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与团队精神

2022-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团队建设与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与医院文化建设

摘 要: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强劲动力,建设良好的医院文化,需要人人参与,形成团队合力,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力量、氛围的影响来规范、约束,控制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激励医务人员奋发进取、创新改革,这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是医院文化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团队;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反映自身特点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管理风格以及医院的行为方式,内容包括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明礼貌、医院形象等,并贯穿在医院的每一个环节。美国著名学者迪尔和肯尼迪指出,医院文化是“左右医院经营成败的关键”。怎么搞好医院文化建设?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作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如果搞好了医院文化建设,就为医院的改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团队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础

六十、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神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医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以寻求日本经济发展的秘密,他们发现,就单个而言,假若以日本最优秀的医务人员与欧美最优秀的医务人员作一对一的对抗赛,日本医务人员多半不能胜出,但是如果以班组和部门为单位比,日本总是占上风。正是通过对日本竞争力源泉的研究,欧美人士猛然醒悟,单打独斗已不可能获得成功,成功的关键是靠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强调的是全局利益高于一切。它要求团队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感,要求团队成员要由衷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尽心尽力,团队成员对团体就无限忠诚,决不允许有损害团队利益的事情发生,并且极具团队荣誉感,常为团队的成功而骄傲,为团队困境而忧虑。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会义无反顾地采取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个人服从团队,反对本位主义与山头主义,维持公利与大利,为此宁愿牺牲私利和小利,甚至牺牲高贵的生命,这种整体为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积极地影响着以培养医院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医院文化。从我们国家和省内一些具有很大知名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医院的实践来看,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得到持续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都与他们十分重视医院的文化建设,重视团队精神的培育和养成。医院文化源于医院的文化理念,它以共同思想为指导,以医院价值观为核心,以爱岗敬业精神为支柱,目的就是要规范医院行为,净化职业道德,统一广大医务人员的思想,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最终在市场竞争中以文化力制胜,医院文化实质上就是在团队精神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对此,我们作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认识,在思想上、工作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团队精神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保证

医院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主体。团队精神强弱,决定了医院形象和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劣和高低。团队精神强,医院各方面就表现突出,知名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所以说团队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保证。

要坚持团队精神目标的正确导向,促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间要相互协作、共为一体。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对个体医务人员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团队整体的目标顺势转化成为小目标,在每个医务人员身上得到落实。团队精神的凝聚作用,是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的,常用方法是通过组织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要求,而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从而使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通过团队精神的激励使医务人员自觉地要求进步,团队医务人员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一方面他们和睦共处;另一方面他们彼此促进,为了团队的成功经常指出对方的缺点,进行对事不对人的争执,力争向团队中最优秀的医务人员看齐。通过医务人员之间的竞争可以实现激励功能,而且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还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医务人员的尊重,促进更好的团结合作。团队精神有控制作用,医务人员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群体行为也要协调,团队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控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转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医务人员的行为,转向控制医务人员意识;由控制医务人员的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这种控制更为持久有意义,而且容易深入人心。追求团队的集体绩效与和谐的医院文化就是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改善和优化人际关系,使他们有敢创一流的业绩。激励医务人员奋发进取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士气,使他们重视职业道德,成为创业的动力,良好的团队精神无疑是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保证。

三、团队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动力

一个医院团队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同时也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医院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因此,抓团队精神的养成,首先要抓职工素质的提高,要抓和谐意识的提高。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既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核心,也是形成团队精神、建设医院文化的核心。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重点加强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以领导班子的和谐促进医院的和谐。要通过政治学习、中心组学习、党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形式,不断提高医院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不断增强医院改革发展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廉政建设,真正做到“一要干事、二要清白”,真正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要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围绕“团队精神的培育,文明单位的创建,医院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一主题,引导医务人员树立发展理念,培育团队精神,开展“优质服务是医院的生命线”活动,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热情、奉献人民的意识。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团结同事,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学会感恩,爱党、爱国、爱医院,共同营造优良的和谐人际关系环境。要培育医务人员的仁德之心,以仁德待患者,以仁德待同事,以仁德兴医院,只有和谐的真正形成,团队精神就有了保障,也为建设医院文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作者简介:王炳亮(1968-),男,山东德州人,本科学历,湖南省岳阳市三医院监察室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作者:王炳亮

第2篇:新时代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建设

摘要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是国家“十四五”规划要点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服务于人民大健康事业,学科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影响。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是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两驾马车,它们之间的融合建设对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讨论了当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融合建设的必要性、举措和制度保障,期望对新时代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建设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科研团队 教学团队 融合建设

Mutu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nd Teaching Team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 the New Era

YIN Shimin[1], CHEN Zhencheng[1], LI Hua[1], LU Juxiang[2]

([1]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2]Library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0引言

人類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快乐,而获得快乐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健康,只有在保证健康的条件下,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是国家“十四五”规划要点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1-2]民生福祉实现的根本特征首要是人民健康,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9年以来广西实施了《关于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四个一百”大健康产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1年)》等系列文件,国家和地方从政策上给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具体规划。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直接服务于人民大健康事业,学科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4]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是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两驾马车,它们之间的融合建设对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有效协调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与补充并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局面是一项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了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融合建设的必要性、举措和制度保障,期望对新时代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建设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1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建设中的问题

生物医学工程属于高度融合的交叉学科,涉及医学、生物学、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各学科专业知识,[5-6]在建设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端人才引进相对困难。生物医学工程属于交叉学科,在培养自己行业高端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其他学科提供高端人才支持,目前绝大部分有电子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就业偏好还是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传统行业,这就使得生物医学工程引进电子背景的博士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各地经济水平和学科发展的差异性,使得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引进博士等高端人才难度就更大。

二是团队建设不够完善。生物医学工程涉及各方面知识较多,人才引进有一定难度,使得科研团队建设的数量不够,教学团队也存在电学背景教师不足的突出问题。

三是团队融合不够紧密。各科研团队之间交流不够,科研团队内部研讨也不够密切,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没有有效融合。

四是团队领军人物相对不足。有领军人物的科研团队发展较好,缺乏领军人物的科研团队发展缓慢,引进和培养团队领军人物存在较大难度。

2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建设的必要性

2.1有利于科教相长

科研和教学比喻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架马车的两个车轮,它们之间的融合建设有助于学科的平稳与快速发展。科研能够给教学提供丰富内涵,教学又为科研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建设有利于学科的科教相长与协调发展。

2.2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養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具有进取精神、具有创造思维、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科研团队的建设就是培养团队人员紧跟行业前沿,具有扎实的科研能力,切实解决行业面临的技术问题,使产学研能够有效落地,为国家和地方大健康事业保驾护航。[7-8]教师团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本科人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硕士和博士是人才培养的金刚钻。[9]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建设,有益于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使团队中的教师既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又有较强的教学水平,并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10]

