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神经外科类手术的风险大, 并且患者情况复杂, 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手术创面大, 并发症较多, 并发症发病率高, 同时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能展现出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1]。伴随近几年来糖尿病病发率的逐渐攀升, 患神经外科疾病伴随糖尿病的病患数量也大量增加, 此类患者的伤口愈合困难, 易出现伤口感染并会有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高死亡率急性并发症的出现, 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就更需要专业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该研究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为随机分组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定制优质护理, 来分析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52例病患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 以及余下52例为接受神经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定制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所有患者检查结果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指标, 且所有病患没有肝肾功能衰竭、精神异常以及其他重大脏器及系统的严重疾病, 均对该研究知情且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男28例, 女24例, 年龄22~64岁, 平均年龄 (38.7±5.2) 岁, 疾病:脑出血16例, 开放性颅脑损伤12例, 脑膜瘤10例, 颅骨骨折5例, 继发性癫痫4例, 神经纤维瘤3例, 胶质瘤1例, 颅内动脉瘤1例;对照组男30例, 女22例, 年龄19~61岁, 平均年龄 (40.3±5.8) 岁, 疾病:脑出血15例, 开放性颅脑损伤10例, 脑膜瘤9例, 颅骨骨折7例, 继发性癫痫3例, 神经纤维瘤4例, 胶质瘤2例, 颅内动脉瘤1例, 松果体恶性肿瘤1例。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包括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术前准备、血糖监测、检测体征以及饮食控制等内容的传统常规护理方式, 为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神经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定制优质护理, 其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耐心地与病患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 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状况, 了解患者需求, 及时解答困惑, 宣传相关知识, 调整病患心态, 让患者了解治疗情况积极配合治疗[2]。 (2) 病情评估:护理人员全面细致地评估患者的情况,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和并发症等情况, 监控患者的生命指标。 (3) 控制血糖: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 并检测患者血糖水平。督促病患按医嘱用药, 根据血糖波动情况每天在空腹/餐前、餐后2 h、睡前以及夜间等一天进行7次胰岛素降糖, 保证血糖在7.10~8.50mmol/L, 尿酮、尿糖为阴性, 保证糖化血红蛋白在术前水平低于7%[4]。 (4) 生活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让病患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营养均衡, 督促病患进行适当运动锻炼[4]。 (5) 分级护理:让护士长、责任组长以及责任护士为3级护理, 进行24 h管床制护理管理。

1.2.2 术后护理

(1) 体征监测: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 并检查患者的意识状况、瞳孔大小变化等情况, 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 (2) 生活护理:为患者翻身拍背, 并教授病患家属翻身拍背的正确方式,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及时排除潴留的呼吸道分泌物, 必要时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法稀释痰液。保证床单干燥卫生, 避免褥疮。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定时排尿和清洗会阴[5]。 (3) 切口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头部切口情况和病患体温变化, 及时处理切口辅料有液体渗出的情况[6]。 (4) 血糖护理:每天进行7次血糖监测, 并根据具体状况进行常规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物进行血糖控制, 注意医源性低血糖、术后应激性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酮症酸中毒等情况的发生, 对于有低血糖反应的患者提高警惕并及时报告及处理[7]。 (5) 体质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用静脉滴注补充营养, 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 保证科学均衡饮食, 对于意识尚未清醒的患者进行鼻饲。鼓励病患积极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恢复肢体能力[7]。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情况、伤口感染、急性并发症发病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当病患血糖低于3.9 mmol/L时, 表示出现术后低血糖。当病患出现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以及乳酸酸中毒等情况则属于出现急性并发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伤口感染率以及急性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3.45% (2/52) 、7.69% (4/52) 、1.92% (1/52) ,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1% (9/52) 、23.08% (12/52) 、15.38% (8/52) , 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病患的住院时间为 (48.5±7.1) d,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 (65.9±8.5) d, 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7, P<0.05)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的手术风险极大, 而合并了糖尿病的患者在接受神经外科手术后会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围手术期作为术后病患身体恢复的关键时期, 对此阶段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意义重大。该研究对52例观察组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病情评估、控制血糖、生活护理、分级护理以及术后体征监测、生活护理、切口护理、血糖护理、体质护理等内容的定制优质护理, 来分析探讨对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伤口感染率以及急性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3.45%、7.69%、1.92%, 均显著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17.31%、23.08%、15.38%, 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病患的住院时间为 (48.5±7.1) d,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 (65.9±8.5) d, 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杜秀梅[1]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对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定制护理的低血糖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率分别为4.35%、6.52%, 均显著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患者的17.39%、19.56%, 与该文研究结论一致。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施行定制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 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施行定制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伤口感染率以及急性并发症发病率, 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护理效果较好,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52例患者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 以及余下52例为接受神经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定制优质护理的观察组,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伤口感染率以及急性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3.45% (2/52) 、7.69% (4/52) 、1.92% (1/52) ,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1% (9/52) 、23.08% (12/52) 、15.38% (8/52) , 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 (48.5±7.1) d,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 (65.9±8.5) d, 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施行定制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伤口感染率以及急性并发症发病率, 减少病患住院时间, 护理效果较好,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神经外科,糖尿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 杜秀梅.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7) :152-153.

[2] 王春梅.神经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4) :227.

[3] 甘燕玲.神经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6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中华护理学会, 2008:3.

[4] 张云红.神经外科患者合并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观察及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 :213.

[5] 彭美荣.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 :239-240.

[6] 蒋斌.外科急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8) :196-197.

[7] 章英.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的研究[J].吉林医学, 2011 (15) :2973.

[8] 孟凡卓.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病例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6 (31) :169-170.

上一篇:浅析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下一篇: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创新模式的探索——以春晖支教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