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培养人才的时间在不断压缩,企业迫切需要拿来就能用的专业人员。在此大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适应工程造价行业的人才,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全国各高校以及中、高职院校正积极探索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理论水平与综合素质相对较弱的中职学生在这场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那么,人才培养模式怎样改革才能有助提高中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呢?

1 客观分析培养对象现状,理清改革思路

为适应市场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很多学校将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扩大,其目标定位不仅只是预算员,还有工程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等。当然,此定位大方向是贴切的,毕竟我国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而上述几大员都是技能型工种,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也符合社会的需要。但是,也引起我如下思考:

1)中职生知识基础较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专业的学习范围及掌握能力相对较弱,不及高校学生更易考取造价员、造价师等高层次技能证书,承担更多的技术任务。因此,对他们仅掌握最基本的预算技能就已算是高要求了,若学校还一味地将培养目标扩大,片面追求大而全,将使得本专业学习犹如蜻蜓点水落不到实处,使得培养定位空泛而不实。但矛盾的是,在理论知识方面,中职学生本就不如高校生,若学校不将培养目标扩大化,光凭一项技能也不具备优势。

2)那中职教育的优势是技能实践吧?论技能培养高校未必能赶上我们。但又令我们尴尬的是,工程造价专业不比其他手动操作专业,该专业需要很高的脑力消耗。试想:要求一名普通的中职毕业生既要会识图、懂建筑结构、掌握施工技术,还会预算的基本方法,并会根据市场行情和工程实际来合理报价,这名中职生能达到这个要求吗?答案是否定的。但以上技能确实已是社会对预算员岗位的最基本要求了。

以上的各种矛盾与尴尬,令我意识到中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不能光空谈培养方式的变化,而是要落实“培养怎样的学生”与“怎么培养”的问题。也就是先要依照学生实际定位培养目标,其次才能去谈怎样去改革,这样才能出成效。

2 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确立改革措施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的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人才,即:高素质、相应专业一技之长、高技能。我认为,根据国家方针再结合中职学生的现状,才能寻求到切实有力的改革。

2.1 推行分层教学,迁移相关技能

现阶段,中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意图是尽可能给学生一个较宽的就业渠道,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学生掌握的专业基础虽然是同样的,但各专业技能知识交叉、重叠之处的却并不多,学生是什么都要学,又什么都学不好。若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一至两个专业技能,并利用分层教学,能避免目标设置大而全的倾向。

2.2 避免盲目拔高,避免技能滞后

之前有提到合格预算员的基本岗位要求。其中,能识图、懂基本的施工技术、懂基本的预算方法,对于中职生来说可以达到,但懂建筑结构、会根据市场行情和工程实际来合理报价,甚至能做好成本控制,这就需要更高的层次或经历一段时间的工作历练后才行。既然如此,我们何尝不在学生易懂且重点知识上下功夫呢?为什么非要在学习成效不大的知识点上浪费更多的时间,盲目地拔高教学。因此,《建筑识图》《钢筋平法及算量》《施工技术》《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应作为教学及实训重点,同时学校需提供先进的师资配备以确保优质的教学效果。

2.3 正确认识职业能力,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当今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无法与高校大学生拼爹、拼学习、拼远见,更不能拼学术研究,那他们能拼什么呢?纵观用人单位选用人才,首要是对员工有职业资格的要求,所谓的职业资格,不仅仅只是职业资格证、技能等级证等,还有能力。经过笔者的调研,总结造价人员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1)熟知专业行情。2)熟练计算机办公操作。3)掌握写作基础。4)具备基本职业素质。

为达到以上能力要求,我认为在强化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某些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比如:开设建筑公文写作、沟通与礼仪、职业核心能力等课程,像专业课一样去积极打造它,增加情景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特色教学方法,开设特色课堂、推行教改课,以此来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学校怎样去适应市场的需求来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怎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我们急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探寻改革的同时,也希望身为教师的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走出学堂,走向市场,给教学课堂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为增强中职工程造价学生的市场竞争力,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中职学校必须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改革。文章从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改变培养目标、运用改革方法等几方面加以论述,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中职,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婷.浅谈中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教学[J].赤子(中上旬),2014(13).

[2] 蔡胜红.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上一篇:倍频Nd:YAG(532)激光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疗效观察下一篇:教育公平是幸福新云南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