2.3有利于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的每个教师都承担着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与科研可以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科研工作可以有效拓展教学的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高质量的教学反过来又为科研提供强有力的高质量人才支持,两者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才能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高水平教师团队就是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只有有效协调好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发展,才能培养出一支富有创新意识、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生物医学工程高水平教师队伍。

2.4有利于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和辩证的,如果把教学和科研割裂开,这对学科的发展是致命的。当前,由于政策导向的问题,教师科研方面的收入远远大于教学方面的收入,致使很多老师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对教学工作只满足于完成任务,使得目前的教学质量普遍下降,人才培养质量持续走低。科研是教学的灵魂,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死水一团;教学是科研的内在动力,没有教学的科研是无法使科研得到持续的人才支持。只有协调好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融合建设,才能有利于实现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建设的举措

3.1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没有人才支持,一切发展都是梦幻泡影。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等高端人才引进的困难性,需要学校要针对生物医学工程等弱势学科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以吸引和集聚行业高端人才。另外,学科也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和出台在职博士培养政策,积极做好自己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教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教学平台建设,以强有力学科条件吸引高端人才加盟。

3.2切实加强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

科研团队的建设应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引进与培养博士等一批高端人才,以人才作为科研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要积极做好年轻人才的帮扶和培养工作,以年轻人作为科研发展的生力军;三是要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以项目带动团队的科研水平;四是要积极参加和举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以提高团队的国内外知名度;五是要积极发表高水平论文,切实提高团队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六是切实做好产学研工作,提升科研团队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七是积极做好学科平台建设,为科研团队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教学团队的建设应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做好专业工程认证工作,以OBE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积极做好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切实融入国家教学规划之中;三是要积极做好课程建设,打造几门核心课程;四是要积极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以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全面发展;五是要积极抓好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建设好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同时,要切实协调好二者的辩证统一性,要把科研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中,同时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科研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使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

3.3加强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

教学和科研平台是学科发展的舞台,对学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加强科研及教学平台建设,积极申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实验教学中心乃至国家级平台等,通过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推动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快速融合发展。

3.4加强团队人文修养建设

积极加强团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加强团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加强团队的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建设,积极加强团队的学术和教学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团队的人文素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教师团队。

3.5加强交流机制建设

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讨论科研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教学交流会,讨论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加强科研与教学的交流互动,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协作力、创新力。

4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建设的制度保障

4.1建立完善的教学与科研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科研制度及其协调发展制度,克服教学与科研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能够协调发展,使团队的协调和互动能力得到有效保障,避免出现教师单打独斗的情况出现,形成团队合力,既保障教师个体的发展又有效保障团队整体的发展。

4.2建立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制度

把教师科研最新成果融入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科研项目向学生开放,使学生融入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做到教学与科研相长,并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

4.3建立教学与科研并重评价制度

制定完善的教学与科研并重评价制度,既要考虑到教师的科研贡献,又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教学贡献,二者不可出现较大的偏颇,同时也要激励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结合,使科研教学协调发展。避免出现教师科研或教学一头大一头小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辩证统一发展。

4.4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协调发展。完善薪酬激励、工作激励、机会激励等,出台有利于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推动教学、科研协同发展。

完善教学业绩和科研业绩的奖励标准,切实减小科研与教学之间巨大的业绩报酬差异,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教学价值导向失衡的问题。

5结束语

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是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两架马车,它们之间的融合建设对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为科研的开展奠定了根基,而科研则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有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能够有效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民生福祉。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JGY2020083)

參考文献

[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J].新湘评论,2021(02):4.

[2]崔治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本色[J].宁夏党校学报,2021,23(01):28-35.

[3]郝琳.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思考[J].人人健康,2019(09):295.

[4]巩想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8(04):26.

[5]《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架起学科间桥梁[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1,25(01):122.

[6]李静.生物医学工程和现代医疗设备器材的发展与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9):240.

[7]任嵘嵘,王睿涵,刘萱.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01-108.

[8]卜元,宫瑞泽,王俊清.地方高校创新应用型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现代交际,2020(20):188-190.

[9]钮晓音,蒋益,徐袁瑾,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教学改革中教师团队激励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12): E020-E020.

[10]孟雷.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互动发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3):59-62.

作者:殷世民 陈真诚 李华 卢菊香

第3篇: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

[编者按]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远程开放教育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工作必然是团队作业,教学课程团队的建设与运行是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机制创新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开放大学这样的新型高等学校办学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年的实践表明,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及其运行机制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特征,需要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探索与研究。

国家开放大学农林医药学院、工学院于2012年在相关专业专兼职教师中开展了一次以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主题的教学学术征文活动,以促进广大一线教师基于自己的实践探索,对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问题进行反思与研究。在此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推动对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深入研究,2013年3月27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和国家开放大学农林医药学院、工学院合作,共同举办了以“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为主题的“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来自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多家省市级电大的16位教师进行了主题发言,诠释了各自对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探索和思考。

发言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参考论题展开:一是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作用是什么?和全日制普通高校课程教学团队相比有何特点?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探索以及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二是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和成长路径是什么?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推进开放大学教学基本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有何作用?如何探索并逐步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是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应形成怎样的运行机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哪些新的可能性,如何实现这些新的可能性?课程教学团队如何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集成和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四是当前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突破瓶颈问题有哪些切入点和突破口?教师和管理者应该如何认识和适应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趋势和要求?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龚祥国教授,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孙福万教授,汕头广播电视大学肖俊洪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出席论坛并作学术点评。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本刊主编严冰作论坛小结。

严冰在论坛小结中指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探索和研究似应避免过于“泛化”,不要混同于学科建设团队、专业教学团队及课程建设团队、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团队。当前推进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探索和研究,首先应该聚焦于以下问题:一是功能作用,二是构成要素,三是建设模式,四是运行机制,五是发展路径,六是评价体系。他还谈到,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与运行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在于开放大学能否逐步建立起协同创新机制;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探索,重在研究和把握规律,比如远程教育的教学规律,开放大学的教学规律,研究视野应该开阔一些;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自然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同时自身也可能成为改革对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恐怕会是个伴随着痛苦和困惑的再适应的过程;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探索与研究要更多地依靠一线教师,正像有研究者所说的那样,教育问题存在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是存在于学者和官员的观念上,要相信教师对于教育问题的观察和判断,相信他们解决教育问题的智慧和艺术,为他们开展基于实践的教育改革提供足够支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探索与研究同样如此。

