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2022-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是与上级进行沟通,还是与上游客户进行交流,汇报是必不可少的。汇报是否能简明扼要的抓住重点,关系到工作效率,也关系到个人晋升以及与客户合作的成败。那么,你懂得如何写好一个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济宁市煤矿安全执法检查情况分析

摘 要: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宁市能源系统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位,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方面推进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另一方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加快矿山智能化建设,淘汰关停落后产能,加强监管监察执法考核,做好能源加减法,打好安全组合拳,推动能源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文章聚焦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对41家煤矿开展安全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执法检查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煤矿安全;执法检查;整改建议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5.061

1 煤炭安全执法检查基本情况

2020年10月到2021年3月,济宁市煤炭安全执法检查大队18名执法人员先后对辖区内41家煤矿开展安全执法检查,查出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共2958条,专家评分4508.25分,平均每条得分1.52分(每条设置1分、2分、3分、5分)。其中,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查出重大事故隐患4处。

1.1 各专业问题和建议情况

从问题和建议所属的专业来看,按照问题和建议的数量从多到少排列:

机电运输881条,占比29.78%,得1290分,平均每条1.46分;

一通三防670条,占比22.65%,得1064.5分,平均每条1.59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采掘492条,占比16.63%,得756分,平均每条1.54分;

安全管理449条,占比15.18%,得678.75分,平均每条1.51分;

冲击地压防治268条,占比9.06%,得437分,平均每条1.63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防治水198条,占比6.69%,得282分,平均每条1.42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借鉴国内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教训,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这41家煤矿在“一通三防”、冲击地压专业查出的问题值得重视,防治水专业问题不严重。

从各专业查出的问题来看,没查出冲击地压问题的煤矿有16家,分别是岱庄煤矿、付村煤矿、古城煤矿、何岗煤矿、横河煤矿、红旗煤矿、宏阳煤矿、花园煤矿、里彦煤矿、鲁西煤矿、鹿洼煤矿、三河口煤矿、太平煤矿、新安煤矿、杨村煤矿和杨庄煤矿。没查出防治水和机电运输问题的煤矿各有3家,分别是花园煤矿、梁宝寺煤矿、双合煤矿,以及古城煤矿、金源煤矿、新安煤矿。没查出安全管理问题的煤矿有2家,分别是金源煤矿和鲁西煤矿。没查出采掘和“一通三防”问题的煤矿各有1家,分别是梁宝寺煤矿和新安煤矿。

1.2 各煤矿存在的问题

从问题和建议所属的煤矿来看,按照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的数量由多到少排列,排在前五位的是:东滩煤矿190条,唐口煤矿190条,三河口煤矿134条,阳城煤矿128条,岱庄煤矿121条。

按照问题和建议的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排在前五位的是:东滩煤矿294.75分,唐口煤矿279.5分,三河口煤矿206.25分,阳城煤矿197.25分,岱庄煤矿178分。

按照每条问题和建议的平均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排在前五位的是:双合煤矿1.73分,单家村煤矿1.71分,欢城煤矿1.69分,济二煤矿1.68分,鹿洼煤矿1.67分,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19、17、16、15个百分点。每条平均分高于全市平均得分的煤矿有20家。

1.3 2021年一季度煤炭安全执法检查情况

2021年一季度,济宁市17名执法人员对辖区内33家煤矿开展了安全执法检查,查出问题及提出整改建议1277条,专家评分1925.75分,平均每条得分1.51分,较2020年四季度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查出重大事故隐患3处。

从问题和建议所属的专业来看,按照问题和建议的数量从多到少排列:

机电运输400条,占比31.32%,得597.5分,平均每条1.49分;

“一通三防”275条,占比21.53%,得426.5分,平均每條1.55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采掘专业233条,占比18.25%,得359.25分,平均每条1.54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安全管理181条,占比14.17%,得263.75分,平均每条1.46分;

冲击地压防治83条,占比6.5%,得127.5分,平均每条1.54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防治水105条,占比8.22%,得151.25分,平均每条1.44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从问题和建议所属的煤矿来看,按照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的数量由多到少排列,排在前五位的是:三河口煤矿92条,高庄煤矿91条,东滩煤矿73条,阳城煤矿72条,岱庄煤矿68条。

