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计量技术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机械产品检测是保障机械产品质量与性能的重要措施,而计量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机械产品检测水平的提升,为机械产品质量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因此应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技术应用措施,使计量技术更好地为机械产品检测服务。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质量控制计量技术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质量控制计量技术论文 篇1:

浅析计量技术机构发展新领域—产业计量

摘 要: 笔者详细介绍了产业计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计量;机构;服务

引言

产业计量是实现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每一个企业根据生产工艺,质量管理、经营管理、能源管理、物料管理需配备一定数量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企业使用计量检测数据为经营管理服务,只有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才能实现“一切用数据说话”,从而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效益工作的不断深化,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开展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工作,是计量技术机构服务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新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计量技术机构应在稳固和完善现有计量检定和校准服务的基础上,向关键参数测量技术服务和计量科技创新服务的方向发展,努力开创计量技术机构新的服务领域。

一、发展产业计量为计量技术机构拓展了服务定位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对于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要求,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面向国家及区域重点产业和重大工程,集科研创新、计量检测和质量控制等功能于一身, 将计量服务的范围拓展到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使用和回收的全寿命周期,实现计量从单台检测到立体支撑产业的突破性发展。

产业计量将计量的主要服务领域由传统的工业计量,集中到了国民经济和区域发展的主战场。要求计量技术机构在具备关键参数计量检测能力的基础上,具备重点领域发展相当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产业计量以计量检定和校准为切入点,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百姓民生、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需求,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建立开放式的服务平台、监管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管理协调, 为各大产业的功能区、聚集区提供全過程、链条式、动态化的检测服务, 建立市场化计量模式,帮助产业打造“计量保障质量”品牌。

发展产业计量使计量技术机构从单纯提供标准器的量值溯源,创新成为为高科技战略产业或联盟上下游企业等提供关键参数计量、公共检测、技术研发的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关键参数的测量掌握核心技术和数据,实现支撑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推进产业深度调整升级,支撑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的方向发展,起到支撑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参与产业战略研究, 参与产业标准制定,规范市场秩序,引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二、产业计量为计量技术机构创新服务领域

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为产业核心技术、核心参数提供有实际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测试,研究和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计量技术的测量难题。因此,全面开展与重点行业、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及上市公司的合作,积极探索合作模式,丰富合作内容,形成高水平、宽领域、重实效的合作新格局是创新服务领域的重要手段。

通过技术输入、输出及与机构、企业的广泛合作,提高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直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能力,拓宽计量检测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提高计量在各大重点行业领域的服务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开展政府关注、具有产业特点的关键参数, 传感技术及微观量、复杂量、动态量级多参数综合参量的计量技术研究也是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发展重点。在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绿色智能制造体系、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天空海洋能力创新拓展体系、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等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开创出计量服务新领域和业务增长点,使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成为政府监管的抓手、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改善民生的奠基石、发展科技的加油机,以重点带动其他领域任务的完成。

三、现代计量技术机构必须具备两种技术能力

计量技术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计量技术服务。计量技术服务包括计量测试技术服务与计量科技创新服务。计量测试技术服务主要包括测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关键参数的测量和测试等;计量科技创新服务主要包括计量测试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计量测试仪器装备的研制与开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技术支撑方案与实施等。一是通过计量测试技术服务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起到基础保障作用; 二是通过计量科技创新服务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此,计量技术机构的技术能力主要体现在计量测试技术能力和计量科技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因此,计量技术机构必须在巩固完善计量检定和校准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关键参数测量技术能力和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产业关键参数测量项目和计量科技创新项目,有效解决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计量技术难题,为促进国家产业体系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好服务。

四、服务产业发展是计量技术机构新的历史使命

2012 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布的《“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提出“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平台”。2013年发布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提出“构建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测试平台”。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批准筹建的7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涉及运载火箭产业、航天器产业、卫星定位导航产业、核电产业、光伏产业、精密机械加工产业、石油加工产业等。这意味着计量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的重点工程已开始实施,第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建工作全面启动。因此,服务产业发展是计量技术机构新的历史使命。

