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健康教育教案

2022-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上健康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六年级上健康教育教案

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素质教育

【摘 要】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方法,融合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策略,让六年级的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工具性价值,让学生学好语文,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素质教育;道德教育

【中圖分类号】G633.3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长期推进的一项教育改革活动,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广为人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考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学生不仅要掌握生字短语以及学会写作,进行正常的对话,同时也要能够借助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能力。所以,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素质教育中,教师到底要如何开展工作呢?要结合相关的教学经验,专门围绕这一问题来进行探讨。

一、道德教育要有效地贯穿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始终

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其中对于学生成长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道德教育,首先要为教师重视,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对于他们而言,学习知识是一方面,而建立健全的人格品质,培养各方面能力同样重要。所以在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特别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对于六年级的语文课程而言,实施道德教育,具备先天的优势,教师要善于发挥语文的道德教育功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认识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在行为上做到自觉,让正确的道德理念指导学生的健康行为。所以,作为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师,也要认识到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要充分的发挥出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并且教师也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要德育责任。在平时的授课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表情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出来自己对于某些问题和情境的看法和倾向性,从而给学生带去直接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科学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熏陶,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改革,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

应试教育下,学生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中有哪些成长和收获,主要看学生在各种考试中的成绩。然而只看考试成绩,很难体现出学生的综合实力,只能知道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掌握了哪些基础的知识,学会了哪些基本的技能。所以,教师也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改革活动离不开考核办法的改革,只有紧跟着考核办法发生改革和创新调整,学生才能够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脱离出来,才能够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之下,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不过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在升学的时候还必然要通过各种考试,考试还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如何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取得平衡。要如何依托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实验研究,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和头脑变得更加灵活,才能让他们从僵化被动的学习状态下真正独立出来,成为自身学习的主人。

三、通过开展各种综合语文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活动如果脱离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只是课本上的知识,他们也大多只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考试之中,所以,素质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效结合。所以,作为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师,也要认识到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是语文理论知识提炼的土壤,也是语文知识实践到生活当中的重要途径。所以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理念,将生活中的场景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模拟学习以及真正的现实的实践学习,促进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提高他们在生活中语文应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技能。

四、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

学生好奇心是比较强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优势,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来促进他们自主能力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之下一个重要的培养对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就能够脱离开对老师的依赖,就能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灵活机动性。所以,要做一名善于提出问题的教师,要能够放心地让学生亲自进行一些挑战和尝试,这样才能更好地给他们的学习生涯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主独立的道路上收获更好的成绩。

五、丰富阅读方法

在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从阅读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保证阅读方法的合理丰富,在小学六年级进行古诗词教学活动时,古诗词朗读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唱读、齐读和精读都是较为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教学的科学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古诗词内涵及其表达的意境,能够进行教学情境更为有效的创设。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有效探索,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效应用多种阅读方法反复阅读古诗词,在开展阅读活动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以此为基础进行具体教学,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最后教师需要更为深入地讲解古诗词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基于具体情境分析教材内容,该种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想象空间的合理创建,实现教学情景更为有效的创设,科学提升我国古诗词教学工作的有效发展,保证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使其能够更高程度地满足我国现代教育需求,为学生古诗词学习创设更为合适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总结

总之,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渗透进去,并且素质教育的方法和具体的模式,也需要教师结合语文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整合,有效地发挥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让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改革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古诗文为例[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杨永华.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质量[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古惠兴.巧用“让学引思”打造精彩纷呈的小学语文课堂[A].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2辑)[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2.

作者:张宏

第2篇:六年级 上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里边处于大哥哥大姐姐的地位,他们一方面对母校和老师充满感情,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于小学生活,向往进入新的更高一级的学习环境。六年级学生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六年级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较关心,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正确地进行判断与辨析。六年级学生敬仰英雄和名人,爱抄名人名言,想当英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又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他们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比较熟练,但又不会觉得不屑做或不能坚持做;同学间在学习上的差距已较明显,部分同学有松劲厌学情绪。就六年级学生的心理以及六年级课本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一下计划。 指导思想

要成为高素质的学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卫“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为: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第1课近朱近墨需谨慎

教学目标:

1、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交往。

2、应该如何选择朋友,了解交友原则。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则使人变坏。不管你和什么样的朋友在一起,都会受其品行感染。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呢?他们又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二、心海起航

1、读故事《违法犯罪谁之过》

2、思考问题:是什么导致刘、陈二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

3、讨论交流,汇报。

三、心灵港湾

1、阅读材料,了解交友之道

2、总结:有人说,真正的好朋友就像是一本好书,让你受益匪浅;真正的好朋友就像一面镜子,让你真切地看到自己。愿我们能一直拥有这样的好朋友。

四、心灵体操 活动一

1、阅读故事两则

2、讨论与分享

(1)吕公著的故事和孔子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2)你会如何选择自己的朋友?

3、小贴士:交友原则

活动二

在交友中遇到两难的问题,怎么办?

小贴士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和更多的人交往。但交往中一定要注意分清是非,把握原则。

小贴士2:朋友之间也要讲原则,不能只讲义气。否则会害了自己和朋友。 小贴士3: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知错能改,便可以继续做朋友,否则,不必深交。

五、心海拾贝

交流探讨完成以下问题:

1、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使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进步?

2、如果你要选择一个人做长期的朋友,你的标准是什么?

第2课利己主义不可取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不做自私自利的人,要时刻心中想着别人。

2、学会为他人,为集体着想,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人只有学会为他人着想,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反之,一个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的。

二、心海起航

1、读故事《盲人开灯的故事》

2、思考问题:如果盲人心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

3、讨论交流,汇报。

三、心灵港湾

1、阅读材料,了解利他行为

2、总结:只有学会“我为人人”,才能得到“人人为我”的回报。

四、心灵体操 活动一

1、欣赏两幅图片

2、讨论与分享

(1)如果你路过这样的窗前,你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是窗户的主人,看到路人对着自己的窗户微笑,心情又会怎样?

(2)想一想,窗户的主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种植这些花的?

3、讨论交流问题,班内汇报展示 活动二

1、阅读小A的烦恼(上)

2、小组排演心理剧

3、表演展示

4、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小A你会怎么做? 活动三

1、阅读小A的烦恼(下)

2、如果你是小A,会对小B和小C说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4、排演心理剧

5、交流自己的收获

五、心海拾贝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心中有他人”的例子,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记录下来,并想想这件事带给你什么启示。

第3课莫要姑息小缺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小问题也能酿成大错的事例。

2、认识到改正自身的缺点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在小问题上不注意,就可能酿成大错;同样,一个人纵容自己的小缺点,久而久之小缺点就会变成坏习惯,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二、心海起航

1、读故事《苏格兰寓言故事》

2、思考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查理三世的失败?

3、讨论交流,汇报。

4、说说自己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心灵港湾

1、阅读材料,懂得生活中不要姑息自己的小缺点。

2、总结:“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如果发现自己身上有小缺点,千万不要姑息它们,早日甩掉,你就能更好地打造自己的“千里之堤”。

四、心灵体操 活动

1、阅读琳琳的故事

2、讨论与分享 (1)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琳琳考试成绩不理想?

(2)如果你是琳琳,面多学习过程中的小缺点,你会如何改正? 小贴士

小缺点是可以改正的,但需要坚持。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持之以恒地加以改善,才能彻底摒弃小缺点。

五、心海拾贝

1、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小缺点是你实际存在但却被自己忽略的?

2、面对自己的小缺点,你打算如何改正?

第4课理解、归类助记忆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和记忆策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效率。

2、了解、掌握几种记忆方法。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习的知识大多都是需要记忆的,只有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和记忆策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效果。你了解哪些记忆方法?

二、心海起航

1、玩游戏“数字记记记”

2、想一想:游戏过程中,你记住了几个电话号码?是如何记住的?

3、询问其他同学是如何记住电话号码的。

4、小组内交流讨论。

三、心灵港湾

1、阅读材料,了解人的记忆力的不同。

2、掌握理解和归纳的记忆方法。

四、心灵体操 活动一

1、理解记忆1+1 分别记忆两段话,比较哪段话记忆的速度快 第二段话运用了理解记忆,所以记忆速度比较快。 小贴士

什么是理解记忆? 理解记忆的效果怎样? 如何进行理解记忆? 活动二

1、归纳记忆1+1 如何快速记住这些事物? 采用归纳记忆法。 小贴士

什么是归纳记忆? 怎样做好归纳记忆? 活动三

学习中还会用到其他的记忆方法,举例说说自己是如何运用的。

1、联想记忆法

2、卡片记忆法

3、提纲记忆法

五、心海拾贝

1、你还知道哪些记忆方法?

2、学习中你习惯运用哪些记忆方法?以后学习中你打算尝试使用哪种?

第5课对手是一面镜子

教学目标:

1、要客观公正地对待竞争对手。

2、知道健康的竞争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学习中,你是否遇到过某个人,他和你实力相当,甚至在某方面略胜于你,你们有相同的目标,你视他为竞争对手。面对竞争对手时,你是什么样的心态?

二、心海起航

1、读故事《围棋中的故事》

2、想想:马晓春与李昌镐在赛场下是如何做的?

3、讨论交流,汇报。

4、说说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心灵港湾

1、阅读材料,懂得要客观公正地对待竞争对手。

2、其实,学习征程中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是一件幸事。

四、心灵体操 活动一

1、阅读心理剧《如此竞争》

2、讨论与分享

(1)你是如何看待小倩的做法的? (2)换做是你,当好朋友比自己优秀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又会怎样做? (3)想一想,看到好朋友小倩这样对自己,小红应该怎么做? 活动二

1、玩连点游戏

2、思考:小组成员如何取得双赢的结果?

五、心海拾贝 了解“双赢理论”

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是如此。

第6课你会管理学习资源吗?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中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2、学会管理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学习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你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资源,使学习状态达到最佳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二、心海起航

1、读故事《小明的秘密》

2、想想:听了小明的秘密,你受到什么启发?

3、讨论交流,汇报。

4、将你的学习过程和小明的进行比较,你发现什么不同?

三、心灵港湾

1、阅读材料,了解学习资源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2、总结:总之,学会管理学习资源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心灵体操 活动一

1、阅读案例忙?盲

2、讨论与分享

(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李莉自习课上焦头烂额,什么都没做好? (2)如果你是李莉,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自习时间? 小贴士

时间管理策略的使用 活动二

1、阅读小故事《困在杯中的跳蚤》

2、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原本有能力跳出玻璃杯的跳蚤却再也无法跳出来?

3、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活动三

对不良学习习惯说NO! 小贴士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持书桌整洁,学习用具和书本摆在固定位置,学习时尽量减少干扰因素,学会利用工具书等学习资源,在学校多向老师请教,同学间互相合作讨论。

五、心海拾贝

简单规划一下自己未来一周的学习,要充分体现出对学习资源的管理。

第7课我能显酷有品位

教学目标:

1、辨析什么事真“酷”。

2、做一个形象美、行为美、品德美的人,提升自己的个人品位。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周围有爱显“酷”的人吗?你希望自己也很“酷”吗?

二、心海起航

1、畅所欲言,说说谁最酷

2、你们认为“酷”的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三、心灵港湾

1、阅读材料,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酷”。

2、把握两个原则,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四、心灵体操 活动一

1、情景辨析

2、讨论与分享

(1)你觉得情境中的同学“酷”么?理由是什么?

