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汇报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身处校园中,还是已经踏入社会,汇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一般而言,汇报的内容既包括对成绩的概括,对于不足的总结,以及对下一阶段目标的计划和完成方法的阐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府机关汇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政府机关汇报

政府机关公文工作情况汇报

若 冰

建章健制 严格把关

保证公文运行的高质量高效率

公文是政府机关工作质量的一项硬指标,是政府机关形象的直接体现。近几年来,我们xx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xx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实施细则》,围绕服务领导、服务部门、服务基层、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坚持整体把握,建章健制,细处着手,严格把关,在公文处理、公文审核、规范行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健全制度,保证公文制发有序

为改进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我们不断建立健全公文处理制度。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由秘书科负责收文处理和档案、印章管理,并配备了专职文书;由综合科按领导秘书分工归口负责公文的起拟和审核;由主管文字副主任负责文件的复核;由秘书长负责文件的“进口”与“出口”,即是否以政府名义发文或是否送交领导签发。二是完善公文处理制度。XX年,我市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在收文、发文、登记、办理、传递、签发、归档和完成时限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做到了收文处理程序化、发文处理规范化、文件归档正规化。三是建立公文质量评价制度。我们按照公文制发的质量进行量化打分,按规定程序、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公文的,得基础分;受到领导好评和被上级评为优秀公文的,给予加分;文字和格式等方面出现质量问题的,按项目进行扣分;出现错别字和违反政策等严重错误的,扣掉基础分。以质量评价为标准,按得分多少兑现奖励。

为切实提高政府系统公文质量,我们还建立了文秘队伍强化学习制度,以提高办文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建立学习制度。我们坚持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白天没有时间就利用晚上时间,做到雷打不动,可串不可占。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我们除组织学习公文业务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优秀公文作品外,还建立了谈稿制度,像报社评定稿件一样,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不仅相互增长知识,还有效地提高了公文质量,减少了差错。二是建立交流制度。为拓宽文秘人员的视野,开阔思路,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公文处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订阅了上海出版的《秘书》杂志,遇到疑难问题主动与各县(市)区和市文电处进行沟通、请教。尤其在向市文电处咨询业务知识时,不论是简单问题,还是复杂问题,都得到了文电处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答,及时地解决了我们的疑难问题。三是建立培训制度。除积极参加锦州市组织的公文培训班外,我们自己每年也定期举办2次公文培训活动。还不定期抽调乡镇和部门的文秘人员到办公室进行跟班学习。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派文秘人员到锦州文电处进行跟班学习和进修。四是建立公文样本制度。我们对以前发过的好的公文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力求每个文种、每个类别都有一篇代表性的公文样本,作为平时核文或培训参考,把理论上的要求,变成实实在在的例文。这种公文样本很实用,对我们审核公文,提高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强化文秘队伍的学习培训,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做到了公文制发有序,确保了公文高质量、高效率地安全运转。

二、严把 “五关”,保证公文制发权威

公文审核是公文制作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一项非常细致而严谨的工作。为切实提高公文质量,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行文过程中的审核关,杜绝出现各种差错,保证了公文的权威性。为此,今年1月我们下发了《关于印发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文文稿审核办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公文文稿审核程序。

一是严把行文关。在行文上,我们坚持做到:该发的文快发,不该发的文坚决不发,能降低规格发文的一律降低。具体做法:该由部门行文的,政府不行文。对于一些部门代替政府起草,需用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我们都要进行认真研究,认为确实重要,部门自己又不便行文的,再由政府行文,否则一律退回。如,我市文化旅游局开展乡村文化站(室)评比检查,想利用政府文件向全市通报发文,我们考虑这项工作是由文化部门组织专人进行检查评比,属部门业务,市政府领导及办公室人员均未参加。因此,我们将其退回,没有发文。能用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的,政府不行文。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部署,批转不属于全局性的部门工作意见等,我们一般都用办公室行文。我们每年都要成立或调整一些临时性,又不是实体性的领导机构,如“春运领导小组”、“抗旱防汛领导小组”等,每年都不下十几件,我们规定年初列出计划,一次性统一以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还有对已发过的内容无太大变化的文件坚持不重复发文、会议部署过的事项不以文件形式下发、不越级转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文件等。这样既减少了政府文件数量、提高了质量,又充分发挥了部门的职能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文件数量。