教师论坛由国家开放大学农医学院院长郭晓霞和工学院院长郭鸿主持。研讨内容分两期呈现。

邹运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

课程教学团队是某一课程的数名教师与管理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技能与特长协同工作,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课程教学团队是一个以教书育人活动为主体的工作群体;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实行跨地区协同教学的群体;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成员之间不仅需要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经验,而且需要持续进行自我学习与团队学习,超越个体,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创新力量。

依托电大系统共建教学团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电大系统与教学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共同为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及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制度支持与人员支持,以项目为抓手,逐步探索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具体而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一是建立共同愿景,以远程教学与服务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课程教学团队的核心目标。二是构建人才队伍,打造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协同合作的师资队伍。在选择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时需要考虑:候选人是否能够胜任分配的工作、是否有足够的人员承担团队工作、是否有团队协作精神等。三是明确团队定位,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有力保证。课程教学团队的定位是: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从事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教学监控评估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四是落实个人职责,奠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维持信任、共同发展的基础。五是制订行动计划,保证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包括制定课程教学团队的长期与短期目标、具体任务目标与团队建设目标,且要求目标要具有SMART特点,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到(Attainable)、与其他目标相关(Relevant)、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同时,要制定行动步骤与时间表,规定目标完成日期或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制定任务目标进度表,提出实现具体目标的人员行动方案。另外,还要及时评估目标完成情况,总结整个团队运作的优点和缺憾,及时吸取团队建设的经验。

为保证团队实现目标,还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团队运行机制:一是建立社会需求导向的专业建设发展机制。要根据社会需求程度与招生前景,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做到合理分配、有的放矢。二是建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团队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统一协调的激励机制、进出机制等管理机制,促使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建立紧密配合、相互依存的团队协作机制。针对教师分布区域的不同,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多样性状况,一方面围绕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创设教师协作空间;另一方面定期开展远程教学研讨活动,研究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四是建立面对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有效沟通机制。这要求教师不仅能利用网站、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网上论坛等异步通信技术,还能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电子教室、即时通信、移动设备等同步通信技术。五是建立内部监督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证机制。通过教学检查、过程监控和参加各种比赛、学生评价等,加强对教学团队的绩效评估。

胡立峰(国家开放大学副教授):从功能和作用出发搭建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架构

课程教学团队是若干教师或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机制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在时空分离的远程教育环境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沟通障碍,而教学团队只有在充分有效的信息传递中才能发挥作用,这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滞后于普通高校,以及教学团队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探讨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运行问题,必须首先明确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功能与作用,然后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构建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架构及高效运作机制。

如果将远程教育教学过程划分为学生入学前、学习过程中以及学业结束后三个阶段,那么,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应具有如下功能:一是“研学”和“建学”功能。这是教学团队在远程教育学生入学前应具备的功能。其中“研学”是指对课程知识结构、学习内容进行研究,为建设适合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奠定基础;“建学”是指学习资源的建设。二是“导学”和“助学”功能。这是教学团队在远程教育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功能。其中“导学”是指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运用学与教的理论,结合天网、地网、人网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引导、辅导、疏导、督导等,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助学”是指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包括媒体支持服务、教学信息支持服务、面授辅导支持服务、学习交互支持服务以及教学设施支持服务等。三是“跟学”和“追学”功能。这是教学团队在远程教育学生毕业以后应发挥的功能。其中“跟学”是指在学生毕业以后,教学团队仍然对学生进行跟随教育,既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也对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追学”是指在课程教学资源更新或学科知识有新进展时,教学团队及时将相关课程信息提供给已毕业的学生。而且“追学”与“跟学”的区别在于,“追学”更具有主动性。

基于上述功能,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可采用两种组织架构:一种是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正式组织;另一种是由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侧重教学创新,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为重点的教学组织。其中,第一类以将专业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为目的,而且这种传授是在面对面基础上完成的;第二类更加侧重于学科的发展,以专业知识建构及跟进发展为主要目的。无论在哪种结构中,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都是一个涉及高校(或业内专家)、主讲、主编、课程主持教师、远程教育专家、媒体专家、一线教学骨干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大团队”,都可以将其分解为思想架构、行动架构、服务主体架构以及支撑架构四部分,并且通过对这四部分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人”形架构。其中,思想架构主要由主编、主讲、主持教师组成;行动架构主要由责任教师、班主任、一线教学骨干教师组成;服务主体架构主要由在校生和毕业生组成;支撑架构主要是由学习支持服务人员、远程教育专家、媒体专家等组成。

王然(国家开放大学讲师):立足学科特点建设课程教学团队

远程教育工科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性、操作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工科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针对工科课程的特点,以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为指导,如杜威的实践论、颜元“习行”教学法以及心理学的激励理论等,进行多角度探索研究。根据工科类课程的特点,工科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是确定团队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其中,方向性原则是指团队的目标,与学校的目标、任务相一致;整体性原则是指要兼顾学校和教学团队的整体性,避免政出多门。

二是明确团队的组成结构。从学校层面来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电大系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高校普通教师;从行业企业层面来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行业和企业专家;从科研单位层面来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远程教育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工程教育专家。

三是确定团队的组织形式。从教育管理学角度来看,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机构有以下几种形式:直线式、直线参谋制、矩阵式、事业部制。从实际情况出发,工科课程教学团队可采用矩阵式的组织形式。在矩阵式结构中,纵向设有管理——从资源建设的各个环节展开工作,横向设有项目——目标协调关系,各团队成员的垂直系统和各项目的水平系统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矩阵式组织”可以打通成员之间的横向沟通,强化自动协调机制,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团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对有些成员可能形成多重领导。

四是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在开放大学内部,发挥系统优势,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和实施;在与行业企业合作中,参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说明等方案制订,以及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在与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中,积极参与教学资源设计、建设,努力实现学科理论、前沿技术与资源建设深度融合。

总之,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运行,对于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及时把握学科发展和行业现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技术与资源建设的融合,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李广德(国家开放大学讲师):构建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应着眼于创造力的提升

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是一个涉及远程教育教师“教”与学生“学”等多方面人员、社会关系以及信息技术的复合体,其组成复杂、功能强大、动态开放,具备复杂系统的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因此,可采用复杂系统及其相关理论队进行研究与探索。复杂系统具有涌现性、非线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特点,各组成部分在相互作用下产生创造、涌现新特性。从能量、多样性及适应性三个角度来看,复杂系统的创造力与其所具有的能量和多样性成正比,与适应性成反比。对于社会复杂系统,从能量上看,社会系统的能量既有物质能量,也有精神能量。其中,物质能量是群体运行的物质基础,精神能量是造成群体创造力差别的主要力量。从精神能量角度看,影响群体创造力主要是创新精神。鉴于此,对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模型的构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创造力影响因素分析。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创造力模型中的“物质能量”指的是团队成员所具备的物质基础,如成员的来源、结构、组成、学科背景,交流媒介等。“精神能量”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主要是指成员的创新精神,也包括团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团队文化。“多样性”指团队能量构成的多样化与复杂程度,如组成的多样性、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融合程度;思想、文化多样性;荣誉导向多样性;自由、民主、包容的环境等。“适应性”指团队成员及团队整体对现状的满足程度,适应是指对现状的完全满足,不适应则是指不安于现状,不断追求进步和寻求变化。