(2)你觉得作为学生要不要“显酷”?如果要,怎样装扮才算“酷”? 活动二

1、阅读案例酷毙了

2、你是怎么看这种“酷”的?

3、小军可能是被冤枉的,你有其他处理方式吗?怎样做才是真“酷”呢?

五、心海拾贝

独特的审美不仅仅在于外表的打扮,更在于我们内在的优秀品质。 课后查一下“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的含义,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随笔,谈谈自己对“酷”的理解。

第3篇:六年级(上)品社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

主题

一、品格的试金石

第一课时:诚实与信任之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3、懂得诚信应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遇到假钞的事情?或自己遇到?他们怎么处理的? 生交流。

二、 阅读与讨论。

1、阅读书P2页课文,讨论“生活中你遇到过受骗吃亏的事吗?你有什么感受,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遇到了类似上面的事,你会怎么办?说说理由。 师总结。

2、阅读书P3页课文《一颗棋子》,讨论“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全班交流,发表看法。 师总结: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孔子就说过:‘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无论大事小事,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品质,反映着每个人的人格。讲究诚信道理好讲,但是有时候做到很难。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三、 背一背: P3页小博士的话。

第二课时:诚信的回报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朗读书P4页的课文,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 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加于指导,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与“回报”。分别列出观点。

三、 全班交流

四、 教师总结。

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怎样看待这些回报和代价呢?

第三课时: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联系。

2、以诚信为标准分析和评价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

3、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同学回答家庭作业“进一步的思考”的看法。

二、 阅读与讨论。

阅读书P7页插图及说明文字,展开讨论:

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 阅读与思考

自由阅读P8~9页的内容,围绕以下题目展开讨论: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这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四、 教师总结

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第四课时:与诚信“签约”

教学目标:

1、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

3、树立做诚信的人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简单回顾前面学习的内容。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还应当知道些什么?做些什么?是不是诚信是成人的事,对我们来说是将来才需要考虑的呢? 请几个学生发表看法。

二、 阅读与讨论

朗读P10页的内容,再阅读书P10~11页小明、小娟、乐乐的故事。 请学生就这3个故事发表评论。教师引导思考:

这样的事情在自己、朋友和同学之间是不是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作法是不是不讲诚信?

三、 同伴学习。

同桌一起学习P12页的内容,并发表评价,,展开讨论,分别为小明、小娟、乐乐提出建议。

四、 全班交流。

请几对同桌发表意见:给小明、劝小娟、送乐乐。

五、 教师总结

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与诚信有关的事情。我们应当用诚信要求自己,也要用诚信要求自己的朋友和同学,并且持之以恒。

主题

二、不可丢掉的传家宝

第一课时:“节俭日”里话节俭

教学目标:

1、思考并且认识节俭的优良传统。

2、展开辩,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认识节俭的丰富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祖祖辈辈保持下来的节俭传统呢?请学生发表意见。

二、 小辩论 阅读书P16~17页。

大家参照书上同学的发言,把自己的看法讲出来。

师布置辩论要求:每个4人小组分成正反两方,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共同综合双方的意见,从中总结出大家都能认同的意见。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

三、 全班交流

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同学形成的共识。

四、 教师总结

介绍资料库里的小故事《比尔.盖茨财产的去向》

第二课时:发生在我家里的事

教学目标:

1、思考节俭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与作用。

2、理解节俭是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说说课前收集到的关于节俭的格言,老师板书在黑板,并指出: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轻一代应当继承的。

请同学朗读书P 18页上方的课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 案例分析。

将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起分析一个故事。先阅读课文故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再选择适当的形式向全班介绍本小组同学的读后感。 教师巡视参与,帮助把握要点。

1、 生日的故事:妈妈的做法非常正确。

“吃不了,兜着走”是文明与进步的表现。铺张浪费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摆阔气、]讲排场是没有修养的表现,才会让人看不起。

2、妞妞的故事:妞妞的节约习惯值得推广,我们自己也有一些节俭的“高招”。请学生详细介绍。

3、运动鞋的故事:作为儿女应当想到家长的辛苦,他们为家庭的付出。

三、 全班交流

四、 教师总结。

P21页下面的课文结束。

第三课时:算算家庭帐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家庭生活应当量入而出。

2、了解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花费状况。

3、知道自己节俭就是珍惜父母的劳动。

4、认识到应当自觉地养成节俭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老师就课前布置的 作业提问学生。说明:对于发费多不多的问题,不能简单回答。比如,父母现在的收入比较高,多买一本书、一件新玩具、一袋零食,并不一定就是不节俭。但是,如果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买玩具、零食是否属于多余?

二、 阅读与讨论。

朗读P22页乐乐的话,一起阅读乐乐一家每月 的收入和消费帐。讨论:

1、 乐乐从妈妈的帐本中发现了什么?

从这些花费能够看出什么?

2、乐乐算的地对不对?

阅读P23的文字第二小组的帐单,继续讨论:

1、乐乐的花费百分比是不是很特殊?

2、第二小组的帐单告诉我们什么?

3、这样高的比例告诉我们什么?

三、 自由讨论。

教师提问:父母心甘情愿地将劳动所得的很大一部分用在同学的身上,我们感激的同时,当然应该节俭。乐乐的妈妈在教育他时常说“精打细算和量入为出”大家讨论这两句话的意思?

四、 布置作业,总结。

第四课时:说说零用钱

教学目标:

1、反思自己以往使用零用钱的合理性。

2、学会有计划的安排和使用零用钱。

4、知道使用零用钱应当考虑到节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问题解决。 朗读P24页上方课文。

师讲讲本班学生零用钱的大概数量,以及使用的情况。 学生按照书24页的4个问题自由发言,提出合理建议和办法。

三、 小品表演。

学生阅读书25页。分组,按照“五步曲”,表演合理使用零用钱的过程。 师巡视、帮助选择内容和形式。 各小组轮流表演。

四、 教师总结。

主题

三、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第一课时:怎样才是美

教学目标:

1、建立与青少年年龄相适合的健康审美观。

2、懂得外表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

3、懂得良好的行为举止要在生活的细微处养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介绍家里节约粮食和水的方法。

师:同学们即将小学毕业,将要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在这个年龄,会比过去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更加追求美。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在这方面,自己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了? 请几个学生发言。

二、 阅读与讨论。 P28页,讨论

1、是不是与我们班同学的想法一致?

2、哪些想法我们没有?

3、哪些想法我们有,而小文的调查没有反映出来?对这些想法,我们怎样看?

三、 小组准备。 阅读P29的图画,大家都知道小美和小丽做法不对、不美。虽然她们打扮漂亮,但别人还是认为她们行为不美,反感她们。她们应当怎样做?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然后用表演的形式把你们认为正确的、美好的行为展示出来。

四、 模拟表演。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

五、 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为他人喝彩

教学目标:

1、知道嫉妒不仅会伤害别人,还会影响自己的成长。

2、懂得应当认识和接受他人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介绍家里节约粮食和水的方法。

师:同学们不仅更加爱美,而且也更加要强。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很出色,很优秀,这是好事,但有时看到别人超过自己,难免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二、 阅读与讨论。 阅读P30页,展开讨论:

1、书上图画中反映的现象你们看过吗?

3、图画反映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4、嫉妒有什么害处?

5、如果大家都相互嫉妒,一个集体会怎样?

6、应当怎样对待嫉妒?

三、 案例分析。 P31页,分析故事:

1、“我”有没有嫉妒?

2、“我”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嫉妒的?

3、我为什么能够入选?其他3名选手为什么没有入选?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四、 教师总结。

嫉妒的产生是比较普遍的。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要求自己不被嫉妒控制。一旦产生嫉妒心理时,要努力克服它。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第三课时:为平凡感动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平凡人的身上发现美好和高尚的品质。

2、懂得正是无数平凡人的美好和高尚,才造就了和谐安定的社会。

3、树立从自己做起。在小事上为别人着想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阅读与讨论。

朗读P32~33页的3个故事;谈谈感想。 老师加以引导: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生活着很多值得尊敬的人,也许他们从事的职业很普通,也许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书上说得对,“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并不只有那些英雄人物。很多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工作、不起眼的事情,给别人送去的是温暖和关心,如果生活中没有这些普通的人,社会将会成为什么样?我们的生活又会怎么样?

学生发表意见。

三、 故事会。

学生讲讲他们身边值得尊敬的人和所做的令人温暖和感动的小事。

四、 教师总结。

第四课时: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教学目标:

1、感受身边存在的助人为乐的美好行为。

2、了解助人为乐是人类共同赞美的情操。

3、懂得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能使得人际关系融洽、社会美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阅读P34页豆博士的话,问:你们现在没有什么钱,也没有成人那样的能力。是不是就不能帮助别人?

二、 故事与感想。

课前了解到的帮助别人的故事。说清是关于帮助别人还是得到别人的帮助?那时有什么感想?

三、 阅读与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34页的故事,及35页两幅插图、文字,讨论:

1、那位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2、看到小洁在自己的描述中化解了寂寞,老人会有怎样的心情?

3、小洁看到窗外的墙时有什么感受?

4、如果小洁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她会怎样做?

5、那位登山者看到手杖时,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6、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又会怎样去做?

7、受伤的孩子康复后,得知是陌生的外国人及时报警,会怎样想?

8、当他以后遇到陌生人、外国人需要帮助时,会怎样去做?

四、 探究与发现

分享了大家的故事,讨论了书上的事例,我们有什么发现?请同学讨论一下。

五、 教师总结。

人人都需要帮助,人人都可以帮助别人。

第二单元 为了建设新中国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旨在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伟大祖国的那一段历史。从而对解放初期的新中国的状况、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巨大变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由衷地产生爱国主义情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单元通过两个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时期沿革了解新中 国。“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这一主题,帮助学生知道:全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只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斗争历程走完了第一步,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贫穷落后、满目战争沧桑的烂摊子。帮助学生知道: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硬是从艰难中起步,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奇迹,使新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从而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 年,美国侵略者悍然 发动了朝鲜战争,将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从而使学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由此更加热爱人民子弟兵——解放军。“劳动者最光荣”这一主题,通过介绍那个年代涌现出来的几位杰出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通过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诸多个“第一次”,感染学生,知道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使伟大的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学生产生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进而形成对国家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探究,体验并感悟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骄傲,由衷的产生 爱国的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更加热爱保卫祖国的中流砥柱——人民解放军。受到爱国主义的理想教育,树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信念。

2、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从艰难中起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知道人民军队和各条战线上的几位杰出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 准备课

一、教学内容:站起来的中国人民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五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历程。知道了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翻身当家作主,成为了自己国家的主人。

2、情感引导。全班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练习。计算1949年10月1日到现在有多少年了,再计算那时侯你爷爷、奶奶的年纪。

4、阅读与讨论。新中国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半个世纪了。同学们很小,只知道今天的生活,对于过去不了解,不知道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是怎样建设中国,怎样经历这段历程的,不知道 我们的生活是怎样成为今天的样子。 先阅读课本再讨论。

5、布置并组织探究活动。听家长讲过去的故事。

一、教学内容:从艰难中起步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教时:

一、教学内容:从艰难中起步

(一)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毛泽东主席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主席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社会状况描绘为‘一穷二白’。一穷指的是什么?二白指的是什么?

