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考试线路部分

2023-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规考试线路部分

国标安规电力线路部分试题

2014年《国标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对照学习资料

一、单选题

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规定了电力生产单位和( )工作人员的基本电气安全要求。

A. 电力生产场所 B. 变电管理所 C. 输电管理所 答案: A 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低电压用于配电的交流系统中( )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

A. 1000 B. 380 C. 250 D. 220 答案: A 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个人保安线是指用于保护( )。答案: C A. 个人的接地线 B. 工作人员不受电击的接地线 C. 工作人员防止感应电伤害的接地线 D. 个人安全的电线

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力线路的双重称号是指( )。答案: B A. 中文名称和设备编号 B. 线路名称和位置称号 C. 线路名称和设备编号 D. 英文名称和位置称号

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人员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至少( )一次。

A. 每两年 B. 每年 C. 每三年 答案: A 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 )、补充或更换。

A. 抽查 B. 偶尔检查 C. 检查 D. 结合安全活动检查 答案: C 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电力线路及配电设备上工作应有保证安全的制度措施,可包含工作申请、工作布置、现场勘查、书面安全要求、工作许可、( ),及工作间断和终结等工作程序。

A. 验电 B. 挂接地线 C. 工作监护 D. 装设围栏 答案: C 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线路及配电设备上进行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工作时,应向( )提出停电申请,由调度机构管辖的需事先向调度机构提出停电申请,同意后方可安排检修工作。答案: A A. 设备运行维护单位 B. 公司领导 C. 部门负责人 D. 上级单位 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A. 工作负责人 B. 外来人员 C. 工作人员 答案: C 1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有权停止作业并组织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A. 作业班班长 B. 现场负责人 C. 主管领导 D. 工作人员 答案: B 1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野外作业前,应根据野外工作特点做好工作准备,对工作环境的( )进行排查,并做好防范措施。

A. 风险 B. 隐患 C. 危害 D. 危险点 答案: D 1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除需填用( )的工作外,其他可采用口头或电话命令方式。

A. 工作间断 B. 工作终结 C. 工作许可 D. 工作票 答案: D 1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填用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答案: B A. 在停电线路上的工作 B. 需要线路或配电设备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工作 C. 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配电变压器台架上的工作 D. 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配电变压器室内的工作

1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事故紧急抢修工作使用紧急抢修单或工作票。( )进行的事故修复工作应使用工作票。

A. 连续 B. 非连续 C. 紧急 D. 一般 答案: B 1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事故紧急抢修工作( )。非连续进行的事故修复工作应使用工作票。答案: B A. 可不用工作票 B. 使用紧急抢修单或工作票 C. 记入操作记录簿内 D. 使用事故抢修单

1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一条线路、同一个电气连接部位的几条线路或同杆塔架设且同时停送电的几条线路上的工作,可填用( )。答案: A A. 一张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B. 一张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C. 一张变电第一种工作票 D. 一张变电第二种工作票

1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票由设备运行维护单位签发或由经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审核合格并经批准的其他单位签发。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行( )签发形式。

A. 单方 B. 双方 C. 三方 答案: B 1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票一份交工作负责人,另一份交工作票签发人或( )。

A. 分管领导 B. 工作许可人 C. 工作组成员 答案: B 1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持线路工作票进入变电站(包括发电厂升压站和换流站)进行架空线路、电缆等工作,应得到( )许可后方可开始工作。

A. 变电站工作签发人 B. 变电站工作许可人 C. 线路工作签发人 D. 线路工作许可人 答案: B 2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变更工作班成员或工作负责人时,应履行( )手续。

A. 工作票 B. 间断 C. 变更 答案: C 2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填用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 )的许可后,方可开始工作。答案: C A. 分管领导 B. 工作许可人 C. 全部工作许可人 D. 工作票签发人 2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许可人应在线路可能受电的各方面都拉闸停电、( )后,方可发出线路停电检修的许可工作命令。答案: B A. 验电 B. 装设接地线 C. 装设围栏

2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许可后,( )、专责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和现场安全措施。装设好现场接地线,工作班成员履行确认手续后方可开始工作。

A. 工作班班长 B. 工作许可人 C. 工作负责人 答案: C 2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停电工作时,( )在工作班成员确无触电等危险的情况下,可一起参加工作。 A. 工作负责人 B. 工作许可人 C. 专责监护人 答案: A 2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工作中遇恶劣气象条件或其他威胁到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工作负责人或( )可下令临时停止工作。

A. 工作票签发人 B. 工作许可人 C. 专责监护人 答案: C 2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填用数日内有效的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每日收工时若将工作地点所装设的接地线拆除,次日恢复工作前应重新( )、接地。

A. 填写工作票 B. 验电 C. 更换工作班人员 答案: B 2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停电设备的各端应有明显的( ),或应有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电气和机械等指示,不应在只经( )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

A. 断开点,断路器 B. 标示,断路器 C. 断开点,隔离开关 D. 标示,隔离开关 答案: A 2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线路上装设接地线前,应在( )验明线路确无电压。

A. 线路两端 B. 接地部位 C. 工作地点 答案: B 2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直接验电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验电器在设备的( )逐相(直流线路逐极)验电。

A. 进出线两侧 B. 进线侧 C. 出线侧 D. 接地处 答案: D 3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中联络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或其组合进行检修时,应在( )分别验电。

A. 两侧 B. 本体 C. 接地部位 答案: A 3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10kV及以下、35kV、110kV、500kV、±800kV电压等级,在验电时人体与被验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分别为( )。答案: B A. 0.7m,1.2m,1.5m,5.0m,9.0m B. 0.7m,1.0m,1.5m,5.0m,10.1m C. 0.7m,1.0m,1.5m,5.0m,9.0m D. 0.7m,1.2m,1.5m,5.0m,10.1m 3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装、拆接地线导体端应使用( )或专用绝缘绳,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

A. 木棒 B. 金属棒 C. 绝缘棒 D. 竹棒 答案: C 3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成套接地线截面积不应小于( )mm2,并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

A. 16 B. 20 C. 25 D. 50 答案: C 3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成套接地线应由有透明护套的( )和专用线夹组成。

A. 铜线 B. 多股软铜线 C. 钢芯铝铰线 D. 多股软铝线 答案: B 3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装设接地线、个人保安线时,应先装( ),后装( )。拆除接地线的顺序先拆( ),后拆( )。答案: A A. 接地端,导线端,导线端,接地端 B. 接地端,导线端,接地端,导线端 C. 导线端,接地端,导线端,接地端 D. 导线端,接地端,导线端,接地端

3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装设接地线时,可采用临时接地体。临时接地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 )mm2。临时接地体埋深不应小于( )m。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方应采取措施改善接地电阻。

A.

25、0.6 B. 190、0.6 C.

25、1 D. 190、1 答案: B 3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装设接地线时,可采用临时接地体。临时接地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 )。临时接地体埋深不应小于0.6m。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方应采取措施改善( )。

A. 180mm2,接地电阻 B. 190mm2,电阻率 C. 180mm2,电阻率 D. 190mm2,接地电阻 答案: D 3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中,需要断开耐张杆塔引线(连接线)或拉开断路器、隔离开关时,应先在其( )装设接地线。

A. 电源侧 B. 两侧 C. 线路侧 D. 大号侧 答案: B 3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装设接地线时,应( ),先装下层、后装上层,先装近侧,后装远侧。

A. 先装高压,后装低压 B. 先装低压,后装高压 C. 低压和高压同时装 D. 先装左侧,后装右侧 答案: B 4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同杆塔多回路部分线路停电作业装设接地线时,应采取防止接地线摆动的措施,并满足( )的要求。

A. 安全距离 B. 有效距离 C. 实际距离 答案: A 4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个人保安线应使用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截面积不应小于( )mm2,并有绝缘手柄或绝缘部件。不应用个人保安线代替接地线。

A. 10 B. 16 C. 20 D. 25 答案: B 4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临时遮栏应装设牢固,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 kV及以下设备可用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的绝缘隔板代替临时遮栏。

A. 10 B. 35 C. 110 D. 220 答案: B 4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地点或检修设备上悬挂( )标示牌。答案: A A. 在此工作! B. 从此上下! C. 止步,高压危险! D. 从此进出 4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恶劣气象条件下巡线和事故巡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 )、自救器具和药品。

A. 个人保护用品 B. 干粮 C. 防护用具 D. 饮用水 答案: C 4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大风时,巡线宜沿线路( )进行。

A. 上风侧 B. 下风侧 C. 线路内侧 D. 线路外侧 答案: A 4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气操作有就地操作和( )两种方式。

A. 电脑操作 B. 远程操作 C. 遥控操作 答案: C 4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操作票由操作人员填用,每张票填写( )个操作任务。

A. 一 B. 两 C. 三 D. 同类型多 答案: A 4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停电操作应按照“( )”的顺序依次进行,送电合闸操作按相反的顺序进行,不应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答案: A A. 断路器—负荷侧隔离开关—电源侧隔离开关 B. 负荷侧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源侧隔离开关 C. 负荷侧隔离开关—电源侧隔离开关—断路器

4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操作时,应按操作任务的顺序( )操作。

A. 跳项 B. 逐项 C. 经领导同意跳项 答案: B 5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操作机械传动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时,( )戴绝缘手套。

A. 禁止 B. 应 C. 不应 D. 视情况可以 答案: B 5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应使用( )的绝缘棒,并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A. 有延长节 B. 尾部接地 C. 试验合格 D. 有防雨罩 答案: D 5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高压开关柜手车开关拉至( )位置后,应确认隔离挡板已封闭。

A. 检修 B. 试验 C. 冷备用 答案: A 5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线路或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流时,( )触及其他带电部分。

A. 必须 B. 可以 C. 不应 D. 应 答案: C 5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测量带电线路导线的垂直距离(导线弛度、交叉跨越距离),严禁使用( )测量。

A. 测量仪 B. 地面抛挂绝缘绳 C. 皮尺 D. 绝缘测量工具 答案: C 5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砍剪靠近10kV及以下带电线路的树木时,人体、绳索应与线路保持( )安全距离。

A. 0.7m B. 1.0m C. 1.5m D. 2.5m 答案: B 5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10kV及以下、35kV、110kV、500kV、±800kV电压等级,在带电杆塔上进行测量、防腐、巡视检查、校紧螺栓、清除异物等工作,工作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距离应分别为( )。答案: B

A. 0.7m,1.2m,1.5m,5.0m,9.0m B. 0.7m,1.0m,1.5m,5.0m,10.1m C. 0.7m,1.0m,1.5m,5.0m,9.0m D. 0.7m,1.2m,1.5m,5.0m,10.1m 5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风力大于( )级时应停止线路上的工作。

A. 3 B. 4 C. 5 D. 6 答案: C 5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同杆架设的10kV及以下线路带电时,当满足邻近或交叉其它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且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只能进行( )的登杆塔检修工作。

A. 上层线路 B. 下层线路 C. 低压线路 D. 高压线路 答案: B 5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风力大于( )级时,不应在同杆塔多回线路中进行部分线路检修工作及直流单极线路检修工作。

A. 3 B. 4 C. 5 D. 6 答案: C 6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在绝缘架空地线附近作业时,工作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m(1000 kV为0.6m)。

A. 0.2 B. 0.3 C. 0.4 D. 0.5 答案: C 6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任何人从事高处作业,进入有磕碰、高处落物等危险的生产场所,均应戴( )。

A. 安全带 B. 安全帽 C. 防坠器 D. 绝缘手套 答案: B 6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高处作业应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应采用( )的方式 ,不应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应失去安全带保护。

A. 高挂高用 B. 高挂低用 C. 低挂高用 D. 低挂低用 答案: B 6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予固定。上下传递物件应用( )传递。

A. 抛掷 B. 人员亲自 C. 绳索栓牢 答案: C 6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土质松软处挖坑 ,应采取加档板、撑木等防止塌方的措施。不应由( )掏挖土层。

A. 上层 B. 中层 C. 下部 答案: C 6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攀登有覆冰、积雪的杆塔时,应采取( )。答案: D A. 系安全带 B. 防坠落措施 C. 临时拉线措施 D. 防滑措施 6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导线、地线上作业时应采取防止坠落的后备保护措施。在相分裂导线上工作,安全带可挂在( )上,后备保护绳应挂在( )上。答案: B A. 一根子导线,另一根子导线 B. 一根子导线,整组相导线 C. 横担,一根子导线 D. 横担,整组相导线

6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立杆时,顶杆及叉杆只能用于竖立( )m以下的拔稍杆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 A 6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整体立、撤杆塔前应检查各受力和联结部位合格方可起吊。立、撤杆塔过程中,吊件垂直下方、受力钢丝绳的( )不应有人。

A. 内角侧 B. 外角侧 C. 垂直上方 答案: A 6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紧线、撤线前,应( )、桩锚及杆塔位置正确、牢固。答案: A A. 检查拉线 B. 检查拉桩及杆根 C. 试上杆一次 D. 放松拉线 7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放线、撤线和紧线作业时,工作人员不应站或跨在以下位置( )。答案: C A. 钢丝绳圈外 B. 导线外角侧 C. 导线内角侧 D. 牵引绳或架空线的下方

7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或交叉档内,下层线路带电时,上层线路( )进行放、撤导(地)线的工作。答案: A A. 不应 B. 可以 C. 必要时可以 D. 办理工作票后可以

7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电力设备附近进行起重作业时,起重机械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10kV、35kV、110kV和500kV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分别为( )。答案: B A. 3.0m,4.0m,5.0m,8.0m B. 3.0m,4.0m,5.0m,8.5m C. 3.0m,4.5m,5.0m,8.0m D. 3.0m,4.5m,5.0m,8.5m 7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上的停电工作,应先拉开( )压侧刀闸,后拉开( )压侧隔离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再在停电的( )、( )压引线上验电、接地。答案: C A. 高,低,高,低 B. 高,低,低,高 C. 低,高,高,低 D. 低,高,低,高 7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等箱式配电设备( )设置验电和接地装置。答案: C A. 禁止 B. 必要时 C. 宜

7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高压配电设备验电时,应戴( )。

A. 安全帽 B. 棉手套 C. 绝缘手套 D. 手套 答案: C 7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架空绝缘导线( )直接接触或接近。

A. 可以 B. 必要时可以 C. 不应 D. 适当时可以 答案: C 7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高低压线路同杆塔架设,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时,工作人员( )穿越。

A. 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可以

B. 可以 C. 不应 D. 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 答案: C 7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上杆前,应先分清相线、零线,选好工作位置。断开导线时,应先断开( ),后断开( )。搭接导线时,顺序应( )。人体不应同时接触两根线头。答案: B A. 相线,零线,相同 B. 相线,零线,相反 C. 零线,相线,相同 D. 地线,相线,相反

7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风力大于( )级,或湿度大于80%时,不宜进行带电作业。答案: B A. 4 B. 5 C. 6 D. 7 8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应设专责监护人。复杂作业时,应增设( )。

A. 工作负责人 B. 工作许可人 C. 监护人 答案: C 8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运行维护单位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时,应组织到现场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判断能否进行带电作业,并确定( )、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A. 作业方法 B. 作业内容 C. 作业人员 答案: A 8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短接设备时,应核对相位,闭锁跳闸机构,短接线应满足短接设备( )的要求,防止人体短接设备。答案: D A. 最大短路电流 B. 短路电流 C. 负荷电流 D. 最大负荷电流 8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缆耐压试验分相进行时 ,电缆另两相应( )。答案: C A. 相间短路 B. 单相接地 C. 短路接地

8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10kV及以下、35kV、110kV、500kV、±800kV在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与带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分别为( )。答案: b A.0.7m、1.2m、1.5m、5.0m、9.0m B.0.7m、1.0m、1.5m、5.0m、10.1m C.0.7m、1.0m、1.5m、5.0m、9.0m D.0.7m、1.2m、1.5m、5.0m、10.1m

二、多选题

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规定了( )和( )工作人员的基本电气安全要求。答案: AB A. 电力生产单位 B. 电力生产场所 C. 输电管理所

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运用中的电气设备指( )、( )或( )的电气设备。答案: ABC A. 全部带有电压 B. 一部分带有电压 C. 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

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 )和( ),熟悉电气设备及其系统。答案: AC A. 电气知识 B. 职务 C. 业务技能

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作业现场的( )和安全工器具等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前应确认合格、齐备。答案: ABC A. 生产条件 B. 安全设施 C. 作业机具

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电力线路及配电设备上工作应有保证安全的制度措施,可包含工作申请、工作布置、( )、书面安全要求、( )、( ),及( )等工作程序。答案: ABCD A. 现场勘查 B. 工作许可 C. 工作监护 D. 工作间断和终结 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检修工作前应进行工作布置,明确( )、( )、( )、( )、工作方案和书面安全要求,以及工作班成员的任务分工。 A. 工作地点 B. 工作任务 C. 工作负责人 D. 作业环境 答案: ABCD 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现场负责人有权( )作业并组织人员( )作业现场。答案: CD A. 继续开展 B. 停留在 C. 停止 D. 撤离

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安全组织措施作为保证安全的制度措施之一,包括工作票、工作的( )和终结等。答案: ABD A. 许可 B. 监护 C. 停电 D. 间断

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除需填用工作票的工作外,其他可采用( )或( )命令方式。答案: AB A. 口头 B. 电话 C. 邮件 D. 传真

1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现场勘察应查看现场检修(施工)作业范围内设施情况,现场作业( ),应停电的设备、保留或邻近的带电部位等。

A. 条件 B. 环境 C. 人员需求 D. 作业分组 答案: AB 1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 )的作业项目,应制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答案: ABD A. 危险性 B. 复杂性 C. 紧急性 D. 困难程度较大

1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事故紧急抢修工作使用( )或( )。非连续进行的事故修复工作应使用工作票。答案: AB A. 紧急抢修单 B. 工作票 C. 操作票

1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票一份交( ),另一份交( )或( )。答案: ABC A. 工作负责人 B. 工作票签发人 C. 工作许可人 D. 工作班成员 1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票签发人安全责任应包括:( )。

A. 确认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 B. 确认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C. 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D. 确认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适当、充足 答案: ABD 1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安全责任应包括:( )。答案: ABC A. 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B. 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允

C. 工作前向工作班全体成员告知危险点,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执行现场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D. 确认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适当、充足

1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许可人安全责任应包括:( )。

A. 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符合现场条件 B. 确认线路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正确 C. 确认许可的接地等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D. 确认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适当、充足 答案: ABC 1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专责监护人安全责任应包括:( )。

A. 确认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 B. 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 C. 工作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D. 监督被监护人员执行本标准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答案: BCD 1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班成员安全责任应包括:( )。

A. 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掌握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

B. 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执行安全规程和实施现场安全措施 C. 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D. 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符合现场条件 答案: ABC 1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许可工作可采用下列命令方式:( )。

A. 电话下达 B. 当面下达 C. 派人送达 D. 通过他人转达 答案: ABC 2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完工后,工作负责人应检查线路检修地段的状况,确认杆塔、导线、绝缘子串及其他辅助设备上没有( )的个人保安线、工具、材料等,确认全部工作人员已从杆塔上( )后,再下令拆除工作地段所装设的接地线。接地线拆除后,( )再登杆工作。

A. 遗留 B. 撤下 C. 不应 答案: ABC 2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终结后,工作负责人应及时报告工作许可人,报告方式如下:( )。

A. 当面报告 B. 电话报告 C. 派人送达 答案: AB 2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许可人在接到所有( )的工作终结报告,并确认全部工作已完毕,所有( )已从线路上撤离,接地线已全部拆除,核对无误后,方可下令拆除各侧安全措施,恢复送电。答案: AC A. 工作负责人 B. 工作票签发人 C. 工作人员 D. 专责监护人 2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线路和配电设备上工作,应有( )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答案: ABCD A. 停电 B. 验电 C. 装设接地线及个人保安线 D.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2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 )及( )等绝缘安全工器具工频耐压试验周期为一年。答案: ACD A. 电容型验电器 B. 绝缘手套 C. 绝缘杆 D. 绝缘罩

2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停电工作前,应采取下列措施:( )。答案: ABCD A. 断开发电厂、变(配)电站的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B. 断开工作线路上各端(含分支)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

C. 断开危及线路停电作业,且不能采取措施的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杆塔线路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

D. 断开可能反送电的低压电源断路器、刀闸和熔断器

2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对停电设备的操作机构或部件,应采取下列措施:( )。答案: ABC A. 可直接在地面操作的断路器、隔离并关的操作机构应加锁 B. 不能直接在地面操作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应在操作部位悬挂标示牌 C. 跌落式熔断器熔管应摘下或在操作部位悬挂标示牌

2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停电作业装设接地线应遵守下列规定( )。答案: ABC A. 工作地段各端以及可能送电到检修线路工作地段的分支线都应装设接地线 B. 直流接地极线路,作业点两端应装设接地线 C. 配合停电的线路可只在工作地点附近装设一处接地线

2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地段有邻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线路,需要接触或接近停电线路的导线工作时,应装设( )或使用( )。

A. 接地线 B. 个人保安线 C. 接地引下线 答案: AB 2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下列哪些地方需要悬挂“止 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 ) 答案: ABCDE A. 施工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遮栏上

B. 室外工作地点的围栏上 C. 禁止通行的过道上 D. 高压试验地点 E. 工作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横梁上室外构架上

3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发令人发布指令应( )、( ),使用规范的操作术语和设备名称。答案: AB A. 准确 B. 清晰 C. 清楚

3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操作前应根据( )或( )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并经审核签名。答案: AC A. 模拟图 B. 设备平面示意图 C. 接线图 D. 设备结构图

3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装卸高压熔断器,应戴( )和( ),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并站在绝缘物或绝缘台上。答案: BC A. 防护面罩 B. 护目眼镜 C. 绝缘手套

3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立杆及修整杆塔时 ,应采取防止杆身( )的措施。答案: AB A. 倾斜 B. 滚动 C. 断裂

3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放线、紧线前,应检查导线有无障碍物挂住,导线与牵引绳应可靠连接,线盘架应( )。答案: ABC A. 安放稳固 B. 转动灵活 C. 制动可靠

3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放线、紧线与撤线作业时,工作人员不应站或跨在以下位置:( )。答案: ABCDE

A. 已受力的牵引绳上 B. 导线的内角侧 C. 展放的导(地)线 D. 钢丝绳圈内 E. 牵引绳或架空线的垂直下方

3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应采取防止( )和( )的绝缘隔离措施。答案: AC A. 相间短路 B. 极间短路 C. 单相接地

3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闸或直流再启动装置,并不应强送电:( )。答案: ABCD A.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 B.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 C. 直流线路中可能引起单极接地或极间短路的作业 D. 不应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及直流再启动装置

3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下列距离应满足相关安全规定:( )。

A. 地电位作业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 B. 等电位作业人体与接地体的距离

C. 工作人员进出强电场时与接地体和带电体两部分所组成的组合间隙 D. 工作人员与相邻导线的距离 答案: ABCD 3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不应使用( )的带电作业工具。

A. 损坏 B. 受潮 C. 变形 D. 失灵 答案: ABCD 4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缆施工前应先查清( ),再开挖足够数量的样洞和样沟,查清( )及( )。答案: ABC A. 图纸 B. 运行电缆位置 C. 地下管线分布情况 D. 工作人员是否懂心肺复苏

4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缆隧道、电缆井内应有充足的照明,并有( )、( )、通风的措施。答案: AB A. 防火 B. 防水 C. 防尘 D. 防毒

4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断路器指能关合、承载、开断运行回路( )、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关合、承载及开断规定的( )(包括短路电流)的开关设备,也称开关。答案: bc A.全部带有电压 B.正常电流 C.过载电流

三、判断题

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规定了电力生产单位和在电力生产场所工作人员的基本电气安全要求。( )答案:对

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低〔电〕压指用于配电的交流电力系统中250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 )答案:错

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高〔电〕压通常是指超过低压250V的电压等级。特定情况下,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的电压等级。( )答案:错

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力线路是指在系统两点间用于输配电的导线组成的设施。( )答案:错

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运用中的电气设备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答案:对

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断路器指能关合、承载、开断运行回路正常电流、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关合、承载及开断规定的过载电流(包括短路电流)的开关设备,也称开关。( )答案:对

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个人保安线是用于保护工作人员防止触电伤害的接地线。( )答案:错

8.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中,双重称号是指线路名称和线路编号。 ( ) 答案:错

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配电设备是指用于向一个用电区供电的变压器、高低压开关、线路、控制和计量等设备的统称。( )答案:对

1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规定了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从事电气作业的人员需要掌握触电急救等救护法。 ( )答案:对 1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人员需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但可以不熟悉电气设备及其系统,服从工作负责人安排就行了。( )答案:错 1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安全设施、作业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等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前不需要确认合格、齐备。( )答案:错

1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 ( )答案:对 1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线路及配电设备上进行不需停电或部分停电工作时,应向设备运行维护单位提出停电申请,由调度机构管辖的需事先向调度机构提出停电申请,同意后方可安排检修工作。 ( )答案:错

1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检修工作前应进行工作布置,明确工作地点、工作任务、工作负责人、作业环境、工作方案和书面安全要求,以及工作班成员的任务分工。 ( )答案:对

1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答案:对

1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票是准许在线路及配电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安全要求之一,可包含编号、工作地点、工作内容、计划工作时间、工作许可时间、工作终结时间、停电范围和安全措施,以及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等内容。 ( )答案:对

1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前没有必要开展现场勘查。( ) 答案:错

1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应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所有作业项目,均应制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答案:错

2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配电设备全部停电是指供给该配电设备上的所有电源线路均已全部断开。( )答案:对

2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35kV在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与带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分别为1.0m。( )答案:对

