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改革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它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阶段,企业对人才也随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程,做好中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供应是当前学校及教师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阐述了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工程造价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的教学活动设计优化建议,希望能够提升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实训水平的同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工程造价专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三教”改革;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

长期以来,中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学生的专业技能达不到企业行业的要求。中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工程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理论知识外,这门学科的技能实训也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技能实训,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从而让学生掌握管理学以及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以便于满足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需要。因此,怎样才能更好地在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革新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提升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职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不高,个体差异较大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初中时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是“被遗忘的角落”,存在感和自信心都不足,学习动力不强,热情不高,目标不明确,缺乏钻研精神,学习效率低,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技能实训教学中经常发现大部分学生“眼高手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模式单一化

教师在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过程时主要以建筑工程图纸为核心,让学生针对图纸进行机械的算量,单一化的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感,不利于学生实训热情的激发[1]。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除了关注工程量的计算等相关内容之外,还应展现出全过程造价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与审计方对预算等相关工作内容。目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技能实训教学容易形成固化的认知,将造价工作狭隘化,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长此以往,单一化的造价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不仅限制了学生工程造价专业技能的提升,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适应工程造价的工作流程,还不利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普遍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这种不完整的评价体系尚未将企业行业对专业的人才需求纳入其中。工程造价专业技能人才需要掌握工程量计算以及工程清单编制等相关工作,传统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以考核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技能实训考核中的占比不高,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难以全面地展现出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操水平不高

当前,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大多是本科毕业后通过考试后进入校园,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严重与企业行业对造价人才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不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停留于课本知识,很难将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有效拓展。

二、“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优化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在面对一群原本文化水平不高、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时,寻找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2]。真实的工程造价工作场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工程造价全过程的工作流程,教师应对工程造价的工程内容进行拆解,将其划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等多个阶段,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阶段工程造价工作内容的侧重点。与此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实训任务书设计还应要求学生扮演施工方、业主方等相关角色,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感受到不同阶段同一个角色所关注的工作要点,学会站在己方利益的角度思考工程项目的管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工程造价环节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工作中快速地适应自身的工作职责,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增强社会各界对中职工程造价人才的认可。

(二)企业行业深度参与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改革

将校企合作融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过程中,以校内工作室的模式与造价咨询公司合作,借助广联达算量软件、晨曦计价软件等途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职业核心素养[3]。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交往的机会。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生不应该只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比如在造价技能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校内企业工作室的实践学习手算和电算,学生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手算的基本原理、电算的操作技能,识图读图的能力在彼此交流学习中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计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施工合同要求进行询价时,除了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组成,还能在参与过程中了解建材市场的行情,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教师评价三大方面。

1. 学生评价

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本学科能不能达到企业行业的要求,是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目标。我们不能一味地从学生的层面去找借口,应该去改变学生基础差的现状,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学会学习,锻炼自己多元化的技能目标。学生评价的标准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如感恩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尝试如下方法:将出勤率、平时作业成绩、实训技能操作、团队合作精神、期末成绩、学生整体素养(文明素养、课堂纪律)、课堂笔记、品行积分、感恩成长等纳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学生考核评价中,并按一定比例进行分值计算。

2. 企业评价

在学生毕业后进行企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毕业就业情况及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在统计出企业单位用人数据后及时将造价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修订,对今后的教学有着指导性作用。

3. 教师评价

教学评价还应该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由学生、企业、同行专家及家长组成评价团体,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不仅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业务水平有帮助,还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四)完善实训资源,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学校应对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实训的教学内容建立正确的认知,加大实训资源的投入,除了加大资金等相关资源的投入,更需要关注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实训的“软”投入,即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育进程,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技能实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目前大部分年轻中职教师大学毕业后走上讲台,缺乏相关专业的实操经验。学校组织企业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带领新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造价技能方面的锻炼,从政策上鼓励教师从事与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挂钩的企业工作,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实践素养,以便于教师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技术需求和产业发展来适时地更新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理念和教材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邀请校企合作的造价工程师作为特聘教师或专业建设顾问,定期为造价专业的师生开展讲座、作为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学科的技能实训对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起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专业技能、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改革推进,以满足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提高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张逸飞.1+X证书制度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实习实训体系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21(7):108-109.

[2]王秀丽,张哲源,冯羽生.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递进式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5):77-79.

[3]郭生南,郭阳明,肖启艳,等.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创业综合技能实训的实践模式与探索[J].智库时代,2017(10):235,238.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措施下一篇:中职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成因与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