二是远程教育“教”与“学”的分析。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教师的“教”主要体现在各种学习资源的提供和对远程学习的辅导上,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在利用已有资源的自主学习以及对各种支持服务的依赖上。

三是团队构架。从教学和助学两个角度来考虑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即可由“导学系统”和“助学系统”来构建这个复杂系统。其中,“导学团队”主要解决学习资源建设和提供的问题;“助学团队”主要解决学生自主学习支持及帮助的问题。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主编和主讲、媒体专家、教学设计人员、资源编制技术人员以及资源建设管理人员等都属于“导学团队”,主要负责教学资源建设;辅导教师、班主任、班长、学生、教学和教务管理人员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人员都属于“助学团队”,是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的主体;而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远程教育专家以及教学研究人员则是连接“教”与“学”的中心和纽带,在两个子系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具有关键作用。尤其是作为连接电大系统之外的主编主讲与电大系统内部的所有教学、教务及管理人员的主持教师,在整个复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十分重要,是系统的关节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如何提高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创造力应是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关注的焦点。从复杂系统创造理论的视角分析,要促进团队创造力的提高:一要搭建平台,即为团队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二要遴选合适的团队领导,一个富有创造性、专业水平高、胸怀博大、号召力强、富有领导艺术的团队领导,能够有效激发团队的创新性和创造力;三要充分发扬民主,以众多成员的意愿、共同利益为团队的行动准则,最大程度地尊重个人自由,鼓励和保持团队成员的自由精神和独立个性,鼓励和保护个人的新想法和新理论;四要完善沟通和激励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的线上和线下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和机制,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成员给予恰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侯凤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把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支点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师资状况始终不尽如人意。2010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农科专职教师全省共10人,在校生3110人,师生比1:124,低于国内远程教育师生比均值1:50。为破解师资缺少的难题,内蒙古电大于2009年先后组建了“一村一”管理类教研组、六个专业教学团队和八门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由省校、分校、教学点专兼职教师组成,以网络平台或其他信息通信技术为手段,开展教研活动,共同研究区域教学实施方案,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然而,两年的团队运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队员分散在不同的区域,隶属于不同的学校,并且各自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二是团队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责、权、利不明晰,评价机制跟不上。所以我认为,开放大学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为支点展开:

一是合作理念及精神的培养。开放大学的文化特征和核心理念,需要复合型、创新型、合作性人才的培养以及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人才的深度融合。合作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争取系统内、外力量的支持,尤其是普通高校和研究所等外部力量的支持。

二是个人能力的锻造。个人能力是学习与实践的结果。在学习进修上要偏重理论、理念、知识、技能的传承、交流、吸纳,如在纵向上接受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内师资培训,在横向上参加区域内科研院所的培训学习,或者跨地区、跨国界的学习交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增强能量叠加,提升个人能力。

三是优秀领队的选拔。领队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能够凝聚人心,是激励团队斗志的特殊人物。领队需要承担起组织、协调团队成员,统领团队工作,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团队共同愿景的重任。

四是制度的运行。团队的运作过程也是制度的落实过程。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是教学团队运行的基石和保障。如教师准入制度、导学教师行为规范和工作章程、各层级教师职责划分、教师培训标准、自我评价制度等。

五是机制的保障。教学团队不缺乏各种管理制度,缺的是对制度和章程的具体执行。制度如何落地,需要评价监督机制为保障,如成员业绩考核和团队绩效评估、职称评聘、国内外交流学习、带薪休假以及各种奖励与惩罚等机制。

杨凤威(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讲师):深入研究电大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需求特征

在教学团队概念出现之前,电大系统针对远程教育师生分离的特征,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组织形式探索。一是“四级传递链条式的教学形式”。在这个教学链条中,各级电大教师任务分工明确,互不交叉,独立作战,信息逐级传递。这种形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学信息逐级衰减、团队效率存在内部损耗、受各级电大课程教学短板制约、教学力量难以集中、教学资源难以共享互补、教学难以深化等。二是“地区协作组形式”。上世纪80年代,电大系统曾按我国大行政区划分范围成立过“地区协作组”,这种方式的弊端主要是:成员仅局限于省级电大的教学负责人,在组成与工作方式上均存在行政性和封闭性特点,一方面不适于推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三是“中心教研组形式”。为把全国电大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从教学全过程考虑和实施教学工作,中央电大严冰副校长在1996年提出了“大教研室”的设想。电大“中心教研组”实践就是这种设想的一种具体体现。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对于发挥电大实践系统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系统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中心教研组”运行机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实践中没能够有效开展并深入到课程层面的常规工作中。

在上述探索的基础上,中央电大2009年又启动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首期选择了7门课程为试点,开始组建相应课程的教学团队。随后,一些地方电大也纷纷进行了课程及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和尝试。教学团队概念的出现,使电大系统在提高教学组织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上都找到了新的突破点,有助于打破电大“四级传递链条式”的教学模式,使各级电大的教师能够直接和学生在同一平台上,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水平,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过程的落实及教学研究的开展,为教师自身的学习、发展与提高创造了平台与机会。

电大系统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与普通高校有共同之处,如都具有组织去行政化与非正式性、目标明确性、合作一致性、结构梯次性成员互补性等特征;另一方面,电大系统毕竟不同于普通高校,其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背景与需求,如团队成员构成与背景多样化、分布异地性、沟通方式远程化等,这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差异化处理。具体而言:一是要更多聚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更加适合于远程学习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与方法,找到适合于本地区、本专业、本课程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达到提升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的目的。二是要以开放大学的学科建设引领课程教学团队的发展。按照适应需求、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彰显优势的原则,处理好一般学科与主要学科、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关系,明确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路径和措施,重点打造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优秀教学团队,为开放大学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要统筹规划,以制度与经费为保障,以利益与考核为驱动,建立完善的团队管理机制,做好有关制度的顶层设计、激励与考核机制。四是要以培育教学团队的文化与精神为契机,促进电大的系统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培育课程教学团队的文化与精神,也是培育整个电大系统团队的精神与文化,有利于促进电大系统的建设。

