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视角下的会计信息管理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不断进步, 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 对其内部的会计信息管理越来越重视, 如何有效管理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是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运行及其最终结果的综合反映, 其真实性、合法性、公允性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与企业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但现实生活中, 不少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较差, 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一、企业会计信息的结构

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 具体体现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就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而言, 按照国家证券监管机构的要求, 其报告内容有强制性的披露规范, 不仅包括会计报表、主要财务指标、资产和负债状况及变动情况说明、收入和成本分析、股份变动情况、重大项目情况说明等财务信息披露, 同时还应当提供公司业务概要、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重要事项说明、公司董监高和员工情况、公司治理、公司未来发展讨论与分析等非财务指标的披露与说明。通过信息披露, 全面展示企业财务信息与相关的非财务信息, 从而揭示企业在报告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反映出企业过去、现在、未来的经营能力、发展潜力。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 由企业财务人员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规范编制, 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 签署审计意见后对外公开披露。

二、企业会计信息的特征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明确指出, 企业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靠性、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重要性、谨慎性等质量特征, 其具体要求及内涵在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有非常明确的表述。本文着重就以下特征加以分析:

(一) 可靠性

如何才能合理保证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做到真实、可靠、客观、完整,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量。首先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依据的原始单证必须真实可靠, 也就是说, 在企业发生经济业务时, 应当及时取得反映经济业务内容、数量、价值等基本信息的原始单据, 各项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这是第一要素。其次, 为了保证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真实可靠,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对所有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合理管控的内控制度体系, 从业务流程设计上予以管控。健全、有效的内控体系是保障经济业务真实可靠的必备条件。然后,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规范, 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政策选择、运用适当, 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 相关性

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 应当满足报告使用者在决策分析判断时的需求, 与其需求相关,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可以理解为决策有用性。当然, 这里的“需求相关”主要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提供规范统一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做到充分、适当, 不得故意的隐瞒和删减, 不包括满足个别自然人的特殊需求。

(三) 可比性

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均属于比较会计信息, 资产负债表中期末余额与年初余额的比较, 利润表中本期金额与上期金额的比较, 现金流量表中本年金额与上年金额的比较。之所以要求提供比较会计信息, 主要在于财务指标、财务信息对本企业而言是否合理、适当, 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取决于该指标数据、数额与自身可比数据相比较, 才能反映出其增减变化是否适当、合理, 因为财务指标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指标相类似, “太胖太瘦”都是不可取的, 包括其增减变化过大也是不可取的。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 应当提供比较数据, 否则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 失去了该信息本身的价值。

(四) 重要性

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数额的大小, 占该企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 (或亏损) 的比例, 比例越大显得越重要;二是业务的性质, 凡是改变了财务信息的性质, 就很重要。比如:相同的金额, 非日常活动的经济业务与日常活动相比较, 就更重要, 因为非日常活动容易失去常规性的监管;某项业务的存在会改变损益的结果 (有之, 实现盈利;无之, 发生亏损) 、与目标任务直接相关, 有该项业务即完成目标任务, 没有该项业务即未完成任务等, 因改变了最终的性质, 因此很重要。在会计实务中, 对重要性的判断更多依据该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否会影响报告使用的决策分析, 会引起决策分析结果发生变化的, 即达到重要性。

三、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找准问题所在, 方能找到合理的应对策略。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本文依据作者自身多年来从事会计教育、企业财务实务经验, 从以下方面予以分析。

(一) 会计信息失真, 反映内容不完整

长期以来, 我国一定比例的中小微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 不能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基本会计信息,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经营能力不足、管理者的素质所限、市场营商环境影响、企业考虑近期经营成本税费等诸多因素。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内容不完整, 主要体现在对外报送的会计信息项目、内容缺失, 重要业务事项未能予以反映, 部分收入不入账, 虚列成本费用, 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由于会计信息失真, 可信度差, 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也不敢依据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提供金融贷款, 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即便国家出台了积极鼓励金融企业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若干优惠政策和措施, 但收效甚微。

(二)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不力

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其质量监管存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企业自身内部机构的监管, 这主要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实现, 其直接的监管部门为内部审计部门。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在这方面通常有较大的人财物投入, 机构设置、专业人员培训、资金保障均有较合理的安排, 但中小微企业基于节约人工成本所致, 通常缺失或形同虚设。第二次层面的监管为社会力量监管, 上市公司按照国家证券监管职能部门的要求, 其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后方可对外公布, 同时赋予社会审计机构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包括法律责任, 故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合理保证。但中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 制度上无聘请中介机构审计的制度安排, 企业自身也无这方面的主观需求, 因此将该层面的监督主动放弃。第三个层面的监督来自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作为国有资本的企业, 国资委、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有相应的制度规定, 赋予了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检查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在现实社会中这方面表现得也不尽人意, 但偶尔也实施了一定范围的抽查,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 在第三个层面的监督检查几乎为零。

