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环境污染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英国环境污染

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与运行研究

摘要: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与运行实践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借鉴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与运行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得到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举措。

关键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险模式;运行机制

国际上,由于各国国情差异,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所采取的模式和实际运行也必定有所差别。但即便如此,国外发达国家相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实践经验对于我国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的主要特点

20世纪60年代以前,英国还没有专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于某些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以投保社会公众责任保险为主。此后,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采取自愿形式,即投保人根据自己的意思去自由选择投保与否;一般情况下,政府不会干预或者强求潜在环境污染者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但是法律规定必须投保的除外。总的来说,可从其理论基础、目的、成本、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概率等方面来概括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经济学

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经济学。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国家要尽可能完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获得最大化的社会利益,其必须要借助市场的自由调节。在市场自由调节的作用下,就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而言,市场主体是保险人和投保人。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是否能就坏境污染责任保险达成一致这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平等、自愿,而国家和政府不能在其中做过多的干预。

(二)目的是盈利

自愿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以自愿为基础、以盈利为目的。保险人和投保人参与坏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某种角度来看,人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可能的自己的利益,都是尽可能的避开对自身利益不利的因素。由于担心环境污染保险赔付总额或者是较高的赔付率,保险人往往对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的兴趣不高,也不主动。另一方面,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基于盈利的考虑和侥幸的心理往往也不愿意拿出一定额度的资金去参与从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这又使得一些自愿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相比投入更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相比没有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要高不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市场竞争优势。

(三)相对较低的成本

在英国,企业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相对自由,在企业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施的实践中,其成本主要有:在签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合同的过程中,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需要进行相互考察和集体协商等活动而造成的成本。只有涉及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合同中事故的发生后,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对于相关事故的保费的核定才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双方的利益。所以,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的成本相对较低。

(四)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较低

在保险合同中,道德风险的发生意味着合同的参与一方可能因为参与对方的不遵守合同约定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道德风险是一种主观因素,其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范畴内具体表现为:为恶意获得保险赔偿参保企业主观故意作为或不作为从而导致的危险或者将危险扩大化。在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由于参保双方是自愿签订合同的,这可以大大降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施过程中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而且在签订合同之前,保险人可以通过对投保人的信用进行调查,对信用不好或者存在较高环境污染风险的隐患的企业予以拒绝其投保。

(五)发生逆向选择的概率较高

市场交易中,因为当事人双方各自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质量相对更差的商品在市场竞争中击败质量相对更好的商品,最终造成市场上商品平均质量下降的问题。这就是逆向选择。这一问题具体到环境保险市场就表现为:因为投保人比保险人更了解自身企業环境行为,那些环境污染风险较高的企业就会选择购买保险,而环境污染可能性较低的企业则不会。尤其是那些风险较高的企业可能不诚信公开自己真实情况,有时还会故意披露虚假或者含糊的信息,这导致保险企业往往会承受相对较高的赔付概率,甚至可能亏损。

二、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

英国没有特定的环境污染责任承保机构,相关业务是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开展。这有利于商业保险公司因地制宜的开发更加灵活、多样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险种。

(二)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保单类型

在英国,环境污染责任相关保单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包含标准污染除外条款的一般责任保单,简称GL; 第二类是包含污染除外条款但附加SEPTIC险种的一般责任保单,简称SEPTIC; 第三类是环境损害责任保单,简称EIL。典型的一般责任保单(GL)由一般性的责任条款组成,附加涉及渗漏、污染的除外责任条款或附加SEPTIC污染除外或附加改变保险范围的条款。

(三)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1. 承保范围

1965年,英国首次颁发《核装置法》,该法律规定了从事核生产、运输、储存、作业、处置的企业必须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并且最低投保额为500万英镑。此外,针对海上油污染,英国也同样实行强制性的保险制度。此后,噪声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也被纳入了环境污染保险范围内,英国还推出了专门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对累积、继续、协同、潜伏性的环境污染事故予以承保。

2. 影响因素

(1)环境污染(污染物)和环境损害

在英国的判例法中,没有一个关于污染(污染物)的严格定义。英国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单对环境污染(污染物)的界定是:蒸汽、烟尘、有毒化学品或液体、气体、浓烟、油烟、酸性物质、废弃物或其它刺激物,排放、处置可能会伤害他人身体或者损害他人财产的水流、土地、大气、水体。

(2)物质、场所、设施与活动

在英国,由于政府不太干预于保险市场,因此,往往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共同协商界定哪些物质引发的环境污染属于除外责任。但是,无论如何,核污染必定属于保单中的除外条款的范畴内。此外,一般来说,属于除外条款的范畴内的还有诸如海上设施、油井、地下储油罐和港口设施等装置、垃圾和污染物处置场所、运输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履行合同义务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海上倾倒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等。

(3)环境污染的发生形态

在英国的保单中,除外责任根据在保险合同有效期间内是否是突发、意外和无法预料的环境污染或污损而有所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保险合同有效期间内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的、突发的、可识别的、非故意的、无法预料的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或污损的是在在保险人的承保范畴内。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投保人和保险人仍然可以通过协商来改变保险范围,将原本属于除外责任的环境污染或损害纳入承保范围。

(4)投保人心理状态

英国的EIL保单规定有投保人“故意、蓄意或故意不遵守法律和政府命令”的除外责任条款。

(5)投保人可以合理预见环境污染发生的情况

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有一项除外责任,如果投保人包括其雇员可以合理的预见缓解污染会引发环境污染损害索赔,则环境污染引发的损害不在保险人的承保范畴内。

(6)投保人遵守法律法规情况

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单的除外责任条款规定,投保人故意不遵守相关法律,并且与投保人相关的责任人事实上己经得知其不合法行为,而投保人又没有及时采取合理必要的措施来结束这一故意行为,那么,对其所引发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索赔,保险人可以不给予赔偿。

三、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与运行的启示

在借鉴英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与运行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试点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获得几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启示。

(一)加大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

目前,在我国,涉及环境污染赔偿的法律法规较少,而且大都没有明确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应该具体承担的赔偿标准或处罚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立法不健全,其执法情况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为地方政府首要职责的大背景下,其执法力度必定会深受影响。因此,从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角度,首先应该加大环境立法力度,必須在环保相关法律中明确环境污染或损害主体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其次,在加大环境立法力度的前提和基础上,要加大环境污染相关法律的执法力度,对于造成环境污染或损害的企业必须严格执法,加大其违法成本,起到一种预防作用,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强化约束机制

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该依法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对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进行约束。对于那些潜在环境污染的企业在其新建或者扩建申报时要严格依法进行环保审核,不符合相关环保规定的坚决不予批准。各企业必须定期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并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评定等级,没有达到规定等级的企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没有达到标准的,可对其相应作出再整改、关停、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此外,对环保不合格或者违规的企业,还可在企业融资、融券等经济金融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要通过种种可行、合法的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认识到自身的环境社会责任,切实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环境。

(三)建立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缺乏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基础,在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时期还是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支持,以鼓励更多的投保企业和保险企业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可以从政策和资金上对积极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投保企业和保险企业进行适当的补贴。对于积极参与的投保企业,可以参照其年度环境污染或损害情况适当从其所缴纳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中予以一定的资金返还,也可依法优先审批建设项目、融资、融券等。对于积极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保险企业可以通过减免税费、启动保险基金、促进联合承保等方式激发、保障其参与。

(四)完善运行机制

基于多方共赢的宗旨,探索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运行机制。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运行机制首先要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运行中,对投保人、保险人及外部环境的作用进行准确定位;对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准确分析;对环境污染或环境损害进行准确界定。借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的经验与教训,积极探索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运行机制的相关规范、标准并组织实施。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运行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探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或者新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沟通、密切配合,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参考文献:

[1]吴肇光,陈泽熔.深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术评论,2016(05).

[2]王喆.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10).

[3]张荣飞.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初探 [D].西南财经大学,2009.

