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怎么看待拿破仑

2023-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欧洲人怎么看待拿破仑

看美国人、欧洲人和中国人怎么买车

星期六早晨走进汽车销售公司,一边吃着他们免费提供的汉堡,一边听销售员殷勤唠叨,不一会,交钱、拿车钥匙、开车走人—这是美国人的购车方式。

我们不禁失笑:美国人买车,原来就像吃麦当劳那样随意。

与美国人比起来,欧洲的买车族更像从经典油画中走出来的贵族。

当欧洲人有了买车的想法后,他们会漫步到经销商那里定购,定购的车将在数个星期之后被送到。整个过程,就像坐在左岸的酒吧里品尝MACANUDO雪茄那般慢条斯理,有些许的诗意和悠闲。

在中国,我们买车就好像读一个MBA,首先要温习功课:排量多少、哪国产的、有啥特点、发动机什么型号什么性能„„都了如指掌。在中国想要买车的人好像都要达到博导级别,才不会吃哑巴亏;至于现在不买车但以后想买车的人也都像专家。有一天我竟然听到,一群年轻人在聊吉利美人豹时,谈笑间就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和未来竞争态势。

是的,中国人买车似乎在拍一张全家福,往往拖儿带女去看车。所以车主大多是没有“主权”的,还往往紧张得就像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名教授检验MBA的入学资格一样。渐渐地,中国经销商普及试车,增加了买车的时间成本,但并没有对购买决策有什么实质帮助。事实上,大多数人试完车后,还得回家上网搜索和反复研究报纸周末版的试车报告。

买车真累。于是才发现美国人的潇洒。但回过头来想一想,美国方式的潇洒中,多少还体现着负债民族的消费冲动。

太多的美国人往往驾驶着一辆自己原本不需要的车离开车行。他们希望银色时尚型的,却开走了一辆酷似邮政车的绿色玩意儿。他们被业务员的怂恿所诱惑,买了两千美元的汽车导航系统,而实际需要的只是一副能头顶蓝天的廉价天窗。

而欧洲人通过定购表现出了那块大陆上的悠闲、贵族气质。据《福布斯》杂志报道,60%法国制造的雷诺车是定购的,而通用汽车在德国的Opel品牌有52%过定购销售。

事实上,这种气质并不仅仅在汽车定购上显现其文化印记,即使在成衣工业异常发达成熟的今天,高级时装的定购在时装界仍然意味着最高的特权。很多欧洲人看来,像在超市购物一样选车买车,就像平庸之人没品位的生活方式。为一辆新车等上几个星期,美国人压根就没有过这种概念。在这个讲求实效的国度里,耐心指数比道琼斯股票低得多。《福布斯》的数据显示,通用汽车在北美销售中,定购所占的比例只有10%。

除了美国文化的原因,美国汽车固有的销售模式也令定购在美国大地“火”不起来。在美国汽车产业链的末端,经销商只有在车被开走之后才能拥有制造商的货款,所以只有车卖出去后才能支付销售业务员工资。如果经销商达到月度销售目标,制造商还会给予一定奖励,经销商也把一部分奖金发给销售业务员。于是,在美国的汽车销售公司里,每个销售业务员都是语言的暴走族,英语发音奇快。在这种价值链里自然只生产一种哲学:“快点把这堆钢铁弄走。”

当然,在中国也有定购汽车,但我们的定购更多的是象征和宣传。比如某新型车,从发布价格之时就宣布接受订单无数。可还没过上半年就开始促销降价了,你让我们善良的消费者们究竟该相信谁呢?

记得看过一篇关于差距的文章:

“俺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

“俺们刚把青菜上的害虫灭掉你们又爱吃虫啃过的青菜了;”

“俺刚嘴角有点油你们就说要吃杂粮了„„”

