度》中提出:“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从法源角度上分析,“依法治校”中的所依的“法”,首先必须与“依法治国”所依之法一样,必须是合宪之法,合法之法。

2.依照政策和规章制度

宪法和法律具有稳定的特点,而现实社会的情况却是瞬息万变的,因此,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用于指导中学的办学,而依据宪法、法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策也是依法治校所要遵守的。同时,学校在宪法、法律的基础上,会根据本校的现实情况以及发展需要,制定一些属于本校的规章制度,而这些自治性的规范也是“依法治校”所要遵循的。

综上所述,依法治校就是学校的教职工在学校党政部门的领导下,依据宪法、法律、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学校各类事务,对内确保各项办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对外维护全体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使学校的发展能够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中学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依法治校是对封闭式的集权管理方式的变革,它改变了中学以往单纯依靠行政指令开展工作的状况,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部分学校的依法治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法律法规系统不够健全,校内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制定的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在内的法律法规总共不到20部,而与中学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就更少了。其次,虽然所有中学都已经制定了关于本校的一些自治性规范章程,但是这些规章制度仍然不够完善,甚至有些规定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缺乏法律依据。例如,近年来,因教师严重不负责而导致的中学生受侵害的案例日渐增多,但是学校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因此,学校在这一类事件的处理上随意性较大;甚至有一些学校将学生的一些失当行为与开除相挂钩,学校凭借着本校的一纸规定就直接废除了宪法赋予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由此可见,中学在依法治校的实践上仍存在较多细节上的漏洞。

2.中学管理人治痕迹较重,权力和权利冲突失衡

现实中,一些学校对依法治校、依法管校相关理论的研究不够重视,致使学校的治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随意,内部管理上人治倾向严重,师生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尤其是学生,他们作为学校管理中的弱势群体,其权利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由于中学生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致使部分意志力比较薄弱的中学生在受到侵犯的时候“有冤无处寻”,而出现一些过激行为。而权力和权利的冲突则表现在,如一些中学从自身的管理需要出发,会定期进入学生的寝室检查违禁品,有些学生就会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如一些中学在制定本校的一些自治性的规章制度时,会根据学生的某一些失当行为制定相应的罚款规定,有些学生则认为这一类规定侵犯了他们的财产权等,由此可见,真正落实依法治校,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教师法律素养较为薄弱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但是有些学校过于重视对教师这些的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师的“师德”建设,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的法律知识,部分中学教师受“唯领导是从”的观念影响,忽视了自己的法律权力和权利。而部分教师对法律法规的忽视也是导致中学生权益受侵害事件时有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中学依法治校的实施路径

中学管理要在新常态下把握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就要加快中学管理的法治化进程,使依法治校成为中学的常态化管理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有法可依,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

宪法、法律以及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上的学校规章制度是中学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中学要实行依法治校,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使中学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学应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宪法法律的规定,以及政府出台的各类相关的法律政策,制定本校的一系列自治性规章制度体系,进而有效地解决学校的制度与法律相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中学管理人员依据自身经验、权力治校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学校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才能推动中学依法治校的可持续发展。

2.有法必依,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就中学内部而言,国家的宪法、法律、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依法治校”的“法”,都是中学管理人员在中学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有法必依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关键环节,中学要扩大民主监督的范围,发挥纪检部门在依法治校进程中的监督作用,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全体师生在依法治校过程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民主监督机制中,学校要改变以往凭经验、凭权力的管理模式,在行使管理权力、做出管理决策时都要以法律法规、政策及规章制度为首要准绳,依法管理,依法公开,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才能真正实现中学依法治校的管理目标。

3.德法结合,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主体,其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依法治校能否顺利实施,中学的高层领导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本校教职工的法律素养。例如:当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应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职工在新入职时,学校应设置相关课程,集中讲解本校的规章制度;通过意见征集会,听取全体教职工对依法治校的意见和建议等。应由学校的领导干部带头,动员全体教职工主动学法,确保全体教职工都能对依法治校的重要性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但是,“法”的作用范围也是有限的,法是管理的重要保证,德则是学校管理和发展的灵魂和润滑剂,因此,中学在依法治校的进程中还要重视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终极意义,唯有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师大附中)

作者:卢丹琪

第2篇: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摘要:面对新世纪,高校在改革、发展和保持稳定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学校的法制建设,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德治校,并且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是新世纪新形势高校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

关键词:依法治校;以德治校;高等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依法治校,就是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管理学校,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同时使学校的一切活动纳入学制的轨道,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从而顺利完成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德治校,就是要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培养师生的道德觉悟、道德感情、道德信念,提高师生的道德品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通过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凝聚人心,调动学校师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面对新世纪新形势,高等学校在改革、发展和保持稳定的过程中,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德治校,并且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加强学校的法制建设,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坚持依法治校