2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事故紧急抢修工作可不用任何书面依据。( )答案:错

2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一条线路、同一个电气连接部位的几条线路或同杆塔架设且同时停送电的几条线路上的工作,可填用一张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 )答案:对

2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同一个电气连接部位是指电气上相互连接的几个电气单元设备。( )答案:对

2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行双方签发形式。( )答案:对

2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一个工作负责人不应同时执行两张及以上工作票。 ( )答案:对

2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变更工作班成员或工作负责人时,应履行变更手续。( )答案:对

2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和电力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检修计划工作时间为限,延期应办理手续。 ( )答案:对

2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票签发人可以指派工作许可人。( )答案:错

3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填用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时,应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 )答案:错

3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工作开始前,应与设备运行维护单位或值班调度员联系并履行有关许可手续。带电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汇报。( )答案:对

3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不应约时停、送电。 ( )答案:对 3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许可后,工作班成员不需履行确认手续即可开始工作。( )答案:错

3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停电工作时,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班成员确无触电等危险的情况下,可一起参加工作。( )答案:对

3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票许可人或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的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工作需要等具体情况,增设专责监护人和确定被监护的人员。 ( )答案:错

3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间断时,工作地点的全部接地线可保留不变。若工作班需暂时离开工作地点,应采取安全措施。恢复工作前,应检查接地线等各项安全措施的完整性。 ( )答案:对

3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完工后,工作负责人应检查线路检修地段的状况,确认杆塔、导线、绝缘子串及其他辅助设备上没有遗留的个人保安线、工具、材料等,确认全部工作人员已从杆塔上撤下后,再下令拆除工作地段所装设的接地线。接地线拆除后,不应再登杆工作。 ( )答案:对

3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终结的报告内容应包括工作负责人姓名、完工的线路名称和区段、设备改动情况,并说明工作地点所装设的接地线和个人保安线已全部拆除,线路上已无本班组工作人员和遗留物,可以送电。( )答案:对 3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绝缘靴的工频耐压试验周期为半年。( )答案:对

4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恶劣气象条件时,对户外配电设备及其它无法直接验电的设备,可采用间接验电。( )答案:对

4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同一横担多回线路验电时,应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近侧、后验远侧。 ( ) 答案:对

4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装设接地线可以单人进行。 ( ) 答案:错

4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人体不应碰触未接地的导线。 ( ) 答案:对

4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经验明确无电压后,应立即装设接地线并三相短路。电缆接地前应逐相充分放电。 ( )答案:对

4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装、拆接地线导体端应使用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人体不应碰触接地线。 ( )答案:对

4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应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 )答案:错

4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接地线或个人保安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答案:对

4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杆塔或横担接地良好的条件下装设接地线时,接地线可单独或合并后接到杆塔上。( )答案:对

4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装设接地线时,不可采用临时接地体。 ( )答案:错

5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个人保安线应在接触或接近导线前装设,作业结束,人体脱离导线后拆除。 ( )答案:对 5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及跌落式熔断器的操作处,均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 )答案:对

5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城区、人口密集区、通行道路上或交通道口施工时,工作场所周围应装设遮栏,不用装设交通警示牌。 ( )答案:错 5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 )答案:错

5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设备的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 )答案:对 5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人员可以上下的铁架、爬梯上悬挂“从此上下!”标示牌。 ( )答案:对

5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高压配电装置构架的爬梯上,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的爬梯上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 ( )答案:对 5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运行与维护包含线路巡视、线路停复役操作、杆塔及配电设备维护和测量、砍剪树木等。作业时应注意自我防护,保持安全距离。 ( )答案:对

5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单人巡线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攀登杆塔。 ( )答案:错

59. 恶劣气象条件下巡线和事故巡线时,应依据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自救器具和药品。 ( )答案:对

6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 ( )答案:对

6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 ( ) 答案:对

6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受令人接令后,可以不复诵即执行。 ( )答案:错

6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正式操作前可进行模拟预演,确保操作步骤正确。 ( )答案:对

6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监护操作,是指有人监护的操作。 ( ) 答案:对

6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单人操作,是指一人进行的操作。 ( ) 答案:对

6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操作票是线路和配电设备操作前,填写操作内容和顺序的规范化票式。 ( )答案:对

6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事故紧急处理、拉合断路器的单一操作时,必须填用操作票。 ( )答案:错

6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操作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具有与实际运行方式相符的一次系统模拟图或接线图。( )答案:对

6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操作设备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设备相色等。 ( )答案:对

7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高压配电设备应具有防止误操作的闭锁功能,不需加挂机械锁。 ( )答案:错

7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雷电天气时,可以进行电气操作,可以就地电气操作。 ( )答案:错

7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更换配电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熔丝,应先将低压刀闸和高压隔离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拉开。装卸跌落式熔断器熔管时,应使用绝缘棒。 ( )答案:对

7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操作后应检查各相的实际位置,无法观察实际位置时,可不确认设备是否操作到位。 ( )答案:错

7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发生人身触电时,应立即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 ( )答案:对

7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测量杆塔、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可在线路和设备带电的情况下进行,解开或恢复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引线时,应戴绝缘手套。可以直接接触与地电位断开的接地引线。 ( )答案:错 7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测量设备绝缘电阻,应将被测量设备各侧断开,验明无电压,确认设备上无人,方可进行。 ( )答案:对

7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测量线路绝缘电阻,若有感应电压,应将相关线路同时停电,取得许可,通知对侧后方可进行。 ( )答案:对 7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树枝接触或接近高压带电导线时,或用绝缘工具使树枝远离带电导线,之前人体不应接触树木。 ( )答案:对

7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邻近带电导线的工作主要包含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邻近或交叉其他线路的工作,以及同杆塔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 ( )答案:对

8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登杆作业时,应核对线路名称和杆号。 ( )答案:对

8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变电站、发电厂出入口处或线路中间某一段有两条以上相互靠近的平行或交叉线路时 ,应满足以下要求:a)每基杆塔上都应有线路名称和杆号;b)核对抢修线路的名称无误 ,验明线路确已停电并装设接地线 ,方可开始工作。 ( )答案:对

8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防止误登同杆塔多回路带电线路或直流线路有电极,可以采取登杆塔至横担处时,应再次核对识别标记与双重称号,确实无误后方可进人检修线路侧横担。( )答案:对

8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杆塔上工作时,不应进入带电侧的横担;可在该侧横担上放置任何物件。 ( )答案:错

8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330kV、±50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杆塔及变电站构架上作业,应采取防静电感应措施。( )答案:对

8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用绝缘绳索传递大件金属物品(包括工具、材料等)时,杆塔或地面上工作人员应直接接触物品。 ( )答案:错 8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遇有恶劣气象条件时,应停止工作。 ( )答案:对

8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垂直交叉作业时,应采取防止落物伤人的措施。 ( )答案:对

8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设备和线路附近使用的作业机具应接地。 ( )答案:对

8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线路作业中使用梯子时。应采取防滑措施并设专人扶持。 ( )答案:对

9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挖坑前,应确认地下设施的确切位置,采取防护措施。 ( )答案:对

9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基坑内作业时,应防止物体回落坑内,并采取临边防护措施。 ( )答案:对

9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挖坑时,应采取防毒措施。 ( )答案:对

9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开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可靠遮栏,加挂警示牌,夜间可设置警示光源。 ( )答案:对

9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登杆前,应检查杆根、基础和拉线牢固,检查脚扣、安全带、脚钉、爬梯等登高工具、设施完整牢固。上横担工作前,应检查横担联结牢固,检查时安全带应系在辅材或较牢固的构件上。 ( )答案:错 9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虽然新立杆塔在杆塔未完全牢固或做好拉线前,但可以单人攀登。 ( )答案:错

9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不应利用绳索、拉线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 ( )答案:对

9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攀登有覆冰、积雪的杆塔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 )答案:对

9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杆塔上移位及杆塔上作业时,若员工觉得可以保障安全,可以暂时失去安全保护。 ( )答案:错

9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导线、地线上作业时应采取防止坠落的后备保护措施。在相分裂导线上工作,安全带、后备保护绳可挂在一根子导线上。 ( )答案:错

10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使用起重机械立、撤杆时 ,起吊点和起重机械位置应选择适当。 ( )答案:对

10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使用抱杆立、撤杆时,抱杆下部应固定牢固,顶部应设临时拉线控制,临时拉线应均匀调节。 ( )答案:对

10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时,应有防止立、撤杆过程中拉线跳动和杆塔倾斜接近带电导线的措施。( )答案:对 10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临时拉线应在永久拉线全部安装完毕前拆除。杆塔上有人工作时,只能小范围内调整拉线。 ( )答案:错 10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交叉跨越各种线路、铁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线时,应采取搭设跨越架、封航、封路等安全措施。 ( )答案:对 10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放线、紧线时,应检查接线管或接线头以及过滑轮、横担、树枝、房屋等处无卡压现象。 ( )答案:对

10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适当时可采用突然剪断导(地)线的方法松线。 ( )答案:错

10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或交叉档内,上层线路带电时,下层线路放、撤导(地)线应保持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采取防止导(地)线产生跳动或过牵引而与带电导线接近至危险范围的措施。 ( )答案:对

10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起吊、牵引过程中,受力钢丝绳的周围、上下方、内角侧,以及起吊物和吊臂的下面,不应有人逗留和通过。 ( ) 答案:对

10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采用单吊线装置更换绝缘子和移动导线时,应采取防止导线脱落的后备保护措施。 ( )答案:对

11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装运电杆、变压器和线盘应用绳索绑扎牢固,水泥杆、线盘应塞牢,防止滚动或移动。 ( )答案:对

11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采用高压双电源供电和有自备电源的用电单位,高压接入点应设有明显断开点。 ( )答案:对

11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两台及以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共用接地引下线时,其中一台停电检修时,其他配电变压器不需停电。 ( )答案:错 11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配电设备中使用的电缆接头 ,不应带负荷插拔 ,普通型电缆接头不应带电插拔。 ( )答案:对

11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应在架空绝缘导线的适当位置设立验电接地环或其他验电接地装置。 ( )答案:对

11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可以穿越未停电接地的绝缘导线进行工作。 ( )答案:错

11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装表接电时 ,应戴手套 ,防止机械伤害和电弧灼伤。 ( )答案:对 11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安装有互感器的计量装置时,应防止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和电磁式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 ( ) 答案:对

11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工作人员在接触配电箱、电表箱前,应检查接地装置良好,方可接触。 ( )答案:错

11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低压不停电作业时,工作人员应穿绝缘鞋,全棉长袖工作服,戴手套,安全帽和护目眼镜,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 ( ) 答案:对

12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低压不停电工作,应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 )答案:对

12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高低压线路同杆塔架设,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不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并采取防止误碰带电高压设备的措施即可工作。 ( )答案:错

12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安全防护措施等应按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导则执行。 ( )答案:对

12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应视设备仍然带电,工作负责人应及时与线路运行维护单位或调度联系。 ( ) 答案:对

12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交流线路地电位登塔作业时应采取防离子流措施,直流线路地电位登塔作业时宜采取防静电感应措施。 ( )答案:错 12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断、接空载线路,工作人员应戴护目眼镜,并采取消弧措施,不应带负荷断、接引线。 ( )答案:对

12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绝缘子串上带电作业前,应检测绝缘子串的良好绝缘子片数,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 )答案:对

12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或绝缘操作杆作业法时,应根据作业方法选用人体绝缘防护用具,使用绝缘安全带、绝缘安全帽。必要时还应戴护目眼镜。工作人员转移相位工作前,不必得到工作监护人的同意。 ( ) 答案:错

12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绝缘工具在运输过程中,应装在常用工具袋、工具箱或专用工具车内。 ( )答案:错

129.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作业现场使用的带电作业工具应放置在防潮的帆布或绝缘物上。 ( )答案:对

130.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工器具应按规定定期进行试验。 ( )答案:对

131.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电力电缆的沟槽开挖、电缆安装、运行、检修、维护和试验等工作中,作业环境应满足安全要求。 ( )答案:对 132.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沟槽开挖应采取防止土层塌方的措施。 ( )答案:对

133.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进入电缆井、电缆隧道前,应用通风机排除浊气,再用气体检测仪检查井内或隧道内的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的含量。 ( )答案:对

134.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缆开断前,应核对电缆走向图,并使用验电笔确认电缆无电,可靠接地后方可工作。 ( )答案:错

135.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在10kV跌落式熔断器上桩头带电时,未采取绝缘隔离措施前,不应在跌落式熔断器下桩头新装、调换电缆尾线或吊装、搭接电缆终端头。 ( )答案:对

136.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缆试验前后以及更换试验引线时,应对被试电缆(或试验设备)充分放电。 ( )答案:对

137.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缆试验时,应防止人员误入试验场所。电缆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应采取防范措施。 ( )答案:对

138. 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缆试验结束,应在被试电缆上加装临时接地线,待电缆尾线接通后方可拆除。 ( )答案:对

第2篇:国家电网公司安规线路部分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 总则; 1.1 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程。 1.2 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

1.2.1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1.2.2 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派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1.2.3 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

1.2.4 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1.3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1.3.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1.3.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1.3.3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1.4 教育和培训

1.4.1 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上岗。

1.4.2 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1.4.3 新参加电气工作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临时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 1.4.4 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参加工作。工作前,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应告知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1.5 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1.6 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总工批准后执行。

1.7 电器工作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

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 1.8 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发、输、变、配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建安装、农电人员)其他单位和相关人员参照执行。

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既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开闭所、高压配电站(所)内工作参照本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有关规定执行。

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本规程补充条款和实施细则,经本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 电气线路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 1) 现场勘察制度; 2) 工作票制度; 3) 工作许可制度; 4) 工作监护制度; 5) 工作间断制度; 6) 工作结束和恢复送电制度; 2.2 现场勘察制度; 2.2.1 进行电力线路施工作业或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现场堪察的施工(检修)作业,施工、检修单位均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并做好记录。

2.2.2 现场勘察应查看 现场施工(检修)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等。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编辑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3 工作票制度

2.3.1 在电力线路上工作,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1) 填用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见附录 A)。 2) 填用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 (见附录 B)。 3) 填用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见附录 C)。 4) 填用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 (见附录 D)。 5) 填用电力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票 (见附录 E)。

6) 填用电力线路事故应急抢修单 (见附录 F) 7) 口头或电话命令

2.3.2 填写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1) 在停电的线路或同杆(塔)架设多回路中的部分停电线路上的工作。

2) 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配电设备上的工作。

所谓全部停电,系指供给该配电设备上的所有电源线路均已全部断开者

3) 高压电力电缆停电的工作。 2.3.3 填写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1) 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 2) 在运行的配电设备的工作。 3) 高压电力电缆不需停电的工作。 2.3.4 填用带电作业工作票的工作为:

带电作业或与邻近带电设备距离小于表5-1规定的工作,以及低压带电作业。 2.3.5 填用事故应急抢修单的工作为:

事故应急抢修可不用工作票,但应使用事故应急抢修单。

2.3.6 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的工作为: 1) 测量接地电阻; 2) 修剪树枝;

3) 杆塔底部和基础等地面检查、消缺工作; 4) 涂写杆塔号、安装标示牌等,工作地点在杆塔最下层导线以下,并能够保持表5-2安全距离的工作; 5) 接户、进户装置上的低压带电工作和单一电源低压分支线的停电工作。 2.3.7 工作票的填写与签发

2.3.7.1 工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一式两份,字迹正确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个别错、漏字需要修改,应使用规范的符号,字迹应清楚。

用计算机生成或打印的工作票应使用统一的票面格式。由工作票签发人审核无误,手工或电子签名后方可执行。

工作票一份交给工作负责人,一份留存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许可人处。工作票应提前交给工作负责人。 2.3.7.2 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不得兼任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票。 2.3.7.3 工作票由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签发,也可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审核合格且经批准的修试及基建单位签发。修试及基建单位的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名单应事先送有关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备案。 2.3.8 工作票的使用

2.3.8.1 第一种工作票,每张只能用于一条线路或同一个电气连接部位的几条供电线路或同(联)杆塔架设且同时停送电的几条线路。第二种工作票,对同一电压等级、同类型的工作,可在数条线路上共用一张工作票。

在工作期间,工作票应始终保留在工作负责人手中。

2.3.8.2 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若一张停电工作票下设多个小组工作,每个小组应指定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并使用工作任务单。

工作任务单应写明工作任务、停电范围、工作地段的起始杆号及补充的安全措施。工作任务单一式两份,由工作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签发,一份留存,一份交小组负责人执行。工作结束后,由小组负责人交回工作任务单,向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结束手续。 2.3.8.3 一回线路检修(施工),其邻近或交叉的其他电力线路需进行配合停电和接地时,应在工作票中列入相应的安全错施。若配合停电线路属于其他单位,应由检修(施工)单位事先书面申请,经配合线路的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同意并实施停电、接地。 2.3.9 工作票的有效期与延期

一、二种工作票和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检修期为限。第一种工作票需办理延期手续,应在有效时间尚未结束以前由工作负责人向工作许可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 2.3.10 工作票所列人员的基本条件

2.3.10.1 工作票签发人应由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设备情况、熟悉本规程并且有相关经验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员担任。工作票签发人名单应书面公布。

2.3.10.2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工作许可人应由有一定工作经验、熟悉本规程、熟悉工作班成员的工作能力、熟悉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情况,并经工区(所、公司)生产领导书面批准的人员担任。

2.3.10.3 专责监护人应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熟悉设备情况和本规程的人员。

2.3.11 工作票所列人员的安全责任 2.3.11.1 工作票签发人: 1)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

2)工作票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3)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充足。

2.3.11.2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1)正确安全的组织工作;

2)负责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工作许可人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

3)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

4)严格执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5)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遵守本规程、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 6)工作班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7)工作班成员变动是否合适。 2.3.11.3 工作许可人:

1)审查工作必要性;

2)线路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是否正确; 3)许可的接地等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2.3.11.4 专责监护人:

1)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

2)工作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安全措施、高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3)监督被监护人员遵守本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2.3.11.5 工作班成员:

1)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 2)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保护用品;

3)相互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本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 2.4工作许可制度

2.4.1 填用第一种工作票进行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全部工作许可人的许可后,方能开始工作。 2.4.2 线路停电检修,工作许可人应在线路可能受电的各方面(含变电站、发电厂、环网线路、分支线路)都拉闸停电,并挂好地线后,方能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

2.4.3 许可开始工作的明令,应通知工作负责人。其方法可采用: 1)当面通知; 2)电话下达; 3)派人传达。

电话下达时,工作许可人及工作负责人应记录清楚明确,并复诵核对无误。对直接在现场许可的停电工作,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票上纪录许可时间,并签名。

2.4.4 若停电线路还涉及其他单位配合停电的线路时,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指定的配合停电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联系人通知这些线路已停电和接地,并履行书面许可手续后,方可开始工作。 2.4.5 严禁约时停、送电。

2.4.6 填用第二种工作票时,不需要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2.5 工作监护制度

2.5.1 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进行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在线路停电时进行工作,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班成员确无触电等危险的条件下,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 2.5.2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票负责人对有触电危险、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应增设专职监护人和确定被监护的人员。

专职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专职监护人临时离开时,应通知被监护人员停止工作或离开工作现场,待专职监护人回来后方可恢复工作。

2.5.3 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因故暂时离开工作现场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工作班成员。原工作负责人返回工作现场时,也应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

若工作负责人必须长时间离开工作的现场时,应由原工作票的签发人变更工作负责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及工作许可人。 2.6 工作间断制度

2.6.1 在工作中遇雷、雨、大风或其他任何情况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时,工作负责人或专职监护人可根据情况,临时停止工作。

2.6.2 白天工作间断时,工作地点的全部接地线仍保留不动。如果工作班须暂时离开工作地点,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和派人看守,不让人、畜接近挖好的基坑或未竖立稳固的杆塔以及负载的起重和牵引机械装置等。恢复前,应检查接地线等各项安全措施的完整性。 2.6.3 填用数日内工作有效的第一种工作票,每日收工时如果将工作地点所装的接地线拆除,次日恢复工作前应重新验电挂接地线。

如果调度允许的连续停电、夜间不送电的线路,工作地点的接地线可以不拆除,但次日恢复工作前应派人检查。

2.7 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

2.7.1 完工后,工作负责人(包括小组负责人)应检查线路检修地段的状况,确认杆塔上、导线上、绝缘子串上及其他辅助设备上没有遗留的个人保安线、工具、材料等,查明全部工作人员确由杆塔上撤下后,在命令拆除工作地段所挂的接地线。接地线拆除后,应即认为线路带电,不准任何人再等杆进行工作。

多个小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得到所有小组负责人工作结束的汇报。

2.7.2 工作终结后,工作负责人应及时报告工作许可人,报告方法如下: 2.7.2.1 当面报告;

2.7.2.2 用电话报告并经复诵无误。

若有其他单位配合停电线路,还应及时通知指定的配合停电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联系人。

2.7.3 工作终结报告应简明扼要,并包括下列内容:工作负责人姓名,某线路上某处(说明起止杆号、分支线名称等)工作已完工,设备改动情况,工作地点所挂的接地线、个人保安线已全部拆除,线路上已无本班组工作人员和遗留物,可以送电。

2.7.4 工作许可人在接到所有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完工报告,并确认全部工作已经完毕,所有工作人员已由线路上撤离,接地线已全部拆除,与记录簿核对无误并做好记录后,方可下令拆除各侧安全措施,向线路恢复送电。

2.7.5 已终结的工作票、事故应急抢修单、工作任务单应保存一年。 3 保证安全技术措施

3.1 电力线路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 1)停电; 2)验电; 3)装设接地线;

4)使用个人保安线;

5)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围栏)。 3.2 停电

3.2.1 进行线路停电作业前,应做好下列安全措施: 3.2.1.1 断开发电厂、变电站、开闭所、配电站(所)、环网设备(包括用户设备)等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 3.2.1.2 断开需要工作班操作的线路各端(含分支)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保险); 3.2.1.3 断开危机该线路停电作业,且不能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杆架设线路(包括用户线路)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保险);

3.2.1.4 断开有可能返回低压电源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保险)。

3.2.2 停电设备的各端,应有明显的断开点(对无法观看到明显断开点的设备除外)。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上应加锁;跌落式熔断器的熔管应摘下。 3.3 验电

3.3.1 在停电线路工作地段装设接地线前,要先验电,验明线路确无电压。验电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接触式验电器。

330KV及以上的线路,可使用合格的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验电。验电时,绝缘棒或绝缘绳的验电部分应逐渐接近导线,根据有无放电声和火花来判断线路是否确无电压。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

3.3.2 验电前,宜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实验,确认验电器良好;无法在有电设备上进行实验时,可用高压发生器等确证验电器良好。

验电时,人体应与被验电设备保持表5-1的距离,并设专人监护。使用伸缩式验电器时应保证绝缘的有效长度。

3.3.3 对无法进行直接验电的设备,可以进行间接验电,即检查隔离开关(刀闸)的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仪表及点电显示装置指示的变化,但至少应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或信号已发生对应变化;若进行遥控操作,则应同时检查隔离开关(刀闸)的状态指示,遥测、遥信信号及带电显示装置的指示,进行间接验电。 3.3.4 对同杆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进行验电时,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近侧、后验远侧。禁止工作人员穿越未经验电、接地的10KV及以下线路对上层进行验电。

线路验电应逐项进行。检修联络用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组合时,应在两侧验电。 3.4 装设接地线

3.4.1 线路验明却无电压后,应立即装设接地线并三相短路。各工作班工作地段两端和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包括用户)都要验电、挂接地线。挂拆接地线应在监护下进行。

配合停电的线路可以只在工作地点附近装设一处接地线。

3.4.2 禁止工作人员擅自变更工作票中指定的接地线位置。如需变更,应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票签发人同意。

3.4.3 同杆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挂接地线时,应先挂低压、后挂高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先挂近侧、后挂远侧。拆除时次序相反。 3.4.4 成套接地线应用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组成,其截面不得小于25mm2,同时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

禁止使用其他导线作接地线或短路线。

接地线应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线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3.4.5 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人体不得触碰接地线或未经接地的导线。

3.4.6 利用铁塔接地或与杆塔接地装置电气上直接相连的横担接地时,允许每相分别接地,但杆塔接地电阻和接地通道应良好。杆塔与接地线联结部分应清除油漆,接触良好。

3.4.7 对于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可采用临时接地体。接地体的截面积不得小于190mm2(如?16圆钢)。接地体在地面下深度不得小于0.6m。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如岩石、瓦砾、沙土等,应采取增加接地体根数、长度、面积或埋地深度等措施改善接地电阻。 3.4.8 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杆塔的停电线路上装设接地线,应采取措施防止接地线摆动,并满足表5-1安全距离的规定。 断开耐张杆塔引线时,应先在断开的引线的两侧装设接地线。

3.4.9 电缆及电容器接地前应逐项充分放电,星形接线电容器的中性点应接地,串联的电容器及与整组电容器脱离的电容器应逐个放电,装在绝缘支架上的电容器外壳也应放电。 3.5 使用个人保安线

3.5.1 工作地段如有邻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架设线路,为防止停电检修线路上感应电压伤人,在需要接触或接近导线工作时,应使用个人保安线。 3.5.2 个人保安线应在杆塔上接触或接近导线的作业开始前挂接,作业结束脱离导线后拆除。装设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拆个人保安线的顺序与此相反。

3.5.3 个人保安线应使用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2,且应带有绝缘手柄或绝缘部件。严禁以个人保安线代替接地线。