[4]阳露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5]段琼.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的法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作者:周斌

第2篇:英国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启示

一、英国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英国中央政府设立环境运输和地区事务部,负责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具体主管地方政府的改革;控制环境污染;负责地区开发和地区性规划的审批,协调城市设计;主管住房政策和资金筹集,制定住房政策、财务管理和建筑的规章;负责有关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地方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进行城市管理。其他管理事项充分发挥区域自治和NGO(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各个行业协会制定标准和计划。总体来看,英国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一)城市管理重视规划

在英国城市建设和管理中,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按照《乡镇规划法》的要求,进行城市建设和管理必须以规划为依据,要非常注重生态保护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确定总体规划的原则。如,明确要求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优先使用城市空闲地、不得占用城市绿地等;二是制定区域的规划原则。主要包括住宅建设、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等;三是制定地方发展规划。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如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的选址布点。

2.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科学完善。一是规划超前,效率较高。伦敦等老城区在道路规划建设时,大多采用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平交路口较少,大的交叉路口使用环岛转盘,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二是道路路网和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在伦敦、牛津等城市,公共汽车(地铁)和轻轨规划建设一体化,城郊重要出口设置若干免费大型停车场,并有公交专线或地铁驳接,极大分流了进城车辆。

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科学超前。英国城市历史都很长,但至今基本保持了原有布局。因为在建城伊始就充分考虑了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而且规划建设超前。如,伦敦、曼彻斯特、牛津等城市在200多年前规划建设排水、排污等地下管道时,就设置了很大空间,甚至可通汽车。这为城市发展预留了充足的地下空间。城市地面上基本看不到管线。再如,英国的城市公共绿地相当多,甚至像伦敦这样的世界城市,其核心区也是成片的公共绿地。公共球场、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在每个社区也都有配套。

(二)道路交通管理智能高效

英国城市大都道路较窄,在没有改变路面结构的情况下,充分运用科技手段,通过科学管理,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1.智能化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一是清晰完备的“道路语言”。英国的路标非常清晰,无论主次干道、乡村公路还是路口,都有明确的交通标识;路面分隔线、斑马线清晰,路面分等级竖立着“减速”、“缓行”、“停车等候”等电子标牌,全部实现自动监控、动态管理;二是高度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在英国道路上基本看不到警察(处理交通事故除外),道路都安装了复合型智能交通系统和众多的道路监控设施。每个城市都建有高度智能化的道路监控中心,除对路面交通进行有效管理外,还对城市的停车场实行动态管理,这对疏导和管理交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发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以伦敦为例,该城已建成了包括地铁、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为一体的立体交通,形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公共汽车异常发达,主要道路上开辟了公共汽车专用道,在主要出入口和地铁站附近修建了免费或收费低廉的停车场。同时在市中心道路设有自行车专用道。现任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每天就骑自行车上下班。

3.科学有效的交通管理。英国交通的一大特点是没有人车混和交通。伦敦中心城区设置了很多的车辆单向行驶路线,能有效提高车速;对进入伦敦市中心8平方英里范围的车辆,通过电子监控设施自动征收“进城费”;在伦敦打的士基本上都要预约,可有效减少的士空载运营。

(三)城市治安管理高效严密

英国是世界上治安监控最为严密的国家之一,也是治安较好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加强治安管理。

1.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实行全天候监控。英国主要城市已实现治安监控高度智能化,借助无处不在的视频监控探头,监控指挥中心将整个城市处于实时监控中。在伦敦,每人每天出现在视频监控平均可达400多次。平时路面基本看不到警察,临街门窗基本看不到铁护栏,但人们的安全感很高,治安事件较少。

2.快速反应的治安警察。借助高度智能化的治安监控指挥中心,一旦有治安事件或紧急情况出现,辖区内的警察可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并赶赴现场。笔者曾亲见一个商场保安发现了两个小偷,在他们刚跑出不到30秒,就见有警察及时赶到并抓获小偷,效率惊人。

(四)城市管理法制完善

1.严格执法的城市管理。英国城市的执法非常严格,车辆行驶闯红灯、超速以及其他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监控系统都会记录在案。如伦敦中心区“进城费”的收取,必须当天缴交,逃交者会被处以每天80英镑的重罚。居住在收费区内的居民应在规定期限内到伦敦交通署登记居住减免税费资格。前英国首相布莱尔曾因为公务繁忙忘记给家人的汽车登记,结果被累计罚款超过1000英镑。

2.遵纪守法的市民。据笔者所见,英国人是遵纪守法的模范。平时,不论在路口还是人行道,驾车人和行人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驾车者在路口遇到行人时会自动减速停车让行人先过。城市没有车辆乱停放。

(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

英国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已经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如,伦敦、爱丁堡等城市的果皮箱、电话亭、消防栓、公交站台、地铁站口等公共设施都统一建设,所有人行道、横过汽车道路口都设置轮椅无障碍通道,公共场所都有轮椅使用道,各体育场馆都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和座椅席。

另外,严格实行垃圾分类管理,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重污染垃圾分别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内,以利于回收和运输。住户的垃圾每周由当地政府派车免费清运,垃圾管理费用全部纳入市政税当中,住户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如果垃圾桶外放置垃圾,或者桶盖不关闭,该住户将收到罚单。如果垃圾混放,清运工人将不予清运。

二、英国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理念

(一)以人为本

英国各级政府坚持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贯穿在政府管理行为之中。政府的职能首先是规划、建设好城市,为民众提供完善的功能设施,创造最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其次就是解决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在英国,议会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政府花时间最多的问题,往往都是诸如机场噪音、老年人权益保障、救济金发放标准等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人作为唯一的、本原的服务对象,在政府工作中被摆在了很高的位置。

(二)民主法制

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非常注意听取民众的意见,并将其作为出台法律法规、形成决策的依据。政府公职人员最大责任是制定符合法制的规定。政府每次的会议记录和决策,公众都可以获取,大会召开都要向民众公开。

(三)市场运作

英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十分成熟和规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的责任是制定游戏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实施市场监管。企业经营什么、如何经营、盈亏与否都是由市场做出取舍,政府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此外,政府公共服务的运作也大多采取市场化形式进行,用管理企业的方式进行公共服务管理。

(四)公开公平

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议会,其工作运行都是公开透明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参众两院旁听。除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外,公民可以在电子政务网上查找政府的各种信息。

三、英国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主要特点

除了重视规划,英国城市管理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和管理权限明确划分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城市管理方面的政策,起草有关法律,并提供城市建设和管理所需要的资金。在立法上,国家主要规定城市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城市地方政府则要按照法律规定,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就其所管理的事务,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二)中央政府以资金作为主要调控手段

在英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地方税、中央补助金、杂项收入和借款。地方税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征收财产税,这部分收入的比例为10%—20%,而中央补助金所占的比例则越来越大,1950年为34%,1980年为50%,目前则达到70%以上。

中央对地方政府拨付补助金主要是基于以下因素:一是中央政府希望某些对国家发展有益的事业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必须执行的建设项目得到发展,如教育、公共交通、城市环境卫生等公益事业;二是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相差很大,中央的补助可以平衡地方政府收入不均现象;三是地方政府既使执行相同的管理职能,各地方的支出也有差别,中央补助金可以帮其解决由于社会服务、交通费用等支出较大的问题;四是地方政府由于税源受到法律限制收入减少时,中央给予补助以弥补其损失。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贴越多,对地方的控制权就越大,这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三)城市公用事业私营化

英国的城市公用事业原来都由政府统一管理和经营。但是,近几年来,很多以前由地方当局控制的公用事业,如城市自来水、供电、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正逐步私有化。一般通过公开招标,由中标的私人公司和政府签订合同,按照政府规定的标准负责经营。目前,政府加强了对这些公司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公司,要求它们限期整改,到期如达不到标准,则由政府收回经营权。

(四)城市管理立法与执法相分离

英国的环境运输和地区事务部负责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不直接参与法律的具体执行,而由地方政府和相关法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在执行法律中,可结合当地情况将法律规定具体化,以保证法律能够贯彻实施。英国还有很多法定机构负责具体的执法工作,如环境署、自然保护署等,都是依法成立的相对独立的执法机构。

四、英国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借鉴启示

(一)城市建设和管理须依法进行

英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地方政府的权力,地方政府不得超越其职权范围。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中央政府制定总的原则、标准,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城市管理应该在国家层面加强立法,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并由中央政府依法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同时,还应明确哪些事项由政府负责,哪些事项由企业或者中介组织负责,实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避免扯皮现象的发生。

(二)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

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其作用必须得到强化。制定规划应当科学合理,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如人口、就业、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对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应当及时进行修订;经批准的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在英国,地方政府在审批城市建设项目时,都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如果有违反者,中央政府会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减少下一年度中央补助金的拨付。

(三)以科技创新促进管理的提高

要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集全面感知、智能分析、市民服务、指挥调度、应急处置、跟踪督办“六位一体”的“智慧城市管理”物联网平台,实现对城市管理的全覆盖;建立、整合城市管理信息。通过公共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数字化快速反应的城管执法队伍,使之成为一支新型的城市管理力量。