1.依法治校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此,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级人才、为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引领社会文化潮流提供重要保障。

2.依法治校必须坚持校务公开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因此,依法治校必须坚持校务公开制度。要积极探索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并且作为学院最高议事制度,充分发挥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主体功能,明确细化学院权责利,充分调动学院的工作积极性。

3.依法治校必须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学校的法律责任越来越重,高校管理已经不可能简单地依靠政府的行政指令来进行,而必须按照已经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独立进行。

学校的管理要创一流,必须要讲究科学管理。学校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健全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力求使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学校民主制度的建设,实行民主管理。民主是时代的精神,也是改革的主旋律。现代的管理应该是民主的管理,必须是富有时代精神的民主管理机制,这是现代高校管理的基础,不管在学校里做多大力度的改革,“民主”两个字始终要得到充分的体现。民主法治、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在管理上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动。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努力营造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使校园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使学校发展不断呈现出协调、均衡、有序的态势,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4.依法治校必须遵循教育基本规律

依法治校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按照人成长成才的规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适应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遵循教育基本规律,要求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一是要尊重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就是教育的周期长、见效慢,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具有前瞻性、预见性,要有远见卓识;二是要尊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远大理想追求、富有个性化发展潜质的青少年。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三是尊重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因此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受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四是要尊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快,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广方法多,因此,我们应该支持教师对待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同样课程不同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大学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坚持以德治校

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德治校。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儒家的“德治”是治民之术,而我们今天提倡的“德治”是一种治教、治校方略。

1.良好“官德”是实现“以德治校”的重中之重

法治与德治,从本质上讲,都是治校的策略与方法。“以德治校”,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治校者指校长,泛指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应有德。第二,治校必用德。“有德”,讲的是治校者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用德”,讲的是治校的手段。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归根到底就是以德服人。

为“官”有德,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特别对于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是“德”。领导干部有坚定的“以德治校”的信仰和“以德服人’的原则,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为学校建设发展服务。

为“官”有德,也是公众道德示范的要求。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因此,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关键,这就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从学校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修德的特殊重要性。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自我,树立良好的“官德”。

2.良好“师德”是实现“以德治校”的有力保障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承担着传播人类进步的优秀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光荣任务,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师德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师德”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敬业,这是师德的核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师德的灵魂,教师以此为准绳,才能真

正做到教学相长,才能真正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精心地培养学生,才能真正使诲人不倦、呕心沥血成为教师敬业精神、师德形象的真实写照。二是身正,教师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其思想品德、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为人处事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熏陶、感染着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到以德为本,身正为范。传道,一言一行必须为人师表;授业,一字一句,必须严谨准确;解惑,一问一答,必须学识渊博。三是博学,教师应当是在某一专业领域知识渊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崇尚科学的典范,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使教师的学术力量转化为人格力量去鞭策、激励和教化学生。

三、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辅相成

1.法治与德治在内容上相互融合

我国的法律不仅吸收了许多道德规范内容,而且有的道德规范也通过立法程序变为法律条文。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道德是立法的基本原则,众多的法律条规也是从道德规范转化而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法治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德治。这足以说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在内容上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2.法治与德治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德治的主要功能是扬善,引领真、善、美,它具有内在控制力与调节力,强调教育和自律性,强调人的内心世界,通过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抵制道德败坏的丑恶现象。法治的主要功能是惩恶,它具有鲜明的外在性、强制性和他律性,调整人的外部行为,通过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扬善与惩恶,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两者是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

3.法治与德治在运作方式上截然不同

尽管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但法律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师生的行为,它的作用发挥以强大的国家司法机关为后盾。而道德与法律不同,它不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推行,而是靠公共社会舆论、师生内心的信念和良心以及习惯、传统和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法制属于硬约束,道德属于软约束,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4.法治与德治在目的上趋于一致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是治校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虽属于不同范畴,但都是管理学校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都以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为自身的目的。两者同步推进,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才能全面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型高水平大学。

依法治校,要求我们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德治校,要求我们要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全面激发、调动和保护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现代化大学,我们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德治校,并且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允正,何新生,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J],黑龙江高教研究,2D07,(4):104-106

[2]黄裕民,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24-27

[3]关冲天,试论依法治校与和谐校园建设[J],社科纵横,2008,(2):125-126,

[4]袁贵仁,在教育部201 0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chinanows.com.cn

[5]李红旗,王凌云,试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J],高校园地,2D08,(13):188-189

(责任编辑:张中)

作者:陈为德

第3篇:高校依法治校略论

当前,随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校已成为党和政府管理教育的基本方针。高等院校的依法治校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从法律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路线、方针在学校的贯彻执行。当前,依法治校在理论与实践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因而,从理论上对此问题加以厘清,从实践上正确推行依法治校无疑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就高校依法治校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教育法制体系不完善