计量技术机构服务产业发展,应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对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重点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梳理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将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转化为计量技术需求,掌握产业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产品、关键参数的计量技术需求,掌握产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计量技术要求,了解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关键因素,确定适应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的计量技术服务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将计量技术服务融入产业重点产品设计、研制、生产、试验、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产业计量测试项目能力与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特别是在破解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计量技术能力建设与服务上有所突破。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可根据本地重点产业发展的实际技术需求,开展产业专用测量仪器计量检定和校准服务,开展关键参数测量技术服务和计量科技创新服务。

结语

计量技术机构必须加强计量测试技术能力和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紧紧围绕国家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需求,提供有效的计量测试服务和计量科技创新服务,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服务。

作者:曾广慧

质量控制计量技术论文 篇2:

机械产品检测中计量技术的应用思考

摘要:机械产品检测是保障机械产品质量与性能的重要措施,而计量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机械产品检测水平的提升,为机械产品质量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因此应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技术应用措施,使计量技术更好地为机械产品检测服务。

关键词:机械产品、检测、计量技术、应用

引言:机械产品的检测是机械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通过计量器具的检测,筛除不合格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面对目前机械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并且一一解决,在计量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进行符合使用规范的操作,定期的对计量器具进行清洁和维护,还要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做好机械产品的检测工序,才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提升公司产品的口碑,提高经济效益。

1计量技术在机械产品检测应用中的作用

计量技术在机械产品检测方面的应用能够降有效指导产品生产,从而降低技术失误,保障机械产品的质量,以下是对计量技术在机械产品检测应用中所产生的作用的详细介绍。

1.1保障机械产品的质量

在机械生产企业中,产品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计量技术在机械产品检测中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产品的质量。计量技术能够按照严格的计算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其数据准确度、精密度高,检测结果可信度好,并且通过检测准确的反应出产品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此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计量技术在机械产品检测中的应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2有效指导产品生产

为了防止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失误,要在加工过程中注重运用计量技术。检测产品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从而促进机加工模式的改变,而计量技术能够有效地带动机加工模式的改进。因此,将计量技术应用到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具体参数和产品生产加工准则进行有效规范,并对机械产品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促使生产者对产品进行改进或是重新投产,从而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

2机械产品检测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工业机械化发展比较良好,但是在生产加工细节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机械化发展能够有效解决人工生产作业效率低下及质量不统一的难题,但是在企业效益及生产规范方面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2.1检测仪器不合适

机械产品的形状、材料、精度的要求多种多样,需要的计量器具更是种类繁多,测量不同的对象,需要不同的计量器具,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形状又比较大的规则零件时,需要用到长直尺之类的测量工具,对于体积小,精度较高的规则零件时,需要用到游标卡尺来测量,对于小半径,超高精度的的圆柱体,要用千分尺、内外径量表等计量器具进行测量,检测不同形状的零件角度,要用对应的角度仪来测量角度,但是很多工厂的测量工具不齐全,经常使用不合适的检测仪器测量零件,造成测量的失误。

2.2检测操作不规范

对于机械产品的各种检测,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按照规范的使用方法,严格地执行,不能想当然地随自己想法使用,更不能贪图方便,省略掉一些操作步骤,在产品的检测中,很多工人的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并不规范,在使用中,经常怎么省事怎么来,不按照操作規范进行,而导致产品的过程检测不严谨,产品的检测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

2.3检测仪器有误差

机械产品检测的科学性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如果检测中的计量器具不准确,那么得到的检测结果自然是不准确的,而且误差很明显,但是实际上,工厂的计量器具很多都存在误差,工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场所,计量器具在使用中很容易磕碰,对于有些精度高的计量器具,产生的破坏会很严重,很多工厂的计量器具没有相应的清洁维护,随着多次使用之后,精度受到了很大影响。

3计量技术在机械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机械产品检测是机械产品生产加工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障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计量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机械产品检测提供有力的支持,有助于提升机械产品检测水平与检测成效,为机械产品提供更为有力的质量保障。

3.1合理选择计量器具

计量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计量器具,并且计量器具的性能会对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合理选择计量器具至关重要。不同的计量器具其用途也不相同,并且在机械产品生产中的作用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在应用计量技术过程中,应先确保对计量器具的合理选用。选择计量器具一方面要考虑计量器具自身的性能和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机械产品的属性,保证二者属性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计量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在计量器具选择过程中,要了解机械产品的属性,依据计量标准合理选择计量器具。