其实,说穿了,美国、欧洲和我们的买车方式存在着差别,但不是差距。那只是适合与不适合的差别,是汽车文化不同造成的差别,是汉堡,雪茄与全家福的差别。不存在可比性。

我们走了一个多世纪,才刚跨入私家车的门槛。累点,但还值。特别是看到家人不受等车之苦,看到旁人羡慕的眼光,总还是理性消费之后最为感性的满足。而这,正是全家福的精髓

第2篇:怎么看待幼儿园意外事故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对幼儿园来说,不允许有重大伤害事故发生,比如:大骨折、大外伤(有后遗症)、Ⅲ度烧伤等。一般的责任事故也不能出现。实际上幼儿园事故的发生率是很低的,但一旦发生了,对家长就是百分之百地无法交代。虽然妈妈自己带孩子活动时也会发生意外,但幼儿园方面,即便是宝宝受了很微小的轻伤,对带班老师的考核也是非常严格的,对老师的评选、晋级通常会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

宝宝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事故,是妈妈觉得伤心、幼儿园老师觉得棘手的事情。虽然谁都不愿遇到这个问题,但是一般的碰伤、摔伤等(对宝宝的身体造成的伤害不是很严重的事故),在幼儿园里还是时有发生。最好的老师可以保证教学几十年从没有被家长投诉,但不敢保证几十年教学中她所教的孩子没有被磕碰的。

分析宝宝在幼儿园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1. 幼儿园里存在一些不安全隐患。硬件上的有:用具用品放置不当,玩具设施不符合安全规范,门卫管理疏漏,房屋建筑不适合幼儿活动等。软件上的有:老师教学经验少,组织活动的能力差,该提示的没提示。个别老师安全意识淡薄等。幼儿园和老师应及时排除这些隐患,家长们发现了也要及时反映。

2. 宝宝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大脑对身体动作变化不能做出相应的灵活反应。还有,宝宝生活经验缺乏,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没有预见性。比如:小朋友在奔跑时看见别的小朋友迎面而来,不会安全躲闪、回避;不知道在滑梯上推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两个小伙伴做游戏,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或者扑空了,或者一个一弯身子就把另一个顶摔跤等等,大一点的孩子冒险精神萌芽,也是事故的隐患之一,这些都需要老师和家长严密注视,并进行有目的地引导。

3. 妈妈的错误观念为宝宝安全留下隐患。有的妈妈热衷于给孩子扮酷,给孩子穿上厚底鞋、紧身裤等,使孩子活动不便,活动时易失去平衡。也有的妈妈为了省钱,给孩子穿大了好几号的鞋子,也使孩子容易摔倒。

孩子在幼儿园中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是很低的。家长不应该对偶然发生的小碰伤过于挂心。实际上,就是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故中,也只有少数是由于教师责任心不强或是事先没有考虑周全造成的,大多数还是防不胜防的意外。

一旦宝宝在幼儿园发生了事故,绝大多数老师会觉得很内疚,都会主动向家长道歉。此时,家长应该先分清事故原因:如果是老师惩罚孩子或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应该找园长或上级领导来解决问题。对正常情况下出现的意外事故,就不要过于严厉地责备老师,避免老师内疚的心情变成抵触情绪。

第3篇:怎么看待大学生创业的

论大学生自主创业

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以及越来越成熟的个人创业环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现象,就此问题,我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对于当前的中国大学生而言,绝大部份并不适合创业。

单从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来看,对大学生就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 一般创业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的专长和经验,如市场调查、技术专长、企业管理、识人用人、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开发开拓、等等。而创业者所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不一。客观的说,能力和素质并非短期培训所能练就的,有些素质甚至就算是培训也很难达到,比如谋略、胆量,比如识人用人等,这些大部分都是需要长时间不断的训练和积累才能具备。

然而,对于部分有准备的大学生来说,今天的社会环境对于创业,毫无疑问又是有非常有利的。

首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良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都会催生诸多新职业。在新兴的市场中,大学生反而因为没有传统经验主义的束缚,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像IT电子商务、管理咨询、等这些新兴产业,早已被创业者们列入名单之中。 其次,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充分借专业优势。对于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增值产业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机会。IT领域的创业项目前期投入少,适合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学生。学习通信或医药专业的学生,技术上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这些是我国政府重点发展且倍加关注的领域;对于学习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可用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进行创业;当然对于大众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学校期间所积累的能力优势、人脉资源等,在一些资金需求不大,项目周期不长,人手配备要求不多的项目上取得一些成就。

我个人是倾向于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它不仅化解了中国就业市场的部分压力,同时也充分释放了当代大学生的活跃思维,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给予了那些有准备的大学生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