3.5.4 在杆塔或横但接地通道良好的条件下,个人保安线接地端允许接在杆塔或横但上。 3.6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围栏) 3.6.1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处,均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3.6.2 进行地面配电设备部分停电的工作,人员工作时距设备小于表3-1安全距离以内的未停电设备,应增设临时围栏。临时围栏与点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表3-2的规定。临时围栏应装设牢固,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35KV及以下设备的临时围栏,如因工作特殊需求,可用绝缘隔板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绝缘隔板的绝缘性能应符合附录J的要求 3.6.3 在城区或人口密集区段施工时,工作场所周围应装设遮拦(围栏)。

3.6.4 高压配电设备做耐压试验时,应在周围设围栏,围栏上应悬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严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围栏和标示牌。 4 线路运行和维护 4.1 线路巡视

4.1.1 巡线工作应由有电力线路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单独巡线人员应考试合格并经工区(公司、所)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电缆隧道、偏僻山区和夜间巡线应由两人进行。暑天、大雪天等恶劣天气,必要时由两人进行。单人巡线时,禁止攀登电杆和铁塔。 4.1.2 雷雨、大风天气或事故巡线,巡视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绝缘靴;暑天山区巡线应配备必要的防护工具和药品;夜间巡线应携带足够的照明工具。 4.1.3 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大风巡线应沿线路上风侧前进,以免万一触及断落的导线;特殊巡线应注意选择路线,防止洪水、塌方、恶劣天气等对人的伤害。

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该线路已停电,亦应认为线路随时有恢复送电的可能。 4.1.4 巡线人员发现导线、电缆断落地面或悬挂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m以内,以免跨步电压伤人,并迅速报告调度和上级,等候处理。 4.1.5 进行配电设备巡视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内部结构和接线情况。巡视检查配电设备时,不得越过遮拦或围栏。进出配电室(箱),应随手关门,巡视完毕应上锁。单人巡视时,禁止打开配电设备柜门、箱盖。 4.2 倒闸操作

4.2.1 倒闸操作应使用倒闸操作票(见附录G)。倒闸操作人员应根据值班调度员(工区值班员)的操作指令(口头、电话或传真、电子邮件)填写或打印倒闸操作票。操作指令应清楚明确,受指令人应将指令内容向法令人复诵,核对无误。发令人发布指令的全过程(包括对方复诵指令)和听取指令的报告时,都应录音并做好记录。 事故应急处理和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可不使用操作票。

4.2.2 操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逐项填写。用计算机开出的操作票应与手写格式票面统一。操作票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任意涂改。操作票应填写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或接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并分别签名。 4.2.3 倒闸操作前,应按操作票顺序在模拟图或接线图上预演核对无误后执行。

操作前、后,都应检查核对现场设备名称、编号和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的断、合位置。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的变化,且至少应由两个及以上的指示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4.2.4 倒闸操作应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认真执行唱票、复诵制。发布指令和复诵指令都要严肃认真,使用规范术语,准确清晰,按操作顺序逐项操作,每操作完一项,应检查无误后,做一个“/”记号。操作中发生疑问时,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应向操作发令人询问清楚无误后再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受令人应立即汇报发令人。

4.2.5 操作机械传动的断路器(开关)或隔离开关(刀闸)时应戴绝缘手套。没有机械传动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跌落式熔断器(保险),应使用合格的绝缘棒进行操作。雨天操作应使用有防雨罩的绝缘棒,并戴绝缘手套。

操作柱上断路器(开关)时,应有防止断路器(开关)爆炸时伤人的措施。

4.2.6 更换配电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保险)熔丝(保险丝)的工作,应先将低压刀闸和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或跌落式熔断器(保险)拉开。摘挂跌落式熔断器(保险)的熔管时,应使用绝缘棒,并应友专人监护。其他人员不得触及设备。

4.2.7 雷电时,严禁进行倒闸操作和更换熔丝(保险丝)工作。

4.2.8 如发生严重危机人身安全情况时,可不等待指令即行断开电源,但事后应立即报告调度或设备运行管理单位。 4.3 测量工作

4.3.1 直接接触设备的电气测量工作,至少应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夜间进行测量工作应有足够的照明。 4.3.2 测量人员应了解仪表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正确接线,熟悉测量的安全措施。

4.3.3 杆塔、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电阻测量工作,可以在线路和设备带电的情况下进行。解开或恢复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引线时,应戴绝缘手套。严禁直接接触与地断开的接地线。

4.3.4 测量低压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流时,可使用钳形电流表。应注意不触及其他带电部分,以防相间短路。

4.3.5 带电导线的垂直距离(导线弛度、交叉跨越距离),可用测量仪或使用绝缘测量工具测量。严禁使用皮尺、普通绳索、线尺等非绝缘工具进行测量。 4.4 树木砍伐

4.4.1 在线路带电情况下,砍剪靠近线路的树木时,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开始前,向全体人员说明:电力线路有电,人员、树木、绳索应与导线保持表5-2的安全距离。

4.4.2 砍剪树木时,应防止马蜂等昆虫或动物伤人。上树时,不应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树枝,并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不得系在待砍剪树枝的断口附近或以上。不应攀登已经锯过或砍过的未断树木。

4.4.3 砍剪树木应有专人监护。待砍剪的树木下面和倒树范围内不得有人逗留,防止砸伤行人。防止树木(树枝)倒落在导线上,应设法用绳索将其拉向与导线相反的方向。绳索应有足够的长度,以免拉绳的人员被倒落的树木砸伤。砍剪山坡树木应做好防治树木向下弹跳接近导线的措施。

4.4.4 树枝接触或接近高压带电导线时,应将高压线路停电或用绝缘工具使树枝远离带电导线至安全距离。此前严禁人体接触树木。

4.4.5 大风天气,禁止砍剪高出或接近导线的树木。 4.4.6 使用油锯和电锯的作业,应由熟悉机械性能和操作方法的人员操作。使用时,先检查所能锯到的范围内有无铁定等金属物件,以防金属物体飞出伤人。 5 临近带电导线的工作 5.1 在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

5.1.1 在带电杆塔上进行测量、防腐、巡视检查、紧杆塔螺栓、清除杆塔上异物等工作,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距离不得小于表5-1的规定。 略

5.1.2 在10KV及以下带电杆塔上进行工作,工作人缘距最下层带电导线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7m。 5.2 临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的工作 5.2.1 停电检修的线路如与另一回带电线路交叉或接近,以致工作时人员和工器具可能和另一回导线接触或接近至表5-2安全距离以内时,则另一回线路也应停电并予接地。如临近或交叉的线路不能停电时,应遵守5.2.2-5.2.4条的规定。工作中应采取防止损伤另一回线的措施。 略

5.2.2 临近带电的电力线路进行工作时,有可能接近带电导线至表5-2安全距离以内时,应做到以下要求; 1)采取有效措施,使人体、导线、施工机具、牵引绳索和拉绳等与带电导线符合表5-2安全距离规定;

2)作业的导、地线还应在工作地点接地。绞车和牵引工具应接地。

5.2.3 在交叉挡内松紧、降低或架设导、地线的工作,只有停电检修线路在带电线路下面时才可进行,应采取防止导、地线产生跳动或过牵引而与带电导线接近表5-2安全距离以内的措施。

停电检修的线路如在另一回线路的上面,而又应在该线路不停电情况下进行放松或架设导、地线以及更换绝缘子工作时应采取可靠的措施。安全错施应经工作人员充分讨论后,经工区批准执行。措施应能保证:

1)检修线路的导、地线牵引绳索等与带电线路的导线应保持表5-2规定的安全距离;

2)要有防止导地线脱落、滑跑的后备保护措施。 5.2.4 在变电站、发电厂出入口处或线路中间某一段有两条以上相互靠近的平行或交叉线路时,要求: 1)每基杆都应有双重名称;

2)经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双重名称无误,验明线路确已停电并挂好地线后,工作负责人方可宣布开始工作;

3)在该段线路上工作,登杆塔时要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双重名称无误,并设专人监护,以防误登有点线路杆塔。

5.3 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 5.3.1 在同杆架设的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应在工作人员对带电导线最小距离不小于表5-1规定的安全距离时,才能进行

严禁在有同杆塔架设的10KV及以下线路带电情况下,进行另一回线路的登杆停电检修工作。 5.3.2 遇有5级以上的大风时,严禁在同杆塔多回线路中进行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工作。

5.3.3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对停电检修线路的称号应特别注意正确填写和检查。多回线路中的每回线路都应填写双重称号(即线路双重名称和位置称号,位置称号指上线、中线或下线和面向线路杆塔号增加方向的左线或右线。

5.3.4 工作负责人在接受许可开始工作命令时,应与工作许可人核对停电线路双重称号无误。如不符或有任何疑问时,不得开始工作。

5.3.5 为了防止在同杆架设多回线路中误登有电线路,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5.3.5.1 每基杆塔应设识别标记(色标、判别标志等)和双重名称;

5.3.5.2 工作前应发给作业人员相对线路的识别标记;

5.3.5.3 经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双重名称无误,验明线路已停电并挂好地线后,工作负责人方可发令开始工作;

5.3.5.4 登杆塔和在杆塔上工作时,每基杆塔都应设专人监护;

5.3.5.5 作业人员登杆塔前应该对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双重名称无误后,方可攀登。登杆塔至横担处时,应再次核对停电线路的识别标记与双重称号,确实无误后方可进入停电线路侧横担。 5.3.6 在杆塔上进行工作时,不的进入带电侧横担,或在该横担上放置任何物件。

5.3.7 绑线要在下面绕成小盘再带上杆塔上使用。严禁在杆塔上卷绕或放开绑线。

5.3.8 在停电线路一侧吊起或向下放落工具、材料等物体时,应使用绝缘无极绳圈传递,物件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保持表5-2的规定。

5.3.9 放线或撤线、紧线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或 架空地线由于摆(跳)动或其他原因而与带电导线接近至危险距离以内。

在同杆架设的多回线路上,下层线路带电,上层线路停电作业时,不得进行放、撤导线和地线的工作。

5.3.10 绞车等牵引工具应接地,放落和架设过程中的导线亦应接地,以防止产生感应电。 5.4 邻近高压线路感应电压的防护

5.4.1 在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带电线路杆塔上及变电站构架上作业,应采取穿着静电感应防护服、导电鞋等防静电感应措施(220KV线路杆塔上作业时宜穿导电鞋)。

5.4.2 带电更换架空地线或架设俄耦合地线时,应通过金属滑车可靠接地。 5.4.3 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作业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4M。如需在绝缘架空地线上作业时,应用接地线或个人保安线将其可靠接地或采用等电位方式进行。

5.4.4 用绝缘绳索传递大件金属物品(包括工具、材料等)时,杆塔或地面上作业人员应将金属物品接地后再接触,以防电击。 6 一般安全措施 6.1 一般规定

6.1.1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应戴安全帽。

6.1.2 工作场所的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亮度。 6.1.3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消防器材的配备、使用、维护、消防通道的配置应遵守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规定。

6.1.4 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定期进行检查。使用时,应按有关规定接入漏电保护装置、接地线。使用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有无接地线,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6.1.5 杆塔上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在工作中遇有6级以上大风及雷暴雨、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工作。特殊情况下,确需在恶劣天气进行抢修时,应组织人员充分讨论必要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返回目录 6.2 高处作业

6.2.1 凡在离地面(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为做高处作业。

6.2.2 高处作业时,安全带(绳)应挂在牢固的构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架或钢丝绳上,并不得低挂高用,禁止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如避雷器、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刀闸)、互感器等支持不牢固的物件]。系安全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6.2.3 上杆塔作业前,应检查根部、基础和拉线是否牢固。新立杆塔在杆基未完全牢固或做好临时拉线前,严禁攀登。遇有冲刷、起土、上拔或导地线、拉线松动的杆塔,应先培土加固,打好临时拉线或支好杆架后,在行登杆。

6.2.4 登杆塔前,应先检查登高工具和设施,如脚扣、升降板、安全带、梯子和脚钉、爬梯、防坠装置等是否完整牢靠。禁止携带器材登杆或在杆塔上移位。严禁利用绳索、拉线上杆塔或顺杆下滑。 上横担进行工作前,应检查横担连接是否牢固和腐蚀情况、检查时安全带(绳)应系在主杆或牢固的构架上。

6.2.5 在杆塔高空作业时,应使用有后备绳的双保险安全带安全带和保护绳应分别挂在杆塔不同部位的牢固构架上,应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或被锋利物损坏。人员在转位时,手扶的构架应牢固,且不得失去后备绳的保护。220KV及以上线路杆塔宜设置高空作业工作人员上下杆塔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

6.2.6 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固定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栓牢传递,严禁上下抛掷。

在高处作业现场,工作人员不得站在作业处的垂直下方,高空落物区不得有无关人员通行或逗留。在行人道口或人口密集区从事高处作业,工作点下方应设围栏或其他保护措施。

杆塔上下无法避免垂直交叉作业时,应做好防落物伤人的措施,作业时要相互照应,密切配合。 6.2.7 在气温低于零下10aC时,不宜进行高处作业。确因工作需要进行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采取保暖措施,施工场所附近设置临时取暖休息所,并注意防火。高处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lh。 在冰雪、霜冻、雨雾天气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

6.2.8 在末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准在不坚固的结构(如彩钢板屋顶)上进行工作。

6.2.9 梯子应坚固完整,梯子的支柱应能承受作业人员及所携带的工具、材料攀登时的总重量,硬质梯子的横档应嵌在支柱上,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4Ocm,并在距梯顶lm处设限高标志。梯子不宜绑接使用。 6.2.10 在杆塔上水平使用梯子时,应使用特制的专用梯子。工作前应将梯子两端与固定物可靠连接,一般应由一人在梯子上工作。水平使用普通梯子应经过验算、检查合格。

6.2.11 在架空线路上使用软梯作业或用梯头进行移动作业时,软梯或梯头上只准一人工作。工作人员到达梯头上进行工作和梯头开始移动前应将梯头的封口可靠封闭,否则应使用保护绳防止梯头脱钩。 6.3 开洞与爆破

6.3.1 挖坑前,应与有关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设施的主管单位取得联系,明确地下设施的确切位置,做好防护错施。组织外来人员施工时,应将安全注意事项交待清楚,并加强监护。

6.3.2 挖坑时,应及时清除坑口附近浮土、石块,坑边禁止外人逗留。在超过1.5m深的基坑内作业时,向坑外抛掷土石应防止土石回落坑内。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

6.3.3 在土质松软处挖坑,应有防止塌方措施,如加挡板、撑木等。不得站在挡板、撑木上传递土石或放置传土工具。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层。

6.3.4 在下水道、煤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有腐质物等附近挖坑时,应设监护人。在挖深超过2m的坑内工作时,应采取如戴防毒面具、向坑中送风等安全措施。监护人应密切注意挖坑人员,防止煤气、沼气等有毒气体中毒。

6.3.5 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开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可靠遮栏,加挂警告标牌,夜间挂红灯。 6.3.6 塔脚检查时,在不影响铁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对角线的两个塔脚同时挖坑。

6.3.7 进行石坑、冻土坑打眼或打桩时,应检查锤把、锤头及钢钎。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扶钎人应站在打锤人侧面。打锤人不得戴手套。钎头有开花现象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6.3.8 变压器台架的木杆打帮桩时,相邻两杆不得同时挖坑。承力杆打帮桩挖坑时,应采取防止倒杆时的措施。使用铁钎时,应注意上方导线。 6.3.9 炸药和雷管应分别运输、携带和存放,严禁和易燃物放在一起,并应有专人保管。运输中雷管应有防震措施。

携带雷管时,应将引线短路。电雷管与电池不得由同一人携带。雷雨天不应携带电雷管,并应停止爆破作业。在强电场附近不得使用电雷管。

如在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允许同车携带少量炸药(不超过10kg)和雷管(不超过20个)。携带雷管人员应坐在驾驶室内,车上炸药应有专人管理。 6.3.10 爆破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爆破工作应有专人指挥。

6.3.11 运送和装填炸药时,不得使炸药受到强烈冲击挤压,严禁使用金属物体往炮眼内推送炸药,应使用木棒轻轻捣实。

6.3.12 电雷管的接线和点火起爆应由同一人进行。火雷管的导火索长度应能保证点火人离开危险区范围。点火者于点燃导火索后应立即离开危险区。 6.3.13 爆破基坑应根据土壤性质、药量、爆破方法等规定危险区。一般钻孔闷炮危险区半径应为5Om;土坑开花炮危险区半径应为1OOm;石坑危险区半径应为2OOm;裸露药包爆被的危险区半径不小于300m。

如用深孔爆破加大药力时,应按具体情况扩大危险范围。

6.3.14 准备起爆时,除点导火索的人以外,都应离开危险区进行隐蔽。

起爆前要再次检查危险区内是否有人停留,并设人警戒。放炮过程中严禁任何人进人危险区内。 6.3.15 如需在坑内点火放炮时,应事先考虑好点火人能迅速、安全地离开坑内的措施。

6.3.16 雷管和导火索连接时,应使用专用钳子夹雷管口,严禁碰雷汞部分,严禁用牙咬雷管。

6.3.17 如遇有哑炮时,应等2Omin后再去处理。不得从炮眼申抽取雷管和炸药。重新打眼时,深眼要离原眼0.6m;浅眼要离原眼0.3-0.4m,并与原眼方向平行。 6.3.18 爆破时应考虑对周围建筑物、电力线、通信线等设施的影响,如有砸碰可能时,应采取特殊措施。 6.4 起重与运输

6.4.1 起重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人统一指挥,指挥信号应简明、统

一、畅通,分工应明确。参加起重工作的人员应熟悉起重搬运方案私安全措施。

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对起重工作和工器具进行全面的检查。

6.4.2 起重机械,如绞磨、汽车吊、卷扬机、手摇绞车等,应安置平稳牢固,并应设有制动和逆止装置。制动装置失灵或不灵敏的起重机械禁止使用。 6.4.3 起重机械和起重工具的工作荷重应有名牌规定,使用时不得超出。

流动式起重机,工作前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平整停机场地,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电动卷扬机应可靠接地。

6.4.4 起吊物体应绑牢,物体若有棱角或特别光滑的部分时,在棱角和滑面与绳子接触处应加以包垫。 6.4.5 吊钩应有防止脱钩的保险装置。使用开门滑车时,应将开门勾环扣紧,防止绳索自动跑出。 6.4.6 当重物吊离地面后,工作负责人应再检查各受力部位和被吊物品,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正式起吊。 6.4.7 在起吊、牵引过程中,受力钢丝绳的周围、上下方、内角侧和起吊物的下面,严禁有人逗留和通过。吊运重物不得从人头顶通过,吊臂下严禁站人。 6.4.8 起重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条件; 6.4.8.1 用于固定起重设备为3.5; 6.4.8.2 用于人力起重为4.5; 6.4.8.3 用于机动起重为5-6; 6.4.8.4 用于绑扎起重物为10; 6.4.8.5 用于供人升降用为14。

6.4.9 起重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重物等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表6-1的规定: 略

6.4.10 复杂道路、大件运输前应组织对道路进行勘查,并向司乘人员交底。

6.4.11 运输爆破器材,氧气瓶、乙炔气瓶等易燃、易爆物件时,应遵守《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并设标志。

6.4.12 装运电杆、变压器和线盘时应绑扎牢固,并用绳索绞紧;混凝土泥杆、线盘的周围应塞牢,防止滚动、移动伤人。运载超长、超高或重大物件时,物件重心应与车厢承重中心基本一致,超长物件尾部应设标志。严禁客货混装。

6.4.13 装卸电杆等笨重物件应采取措施,防止散堆伤人。分散卸车时,每卸一根之前,应防止其余杆件滚动;每卸完一处,应将车上其余的杆件绑扎牢固后,方可继续运送。

6.4.14 凡使用机械牵引杆件上山,应将杆身绑牢,钢丝绳不得触磨岩石或坚硬地面,爬山路线左右两侧5m以内,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过。

6.4.15人力运输的道路应事先清除障碍物,山区抬运笨重的物件应事先制定运输方案,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6.4.16 多人抬杠电杆时应同肩,步调一致,起放电杆时应相互呼应协调。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雨、雪后抬运物件时应有防滑措施。

6.4.17 在吊起或放落箱式配电设备、变压器、柱上断路器(开关)或隔离开关 (刀闸)前,应检查台、构架结构是否牢固。 6.5 杆塔施工与检修

6.5.1 立、撤杆塔应设专人统一指挥。开工前,要交待施工方法、指挥信号和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服从指挥。在居民区和交通道路附近立、撤杆时,应具备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并设警戒范围或警告标志,必要时派专人看守。 6.5.2 立、撤杆塔要使用合格的起重设备,严禁过载使用。

6.5.3 立、撤杆塔过程中基坑内严禁有人工作。除指挥人及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应在离开杆塔高度的1.2倍距离以外。

6.5.4 立杆及修整杆坑时,应有防止杆身倾斜、滚动的措施,如采用拉绳和叉杆控制等。

6.5.5 顶杆及叉杆只能用于竖立8m以下的拔稍杆,不得用铁锹、桩柱等代用。立杆前,应开好马道。工作人员要均匀地分配在电杆的两侧。 6.5.6 利用已有杆塔立、撤杆,应先检查杆塔根部,必要时增设临时拉线或其他补强措施。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塔工作,杆塔、拉线与临时拉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且有防止立、撤杆塔过程中拉线跳动的措施。

6.5.7 使用吊车立、撤杆塔时,钢丝绳套应吊在电杆的适当位置,以防止电杆突然倾倒。

6.5.8 在撤杆工作中,拆除杆上导线前,应先检查杆根,做好防止倒杆措施,在挖坑前应先绑好拉绳。 6.5.9 使用抱杆立、撤杆塔时,主牵引绳、尾绳、杆塔中心及抱杆顶应在一条直线上。抱杆下部应固定牢固,抱杆顶部应设临时拉线控制,临时拉线应均匀调节并由有经验的人员控制。抱杆应受力均匀,两侧拉绳应拉好,不得左右倾斜。固定临时拉线时,不得固定在有可能移动的物体上,或其他不可靠的物体上。 6.5.10 整体立、撤杆塔前应迸行全面检查,各受力、连接部位全部合格方可起吊。立、撤杆塔过程中,吊件垂直下方、受力钢丝绳的内角侧严禁有人。杆顶起立离地约0.8m时,应对杆塔进行一次冲击试验,对各受力点处作一次全面检查,确无间题,再继续起立;起立70。后,应减缓速度,注意各侧拉线;起立至80。时,停止牵引,用临时拉线调整杆塔。 6.5.11 牵引时,不得利用树木或外露岩石作受力桩,临时拉线不得固定在有可能移动或其他不可靠的物体上。一个锚桩上的临时拉线不得超过二根;临时拉线绑扎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临时拉线应在永久拉线全部安装完毕承力后方可拆除。

6.5.12 已经立起的杆塔,回填夯实后方可撤去拉绳及叉杆。回填土块直径应不大于3Omm,每回填15Omm应夯实一次。基础末完全夯实牢固和拉线杆塔在拉线末制作完成前,严禁攀登。

杆塔施工中不宜用临时拉线过夜;需要过夜时,应对临时拉线采取加固措施。

6.5.13 杆塔分段吊装时,上下段连接牢固后,方可继续进行吊装工作。分段分片吊装时,应将各主要受力材连接牢固后,方可继续施工。

6.5.14 杆塔分解组立时,塔片就位时应先低侧、后高侧。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末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业。提升抱杆时应逐节提升,严禁提升过高。单面吊装时,抱杆倾斜不宜超过15。;双面吊装时,抱杆两侧的荷重、提升速度及摇臂的变幅角度应基本一致。

6.5.15 检修杆塔不得随意拆除受力构件,如需要拆除时,应事先作好补强措施。调整杆塔倾斜、弯曲、拉线受力不均或迈步、转向时,应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拉线及其调节范围,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杆塔上有人时,不得调整或拆除拉线。

6.5.16 在起吊部件过程中,严禁采用边吊边焊的工作方法。只有在摘除钢丝绳后,方可进行焊接。 6.5.17 在可能引起火灾的场所附近进行焊接工作时,应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进行焊接工作时,应设有防止金属熔渣飞溅、掉落引起火灾的措施以及防止烫伤、触电、爆炸等措施。焊接人员离开现场前,应检查现场有无火种留下。 6.6 放线、紧线与撤线

6.6.1 放线、撤线和紧线工作均应有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并做到通信畅通、加强监护。工作前应检查放线、撤线和紧线工具及设备是否良好。

6.6.2 交叉跨越各种线路、铁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线时,应先取得主管部门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可靠的跨越架、封航、封路、在路口设专人持信号旗看守等。

6.6.3 紧线前,应检查导线有无障碍物挂住,紧线时,应检查接线管或接线头以及过滑轮、横担、树枝、房屋等处有无卡住现象。如遇导、地线有卡、挂住现象,应松线后处理。处理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卡线处外侧,采用工具、大绳等撬、拉导线。严禁用手直接拉、推导线。

6.6.4 放线、撤线和紧线工作时,人员不得站在或跨在己受力的牵引绳、导线的内角侧和展放的导、地线圈内以及牵引绳或架空线的垂直下方,防止意外跑线时抽伤。

6.6.5 紧线、撤线前,应检查拉线、桩锚和杆塔。必要时,应加固桩锚或加设临时拉绳。

6.6.6 严禁采用突然剪断导、地线的做法松线。 7 配电设备上的工作

7.1 配电设备上工作的一般规定

7.1.1 配电设备 [包括: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低压配电室 (箱)、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停电检修时,应使用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同一天内儿处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进行同一类型工作,可使用一张工作票。高压线路不停电时,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人员说明线路上有电,并加强监护。