3.2提升计量检测精度

检测精度会直接影响到计量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保障计量检测精度至关重要。计量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减少人为失误,以免造成误差影响检测精度。计量人员要掌握计量器具的操作要领,明确计量器具的使用方式方法,在计量检测过程中做到规范操作,确保计量检测精度。除此之外,在计量检测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计量检测精度,计量人员还可以进行多次的计量检测,这样能够起到对计量结果校核的作用,更好地规避因角度等问题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3.3加强计量器具的维护管理

鉴于上文分析可知,计量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计量器具设备,计量器具设备对计量技术的应用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保障计量器具的性能至关重要。为了使计量器具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应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维护管理。要结合计量器具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要求等,制定科学完善的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按照维护保养计划对其进行维护。另外,在计量器具使用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并检查计量器具是否受损等。要设置专门人员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同时做好计量器具储存环境的管理工作,避免因外界环境因素对计量器具造成损坏。与此同时,还要制定计量器具操作规范,保障计量器具的合理、规范使用,减少使用过程中对计量器具造成的负面影响。总之,通过加强计量器具的维护管理,既能使其保持最佳性能,也有助于延长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

3.4提升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对机械产品质量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机械产品的结构也更加复杂,这无疑会给机械产品检测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需要计量人员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机械产品检测需求。计量人员既要掌握计量技术,也要了解机械产品的性能,同时还要认识到各项机械产品检测要求。为此,计量人员应加强学习,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计量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结束语:伴随着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机械产品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一些产品的高精尖质量要求与先进检测技术脱节问题也逐渐暴露。对此,对机械产品可靠检测成为机械产品生产加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提高产品质量与应用安全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在产品检测和计量时需要结合产品特点与用途科学规划检测,为产品检测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机械产品检测作用的应有发挥。

参考文献

[1]王磊.机械产品检测中计量技术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14):138-139.

[2]陈冬梅,张琳,彭惟珠.“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一体化教学改革成果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04):117-119.

[3]孙梅.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的实际运用[J].福建质量管理,2015,(12):167.

作者:李妮

质量控制计量技术论文 篇3:

计量发展新时期基于德国经验对加强测量仪器计量管理的建议

只有测得出,才能造得出;只有测得准,才能造得精。在各行各业的产品当中,测量仪器应用面极为广泛,而且它同时也被视为是为生产活动供给详细数据的工具,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保证工业生产的品质,就首先要保证好测量仪器的精准度。对于使用计量手段对于产业当中的制造过程进行量值的控制的概念,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种不约而同的共识。近年来,欧洲针对测量仪器创新提出了研制生产过程计量控制的管理模式,对保证和提升测量仪器产品质量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今,在欧盟的境内有着许多在世界都属于顶尖的测量仪器的制造公司,这也向世界展示了这些企业高超的研发水平已经能力,同时也与欧洲实施的新测量仪器计量和管理制度的规章离不开关系。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想要提升测量仪器在世界的竞争能力,不仅要在技术上能够有所突破,同时也需要借鉴测量仪器先进发展的大国关于这一项目的实践经验,取其适用于我国的方法。

一、欧洲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模式基本情况

2014年,欧盟根据测量仪器实际使用需求发布了相关指令,改变了以往由型式评价和检定构成的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方法,组织成了由8个不同的管理模块(模块A–模块H)的多元化的专业管理模式,因其的复杂程度,这个模块对于测量仪器的要求是属于递增的形式。鉴于这一特点,制造商们可以在这些模块当中选择适合的计量管理的模块来针对其所需要生产的测量仪器的技术复杂程度的具体需求进行了解。次年,德国依托《测量与检定法》正式实施了新的测量仪器计量管理制度,相关法案当中规定了测量仪器的计量管理是由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执行监督。[1]