2、交流与讨论。阅读教科书第37页,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 感想,并交流。

3、解释名词。(当时中国非常落后,许多物品都从外国进口,物品名称前面都冠以一个‘洋’字)

洋火——火柴 洋蜡——蜡烛 洋铁壶——铁壶

洋油——汽油、煤油、柴油 洋车——人力车

洋胰子——香皂、肥皂 洋布——棉布

洋面、 洋米、 洋鼓、 洋号„„

4、讨论与思考。当年人们的生活要依靠这么多的洋货,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到: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极为平常、甚至早已淘汰不用的生活用品,在当时大多是从外国进口的,国内很少有工厂能生产这些产品。说明了旧中国 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落后。

5、教师总结。

第二教时:

一、教学内容:从艰难中起步

(二)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整个国家面对战争留下的创伤,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生产能力低下,人民生活穷困。那么,社会究竟破败到什么境地?老百姓的生活穷困到什么程度?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和了解。

2、阅读与讨论。阅读教科书38——39,讨论交流感受。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战火摧残,城里房屋或者成了废墟,或者破败不堪,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连年战争的蹂蹑,更使很多人流离失所,沦为乞丐。

旧中国的工业少得可怜,新中国刚成立全国的工业几乎瘫痪。

解放初期,我国的农业生产非常落后,根本没有听说过‘农业机械’这个词。农民生活非常贫困。

在旧中国,劳苦大众是上不了学的,80%的人是文盲。科学技术事业更谈不上。

连年的战乱,赶不走的贫穷,人们一不蔽体,填不饱肚子。人民严重营养不良,体质极差。疾病每年都要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3、讨论。解放初期的中国就是处于这样一种破败的状况,可是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说,中国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请学生就这段话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 4教师总结。

一、教学内容:爷爷、奶奶讲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全国人民面对着一穷二白的烂滩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艰难中起步,开展土地改革、爱国卫生运动和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

2、了解和感受新中国的变化和进步。

3、进一步发展 探究、收藏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解放了,天亮了 教学过程:

1、导入。经过连年战乱,旧中国已经到了百业凋敝,人民生活极度贫穷的境地。对全国人民来说,全国解放就好像是无尽黑暗的天空豁然亮了一样。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全国人民呢?

2、阅读与讨论。阅读教科书40——43的图片和说明文字,讨论三幅图的意思。

刚一解放,全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战争遗留下来的废墟,切断疾病,瘟疫传播的途径,减少疾病,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

在城市里,开展了镇压恶霸和恶棍、打击流氓地痞、整顿社会治安的运动使新中国焕然一新。

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支援人民解放军把解放战争的胜利推向全国。

人民政府利用各种条件兴办学校,开展义务教育,对成年人进行扫盲教育。

人民政府就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农民分了土地,真正作了国家的主人。

3、朗读教科书43 的诗歌。

4、教师小结。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抗美援朝 教学过程:

1、导入。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人民正忙着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美国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且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2、阅读与讨论。阅读教科书44 页课文。教师提问“知道抗美援朝吗?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做的?”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3、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状况,介绍战斗英雄事迹。

黄继光 邱少云 扬根思 罗盛教

4讨论。志愿军和全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行为,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到:人民热爱新中国,热爱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保卫自己的祖国,愿意付出一切。 5阅读与交流。阅读教科书44——45奶奶讲的故事。

6、教师小结。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第三单元 腾飞的中国

主题一 春天的故事

课题

1、“四大件”的变迁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学习采用访问或采访的方式收集信息。

2. 了解“四大件”的变迁及其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 3. 初步形成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看看课本上的图,说说在小文的爷爷,奶奶年轻时以及20多年前,家里的“四大件”分别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四大件”是家庭生活中必需的耐用品。

(1)自由讨论。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课题2.按满手印的契约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

2、知道实施家庭联产责任制给小岗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能够用简单的话说明原因。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阅读交流。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教科书第58-59页的课文。阅读时要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没有实行改革之前的小岗村人过着怎样的升活?

(2)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小岗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给小岗村带来了变化?

3、教师总结。

课题

3、 从小渔村到大都市 教学目标

1、深圳是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经济特区的含义。

2、明白深圳奇迹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3、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全班交流讨论。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把深圳建设得这么美丽,这么具有现代气息,需要一种什么精神?

3、教师讲授。

4、教师总结。

课题

4、变化着的人,变化中的家园 教学目标

1、知道农村进城打工这一潮流,能列举出农民进城后所从事的劳动。

2、能够说出农民进城打工为城市和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3、对农民进城打工这件事形成积极的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阅读交流。请学生着问题阅读教科书第62-63页上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是:(1)农民进城打工给虎子他们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2)村里人是如何看待这些变化的?(村里的外出打工者是如何看待进城打工这件事的?)

3、探究活动。

4、教师总结。

课题

5、 祖孙三代话汽车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简单历程。

2、明确认识先辈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铸就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今天。

3、形成对民族工业的自豪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阅读交流。请学生朗读或是自己阅读教科书64-6页上爷爷,爸爸的话。请学生边读边用笔画出反映汽车厂生产条件和职工精神品质的话,和同桌交流,看看画的是否一样。

3、探究活动。

4、教师总结。

课题

6、 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2、知道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3、尝试现代工业生产的制造过程,体验现代工业对企业工人的要求。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阅读交流。请学生阅读教科书66-67页的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组装洗衣机要经过哪些重要的步骤,试着写出来。(2)组装洗衣机所用的零件是一个厂家加工完成的吗?(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流水线,流水线生产对工人有哪些要求。

3、小组探究。

4、全班交流。

5、教师总结。 课题

7、 中国制造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飞速发展的事实.

2、知道我国的家电产品从依赖进口到大量出口,产品遍布世界市场的变化.

3、调查了解我国著名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4、培养和树立对中国制造的”国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认图探究。学生带着问题识图:(1)我们原有的工业基地有哪几个?说出它们所在的行政区名称。(2)新建成的工业基地有哪几个?说出它们所在的行政区名称。(3)说说辽中南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3、识图讨论。

4、小组探究。

5、全班讨论。

6、教师总结。

主题二 国家的主人

课题1 人民利益的代表

教学目标

1. 了解“豆选”是革命战争年代,农村选举的投票方式之一。

2. 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的权力和职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3. 知道人大代表是由有选举权的公民选举产生的,他(她)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 树立公民意识,培养公民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和职责。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在我们参加投票选举时,可以在选票上用比填写我们满意的侯选人的名字,可是要是我们不识字、不会写字,选举纪律又不让我们发出声音,该怎么选出我们满意的侯选人呢?

虎子在县图书馆里找到一幅珍贵而有趣的民主选举的图片,图里面的人是用豆子选举的。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片,并读一读图的说明文字,请同学们一起 朗读传唱“豆选”的歌谣。

2. 教师讲授。

“人们在民主选举方面一直进行着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成了国家的主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可是中国有13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他们怎样才能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呢?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指名回答。

3. 请同学们齐读豆博士的话和教师的话。 4. 提问学生,解释。(1)地方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权力?(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权力? 5.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权力?选民们参加各地选举,产生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是什么是人大代表?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成为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代表着谁呢?让我们一起学习。 2. 交流讨论。

(1) 请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教师进行归纳和概括,并板书要点。 (2) 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3)

(4) 仔细观察书上三幅插图,谈谈自己的感受。 (5) 齐读小博士的话。 (6) 教师总结。 (7) 布置作业。

① 阅读课文,设想“假如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会怎样做。 ② 把学完本单元内容后的感受告诉父母和好朋友。

课题

2、假如我是人大代表

教学目标

1. 在模拟体验活动中感受身为人大代表责任感。 2. 树立关心社会问题的公民责任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人大代表的知识,谁来说说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他和广大人民群众是什么关系?他有哪些权力和义务?” 2. 模拟活动。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你准备怎样做?

要求:⑴提出的问题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⑵请学生按照“问题是什么、造成该问题可能的原因、解决建议”来组织自己的语言;⑶语言表述要规范、正确、流畅。 3. 学生评比,教师总结。

课题

3、共同的责任

教学目标

1. 树立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2. 了解公益活动,并能列举出几个公益活动。 3. 明白志愿着的含义。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请学生表演改编的小剧本《一位出租司机的公民意识》。

2.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从课前读故事和看同学的表演,说说故事表现了出租司机的3. 4. 5.

什么品质?

观察交流。看书上的照片,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你看见过这样的活动吗?有没有参加过?如果有,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读一读,书中的故事。

教师总结。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年段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4篇:六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上学期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1.听觉与声音 活动目的

1. 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受我们生活环境的多姿多彩。

2. 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音量,音高的不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 通过两个小实验,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活动过程

1. 把学生分为几个调查小组,对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身边的声音。 2. 设计一些调查项目表格,收集一些有关生活中的声音素材,收集一些必须的教学用具,为课堂活动作好准备。

2.声音与健康 活动目的

1. 知道声音对人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

活动过程

本科活动侧重于感受生意的音高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来判断噪音、乐音,应注重情景的点拔引导,在学生懂得听觉与声音的有关知识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安排三个部分的实践活动。

3. 拒绝噪音

1. 认识噪音的主要来源和噪音的分类。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把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中。

活动过程

1. 按学生生活的社区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实地进行考察,掌握学校和生活社区的环境概况及噪音污染的第一手资料。

2. 课堂上组织学生调查小组交流和班内各组交流,根据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弄清噪音的分类和各类噪音的产生原因,弄清声源是什么。

二、多彩的艺术节

1. 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少儿艺术界的活动,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2. 通过上网、查阅书刊、调查等途径,知道儿童艺术界的基本操作,节目类型。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收集信息的能力。

3. 我们的舞台 活动目的

1. 通过上网、查阅书刊、调查等途径,明白儿童艺术节的基本操作,形成初步

1 的感性认识。

2. 懂得与同学沟通,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特长。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意识。

活动过程

1. 本专题活动是为下一节“艺术节的策划与组织”做好调查、访问,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大家讨论,小组商量,激发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训练好自己的特长,合作编排出初步的节目单。

2. 艺术节的策划与组织

活动目的

1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接触有关组织活动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统筹、运用信息技术等能力

2.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意识。

3. 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同学门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

活动过程

开展经验交流会,交流整个单元活动给自己所带来的感受与启事。可以通过说、唱、写、画等形式,展开出来。

三、从小学理财 1. 怎样得到零花钱

1. 调查家长的月收入及其主要来源,并做初步的统计。 2. 调查部分小学生每星期的零花钱数目,并填写调查表。

3. 通过调查培养学生节约用钱、合理花费的良好习惯和扶危济困的品质。

活动过程

1设计三份调查表。表格1(单位:元)月收入500以下,500-1000,1000-1500,1500以上,人数所占比例;表格2 (单位:元)月零用钱 50-100,100-150,150-200,200-250,人数所占比例;表格3 主要用途 学习用品,、零食,娱乐,其他人数所占比例。

2发调查表,分配调查任务。 3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

2零花钱怎么花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2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形式

与综合实践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本课题的实施要发挥自主,探究,创造性提供空间营造宽松的环境。

2 主要做法:1个人,小组,班级活动相结合;2与家长一起活动 2实践形式

1收集资料;2参观,调查和访问;3研究,设计和劳动;4小组合作和交流;5规划,表达和反思。 2活动安排

建议安排两周,分5个步骤

(1) 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和第一阶段—调查研究(1周) (2) 第二阶段—交流探讨和第三阶段—总结反思(1周) 3活动课程

