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新技术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控制新技术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造与建筑范围也随之扩大,许多大规模建筑开始被投入生产,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与质量控制问题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了解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提出来有助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希望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与质量控制,提供合理的参考。

第一篇:控制新技术论文

区域保护控制和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

摘 要:实现城市电网优化运行,区域保护控制和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很关键。从系统构架与协调策略、连锁信息区域电网线路保护、实时信息多级链式电网区域备自投三大方面分析了区域保护控制技术;从动态无功优化配置、控制技术考虑因素与控制系统架构三大方面分析了协调电压控制技术。两大控制技术分析研究,可为我国城市电网优化运行、智能化、绿色化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城市电网;电网优化;区域保护控制技术;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

引言

我国电网建设与运营取得巨大成就,保障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運行时间的增长,潜在风险与技术难题逐渐显露。因此,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安全性、稳定性是当前电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大方向,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研究人员与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要求,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不断优化[1-5]。本文以城市电网优化运行为例,对区域保护和输配协调电压两方面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1 区域保护控制技术

在面对电网遇到紧急情况时,区域控制技术非常重要,它是修复电网并恢复供电的关键技术。

1.1 系统构架与协调策略

区域保护控制系统包含继电功能及稳定自控功能,在控制端以集中分布结构进行系统的整体统一调度与调控。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离不开信息采集器、中央控制处理中心及信息传输部分。电信号传输转化为数据信号,依据数据信号的改变进行统一控制,具体如图1所示。

保护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并没有集中处理的信息管理中心,而是通过周边各个区域进行数据信息交流,然后直接控制系统实施保护措施,如图2所示。

控制系统由总站与子站构成。子站搜集的信息通过通信系统送达至控制系统总站,由总站进行统一的信息管理调度,再将处理好的信息依次下发至各子站。信息涵盖范围很广,如电流量、电压量及开关量等。在区域保护控制的协调策略中,根据范围由小到大依次可分为站域保护控制、线路保护控制及区域保护控制。站域保护控制主要涉及各个元件,线路保护是确保连锁的连续保护,而区域保护可确保一定区域内的设备不会超过额定负荷,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2 区域电网纵联保护

城市电网中大多采用110V的合环设计开环运行,使得区域电网组成复杂,分支线路较多。若对各分支采取特定保护措施,不仅使得操作手段复杂,消耗时间较长,还会阻碍保护效果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在线路保护中通常采用纵联保护技术手段。但随着技术发展和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手段所存在的缺陷也逐渐突显。例如保护配合困难、保护措施不协调、保护效率低下。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保护线路安全,通常采用常规保护与纵联保护相结合,即既要对常规线路与一些主要的电网线路进行具体保护与控制,还需整体采用纵联保护,在不同的电压之间设置电压间隔,保证出现问题时可及时控制。例如,在多级线路中,不同的变电站设置不同的控制子站,及时判断各个元件的安全与否,通过控制子站的信息收集与交流,使得各个分支之间进行有效信息传输,增强整体联系,有利于区域电网的信息调控,进而实现线路保护。

1.3 多级链式电网区域备自投

实时信息的多级链式电网区域备自投(EMS备自投)在保证电网稳定与安全性方面十分显著。为了提升供电稳定性,在常规的电网铺设搭建中广泛采用备用电源系统。而随着电网智能化的推进与其规模的不断增加,EMS备自投控制系统也被不断加入多级链式电网的搭设中。然而,这种技术手段还存在较大技术难点与缺陷:

首先,EMS在遥感数据与相应电力信号采集时,会涉及到人工采集与自动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后,统一进行调度调控。这之间的操作命令确定、下达、执行的整体流程消耗时间较长,约有8s~10s,若进一步分析,时间还会增加,极大拖延运行速度。

另一方面,EMS精度与准确性也存在一定差异。EMS系统收集的信息并没有明确指标,仅仅是依据后台电路中的不同电流、电压等信息产生的数据,使得错误率大大提升。这种调控方式与信息采集手段离不开网络参与,一旦网络存在漏洞或出现故障,极易导致信息转换出错,使得调度过程与结果受到影响。