7.1.2 在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上进行工作,不论线路是否停电,应先拉开低压侧刀闸,后拉开高压侧隔离开关 (刀闸)或跌落式熔断器 (保险),在停电的高、低压引线上验电、接地。上述操作在工作负责人监护下进行时,可不用操作票。 7.1.3 进行配电设备停电作业前,应断开可能送电到待检修设备、配变各侧的所有线路 (包括用户线路)断路器 (开关)、隔离开关 (刀闸)和熔断器 (保险),并验电、接地后,才能进行工作。

7.1.4 两台及以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共用一个接地体时,其中任一台配电变压器停电检修,其他配电变压器也应停电。

7.1.5 配电设备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如无法直接验电,可以按3.3.3条的规定进行间接验电。 7.1.6 进行电容器停电工作时,应先断开电源,将电容器充分放电、接地后才能进行工作。

7.1.7 配电设备接地电阻不合格时,应戴绝缘手套方可接触箱体。

7.1.8 配电设备应有防误闭锁装置,防误闭锁装置不得随意退出运行。倒闸操作过程中严禁解锁。如需解锁,应履行批准手续。解锁工具 (钥匙)使用后应及时封存。

7.1.9 配电设备中使用的普通型电缆接头,严禁带电插拔。可带电插拔的肘型电缆接头,不宜带负荷操作。 7.2 架空绝缘导线作业

7.2.1 架空绝缘导线不应视为绝缘设备,作业人员不得直接接触或接近。架空绝缘线路与裸导线线路停电作业的安全要求相同。

7.2.2 架空绝缘导线应在线路的适当位置,设立验电接地环或其他验电接地装置,以满足运行、检修工作的需要。

7.2.3 禁止工作人员穿越末停电接地或末采取隔离措施的绝缘导线进行工作。 7.3 装表接电

7.3.1 带电装表接电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短路和电弧灼伤的安全措施。

7.3.2 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配合安装时,应有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和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的安全措施。

7.3.3 所有配电箱、电表箱均应可靠接地且接地电阻应满足要求。工作人员在接触运用中的配电箱、电表箱前,应检查接地装置是否良好,并用验电笔确认其确无电压后,方可接触。

7.3.4 当发现配电箱、电表箱箱体带电时,应断开上一级电源将其停电,查明带电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8 带 电 作 业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在海拔1000m及以下交流10-500kV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 (发电厂)电气设备上,采用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位方式进行的带电作业,以及低压带电作业。

在海拔10OOm以上带电作业时,应根据作业区不同海拔高度,修正各类空气与固体绝缘的安全距离和长度、绝缘子片数等,并编制带电作业现场安全规程,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8.1.2 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电 (听见雷声、看见闪电)、雪雹、雨雾不得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恶劣天气进行带电抢修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充分讨论并编制必要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 (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8.1.3 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带电作业新项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应进行科学试验,确认安全可靠,编出操作工艺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 (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和使用。

8.1.4 参加带电作业的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企业书面批准后,方能参加相应的作业。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由具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8.1.5 带电作业应设专责监护人。监护人不得直接操作。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复杂或高杆塔作业必要时应增设 (塔上)监护人。

8.1.6 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时,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到现场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做出能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并确定作业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8.1.7 带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闸,并不得强送电: 8.1.7.1 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 8.1.7.2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 8.1.7.3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

严禁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

8.1.8 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工作开始前,应与值班调度员联系。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应由调度值班贯履行许可手续。带电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汇报。

8.1.9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度联系,值班调度方末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不得强送电。 8.2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8.2.1 进行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8-1 的规定。35KV及以下的带电设备不能满足表8-1 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应采取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 略

8.2.2 绝缘操作杆、绝缘承力工具和绝缘绳索的有效长度不得小于表8-2的规定。 略

8.2.3 带电作业不得使用非绝缘绳索(如棉纱绳、白棕绳、钢丝绳)。

8.2.4 带电更换绝缘子或在绝缘子串上作业,应保证作业中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少于表8-3的规定。 略

8.2.5 更换直线绝缘子串或移动导线的作业,当采用单吊线装置时,应采取防止导线脱落的后备保护措施。 8.2.6 在绝缘子串末脱离导线前,拆、装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时,应采用专用短接线或穿屏蔽服方可直接进行操作。

8.2.7 在市区或人口稠密的地区进行带电作业时,工作理场应设置围栏,派专人监护,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8.2.8 非特殊需要,不应在跨越处下方或邻近有电力线厅或其他弱电线路的档内进行带电架、拆线的工作。如特殊需要,则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本单位生产领导 (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8.3 等电位作业

8.3.1 等电位作业一般在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线和电气设备上进行。若需在35kV电压等级进行等电位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lO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上不得进行等电位作业。

8.3.2 等电位作业人员应在衣服外面穿合格的全套屏蔽服 (包括帽、衣裤、手套、袜和鞋),且各部分应连接良好。屏蔽服内还应穿着阻燃内衣。

严禁通过屏蔽服断、接接地电流,空载线路和偶合电容器的电容电流。

8.3.3 等电位作业人员对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表8-1的规定,对相邻导线的距离应不小于表8-4的规定。 略

8.3.4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绝缘梯上作业或者沿绝缘梯迸人强电场时,其与接地体和带电体两部分间隙所组成的组合间隙不得小于表8-5的规定。 略

8.3.5 等电位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迸人强电场的作业,一般在22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串上进行。其组合间隙不得小于表8-5的规定。若不满足表8-5的规定,应加装保护间隙。扣除人体短接的和零值的绝缘子片数后,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得小于表8-3的规定。

8.3.6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电位转移前,应得到工作负责人的许可。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表8-6的规定。 略

8.3.7 等电位作业人员与地电位作业人员传递工具和材料时,应使用绝缘工具或绝缘绳索进行,其有效长度不得小于表8-2的规定。

8.3.8 沿导、地线上悬挂的软、硬梯或飞车进入强电场的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8.3.8.1 在连续档距的导、地线上挂梯 (或飞车)时,其导、地线的截面不得小于:钢芯铝绞线和铝合金绞线120mm2;钢绞线50mm2(等同OPGW光缆和配套的LGJ-70/40型导线)。

8.3.8.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经验算合格,并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 (总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行: 1) 在孤立档的导、地线上的作业; 2) 在有断股的导、地线和锈蚀的地线上的作业; 3) 在8.3.8.1条以外的其他型号导、地线上的作业; 4) 两人以上在同档同一根导、地线上的作业。 8.3.8.3 在导、地线上悬挂梯子、飞车进行等电位作业前应检查本档两端杆塔处导、地线的紧固情况。挂梯载荷后应保持地线及人体对下方带电导线的安全间距比表8-1中的数值增大0.5m;带电导线及人体对被跨越的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比表8-1中的数值增大1m。

8.3.8.4 在瓷横担线路上严禁挂梯作业,在转动横担的线路上挂梯前应将横担固定。

8.3.9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严禁用酒精、汽油等易燃 品擦拭带电体及绝缘部分,防止起火。 8.4 带电断、接引线

8.4.1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应遵守下列规定: 8.4.1.1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应确认线路的另一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却以断开,接入线路侧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确已退出运行后,方可进行。

严禁带负荷断、接引线。

第3篇:2016版安规复习题(线路部分)

新版安规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本规程规定了工作人员在作业现场应遵守的()。 A.管理要求 B.岗位职责 C.安全要求 D.行为规范 答案:C

2、低[电]压:用于配电的交流系统中( )的电压等级。 A.220V以下 B.220V及以下 C.1000V以下 D.1000V及以下 答案:D

3、高[电]压:a)通常指超过低压的电压等级。b)特定情况下,指电力系统中( )的电压等级。 A.输电 B.变电 C.配电 D.用电 答案:A

4、( )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A.试验中 B.运行中 C.运用中 D.调试中 答案:C

5、事故紧急抢修工作,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 )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

A.按计划时间内 B. 短时间内 C.规定时间内 D.限定时间内 答案:B

6、事故紧急抢修工作,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 ),需短时间内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 A.可以短期运行 B.有可能引起停运 C. 被迫紧急停止运行 D.可能引起系统障碍 答案:C

7、双重称号是指线路( )。

A.名称和称号 B.名称和位臵称号 C.编号和位臵称号 D.编号和称号 答案:B

8、线路位臵称号指上线、中线或下线和( )的左线或右线。 A. 面向送电侧 B. 面向受电侧

C. 面向线路杆塔号增加方向 D.面向线路杆塔号减小方向 答案:C

9、电力线路是指在系统两点间用于( )的导线、绝缘材料和附件组成的设施。 A.输电 B.变电 C.输配电 D.发电

答案:C、

10、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 ),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A.安全管理 B. 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 C.工作流程 D.作业方法 答案:B

11、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A.结合电力行业特点 B.根据工作实际 C. 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 D. 为满足现场需要 答案:C

12、作业现场的( )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A.办公条件和安全设施 B.办公条件和生产设施 C.生产条件和生产设施 D.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 答案:D

13、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 )应合格、齐备。 A.个人工器具 B.服装 C.劳动防护用品 D.作业保护 答案:C

14、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

)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A.技术员 B.管理员 C.安全员 D.专人 答案:D

15、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 )并符合有关要求。 A.规范 B.合格 C.齐备 D.可靠 答案:B

16、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 A.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B.紧急救护措施 C.应急预案 D.逃生方法 答案:A

17、作业人员应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 )至少一次。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答案:C

18、作业人员应经医师鉴定,( )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A.无容易传染的 B.无不能治愈的 C.无慢性 D. 无妨碍工作的 答案:D

19、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 )。

A.专业培训 B.考试合格 C.技能培训 D.现场实习 答案:B

20、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 )。 A.创伤急救 B.溺水急救 C.触电急救 D.高空急救 答案:C

21、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 ),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A. 安全生产知识 B.技能等级 C.专业学历 D.工作经验 答案:A

22、进入作业现场应正确佩戴安全帽,现场作业人员应穿( )、绝缘鞋。 A.绝缘服 B.屏蔽服 C.防静电服 D.全棉长袖工作服 答案:D

23、进入作业现场应正确佩戴( ),现场作业人员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绝缘鞋。 A.岗位标识 B.上岗证 C.工作牌 D.安全帽 答案:D

24、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 )上岗。 A.领导批准 B.师傅带领 C.考试合格 D.现场实习 答案:C

25、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

)考试一次。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答案:B

26、作业人员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

)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A.半 B.一 C.二 D.三 答案:D

27、参与公司系统所承担电气工作的外单位或外来人员应熟悉本规程,经考试合格,并经()认可,方可参加工作。

A.相关单位分管领导 B. 设备运维管理单位 C.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调度控制中心 答案:B

28、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 ),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 A.立即制止 B.立即报告领导 C.停止作业 D.批评教育 答案:A

29、现场勘察由工作票签发人或(

)组织。

A.项目经理 B.工作负责人 C.生产管理人员 D.工作许可人 答案:B 30、在220kV带电线路杆塔上且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3米规定的工作应使用( )。 A.第一种工作票 B.第二种工作票 C.带电工作票 D.事故紧急抢修单 答案:B

31、与邻近带电设备距离小于表3(在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大于表5(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规定的工作,应填用( )工作票。

A.电力电缆第二种 B.电力线路第一种 C.电力线路第二种 D.带电作业 答案:D

32、非连续进行的事故修复工作,可使用( )。

A.工作票 B.事故紧急抢修单 C.安全措施票 D.工作任务单 答案:A

33、涂写杆塔号、安装标示牌等,工作地点在杆塔最下层导线以下,并能够保持表4安全距离的工作可( )。

A.使用第一种工作票 B.使用第二种工作票 C.使用带电作业票 D. 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 答案:D

34、工作票填写如有错、漏字需要修改时,应使用( ),字迹应清楚。 A.修正液修改 B.附纸修改 C.规范的符号 D.备注修改 答案:C

35、工作票一份交工作负责人,一份留存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许可人处。工作票应( )交给工作负责人。

A.工作当日 B.提前 C.开工前 D.许可时 答案: B

36、用计算机生成或打印的工作票应使用统一的票面格式。由( )审核无误,手工或电子签名后方可执行。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负责人 D.生产管理人员 答案:A

37、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 )工作负责人。 A. 可以兼任 B.不得兼任 C.必要时兼任 D.经批准可兼任 答案:B

38、工作票由设备运维管理单位签发,也可由经设备运维管理单位( )的检修及基建单位签发。 A.审核合格 B.授权 C.批准 D.审核合格且经批准 答案:D

39、检修及基建单位的( )应事先送有关设备运维管理单位、调度控制中心备案。 A.工作许可人名单 B.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名单 C.单位人员名单 D.工作班成员名单 答案:B 40、检修及基建单位的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名单应事先送有关( )备案。 A.发包单位的安质部、建设部 B.发包单位的安质部、运维检修部 C.设备运维管理单位、调度控制中心 D.发包单位的建设部、运维检修部 答案:C

41、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 )。 A.必须由设备运维单位签发 B.必须由承包单位签发 C.可实行“双签发”形式 D.必须由主管部门签发 答案:C

42、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行“双签发”形式。签发工作票时,双方(

)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本规程工作票签发人相应的安全责任。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项目负责人 D.生产管理人员 答案:A

43、在工作期间,工作票应始终保留在(

)手中。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 D.专责监护人 答案:B

44、带电作业工作票,对同一电压等级、同类型、相同安全措施且( )的带电作业,可在数条线路上共用一张工作票。

A.同时停用重合闸 B.同时开展的工作 C.同一天的工作 D.依次进行 答案:D

45、一个工作负责人( )多张工作票。 A.不能同时持有 B.不能同时执行 C.不能依次执行 D.不能同时接受许可 答案:B

46、若一张工作票下设多个小组工作,每个小组应指定( ),并使用工作任务单。 A.工作联系人 B.工作协调人 C.专责监护人 D.小组负责人(监护人) 答案:D

47、一张工作票下设多个小组工作,工作任务单由( )许可。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 D.小组负责人 答案:B

48、一张工作票下设多个小组工作,工作结束后,由小组负责人交回工作任务单,向( )办理工作结束手续。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 D.调控值班人员 答案:B

49、工作任务单一式两份,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签发,一份( )留存,一份交小组负责人执行。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票签发人 D.调控值班人员 答案:B

50、一回线路检修(施工),若配合停电线路属于其他单位,应由检修(施工)单位事先(

),经配合线路的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同意并实施停电、接地。

A.口头告知 B.书面告知 C.口头申请 D.书面申请 答案:D

51、一回线路检修(施工),其邻近或交叉的其他电力线路需进行配合停电和接地时,应在(

)。 A工作日志中记录 B.交底记录中记录 C.工作票中列入相应的注意事项 D.工作票中列入相应的安全措施 答案:D

52、若配合停电线路属于其他单位,应由检修(施工)单位事先书面申请,经配合线路的(

)同意并实施停电、接地。

A设备运维管理单位 B.设备资产单位 C.设备检修单位 D.设备施工单位 答案:A

53、若配合停电线路属于其他单位,应由检修(施工)单位事先书面申请,经配合线路的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同意并实施(

)。

A停电 B. 接地 C. 停电、接地 D.隔离 答案:C

54、一条线路分区段工作,若填用一张工作票,经(

)同意,在线路检修状态下,由工作班自行装设的接地线等安全措施可分段执行。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 D.专责监护人 答案:A

55、一条线路分区段工作,若填用一张工作票,经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在线路检修状态下,由工作班自行装设的接地线等安全措施可分段执行。工作票中应填写清楚使用的接地线( )等随工作区段转移情况。

A.装设时间、位臵 B.编号、装拆时间、位臵 C.编号、拆除时间 D.编号、装设时间、位臵 答案:B

56、一条线路分区段工作,若填用一张工作票,经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在线路检修状态下,由工作班自行装设的接地线等安全措施(

)。

A.应一次性完成 B.可分段执行 C.可分天完成 D.应在工作前完成 答案:B

57、持线路或电缆工作票进入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进行架空线路、电缆等工作,应增填工作票份数,由变电站或发电厂( )许可,并留存。

A.技术人员 B.值班人员 C.工作许可人 D.安全人员 答案:C

58、持线路或电缆工作票进入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进行架空线路、电缆等工作,应( ),由变电站或发电厂工作许可人许可,并留存。

A.得到部门领导批准 C.得到调度工作许可 答案:D

59、第

一、二种工作票和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

)为限。 A.工作时间 B.申请时间 C.停役时间 D.检修期 答案:D

60、第二种工作票需办理延期手续,应在有效时间尚未结束以前由(

)向工作票签发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

A.小组负责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 D.专责监护人 答案:B

61、第一种工作票需办理延期手续,应在有效时间尚未结束以前由工作负责人向(

)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

A.工作票签发人 B.调控值班员 C.工作许可人 D.专责监护人 答案:C 6

2、第一种工作票需办理延期手续,应在(

)由工作负责人向工作许可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

A.计划时间尚未结束以前 B.有效时间尚未结束以前 C.工作终结前 D.有效时间结束时 答案:B 6

3、工作票签发人名单应(

)。

A.公布 B.公示 C.备案 D.口头通知 答案:A 6

4、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工作许可人应由有一定工作经验、熟悉本规程、熟悉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情况,并经( )批准的人员担任。

A.工区(车间) B.主管领导 C.安监部门 D.本单位 答案:A 6

5、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完善是( )的安全责任。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D.专责监护人 答案:C 6

6、工作许可人审票时,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对工作票所列内容发生疑问时,应向( )询问清楚,必要时予以补充。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D.上级领导 答案:A

B.持工作联系单 D.增填工作票份数

67、保证由其负责的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正确是( )的安全责任。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D.专责监护人 答案:B 6

8、监督被监护人员遵守本规程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纠正被监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 )的安全责任。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D.专责监护人 答案:D 6

9、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责任:服从( )的指挥,严格遵守本规程和劳动纪律,在确定的作业范围内工作,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互相关心工作安全。

A.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专责监护人 B.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小组负责人 答案:A 70、正确使用施工机具、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是( )的安全责任。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班成员 C.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D.专责监护人 答案:B 7

1、填用第一种工作票进行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

)的许可后,方可开始工作。 A.第一个工作许可人 B.工作票签发人 C.任何一个工作许可人 D.全部工作许可人 答案:D 7

2、线路停电检修,工作许可人应在线路可能受电的各方面(含变电站、发电厂、环网线路、分支线路、用户线路和配合停电的线路)都已停电,并挂好(

)后,方能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

A.安全警示牌 B.工作接地线 C.个人保安线 D.操作接地线 答案:D

73、对直接在现场许可的停电工作,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票上记录( ),并签名。 A.工作内容 B.停电范围 C.许可时间 D.安全措施 答案:C

74、若停电线路作业还涉及其他单位配合停电的线路,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

)通知这些线路已停电,并履行工作许可书面手续后才可开始工作。

A.工作许可人 B.指定的配合停电设备运维管理单位联系人 C.调控值班员 D.运维管理人员 答案:B

75、填用( )工作票时,不需要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A.电力线路第一种 B.电力线路第二种 C.带电作业 D.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 答案:B 7

6、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 ),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A.所有人员签字后 B.装完工作接地线后 C.所有人员到位后 D.现场准备工作完成后 答案: B

77、若专责监护人必须长时间离开工作现场时,应由( )变更专责监护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被监护工作人员。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小组负责人 D.工作许可人 答案:B 7

8、若工作负责人必须长时间离开工作的现场时应由( )变更工作负责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作业人员及工作许可人。

A.工作票签发人 B.原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许可人 D.小组负责人 答案:B 7

9、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因故暂时离开工作现场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并告知( )。 A.工作票签发人 B.调控值班员 C.工作许可人 D.工作班成员 答案:D 80、在工作中遇雷、雨、大风或其他任何情况威胁到( )时,工作负责人或专责监护人可根据情况,临时停止工作。

A.作业人员的安全 B.电网的安全 C.设备的安全 D.施工机具的安全 答案:A 8

1、白天工作间断时,工作地点的( )仍保留不动。 A.操作接地线 B.工作接地线 C.全部接地线 D.安全警示牌 答案: C 8

2、填用数日内工作有效的第一种工作票,每日收工时如果将工作地点所装的接地线拆除,次日恢复工作前应( )。

A.重新验电 B.直接挂接地线。 C.重新验电挂接地线 D.使用个人保安线 答案: C 8

3、完工后,( )应检查线路检修地段的状况,确认在杆塔上、导线上、绝缘子串上及其他辅助设备上没有遗留的个人保安线、工具、材料等,查明全部作业人员确由杆塔上撤下后,再命令拆除工作地段所挂的接地线。

A.工作负责人(包括小组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专责监护人 D.班组人员 答案:A 8

4、完工( ),应即认为线路带电,不准任何人再登杆进行工作。 A.接地线拆除后 B.作业人员确由杆塔上撤下后 C.各作业点报完工后 D.个人保安线拆除后 答案:A 8

5、多个小组工作,( )应得到所有小组负责人工作结束的汇报。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监护人 C.工作票签发人 D.工作负责人。 答案:D 8

6、已终结的工作票、事故紧急抢修单、工作任务单应保存(

)。 A.6个月 B.9个月 C.一年 D.两年 答案:C

87、进行线路停电作业前,应断开线路上需要操作的(

)(含分支)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

A.各端 B.两端 C.电源侧 D.受电侧

答案:A 8

8、停电设备的各端,应有明显的断开点,若无法观察到停电设备的断开点,应有能够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 )等指示。

A.电气和机械 B.遥信信息 C.机械 D.变位 答案:A

89、断开跌落式熔断器后,跌落式熔断器的熔管应摘下或(

)。 A.悬挂标示牌 B.加锁

C.设围栏 D.悬挂标示牌、加锁 答案:A 90、在停电线路工作地段接地前,应使用( )验明线路确无电压。 A.不小于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感应式验电器 B.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接触式验电器 C.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感应式验电器 D.不小于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接触式验电器 答案:B 9

1、直流线路和( )kV及以上的交流线路,可使用合格的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验电。 A.35 B.66 C.110 D. 330 答案:D 9

2、6

6、110kV线路验电时,人体与被验电设备最小安全距离为( )米,并设专人监护。 A.1 B.1.5 C.2 D.2.5 答案:B 9

3、500kV线路验电时,人体与被验电设备最小安全距离为( ) 米,并设专人监护。 A.3 B.4 C.5 D.6 答案:C 9

4、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良好;无法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时,可用(

)高压发生器等确认验电器良好。

A.工频 B.高频 C.中频 D.低频 答案:A 9

5、使用伸缩式验电器时应保证绝缘的(

)。

A.长度 B.有效 C.有效长度 D.良好 答案:C 9

6、间接验电信号变化判断时,至少应有(

)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且所有这些确定的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无电。

A.两个机械指示位臵 B.两个电气指示位臵 C.带电显示装臵 D.两个非同样原理或非同源 答案:D 9

7、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进行验电时,应( )。 A.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近侧、后验远侧 B.先验高压、后验低压,先验上层、后验下层,先验远侧、后验近侧 C.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上层、后验下层,先验远侧、后验近侧 D.先验高压、后验低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近侧、后验远侧 答案:A 9

8、线路的验电应逐相(直流线路逐极)进行。检修联络用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组合时,应在其( )验电。

A.送电侧 B.受电侧 C.两侧 D.任意一侧 答案:C 9

9、工作接地线应全部列入( ),工作负责人应确认所有工作接地线均已挂设完成方可宣布开工。 A.工作票 B.操作票 C.工作任务单 D.现场交底记录 答案:A 100、各工作班( )各端和工作地段内有可能反送电的各分支线(包括用户)都应接地。 A.作业杆塔 B.工作线路 C.停电线路 D. 工作地段 答案:D 10

1、( )线路可以只在工作地点附近装设一组工作接地线。

A.作业杆塔 B.配合停电的 C.停电线路 D. 工作地段 答案:B 10

2、禁止作业人员擅自变更工作票中指定的接地线位臵,如需变更,应由工作负责人征得(

)同意,并在工作票上注明变更情况。

A.工作许可人 B.调控值班员 C.工作票签发人 D.各小组负责人 答案:C 10

3、禁止作业人员(

)接地线位臵。 A.变更工作票中指定的 B.变更 C.擅自变更工作票中指定的 D.改变 答案:C 10

4、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挂接地线时,应( )。 A.先挂低压、后挂高压,先挂上层、后挂下层,先挂远侧、后挂近侧 B.先挂高压、后挂低压,先挂上层、后挂下层,先挂近侧、后挂远侧 C.先挂低压、后挂高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先挂近侧、后挂远侧 D.先挂高压、后挂低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先挂远侧、后挂近侧 答案:C 10

5、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拆除接地线时,应( )。 A.先拆低压、后拆高压,先拆上层、后拆下层,先拆近侧、后拆远侧 B.先拆高压、后拆低压,先拆上层、后拆下层,先拆远侧、后拆近侧 C.先拆低压、后拆高压,先拆下层、后拆上层,先拆近侧、后拆远侧 D.先拆高压、后拆低压,先拆下层、后拆上层,先拆远侧、后拆近侧 答案:B 10

6、成套接地线应由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和专用线夹组成,其截面不准小于(

)mm²,同时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禁止使用其他导线接地或短路。

A.18 B.20 C.25 D.30 答案:C 10

7、装、拆接地线时,人体不准碰触(

)。 A.接地线的接地端 C.已接地的导线 答案:B 10

8、在杆塔或横担接地良好的条件下装设接地线时,接地线可单独或合并后接到杆塔上,但杆塔接地电阻和(

)应良好。

A.接地装臵 B.接地通道 C.杆塔基础 D.土壤电阻 答案:B 10

9、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可采用临时接地体。临时接地体的截面积和埋深分别不准小于(

