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思品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重视万物间的整合关系、辩证运动关系、有机性联系,在思维方式上更倾向于整体性、辩证性、和谐性。本文针对主体和合、动力和合、途径和合,从倡导和合群学,激发合作精神;注重和合乐学,培养学习兴趣;开展和合思学,渗透德育活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篇:思品论文

思品课堂有效设问策略谈

摘 要: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有效地设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将直接影响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的课堂设问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创设有梯度、有深度及有角度的问题,这是提高课堂设问有效性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学中需要持续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设问;有效性;策略

爱因斯坦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有效地设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将直接影响思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创设有梯度、有深度及有角度的问题,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这是我们教学中需要持续关注的课题。

一、有效课堂提问要符合三“贴近”

课堂有效设问,不能无的放矢,无病呻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有些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不会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这主要是所设问题远离学生实际,远离教材内容,远离社会生活实际。因此,有效设问,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

1.贴近学生实际。

教师在创设问题时,由于不能够了解学生,创设的问题不是学生觉得太简单而不屑回答,就是所设问题太难,超出学生能力范围而不能够回答。这都是不能够充分地了解学生所致。教师所创设的有效问题,应该是在学生知识能力范围内通过思考、分析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者通过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建构新知识,提升知识和认识水平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创设问题时,要对学生的学情有所了解,对学生的生活有所了解。

首先,创设的问题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难或太简单,超出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往往是无效的。在讲解九年级《思想品德》关于“坚持党的领导”时,有教师就在课堂上问:“我们的事业要不要领导呀?”——“要!”,“我国现在的领导政党是谁?”——“我”!学生在乱起哄。像这种问题的创设可以说是无意义的。同时,如果问:“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初中生来说则是超纲的问题。我们所设计的问题既是学生能够回答的,又能够成为学生构建新知识的增长点。

其次,问题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中生生活的接触面还比较窄,在某些方面还没有生活的体验或经验,而在有些方面具有超强的敏锐性。因此,我们所创设的问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有生活体验的问题。如果我们所创设的问题学生具有太强的陌生感、距离感,则是无效的。如讲到党的领导,可以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话题谈起,从村有党支部,学校有党支部,镇政府也有党委,引申出我们的执政党是谁?“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处于什么地位?”接着再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没有了陌生感,更有兴趣去探究问题。

第三,问题的创设要面对学生全体。教师所创设的问题不能只针对几个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要面对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大多数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2.贴近课堂教学实际。

所谓贴近教学实际,主要指所创设的问题能够体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体现所教内容的难重点,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

(1)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衔接。由于知识之间前后不是孤立的,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单元、课、目及标题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设问,有利于学生回顾旧知识,导入新内容。如在讲解九年级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时,先设计几个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是什么?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那么,实现现代化,其最终目标又是什么呢?在回答了问题之后,自然地过渡到下一课题:实现共同富裕。前后密切联系,浑然一体。

(2)要体现教学的难重点。落实教材难重点是思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学中抓住要点,准确设问,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功。如在讲解“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时,出示相关资料,通过学生的分析后,认识到我们党关注民生,关注民生目的何在?——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这时及时设问:“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和“怎样才能保证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3)要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所谓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就是该设问处得设问,不必设问处不要无病呻吟,要给学生留下自如生成的空间。

其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事无巨细,把所有问题都填鸭式地提出来,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性发展的空间。如在讲解“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时,就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是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现在国家进行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吗?”等学生由此引申出许多问题,我们要让学生的疑点有生成的空间。这时,我们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师生共同探究一些生成的问题。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学生只有被动地解答问题,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起不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3.贴近社会生活实际。

思品课的内在要求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思品课教学要根据所教内容的实际需要,密切联系实际,使思品课教学生活化。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熟悉的国内外重大事件设计问题,把握教材,学以致用。

如在讲解初二“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时,结合目前我们身边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同学们思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生产者和经营者加强道德自律。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哪方面的约束?接着,我们就引入到法律作用的探究。学生耳熟能详,感兴趣,自然有话可说,有困惑可解。

二、有效课堂提问要把握好三个“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提高课堂设问的有效性,教师还要把握好设问的梯度、深度和角度,要会设问,提高设问的质量和水平。