电网区域备自投是在符合整体链式电路结构的基础上,依据系统的开关变化,凭借自身的操作系统进行逻辑判断,分析出电路问题所在,例如是开关问题,还是线路故障,抑或压力不稳等,这时备自投就会自动跳开故障位点的开关、合上开环点的开关,使得整体电网线路供电得以恢复,如图3所示。

2 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

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是基于调度控制层面的,包含着动态无功优化配置、动态无功多目标电压协调等方面。

2.1 动态无功优化配置

暂态电压跌落后,需采用急速电压恢复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地点与电压容量,帮助故障后的电路迅速恢复至故障前的电压状态。大容量、大电压的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接入电路后能够发挥有效作用,但其价格需求较高,且有一定的面积需求,导致无法在所有电网系统采用,因此我国许多城市电网铺设小容量、小电压的STATCOM,极大程度上规避自身缺陷,缩短配置周期。

当前无功优化配置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模态分析、先进算法及时域仿真。这些优化方法固然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并不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出故障电网系统的电压情况,再加上涉及数据量较大,导致计算量相对庞大,无法在大城市大规模电网体系中起到有效作用。

暂态电压跌落严重性有两大指标:其一,单个故障节点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通常指电网受到了难以恢复的干扰,进而使得系统平衡性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数据计算能够定量反映出现故障的位点对整体电网电压的影响程度。其二,多个故障集下节点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主要体现在节点故障并不能够仅依靠一次故障情况进行分析,而要对所有故障进行归纳总结,考慮多方面状况,利用公式计算推导电压跌落严重情况,其优化需确保网络电压失稳隐患区域的分析,通过集中、分散等方式的选址及相关公式,计算确定出最优无功配置方案。

2.2 动态无功多目标电压调控

在城市电网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中,首先需考虑基于动态与静态的无功组合协调控制策略的站级无功电压控制,其中涉及到内部的STATCOM与MSC(交换中心)两者之间的组合配置与调控。依据公式进行相应分配策略的制定,或将系统给予的参考电压进行转化,转化后的功率作为参考功率,再比较参考功率与实际功率,得到相应调整策略。對于组合协调控制策略,采用站级无功电压控制模式,需对变电站中遥感装置传递的信息进行收集,并遥测STATCOM的信息模式。

在动态无功多目标电压协调控制技术中,采用“小目标”的规划思想对全局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调控,形成有效的电压控制模式,合理优化配置,既能够帮助城市大规模电网稳定电压,还能够增加电能传输效率,进而使得电网系统不断完善。这里涉及到了三级电压控制,由于其是主题控制系统的中间点,利用EMS技术对电网整体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可保证各个电压区域的设定值合理明确,降低电能损耗。在二级电压协调控制中,首先要考虑到暂态电压稳定的动态无功备用评估,再进行数据计算、电能调配补充,用来协调二级电压系统。

2.3 控制系统架构调控

随着城市电网规模不断扩张,电压规模等级随之增加,使得电网内部系统的结构框架也要相应改变。由于系统的反调现象可能导致电能资源浪费,因此将STATCOM纳入电网中的AVC系统,有效调整电网电能分配,可使电网系统在中枢控制线路中及时进行电能调度与控制。与发电机不同,STATCOM能够快速调整体系电压,起到电压支撑的作用,帮助电压达到稳态,增强系统动态备用能力,有效调度源头的电能资源并合理分配。

这种技术手段并不仅仅局限于电压与电流通量较高的电网系统,在一些较小的电网体系中同样适用。这种框架结构中的一级电压控制主要依托于STATCOM设施对各种指令与信息的采集接收;二级电压控制则通过数据变量的协调变换,保证数据分配合理。最后便是电网自动电压的调控,其系有限范围上的调控,也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结语

本文从紧急控制平面中的区域保护控制技术出发,针对系统构架协调策略、连锁信息的区域电网线路保护及实时信息的多级链式电网区域备自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调度监控平面中的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涉及到动态无功优化配置、控制技术考虑因素,本文可为我国城市电网优化运行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袁佳歆, 陈柏超, 万黎,等. 利用配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方法[J]. 电网技术, 2004, 28(19):81-84.