张安(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讲师):注重分析电大系统课程教学团队的现状与特点

从2009年中央电大组建首批课程教学团队开始,电大系统近年来陆续组建了不同层级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团队,实施了基于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平台的异地实时与非实时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协同一致的教学局面。但目前团队中仍然存在着专业力量不足,人员短缺,沟通不畅等问题。针对此,我依据I-P-O理论,即输入( input)- 过程( process)- 输出(output)的团队系统理论,以西安地区普通高校和电大教学团队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和对比分析的方式,从团队的成员组成、运行方式(主要是沟通方式)、任务完成情况、个人成长等几方面研究了电大系统和普通高校教学团队的差异性:

一是在团队成员组成上,电大课程教学团队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例均不如普通高校,教师的学科研究能力和水平无疑有待提升。二是在交流方式上,电大教师的沟通方式更为多样,有同一时间不同地点(QQ群,专业论坛等)、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论坛非实时留言)、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邮件)等多种方式。三是在任务完成情况上,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和电大系统虚拟团队虽然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但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却有着很大的区别。电大系统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相当一部分工作和团队工作无关,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通常包括团队工作内容和非团队工作内容;而普通高校教学团队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团队工作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大系统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工作困难的程度。四是在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上,电大系统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大部分都在团队工作中得到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接受了相关培训,自身素质、理念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与普通高校团队相比仍然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电大系统课程教学团队是一支老中青结合、专业开放、理念先进的队伍,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电大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因此,课程建设和教学学术是电大系统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最终目的,教师队伍建设应作为教学团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今后团队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刘小星(国家开放大学讲师):课程教学团队须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支撑

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学团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和契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应该与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支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是以此为立足点,开展相关的实践。

第一,明确课程教学团队的任务。通过发现、分析、研究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团队近期和远期目标,制定明确、有效的解决方案,实施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解决教学问题、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确保上述任务的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遵循下述原则进行组织架构,即教学、科研、管理相结合;电大、普通高校、行业相结合;电大各层级教师相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团队成员的不同身份和参与教学各个环节的经验,为解决问题提供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制定团队近期的主要目标。针对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依据和办法;通过团队运行,提高团队成员教学水平、研究能力和协作精神;探索教学、科研、管理相结合,电大、普通高校、行业相结合,以及电大各层级教师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运行机制和规则;形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试行)”并不断提高课程平均通过率。

第三,借鉴“麦当劳化”理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标准化教学。一方面进行目标分解,明确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即非专业教师过多,各层级教师缺乏有效的协作和互动;教学设计方案无法对教学起到指导作用,教学方法五花八门、随心所欲;现有教学媒体资源不足等。另一方面进行任务分解和分工,首席主持、核心成员和骨干成员各司其职、协同工作,共同进行标准化教学和教学设计方案的改革,制定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教学资源组合应用方案、标准化教学中包含的各种相关标准以及在教学团队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并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检验方案的实施效果。

通过课程教学团队的努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制定团队管理制度文件和相关教学标准、促进团队成员个人成长与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工作过程评价、教学成果评价、科研教研水平评价、个人发展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团队评价机制,还使得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和发展潜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更加符合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案、教学标准和支持服务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支持服务,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实践表明:课程教学团队对教学改革的支撑作用是多方位、高效率和不可替代的;课程教学团队需要对出现的问题(如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进行及时的研究和改进,才可能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发挥巨大的效力。

王窈惠(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编审):利用群件技术实现课程教学团队的协同工作

远程教育的特点是师生时空分离,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问题。因此,远程教育的运行规律与群件技术具有共通之处,即都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交流(远程学习)、协调(组织管理)、合作(共同的目的)及信息共享(学习资源)为目标,支持群体工作。因此,团队作业在远程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远程教育团队中利用群件技术,倡导其双向互动、自由点播、协同工作的理念,使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对解决远程教学时空分离状态具有本质意义,这也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组建的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区别于传统方式组建的课程教学团队的重要地方。

在群件技术支持下,课程教学团队可以有效地应对知识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教学内容越来越实用化、教学时间越来越自主化所带来的挑战,通过对时空的两维支持来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使组织成员的协作更为方便和快捷,从而使学习者可以不受职业、地区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学习。

利用群件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可以先将组织成员分为三个工作组,然后组成协同工作的工作组模式。这三个工作组分别是:核心组,骨干组,重点组。其中,核心组成员为中心组教师,主要发挥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以及资源发布、整合、遴选、反馈意见修正等作用;骨干组成员包括课程教师、管理教师、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主要发挥实施教学、教学管理、信息交流、协同学习、组织共享、协同感知、评价和跟踪的作用;重点组成员为学生,是群件的交流、协调、合作、信息共享中心的重点服务对象,也是信息传递的终点和反馈的起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课程资源整合为重点,通过面授、协作学习、实时和非实时交互,跟踪学习及评估测验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程中心进行及时调整,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群件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团队协同工作时所面临的时空限制问题,改善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的状况,使课程教学团队信息流形成封闭且具有自动调节和升级的通道,从而改变了教学的构成、方式和效率。

孙冬青(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在网络课程建设与运行中推进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工科远程教育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提高电大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电大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AutoCAD工程绘图及实训”网络课程从教学网站的建设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及课程考核的实现,在实践探索中努力契合教学团队的建设目的及职能。

课程教学团队由学术带头人、课程专家、骨干教师(含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共11人组成。成立伊始,课程教学团队明确该网络课程建设的任务和教学团队的职责:一是制作每章节教学课件,录制教学难点及知识点视频,结合生产实际设计教学案例和有助于提高学生操作水平的练习题,并给出详细的视频演示;二是进行课程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制定与发布课程教学文件和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拟定网上教学活动安排(包括网上课程辅导教学和网上实时答疑),及时与学生沟通,引导、督促学生上网学习,进行教学意见的征求与反馈;三是通过网上实时课堂进行课程导学、重点难点辅导和期末辅导,通过网上非实时交互答疑、及时回复学生问题,完成网络形成性考核作业的编制与评阅以及试卷分析工作。在网络课程运行过程中,由团队教学设计专家带领,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模块划分。划分后的模块包括课程导学、视频教学、实训指导、章节内容、课程考核、课程资源及交流园地等,并要求在各模块的建设和运行中体现团队协作的优势和力量。(待续)

(根据会议资料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作者:姜玉莲

第4篇:团队建设与团队沟通

1.团队建设---内涵和重要性

2.团队建设中的大局观和大局意思

3.缺乏团队意识---表现

4.缺乏团队意识---重要性

5.团队精神---行为表现

6.团队建设中---沟通方式

7.团队建设中---沟通---技巧与方法

8.如何沟通应注意---问题

9.团队精神与沟通技巧---运用、考核 --培训方法案例分析 互动式讲解方法

培训时间:2013年5月21日

培训老师:待定

第5篇: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通过团队协作,完全能够成就完美的事业”