(1) 确定课题

(2) 调查研究1零花钱数目调查2主要用途调查3零花钱来源调查 (3) 交流探讨1乱花钱的危害2怎样合理的使用零花钱 (4) 总结反思 3学会储蓄 活动目的

1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明智,科学的理财 2了解银行的标志和银行存取钱的操作流程

3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四种能力,让学生得到发展

活动过程 1活动组织

(1) 把学生分成小组,选出组长,对各小组提出要求,与各方面取得联系取得社会支持,对学生的活动给予方便。

(2) 以学生业余时间为主,以小组活动为主,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分散活动

2活动步骤

第一周:活动主题《银行知多少》

(1)主要银行的类别及业务经营范围 (2)银行对存钱利率的规定 (3) 存钱单与取钱单

(4) 调查利息税的有关情况。单据的样式及有关填写的要求 第二周:活动主题《模拟“小银行”》 (1) 整理有关资料

(2) 准备计算器,业务员标签,存钱单,取钱单 (3) 所需教具:录放像机、数字投影、数字展台等

活动过程

(1) 学生汇报

1汇报各银行对利率的规定

2汇报单据的样式,与填写要求等 3汇报存取钱的基本程序与基本要求 (2) 学生模拟存钱

1师生共同商定存钱本金与储种

2模拟存钱 各小组选好三名同学扮演业务员、其他同学扮演客户 3学生根据设想填写好存钱单,填好后到业务员储存钱

3 4学生模拟银行办理业务的形式,现场汇报表演 (3) 学生模拟取钱

1模拟取钱:学生填写取钱单,或用到期存折到业务员处办理取钱业务 2汇报:(取钱中遇到的情况)a 活期储蓄中:存满整年时取钱、存钱整月取钱、存满几个月零几天时取钱;b.定期存钱中:到期取钱、提前支取、过期取钱。

(4) 进行定期储蓄利息的计算 1实物投影出示相关的计算

2学生汇报。重点说明:a所利用的计算公式是什么;b银行对每月存钱时间的规定即每年存钱时间的规定c.如何跟据利率计算月利率、年利率。 (5)进行定期储蓄利息计算

1大屏幕出示相关习题并进行计算 2学生汇报. (6)有关利息税的问题 1学生汇报

2计算利息税并汇报

四 说纸

活动目的 1认识纸

2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3初步了解造纸的过程。

4.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身边环境年龄的特点。

2.教师通过查找资料,针对本课学习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具。 3. 教师了解学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纸制品。

五、汽车与环境 活动目的

1. 营造一种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探索和学习。 2.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 渗透环保教育和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1. 按要求展开实际调查。

2. 汇报调查结果、总结实践经验。 3. 谈谈你对各种汽车的认识。

第5篇:六年级上学期书法教案

第1课

横与竖

【教学目标】:

1、掌握颜体楷书横、竖的形态与书写方法。

2、通过练习把握颜体楷书中横、竖在不同的字的不同部位中的形态变化。

3、了解杨凝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颜体楷书中横画与竖画的书写要领。

2、难点:一字中出现多横或多竖并列时的处理方法。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正确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三、导入新课

1、观察例字中的横,说说颜体楷书横的特点。

2、观察例字中的竖,说说颜体楷书中竖的特点。

3、学习横的写法,教师讲解并示范。

4、学习竖的写法,教师讲解并示范。

5、观察讨论“看看想想”。

(1)如何理解“士”字中的指示线与提示语? (2)如何理解“正”字中的指示线与提示语? (3)如何理解“川”字中的指示线与提示语?

四、回顾与总结

五、学生练习“士”“正”“川”,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先提出书写要求,学生再动笔书写。

2、书写过程中若有学生出现坐姿错误,教师应及时纠正。

3、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评优,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集体纠正,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单独指导。

六、本课讲评

第2课 撇与捺

【教学目标】:

1、掌握颜体楷书撇画与捺画的形态特点,掌握其书写要领。

2、把握以撇捺为主的字的结构特征。

3、了解“宋四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颜体楷书中撇画与捺画的书写要领。

2、难点:撇捺组合形态对于整个字的作用。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正确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二、复习上一节课横与竖的教学内容

三、回顾颜真卿的身世和书法艺术

四、导入新课

1、展示颜真卿《颜勤礼碑》的局部,让学生指认含有撇画和捺画的字。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字“天”“奉”,并认真研读临写提示。

3、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书写包含撇画的范字。

4、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5、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字“故”“道”,并认真研读临写提示。 (1)如何理解“看看想想”中“奉”字的指示线与提示语? (2)如何理解“看看想想”中“天”字的指示线与提示语? (3)如何理解“看看想想”中“故”字的指示线与提示语? (4)如何理解“看看想想”中“道”字的指示线与提示语?

6、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书写包含捺画的范字。

7、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8、教师介绍“宋四家”的生平和历史地位,重点放在“宋四家”与颜真卿的关系。

9、向学生展示“宋四家”的代表作品,并让学生谈体会。

五、回顾与总结

六、本课讲评

第3课

点与提

【教学目标】:

1、掌握颜体楷书点画的书写方法。

2、掌握颜体楷书提画的书写方法。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书法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颜体楷书中点画与提画的书写要领。

2、难点:点的形态变化,苏轼的书法风格及其与颜体书法的关联。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撇与捺的书写方法

二、导入新课 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展示“文、江、以”三个范字,请学生观察例字中的点,并描述点的形态。

三、讲解点的书写方法

教师示范点的书写方法,学生观看并书写。

四、讲解提的书写要领

教师示范提的书写方法,学生观看并书写。

五、自由练习

六、介绍苏轼及其书法艺术风格

七、回顾与总结

八、教学评价

第4课 钩与折

【教学目标】:

1、掌握颜体楷书钩画的书写方法。

2、掌握颜体楷书折画的书写方法。

3、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和书法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颜体楷书中点钩画与折画的书写要领。

2、难点:钩的形态变化,黄庭坚的书法风格及其与苏轼书法风格的关联。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3课点与提的书写方法

二、导入新课

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展示“外、官”两个范字,请学生观察例字中的钩画,并描述钩画的形态。

三、讲解钩的书写方法

教师示范钩的书写方法,学生观看并书写。

四、讲解折的书写要领

以教材范字“关”“出”“玄”为例,教师示范折的书写方法,学生观看并书写。

五、自由练习

六、介绍黄庭坚及其书法艺术风格

七、回顾与总结

八、教学评价

第5课

上紧下松

【教学目标】:

1、掌握颜体楷书上紧下松的结字特征及其实现手段。

2、掌握上紧下松范字的写法。

3、了解米芾的生平和书法艺术成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颜体楷书上紧下松的结字特点。

2、难点:如何实现上紧下松。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正确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二、复习前面四次课的教学内容

三、导入新课

1、展示颜真卿《颜勤礼碑》的局部,让学生指认上下结构的字。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字“美”“羲”,并认真研读临写提示。

3、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书写范字。

4、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5、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字“厚”“何”,并认真研读临写提示。

6、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书写范字。

7、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8、教师可以补充《颜勤礼碑》中其他上紧下松的范字,供学生自由临写。

9、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10、教师介绍米芾的生平和学书历程,并带领学生赏析教材中的《乡石帖》。

四、回顾与总结

五、教学评价

第6课

左紧右松

【教学目标】:

1、掌握颜体楷书左紧右松的结字特征。

2、掌握左紧右松范字的写法。

3、了解蔡襄的生平和书法艺术成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颜体楷书左紧右松的结字特点。

2、难点:深入理解左右结构字的结字规律。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复习 教师指导学生回顾上次课“上紧下松”的内容,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二、导入新课

1、展示颜真卿《颜勤礼碑》的局部,让学生指认左右结构的字。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字“河”“政”,并认真研读临写提示。

3、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书写范字。

4、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5、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字“郭”“给”,并认真研读临写提示。

6、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书写范字。

7、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8、教师可以补充《颜勤礼碑》中其他左紧右松的范字,供学生自由临写。

9、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10、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左右均分”和“左紧右松”的典型汉字,请学生总结结构规律。

11、教师介绍蔡襄的生平和学书历程,并带领学生赏析教材中的《蒙惠帖》。

三、回顾与总结

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请学生举手发言。

四、教学评价

第7课 疏密得宜

【教学目标】:

1、初步把握颜体楷书中结字中疏密关系处理的一般方法。

2、了解扇面书法形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颜体楷书处理疏密关系的一般方法。

2、难点:如何灵活处理颜体楷书结字的疏密关系。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复习

教师指导学生回顾上面两节课“上紧下松”“左紧右松”的内容,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组织学生相互点评。

二、导入新课

请学生打开教材,观察教材范字,并仔细阅读临写提示。

三、书写实践

1、教师讲解“洗”字的临写要点,请学生自由临习。

2、学生临写,并接受教师的指导。

3、教师讲解“质”字的临写要点,请学生自由临习。

4、学生临写,并接受教师的指导。

5、教师讲解“集”字的临写要点,请学生自由临习。

6、学生临写,并接受教师的指导。

7、教师讲解“姓”字的临写要点,请学生自由临习。

8、学生临写,并接受教师的指导。

9、组织全体学生互评,并由教师进行给出终评。

10、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11、教师讲解关于扇面的知识,学生倾听。

四、回顾与总结

回顾第1课至第7课的书写内容。

五、教学评价

第8课

集字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纳言敏行”的出处,含义。

2、了解关于斗方的知识。

3、初步掌握集字“创作”的方法。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读一读,理解“纳言敏行”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为什么孔子认为君子应该“纳于言而敏于行”?

三、单字训练

1、教师讲解“纳”字的临写要点,请学生自由临习。

2、学生临写,并接受教师的指导。

3、教师讲解“言”字的临写要点,请学生自由临习。

4、学生临写,并接受教师的指导。

5、教师讲解“敏”字的临写要点,请学生自由临习。

6、学生临写,并接受教师的指导。

7、教师讲解“行”字的临写要点,请学生自由临习。

8、学生临写,并接受教师的指导。

9、组织全体学生互评,并由教师进行给出终评。

10、教师讲解关于方斗的知识,学生倾听。

11、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集字创作。

12、组织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四、教学评价

第9课、上宽下窄

【教学目标】:

1、认识颜体楷书独体字中上宽下窄字的特征。

2、掌握上宽下窄范字的写法。

3、了解羲之书扇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上宽下窄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2、把握独体字中上宽下窄的分寸。

3、理解并掌握上宽下窄的字应注意保持左右平衡。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认识上宽下窄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1、复习第二单元学习的颜体楷书的三个结体规律。

2、导入新课

(1)教师将“中”“内”“田”“方”四个字书写成上下等大的样式,让学生观看并讨论。

师:同学们,书写独体字时,上下一样大合乎书写规律吗?美观吗? (2)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教材中的四个字例。

师:同学们,看到“中”“内”“田”“方”四个字例,它们在结体上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吗? 师:字中上部都有较宽的长横,或者有左右两个指向的斜向竖笔。引出课题。

3、分析上宽下窄独体字的表现形态。

三、学习并把握上宽下窄独体字书写的宽窄幅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学习教材中的四个字例。

师:同学们,看到这四个字,字上部较宽下部较窄,但是能不能宽的部位更窄一些?窄的部位不能再窄了吗?

