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书写生命的感动

2023-03-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用爱书写生命的感动

用爱诠释生命用勤书写人生师德师风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的师德师风演讲主题是:《用爱诠释生命 用勤书写人生》

办公室副主任、六年级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没有一项工作是轻松的,而面对着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她总是怀着满腔的热忱,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好,她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也在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她就是陈颖玉老师。

一、倾心教育 真诚无私

在三尺讲台上她耕耘了十五个春秋。多年来,她时刻用言行诠释“爱”的真谛,用勤奋诠释生命价值,把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中。

作为班主任,她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她总是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次闪光,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一处成功。

2010年,她临危受命,接任五年级19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比较差,成绩落后,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没有迟疑,没有退缩,只有直面挑战。当她深入了解了班级情况以后,她知道自己无论怎么努力,结果都是难以令人满意的。但是她还是努力开导自己,不论名利,不论结果,都不能放弃,不能急功近利,得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学生和家长,要给他们信心。所以她总是用非常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犯错,去面对班级的竞争;用一颗宽容博大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她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得努力寻找解读他们的密码;她知道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得努力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她总是用真诚无私的心去影响他们,从而赢得了每一位学生的热爱和尊敬。她总是耐心细致地去教导他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彻底改变了班级的风气。

她不但让班级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更是重新塑造了一大批学生,使他们从厌学到好学,从丧失信心到充满希望,从随意违纪到严格自律。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她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将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用镜头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编写成一本精美的回忆录——《在云小的日子——一路有你》,既是送给学生的最珍贵的毕业礼物,也是她对学生爱的有力见证!

2012年下半年,来不及喘息,她又接手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对象变了,但爱的本质不变,在爱的道路上,她继续前行着……

二、倾心教学 一丝不苟

“爱岗敬业”这四个字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正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她时时处处以一个教育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她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

六年级的教学任务是繁重的,为了做好每一项工作,她起早贪黑。她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目的是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她的课;她精心备课,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哪怕是细枝末节,她也决不敷衍了事,目的是希望不要误人子弟;她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耐心辅导促膝倾谈,查原因、找方法,目的是希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作为语文教师,她十分注重阅读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指导学生的作文时,都必须经历以下步骤:两节课的作文指导——学生写作——检查底稿——朗读范文——修改底稿——誊写作文——教师批改——再读范文,最后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打成电子稿,上传到至班级博客,通过校讯通平台告知家长,让家长上网查看,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看到孩子的成长,监督自己的工作。在她不厌其烦的教育下,学生的成绩提升很快。

在教育这片美丽、圣洁的天地里,她倾洒着自己的赤诚和挚爱,认真对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功夫,在琐碎而又平凡的教育工作中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倾心写作 精益求精

她每天不但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琐碎的班主任日常事务,同时身为办公室副主任的她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学校材料的撰写。湘潭云龙实验学校是一所示范性的民办学校,影响很大,学校承办的各类活动接二连三,要撰写的材料很多,她每天就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着,哪怕半小时的休息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往往是上了课以后便匆匆忙忙地写,因为时间是断断续续的,思路也是断断续续的,有时刚好进入状态,又得去上课了,所以她总是强迫自己不受任何干扰,久而久之练就在嘈杂的环境中可以不受任何打扰的本领。白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完成这么多的工作是不可能的,多少个夜晚笔耕不辍,多少个周末加班加点,她总是默默承受着这些既费时间又费脑力的劳动,从无怨言。两年多来,她共撰写了新闻稿78多篇,发言稿36篇,学校汇报材料、申报材料27篇,学校工作总结和其它资料40多篇。

2011年,她与湘潭县网联系,将我校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从网站的风格、栏目设计到每一个板块的图案甚至细到一个个很小的图标,她都是精挑细琢,力求精益求精。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她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心灵世界。她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执着挑起重担,用勤奋书写人生,在她的身后是一串串清晰的足迹!

第2篇:用爱书写人生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

然而,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在我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动人的颂歌——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事业,我执著着我的追求。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细细回味,我在教育战线上已度过了数个春秋,微笑过、哭泣过、感动过、彷徨过,带过低年级,带过高年级,在不断地总结分析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典------那就是一颗爱学生的心,一切因爱而生,一切从爱出发。我有责任和义务教弟子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做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当我怀揣爱生如子的心和他们在一起时,

我就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乐;当他们不经意的犯错时,我会诚恳地指出;当他们情绪低落时,我会用眼神和语言鼓励;当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我会伸出热情的手去帮助......点石成金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把爱镶在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嵌在他们的一颦一笑中,洒在他们的心灵里。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 别为了让家长认识你,别为了让老师认识你,最美的发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当我用爱的火焰融化了学生心里冰块儿的时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发;当我用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通向理想大门的时候,我

仿佛闻到了百花的芳香;当我住进医院醒来看见孩子们围在我床前的时候,我好像飘游在爱的海洋;当我和同学们欢歌笑语的时候,我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荡;当我新年收到孩子们贺年片的时候,我宛如喝着一杯玉液琼浆.........朋友,听到这里,您难道不感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欣慰和幸福吗?