(四)须大力弘扬城市精神

人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怀,一是母亲容颜,一是城市面貌,而后者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它串起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坚守传统、稳固有序、以民为本”的伦敦城市精神,对于当前的北京而言,很有启发意义。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就要将北京精神贯穿城市管理和建设之中,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强化首都意识、首善观念;永葆“创新”意识,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包容”特质,立足服务群众,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塑造“厚德”品质,塑造首都城市管理人员新形象。争当践行“北京精神”的模范和表率,自觉维护城市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提高首都城市的社会管理水平,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执笔人:刘生富、田甜)

(责任编辑:赵静)

第3篇:英国与日本行政生态环境之比较研究

摘 要:英国和日本在地理位置、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将对这两个具有诸多共同点的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探析二者行政生态环境方面的不同之处,为我国行政生态环境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英国 日本 行政生态环境 比较

根据一般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是绝对封闭的刚性系统,它们必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存在、发展和延续。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弗雷德·W·里格斯在其《行政生态学》为代表的论著中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环境因素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生态学理论体系。

一、行政生态环境理论概述及问题提出

所谓行政生态环境,是指处在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实体、情势与事件的总和,其内涵包括:(1)行政生态环境是针对特定行政系统而言的;(2)行政生态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生态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生态因素是有形的实体因素、无形的情势因素的特定组合。本文中从行政生态环境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三方面来探讨国家之间行政生态环境的差异所在。

英国和日本有诸多相似之处,地理环境上都是岛国,气候类似;消费水平类似,都具有对外扩张的侵略性,都奉行君主立宪制;经济发达,一个是欧洲大路上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在二战后奉行“重经济、轻军备”路线于20世纪60年代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经济强国;一个喜欢跟欧洲大陆划清界限,一个可以说是亚洲的“异类”。尽管具有诸多相似性,我们也发现,英国偏保守和妥协,期冀循序渐进,而日本则激进好斗,因此,笔者将从经济生态、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这三方面分析对于探讨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之处的英国和日本为何在国家发展路径上呈现出如此之大差异的原因。

二、英国、日本政府行政生态环境之具体比较

1.经济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是能够对特定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经济力量、活动、行为方式以及制度规定的总称,主要包括经济力量、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等基本经济因素。

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工业化的完成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经济政治面貌。英国通过开拓海外殖民地和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成为了世界工厂。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随后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属于里格斯三种基本社会形态中的工业型社会,有明确而细致的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高。英国奉行政府规制型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尽量让市场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政府主要是对市场进行规范和管制以弥补市场的不足,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英国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截至2014年8月,英国以世界1%的人口从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所发表学术论文占9%,引用量达12%,仅次于美国,获国际大奖人数约占世界的10%,有78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居世界第二,在生物科技、航空和國防方面实力突出。

二战之前,日本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成为最后一个跻身于帝国主义的国家。二战后日本的经济状况虽然受到重创,但其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其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美国对日本提供了资金援助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战后日本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使得日本从战后创伤中迅速恢复。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生活水平高。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最大比重,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二战后日本的工业制造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如大众耳熟能详的索尼、本田等企业。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和世界经济大国。日本岛国特点所引发的危机意识以及战后日本特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决定其奉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用严厉的规制来迫使企业遵守市场规则,用利益机制来诱导企业的行为,用计划和产业政策来引导企业按指定方向发展,通过行政指导来说服企业服从政府的意图。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第二,应用科学、机械以及医学领域尤为突出,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二。

2.政治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指处于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行政系统的产生、存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的集合,主要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政党制度、社会团体和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等。

英国和日本都是资产阶级政权,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最终通过“不流血的革命”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在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政府首脑组成内阁来组织政府,并对议会负责。英王只是虚位君主,议会大选结束后,国王任命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并授权由他组阁。政党制度上,英国实行两党制,资产阶级两大政党采取轮流执政实行统治,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执政党,多数党领袖是内阁首相并组织责任内阁。执政党能有效执政,反对党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实质仍然是以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方式维护其资产阶级统治。社会团体方面,英国的社会团体发展比较完善,从小型的社区组织到全国甚至是国际的大型民间组织,英国民间组织无孔不入,这些民间组织、团体在勘定权力和权利、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防止国家滥用权力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日本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其地位依据国民意志来决定。以法律形式否定了天皇“神”的地位,战后天皇制成为以主权在民为原则的象征天皇制。国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和唯一立法机关;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由国会选举产生并对国会负责,首相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及下属各级法院行使。政党制度上,日本虽然存在着多个党派,但自民党一党执政的局面仍将是日本政党政治的主要特征,但同时自民党一党独大,对国会的控制严重影响了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团体方面,战后日本,利益集团通过提供政治资金影响决策过程的方式成为影响决策过程的政治主体一方面能够促进决策民主化、完善代议制,另一方面其对决策过程施加影响构成的压力政治也是造成政治不平等的根源,容易带来“密室交易”和金钱政治等,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3.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指在特定社会里,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行政系统的成因、结构、运行方式及其与公民间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心理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行政神话、行政功能文化、行政运行文化、行政公共关系文化。

行政神话方面,在现代化民主社会里,社会民众对行政系统的总体价值认知越来越趋向于民主服务型价值取向模式,其行政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行政权力的运用等都旨在促成人民福利的优化。英国强调人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特殊性,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从根本上对政府的权力加以限制,以保护个人的自由。日本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状况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信奉集团主义,将集团利益和個人目标相融,强调个体对集团的绝对服从,牺牲个性以获得集团利益。

行政功能文化可以看成是以“全能普化型”与“有限分工型”功能观为两端,以系统的功能范围与内部分工发达程度为基本衡量指标,所共同构成的一个价值取向连续体。英国行政是将政府权力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私有财产,行政功能文化呈现出有限分工的特征。日本更注重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日本政府权力活动的范围要比英国政府广得多,例如日本政府通过严厉的规制诱导企业生产,而英国则鼓励自由竞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行政运行文化包括自律本位的人治模式和法律本位的法治模式,要求行政系统的运行及其行为走上法治化轨道,实现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英国的行政运行文化以法律本位的法治模式为主,兼具人治。英国法律体系相对完善,法治色彩更为浓厚;此外英国是不成文宪法国家,各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虽并未冠以宪法之名,但却发挥着宪法的作用,如英国存在由法官通过判例发展起来的“法官造法”制度。近代日本法律是在学习借鉴西方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战后,日本吸收了英美法等国的法律精华,巧妙地融合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点,创造了“混合法”。日本目前现行法律的基础是1947年实施的《日本国宪法》,并将其作为日本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典范,依据宪法依法治国。另外,日本法律虽大陆法系为基础,但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日本是亚洲地区民主转型最为成功的国家,其法治化程度也远超其他亚洲国家。

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可以划分为传统型、服从型和参与型三种。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民众逐渐意识到且日益倾向于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行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由此最终会形成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英国工业革命前夕,人性解放、文艺复兴、新教伦理及启蒙运动等造就了其民主、自由的思想,因此英国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强调民主参与治理,属于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二战之前的日本,过分强调对“万世一系”的天皇的绝对崇拜,强化国人对“国”的感情,这也是驱动着日本国民盲从、协助侵略战争的历史心理方面的深层因素,因此近现代以来直到二战结束前的日本社会民众基本上是被动的,属于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二战以后的日本建立了完善的法制体系,主权在民的原则深入宪法,日本政府是实实在在的民选政府,较能真实的反映出日本人民的意愿,因此二战以后的日本属于参与型的行政公共关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行政生态环境方面,英国政治文化传统相对保守,善于妥协,政府行政偏好渐进主义和经验主义,对待改革的态度较为保守,偏向于和谐变奏。而日本,由于它的岛国文化心理和政治上的依赖心理造成了它对集团主义的无原则认同、对门阀的盲目崇拜以及屈从于强者的民族倾向。而所有这一切都反映在两国的政府行政上,并对政府行政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深入对英、日两国行政生态环境的比较研究对于社会主义转轨时期的中国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F.W.雷格斯.行政生态学[M].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1985.

[3]丁煌.行政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徐可,游丽.浅议英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本质特点—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融合[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3).

[5]黄坤琦.论日本政治文化对其政党制度的影响[J].世纪桥,2009(1).

[6]徐慧.浅谈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以日本、英国、美国为例[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7]方江海,陈朋.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政治文化渊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9).