陈兴华, 朱长胜, 王海龙,等. H桥级联STATCOM的控制策略及仿真[J]. 电网技术, 2009, 33(19):119-122.

李贺.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分析及预控措施[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23).

[王家华.电网运行风险量化评估及管控的探索及实践[J]. 云南电业, 2016(10).

陈麦霞, 陈干民, 陈怡芳. 電网运行风险管理基础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4).

作者:田野

第二篇:城市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手段也不断升级。其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和将来最行之有效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之一,因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实时性和精确性的定位导航功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控制测量之中。而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其能够保证获得精确的计算数据,所以如何进行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将会直接决定测量和控制结果的精确性,从而决定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精确性。文章将分析我国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和优化方法,和一些切实可用的操作技术,为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GPS控制网;测量;控制技术

一、概述

(一)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的意义

GPS全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自诞生以来,就因其具有的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中,尤其在各种等级精度的城市控制测量中得到了广泛而且深入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如何进行城市GPS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度,为了保证城市GPS控制测量的质量和精度,必须研究质量控制相关技术,并制定一套质量控制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有理可循,为实现高精度的控制测量提供切实可信的理论依据。

(二)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的内容

GPS测量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对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对作业结果的分析论证。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将从测量外业、内业和对结果的可靠性分析这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一套可信度高、可用性强的质量控制措施。

(三)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思路

此次研究的思路为:首先对数字城市建设进行了相关探索,《谈数字城市建设》一文中指出:数字城市建设是构建数字中国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即将我国城市建设成为互联互通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网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以及市民生活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最终实现全国“一张图、一个网、一个平台”的构想。其次对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得出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具有观测效率高、定位准确性高、操作简单的特点;GPS技术在控制城市建设中、房地产工程和地籍测绘中都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最后对城市GPS控制测量中的技术标准、测量等级、内外业施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平差分析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技术。

二、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应用现状及已有研究成果

(一)我国城市GPS控制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积极发展航空航天事业,自1974年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以来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几十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为空间测量技术和城市GPS控制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80年代初期,我国一些院校和科研单位已经开始研究GPS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国的测绘工作者在GPS定位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80年代中期,我国引入GPS接收机,开始将GPS应用到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我国也着手研究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城市GPS控制网施测方面,利用GPS技术开展国际联测,建立全球大地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地心坐标,测定大地水准面。近几年,我国已经建成了北京、上海、武汉、拉萨西安、乌鲁木齐等永久性的GPS跟踪站,进行对GPS卫星的精密定轨,为高精度的GPS定位测量提供观测数据和精密星历服务。

(二)我国城市GPS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使用的GPS控制网是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该控制网由国家测绘局布设的高精度GPS A、B级网,总参测绘局布设的GPS一、二级网,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共建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组成。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整合了上述三个大型的、有重要影响力的GPS观测网的成果,共2609个点。通过联合处理将其归于一个坐标参考框架,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体系,可满足现代测量技术对地心坐标的需求,同时为建立我国新一代的地心坐标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1992年建设部规划部成立“全国城市测量GPS应用研究中心”,在之后的时间里GPS测量技术在城市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完成了全国各大城市首级GPS控制网和工程GPS控制网的布设任务,提高了原有城市控制网的精度,更新了城市坐标系统,为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城市深化改革提供可靠的、准确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三)我国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城市GPS控制网发展迅速,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技术标准不规范、专业等级划分不明确、硬件设施跟不上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影响测量精度和准确性,需要研究人员加以重视,提出解决方案。

三、城市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理论分析

(一)精度设计

根据城市GPS控制网相邻各点之间的基线长度精度计算公式计算可得城市各级GPS控制网的固定误差、比例误差和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其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如下表所示:

(二)外业施测技术改进

外业工作首先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原则:(1)在各控制点之间设置相同次数的测站;(2)对相距较远的高等级已测点进行联测;(3)优先测量距离较近的控制点,并且按照最短距离原则迁站;(4)各控制点的每次重复设站不能使用相同的接收机。

其次城市GPS布网方式主要有跟踪站式、会战式、多基准站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五种。控制点所选点位必须坚实稳定、方便观测、便于长期保存、交通方便,如果利用已有旧点,应该提前检查测点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稳定性,确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使用。

外业施测技术就是利用GPS定位技术,确定各观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作业方式,主要包括:静态相对定位、快速相对定位、准动态相对定位、动态相对定位。每种定位技术在作业方式、定位精度和适用范围方面都有不同之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相应技术。

四、外业分析与质量控制

GPS测量控制网设计要严格遵守GPS测量规范的规定,并且应该注意一下三个方面事项:(1)异步环相邻的两个很近的控制点要进行同步观测;(2)如果采用单频接收机进行观测时,应该使基线边不超过20千米;(3)在GPS测量所得结果中有些成果会存在很大的精度较差,例如电磁波测距和天文方位角等,这些成果不应作为固定值进行内业处理。因此,如果已知点的质量和数量都符合质量要求,便可选择不使用上述成果。

GPS施测过程中需要人为操作很少,因为其自动化程度很高,但是要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还需要操作人员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每次测量前要检查接收机、天线、电缆、电池、笔记簿等设备是否完整可用,高温高湿天气下,温差较大,要防止天线进水,注意清除潮气。(2)GPS接收机插卡具有正反之分,所以要注意插卡正反顺序;基准站电台电源同样具有正负,使用时要注意红正黑负,同样不能弄反。(3)对观测结果精度要求高时,观测时段要做到日夜平均分布,以减少对流层、电离层的折射影响。

五、数据处理理论分析

(一)参数约束平差法

参数约束平差法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把重合点包含的基准信息当作约束条件,将GPS测量结果转换到城市坐标系统中。在参数约束平差法中,所有参数都作为未知数。参数约束平差法这是一种平差概念,它的实质就是赋有未知数先验精度的平差模型的一种扩展,能够统一所有的平差问题,只要形成观测网,观测方程不会因为平差问题而改变,能够使观测方程规范化。

(二)自由网平差法

自由网平差法与参数约束平差法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引入必要的基准信息进行转换,自由网平差法能够保证GPS观测的精度,同时将其转入原坐标系统。但是仅仅以2个重合点进行转换,很难实现GPS网与原控制网整体上的较好的符合。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情况两套坐标之差是在允许范围内,但是也有少数情况相差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原有的测绘成果进行坐标系的转换。

(三)三维无约束平差法

GPS控制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就是指平差在WGS-84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进行,平差时不引入使GPS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外部约束条件。具体地说,就是在进行平差时,采用的平差条件不超过三个。

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有以下三个主要作用:(1)评测GPS控制网的内部符合精度,发现和消除GPS观测值中的粗差。因为GPS控制网的三维无约束成果完全取决于GPS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和GPS观测数据的质量,如果三维无约束平差质量不好,则说明GPS网的布网方法和观测数据质量不高;反之,则说明两者的质量较好;(2)得到GPS控制网中各测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3)为以后的高程拟合,提供处理过的大地高数据。GPS应用的一个较新的领域是用GPS拟合方法求得的局部测站点的正常高,一般情况是利用测区的公共点进行高程拟合,拟合之前必须获得经过平差分析的大地高数据,三维无约束平差便可以获得这些数据。

六、已知点的可靠性检验

城市GPS控制网中的已知点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GPS施测所得所得结果的精度和质量,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已知点的粗差而引起数据误差较大甚至返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已知点的可靠性检验能够大幅提高GPS控制网施测的精度和质量。常用方法有约束平差法和回归分析法,其中约束平差法已经提到过,以下主要对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