四、初步掌握左右两竖的倾斜度对独体字上宽下窄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中”“内”“田”的结构特征。 (1) 讨论:三个例字左右两竖有何异同? (2) 引导学生注意到三个例字左右两竖均向内倾斜,且倾斜角度不大。 (3) 除左右两竖的倾斜度以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其余笔画在独体字中的配合。

五、初步掌握相应上宽下窄例字的书写方法

1、教师引导分析“中”字的点画特点。

2、引导分析“内”字的点画特点。

3、引导分析“田”字的点画特点。

4、引导分析“方”字的点画特点。

5、教师归纳总结并对“中”“内”“田”“方”四字的书写作出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6、学生练习“中”“内”“田”“方”四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本课讲评

第10课、上窄下宽

【教学目标】:

1、认识颜体楷书独体字中上窄下宽字的特征。

2、掌握上窄下宽范字的写法。

3、了解《淳化阁帖》。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上窄下宽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2、学习并把握独体字中上窄下宽合适的幅度。

3、理解并掌握上窄下宽的独体字本身比较稳定。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理解上窄下宽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1、复习第9课上宽下窄的结字规律。

2、导入新课

(1)讨论:独体字的结字规律,上节课讲了上宽下窄,相反的,有上窄下宽的结字规律吗?

(2)教师将“九”“五”“父”“赤”四个字书写成上下等大的样式,让学生观看并讨论。

师:同学们,看到“九”“五”“父”“赤”四个字例它们在结构上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 师:这四个独体字有着共同的结字规律,就是上窄下宽。引出课题。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九”“父”两个字。 教师:同学们,“九”“父”这两个字的主笔是什么?

三、学习并把握独体字上窄下宽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学习教材中的四个字例。

讨论:同学们,看到这四个字,字上部较窄下部较宽,宽窄对比应该保持怎样的幅度呢?

四、掌握上窄下宽的独体字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要显示动态

1、引导学生分析“九”“五”的结构特征。 (1) 讨论:两个例字中的基本笔画有何特色?

(2) 引导学生注意到两个例字横向笔画与纵向笔画的倾斜配合,追求斜中有正、正中有斜,在保持字外部结体稳定的基础上,内部笔画动态紧密配合。

2、引导学生分析“父”“赤”两字的结构特征。 (1)讨论:两个例字的中心在什么位置?

(2)引导学生注意到两个例字在中心明确的基础上,基本笔画也在追求相互间的动态配合。

3、教师归纳总结并对“九”“五”“父”“赤”四字的书写作出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4、学生练习九”“五”“父”“赤”四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本课讲评

第11课、左宽右窄

【教学目标】:

1、认识颜体楷书独体字中左宽右窄的特征。

2、掌握左宽右窄范字的写法。

3、了解龙文化与书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左宽右窄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2、理解并掌握左宽右窄独体字的左右平衡。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学习并掌握左宽右窄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1、复习第10课上窄下宽的结字规律。

2、导入新课

教师:有中竖或竖钩贯穿上下的独体字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同学们,你们举的这些例字的结体规律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这些独体字的结体都是左宽右窄。(板书课题)

3、分析左宽右窄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看图讨论:左宽右窄在四个独体字中是如何表现的?

三、理解并掌握左宽右窄独体字的左右平衡

1、“工”与“牛”的分析与书写

(1)引导学生分析“工”与“牛”两个字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2)讨论:“工”与“牛”两个字横画的特征。

2、“于”与“手”的分析与书写

(1)引导学生分析“于”与“手”两个字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2)向学生强调竖钩的书写形态。

(3)讨论:“于”与“手”两个字竖钩与整字的配合。

3、教师归纳总结并对四字的书写作出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4、学生练习“工”“牛”“于”“手”四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本课讲评

第12课、左窄右宽

【教学目标】:

1、认识颜体楷书独体字中左窄右宽的特征。

2、掌握左窄右宽范字的写法。

3、了解“题壁”书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左窄右宽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2、认识左窄右宽的独体字中的主笔。

3、学习左窄右宽独体字中笔画的斜侧与平衡。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理解左窄右宽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1、复习第11课左宽右窄的结字规律。

2、导入新课 教师:练习书法时,常见的右部笔画比较伸展的独体字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同学们,你们举的这些例字的结体规律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这些独体字的结体都是左窄右宽。(板书课题)

3、分析左窄右宽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1)出示课本四个例字。

看图讨论:左窄右宽在四个独体字中是如何表现的? (2)认识分析左窄右宽在独体字中的表现。

三、认识左窄右宽的独体字中的主笔

1、教师讲解主笔的含义。

2、教师:同学们了解了主笔的含义,那课本中这四个例字的主笔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四、学习左窄右宽独体字中笔画的斜侧与平衡

1、“上”字是如何做到整字平衡的?竖的位置能否再移动变化?为什么?

2、“太”字点在整字的平衡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氏”字是如何做到整体平衡的?

4、“也”字收笔处钩的形态对于整字有什么作用?

5、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上”“太”“氏”“也”的写法,强调左窄右宽应注意之处,学生仔细观察。

6、学生练习“上”“太”“氏”“也”四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本课讲评

六、了解古代“题壁”书法

第13课、上大下小

【教学目标】:

1、认识颜体楷书上下结构字中上大下小字的特征。

2、掌握上大下小范字的写法。

3、了解“三希”。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上大下小在上下结构字中的表现。

2、理解并掌握上大下小的字要注意保持上下协调、安稳有序。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认识上大下小在上下结构字中的表现

1、复习第三单元学习的三个独体字的结体规律。

2、导入新课

教师:上下结构的字同学们应该都很熟悉,都有哪些字是上大下小的? 学生举例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结构字的一种结体规律-----上大下小。(板书课题)

2、分析上大下小在上下结构字中的表现。

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上下结构的字形成上大下小的形态?

三、理解并掌握上大下小的字要注意保持上下协调、安稳有序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学习教材中的四个字例,讨论:每个字是如何做到整体平衡的?

四、初步掌握相应上大下小例字的书写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曹”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 讨论:“曹”字多个横画的差异与变化。 (2) 引导学生注意到“曹”字上面两竖斜向排列。 (3) 引导学生注意整字上大下小、斜而复正的基本特征。

2、引导分析“帝”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向学生强调横折钩的书写方法。 (2)讨论:“帝”中横向笔画的不同。

(3)引导学生注意到“帝”字中“巾”部的大小以及与上面字的配合。

3、引导分析“监”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向学生强调“监”上面两个部件的写法与配合、呼应。 (2)讨论:“监”字下面“皿”部四个竖画的有序变化。

(3)引导学生注意到“监”上下的配合,通过笔画的呼应组合、大小反差的适度,整字呈现端庄安稳的表现形态。

4、引导分析“贤”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向学生强调“贤”上面两个部件的写法与配合、呼应。 (2)讨论:“贤”字下面“贝”部四个竖画的不同。

(3)引导学生注意到“贤”上下的配合,通过笔画的呼应,部件错落排布,整字呈现稳定、离而不散的表现形态。

5、教师归纳总结并对四字的书写作出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6、学生练习“曹”“帝”“监”“贤”四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本课讲评

六、认识“三希”

1、阅读课文了解“三希”,以及“三希”与乾隆皇帝的关系。

2、欣赏“三希”,说说对“三希”的感受。

第14课、上小下大

【教学目标】:

1、认识颜体楷书上下结构字中上小下大字的特征。

2、掌握上小下大范字的写法。

3、认识对联。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上小下大在上下结构字中的表现。

2、理解并掌握上小下大的字结体的动静结合。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认识上小下大在上下结构字中的表现

1、复习第13课学习的上下结构的一个结体规律-----上大下小。

2、导入新课

(1)讨论:上下结构字的结字规律。上节课讲了上大下小的结字规律,大家想一想,有上大下小的结字规律吗? 学生举例自由回答。

(2)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教材中的四个例字。

教师:同学们,看到“是”“忠”“泉”“萬”四个例字,它们共同的形态特征是什么呢? 师:这四个上下结构的字有个统一的结字规律-----上小下大。(板书课题)

3、分析上大下小在上下结构字中的表现。 观察讨论:

(1) 是看看范字上部较小的部位中以哪些笔画为主? (2) 看看范字下部主笔与上部笔画有什么不同?

三、理解并掌握上小下大的字结体的动静结合

1、看图讨论:例字“是”“忠”“泉”“萬”上下结构的各部分的字势。

2、讨论:上小下大结字内部的动静状态如何?

3、教师依据图例总结。

四、初步掌握相应上小下大例字的书写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是”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 讨论:“是”字有多个横画,它们有哪些差异?

(2) 引导学生注意到“是”字下部撇画与捺画舒展,促成该字上小下大的结体形态。

(3) 引导学生注意“是”字上下部件间的正斜关系,“是”字上正下斜,整字在稳定的基础上正中有斜。

2、引导分析“忠”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向学生强调卧钩的书写方法。

(2)向学生强调“心”字底的写法,三个点的不同形态、相互呼应关系以及与卧钩的配合。

(3)讨论:“忠”字上下部件的组合方式。

(4)引导学生注意到“忠”字上紧下松,“心”字底舒展疏朗与“中”部形成反差。

3、引导分析“泉”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讨论:“泉”字“白”部的形态特征。

(2)引导学生注意到“泉”字下部“水”部撇画与捺画的舒展,促成该字上小下大的结体形态。

(3)向学生强调“泉”字整字结构的上收下放,在稳定的基础上,收放结合,动静结合。

4、引导分析“萬”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向学生强调“萬”字草字头的书写方法。

(2)讨论:“萬”字下面部件两个竖部的差异与变化是什么?

(3)引导学生注意到“萬”字横向与纵向笔画的穿插错落有致,左窄右宽。

5、教师归纳总结并对四字的书写作出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6、学生练习“是”“忠”“泉”“萬”四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本课讲评

六、认识对联

1、对联是一种文字组织形式。

2、对联的书写是一种书法创作形式。

第15课、上下均等

【教学目标】:

1、认识颜体楷书上下结构字中上下均等字的特征。

2、掌握上上下均等范字的写法。

3、理解“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上下均等在上下结构字中的表现。

2、学习并掌握上下均等的字的整体稳定与平衡。

3、理解并掌握上下均等字的动静变化。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认识上小下大在上下结构字中的表现

1、复习第14课学习的上下结构的一个结体规律-----上小下大。

2、导入新课

(1)讨论:上下结构字的结字规律。上除了前两节课讲的上大下小、上小下大,还有上其他的结字规律吗? 学生举例自由回答。

(2)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教材中的四个例字。

教师:同学们,看到“益”“李”“学”“楚”四个例字,它们上下各部分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四个上下结构的字有共同的形态特征,就是上下比较均等。(板书课题)

3、分析上下均等在上下结构字中的表现。

观察范字,讨论:这些上下均等的字在形态上有哪些具体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下面结论: (1) 上下两部分较为对等整齐。

(2) 字中的横向笔画及笔画关系可以根据宽窄的不同划分出若干层次。

三、学习并掌握上下均等的字的整体稳定与平衡

1、观察范字,讨论:为什么上下均等的字在整体上都较稳定与平衡? 教师得出下面结论:

(1) 竖与竖向笔画的位置一般都在正中。 (2) 有过于弧曲运动的笔画。

四、理解并掌握上下均等例字的动静变化

观察范字讨论:例字益”“李”“学”“楚”上下结构的各部分的字势。

五、初步掌握上下均等字的书写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是益”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 讨论:“益”字“皿”四个竖向笔画变化有序。 (2) 引导学生注意到“益”字上部笔画的呼应与形态。 (3) 引导学生注意“益”的左右均衡问题。

2、引导分析“李”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讨论:“木”部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撇画与反捺的形态与关系。 (2)向学生强调“子”字底的写法,注意笔画间的连断呼应。

(3)引导学生注意到“李”字上下协调,“注意横向笔画在倾斜、长短等方面的呼应。

3、引导分析“学”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讨论:“学”字上部众多笔画分类型的书写方法。 (2)引导学生注意到“子”部“竖钩的弯曲状态。 (3)向学生强调“学”字的上下两部分的屈曲平衡。 (4)引导分析“学”字横画及横向笔画关系的宽窄层次。

4、引导分析“楚”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讨论:“楚”字上面两个重复的“木”部的不同。 (1)向学生强调“楚”字下部主笔捺画的舒展,但要适度。 (3)引导学生注意到“楚”字的对角轻重呼应关系。

5、教师归纳总结并对四字的书写作出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6、学生练习“益”“李”“学”“楚”四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本课讲评

七、理解“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1、逐字理解,理解句意。

2、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第16课、集字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多见者博”的含义。

2、掌握“多见者博”四字的基本写法。

3、集字创作练习。 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 读一读,理解“多见者博”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

1、 了解“多见者博”的本义。

2、 如何理解“多见者博”?

