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法治建设影响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摘要:法治既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治理理念,也是一种必要的治理方式,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升到战略性的高度,标志着我国的法治建设将开启一个新篇章,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在治理理念和方式上将出现重大变革。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格局中法治政府建设居于尤为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政府是法律的主要实施者,是公权力的主要代表,也因为政府与人民的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直接影响人民对法治的感受与认同度。毫不夸张地说,法治政府的建设状况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的全局。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潜在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一方面,利益的分化与重组加剧,出现了一些新的利益群体,社会矛盾增多,另一方面,人民的权利意识逐步提升,开始形成明确的权利诉求,需要释放和表达,而我国政府的法治化水平还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往往会演化为政府权力的异化,出现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的现象,因此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这一命题展开研究,拟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我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模式的必然性和这一模式的应然状态。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将会面临哪些阻力?三是如何突破困境并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论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以国内外法治政府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系统梳理改革开放后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历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价值、指标体系,考察当前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现状,深入分析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观念困境、制度困境和体制困境,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剖析政府推进型建设道路、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法治文化缺失对法治政府建设产生的多方面影响,进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路径,侧重从历史逻辑、道路转型、制度完善、文化重塑、权力结构调整五个维度推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经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法治政府建设不单单是一个政府推进的过程,必须将政府助推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紧密结合,并积极培育社会力量,促进行政权力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宪法的原则、理念保障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建设方向,在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第三,法治政府的建设核心是控制政府权力、维护公民权利,二者密不可分,统合于法律规范之中,控制政府权力以维护公民权利为最终目的,维护公民权利以控制政府权力为保障。第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将始终伴随着传统与现代、制度与现实的磨合与冲突,突破建设困境需要从五个维度即历史逻辑、建设道路、制度、文化、权力结构进行全局性的设计和规划,但其具体的实现途径却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僵化的。

关键词: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路径

学科专业:中共党史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的主要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法治政府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解析

(一) 法治政府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独特内涵

二、西方法治政府理论评析

(一) 古代西方法治政府思想溯源

(二) 近代西方法治政府思想演变

(三) 现代西方法治政府思想理析

三、马克思主义法治政府理论梳理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政府思想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理论概述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依法行政的起步阶段(1978-1988年)

二、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阶段(1989-2003年)

三、走向法治政府的阶段(2004-2013年)

四、法治政府建设的攻坚阶段(2014年-至今)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

(一)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作用

(二)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 行政决策法治化

(二) 行政执法法治化

(三) 行政司法法治化

(四) 行政监督法治化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观念困境

(一) 传统法观念与现代法治观念的冲突

(二) 外来法治观念与本土法治观念的冲突

二、制度困境

(一) 制度建设滞后于法治政府建设实践

(二) 制度的实效性与制度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三、体制困境

(一) 行政主体多元无序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体障碍

(二) 行政职能庞杂无度与法治政府职能有限之间的矛盾

(三) 行政机制不完善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制约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困境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与法治政府建设

(一)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与磨合

(二) 阶层结构的分化与重组

二、政府推进型道路与法治政府建设

(一) 政府推进型道路及其特点

(二) 中国选择政府推进型道路的必然

(三) 政府推进型道路引发的权力悖论

三、法治文化的缺失与法治政府建设

(一) 道德与法律的二元并存

(二) 关系原则与法治原则的对立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建设途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 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应协同推进

(二) 重视行政法律体系的建设

(三) 尊重宪法的最高权威

(四) 增强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五) 促进社会的发育和自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建设途径

(一) 历史逻辑之维: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二) 道路之维:政府推进型向政府社会互动型转轨

(三) 制度之维:以宪法为根基的法律制度建设

(四) 文化之维:权力文化向权利文化的转变

(五) 权力之维:建立行政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银行业安全网政策论文提纲下一篇:保险业法修改影响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