第4篇:你是怎么看待分数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辩证破题)分数与学生学习的关系,现在人们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部分老师把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另一部分老师则认为分数高低与学生的学习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一分为二来看。

(分析一论证)一方面,把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和考核手段,这是应试教育的一种表现。这种方式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习水平。它以分数为最终目的,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另外,这种教育评价观还会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加重教师的负担等等。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只把学生看成学习的容器或者机器,严重损害了学生的需要、兴趣甚至身心健康。

(分析二论证)另一方面,虽然现在用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不全面的,但请不要忽略,综合素质里理所当然是包括学习成绩的,只是成绩在全面评估个人水平标准里头占的比例下降了而已。分数代表着学生一阶段所学知识的吸收率,试卷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这阶段的学习成果,以便接下去的学习可以收紧有致,不至于盲目的跟随他人学习。学习成绩是学生努力学习的表现,学生只所以为学生,就是以学为主,成绩不好表示学习并不努力,不努力学习的学生是好学生么?因为这是在学校,老师就是教给学生知识,而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就是考成绩来体现!如果一味追求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素质,会丧失许多评比的“门槛”。

(总结提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评价学生学习好与坏,分数绝对不是唯一的一条标准。我们倡导学生学习评价机制的多元化,除了分数,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素质教育的宗旨。

更多考试资讯:http://nmg.huatu.com/

第5篇:幸福指数第一:澳洲人怎么就比我们幸福

去年经合组织(OECD)分析了各国的居住、收入、就业、教育、环境、健康、生活满意度等11个项目,发表了“幸福指数(TheBetter Life Index)”排名。结果,澳大利亚位居榜首。

澳大利亚的第一究竟如何得来,究竟是否货真价实?

对于澳大利亚的幸福,我第一感受就是蓝天白云。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天,真的比中国首都北京的天要蓝,一片乌云飘过下几滴雨,紧接着就艳阳高照,空气中也蕴含着一丝芳香。 这就是幸福与不幸福的巨大差别,当你呼吸的空气里都充满了各种尾气和有害物质,不知哪一天会突然给查出癌症,何来幸福感?

空气之外便是吃,地沟油、三聚氰胺、苏丹红等有毒食品让中国人惴惴不安时,而澳大利亚人全然不必对食品安全担心。

空气和食品安全,只是澳大利亚人幸福之源的皮毛而已,真正让他们有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住房、医疗和教育三座大山,澳大利亚人无需担心。

这就是幸福与不幸福的巨大差别,当你呼吸的空气里都充满了各种尾气和有害物质,不知哪一天会突然给查出癌症,何来幸福感?

澳大利亚人生病,拿社保卡直接去医院看病即可,教育更是简单,享受义务教育,该哪儿上学就哪儿上学。住房也不算贵。

大学生毕生后一般可获5万澳元年薪,而澳大利亚人均年薪为6.7万澳元。也就是说,一个工薪阶层的年收入就可以付房子的首付。这在北京简直是天方夜谭,按照均价3万计划,北京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如果首付10%,也需要30万。即便按照北京带有水分的人均工资计算,也要4年的收入才能付首付,贷款270万,需要像蜗牛那样一辈子忙乎,也难以还清这巨额债务。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男人没有来自丈母娘的买房刚需。买不起,租房也不错,大家不互相攀比,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有房没房一样生活,有房没房一样结婚,无形中幸福感不知提高了多少倍。

记得有人说过,水、阳光、空气和自由,是人不可剥夺的四个权利。在吃喝拉撒睡这些问题之后,便是澳大利亚人的安全感和自由。

拆迁,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绝对是个难以理解的词汇。在悉尼这样的大城市,2000奥运会之后的新建筑很难看到。反倒是市中心的老房子,被政府严格保护,外观不得改变。

自由是更美好的感受。我们从悉尼的唐人街溜达到市政府,在门口坐下,无人管我们,门口也没有警察荷枪实弹,在市政府门口坐下,和在商场门口坐下竟然是一样的惬意。

在堪培拉,我们乘车去参观国会大厦,接受安检后进去,连护照也没有人看,这个澳大利亚的“人大代表”开会的地方,就这么自由的出入,“人大代表”开会时,你想听,就可以听听,因为这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人民当人有权利来听他们到底是怎么开会的。

爬上国会大厦的楼顶,俯瞰堪培拉,俨然有一种把澳大利亚政府“踩在脚下”的感觉。我忽然想起去美国国会山参观的情形,在那里,也是俯瞰白宫。

中澳生活对比:才知道我们差的还很远

我在澳洲快十年了,以前常心有不甘,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要移民海外?