按照问题和建议的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排在前五位的是:三河口煤矿144.75分,高庄煤矿128.25分,阳城煤矿115.25分,东滩煤矿107.25分,岱庄煤矿96.5分。

除去只有查出1条重大事故隐患计5分的金桥煤矿外,按照每条问题和建议的平均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排在前五位的是:双合煤矿1.94分,鹿洼煤矿1.93分,唐阳煤矿1.71分,义能煤矿1.70分,王楼煤矿1.67分,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42、20、19、16个百分点。

1.4 2020年四季度煤炭安全执法检查情况

2020年四季度,济宁市18名执法人员对辖区内37家煤矿开展安全执法检查,查出问题及提出整改建议1681条,专家评分2582.5分,平均每条得分1.54分。其中。查出重大事故隐患1处。

从问题和建议所属的专业来看,按照问题和建议的数量从多到少排列:

机电运输481条,占比28.61%,得692.5分,平均每条1.44分;

“一通三防”395条,占比23.5%,得638分,平均每条1.62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安全管理268条,占比15.94%,得415分,平均每条1.55分;

采掘专业259条,占比15.41%,得396.75分,平均每条1.53分;

冲击地压防治185条,占比11.01%,得309.5分,平均每条1.67分,高于全市平均分水平13个百分点;

防治水93条,占比5.53%,得130.75分,平均每条1.41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从问题和建议所属的煤矿来看,按照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的数量由多到少排列,排在前五位的是:唐口煤矿125条,东滩煤矿117条,单家村煤矿90条,新河煤矿74条,欢城煤矿71条。

按照问题和建议的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排在前五位的是:东滩煤矿187.5分,唐口煤矿186分,单家村煤矿154.25分,欢城煤矿119.75分,新河煤矿118.25分。

按照每条问题和建议的平均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排在前五位的是:单家村煤矿1.71分,双合煤矿1.70分,濟二煤矿1.69分,欢城煤矿1.69分,杨村煤矿1.64分,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16、15、15、10个百分点。

2 煤炭安全执法检查分析

第一,执法检查人数次数越多,查出的问题越多,得分越高。从开展执法检查的次数来看,41家煤矿中开展二次检查的有29家,从查出问题的数量和得分来看,排在前5名的东滩煤矿、唐口煤矿、三河口煤矿、阳城煤矿和岱庄煤矿,均进行了2次联合执法检查。

第二,多数煤矿问题数量呈减少态势。29家开展了二次检查的煤矿中,15家煤矿查出的问题得以有效整改,在第二次检查中,查出的问题数量呈减少态势,但三河口、七五、南屯等12家煤矿却在第二次检查中呈现问题上升态势,一方面说明执法人员素质有了提升,另一方面说明这12家煤矿还需加强问题整改落实力度。

第三,近半数煤矿单条问题平均得分呈下降趋势。29家开展2次检查的煤矿中,金桥、鹿洼、三河口等16家煤矿的平均得分较第一次检查有所提高。一方面是因为煤矿监管监察执法单位重视重大事故隐患的查处,另一方面表明这16家煤矿安全隐患强度较大。

第四,各专业问题数量和得分均呈下降趋势。从各专业查出的问题来看,安全管理、“一通三防”等专业查出的问题均呈现下降态势,只有防治水专业呈现轻微的上升态势。

3 下一步工作建议

第一,进一步强化各专业联合执法检查。安全无小事。从国内发生的矿山安全事故来看,无论是一通三防没做好还是顶板、钢丝绳断裂,均可造成生命安全事故。建议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开展“煤矿事故隐患大排查”“煤矿安全专家大会诊”“煤矿安全检查回头看”等活动,完善执法检查闭环管理机制,堵塞执法检查漏洞,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线上线下联合执法力度,切实提升执法效能,减轻或避免1人单独执法带来的人为因素影响,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进一步强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建议在考核中提高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问题分值,提升执法人员查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积极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三,进一步强化对查出问题多、单条问题得分高的煤矿专项治理。建议对查出问题多、单条问题得分高的煤矿开展专项检查,“一矿一策”拿出治理方案,切实减少事故隐患数量、降低安全隐患强度。