(三) 经营管理者财务意识淡薄, 缺乏长远战略眼光

中小微企业因投资规模、企业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及人力成本等因素所致, 其生产经营管理主要依靠投资人自身及企业少数管理人员的个人意志为主, 运行、管理、决策等主要凭借个人的经验行事, 缺乏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管理者因自身专业素质、管理能力、风险偏好等因素所致, 将企业经营锁定在近期经营成果的目标上, 缺乏长远规划, 更缺乏对本行业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总希望尽可能压缩成本费用, 尽可能降低税收负担, 无法真正按国家会计准则、税法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提交合法的纳税申报, 从而导致该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信度差。

(四) 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专业财务人才短缺

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通常设置了与本企业发展规模相适应的专业财务机构, 同时配备了财务专业人才。中小微企业因人力成本所限, 企业主要投资人不愿意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 聘请专业财务人员, 在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或其他部门中指定人员负责财务工作, 或者将本单位的财务事项外包, 委托代理记账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办理。如果单位主要负责人重视财务工作, 愿意在财务代理业务中承担较大的成本, 从代理机构获得较高质量的财务代理服务, 待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后再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 这样做是可取的。但现实社会中, 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只愿意承担非常低廉的财务代理费用, 以简单满足纳税申报为目的, 从代理机构获得的财务服务质量低, 财务信息显然不可靠, 更谈不上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

四、提高会计信息管理质量的应对策略

通过上述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管理质量, 与之相对应, 选择如下应对策略。

(一)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强化内控管理

科学规范的管理, 是企业持续发展、做优做强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遵循。建立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覆盖企业所有经济业务事项、得到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内部控制体系, 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依靠自身的管理团队, 按照内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规范, 自行建设与本企业生产经营各业务环节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将企业所有经济业务事项全部纳入活动体系范围。规模较小、管理团队力量较薄弱的企业, 可聘请专门建设团队协助企业构建内控体系。内控体系建成后, 企业的全体员工均应当无条件予以遵循, 按期进行内控评价, 对内控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二) 建立严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控体系

按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控体系三个层面的要求, 建立起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首先企业自身层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建立独立的企业内控、内审部门,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实施监督, 充分发挥企业内审部门的日常监管作用, 实施事中监督, 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合理保障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 主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的内控体系及其运行情况进行审计, 获得内控审计报告, 依据审计意见, 改进、优化业务流程, 不断完善企业自身内控体系, 为提供告质量会计信息实施制度保障;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单位年度报告实施社会审计, 主动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

(三) 加强企业管理者的财务意识, 提升企业长远发展能力

企业主要管理者的经营理念、战略决策能力, 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和生死。应当采用多种途径培养、提升企业核心管理团队的战略规划能力、决策能力、宏观控制能力, 特别应当提升主要管理者的财务意识、质量意识,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将各项财务指标予以分配,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落实目标考核及相应的奖惩办法, 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与创造力。

(四) 设置财务机构, 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企业应当合理设置与自身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财务机构, 配备、引进、培养专业财务人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 财会人员的岗位能力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 传统财务会计以提供会计信息为核心, 重心在企业已经发生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现代财务则更加重视财务的战略决策、全面预算管理、成本分析与控制、资金管控、税务筹划、财务分析等业务财务一体化综合管控能力, 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在企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 发挥的作用更大。

五、结语

在新的时代下, 科学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会计信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 提高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为企业未来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摘要:财务是一个企业的核心, 企业只有高度重视自身会计信息的管理质量, 才能确保持续健康经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经营的转型升级, 为了顺应新的形势, 企业内部的自身会计信息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虽然企业在努力调整, 但是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仍然质量差, 使企业经营面临较大风险。本文将从信息会计的结构、特征、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加以论述。

关键词:财会信息角度,会计信息管理,财务会计,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维元.财会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经贸实践, 2018 (14) .

[2] 潘月.财会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纳税, 2017 (20) .

[3] 范芳芳.以财会信息角度分析财会信息管理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7) .

[4] 应海政.从财会信息特征看加强财会信息管理[J].企业研究, 2012 (4) .

上一篇:浅谈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策略下一篇: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财务公司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