[8]贾琴.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原因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

作者简介:边赛赛(1993.03—)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淄博市。职称:学生。学位: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在校学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管理。

作者:边赛赛

第4篇:英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英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及其启示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循环农业、保了粮食产量增长,还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公众农业环保意识仍比较薄弱,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农业环境保护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更有甚者,在某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威胁到食品安全,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不良影响。英国作为先进农业国家,虽然其国情与我国不尽相同,但其在农业环境保护领域的政策与措施有着先进性、代表性。通过借鉴英国农业环境保护经验,对我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适应全球农产品贸易要求有重大意义。

英国农业现状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 。

英国农用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7%,其中多数为草场和牧场,仅1/4用于耕种。农业人口人均拥有70 hm 土地,是欧盟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1%,从业人数约45万,不到总就业人数的2%,低于欧盟国家5%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其他主要工业国家,但由于其生产率高,粮食自给率达到60%,每年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约40 t谷物、7 t肉制品、30t牛奶和1 t鸡蛋。

英国农业环境保护的历史背景

如同其他发达国家,英国现行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并非一蹴而就,农业环境问题曾经十分突出,20世纪80年代之前,为了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增长以及经济恢复的需求,英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只有增加产量。期间,英国农民为了增产盲目地滥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导致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据统计,农业造成了英格兰水体中1/4的磷、接近1/2的病原菌和3/4的沉积物污染,同时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制剂也随着径流水进入水体,对河流湖泊造成了污染。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欧洲国家人口长时期保持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欧洲国家普遍出现农业生产过剩,增加的粮食供应不仅不能带来收益反而加重了资源环境的负担,随着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配合欧盟新的共同农业政策,英国也开始调整农业政策,不再以增加粮食产量作为农业发展的唯一标准。英国政府对农民除了按照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行补助外,还通过财政拨款引导农民选择更加科学、环保的耕种模式,以保护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在以英国和德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倡导下,欧盟开始尝试彻底放弃与产量挂钩的补贴政策,取而代之的是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补偿政策。2000年,欧盟为了防治水污染颁布了水框架指令(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同年,英国政府开始按照水框架指令管理其农业发展控制面源污染,并于2003年将其作为强制性法令颁布,2012年还将投入1 000万英镑用以控制面源污染以保护水质。

英国在国内率先放弃了单纯与产量挂钩的农业补贴政策,开始采用环境补偿为基础的补贴政策。为了保证农业生态补偿开展,英国政府除了利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相关资金外,还定向拨款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关注不同耕种方式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保护的是土壤的质量和农产品安全,而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提高,英国政府专门制定了针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并开展了一系列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项目。

英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按照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简称农业部,Defra)通过单一支付计划向农场主支付来自欧盟的补贴,为此农业部每年将向约1O万农场提供15亿英镑的补贴,这些补贴只需要农场满足2个条件,一是农场必须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二是农场的生产过程必须满足欧盟交互标准(Cross—compliance)的环境保护、植物健康和动物福利的要求。由于条件一是绝大多数农场都可以满足的,因此条件二就成为了补贴发放的主要依据。

但是由于单一支付补贴中环境保护的要求比较低,只能够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因此,为了更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英国农业部制定了本国内执行的农业环境政策(Agri—environment Scheme o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并改善农田质量、保护自然资源和提高公众的农业环保的认知。英国农业部委托自然英格兰(Nature England)、环境署(Environmental Agency)按照农业环境政策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开展多项环保项目,包括:初级补贴项目(Entry LevelStewardship)、高级补贴项目(High LevelStewardship)、针对有机农场开展的有机补贴项目(Organic Entry Level Stewardship)和针对高原牧场的牧场补贴项目(UploadEntry Level Stewardship)等。这些项目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

的,项目的实施主要适宜生态补偿,促使农民接受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农业管理模式和技术。

英国农业环境保护措施

英国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通过开展项目来进行的,这些项目大多数都是以生态补偿的形式开展,促使农民选择最佳耕种模式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项目有各自的针对性,但每个项目获得生态补偿的条件都不是单一的,如初级补贴项目,其中包含上百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参加项目的农民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选择这些措施,而每种措施都有预设的分数,当农民通过开展某种或某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达到其农场平均每公顷30分时,英国农业部将会与其签订协议并按照每年每公顷30英镑给予补贴。例如,在农田周边设立用以阻止面源污染的每100 m缓冲带将会得到42分,而某农民拥有20 hm 土地,他只需要在其土地周边按照初级补贴项目的标准建设1 500m的缓冲带,即可获得足够的分数领取补贴,而不需要在其农田周围都建设缓冲带。各项目中补贴和每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数的标准来源都十分科学,数据来自于分布于英国本土百余处示范点,在各示范点采取各种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并与传统耕种模式进行比对,通过计算开展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环境效益及带来的减产,共同确认相关措施的补偿计分标准。初级补贴项目向所有的农场开放,只要农场主向自然英格兰申请基本上都会通过,目前超过60%的英国农场已经享受了该项目。而其他项目则不是向所有的农场开放,农场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申请,因此往往是农场主先向自然英格兰申请初级补贴项目,自然英格兰会派专人对其进行审核并对农场主进行相应的培训,由其自行选择生态保护措施。同时考察其农场的特征,如果该农场有需要保护的特别之处,如农场位于重要的水源上游或者是候鸟迁徙的

必要休息区域,自然英格兰的工作人员就会推荐其申请适合该农场的其他补贴项目,推动其签署更高级别的补贴协议,实施更好的环境保护措施以达到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针对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控,英国农业部还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境内开展按照欧盟水框架计划以控制面源污染为目的的敏感流域耕作项目(CatchmentSensitive Farming)。该项目首先使用环境署多年的长期监测数据和建立的模型,筛选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境内的数以百计的流域,最终选择了最有代表性且最容易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60个流域开展项目,并分别在这些流域内设立了办公室并聘用了专职人员以开展工作。这些办公室将针对自己所在流域的农场开展工作,工作的主要方式包括:一对一免费上门对农民进行耕种技术模式指导;在农村通过社区培训课宣传环保理念和方法;指导农民申请生态补偿资助等。项目工作人员和农民通过面对面交流、培训等方式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通过帮助农民申领生态补偿资助,专家获得了农民信任,为下一步在整个流域范围内开展项目奠定了基础。通过项目的开展,农民获得了实质的经济利益,一方面由于按照工作人员科学的建立可以减少投入,另一方面与自然英格兰签订协议通过生态补偿资助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整个社会获得了生态环境效益,由于污染源的减少,使得水污染的风险大大降低,不仅保证水体质量,而且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美化了环境。

与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和开展中脚踏实地的落实工作相比,英国农业部对项目的监督与评估方面也很有心得。如在敏感流域耕作项目中,除了自然英格兰组织负责具体工作外,环境署和各大高校的科学工作者负责对项目示范流域开展持续监测,将收集到的数据对已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正,这不仅可以为这些示范流域开

展后续工作做准备,同时也为项目向英国全境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农村支付署(Rural Payment Agent)负责向参与项目的农民发放补贴,同时也负责对农民提交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核,而每年年末还会通过现场考核甚至雇佣独立评估人员暗中探访的方式对得到补贴的农民进行考核,如果发现农民没有按照相关协议开展环境保护措施,轻则要求其开展补救措施,严重的终止合同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农民退还补贴经费。

英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截至2011年,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八连增”,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但是从全国范围看,化肥、农药、农资的过量使用现象仍比较突出,由此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水体富营养化、硝酸盐超标,农村生活环境恶劣,农民身体健康受威胁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制约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5篇:工业革命时英国环境污染与当今中国污染的整治

高一

(一)班

谢榕顺

众所周知,英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染,主要因为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认识尚不能承载工业化带来的全面影响,加之国家治污力度多受掣肘及科技水平的制约,河流污染的状况在19世纪没能得到显著改善,引发生态环境恶化及流行病侵害等不良后果。依我看来,当今世界应以英国工业化的得失为镜,实现工业化与科学化的科学发展。

1.水污染

上百年来,在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毛纺业等传统工业无疑也降低了河流水质,但是,严重的水污染直到19世纪工业化时期才真正发生。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不断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英国的许多河流受到了污染,在19世纪,城市河流污染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例如,流经西赖丁约克的卡尔德河,在1852年以前始终是鱼类喜爱的栖息地,至1867年,皇家委员会已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流经西赖丁约克的,与其说是河水,不如说是墨汁。艾尔克河的支流布拉德福河,曾是男孩们捕鱼的乐园,也被工业化的浪潮熏染得通体黝黑,以致“只需一根火柴,就可以将它点燃”,俨然是一条随时喷发的黑龙。

再者,然我们看看泰晤士河,河水碧波荡漾,鱼虾成群。但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沿途城市居民的剧增以及大量工厂的建立,各种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进人泰晤士河,牛津以下河段的水质急剧恶化,泰晤士河成为一条污浊不堪的“臭河”。