模块A所负责的板块是针对于控制产品内部在生产和设计的全过程,对于制造商会有加强内部质量控制的需求,为了符合要求获取合格声明,制造商需要对产品的生产采取所有的必要保护措施。模块B称为型式试验,是负责关于产品的设计流程,企业想要进行测量器具的生产必须要具备相关的产品设计技术性的文件,而且还需要通过国家规定的法定机构进行评估此物件是否符合明文规定的要求。模块C、D、E、F主要是和产品生产过程有关,这是在完成模块B规定程序之后选用的。模块C是符合型式的声明,这个板块的通过是需要由制造商进行担保其生产的产品是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保证产品和试验书上的需要是一样的型式。模块D代表的是生产质量保证,这个模块的意思则是要求我们的制造商按照IS09002对生产过程加强管理,而关于质量的文件以及产品的运行情况需要接受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一定的监管。模块E是产品的质量保证,商家要根据条款IS09003来加强对于产品进行质量的检验,同之前的模块一样,需要接受法定机构的检验。模块F则为产品验证,仪器的制造商必须要保证产品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对其进行测量以符合检查和测试的标准性。最后,模块G是单件检验,这个板块内容是制造商在产品设计阶段时需要准备技术性的文件,以此确保能够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能满足相关要求,法定机构要根据其所制定的文件对其进行样品的检测。模块H是对于产品质量的全面保证,根据IS09001的规定,法定机构有必要对测量仪器的生产质量体系的文件以及机器的运转实情进行评估。[2]

二、欧洲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计量技术活动得到丰富。欧洲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明确了计量的内涵工作的范围,其一系列的技术活动,其中准确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蕴含在广泛的专业技术活动之中,以及确认评估和监控质量体系的管理模式。以德国为例,德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和要求。对测量仪器、计量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机构的管理都进行了明确、详细的规定。这种管理模式从量值的源头保证了测量仪器研制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状态能够精准控制,有利于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为各行业的技术迭代完善提供了依据,使产品进一步成熟。

(二)计量融入到测量仪器全生命周期。将功能需求分析、性能量值定义、测量方法选择、测量参数校准融入设计,以保证交付的产品正常而精确运行。德国计量技术机构、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对计量工作已形成高度统一的认识,那就是计量是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的基础。正是这种统一认识,使得德国制造达到了今日的国际影响力。德国对于仪器的制造生产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首先要对于制造商的产品进行完整体系的评估,对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对于最后的产品進行测验验证,这些严格标准使得计量技术进入了测量仪器的应用当中,同时也让计量参与到了仪器的研发过程,生产完成也就代表着检验合格,这能免去繁琐的鉴定过程,直接投入使用。在这种方法当中,生产的整个过程如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受到严格把控,为生产环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测量仪器实际应用效果得到增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充分试验产品的性能指标,计量为测量仪器的使用提供了依据,使产品渐进成熟。德国计量管理模式规定,制造商要根据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需求,仪器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所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度、指标以及耐久性的具体指标要求,同时需要各类试验测试数据,证明测量仪器符合设计指标要求。另外,在仪器的生产过程中,可委托权威机构对测量仪器的质量管理以及测量仪器研制生产全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价。这些标准都作为相关管理的一部分测试生产过程,以查看产品是否符合指标。所有流程均在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前完成,免去首次检定,直接投入使用。这种将计量要求融入到产品设计生产环节的制度,也正是计量技术和管理手段充分融入测量仪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引导下,许多大企业的制造商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利用详尽的市场调查以进一步提升测量仪器在现实中的实际应用水平,提高其品牌竞争力。正是对于精准度的高要求,成为推动高准确度、高水平的测量仪器必要因素,同时高精度、高水平的测量仪器也从仪器供应源头进一步为其生产活动中的量值准确提供了保障。

(四)推动实现测量仪器的“视情计量”计划。新的计量管理模式使计量技术前置于仪器的研制生产阶段,这大大减少了频繁审查的需要,同时也提高了测量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德国计量研究所(DAM)的研究在巴伐利亚州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已实现抽检难度和步骤上很大程度的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可提供少量现成的产品进行样品测试,但同时需承担一定风险。此外,在制造商能够提供具有充分说服力的证据情况下,可与计量机构当局进行谈判,以适当降低其测量仪器的检定频率。这一举措在德国已经为许多的制造商以及产品使用人群节省了每年大量的相关费用。还使得计量技术机构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复劳动,进一步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先进测量技术的科学研究。