3、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应该做到“多见者博”?

三、掌握“多见者博”四字的基本写法。

1、“多”字 (1)教师:如何理解“斜中有正”的提示? 学生自由回答。

(2)讨论:“多”字作为上下结构的字,结体规律是哪一种?此类结体规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讨论:“多”字是如何避免重复笔画、部件的书写?

2、“见”字。

(1)教师:如何理解“上静下动”的提示? 学生自由回答。

(2)讨论:“见”字作为独体字,结体规律是哪一种?此类结体规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 讨论:“见”字是如何呈现上窄下宽 的结字规律的?

3、“者”字。

(1)教师:如何理解“有离有合”的提示? 学生自由回答。

(2)讨论:“者”字作为独体字,结体规律是哪一种?此类结体规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 讨论:“者”字是如何呈现左窄右宽的结字规律的?

4、“博”字。

(1)教师:如何理解“左右相谐”的提示? 学生自由回答。

(3) 讨论:“博”笔画间的呼应关系?

四、单字练习

1、教师示范。 教师书写示范四个例字的写法,并强调所需注意之处,学生仔细观摩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把握四字集在一起时的整体协调

1、教师引导学生注意:

(1)四字组合时,“多”字应该更方整一些才能与另外三字协调。 (2)“见”字笔画较粗,可以在略微细些,这样四字才能更和谐。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书写练习

第6篇:【教案】六年级上全册教案

1、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 (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3)交流感受。

谁知道“德高望重” 的意思?你们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 师: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生齐读)

师: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五、作业:抄写生字,并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并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师: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也就是作者要以“山中访友”为题目的原因了。 这种类似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 1 山中访友

古桥

老朋友

树林

知己

„„

朋友 融(情) 《山雨》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 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语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2、师:这个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宁的雨。而有一个地方的雨却是优美动听的,孩子们,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

3、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课件出示,全班读。

湿润的山风

轻盈的云雾

无字的歌谣

飘飘洒洒的雨丝 轻捷柔软的手指

优雅的小曲

水淋淋的嫩绿

清新的绿色

4、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游览了雨中的山林。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到山林中走一走吗?(指名读课文)

5、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2)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

3、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1)指名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3)学生汇报,老师给予指导。 ①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a、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b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

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

绿草,都变成了

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a、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_____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比作_____________,把雨声比作_____________。 b、你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4、感悟山雨的色彩美。_____________ (1)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3)带着遐想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

2、拓展阅读。《雨》(冯剑华)

3、作业:(任选一项)

(1)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小段话;

(2)自己试着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雨景。

雨(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思考:你从文章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

3、草虫的村落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检查,并结合课件学习生字词。 (3)交流反馈。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快速默读: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你会怎样分?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2、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①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a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 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②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①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在我们看来,这声音似乎还不至于超过“人间的一切音乐”。但作者却这么认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③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5)第9自然段,“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思考:“我”还会看见些什么?(市场里,甲虫们做买卖;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

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

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

(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4)交流反馈。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第4课。 板书设计: 3 草虫的村落 黑甲虫——游侠 小圆虫——少女 灵泉般的音乐 勤勉地劳作

(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4索溪峪的“野”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猜读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过渡:是的,仙境般迷人的张家界有着举世罕见的自然风光,实在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张家界市的另一个主要景点——索溪峪去看看好吗?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1)野是什么意思?2)野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是“着重”的意思,此时应马上指导学生个别、齐读课题。)3)索溪峪野在什么地方?即课文围绕“野”写了哪些内容?

4、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让学生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一读课文,读通读顺,扫清理解的障碍

1、学生自学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思考上述的几个问题。

2、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是否发现课文特别多生字词?它们是我们阅读的障碍,我们齐心合力把这些障碍都搬了。(出示课件“我来读读”,检查生词读写:“赋予”“淑女”“撅屁股”“老叟”“荡涤”

指名读,齐读。)

3、这些小石子都踢开了,看这些大石块能不能搬开。(出示词语:断壁悬崖、拔地而起、胆颤、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

指名读、齐读)

三、二读课文,整体把握,感知索溪峪的“野”

1、这些词放在课文中再读,相信能读得更好,对索溪峪的野会领略得更好。

2、随机抽三个同学合作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检查是否收到应有的效果。

3、同学们读得太好了。相信理解得也不错。先看看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你能不能理解呢?(老师出示图片,有“千峰万仞”“窈窕淑女”“抱伙成团”“直插云天”“绵亘蜿蜒”

让学生用文中的词语加以形容,还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能想到是这个词呢?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词语理解得不错。看看刚才那几个问题都找到答案了没有。

5、指名回答并板书。 第二课时

一、三读课文,重点探究,读懂索溪峪的“野”

1、刚才,我们已几次进入索溪峪,也谈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已把它写在了黑板上,很不错。但是,同学们,如果别人问你对索溪峪的印象如何,你的谈话仅此而已,别人怎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学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反复研读课文,把重要的句子读得烂熟于心,肯定能让人无懈可击了。(课件出示)

1)为风光片《索溪峪的山》配音。

2)以索溪水的语气做自我介绍,告诉游人索溪的水是什么样的。

3)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演,你的任务是以“索溪峪的动物与人”为主题,拍一部影片。制定你的拍摄计划。

4)将各种游人在索溪峪的表现通过表演和旁白加以展现。

2、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研读课文。

3、下面每个组选出一名组长。听清老师的建议。

一、要明确你们的任务是什么。

二、想一想,重点研究课文的哪一部分,可以让你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配音小组到老师使用的电脑前,小组长做好指挥,看画面配音。 “水”小组活动,一定要体现你们的创造性。 导演小组,你们也要脱离课文,体现你们的创造力。 表演组的表演要恰到好处,不要因过分的夸张让人哑然失笑。

4、学生分组练习。

二、演绎索溪峪的“野”

1、刚才,大家兴致很高,都有上佳表现。哪一个小组先汇报一下?觉得他们的汇报有哪些优点缺点随时记录在小本子上,他说完后,大家共同评价。

2、学生汇报完先自己评价,然后让其他学生评价。

三、漫谈感受、总结升华、

1、同学们,索溪峪的山美不美,水美不美,猴子和人可爱不可爱。这种美是怎样的美?

2、对,这种美是野性的美,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美就是不加修饰的美,就是天然的、质朴的纯真的美。

3、学完课文,有什么感受?

4、总结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A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

小树与鸟的对话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声音

蟋蟀在唱歌

听雨

游×××

„„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回顾拓展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a学生自由吟诵。

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第7篇:品德与社会教案六年级上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第一课时

话 题 文明素养面面观 教学目标

1、考察周围社区人们的文明素养现状,知道我们的社区在走向文明的同时,对人的文明素养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探讨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教学准备

教师:设计相应的“我的调查报告”表。

学生:调查生活周边有哪些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课前填写调查报告。 准备汇报方式(教师事前可以提示汇报的不同方式)。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文明素质面面观

1、人们的文明素养究竟怎样?课前,我们走进了学校、社区、大街,观察了解生活周围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任务完成了吗?好,下面给一点时间,你们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调查报告,待会可以用照片、图表漫画、调查采访报告等不同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将调查到的情况在班上交流。 活动二 探讨与思索

1、听报道二则:《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广岛亚运会》,探讨:从二则报道中你想到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利用教材问题,多角度引导思考。

A、假如你是吐口香糖残渣的人,看到报道后会是什么感受? B、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残渣的清洁工人„„(换位思考)

C、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站在广阔的天安门广场,眼前却是斑斑点点的脏迹,这时会是什么感受?„„(想象思考) D、假如你是一个外国人看到这样的行为,你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印象?„„(设想) 活动三 文明行为从我做起

1、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然而,就是这一点点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小事体现公民素质,小事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你们现在最想对自己说什么?

2、举办“社会文明大写实”展览,写评论。 (教案提供者:大兴路小学 佚名)

第二课时

话 题 生活中的一米线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观察到的储蓄所或乘飞机安检入口的一道黄色的线——“一米线”,引发学生思考该怎样做到心中有条“一米线”呢?

2、通过活动体验做文明人的重要意义,养成做文明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设有一米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引导学生发现“一米线”。

2、讲解其含义。

二、小组讨论

1、为什么要有这道线?

2、为什么要把后边的人与办手续的人隔开呢?

三、看不见的“一米线”

了解“一米线”的意义——对他人隐私和权利的重要。 该怎样做到心中有条“一米线”呢?

A、创设情境——打电话;填写邮寄包裹单;别人在有块儿交谈„„ B、探讨思索:我能靠近吗?我能上前看看吗?我能凑过去听听吗?

四、联系生活,讲讲自己实际生活中的那条“一米线”。 (教案提供者:大兴路小学 佚名)

第三课时

话 题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目标

1、思考什么是“我”的文明形象,在知道自己如何成为文明人的同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2、明确从衣着、言谈、行为做到讲文明,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本课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以“我型我秀之我的文明形象”为主题的白板,勾好边框。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走进瞭望台

1、前两节课同学们找了许多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你们对这些不文明行为或感到厌恶或觉得羞愧或感到气愤。今天我却想让大家读一篇题为“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的文章,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2、学生读后谈体会。

3、师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活动二 我型我秀之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1、今天我们“型秀”场的主题是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出示展板)

2、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教师可提示学生从自己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思考。形式也可多样,如文字、漫画、剪贴等。)

3、学生设计。

活动三 交流“形象设计”,评出5名“超型”精英。(评选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1、小组内交流。

2、自荐或组内推荐优秀作品贴上展板并作简要的说明。(鼓励学生人人都上台展示)

3、评出5名“超型”精英。

活动四 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2、社会文明大家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

8、9页)

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 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 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师生谈话。

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谈体会。

4、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一米线”告诉我

1.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2. 模拟体验。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 学生表演。

4.讨论交流。“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4.探讨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4.活动:“给自己提个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 走进瞭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第一课时

话题 我们的休闲生活——我们社区新风尚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懂得休闲娱乐活动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

2、了解本地区有哪些新风尚,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教学准备

学生进行课前相关调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调查交流“我看休闲活动”

1、人们在工作、学习、家务劳动之余还有很多空闲时间。在闲暇时间,人们在做些什么?