反观今日,水污染随处可见。全世界196个国家中,有超过100个国家缺水,其中2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可见我们面临的形势有多么危急。我国水形势更不容乐观,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超过20亿的人口缺水,21世纪将是一个水比油更宝贵的世纪,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针对工业水污染,加强管理,后期水处理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法律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对不严格处理污水的企业应严肃处理。第二,加强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建立足够的污水处理厂,并尽量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污水处理成本高是污水不合格排放的主要原因)。第三,工业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作他用,只要指标合格,可用作城市道路清洁、建筑清理工作,这对于节约水资源至关重要。

2.土壤污染

随着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英国工业革命进程的环境问题之一,英国当时土壤污染的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据当时有人统计,工业革命时,英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当时,工业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铅等重金属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当时有人比喻,若撒一粒种子,就能变成一颗“金子”。可见,当时土壤污染之重,毒害之深。

尽管当时,议会立法和政府作为是治理污染的主导力量,但是,社会以追逐财富为价值取向,对“污染”则漠不关心。英国贵族通过经营追求财富早已成为惯例,社会中下层又有着一股“向上看”的风气,于是上行下效,社会形成了以谋求利润为荣的风气。所以,导致土地大部分变得寸草不生。而当人们想起治理时,却花费了数百年,以至于今天,仍有一部分土地困扰着不列颠王国。

其实在现在,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也在不断恶化,影响了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基于土壤污染的急剧恶化,制定一部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刻不容缓。一方面是立法,而另一方面,却需要人们的配合。我们应该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3.空气污染

大家或许对毒雾这个词并不陌生吧,没错20世纪初,伦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再加上伦敦气候,造成了伦敦“远近驰名”的烟霞,英语称为London Fog(伦敦雾)。因此,英语有时会把伦敦称作“大烟”(The Smoke),伦敦并由此得名“雾都”。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于1956年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于伦敦部分地区禁止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时至今日,伦敦的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观。而这期间,花费将近30年,以10年发展换30年的治理,您认为值得吗?

而今天的“十面霾伏”,与当年的毒雾强度不相上下。特别在中国,雾霾早已成为家里人茶前饭后针对的现象。而原因呢,也是显而易见的,工业上的废气比较严重,有无法较好的排放,所以导致许多小颗粒都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霾。我想,若中国再想这样毫无至的让废气随意排放,我相信,中国将成为第二个“雾都”!

治理雾霾是持久战而不是运动战。持续高发、频发、连片、且越来越严重的雾霾,使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成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漫天的雾霾,让不少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力的焦虑和无解的迷茫,不知道怎么去消除。这种“雾锁霾困”之下的无力感使上上下下痛定思痛,高层重视、公众呼吁和随时可能再来的雾霾的倒逼下,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治理雾霾,有的着力治标,有的着力治本。在此基础上,为普通老百姓修好马路牙子的提案、建议也应出现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视野当中,带动社会从细微处着手治理雾霾。

贯穿古今,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与当今我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发展!虽然如此,当中央现在已经高度关注了,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我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第6篇: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

学校:贵州大学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历 史 系

年级:081

姓名:孔 祥 涛

学号:080501110109

英国工业革命影响英国妇女地位

摘要: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不仅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而且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动。工业工业革命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它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工业革命在带来强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家庭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这些都对英国妇女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工业革命前夕相比,英国妇女的家庭地位、婚姻状况、社会地位和权利以及社会角色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革命初期,大多数妇女还被禁锢在家庭内,基本处于无权地位,对于外部世界的一切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但伴随着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许多妇女走向社会,走进劳动力市场,成为独立的雇佣劳动者,从而扩大了眼界,增强了独立意识她们在不断争取与男子对等的各项权利的过程中,自身社会地位也逐步提高。本文将主要论述英国劳动妇女逐渐实现济独立以及工业革命改变了她们的婚姻家庭状况和家庭地位。我们将看到工业革命时期普通劳动妇女对家庭的经济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工业革命

英国劳动妇女

婚姻家庭状况

家庭地位

经济作用

正文:

英国工业革命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动,摧毁了前工业化时代那种以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为基础的等级差别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获得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并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机会,尤其是妇女她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工业革命为她们提供了改善婚姻家庭状况、家庭地位以及家庭经济地位的机会。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妇女尤其是劳动妇女不断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对家庭生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庭地位状况:地理大发现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英国也借了大发现的东风,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为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但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也使英国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加大,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工业革命前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排挤了乡村中的家庭手工业,导致了大批的破产农民。15世纪末英国开始的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又使大批小农丧失土地,沦为无产者,农民失去了赖以维持生活的经济资源。因此为了维持生活,农村中形成了新的家庭手工业形式:“在家庭内部,男人、女人和小孩一起工作,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他们从批发商那里购买原料,每周到布匹市场出售布匹。”⑴这样家庭就转型为集生产、消费和人口再生产于一体的家庭。这一现象使家庭生计取决于家庭所有成员的贡献,每个人都要帮助维持整个家庭生存。在大多数家庭里,仅仅家长的收入不能满足家庭最基本的需求。阿瑟.杨在估计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正常预算时,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家之主如果老婆孩子不挣钱就不能维持家庭最低生活,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妇女以及有劳动能力儿童的劳动所得必不可少”。 大多数妇女和儿童的收入不属于自己个人,因此,“离家结婚年龄在花边女工中常常很高,因为她们的收入对整个家庭至关重要。”⑵因此这一时期,随着家庭经济结构的转变,妇女的工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收入就对整个家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妇女在经济上和家庭中的作用开始显现,也开始引起社会尤其是男性注意,因为妇女的收入对维持家庭生计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革命为她们开创了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机会,外出工作使她们有了一份独立的收入,从而第一次给了她们独立于丈夫和父亲的机会。但在早期,这种家务劳动广泛存在,使直接参加生产的妇女并不能因为参加工作获得经济权利而得到解放,相反,却加重她们的负担,因为以前由她们承担的家务劳动依然得由她们在工作之余来完成。这样家务劳动的范围被大大扩大了。不过总体而言,这只是妇女解放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过渡时期。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割裂开来,下层妇女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庭,进入工厂工作。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经论述过妇女解放的条件是:“妇女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女工是最早走出家庭,进入劳动市场和工厂的妇女,尽管她们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却由于她们有了一份独立的经济收入,而使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有所提高;或者至少认为由于经济的独立,她们的家庭地位有增无减 。

尽管从上面看,妇女的家庭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时期的这样一种现象:17世纪的英格兰,家庭内部的关系仍然体现出一种等级制,这就是性别的等级差异和年龄的等级差异。性别的等级差异指妻子对丈夫的服从低位,年龄的等级差异是指在两代人中,下一代对上一代人而言所处于被动地位。一句话,在17世纪的上半叶出现了父权制再度加强的时期。在家庭和婚姻中,感情因素的上升和亲戚关系的疏远构成了17世纪初扩大的核心家庭内父权制再度加强的原因之一。结果,直到17世纪中叶,父权制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密尔顿在他所提出的六种义务中写道:“男人为上帝而生存,女人为男人的上帝而存在”。⑷在城乡社会里最贫困的家庭中,为全家人的吃、穿、住和抚养孩子而竭尽全力,已是丈夫和妻子婚姻生活的全部内容。在穷人的婚姻生活中,“打妻子”已成为家庭内部斗争的一个特点,在这个阶层中丈夫赤裸裸的行使着17世纪婚姻生活中的夫权制。卖妻是夫权在家庭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买妻实质上是一种离婚形式。在英国19世纪中正式确立离婚制度之前,卖妻成为丈夫与妻子脱离关系的一种手段,由此完成经双方同意的配偶分配,以此“规避”当时婚姻契约从法律上讲不能任意更改的规定。这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婚姻关系的不平等性。卖妻仪式是性质复杂,这似乎是一种纯动产买卖。妻子被看作动产或者动物。卖妻这种形式显示男性在婚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仪式本身是女性服从的证据,除了特殊情况外,妻子不能出卖她们的丈夫。

综合上述两方面,我们要明白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促使进步的过程中,也表现了落后的成分,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遭受了重重的困难。但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毕竟开创了妇女走出家庭,走上社会的先例,虽然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女工并不是因为具有了女性意识,主动离开家庭,走上社会;她们进入工厂是因生活所迫,一旦生活好转,她们还是要回到家庭的。但是它毕竟开了这样的先例,这就为19世纪后半期,中产阶级妇女形成女性意识,走出家庭,走上社会作了铺垫。