回归分析法定义如下: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

回归分析法在GPS施测中适用于含有4个或者4个以上的已知点的GPS控制网在无约束平差之后进行已知点可靠性检测。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的特点,能够检测出多个已知点的粗差。

与回归分析法相似,约束平差法则是选两个已知点为约束条件进行约束平差,根据非约束点的约束平差坐标异常值,按照迪克松异常值探测法,便可检测出含有粗差的已知点。

七、结语

随着GPS技术在各个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尤其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相关应用,使得城市控制测量工作的效率得到了非常大程度的提高,测量精度也是得到了质的飞跃,对城市控制测量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对城市GPS控制网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帮助人们加深对城市GPS控制测量的重要性的认识,理解其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GPS控制测量的实施效率和结果精确度,为城市规划、国土管理、施工建设、基础测绘、交通管理等等的各个方面提供一个全能、精确、及时的技术保障和基础设施。文章在分析我国城市GPS控制测量的发展以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城市GPS控制网质量控制的技术理论,分别从外业观测、内业计算和已知点可靠性检验三个方面提出一些方案和技术以供从业人员进行参考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长胜,石金峰.测量平差[M].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0.

[2] 徐绍全,张华梅,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肖建华,罗名海.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城市测绘,2010(05).

[4] 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 黄声享,郭英志,易庆林.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M].中国测绘出版社,2007.

[6] 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7] 韩艳荣.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8).

[8] 陈璧生.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EB/OL].http://www.cehui8.com/lunwen/GPS/20140309/1796.html.

作者:冀华平

第三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造与建筑范围也随之扩大,许多大规模建筑开始被投入生产,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与质量控制问题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了解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提出来有助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希望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与质量控制,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质量控制

一、研究背景

1.1 研究现状与内容

在2021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以后,很多人需要高层建筑进行住宅区的建设。随着商业的发达,建筑行业的需求也随之增多。但是因为高层建筑发展时期较短,我国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够。由于高层建筑的周期一般较长,风险较大,所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在整个工程中较为重要。高层建筑应该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要求,安排科学的施工技术与顺序,并详尽的根据计划钻研好工程技术,因地制宜地对时间与任务进行规划,绘制现场施工图,保证质量控制,空出合理的弹性时间,最终做到收尾时工作的顺利完成。

1.2 研究意义

对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进行有效干预,具有以下几个意义。一可以保证工程的按期交付与质量保证。不同的建筑技术控制要点不同,难度也就不同,只有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合适的技术控制,有计划地按部就班的开展,才能避免延长工期而造成的成本提高的现象。二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与品牌知名度。合理科学地使用施工技术,也能使公司品牌增加可信度与知名度。三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与建筑安全性。合理安排施工技术要点,可以使每步工作有序安全的完成,不会埋下安全隐患。科学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在保证质量与效率的前提下,减少质量工程问题。同时依据合理的预算节省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双赢[1]。

二、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探究

2.1 高层建筑中基桩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在高层建筑中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主要包括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和预制桩的施工技术,这两者虽然对高层建筑都很重要,但其侧重方向略有差别。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主要是在桩孔开设之前要对其表面的土质进行均匀地平整地处理,使其更加牢固,更加安全易于操作;开设桩孔以后要进行反复查验以确保其牢固性,可以使用设备或者人工两者开凿方式;人工开凿桩孔主要是以自身安全为第一位,设备开凿要将污水的沟槽和泥浆池的位置提前规划好,进行妥善处理。预制桩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主要是要对不同类型的预制桩与沉桩的方法进行提前规划,想到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与处理办法;预制桩又分为混凝土桩和钢桩两种类型,沉桩又有锤击沉桩法,振动沉桩和水冲沉桩;锤击要考虑地面的变形程度;水冲则要提前想好注水与灌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2.2 高层建筑中钢筋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来说好像是人体的骨骼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其技术要点。高层建筑中应该注意钢结构柱,如果其高度达到一定的比例后,结构将更加稳固与劳苦,确保其稳定性,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所需的要点,当钢筋数量达到24根以后,其结构将更加稳定,施工质量与施工速度也对施工非常重要,对钢结构之间的焊接工艺也尤为重视,当两者达到标准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2]。