二是严把政策关。政府的文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经发出,就具有一定效力。因此,把好政策关十分重要。我们一贯要求审核人员在核对文稿时,首先查矛盾抵触,看文稿是否同已经发布的有关文件相互矛盾,同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是否一致。在审核规范性文件时,先由法制办进行审核,再由办公室进行复核,确保政府公文的合法性。其次查政策界限,看公文的内容有无政策界限不清,或把政策界限规定过死、过宽的情况。再次查主题观点,看公文的观点、提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有无主观臆断的问题等。

三是严把文字关。政府的公文除了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外,在语体上要求准确、简洁、规范。我市在公文审核中,充分发挥领导秘书熟悉业务,了解领导意图的优势,使文件的内容更加符合我市的实际情况,避免了发文生搬硬套上级文件现象。注重在两个方面严格把关。一方面是内容。一看文稿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二看文稿提出的措施和办法是否可行;三看文稿是否存在职责不清问题;四看文稿是否存在不符合实际照抄照转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语体。看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文稿是否冗长,并逐句逐字进行推敲,逐个标点进行斟酌,力求使文稿准确运用公文语体。为保证公文质量我们坚持“四不发”:即内容空洞、无实际价值的不发,主题不鲜明、目的不明确的不发,结构不合理、不严谨的不发,语句不符合形式逻辑、字词使用不当的不发。

四是严把体式关。由于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体式的文章,我们在体式审核上坚持做到“六看”:一看文种的选择是否合适;二看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关系处理是否恰当;三看上报公文有无注明签发人姓名;四看主送、抄送是否准确;五看公文标题、发文字号、发文时间是否正确;六看附件、落款是否遗漏。坚持不规范的文件不出手,确保公文体式正确规范。

五是严把校对关。凡是下发的公文,先由来文单位进行一校,再由办文人员进行二校,之后由综合科科长进行三校,主管领导签字后才能付印。在文件印刷时,委托有资质的厂家进行定点印刷,既可节省成本,又能保证文件的质量。文件在盖章下发前,再由秘书科进行最后校对,如果发现错误,既便文件印完了,也要重改、重印,以确保无差错。

三、争取重视,保证公文处理渠道畅通

处理公文经常与领导打交道,领导的重视,对于做好公文处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建立公文处理制度的目的:一是对领导负责,使其减轻负担,集中精力抓好其它大事;二是对公文负责,维护其权威性,提高政令的威严;三是对群众负责,使其在执行过程中畅通无阻,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我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给秘书人员办文带来很多方便。凡不经办公室登记而直接送交领导手中的公文,领导都能主动交给办公室编号登记。领导收到一些需行文的文稿,均转交给办公室,按行文程序进行登记、核稿。对于办公室提出的不宜发文的核稿意见,市领导也很理解,并帮助我们向拟稿单位进行解释,减少了我们的压力,确保了公文处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在资金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文秘人员配备了电脑,安装了宽带网,订了业务杂志、书籍和光盘等,为公文处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

近年来,我们的公文处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上级对公文处理工作的要求相比,同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不断努力提高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改进公文处理方法,不断推进公文处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目标迈进。

第二篇:政府机关公文工作情况汇报

若冰

建章健制 严格把关 保证公文运行的高质量高效率

公文是政府机关工作质量的一项硬指标,是政府机关形象的直接体现。近几年来,我们xx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xx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实施细则》,围绕服务领导、服务部门、服务基层、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坚持整体把握,建章健制,细处着手,严格把关,在公文处理、公文审核、规范行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健全制度,保证公文制发有序

为改进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我们不断建立健全公文处理制度。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由秘书科负责收文处理和档案、印章管理,并配备了专职文书;由综合科按领导秘书分工归口负责公文的起拟和审核;由主管文字副主任负责文件的复核;由秘书长负责文件的“进口”与“出口”,即是否以政府名义发文或是否送交领导签发。二是完善公文处理制度。XX年,我市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在