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对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推进,随着教育法制建设向纵深发展,现有的教育法制体系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致使一些教育行为处于无法可依状态,从而影响到治教水平的提高。

1.从教育法律法规的横向覆盖面上看,其立法体系尚不宽泛和完整。如《民办教育法》、《成人教育法》、《教育经费法》等一些亟待出台的重要法律尚未制定和颁布。如近年来,学生在校受到伤害的案件日渐增多。由于目前我国还缺少处理学校事故的比较明确的法律法规,学校、教师应怎样承担法律责任尚无具体的规定,因此司法判决中随意性较大,以致学校不堪其忧。

2.从教育法律法规的纵向结构来看,尚未形成一个内容和谐、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一个以教育基本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教育法规、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教育规章组成的层次明确,脉络清晰的立法体系尚待进一步形成。例如,国家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尚需出台《高等教育法实施细则》与之相配套,并且还需对各个法律关系的职责、经费投入、教师工资、基本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从教育实践来看,仅凭一部《高等教育法》难以真正全面规范高等教育的行为。同时,从教育的承办者——学校来说,还未建立起完善的、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法规规章制度相适应的校内规章制度,一些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教育法规规章相抵触的规章制度尚需进一步清理、修订。

3.高校自身在制定管理规范的程序存在瑕疵。制度的生命在于其相对的科学性、规范性与稳定性,而规范性、稳定性的属性都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的。而一些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机构不明,学校的每一个具体职能部门都能制定规章制度;教代会不能真正行使职权,由于缺乏明确的机构内部的合议机制,结果只能是要么“合而不议”,要么是“合而议不成”。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尚未落实到位,习惯以行政手段代替法律手段

长期以来,教育归属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统抓统管,行政管理部门依靠政策、文件规定来管理教育,学校依政策、文件、规定来实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教育部门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因而对高校自主权能的发挥极其不利。教育的举办者往往超越行政管理权限对教育承办者的自主权进行干预,如因担心下放文凭发放权会降低文凭的含金量,而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毕业文凭的现象。教育的举办者宁可损害教育承办者的办学自主权,运用行政手段来调控和管理教育,而不是从如何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上着手规范教育行为。

(三)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适应教育发展需要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机构设置及其权力的划分。高校内部的权力构成主要包括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学生权利等。行政权力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各级管理层中,组织赋予管理层相应的职责的权力。在我国,“官本位”思想影响深远,行政权力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教育机构也不例外。建国以来,高校事实上是被当作政府机关的附属单位来管理的,高校自身也是以行政模式来组织和运转的,这就形成了我国高校行政为主导的管理体制。进而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高校抱怨政府主管部门管得过多过死,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又出现了行政权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取代学术权力,忽略和压制学生权利的现象。高校制定的一些内部管理制度,在涉及学生的某些基本权利和义务时,往往对权利作限制性的规定,对义务作增加性的规定。比如自设罚款等行政处罚;将本科生的毕业资格或学位资格与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成绩挂钩;对考试作弊学生按退学处理等。如果因此发生纠纷乃至诉讼,学校难免陷入被动并承担败诉风险。

二、高校推进依法治校的措施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及其实践运作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也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一)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高立法质量

1.就教育法律法规的横向覆盖面而言,立法机关应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补充制定部分全国性的配套教育法律或将现行教育法规上升为法律,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填补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的空白点。

2.就教育法律法规的纵向覆盖面而言,应加快建立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或法律的实施细则等具有不同等级效力的教育法体系,形成一个配套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体系,使教育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整体。特别是要加强地方教育立法的进度,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法规,对于教育工作中国家尚未立法予以规范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依据法律确立的原则,根据地方实际制定暂行规定,使之成为国家教育立法的有益补充。

3.提高教育立法的质量,增强立法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坚持严密细致的立法原则,同时对已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情况予以审核,按法定程序及时做出必要修改,尽量保持法律法规体系的协调性、衔接性和统一性,避免下位法与上位法的抵触。

(二)依法维护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作了原则规定,即高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一规定表明,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作为法人应依法享有自主权,实现自我约束,也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办学质量实行竞争取胜。在民事活动中校长作为法定代表人有权维护办学自主权的各类权益。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是指以政府办学为主条件的自主权,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与高校本身的内部民主管理并举条件下的自主权,是接受政府的监督、支持条件下的自主权。我国的《高等教育法》第33条对办学自主权的条件也做了严格限制,高校行使办学自主权利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国家规定的办学规模进行。高校一方面要积极行使和依法维护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也要争取政府的帮助,协调扩大自主权。