作者:孔淑慧

第2篇: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分局坚持按照“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治税方针,把深化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作为推进依法治税的突破口,从确定执法标准入手,在执法检查上下功夫,把税收执法检查作为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力度,使分局的执法检查工作迈上新台阶。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高度认识执法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几年来通过贯彻执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使我们认识到:第一,在执法责任制中,落实岗位职责是基础,过错追究是保障,岗位职责标准化落实需要依靠执法监督来检验,过错责任追究需要依靠执法监督为前提,而税收执法检查是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执法正确与规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 税收执法检查作为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既是对干部执法行为的监督,更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总之,自己查出的要比上级查出的好;税务部门内部查出的要比外部执法监督部门查出的好;自己查出来,立即加以改正,要比将来问题变成风险暴露出来要好。

二、制定检查标准 提升检查水平 促进执法监督

(一)、构想检查标准 促使执法检查标准化

如何将执法检查这项工作开展地深入细致,全面、真实地反映分局的执法状况,一直是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综观历年来税务执法检查,无论是外部执法检查,还是内部执法检查,在形式上都是采取临时抽调检查人员,集中培训检查内容,均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执法检查标准做指导;在检查过程中往往是先检查出问题,再去寻找政策依据,直接影响了检查工作的效率;在检查的深度上依赖于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同一执法事项,不同检查人员检查的深度不一。

在对过去执法检查工作的认真分析、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分局总结以往经验,决定在分局制定的《执法作业标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探索与追求,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以规范执法检查的行为,统一执法检查标准,改进执法检查的方法。同时,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也是对《执法作业标准》的完善和补充,并能够起到对《执法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作用。

(二)、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思路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是以完善执法责任制,提高执法检查水平为目标,以兼顾法治与效率为原则,以实用性、可操作性为特色制定的。《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市局政策法规处的关心和指导。

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制定上,我们选择重点内容作为试点,对常见的36个执法检查事项制定了标准,分别从政策依据、检查对象、检查方法、检查技巧等方面予以明确,统一对执法事项检查制定标准。

(三)《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基本框架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分为二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总则、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处理准则;第二部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作业指导,将执法事项按大类进行归类分为四大类,共计36个执法检查事项。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类、税收征收管理类、税务稽查类、税收会计核算类。

各重点执法检查事项的内容包括政策依据、检查对象、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四个方面。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主要侧重执法检查制度、执法检查程序的制定,第二部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作业指导,以收集整理的大量政策依据作为首要内容,明确检查对象,列举检查要点,重点突出检查方法。在检查方法上充分考虑对各执法检查事项从纵向往深处检查,将各检查事项以逆向的思维寻找检查方法。对在省局高平台上办理的事项,明确了检查的具体模块和检查路径;对不在省局高平台上办理的事项,明确了检查应涉及的资料、台账和具体的考核依据。

例如,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检查,以往检查侧重正式认定中已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是否达到标准,检查方法以查看审批资料为主,是顺向思维的检查,不能查深查透。我们在制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检查标准时,结合当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审批程序(即各办税服务厅先受理、审批,主管税务机关再核查),将检查要点分为审批的检查要点、核查的检查要点。对审批的检查侧重于审批内容的检查,重点检查:(1)年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而不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未按一般纳税人征税的情况;(2)年审及正式认定中未达标企业的审批手续;(3)临时认定到期有无办理转正手续。对核查的检查侧重于核查程序、核查时限、核查内容的检查。检查方法充分利用省局征管软件中的相关数据(销售额)及“登记管理”模块中的“税务登记资料查询”、“一般纳税人认定查询”、“税种认定查询”、“申报信息查询”,明确了具体的检查路径。

(四)、执法检查标准的验证、完善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初步完稿后,分局领导决定将《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制定与内部执法检查相结合,以达到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指导执法检查,通过内部执法检查验证《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双重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检查、验证的目的,这次内部执法检查一是在组织上做到了两个保证,即人员保证和时间保证。在每个检查组的人员配备上,充分考虑让编写人员参与并交叉检查,保证每项检查内容的验证不受局限;在检查时