)。

B. 接地线和未接地的导线 D. 接地通道

A.190mm²和0.4m B.160mm²和0.6m C.160mm²和0.8m; D.190mm²和0.6m 答案:D

110、断开耐张杆塔引线或工作中需要拉开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时,应先在其(

)装设接地线。

A.两侧 B.受电侧 C.送电侧 D.任意一侧 答案:A 1

11、电缆及电容器接地前应(

)放电。 A.逐相 B.充分 C.逐相充分 D.依次 答案:C 1

12、工作地段如有邻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线路,为防止停电检修线路上感应电压伤人,在需要(

)工作时,应使用个人保安线。

A.杆塔上 B.绝缘子串上 C.接触或接近导线 D.架空地线上 答案:C 1

13、个人保安线由( )负责自行装、拆。 A.作业人员 B.专责监护人 C.工作负责人 D.小组负责人 答案:A 1

14、个人保安线应在杆塔上接触或接近导线的(

)挂接,作业结束脱离导线后拆除。 A.作业开始前 B.作业时 C.开工前 D.许可工作前 答案:A 1

15、个人保安线应使用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截面积不准小于(

)mm²,且应带有绝缘手柄或绝缘部件。

A.20 B.16 C.14 D.12 答案:B 1

16、进行地面10kV配电设备部分停电的工作,人员工作时距设备小于( )m安全距离以内的未停电设备,应增设临时围栏。临时围栏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准小于0.35m。

A.0.7 B.1.0 C.1.2 D.1.5 答案:A 1

17、进行地面配电设备部分停电的工作,所增设的临时围栏应装设牢固,并悬挂(

)的标示牌。 A.“止步,高压危险!” B.“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C.“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D.“在此工作!” 答案:A 1

18、高压配电设备做耐压试验时应在周围设围栏,围栏上应向外悬挂适当数量的(

)标示牌。 A.“止步,高压危险!” B.“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C.“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D.“在此工作!” 答案:A 1

19、夜间巡线应沿线路( )进行;大风时,巡线应沿线路( )前进,以免万一触及断落的导线。 A.外侧;上风侧 B.内侧;下风侧 C.外侧;下风侧 D.内侧,上风侧 答案:A 120、巡线人员发现导线、电缆断落地面或悬挂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

)m以内,以免跨步电压伤人,并迅速报告调控人员和上级,等候处理。

A.4 B.6 C.8 D.10 答案:C 1

21、进行配电设备巡视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 )。 A.投运时间和检修周期 B.内部结构和接线情况 C.内部结构和投运时间 D.内部结构和检修周期 答案:B 1

22、倒闸操作应使用( )(见附录 I )。

A.操作票 B.倒闸操作票 C.倒闸票 D.倒闸工作票 答案:B 1

23、操作后无法看到设备实际位臵,需通过各类信号进行判断时,至少应有( )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且所有这些确定的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方可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A.两个非同样原理 B.两个非同源的

C.两个同样原理和同源的 D.两个非同样原理或非同源的 答案:D 1

24、操作中发生疑问时,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应向( )询问清楚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A.调控值班员 B.操作监护人 C.运维值班员 D.操作发令人

答案:D 1

25、在操作柱上断路器(开关)时,应有防止断路器(开关)(

)时伤人的措施。 A.失灵 B.坠落 C.损坏 D.爆炸 答案:D 1

26、雨天操作应使用有防雨罩的绝缘棒,并(

)。 A.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B. 穿绝缘靴、戴橡胶手套 C.穿绝缘鞋、戴橡胶手套 D. 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答案:D 1

27、更换配电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的工作,应先将( )拉开。 A.低压刀闸

B.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或跌落式熔断器

C.低压刀闸和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或跌落式熔断器 D.跌落式熔断器 答案:C 1

28、作废的操作票,应注明“作废”字样,未执行的应注明“未执行”字样,已操作的应注明“已执行”字样。操作票应保存(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两年 答案:C 1

29、解开或恢复杆塔、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引线时,应戴(

)。禁止直接接触与地断开的接地线。

A.绝缘手套 B.线手套 C.皮手套 D.棉手套 答案:A 130、测量低压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流时,可使用(

)。应注意不触及其他带电部分,以防相间短路。

A.电压表 B.功率表 C.钳型电流表 D.绝缘电阻表 答案:C 1

31、带电线路导线的垂直距离(导线弛度、交叉跨越距离),可用(

)测量。

A.皮尺 B.钢卷尺 C.测量仪或使用绝缘测量工具 D.绳索 答案:C 1

32、在线路带电情况下,砍剪靠近线路的树木时,( )应在工作开始前,向全体人员说明:电力线路有电,人员、树木、绳索应与导线保持表4的安全距离。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负责人 D.小组负责人 答案:C 1

33、在10kV及以下线路带电情况下,砍剪靠近线路的树木时,人员、树木、绳索应与导线保持( ) m的安全距离。

A.4.0 B.3.0 C.2.5 D.1.0 答案:D 1

34、在6

6、110kV线路带电情况下,砍剪靠近线路的树木时,人员、树木、绳索应与导线保持( )m的安全距离。

A.4.0 B.3.0 C.2.5 D.1.0 答案:B 1

35、在220kV线路带电情况下,砍剪靠近线路的树木时,人员、树木、绳索应与导线保持( )m的安全距离。

A.5.0 B.4.0 C.3.0 D.2.5 答案:B 1

36、砍剪树木时,应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不准系在待砍剪树枝的断口(

) A.附近 B.附近或以上 C.以上 D.以下 答案:B 1

37、砍剪山坡树木应做好防止树木向(

)弹跳接近导线的措施。 A.下 B.上 C.左 D.右 答案:A 1

38、树枝接触或接近高压带电导线时,应将高压线路停电或用(

)使树枝远离带电导线至安全距离。此前禁止人体接触树木。

A.绳索 B.干燥的毛竹 C.绝缘工具 D.工具 答案:C 1

39、风力超过( )级时,禁止砍剪高出或接近导线的树木。 A.3 B.4 C.5 D.6 答案:C 140、使用油锯和电锯的作业,应由熟悉机械性能和操作方法的人员操作。使用时,应先检查所能锯到的范围内有无铁钉等金属物件,以防金属物体飞出伤人。 A.试验周期和机电原理 B.机械性能和机电原理

C.试验周期和操作方法 D.机械性能和操作方法

答案:D 1

41、在带电杆塔上进行测量、防腐、巡视检查、紧杆塔螺栓、清除杆塔上异物等工作,应使用绝缘无极绳索,风力应不大于( )级,并应有专人监护。

A.4 B.5 C.6 D.7 答案:B 1

42、在6

6、110kV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 ) m。

A.1.0 B.1.5 C.3.0 D.4.0

答案:B 1

43、在220kV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 ) m。

A.1.0 B.1.5 C.3.0 D.4.0 答案:C 1

44、在330kV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 ) m。

A.1.5 B.3.0 C.4.0 D.5.0 答案:C 1

45、在500kV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 ) m。

A.3.0 B.4.0 C.5.0 D.8.0 答案:C 1

46、在10kV及以下的带电杆塔上进行工作,作业人员距最下层带电导线的垂直距离不准小于( )m。 A.0.35 B.0.6 C.0.7 D.1.0 答案:C 1

47、运行中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接地极线路和接地极应视为带电线路。各种工作情况下,邻近运行中的直流接地极线路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按( )直流电压等级控制。

A.〒50kV B.〒400kV C.〒500kV D.〒660kV 答案:A 1

48、邻近或交叉其他6

6、110kV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为( )m。 A.1.0 B.2.0 C.3.0 D.4.0 答案:C 1

49、邻近或交叉其他220kV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为( )m。 A.1.8 B.2.1 C.3.0 D.4.0 答案:D 150、邻近或交叉其他330kV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为( )m。 A.3.0 B.4.0 C.5.0 D.6.0 答案:C 1

51、邻近或交叉其他500kV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为( )m。 A.4.0 B.5.0 C.6.0D.7.0 答案:C 1

52、邻近或交叉其他〒500kV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为(

)m。 A.7.8 B.8.2 C.10 D.11.1 答案:A 1

53、停电检修的线路如与另一回带电线路相交叉或接近,以致工作时人员和工器具可能和另一回导线接触或接近至表4规定的安全距离以内,则另一回线路也应( )。

A.停电 B.接地 C.停电并予接地 D.停用重合闸 答案:C 1

54、在邻近带电66kV线路进行工作时,人体、导线、施工机具等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为( ) m,牵引绳索和拉绳与带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m。

A.1;3 B.2.5;4 C.3;4 D.4;5 答案:C 1

55、在邻近带电110kV线路进行工作时,人体、导线、施工机具等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为( ) m,

牵引绳索和拉绳与带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m。

A.1;3 B.2.5;4 C.3;5 D.4;6 答案:C 1

56、在邻近带电220kV线路进行工作时,人体、导线、施工机具等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为( ) m,牵引绳索和拉绳与带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m。

A.4;6 B.5;7 C.6;8.5 D. 7;9 答案:A 1

57、在邻近带电330kV线路进行工作时,人体、导线、施工机具等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为( ) m,牵引绳索和拉绳与带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m。

A.4;6 B.5;7 C.6;8 D. 7;9 答案:B 1

58、在邻近带电500kV线路进行工作时,人体、导线、施工机具等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为( ) m,牵引绳索和拉绳与带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m。

A.5;7 B.6;8.5 C.9;8.5 D. 10;8.5 答案:B 1

59、在交叉档内松紧、降低或架设导、地线的工作,只有停电检修线路在带电线路(

)时才可进行。 A.上面 B.中间 C.下面 D.侧面 答案:C 160、若同杆架设的10(20)kV及以下线路带电,当满足表4规定的安全距离且采取可靠防止人身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

)的登杆停电检修工作。

A.上层线路 B.下层线路

C.整基杆塔 D.除最上层以外的线路 答案:B 16

1、遇有(

)级以上的大风时,禁止在同杆塔多回线路中进行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工作及直流单极线路停电检修工作。

A.4 B.5 C.6 D. 7 答案:B 16

2、同杆塔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对停电检修线路的称号应特别注意正确填写和检查。多回线路中的每回线路(直流线路每极)都应填写( )。

A.线路名称 B.线路称号 C.双重称号 D.双重名称 答案:C

16

3、同杆塔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工作负责人在接受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时,应与( )核对停电线路双重称号无误。

A.值班调控人员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许可人 D.运维人员 答案:C 16

4、在同杆塔架设多回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杆塔上进行工作时,(

)进入带电侧的横担,或在该侧横担上放臵任何物件。

A.可以 B.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 C.不宜 D.不准 答案:D 16

5、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杆塔上进行工作时,在停电线路一侧吊起或向下放落工具、材料等物体时,应使用(

)传递,物件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表4的规定。

A.绳索 B.绝缘绳索 C.绝缘无极绳圈 D.钢丝绳 答案:C

16

6、在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上,下层线路带电,上层线路停电作业时,(

)进行放、撤导线和地线的工作。

A.不准 B.不宜

C.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 D.经领导批准可以 答案:A 16

7、在〒4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线路单极停电侧进行工作时,应穿着(

)。 A.静电感应防护服 B.全套屏蔽服 C.全棉工作服 D.导电鞋 答案:B 16

8、带电更换架空地线或架设耦合地线时,应通过(

)可靠接地。 A.金属滑车 B.绝缘滑车 C.塑料滑车 D.环氧树脂滑车 答案:A 16

9、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作业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m。(1000kV为0.6m)

A.0.2 B.0.3 C.0.4 D.0.5 答案:C 170、如需在绝缘架空地线上作业时,应用接地线或个人保安线将其可靠接地或采用(

)方式进行。 A.地电位 B.等电位 C.中间电位 D.斗臂车作业 答案:B 17

1、邻近高压线路工作,用(

)传递大件金属物品(包括工具、材料等)时,杆塔或地面上作业人员应将金属物品接地后再接触,以防电击。

A.绝缘绳索 B.麻绳 C.尼龙绳 D.钢丝绳 答案:A 17

2、在超过(

)m深的基坑内作业时,向坑外抛掷土石应防止土石回落坑内,并做好防止土层塌方的临边防护措施。

A.1.0 B.1.5 C.2.0 D.2.5 答案:B 17

3、在下水道、煤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有腐质物等附近挖坑,在挖深超过( ) m的坑内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戴防毒面具、向坑中送风和持续检测等。

A.2.0 B.2.5 C.3.0 D.3.5 答案:A 17

4、塔脚检查,在不影响铁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

)的两个塔脚同时挖坑。 A.对角线 B.横线路 C.顺线路 D.同一侧 答案:A 17

5、进行石坑、冻土坑打眼或打桩时,应检查锤把、锤头及钢钎。扶钎人应站在打锤人( )。 A.正面 B.背面 C.侧面 D.对面 答案:C 17

6、(

)携带器材登杆或在杆塔上移位。 A.允许 B.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可 C.不宜 D.禁止 答案:D 17

7、上横担进行工作前,应检查横担连接是否牢固和腐蚀情况,检查时安全带(绳)应系在主杆或( )上。

A.绝缘子 B.导线 C.拉板 D.牢固的构件 答案:D

17

8、在杆塔上作业时,应使用有后备保护绳或速差自锁器的双控背带式安全带,当后备保护绳超过(

)m时,应使用缓冲器。

A.1.5 B.2 C.2.5 D.3 答案:D 17

9、在杆塔上作业,工作点下方应按(

)设围栏或其他保护措施。 A.坠落半径 B.作业范围 C.工作区域 D.活动范围 答案:A 180、在杆塔上水平使用梯子时,应使用( )梯子。 A.特制的专用 B.铝合金 C.绝缘 D.竹木 答案:A 18

1、在杆塔上水平使用梯子时,应使用特制的专用梯子。工作前应将梯子两端与固定物可靠连接,一般应( )在梯子上工作。

A.不超过两人 B.由一人 C.两人 D.不超过3人 答案:B 18

2、在相分裂导线上工作时,安全带(绳)应挂在同一根子导线上,后备保护绳应挂在( )上。 A.同一根子导线 B.相邻两根子导线 C.任意两根子导线 D.整组相导线 答案:D 18

3、立、撤杆塔过程中基坑内禁止有人工作。除指挥人及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应在处于杆塔高度的(

)倍距离以外。

A.1 B.1.2 C.1.5 D.2 答案:B 18

4、顶杆及叉杆只能用于竖立(

)m以下的拔梢杆,不准用铁锹、桩柱等代用。 A.8 B.10 C.12 D.15 答案:A 18

5、立杆前,应开好“马道”。作业人员要均匀地分配在电杆的(

)。 A.一侧 B.两侧 C.内侧 D.外侧 答案:B 18

6、使用吊车立、撤杆时,钢丝绳套应挂在电杆的( )以防止电杆突然倾倒。 A.适当位臵 B.上部 C.下部 D.中部 答案:A 18

7、使用倒落式抱杆立、撤杆时,抱杆下部应固定牢固,抱杆( )应设临时拉线控制,临时拉线应均匀调节并由有经验的人员控制。

A.上部 B.中部 C.顶部 D.下部 答案:C 18

8、整体立、撤杆塔过程中,杆塔起立至(

)时,停止牵引,用临时拉线调整杆塔。 A.60° B.70° C.80° 答案:C 18

9、整体立、撤杆塔过程中,杆顶起立离地约( )m时,应对杆塔进行一次冲击试验,对各受力点处做一次全面检查,确无问题,再继续起立。

A.0.5 B.0.6 C.0.7 D.0.8 答案:D 190、整体立、撤杆塔过程中,杆塔起立( )后,应减缓速度,注意各侧拉线。 A.50° B.60° C.70° D.80°

D.90°

答案:C 19

1、立、撤杆作业现场,不准利用树木或外露岩石作受力桩。一个锚桩上的临时拉线不准超过(

)根,临时拉线不准固定在有可能移动或其他不可靠的物体上。

A.一 B.两 C.三 D.四 答案:B 19

2、临时拉线绑扎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临时拉线应在(

)方可拆除。 A.永久拉线安装时 B.永久拉线全部安装完毕承力后 C.永久拉线全部安装完毕后 D.永久拉线安装前 答案:B 19

3、杆塔分解组立时,提升抱杆时应逐节提升,禁止提升(

)。 A.过慢 B.过快 C.过低 D.过高 答案:D 19

4、杆塔分解组立时,杆塔单面吊装时,抱杆倾斜不宜超过( )。 A.15° B.20° C.25° D.30° 答案:A 19

5、在10kV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工作,杆塔、拉线与临时拉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A.3m B.4m C.5m D.6m 答案:A 19

6、在35kV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工作,杆塔、拉线与临时拉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A.3m B.4m C.5m D.6m 答案:B 19

7、在66kV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工作,杆塔、拉线与临时拉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A.3m B.4m C.5m D.6m 答案:B 19

8、在110kV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工作,杆塔、拉线与临时拉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A.3m B.4m C.5m D.6m 答案:C 19

9、在220kV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工作,杆塔、拉线与临时拉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A.4m B.5m C.6m D.7m 答案:C 200、在330kV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工作,杆塔、拉线与临时拉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A.6m B.7m C.8m D.9m 答案:B 20

1、在500kV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工作,杆塔、拉线与临时拉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A.6m B.7m C.8.5m D.9m 答案:C 20

2、已经立起的杆塔,回填夯实后方可撤去拉绳及叉杆。回填土块直径应不大于( ),回填应按规定

分层夯实。

A.30mm B.40mm C.50mm D.60mm 答案:A 20

3、杆塔上有人时,(

)调整或拆除拉线。 A.可 B.宜 C.不宜 D.不准 答案:D 20

4、放线、紧线与撤线工作均应有(

),并做到通信畅通、加强监护。 A.专人指挥、统一安排 B.专人指挥、统一信号 C.分组指挥、统一安排 D.分组指挥、统一信号 答案:B 20

5、放线、紧线时,如遇导、地线有卡、挂住现象,应(

)处理。处理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卡线处外侧,采用工具、大绳等撬、拉导线。

A.松线后 B.紧线后 C.紧线前 D.松线前 答案:A 20

6、放线、紧线与撤线工作时,人员不准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牵引绳、导线的(

)侧和展放的导、地线圈内以及牵引绳或架空线的垂直下方,防止意外跑线时抽伤。

A.外角 B.内角 C.受力 D.牵引 答案:B 20

7、跨越架的中心应在线路中心线上,宽度应超出所施放或拆除线路的两边各(

)m,架顶两侧应装设外伸羊角。

A.0.5 B.1.0 C.1.5 D.2.0 答案:C 20

8、跨越架与被跨10kV电力线路应不小于( ) m的安全距离,否则应停电搭设。 A.0.7 B.1.0 C.1.2 D.1.5 答案:B 20

9、跨越架与被跨20、35kV电力线路应不小于( ) m的安全距离,否则应停电搭设。 A.1.0 B.1.5 C.2.0 D.2.5 答案:D 【单选题】跨越架与被跨66kV电力线路应不小于( ) m的安全距离,否则应停电搭设。 A.2.5 B.3.0 C.4.0 D.5.0 答案:B

210、跨越带电线路时应使用( )。

A.纤维绳 B.棕绳 C.绝缘绳索 D.白棕绳 答案:C

211、在张力放线的全过程中,人员不准在牵引绳、导引绳、导线(

)通过或逗留。 A.下方 B.上方 C.外角侧 D.两侧 答案:A

212、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m及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A.1.5 B.2 C.2.5 D.3 答案:B

213、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 )进行一次体检。 A.半年 B.每年 C.两年 D.三年 答案:B

214、峭壁、陡坡的场地或人行道上的冰雪、碎石、泥土应经常清理,靠外面一侧应设( )高的栏杆。

在栏杆内侧设( )高的侧板,以防坠物伤人。

A.1050mm~1200mm;180mm B.1050mm~1200mm;170mm C.1050mm~1100mm;180mm D.1050mm~1100mm;170mm 答案:A

215、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 ) m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1.2 B.1.5 C.2.0 D.2.5 答案:B

216、安全带(除牛皮带)静负荷试验周期为( ),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答案:B

217、在电焊作业或其他有火花、熔融源等的场所使用的安全带或安全绳应有( )。 A.绝缘防磨套 B. 隔热绝缘套 C.隔热防磨套 D.隔热套 答案:C

218、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并应采用(

)的方式。

A.低挂低用 B.高挂高用 C.高挂低用 D.低挂高用 答案:C

219、当临时高处行走区域不能装设防护栏杆时,应设臵( ) mm高的安全水平扶绳,且每隔( ) m设一个固定支撑点。

A.1050;2 B.1050;3 C.1150;2 D.1150;3 答案:A 220、特殊情况下,确需在恶劣天气进行露天高处抢修时,应组织人员充分讨论必要的安全措施,经( )批准后方可进行。

A.运维人员 B.值班调控人员 C.领导 D.本单位 答案:D 2

21、在5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

)露天高处作业。 A.应停止 B.不宜 C.采取措施可 D.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可 答案:A 2

22、硬质梯子的横档应嵌在支柱上,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 )cm,并在距梯顶( )m处设限高标志。 A.40;1 B.50;1.5 C.40;1.5 D.50;1 答案:A 2

23、使用单梯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为( )左右。 A.50° B.55° C.60° D.70° 答案:C 2

24、使用软梯、挂梯作业或用梯头进行移动作业时,软梯、挂梯或梯头上只准(

)人工作。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2

25、起重设备、吊索具和其他起重工具的工作负荷,不准超过(

)。 A.铭牌规定 B.起吊物的重量 C.起吊绳的荷载 D.吊钩的荷载 答案:A 2

26、起重指挥信号应( ),分工明确。

A.复杂、标准、畅通 B.简明、标准、畅通 C.简明、统

一、畅通 D.复杂、统

一、畅通

答案:C 2

27、起重吊钩应挂在物件的( )。 A.顶端 B.中部 C.重心线上 D.中心线上 答案:C 2

26、起重机上应备有灭火装臵,驾驶室内应铺橡胶绝缘垫,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A.布垫 B.纤维垫 C.塑料垫 D.橡胶绝缘垫 答案:D 2

29、起重机械( )至少应做一次全面技术检查。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答案:C 230、在用起重机械,应当在(

)进行一次常规性检查,并做好记录。 A.每月 B.每季 C.每半年 D.每次使用前 答案:D 2

31、起吊重物前,应由( )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件的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试行起吊。 A.工作负责人 B.吊车司机 C.起重设备指挥人员 D.起重设备操作人员 答案:A 2

32、使用机械牵引杆件上山时,应将杆身绑牢,钢丝绳不准触磨岩石或坚硬地面,牵引路线两侧( ) m以内,不准有人逗留或通过。

A.4 B.5 C.6 D.7 答案:B 2

33、配电设备停电检修工作,同一天内几处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进行同一类型工作,可(

)。

A.不使用工作票; B.使用一张工作任务单; C.使用一张工作票; D.使用一张操作票 答案:C 2

34、配电设备[包括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低压配电室(箱)、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停电检修时,应使用( )。

A.第一种工作票 C.工作任务单 答案:A 2

35、配电设备接地电阻不合格时,应戴(

)方可接触箱体。 A.橡胶手套 B.棉手套 C.绝缘手套 D.线手套 答案:C 2

36、配电设备应有防误闭锁装臵,防误闭锁装臵(

)退出运行。 A.不准随意 B.不宜 C.严禁 答案:A 2

37、10kV及以下杆塔上带电核相时,作业人员与带电部位保持( )的安全距离。 A.0.4m B.0.7m C.1.0m D.1.2m 答案:B 2

38、架空绝缘导线应在线路的( )设立验电接地环或其他验电接地装臵,以满足运行、检修工作的需要。

A.适当位臵 B.可靠位臵 C.每档之间 D.转角处 答案:A 2

39、带电装表接电工作时,应采取防止(

)的安全措施。

B.第二种工作票 D.操作票

D.可以

21

A.短路和电弧灼伤 B.电弧灼伤 C.短路 D.感应电 答案:A 240、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配合安装时,宜停电进行。带电工作时应有防止(

)的安全措施。

A.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和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 B.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开路 C.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和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 D.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开路 答案:C 2

41、所有配电箱、电表箱均应可靠接地且( )应满足要求。 A.接地电阻 B.绝缘电阻 C.直流电阻 D.接地电流 答案:A 2

42、本规程适用于在海拔( )交流10kV~1000kV、直流〒500kV~〒800kV(750kV为海拔2000m及以下值)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发电厂)电气设备上,采用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位方式进行的带电作业。

A.1500m及以下 C.1000m及以下 答案:C 2

43、风力大于5级,或湿度大于( )%时,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A.50 B.60 C.70 D.80 答案:D 2

44、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恶劣天气进行带电抢修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充分讨论并编制必要的( ),经本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

A.安全措施 B.组织措施 C.技术措施 D.施工方案 答案:A 2

45、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带电作业新项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应进行( ),确认安全可靠,编出操作工艺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经本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和使用。

A.领导批准 B.专家认证 C.科学试验 D.出厂试验 答案:C 2

46、参加带电作业的人员,应经(

),并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单位批准后,方能参加相应的作业。 A.理论培训 B.专门培训 C.作业培训 D.岗前培训 答案:B 2

47、带电作业( )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时,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到现场勘察,根据勘察结果作出能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并确定作业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监护人 D.主管领导 答案:B 2

48、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工作开始前,应与(

)联系。 A.运维人员 B.值班调控人员 C.工作票签发人 D.单位领导 答案:B

2

49、进行10kV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为( )m。 A.0.7 B.0.6 C.0.5 D.0.4 答案:D

B.1500m以下 D.1000m以下

22

250、进行66kV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为( )m。 A.0.7 B.0.6 C.0.5 D.0.4 答案:A 2

51、进行110kV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为( )m。 A.1.8 B.1.0 C.0.7 D.0.6 答案:B 2

52、进行220kV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为( )m。 A.1.8 B.1.0 C.0.7 D.0.6 答案:A 2