1 收文、发文、登记、办理、传递、签发、归档和完成时限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做到了收文处理程序化、发文处理规范化、文件归档正规化。三是建立公文质量评价制度。我们按照公文制发的质量进行量化打分,按规定程序、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公文的,得基础分;受到领导好评和被上级评为优秀公文的,给予加分;文字和格式等方面出现质量问题的,按项目进行扣分;出现错别字和违反政策等严重错误的,扣掉基础分。以质量评价为标准,按得分多少兑现奖励。 为切实提高政府系统公文质量,我们还建立了文秘队伍强化学习制度,以提高办文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建立学习制度。我们坚持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白天没有时间就利用晚上时间,做到雷打不动,可串不可占。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我们除组织学习公文业务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优秀公文作品外,还建立了谈稿制度,像报社评定稿件一样,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不仅相互增长知识,还有效地提高了公文质量,减少了差错。二是建立交流制度。为拓宽文秘人员的视野,开阔思路,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公文处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订阅了上海出版的《秘书》杂志,遇到疑难问题主动与各县(市)区和市文电处进行沟通、请教。尤其在向市文电处咨询业务知识时,不论是简单问题,还是复杂问题,都得到了文电处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

2 答,及时地解决了我们的疑难问题。三是建立培训制度。除积极参加锦州市组织的公文培训班外,我们自己每年也定期举办2次公文培训活动。还不定期抽调乡镇和部门的文秘人员到办公室进行跟班学习。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派文秘人员到锦州文电处进行跟班学习和进修。四是建立公文样本制度。我们对以前发过的好的公文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力求每个文种、每个类别都有一篇代表性的公文样本,作为平时核文或培训参考,把理论上的要求,变成实实在在的例文。这种公文样本很实用,对我们审核公文,提高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强化文秘队伍的学习培训,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做到了公文制发有序,确保了公文高质量、高效率地安全运转。

二、严把“五关”,保证公文制发权威

公文审核是公文制作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一项非常细致而严谨的工作。为切实提高公文质量,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行文过程中的审核关,杜绝出现各种差错,保证了公文的权威性。为此,今年1月我们下发了《关于印发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文文稿审核办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公文文稿审核程序。

3 一是严把行文关。在行文上,我们坚持做到:该发的文快发,不该发的文坚决不发,能降低规格发文的一律降低。具体做法:该由部门行文的,政府不行文。对于一些部门代替政府起草,需用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我们都要进行认真研究,认为确实重要,部门自己又不便行文的,再由政府行文,否则一律退回。如,我市文化旅游局开展乡村文化站(室)评比检查,想利用政府文件向全市通报发文,我们考虑这项工作是由文化部门组织专人进行检查评比,属部门业务,市政府领导及办公室人员均未参加。因此,我们将其退回,没有发文。能用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的,政府不行文。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部署,批转不属于全局性的部门工作意见等,我们一般都用办公室行文。我们每年都要成立或调整一些临时性,又不是实体性的领导机构,如“春运领导小组”、“抗旱防汛领导小组”等,每年都不下十几件,我们规定年初列出计划,一次性统一以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还有对已发过的内容无太大变化的文件坚持不重复发文、会议部署过的事项不以文件形式下发、不越级转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文件等。这样既减少了政府文件数量、提高了质量,又充分发挥了部门的职能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文件数量。

二是严把政策关。政府的文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经发出,就具有一定效力。因此,把好政策关十分重要。我们一贯要求