1.要有梯度。

所谓设问的梯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出由易到难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呈现出步步跟进,层层上升的问题链。当然,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或需要设计出具有梯度的问题,但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意识。

对于概念性的问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会问“是什么”。如什么是依法治国?对概念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对于基本观点,可以通过“为什么”的形式加以设问。当然,并非所有的观点都需要问“为什么”,但对于一些常规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探究“原因”“意义”“作用”“重要性”等方面,明确某些观点存在之理。如我国为什么要实现依法治国?就可以通过探究其作用来加以解决。对于一些基本方法,可以通过设计“怎样做”的问题来加以探究。在明确了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之后,自然要问到怎样实现依法治国的问题。通过有梯度的设问训练,学生的思路更清晰了,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2.要有深度。

所谓设计问题要有深度,就是所设计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达成教学目标,尽量避免一些不需要经过积极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让教师啼笑皆非的情况。如在讲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时,有问“故宫在哪里?”——“在中国”,“在中国的哪里?”——“在北京”。像这样的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简直就是低级无意义的设问。有的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在笑,似乎感觉老师在问傻瓜问题。所以,我们要在该设问处设问,无须提问之处不要“没话找话”。教师所设问题要在深度上让学生感觉出“份量”来,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才可以回答的问题。同时,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也感到问题具有挑战性,在解决问题中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3.要有角度。

所谓所设问题有角度,主要是指教师所设问题要有明确性、指向性和回答域的限定性。角度不明确、指向不清晰、限定不准确的问题,学生可能就无从答起,从而达不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达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如在讲到面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时,教师设问“要减少食品问题对消费者的危害,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做守法公民》的相关知识,该怎么办?”首先,该问题明确地要求回答“怎样做”的问题形式;第二,该设问对所要回答的问题进行了限定:“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做守法公民》的相关知识”来回答,方向明确,范围确定;第三,从问题“主体”看,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公民”。因此,就国家而言,要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公民而言,要树立法制观念,要守法,学会依法维权。如果换一种问法:“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学生回答就是开放式的,没有明确的方向,甚至可能文不对题。

总之,要提高思品课堂设问的有效性,所设问题要有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和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设问,也就是要贴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社会;要把握好设问的技巧,设计出有梯度、有深度和有角度的问题。课堂设问把握好三“贴近”和三个“度”,既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作者:李方进

第二篇:思品作业巧设计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作业,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笔者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对《品德与社会(生活)》作业巧设计。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提供参与的机会

用趣味性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成为作业的内驱力,让学生在参与作业全过程中有着快乐的情感体验,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教学中,有趣的学习材料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时,我设计了四个谜语,让学生们分别猜出了我国的四大发明,接着让学生们交流课前搜集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验我国优秀文化瑰宝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学生们在为祖先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而骄傲的同时,激发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把知识寓于猜谜语、游戏、小品表演、合作探究等生动活泼的有趣活动中,有趣的情节吸引了学生,“吊”起了学生们学习的胃口,让学生们“吃”得有滋有味,使学生们愿做、乐做。

二、设计生活性作业,提供体验的机会

新课程下的思品作业要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要成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特别关注生活性作业的设计。例如教学《心中有规则》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生活性作业:标题:《熟悉身边的交通规则》;目标:认识交通标识,注意交通安全,理解规则的意义;内容:1 通过实地调查,画出较为常见的交通标识。2 通过查找资料、询问等方式注明所画交通标识的含义;效果分析:作业结束后,学生们交上了一份份图文结合、栩栩如生的答卷。从答卷上看,学生字迹清楚,态度认真,这说明了学生的作业兴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内容上看,学生能较熟练地了解身边多种多样的交通标识,并能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而且加深了对规则意义的理解。显然,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智慧。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提供活动的机会

儿童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师应把思品作业巧设计,把机械单调的作业转变成学生自己有声有色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学《公共场所拒绝危险》,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访问家人和邻居、查阅报纸、收看电视及通过互联网等途径,了解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以及发生的伤害事故,并把图片、新闻报道和采访纪录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四、设计竞争性作业,提供创新的机会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适当引进竞争机制,设计竞争性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欲望。例如教学《班级中的“岗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竞争性作业:小辩论。“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小明不负众望,当上了劳动委员。在放学的路上,小伙伴看到了他,伸出了大拇指说:‘真棒,当官啦!’这句话让小明很困惑。要求学生辩一辩:当班干部就是当‘官’吗?你是怎么看的呢?”问题一出,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们纷纷发言,这正是学生在思想与思想的交错、磨合、补充、沟通的基础上达到了学习目标,在平等、自由、真诚的争辩中学会了共处,达到了共识。