有人说,人的内心有两根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而教师的责任就是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琴弦,而只有天使般的爱心才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挽救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一名优秀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更大。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启开孩子们心灵的大门,教师必须付出最大的热情,因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学艺术,都产生在教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之中。

要知道,爱可以化冷漠为热情,化忧郁为振奋,化悲伤为喜悦,化懒惰为勤奋。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这种爱每个人应该贡献,每个人应该获得。

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他人的野果琼浆,只为自己能够成长为教坛的一颗长青之树。一代名师魏书生老师那诙谐幽默的谈吐、那渊博的学识,让我崇拜不已。大灾面前,谭千秋老师那无悔的抉择,用男儿血肉之躯托起人间最美丽的彩虹,他是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一个是生者永无止境的燃烧,一个是死者用一种舍己的大爱共同谱写对人民教育的无限忠诚,更奏响了新时代教育嘹亮的凯歌,他们的精神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更鞭策着我。

既定目标,行无彷徨。平凡之中,更能彰显英雄本色。让我们勇敢地去做叶的事业吧!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再一次释放它的魅力,让教师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再次镀上它金色的光环。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怀将滚滚红尘中种种诱惑淹没,更让那些功名利禄随着一江春水付诸东流。我坚信: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颗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心,足以让我的人生写满精彩!

第3篇:用爱书写人间真情

丰南实验学校 肖玉娟

我叫肖玉娟,是丰南实验学校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28年来一直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是让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生活中,我努力做好贤妻良母,肩负着照顾老人、支持丈夫、教育孩子的多重任务。婚后20年来,我默默付出,埋头做着自己该做到的事情,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如何尊敬、爱护、关心老人的伦常天理,把“孝”字深深刻在人生的字典里,用简单的方式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 用真爱感动全家,让家庭和谐温馨

现代社会,年轻人都强调自己的生活空间,不愿意与老人共同生活。我也渴望能有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和三口之家的自由。但,我更明白,人生在世,责任面前,我们需要放弃一些自己的私欲。刚结婚时由于经济条件差,我和丈夫只能和公婆挤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当我们买了自己的房子后,老人又舍不得离开我们,我们还是共同生活在一起。俗话说,“锅铲哪能不碰锅沿“。这句俗语在我们家里,却没有得到印证。20多年的朝夕相处,我和婆婆从没红过脸。无论老人提出什么样的生活愿望,我总是尽力满足老人的要求。因为耳濡目染,我的孩子也争着同我们一起孝顺爷爷奶奶,从小培养了尊敬长辈的优秀品德。20多年来,我们一家三代人相处得很融洽。作为家里的“里里外外一把手”,无论处理什么事情,我都把爱和理解放在心头。用理解、尊重、关爱化解了两代人的代沟,用真情、真心、包容营造了和谐和温馨的家庭氛围。20多年来,老人由壮年走向了暮年,需要我更多的照顾;女儿由少年走向了成年,需要我更多的牵挂。我合理分配时间,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把人生最美的年华都献给了我生命中最亲近的两代人。结婚20多年,虽然和丈夫没有享受到二人世界的浪漫,三人世界的自由,但我享受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享受到了 浓浓的亲情,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我用自己的理解和真诚为老人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用全部的真情和行动为女儿做出了孝老爱亲的榜样,得到了亲人的尊重,也得到了邻里和社会的认可。