4 审核人员在核对文稿时,首先查矛盾抵触,看文稿是否同已经发布的有关文件相互矛盾,同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是否一致。在审核规范性文件时,先由法制办进行审核,再由办公室进行复核,确保政府公文的合法性。其次查政策界限,看公文的内容有无政策界限不清,或把政策界限规定过死、过宽的情况。再次查主题观点,看公文的观点、提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有无主观臆断的问题等。 三是严把文字关。政府的公文除了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外,在语体上要求准确、简洁、规范。我市在公文审核中,充分发挥领导秘书熟悉业务,了解领导意图的优势,使文件的内容更加符合我市的实际情况,避免了发文生搬硬套上级文件现象。注重在两个方面严格把关。一方面是内容。一看文稿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二看文稿提出的措施和办法是否可行;三看文稿是否存在职责不清问题;四看文稿是否存在不符合实际照抄照转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语体。看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文稿是否冗长,并逐句逐字进行推敲,逐个标点进行斟酌,力求使文稿准确运用公文语体。为保证公文质量我们坚持“四不发”:即内容空洞、无实际价值的不发,主题不鲜明、目的不明确的不发,结构不合理、不严谨的不发,语句不符合形式逻辑、字词使用不当的不发。

5 四是严把体式关。由于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体式的文章,我们在体式审核上坚持做到“六看”:一看文种的选择是否合适;二看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关系处理是否恰当;三看上报公文有无注明签发人姓名;四看主送、抄送是否准确;五看公文标题、发文字号、发文时间是否正确;六看附件、落款是否遗漏。坚持不规范的文件不出手,确保公文体式正确规范。 五是严把校对关。凡是下发的公文,先由来文单位进行一校,再由办文人员进行二校,之后由综合科科长进行三校,主管领导签字后才能付印。在文件印刷时,委托有资质的厂家进行定点印刷,既可节省成本,又能保证文件的质量。文件在盖章下发前,再由秘书科进行最后校对,如果发现错误,既便文件印完了,也要重改、重印,以确保无差错。

三、争取重视,保证公文处理渠道畅通

处理公文经常与领导打交道,领导的重视,对于做好公文处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建立公文处理制度的目的:一是对领导负责,使其减轻负担,集中精力抓好其它大事;二是对公文负责,维护其权威性,提高政令的威严;三是对群众负责,使其在执行过程中畅通无阻,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我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给秘书人员办文带来很多方便。凡不经办公室登记而直接送交领导手中的公文,领导都能主动交给办公室编号登记。领导收到一些需行文的文

6 稿,均转交给办公室,按行文程序进行登记、核稿。对于办公室提出的不宜发文的核稿意见,市领导也很理解,并帮助我们向拟稿单位进行解释,减少了我们的压力,确保了公文处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在资金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文秘人员配备了电脑,安装了宽带网,订了业务杂志、书籍和光盘等,为公文处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

近年来,我们的公文处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上级对公文处理工作的要求相比,同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不断努力提高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改进公文处理方法,不断推进公文处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目标迈进。

第三篇:政府工作汇报

南寨乡2008年5月份工作汇报

一、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共培训53人。

2、实施“短板攻坚工程”,化解矛盾纠纷4起。

3、组织马家庄村、北寨村、秋山村、良同村干部参加农村干部培训班。

4、收缴特殊党费3800元。

5、全乡赈灾捐款75274.1元。

6、按照县志办要求,编写了相关入志人物简介:《王三妮简介》和《张连友简介》。

二、综合治理工作

1、认真落实“迎奥运、保平安、促发展”活动各项工作,解决在县挂号案件6起,另外两起正在解决中。

2、认真排查各村存在的矛盾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一经排查即由乡领导包案负责解决。

3、协助县纪检委调查秋山村村民反映该村财务一案。

三、计划生育工作

迎接市县计划生育工作半年考核工作。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投资5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安装调试设备,正在试生产。

2、投资10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铁选厂项目正在建设。

3、投资1000万元的德利肉牛厂蚯蚓分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4、预计投资1000万元的青廉玻璃制品厂正在征地。

5、投资1000万元的瀚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

6、预计投资3000万元的青廉化工园区环保建设项目正在规划。

7、预计投资50万元的良同村村西废弃排水沟整理项目正在跑办。

8、预计投资150万元的邳彤中草药协会中草药基地(北寨村)完成征地。

9、预计投资400万元、占地800亩的棉花种植基地完成征地。

10、预计投资1500万元的卫国养猪专业合作社(秋山村)项目开工建设。

11、投资30万元的马家庄至京卢线道路硬化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

五、其他

1、开展并完成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和畜牧业污染源普查。

2、完成全乡规模养猪场调查摸底工作。

3、完成全乡动物防疫工作。

南寨乡2008年4月份工作汇报

一、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对两新组织进行摸底。

2、建立了“短板攻坚工程”台帐,实施“短板工程”每周工作计划,并坚持进行周报。

3、完成搜集青廉王三妮新铸“恩惠鼎”第一手资料,并提交给县委宣传部。

二、综合治理工作

1、开展“迎奥运、保平安、促发展”活动,目前正在进行第一阶段:排查隐患,解决问题。

2、认真排查各村存在的矛盾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现已成功解决2起,另外8起隐患问题由乡领导包案负责解决。