婚姻家庭状况: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社会关系的平衡,加剧了贫富分化。随着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稀缺,英国流民数量不断增加。似乎工业革命并没有给贫困人口带来财富,反而造成赤贫。人们就必须依靠推迟结婚组建家庭来适应这种变化,或者另谋生路,这一时期英国普遍流行晚婚的重要原因。“普通农业工人和小业主中,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女性初婚年龄从25岁上升到27岁,男性从27岁上升到28岁。对有的人来说,婚姻是永远无法获得的一种机会。”⑸“18世纪,社会下层终生不嫁的姑娘占10%至15%。”⑹“在极其贫困的穷人中,择偶、结婚和组织家庭,都要得到教区权威人士的正式同意。因为这些人组织家庭、生儿育女会涉及社区济贫税收的问题,人们往往不乐意教区贫困人口比例增大,因而总是设法阻止穷人、流氓和乞丐的婚姻。”⑺(《17世纪的英国社会》许洁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往往由于经济的原因,对于穷人,特别是穷苦女性,婚姻机会并不总能得到保障,非婚生子也是困扰她们的大问题。人口学家统计的非婚生子率,在17世纪初曾达到一个高峰,占出生婴儿的4%。那时,绝大多数私生子是那字儿正在准备结婚的仆役所生。有时“为了可靠起见,人们不惜通过拒付嫁妆或通过系统的‘愚笨化’使女儿丧失结婚机会。这样人们便可以节省一笔置办嫁妆的费用,同时把女儿留在家中作父母的劳动力。”⑻所以,一般来说,无财产的人在择偶时更注重个人的因素,他们主要考虑的是成家以自立门户的愿望、寻找伴侣的理想、身体条件,以及是否具有养家糊口的能力等等。社会下层建立家庭最根本的力量取决于婚侣的劳动能力。妇女婚前实际工作能力对她作为婚侣的价值远远胜于其家庭背景,如父亲的职业、财产或社会地位。“女工纺织水平越高,她越容易找到丈夫。”⑴它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乡村中从事家庭手工业的家庭结构主要靠的是双方最佳的潜在工作能力。”⑼(同1)因此,很多人只有在生理成熟之后十几年才能结婚,晚婚模式逐渐流行。也就是说,社会下层家庭的生活来源必须由新婚夫妻自己去创造,这需要一段较长的积累实践。按照英格兰人的文化习俗,年轻人要等到有一定的资财足以自立门户时才能结婚。社会上层的女子比较容易以继承产业和获得嫁妆的方式,从父母那里得到资助,农业工人、仆役等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基本上谈不上对父辈财产的继承,他们要靠自己劳动的所得积攒钱财。 “到1700年,人口形势的基本特征是晚婚,私生率和高独身率” ⑽结婚需要个人艰苦创业和经过长时间煎熬。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一定程度导致了更多的贫困和流民,成为这一时期女性年龄推迟以及非婚生子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财富的增加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经济条件又让位于其它影响结婚的因素。所以工业革命成为这一时期影响英国社会婚龄和家庭结合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⑴⑺《17世纪的英国社会》许洁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⑵⑻⑼(《分化与整合:1688~1783英国社会结构分析》舒小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⑶⑸⑹《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陈曦文 王乃耀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⑷《妇女的屈从地位》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

王溪译

⑽《英国社会史》阿萨.勃里格斯著 陈叔平、刘城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第7篇:英国留学百问——英国留学申请篇

1.英国高中

英国高中分为英国公立高中和英国私立高中,但是绝大部分国际学生只能进入英国私立高中学习。英国私立高中一般都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通常每班只有6-7人,最多不超过10人。每位学生都会有一位生活老师进行生活上的贴心指导,校园内均配备24小时监控,很安全。课程方面主要提供GCSE和A-Level两种课程,这两种课程我稍后会有详细的说明。

2.英国高中课程——GCSE

英国GCSE课程的英文全称是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文译为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简称为GCSE,英国GCSE课程是英国学生完成第一阶段中等教育所参加的主要会考。英国GCSE相当于国内高

一、高二的水平,因此建议初三毕业或者高一的学生申请。申请需要年满14岁周岁,且雅思达到4.5分以上。

3.英国高中课程——A-LEVEL

英国A-Level课程是英国高中(最后两年)课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的简称,它是英国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是英国的全民课程体系,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就像我国的高考一样,英国A-Level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英国A-Level课程的水平相当于国内高三和高四学生的水平,也分为一年制课程和两年制课程。申请者需要年满16周岁,且雅思达到5分以上。英国的大多数中学开设的英国A-Level课程科目相当广泛,有文科、商科、经济、语言、数学、理科、计算、法律、媒体、音乐等。

不同专业的入学标准对于英国A-Level课程的成绩要求不尽相同。概括地说,学生至少学习三门课程,只要在两门课的考试中取得E即可达到一些普通大学的入学标准。而对于较好的大学,则要求学生3门课的成绩均应达到C以上;而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如牛津、剑桥、哈佛等名校,则要求申请学生3门课的成绩达到 AAA或AAB。

4.英国预科

由于中英教育体制的差别,因此想去英国读本科的国际学生首先要入读一个本科预科课程。本科预科课程一方面可以提升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的专业方向的选择奠定一个基础。在英国,有两类本科预科课程提供者,一个是英国大学自己开设的本科预科课程,如: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华威大学等;另一类是由一些教育集团开设的本科预科课程,如:INTO、KAPLAN、NAVITAS、CEG、UF等,这类预科都会在学校名称前注明,如:INTO EXETER,就是INTO集团开设的埃克赛特大学的预科课程。小猴子建议大家可以选择第一类英国大学自己开设的本科预科课程,这类预科不仅可以保障升学率,同时也可以保证教学质量。英国大学本科预科申请要求:高二或高三学生,雅思5.0-6.0分,部分学校提供校内语言测试。

5.英国本科

英国本科是三年,学位分为三等(英国):first class(7 0+)、2:1(60+)和2:2(50+)。一般英国顶级大学都会要求申请者具有2:1以上学士学位,换算到中国的教育计分体制,2:1对应的是80分(211院校学生),如果是非211,则为85分。在英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是国内3+1或者2+2项目过去的学生。

6.英国本科申请系统——UCAS

UCAS 是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的缩写,即“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它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统一为英国所有大学提供招生服务,和其他国家不同,申请英国大学的本科学位课程,都要通过UCAS进行申请。原则上,所有英国大学的所有本科学位课程,包括专升本,都要通过UCAS申请。在UCAS上,你可以提交申请材料并全程跟踪申请进程。

7.英国专升本——Top-up

英国Top-up课程即专升本或者插读英国本科,国际学生通过攻读英国大学本科最后一年(Final Year)即可取得英国本科学士学位。英国大部分Top-up课程的开课时间为每年的9月份,1月份开课的还是比较少的。英国Top-up课程比较适合国内大专毕业生,本科无学位的毕业生以及无法达到直接申请英国研究生条件的申请者。

8.英国HND项目

英国HND项目简单来说是英国的一个大专项目,相当于英国大学二年级毕业的水平。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得到的将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普遍承认的学历文凭。相当于完成了英国大学二年级的课程(英国大学本科学制为三年),学生可以申请进入英国大学攻读最后一年,完成课程后,学生可以获得其就读大学的学士学位,同时可以申请硕士学位相关课程。在国内相当于3+1项目,在国内读三年,在英国读最后一年,然后拿英国的本科学士学位。

9.英国研究生

英国研究生分为授课式和研究式两种。大部分英国授课式研究生的学制都是一年,这比美国的1.5-2年来说节省了时间和金钱。现在网上很多人在说英国文凭的含金量已经不行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各大排行榜上,英国仅次于美国,还是占据了很多的位置。虽然英国研究生只有一年,但是课程设置非常紧凑,各种作业、presentation、essay、论文等会压得你喘不过气,Top30,甚至40的大学还是相当不错的。

10.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和美国不一样,英国采取的是Rolling Admission的制度,即先到先得,没有一个固定的申请截止日期。英国大学会在每年的9月开始陆续开放次年的申请,每收到一批offer,就会进行审核,从这一批申请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批offer,以此类推,直到offer全部发完,所以一定要尽早申请,否则即使你的背景再优秀,学校的offer要是发完了,也是于事无补。建议大家是在大四开学前,准备好所有的申请材料。

11.英国留学申请流程

英国留学的申请流程大致是:准备申请材料,在线提交申请,拿到有条件录取通知书(Conditional Offer),补充合格的学校成绩单和雅思成绩单,换取无条件录取通知书(Unconditional Offer),换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签证,预定接机住宿服务。在这里解释一下有条件录取通知书(Conditional Offer)和无条件录取通知书(Unconditional Offer),在有条件录取通知书上学校会列出申请者必须在大四毕业时达到的GPA和雅思要求,只有达到了,你提交合格的成绩,才能换取无条件录取通知书,之后学校才会给你发用于签证的电子版录取通知书,也就是CAS。

12.英国留学申请材料

英国留学申请材料主要有:在校成绩单、语言成绩单、两封推荐信、一篇个人陈述(PS)、一篇个人简历(CV)等。其中,雅思成绩单是可以在申请时不提交的(如果你考的不是很理想的话),雅思成绩单可以后补,所以千万不要只顾纠结于这个成绩,而忘了要早申请。但是,GMAT和雅思不一样,如果你选择了需要GMAT成绩的学校,那么在申请的时候一定要提交GMAT成绩,否则学校是不会理会你的申请哒。

13.推荐信怎么准备?