团队精神的内涵:1.凝聚力和归属感2.相互协作的合作氛围3.高昂的士气-尽心尽力、全身心投入

形成阶段是团队发展进程中的起始步骤。特征为多元性、热情投入,此时应做好的关键工作是确定方向、目标与计划

磨合期,团队目标更加明确。特征为分歧产生、规则不明,此时应做好的关键工作是明确规则建章立制,团队领导要接受及容忍团队成员的不满,允许成员有机会表达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不能因此产生情绪也不必自己忍受,更不要希望通过压制来使其自行消失。

经受了磨合期的考验,团队进入了相对正规的发展阶段。特征为凝聚力开始形成,气氛融洽,形成共识。在这一阶段,团队领导应对团队成员所取得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表扬和激励。

表现期,团队成员积极工作,绩效很高,信心十足,彼此能够开放、坦诚、及时地进行沟通。团队相互依赖程度高。他们经常合作,并在自己的工作任务之外尽力相互帮助。此时,团队领导的工作重点是帮助团队创建文化和理念。

以目标为导向,有了目标才能聚焦,资源才能不会浪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有全局观念。不谋全局,难谋一域。必须清楚自己拥有的资源,然后据此论证和确定量力而行的行动计划和方案。行动时要强调团队配合,分工协作,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调整方案。

过程控制的ABC法则:A、执行前激活,设定执行计划和目标、职责分明、操作手册和准则明确。B、执行中监督,及时汇报反馈,收集分享信息、明确最后期限,避免错误发生。C、执行后总结,不断反思,及时改善,收集建设性反馈。

管理者的基本任务:将任务转化成工作目标;将工作委派给属下;授权和辅导属下有效完成工作;激励属下高效达至目标。

委派工作六步曲

1. 解释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2. 说出自己的要求,具体怎么做

3. 工作的职责范围

4. 最后期限

5. 听听对方的反应,做的方案

6. 跟进督导

一个经理能够激励他人,便是很大的成绩。要使一个公司有活力、有生气,激励就是一切。你也许可以干两个人的活,可你成不了两个人。你必须全力以赴,去激励另一个人,也让他去激励他手下的人。

世间不缺少美,只缺少欣赏和发现。

可以通过以下激励手法进行激励:1. 愿景激励2. 赞美激励3. 荣誉激励4. 晋升激励5. 情感激励6. 培训激励7. 竞争激励8. 授权激励9. 娱乐餐饮激励。

第6篇: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

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培训日志2)

作者:信息林2012北师大培训日

培训时间:2012.10.914:30-18:00 培训主题

主讲教师

主要内容 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 陈飞星 培训方式 联系方式

培训体会 ■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 教育要更好地面向素质教育◇ 强调综合素质的提升◇ 基本等同于“情商”训练 ■拓展训练: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重体验、感悟◇ 寓教于乐(游戏教育法)◇ 团队学习,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 户外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游戏1 团队建设 ■游戏2 群口相声:台词举例(1)是否有合理的分工协作?是否以实战状态(比赛时的站队方式)进行了演练?是否还应用了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团队完成任务?你是否认识到:团队的成败取决于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 ■游戏3生日排序:任务与规则领导力:队长有没有发挥作用?队长的领导意识和领导能力如何?如果我是队长,我会怎么做? 最能引起我思考的问题是:

通过三个拓展活动,引发我思考的问题是:创建一个有实力的成功的团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队长在团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我最有帮助的内容是:

通过游戏活动大家总结出以下结论,对我们今后开展团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1、良好的团队应分工明确,用人所长,每人专注一个单项,就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2、在规则许可的情况下,打破常规,工作流程。

3、而且领导要把好的方法固化为制度,让大家执行。

4、做领导者地位举足轻重,要有指挥意识,让众人服从。

5、要学会倾听,倾听不同的意见,产生思想的破撞。 自己产生的思想与打算是:

第7篇:团队建设与管理

从《三个和尚》到《西游记》

——团队管理的理念

“理念”,顾名思义,即理性的概念。“管理理念”即管理在理性方面的概念。“管理理念”的提升就是对管理的进一步认识,简而言之,就是对管理的重新定义。

从个人到团队,从几个人组成的小工作组到几万人的大公司,团队大小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赢得最终的胜利。而在赢得胜利的这个过程中一个好的管理理念无疑是最重要的。从《三个和尚》中毫无管理的制度,三人没有明确的分工对共同的工作都想着自己,自私自利不肯吃亏;对比一下《西游记》里面四人组成的团队中有一个主要的领导,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一套必须遵循的管理制度,师徒四人各有所长、各施其责、分工明确,这两个故事虽然都是虚构的人物虚构的事件,但是他们都体现了现实中确实存在的团队管理的问题。这是两个成对的团队一个没有管理的体系最后的失败,一个有着明确的管理理念最终走向成功,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团队的建立后还必须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理念来建设它。

那么一个成功的团队要怎么建设呢?

我认为,首先团队的管理者必须要有良好的使命感和价值观。使命感会指引你前进,价值观所描述的则是引领你到达目的的行动,原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说过“有效地使命须要在可能的目标与不可能的目标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命既要给大家一个清晰地方向,以赢得最后成功的导向,也让我们充满雄心壮志,感觉到自己是团队所做的伟大项目中的一部分。只有自己感觉团队所做的项目里面的成果有自己的一部分,那样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才会更有信心和动力做下去。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逻辑,而在于成果;不但要正确的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现代管理学将管理者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得管理者是做“确的事”的管理者。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目标愿景、发展方向、前景策划、宏观规划、资源整合、总体战略、整体把握、综合平均、运筹全局”这类内容;第二层次得管理者是把“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的管理者。“正确的做事”强调的是效率,其结果让我们更快的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其结果是确保我们的工作是在坚持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管是哪一层次的管理者都是全局运筹的决定性人物,他们的行为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与否。因此,不论是哪一个层次的管理者都须有良好的使命感和价值观。这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工作态度,更是管理者应有的一种很重要的管理思想。

《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之所以能成功一方面是唐僧的崇高的使命感,西天取经是他们使命,而拜取真经则是他价值观的体现。当然,价值观和使命感只是团队成功的众多因素中的其中一种,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出了有以上所说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外,管理者还要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和管理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建设成功团队的第二个因素是管理者的工作思路和管理的方法。一个好的管理者绝不是靠一张铁青的脸、一个玄机重重的头脑,而是靠知识与经验造就的实力、与人为善真诚待人的心肠和人人平等的原则性,威信、威信,信是关键,有信自有威。成功的管理者都有着一个时刻清晰的头脑,知识和阅历是管理者对团队队员压倒性的力量,对一个项目从破土施工到竣工管理者必须在大脑里面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且能完整的表达出来让团队中的成员明白管理者的思路,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有灵感而且必须确定好一个想法后就不要再