三、计划生育工作

1、迎接市“民心工程”验收考核。

2、继续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3、完成全乡独生子女奖金发放工作,共发放奖金1000元。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投资5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安装调试设备,正在试生产。

2、投资10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铁选厂项目正在建设。

3、投资1000万元的德利肉牛厂蚯蚓分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4、预计投资1000万元的青廉玻璃制品厂正在征地。

5、投资1000万元的瀚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

6、预计投资3000万元的青廉化工园区环保建设项目正在规划。

7、预计投资50万元的良同村村西废弃排水沟整理项目已经立项。

8、预计投资150万元的邳彤中草药协会中草药基地(北寨村)完成征地。

9、预计投资400万元、占地800亩的棉花种植基地完成征地。

10、预计投资1500万元的卫国养猪专业合作社(秋山村)项目开工建设。

11、投资30万元的马家庄至京卢线道路硬化工程开工建设。

五、其他

1、2008年民兵整组和兵役登记工作通过验收。

2、进行了民兵应急拉动点验。

3、完成粮食直补和综补发放,共发放补贴款853089.9元,其中直补117000.9元,综合补贴736089元。

南寨乡2008年3月份工作汇报

一、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按照南寨乡党委《关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大讨论活动,进入到整改阶段,全乡干部按要求进行了自查自纠,制定了整改方案。

2、建立健全乡政府工作人员请销假等制度,并迎接县委组织

4 部和县人劳局检查组检查。

3、开展后进班子集中整顿“回头看”活动,并进行了书面汇报。

4、进行了“两新”组织摸底。

5、进行了基础组织建设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

二、综合治理工作

1、认真贯彻县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乡各村进行治安隐患大排查,共查出各种不稳定隐患36起,已解决32件,剩余4件正在解决。

2、集中力量排查火车站周边稳定隐患,安排专人负责。

3、成功调解青廉村变压器纠纷。

4、安排培训各村调解员。

三、计划生育工作

1、开展全乡已婚育龄妇女普查工作,共服务3246人。

2、继续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3、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工作,共免费服务1128人。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投资5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安装调试设备,正在试生产。

2、投资10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铁选厂项目开工建设。

3、投资1000万元的德利肉牛厂蚯蚓分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4、投资1000万元的青廉玻璃制品厂开始征地。

5、投资1000万元的瀚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开工建设。

6、预计投资3000万元的青廉化工园区环保建设项目正在规划。

五、其他

1、开展2008年民兵整组和兵役登记工作,全乡共登记兵役217名。

2、植树节组织民兵到同下村植树1500余棵。

牛城乡关于

灵政办【2008】7号和【2008】2号落实情况汇报

1、牛城乡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15%。全部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农民收入有实质性增长。

2、5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已经完工的三个:石市冀力水泥厂技改;石市大坝水泥有限公司技改;牛城初级中学建设。1---6月总投资450万元。

3、初具规模的工业项目三个:牛城村东北部特色养殖小区;牛城村西南部特色养殖小区;西洼醋厂。1---6月共投资400万元。其中西洼醋厂已投入生产。

4、5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裕宏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西城南建设小区上半年投资80万元建10个温棚。

5、灌区建设。礠峪灌区古城段上半年投资50万元,正在建设中。

6、西洼旧村搬迁正在洽谈中。中王角旅游开发、牛城半岛生态观光园以

6 及滹沱河湿地建设都在洽谈中。

7、深入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抓好乡道、街道硬化、村民活动中心和村“两室”建设。城西---南城东、中倾井---南倾井---新井线两条乡道和四个村3500米街道硬化;两个村活动中心和九个村“两室”开工建设。