2.3 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如果钢筋是骨骼的话,那混凝土就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的血液。混凝土可以接受的强度对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和使用寿命都非常关键。首先是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研究,合适的比例才能有合适的搅拌力度;其次应该对混凝土的搅拌技术加以重视;最后应该关注浇筑施工技术。只有将这三项技术结合在一起,正确的搅拌方法加上合适的力度,适宜的粘合度与浇筑办法可以更好地提供浇筑质量。

三、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规划

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应该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结合实际情况与用户需求,来保证项目合理的进行,同时也要不断优化来确保工程在每阶段的完成。除了施工前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在工程完成以后还要进行验收与查验。

3.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素质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有很大的联系。首先要让质量控制层拥有大局意识与危机意识,自身首先认识到技术的严峻性与重要性。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意识与时间观念,告知其影响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的各种因素与干扰情况,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规范施工,相关质量控制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生产建筑情况[3]。

3.2 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技术与计划

在工程开始之前要合理编排施工管理技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确保工程技术,确保施工队伍按照施工计划有序且如期完成。,仔细分析实际的建筑项目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施工情况,与施工技术计划相参考,一旦出现问题与潜在隐患要及时找出原因,即使干预与调整和控制,保障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顺利进行[4]。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几点,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需要在发现的现有技术问题上改造,积极实施应对策略,采用合理措施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实现高层建筑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高进.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J].房地产世界,2021(04):87-89.

[2]邓永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21,47(02):94-95.

[3]马明洪,梁翃瑞,黄亮.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砖瓦,2020(12):213-214.

[4]谢忠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與房地产,2020(32):109-110.

浙江宏诚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13

作者:鄢鹏宇 杨云龙

第四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

摘要: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高层建筑代表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于高层建筑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笔者将研究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以及质量控制,希望能为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行业;城市化发展;质量控制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城市当中建设高层建筑的时候,能够避免建筑占据太多的城市建设用地,除此之外,高层建筑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城市建筑水平。所以,为了持续提升高层建筑施工水平,需要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重点有充分了解。

1.1 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受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影响。一般而言,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非常漫长,因此有许许多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比如天气因素等等。所以,相关的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开展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对高层建筑有充分的了解,并且熟悉高层建筑的特征以及优点所在,从而挑选合适的混凝土,使混凝土的标准能够达到高层建筑所需要的标准,并且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反而配置出最为合理的混凝土比例,尽可能的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混凝土当中加入水的比例需要合理控制,可以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配比,如此才能达到高层建筑施工的标准,逾期的施工效果也能实现。除此之外,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可以借助泵送工作来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1.2 钢筋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当中,钢筋结构施工非常重要,所以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进行钢筋结构施工工作。在钢筋结构施工的时候,对于所有的施工步骤都需要严格监管。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设计图纸通常会把外部框架详细标出,外部框架通常是钢结构,因此需要重视钢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分,只有把连接部分进行妥善处理,才能使得钢筋结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钢筋结构也能更加稳定。完成钢筋结构连接工作之后,需要通过混凝土浇筑等方式对钢筋结构进行加固。现阶段,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运用钢筋结构技术的时候,需要对建筑物的关键部位有充分了解,并且还需要严格检查钢筋的质量,如此才能提升钢筋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地基和测量施工技术

因为高层建筑所在的区域不同,对应的地势特点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地基非常复杂,因此可以借助桩基础技术。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当中运用预制装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现阶段,鉴别预制桩技术也比较完善,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一般会使用预应力空心管桩,因为空心管桩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即便在地下水位非常高的地方也能够使用改善技术。然而空心管桩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施工的时候会产生许多噪音,并且会消耗非常多的材料。因此,还可以借助现浇桩技术,该项技术和传统的技术相较而言有许多优点,例如在施工的时候不会产生噪音,并且投入成本低。

