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师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特殊教育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作为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收集已经逐渐成为特殊教育教师用来监测学生发展状况,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的途径。提升特殊教育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行为意识与能力,对于实现促进学生发展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将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基础模型,同时引入自我效能感和组织支持感来分析特殊教育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行为和影响因素。通过访谈、自编问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共722名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问卷》各维度的题目信度介于0.370-0.947之间,组成信度介于0.775-0.948,且各维度对应的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分别为0.781、0.635、0.543、0.688、0.724、0.859、0.795,均大于0.50,问卷信度和收敛效度符合基本要求,能够满足本研究的调查需求。研究主要利用统计工具SPSS和AMOS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是对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收集的各维度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随后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人口学变量在信息收集各维度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解释;之后对特殊教育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自我效能感,组织支持感,行为意向以及实际行为七个变量间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与检验;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收集行为与能力增加的针对性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特殊教育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行为意向及实际行为在性别和所学专业上没有显著性差异。(2)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城市级别以及工作年龄对信息收集的各维度存在显著影响。专科学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组织支持感更高;工作于特殊教育机构教师的主观规范,行为意向,自我效能感以及组织支持感显著高于其他几类工作单位的教师;省会城市教师的行为态度、行为意向以及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地级市教师。工作年龄在11年及以上的特殊教育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实际行为显著高于工作年龄在5年及以下的教师。(3)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收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自我效能感及组织支持感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性影响,除组织支持感以外,其他四个变量均显著正向预测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收集的行为意向。此外,特殊教育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行为意向、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信息收集的实际行为,但知觉行为控制和组织支持感不能显著正向预测其信息收集行为。综合研究结论,提出提升特教教师信息收集能力的主要路径有:一是,特殊教育教师应明确学生档案信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信息收集的目标,提升专业技能,增强特教教师信息收集效能感;二是,发挥特殊教育学校桥梁作用,搭建起教师-专家-家长沟通平台,提升教师组织支持感;三是,各地方有关部门应系统规划与明确特殊教育教学要求与教师能力标准,完善落实特教教师权益实保障措施。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学生档案信息;信息收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

学科专业:特殊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特殊教育

1.3.2 特殊教育教师

1.3.3 信息收集行为

1.3.4 特殊学生档案信息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计划行为理论

1.4.2 自我效能感理论

1.4.3 组织支持感理论

1.4.4 自我效能感理论与组织支持感理论对计划行为理论的补充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5.3 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工具

2.6 研究路径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修正

3.1 个人访谈

3.1.1 访谈设计

3.1.2 访谈提纲

3.1.3 访谈结果

3.2 相关变量的界定

3.2.1 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行为态度

3.2.2 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主观规范

3.2.3 学生档案信息收集的知觉行为控制

3.2.4 学生档案信息收集的行为意向

3.2.5 学生档案信息收集的实际行为

3.2.6 学生档案信息收集的自我效能感

3.2.7 学生档案信息收集的组织支持感

3.3 研究模型与假设

3.4 量表编制与验证

3.4.1 基本信息问题的编制

3.4.2 初测量表的施测

3.4.3 初测量表结果分析

3.4.4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施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的实证研究

4.1 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描述性分析

4.1.1 参与调查的特教教师基本信息描述性分析

4.1.2 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现状分析

4.1.3 各维度总体特征分析描述如下

4.2 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4.2.1 性别在特教教师信息收集行为中的差异分析

4.2.2 不同学历水平在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中的差异性分析

4.2.3 学历最后专业对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2.4 工作单位对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2.5 学校所在地区对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2.6 工作时间对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3 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的相关分析

4.3.1 信息收集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3.2 信息收集实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4 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模型假设的验证

4.4.1 结构模型拟合度检验

4.4.2 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模型的回归分析

4.4.3 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与行为意向的回归分析模型

4.4.4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4.5 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的行为现状结论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特教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能力的对策

5.1 改善教师认知,增强特教教师收集信息的行为意向

5.1.1 强调信息收集重要性,明确信息收集价值

5.1.2 制定合理规划,明确信息收集目标

5.1.3 弥补专业技能缺陷,增强自我效能感

5.2 发挥学校职能,注重培养教师信息收集素养

5.2.1 引进专家团队,开展专业培训

5.2.2 协同教研,家校共建

5.2.3 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5.3 发挥政府职责,引领专业发展

5.3.1 明确个别化教育计划政策地位,落实信息收集工作

5.3.2 深化专业标准认证,强化专业技能素养

5.3.3 提供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3.4 落实教师工作保障机制,提升教师组织支持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特殊教育教师收集学生档案信息行为访谈提纲

附录二:特殊教育教师对学生档案信息收集行为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学生档案信息收集记录本

致谢

上一篇:网络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栽培管理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