间上,坚持检查时间服从于检查质量,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各项检查内容。二是在检查内容上,我们从《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列举的事项中选择本单位执法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确定检查内容,避免因求多、求全,造成检查的不深不透,影响执法检查工作的质量。三是在检查前要求检查人员对《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中的内容进行充分地学习、消化,并要求每个检查组在检查时首先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中的检查的方法,如发现不可操作应做好记录,并负责修改。四是在检查中统一使用执法检查专用的工作底稿,详细记录检查出的每项问题,并逐一与被查单位进行核对,由被查单位的有关人员签字确认。五是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及时报送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实向分局反映查出的问题,被查单位及时纠正上报整改结果。

此次内部执法检查,一方面,检查出税政管理类涉及减免税审批资料不全5项,政策执行错误1项,征收管理类涉及执法程序不符合规定2项,税户管理问题 6项,税收票证管理类问题1项,征管软件信息误差2 项,岗位设置问题 1项;另一方面对21个执法检查事项进行了验证,提出了11条修改意见。

此次内部执法检查,在检查方法上充分运用了《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实践证明,我们制定的《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是切实有效可行的,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

三、有效运用 发挥显著作用

税收执法检查的规范,对促进我局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推行,依法行政,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执法正确与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 有利于公平考核,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程序,检查手段公开透明,保证检查结果具有充分的依据,有利于检查结果与执法考核评议、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岗位责任制考核等有机结合,使执法检查能够切实促进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分局针对此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落实整改到位,并纳入二级岗位责任制考核,切实做好执法过错追究。

(二)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使执法作业标准执行情况得到有效监督,加强了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加大了对税务人员执法“前期、中期、后期”的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执法的随意性。税务干部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自觉规范了执法行为。

(三)有效地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能够准确反映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漏洞,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完善征管措施,不断提升执法水平,有效地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防范了执法风险。

第3篇: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税务执法检查经验总结

今年以来,分局坚持按照“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治税方针,把深化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作为推进依法治税的突破口,从确定执法标准入手,在执法检查上下功夫,把税收执法检查作为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力度,使分局的执法检查工作迈上新台阶。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高度认识执法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几年来通过贯彻执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使我们认识到:第一,在执法责任制中,落实岗位职责是基础,过错追究是保障,

岗位职责标准化落实需要依靠执法监督来检验,过错责任追究需要依靠执法监督为前提,而税收执法检查是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执法正确与规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税收执法检查作为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既是对干部执法行为的监督,更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总之,自己查出的要比上级查出的好;税务部门内部查出的要比外部执法监督部门查出的好;自己查出来,立即加以改正,要比将来问题变成风险暴露出来要好。

二、制定检查标准提升检查水平促进执法监督

、构想检查标准促使执法检查标准化 如何将执法检查这项工作开展地深入细致,全面、真实地反映分局的执法状况,一直是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字串5

综观历年来税务执法检查,无论是外部

执法检查,还是内部执法检查,在形式上都是采取临时抽调检查人员,集中培训检查内容,均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执法检查标准做指导;在检查过程中往往是先检查出问题,再去寻找政策依据,直接影响了检查工作的效率;在检查的深度上依赖于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同一执法事项,不同检查人员检查的深度不一。

在对过去执法检查工作的认真分析、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分局总结以往经验,决定在分局制定的《执法作业标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探索与追求,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以规范执法检查的行为,统一执法检查标准,改进执法检查的方法。同时,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也是对《执法作业标准》的完善和补充,并能够起到对《执法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作用。

、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思路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是以完善执法责任制,提高执法检查水平为目标,以兼顾法治与效率为原则,以实用性、可操作性为特色制定的。《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市局政策法规处的关心和指导。 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制定上,我们选择重点内容作为试点,对常见的6个执法检查事项制定了标准,分别从政策依据、检查对象、检查方法、检查技巧等方面予以明确,统一对执法事项检查制定标准。字串1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基本框架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分为二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总则、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处理准则;第二部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作业指导,将执法事项按大类进行归类分为四大类,共计36个执法检查事项。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类、税收征收管理类、税务稽查类、税收会计核算类。