二、 用真情感动上天,让奇迹出现

2007年的11月5日,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检查结果为腰部神经大面积损伤,经过医生的全力救治,仍然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能躺在病床上让人伺候,连坐都不能坐,医生说最多能活3个月。病痛的折磨,加上精神上的打击,婆婆的情绪急躁,几天不吃不喝,每天都紧闭双眼,几乎丧失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我看在眼里,疼在心头。那段时间,我要上班,一百多个学生的未来需要我负起责任;还要照顾老人,多年的亲情让我对婆婆的病情感同身受。双重责任和压力之下,我的精神到了极度崩溃的边缘。无奈中,我上班时,找了保姆看护婆婆,每天的晚上、双休日、节假日我就当起了保姆,为老人洗脸梳头,洗手洗脚,剪指甲,擦身子,按摩,清洗衣物,喂水喂药„„因为怕婆婆喝水呛着,我还购买了吸管。婆婆病了痰多,为了帮婆婆化痰,我把梨削好放上冰糖熬,放凉后用小勺捣碎,一小口一小口的喂给她吃。最难伺候的是老人的大小便,有时用便盆去给婆婆接屎接尿,老人说没有,刚把便器拿走,老人就会把屎尿弄得满床都是,有时老人犯糊涂时又会把屎用手东抹一下、西抹一把,每当这时候我也顾不上嫌脏嫌臭,耐心收拾,从没喊过苦和累。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是我最感欣慰的事情。人们常说,“床前没有百日孝”,从2007年11月到现在,五年了,病卧在床的婆婆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褥疮。不知是我们天天坚持功能训练,还是我们的真情感动了上天,婆婆的病渐渐有了起色,饭量增加了,双腿和双手明显有力了,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病魔没有夺走老人的生命,比医生预言的多活了4年多了,现在老人仍然快乐的守在我们身边,我们娘俩的关系也就比母女还要亲了。

三、 用孝心影响教育孩子,让爱心相传

婆婆生病到第三个年头时,女儿升入高三。在学习的重压下,女儿向我提出了走读的要求。按理说,我家离丰南一中很近,孩子想走读,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那个时候,我又要伺候老人,还要忙于毕业班的工作,如果再加上照顾正上高三的孩子,我深知自己肯定力所不及。同事们劝我,孩子的高考只有一次,它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孩子想走读就满足孩子的要求吧。可是,我却狠狠心,拒绝了女儿的要求。人非草木,谁能无情,我和其他人一样,都对孩子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母爱,女儿也是我的心头肉啊!但我更明白,我的家庭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母亲,也是一个儿媳。婆婆生病在床,把老人交给谁,我都不放心哪!权衡再三,我只能含泪劝说女儿,你就当咱家在丰南最边远的乡镇,根本就不具备离校走读的条件,把想家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吧,和同学们一起挑战高考会别有一番滋味!懂事的女儿理解了我的选择,打消了走读的念头。不知是孩子的懂事和勤奋,还是我朴实和无私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在2010年的高考中,女儿以丰南一中理科班第四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天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这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同时也减少了许多对孩子的愧疚。

爱是一架登天的梯子,有了爱,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我相信,只有我们的心中有情有爱,天也宽,地也宽,再苦再累心也甜。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一如既往地用心用爱支撑着家,支撑着家的幸福,支撑着家的幸福的持续。用自己的言行传承中华民族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 惟其如此,才无愧于好教师、好儿媳、好妻子和好母亲的多重角色。

第4篇:用爱给孩子的生命着色

——班级管理中“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 王文娇

管理班级,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性和艺术性,更需要“爱心”。教育植根于爱。只有教师心中有爱,把自己的一片真情奉献给孩子,才会得到孩子们的爱戴和拥护,这也是班主任出色地完成一切工作的基础。

下面,我就以发生在我班两名特殊学生身上的一些具体案例来谈一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上的一些成功做法。

刚接到新班时,为了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向,为了让师生感情迅速接壤,我主动找前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了解本班学生整体情况。老师们说得最多,感到最头疼、最难管理的学生就是学生A和学生B。前任数学老师说:“我一节课中,有一半的时间都花费在他们两个身上,A一会儿蹲到凳子上;一会儿钻到桌子底下;一会儿又回过头去说话,不仅自己不学习,还严重地扰乱课堂纪律,影响其它同学学习,真是没办法!”前任班主任说:“花在全班其他同学身上的心思加起来也不及他们俩的十分之一,他们俩几乎天天都闹事„„”

我上课的第一天,就发现学生A和学生B的表现依然如故。学生A上课的坐姿七歪八扭,连凳子都放得和别人不一样:他是竖着放的,骑在上面。我随即提示全班同学的坐姿,我说:“老师从科普类书籍上了解到正确、规范的坐姿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姿,直接影响智力的发育,你们一天大多数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课,要想一天比一天聪明的同学,马上抬头挺胸、双腿放平、两脚同肩宽。”听完我的口令,学生们一