同时,作为高校管理主体的政府,在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上,也必须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政府不能把依法保障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的责任与“以政府办学为主”的责任混同,凡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以政府办学为主的责任,必须由政府实施,如财政拨款,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经费的逐年增长,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不得抽回其投入的办学资金,规定高校年经费开支和筹措基本原则等。这些方面都是政府的法定职责,政府没有按规定执行的属于违法行为,在高校的依法治校过程中,政府就要依法保护高校的合法权益,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同时,政府要明确作为举办者、管理者与学校的权利义务关系,依法下放权力,改革对高校事务管得过多、过细的情况。属于政府的职责范围,政府没有执行的,高校可以依法申诉。我国目前对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处理程序,可以考虑由国家立法,规定诉讼程序,解决高校与政府之间在上述方面的责任关系。

(三)高校内部管理部门实行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与法治相对立的“长官意志”主要针对行政长官而言,类似行政长官的高校管理人员是人治还是法治,是“为政在法”还是“为政在人”,其决定因素在于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否依法行政。在高校的依法治校过程中要防止“权威治校”代替法律治校。高校的管理工作固然需要渊博的知识,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奉献精神、求实精神等,但是如果缺少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其管理工作就会偏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超越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谈事业心、责任心是官本位的表现。高校的管理工作应凭借行政组织的规范化,行政行为的规范化,行政监督的规范化,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统一性、连续性、稳定性,以保障高校的办学秩序、教育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正常化。

我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为高校的内部管理提供了行政法律依据。《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校“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实质就是要依照法律制约行政权力。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是实现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律化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业标准,招生制度、学位制度,教师职务制度以及学校各类人才的自聘、晋升、奖励和处分制度,都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实现管理科学化。管理工作科学化要求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吻合,在依法治校过程中,高校内部管理部门的“依法行政”对于高校教师依法从教、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具有带头作用、榜样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杨祖涛

第4篇:实施依法治校

实施依法治校,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潼关城关二中依法治校汇报材料

为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校方针,落实陕西省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和有关精神,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校坚持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依法治校的实际效果,促进了校园良好环境建设。

一、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为指导,以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要求为依据,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以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推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为目的,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采取有效措施依法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1、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渭南市教师“十不准”》规定,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确保“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工作取得实效。严格师德考核,切实把师德考核及教师教育行为作为教职工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奖励的重要依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2、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课时。不擅自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不加快教学进度、提前结束功课和提前复习迎考。认真开展好活动课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主动的接受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

3、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统一作息时间。控制学生每日在校的课内外活动时间,中午严禁布置作业,严禁组织上课、补课或自习等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活动,任何年级和班级不得拖延时间从事任何活动。认真落实“两课两操两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用书管理。彻底解决乱订复习资料和不规范用书问题,规范教材管理和使用行为。任何组室和教师个人均不得向学生变相征订或出售教辅资料。如有违背规定的,要严肃进行查处,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以此维护教材使用和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从而达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的目的。

5、推行校务公开工作,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学校落实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文件依据,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坚决制止乱收费,未经学校许可,任何年级班级和个人不得私自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6、控制学生家庭作业的分量和难度。教师坚持“备课要深,讲课要清,作业要精,辅导要勤”,课后作业质量要精,突出重点;作业量要适当,避免重复。严禁搞题海战术,或随意增加学生的作业量,坚决杜绝用加大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一经发现,对任课教师严肃处理。各年级强化落实作业审批和督察制度。

7、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按规定组织考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不准按考试成绩排队,创设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教育教学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树立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8、安排好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同时,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工作,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及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全面了解社会,利用社会资源,正视社会问题,积极配合和正确引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求全体教师以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不仅教好书,而且育好人,主动和家庭、社会相结合,创造一种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开展了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各种文体活动,如启明星艺术节和体育节,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9、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提高认识,主动增强“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更新观念,创新思维,主动自觉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善于研究问题,把功夫下在备课、上课和研究教法上。教师是搞好“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主要群体,要求广大教师真正担负起工作的重任,为切实地把我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而努力。

10、学校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切实把“贯彻《义务教育法》 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经常对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对违反规定者严肃处理。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发展成长创造优良宽松的学习环境的有效机制。

三、加强法制教育,促进校园法制环境建设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一是邀请我校法制辅导员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社区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建立家长教育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团队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利用课堂、学校广播站、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晨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学生无违法犯罪现象。

2、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他们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普遍开展法制教育。除确保政治课完成法制教材规定内容外,还充分利用团队活动时间及每周的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3、针对实际,强调法制教育的层次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个性特征,学校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注意了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学校学生年龄差异,利用图片展览、表演、观看专题法制教育片等直观形式加强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学习交通法规,养成遵守交通法规良好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坚持在新生中普遍开展军训活动,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良好习惯,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在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的前提下与守法相结合,使普法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法律这一有力的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学校定期举行消防演练活动,同学们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认真学习《交通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全方位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结合学习《国旗法》,学校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并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使每周庄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由于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学生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四、强化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经常对学校房舍安全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汇总情况。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工作,保证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和卫生体检工作,进行岗前培训。采取有效的具体工作措施,做好预防传染病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严格门卫制度,落实责任制。对学校各场所进行防盗、防火设施和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提出整治方案。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加强了对学校内互联网上网服务的管理工作。进行大型活动安全事故事前教育,制定安全措施有效的大型活动方案及应急预案,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应的安全制度,对教学设施、实验设施安全情况定期形成检查报告,确保危险品专门地点妥善存放,专人负责。