五、设计开放性作业,提供拓展的机会

思品作业巧设计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从作业内容的选取到作业形式“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例如教学《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作业: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我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小区进行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思品作业的形式是多样的,设计作业的方法是无穷的,新课改为我们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就更应该努力,为学生设计出更符合学生需要的思品作业,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思品、用思品,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

责任编辑 李雪虹

作者:王佩平

第三篇:构建“和合”课堂拓宽思品领域

摘 要: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重视万物间的整合关系、辩证运动关系、有机性联系,在思维方式上更倾向于整体性、辩证性、和谐性。本文针对主体和合、动力和合、途径和合,从倡导和合群学,激发合作精神;注重和合乐学,培养学习兴趣;开展和合思学,渗透德育活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思品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教材、学校的整体和合运用,从而构建“和合”课堂。

关键词: 和合课堂 思品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导致学校的人员分布有了很大变化,学校的师生不再局限于本地区,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有外籍教师的加入。我校教师与学生生来源地调查如下:

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齐聚学校,必然产生思想的冲撞、融合,就需要“和合”。和合思想强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只有各种要素和合、协调、有序组合,才能使社会有机体有效运行。和合教育更是如此,只有将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元素进行有机整合与融合,才能提高课堂与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证学校工作的高效运行。

思想品德课致力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育人之本,但思想品德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对于孩子德才兼备的培养更应延伸于课后延伸至家庭、社会之中。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领域渗透“和合”思想,有助于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同时借助“和合”文化,将思想品德知识不动声色地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一线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对于课程中充分运用“和合”思想,做了一些尝试与思考。

一、倡导和合群学,激发合作精神

课堂学习的要素很多,学生更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出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的过程应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产生差异。如果堂堂课都是老师“一人言”的话,学生之间的层次将会越拉越大,个别学生由此不爱学习,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不利于学生们的总体发展。“和合群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利用初中学生乐于竞争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和合群学”,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自选一名思品成绩较好、有一定组织能力及上进心较强的学生做组长,组织成员阅读书本、整理资料、群策群力、交流展示。交流展示轮流进行,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展的机会。在同学们的相互监督与帮助下,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上台交流,增强了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每组事先设定的记分员,对参与交流的、课堂上发言正确的同学,在黑板上相应的组别下进行加分。通过这种灵活多变的方式引发竞争机制,从而促进思品学科的学习,每一节课后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小组评为优秀小组和加油小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免做作业或加题作业。同时竞争打分以小组为单位,激发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种思想带领下,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生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会专心学习,认真思考,积极回答展示。“和合群学”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组内合作,组间合作,最重要的是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和合乐学,培养学习兴趣

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但真正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动性,离不开学生对思品学科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朱熹也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思想品德这门略显枯燥的课程,包括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个板块,尤其是法律、国情,里面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仅仅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的初中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难度的确较大。比如九年级思品第七课《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其中有财产所有权这一知识点,它是一个法律术语。对财产所有权中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这四个权利的区分,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于是,笔者针对我校地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地域,周边多动迁小区,并且多数学生家庭均经历过拆迁这一过程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了动迁房处理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喜人。具体的设计环节如下:

故事在线:市民王先生,在市中心有一处临街私房,多年来一直依靠该房经营小百货维持正常的生活。由于市政府要在该地段扩建道路,王家被迫拆迁。王先生提出搬迁必须以补偿其损失为前提。

王先生拆迁后拿到了两套公寓房……

物权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以上例为依据,设计了下列填空题,让学生参照物权法,对号入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先生对这两套住房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王先生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摇?摇)权。

其中一套房子由王先生及其家人居住,王先生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摇?摇)权。

还有一套房子出租给别人,王先生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摇?摇)权。

自己居住的房子王先生把它过户给了自己的儿子,王先生行使了对自己财产(?摇?摇)权。

最后再以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共鸣,以此巩固这个知识点:九(3)班某同学身患重病,某学校全体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奉献自己的爱心,在座的老师、同学都参与了这次爱心活动。请问,他们行使了对自己合法财产的什么权利?