改动,不然下属的队员就不知道改怎么做;除了知识阅历,成功的管理者还必须有一张慈祥可敬的脸,一个能容忍下属犯错的胸襟。此外,管理者必须有实现战略和理念的方法,勤于发现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是一个管理者应有的基本的能力。问题是团队努力的方向,工作就是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也是团对潜在的成绩,成绩是解决问题的结果,问题越多越大,解决后团队的成绩也就越多越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团队也在不断的成长成熟,每解决一个问题团队就向着最终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同时,批评也是管理必要的方法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手段。从不批评下属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会批评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批评不是苛责和谩骂,批评应成为一种激励方式。因此批评必须建立在所犯错误事件主体的基础上,不要做任何延伸。批评要以指导、校正工作为目的。所以好的领导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是团队建设的一个进步。

在现实生活里面我们的团队中除了有唐僧一样的领导还要有猪八戒一样的下属,我觉得猪八戒这个角色在团队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连接领导和下属的一个和好的桥梁,但是这样的角色他自己对这个团队一定是忠诚的,一定是要回味团队的建设着想的人物,是一个能够让领导放心下属信任的人物。为什么说这样的角色很重要呢!因为管理者日理万机,难免会对下属大骂两句,或者是下属有什么原因吧事情搞砸了而没法向领导解释,如果任凭这样闹下去团队的建设就会遇到挫折,这时候猪八戒这个角色就起到至关重要的解释作用,他们协调上级和下级之间的矛盾,让团队快速的发展。

在成功的过程中管理者得成功领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一个再好的管理者没有好的下属也是徒劳无功的,《西游记》中唐僧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但是,知识他一个人是不会取得真经的,他们师徒四人分工明确缺一不可,正所谓团队团队没下下属的领导者不叫领导者,那顶多知识个体;同样没有管理者的团队也不是团队,那是一盘自私自利的没有共同目标更不会合作的散沙。

所以,我觉得成功团队的第三个因素是要有一群“听话”的下属。这里所说的“听话”并不是说对领导着得绝对服从。没有任何雇员能让老板完全满意,没有任何下属能让领导完全满意。如果有,那么也是暂时的,也是靠拍马屁得来的,不能长久。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都不尽相同。一个好领导,要能容忍下属犯错,更要容忍下属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做上级的对下属宽容一些,做下属的对自己严格一些,一个集体才能团结和睦,才能共同做好事业,如果恰恰相反,组织则无战斗力。都说不能当成功的领导者就做一个合格的被领导者,在日常的工作中领导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就需要有能力的下属大胆的直言进谏。没有完美的领导靠自己的能力成功,只有善纳忠言的领导靠不断的接受外来的信息来获得成功,有好的领导需要有好的下属才能建设一个成功的团队,作为下属不仅要听从领导的安排也要知道领导为什么这样的安排,有意见或对团队的发展有意义的想法要大胆的向领导提出。同样,团队的领导者不能凭自己的好恶用人,否则,团队里的人才会变成“清一色”而缺少活力。团队越大,人才越要多元化。人才的多元化反映在不同层面,就是:既有高学历、理论基础强的,也有实战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的;既有做事严谨、心思缜密的,也有做事麻利、速战速决的;既有服从度、配合度好的,也有个性飞扬、能有自己主张的;既有求稳安定、默默无闻工作的,也有喜欢表达、遇事都要抢着做的;既有务实的、有耐力、能做具体工作的人才,也有务虚的、有好理念、有好方法、能统筹全局管理型人才。

如此一来,团队中各种人才形成互补优势,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将不断加强。领导者如果只“好”一种类型的人才,则企业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所以团队中的领导和下属都对团队的发展抱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一个成功的团队将指日可待。

《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能自给自足,那是他觉得自己为自己做事没有吃亏,而有三个和尚后却没水喝,那是他们没有一个管理者,也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理念;而《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能成功的取到真经,是因为他们有好的领导者也有比较完善的管理理念。一套完善的管理理念能指导一个成功的领导,一个成功的领导能带领一个团队走向团队最终的目标,小

说中这样写,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呢!学院班级:传媒学院10动画姓名:盘 小 东学号:104170137

第8篇:团队管理与建设

团队管理与建设 回首走过的4年风雨历程,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赢生存,以创新促发展,以管理创效益,成长的每一步都蕴含着我们的梦想与追求,凝聚着全体员工的智慧与努力。

金伯爵这个主题婚礼酒店的领航者,以每年一个分部的光辉业绩壮大着。 2009年7月18日金伯爵主题婚礼酒店(长风店)成立,2010年9月27日金伯爵主题婚礼基地(胜利店)成立,2012年9月27日盛唐华彩主题婚礼世界(晋阳店)成立,2013年9月27日盛唐华彩主题婚礼中心(下元店)成立。

伴随前进的步伐金伯爵集团正式成立。统一思想,统一管理,统一出品,统一奋进是我们的标准。对于企业管理就是这样,尤其是管人。如果只“管”也好办,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和一些措施,让其执行就行了,能干就干,不能干就算,而“理”就不只是在工作人员有了问题帮其改正,而是要把制度人性化,措施感性化,不只是要工作人员能听从指挥,而是要让工作人员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现代企业中,团队是以部门的形式出现的,我们也可以将公司比作为一个大的团队,金伯爵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团队是由不止一个人的成员组成,因此团队的成员在性格和思维模式上、才能上、行为方式上等都会不一样,事实上,企业管理者也很难得看到有着各方面因素都相同的成员组成的团队。下面金伯

爵主题婚礼酒店就简单介绍一下企业管理者如何做好团队管理工作:

1.各成员定位和职责要分清楚。这样可以避免团队成员之间职能混乱,工作交叉干预、重复建设的事情出现。定位和职责最好尽量的量化到点,具体到单项工作,这样虽然有些费功夫,但效果一定会看得到。特别是一些部门组织架构复杂的企业,职责和职能定位模糊,很容易造成踢皮球和工作的重复建设等现象出现。比如一个团队中,既有企划,也有策划,还有策略、文案,这些岗位工作内容有些相似,企业管理者如果不明确好职责和职能,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方向盲目、重复建设严重等事情出现。