依法治校的实施,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法制意识,今后,学校将继续开办家长学校、家校法制讲座、小手拉大手互动学法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师生的学法、守法、用法水平,增强依法治校、依法施教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整体素质,使我校在迈向名校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第5篇: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平昌县岩口小学 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依法治省的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校法制学校工作,真正做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现根据省法律进课堂电视视频会议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为指导,遵循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为基本方针,将学校管理和工作全面纳入法制的轨道。

二、工作目标

法律进学校是建设法制学校的根本保证。通过深化学校法制建设工作,形成与学校改革和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内容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法制工作机制和考评办法,保障法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造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制工作和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教师队伍。

三、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工会、少先队、村小主任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校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

组 长:苟 祎 副组长:赵 旭

成 员:张德吉 张良舟 赵继强 赵钟林 李 颉

谢光体 张进 刘柏文 各村小村主任

办公室:刘柏文 谢光体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1、加强法制教育学习与宣传,强化依法治校理念。学校通过专题会议和专题读书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和法规。

2、务实开展好依法治校的分层培训工作,抓好依法治校的班子与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学校依法治校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加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领导小组成员的法制培训,其次是组织教师进行依法执教的培训,还要利用各种集会,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让他们守规则,懂规范。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抓实依法治校。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法制教育进课堂,坚持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坚持开展法制教育专题活动,坚持做好依法治校的检查、考核、评比工作,使每一位师生都要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工作、学习、生活,不断提高自己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一个法制意识强、工作热情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师生群体。

4、做好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推进校园法制文化建设。 一是利用好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一二九等重要节日进行法制宣传;二是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手抄报、黑板报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三是学校开设专门的法制文化长廊;四是充分手机报等网络媒体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五聘请司法干部到校进行法制讲座,让他们通过实际案例教育、警醒师生。

5、切实落实“五有”,准确把握学校法律教育的工作重点。 学校从课程、教材、师资、考核、经费上落实“五有”,做到有分年段的普法教材,从小一到九年级课程表上体现法制教育进课表,并安排专人按课表上课,且做到有备齐课,同时学校建立场专项的考核办法,同时充分满足在依法治校工作的经费支出。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这些骨干学科作用,对师生进行法律知识、意为、思维等内容的教育。

7、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严格按照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认真组织选举,切实履行教代会职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重大事项经学校支部、行政讨论决定后,需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搞好民主监督制度,强化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职责,定期更换校务公开内容。建立情况通报制度,不断强化监督机制。

8、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认真抓好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教育,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开创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局面。一是突出法制教育地位,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要求。二是创新法制教育形式,开展主题会、黑板报、法制宣传月、知识竞赛、队活动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守法,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三是拓展法制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德育教育基地作用,完善家长学校、社区教育组织,进一步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四是注重法制教育效果,把握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有效遏制学生违法犯罪。

总之,学校要把依法治校纳入重要的日常工作,并把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切实提高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在校园中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

2014年9月5日

第6篇: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于田县高级中学依法治校

实施方案

2006年5月

于田县高级中学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一、 目标:

增强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高效监督的水平。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关系、新情况和新问题,维护校园稳定、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二、 法律文书依据:

1、《教育法》

2、《义务教育法》

3、《教师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

5、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

三、建立组织,明确责任

为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高效监督的管理水平,维护校园稳定,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决定建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

三、 工作职责

(1)、依法修改学校《章程》、《学校管理制度》。 (2)、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3)、全面负责学校依法治校实施工作,每月研究工作一次。 (4)、聘请学校法制副校长。

(5)、宣传、落实、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五、具体工作:

1、学校实施党支部保证,校长行政负责,工会民主监督管理模式。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2、学校实行教代会制度,三年一届,每年召开大会一次,重大决策必须获教代会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实行校务公开。

3、学校按教育的不同学科健全,完善学术组织,研究氛围浓厚。

4、办学活动以道德教育为先,坚持素质教育,有良好的校风。

六、依法治校、公开承诺

1、自觉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其他国家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教育师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要提供多种形式帮助,对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不予拒收,并为其提供方便,对品行有缺陷、有一般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创造接受教育的条件。

3、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如期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目标,并加大力度达到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要求。

4、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制定学校章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5、经常在广大师生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护自救意识、分辨是非意识等。

6、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学校,调理纠纷,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7、依法保护学校及教师的合法权益,建立学校重大事务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等事项的议事、决策与监督程序,进一步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并完善教师申诉制度。