53、带电作业所使用绝缘操作杆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10kV( )m,35kV( )m。 A.0.6;0.9 B.0.7;1.0 C.0.7;0.9 D.0.6;1.0 答案:C 2

54、】带电作业所使用绝缘操作杆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66kV( )m,110kV( )m。 A.0.9;2.1 B.1.0;1.3 C.0.9;1.3 D.1.0;2.1 答案:B 2

55、带电作业所使用绝缘操作杆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220kV( )m,330kV( )m。 A.1.3;2.5 B.2.1;3.1 C.1.3;3.1 D.2.1;2.5 答案:B 2

56、带电作业所使用绝缘承力工具、绝缘绳索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10kV( )m,35kV( )m。 A.0.4;0.6 B.0.4;0.7 C.0.3;0.6 D.0.3;0.7 答案:A 2

57、带电作业所使用绝缘承力工具、绝缘绳索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110kV( )m,66kV( )m。 A.1.0;0.6 B.1.3;0.7 C.1.3;0.6 D.1.0;0.7 答案:D 2

58、带电作业所使用绝缘承力工具、绝缘绳索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220kV( )m,330kV( )m。 A.1.8;3.7 B.1.0;2.8 C.1.0;3.7 D.1.8;2.8 答案:D 2

59、带电更换绝缘子或在绝缘子串上作业,应保证作业中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少于:220kV( )片。 A.7 B.8 C.9 D.10 答案:C 260、带电更换绝缘子或在绝缘子串上作业,应保证作业中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少于:110kV( )片。 A.4 B.5 C.6 D.7 答案:B 26

1、在绝缘子串未脱离导线前,带电拆、装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时,应采用专用短接线或( )方可直接进行操作。

A.穿绝缘靴 B.戴绝缘手套 C.穿屏蔽服 D.穿导电靴 答案:C 26

2、若需在35kV电压等级进行等电位带电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 )措施。 A.安全 B.技术 C.绝缘隔离 答案:C 26

3、等电位带电作业一般在(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上进行。 A.10kV、〒100kV C.66kV、〒100kV 答案:B

D.屏蔽

B.66kV、〒125kV D.10kV、〒125kV

23

26

4、等电位作业人员应在衣服外面穿合格的全套屏蔽服(包括帽、衣裤、手套、袜和鞋,750kV、1000kV等电位作业人员还应戴面罩),且各部分应( )。

A.绝缘良好 B.连接良好 C.齐全完好 D.密封完好 答案:B 26

5、等电位作业人员所穿屏蔽服内还应穿着(

)内衣。 A.绝缘 B.棉质 C.阻燃 D.透气 答案:C 26

6、等电位作业人员对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66kV( )m,110kV( )m。 A.0.6;1.0 B.0.7;1.8 C.0.7;1.0 D.0.6;1.8 答案:C 26

7、等电位作业人员对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220kV( )m,330kV( )m。 A.1.0;3.4 B.1.8;2.6 C.1.8;3.4 D.1.0;2.6 答案:B 26

8、等电位作业人员对邻相导线的距离应不小于:66kV( )m,110kV( )m。 A.0.9;2.5 B.0.9;1.4 C.0.8;2.5 D.0.8;1.4 答案:B 26

9、等电位作业人员对邻相导线的距离应不小于:220kV( )m,330kV( )m。 A.1.4;3.5 B.2.5;5.0 C.2.5;3.5 D.1.4;5.0 答案:C 270、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绝缘梯上作业或者沿绝缘梯进入强电场时,其与接地体和带电体两部分间隙所组成的组合间隙不准小于:66kV( )m;110kV( )m。

A.0.8;2.1 B.0.8;1.2 C.0.9;2.1 D.0.9;1.2 答案:B 27

1、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绝缘梯上作业或者沿绝缘梯进入强电场时,其与接地体和带电体两部分间隙所组成的组合间隙不准小于:220kV( )m;330kV( )m。

A.1.2;3.1 B.1.2;3.9 C.2.1;3.1 D. 2.1;3.9 答案:C 27

2、等电位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的作业,一般在(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串上进行。 A.35kV B.110kV C.220kV D.330kV 答案:C 27

3、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电位转移前,应得到(

)的许可。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负责人 D.专责监护人 答案:C 27

4、等电位作业人员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距离,110kV、220kV千伏不应小于( )米。

A.0.2 B.0.3 C.0.4 D.0.5 答案:B 27

5、等电位作业人员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距离,330kV、500kV不应小于( )米。 A.0.2 B.0.3 C.0.4 D.0.5 答案:C 27

6、220kV等电位作业人员与地电位作业人员传递工具和材料时,应使用绝缘绳索进行,其有效长度不准小于( )m。

A.1.6 B.1.7 C.1.8 D.1.9 答案:C

24

27

7、330kV等电位作业人员与地电位作业人员传递工具和材料时,应使用绝缘绳索进行,其有效长度不准小于( )m。

A.2.6 B.2.7 C.2.8 D.2.9 答案:C 27

8、在导、地线上悬挂梯子、飞车进行等电位作业,挂梯载荷后,应保持地线及人体对下方带电导线的安全间距比表5(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中的数值增大( )m;

A.0.3 B.0.4 C.0.5 D.0.6 答案:C 27

9、在导、地线上悬挂梯子、飞车进行等电位作业,挂梯载荷后,带电导线及人体对被跨越的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比表5(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中的数值增大( )m。

A.0.8 B.0.9 C.1.0 D.1.2 答案:C 280、短接开关设备或阻波器的分流线截面和两端线夹的载流容量,应满足( )电流的要求。 A.最大负荷 B.额定负荷 C.短路 D.雷电 答案:A 28

1、进行66kV带电清扫工作时,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不准小于( )m。 A.1.0 B.1.3 C.1.5 D.2.1 答案:A 28

2、进行330kV带电清扫工作时,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不准小于( )m。 A.1.3 B.2.1 C.3.1 D.4.0 答案:C 28

3、进行500kV带电清扫工作时,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不准小于( )m。 A.2.1 B.3.1 C.4.0 D.5.3 答案:C 28

4、高架绝缘斗臂车操作人员应服从( )的指挥,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及操作速度。 A.专责监护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 D.斗臂中人员 答案:B 28

5、绝缘斗臂车作业接近和离开带电部位时,应由( )操作,但下部操作人员不准离开操作台。 A.专职司机 B.斗臂中人员 C.下部操作人员 D.工作负责人 答案:B 28

6、10kV用绝缘斗臂车绝缘臂的有效绝缘长度应大于( )m,且应在下端装设泄漏电流监视装臵。 A.0.8 B.1 C.1.2 D.1.5 答案:B 28

7、绝缘斗臂车绝缘臂下节的金属部分,在仰起回转过程中,对带电体的距离应按表5的规定值增加( ) m。

A.0.4 B.0.5 C.0.7 D.1 答案:B 28

8、保护间隙的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但不准小于( )mm。 A.16 B.25 C.30 D.35 答案:B 28

9、在330kV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其保护间隙的整定值为( )m。 A.0.7~0.8 B.1.0~1.1 C.1.3 D.2.3 答案:B 290、在500kV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其保护间隙的整定值为( )m。

225

A.0.7~0.8 B.1.0~1.1 C.1.3 D.2.3 答案:C 29

1、针式绝缘子及少于( )片的悬式绝缘子不准使用火花间隙检测器进行带电检测。 A.3 B.4 C.5 D.6 答案:A 29

2、带电检测110kV绝缘子串(7片成串)时,当发现同一串中的零值绝缘子片数达到( )片时,应立即停止检测。

A.4 B.2 C.3 D.5 答案:C 29

3、带电检测220kV绝缘子串(13片成串)时,当发现同一串中的零值绝缘子片数达到( ) 片时,应立即停止检测。

A.3 B.4 C.5 D.6 答案:C 29

4、进行直接接触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设备的作业,绝缘防护用具使用前应进行( )。作业过程中禁止摘下绝缘防护用具。

A.外观检查 B.预防性试验 C.现场试验 D.充气试验 答案:A 29

5、配电带电作业时,作业区域带电导线、绝缘子等应采取相间、相对地的绝缘隔离措施。绝缘隔离措施的范围应比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增加(

)m以上。

A.0.2 B.0.3 C.0.4 D.0.5 答案:C 29

6、进行配电设备的带电作业,在实施绝缘隔离措施时,应按( )顺序进行,拆除时顺序相反。装、拆绝缘隔离措施时应逐相进行。

A.先远后近、先下后上 B.先近后远、先上后下 C.先近后远、先下后上 D.先远后近、先上后下 答案:C 29

7、配电带电作业,作业人员进行换相工作转移前,应得到(

)的同意。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负责人 D.工作监护人 答案:D 29

8、带电作业工具房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 )%。室内温度应略高于室外,且不宜低于( )℃。

A.80;5 B.70;0 C.80;0 D.70;5 答案:B 29

9、带电作业工具房进行室内通风时,应在干燥的天气进行,并且室外的相对湿度不准高于( )。 A.60% B.65% C.70% D.75% 答案:D 300、带电作业工具使用前,仔细检查确认没有损坏、受潮、变形、失灵,否则禁止使用。并使用2500V及以上绝缘电阻表或绝缘检测仪进行分段绝缘检测(电极宽2cm,极间宽2cm),阻值应不低于( )。

A.400MΩ B.500MΩ C.600MΩ D.700MΩ 答案:D 30

1、带电作业工具应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其试验周期为:( )。 A.预防性试验每年一次,检查性试验每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 B.预防性试验每年半次,检查性试验每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一年 C.预防性试验每年半次,检查性试验每年半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

26

D.预防性试验每年一次,检查性试验每年半次,两次试验间隔一年 答案:A 30

2、带电作业工具应定期进行机械试验,其试验周期为:( )。 A.绝缘工具每年半次,金属工具两年半次 B.绝缘工具每年半次,金属工具两年一次 C.绝缘工具每年一次,金属工具两年半次 D.绝缘工具每年一次,金属工具两年一次 答案:D 30

3、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电气预防性试验中,操作冲击耐压试验以( )为合格(采用250/2500μs的标准波)。

A.无二次击穿、闪络为合格 B.无二次击穿

C.无一次击穿、闪络为合格 D.无一次击穿 答案:C 30

4、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电气预防性试验中,工频耐压试验以( )为合格。 A.无击穿、无闪络及过热 B.无击穿、无闪络 C.无击穿、无过热 D.无闪络、无过热 答案:A 30

5、绝缘工具的检查性试验条件是:将绝缘工具分成若干段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以无击穿、闪络及过热为合格。

A.每200mm耐压75kV,时间为1min B.每200mm耐压60kV,时间为2min C.每300mm耐压60kV,时间为2min D.每300mm耐压75kV,时间为1min 答案:D 30

6、整套屏蔽服装各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均不得大于(

)。 A.35 B. 30 C. 25 D. 20 答案:D 30

7、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预防性试验标准:静荷重试验为( )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持续( )min,工具无变形及损伤者为合格。

A.1.2;1 B.1.0;2 C.1.0;1 D.1.2;2 答案:A 30

8、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预防性试验标准:动荷重试验为( )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操作( )次,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现象为合格。

A.1.2;3 B.1.0;3 C.1.2;2 D.1.0;2 答案:B 30

9、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应(

),专人保管。入库、出库、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A.统一编号 B.专人领用 C.专库保管 D.集中放臵 答案:A

310、机具应由( )操作和使用。

A.班组长 B.技术员 C.机具管理员 D.了解其性能并熟悉使用知识的人员 答案:D

311、绞磨应放臵平稳,锚固可靠,受力( )方不准有人。锚固绳应有防滑动措施。 A.前 B.侧 C.后 D.上 答案:A

27

312、滑车与绞磨(卷扬机)卷筒的距离:光面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 )倍,有槽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 )倍。

A.20;15 B.15;15 C.15;10 D.20;10 答案:A

313、牵引绳应从卷筒下方卷入,排列整齐,并与卷筒垂直,在卷筒上不准少于(

)圈。 A.3 B.4 C.5 D.6 答案:C

314、人力绞磨架上固定磨轴的活动挡板应装在(

),禁止反装。 A.受力的一侧 B.不受力的一侧 C.上侧 D.下侧 答案:B

315、拉磨尾绳不应少于2人,应站在(

),且不准在绳圈内。 A.锚桩后面 B.绞磨后面 C.卷筒后面 D.锚桩前面 答案:A

316、拖拉机绞磨两轮胎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支架应受力平衡。绞磨卷筒应与牵引绳的最近转向点保持(

)m以上的距离。

A.4 B.5 C.6 D.7 答案:B

317、独立抱杆至少应有(

)根拉绳,人字抱杆至少应有(

)根拉绳并有限制腿部开度的控制绳,所有拉绳均应固定在牢固的地锚上,必要时经校验合格。

A.三;二 B.三;三 C.四;二 D.四;三 答案:C

318、整体弯曲超过杆长的( )的金属抱杆禁止使用。 A.1/600 B.1/700 C.1/800 D.1/900 答案:A

319、缆风绳与220kV架空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m。 A.4.0 B.5.0 C.6.0 D.7.0 答案:C 320、缆风绳与110kV架空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 m。 A.4.0 B.5.0 C.6.0 D.7.0 答案:B

321、缆风绳与抱杆顶部及地锚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一般不大于(

)。 A.30° B.75° C.45° D.60° 答案:C

322、地锚坑在引出线露出地面的位臵,其前面及两侧的( ) m范围内不准有沟、洞、地下管道或地下电缆等。

A.1 B.2 C.4 D.5 答案:B

323、地锚的分布及埋设深度应根据( )确定。 A.地锚的受力情况及土质情况 B.地锚的布设形式及土质情况 C.地锚的布设形式及地形情况 D.地锚的受力情况及地形情况 答案:A

324、导线穿入联结网套应到位,网套夹持导线的长度不准少于导线直径的( )倍。网套末端应以铁丝

28

绑扎不少于( )圈。

A.25;20 B.25;15 C.30;15 D.30;20 答案:D

325、双钩紧线器受力后应至少保留( )有效丝杆长度。 A.1/5 B.1/6 C.1/7 D.1/8 答案:A

326、木质锚桩应使用( )的木料,有严重损伤、纵向裂纹和出现横向裂纹时禁止使用。 A.耐腐性较好 B.木质较硬 C.任意 D.韧性较好 答案:B

327、链条葫芦的吊钩、链轮、倒卡等有变形时,以及链条直径磨损量达( )时,禁止使用。 A.8% B.10% C.12% D.15% 答案:B

328、悬挂链条葫芦的架梁或建筑物,应( ),否则不得悬挂。 A.查阅图纸 B.经过计算 C.经过估算 D.现场检查牢固性 答案:B

329、缆风绳及拖拉绳的配合滑轮直径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倍,安全系数为( )。 A.12;3.5 B.16;4.5 C.12;4.5 D.16;3.5 答案:A 330、地锚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 ),捆绑用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 )。 A.5~6;10 B.4~5;10 C.5~6;14 D.4~6;14 答案:A 3

31、直径为19-27mm的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数量应为( ) 个。 A.3 B.4 C.5 D.6 答案:B 3

32、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倍。 A.3; B.4; C.5; D.6 答案:D 3

33、钢丝绳插接的环绳或绳套,其插接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倍,且不准小于( )mm。 A.15;400 B.15;300 C.20;400 D.20;300 答案:B 3

34、绞磨卷筒的细腰部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应小于( )。 A.8 B.9 C.10 D.11 答案:C 3

35、合成纤维吊装带使用环境温度为( )。

A.-30~100℃ B.-40~90℃ C.-40~100℃ D.-30~90℃ 答案:C 3

36、在带电设备区域内使用汽车吊、斗臂车时,车身应使用不小于( )mm的软铜线可靠接地。 A.14 B.16 C.18 D.20 答案:B 3

37、在带电设备区域内使用汽车吊、斗臂车时,在道路上施工应( ),并设臵适当的警示标志牌。 A.设专人看守 B.设警示灯 C.避免车流高峰 D.设围栏 答案:D 3

38、起重机停放或行驶时,其车轮、支腿或履带的前端或外侧与沟、坑边缘的距离不准小于沟、坑深度的( )倍;否则应采取防倾、防坍塌措施。

229

A.0.8 B.1.0 C.1.2 D.1.4 答案:C 3

39、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110kV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 )m。且应设专人监护。

A.3 B.4 C.5 D.6 答案:C 340、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220kV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 ) m。且应设专人监护。

A.5 B.6 C.7 D.8 答案:B 3

41、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10kV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 )m。且应设专人监护。

A.1 B.1.5 C.3 D.3.5 答案:C 3

42、汽车起重机行驶时,应将臂杆放在支架上,吊钩( )。 A.挂在挂钩 B.挂上重物并将钢丝绳收紧 C.挂在挂钩上并将钢丝绳收紧 D.钢丝绳收紧 答案:C 3

43、汽车起重机及轮胎式起重机作业前应先( )方可进行其他操作。

A.支好全部支腿后 B.支好前支腿后 C.支好后支腿后 D.条件不允许可不支腿 答案:A 3

44、麻绳、纤维绳用作吊绳时,其许用应力不准大于0.98kN/cm2。用作绑扎绳时,许用应力应降低(

)。 A.30% B.40% C.50% D.60% 答案:C 3

45、纤维绳在潮湿状态下的允许荷重应减少( )。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答案:A 3

46、涂沥青的纤维绳允许荷重应降低( )使用。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3

47、卸扣应是锻造的,且不准( )。

A.纵向受力 B.横向受力 C.侧向受力 D.两侧受力 答案:B 3

48、不准使卸扣处于( )。

A.吊件的转角处 B.吊件的侧面处 C.吊件的上部处 D.吊件的底部处 答案:A 3

49、滑车起重量为5t时,两滑车滑轮中心间最小距离为( )mm。 A.900 B.1000 C.1200 D.1400 答案:A 350、线路作业中使用的滑车应有( ),否则必须采取封口措施。 A.制动装臵 B.防止脱钩的保险装臵 C.保险装臵 D.润滑装臵 答案:B 3

51、线路作业中使用开门滑车时,应( ),防止绳索自动跑出。

A.检查开门勾环 B.打开开门勾环 C.将开门勾环锁死 D.将开门勾环扣紧

30

答案:D 3

52、拴挂固定滑车的桩或锚,应按( )加以计算,使之埋设牢固可靠。

A.土质不同情况 B.地形不同情况 C.布设不同情况 D.桩或锚形式不同情况 答案:A 3

53、施工机具应有( )存放,库房要经常保持干燥、通风。 A.指定库房 B.专用库房 C.统一库房 D.临时库房 答案:B 3

54、起重机具的预防性试验周期为( )。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答案:B 3

55、安全工器具宜存放在温度为( )、相对湿度为( )以下、干燥通风的安全工器具室内。 A.-15~+35℃;80% B.-25~+35℃;80% C.-15~+30℃;60% D.-25~+30℃;60% 答案:A 3

56、绝缘隔板和绝缘罩应存放在室内干燥、离地面( )mm以上的架上或专用的柜内。 A.100 B.150 C.180 D.200 答案:D 3

57、绝缘隔板和绝缘罩只允许在( ) kV及以下电压的电气设备上使用,并应有足够的绝缘和机械强度。

A.10 B.35 C.110 D.220 答案:B 3

58、用于10kV电压等级时,绝缘隔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mm。 A.2 B.3 C.4 D.5 答案:B 3

59、用于35kV电压等级时,绝缘隔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mm。 A.3 B.4 C.5 D.6 答案:B 360、安全带的保险带、绳使用长度在(

)m以上的应加缓冲器。 A.3 B.4 C.5 D.6 答案:A 36

1、安全带的腰带和保险带、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材质应有耐磨性,卡环(钩)应具有(

),操作应灵活。

A.保险装臵 B.足够强度 C.防锈性能 D.足够厚度 答案:A 36

2、安全工器具经试验合格后,应在不妨碍( )的部位粘贴合格证。 A.绝缘性能且醒目 B.机械性能且醒目 C.绝缘性能且不磨损 D.机械性能且不磨损 答案:A 36

3、验电器、绝缘杆的工频耐压试验周期为( )。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答案:C 36

4、绝缘手套、绝缘靴的工频耐压试验周期为( )。 A.三个月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答案:B

31

36

5、工作前应详细核对电缆标志牌的( )与工作票所填写的相符,安全措施正确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

A.名称 B.编号 C.走向 D.型号 答案:A 36

6、若进入变、配电站、发电厂进行电力电缆工作,都应经( )许可。 A.运维人员 B.调控人员 C.单位主管领导 D.工作负责人 答案:A 36

7、填用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应经( )许可。

A.运维人员 B.调控人员 C.工区领导 D.工作负责人 答案:B 36

8、填用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 ( )许可。 A.可不经调控人员 B.需经调控人员 C.必须经变电运维人员 D.必须经运维负责人 答案:A 36

9、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前应先查清( ),再开挖足够数量的样洞和样沟,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以确定电缆敷设位臵及确保不损坏运行电缆和其他地下管线。

A.图纸 B.电缆运行记录 C.历史资料 D.电缆出厂资料 答案:A 370、电力电缆掘路施工应具备相应的( )方案,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 A.施工计划 B.交通组织 C.设备运输 D.人员疏散 答案:B 37

1、电力电缆沟(槽)开挖深度达到(

)m及以上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层塌方。 A.1.0 B.1.2 C.1.5 D.1.8 答案:C 37

2、电力电缆沟槽开挖时,挖到电缆保护板后,应由( )在场指导,方可继续进行。 A.工区领导 B.工作负责人 C.有经验的人员 D.运维人员 答案:C 37

3、移动电缆接头一般应停电进行。如必须带电移动,应先调查该电缆的历史记录,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在( )下,平正移动。

A.专人统一指挥 B.专人监护 C.监护 D.作业人员的指挥 答案:A 37

4、在开断电缆以前,应与电缆走向图图纸核对相符,并使用专用仪器(如感应法)确切证实电缆无电后,用 ( )钉入电缆芯后,方可工作。

A.带绝缘柄的铁钎 B.接地的铁钎 C.接地的带绝缘柄的铁钎 D.接地的带手柄的铁钎 答案:C 37

5、使用远控电缆割刀开断电缆时,刀头应( ),周边其他施工人员应临时撤离,远控操作人员应与刀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弧光和跨步电压伤人。

A.可靠绝缘 B.可靠接地 C.装设护套 D.垂直向下 答案:B 37

6、开启电缆井井盖、电缆沟盖板及电缆隧道人孔盖后,应( ),并有人看守。 A.设臵标准路栏围起 B.悬挂“从此进出!”标示牌 C.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32

D.放臵“在此工作!”标示牌 答案:A 37

7、进入电缆井、电缆隧道前,应先用吹风机排除浊气,再用(

)检查井内或隧道内的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的含量是否超标,并做好记录。

A. 气体检测仪 B.仪表 C.小动物 D.明火 答案:A 37

8、在10kV 跌落式熔断器上桩头有电的情况下,如必须进行工作,则应采用专用绝缘罩隔离,在下桩头加装接地线。作业人员站在低位,伸手不准超过熔断器(

),并设专人监护。

A.上桩头 B.中间位臵 C.下桩头 D.横担位臵 答案:C 37

9、在10kV跌落式熔断器与10kV电缆头之间,宜加装(

)装臵,使工作时能与跌落式熔断器上桩头有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

A.过渡连接 B.连接 C.绝缘 D.灭弧 答案:A 380、使用携带型火炉或喷灯时,火焰与带电部分的距离:电压在10kV及以下者,不准小于( )m;电压在10kV以上者,不准小于( )m。

A.1.5;2.5 B.1.5;3 C.2;2.5 D.2;3 答案:B 38

1、电力电缆试验要拆除接地线时,应征得( )的许可(根据调控人员指令装设的接地线,应征得调控人员的许可),方可进行。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票签发人 D.试验小组负责人 答案:A 38

2、电缆耐压试验前,加压端应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人员误入试验场所,另一端应( )。如另一端是上杆的或是锯断电缆处,应派人看守。

A.设臵围栏 B.挂上警告标示牌 C.设臵围栏并挂上警告标示牌 D.派人看守 答案:C 38

3、电缆耐压试验前,应先对设备( )。 A.短路接地 B.充分放电 C.接试验引线 D.验电 答案:B 38

4、电缆耐压试验过程中,更换试验引线时,应先对设备( )。作业人员应戴好绝缘手套。 A.短路 B.充分放电 C.接地 D.验电 答案:B 38

5、电缆耐压试验分相进行时,另两相电缆应( )。 A.短路 B.开路 C.接地 D.充分放电 答案:C 38

6、电缆试验结束,应对被试电缆进行( ),并在被试电缆上加装临时接地线,待电缆尾线接通后才可拆除。

A.短路 B.开路 C.接地 D.充分放电 答案:D 38

7、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的临时遮栏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 )mm,下杆离地高度为( ) mm。

A.1050~1200;500~600 B.1150~1300;500~600 C.1050~1200;700~800 D.1150~1300;700~800

33

答案:A 38

8、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应装设不低于( )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 )mm高的护板。

A.1050;100 B.1000;100 C.1050;90 D.1000;90 答案:A 38

9、电缆线路,在进入电缆工井、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应用( )严密封闭。 A.防火材料 B.绝缘材料 C.防潮材料 D.密封材料 答案:A 390、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使用前应经( )检验合格,取得合格证并制订安全使用规定和定期检验维护制度。

A.本单位安监部门 B.设备运维管理单位 C.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D.设备生产厂家 答案:C 39

1、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有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7 B.15 C.30 D.60 答案:C 39

2、在户外变电站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 ),并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A.两人放倒搬运 B.两人搬运 C.两人搬运 D.两人肩扛 答案:A 39