8、在环境建设上,重点抓好美化、净化、亮化。乡政府所在地牛城村要按照“县城做美”的标准,建设高标准文明生态村;东王角第三批示范村完成达标验收;其余14个行政村主街道要达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实现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9、在生态建设上,重点抓好沼气和绿化建设,今年安排6个村沼气池建设,新建沼气池900余个。按照三年内每村植树10000棵的标准,截至目前每村已植树4000棵以上

10、羊毛加工业重点抓好产品细化分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已经加工成品2000吨,创产值4500万元。同时,通过扩大加工规模,转移剩余劳动力要1100余人。

11、关闭石粉厂13个;关停小灰厂1个、小煤厂2个;关闭小砖厂1个;整治木材厂2个。

12、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确保不堆积、不放火。推广修建沼气300个;改圈150处;改厕350座。

13、全乡对各村的植树、村务公开、动物防疫三项内容进行了检查评比。

14、截至6月25日已经拆违9300平方米。

15、截至到6月25日矛盾纠纷调处已经解决46个,结案率100%。

南寨乡人民政府

关于落实灵政办【2008】7号和【2008】2号情况汇报

1、投资5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安装调试设备,正在试生产。

投资1000万元的正在建设的企业四个: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铁选厂、德利肉牛厂蚯蚓分厂一期工程、瀚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卫国养猪专业合作社

正在规划中的:青廉化工园区环保建设项目(预计投资3000万元)、青廉玻璃制品厂(预计投资1000万元)、邳彤中草药协会中草药基地(预计投资150万元)

2、植树节完成植树1500余棵

3、完成粮食直补和综补发放,共发放补贴款853089.9元,其中直补117000.9元,综合补贴736089元。

4完成全乡独生子女奖金发放工作,共发放奖金1000元。

5、青廉村道路正在硬化,马家庄至京卢线道路硬化开工建设。

6、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麦收期间,专人死看死守,确保不堆积、不放火。

7、截至到6月25日矛盾纠纷调处已经解决7个,结案率87.5%。

第四篇:政府工作汇报

陈常委一行深入梅仙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我们倍受鼓舞和鞭策。谨此,我代表梅仙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下面,向陈常委一行简要汇报我镇工作情况。

一、2005年工作情况

梅仙镇位于尤溪县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京福高速公路8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3471个,其中农业人口29247人

,土地总面积23392亩,其中耕地面积23392亩。过去的一年,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真抓实干,奋力争先,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新成果,在市、县考核中取得了三项第一名、两项第二名、三项第三名(县乡镇工作总评完成责任目标显著单位;市重点乡镇工业发展竞赛一等奖;县工业竞赛活动第一名;县“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乡镇项目工作一等奖;乡镇财政工作第二名;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等奖;县乡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三等奖;金丰铅冶炼项目获得县级重点项目工作续建项目第三名)。主要表现在: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共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比上年增加1.75亿元,比增338.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亿元,比上年增加1.63亿元,同比增长228.9,工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增长势头。投资4800万元的沈龙电站、投资1.27亿元的金丰铅冶炼有限公司、投资1亿港币的华港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均按序时进度竣工或推进。

农业经济亮点不少。科技兴农取得新突破,下保再生稻再生季单产实现亩产587.6公斤,刷新世界纪录。梅仙脐橙合作社入社农户从8户发展到126户,2005年销售脐橙鲜果80万斤,总收入200多万元,实现利润160多万元,二次返利分红56万多元,为社员增加收入近20万元; 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建设取得进展,目前已完成经通、玉石、乾美等村“猪-沼-果”生态模式百亩示范片建设。

项目工作成果喜人。抓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梅仙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100个,全省3个)的契机,多渠道向外推介和宣传梅仙,利用中介招商、借台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扩大招商成效,在借助外力加快发展上不断取得突破。全年共实施“三个一”项目18个。其中总投资1亿港元的华港电源项目是全县引进外资项目的一大突破。总投资6亿元的10万吨锌冶炼项目于今年2月11日签约,将落户梅仙。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呈现近年来的最好态势,镇级财政收入完成794.45万元,比上年增长130万元,村财收入446万元,人均纯收入3611元,同时加强“人、车、费、话”管理节省开支35万元,偿还债务275万元。