中国移民开始得很艰难,刚到异国不能听说澳洲腔英文,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却敢 把一家大小不远万里搬来;背负巨额移民费债,从本地人不屑的工作做起,即使当回工 程师坐进高级写字楼,还是觉得永远融不入主流社会。

在当地读了几年书,你可以找到高级白领的工作,工作上没问题,同事一对一谈话也没障碍,可旁边同事兴高采烈的聊天,就云里雾里莫名其妙了。我学不来他们的很多,比如疯狂的看橄榄球比赛比命重要,比如每个周末仅喝一杯葡萄酒(不用酒菜配的)就能泡到半夜,比如会提早一年订飞机票和酒店去渡假„„

可我还是渐渐喜欢上了澳洲,为什么不作“海龟” ?我每次问自己,跟当初问“为什么要移民” 一样,总是没有答案。

今天看到中澳生活对比的几组数字,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喜欢澳洲,这里有人人平等的终生保障, 我喜欢澳洲平和的生活。这里,你开一辆全新宝马车没什么好耀武扬威的。

据非专家数字,澳洲工人最低收入每周约400澳币,即平均每天80澳币;中国工人最低收入每月约800人民币,即平均每天27元人民币。无须管一澳币约合六元多人民币。 看看同样是最低收入的工人在当地的消费能力对比:

买一双耐克球鞋,澳洲120澳币,需工作1天半;中国¥230,需工作8天半。1:6看一场容祖儿演唱会,澳洲160澳币,需工作2天;中国¥380,需工作14天。1:7。 买一台1.5匹的松下空调,澳洲1080澳币,需工作13天半;中国¥3000,需工作111天。1:8。 买一套普通办公套装,澳洲120澳币,工人需工作1天半;中国¥400,工人需工作12天。1:8。请1 2人一桌吃龙虾大餐,澳洲280澳币,需工作3天半;中国¥1500,需工作55天半。1:16。买一台东芝手提电脑,澳洲2800澳币,需工作35天;中国¥22000,需工作815天。1:23。

买一台29寸索尼全平彩电,澳洲699澳币,需工作9天;中国¥6000,需工作222天。1:24。 一年期环球世界机票费,澳洲2298澳币,需工作29天;中国¥20000,需工作741天。1:25。买一艘小游艇,澳洲18000澳币,需工作225天;中国¥230000,需工作8518天半。 1:38。

买一辆新丰田佳美小车,澳洲25000澳币,需工作312天半;中国¥450000,需工作16667天。1:53。一年健身房会费,澳洲360澳币,需工作4天半;中国¥7000,需工作259天。1:57。

一年高尔夫球会费,澳洲1800澳币,需工作22天半;中国¥175000,需工作6481天半。1:288。

去医院生一个婴儿,澳洲$0,政府额外奖励7000;中国¥2000,需工作74天生病看医生住院作手术,澳洲$0,需工作0天;中国¥100甚至几十万,需工作多少天。

数字很枯燥,但说明问题: 普通人在澳大利亚生活比在中国生活容易, 况且澳洲人年均收入为41000澳币,是最低收入的两倍。

中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 但法规却跟不上, 成了“冒险家的乐园”, 据报道13亿人口的中国已有了五千万的千万富豪, 千万富豪们在国内不可一世,有些现在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嘲讽起“海外的朋友”来。可对比的 12.5亿普通人生活得如何令人沮丧的事实是贫富悬殊急剧拉大, 笑贫不笑娼,甚至富人迅速地一步步挤压穷人的生存空间, 让穷人吃不起, 看不起, 玩不起, 买不起! 这对12.5亿普通人公平吗?

冒险家的乐园, 反过来不就是老实人的地狱?