2、板书课题

活动二 麻将是非小辩论

1、小组交流:看看人们的休闲生活哪些是健康的? 学生小组活动,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类

2、全班交流

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活动,是休闲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麻将是人们普遍喜欢的娱乐活动。然而,对这种休闲方式,人们的看法不同,我们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三 发现我们社区新风尚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逐渐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2、学生交流:找找你们社区有哪些新风尚,在想一想,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如果不满意的,也可提提建议。

3、小结本课收获 活动四 课外延伸

有机会参加自己社区的活动并纪录下来。

第二课时

话 题 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阅读,也是一种休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反思校园文化生活及自己的休闲生活。

2、认识阅读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从小养成阅读习惯,与好书刊交朋友,并尝试用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娱乐和建设自己的学生生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流行写什么(游戏、歌曲、影视等各方面)

2、课前和学生共同进行一项比较流行的课间游戏。

3、收集书报给学生带来好影响的,准备精美文章片断。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们喜欢的流行文化

1、刚才课间老师和女几个同学一起玩跳皮筋的游戏名称是什么?哪些同学喜欢玩?

2、有没有男同学也玩过?和老师一起参与游戏过关。

3、集体评议过关技术:

4、看来这个游戏的确是深受男女生的欢迎。其实,老师小时候也经常和你们一样跳皮筋,只是过关方法不一样。这种简单的好玩的游戏已经流行的几代人。 介绍几种老师学生时期流行的游戏。

5、有的听说过,有的同学在摇头。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在你们中间还流行哪些游戏?

6、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游戏。除了这些游戏,你们平时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受到众多人的喜爱?先想想,小组里交流一下再说。 学生自由发言,内容涉及面尽量广一些。

师小结:上面说的这些形成属于我们同学的一种流行文化。 活动二 阅读也是一种休闲

1、刚才,有同学提到看《哈利》系列电影,那《哈》也有系列丛书,看过吗?哪几本还来不及拍成电影?给同学们讲讲。

2、网络、电视、游戏,吸引大家的东西越来越多,但看书也成为很多人休闲时的好选择。

3、休闲时,大家还看过什么类的书?讲述,介绍书籍带给自己的影响。 师:看来网络、电视、游戏并不取代我们对图书的阅读,一本好书能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对我们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4、精彩书籍欣赏。学生推荐,制作课后阅读书籍简要目录。 活动三 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

1、读书、游戏、网络等,让同学们享受着流行文化。前不久,老师在学校门口小卖部也发现了一种在同学们中悄然流行的行为。(列举教材事例)

2、这中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的游戏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师小结: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影响我们的成长,要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确判断是非,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

4、学会拒绝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网络的诱惑。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生活中的陷阱

1、 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出示图片)

2、 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3、 小组讨论,先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4、 指明回答(举例说明) 活动二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1、师: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

2、小组讨论

1)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3)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不和烟酒交朋友

1、 师:老师布置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2、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3、 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

4、 结合材料,思考:(1)好玩、猎奇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

(3)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

(4)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5、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活动四 小心网络陷阱

1、师: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子游戏则有害无益。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

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可参考教参P129-130页的内容) (教师展示“请你思考”)

4、学生讨论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诱惑。有很多美好的诱惑,激励我们去追寻,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诱惑。那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业设计:

1、根据教材提供的范例,思考自己应该哎哟做宣传。可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和同学交流。

2、自己选一个专题,选择一种形式,甚至还可以选择宣传的对象以及宣传的时间,设计自己的宣传手册。可以对立做,也可以选择伙伴一起做。

3、展示自己做的宣传资料,然后以评价作小结。

4、推荐一本激励大家好书。

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

1、不能忘记的屈辱

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播放短片)

2、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3、 都是特别行政区。

4、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5、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 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 小组讨论。

5、 作业设计:

一、将自己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制成图表

二、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第二课时

活动三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师: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3、 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4、 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5、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6、 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7、 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8、 作业设计:

一、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历史与现实结合,真实、具有现实意义。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 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 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4、 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 《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 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

3、师:(出示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表格展示: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6、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 活动二 英雄故事会

1、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的故事。

2、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 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开展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课时

活动三 寻找抗日的足迹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 (学生汇报)

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课件出示)

如:有关纲纪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1、 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书中42-43页的抗日故事。

2、 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汇报)

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 (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 练习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材分析: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本课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情感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让学生了解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和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4、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救国之路

1、

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

2、

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

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

4、

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威慑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活动二

革命先驱故事会

1、

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

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3、

把感受写在日记中。 活动三

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

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2、

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

3、

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

4、

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听歌曲。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

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

3、

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4、

用多种方法再现史实。如,把资料整理成小故事在班上演讲。 (第二 课时) 活动五

战斗在井冈山

1、

师生一起找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歌曲。

2、

组织观看反映井冈山斗争的电影。

3、

想象当年革命者的生活情况,并演唱当年红军唱的歌曲。

4、

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讲当年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的生活和斗争情况。

活动六

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1、

收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图片等。

2、

看图片,讲故事,听长征组歌,了解和感受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及革命精神。

3、

观看红军长征的有关影片。

4、

查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数数红军经历了哪些省,并标出来?

5、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

5、

编写歌颂红军的诗歌和顺口溜,编排小型的歌舞剧。 活动七

革命英烈故事会

1、

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录音,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读碑文,思考:为什么要在天安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知道哪些牺牲的英雄?

2、

讲江姐、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的故事,他们共有什么样的信念,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3、

看反映革命英雄的电影或电视剧,就近参观革命遗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出现了哪些英雄或英雄的故事。

4、

开展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征文评比活动。 活动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出示五星红旗,问:为什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为什么每天早上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都要将国旗同太阳一起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谁升起的?学生带着问题了解调查。

2、

观看开国大典的影片,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会欢呼雀跃?此时此刻他们想到了什么?

3、

总结:回顾本单元,谈感受。 活动九

缅怀共和国的缔造者

1、

哪些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2、

选择其中一位领袖,调查了解他的事迹,并整理成笔记。

3、

办一个“我们心中的领袖”图片展或一份墙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

“生活体验” 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象)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

(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教师随即访问: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遭人耻笑)的中国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中国队全军覆没。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中国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比赛结果无一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 师: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 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是什么? (羞耻。 耻辱。 气愤。 ……)

【设计意图:我精心地通过播放申奥成功录象使学生喜悦的情感萌动,在已经萌动喜悦的情感中把学生带入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的资料汇报中,让学生自觉地通过这一喜一怒的对比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让学生得到“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认识。这是第一次对比。】 活动

二、在说唱体验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 (学生开展“小记者在行动”) 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名次

1984年15324 1988年52811 1992年16544 1996年16504 2000年28593 2004年32632 师:对,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光荣 扬眉吐气 骄傲 ……) 师:(激昂地)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学生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 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

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我骄傲,我为奥运健儿勇于拼搏为祖国争光的行动而骄傲!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雅典奥运会获32块金牌, 32次奏响的中国国歌, 再一次肯定了我骄傲的中国心 我们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杆,在世界各族人面前大声的说"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 【设计意图:在说唱体验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体育强国”情感之弦,引起学生刚才的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认知冲突。通过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齐唱孙楠歌曲《红旗飘飘》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情感就进入学生的心灵。以说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二次对比。】 活动三: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师:当国际体育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已经崛起的民族。但同学们知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上。(哀怨地)这与相隔100年的屈辱史──《辛丑条约》的签定,简直天渊之别。《辛丑条约》的签定离我们太远,可能同学们对这件事情都不太了解,现在,让我们的同学给我们重现这一段受辱的历史吧。

学生表演历史剧《辛丑条约》签定仪式。人物有身穿朝廷服,头带朱纱帽的以李鸿章为代表清政府官员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代表。准备各国条约11份,谈判桌一张等道具。 <<辛丑条约》签定仪式现在开始,此条约有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签定,条约共12款。附件19件,现在由英国代表宣读主要内容。(力求学生表现出11国奸诈苛刻,清政府的处处忍让,软弱无能。) (1)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 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4)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5)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 (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扮演清政府中有良知的人士随机采访台下的同学,学生谈感受,愤恨清政府之感跃然纸上: (我们政府每年财政总收入才1亿一千万两,就算一年不吃不喝,也没有那么多钱啊!我们老百姓还用活吗?

把白银4亿5千两的赔款转嫁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呀,在我们国家外面就派军队驻扎,在里面机遇驻兵管理,这到底是谁的家呀!

外国军队驻扎在我们国家领土,那我们谈何主权,谈何人身自由,这简直是坐牢,中国人连一条狗都不如。

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走狗。 清政府已抛弃了我们老百姓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我们每个中国人带来了危害和灾难。 《辛丑条约》的签订吸干了中国的最后一滴血。 ……) 【设计意图: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在课堂上创造历史剧表演的体验的条件,让学生强烈体验到旧中国国力衰败中国人不但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而且连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通过再次强化了的情感体验,与刚才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促使他们道德情感转化和升华: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道德情感。这样的道德情感体验效果就大于空洞的、干瘪的灌输与说教。

以演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三次对比。】

四、在“国事论坛”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养成道德行为 师:《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而交出的卖身契,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学们不要悲哀,受辱的历史过去了,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

亚太经合组织是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相互经济合作的一个组织,图为2001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各国领导人身穿唐装体现了对我们中国人家的尊重,讨论主题是“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从这些字眼中,我们看到的是平等、合作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对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开展“国事论坛”活动。

学生报道一下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也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彩: 1.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大事行使否决权。 2.我国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

3.至今为止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交。 4.我国中国加入WTO。

5.我国上海申博成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

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 (中国成了外交的大赢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 怪不得国际上在渲染“中国威胁论“。

祖国富强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 师:对,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了,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的分量重了,中国人说“不”地球也会抖三抖……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师:(指着课题):中国人── (站立起来了!) 【设计意图:在“国事论坛”自豪感体验中把符合品德规范要求的"理"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的"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推动爱国道德行为的形成。这与签定《辛丑条约》的软弱无能清政府相比之下,学生能不激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并为之努力吗?以论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四次对比。】

2、日益富强的祖国 教材分析:

日益富强的祖国>>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的第二课。本课是从了解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十时微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生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体会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十时微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情感:

2、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育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从吃饭看变化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吃些什么?------是呀,民以食为天,人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么,从我们的餐桌上能否看到我们祖国的变化呢?我们一起做个小调查。

2、餐桌上的小调查。首先确定调查对象,了解对象的相应年代,如:爷爷奶奶等。其次设计调查提纲:如调查平日、节日的食物。再次进行调查活动、整理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并提出问题。

3、小调查大讨论。先组织小组讨论,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有什么问题和感受。如:为什么50年代粮食那么紧张,而现在人口多了反而不紧张了。接着可同学的爷爷奶奶等老人做顾问,开展对话,从而了解那时人们吃不饱的原因。 活动二:农业发展小探究

1、确立专题研究主题。如:粮食、蔬菜为何越来越丰富等

2、确立研究主题后,让学生分组调查、采访、查资料、阅读等方式进行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交流。

(1)观察65页图,谈谈了解的信息,体会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学生分组对粮食产品、蔬菜、水果、蛋等供应情况进行调查。完成调查表。 (3)分组汇报调查情况。粮食类(介绍袁隆平的贡献)蔬菜水果类(介绍一年四季能买到的,出示种植基地的图片) 介绍肉、蛋、禽、水产品的丰富。

3、教师总结,介绍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有关事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三:中国工业发展小探究

1.教师出示实物:火柴、钉子并问: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吗?(洋火、洋钉)

2.问: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读教材资料 3.师: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4、找找家中的“中国造。开展调查—举办中国造产品展示会。

5、“洋”字头是怎样甩掉的。阅读教材并讨论交流,通过熟悉的工业用品的发展,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来我国的日益富强。

6、总结

活动四:关注科技中的“中国第一

1、“中国的第一”

(1)

阅读教材70-71页,引导学生关注的思考我国在科技技术方面的“零

”的突破。分组收集有关“第一 ”的数据、图片资料。 (2)

小组汇总,举办展出。

三、展望未来 1.师: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人民生活和国家会怎样?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4.师: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腾飞吧,祖国!腾飞吧,东方巨龙!