熟悉的情境、实例,贴近学生生活,能够令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当然,学生还有很多“和合乐学”的方式,如创设游戏情境、设置悬念等。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乐于学习。

三、开展和合思学,渗透德育活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中指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要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真正引导给学生,开展“和合思学”,单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因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例如开展班会、国旗下讲话、开通“家校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和合”德育活动,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合作的“和合”德育格局。

比如在初二思品教材中,《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涉及环境问题,笔者布置了这样的实践作业:“请调查你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应怎样保护环境?”由于学生生活的区域比较狭小,调查的范围仅限于学校及家庭,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怎样保护环境并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就在此时,学校开展了“‘绿色团队’志愿者在行动”的德育实践活动,学生代表参观环保共建单位吉田建材并与企业代表徒步行走在美丽的金鸡湖畔,同时向来往游客发放环保宣传纪念册,介绍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一路上,大家还顺手捡起路边的垃圾,以良好的实际行动向路人宣传了“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的美好理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的亲身实践方能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体验保护环境要躬身力行,要从自我做起,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育人的真正目标。

总之,要真正做好教学工作,就必须加强“和合课堂”的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阶段的教育要求。有位教育家说:“你给学生一个机会,也许学生会给你一个奇迹。”在思品课程中融入“和合”理念,需要进一步学习、探索、总结,使学生们“和合”、整个班级“和合”,让每一个学生都迸发出智慧的光芒,达到“由和致合,由合致胜”。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2]张立文.和合学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思想品德(教材).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徐旎虹 翁维琴

第四篇:初中思品课情感教育初探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可以发挥其能力的80%-90%。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是激励前的3-4倍。然而,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这种情感因素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而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视为思品课学习的调味品、催化剂、附加值。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如何在初中思想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发挥思品课的育人功能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充满激情走进课堂。把烦恼抛到课外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的情绪和精神状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精神状况,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实施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把烦恼抛到课外。走进教室前,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整理自己的衣着,然后抬头挺胸,面带笑容,精神焕发并充满自信地走进教室,把好的情绪带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情绪高昂,语调抑扬顿挫,以此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如果教师仪表不整洁、精神委靡、语气无力,甚至无端发火、骂人,课堂气氛怎么会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能提高?

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必然有好的开头。利用新颖的导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情感产生预热,积极地参与学习,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境入情,生动导入的方法很多,例如我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方法:以声传情,通过放歌曲、看碟片、唱歌曲,把学生带人情境;质疑激趣,课的开始就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故事引导,开课时讲一则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时事广播,介绍一则最新国内外时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等等。我在教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导入新课时,先让同学们看了一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就的短片,并听歌曲《春天的故事》,从而把学生带入到改革开放的情境中,感受到党的方针政策好,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兴趣,渲染了课堂气氛。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图文并茂,材料较多且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实际,体现情感、挖掘情感的切入点也较多。教师必须挖掘教材中情感教育的资源,增添情感色彩,给课堂升温,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一环节对整个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明确一定的道德观点,当然这些观点不是生硬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利用教学手段和教师自身的情感传递,使学生动之以情,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且把握情感体验的契机,把它上升为道德認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深钻教材时,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含与露的关系。所谓“含”是指文中那些看来似乎浅显易懂、平淡无味,实则含意深刻、情味甚浓的内容。它需要教师把握全文,理出全文的线索,着眼于部分与全文的关系,从而探究出文章内在的含义。“露”则指文中明明白白写着的,情感明露之处。教师要善于通过对“露”的感知,去挖掘、理解内含的情感,从而达到以情悟道的最佳教育效果。

有许多教师忽视教材中的情感资源,一味寻找课外的资源,这是一种舍近求远的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四、借助多媒体等工具。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创设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能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情感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图片、故事、诗朗诵、讨论、扮演等使学生进入情境,有条件的老师可以恰当地选择现代化教学工具教学,例如收录机、电视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影碟机等等。使用这些工具有时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为现代化教学工具有声音与图像的生动性与感染性。利用具体的场面和音响刺激学生,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引起他们情绪反应,诱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唤起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五、拓展教材内容,激发情感。以情促行