个比一个座得端正,四十多双眼睛都专注地看着我,我欣喜地继续进行教学。可是,没过几分钟,他们俩又坐不住了,我不时地看看他俩,想用目光提醒他俩,但他们根本就不理睬我。

课后,我分别叫他俩谈话。(在以前我就认识学生A,因为他护送一位走进学校而找不到妈妈的小朋友回家,所以我在好多同学面前表扬了他。)我先叫来学生A,对他说:“还记得上学期你做了好事,老师在好多同学面前表扬你的事吗?”他高兴而自豪地使劲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喜悦的微笑。“你知道吗?你的眼睛透着一股灵气,老师从你的眼睛里能看得出,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不过,老师发现你上课管不住自己,我想和你秘密约定一件事。”他看着我,眼中充满疑惑,我接着说:“以后上课,老师用眼神来提醒你,帮你管好自己,好吗?”他很乐意地点了点头。“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以你的聪明才智,你的学习一定会很棒的!”他又一次使劲儿点了点头。我对学生B也说了类似的话。

后来的一段时间,在课堂上我时时用眼神提醒他们俩管住自己,认真听讲,并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估计他俩一定能回答好的问题,就把机会多给他俩)。课后,我经常找机会和他们俩谈话,但都是在放学路上或者去上课间操的路上,刻意不让他们觉得我是专门找他们谈话,让他们在心理上没有负担和抵触情绪。后来我发现他们俩变得自信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上逐渐地能坐得住了,举手发言也特别积极,作业书写得也越来越工整、美观了。

案例分析:“问题学生”往往感觉自己与众不同,比较特殊,经常让老师批评惯了,感觉自己已经这样了,那我就这样呗!大有破罐子破摔、和老师对着干的情绪。我是他们的新老师,一开始,就不对他们另眼看待,

让他们感觉在老师的眼里,自己和别的同学一样,都是被老师所欣赏的。然后进一步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同时,更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爱,因为我们不能否认,他们就是特别的孩子,只有用爱给他们的生命着色,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也是光荣的;班主任的事务琐碎而繁多,却无一不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成长。我热爱学生,热爱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用爱给学生的生命着色!

第5篇:用爱撑起生命的桥梁

——医风医德心得体会

每个人提及医护行业,都会有这样亦或是那样的看法。有的人会是怀着一份感激之情,因为没有医护人员的治疗和照顾,就不会有现在健康的自己。而与之相反的是,更多人则是用一种不公正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些医护人员,他们认为医生就是万能的,没有治好病就是医生的责任。同样,在他们眼里,护士就相当于一个保姆,自己花了钱,就应该享受无上的待遇。

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不尊重和不理解,我在抱怨他们的同时也应该好好的反省自己。如果所有的医护人员能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过硬的技术来赢得患者的信任,并加以有效的的沟通,拔高自己的自信,那么他们必然会给我们最大的尊重和信任。人只有自尊、自强、自信、自爱才可以处乱不惊,让他人折服。

在临床上有很多例子激励和鞭策着我们,他们真的是救死扶伤的代言人。还记得那位院长,为了挽救只有一线生命希望的脑瘤患者,在手术室内足足站了近十个小时,对于这样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医生来说,这样强度的工作是怎样的煎熬。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那个年轻的生命和他苦难的家庭。医者,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胆大心细,即使是一线的希冀,也不言放弃。因为那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因为我们看见过太多的死亡,或许已经麻木,但是对于患者和他的家庭来说,死亡简直就是意味着整个世界的崩塌。只要还有救治的可能,我们就要勇敢地撑起那些摇摇欲坠的生命。 作为医者需要拥有一颗无私奉献和敢于承担的心,就像致力于麻风病的李恒英。她婉言谢绝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续签5年合同的聘请,瞒着家人回到了祖国。1970年,由于海外留学、工作的经历,李桓英被下放江苏泰州麻风村工作,那是她第一次接触麻风病的防治工作。1978年,几近退休的李桓英选择了麻风病防治这块“硬骨头”。 1979年,李恒英只身来到云南勐腊县南醒麻风寨。在那里,她做了让麻风村里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不穿隔离衣。李桓英与病人握手,拥抱,拍肩膀,手在病人皮肤上摸来蹭去。她用行动告诉那些村干部:“医生都不怕,你还怕什么。”就这样她用自己努力,让村里的几代人都免受了麻风病的纠缠,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麻风病。

即将成为护士的我们深深地明白,护士是一个多么圣洁,多么令人向往,多么令人崇敬的字眼!一袭飘然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倾听治疗碗盘的协奏曲;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我们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响乐章。都说我们崇高伟大,可是又有谁想得到,在这份崇高伟大的背后,其实是一颗颗普通的天使心!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换来更多人的健康。我们定会学习前人的优良品质,用爱撑起那一座座生命的桥梁!