3、在变、配电站(开关站)的带电区域内或邻近带电线路处,禁止使用(

)。 A.绝缘梯子 B.毛竹梯子 C.木质梯子 D.金属梯子 答案:D 39

4、所有电气设备的(

)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臵。使用中不准将接地装臵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A.金属外壳 B.绝缘部分 C.电机部分 D.导电部分 答案:A 39

5、工作场所的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

),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A.功率 B.亮度 C.照明时间 D.数量 答案:B 39

6、砂轮应进行定期检查。砂轮应无裂纹及其他不良情况。砂轮应装有用( )制成的防护罩,其强度应保证当砂轮碎裂时挡住碎块。防护罩至少要把砂轮的上半部罩住。

A.坚硬的木板 B.钢板 C.铝塑板材 D.环氧玻璃钢 答案:B 39

7、应经常调节砂轮防护罩的可调护板,使可调护板和砂轮间的距离不大于( )mm。 A.1.3 B.1.4 C.1.5 D.1.6 答案:D 39

8、应随时调节工件托架以补偿砂轮的磨损,使工件托架和砂轮间的距离不大于( )mm。 A.1 B.2 C.3 D.4 答案:B 39

9、使用砂轮研磨时,应( )或装设防护玻璃。

A.戴眼镜 B.戴防护眼镜 C.戴口罩 D.戴面罩 答案:B 400、无齿锯应符合砂轮工作的各项规定。使用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锯片的( ),锯片应缓慢地靠近被锯物件,不准用力过猛。

34

A.侧面 B.正面 C.前面 D.后面 答案:A 40

1、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

)应由电气试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一年 答案:B 40

2、使用金属外壳的电气工具时应戴(

)。

A.帆布手套 B.线手套 C.绝缘手套 D.皮手套 答案:C 40

3、电动的工具、机具应( )良好。

A.接地或接零 B.接地或绝缘 C.接零或绝缘 D.接线 答案:A 40

4、移动式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单相电源线应使用( )芯软橡胶电缆。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B 40

5、移动式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三相电源线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使用( )芯软橡胶电缆。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C 40

6、移动式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三相电源线在三相五线制系统中宜使用( )芯软橡胶电缆。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C 40

7、长期停用或新领用的电动工具应用(

)V的绝缘电阻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如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值达不到(

)MΩ,应进行维修处理。

A.1000;2 B.500;3 C.1000;3 D.500;2 答案:D 40

8、电动工具的电气部分经维修后,应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及绝缘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参见GB 3787-2006《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规定,试验时间为( ) min A.1 B.1.5 C.2 D.3 答案:A 40

9、在潮湿或含有酸类的场地上以及在金属容器内应使用( )V及以下电动工具。 A.12 B.24 C.36 D.60 答案:B

410、在潮湿或含有酸类的场地上以及在金属容器内也可使用带绝缘外壳的工具,并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 )mA,一般型(无延时)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设专人不间断地监护。

A.8 B.10 C.12 D.14 答案:B

411、潜水泵工作时,泵的周围( )m以内水面禁止有人进入。 A.30 B.35 C.40 D.45 答案:A

412、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在特殊情况下需在带压和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经( )批准。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本单位 D.部门主管生产领导 答案:C

413、在重点防火部位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附近及存有易燃物品的容器上使用电、气焊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的有关规定,按有关规定填用( ),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35

A.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B.动火工作票 C.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D.带电作业工作票 答案:B

414、在风力超过( )级及下雨雪时,不可露天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如必须进行时,应采取防风、防雨雪的措施。

A.4 B.5 C.6 D.7 答案:B

415、电焊机的外壳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准大于(

)。 A.3 B.4 C.5 D.6 答案:B

416、氧气瓶内的压力降到( )MPa,不准再使用。 A.0.2 B.0.3 C.0.4 D.0.5 答案:A

417、用过的气瓶上应写明( )。

A.“用过” B.“空瓶” C.“已用” D.“用完” 答案:B

418、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固定放臵,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准小于(

)m。 A.3 B.4 C.5 D.6 答案:C

419、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放臵地点不准靠近热源,应距明火( ) m以外。 A.5 B.8 C.9 D.10 答案:D 420、用计算机生成或打印的动火工作票应使用统一的票面格式,由( )审核无误,手工或电子签名后方可执行。

A.技术负责人 B.安监人员 C.工作票签发人 D.运维部门负责人 答案:C

421、动火工作票一般至少一式三份,一份由工作负责人收执、一份由( )收执、一份保存在安监部门或动火部门。

A.运维许可人 B.动火执行人 C.消防监护人 D.技术负责人 答案:B

422、动火工作票经批准后,由( )送交运维许可人。 A.动火执行人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负责人 D.工区消防人员 答案:C

423、线路一级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期为(

)h,线路二级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期为(

)h。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工作票。

A.36;72 B.24;72 C.36;120 D.24;120 答案:D

424、动火作业尽可能地把动火( )压缩到最低限度。

A.时间和范围 B.时间和人员 C.人员和范围 D.时间、范围和人员 答案:A

425、一级动火工作的过程中,应每隔( )h测定一次现场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汽含量是否合格,当发现不合格或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止动火,在未查明原因或排除险情前不准动火。

A.2~4 B.2~5 C.3~5 D.4~5

36

答案:A

426、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同时离开作业现场,间断时间超过( )min,继续动火前,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应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A.30 B.25 C.20 D.15 答案:A

427、一级动火作业,间断时间超过( )h,继续动火前,应重新测定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汽含量,合格后方可重新动火。

A.1.5 B.2.0 C.2.5 D.3.0 答案:B 工区。

A.消防监护人 B.动火工作票签发人 C.动火工作负责人 D.动火执行人 答案:B

429、动火工作票至少应保存( )。

A.6个月 B.1年 C.18个月 D.2年 答案:B 430、紧急救护时,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

)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A.心脏按压法 B.口对口呼吸法 C.口对鼻呼吸法 D.心肺复苏法

答案D

431、触电急救,在医务人员(

)前,不得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A.未到达 B.未接替救治 C.作出死亡诊断 D.判断呼吸或脉搏表现 答案B

432、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

)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A.心脏按压法 B.口对口呼吸法 C.口对鼻呼吸法 D.心肺复苏法 答案D

433、触电急救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

)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

A.有关 B.所有 C.高压 D.低压

答案B

434、伤员脱离电源后,判断伤员有无意识应在(

)以内完成。 A.5s B.10s C.30s D.60s 答案B

435、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正确的抢救体位是(

)。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仰卧位 D.俯卧位 答案C

436、触电急救,当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时,伤员应仰卧于(

)上。 A.柔软床垫 B.硬板床或地 C.担架 D.弹簧床 答案B

428、动火工作终结后,工作负责人、动火执行人的动火工作票应交给( ),签发人将其中的一份交

37

437、触电急救,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应保持在(

)次/min。 A.60 B.80 C.100 D.120 答案C

438、进行心肺复苏法时,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该持续做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

)s。 A.5 B.10 C.30 D.60 答案A

439、被电击伤并经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电击伤员,都应让其充分休息,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少于(

)h的心脏监护。

A.12 B.24 C.36 D.48 答案D 440、烧伤急救时,强酸或碱灼伤应迅速脱去被溅染衣物,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要彻底,然后用适当的药物给予中和;冲洗时间不少于(

)min。

A.5 B.10 C.15 D.20 答案B 4

41、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至少(

)min,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A.5 B.10 C.15 D.20 答案C

二、多选题

1、本规程适用于在运用中的()电气设备上及相关场所工作的所有人员,其他单位和相关人员参照执行。

A.发电 B.输电 C.变电(包括特高压、高压直流) D.配电和用户 答案:ABCD

2、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的( )。 A.名称 B.状态 C.称号 D.编号 答案:AD

3、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 )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A.人身 B.电网 C.设备 D.设施 答案:ABC

4、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 A.危险因素 B.反事故措施 C.防范措施 D.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答案:ACD

5、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 ),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A.电气知识 B.理论知识 C.业务技能 D.实践经验 答案:AC

6、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 ),经考试合格上岗。 A.安全生产教育 B.安全警示教育 C.岗位技能培训 D.岗位职责培训 答案:AC

7、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 ),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到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准单独工作。

A.实习人员 B.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非全日制用工等) C.外来人员 D.配合工作人员

38

答案:AB

8、参与公司系统所承担电气工作的外单位或外来人员工作前,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应告知( )。 A.作业方法 B.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 C.危险点 D.安全注意事项 答案:BCD

9、各类作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并立即报告。 A.停止作业 B. 结束工作 C.立即离开作业现场 D.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答案:AD

10、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

)。

A.强令冒险作业 B.违章指挥 C.危险作业 D.有害工作 答案:AB

11、在试验和推广(

)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经本单位批准后执行。 A.新技术 B.新工艺 C.新设备 D.新材料 答案:ABCD

12、进行电力线路施工作业、( 、 )认为有必要现场勘察的检修作业,施工、检修单位均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并填写现场勘察记录。

A.工作票签发人 B.主管生产领导 C.工作许可人 D.工作负责人 答案:AD

13、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编制( ),经本单位批准后执行。

A.组织措施 B.技术措施 C.现场措施 D.安全措施 答案:ABD

14、现场勘察应查看现场施工(检修)作业( )及其他危险点等。

A.需要停电的范围 B.保留的带电部位 C.作业现场的条件 D.作业现场的环境 答案:ABCD

15、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为有( )、在直流线路停电时的工作、在直流接地极线路或接地极上的工作。

A.在停电的线路或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的部分停电线路上的工作。 B.在停电的配电设备上的工作。 C.在运行线路杆塔上的工作。 D.高压电力电缆需要停电的工作。 答案:ABD

16、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的工作为( )

A.测量接地电阻 B.修剪树枝 C.杆塔底部和基础等地面检查、消缺工作。

D.涂写杆塔号、安装标示牌等,工作地点在杆塔最下层导线以下,并能够保持表4安全距离的工作。 答案:ABCD

17、工作票一份交工作负责人,一份留存( )或( )处。工作票应提前交给工作负责人。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班成员 D.专责监护人 答案:AB

18、工作票由 ( )签发。

A.设备运维管理单位 B.专业检修单位 C.承包工程的基建单位

39

D.经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审核合格且经批准的检修及基建单位 答案:AD

19、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每张只能用于(

)。

A.一条线路 B.同一个电气连接部位的几条供电线路 C.同时停送电的几条线路

D.同(联)杆塔架设且同时停送电的几条线路 答案:ABD 20、第二种工作票,对(

)工作,可在数条线路上共用一张工作票。 A.同一班组 B.同一电压等级 C.同类型 D.相同安全措施 答案:BC

21、带电作业工作票,对(

)且依次进行的带电作业,可在数条线路上共用一张工作票。 A.同一电压等级 B.同类型 C.相同安全措施 D.同一工作项目 答案:ABC

22、持线路或电缆工作票进入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进行架空线路、电缆等工作,应增填工作票份数,由变电站或发电厂工作许可人许可,并留存。上述单位的( )名单应事先送有关运维管理单位备案。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班成员 D.专责监护人 答案:AB

23、工作票签发人应由熟悉(

),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批准的人员担任。

A.人员技术水平 B.设备情况 C.工作方法 D.本规程 答案:ABD

24、工作许可人应由( ),并经工区(车间)批准的人员担任。 A.有一定工作经验 B.熟悉本规程 C.熟悉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情况 D.熟悉工作范围内的工作流程 答案:ABC

25、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应由( ),并经工区(车间)批准的人员担任。 A.有一定工作经验 B.熟悉本规程

C.熟悉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情况 D.熟悉工作班成员的工作能力 答案:ABCD

26、专责监护人应是( )的人员。

A.具有相关工作经验 B.熟悉人员工作能力 C.熟悉设备情况 D.熟悉本规程 答案:ACD

27、工作票签发人安全责任包括:( ) A.确认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

B.确认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C.确认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充足。 D.确认线路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是否正确。 答案:ABC

28、工作负责人工作前应对工作班成员进行( )交底和危险点告知,并确认每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签名。 A.工作任务 B.安全措施 C.技术措施 D.组织措施 答案:ABC

29、工作前,专责监护人应对被监护人员交待监护范围内的( )。

40

A.安全措施 B.技术措施 C.告知危险点 D.安全注意事项 答案:ACD

30、工作班成员应( )。

A.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 B.掌握安全措施

C.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 D.在工作票上履行交底签名确认手续 答案:ABCD

31、线路停电检修,工作许可人应在线路可能受电的各方面,含(

)用户线路和配合停电的线路都已停电,并挂好操作接地线后,方能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

A.变电站 B.发电厂 C.环网线路 D.分支线路 答案:ABCD

32、值班调控人员或运维人员在向工作负责人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前,应将( )工作任务做好记录。 A.工作班组名称 B.工作班组数目 C.工作负责人姓名 D.工作地点 答案:ABCD

33、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应通知工作负责人。其方法可采用(

)。 A.口头命令 B.当面通知 C.电话下达 D.派人送达 答案:BCD

34、(

)应始终在工作现场。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许可人 答案:BC

35、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

)、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装完工作接地线后,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

A.现场安全措施 B.工作内容 C.人员分工 D.带电部位 答案:ABCD

36、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对有( )的工作,应增设专责监护人和确定被监护的人员。 A.触电危险 B.多小组进行 C.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 D.高坠危险 答案:AC

37、在工作中遇雷、雨、大风或其他任何情况威胁到作业人员的安全时,( )或 ( )可根据情况,临时停止工作。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票签发人 答案:AC

38、白天工作间断时,如果工作班须暂时离开工作地点,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和派人看守,不让人、畜接近( )等。

A.挖好的基坑 B.未竖立稳固的杆塔 C.负载的起重和牵引机械装臵 D.施工车辆 答案:ABC

39、完工后,工作负责人(包括小组负责人)应检查线路检修地段的状况,确认在(

)没有遗留的个人保安线、工具、材料等,查明全部作业人员确由杆塔上撤下后,再命令拆除工作地段所挂的接地线。

A.杆塔上 B.导线上 C.绝缘子串上 D. 其他辅助设备上 答案:ABCD 40、工作终结后,工作负责人应及时报告工作许可人,报告方法包括(

)。 A.当面报告 B.发送短信 C.派人传达 D.用电话报告并经复诵无误 答案:AD

41

41、工作许可人在接到所有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完工报告,并确认( )后,方可下令拆除安全措施,向线路恢复送电。

A.所有作业人员已由线路上撤离 B.接地线已经全部拆除 C.与记录核对无误并作好记录 D.全部工作已经完毕 答案:ABCD

42、进行线路停电作业前,应断开(

)配电站(所)(包括用户设备)等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

A.发电厂 B.变电站 C.换流站 D.开闭所 答案:ABCD

43、进行线路停电作业前,应断开危及线路停电作业,且不能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

)线路(包括用户线路)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

A.分支 B.交叉跨越 C.平行 D.同杆架设 答案:BCD

44、直流线路和330kV及以上的交流线路,可使用合格的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验电。验电时,绝缘棒或绝缘绳的金属部分应逐渐接近导线,根据有无( )来判断线路是否确无电压。

A.变形 B.放电声 C.烧熔 D.火花 答案:BD

45、对无法进行直接验电的设备和雨雪天气时的户外设备,可以进行间接验电。即通过设备的(

)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

A.机械指示位臵 B.电气指示 C.带电显示装臵 D.仪表 答案:ABCD

46、装、拆接地线导体端均应使用(

)。 A.绝缘棒 B.绳索 C.专用的绝缘绳 D.抛掷方法 答案:AC

47、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如岩石、瓦砾、沙土等,采用临时接地体时,应采取增加接地体( )或埋地深度等措施改善接地电阻。

A.根数 B.长度 C.截面积 D.周围土壤湿度 答案:ABC

48、工作地段如有(

)线路,为防止停电检修线路上感应电压伤人,在需要接触或接近导线工作时,应使用个人保安线。

A.邻近 B.平行 C.交叉跨越 D.同杆塔架设 答案:ABCD

49、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及跌落式熔断器的操作处,均应悬挂(

)或( )的标示牌。

A.“止步,高压危险!” B.“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C.“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D.“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答案:BD

50、在(

)施工时,工作场所周围应装设遮栏(围栏),并在相应部位装设标示牌。 A.城区 B.人口密集区地段 C.交通道口 D通行道路上 答案:ABCD

51、在(

)巡线时应由两人进行。 A.电缆隧道 B.郊区 C.偏僻山区 D.夜间 答案:ACD

52、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后,如需要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时,应(

)。

42

A.制订必要的安全措施 B.得到设备运维管理单位批准 C.至少两人一组

D.巡视人员应与派出部门之间保持通信联络 答案:ABCD

53、(

)等灾害发生时,禁止巡视灾害现场。 A.地震 B.台风 C.洪水 D.泥石流 答案:ABCD

54、雨雪、大风天气或事故巡线,巡视人员应穿( )。

A.导电鞋 B.雨靴 C.绝缘鞋 D.绝缘靴 答案:CD

55、汛期、暑天、雪天等恶劣天气和山区巡线应配备必要的( );夜间巡线应携带足够的照明工具。 A.防护用具 B.拍摄器材 C.自救器具 D. 药品 答案:ACD

56、关于线路巡视,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

B.大风时,巡线应沿线路上风侧前进,以免万一触及断落的导线 C.特殊巡视应注意选择路线,防止洪水、塌方、恶劣天气等对人的伤害 D.巡线时禁止泅渡 答案:ABCD

57、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臵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臵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臵时,应通过间接方法,如( )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

A.设备机械指示位臵 B.电气指示 C.带电显示装臵 D.仪表 答案:ABCD

58、测量人员应(

)。

A.熟悉仪表的性能 B.熟悉使用方法 C.熟悉正确接线方式 D.掌握测量的安全措施 答案:ABCD

59、带电线路导线的垂直距离(导线弛度、交叉跨越距离),禁止使用(

)等非绝缘工具进行测量。 A.皮尺 B.普通绳索 C.线尺 D.测量仪 答案:ABC 60、在线路带电情况下,砍剪靠近线路的树木时,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开始前,向全体人员说明:电力线路有电,(

)应与导线保持表4的安全距离。

A.人员 B.绝缘工具 C.树木 D.绳索 答案:ACD 6

1、关于砍剪树木工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砍剪树木时,应防止马蜂等昆虫或动物伤人 B.上树时,不应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树枝,并使用安全带 C.安全带不准系在待砍剪树枝的断口附近或以上 D.不应攀登已经锯过或砍过的未断树木 答案:ABCD 6

2、在带电杆塔上进行( )清除杆塔上异物等工作,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距离不得小于表3的规定。

A.测量 B.防腐 C.巡视检查 D.紧杆塔螺栓 答案:ABCD

43

63、停电检修的线路如在另一回线路的上面,而又必须在该线路不停电情况下进行放松或架设导、地线以及更换绝缘子等工作时,应采取防止导、地线(

)的后备保护措施。

A.脱落 B.损伤 C.断股 D.滑跑 答案:AD 6

4、在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杆塔上及变电站构架上作业,应采取防静电感应措施,例如穿戴相应电压等级的全套屏蔽服,包括( )鞋等,或静电感应防护服和导电鞋等。

A.帽 B.上衣 C.裤子 D.手套 答案:ABCD 6

5、在(

)垃圾堆或有腐质物等附近挖坑时,应设监护人。 A.下水道 B.煤气管线 C.居民区 D.潮湿地 答案:ABD 6

6、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开挖的基坑,应( )。

A.设坑盖或可靠遮拦 B.加挂警告标志牌 C.设专人看守 D.夜间挂红灯 答案:ABD 6

7、遇有(

)或导地线、拉线松动的杆塔,应先培土加固,打好临时拉线或支好架杆后,再行登杆。 A.冰冻 B.冲刷 C.起土 D.上拔 答案:BCD

68、攀登杆塔作业前,应先检查(

)是否牢固。新立杆塔在杆基未完全牢固或做好临时拉线前,禁止攀登。

A.根部 B.基础 C.接地装臵 D. 拉线 答案:ABD 6

9、登杆塔前,应先检查登高工具、设施,如脚扣、(

)和脚钉、爬梯、防坠装臵等是否完整牢靠。 A.安全帽 B.升降板 C.安全带 D.梯子 答案:BCD 70、作业人员攀登杆塔、杆塔上转位及杆塔上作业时,手扶的构件应牢固,不准失去安全保护,并防止安全带(

)。

A.从杆顶脱出 B.摩擦 C.受力 D.被锋利物损坏 答案:AD 7

1、立、撤杆应设专人统一指挥。开工前,应交待施工方法( ),作业人员应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服从指挥。

A.工作时间 B.安全组织 C.技术措施 D.指挥信号 答案:BCD 7

2、利用已有杆塔立、撤杆,应先检查( ),必要时增设临时拉线或其他补强措施。 A.杆塔根部 B.拉线的强度 C.杆塔的强度 D.工作环境 答案:ABC 7

3、使用吊车撤杆时,应先检查有无( )并试拔。 A.卡盘 B.杂物 C.障碍物 D.底盘 答案:AC 7

4、使用倒落式抱杆立、撤杆时,(

)及抱杆顶应在一条直线上。 A.主牵引绳 B.机动绞磨 C.尾绳 D.杆塔中心 答案:ACD 7

5、整体立、撤杆塔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各受力、连接部位全部合格方可起吊。立、撤杆塔过程中,( )禁止有人。

44

A.吊车周围 B.吊件垂直下方 C.受力钢丝绳的外角侧 D.受力钢丝绳的内角侧 答案:BD 7

6、杆塔分解组立时,塔片就位应(

)。 A.先低侧 B.先高侧 C.后低侧 D.后高侧 答案:AD 7

7、杆塔分解组立,双面吊装时,抱杆两侧的( )应基本一致。 A.荷重 B.下降速度 C.提升速度 D.摇臂的变幅角度 答案:ACD 7

8、调整杆塔( )转向时,应根据需要设臵临时拉线及其调节范围,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 A.倾斜 B.弯曲 C.拉线受力不均 D.迈步 答案:ABCD 7

9、交叉跨越各种线路、铁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线时,应先取得主管部门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 )等。

A.搭好可靠的跨越架 B.封航 C.封路 D.在路口设专人持信号旗看守 答案:ABCD 80、放线、紧线时,应检查接线管或接线头以及过(

)等处有无卡住现象。 A.滑轮 B.横担 C.树枝 D.房屋 答案:ABCD 8

1、放线、紧线前,应检查导线有无障碍物挂住,导线与牵引绳的连接应可靠,线盘架应(

)。 A.稳固可靠 B.转动灵活 C.随意摆放 D.制动可靠 答案:ABD 8

2、紧线、撤线前,应检查(

)。

A.金具 B.拉线 C.桩锚 D.杆塔 答案:BCD 8

3、( )过后应对跨越架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A.强风 B.暴雨 C.大雾 D.雷电 答案:AB 8

4、在邻近或跨越带电线路采取张力放线时,(

)、被跨越电力线路两侧的放线滑车应接地。 A.牵引机 B.张力机本体 C.牵引绳 D.导地线滑车 答案:ABCD 8

5、在坝顶(

)、吊桥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则,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带。

A.陡坡 B.屋顶 C.悬崖 D.杆塔 答案:ABCD

86、安全带禁止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如隔离开关(刀闸)支持绝缘子、(

)等。 A.瓷横担 B.线路支柱绝缘子 C.避雷器支柱绝缘子 D.未经固定的转动横担 答案:ABCD

87、(

)宜设臵作业人员上下杆塔和杆塔上水平移动的防坠安全保护装臵。

A.20m以上杆塔 B.30m以上杆塔 C.220kV及以上线路杆塔 D.钢管杆塔 答案:BCD 8

8、高处作业时,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栓在牢固的构件上,工件、边角余料应( ),不准随便乱放。 A.放臵在牢靠的地方 B.用铁丝扣牢 C.有防止坠落的措施 D.随身携带 答案:ABC

45

89、禁止使用制动装臵( )的起重机械。 A.电控 B.失灵 C.内臵 D.不灵敏 答案:BD 90、起吊、牵引过程中,(

)吊臂和起吊物的下面,禁止有人逗留和通过。

A.受力钢丝绳的周围 B.上下方 C.转向车外角侧 D.转向车内角侧 答案:ABD 9

1、各式起重机应该根据需要安设( ) 联锁开关等安全装臵。 A.过卷扬限制器 B.过负荷限制器 C.起重臂俯仰限制器 D.行程限制器 答案:ABCD 9

2、各式起重机的( )旋转机构都应装设制动器,其中起升和变幅机构的制动器应是常闭式的。 A.起升 B.变幅 C.运行 D.支腿 答案:ABC 9

3、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电(听见雷声、看见闪电)、(

)雾等,禁止进行带电作业。

A.雪 B.雹 C.冻 D.雨 答案:ABD 9

4、带电作业不准使用( )等非绝缘绳索。 A.白棕绳 B.棉纱绳 C.蚕丝绳 D. 钢丝绳 答案:ABD 9

5、在市区或人口稠密的地区进行带电作业时,工作现场应( )。 A.设臵围栏 B.装设报警装臵 C.专人监护 D.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答案:ACD 9

6、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应确认线路的另一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确已断开,接入线路侧的( )确已退出运行后,方可进行。禁止带负荷断、接引线。

A.电流互感器 B.电压互感器 C.变压器 D.阻波器 答案:BC 9

7、带电短接设备中,用分流线带电短接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跌落式熔断器等载流设备,应遵守( )分流线应支撑好,以防摆动造成接地或短路等规定。