1.4 裂縫控制施工

高层建筑施工当中,如果使用不同的混凝土结构,那么裂缝宽度的标准也有所区别。通常而言,高层建筑物当中的裂缝宽度不能超过0.4毫米。例如,高层建筑需要有预防裂缝理念,随后才能对裂缝进行修复。除此之外,还需要尽量避免骨料内部固化,因为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些微小的裂缝产生,这种情况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在实际开展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会需要使用非常多的混凝土,并且设计地下室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裂缝。因此在正式开展施工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让填砌体紧挨梁的底部。不能够在初始强度就使用特别高的混凝土,应该挑选混凝土添加剂或者水泥土添加剂进行替代,从而使得水泥的实际消耗量得到有效降低。

2、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建议

2.1 将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完善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当中,需要把有关制度进行完善,并且在这次开展工作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管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时候,需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高层建筑工程开展施工之前,可以建立管理部门,把相应的职责分配到个人,一个工作人员都懂得自身的职责所在。并且深入分析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现阶段的情况,对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进行解决。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规章制度,从而使得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进而使得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保障。除此之外,要重视施工技术,明确好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使得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后续的工作也能顺利开展。

2.2 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当中,需要重视施工材料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当中,如果需要存放材料或者取出材料都需要进行准确的记录,比如施工材料的数目以及规格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另外还需要定期检修设备,对设备进行维护。除此之外,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挑选建筑施工材料也非常重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之下挑选价格优惠的材料,从而使得高层建筑的施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保存建筑施工材料的时候需要对施工材料有充分的了解,根据施工材料的保存特点,把施工材料保存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因为保存原因使得材料出现变质情况,在确保了材料的质量之后,能够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带来保障。

2.3 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时候,需要非常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为了能够实现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目标,施工作业人员需要挖深基坑,在开挖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以及地质情况有充分了解,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方案,防止因为在施工的时候出现突发情况而使得施工进度受到影响。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施工脚手架的安全管理以及防护工作,在高层建筑施工规划之下开展脚手架施工工作。高层建筑施工方案当中包括了许多部分,例如规划以及安装模板,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支撑系统变得更加完善,设计出全面详细的施工图纸,在拆除模板的时候,需要按照规定的顺序,并且轻拿轻放,施工现场还需要安排管理人员对工作进行监督,从而使得高层建筑施工更加安全,全面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2.4 管理施工人员

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因素,会对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带来影响。所以为了提升施工质量,需要对员工进行综合管理。项目的不同阶段质量要求也有所区别,施工人员除了需要有足够强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足够敬业,可以根据该标准招聘优秀的施工人员,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施工水平。在正式开展施工之前,可以组织施工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培训,从而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结束语: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居民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市当中建设高层建筑能够解决城市当中土地供应量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节约城市当中的土地资源。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此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如果高层建筑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那么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建筑公司在施工的时候需要控制好施工质量,从而实现建筑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运辉.试析高层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2846.

[2]万国帅.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安全控制实践[J].建筑·建材·装饰,2019,(20):92,96.

[3]吴利军.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J].装饰装修天地,2020,(17):234.

[4]郭嫱,朱玉平.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1425.

[5]谢忠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09-110.

作者:郑欣

第五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其新技术研究

摘 要: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的耗电量仅为普通照明系统的25%,智能照明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照明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本文结合当前的照明控制系统,分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新技术。

关键词:智能;照明系统;新技术

智能照明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实现照明系统根据不同的环境、客户要求等自动采集信息,并且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汇集等,以此达到最理想的控制效果。智能化照明控制技术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节约能源,需要我们加强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的研究。