推荐信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从第三者角度对申请者个人陈述及成绩的确认和重新解释;二是对申请者的陈述和成绩进行补充;三是以同行的身份向招生官员提供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校教授的推荐信),包括申请者的素质,动机以及申请者是否能从该课程获益等。如果是学生,那么两封推荐信必须都是学术方面的,你可以找任何老师或者学校领导,但一定是了解你的,这样写出的东西才能真实。当然,现在留学中介都会提供撰写推荐信的服务,他们写好之后,你只需要去找老师签字盖章即可。

14.个人陈述(PS)怎么写?

个人陈述是在申请过程中按照学校要求来写一篇有关申请人背景,学术成就和未来研究和职业目标的文章。个人陈述中应包括自己对现状的描述以及对未来专业学校选择和职业规划等信息。一篇成功的个人陈述应不但应该语言流畅,逻辑严谨,层次分明,更要充分显示申请人的才华并抓住审阅人的注意力。要写出成功的申请文书仅仅有那些适用于任何类型写作的基本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是远远不够的。一篇好的申请文书要求申请人能够用一种与其他申请人完全不同方式,巧妙地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经验。

15.英国留学录取要求

在这里主要说一下英国研究生录取要求,英国大学会把中国大学分为211和非211两大类,申请英国名校,211类大学均分要求80分以上,非211则要求85以上;雅思的要求都是一样的,6.5分以上。当然如果是申请竞争较为激烈的商科类、或者对语言要求较高的专业,如:传媒、翻译等,则需要达到7分以上。牛津、剑桥部分专业则要达到7.5分。

16.GPA是如何计算的?

GPA是把你所有科目的成绩进行加权平均算出来的。有的学校会特别关注专业课成绩,对于部分专业的申请者,如:金融专业等,其数学部分的成绩一定要特别突出。小伙伴们可千万别想着要改成绩单,一旦被发现,一辈子也别想再出国了。

17.我的GPA不够怎么办?

如果GPA真的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如果相差不是很大,比如只差0.5-1分,可以在PS里重点包装一下自己别的优势,如果是由于学校卡分比较紧,就可以将自己在学院或者系的排名列出来以说服招生官。

18.我的雅思成绩没达标怎么办?

每个英国大学都为雅思没有达到录取标准的学生提供语言课程(presessional course),根据申请者的实际雅思成绩与学校要求雅思成绩的差距,学校会被学生配备5-15周的语言课程。所以说,大家不用担心语言成绩会成为申请路上的绊脚石。小猴子认为,如果能进入到一个顶尖大学学习的话,先读一个语言课程也是非常值得的。

19.申请英国研究生是否需要GMAT成绩?

我们都知道,申请美国研究生商科专业,都需要提供GMAT成绩,名校都要达到700分以上。但是英国不是这样,英国只有个别商学院会要求申请者提供GMAT成绩,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等。牛津和剑桥大学要求GMAT690分,后两所大学要求GMAT640分以上,因此,英国大学商学院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申请的。

20.英国留学费用

关于英国留学费用,一般来说,伦敦地区生活费在1000英镑/月,其他地区800英镑/月,学费的话,理工类和商科要高于文科类专业学费,通常在10万-20万之间。另外,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生活费用要低于英格兰地区。

21.如何选择寄宿家庭?

寄宿家庭可以通过英国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帮忙申请或者自己找中介进行申请,寄宿家庭有包餐的,也有不包餐的,一定要咨询清楚。另外,在寄宿家庭生活时,一定要注意言行礼貌、食物和饭桌礼仪、尊重房东生活习惯、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如果临时有事不能按时回家,一定要通知房屋主人,遇到矛盾或者问题,及时沟通,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找学校的老师或者中介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22.英国大学排名——Times

Times英国大学排名由英国泰晤士报主办,一年发布一次,从学校的师生比例、毕业率、师

资力量、学校设施等方面进行衡量与评选。每年都有学校进步神速或者落榜。Times虽被中国学生和家长所熟知并认可,但其有一定的弊端,其中有一项指标是学校设施,每年都会有学校因为新建了体育馆等排名一跃而生。为了规避风险,建议大家可以多参考几年的Times排名再作出决定,选择排名比较稳定的学校。

23.英国大学排名——RAE

RAE排名是在英国本土很流行的排名,RAE主要衡量的学校的研究生教学水平,很多在Times排名上表现一般的学校,如:曼彻斯特大学,却一直稳居RAE排名的前十位。因此,RAE排名是申请研究生的同学们要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很有含金量的排名体系。

24.英国大学综合排名重要还是专业排名重要?

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去读大学的目的,绝大部分同学肯定是为了就业,就业就要跟专业挂钩,所以我们应该先定专业,然后去看专业排名,也同样要看3-5年的排名,然后再根据综合排名,学校在中国的知名度以及地理位置、费用等信息选择学校,申请的时候拉卡档次,选择五所学校即可。

25.如何选择大学?

如果你选择毕业之后回国就业的话,建议选择在国内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学,如果想留在英国的话,那就要选择RAE排行榜上的名校。同时,地理位置和学校的学费也是需要关注的,以及那所学校是否有你想去就读的专业。

26.如何选择专业?

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只有你愿意去探索那个专业和课程,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其次,要看自己的性格,内向的人可能不适合从事那些需要与人经常打交道的工作,如:HR、Marketing等,而外向的人可能不愿意一直坐在椅子上面对很多数据,性格没有好坏,选择专业和今后的工作只有适合不适合,只有从事一份自己喜欢又适合的工作才是perfect match。同时,还要看看就业市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未来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饱和度等。

27.英国名校是否只看中211和985院校的学生?

英国学校会区分211或者非211学生,但绝大部分学校只是在均分上对于这两类学校毕业生有要求,个别学校,如:杜伦大学商学院就明确指出只要网大排名前100的学校,但这种学校还是在少数,大家不必担心,只要硬件条件达标,申请英国名校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28.什么样的背景能申请到牛津/剑桥大学?

牛津和剑桥大学基本只招收网大排名前30学校的学生,雅思要求7.5分以上,商学院要求GMAT成绩在690分以上,GPA87分以上。如果申请本科,则要求A-LEVEL得到三个A的成绩哦。

29.哪些专业转专业相对来说容易?

对于想转专业的申请者,建议选择商科里边的纯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传媒专业、TESOL专业等。

文章来源:小猴子聊留学个人独立博客

第8篇:2015英国投资移民新政|最新英国移民政策

2015年2月26日,英国移民局发布关于2014全年全球范围内英国签证申请的官方数据,同时也出台了本第一次政策变动通知。新的政策变动涉及投资移民、企业家移民、学生签证等各大签证类别,并将于2015年2月27日起至4月6日陆续实施。

投资移民政策重大修正

Tier 1 (投资者)签证类型专为有意在英国做大笔投资的高净值人群设计。移民咨询委员会(MAC)在2014年2月28日就该签证类型发表了一份报告,就该报告的结论,英国移民局对移民条例做了以下几项调整:

1、增加了在提交签证申请之前必须开设受英国监管的投资账户的要求。此变化将确保英国银行在申请者申请签证或申请居留前做背景调查。这一变动将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申请者需要在登录英国之前即找到一所合适的投资银行并在申请时提供银行账单;若无法提供银行账单,一份符合条例的银行信也可被接受,只是需要在信中明确申请人的投资账户号码。在此笔者提醒大家,寻找正规专业的机构进行咨询,比如受到英国金融监管局(FCA)监管的圣玛丽私人财富管理公司(St Mary’s Private Wealth)。

