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状况调研及分析——基于新余学院新能源类专业的调查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问题的提出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企业和高校间或多或少总存在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高校毕业生的素质技能与企业的就业需求不对接、学校专业特色与企业用人相脱节、学校的内在合作需求与企业的投入不足相矛盾等问题。不少地方院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进与发展, 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 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特色, 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 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 产学研合作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就。新能源新材料是新余市的经济支柱型特色产业, 这类高科技产业具有发展时间短、成长速度快、科技创新能力强的特点。随着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发, 产品科技附加值的提升,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与时俱进的应用型人才。新余学院作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不仅要在实践中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特色企业, 密切跟踪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贯彻“产—学—研”思想 (见图1) , 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与学校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合起来, 构建起有鲜明特色的满足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所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更有必要在理论层面上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互动需求与愿望、可开拓的合作空间、互动机制的构建及合作动力等进行深入探究。

二、校企合作影响因素研究思路构建

本文将学校、企业、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 对合作动力因素、合作阻碍因素、企业需求与培养目标, 学生和企业的反馈等作为调查项目, 构建了以下研究思路。

三、调研样本描述性分析

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 本课题组选取了新余市本地企业和部分外地新能源和新材料类企业的共30家, 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就合作需求、合作影响因素及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进行了调研问卷和实地访谈。发出问卷90份, 回收81份, 问卷回收率为90%。2019年3月针对新能源类专业的实习生和毕业生使用网络“问卷星”App进行了问卷调查, 实际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186人, 收集了有关数据。

企业调查表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类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合作影响因素 (包括动力因素和阻碍因素) 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设计22道问卷题, 拟利用SPSS软件对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学生调查表共设计22个题目, 针对学生实习与见习管理、专业课程的开设与岗位需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中的14道题与企业问卷相对应, 便于开展比较调查。拟通过问卷结果对该类专业与新能源新材料企业集群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佐证依据和建议。

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和阻碍因素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30家企业, 私营企业居多, 占83.34%, 规模为大型企业的有10个占1/3。90%企业人员认为与高校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 在合作方式上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训场所。与高校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的只占20%。为高校提供兼职教师的占26.67%。调查显示:新能源类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比较高, 从被动选择性参与转为主动参与培养, 主要是基于对新能源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期望和对优秀毕业生的需求。

(一) 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的调查结果如表1:

统计结果显示, 新能源新材料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因位于前三位的是:“可以优先选用优秀毕业生”“可以使企业获得高校科研支持”“可以满足企业特殊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 分别占90.12%, 51.85%, 50.62%新余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了硅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团队、太阳电池薄膜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等团队, 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多项科研项目, 并派博士团队入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这是新能源新材料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因素。企业在接纳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时, 50.62%的企业是出于满足特殊时期劳动力的需要考虑, 普遍认为与地方高校合作共育人才既费时、又费力、还费钱, 不如直接招聘人才省事;况且在校企合作背景下, 可以获得便宜的劳动力人才。企业没有意识到对校企合作的投资实际上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 最终企业才是直接受益者。

(二) 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阻碍因素的调查结果如表2:

调查结果显示, 新能源新材料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阻碍因素位于前三位的是:“缺乏合作机制”占70.37%, “学生在企业时期的安全”占65.43%, “学生专业水平达不到企业用人要求”占59.26%。地方高校处于转型发展的初期, 师资队伍、课程专业、实训平台建设起步较晚, 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 能够为企业提供直接利益的能力有限;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对企业的理解和行业实践, 合作企业缺少具有教学技巧能指导实训的人员, 难以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 这是造成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达不到企业需求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 笔者在对问卷的设计与反复验证中, 初步确定了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8个关键因素。利用SPSS软件, 对筛选过后的有效问项进行信度分析, 其Cronbachα值为0.833, 说明该问卷所获取的信息的一致性程度较高。对关键因素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得出“优先选用优秀毕业生”“获得高校的科研技术支持”“解决特殊时期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说明这四个因素为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

五、企业问卷与学生问卷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反馈与比较分析

调查显示 (见表3) :企业与学生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教学和实训体系建设的评价有相同的认知, 比如:对高校教师应定期到企业了解情况和生产流程, 专业课程应该增加实训时间, 减少理论课的时间等。大多数学生认为见习、实习的时间不够。对实习的效果认同分歧较大, 认为达到预期效果是只占59.19%, 很不满意的占3.4%。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企业与毕业后就业面临的工作单位差距不大, 是专业知识实践应用的理想平台, 能很好地缩短了他们毕业后适应新工作的时间。

调查显示:企业对承担合作期间学生的工资和待遇没有大的异议, 但是认为实习生能力达不到要求, 不能安心在企业工作, 流失率太高。高校在实习期间的管理不够细致。对实习生的素质评价, 企业人员和学生的自我认知存在较大的分歧, 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实习生在专业素养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不足, 吃苦耐劳精神欠缺, 自我定位不准, 缺乏稳定性, 愿意继续留在实习企业的人数太少。而学生却不同, 他们普遍认为自己需要加强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学习和锻炼, 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掌握特殊的技能等, 这三项占比最高。

六、调研启示与建议

(一) 建立校企合作、互信互利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作用, 搭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桥梁, 制定出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 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建立校企合作基金, 奖励为校企合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学校要建立校企互动、互通的信息平台,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 提升双方互信与合作效益。进一步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不仅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大量信息及可行的建议, 同时也必须全面参与人才培养, 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如确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课程的设置、按照专业和特色企业的需求设置教学班等。

(二) 注重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和专业课程的创新

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更加面向行业和企业。在教学组织方面,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以立足地方、服务企业集群, 以发展应用能力为目的, 注重岗位需求的“专项能力”与职业标准的“共性能力”结合。在教学上强调理论和实训一体化, 以现场实践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组织研讨分析, 共同探索解决办法;以剖析实际案例为研究课题, 使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和参与生产过程。指导学生取得硅太阳能方阵组合工、硅太阳电池焊接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 将本科层次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融合, 培养的“本科学历+高级职业资格”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三)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更愿意选择科技研发能力强、人才培养质量高、能够给他们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高校。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尤其是特色专业产学研的综合能力, 才能吸引更多更强的企业与其合作。要加强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要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与用人标准, 了解技术发展变化的趋势, 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同时教师还要面对教学内容的动态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考核评价的多元化挑战。只要改变“双师型”人才短缺, 服务企业的功能不够强的现状, 才能使企业乐意主动与学校开展合作教育, 乐意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摘要:本课题通过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新余学院新能源类专业实习生和毕业生、新能源新材料类企业等的调查访谈和实证分析, 希望对减少校企合作的需求差异, 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提供有益的基础依据。

关键词:地方本科,校企合作,新能源类专业,调查

参考文献

[1] 陈婷.中小型建筑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因及影响因素调查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 2016 (20) :185-187.

[2] 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意愿、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职教论坛, 2013 (19) :70-74.

[3] 彭小花, 尤玉钿, 甘利.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实证研究[J].淮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 (4) :363-366.

[4] 杨健, 项仁轩.关于校企合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 2013 (9) :45-46.

上一篇:浅析高职临床课程的教学改革下一篇:我国能源管理体制的困境及其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