三、我国测量仪器计量管理现状和问题

型式评价、首次鉴定和周期检定等方式构成了我国测量仪器的计量管理手段。设备设计时,可以分析测量的技术文件并进行原型测试,以确定传感器的类型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近年来,中国在测量生产阶段扩大了测量仪器的生产和维护,取消许可制度,简化流程,但在进入和使用服务之前,必须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研究和相关测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精准测量测试的需求与计量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不全面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行的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提升仪器质量、保证测量准确的需求。我国计量监管思路和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滞后于研制生产。我国的测量仪器的管理方法在产品各个阶段都有应用与涉及,但还停留在测量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检定,计量仍未将计量融入产品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尤其在设计阶段,没有功能需求分析、性能量值定义、测量方法选择、测量参数校准的输入,难以保证交付产品的质量。

测量仪器计量管理与设计脱节。国内对于测量仪器依据相应的计量技术规范通常有一套标准流程,然而大部分计量管理工作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完成的,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测量环境相对单一,缺少仪器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所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度、耐久性等具体性能指标要求。计量难以为测量仪器后期实际的使用过程提供依据,不利于测量产品进一步成熟,确保最终交付产品与产品设计特性实现一致。

(三)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成本高。由于缺少仪器质量形成过程的计量控制,最终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大量开展检定、校准工作,周期性、高频率对仪器的使用状态进行确认,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设备和资金,高昂的计量投入已成为计量技术机构和仪器制造商的负担,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

四、新时期对测量仪器计量管理的有关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计量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全社会计量意识日益增强,计量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但同时,计量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不全面的问题也急需解决。欧美测量仪器管理模式为我国提高了很好的思路,但由于我国与欧美国家的历史背景与国情上存在的的差别,在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模式上会有无法借鉴的地方。结合近期国务院印发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提出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计量在测量仪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测量仪器作为一类特殊的工业产品,与计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国内外现状的角度看,欧洲最新建立的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模式,明确了测量仪器的管理主体是国家计量技术机构;即便是在我国现行的测量仪器计量管理模式下,对仪器开展型式评价、检定和校准的主体也多是计量技术机构。从基本概念的角度看,计量学是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测量仪器是开展测量活动的物化载体,其质量保证和行业管理应属于计量工作的范畴。因此,应进一步明确计量专业相关部门、组织、机构在测量仪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责任,为进一步加强测量仪器的计量管理奠定基础。

(二)深入开展测量仪器质量形成过程与计量技术的关联性研究。在测量仪器的质量形成过程中,包含大量的试验、测试、检验、检测活动,这类活动最终都要通过一系列数据的输出实现对各环节技术状态的控制,最终形成能够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各类数据的准确性、获取数据方法的科学性、各类技术活动流程的合理性,都需要从计量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因此,应加强测量仪器质量形成过程中各类要素与计量的关联性研究,明确开展测量仪器计量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切入点。

(三)逐步完善測量仪器计量管理体系。结合《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计量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推动计量法和配套法规规章的制修订,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探索建立新型计量监管模式和制度,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体制转变。社会各方计量溯源性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开放共享的计量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测量仪器产业发展需求和计量技术机构能力现状,以《计量法》修订为契机,改变计量滞后于测量仪器研制生产过程的现状,形成由计量技术机构为责任主体,各基础技术专业机构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以测量仪器质量形成全过程控制为基础的新型计量管理模式,推动计量技术和管理手段充分融入测量仪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提升计量管理能力和水平与国产测量仪器质量水平,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

(四)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技术机构与高校合作的重视,计量技术机构与高校联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共享实验室等基础设施资源,建设计量公共教育资源开发、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支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鼓励工作人员到高校任教或参与课题研究,打造一批计量科技创新团队。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相关部门制定对应的投资、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加强对计量重大科研项目和计量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的支持,促进计量科技研发和重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楚珺尧.德国公布测量仪器新的评定方法.中国计量,2014,(12):54

[2]德国先进测量体系培训团.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赴德国开展“国家先进测量体系”培训收获.中国计量.2020,(05).

作者:李柏良 窦晨

上一篇:质量自查报告优选3篇下一篇: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