学生获得的思想认识主要是来自于教材,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还必须拓展课文内容,联系最新的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丰富课堂。深化学生的认识,以强化学生已获得的思想认识,以便升华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思品知识,形成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让他们进一步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就会集中指向和调节他们的道德行为。这一环节可以根据书中所列的练习内容及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辨析、讨论、矫正,从而运用已掌握的道理,指导他们的实际行动。

六、走进生活实际。体验思品课的乐趣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情感教育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在教学中除了组织同学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同时,还组织了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参观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参观豆腐加工厂等活动,还成立了综合实践课外活动小组,专门探究讨论学生中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课内获得的知识和体验能在课外延伸和发展,并上升为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行动。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性、主动性都能得到同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能有明显进步,尤其是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协调发展。

 

作者:纪凤楼

第五篇:让感恩教育闪亮思品课堂

[摘 要]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立足教学实际,有效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闪亮课堂,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形成健康的心态、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努力将其付诸行动,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感恩教育;知行合一

[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感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是学校德育教育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当前许多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的辛勤养育、师长的谆谆教诲、同学的关心帮助等视而不见,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因此,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灵活渗透和强化感恩教育,让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从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以教材为基础,挖掘素材,感受感恩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教育素材,如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课堂这个育人平台,依托教材,善于挖掘和利用感恩教育素材,循序渐进地渗透感恩教育,激发学生感恩意识,让学生感受和领悟感恩,懂得和表达感恩之心,学会理解、尊重、珍惜、付出以及奉献,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比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父母的疼爱》时,笔者首先播放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感人片段,给学生心灵以强烈的感染和震撼,让学生感受人间亲情,触发学生情感共鸣。然后出示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生活中父母亲关心、疼爱自己的事情:①在我生病时……②在我跌倒时……③在寒风冷冽的冬天,父母送我上学时……④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当我热得睡不着时……接着让学生围绕这些话题,选取最令自己难以忘怀的事例进行讲述,感受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唤起学生主动关心、孝顺父母的意识,并使学生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从而实现道德情感和观念的有效升华。

二、以活动为载体,引领探究,体验感恩

在小学思品感恩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研讨,在活动中体验感恩,从而升華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不断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譬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为你高兴,与你分享》时,笔者化枯燥乏味的材料为生动可感的小品,引领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接受思想教育。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编排并表演小品《当王杉得了冠军》,然后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课堂辨析讨论:你是怎样看待这些说法的?同时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自由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触,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懂得以欣赏和感恩的眼光去看待周围,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进而学会感谢同学、感恩生活。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清明节、母亲节、教师节、父亲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节假日,积极开展“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与爱同行,学会感恩”“扬革命传统,做世纪新人”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心怀感恩,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和付出;或组织“寸草心”“同学的爱”“难忘师恩”等以“感恩”为主题的讲故事、诗歌朗诵、黑板报和手抄报、征文、演讲比赛活动,让学生踊跃参与,体验感恩,开启智慧,陶冶情操。

三、以行动为目标,认真落实,践行感恩

感恩是一种品德,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行动。在小学思品课感恩教育中,教师要注意打破课程局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以行动为目标,用心观察、调查、发现、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感恩现象,不断践行感恩实践,真正将感恩落到实处,提高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

比如,学习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父母的难处》时,笔者设计了“今天我当妈妈(爸爸)”“今天我当家”等实践任务,让学生代替父母安排家里一天的生活,统计自己家的“家庭一个月的收支情况”,切实感受父母的艰难和不易,体验父母的生活辛劳,从而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孝心卡,在卡片上写上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感恩的话语;或制定孝敬父母长辈的小计划 ,如用自己攒的零用钱为父母买一件他们喜欢的礼物,陪父母长辈上街买菜,给父母长辈捶捶背、洗洗脚、端茶倒水、修指甲,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学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养成孝敬父母长辈的好习惯。

总之,感恩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平时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予以重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优选有效策略,巧妙渗透,从而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责编 韦淑红)

作者:韩莉

上一篇:外交艺术论文下一篇:西药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