2、该类签证申请者年龄限制从年满16周岁修改至年满18周岁。此改动是因为16岁及17岁的申请人通常无法全权管控他们的资金及投资。

3、对该类签证申请者的投资最低额度要求做出了修改。当投资有亏损时,申请人不再需要额外填补投资亏损的部分,但移民局仍要求申请人将所有签证要求的资产本金维持在投资账户中,不得挪取。在不得挪取的前提下,投资资产是允许被正常买卖的。这变化使得申请人不再偏向于投资低风险资产,例如国债。

4、对于投资地产类、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类公司的限制做了略微修改:所有涉及房产投资、房产管理或房产开发的项目都不被认可,包括购买房产以收取房租等。

5、对于具体的申请材料,有一些细小的技术上变化。

企业家移民政策重大修正

Tier1 企业家移民主要针对意向在英国创业的移民,由于几年来此类签证经常被滥用,2015年4月6日开始,Tier 1 企业家移民政策重大修正摘要如下:

1、2013年1月出台的真实企业家测试(GenuineEntrepreneur Test),原本仅适用于初次申请者,从2015年4月6日起,同时适用于申请企业家移民续签以及第五年转永居。这项新规定使得申请人在持有企业家签证的5年期间都将一直受到移民局对于其商业活动真实性的考察。对于那些持有资金却没有创业经验的年轻创业者来说,加入合适的项目成为“英国合伙人”就变成了最高效的选择。建议大家搜寻英国政府指定的创业园区以寻找优秀的初创企业。

2、20万投资额必须存满90天,如果未存满90天,必须提供详细的资金来源解释。

3、20万英镑存款证明的开具日期,由原来的“申请前3个月内”变成“申请前31天之内”。

4、自2015年4月6日起,所有企业家移民申请人都必须提交商业计划书,以往商业计划书仅仅作为非必要材料对申请进行辅助。

5、Tier1 General签证持有人若要转成Tier1企业家移民签证,必须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2015年4月6日前没有在英国建立一家或多家企业;或者

2)获得政府部门或种子竞赛所提供的投资资金

该政策与2014年7月出台的,针对PSW转企业家移民所实施的限制相似,主要防止申请人滥用企业家移民签证。然而,Tier1 General签证转成其他签证(例如Tier 2工作签证)的条件依然不变,而且一直到2018年都可以沿用原本的政策申请永居。

6、原本政策即规定资金不可用于房产开发与管理,而新政策针对这部份有更具体详实的规定:所有涉及房产投资、房产管理或房产开发的项目都不被认可,包括购买房产以收取房租等。这项规定进一步确定了,商业收入必须由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来,而非通过房产的增值。

7、关于第三方资金(例如来自政府部门或种子竞赛的资金)的规定更具体化。如果申请人是透过公共机构获得第三方资金,则该公共机构必须出具文件证明该资金是来自政府部门或种子竞赛,而且能够用于投资英国企业。

环球移民温馨提示:目前,申请英国的客户资料全部收集齐全后,递交大使馆无需提交开户文件,申请周期为一个月左右,4月6日政策调整后,申请周期将会比现在要多出1-3个月,移民局要求投资行先行对申请人的资金来源进行审核进行开户,方可提出移民申请。所以有意向的申请人需抓紧提交申请,环球可助您登陆英格兰一臂之力。

第9篇:英国史论文 浅谈英国崛起与工业革命

浅谈英国崛起与工业革命

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位于欧洲西部,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英国由于受季风天气的影响,所以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全年气候温和。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并不算很丰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是第一个全球金融资本的中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超级大国。“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可以概括为英国最伟大的成就。那是什么将英国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最终成为世界霸主的呢? 答案只有一个——工业革命。

那么,这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政治上,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思想上,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的最著名的观点就是:看不见的手,也就是今天经济学家常常讲的市场供求规律。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体间的自然交易会创造出高效的资源分配模式,并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收入。根据这个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对外贸易战略。所以,经济上,随着君主立宪制的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英国加速了圈地运动,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货币资本,从而为工业革命累积了财力上的准备。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继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自然科学上,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大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它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使得人类真正告别愚昧,迎来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新时代

其次,它与英国如火如荼的农业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土地制度为中世纪的时候形成的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种植作物,互相协商或买卖使自己的土地更加集中,从此时起圈地运动就时有发生,但是规模较小。一直到17世纪的农业革命开始,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离开乡村,向城市迁移,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支持,保证了工场的正常运作和工业产品的大量生产。另一方面,圈地运动的土地兼并为资本主义型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时的农业生产因为土地面积的指数增加和农村劳动力的剥离而采用节省劳动力的耕作技术和早期的农业机械, 加上较好的组织和合理的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农业耕种形式的变革。 农业革命除了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外,还提供了生产所需要的原料,为城镇人口提供粮食。在农业革命前土地生产的主要是原始农业的产物,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随着圈地运动的进行,资本主义型的农场在农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耕作和栽培技术经历了重大的改革。块根作物和牧草的种植逐渐推广, 诺福克轮作制代替了传统的耕作制度, 人工肥料和化肥的施用, 农业机械的采用,畜种的改良等等,这一切不单单使得可直接可食用的作物的增产,还无形中保证了畜牧业的饲料供应和家畜的质量。有数据表明:每英亩小麦产量圈地前为2.15夸特, 圈地后为3.25夸特;大麦从4.5 夸特上升到5夸特;燕麦从4 夸特上升到5.5夸特;豆类从35夸特上升到4夸特。(夸特:英国重量单位,1夸特相当于12.7千克)在畜牧业上,牛饲养量增加到354 头,羊饲养量增加到407头。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大发展为工业人口不断增加提供了保障。农业革命不仅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羊毛、淀粉、脂肪等等工业所需要的原料, 而且为工业提供了日益增加的粮食和畜产品。 农业革命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失去土地。这就有点像中国清朝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破坏,农民不能再依靠“男耕女织”来满足自己日常生活的需要,他们转而成为日用品的消费者,这在无形中进一步的扩大资本主义市场,扩大生产。或许,工业革命不仅是资本家的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的需求。马克思说:“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 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特质要素的那些事件, 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以前, 农民家庭生产并加工绝大部分供自己以后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原料。现在这些原料和生活资料变成了商品;大租地农场主出售它们,手工工场则成了他们的市场。纱、麻布、粗毛织品现在变成了工场手工业的产品, 农业地区正是这些东西的销售市场。以前由于大量小生产者独自经营而造成分散各地的许多买主, 现在集中为一个由工业资本供应的巨大市场。” 另外英国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使英国人口飞速增长,人口的飞速增长反作用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人口增长对工业品和农产品的需求使得资本市场扩大。为了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工场主们不断改善工业技术,用更好生产方式和工具代替旧的。而在农业中,农业技术变革, 铁制农具和农业机械的推广,推动了农用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正是根据农业的发展需要生产出收割机、割草机、播种机、松土机和切草机等。工厂生产的标准的农具,使农具的修理和更新变得简便易行。铁制品工业开始慢慢向农业渗透, 工业产品在农业市场上的比例越来越重。

农业革命还为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资金。农场主们将通过买卖农产品所获得的资金投资到工业中去。同时日用品等工业产业也在不断和农民的交换中获得利润,又再一次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就这样在无形中形成一条资金链,工业领域的生产资金不断积累和利用,推动着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进程。

最后,工业革命离不开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凯伊发明飞梭以后,一个织布工人可以做过去两个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后来, 凯伊的儿子又加以改进,发明了上下自动的杼箱,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织布能力更为提高。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 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出现了纺与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棉纱价格猛烈上涨,接着纺纱工人的工资也提高了。这种情况,对于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为了解决棉纱不足的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1761年,英国“艺术与工业奖励协会”两次悬赏,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

1764年,兰开夏郡内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了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织布工人。

随后人们又陆续发明了多种纺织生产工具,生产水平也逐步提高。

1769年,瓦特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这一年,瓦特以发明分离冷凝器,获得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过程中的第一个专利。1784年,经过再次改进的蒸汽机,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机械运动,而且还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1785年,一个使用瓦特蒸汽机的纺纱厂建成。很快,蒸汽机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瓦特蒸汽机的问世,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从此以后,只要有煤作为燃料,就可以开动蒸汽机。并且,工厂也是根据需要建立起来,而不再受河流水力的限制。马克思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蒸汽机的发明使机械化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是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从而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蒸汽机的广泛利用,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促使工业革命开展起来。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以此为标志,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英国从一个小岛屿,发展成一个世界霸主国家的经验,出去殖民等方和平的方式,还是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的,特别是工业革命,那是一个帝国迈出的巨大的一步!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也能迈出类似的一步!

上一篇:消防竣工资料目录下一篇:品牌基础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