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工商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法律硕士教育为例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发展,然而我国学术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却很少,大多是一些较为分散的观点,不够系统,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此,从比较的视角和系统的高度来研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不仅具有基础的理论意义,也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在总结与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比较的视角来探讨中美两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在第一部分绪论中,首先交代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核心概念加以界定,如专业学位、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等。其次,在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文章对中美两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进行了介绍,并做了简要分析和概括。再次,以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为例,以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法律硕士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质量保障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并总结了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及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在对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构成要素的具体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指出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1)正确认识专业学位,确立其合法地位,包括转变专业学位认识误区;健全法律法规,确定其合法地位;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系,做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2)明确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3)改革培养过程,落实培养环节,包括改革招生环节;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专业实践;丰富毕业论文形式等。(4)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应逐步加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主要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估三因素相互构成的有机整体,并在内外部条件的影响下,不断做出调整。第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规范的培养过程和良好多元的评估体系等特征。第三,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个有机整体中,灵活的入学形式、严格规范的培养过程、完善的质量保障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效果,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文章系统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并以中外四所名校的法律硕士教育为例,比较了中美两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异同点,以期为当前我国快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学科专业:高等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1.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专业学位内涵

1.3.2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1.3.3 培养模式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中美两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2.1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2.1.1 孕育阶段(1981-1989)

2.1.2 探索阶段(1990-1995)

2.1.3 初步发展阶段(1996-2009)

2.1.4 迅速发展及规模化发展阶段(2010-)

2.2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2.2.1 萌芽时期(1765-1900)

2.2.2 形成时期(1901-1945)

2.2.3 不断发展时期(1946-1970)

2.2.4 完善成熟时期(1971-)

3 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3.1 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3.2 培养过程的比较

3.2.1 入学条件

3.2.2 学习年限

3.2.3 课程设置

3.2.4 师资队伍

3.2.5 教学方式及考核

3.2.6 相关支撑条件

3.2.7 专业实习

3.2.8 毕业论文及学位授予

3.3 质量保障

3.3.1 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3.3.2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4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4.1 正确认识专业学位,确立其合法地位

4.1.1 转变专业学位认识误区

4.1.2 健全法律法规,确定其合法地位

4.1.3 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系,做好职业资格认证

4.2 明确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4.3 改革培养过程,落实培养环节

4.3.1 改革招生环节

4.3.2 合理优化课程设置

4.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3.4 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4.3.5 加强专业实践

4.3.6 丰富毕业论文形式

4.4 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4.4.1 加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4.4.2 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企业电子商务规划论文提纲下一篇:交通事故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