5.师生共同说出对祖国的祝愿,结束全课。

3告别贫困奔小康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2.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

3.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

教学过程

一、运用实物,激趣导入

1.票证展示(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各种票证的用途)

2.举事例:讲讲关于票证的来历和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小组学习,交流感受

(一)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数量、颜色、款式等。要求:

1.对比图册上三个不同时期人们的服装。 2.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两代人的帐本”和“我家今昔小调查” 1.通过两代人的收入和支出消费对比,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刚维持温饱到小康)。

2.调查自己家祖孙三代人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完成调查表。 3.你对怎样看待过去的生活?

三、畅谈向小康迈进

(一)师: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眼中的小康生活各有不同。

1.谈谈你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

2.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生活改善了,我们周围的人们都在进行那些文化活动?(生自由回答)

四、情感升华

拓展交流

1. 对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域经济差异,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

2. 你们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呢?可以说说你对未来的构想。

4、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教材分析: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四课.本单元设计是从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来入手,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学生对祖国的日益变化认知还是比较肤浅的.本单元将从资料探究入手,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发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2 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教学理念:

1、在教学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元发展为核心为主要学习方式.”

2、 教师拓展课堂知识,让学生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重要意义.

难点:

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中国将从开放、多元、国际化方向发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1、师: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现在我国的很多产品,走向了世界.(播放课件 )

2、 阅读第78页关于圣诞节玩具的叙述.让学生谈一谈西方圣诞节许多饰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举例说明)

3、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中国产品到海外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4 、汇报:中国的产品到海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5 、总结: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 6 、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我国的出口品种有哪些?)

( 出口方式是怎样的?)

7、师:是呀!中国打开国门后将会走向世界.

(在小组交流和讨论汇报中,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确实让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 第二课时)

活动二: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1、 师: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请阅读第80页的报道.

2、 谈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加深印象)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中国人在国外工作、学习、生活的图片,同时,也请同学上台讲中国人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故事.

(师生共同参与课堂,从教师自己搜集的图片入手,使学生明白,教师也是他们学习的伙伴,学生的学味更浓了,积极性也更高了).

活动三: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

1、师:中国人走出了国门,那外国人是不是也走入了我们中国呢?请看课件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外国人的情景.(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人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

6、请阅读第81页材料,从我国接见留学生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呢?(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中国有世界,世界有中国”中国正走向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社会有了更深的感悟)

7、师:那外国人在中国是怎样过节的呢?请看第82页资料,谈一谈你的饿想法吧!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咱们国家越来越繁荣了,它将一步步走向国际化.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添砖加瓦.

9、结束课文.播放歌曲《走向新时代》. 板书设计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和平 发展 国际化 作业设计:

搜集世界离不开中国的理由是什么? 搜集中国离不开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1、到周边去看看

教材分析:

《到周边去看看》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的第1课。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品德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介绍事实的同时,突出了对人类智慧的欣赏,并对人类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和道德文明加以宏扬,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训练相结合。世界上有许多反应人类智慧和创造的文化遗产,他们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精神。所以形成了“地球村里的邻居——去邻居家瞧瞧——邻国互访活动——古往今来话邻国”的学习研究思路。

学情分析:

当代少年儿童都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比较多。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能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过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3、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的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造者、活动的评价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难点: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地球村里的邻居

1、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在我们中国的周围都有哪些国家?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需及时纠错。

3、小组讨论,在地图中找到我国的邻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4、巩固练习。教师任意指定我国周围的某个方位,让学生说出处于这个方位的我国邻国的名称。

活动二

去邻居家瞧瞧

1、师:关于这些周边国家,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2、学生自由发言,也许有些学生会有回答错误、片面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些国家。

3、根据学生找到的周边国家的信息以及教材第85~86页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名或别称的角度,把握该国的一些特征。

4、学生根据其他国家的信息概括出别名,充分尊重学生的概括。

5、师:同学们,我们来以一个表格的饿形式做一个小结吧。 国民 基本情况

特征

我们的命名 (例)日本

(见教材内容)

日本人喜爱樱花

樱花之国 第二课时

活动三

邻国互访活动

1、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自己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用各种形式把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国家。

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准备,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其他邻国的了解。

3、参观出访。选择自己想去参观拜访的国家,跟着当地的“导游”参观了解,在次过程中可提出问题,当地“公民”热情招待并介绍当地的特点。

4、师:我们去了这么多热情的国家,现在咱们在做一块交流展板。展板上图文并茂,可以有照片、文字、绘画、画出该过的地图轮廓,写声一写祝福的寄语,发挥你们的智慧,做出非常有特色的展板,还可以互相留言。

活动四

古往今来话邻国

1、课前学生搜集了古代关于邻国的故事,让他们讲给大家听。

2、师:同学们,通过听这些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生:我国和邻国从古代起就有交往。

4、师:除了古代的故事,从现在的生活中你能找到什么与邻国相似的东西和生活习惯吗?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找到各国之间的共同之处。

6、师:是啊,这些共同之出可以看出我们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一直都有友好的交往,通过这些交往,促进了我们的共同发展。

7、新闻调查。

(1)通过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新闻报道,记录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

(2) 课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事例。

(3) 将这些事例进行整理分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交往。

(4) 想一想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什么好处。

练习设计

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如绘图、制表、读后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2、环球去旅行

教材分析:

当代儿童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较多。本单元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时,尽量以学生的视角去认识、观察及思考问题,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历,能够自己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知识,本设计希望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这种能力继续深入学习,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增加对世界的了解。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它们有的反映了世界古代悠久的文明,有的体现了浓重的现代文明,旨在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并为他们今后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 教学理念:

1.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世界、认识世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神奇探秘之旅 活动一 神秘的世界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次“我向往的特色城市”世界之旅吧!去感受世界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魅力。(课件:出示“世界之旅”几个大字,并附有旋转地球)

师:看,首先我们来到了充满神秘感的埃及的古玛雅。

(课件介绍:说到世界奇迹,人们都会想到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的金字塔。这些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坟墓,默默地耸立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上,向人们展示了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的智慧,成为古代奇迹最为典型的代表。)

(课件介绍:在中美洲的密林中有一座保存了数千年的古遗迹,它就是被人们称之为“丛林中的神殿”的玛雅文明。从呈现在现代人面前开始,它就像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给人们带来一个个震惊,又留下一串串令人迷惑不解的疑云……)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资料,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小组交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

自己介绍收集的资料;每位同学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小结。 用各种方式展示探究成果:故事、叙述、表演、智力答题、科幻小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深入探讨

探讨题:想象一下,建造金字塔都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你能作出怎样的猜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金字塔的难解之谜?

师:除了神秘的金字塔和谜一样的玛雅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还有许多人类之谜。它们展示了千百年来人类和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今天,我们来探寻古遗迹中的人类之谜,也许,将来揭开谜底的,就会是我们中的一个。

活动二 追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师:你知道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话和奥运会的来历吗?它们都来自古希腊,一提起希腊,西方人就会有一种家园之感,希腊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课件介绍: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赛冬欲争夺一座城市保护神的位置,最后二神决定每人给市民一份礼物,然后由市民选择谁来做保护神。最后市民选择了献出橄榄树的雅典娜,于是这座城市就叫做雅典。)

(课件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它是希腊各城邦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战争行为,所以,通往奥林匹克会场的道路,人人自由往来。这就是奥运会的起源。) 师:同学们,希腊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呢。你们手中的资料,就是凭证。拿起你的凭证,和伙伴们一起畅谈一番吧。

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96面的内容

讨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古希腊的历史名人? 全班交流:以主持人讲述的方式介绍

(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父亲是宝石雕刻工匠。生平事迹材料不多,据说曾在埃及向当地的祭司学过数学,后来移居意大利南部。他认为数是数学中的基本元素,把数分为奇数和偶数,还提出几何学上点、线、面和空间的概念。最大贡献是“毕达哥拉斯定理” ,即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国商高很早就提出过这个论点,而毕达哥拉斯用数学逻辑的方法证明了这个公式。)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深深地体会到希腊众多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了不起。你还知道哪此希腊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科学家的故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交流,谈谈感想。

作业设计:

故事续编:密林深处的秘密

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整理成小故事,把玛雅人的消失作为一个开放的结尾,思考失踪的原因,按照自己的猜想将故事续写完成。

(第二课时)

感受现代文明之美与现代艺术之精髓 活动三

跟我来吧

师:同学们,有句话是这么说来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确,当今的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跟随XX小导游,一起走出国门看世界吧。 一位学生上台: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今日,我们的行程是这样的:首先从亚洲出发,访问欧洲国家——法国,重点参观巴黎卢浮宫,欣赏艺术瑰宝。然后前往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最后抵达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纽约,漫步国际大都会。记住哟,途中有什么想交流交流的,可以大胆地畅所欲言。准备好了吗?出发!

(课件介绍:卢浮宫的三件镇宫之宝、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维也纳歌剧院、维也纳著名音乐人物、纽约时代广场、华尔街)

交流、探究:

名作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断臂维纳斯 分享所了解的音乐家故事

你还知道美国的哪些事情?谈谈你所了解的美国。

导游作结束语:旅客们,今天的行程结束了。预祝各位今晚有个好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XX同学的带领下,游历了世界各国,其实,书中第100——101面的瞭望台也向我们介绍了各国城市花絮,大家可以去看看。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各国风情吧

3、文化采风

教材分析:

《文化采风》让学生了解世界名城,它们的悠久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艺术,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在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欢乐,甚至比新年到来还要隆重、热烈。像在中国人过春节时吃年夜饭一样,人们喜欢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美食。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2.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3.

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 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是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教师拓展课堂知识,让全休学生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难点: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快乐的节日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

1.让学生谈一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汇报:圣诞节在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4.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5.总结: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就像中国过春节一样。 第二课时

活动二:礼仪中的世界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礼尚往来等,同时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习俗。

1.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国家人拉在相互赠礼物时有哪些礼仪习惯。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见面礼仪情景。 (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国外见面礼仪的方式)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的想法? 4. 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6.在中餐、西餐他们的饮食礼仪是怎样的。

7. 请阅读P107页材料,馈赠礼品时我们要“入乡随俗”吗?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世界中的礼仪有更深的了解)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不断的了解国外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想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

板书设计

世界的节日

各国的礼仪及习俗 作业设计:

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你能说说它们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上一篇:欢庆六一作文250字下一篇:屋面后开孔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