各重点执法检查事项的内容包括政策依据、检查对象、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四个方面。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主要侧重执法检查制度、执法检查程序的制定,第二部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作业指导,以收集整理的大量政策依据作为首要内容,明确检查对象,列举检查要点,重点突出检查方法。在检查方法上充分考虑对各执法检查事项从纵向往深处检查,将各检查事项以逆向的思维寻找检查方法。对在省局高平台上办理的事项,明确了检查的具体模块和检查路径;对不在省局高平台上办理的事项,明确了检查应涉及的资料、台账和具体的考核依据。

例如,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检查,以往检查侧重正式认定中已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是否达到标准,检查方法以查看审批资料为主,是顺向思维的检查,不能查深查透。我们在制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检查标

准时,结合当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审批程序,将检查要点分为审批的检查要点、核查的检查要点。对审批的检查侧重于审批内容的检查,重点检查:年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而不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未按一般纳税人征税的情况;年审及正式认定中未达标企业的审批手续;临时认定到期有无办理转正手续。对核查的检查侧重于核查程序、核查时限、核查内容的检查。检查方法充分利用省局征管软件中的相关数据及“登记管理”模块中的“税务登记资料查询”、“一般纳税人认定查询”、“税种认定查询”、“申报信息查询”,明确了具体的检查路径。 字串1

、执法检查标准的验证、完善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初步完稿后,分局领导决定将《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制定与内部执法检查相结合,以达到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

查作业标准》指导执法检查,通过内部执法检查验证《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双重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检查、验证的目的,这次内部执法检查一是在组织上做到了两个保证,即人员保证和时间保证。在每个检查组的人员配备上,充分考虑让编写人员参与并交叉检查,保证每项检查内容的验证不受局限;在检查时间上,坚持检查时间服从于检查质量,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各项检查内容。二是在检查内容上,我们从《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列举的事项中选择本单位执法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确定检查内容,避免因求多、求全,造成检查的不深不透,影响执法检查工作的质量。三是在检查前要求检查人员对《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中的内容进行充分地学习、消化,并要求每个检查组在检查时首先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中的检查的方法,如发现不可操作应做好记录,并负责修改。四

是在检查中统一使用执法检查专用的工作底稿,详细记录检查出的每项问题,并逐一与被查单位进行核对,由被查单位的有关人员签字确认。五是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及时报送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实向分局反映查出的问题,被查单位及时纠正上报整改结果。 字串5

此次内部执法检查,一方面,检查出税政管理类涉及减免税审批资料不全5项,政策执行错误1项,征收管理类涉及执法程序不符合规定2项,税户管理问题6项,税收票证管理类问题1项,征管软件信息误差2项,岗位设置问题1项;另一方面对21个执法检查事项进行了验证,提出了11条修改意见。 此次内部执法检查,在检查方法上充分运用了《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实践证明,我们制定的《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是切实有效可行的,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

三、有效运用发挥显著作用

税收执法检查的规范,对促进我局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推行,依法行政,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执法正确与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公平考核,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程序,检查手段公开透明,保证检查结果具有充分的依据,有利于检查结果与执法考核评议、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岗位责任制考核等有机结合,使执法检查能够切实促进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分局针对此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落实整改到位,并纳入二级岗位责任制考核,切实做好执法过错追究。 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使执法作业标准执行情况得到有效监督,加强了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加大了对税务人员执法“前期、中期、后期”的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执法的随意性。税务干部的法治

意识不断增强,自觉规范了执法行为。 字串2

有效地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能够准确反映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漏洞,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完善征管措施,不断提升执法水平,有效地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防范了执法风险。

第4篇:XX国家税务局税务行政执法评议情况汇报

为规范税务执法行为,维护国家税法的严肃性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执法服务意识,进一步推进软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社会氛围,促进XX地方经济的发展,树立国税部门良好形象。二00四我局在全市范围内对国税系统执法、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开展了上、下半年两次税务行政执法暨行风廉政监督评议活动。本次活动共向社会发放并收回了12000余份考评表,集中收集了社会上反映的七个方面的十一个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对税务行政执法评议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