澳洲也有亿万富翁,但最低收入的工人在当地也有足够的生存消费能力,不致于望 富哀叹。澳洲的中国移民,前五年通常艰苦,需要还移民债,重返大学进修学习适应澳洲腔英文了解澳洲社会,多从事工厂等体力劳动,拿最低的工人收入。后五年基本适应澳洲,当小老板的,当高级白领的,当会计师律师医生的,多数已车子房子孩子齐全,拿澳洲的中等收入。进入移民十年, 许多人开始自创公司,发展房地产等投资,向澳洲的中高收入甚至富人排行塝进军。

“海外的朋友”没有什么值得嘲讽之处, 我们的一切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 我做得到, 每一个“海外的朋友”都学得到做得到!和那些千万富豪的区别是: 我们不怕侵占国有资产罪,不怕非法集资罪,不怕贪污受贿罪,不怕伪造票证罪,不怕非法倒卖票证罪,不怕组织黑社会罪„„,不怕警察敲门。

我享受澳洲平和的生活, 这里上班不用对上司逢迎拍马, 这里工作不用和同事勾心斗角, 这里办事不用托关系找人情, 这里下了班就是私人空间没可能陪客喝酒喝出胃穿孔, 这里开车不用怕警察(除非你超速), 这里工作以外你和澳洲总理一样大都是普通公民, 这里假日你可以享受太多的免费(如你愿意出门的话) — 海滩。公园。烧烤炉。表演,还有这里上街没人管你的衣服是不是名牌, 你可以看到穿三点式的和穿裘皮大衣的同时站着, 你也可以看到穿人字拖鞋的和穿皮鞋的同时走着, 没人见怪。

我虽然不能做千万富豪,却心安理得,十分惬意。澳洲没有社会弃儿, 街上的乞丐不是闲得无聊就是吸毒酒鬼, 单身母亲带一小孩在家无须找工作, 澳洲政府每周会准时自动汇她

帐户五百多澳币, 竟然比澳洲工人每周最低收入还多!也许带大一个小孩的工作在澳洲政府眼里比最低收入的工人要贡献大。

如果你愤世嫉俗, 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美景, 这里有太多的农场供你租买,我一朋友全家租一农场种无土西红柿,遍地果树,各种家畜,收入还很可观; 如果你自命清高, 向往姜子牙式的渔翁生活, 这里有太多的海滨供你垂钓,澳洲的水产也是世界一流的。 我享受澳洲平和的生活。

这是在唐人街上一家名为Adlaide的中国超市,里面商品一应俱全。要是不看标签,还以为就在中国逛超市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中国商品在澳洲超市里卖什么价?

各种口味的汤圆

对比国内的物价,澳洲的物价可以用太便宜了来形容,我所感受到的物价是从民生的角度来对比,其他的方面没有看到也无从体会。

甜面酱

第一次购物就发现,现金带多了,在超市买上一堆食品,结账时百元大钞可以找回好几张花花绿绿的塑料纸外加沉甸甸一堆硬币,钱包不但没瘪,相反更沉了

花椒、腐竹等

随着行程的继续,物价“便宜”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

在国内旅游最大的花销按顺序排列为交通(油费、过路过桥费)、门票、住宿、饮食。前两项是一笔很大的花销,因为没有什么选择的机会,属于必须支出项目。在澳大利亚旅游却恰恰相反,分别算算账。

王致和的臭豆腐

因为适应了澳洲的物价,对价格有了一个新的定位,食品但凡标价超过20元的就会觉得贵,买面包要1.99元一大包的,买鸡蛋2.99元12个,绝对不买4.99元的,烤鸡7元一只,全是鸡肉。

大龙虾

阿德莱德的低收入大约3000元澳币,在北京收入3000元人民币也能维持基本生活(不考虑住房),那么以3000元作为一个标准。澳洲一个月的收入可以生活得很好,3000元在北京仅够温饱。

白家的酸辣粉丝

因此澳洲工作一个月收入的购买力要远远高于在北京工作一个月收入的购买力了。同样收入3000元,汽油费澳洲一块多,国内7元,国内的油价真是“与国际接轨了”。外出旅游澳洲一个月的收入富富有余,国内需要6个月的收入。

方便面品种齐全

如果在对比房子和汽车,那么差距更大,因为这两样商品即使乘以6倍的汇率也比国内便宜的多,这早就不是新闻了。也就是说,澳洲比国内的收入高六倍,消费却与国内持平甚至于低于国内。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