第6篇: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通讯稿)

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活动纪实 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约为十万分之三,即每年约有近3.6万人得白血病。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15岁以下的人群占用5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不幸。虽然骨髓移植是治疗特别法庭肿瘤的理想方法,但要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骨髓却不容易。据悉,我国已有超过100万的白血病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配型,这就需要有足够多的爱心人士的HLA资料。虽经各方努力,中华骨髓库已经有120万的资料,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更多的白血病患者正无助地在死亡线上挣扎!

爱如潮水,它将你我包围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一大早,中煤集团大屯公司矿工俱乐部门前广场就人声鼎沸,排起了长队。彩虹门高高矗立,上面写着“学习雷锋榜样,践行大屯精神,彰显道德力量”几个大字。原来,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在这里举行学雷锋大型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爱心活动,他们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用爱点燃生命的希望,给这个料峭的春寒时节带来了一股暖流。

8点30分,当记者来到俱乐部时,广场门前已经聚集了百余名年轻人,他们在采血车旁排起了长队。他们头戴小红帽,上面可以清

晰地看到“郭明义爱心团队”几个字,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这些义务捐献者是来自矿区各单位的职工,他们当中有生产一线的矿工,有机关管理岗位的干部,有技工学校学生,还有职工家属。

采集工作刚刚开始,就有一位年轻人跑到队伍的最前面,这位“加塞”的年轻人说:“我前两天收到了团委的倡议短信,今天因为要去机场接人,怕耽误了,能让我先捐献吗?”青年有些急切地说。他的请求得到了许可,这位青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位采煤队的矿工在接受采访时说:“郭明义是我们央企职工学习的榜样,我加入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就要拿出实际行动向他学习,力所能及地做一点好事吧。”

人群中,有一位中年妇女,当被问到为什么义务献血时,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妇女告诉记者:“我爱人在矿里上班,我没有工作,平时也不能为企业做什么贡献,这次有机会献血,我很高兴,如果我的血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我就没有白来。”这位职工家属的话朴实又感人。

在长长的队伍里,我们发现了孔庄煤矿职工马吉国的身影。这位大屯公司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曾六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这次他又积极主动报了名,他深有体会地说:“献血并不会对个人身体造成影响,献血救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大屯青工的自豪”。 负责采集工作的医务人员对记者说,大屯公司踊跃献血的场面令她感动,这在她的工作经历中是不多见的。

大屯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占福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现场。他与每一位捐献者一一握手,并登上采集车察看。他代表公司党政对献血员工进行了慰问,高度赞扬了青年职工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举。他说,此次活动,是一次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的生动实践,是央企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必将对提升大屯公司的良好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这天上午,共有400多人报名,采集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由于血液贮藏柜容量不足,最终只能为75名志愿者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125名志愿者采集鲜血36000毫升。

从献血车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现场,到处上演着一幕幕爱心奉献的动人场景,大屯员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向郭明义学习,奉献着爱心,服务着社会。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有些名字注定要在茫茫人海中闪亮。

——马吉国,大屯公司第1例、徐州市第6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且本人同意捐献者。2005年4月的一天,大屯公司孔庄煤矿团委和徐州市红十字会在“五四”青年节来临前组织了“跟党走献真情”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马吉国加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两年后的2007年4月,他成为4月24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分离过程从早晨8时持续到12时40分,血细胞分离机从马吉国身体血液提取了120毫升造血干细胞。

一晃3年过去了。那位患者病情到底怎样了?在马吉国的心中,多了一份放不下的牵挂。2010年阳春三月,马吉国应邀参加江苏省和常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在常州举行的“与爱同行——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联谊会暨大型广场宣传活动”,没料想,竟与接受了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的患者见了面,两个七尺男儿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在场观众。原来,早在2006年,医院就给年仅38岁的患者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帮患者找到了与他配型完全吻合、并且愿意帮助他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马吉国。患者术后康复得很好,这让他更加想念那位不知姓名的救命恩人。按规定,造血干细胞移植3年后,经双方同意方可见面,因此,活动主办方安排了这次非同寻常的见面。这天,患者与恩人相逢,能不激动吗?