社会事业协调推进。村镇建设稳步推进,镇区管理逐步规范,逐步改变了镇区“脏、乱、差”的现象。文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50多万元的坪寨小学宿舍楼已建成投入使用;合理调整小学布局,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加大倒排岩风景区开发力度,目前正积极申报省级森林公园。认真做好低保工作,全镇1548名低保人员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加大人饮工程建设力度,投入20多万元,完成蕉坑、小蕉、玉石、丁地、东坪等5个村的人饮工程。强力推进农村路网建设,已硬化路面105公里,硬化率达80,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镇各项事业取得一定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比较低,城镇化进展不快,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工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容乐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不够宽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年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今年工作主要打算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镇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本镇实际,紧紧围绕“做大工业,突破农业,开发资源,发展特色,带动整体,增加总量”发展思路,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的目标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工业总产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48%;农业总产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4.3%;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镇财税收入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村财收入469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比上年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为确保这些目标顺利实现,我们具体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巩固优势,提升工业主导地位

1、坚持项目带动。一是到位落实“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确保全面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二是突出抓好两个亿元重点项目,确保华港电源、金丰铅冶炼两大项目建设按序时进度推进,并为10万吨锌冶炼项目落户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招商活动,争取引进1—3个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

2、

第五篇:政府工作汇报

1、温家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

温家宝总理在回顾2011年工作中指出,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2、温家宝: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温家宝: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3、温家宝: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工作回顾中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

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我们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及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规模、形成原因、偿还时限和区域分布。这些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部分偿债能力较弱地区存在局部性风险。

我们认真开展债务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稳妥解决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水平是可控的、安全的。总的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

4、温家宝:“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 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罕见

“八连增”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工作回顾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坚持有扶有控,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5、温家宝: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00万套

以上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6、温家宝:扎实推进教育公平 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

生住宿费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工作回顾中指出,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7、温家宝:解决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

遗留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工作回顾中指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

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向制度全覆盖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8、温家宝: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 严格控制“三公经

费”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继续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规模和标准,压缩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投入。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同时,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9、温家宝: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范围扩大到60%的县

(市、区)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快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范围扩大到60%的县(市、区)。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殊扶助标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面,提高妇女儿童发展和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

10、温家宝: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支持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生产。农业补贴要继续增加总量,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机制,新增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种生产服务组织倾斜。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力度,让扶贫对象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要搞好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强农村水电路气以及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要认真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保护耕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

第六篇:政府工作汇报

乡人大主席团:

自2006年换届以来,乡人民政府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乡人大的大力监督下,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双增工程”为目标,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四个文明建设成果显著。现就三年来的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农业结构调整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

三年来,我们始终把农业摆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立足群众的种植习惯、土壤气候现状和上级扶持政策的走向,确定了以“蚕桑、葛根、生猪、水产”四大产业为主,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在壮大发展上,改变过去行政干预的强制性手段,强化示范带动、政策驱动、市场引导,取得了良好效果,基本形成了蚕桑、葛根、生猪、水产并进的良好产业布局。2008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产业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县经济工作二等奖。

1.蚕桑生产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我们根据我乡蚕桑生产的现状,及时出台《蚕桑生产实施意见》,制定详细的奖惩措施,调动广大蚕农的种桑养蚕积极性。在恢复蚕桑发展上,一是实行规模种植。2006年上半年,全乡通过育苗500亩,“一步成园”新栽桑1400亩、从**购买10万株补栽400亩“围边桑”实现蚕桑稳步持续发展。二 1

是加大了桑树管护力度,提高了产出效益。强化对现有桑树的管理,以***和***等村为重点,从翻园、施肥、修枝、刷干四方面加大管桑力度,科学化管理效果明显。三是大力改劣换优。近年来,我们购买优质穗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改劣换优320万株;每年发种2000张,产蚕5.5万公斤;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1个。