8、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招生活动、收费及经费使用。尤其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与项目收费,决不私自乱设收费项目及提高收费标准,不私自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

9、加强学校固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不私自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移做他用。不私自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

10、治理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开展安全文明校园活动,确保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工作、学习环境。

11、健全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创造体现法制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杜绝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12、禁止学生出入“四厅”,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授反动、色情和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电子信息,推进学生网络文明行为。

13、广泛开展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等活动,教育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4、自觉地接受上级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七、依法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办法

为维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排除外部非法干扰和侵害,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学校稳定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学校将对以下行为进行依法维权。

1、发现单位或个人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学校立即制止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其责任。

2、发现有暴力、凶杀、色情、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在学校传播,学校将依法予以没收,并追查其来源。

3、非学校人员及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学校。若对劝阻、制止无效的,立即报告当地公安部门或110。对于造成师生伤害的,提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4、不允许单位或个人在校园内从事以师生为消费对象的盈利活动,一经发现,立即制止,并按法律程序追究其责任。

5、发现单位或个人依傍学校围墙构筑建筑物或建筑物影响学校采光、通风,学校将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制止或限期拆除。

6、发现单位或个人在学校门前200米半径以内设置台球、电子游戏厅、网吧营业点,学校将报告文化、公安部门进行依法取缔。发现校门和两侧设置集贸市场、停车厂、摆摊设点、堆放杂物等,学校将提请当地工商行政部门进行依法处理。

(二)、依据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令第12号发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将采取以下维权办法:

1、学校全体教职工必须把学生的人身安全摆在第一位,从学校的设施建设到管理,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到校内外一切活动,学校及全体教职工都要认真履行本《办法》规定的相应责任,并留有明显履行痕迹,以备查证。

2、放假7天以上,学校均向学生家长提出要求,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并签定责任状。

3、对校内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均及时组织救治,及时通知家长,及时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对事故的处理,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时妥善的采取协商、调解、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凡是有外来者到学校扰乱学校秩序的,侮辱教师学生的,侵占或破坏学校校舍、场地设施的,学校将依法进行制止,并及时报当地公安部门或110,将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四)、对任何行政执法部门对学校非法或不合理的处罚,学校将采取听证、行政复议等申诉程序进行依法维权。

八、校务公开实施细则

(一)、校务公开内容

凡是学校重大决策和涉及教职工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除法律、法规规定涉及秘密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原则上都必须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校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对外公开有:

1、学校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案;

2、学校的重大决策;

3、学校收费的依据及收费标准;

4、学校机构设置及职能和各岗位职责;

5、招生工作有关事宜;

6、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7、学生管理;

8、大宗物资采购与工程建设招标;

9、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成果等。 对内公开有:

1、 教育经费的收支及财务管理情况;

2、 评优评先及职称评聘;

3、 教职工聘任和人事管理;

4、 奖惩情况;

5、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6、 民主评议领导干部,选聘、任免干部等有关事项;

7、 其他要公开的重大事项。

(二)、校务公开的基本原则

1、党支部领导,党、政、工共同推进原则;

2、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原则;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实原则;

4、按章办事、依法执行原则;

5、有利于保护、调动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积极性,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原则。

(三)、校务公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校务公开组织机构 (1)、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2)、校务公开工作组 (3)、校务公开监督组

2、校务公开工作职责

(1)、校务公开工作领导组职责 ①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②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安排布置,并实行全过程管理。

③及时解决校务公开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校务公开工作职责

①在校务公开领导组的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 ②做好实行校务公开制度的协调工作。

③受理职工意见,负责有关校务公开信息的收集、反馈。 ④深入各组、室调查研究,掌握情况,为校务公开领导组当好参谋。

⑤及时总结汇报工作,并推广先进经验。 (3)、校务公开监督组职责 ①监督学校校务公开工作。

②及时纠正违反学校制度实施的行为。

③有权向校务公正领导小组反映学校实施校务公开的情况。 ④建立师生及家长的投诉制度,对校务公开中不真实、不合理、侵犯师生利益的有关问题,受理相关人员的投诉。

(四)、校务公开的实施

1、公开收费。学校收费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依法进行。要公开收费批准文号、收费项目、标准、范围,学生课本等代收、代办项目使用情况,接受社会捐赠款数额和使用情况。

2、招生事务公开。公开招生计划,由教导处接待新生报名,发入学通知书,编制班级,开学第一天张榜公布。

3、学生管理公开。公开学生转学、借读、休学情况,学生奖励、扶助贫困学生的办法、名单和金额,学生评优评先,各类竞赛活动获奖名单等。

4、工程建设与大宗物资采购公开。

学校工程办事程序:申报项目→上级审批→编制预算招议定标→组织施工→质量鉴定→工程结算。公开资金来源、设计、监理单位的选择、造价等。大宗办公用品、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要通过学校行政会研究,并实行招标,操作过程公开。