马吉国被授予共青团江苏省委“优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徐州市首届“十佳文明职工”、 沛县“十佳市民”、大屯公司“青年突出手”、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等荣誉称号。

——陈磊,孔庄煤矿职工,大屯公司第2例、徐州市第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09年3月9日在南京市鼓楼医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血细胞分离,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当天,陈磊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就被送往天津患者所在医院进行移植。3月11日,他从南京回来后,徐州市红十字会召开欢迎会,对陈磊甘于奉献的精神给与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大屯公司在人道主义救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工作,对大屯公司青年志愿者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

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义举表示了衷心感谢。

——刘国防,徐庄煤矿通风科职工,2008年响应号召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活动,2011年4月经过全面体检及高分辨检测,与一位白血病患者的HLA分型数据相匹配,经过多次体检详细配型,符合捐献要求,刘国防本人同意实施捐献,成为徐州市第19名、也是公司第3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当年6月29日,徐庄煤矿举行刘国防赴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7月4日,刘国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人间大爱。

当天,那位患者,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刘国防写了一封信,其中一段这样写道:当我躺在病床上,几乎感到绝望时,从骨髓库传来了您的配型和我完全配对的好消息,我彻夜未眠,这使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当我得知您的体检合格,并且您和您的家人又愿意捐献时,我感到了人间真情,感到了您的伟大人格。当您的干细胞输到我身上时,她将使我重新获得第二次生命,您的大恩大德,我将永生不忘。

——许洪,24岁,大屯公司铝板带厂冷轧车间员工。2011年3月,他的造血干细胞与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相吻合,在电话确认捐髓意向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并得到了父母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他查阅很多关于调节自己身体状态的资料,准备在手术前把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到最佳状态。随时等候通知准备手术,去挽救一位虽不相识但同样珍贵的生命。最近,他被评为大屯公司第六届精神文明新人

新事当选者。

——薛文茜是大屯公司发电厂职工子女,现在天津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就读。2011年“五四”青年到来之际,薛文茜于5月9日为了一名男性患者的康复,在天津血液病医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校团委及相关学院师生均到医院看望和鼓励两位同学,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强与无私生动反映了科大学子“爱国爱校爱人”的精神风貌,受到市红十字会及病患家属的充分肯定。薛文茜的事迹让大屯公司职工家属深受感动,在大屯公司第六届精神文明新人新事评选中,薛文茜以高票当选。

我的未来不是梦

据大屯公司团委书记刘琴介绍,早在2004年,大屯公司就开始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投身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为做好造血干细胞的发动工作,公司团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征募活动的通知》,积极投身干细胞采集前的各项宣传工作,共发放《献一人爱心 救一人生命——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手册》达8000余份,爱心、奉献的博爱精神,传遍了整个矿区。向全矿区青年发出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号召大家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中来。同时,常年开通捐献热线,随时接受来自矿区青年的爱心火种。

前不久,中煤集团团委发出“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明义品格 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倡议后,大屯公司团委立即行动起来,通

过网络、手机等媒介,向全矿区团员青年发出学“当代雷锋”郭明义献爱心倡议,组织“郭明义”爱心队员开展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义务奉献活动。于是,大屯公司团委和教卫办发起了这次爱心活动。

多年来,大屯公司团委多次举办大型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每次都有上百名志愿者争先恐后地填写《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进行血样采集,从他们热情真挚的笑容里,我们读懂了一份无私的高尚;在他们从容淡定的背影里,我们体味到了一种忘我奉献的感动。在大屯公司团委的倡导和组织下,目前,已有646名团员青年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队伍,约占徐州志愿捐献者总数的8%,其中成功捐献4例,占徐州市捐献总数的19.1%,在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企业中位列第一。他们正在用爱心延续生命,用奉献创造奇迹。让爱心和奉献精神在大屯公司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2007年,公司青年员工马吉国成为沛县首例、徐州第六例成功捐献者,在此之后的4年内,大屯公司团委通过积极宣传发动,陆续又有陈磊、刘国防和许洪3名团员青年与患者配型吻合,并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王磊、李静等8名青年初次配型成功。江苏电视台、徐州电视台、中国煤炭报、彭城晚报、中国文明网、国资网、新浪网、江苏文明网等数十家媒体对大屯公司青年员工捐献事迹做了专题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矿区每年都有青年人主动联系红十字会,要求加入造血干细胞库,“奉献爱心,传递生命”已成为大屯青年的青春宣言。

爱心延续生命,奉献创造奇迹。每一次的成功捐献,都让我们热血沸腾;每一个生命的挽救,都让我们倍感欣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白血病患者重生的希望就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上一篇:中班下学期班务计划下一篇:生命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