2.要了解每个成员的性格、才能,要用好人,必须得了解这个人能做什么,有什么特长,行为方式特征是那些。企业管理者可以从生活中和工作中去了解,生活中当然是闲聊、娱乐、吃吃饭什么的,工作中可以体现在对成员以往工作经历,谈吐、现在的工作表现上入手来了解。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在经过短暂的接触和沟通后很快便能对团队成员的性格、才能了解得一清二楚。

3.团队目标引导。一个团队运作的时候,团队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个团队的存在是干什么的,是围绕什么事情在运行的,如果是单个项目组成的团队,企业管理者应该清楚的向团队阐述项目的目标。

4.要有一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俗话说,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一个团队也应有一个大家都应该遵循的一个规章制度。很多企业管理者比较讨厌管理制度建设,觉得有些沉冗和多余了,其实则不然,企业管理制度是一个附属的判断标准和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体系,智能化的机器没有人去操作会自行处理,这是因为植入了固定程序操作的指引系统,因此,有了制度的团队也是一样。

5.要管理好团队,需要有一套合适的绩效激励体系。每个企业的管理模式都不同,但是要驱动每个团队成员前进,得有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绩效激励体系是个性化的。用市场的角度看待,就是将每个团队成员当成企业管理者的消费者,实际中每个消费者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因此,激励体系也应该是了解成员需要而进行制定的。

第9篇:论亮剑精神与团队建设

亮剑精神就是具有独特的组织性、凝聚性和忠诚性,依靠积极战斗不断取胜并不断发展壮大的英雄团队精神,也是一种我们对团队、企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责任感的精神,更是企业员工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将个人的力量与企业有机的凝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发展的战斗精神。

正如“亮剑精神”之于军队是必须的,它之于团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也是必须的。现以办公室为例,浅析亮剑精神与团队建设。

一、亮剑精神之需要坚强的领导力 对于任何一个团队,领导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坚强的领导力可以使散沙聚成顽石,无坚不摧;软弱的领导力也可使好钢化为碎屑,毫无刚性可言。李云龙的部队之所以“所向披靡”,与其坚强的领导力密不可分。但是,管理者的领导力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多方面的促成和不断加强。

领导力来源于管理者的示范效应。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亮剑》中,李云龙等军官们舍生忘死,冲锋在前,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激发了全团的旺盛斗志和必胜信心,换来了战士们的由衷钦佩和坚决服从。不可否认,管理者可以通过奖励、处罚等手段增强领导力,但对于员工而言,这些手段往往被动性大于主动性,效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而管理者的身先士卒,却可以使得员工主动跟进,主动关心和参与团队建设,管理者的领导力自然增强。

领导力来源于对结果的满意度。管理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最终的结果才是检验管理是否真正有效的标准。邓小平同志指出,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著名的“猫论”,它清晰明确地表达了结果的重要性。令敌人胆战心惊的独立团,面临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仍能够在李云龙等的率领下,攻必克,战必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总能率队打胜仗的统帅,自然能够获得士兵的信任, 领导力来源于对下属的关心。激励的方法之一,就是管理者对员工的真诚关心,包括个人进步、工作指导、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这种激励,既归属物质激励范畴,更归属精神激励范畴。它可以极大激发员工的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有效提高管理者的威信和领导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大大促进团队的发展。在攻打日军驻守的平安县城时,李云龙为减少士兵的伤亡,不惜牺牲新婚妻子;在贴身警卫员遭土匪杀害后,不惜身受处分也要剿匪报仇。上司关心员工,员工必然回报上司,团队的整体领导力也就必然增强。

二、亮剑精神之坚决的执行力

管理就是决策。只有对决策不折不扣的坚决实施,才能实现决策的既定目标。可以说,执行力是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强大的执行力,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管理者的意图,实现的管理者所期望的目标。《亮剑》的诸多情节,向我们展示了李云龙部队的强大执行力,更为管理者如何增强团队执行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强大的执行力,依赖于正确而坚定的目标。通过多方考察和全面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并一以贯之地坚持目标,直至目标实现,这就是正确目标的坚定性。正确而坚定的目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顾虑,追随同样坚定的管理者,积极投入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之中,进而形成强大的执行力。八路军独立团为打击日军嚣张气焰,决定伏击精锐的日关东军。是役,独立团一营严格按照既定目标,不惧日军强悍,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以阵亡90%以上的惨烈代价,依靠冷兵器全歼日关东军两个中队,引起中日军队高层的极大震惊。如此强大的执行力从何而来,从坚决消灭敌人的目标中来,从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的目标中来!正确而坚定的目标,一旦被员工广泛接收,就会成为奋斗的导向和动力。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要合理制定目标,保持目标稳定,从而获得员工认可,形成强大的执行力,保证目标的实现。

强大的执行力,依赖于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执行,至少包括“愿意执行”和“能够执行”两个方面。“愿意执行”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是否形成执行力,则需要看是否“能够执行”,即有无“执行”的资本和能力。为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即对命令的执行力,李云龙部队始终进行着严格的训练,甚至不惜战士在训练中受伤。李云龙认为,训练中受伤,正是为了减少实战中的死亡。严格的训练,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为实战中的接连获得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提高团队的整体执行力,同样离不开对员工的培训和提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远见的管理者,能够正确处理工作与培训的关系,使每个员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不断提升素质,丰富知识,增强技能,丰富“执行”的资本,对管理者的决策能够有效地执行,保证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对于战略而言,执行力是对一个团队的真正考验,当然也是衡量一个团队是否形成的标志,战略是明确的方向,执行是朝方向迈进的过程,是一点一点的实施。所以说:团队应向亮剑精神学习,学习那种军令如山的坚决执行力,只有如此,战略的制定才具有实质的意义。

三、亮剑精神之顽固的凝聚力 一个优秀的团体,必然有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每个成员之间既竞争又合作,苦难时剑锋一致对外,建设中相互竞争,团结的团体才是有活力的。亮剑精神讲的就是上下一心,团结共进的气质。一个团队真正的团结并不单单体现在工作中。在我厂组织的文体比赛中,办公室成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此刻加油的声音,鼓励的眼神,也许是团队凝聚力最生动的体现。

四、亮剑精神之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 团队文化是团队之魂。一个没有文化的团队,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行尸走肉罢了。团队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同化员工意志、凝聚员工力量的精神。李云龙部队的文化,就是敢于拼搏、敢于进攻、敢于牺牲的“亮剑精神”,这是这支部队的军魂。李云龙的士兵有一种狼性,单看他们其中一个时和别的士兵没有什么差别,但站在一起,就有一种嗷嗷叫的“狼性”。正是这种“狼性”环境,造就了令敌人不寒而栗的铁血部队。同样,团队的文化环境可以塑造人才,对员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结合团队奋斗目标和自身特点,致力于塑造自己特有的团队文化,是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上一篇:高层管理培训下一篇:公寓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