2.稳妥发展发展葛(薯)业。我乡是全县确定的十个首先发展葛薯业示范乡镇之一,现全乡栽植葛根1200亩。目前成立葛薯专业合作社一个,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工作,会员涉及7个乡镇,207户。我乡的葛根产业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3、大力发展生猪、水产业。生猪、水产养殖是我乡的传统支柱产业,为巩固其发展,我们把乡内的

1、

4、

6、10村作为生猪、水产发展重点村,通过培育专重户不折不扣落实生猪保险、生猪饲养奖扶政策,带动生猪、水产养殖蓬勃发展。同时强化畜禽疫病防治、疫苗注射,确保乡内无重大疫病发生。2008年全乡生猪出栏万头以上,水产养殖产量达到30万公斤。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乡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增强

招商引资是改变落后面貌、壮大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我乡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机会抓招商。为投资者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扶持,做到亲商、安商、富商。进一步加大我乡环境招商、资源招商的政策宣传力度,以生猪养殖招商为重点,

新引进业主5户,投资1000万元。今年1月,投资800万元的野猪养殖项目正式落户踏坡梁村,将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又一个项目转化。三年来,全乡整体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过去的三年,是我乡社会各项事业投资最大、建设项目最多、发展最快的三年。我们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田水利、教育、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彻底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投资200万元,在***村完成土地整理项目;投资400万元,在

5、6村完成1000亩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利用国家投资37万元完成场镇供水工程改造。二是加强公路建设,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上级的各项政策机遇,争取投资50万元完成了**至**砂砾石路面建设;投资120万元新修村、社道路3.4公里、维修道路19.5公里,基本做到了村村通路,晴雨通车;投资280万元完成**路四级油路建设;三是争取扶贫项目建文明新村。投资50万元,完成了***村山、水、路改造,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资50万元基本完成了***村扶贫新村建设。四是改善了教学条件。争取资金55万元,新建面积1109m的教学楼,目前已投入使用。五是改善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条件。建集中供水工程1处,扶贫建联户供水工程5处,红层打井454口,整治、

2维修石河堰3处,山坪塘2口,新建蓄水池5口,维修蓄水池35口。

四、努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认真抓好救灾救济工作。我们始终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三年来全乡共发放各种救灾救济款达120万元,救济困难群众3987人次。投资20万元,新建面积368平方米老年公寓楼一座;投资10万元,对敬老院房屋进行了维修改造,实施了庭院绿化,极大地改善了集中供养五保户的生活条件,也为下一步我乡五保老人全面实行集中供养奠定了基础。另外,文化、宣传、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也积极主动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围绕和谐社会构建,全力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1、努力维护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强乡、村调解网络建设,落实信访、调解工作责任,健全信访工作制度、民情日记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纠纷排查调处制度,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把各种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工作中,我们狠抓“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按照“积极解决老问题,坚决不留新问题”的原则,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以解决。同时强化责任制,在工作开展中考虑细节,绝不拖泥带水,防止了新问题的发生。几年来,做到

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信访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平安创建成效明显。以“平安村、平安家庭”创建为基础,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把“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作为平安创建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平安是硬任务”的工作理念,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强化治安防范,全面落实“平安进万家”的各项措施,深入推进平安和谐建设,为构建和谐**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06年、08年被市评为“平安示范乡镇”、08年被县委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2、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各项预案,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监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整治活动,防止了重大突发事件和恶性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全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六、以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契机,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干部作风改进

1、加强和提升执政能力,树立政府新形象。以“争先创优”、“三级联创”、“三满意”等活动为载体,坚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放在工作的首位。深入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树立起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新形象。

2、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及其延伸工作,强化民主监督。坚持“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原则,强化干部管理,大力整顿和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抓落实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促进了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行政效率。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工小农弱财政穷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三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收入渠道狭窄,可用财力不足,财政状况仍然没有走出困境;四是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压力较大;五是个别村的班子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个别乡机关工作人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作风懒散、业务不熟、效率不高、为政不廉等现象。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乡人民政府

二0年 月 日

上一篇:在线考试总结下一篇:镇挂职锻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