在市局党组的重视下,我局对税务行政执法评议活动先后两次发文对评议活动的内容、方法及评议结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一)对税收行政执法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评议

这两次活动,都对税收行政执法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评议,这八个方面为:

(1)有无越权审批延期申报、缓缴税款;有无多征或少征税款;

(2)有无预收税款无明显不当;

(3)有无擅自减免、退税核销,减免欠税及滞纳金;

(4)有无违规发售代开专用发票;

(5)有无违规进行行政处罚;

(6)有无违规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7)税收执法服务态度;

(8)税收执法工作效率等。

(二)采取以基层管理分局为单位向社会公开发放《xx国税局税务行政执法暨行风廉政社会监督评议表》,接受各界监督的评议方法,两次活动共向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公开发放了12000余份《xx国税局税务行政执法暨行风廉政社会监督评议表》(以下简称评议表)。《评议表》发至所辖各县(区)乡、尝镇的分管财贸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工商管理所、个体协会、公安派出所、法庭等涉税相关单位以及上万名纳税人

(三)对评议出结果进行严格处理

对评议中反映出的问题,经调查属实后将按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相应的党、政纪和经济处罚,问题严重的,视情节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二、通过税务行政执法评议活动,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局具体工作存在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有的是客观上难以改变的,但仍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加以解决。上半年社会上对我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七个方面十一问题。

(一)发票的开具、领购方面

1、在乡镇的纳税人开票不方便。

2、开特种发票要证明,太麻烦。

3、办理发票准购证手续复杂。

4、领购发票太难,手续复杂。

(二)税款征收方面

1、税负太高;

2、税负不公。

(三)纳税申报方面

一些单位反映,不应该强制实行网上申报方式。

(四)征收管理方面

一些乡镇反映,要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征管工作的力度要加强。

(五)税法宣传方面

应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工作,让纳税人了解国税、理解国税、支持国税。

(六)服务态度方面

征收大厅人员的工作服务态度有待改善。

(七)工作效率方面

应提高税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简化审批手续,尽量避免纳税人楼上楼下往返次数。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局加强了这方面的日常管理,在下半年的考评活动中,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映。

三、二00五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开展税务行政执法评议

执法考核评议从外部反映了我们国税系统具体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让我们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二

第5篇: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情况汇报

**街道统计执法自查情况汇报

我街道党工委、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结合我办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我办“三上”企业统计开展情况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人员开展统计自查工作

为做好我办“三上”企业的统计基础建设和企业一套表的网报情况,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我办的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分管统计工作的***副主任为组长,统计办人员为成员的自查工作小组,对我办的所有“三上”企业展开自查工作。

二、通过自查,发现存在问题

通过对“三上”企业的检查结果来看,我办“企业一套表”推进还是顺利的,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部分企业统计法律意识比较谈薄;二是部分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够了解、不够重视;三是部分企业的统计员没有持证上岗,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四是统计人员的变动频繁,导致新接替的统计人员因业务不熟悉,对数据的评估存在一定的误差;五是企业的统计制度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整改情况及下一步计划

一是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提高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三上”企业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进一步提高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三是加强对“三上”企业的督促检查,强化数据质量意识,确保企业联网直报工作及时、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四是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所有在职专兼职统计人员参加统计上岗培训或统计继续教育,做到持证上岗;五是要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严禁统计资料遗失,杜绝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准确、规范、完整;六是加快完善、健全企业的统计制度,确保统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6篇: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局在省、市统计执法检查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严格按照《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了全县统计执法检查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基本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我们按照统计执法检查要求,及时召开局务会,研究制定我局实施方案。与此同时,立即向县政府领导进行汇报,县领导明确指示,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要求,认真开展检查工作。局内部成立了以“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分工。

(二)制定方案,周密安排。为保证检查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制定了全县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方案。一是明确了检查内容,检查重点;二是出台了局内部各专业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方案。

(三)召开会议,动员部署。首先召开全局会进行部署。会上,县局根据统计执法检查工作部署要求,对检查强调了三点要求,一要明确大检查的目的意义,为进一步推动《统计法》、《处分规定》的贯彻执行,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二要认真开展检查工作,揭露问题不遮不掩,整改措施有的放