5、学校决策公开。公开学校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管理制度、教研教改实验专题及重大活动、各月工作安排、学校获奖情况。

6、财务管理公开 (1)、严格执行《会计法》。依法建帐、不搞多本帐、不私设小金库。否则,学校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认真做好收支预算,并在教师大会上公布。杜绝收少支多,发生负债。学校各项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社会捐赠等)、指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建设支出等),必须日清月结,按时公布。

7、奖惩情况公开

(1)、评优选先。公开各级各类评先进的条件、名额、操作程序等情况。学校按评选条件、结合工作量化、工作成果等进行全面衡量,民主推荐评优评先人选。学校召开专门会议集中讨论、评议、审核、确定上报人选,并及时公布。

(2)、考核。考核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条例》的规定,学校根据考核细则,对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评估,对照评估有关一票否决和有关获奖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全面、公开地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并将考核结果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公布。

8、职称评聘与人事管理公开。公开评聘条件、资格、上级下达的职数和申报者担任期间工作实绩。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各级职称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参评人员的量化得分,经民主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推荐人选,并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公布。

每年教职工的聘任、续聘、缓聘要提前一周公布,征求意见,教师调动工作岗位要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公布。

(五)、校务公开的要求

1、要加强领导,把校务公开作为学校常规工作抓好抓实。党委要充分发挥党的监督作用,工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教代会要行使建议权、通过权、评议监督权,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加强校务公开的民主监督。

2、要充分发挥行政在校务公开中的主体地位,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政权和监督权,为顺利推行校务公开工作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

3、要在推行校务公开过程中,注意公开的真实性、及时性,要与学校内部制约机制、规章制度相配套。

4、学校设立校务公开栏、意见箱、举报电话。监督组要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并想学校领导或相关的会上反映。学校要认真分析研究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合理化建议要及时采纳,并将结果向教职工公开。

于田县高级中学 2006年9月1日

第7篇: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四)、坚持依法治校,全面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依法建章立制,进行民主治校。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学校的具体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我校从党支部管理制度、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师工作制度、体卫工作制度和后勤工作制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师生员工有规可守,变随意为规范,提高了办学效益。

1、充分发挥工会和教代会职能,使广大教师自觉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要落实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贯彻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方针,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就必须健全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校务会议每年都将教代会工作纳入学校学年工作计划,学校行政能向党支部和工会提出大会中心议题,认真起草学校工作报告,拟好提交大会审议的方案,并通过多种渠道征求意见,对工作报告和有关方案进行修订。大会期间,校长向大会报告学校工作,有关负责人做议案的说明报告,学校领导分头参加代表团的讨论。听取代表大会意见,并能对工作报告和方案进一步修改,校长还在大会上述职,诚恳地接受代表们的评议。学校尊重支持教代会行使职权,凡教代会评议通过的议案认真贯彻。

2、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是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实行校务公开,有利于加强教职工的民主监督,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对学校重大事务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使全体教职工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各抒己见。学校吸收教师的智慧,完善规章制度,调整优化工作方案,促进学校管理工作逐步民主化和科学化。通过校务公开,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依法行使职权,廉洁自律;通过校务公开,使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利得以充分行使,提高教职工民主办学的意识。

双沟镇中心小学

2009年9月

第8篇: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梁邱一中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依法治校是实行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加深入地推进教育领域的民主法制建设,从根本上保障学校利益和推动教育健康发展,我们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依法治校的意义

通过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1.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建设输送合格毕 业生的历史重任。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所输送的毕业生是否被高一级学校和社会所接纳,是判断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一条根本标准,是判断学校管理是否依法和规范化的一条标准。只有将学校的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才能在合理、公平的秩序中正常运行,办学资源、管理资源、服务资源等诸种资源才能达到优化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依法治校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后,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个学校都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要达到预设的目标,学校必须依法治校,通过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3.依法治校是适应国家整个普教系统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

加强教育系统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学校改革和发展必须符合我国教育事业整体改革与发展。我们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治校的新方法、新路子,为国家依法治教提供有益的经验。

二、依法治校的基本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高校内部现有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内部实施综合治理;通过对国家

1的、学校内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执行和监督,全面加强依法治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而实现依法治校。

1.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制定规章制度。

加快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或修订,形成既与国家教育总体改革相配套衔接,又与学校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和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振兴计划,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建设,做到“急用先立”、“先立规章后行动”,用规章制度来引导和推动学校内部的改革和发展;要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制定规章制度,制定出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建章立制,必须在学校规章的总体框架下积极稳妥地进行,并保证相互间的衔接配套。

2.调动各个组织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校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学生会等党派、群团组织在学校建章立制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内部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要充分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意见,努力拓宽民主渠道,使内部规章制度为全体师生员工所接受、所自觉贯彻执行。