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势及理念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主要是通过节能模型控制、智能开关以及职能调光等工具,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现代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采取的技术是电工控制技术、微电子应用技术、节能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但是无论采取哪种现代控制技术其都要以不对光源设备构成使用影响,不能对电网产生污染,人的眼睛属于感觉器官,其能够根据大范围的照明等级进行调节,但是眼睛的视觉器官有一个最佳的使用等级,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眼睛的最佳照明范畴,这就需要处理好灯光与自然光之间的关系,以此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

由此可见,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优势,促使着人类产生了新的理念,既要追求营造良好的光环境,根据不同的场景实现不同光的要求,比如在白天当房屋室内的光线比较暗时,照明系统要自动打开;同时也要注重能源的节约,实现绿色生产。

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新技术研究

随着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各种智能控制技术出现了一些弊端,这些弊端的存在不仅影响使用者的视觉效果,而且也不利于节约能源的要求,因此基于我国当前的技术发展,阐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新技术:

2.1 数字式准静态被动人体探测技术

随着PIR技术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场所实现了智能控制照明系统,但是此种技术无法对静止状态的人体进行检测,也就是说当人在智能照明环境下,如果人体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时,该系统就会因为检测不到人体,而发出关闭照明系统的指令,结果会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此种技术还会因为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接近时,其探测灵敏度就是降低,这样的结果就会出现系统发出频繁关闭与开启LED灯光的指令,因为灯具的频繁操作而影响到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采取新的技术改进这一缺陷。数字式准静态被动人体探测技术则有效解决了该问题,这是因为人体即使在静止状态下,其身体也会有动作,而该技术就是从这些动作着手的。

数字式准静态人体探测器就是基于智能技术的一种模拟处理信号的设备,其主要包括模拟和数字信号两个部分,模拟处理就是将PIR信号扩大到合适的电平,并滤除带外噪声。而信号处理器则是对信号进行数学运算,其主要使用单片机进行格式的转换。比如在工厂的车间入口的照明自动系统,尤其该区域处于风口位置,因此信号探测系统常常将刮风的信号作为人体信号进行操作,结果导致LED灯管的频繁操作,因此需要进行探测信号的识别转换。转换的具体规律:首先是因为刮风噪音的规律与人体动作的规律非常相似,因此需要采取FFT将二者进行区分,然后再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将动作信号与界外噪声进行区别,以此得到人体识别信号。这样经过设置的延时,就能够准确地获得人体探测信号。数字式静态人体探测器运行结构见图1。

2.2 照度优先控制技术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对照明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目前智能自动控制主要是采取红外灯控开关,就如同在楼道内安装的声控开关,虽然此种开关实现了资源的节能,但是由于开关安装的位置距离灯控的位置比较近,但是却存在灯具开启光反馈影响因素,也就是当智能控制系统探测到有人存在时,其会根据探测的照度值大小决定是否开启LED灯具,而一旦开启灯具之后,只要在信号感应区内有人存在,灯具就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直到人离开探测区。使用该技术要求其线性度和稳定性要有极高的环境,因此其在企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很多企业在使用该技术的时候所采取的照明灯具为光敏电阻活光电二极管,这样使得技术得到不有效的发挥,为此可以选择线性光电传感器作为集成光电转换原件,满足照度优先控制的要求。

2.3 具有照度优先和准静态检测功能的数字式节能控制器的实际应用

基于实践,研发具有照度优先和准静态检测功能的数字式节能控制器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通过研发该控制器可以实现照度、温度以及感应的可调节性,并且根据实际要求对环境进行设置。通过对应用具有照度优先和准静态检测功能的数字式节能控制器用户的调查发现,使用该控制器之后得到节能效果,平均节电率在40%左右。

3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智能照明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更新,因此在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新技术实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不断优化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提出“互联网+”战略之后,将“云”概念融入智能照明系统中是当前智能控制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梁人杰.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照明工程学报,2014(04).

[2]敖弟维,王亚伟,等.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智能教室照明控制[J].装备制造技术,2012(05).

[3]黄程云,韩哲.智能照明节电控制新技术[J].节能技术,2013(11).

[4]武昌俊.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石磊

上一篇:互动教学法论文下一篇: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