A.短接前一定要核对相位。

B.组装分流线的导线处应清除氧化层,且线夹接触应牢固可靠。 C.35kV及以下设备使用的绝缘分流线的绝缘水平应符合表15的规定。

D.断路器(开关)应处于合闸位臵,并取下跳闸回路熔断器,锁死跳闸机构后,方可短接。 答案:ABCD 9

8、在使用带电清扫机械进行清扫前,应确认:( )。 A.清扫机械工况(电机及控制部分、软轴及传动部分等)完好 B.绝缘部件无变形、脏污和损伤 C.毛刷转向正确 D.清扫机械已可靠接地 答案:ABCD 9

9、高架绝缘斗臂车的工作位臵应选择适当,支撑应稳固可靠,并有防倾覆措施。使用前应在预定位臵空斗试操作一次,确认(

)伸缩系统工作正常、操作灵活,制动装臵可靠。

A.动力系统 B.液压传动 C.回转 D.升降 答案:BCD

46

100、高架绝缘斗臂车操作人员应服从工作负责人的指挥,作业时应注意( )。 A.周围环境 B.液压油量 C.支腿情况 D.操作速度 答案:AD 10

1、带电作业使用保护间隙时,应遵守下列哪些规定。( )

A.悬挂保护间隙前,应与调控人员联系停用重合闸或直流线路再启动功能。

B.悬挂保护间隙应先将其与接地网可靠接地,再将保护间隙挂在导线上,并使其接触良好。拆除的程序与其相反。

C.保护间隙应挂在相邻杆塔的导线上,悬挂后,应派专人看守,在有人、畜通过的地区,还应增设围栏。 D.装、拆保护间隙的人员应穿全套屏蔽服。 答案:ABCD 10

2、带电作业工具房应配备( )辐射均匀的加热器,足够的工具摆放架、吊架和灭火器等。 A.湿度计 B.温度计 C.抽湿机(数量以满足要求为准) D.静电消除器 答案:ABC 10

3、带电作业工具应(

),并建立试验、检修、使用记录。 A.统一编号 B.专人保管 C.登记造册 D.随车保存 答案:ABC 10

4、带电作业工具在运输过程中,带电绝缘工具应装在( )内,以防受潮和损伤。 A.专用工具袋 B.专用工具箱 C.专用工具车 D.一般工程车 答案:ABC 10

5、进入作业现场应将使用的带电作业工具放臵在防潮的( )上,防止绝缘工具在使用中脏污和受潮。 A.帆布 B.斗臂车身上 C.地 D.绝缘垫 答案:AD 10

6、下列关于10kV带电作业绝缘斗臂车工频耐压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作业斗内斗预防性试验,试验电压45kV,试验时间1min。

B.绝缘上臂(主臂)预防性试验,试验长度为0.4m,试验电压45kV,试验时间1min。 C.作业斗内斗预防性试验,试验电压100kV,试验时间1min。 D.绝缘下臂(套筒)预防性试验,试验电压45kV,试验时间1min。 答案:ABD

10

7、禁止使用(

)等不合格的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 A.损坏 B.变形 C.有故障 D.检修试验后 答案:ABC 10

8、施工机具的各种监测仪表以及(

)等安全装臵应齐全、完好。 A.制动器 B.限位器 C.安全阀 D.闭锁机构 答案:ABCD 10

9、( )的机具,应按DL/T875的规定进行试验,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A.自制 B.改装 C.主要部件更换或检修后 D.长期未使用 答案:ABC

110、各类绞磨和卷扬机作业前应进行检查和试车,确认卷扬机设臵稳固,防护设施、(

)、导向滑轮、索具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A.电气绝缘 B.离合器 C.制动装臵 D.保险棘轮 答案:ABCD 1

11、使用绞磨作业时禁止(

),不准跨越行走中的钢丝绳,不准在各导向滑轮的内侧逗留或通过。 A.向滑轮上套钢丝绳

47

B.在卷筒附近用手扶运行中的钢丝绳 C.在滑轮附近用手扶运行中的钢丝绳 D.在卷筒后留钢丝绳 答案:ABC 1

12、抱杆的基础应(

)。

A.平整坚实 B.浮土垫牢 C.不积水 D.定期排水 答案:AC 1

13、抱杆的(

)和回转部分等,应每年对其变形、腐蚀、铆、焊或螺栓连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次使用前,也应进行检查。

A.金属结构 B.连接板 C.抱杆头部 D.滑车组 答案:ABC 1

14、双钩紧线器应经常润滑保养。( )等禁止使用。

A.换向爪失灵 B.螺杆无保险螺丝 C.表面裂纹 D.表面变形 答案:ABCD 1

15、卡线器有( )等缺陷时应予报废。

A.裂纹 B.弯曲 C.转轴不灵活 D.钳口斜纹磨平 答案:ABCD 1

16、、链条葫芦使用前应检查( )是否良好。 A.吊钩 B.链条 C.转动装臵 D.刹车装臵 答案:ABCD 1

17、钢丝绳出现下列哪些情况之一者应予报废。( ) A.钢丝绳在一个节距中有表17所示的断丝根数者

B.钢丝绳的钢丝磨损或腐蚀达到钢丝绳实际直径比其公称直径减少7%或更多者,或钢丝绳受过严重退火或局部电弧烧伤者

C.绳芯损坏或绳股挤出;笼状畸形、严重扭结或弯折

D.钢丝绳压扁变形及表面起毛刺严重者,或钢丝绳断丝数量不多,但断丝增加很快者 答案:ABCD 1

18、高空作业车(包括绝缘型高空作业车、车载垂直升降机)应按GB/T9465-2008的规定进行( )。 A.试验 B.维护 C.保养 D.驾驶 答案:ABC 1

19、纤维绳有霉烂、腐蚀、损伤者不准用于起重作业,纤维绳出现(

)者禁止使用。 A.松股 B.散股 C.严重磨损 D.断股 答案:ABCD 120、施工机具应定期进行( )。施工机具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保持其润滑。 A.检查 B.维护 C.清洁 D.保养 答案:ABD 1

21、施工机具的保管、检查和试验规定,其中正确的是( ) A.应有专用库房存放,库房要经常保持干燥、通风。

B.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施工机具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保持其润滑。 C.对不合格或应报废的机具应及时清理,不准与合格的混放。 D.起重机具的检查、试验要求应满足附录N的规定。 答案:ABCD 1

22、绝缘工具在储存、运输时不准与( )和化学药品接触,并要防止阳光直射或雨淋。 A.酸 B. 碱 C.金属 D. 油类

48

答案:ABD 1

23、安全工器具使用前的外观检查应包括绝缘部分有无( ),固定连接部分有无松动、锈蚀、断裂等现象。

A.裂纹 B.老化 C.绝缘层脱落 D.严重伤痕 答案:ABCD 1

24、携带型接地线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如发现( )等均不准使用。 A.绞线松股 B.断股 C.护套严重破损 D.夹具断裂松动 答案:ABCD 1

25、安全帽使用前,应检查帽壳、(

)等附件完好无损。使用时,应将下颏带系好,防止工作中前倾后仰或其他原因造成滑落。

A.帽衬 B.帽箍 C.顶衬 D.下颏带 答案:ABCD 1

26、各类安全工器具应经过( ),并做好记录。

A.国家规定的型式试验 B.出厂试验 C.机械试验 D.使用中的周期性试验 答案:ABD 1

27、电力电缆设备的标志牌要与(

)的名称一致。 A.电网系统图 B.电缆拓扑图 C.电缆资料 D.电缆走向图 答案:ACD 1

28、在下水道、煤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有腐质物等附近挖沟(槽),在挖深超过2m的沟(槽)内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 )等。

A.戴防毒面具 B.向坑中送风 C.持续检测 D.设警示牌 答案:ABC 1

29、挖掘出的电缆或接头盒,如下面需要挖空时,应采取( )等悬吊保护措施。 A.电缆悬吊应每1m~1.5m吊一道

B.接头盒悬吊应平放,不准使接头盒受到拉力

C.若电缆接头无保护盒,则应在该接头下垫上加宽加长木板,方可悬吊 D.电缆悬吊时,不得用铁丝或钢丝等 答案:ABCD 130、电缆隧道应有充足的照明,并有(

)的措施。 A.防火 B.防窒息 C.防水 D.通风 答案:ACD 1

31、在10kV跌落式熔断器上桩头有电的情况下,未采取安全措施前,不准在熔断器下桩头(

)。 A.新装电缆尾线 B.调换电缆尾线 C.吊装电缆终端头 D.搭接电缆终端头 答案:ABCD 1

32、使用携带型火炉或喷灯时,不准在( )附近以及在电缆夹层、隧道、沟洞内对火炉或喷灯加油及点火。

A.带电导线 B.带电设备 C.变压器、油断路器(开关) D.施工车辆 答案:ABC 1

33、在带电设备周围禁止使用( )和线尺(夹有金属丝者)进行测量工作。 A.钢卷尺 B.绝缘绳 C.皮卷尺 D.绝缘杆 答案:AC 1

34、手持电动工器具如有(

)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准继续使用。

49

A.铭牌脱落 B.绝缘损坏 C.电源线护套破裂; D.保护线脱落 答案:BCD 1

35、使用工具前应进行检查,机具应按其出厂说明书和铭牌的规定使用,不准使用(

)的机具。 A.已变形 B.已破损 C.有故障 D.有脏污 答案:ABC 1

36、大锤和手锤的锤头应完整,其表面应光滑微凸,不准有( )裂纹等情形。 A.歪斜 B.缺口 C.凹入 D.锈蚀 答案:ABC 1

37、以下关于电气工具和用具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 )。 A.使用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有无接地线 B.不合格的电气工具和用具禁止使用

C.使用时应按有关规定接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和接地线 D.每8个月应由电气试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 答案:ABC 1

38、在潮湿或含有酸类的场地上以及在金属容器内使用电气工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36V及以下电动工具

B.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电源连接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容器外面 C.应设专人不间断地监护

D.电动工具的开关应设在监护人伸手可及的地方 答案:BCD 1

39、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动火作业,应填用动火工作票,其方式有:( ) A.填用线路一级动火工作票 B.填用线路二级动火工作票 C.填用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D.填用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答案:AB 140、本规程所指动火作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作业,包括熔化焊接、( )打磨、锤击、破碎、切削等。

A.切割 B.喷枪 C.喷灯 D.钻孔 答案:ABCD 1

41、线路一级动火工作票的签发、审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申请动火的工区动火工作票签发人签发 B.工区安监负责人、消防管理负责人审核 C.公司安监负责人、消防管理负责人审核

D.工区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 答案:ABD 1

42、线路二级动火工作票的签发、审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申请动火的工区动火工作票签发人签发 B.公司安监人员、消防人员审核 C.工区安监人员、消防人员审核

D.动火工区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 答案:ACD 1

43、动火工作票各级审批人员和签发人的安全责任有( ) A.工作的必要性 B.工作的安全性 C.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D.向工作负责人现场交待运维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50

第4篇:丰力电力公司线路《安规》考试卷B

线路专业试卷

丰力公司2012年《安规》考试B卷

二、判断题(每题2分,计20分)

1.杆塔上有人时,可以调整或拆除拉线。() 2.线路施工挖坑时,作业人员可以短时在坑内休息。() 3.线路检修,应在工作地段的两端挂接地线,分支线可以不挂。() 4. 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不能考虑触电者和救护者的防坠落、摔伤措施。()5. 立、撤杆塔过程中,吊件垂直下方、受力钢丝绳的外角侧禁止有人。()

一、单选题(每题3分,计30分)

1.在杆塔上作业,()下方应按坠落半径设围栏或其它保护措施。 6.个人保安线应在杆塔上接触或接近导线的作业开始后挂接,作业结束脱离导线前拆除。A.杆塔下方B.杆上人员C.工作点

2. 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高处工作,高度超过()时,应使用安

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2mB.1mC.1.5m

3. 起吊重物(),就须再检查悬吊及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继续起吊。A. 离地0.4米后B. 离地0.2米后C. 稍一离地

4. 电力电缆工作前应详细核对电缆标志牌的名称与()所填写的相符,安全措施正确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

A.记录B.工作票C.实际

5. 临近10kV带电线路作业时,应与带电线路保持()米。A. 0.4B. 0.7C.1.0D. 1.

56. 一旦初步确定伤员意识丧失,应立即招呼()人前来协助抢救。A.专业人员B.上级领导C.周围的

7.在交叉档内松紧、降低或架设导、地线的工作,应采取防止导、地线产生()或过牵引而与带电导线接近至临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以内的措施。

A. 平移B. 下滑C. 跳动D. 上升

8. 杆顶起立离地约()m时,应对杆塔进行一次冲击试验,对各受力点处做一次全面检查,确无问题,再继续起立;杆塔起立()后,应减缓速度,注意各侧拉线;起立至()时,停止牵引,用临时拉线调整杆塔。

A. 1.070°80°B. 0.870°80°C. 1.260°700° 9. 遇有冲刷、起土、上拔或导地线、拉线松动的杆塔,登杆塔前,应先(),打好临时拉线或支好架杆后,再行登杆。

A. 培土加固B. 三交待C. 两穿一戴 10. 作业人员攀登杆塔时,手扶的构件应()。A. 牢固B. 方便C. 灵活

第1页共2页()

7. 杆塔分段吊装时,上下段连接牢固后,方可继续进行吊装工作。分段分片吊装时,应将各主要受力材联结牢固后,方可继续施工。()8. 杆塔施工中不宜用临时拉线过夜;需要过夜时,应对临时拉线采取加固措施。() 9.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有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防止落物伤人。() 10. 放线、紧线时如遇到导、地线有卡、挂住现象,可以用手直接拉、推导线。 ()

三、填空题(每空2分,计20分)1. 线路的双重称号是指和。

2. 杆塔分解组立时,塔片就位时应先后。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准在吊件上。

3.放线、紧线与撤线工作时,人员不准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牵引绳、导线的和展放的导、地线圈内以及牵引绳或架空线的,防止意外跑线时抽伤。 4.基础未完全夯实牢固和拉线杆塔在拉线未制作完成前,禁止。

5. 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的构件上,工件、边角余料应放置在牢靠的地方或用铁丝并有防止坠落的措施,不准随便乱放,以防止从高空坠落发生事故。

四、简答题(每题6分,计30分)

1.在紧线工作时,对工作人员应站位置有哪些规定?(6分)

线路专业试卷

2. 在电力线路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哪些?(6分)4.杆塔分解组立时有哪些规定?(6分)

3.农电“两防、反六不”

、“三不伤害”的内容是什么? 6分)第2页共2页

5. 工作班成员的职责?(.

6分)

(

第5篇:安规》调考试题(变电部分)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安规》调考试题(9.17)

(变电部分)

有疑问时应向发令人询问清楚无误后执行。

13、工作负责人在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在部分停电时,只有在安全措施可靠,人员,不致误碰有电部分的情况下,方能参加工作。

14、检修设备停电,应把各方面的电源(任何运行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应视为)。

一、 填空题(15题,每空1分,每题2分,共30分)

1、 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2、经常有人工作的及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3、装卸高压熔断器,应戴和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并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

4、下列各项工作可以不用操作票:1)事故紧急处理。2)3)。上述操作在完成后应做好记录,事故紧急处理应保存原始记录。

5、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经,经管理单位认可,方可参加工作。

6、室内、及部分停电检修易误碰有电设备的,应设有明显标志的永久性隔离挡板(护网)。

7、在进行倒负荷或解、并列操作前后,检查相关及情况。

8、非特殊情况不得变更工作负责人,如确需变更工作负责人应由同意并通知。

9、短时间退出时,应经变电站站长或发电厂当班值长批准,并应按尽快投入。

10、专责监护人临时离开工作现场时,应通知被监护人员工作或工作现场场,待专责监护人回来后方可恢复工作。

11、和可在进行工作的当天预先交给工作许可人。

12、操作人员(包括监护人)应了解和。对指令

15、室内母线分段部分、母线交叉部分及部分停电检修应设有明显标志的(护网)。

二、 单选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工作票制度是保证安全的()措施。

A.组织B.技术C.安全

2、二次系统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者或做安全措施者,应填写()工作票。

A. 二次安全措施票B.变电站第二种C.变电站第一种

3、工作票由设备运行单位签发,也可由经设备运行单位审核合格且经批准的()单位签发。

A. 修试及基建B. 基建C. 检修

4、专责监护人应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熟悉()情况和本规程的人员。

A. 现场安全措施B.设备C.人员

5、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

第1页共5页

A.风险点B.危险点C.危险源

6、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报告。

A. 工区领导B. 发令人C. 总工程师

7、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先取得对方的同意并及时恢复。

A. 接地线位置B. 安全围栏C. 安全措施

8、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的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工作需要等具体情况,增设专责监护人和确定()。

A. 被监护的人员B. 监护地点C. 带电设备

9、对于因平行或邻近带电设备导致检修设备()时,应加装工作接地线或使用个人保安线。

A.导致安全距离不够B.可能产生感应电压C.可能触碰运行设备

10、解锁工具(钥匙)应封存保管,所有()禁止擅自使用解锁工具(钥匙)。

A. 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B. 操作人员C. 运行人员

11、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kV者。

A. 380

B. 1000C. 500

12、一个()不能同时执行多张工作票,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地点,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为限。

A. 工作票签发人B. 工作负责人C. 工作许可人

13、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工作,应填用()工作票。

A. 带电作业B. 第二种C. 第一种

14、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行“双签发”形式。签发工作票时,双方工作票签发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本规程()相应的安全责任。

A. 工作负责人B. 工作票签发人C. 工作许可人

15、对难以做到与电源完全断开的检修设备停电,()。

A. 必须将来电设备停电

B. 必须放弃停电,检修工作采用带电作业 C. 可以拆除设备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连接。

三、 多选题(10题,每题1.5分,共15分。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倒闸操作可以通过()完成。遥控操作、程序操作的设备应满足有关技术条件。

A. 就地操作B. 遥控操作C. 程序操作

2、用绝缘棒拉合(),均应戴绝缘手套。

A、隔离开关(刀闸)B、高压熔断器

C、传动机构拉合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

3、在试验和推广()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分管生产

第页共5页

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A、新技术B、新工艺C、新设备D、新材料

4、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

A、设备机械位置指示B、电气指示C、带电显示装置

5、工作票签发人安全责任()

A、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

B、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C、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充足。

6、专责监护人安全责任()

A、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

B、工作前对被监护人交待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C、监督被监护人遵守《安规》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7、操作票应用黑色或蓝色的()逐项填写。

A. 钢笔B. 圆珠笔C. 水笔D. 铅笔

8、工作监护制度规定,若工作负责人必须长时间离开工作的现场时,应()。

A.指定其他工作班成员代替 B.由原工作票签发人变更工作负责人

C.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及工作许可人 D.原、现工作负责人做好必要的交接

9、电气设备停电后(包括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隔离开关(刀闸)和做好安全措施前,(),以防突然来电。

A、不得触及设备B、不得进入遮栏

C、不得触及设备,但可以进入遮栏

10、以下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正确的是:()。

A. 220KV--2米

B. 63(66)KV、110KV--1.5米 C. 20kV、35KV--1米D. 10kV及以下(13.8)--0.7米

四、 判断改错题,如判错则改正(10题,每题2,共20分。每题判

断正确得1分,判断请在括号中写“对”或“错”;改正得1分,改正时请将正确答案完全重新描述;若本题对则判断正确直接得2分)

1、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3 个月以上者,

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2、运行中的高压设备其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点应视作带电体,在运行中若必须进行中性点接地点断开的工作时,应先建立有效的旁路接地才可进行断开工作。()

3、操作人员应了解操作目的和操作顺序。对指令有疑问时应向运行主管单位询

问清楚无误后执行。()

4、倒闸操作应使用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电压和设备名称。()

第3页共5页

5、倒闸操作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的指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

10、供电单位到用户变电站内施工时,工作票必须由用户单位签发。()

行。()

6、倒闸操作,对指令有疑问时应向调度询问清楚无误后执行。()

五、简答题(8题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多做答对不加分,答错扣分)

1、 什么是待用间隔?怎样管理?

7、发布倒闸操作指令应准确、清晰,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和设备双重名称。

()

8、因工作原因必须短时移动或拆除遮栏(围栏)、标示牌,应征得工作票签发

2、 什么是“不停电的工作”?

人同意,并在运行人员的监护下进行。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9、需要变更工作班成员时,

交底手续后,方可进行工作。

3、 电气设备操作后,如何检查无法看到的实际位置的电气设备?

4、 检修工作结束以前,若需将设备试加工作电压,应怎样进行?

第4共5页

5、工作票的送达,在时间及形式上有何要求?

6、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7、什么是“全部停电的工作”?

8、在室外高压设备上工作,怎样装设围栏?

第5页共5页

第6篇:2010电力新《安规》A考试(变电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2、事故应急抢修工作是指:电气设备

发生停止运行,需短时间内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非连续

进行的事故修复工作,应使用。

3. 第

一、二种工作票和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检修期为限。

4.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臵检查应以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臵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臵指示、、带电显示装臵、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

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

5. 进行直接接触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带电作业时,应穿合格的;

使用的、安全帽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必要时。

6. 操作设备应具有,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

臵的指示及等。

7. 运行中的高压设备其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点应视作,在运行中若

必须进行的工作时,应先建立有效的旁路接地才可进行断开工作。

8. 用计算机开出的操作票应与手写票面统一;操作票票面应清楚整洁,不

得。

9. 倒闸操作可以通过、、程序操作完成。

10.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并不准靠近和。

11.专责监护人的安全责任之一:工作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告知和。

12. 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停运检修时,禁止操作,禁止合上停

运极中性线大地/隔离开关(刀闸)。

13.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应至少由两人进行,并完成保证安全的和。

14. 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之一:工作现场布臵的________是否完善,必要

时。

15.运行人员不得变更有关检修设备的方式。、任何

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先取得的同意并及时恢复。变更情况及时记录在值班日志内。

16. 一张工作票上所列的检修设备应同时停、送电,开工前工作票内的全部安全

措施应。

17. 所谓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是指:电气装臵中,可以用________同其他电气装臵

分开的部分。

18.若以下设备同时停、送电,可使用同一张工作票:属于、位

于,工作中不会触及带电导体的几个电气连接部分。

19.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20. 在室外构架上工作,则应在工作地点带电部分的横梁上,悬挂的标示牌。

21. 几个班同时进行工作时,总工作票的工作班成员栏内,只填明各

分,不必填写姓名。 总、分工作票应由签发。

22.若需变更或增设安全措施者应填用,并重新履行签发许可手续。

23. 第一种工作票应在工作前送达运行人员,可直接送达或通过传真、

局域网传送,但传真传送的工作票许可应待正式工作票到达后履行。临时工作可

在工作开始前直接交给。

24.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

把手上,均应悬挂“”的标示牌。

25.对于因平行或邻近带电设备导致检修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时,应加装或使用个人保安线,加装的接地线应登录在工作票上,个人保安线由工作人

员。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各类作业人员有权()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A. 制止B. 拒绝

C. 举报

2、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

A. 事故紧急处理措施B. 紧急救护措施C. 应急预案

3、高压设备上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

缆引入线在内),并且通至邻接()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部停

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

A. 工具室B. 控制室C. 高压室

4、倒闸操作时要求操作()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分合

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臵的指示及设备相色等。

A. 机构B. 设备C. 系统

5、 待用间隔(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应有名称、编号,并列

入()管辖范围。

A. 运行B. 检修C. 调度

6、 10千伏、20千伏、35千伏户外配电装臵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

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2.7m、2.8m、2.9m,该()两侧和底部

须装设护网。

A. 导电部分B. 裸露部分C. 配电装臵

7、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工作地点()应有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臵,防止

落物伤人。

A. 周围B. 附近C. 下面

8、 工作票的有效期与延期规定,带电作业工作票()。

A. 不准延期B. 可延期一次C. 可延期二

9、 工作票的使用规定:一张工作票内所列的工作,若至预定时间,一部分工

作尚未完成,需继续工作者,在送电前,应按照()情况,办理新的工作票。

A. 原工作票B. 送电后现场设备带电

C. 当前现场设备带电

10、工作票有破损不能继续使用时,应()工作票。

A. 终结B. 收回C. 补填新的

11、 在原工作票的停电及安全措施范围内增加工作任务时,应由工作负责人征

得()和工作许可人同意,并在工作票上增填工作项目。

A. 当值调度B. 领导C. 工作票签发人

12、工作票制度规定,工作负责人允许变更()次。原、现工作负责人应对

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进行交接。

A. 一B. 二C. 三

13、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进入、滞留在高压室内和室

外高压设备区内。

A. 多人B. 单独C. 随意

14、 许可工作前,工作许可人应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安全措施。

A. 分别做B. 再次检查所做的C. 共同做

15、许可工作时,工作许可人应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

A. 注明注意事项B. 确认、签名C. 签名

16、 在室外构架上工作,在邻近其他可能误登的带电架构上,应悬挂()

的标示牌。

A. “止步,高压危险!” “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B. “禁止攀登,高压危

险!”

C. “从此上下!”

17 、装、拆(),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清楚。A. 接地线

B. 接地刀闸C. 断路器

18、 雨雪天气时不得进行室外()。

A. 验电B. 直接验电C. 间接验电

19、 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及电容器接地前应逐相充分放电。

A. 避雷器B. 电缆C. 电抗器

20、在继电保护装臵、安全自动装臵及自动化监控系统屏间的通道上搬运试验设备时,要与()保持一定距离。A. 检修设备B. 运行设备C. 通道

三、简答题 。(共30题)

1、在室外构架上工作,应怎样正确悬挂标示牌?

2、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有哪些工作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3、工作地点,哪些设备必须停电?

4、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臵检查怎样进行?

5、 安规对工作许可人规定的安全责任有哪些?

6、对线路的停、送电有哪些严格、具体的规定?

上一篇:离开我你会更快乐下一篇:夏至的问候语