3.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依法行政。要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建立 健全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行政机关或部门应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有透明度和公开性,以便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监督;要畅通民主渠道,开通校领导接待日,接待好师生来信来访,认真对待师生员工反映的各种问题,欢迎师生员工就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师生员工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支持并参与依法治校工作。

4.建立“监督法治”,从根本上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依法治校,必须建立起有权威的、客观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运用法律手段,将监督活动完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实行“监督法治”。建立健全学校内部领导勤政廉政责任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新提拔干部勤政廉政承诺制度等等,进而实现以权力制衡权力,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

5.加强依法治校的宣传工作,让“依法治校”深入人心。一是大力宣传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二是强化工会、教代会、 校务委员会、民主党派等在学校内部建章立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加强依法治校干部队伍的建设。市场经济越是发达,学校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就越是紧密,聘请学校自己的常年法律顾问已势在必行。

三、依法治校的工作要点

学校在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活动中,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更要有切合实际的工作措施,学校和部门都要能够严格遵守活动思路,充分发挥部门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学校创建工作。学校在旅途漫漫的“依法治校示范校” 创建活动中,主要将集中精力完成以下工作:

1.管理制度完善健全。

依法制定学校章程,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依法制定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合法、公正、公开,并得到切实有效执行。学校要相继出台《学校现代化内务管理制度》、《年级部办公制度》、《学分制试行办法》、《一中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和标准》、《一中教学科研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等一系列制度,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规范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校内管理体制完善。

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校长、学校党组织、学术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依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学校在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时要秉持“科学、负责”的原则,合理配置其权责,保证权责统一,既不留“责任空地”,又不设“权力共管地”。各职能部门及所属员工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既不“不为”,也不“乱为”。与此同时,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正在依法建立一个适合我校体制改革实际情况的扁平化组织。

3.办学活动依法规范。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有良好的校内。学校教师、学生无严重违纪和刑事犯罪行为。教育教学质量良好。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的学制、学额和教

师编制等编班办学的同时,要坚持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优化组合教育资源,不断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区辐射作用。教育教学质量要逐年提高,要有跨越式的发展,但又必须是遵纪守法搞发展的典型。

4.民主管理机制健全。

依法建立教职工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发挥积极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校内监督机制完备。中小学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定期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尤其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学校内部领导勤政廉政责任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新提拔干部勤政廉政承诺制度等等,进而实现以权力制衡权力,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要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并落实到文明科室评比、文明教工评比等实实在在的措施中。

5.教师权益受到保障。

依法聘任教师,依法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等权利。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相关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和实行校内教师申诉制度。作为一所冲刺全国知名学校的省级重点中学,学校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发现名师、培养名师、吸引名师、留住名师。学校进一步创造各种留人氛围和留人机制,要在这种良性体制下让一批名教师、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6.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期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度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学校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们组织社团,开展社会活动。

7.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

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建立普法责任制,做到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按照规定开设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

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教师、学生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校领导依法办学。学校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要逐步形成有一中特色的法制宣教思路、途径和活动方式等。

8.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健全。

学校党政领导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定期研究依法治校工作。学校有专门机构或者领导负责依法治校工作。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还坚持以德治校,两者结合,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德育的主渠道功能,使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得到有效结合。

四、各学期依法治校的重点工作

1.2010年3月-2010年6月依法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2.2010年7月-2010年9月依法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3.2010年10月-2010年12月依法规范各项教育活动

4.2011年1月-2011年6月依法完善师生权益保障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学校教育。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强化学校的法制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这是依法治校的价值定位,是我国迈入21世纪之后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我们将不断扩大依法治校的内涵与外延,我们将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的力度和深度,我们将依法谋求学校事业的更大发展!

2011.3.2

第9篇: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

关于做好“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准备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迎接“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准备工作,按照《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迎接“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准备工作的通知》(琼教策[2010]5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做好迎接“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准备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评选准备工作由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学校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二、工作职责

为落实工作,明确责任,评选准备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一)依法治校组织领导,由普法办负责。

(二)学校规章制度。由校办负责,普法办协助。

(三)教育教学管理。由教务科负责,普法办协助。

(四)学校事务管理和权益保障。由校办、总务科和工会办负责,普法办协助。

(五)教职工队伍管理和权益保护。由校办和教务科负责,普法办协助。

(六)学生管理和权益保护。由学生科和招生就业办负责,普法办协助。

(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由综治办负责,普法办协助。

(八)法制宣传教育。由普法办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各职能部门要本着负责的态度,按照《海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价标准》要求,认真组织和准备评选材料。

(二)各项评选材料于2011年6月8日下午4:30前上交普法办公室。

附上:《海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价标准(试行·大中专学校)》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

二0一一年六月七日

上一篇:年终奖计税方法下一篇:法律知识竞赛全部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