-1- 矢。三要通过这次统计执法检查活动,完善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加强统计规范化建设,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优化统计法治环境。

二、统计执法检查结果

我局执法人员分别对XX统计站进行了统计执法检查,这几个乡镇主要表现在农业基层统计报表缺失、不全、迟报的现象。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以上乡镇属于编造统计数据、按照《处分规定》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通过我局执法人员的二轮检查,以上乡镇在规定的时期内都已改正。

三、存在问题

一是还需进一步浓烈全社会依法统计的氛围。由于对《统计法》的宣传教育、贯彻落实基本靠统计部门本身,导致对《统计法》的推动力不够,仍存在社会上对《统计法》知晓度、关心度、理解度和执行度不够。

二是还需靠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来促进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当前,由于加快民营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新办企业迅速增多,给统计人员配备,统计原始资料、统计台帐的设置等统计基础工作到位增加了压力和难度,这既影响了源头统计数据质量,而且还影响了全县统计数据质量。

三是还需进一步解决统计执法难的问题。由于统计数据反映的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经济工作的成果,直接体现各级领导的工作实绩。统计执法实践中的“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又和地方发展经济的要求不一致,各种关系难

-2- 以协调,导致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难以得到相应的制裁。

五、整改措施

我们将按照检查工作方案要求针对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确保存在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整改到位。

1、正确对待统计数据上报问题。各统计人员要认识统计工作意义所在,责任重大;认识新形势对统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认识到我们工作中的问题还很多. 树立“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在实际工作中摆正心态,认真干好本职工作。

2、与司法部门联合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情况检查,增强统计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力。可与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开展劳动情况统计专项执法检查,以此类推,形成统计执法的强大声势。

3、加强基层统计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目前,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步伐在加快,新业务、新知识层不出穷,加之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应加大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的工作力度。县局将直接培训到各乡镇统计站及重点企业统计人员,并在各种新项目调查过程中,亲临基层指导业务,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总之,通过统计执法检查,我们将建立统计执法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紧紧围绕维护统计数字真实性这一核心,从自身抓起,认真规范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推

-3- 算、汇总、审核、质量评估及资料归档管理工作,避免因人而为的随意性,同时要抓好统计执法这一突出环节,把执法检查贯穿于日常统计工作中,做到全员化、经常化、制度化,切实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X年X月X日

-4-

第7篇:行政执法检查的情况汇报

行政执法检查的情况汇报2007-02-18 09:40:3

3县政府法制股:

为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根据x政办发[2006]34号文件的要求,结合xx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队伍

接到县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的文件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各执法部门,形成了各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参与、人人肩上有责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行政执法的效果,关系到群众

利益,关系到政府形象。长期以来,我镇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镇组织法律、法规学习4次。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各行政执法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实际,一方面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执法业务培训,另一方面根据本部门的实际,设立专兼职的法制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对本部门的人员进行《宪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民族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培训。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培训活动,全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感普遍增强,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为逐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我镇按照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人大的民

主监督作用。一是推行政务公开,将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和办事结果对外公布;二是每年确定几个行政执法单位作为评议的重点单位,通过评议来促进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三是在全镇实行了“首问负责制”等一系列责任制,切实加强了政府自身建设,强化了行政执法人员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

三、规范行为,狠抓落实,提高水平

为规范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的质量,我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执法。一是明确行政执法主体,严格在上级行政机关授权范围内进行执法;二是行政执法人员均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放的行政执法证件;三是行政执法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不超越、滥用和放弃行政执法权,在检查工作、调查案件时有三人出动,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的,及时回

避;四是镇直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由镇人民政府统一制作,并且制定内容不与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政策及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发文后及时备案。

半年来,我镇共调解民事纠纷案件30起,成功率达100%,山林纠纷案件5起,成功率达40%。截止目前,全镇各行政执法单位没有一起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案件,全体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具体的执法行为中,执法人员实事求是,即讲严格执法,又注重人性化服务,把一些可能造成不稳定的因素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全镇的依法行政工作虽然较往年有了一些进步,但仍存在不足,如: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创新意识不够等,这些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xx镇人民政府

上一篇: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下一篇:建筑学院学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